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

一、审定条件

(一)机构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

2能独力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

4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

5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6放射工作单位还应当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人员要求

1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以及本单位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2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应当具有项目评价、卫生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价人员应当包括卫生工程(可委聘)和职

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丙)级资质的,项目评价、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卫生检测方面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0%。

(3)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项目评价负责人、卫生检测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卫生检测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仪器设备

1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具体要求见附表1。

2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能满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3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校验。

4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附表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一)

序号检测项目仪器设备

粉尘

1 生产环境中粉尘检测防爆粉尘采样器电烤箱粉尘采样仪

恒温水浴箱个体粉尘采样器恒温电炉

白金坩锅烟尘浓度测定仪白金皿

普通生物显微镜玛瑙乳钵普通天平(0.01-100g)

去湿机电干燥箱红外线干燥箱

2 生产环境中呼吸性粉尘检

测电高温炉分析天平(1/万) 呼吸性粉尘采样器红外分光光度计压片机及定片摸具

感量为0.00001g的分析天平 200目粉尘筛

箱式电阻炉或低温灰化炉干燥箱及干燥器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二)

3

物理因素辐射热计干湿球温湿度计风速仪精密声级计

局部振动测定仪微波漏能测试仪全项高能场强仪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三)

作业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

检测

4 铅及其化合物(1)原子吸收仪、大气采样器(火焰原

子吸收光谱法)

(2)大气采样器、石墨炉原子吸收仪(石

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

(3)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

(双硫腙比色法)

(4)大气采样器、恒温水浴、示波极谱

仪(催化极谱法)

5 汞及其化合物(1)大气采样器、测汞仪或原子吸收仪

(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2)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

(双硫腙比色法)

6 锰及其化合物(1)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

(磷酸—高碘酸钾比色法)

(2)大气采样器、火焰原子吸收仪(火

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7 一氧化碳(1)气相色谱仪(带一氧化碳转化炉)

(气相色谱法)

(2)一氧化碳检测仪

8 二氧化硫多孔玻板吸收管、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盐酸副玫

瑰苯胺比色法)

9 硫化氢多孔玻板吸收管、大气采样器(硝酸银比浊法)

10 氯化氢及盐酸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硫氰酸汞比色

法)

11 氨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纳氏试剂比色法)

12 苯、甲苯、二甲苯气相色谱法

13 三硝基甲苯气相色谱法

14 氟化氢及其化合物大气采样器、精密PH计(离子选择电极法)

15 铬酸盐及其化合物(1)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二苯碳酰

二肼比色法)

(2)火焰原子吸收仪(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16 苛性碱(氢氧化钠)(1 )大气采样器(酸碱滴定法)

(2)大气采样器、火焰原子吸收仪(火焰光度法)

17 三氧化硫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氯化钡比浊法)

18 硫酸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氯化钡比浊法)

19 二硫化碳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二乙胺比色法)

采样泵、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

20 氯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甲基橙比色法)

21 氧化氮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多孔玻板吸收管(盐

酸奈乙二胺比色法)

22 氰化氢及氰化物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恒温水浴箱(异箊酸

钠—巴比妥酸钠比色法)

23 三氧化二砷、五氧化二砷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砷化氢发生装置(二

乙胺基二硫代甲酸银比色法)

24 砷化氢同上

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砷化氢发生装置(结

晶紫—砷钼酸比色法)

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钼酸比色法)

25 无氧化二磷、三氯化磷、磷

化氢

26 液化石油、溶剂汽油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气相色谱法)

27 甲醛大气采样器、恒温水浴箱、721或751分光光度计(酚试剂

比色法)

28 丙酮、丁酮、环己酮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采样泵(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仪,氢焰离子化检测器采样泵(气相色谱法)

29 甲醇、正丙醇、异丙醇、

正丁醇、异丁醇、正戊醇、

异戊醇、丙烯醇、环己醇、

乙二醇

30 甲酸、乙酸、丙酸、丙烯酸气相色谱仪、采样泵、反应瓶、超级恒温水浴锅(气相色

谱法)

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

31 醋酸甲酯、醋酸乙酯、醋

酸丙酯、醋酸丁酯、醋酸

戊酯

32 乙醚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

33 酚大气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

34 对硫磷、甲拌磷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

注:所列项目检验检测方法依据《车间空气监测检验方法》第三版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研究所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0年6月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四)

作业场所空气中化学毒物

检测

35 氯丙烯气相色谱仪

36 甲基丙烯酸甲酯气相色谱仪

37 六氟化硫气相色谱仪

38 磷胺多孔玻璃吸收管、恒温水浴箱、分光光度计(酶化学法)

39 氢化锂火焰原子吸收仪

40 二甲基乙酰胺气相色谱仪

41 三氯化磷多孔玻璃吸收管、721或751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钼

酸分光光度法)

42 乙二胺气相色谱仪、振荡器

43 间苯二酚多孔玻璃吸收管、721或751分光光度计、大气采样器

44 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气相色谱仪、自动采样器

45 氯乙醇气相色谱仪、个体采样器

气相色谱仪、气体采样器

46 丙烯酰胺粉尘采样器、原子吸收仪

47 钴及其化合物粉尘采样器、721或751分光光度计(硝基二甲苯比色法)

