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泥厂废石库筒仓施工方案

水泥厂废石库筒仓施工方案

石灰石预均化库石灰石库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建设工程(4500t/d)施工图

2、洛阳黄河同力水泥有限责任公司二期4500t/d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3、现行的相关标准、规范和规程

4、《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5、《液压滑动模板施工技术规范》GBJ50113-2005

6、《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0.000标高相当于绝对标高189.500m,工程包括石灰石库、石灰石输送支架。石灰石库基础为Ф1000人工挖孔桩基础,桩端进入○6层卵石层1000mm,桩头进入上部环形承台100mm,从▽-2.5m~▽-1.3m为环形基础承台,桩、承台及筒壁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石灰石预均化库石灰石库为内直径10米的钢筋混凝土圆型仓,筒壁厚250mm,库顶标高26.3米。库顶板采用钢梁上铺压型钢板,之后浇筑120mm厚C30S6抗渗混凝土。石灰石输送支架基础为直径Ф1000mm 的钻孔灌注桩,桩端进入○6层卵石层1000mm,桩头进入上部独立承台基础。基础上部为钢结构支架,由螺栓固定在承台基础上,支架之间由钢桁架连接,共六跨,一端接入一期石灰石预均化库转运站,另一端接入二期石灰石库顶输送平台。

三、施工部署

3.1工期安排

石灰石库和石灰石输送工程工期拟定为60天,按以下几个阶段进行控制:

a、测量定位放线1天

b、土方开挖1天

c、桩基础工程12天

d、环梁承台工程6天

e、筒体工程15天

f、输送支架基础工程5天

g、输送支架、桁架工程20天

3.2施工准备

3.2.1现场准备:

施工前现场应做到“四通一平”,即水通、电通、路通、通讯通,场地平整。临时供水管线引进施工完毕,保证现场有充足的水源供应。临时用电线路引进施工完毕,保证施工时的电源供应。其次做好场区临时排水系统,保证整个场区无积水。

3.2.2施工劳动力计划

作业层人员由我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劳动作业队组成。施工前根据本工程作业及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制定劳动力作业计划,提前安排,确保劳动力及时进场。

工程根据需要组建5支作业队,各作业队任务如下:

桩基作业队:负责人工挖孔桩施工;

土方作业队:负责土方开挖、运输及回填;

结构作业队:负责土建工程施工;

水电作业队:负责水、暖、电气专业,配合土建施工;

安装作业队:全面负责施工现场铁件加工和钢输送桁架施工

3.3施工顺序

首先组装滑模,开始滑升。单位基础工程主导施工顺序:场平→定位、施工桩基→开挖→基础梁→筒壁→库顶钢结构、输送钢支架等(滑升筒壁的同时施工石灰石输送支架基础,水电等安装穿插配合在土建施工中进行)。

四、施工方法

4.1测量放线

根据业主提供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结合施工总平面图和本单位工程位置图,建立适合石灰石库工程施工和检测的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控制桩应设置在石灰石库工程的○1轴线和○A轴线位置,中心点控制好,作为圆心点控制。相邻点之间要求通视良好。根据控制桩进行测量放线。基础施工时,在±0.000位置(即绝对高程189.500处)做轴线及标高控制点作为测量控制的依据。现场高程控制采用水准仪,垂直度控制采用经纬仪施测,平面控制采用全站仪,沉降观测采用精密水准仪。对控制桩、控制点应做好保护工作。

4.2桩基工程

根据地质报告,人工挖孔桩桩端入○6层卵石层,降水施工已完毕,已有专项降水方案。桩基按照《人工挖孔桩专项方案》施工。

4.3土方工程

开挖采用1台反铲挖掘机开挖,四辆自卸汽车配合运输,人工修整边

坡,土方运至业主所指定的西门口集中堆放区,机械开挖土方时有专业测量人员配合,预留300mm厚土层人工清基底以防扰动桩基,桩头土方采用人工开挖。考虑到施工操作及人员的安全,土方开挖时按1:0.75放坡。为防止地表水对施工造成影响,基坑内设置排水沟和集水坑并在基坑周围设置挡水沿。

