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2.1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空气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

A.二氧化碳B.氮气C.氧气D.稀有气体

3、桌子上有一个空烧杯,烧杯内()

A.是氮气B.是氧气C.是空气D.没有物质

5、空气的成分中,按体积计算由大到小的正确顺序是()

A.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B.氧气、氮气、水蒸气、稀有气体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D.氧气、氮气、水蒸气、二氧化碳

6、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

7、早期化学家为了认识空气的本质,将一些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实验,结果发现每次都有

约1/5的空气不知去向。当时化学家把这1/5的空气称为“有用空气”,这种“有用空气”是指()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8、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空气中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氮气D.稀有气体

9、空气中含量最多且可制化肥的气体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D.空气是一种单一的物质,它是由空气一种成分组成

11、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利用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同,从液态空气中分离出氧气的过程属于物理变化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C.若大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仅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大气还能保持洁净

D.按体积分数计,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12、空气中各成分所占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①氧气②氮气③二氧化碳④稀有气体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②>①>③>④

D.①>③>②>④

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 14、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

15、对于红磷的燃烧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燃烧时会发出大量的热B.产生大量的白烟C.发出红色的火焰D.经过点燃才能燃烧16、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若用燃烧的方法除去其中的氧气,以得到较纯净的氮气,应选

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B.蜡烛C.红磷D.硫磺

17、装在某容器中的空气经测定其中氮气的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是10L,则该容器的容积为()

A.10L B.15L C.12.5L D.18L

18、最早得出“空气是由1/5体积氧气和4/5体积的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B.道尔顿C.拉瓦锡D.门捷列夫

19、空气中供我们呼吸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水蒸气D.稀有气体

20、下列物质的用途中,是利用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B.稀有气体用作保护气C.氮气用于制造化肥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21、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了该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用氮气填充灯泡B.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C.用氦气填充气球D.用金属铜做电线22、为了经久耐用,在灯泡中可填充的气体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二氧化硫

23、在生产和科学研究中,需要用一些保护气,当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能作为保护气

的一组是

A.H2、N2B.N2、O2 C.CO2、CO D.N2、Ar

24、已知氦气是一种比氢气密度几乎大一倍的气体,在首都东亚远东会上作升空表演的“北京2000”遥控飞艇内,充的就是氦气而不是易燃易爆的氢气,这是因为使用氦气()

A.不会使飞艇飞得太高B.氦气发光C.更安全D.以上都正确

25、下列关于稀有气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在通电时一般都能发出有色光B.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C.一定不能和其他物质反应D.氙气可作麻醉剂

26、下列对空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灯泡里充入氮气和氩气使灯泡经久耐用B.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4:1 C.空气组成中各成分气体及含量总是保持不变的

D.最早得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这个结论的是拉瓦锡

27、食品腐败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有氧气存在而发生氧化反应。因此,吸收掉密封的食品包装盒

内的氧气就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下列哪种物质适宜封入食品包装盒中用来吸收掉盒内的氧气,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A.红磷B.固体烧碱C.还原性铁粉D.生石灰

28、西藏地区独特的高原风景早就吸引了小刚,他很想在国庆期间前往观光。但爸爸说初到西

藏时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这是由于()

A.高原地区的氧气与平原地区的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同

B.高原地区空气中氧气含量过高,让人有压抑感

C.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21%

D.高原地区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让人感到窒息

29、用燃烧法除去密闭容器中空气成分里的氧气,应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细铁丝B.红磷C.硫粉D.木炭

30、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

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1/5

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

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火焰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31、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

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的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32、小明用右图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正确的是()

A.使用红磷的量多或少,都不会影响实验结果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的4/5

C.红磷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使容器内压强下降,水面上升

D.红磷一燃烧完,就要立即观察,并记录水进入容器的刻度

33、某同学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红磷燃烧后恢复到室温,打开弹簧夹

发现进入广口瓶的液体液面高度超过广口瓶容积的1/5。造成这一现象的

原因可能是()

A.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B.实验装置可能漏气

C.实验中所取的红磷过量D.实验中所取的红磷不足

34.空气中氧气与氮气的体积比约为

A.4∶1B.1∶4 C.1∶5D.4∶5

3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_______,氧气占_________,___________占0.94%,_________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________。