48 三甲苯磷酸酯空气采样器、紫外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法)

49 环氧乙烷气相色谱仪

50 钒及其化合物大气采样器、示波极谱仪

51 2-二氯乙烷气相色谱仪

注:所列项目检验检测方法依据《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汇编》医药卫生劳动保护卷 2中国标准出版社 1994

附件2

职业性健康检查机构资质审定条件

开展职业健康检查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持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二)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必须取得执业医师(助理医师)资格并经卫生行政部门注册,专门科室人员不少于5人,其中须有2名从事职业病临床工作五年以上的主治(管)医师负责主检工作,至少有2名从事检验工作一年以上的检验师(士);

(三)从事职业健康检查的人员应具备职业病诊治专业知识和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

(四)检验人员应具备检验专业中专以上学历,熟悉职业病临床毒物检测和临床检验方法;

(五)仪器设备的配备满足所承担体检项目要求,仪器设备量值可靠、性能满足计量认证检测标准要求的仪器设备,主要仪器设备清单见附表2、附表3;

(六)有相应的能满足体检要求的工作场所。

附表2

职业健康监护开展职业病目录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病目录检查项目所需仪器设备

1 尘肺内科检查、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

功能、*心电图1.500mA以上X光机、2.肺功能仪、3.心电图机

2 铅及其化合

物中毒内科检查、血常规、尿常规、尿铅(或)

血铅、尿δ—氨基乙酰丙酸或红细胞锌

原噗啉、神经机电图

1.分光光度计,

2.原子吸收仪,

3.荧

光分光光度计, 4.紫外灯, 5.肌电图

3 汞及其化合

物中毒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口腔科检查、

尿常规、尿汞、肝功能、*尿蛋白定量、

*脑电图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脑电图仪,

3.

汞蒸汽测定仪

4 锰及其化合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尿锰定量、*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脑电图仪, 3.

物中毒脑电图原子吸收仪

5 氯气中毒内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功能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肺功能仪

6 二氧化硫中

毒内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功能

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肺功能仪

7 氨中毒内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功能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肺功能仪

8 氮氧化合物

中毒内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功能

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肺功能仪

9 一氧化碳中

毒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血红蛋白、

碳氧血红蛋白定量、*脑电图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心电图机,

3.

血红蛋白仪, 4.脑电图仪

10 二氧化碳中

毒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眼科(视力、

视野、角膜知觉和眼底等)检查、血

脂检查、血糖检查、尿糖检查、心电

图、*脑电图、*神经传导速度、*视网

膜血管造影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裂隙灯,

3.视

野计, 4.心电图机, 5.血脂血糖测定

仪, 6.脑电图仪

12 硫化氢中毒内科检查、眼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

胸电图、肺通气功能、神经科检查1.五官检查仪, 2.感触痛觉检查仪, 3.肺功能仪, 4.心电图机,

13 工业性氟病内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口腔科检

查、骨骼X射线摄片、尿氟定量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电位溶出仪

14 四乙基铅中毒

. 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口腔科检查、

血铅、尿蛋白、肝功能、*脑电图、*

基础代谢

1.分光光度计,

2.原子吸收仪,

3.荧光

分光光度计, 4.紫外灯, 5.肌电图仪

15 苯中毒、甲苯中

毒、二甲苯中

毒、苯所致白血

病内科常规检查、皮肤检查、血常规、

肝功能、肝脾B超、血小板、心电图、

*骨髓穿刺检查

1.血球记数仪或显微镜,

2.肝功试剂

合, 3.B超机,4.血液分析仪,5.心电

图机

16 汽油中毒内科检查、神经科检查、血常规、*神

经机电图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肌电图仪

17 三硝基甲苯中

毒内科检查、眼科(视力、晶状体、眼

底)检查、肝功能、乙肝血清学指标、

血常规、腹部B超

1.裂隙灯、

2.肝功能、乙肝试剂合,

3.B

超机.

18 甲醛中毒内科检查、耳鼻喉科检查、眼科检查、

皮肤检查、胸部X射线摄片、肺通气

功能1.五官检查仪, 2. 500mA以上X光机, 3.肺功能仪

19 有机磷农药中

毒内科常规检查、晶状体检查、握力、

肌张力、腱反射内科、全血胆碱脂酶

1.裂隙灯,

2.握力计,

3.肌电图仪,

4.

酶标仪,5.分光光度计

活性测定、神经机电图检查

20 氨基甲酸脂类

农药中毒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

射内科、全血胆碱脂酶活性测定、神

经机电图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

功能、肝脾B超、胸部X射线摄片

1.血液分析仪,

2.尿十项测定仪,

3.肝功

能试剂合,4.心电图机,5.B超机,6.X

光机

21 拟除虫菊酯类

农药中毒内科常规检查、握力、肌张力、腱反

射内科、皮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

检查、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

神经机电图检查

1.血液分析仪,

2.尿十项测定仪,

3.肝

功能试剂合,4.心电图机,5.B超机

22 根据《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与处理原则》可以诊断的职业性中毒性肝病

23 根据《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可以诊断的其它职业性中毒

24 手臂震动病内科常规检查、手部(痛触觉、震动

觉)检查、神经机电图检查、冷水复

温试验

1.感触痛觉检查仪,

2.肌电图仪

25 布氏杆菌病内科常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

功能、肝脾B超、心电图、布氏菌补

体结合试验、凝集试验、布氏菌皮内

试验、布氏菌培养1.血液分析仪,2.尿十项测定仪, 3.肝功能试剂合,4.心电图机,5.B超机, 6.显微镜, 7.培养箱, 8.CO2温箱, 9.离心机, 10.高压蒸汽灭菌箱, 11.干燥灭菌箱, 12.冰箱, 13.普通天平, 14.电炉