4.4筒壁施工方案

石灰石库自基顶标高(-1.3米)组装,滑升至库顶设计标高时结束,拆除模板系统。

门洞口上的过梁和雨蓬在滑升时采用甩筋的方式施工,洞口内侧面采用木模板封堵。

滑升段采间歇提升制,即钢筋绑扎—混凝土浇捣—模板提升—混凝土收光—支撑杆接长,重复循环,周而复始的连续工作。由此达到混凝土不塌落,又不拉裂,无施工缝,结构质量好,施工速度快的目的。

五、滑模施工技术设计

5.1滑模装置设计

(一)模板系统

1、内、外模板采用2012标准组合钢模板,配少量1012标准组合钢模板,拐角处用铁皮制作异形角模。模板与模板之间用U型卡连接,模板与围圈之间用10号铁丝绑扎。

2、围圈:8号槽钢制作,里、外、上、下共四道,上下2道围圈之间的距离约为600mm。上道围圈距模板上口的距离约250mm。上面一道内外围圈之间的净空尺寸略小于下面一道内、外围圈之间净空尺寸,里、外下面使用2道加固钢。上、下2道围圈放置在提升架立柱的钢支托上,用螺栓固定。

3、提升架:

16号槽钢制作的“Π”型提升架,10米库库壁上布置32榀,基本均匀布置,仅在扶壁柱处做少许调整。

(二)操作平台系统

1、主操作平台:内平台大库采用1.5米长的整体式悬挑三角架,小库采用槽钢井字梁,外平台均采用1.5米长的整体式悬挑三角架。紧靠门架立柱处用槽钢焊一周,沿库壁内外两侧用4分木板严密铺设,以放置设备、工具、材料和混凝土浇捣等。为保证大库不变形,库内间隔设置直径16的拉接筋与中心盘相连。

2、辅操作平台:内外吊架用角钢制作,长2.7米,宽0.6米,上铺木架板并挂安全网。用于混凝土修补、收光、观察等。

(三)液压系统

1

、千斤顶为GYD —35型滚珠式和GYD —60型滚珠式, 10米库32台。

2、液压控制台YKT —36型每库1台。

3、油路系统为三级并联高压胶管。

(四)支承杆采用非工具式Φ25圆钢和Φ48钢管制作,接长采用

剖口套接焊。第一批支承杆长度为3米、3.5米、4米、6米,以上均为4米和6米(6米为Φ48钢管)。

5.2、垂直运输设备选配

根据滑模技术需要,应设塔吊一座,混凝土搅拌站一座才可满足正常

的滑升需要。

5.3、对混凝土的要求 (一)设计标号:C 30

(二)滑升速度及混凝土出模强度

滑升速度V= =0.12米/小时

其中:模板高度H=1.2米;每个浇灌层厚度h=0.3米;混凝土浇满后,其表面到模板上口的距离a=0.05米;混凝土达到出模强度所需的时间T=7小时(实验室试配)。即通过试配,7小时混凝土强度可达到0.3—0.4Mpa 时,混凝土可出模(即可提升),则滑升速度约0.12米/小时。每天滑升高度在2.7—3.0米之间。

(三)对混凝土配合比试配要求

1、根据(一)、(二)项要求,应在滑升前进行试配,试配时环境温

度以室外中午及晚上两个时间为宜。按照洛阳豫建试验室配配合比设计。

2、水泥: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大于350公斤。

3、砂率:40%左右

4、灰砂比:⒈2~⒈25。

5、坍落度:塔吊运送时8~10厘米为宜,混凝土泵送时14厘米为宜。

6、初凝时间控制在2小时左右,终凝时间控制在6~8小时之间。 其它:

(1)砂含泥量不大于2%,石含泥量不大于1%。

(2)混凝土搅拌时间:90S 。

(3)水泥进货批量:应按混凝土配合比配时所用水泥,一组运够,严格防潮。

六、 滑模施工

6.1、滑模设备检修

(一)液压控制台:试运行,使其正常。

(二)千斤顶:空载爬行试验,使其行程达到一致。

(三)油管、针行阀:进行耐油试验。

二、滑模装置的组装

安装提升架——安装内外围圈——绑扎竖向钢筋和提升架横梁以下的水平钢筋——安装模板——安装操作平台——安装液压提升系统——检查、试验插入支承杆——安装内外吊架及安全网。

