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1 () 3 () 5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 5()7 7()6

1()0 6()4 5()5

4()7 1()6 6()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演练提高

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

在这里。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练习七第1题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

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图两式的解题方法。

2.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

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1 () 3 () 5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 5()7 7()6

1()0 6()4 5()5

4()7 1()6 6()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演练提高

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练习七第1题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

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图两式的解题方法。

2.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和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 6和7的组成

教学目标:

1、掌握6、7的组成。

2、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口头表达及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难点:有规律的掌握6、7的组成。

教学具准备:教学挂图、数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按顺序数1—7,倒数1—7

2、填数:01 () 3 () 5 ()()

3、猜数游戏:5后面是谁?6后面是谁?……

4、比一比,填一填:

3()2 5()7 7()6

1()0 6()4 5()5

4()7 1()6 6()3

二、探究新知

1、学习6的组成:和5,重点讲5和1,4和2,3和3分别组成6。12和4组成6可引导学生直接由前面相应的组成去推出

(1)给P44圆片图涂颜色。

(2)汇报不同的涂色方法,指名说表示什么?即把6分成几和几?大家都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说说6的组成,齐读一遍。

(4)说说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6的组成。

(5)动手用你喜欢的方法(摆小棒、数字卡片、小花等)

来表示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你试试用学习6的组成的方法来学习7的组成。(学生自己摆学具)

(2)指名说说“你是把7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7?(教师板书7的组成)

(3)用自己的好方法记住7的组成。

三、演练提高

1、找好朋友:游戏可多样

师:“我们来找6的组成。”

师:“1的朋友在哪里呀,在哪里?”

生(伸出5个手指)对:“1的朋友在这里呀,在这里。1和5组成6。”

(7也用同样方法来巩固练习)

2、做一做:P48练习七第1题

四、总结拓展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你记住了什么?

课后小记:学生对这些数字非常熟悉,因此学起来很轻松。

第三课时 6和7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联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并算出得数。

2.掌握6和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掌握一图两式的解题方法。

2.掌握有关6和7的加、减的口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草地(自制),学生准备6只小鸡卡片、6只小青蛙卡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26篇

最新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小学数学《垂直与平行》教学反思 新课程改革实验以来,大家越来越关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的数学课堂也逐渐变得真实而生动,教学的设计朴实而又创新,学生学得扎实而又愉快。 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垂直与平行》。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直线与角的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也是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基础。由于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特殊的位置关系,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经验:哪些线是交叉的,哪些线是不交叉的。因此我们在课中要做的就是让学生体验在同一平面内,不交叉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交叉里有一种特殊的叫做互相垂直,让学生的认识上升到思维的层面来。针对本节课,我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1、准确把握教学起点,努力还学生一个“真实”的数学课堂。 本节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从复习有关“直线”知识入手,唤起学生的回忆,为新知的探究学习做了较好的街接准备。同时,逐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研究的兴趣,用数学自身的魅力来吸引、感染学生。 2、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手段朴实无华。 回顾在《垂直与平行》的课堂教学中,我紧紧抓住“以分类为主线”展开探究活动,提出“在无限大的平面上同学们想象的两条直线的样子画下来?”“能不能把这几种情况进行分分类?”这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学生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多种活动进行观察、思考,逐步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相交和不相交两种情况,相交中有成直角和不成直角两种情况。这样的教学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通过分类,分层理解,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有利于提高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发现数学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的能力,发现垂直与平行现象。 在处理教学难点“在同一平面内”时,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在长方体的不同面上画两条不相交的直线,提问学生是否平行,帮助学生理解垂直与平行关系“必须在同一平面内”,直观到位。 3、新知的训练点和拓展点扎实有效。除了从主题图中找垂直与平行现象,从生活中找,从身边找,还让学生动手摆一摆、拼一拼、画一画……通过这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和垂直概念的理解,进一步拓展知识面,使学生克服学习数学的枯燥感。让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中来,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当然,朴实不是不追求完美,真实不是为了展示平淡无奇,扎实不是简单重复的机械操作和训练。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中,要充分应用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我们的课堂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动起来,让课堂融入我们的智慧和思考,让课堂充满勃勃生机。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也有不少不足之处,如1、重难点处理速度较快,后进生没有理解到位,以后的教学中应因材施教,照顾后进生。2、有一名学生的发言不够准确,我没有及时指正出来。3、时间把握不够好,后面还有一个小环节没有完成,学生们也失去了一个自我小结、交流的机会,这也算是一个遗憾吧。 总之,面对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我将真实地对待,坦然地看待,将在不断地自我反思中加强“新理念”的再学习、再实践,相信自己能在不断的自我反思中成长,在不断的自我实践中发展,在不断的自我成长中创新。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6和7的组成教案