26 接触性皮炎、光

敏性皮炎、电光

性皮炎、黑变

病、痤疮、溃疡、

化学性皮肤灼

常规检查、皮肤检查无需仪器

27 化学性眼部烧

伤眼部检查(视力、角膜荧光素染色及

裂隙灯观察)、内科检查、耳鼻喉科检

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

1.视力表,

2.裂隙灯,

3.五官检查仪,

4.血液分析仪,

5.尿十项分析仪,

6.肝

功能试剂合

28 电光性眼炎外科常规检查、视力检查、裂隙灯显

微镜检查、晶状体及眼底检查

1.视力表,

2.裂隙灯,

3.眼底镜

29 职业性白内障

(含放射性白内

障、三硝基甲苯

白内障)

散童查晶体、视力检查、眼底检查 1.视力表, 2.裂隙灯, 3.眼底镜

30 噪声聋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心电图、纯音听力测试1.血液分析仪,2.尿十项测定仪,3.五官检查仪, 4.听力计或电测听仪

31 牙酸蚀病内科常规检查、耳鼻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心电图、肝脾B超、胸部X 1.血液分析仪,2.尿十项测定仪, 4.心电图机,5.B超机,6.X光机,5.五官检

射线摄片查仪

32 煤矿井下工人

滑囊炎外科检查、内科检查、类风湿因子检

测、结核菌素试验、胸部X射线摄片、

血常规、血沉骨节X光片

1.X光机、

2.血液分析仪、

3.相关试剂

33 外照射慢性放

射病内科、外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

检查、血液检查、肝功检查、尿常规

检查

1.显微镜、

2.酶标仪、

3.离心机、

4.裂

隙灯、5.检眼镜、6.培养箱、7.心电图

机、8.超净工作台、9.X光机、10.B超

34 放射性皮肤疾

病内科、外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

检查、血液检查、肝功检查、尿常规

检查

1.显微镜、

2.酶标仪、

3.离心机、

4.裂

隙灯、5.检眼镜、6.培养箱、7.心电图

机、8.超净工作台、9.X光机、10.B超

35 根据《放射性疾

病诊断总则》可

以诊断的其他放

性损伤:白内障内科、外科、皮肤科常规检查、眼科检

查、血液检查、肝功检查、尿常规检查

1.显微镜、

2.酶标仪、

3.离心机、

4.

裂隙灯、5.检眼镜、6.培养箱、7.心

电图机、8.超净工作台、9.X光机、10.B

注:目录中*号项目为加测项目

附表3

职业健康检查所需仪器设备

基本仪器设备:血压计、心电图仪、B超仪、X光摄片机、冰

箱、烘箱、恒温水浴箱、离心机、紫外线灯、

天平(万分之一)、生物显微镜或血、尿分

析仪、分光光度计、测汞仪、酸度计等、酶

标仪、体重秤、无菌操作台、高压灭菌器、

干烤灭菌器。

特殊仪器设备:脑电图仪、肺功能仪、肌电图仪、满足高千伏

摄片条件的X光摄片机、纯音电测听仪、

裂隙灯显微镜、锌卟啉直读仪、氟电极、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气相色谱仪、微循

环显微镜等。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职业卫生标准更新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职业卫生检测考试试题1 分数 一、单选题(每题5分) 1.在微小气候诸因素中,受外界影响最大的因素是( A ) A.气温 B.气湿 C.气流 D.气压 2.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 A.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10μm的颗粒 3.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 D ) A.直径>15μm B.直径10μm-15μm C.直径5μm-10μm D.直径<5μm 4.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 A.>60C B. >200C C. >250C D.≥250C C 5. 长时间检测要求最好( B )小时。 A.6 B.8 C.10 D.12 6. 关于空白样品,每批次样品不少于( B )个空白样。 A.1 B.2 C.3 D.4 二、多选题(每题5分) 1.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A.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2. 对可能产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设置( ABCD )

A.报警装置 B.配置现场急救用品 C.冲洗设备 D.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3. 用人单位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 AB ) A.警示标识 B.中文警示说明 C. 警戒线 D.隔离 4. 空气检测根据检测目的分为( ABCD ) A. 评价检测 B. 日常检测 C.监督检测 D.事故检测 5. 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B ) A.采样满足GBZ159 B.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300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全程质量控制 6. 有代表性的工作地点,其中应包括( ABD ) A.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最高的工作地点 B.劳动者接触时间最长的工作地点 C.随机的工作地点 D.呼吸带 三、简答题(每题20分) 1. 采样前需做哪些准备工作? 答:首先是现场调查:为正确选择采样点、采样对象、采样方法和采样时机等,必须在采样前对工作场所进行现场调查。必要时可进行预采样。调查容主要包括:1.工作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助材料,生产的产品、副产品和中间产物等的种类、数量、纯度、杂质及其理化性质等。 2.工作流程包括原料投入方式、生产工艺、加热温度和时间、生产方式和生产设备的完好程度等。 3.劳动者的工作状况,包括劳动者数、在工作地点停留时间、工作方式、接触有害物质的程度、频度及持续时间等。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27244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职业卫生检测工作程序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目的 对检测和分析工作过程的各阶段进行有效质量控制,确保检测和分析工作科学、公正、准确、高效。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所开展的职业卫生检测及其他委托检测和分析的全过程质量控制。 3 工作职责 3.1 质量监督员负责检测工作全过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工作的日常监督,医政科负责质量管理。 3.2 各业务科室负责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 3.3 医政科及相应部门根据需要收集和整理国内

