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型学徒制教学培训计划(电工)

新型学徒制教学培训计划(电工)

新型学徒制教学培训计划

专业:维修电工

培训学时:160学时

大国工匠:20学时

职业规划:20学时

专业理论:120学时

培训时间:1年

一、培训对象:从业及未就业人员

二、指导思想:

1、培养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就业能力,能跻身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劳动者。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职业技能培训,贯彻产教结合原则。

3、体现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行业和企业生产实际需求紧密结合,突出科学性和先进性。

三、《工匠精神》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培养工匠精神从工匠精神的重内涵出发,践行于技能养成。学员的训养提升最主要的就是深入的校企合作,职业能力养成的重心更侧重于工匠精神,教育学员热爱本职,持之以恒,启发学员自主解决问题,增强学员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提升学员就业的适应能力与工作专注精神,提升学生自主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成为一名优秀工匠所应具有的品质,并以这些品质为基点,充分说明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用教材《工匠精神-传承与创新》主编吴顺

教学重点:大的方向在于培养学生执着专注的工匠精神,将来成为一名在职业领域优秀的人才。

教学难点:在扎实基本功的基础上,在工匠之道上做到精益求精、严谨求实、一丝不苟。教学目标任务:

一、理解工匠精神之传承,培养工匠精神之质品。

二、撑握热爱是工匠的一种信仰、情怀与斗魂。

三、注重工匠精神之专注。

四、尊重工匠精神之勤奋。

五、自我工匠精神之责任。

六、领悟工匠精神贵在坚持、进取和创新。?

四、《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职业生涯规划》是中职学校学生开启美好人生的一门德育必修课。为加强和改进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工作,进一步增强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大纲》精神及我校学生实际,特制定如下教学计划:

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和职业理想教育。

教学任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职业理想,学会根据社会需要和自身特点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以此规范和调整自己的行为,为顺利就业和创业创造条件。

教学目标:使学员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观,形成职业生涯规划的能力,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和就业、创业的准备。

教材简析:全书围绕“发展”二字,介绍了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针对学生特点,通过发展条件分析、发展目标确立、发展台阶构建、发展措施制定四个规划环节操作方法的训练,以及规划管理、调整、评价的介绍,来引导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全书共五个单元,在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

|

第一部分为前四个单元,是教学内容的主体,主要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其中第一单元是铺

垫,第二单元是基础,第三单元是重点,第四单元是拓展。

第二部分为第五单元,是前四个单元的延伸和在行动上的进一步落实,主要是管理职业生涯规划。可引导学生珍惜在校学习时间,学会管理自己,把规划落实于行动之中,并通过职业生涯规划的调整和评价,进一步强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第三单元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与措施

难点:第四单元职业生涯发展与就业、创业

关键:科学发展观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灵魂,职业生涯规划的真谛就在于可持续发展。教学中要紧密围绕“发展”二字,学习和领会职业生涯与人生发展的关系,让学生学会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进一步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为顺利就业和创业提供思想保障。

教学原则和措施:

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行为养成相结合。教学中要把知识传授、能力训练与学生的行为养成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

!

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加强对个别学生的指导。要用正确的学生观和成才观来看待学生,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不断创新内容和方法。按照《大纲》的要求和由“认知、情感态度观念、运用”组成的三维目标来组织教学,并使教学内容不断得到创新。在教法上,要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特点,依据“三贴近”的要求,努力做到“贴近职业、贴近社会、贴近中职生”。教法设计的着眼点,应落实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使学生真正得到感悟和启迪上。

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质量观。要切实转变教育观念,正确看待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 关注学生职业生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培养他们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熟练的职业技能,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单元进度教学计划

五、《电工》专业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一)、《电工》专业课程性质与任务

《电工》是从事维修电工职业再就业人员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和实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主要内容有电工电子学、工厂供配电及线路、电机学及工厂电气控制三个方面,这都是维修电工必需掌握的基础课程。

本专业课程的任务是使参加学习人员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掌握维修电工的基本实践技能,重要培养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二)、学习要求

|

学习内容以《电工实用技术》、《维修电工》教材内容为基础结合再就业学员特点综合选择。

(三)、教学基本要求

教学基本要求共分三个层次:了解、掌握、熟练掌握,其中的每个层次都较前一层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分别说明如下:

了解:学员能够了解课程中的主要内容,根据考核要求,具有判断和选择能力。掌握:学员能理解课程中的内容,并具有简单的操作能力。

熟练掌握:学员能够运用课程中规定的知识点,熟练地进行综合技能操作。(四)、教学目标

①掌握基本的电工理论知识。

②培养学员掌握维修电工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

③通过培训使学员具备初级《维修电工》的水平。

(五)、能力培养目标

1.能掌握基本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

2.能掌握基本的电气、电子识图能力。

3.能掌握基本工厂供配电知识。

4.能掌握常用电工仪表及电工测量技术。

5.能掌握常用工厂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操作方法。、

6.能掌握电动机的维护、运行知识。

单元进度教学计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