6和7的组成 【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教具准备】:CAI课件、小圆片 【设计思路】: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设计听一听、猜一猜、玩

一玩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6和7,请大家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事物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 (一周有7天,6只小鸟,6个桃子…… ) 2、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数学王国的小猴子今天想和我们一起来研究6和7的组成(师板书课题)你们高兴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串成一个故事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研究6的组成 :瞧,他来了投影出示(P 41例题1) (1) 了5个,还剩1个(投影演示),他把6分成几和几? 板书: 师指图学生说,领读6可以分成5和1,5和1组成6 (2)、小猴子又把第二行涂了几个,还剩几个(投影演示),它又把6分成了几和几?(板书) (3)、涂这些圆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猜出小猴子第三行想涂几个剩几6 5 1

6和7的组成教案及教学反思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与反思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 让学生在涂色、摆学具的过程中,去感受6和7的组成; 【能力教学点】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看到一组组成能想到另一组组成; 【德育教学点】 增强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 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2.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课前准备: 两种不同颜色的圆片10个(师生每人一分)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导入说明: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数?随意选择两个你喜欢的数比比他们的大小。 2.猜数:一个数比5大,这个数可能是几?一个数比5小,这个数可能是几? 3.师生对口令:5可以分成几和几?4可以分成几和几? 4.揭题:上节课我们认识了6和7,今天就让我们学习6和7的组成。 二、实践操作,探究新知。 1. 学习6的组成。 (1)引导学生观察书中的涂色图,让学生清楚地看出涂色的要求。 提问:每行有多少个小圆圈?第一行应该涂几个?(一个)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组成6?(2)引导学生按要求依次涂好其它4行小圆圈,并相应填写出6可以分成几和几。 重点强调:6可以分成1和5,6可以分成2和4,6可以分成3和3。 5和1、4和2组成6让学生自己推出来。 (3)师生对口令:6可以分成几和几?几和几可以组成6? (4)同桌的同学用对互相熟记6的组成。 2.学习7的组成。 (1)请学生将7个方块分成两堆,把答案记录下来。 (2)教师板书,重点讲解:7可以分成1和6、7可以分成2和5、7可以分成3和4。 (3)提问:看到每一组,你还能想到什么? 让学生推出其他的三种分法。 (4)小组同学对口令,熟记7的组成。 3.巩固训练。 (1)看谁反应快!教师随意地说出6和7的一组组成,谁能马上说出相应的另一组; (2)同桌的同学打手势,互背6和7的组成; (3)师生举数字卡片来对6和7的组成。 三、强化练习。 1.填空。6可以分成3和()。5和()组成6。 7可以分成4和()。 2和()组成7。 2.找朋友。 可以组成6的卡片有哪些?让它们连在一起。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观察、回顾、反思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找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提升我们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下,批判地观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行为依据。通过观察、回顾、反思等方式,对教学实践进行思考、反馈、评价、探索,解决教学中的的实际问题,针对教学中的“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的过程及效果,对它们的合理性做出准确的判断,查摆自己缺陷,扬长避短,不断改进教学。所以反思在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设计 教师设计教学方案,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精神,设计教案时,要预测学生遇到的问题,那些地方学生不容易理解,根据学生要遇到的问题,设计出解决这些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先要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讲授这一教学内容时曾遇到过那些问题,有那些经验,应该采用什么策略和方法解决的,效果如何?然后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在设计新的教案时,要根据自己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习这一内容时,可能会遇到那些新问题,针对出现的这些新问题,可采取那些策略和方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根据以往经验,学生对“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不够理解,出现余数比除数大的现象,在教学设计时,为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让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动手操作,进行分铅笔试验,并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讨论,最后让学生在操作实验中自己得到了“余数都比除数小”这一规律。 二、课堂教学 再好的教学总有它不足的地方,总有须待进一步改进,进一步优化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效果反馈信息不断地反思,反思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调整教学策略,只有这样,才能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幼儿教育:________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第1 页共6 页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7的组成》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7的组成 活动目标: 1、通过尝试,操作学具,让幼儿杆子将7分成两份,有6种分法,并作记录。 2、通过讨论、分析,理解一个数分成两个部分,如一个不风增加1,另一个部分就要减少1。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篇【必看】 活动准备: 塑料小鸭学具人手42只。 活动过程: 一、复习6的组成 玩“碰球游戏”,出现数咔,师问:这数是几?答“6”。师:今天玩碰游戏,教师与小朋友的数合起来是6。(例如),师:我的1球碰几球?答:你的1球碰5球)教师问,小朋友可集体回答,也可小组回答,也可个别回答。 二、集体尝试活动 出现小狗、小兔家的图象。 师:今天小狗请几只小鸭到它们家做客?(幼儿答:7只)小兔也请小鸭去做客,怎么办呢?(幼儿答……)请小朋友在桌上拿7只小鸭,分成两份,一部分到小狗家,一部分到小兔家,(小朋友操作)要求小朋友分的数与别人不一样。(第一次尝试) 教师请幼儿回答,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操作小鸭到小狗, 第 2 页共 6 页