职业卫生检测技术、标准质量保证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经所技术负责人批准并加盖“受控”章分发到相关业务科室。 4 工作程序 4.1本所的检测内容如下: 4.1.1 放射性检测范围 (1) 同位素及射线装置场所及环境γ辐射剂量检测。 (2) 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检测等; (3) 个人剂量检测; (4) 土壤、固体废物、生物样品、建筑材料等放射性检测; (5) 委托样品中放射性指标; (6) 医用X线机、CT机质量控制检测及评价。 4.1.2 劳动卫生检测范围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式样

附件6 资质证书式样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证书 Certification of Occupational Health Service 证书类别: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 Qualification: Occupational Hazar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单位名称: Name of Institution: 资质等级:甲级 Grade of Qualification: A 业务区域:全国范围内Business Area: Nationwide 业务范围: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卫生)、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放射防护)、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 Business Scope: Occupational Hazar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 and Evaluation of Occupational Hazard; Occupational Hazar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Radiation Protection); Test and Evaluation of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证书有效期:2011年x 月x 日至2015年x 月x 日Period Validity :m/d/2011 ~ m/d/2015 遵守法律法规 诚信公正评价服务职业健康 承担法律责任 (国)安职技字(2011)第A-P-11001 号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制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盖章) 二〇一一年x 月x 日

职业卫生检测标准

职业卫生检测标准 职业卫生检测标准 GBZ1-2002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GB5748-85 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测定方法 GB/T16008-1995 车间空气中铅的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09-1995 车间空气中铅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10-1995 车间空气中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1-1995 车间空气中硫化铅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2-1995 车间空气中汞的冷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3-1995 车间空气中汞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14-1995 车间空气中氧化锌的双硫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15-1995 车间空气中氧化锌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6-1995 车间空气中氧化镉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7-1995 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磷酸,,高碘酸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18-1995 车间空气中锰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19-1995 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铬酸盐、重铬酸盐的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20-1995 车间空气中三氧化铬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21-1995 车间空气中镍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22-1995 车间空气中钴及其化合物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GB/T16023-1995 车间空气中铍的桑色素荧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24-1995 车间空气中臭氧的丁子香酚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25-1995 车间空气中二氧化硫的盐酸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GB/T16026-1995 车间空气中硫酸及三氧化硫的氯化钡比浊测定方法 GB/T16027-1995 车间空气中硫化氢的硝酸银比色测定方法 GB/T16028-1995 车间空气中二硫化碳的二乙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29-1995 车间空气中氯的甲基橙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0-1995 车间空气中氟化氢及氟化物的离子选择电极测定方法 GB/T16031-1995 车间空气中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2-1995 车间空气中氧化氨的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3-1995 车间空气中氰化氢及氢氰酸盐的异菸酸钠巴比妥酸钠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4-1995 车间空气中三氧化二砷及五氧化二砷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5-1995 车间空气中砷化氢的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6-1995 车间空气中五氧化二磷的钼酸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7-1995 车间空气中磷化氢的钼酸胺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GB/T16038-1995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16039-1995 车间空气中溶剂汽油的热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16040-1995 车间空气中丁二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16041-1995 车间空气中环己烷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16042-1995 车间空气中环己烷的溶剂解吸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GB/T16043-1995 车间空气中苯的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测定方法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资质审定条件 一、审定条件 (一)机构条件 1具有法人资格; 2能独力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3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工作条件; 4有健全的内部规章制度; 5具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6放射工作单位还应当具有《放射诊疗许可证》。 (二)人员要求 1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以及本单位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 2专业技术人员必须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3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应当具有项目评价、卫生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价人员应当包括卫生工程(可委聘)

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2)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丙)级资质的,项目评价、质量控制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卫生检测方面技术负责人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数不得少于专业人员总数的30%。 (3)申请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资质的,项目评价负责人、卫生检测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卫生检测人员应当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三)仪器设备 1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须的仪器设备。具体要求见附表1。 2仪器设备的种类、数量、性能、量程、精度应能满足工作需要,并能良好运行。 3仪器设备应定期进行计量检定,并贴有检定或校验标识。无计量检定规程的仪器设备,应有自行编制的校验和检验方法并进行校验。 4仪器设备应有完整的操作规程。 附表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开展检测项目及所需仪器设备(一)