36、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78%,人类维持生命不可缺少的气体是,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物质。

37、二百多年前,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的,

其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约占空气总体积的4/5。空气的成分按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38、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占21%,占78%,占0、94%,占0、03%,以及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所以说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约占空气体积的4/5.稀有气体包括等39、用实验证明空气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在相同条件下:①分离100L空气,大约可得氧气______L,可得氮气______L。

②分离______L空气,可获得42L氧气。③分离空气获得氧气63m3时,同时可获得氮气______m3。下列事40、实说明空气中含有哪一种成分?(填气体名称)

(1)蜡烛在空气中可以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在空气中盛有冰水的杯子外壁会出现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

(3)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空气中,表面出现一层白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4)空气中的某些气体制成五光十色的霓虹灯,说明空气中含有.

(5)大豆利用根瘤菌和空气中的有关成分来自我施肥,说明空气中含有.

(6)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41.一个学生每分钟大约吸入8L氧气.若一个教室的规格为:长--12m;宽--8m;高--3m.教室共有学生50人.问多长时间教室的空气刚好被学生呼吸一遍?.

对此你有何建议?.

42.学习了空气的成分后,我们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如果把自然界水里溶解的气体收集起来,分析的结果是氧气的体积分数大于21%,氮气的体积分数小于78%,此现象说明氧气在水里的溶解能力.(填“<”、“>”或“=”)氮气在水中的溶解能力.43.装满氧气的集气瓶如图所示放置.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

式迅速插入,发现木条复燃,且甲中燃烧比乙中更旺.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可以推出氧气的两点性质是:

①;

气体X Y CO2 H2O 其他

吸入气体78% 21% 0.03% 0.06% 0.91%

呼出气体75% 15% 3.68% 5.44% 0.88%

(1)请你判断:X是__________,Y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2)请你回答:因参与人体新陈代谢而消耗的气体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请你证明:呼出气体中含有水蒸气。你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_。

(4)请你分析:X气体在呼吸过程中没有参与化学反应,但在呼出气体中体积分数却减少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5、如图2-4所示,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活塞的玻璃容器里放入白磷(足量),活塞

左端管内密封有空气,右端的管口跟空气连通。将玻璃容器固定在盛有80 ℃热水(恒温)的烧杯

上,进行实验,试回答:

(1)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2-4

46、某课外小组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左图2-2所示:

(1)该实验的目的是:

(2)红磷在集气瓶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 ____,

(3)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红磷换成碳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 (填“能”或“否") 图2-2

理由是:

47、小明做红磷燃烧实验,需要氧气0.2g.(氧气密度为1.43g/L)

(1)实验时,为了保证所需的氧气量,他大致需要空气mL.(结果保留整数)

(2)为了得到浓度较大的氧气,小明思考了一下,改用下面的方法来收集氧气:第一步:取

250毫升的集气瓶,预先使瓶内留有占其容积的2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片盖住瓶口,并

倒立于水槽中,第二步:向瓶中小心通入氧气,待瓶内水排完后,用玻片盖住瓶口,取出正放

好,请帮小明计算一下,瓶内氧气的量能否满足实验的需要?

(4)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体积分数).他的操作过程如下(有

100mL和500mL量筒供选用):

①检查整个装置的气密性后,将c处的止水夹夹紧,点燃红磷后,迅速

插入左边的广口瓶中;

②待燃烧停止,整个装置冷却至室温后,将c处的止水夹打开.结果发

现烧杯中的水进入到广口瓶中;

③待烧杯中的水不能再进入广口瓶后,打开广口瓶的橡胶塞,将广口瓶

中的水全部倒入到100mL量筒中,测得其中水的体积为76ml.

④该同学又设法准确地测定了广口瓶中空气的体积,数据为400mL.

回答下列问题:

(1)红磷燃烧时最明显的现象是:;

(2)该同学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与理论值21%相比较,产生误差的原因很可能是

48、节假日,小明在某游乐场看到了一种名为“水上行走”的游乐项目.具体玩法是:游客从开

口处进入水上透明行走球中,工作人员充入新鲜空气后拉上拉链,将球密封起来后推入水中,

人就能在水上“自由行走”了.