小兔家,并列出分合式(),幼儿回答一种,教师列出一种,功写出6个分合式。 师:分成两份,共有几种分法?答:共有6种,集体朗读7的分合式。 师:刚才小朋友每人分一种,但是7有6中分法,小朋友再试试你能否分出6种,幼儿操作“塑料计算小鸭”,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擦掉。(第二次尝试) 师:现在我请某某小碰哟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分的,幼儿回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7的分合式,如图。教师请幼儿回答时要注意请有代表性意见的,一是有重复的,实际没有6种;二是虽有6种,但没有按顺序分;三是有顺序地分清6种。请幼儿看看,这三种分法,谁的方法好,谁的对。幼儿通过讨论,明确按顺序分的方法好。 教师把黑板上的分合式全擦掉,请幼儿在作业纸上写7的6种分合式。(第三次尝试)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1和6, 师问:7可以分成,幼儿答:7可以分成2和5。 师问:2比1,幼儿答:2比1多1。 师问:5比6,幼儿答:5比6少1。 用这种方法讲清7得6种顺序奋发,最后得出结论:7分成两份,这边增加1,那边就减少1。 不断更新:幼儿园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1篇【必看】 第 3 页共 6 页

6和7的组成 教学案例与反思

6和7的组成 福清市高山中心小学翁婷 设计思路: 6和7的组成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6和7后进行的,本节课是后面学习6和7的加减法的基础,在设计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数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而小学生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教学时从学生身边的事物出发,说一说自己身边的数,生活中用到的数,如何用数表示周围的事物等使学生感受数的意义,不仅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2、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通过充分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掌握6和7的组成。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且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了自主探究的能力。 3、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巩固反馈阶段设计听一听、猜一猜、涂一涂等有趣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不仅发挥了学生的多种感官,又巩固了所学知识让学生学得轻松和愉快。 教学目标: 1.认识6和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3.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重点:掌握6和7的组成。 2. 难点:亲历6和7的有序组成过程。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7只羊的卡片、小黑板(数学书第48页第1、2、3题)、魔术帽 学生准备:6个圆片或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 1、出示:沸羊羊、慢羊羊、美羊羊、喜羊羊、灰太狼、暖羊羊、机械羊。