职业卫生检测培训试卷答案

职业卫生检测试卷 单位姓名分 数 一 . 单选题(每 题 2 分 ) 1.滤膜称量前,应将其置于干燥器内( B ) h 以上。 A.1h B.2h C.3h D.4h 2.一个厂房内有 8 台同类产尘设备进行生产,应选择(B)个采样点。 A.1 B.2 C.3 D.4 3.我国将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下列三类,其中不包括(C)A.职业病危害轻微建设项目 B.职业病危害一般建设项目 C.职业病危害较大建设项目 D.职业病危害严重建设项目 4.可吸入颗粒物引起的常见疾患是( B ) A.心血管系统损害,导致心肌损伤 B.呼吸道炎症和支气管哮喘 C.结膜 刺激症状 D.过敏症 5. 对人体造成直接危害的飘尘,主要是( D ) A.颗粒直径> 2μm的颗粒 B.颗粒直径> 10μm的颗粒 C.颗粒直径< 2μm的颗粒 D.颗粒直径< 10μm的颗粒 6.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方针是( B ) A.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C.行业自律、职工参与 D.社会监督、科学防治 7. 下列哪种粒径的粉尘致肺纤维化作用最强?(D) A.直径> 15μm B.直径 10μm-15μm C.直径 5μm-10μm D.直径< 5μm 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哪个部门制定、 调整并公布?( D ) A.国家标准制定委员会 B.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部门 C.全国总工会 D.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9.高温作业是指工作地点平均湿球黑球温度指数(WBGT)是( D ) A. >60C B. >200 C 8 >250C D.

C. ≥250C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规定(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规定(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744-84 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管理规定(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职责、内容、方法,以及形成的文件和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项目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各项活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规范 Q/SZ G55.00-2005 企业管理手册 Q/SZ G59.06-2005 职业健康安全、环保考核管理规定 Q/SZ G59.34-2005 事故、事件报告、调查处理规定 3 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采用GB/T 28001-2001的术语和定义。 4 职责 4.1 安全环境管理主管部门负责职业健康安全检查的归口管理,负责组织实施各项职业健康安全检查活动。 4.2 安全保卫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有关消防、机动车辆等专业检查。 4.3 设备管理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有关建筑物、各类设备、电气设施、动力管道等专业检查。 4.4 各部门根据需要实施职业健康安全检查。 5 管理内容和方法

为什么要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为什么要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1、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病 防治指南》等法律、法规的要求; 2、是企业的责任和义务; 3、有利于加强职业卫生管理; 4、 有利于职工自我防护。 酒钢职工职业卫生培训目录 一、职业卫生有关法律、法规介绍·二、国家对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要求·三、酒钢主要职业危害及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现状·四、急救知识介绍 关于考试的说明: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等要求企业必须对所有管理者和职工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并组织考试,试卷要作为职业卫生档案的一部分保存; 2、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和试题类型已经考虑到了被考者的实际情况; 3、考试结果要保存到劳研所职业卫生档案室,成绩不合格者需要补考; 4、考试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 一、职业卫生法规和基本概念 ·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法规:《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等。 ·标准:《用人单位职业病防治指南》、职业病诊断标准、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标准等。 1、职业卫生: 是指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它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 2.1 粉尘:矽尘、煤尘等;2.2 化学毒物:CO、苯、铅、铬等。 2.3 物理因素:噪声、高温、振动、异常气压、电离辐射等; 2.4 生物因素:炭疽杆菌(皮毛)等。 3、职业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法定职业病:动态、各国有差异。 广义职业病:法定职业病+工作有关疾病。(学术概念) 4、职业病的种类: ·我国卫生部、劳动保险部文件(卫法监发[2002]108号)“关于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颁布的法定职业病名单,分10类共115种。其中:尘肺13种;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职业中毒56种;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职业性皮肤病8种;职业性眼病3种;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职业性肿瘤8种;其他职业病5种。 5、工作有关疾病:工作有关疾病也叫职业多发病,是指劳动者工作环境和劳动过程中虽然有职业有害因素的存在,劳动者所患疾病与工作也有一定关系,但是职业有害因素不是导致疾病的唯一原因,而是该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之一,或者是使潜在疾病显露或加重的一个因素。 ·工作有关疾病不是职业病,它与职业病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在发病原因方面,工作有关疾病的发病原因大多不甚清楚,职业有害因素是引起疾病的多种原因之一,不是唯一原因,而职业病是由职业有害因素直接引起,发病原因明确。 ·在诊断机构方面,工作有关疾病可以由包括医院、门诊部、卫生院、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所有合法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断,而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医疗机构承担,这种医疗机构必须由省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只有一部分医疗机构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在诊断医师方面,工作有关疾病可以由相关的执业医师进行诊断,而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承担;工作有关疾病可以由一名执业医师单独进行诊断,而职业病的诊断必须由三名以上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的执业医师集体诊断;只有一部分执业医师具有职业病诊断资格。 ·在诊断依据方面,职业病的诊断必须依据国家统一标准,而工作有关疾病没有法律意义上的国家标准。 ·在疾病性质方面,职业相关疾病是一种“普通”疾病,而职业病是“特殊”疾病。 ·在待遇方面,工作有关疾病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赔偿,其要求赔偿的诉讼也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职业病病人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以及用人单位的赔偿。 6、职业卫生工作的方针和原则: 6.1 方针:目前,国家职业卫生工作遵循“为人民健康服务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两为”方针。 6.2 原则:在业务管理上实行“预防为主,分类管理、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原则。 6.3 三个层面,即:①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评价;②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健康监护;③职业病患者诊断和治疗。 7、职业病防治法: 职业病防治法是调整规范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的法律规范的总称。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并以第60号主席令颁布,2002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病防治的单行法律。 8、法定职业病必须具备四个要件: 8. 1 患病主体必须是企业、事业单位或者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8.2 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产生的; 8.3 必须是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病危害因素而引起的, 8. 4 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在上述四个要件中,缺少任何一个要件,都不属于本法所称的职业病。 9、职业病的发病规律: 9.1 职业病由生产中的各种职业性有害因素所致,故病因明确。 9.2 危害因素通过各种方式接触,作用于人体到达目标器官(靶器官),在一定剂量(强度)范围,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严重程度呈剂量(强度)━效应关系。 9.3 不同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各不相同,因此职业病的临床表现十分复杂,可涉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和系统。