小明通过上网,获得了以下资料:

资料1:水上透明行走球的直径为2m,球体体积公式为:V=πr3(r为球体的半径).

资料2:通常空气中氧气约占总体积的21%,当氧气浓度低至17%时,就会出现缺氧现象,因

此,氧气浓度的最低限度是17%.

资料3:在剧烈活动状态下,一般每人每分钟所需氧气为0.01m3.请利用所学知识和以上资料分析计算:

(1)透明行走球内部空间约为m3(精确到0.01,下同).

(2)假设人所占空间和球内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在安全的前提下,球内可供呼吸的氧气体积为m3,两个人在球内最多能正常玩分钟.

49、小明想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做了如下实验,装置图如图所示。先在集气瓶里加入少量水,再把剩余的容积用记号分成五等分。实验时点燃放在燃烧匙中的红

磷,立即塞上橡皮塞。待燃烧完毕冷却后,打开导管上的止水夹。试回

答下列问题:

(1)等到红磷燃烧完毕,产生的白烟消失后,打开止水夹看到的现象

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由此得出的结论是。

(3)反思与评价:在实验中,若红磷太少,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会,若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测定氧气的体积分数会。

(4)燃烧后,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主要是。结合本实验推测氮气的一条化学性质是。

(5)在上述实验中,能否用细铁丝来代替红磷进行同样的实验?原因。

50、小红和小明分别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硬质玻璃管内装有细铜丝,且两个注射器组成的密闭系统内留有30 mL室温下的空气。

[问题]1.如果他们的实验很成功,出现的现象是:

细铜丝由________色变为________色,冷却后,密闭容器内气体的体积约_________mL。

51、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水注入集气瓶。(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

(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含量与正常值有较

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出两种)。(3)丙生也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装置和操作同上,只不过用木炭代替了红磷。当木炭停止燃烧,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铁夹后,水能否进入集气瓶?为什么?

(4)若仍然用木炭代替红磷,丙生的实验方案应作何改进,才能保证实验成功?(只需答出实

验方案中须改进的地方)。

⑸.小红在做实验时,发现橡皮管被烤焦了,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小明发现自己测出的氧气的体积分数偏小,请你帮他分析一下原因。

52.某同学用下图所示的装置粗略地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图中烧杯上方玻璃管(预先固定好)中部有一可左右滑动的活塞,活塞左端管内密封有常温下的空气和白磷,已知当温度达到40℃时白磷能够在空气中燃烧。活塞右端的玻璃管口跟空气连通,实验开始前活塞处在刻度 5 cm处。

(1)向烧杯内加入适量水,与生石灰反应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2)可观察到玻璃管内开始发生的现象为:①白磷(足量)_____________;②活塞向(填左、右)_____________移动。

(3)实验结束,恢复至常温,活塞应停在约_____________cm处,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

第52题图第53题图

53.如图所示,将一端螺旋状的铜丝封在试管内用酒精灯加热足够的时间。

(1)未加热时,铜丝呈____色,加热一段时间后呈___色,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停止加热。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烧杯内的水会________,大约达到试管体积的_______为止。

(3)此实验说明,试管内含有______,大约占________,剩余气体中若放一小虫,小虫会___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的成分知识点

空气的成分 a、所选物质要求:1、 2、 3、 b、装置要求:气密性良好 c、现象: d、结论:1、空气是混合物; 2、 O2约占1/5,可支持燃烧; 酸雨(NO2、SO2等)白色污染(塑料垃圾等) 6、氧循环:自然界中消耗氧气的途径: 产生氧气的途径: 典型练习题:

1.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B.空气是几种元素的混合物 C.空气是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D.空气是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的混合物 2. 下列情况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 ( ) ①燃烧烟煤;②燃放鞭炮;③工业废气的任意排放;④植物的光合作用;⑤飞机、汽车排放尾气;⑥ 人和动物的呼吸 A.②③④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⑥ 3.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A.双氧水 B.二氧化碳 C.液氧 D.二氧化锰 4、现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的是( ) A .木炭 B .硫磺 C .铁丝 D .红磷 19. 某班同学用右图装置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 胶管。点燃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 簧夹,观察 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 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 显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的红磷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塞紧瓶塞之前,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如上图测空气中氧气含量:(1)实验前,将注射器的活塞从20mL 刻度处推至15mL 刻度处,然后松开手,若 ,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根据提供的数据完成下表,并记录实验现象 请记录该实验的现象 (3)装置中的小气球作用是 (4)实验结束后,密闭装置中剩余的主要气体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5、成年人每分钟大约需要氧气8L 。我们每人每节课(45分钟计)大约需要空气 L ,在这些空气中氮气约为 L 6、工业制氧气的方法 ,原理是利用 的比 沸点低, 首先蒸发出来 21.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的涵义 7.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或名称: ①氯化钠___②硫化锌___③四氧化三铁______④KCl ____⑤SO 2___ 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写元素符号,以下同)是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9、“低碳生活从我做起”,请你从氧循环的角度说明生活中纸张双面使用的意义 ①Mg 2+ ②SO 2 ③2CO ④CuO ⑤2PO 43- +2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二、教材内容选择 1、教材内容:鲁教版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2、地位与作用:重要地位,重要作用。 三、主要知识点 1、现代大气的成分; 2、远古大气的成分; 3、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4、空气成分的发现。 四、教学目标 1、追寻科学家研究空气成分的足迹,能设计实验并准确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在实验过程中会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认真细心的习惯,精益求精的精神,开拓创新的视野。 五、仪器用品 1、仪器:硬质玻璃管(相同规格两支),橡胶塞(相同规格4个)量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夹)、气球、注射器,集气瓶,燃烧匙,导管,胶皮管,弹簧夹,烧杯。 2、药品:铜粉、红磷、水。 六、教学过程 ⒈开心辞典:引入。(一个谜语,两个小实验); ⒉百家讲坛:①现代大气的成分, 问1:课本第74页图示表示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其总和小于100%,怎么回事?

心语: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老师的严谨认真给学生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问2:若标况下氧气的密度为1.429g/L,空气的密度为1.293g/L,那么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心语:通过计算,让学生明白了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和质量分数不一样,提升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运算能力。 ②远古大气的成分, ⒊科学探究: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问1:用铜和氧气反应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用红磷和氧气反应也能。用木炭和氧气反应能吗?为什么? 问2:若测定的结果是大于21%或小于21%,其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心语:科学探究能力是老师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 ⒋百家讲坛:空气成分的发现;(1)、拉瓦锡(2)、瑞利 心语:空气成分的发现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许多人做了许多的努力,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其中拉瓦锡和瑞利的故事特别感人,尤其是瑞利发现氩气的过程。对这些故事的了解与运用能体现教师较好的化学学科素养,也能激发孩子们的兴趣与激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 ⒌答记者问:疑难解析; ⒍在线测试:(附测试题)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课堂练习: 1、(1)原始大气组成与现在大气组成不同,原始大气是以、、、

山东省烟台市黄务中学八年级化学全册 第四单元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案1 鲁教版五四制 (1)

1 空气的成分 教学 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空气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教 学 重 点 难 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本,伴你学, 教法与学法 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演示 通案内容设计 个案内容设计 教 学 内 容 一、目标定向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认识空气成分的同事,主动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的发现史,培养学生对学习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自学尝试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空气是单一的成分吗?自古以来,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吗?自学课本78页,找出空气的成分,记住每种成分的名称,化学式以及它们所占的体积分数。 三、小组合作 1、阅读课本79页最后一段,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是什么? 2、在这个实验中选择的药品是铜粉,同学们思考一下,药品换成铁粉可不可以?镁呢?在这个实验中,药品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课本79页的实验探究组装实验装置。 四、交流展示 1、在这个实验装置中,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这个实验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个实验中,哪个环节可能造成误差? 五、点播引领 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一、目标定向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 的组成; 2、过程与方法:认识空气成分的同事,主动对所学物 质进行分类,能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空气的发现史,培养学生 对学习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二、自学尝试 我们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的空气是单一的成分吗?自古 以来,空气的成分是一成不变的吗?自学课本78页, 找出空气的成分,记住每种成分的名称,化学式以及它 们所占的体积分数。 三、小组合作 1、阅读课本79页最后一段,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 量的原理是什么? 2、在这个实验中选择的药品是铜粉,同学们思考一下, 药品换成铁粉可不可以?镁呢?在这个实验中,药品选 择的依据是什么? 3、根据课本79页的实验探究组装实验装置。 四、交流展示 1、在这个实验装置中,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这个实验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什么? 3、如何计算氧气的体积分数? 4、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 5、实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这个实验中,哪个环节可能造成误差? 五、点播引领可用多种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 原理都是利用某些物质在一定量的空气中,完全消耗其 中的氧气而又不产生其他气体,导致压强减小,减少的 体积即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 六、当堂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B .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占21%,氮气占78% C .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空气的成分教案