问:小朋友们,你认识它们吗?一共有几只小动物?(齐数) 你最喜欢谁呀? 2、师:想知道老师喜欢哪只羊吗?老师喜欢的羊是从右数起第6只,从左边数起第2只。是谁呀?(没错,就是知识渊博的慢羊羊。) 问:谁愿意像老师这样,把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告诉大家,然后请大家来猜一猜你喜欢的是哪只羊? (请猜出来的小朋友带领大家数一数。) 3、问:那灰太狼排在了第几呀? (恩。灰太狼在这里。从左边数,它是第5个,从右边数,它是第3个。师带领学生一起数。)问:那谁能像老师这样,提一个数学问题问大家呢?(请两名学生提问) 你请一个小朋友来回答你的问题吧! 数数看。(生齐数)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通过让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羊的位置,请大家来猜,在这个数一数、猜一猜的过程中就复习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 二、动手操作,尝试学习 1、(拿走灰太狼)师:小朋友们,如果我们要把这6只羊分成两组,可以怎么分呢?请拿出6个圆片或6根小棒来代替这6只羊分一分。开始吧。 (学生自由分圆片或小棒) 问:谁愿意到黑板上来分一分呢?(生板演并汇报,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来板书)。 追问:还可以怎么分呀? 【让学生把6只羊分分组这个比较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孩子们通过自己动手摆,明白了数的组成,在摆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数的组成,并且能理解数的组成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4篇) 本节课在教学时,总体感觉很顺畅,学生思维活跃 1、本课从实际生活情景引入,让学生产生疑问,从而引出百分数。 本课开始,设计了一个网上竞答:李斯同学答25题,对22题;张良同学答20题,对18题;刘清同学答50题,对46题,你觉得那位同学可以参加下一轮的比赛呢?学生开始了积极思考,说出了以下几种结果:“刘清,因为他答对的最多。”“张良,他答错的最少”“我比较正确率”。在学生否定了第一第二位同学的回答之后,我再和大家一起讨论第三位同学汇报的结果,自然引出如何比较正确率,转化为分母为100的分数的比较,在将这些分数改写成百分数的形式,学生在自己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 2、通过课前收集百分数信息,课上汇报,主动去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百分数的含义只有一句话,如果老师教给学生只要几分钟,但真正理解它还需要下翻功夫。因此,我想教给他们不如让他们自己来理解领悟。学生收集了很多信息,如“羊毛 70%”,“橙汁含量〉10%”等等,让他们说出含义之后再问学生,到底什么叫百分数?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自己总结,印象深刻,理解透彻。

《扇形统计图》的教学反思(九) 我上了一节“扇形统计图”,课后有如下反思: 成功之举 1、激发学生思维,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 课上我是通过提问发散性问题来激活学生思维。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回答五花八门,多是肤浅的问题,但参与面很广。接着第二次提问:“从这幅图中你还能想到什么”学生的回答转向一些具体问题。如:“我们一般用圆表示--------。用扇形表示---------,扇形的大小表示——”等等。 2、促成情感目标的落实 如提问:“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公民你应该怎样去做。”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 败笔之处 1、有些题目讲的太快部分学生没有跟上,特别是第七张幻灯片中计算扇形B表示的人数和C表示公顷数时讲的不透彻。 2、没有掌握好时间,整节课前松后紧,以至于有点拖堂。 一、数学教学不能只凭经验 从经验中学习是每一个人天天都在做而且应当做的事情,然而经验本身的局限性也是很明显的,就数学教学活动而言,单纯依赖经验教学实际上只是将教学实际当作一个操作性活动,即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分析与反思 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小学数学教学应结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展开,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让课堂数学“活”起来,即让学生(含个体和群体)在课堂中“活”起来。要使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活”起来,不妨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融入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乐趣。实践表明,通过寻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例,有目的地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炼出来,再将数学知识回归生活,既能让学生感受生活化的数学,用数学眼光看待周围的生活,增强学生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又有利于发掘每个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这无疑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积极性的“活力源泉”。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倍加注意:1、把生活

实例融入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学习的大课堂。既要让学生感受到所面临的问题是熟悉的、常见的,同时又是新奇的、富有挑战性的。一方面使学生有可能去进行思考和探索,另一方面又要使其感受到自身已有的局限性,从而处于一种想知而不得、欲罢而不能的心理状态,引起强烈的探索欲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合教材,重组知识。2、把数学问题回归于现实生活。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理解。如:在教学完“相遇应用题”例题后,可问:“现实生活中,只有例题这一种行走的情况吗?”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学生列举出了现实生活中其它的一些合情合理的实际情况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提出的问题重新编成应用题,自己探究解决。只有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1)