最新试题三(职业卫生检测)-答案

康信检测评价技术有限公司 内部考试试题(检测) 姓名:得分: 一、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3分,共30分) 1.对用人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培训内容应包括(ACD)。A.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 B. 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相关知识C.职业卫生管理相关知识 D.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基本知 2.职业卫生监测的基本要求( AD ) A.采样满足GBZ159 B.全程质量控制 C.满足职业接触限值的要求 D.检测方法要依照GBZ/T160 3.高效液相色谱按吸附力可分为:( AC ) A.液固吸附色谱 B、离子色谱 C、体积非阻色谱 D、液液色谱 4.下列化学毒物容许浓度为MAC有( A D E )。 A. 甲醛 B. 氟化物 C. 硫酸 D. 盐酸 E. 氯气 5.某企业在厂区设有2个100m3的37%氢氧化钠罐,从应急救援的角度考虑,工作场所应配置以下哪些应急设施?(ABC ) A.泄险区 B.围堰 C.风向标 D.报警器 6.化学毒物的净化措施主要有(ABD) 燃烧法 B、冷凝法 C、掩埋法 D、吸附法 E、净化法 7.游离SiO2指结晶型的SiO2(即石英),测定方法有(ACD) 焦磷酸法 B、紫外可见分光光谱法 C、红外分光光度法 D、X射线衍射法8.粉尘对人体的危害程度取决于( ABC ) 化学成分 B、浓度 C、分散度 D、质量 9. 活性炭管可采集的物质有( A B D )。 A. 苯 B. 正己烷 C. 甲醇 D. 乙酸乙酯 E. 甲烷 10. 以下那些因素会影响采样的效率( A C D )。 A. 采样流量 B. 毒物浓度 C. 毒物理化性质 D. 采样现场温度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39号文)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规范 安监总厅安键[2014]39号 第一条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以下简称技术服务机构) 从业行为,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水平和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50号)等规定,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技术服务机构及其专业技术人员应当遵守以下行为准则: (一)坚持遵纪守法,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职业卫生法律法规,依法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并自觉接受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二)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强化社会责任,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支撑,保障劳动者的健康权益; (三)坚持诚实守信原则,确保技术结论科学、客观、真实,对出具的职业卫生技术报告承担法律责任; (四)坚持优质服务理念,强化服务意识,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五)坚持公平竞争的市场规则,自觉维护行业形象和信誉,落实行业自律的要求; (六)坚持廉洁从业,恪守职业道德,承担保密义务,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第三条专业技术人员应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开展采样、检测活动时,每个检测项目应由2名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检验人和复核人)完成。职业病危害评价项目组中应包含相应行业工程技术人员、卫生工程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检测人员(必要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具有3年以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经验。 第四条技术服务机构应积极主动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活动,确保每年取得一定数量的评价、检测服务业绩,不断提高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 第五条技术服务机构应建立评价报告信息网上公开制度,评价报告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或审核通过后15日内将有关信息在网上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技术秘密及个人隐私的信息和法律、法规规定可不予公开的除外)。网上公开信息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单位(用人单位)名称、地理位臵及联系人; (二)项目名称及简介; (三)现场调查、采样、检测的专业技术人员名单、时间,建设单位(用人单位)陪同人; (四)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检测结果; (五)评价结论与建议;

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通用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通用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劳动者职业健康体检及卫生知识培训制度 (通用版) 1、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公司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公司车间承包户各自承担。 2、公司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不得安排由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对在职业健康检查中发现有与所从事的职业相关的健康损害的劳动者,应当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对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3、公司应当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卫生培训和在岗期间的定期职业卫生培训,普及职业卫生知识,督促劳动者遵守职业避过

那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指导劳动者正确使用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 4、劳动者应当学习和掌握相关的职业卫生知识,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规章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发现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应当及时报告。 ***有限公司 云博创意设计 MzYunBo Creative Design Co., Ltd.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培训大纲 本大纲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培训的目的、要求和具体内容。 一、培训对象 用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 二、培训目的 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熟悉有关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掌握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内容、方法和要求,熟悉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的基本专业知识,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职业卫生管理能力,达到要求。 三、培训内容 (一)职业卫生基本知识 1.职业卫生名词术语; 2.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和工作原则; 3.职业卫生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二)职业卫生法规体系 1.职业卫生法规框架; 2.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3.职业卫生标准; 4.职业卫生法制化管理。 (三)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管理责任 1.基本要求; 2.对存在职业危害企业的要求;