三、滑升程序

分初升、正常滑升和末升三个阶段。进入正常滑升后,如需暂停滑升(如停水停电或风力达到六级等),则需采取停滑措施(如停滑施工缝做成V型等)。

(一)初升

连续浇灌2—3个分层,高60—70厘米,当混凝土强度达到初凝与终凝之间,即贯入阻力值在0.3—0.35KN/cm2 以上时,即可进行试升工作。初升阶段的混凝土浇灌工作应在3个小时内完成。

试升时先将模板升起5厘米,即提升千斤顶1—2个行程,当混凝土出模后不坍落,又未被模板带起时(用手指按压可见指痕,砂浆又不粘手指),即可进行初升,初升进行阶段一次可提升20—30厘米。

(二)正常滑升

每浇灌一层混凝土,提升模板一个浇灌层高度,依次连续浇灌,连续提升。

提升,采用间歇提升制,提升速度大于10厘米/小时。

正常气温下,每次提升模板的时间应控制在1小时左右,当因某种原因混凝土浇灌1圈时间较长时,应每隔30分钟开动一次控制台,提升1—2个行程。

(三)末升

滑升至接近顶部,应放慢混凝土浇灌速度,及时对模内混凝土进行找平。

竣工停滑方法:在最后一层混凝土浇灌后4小时内,每隔半小时提升一次,直至模板与混凝土脱离为止。

四、钢筋施工

(一)钢筋长度

水平筋不大于7米,竖向筋不大于6米。

(二)钢筋接头

同一截面内接头数量,绑扎时不大于钢筋总数的25%,焊接时不大于钢筋总数的50%。

(三)钢筋定位

按设计要求用“S"形钢筋和焊接骨架定位。

(四)支承杆

如有油污应及时清除干净,如在滑升过程中出现失稳弯曲或被千斤顶带起等情况应立即进行加固处理。

五、混凝土施工

(一)应以出模强度作为浇灌混凝土和滑升速度的依据,每天滑升高度定为3.0米,每小时0.12米左右,出模强度以30~40KN/cm2。(二)均匀浇灌,本工程采用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灌制。

(三)混凝土的修饰与养护,表面不平,用木方拍实刮平,用抹子压光抹平。混凝土的养护采用覆盖喷水养护。

六、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施工

采用直接埋入法。注意的是:门窗框、模盒及预埋件表面,应较混凝土表面凹进0.5-1.0厘米。

七、允许偏差及水平、垂直控制与纠偏方法

(二)水平、垂直度控制与纠偏方法

1

2

(1)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尽量均匀对称设置。(2)操作平台上的荷载尽量布置均匀。

(3)混凝土浇捣采用顺逆时针交替交圈浇灌制。

(4)采用限位器加叉形套控制法,在提升架上方的支承杆上设置叉

形套(距离以一个提升高度或一次控制高度为准)。一般为30厘米,在千斤顶上方设限位器,使所有千斤顶行程一致。

3、纠偏

纠偏即纠正水平位移与扭转度

(1)操作平台倾斜纠偏法(纠水平位移)

抬高平台倾斜纠偏法,一次抬高量不大于2个千斤顶行程。

(2)调整操作平台荷载纠偏法(纠水平位移)

在爬升较快千斤顶部位加荷,压低其行程,使平台逐渐回复原位。(3)支承杆导向纠偏法(纠水平位移及扭转)

在提升架千斤顶横梁的偏移一侧加垫,人为的造成千斤顶倾斜。使平台有意向反方向滑升,把垂直偏差或扭转调整过来。

利用倒链或钢筋,一端拉住提升架的上部,另一端拉住相邻支承杆的根部,通过几个行程的提升即可将扭转纠正过来。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一)在施工中严格贯彻国家施工规范,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二)组织有关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和各项各级技术交底工作,项目负责人做好技术复核和变更联系工作,严格照图施工。(三)做好测量、定位、放线工作,并经甲方复查签证。

(四)做好施工记录并设立专职人员负责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签证工作。

(五)特殊工种和重要岗位必须持证上岗。

(六)保证施工人员,强化劳动纪律,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七)建立筒体滑升制度

1、滑升条件的检查制度

在滑升之前,必须检查如下滑升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1)所有提升千斤顶都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如有故障的千斤顶、某些液压元件都应更换修复;

(2)每层(30cm)厚的混凝土都已浇捣完备,才可以下令提升;