2014—2015学年度四年级上期数学教学反思 马集镇中心学校 **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 《大数的认识》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小方块,合作数小方块,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 《角的度量》教学反思 “角的度量”是课程标准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节课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学生学习这个知识常见的问题有二个:一是量角器的摆放,二是利用内外圈的刻度正确读出角的度数。针对学生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教师常常抱着习以为常的心态,要求在熟记量角“点重合、边重合、读刻度”的三大步骤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教学角的度量中,觉得学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中下层的学生,掌握的较难,在课前,我也预设到了这节课学生的难度,但是课上了以后还是不尽人意,如量角器的度数分内圈和外圈,学生看量角器时,不论角的一边对的是哪一圈的“0”刻度线,他们习惯看的是外圈的度数;有的即使外圈内圈看对了,但是在读刻度的时候,有时把四十几读成五十几,从哪边读过来在他们的头脑中比较模糊。我认为主要在于: 首先是教具量角器与学生的量角器有所不同,教具是木头做的,中心点与零刻度线找起来在黑板上看不清,不能给学生以很好的示范;其次是学生对角的大小概念也不是很清楚,往哪个方向读数容易受错觉指引,再加上有两排数据,有时分不清到底看哪一排,除了零刻度线没找准外,视觉上产生的错觉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四年级的学生看到的只是一个静态的、完整的角,还没有认识到角是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而成,量角为什么要“中心对顶点,零线对一边,另边看刻度”,对于角的旋转过程、方向没有建立表象,加以认识,自然读度数也就茫茫然,弄不明白什么情况下看外刻度线或内刻度线,尽管总结出量角方法,学生仍是不知所措。实践证明,学生对文字的理解与把握远远逊于对形象的记忆。尽管也有教师的示范,但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仍然太抽象。 如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学会量角,掌握量角器的用法呢?我改变了策略,除了指名上来量角,集体指正方法以外,安排四人小组互相学习量角方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动手量,看看别人是怎么量的,会的同学教教不会的同学。还有,让学生全面认识量角器的构造和如何指导学生量角的方法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参与到对量角器的产生过程(知识的源头)中去,不能只让学生对量角器的认识停留在中心点、内外圈、零刻度线、刻度等一些标志性的静止状态,而无法用思维的连续性去指导量角行为的连贯性,“量角器为何能量角”这一问题解决了也就突破了量角这个难点。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这样安排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整数乘法的笔算能力,为以后进步学习乘法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时先复习已有知识,帮助学生知识复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迁移,利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尝试练

《6和7的组成》说课稿

《6和7的组成》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6和7的组成》,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分析、板书设计5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首先是教材分析。《6和7的组成》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41页的内容,是10以内数的分与合中的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是通过把几个物体分成两部分的活动,来认识、掌握数的组成。掌握这一内容,是理解加减法意义的前提:为掌握10以内加、减法打好基础;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起了重大作用。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和新课改的要求,我制定了如下目标: 1、学会6与7的组成。 2、使学生体会数学就在身边,从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学习兴趣。 3、培养养成交流合作,鼓励摆出多样化的分法。 本着对课程标准的理解和学生基础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6与7的组成。 难点:亲历6和7的组成过程。 新课改强调教学应该因材施教,我认为好的教学应该建立在对学情有一个很好的掌控上。一年级上学期的学生是刚从幼儿园跨入小学的第一步,他们还不习惯小学生的生活,还保留着幼儿园的生活习惯。这个年龄阶段的儿童还摆脱不了用实物来演示。这些都将是我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 依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原则,我制定了如下教学方法:第一,直观演示法。第二,探索操作法。第三,游戏法。 现代教学强调,要使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操作,学会“6和7的组成”,并能从6和7的一些组成推想出相应数的组成;通过数学游戏,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是本次说课的核心,因此接下来我将重点说一下我的教学过程。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板书课题。 直接板书课题,然后让学生齐读两遍。目的是让学生打起精神进入紧张学习中并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 二、口述学习目标。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新本领:熟练地掌握6、7的组成。有没有信心学会新本领。目的是让学生明白本节课要学会的是什么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出示自学指导(教师边口述,学生边自学)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6和7的组成》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页的例题、第48页第1题。 【教学目标】: 1、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掌握6、7的组成,加深对10以内数的认识。 2、发展初步的动手实践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6和7的组成。 【教学难点】:怎样有序地把6的5种组成方法摆出来。 【教具准备】:小棒小圆片(1——7)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同学领着小朋友做我来问你来答游戏,小朋友我问你5可以分成几和几,老师告诉你5可以分成4和1…… 2、我们玩4、5的对口令,我出1,我出3,1和3组成4…… 【设计意图:用对口令的形式进行复习,让原本枯燥的数的组成练习变得趣味横生,让旧知识成了新内容学习的扎实基础。】 3、师:前面我们认识了两位新朋友6和7,请大家找一找我们周围哪些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