3.对供应商的要求; 4.劳动者职业卫生权利与义务。 (四)工作场所职业危害申报 1.申报的目的; 2.申报的方法; 3.申报的内容; 4.申报的要求。 (五)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 1.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管理原则; 2.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颁发条件; 3.申办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应提交的材料。(六)职业病危害识别 1.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的作用; 2.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3.职业病相关知识。 (七)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1.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检测方法; 2.工作场所空气中化学性有毒物质检测方法;(八)粉尘的职业危害与防控 1.生产性粉尘 1.1生产性粉尘来源; 1.2生产性粉尘的分类; 1.3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及其卫生学意义; 1.4生产性粉尘进入机体的途径。 2.生产性粉尘对健康的影响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附件1: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条件 一、机构条件 (一)具有法人资格或法人授权资格; (二)能独立开展相应技术服务工作; (三)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从事相应技术服务的工作场所、实验室场所和工作条件; (四)岗位设置合理,职责明确; (五)通过计量认证,并具有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 二、人员要求 (一)基本条件 1、有与其申请技术服务项目相适应的管理、技术和质量控制人员。 2、熟悉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文件以及本单位质量管理手册。 3、专业技术负责人应精通本专业业务,专业人员的专业与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相一致。技术负责人不得外聘。 4、专业技术人员须经省级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二)有关人员具体条件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级资质,应当具有项目评价、质量控制、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项目评价人员应包括工程和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1)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A级资质,项目评价负责人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副高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 专业人员至少11名。各专业人数为项目评价4名、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3名和实验室检验3名。 (2)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乙B级资质,项目评价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 专业人员至少7名。各专业人数为项目评价2名、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2名和实验室检验2名。 2、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资质,现场检测负责人和实验室检验负责人必须具备本专业中级职称,从事相关专业工作3年以上。专业人员至少5名。应当具有质量控制1名、现场检测2名和实验室检验2名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3、放射卫生防护检测与评价资质,应当具有项目评价、放射卫生防护检测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 项目评价、放射卫生检测方面的技术负责人必须具有相关专业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并从事相关专业工作5年以上。其他人员不少于2名。 三、仪器设备 (一)申请单位应当具有所申请的技术服务项目所必需的仪器设备。

职业卫生培训内容

. 职业健康安全培训教案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实施至今,职业卫生相关工作的开展也在积极的2002从张 海超开胸验肺事件到施秉恒盛公司发生的建国以来最大的职业病群最近几年,推动中,安全生产明显没有跟上国家发展的步伐。发事件,凸显出职业卫生工作仍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何做好职业卫生应该说也是临危受命。监督管理部门在此时接手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安全监督部门、工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效的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企业业主均肩负着 国家的期望和人民的期待。第一部分:我国职业病现状年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2009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月2010年4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318128新发各类职业病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9.33%和6.99%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例。在尘肺病新病例中,煤工尘7481.4万例,死亡病例2009年共报告尘肺病新病例年报告尘肺病例数占职。目前尘肺病仍是我国最严重的职业病,2009肺和矽肺占91.89%;尘肺病发病工龄缩短,群发性尘肺病时有发生;中、小型企业业病报告总例数的79.96% 尘肺病发病形势严峻,超过半数的尘肺病分布在中、小型企业。例。引起例,死亡21起,中毒职业中毒方面,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中毒272552主要分布在冶金、引起中毒例数最多的物质为一氧化碳,急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近50种,的急性职业中毒病例发生在小型企业。煤炭、建设和建材行业。66.74% 教育资料. . 位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2009年全国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 的分别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只要分布在冶金、有色金属和机械行业。例。2009年底,累计报告职业病722730新中国成立以来至左右的职业健康10%有专家指出,由于现在发布的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职业卫生知识培训 第一部分职业卫生知识的基本概念 (1) 职业病: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所称的定义,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2) 职业病危害是指可能导致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发生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3)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生产过程中、劳动过程中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危害劳动者健康的有害因素。 (4) 职业病危害事故是指在职业活动中因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及死亡的事件。 (5) 职业健康监护是指对职业人群实行的预防职业病危害,提高员工健康水平为目的的健康监护。