(3)在滑升模板的下口混凝土应达到足以保证出模强度的要求;

(4)拆除一切有碍于滑升的障碍物。各种施工材料、工具及其他附属设备是否分散堆放或布置到指定位置,保证施工操作平台荷载尽量均匀分布;

(5)施工操作平台与地面相联系的各种绳索、管线等都已放松或留有足够的余量,否则不予提升。

2、初滑制度

严格按照初滑要求检验与评定混凝土的凝结状态,观察和检查液压系统和模板系统的整个施工操作平台的工作情况。

3、正常滑升制度

(1)管理好滑升的时间;

(2)每次滑升前都应检查和排除一切滑升障碍;

(3)控制好滑升速度及混凝土浇筑厚度;

(4)滑升时,如果发现油压超过正常滑升油压的1-2倍时,还不能使全部千斤顶升起,模板提升不动,就应及时停止滑升,分析原因并采取对策措施,以免出现重大工程质量与安全事故;

(5)滑升中,必须保证施工操作平台的水平度;

(6)每滑升一皮混凝土高度,都应进行一次检查和记录滑升情况,每滑升一米高度,都应进行一次检查和记录结构偏差情况,以利调整和纠偏。

4、停滑制度

(1)每皮混凝土应一次浇捣完毕,混凝土面都在同一水平面上;

(2)模板每隔一定时间,提升一个行程,直到模板与混凝土不再粘结为止;

(3)每次停滑时,都应将模板清理,涂刷隔离剂;

(4)对水平施工缝,应认真处理混凝土表面,以保证继续浇捣的混凝土粘结质量。

七钢结构平台及输送钢支架、桁架的制作与安装本工程钢结构主要用于石灰石库顶钢梁的吊装,钢梁上部的压型钢板吊装以及石灰石输送支架、桁架的制作与安装。

(一)钢结构的加工制作工艺过程:

1.下料图单

①此工序为材料检验部分,其内容包括对工程所选用的型号、规格的确认以及材料的质量检查。

②质量检测标准:

应符合设计要求及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③检验方法:

检查钢材质量证明书和复试报告,用钢卷尺、卡尺检查型号、规格。

2.放样、号料

①放样划线时,应清楚标明装配标记、螺孔标注、加强板的位置方向、倾斜标记及中心线、基准线和检验线,必要时制作样板。样板一般用0.50~0.75mm的铁皮或塑料板制作。样杆一般用铁皮或扁铁制作,当长度较短时可用木尺杆。样板、样杆上应注明工号、图号、零件号、数量及加工边、坡口部位、弯折线和弯折方向等。

②注意预留制作,安装时的焊接收缩余量;切割、刨边和铣加工余量;安装预留尺寸要求。

③划线前,材料的弯曲和变形应予以矫正。

④放样和样板的允许偏差见下表:

3.下料:

钢板下料采用数控多头切割机下料,但下料前应将切割表面的铁锈、污物清除干净,以保持切割件的干净和平整,切割后应清除溶渣和飞溅物,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机械设备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调整设备最佳参数的最佳值。

①质量检验标准:

③质量检验方法:目测或用放大镜、钢尺检查。

4.组立、成型

钢材在组立前应矫正其变形,并达到符合控制偏差范围内,接触毛面应无毛刺、污物和杂物,以保证构件的组装紧密结合,符合质量标准。组立时应有适量的工具和设备,如直角钢尺,以保

证组立后有足够的精度。

采用设备为Z12型型钢组立机。

①点焊时所采用焊材与焊件匹配,焊缝厚度为设计厚度的2/3且不大于8 mm,焊缝长度不小于25 mm,位置在焊道以内。

②预组立的构件必须进行检查和确定是否符合图纸尺寸,以及构件的精度要求成型。

③组立成型时,构件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其结构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及有关标准规定。经检查合格后进行编号。

④质量检验标准。

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关规定。

(mm)

5.焊接工艺:

焊接顺序的正确确定,能减少焊接变形,保证焊接质量。一般情况下应从中心向四周扩展,采用结构对称、节点对称的焊接顺序。

焊接的准备工作:钢结构安装前,应对主要焊接接头的焊缝进行焊接工艺试验,制定焊接材料、工艺参数和技术措施。

焊条的选择:对于已变质、吸潮、生锈、脏污和涂料剥落的焊条不应采用,应选用与母材同一强度等级的焊条或焊丝。焊条在使用前应在300—350℃烘箱内烘焙1h,然后在100℃温度下恒温保存。焊接时从烘箱内取出焊条,放在具有120℃保温功能的手提式保温桶内带到焊接部位,随用随取,要在4h内用完,超过4h,则焊条必须重新烘焙,当天用不完者亦要重新烘焙,严禁使用湿焊条。焊条烘焙的温度和时间取决于焊条的种类。

坡口检查:电焊前应对坡口组装的质量进行检查,如误差超过规范允许误差,则应返修后再进行焊接。同时,焊接前对坡口进行清理,去除对焊接有妨碍的水分、垃圾、油污和锈等。

垫板和引弧板:坡口焊均用垫板和引弧板,目的是使底层焊接质量有保证。垫板和引弧板应与母材一致,间隙过大的焊缝宜用紫铜板。垫板尺寸一般厚6—8mm、宽50mm,长度应考虑引弧板的长度。引弧板长50mm左右,引弧长30mm

焊接质量检验:焊接后边缘30-50mm范围内的铁锈、

毛刺污垢等必须清除干净,以减少产生焊接气孔等缺陷的因素。焊缝质量检验要求采用2级检验:全部焊缝进行外观检查,并有50%的焊缝长度进行超声波检查。经检查发现焊缝不合格,必须进行返修,修理不宜超过2次,否则要更换母材,或会同设计和质检部门协商处理。

质量检验标准和方法:

焊接接长:常用角钢、槽钢接头,见《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本,P727页表12-115等肢角钢标准接头,表12-116不等肢角钢标准接头,表12-118槽钢标准接头。

○1等肢角钢、槽钢的翼缘和腹板的连接板长度,可按下述公式计算:

L=2.02A/hi+δ+4

式中L——连接板长度(cm)

A——等肢角钢截面积(cm2);

hi——焊缝高度(cm)

δ——间隙(cm)

○2不等肢角钢连接板长度(考虑偏心影响):

L=2.22A/hi+δ+4

对接焊缝的工厂接头的要求如下:型钢要斜切,一般斜度为450;肢部较厚的要双面焊,或开成有缺口,要符合设计要求;焊接时要考虑焊缝的变形,以减少焊后矫正变形的工作量;对工字钢、H型钢和槽钢要区别受压和受拉部位;对角钢要区别拉杆和压杆。受拉部位和拉杆要用斜焊缝,而受压部位和压杆则用直焊缝。对受力很小的杆件或压杆,有时间用贴角焊缝。按构造要求亦可用对接焊缝和贴角焊缝的组合焊缝或贴角焊缝围焊等。

6.制孔

质量检验标准:螺栓孔及孔距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的有关规定,详见下表:

7.矫正型钢

工艺要求:操作人员熟悉工艺内容并熟悉掌握矫正设备操作规程,矫正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允许偏差符合《钢结构施工及验

8.端头切割

焊接型钢柱梁矫正完成,其端部应进行平头切割,所用设备为端头铣床,端部铣平的允许误差见下表:

9

除锈采用专用除锈设备,进行抛射除锈可以提高钢材的疲劳强度和抗腐能力。对钢材表面硬度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漆膜的附和不需增加外加的涂层厚度。除锈使用的磨料必须符合质量标准和工艺要求,施工环境相对湿度不应大于85%。本工程构件采用喷砂除锈,小型角钢等采用打磨除锈。

经除锈后的钢材表面,用毛刷等工具清扫干净,才能进行下道工序,除锈合格后的钢材表面,如在涂底漆前已返锈,需重新除锈。除锈要符合钢结构设计说明。

10.油漆

钢材除锈经检查合格后,在表面涂完第一道底漆,一般在除锈完成后,存放在厂房内,可在24小时内涂完底漆。存放在厂房外,则应在当班漆完底漆。油漆应按设计要求配套使用,第一遍底漆干

燥后刷第二遍底漆,再进行中间漆和面漆的涂刷,保证涂层厚变达到设计要求。油漆在涂刷过程中应均匀,不流坠。油漆要符合具体洛阳黄河同力水泥二期单位工程钢结构设计说明和总说明要求。(二)钢结构的安装