生:自由发言:一周有7天,6只小鸟,6个桃子…… 4、师:我们生活中确实有很多的物体的个数可以用6或7来表示,数学王国的小猴子今天想和我们一起来研究6和7的组成(师板书课题)你们高兴吗? 【设计意图:用学生喜爱的小猴子串成一个故事情境,从而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出6的组成。】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学习6的组成 (1)、研究6的组成 师:瞧,他来了投影出示(P44例题) 小猴子看到这些“○”他觉得不好看就把第一行上的6个“○”涂上了5个,还剩1个(投影演示),他想问大家一个问题,6可以分成几和几。 生:师指图学生说,领读6可以分成5和1。 师:小猴子又把第二行涂了几个,还剩几个(投影演示),把6可以分成了几和几,涂这些圆是有一定规律的,你们能猜出小猴子第三行想涂几个剩几个吗?同桌商量一下 生:小猴子第三行涂3个剩3个(投影演示)。 师:你太聪明了,大家夸夸他。 师:都是谁猜到了,请举手,真的很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涂一涂呀! 生:想。

6和7的加减法的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教学反思 《6、7的加减法》一课是在学生学习了1-5的加减法和6和7的组成的基础上,也就是学生掌握了根据一幅图写出一个加法算式或一个减法算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认为有以下3个方面:①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有关系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②掌握6、7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③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和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了学生后续的学习,我把课的设计重点放在:根据一幅图写出两道算式上以及加法交换律的渗透和加减法的关系上。为了达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对课进行认真的设计。回顾课堂,几个小点还是有点值得回味的。 一、创设情境,引导操作,感受“一图两式”。 为了学生能充分感受“一图两式”,我安排了一次四人小组活动,组长按老师的要求摆好小棒。(把小棒按照5根和1根分成两堆)在学生根据小棒图提出数学问题后,教师要求全组小朋友按从左往右的观察顺序,列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算式。反馈中板演:1+5=6 5+1=6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为什么一个小棒图会有两个不同的算式?在问题的探讨中,学生感受到,观察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从而感知一幅图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算式。 二、再次操作,形成概念,渗透加法定律。 教师在黑板上摆圆片,学生根据图快速的写出两个加法算式。让学生在这一环节中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一图两式”的意思。再一个目的就是学生根据教师摆出的直观图,自己独立列式,使学生能够由具体的实物抽象到看直观图列式,让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培养了学生学了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在学生能正确列出算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观察讨论。这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当学生得出两道题的加数交换了位置,得数不变的情况后,形成算式:1+5 = 5+1你认为在这两个算式的中间填上什么符号?齐读算式。那这样的算式你还能找几个吗?教师说一个算式,学生对一个算式。从而达到清晰建构: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他们的和不变。 本节课还有一些要改进的地方: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 下面是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反思800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又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我们每位数学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努力处理好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努力处理好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重要性,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和能力。重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创新求发展, 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打好基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努力实现教学高质量,课堂高效率。 二、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既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抓基础知识的掌握,抓课堂作业的堂堂清,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量采用等级制,定性采用评语的形式,更多地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获得了那些进步,具备了什么能力。使评价结果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发展。 数学教师从点滴入手,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查找资料,精心备课,努力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兴趣,教给了学生知识,更教会了他们求知、合作、竞争,培养了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方法,使学生学得有趣,学得实在,确有所得,向40分钟要效益;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学情分析。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6和7的组成教学设计 李振东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6、7的组成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6和7的组成 教具学具 1、卡片若干 2、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动物园要召开运动会,好多动物都来报名参赛了,数一数有多少个小动物?学生数一数有几个?6个再添上1个是几个啦?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6和7的组成。 二、问题引领 有6个小动物参加运动会需要分成两组,但是它们不会分组,想请同学们帮帮忙把它们分成两组该怎样来分? 1、教师找同学到黑板上来把6个小动物分成两组,下面的同学把分的结果写到本上。 2引导整理得出6组成, (重点强调:6可以分成1和5,可以分成2和4,可以分成3和3)并引导发现规律、帮助记忆。 3、拍手游戏 师生合拍6下,并相应说出6的组成,如:生1:我拍1,生二:我拍5,生1、2:1和5组成6,6可以分成1和5。 三、汇报交流 1、把7个小动物分成两组该怎样分? 让学生拿出7个小棒,把它们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3、对口令:师生对:XXX,问问你,7能分成3和几?…… 四、当堂作业 1、游戏---找朋友 ⑴能组成6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2 1 3 5 3 4 ⑵能组成7的两个数用线连起来。 4 1 2 6 5 3 2、找朋友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你都学到了什么?