第二部分职业卫生知识 一、职业卫生知识概述 1.职业卫生工作方针与工作内容 职业卫生工作是为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和增进劳动者健康,提高工作生命质量,依法采取的一切卫生技术或者管理措施。它的首要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2.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在生产环境和劳动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因素,可以分为五大类: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和环境因素,统称为职业性有害因素。 目前我国职业病的分类和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调整并公布。 2002年4月18日新公布的职业病目录范围共有十类、115种。 尘肺有13种:如矽肺、煤工尘肺、石棉肺、水泥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等; 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有11种:如外照射急性、亚急性、慢性放射病,放射性皮肤病等; 职业中毒56种:如铅、苯、汞、锰、有机磷农药中毒等; 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5种:如中暑、高原病等; 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如布氏杆菌病、森林脑炎等; 职业性皮肤病8种:如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等; 职业性眼病3种:如职业性白内障、电光性眼炎等; 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如噪声聋、铬鼻病等; 职业性肿瘤8种:如苯所致的白血病、石棉所致的肺癌、间皮瘤等; 其他职业病5种:如职业性哮喘、棉尘病、煤矿井下工人滑囊炎等。 法定职业病的诊断权由国家认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行使。 3.职业病预防原则与基本措施 职业病的预防遵循三级预防原则,即:①一级预防,从根本上着手,使劳动者尽可能不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或控制作业场所有害因素水平在卫生标准允许限度内。②二级预防,对作业工人实施健康监护、早期发现职业损害,及时处理、有效治疗、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③三级预防,对乙患职业病的患者积极治疗,促进健康。三级预防的关系是:突出一级预防,加强二级预防,做好三级预防。 落实三级预防的基本措施有:①实施劳动卫生监督,包括预防性和经常性卫生监督,以及事故性处理。新建、扩建、改建工程项目的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验收是其重要的内容;②降低有害因素浓(强)度。常见的卫生技术措施有从工艺上改进、防止有害因素逸散,推广运用低毒,无毒的材料或技术,配置个人防

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什么是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对用人单位的建设项目,包括预建、在建、已建的项目进行是否符合职业卫生条件进行专业评审、评价,就叫职业卫生评价。根据项目的建设阶段不同,又分为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和现状评价三类。根据相关法规,只有具备资质的职业卫生机构才能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其评价报告才受安监部门认可。 职业卫生评价的意义 用人单位在进行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其工作场所会不会对在这一区域的工人存在产生职业病的危害因素?会不会使在这里长期工作的工人形成职业病?这就需要专门的职业卫生机构来进行检测与评价服务了。只有经过详细的检测及专业的评审才能确定该建设项目是否符合职业卫生工作的要求。才能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与安全,因此职业卫生评价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评价依据的标准有哪些? 预评价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技术导则》GBZ/T196-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控评标准: 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 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2007 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规范》(卫法监发[2002]63号) 4、《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 5、《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技术导则》GBZ/T197-2007 6、《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 广东省内有哪些职业卫生评价机构? 深圳市天鉴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简称天鉴检测,是华南地区知名度较高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在广州、佛山、东莞、惠州、清远、肇庆、江门、阳江、河源、汕头、梅州等地市都设有办事处。具备广东省乙级资质,可为全省用人单位提供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职业病危害检测评价服务,出具的报告受安监部门认可,广受好评!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 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一、考核目的 为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能力考核评估工作,考核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提升综合业务能力素质,制定本能力考核评估大纲。 二、考核方式 依据考核评估大纲,从考试题库抽取试题,采取书面闭卷考试与实操相结合的方式,考核评估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能力情况。 三、闭卷考试题型 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综合题。 单选题:40分; 多选题:30分; 判断题:10分; 综合题:20分。 四、考试要求 职业卫生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第一部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内容,其中职业卫生检测人员考核第一节~第三节内容;职业卫生评价人员考核第一节~第五节内容(第三节“三、有害物质检测”除外)。放射卫生检测、评价专业技术人员考核第二部分放射卫生检测与评价内容。 五、知识点要求 将知识点划定为“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层次: 【掌握】是指对知识点的内涵、意义、原理和方法等理解准确,能够解释、分析、判断,并灵活应用解决相关问题。 【熟悉】是指对知识点的主要原理和方法有较深理解,能够识别、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解】是指对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和应用范围初步理解,能够识别,并解决简单问题。

六、说明 本《大纲》涉及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标准和规范性文件等如有更新,按照最新版本执行。 七、考核内容 第一部分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 第一节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法规 一、职业病防治相关法律 1.熟悉《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职业病防治法律体系框架和内容。 2.掌握职业病防治工作方针、工作机制和管理原则。 3.掌握用人单位在职业病防治方面的职责和职业病前期预防的规定。 4.掌握劳动过程中职业病防护与管理的规定。 5.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6.了解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的规定。 7.了解对职业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检查的规定。 8. 了解违反职业病防治相关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9. 了解劳动合同中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要求。 10.了解其他法律中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定。 二、职业病防治相关行政法规 1.熟悉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的预防措施、劳动过程的防护、职业健康监护的规定。 2.了解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 3.熟悉存在粉尘作业的用人单位在防尘措施、粉尘监测、职业健康监护方面的规定。 4.熟悉女职工劳动保护的基本规定,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产期待遇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三、职业病防治相关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 1.熟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有关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规定。

职业卫生检查内容

一、成立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组,负责对全市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除煤矿外)进行检查。 组长:乔志强 成员:吴刚刘超 二、检查内容: 1、用人单位是否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专业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2、用人单位是否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4、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和劳动者健康监护档案; 5、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及评价制度;用人单位是否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并确保监测系统处于正常运行状态。是否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检测、评价结果是否存入用人单位职业卫生档案。 6、用人单位是否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7、用人单位必须是否采用有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并为劳动者提供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用人单位为劳动者个人提供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是否符合防治职业病的要求。 8、用人单位是否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是否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是否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 9、对可能发生急性职业损伤的有毒、有害工作场所,用人单位应当是否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 10、用人单位是否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是否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劳动者,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 11、用人单位的负责人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是否经过职业卫生培训,是否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并依法组织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 12、用人单位是否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作业的劳动者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