1.钢结构的堆放场地

钢结构通常在专门的钢结构加工场制作,然后运至施工现场经过组装后进行吊装。为了适应钢结构进场堆放、检验、油漆、组装和配套供应,对规模较大的工程需设立钢结构堆放场地。

堆放场地的面积,可按下式进行估算:

F = Q/q0 *K

式中F—堆放场地的面积(㎡);

Q—同时堆放的钢结构重力(KN);

q0—包括通道在内的每平方米堆放场地面积上的平均单位负荷(KN/㎡)。根据不同钢结构构件的重量Q1、Q2…Qn(Q1+Q2+…Qn=Q)和不同钢构件在每平方米堆放场面积上的单位负荷q1、q2、…qn按下式计算:q0=(Q1q1+Q2q2+…Qnqn)/ (Q1+Q2+…Qn)

K—考虑装卸等因素的面积计算系数,一般为1.10—1.20。

钢结构运抵堆放场,经过检验后分类、配套按堆垛堆放。堆垛高度一般不大于2m,以保证安全。堆垛之间需留出必要的通道,一般宽度为2m。

2.安装方法:

本工程钢结构安装,首先复核混凝土基础的轴线、安装钢梁凹槽尺寸位置及基础顶面标高,采用分件吊装的方法。

3.安装前准备工作:

①柱脚螺栓的施工:复核土建基础施工的柱脚定位轴线,埋设地脚螺栓。为保证地脚螺栓的定位准确,将地脚螺栓用钢模板孔套进行定位固定,并进行反复校核无误后方能进行混凝土的浇注施工。地脚螺栓露出地面的部分用塑料布进行包裹保护。

②编制安装计划和构件供应计划,组织好施工。

③检查钢构件:钢构件出厂时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安装前按图纸查点复核构件,将构件依照安装顺序运到安装范围内,在不影响安装的条件下,尽量把构件放在安装位置下边,以保证安装的便利。

④标准节的安装流程

八安全技术

一、施工现场

物料堆放整齐、有序,设备完好,工作人员遵守甲方纪律。

二、操作平台

钢平台焊接可靠,铺板平整、严密、防滑可靠,内外吊脚手架应满挂安全网。

三、机械操作

在施工前均应作安全检查,必须持证上岗。

四、动力及照明用电

(一)应双回路或设置备用电源,电压380伏220伏。

(二)应设有紧急断电装置及明显标志。

(三)零线接地良好。

五、通讯与信号

上下间用对讲机联系,用电铃作信号指示,联络不清或信号不明,控制台及垂直运输司机不得启动。

六、防雷防火

(一)操作平台的最高点,安装临时接闪器,与接地体相连。(二)垂直运输设备及人梯应与防雷装置的引下线相连。

(三)雷雨时,所有高空作业人员应下到地面,人体不接触防雷装置。

七、施工操作

(一)开始滑升前应进行一次全面安全技术检查。

(二)严禁超速滑升。

(三)经常检查:查钢筋埋件是否挂模板;查混凝土是否有蜂窝、麻面,是否拉裂及坍落,千斤顶是否同步,中心是否偏移等。其要求如下:每4小时抄平一次,各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于40毫米,相邻两个千斤顶的相对高度不大与20毫米,用倾斜操作平台纠偏时,其倾斜应控制在1%以内。

八、滑模装置的拆除

(一)全空滑散拆法

(二)作业一律在白天,设备、材料均由提升架吊盘下运,严禁向下扔投。

(三)雷雨天、雾或风力大于6级不得作业。

九质检及工程验收

一、质量检查

(一)按偏差允许标准及有关规范进行跟班质检,质量检查员有一票否决权。

(二)在每次模板提升后,均应检查一次垂直度。

(三)在每次模板提升后,应立即检查出模混凝土有无坍落、拉裂和蜂窝麻面等,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

二、工程验收

(一)按《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工程验收。(二)偏差应符合规定。

十材料、半成品、预埋件供应计划

由于滑升时间短,在开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

(一)混凝土试配;

(二)预埋件制作好,并将门窗洞口的模盒制作好。

(三)筒壁钢筋全部制作好,焊接骨架在地面制作好并分类堆放整齐。

************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项目经理部

2010年3月2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