6和7的组成教学反思 李振东 兴趣是培养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好数学的最好方法,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在教学“6、7的组成”一课中,我采用了两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在教学“6.7的组成”时我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在教学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 有趣的生活情景,有助于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些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玩中轻松学习数学。例如:教“6的组成”时,我请同学上台,然后出示好看的小动物卡片图让学生将其分成两堆,孩子们踊跃参与,因为生活中分东西的场景很多,他们并不陌生。待分完后,又引导学生说一说6由几和几组成,并写出6的组成。接着两个同学一组进行拍手游戏巩固6的组成知识。这样不仅让学生很快掌握6的组成,还可以进行思想教育。在教学“7的组成”时,我又以动手实践的形式进行,每一个学生都爱动手,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在教学中我采取“摆一摆”的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边摆边写出7的组成。并通过对口令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7的组成的认识,为学习得数是7的加法做好铺垫。像这样同一内容的知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抓住学生好奇的天性引起学习的积极性以及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在比赛中增长学生的学习信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学生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所以作为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充分表现,让他们在心理上得到满足,不断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增强勇气。如:在复习6、7的组成时,进行"夺红旗"比赛,先把学生分成两组,比赛写6、7的组成,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从而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由于本人在教学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驾驭课堂能力还不强,所以在以后的课堂中还要在备课上下功夫,不断努力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幼儿园: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幼儿园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工作总结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大班数学《8的分解与组成》教学反思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幼儿教育资料适用于幼儿园幼儿园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为了让大班幼儿能在小学有效学习数的分解与组成知识,幼儿园的大班教材就已经安排了数的分解与组成内容,其中第一学期是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第二学期安排的是6至10这5个数的分解与组成,这也与《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对大班幼儿数学认知目标要求相符的。 第一学期大班的幼儿已经学习过了5以内各数的分解与组成,对于数的分解与组成,他们也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尽管以往教学数的分解与组成时,所用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但还是发现,活动过程与方法都有些机械,不够灵活,所以本次活动前我用心思考:如何以游戏的方式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如何用操作来引发幼儿思维的活动? 去年10月份,我在园内公开课时,执教了《4的分解与组成》,活动结束后,大家一致认为我的设计非常好,就是没有给幼儿提供记录单。所以在后来的数的分解与组成活动中,我都给孩子们提供了记录单。本次在执教8的分解与组成时,我课前为每组幼儿准备了一张大的记录单和8个苹果图片及提前画好的一棵苹果树。

参照教学用书中的活动设计,先学习8的组成,运用“结苹果”的游戏,幼儿很快也很顺利完成了活动任务,效果良好。在运用游戏“摘苹果”来学习8的分解时,我指名两个幼儿来进行“摘苹果”,其活动目标就是要求幼儿知道8具体能分成几和几,两名幼儿上台后,拭目以待,老师一声令下,“摘苹果”开始了,结果是a摘了4个,b也摘了4个,这样就把8分成了4和4,幼儿记录后,重新换幼儿,游戏继续进行,通过6轮游戏后才发现,8能分成4和4,出现了4次,8能分成5和3出现了2次,而8能分成1和7及其他情况均未出现,这是因为,每个幼儿都不想落后,都想在活动中表现自己,他们的能力相当,所以摘下的苹果数总是相差不多,如果用这种游戏方法可能很难完成活动任务,而且效果不佳,此刻,我机灵一动,打算重新考虑游戏方法,对幼儿说:“这个游戏经常出现重复现象,我们不玩了。”于是在美工区,拿来两个可比克的盒子,取来8根水彩笔,指名幼儿来分,告诉幼儿,每次分的要和别人的不一样,很多幼儿的常规思维就是等分,首先是8能分成4和4,接下来,就有幼儿将彩笔分成了5和3,当然也有重复的分法,但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就会发现重复,于是掌握了规律的幼儿就在前面幼儿分的基础上,直接将一个盒子里的水彩笔,取出一支,放在另一个盒子里,幼儿们一边探究,一边分,一直将8的7种分法全部分完,并正确记录了下来,在此时,我依旧用鼓励的口气说:“赶快开动脑想想,还有别的分法吗?”就在其他小朋友还在思考怎样分时,c突然举起了手说:“老师,老师,我还有分法。”我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教学设计是每个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不进行教学设计,就不能很好地、有效地组织教学,就不能将自己的思想完全地传授给学生。讲台是教师的舞台,教师要想把这台戏唱好,必须预先进行创作、设计,所以教师既是作者,又是导演,还是演员,同时还是乐队的指挥。设计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设计是一个不断改进、日趋完善的过程。我在设计《行程问题——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这样的感受。当然,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思想,我在设计这一课时时,按照“授之以渔养其终身”进行设计、组织教学的。 如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自己内在的思维发现规律,并能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正所谓“授之以渔养其终身”。“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纯粹地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有了方法,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识。在这种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要教好数学,就要在课前考虑如何教的问题。 一、教学设计的初稿 我开始写教案时,就简单的按教材的教学内容的顺序和以往的经验一气呵成结果,认真看了之后,才发现缺乏新意,陈旧的教学方法和程式化的过程,没有体现出如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可见,我的这份教学设计是没有经过精心设计的,只是凭借经验来完成任务是不行的了。经过思考后,便开始进行修改。我参阅了很多的有关资料,在导课、准备和练习上加了功,并且把每个环节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要比第一次心中有数多了。就这样,我的教学设计初稿完成了。 二、教学设计的实施 教案设计的合理性只有通过教学来验证。终于到了试教的时候了,我就按照教学设计的初稿开始上课。前几个环节都顺利完成了,可是,时间不够了,到要练习的时候下课了。课结束后,我自己想想为什么会这样呢?分析之后,我明白了,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我只是考虑到了如何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所以每个环节都在强调要教的新课的概念,反复不断地分析给学生听,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决问题。老师教的很累,但是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看来,教学设计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备学生怎样学,学什么更为重要。 三、教学设计的修改 经过第一次的试教,发现了教案中存在的问题后,对教学设计的修改也是必要的。在设计学生的学习方式时,最重要的是要考虑如何能做到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可以将一些重点、难点知识设计成关键的问题,让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教学反思 一学期即将过去,能够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总体看,全体数学教师仔细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打算,转变思想,积极探究,改革教学,在推进我校“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并且,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数学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究,改革教学,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课程标准走进教师的心,进入课堂 我们怎么样教数学,《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对数学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评估教育价值观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无疑我们每位数学教师身置其中去迎接这种挑战,是我们每位教师必须重新考虑的咨询题。开学初组织攻关教师和教研组长参加处组织的新课程标准及新教材培训学习,并参加处研究性学习培训。在各年级组织仔细学习的基础上全体数学教师集中由黄丽娜陈艳红两位教师二次分学段培训,鲜亮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及课程实施建议有更深的了解,本学期各年级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教育教学改革跃上了一具新的台阶。二、课堂教学,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进展。 本学期我们每位数学教师基本上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降实,我们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的数学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并且,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可以充分进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数学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进展的过程,组织了第六届同组共研一课活动,在教研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自主——创新”的教学模式。在有限的时刻吃透教材,分工撰写教案,以组讨论定搞,每个人依照本班学生事情说课、主说、自评;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制造性地使用教材公开轮说,反复听评,从研、说、听、评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级教研组《循环小数》一课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领导和老师的确信。实践表明,这种分合协作的备课方式,既照应到各班实际事情,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未来趁经历犹新,回忆、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躯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存和教训的吸取,对将来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实用。近三年的改革收获?多,课前预备别流于形式,变成一种实实在在的研究,教师的群体智慧得到充分发挥,课后的反思为未来的教学积存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与启发,十一月中旬我们举办了为期一周第六届教学节,七位教师分别代表各组说了课,三节评为优质课,这次公开教学,呈现开放性,突破原有学科教学的封闭状态,把学生置于一种开放、主动、多元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态势中。六年纪《圆的周长》的设计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契机,学生经过量、饶、滚寻出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用计数器把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算出,填写报告单,观看数据发觉倍数关系,由“是——也是——依然——总是”最后概括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较强的数学思想办法得于渗透。学生在观看、操作、讨论、交流、推测、归纳、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周长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这一观念的确立,灌输的市场就大大削弱。四年纪《乘法的简算》一组连乘计算题计算,学生发觉了交换因数的位置,积别变的规律,然后观看数字特征,变序、加括号达到简算。设计不管是咨询题的提出,依然已有数据处理、数学结论的获得等环节,都体现学生自主探究、研究。突出过程性,注重学习结果,更注重学习过程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觉和体验。五年纪《相遇应用题》以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事情,老师导演,学生表演,设计了从“相距——缩短——交叉——相背”两物体之间的距离变化事情,感觉相向运动中,随着时刻的推移,路程逐渐缩短的规律。得出两物体相向运动中的速度、时刻和路程之间的数量关系。一段小小的表演,宛如吃了一盆八宝菜,各种营养成分都有了。使学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