21.空气的成分 大果子一.教学目标 1.能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二.教学重点 1.实验:燃烧需要空气; 2.实验二:空气的成分实验; 3.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三.教学重点 1.认识空气中所包含的不同成分; 2.了解氧气的不同用途。 四.教学准备 玻璃皿、火柴、蜡烛、大小饮料瓶各一个、红色墨水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实验一:哪支蜡烛会先灭? 展示教具,介绍实验方法。 2.问题探究: 师:猜一猜,哪支蜡烛会先灭,为什么? 生会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给出各种回答。 师:大家的猜测对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空气的成分 3. 演示实验:请两名同学上台协助老师完成演示实验。 (二)探究新知: 1.实验结果: 小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先熄灭,大饮料瓶罩住的蜡烛后熄灭,完全暴露在空气的那支蜡烛没有熄灭。蜡烛熄灭后饮料瓶里进了水,水面高于外面的水面。 师:这样的实验结果符合你预期的猜想吗? 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疑问吗? 学生会提出各种五花八门的问题,引导学生研究。 问题一:水进入了饮料瓶,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杯内的空气少了,“腾”出了一部分空间。 问题二:为什么饮料瓶内的空气会减少?是空气跑走了吗?这与什么有关系? 生:空气的减少与蜡烛的减少有关系。 问题三:饮料瓶内还有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生:杯内还有空气,如果没有空气,水会涌进更多,占据杯内的全部空间。 通过以上问题得出实验结论:燃烧只消耗了一部分空气,瓶内还有一部分空气。 2. 实验二:瓶内剩下的空气还支持燃烧吗? A.猜想:剩下的气体是否支持燃烧? B.实验结果:当把火柴放进实验用过的塑料瓶后,燃烧的火柴熄灭了。 师:火柴为什么会熄灭,这说明了什么? 通过PPT展示根据实验解说推导实验结论的过程。 结论: 根据实验,可初步断定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 C. 实验总结: ①观看PPT,了解空气的成分。 ②讲解空气成分比例图 (三)自由活动 1.让学生体验空气与生命的关系。 A.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憋气,体验到人的生命不能没有空气,知道人的呼吸需要氧气。 B.找学生到讲台上做原地踏步跑,结束后请其他同学观察这些同学的表现。发现运动越剧烈,需要的空气越多。 2.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对氧气的应用。 让学生观看PPT上的图片,阅读课本上的资料卡,介绍人类的活动与空气密不可分,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四)拓展活动 二氧化碳是什么样的?你知道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吗? (五)总结回顾 这节课你的收获有哪些?

鲁教版初中三年级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 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结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三、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四、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五、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引言)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

4.1空气的成分 教案(鲁教版八年级全)

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 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合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 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教学对象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认识能力已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的认识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对于空气成分的认识,已不在满足于小学自然课上“知道空气是物质,空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物,空气可供给人和动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烧、空气污染的危害严重”等常识,他们将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空气,要思考空气的成份是怎样测定出来的?空气中的这些成份是哪里来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会导致空气成分的改变?空气成分改变会产生什么后果? ★实验用品 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教学的起点挂靠在已知与未知的衔接点上,是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着力考虑的问题。因此,我在课前布置研究性课题——空气中有什么?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的高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不失时机地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如何应用化学反应的方法。 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的基本思

化学:2.1《空气的成分》教案(1)(粤教版九年级上)

第二章认识空气、保护空气 本章内容涉及的主题 身边的化学物质:空气的成分及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物质构成的奥秘:纯净物和混合物;物质微粒性的观点;分子、原子、离子的性质和构成;初步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物质的化学变化: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科学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分子特性的探究。 2.1 空气的成分(2课时) 本节内容分为三个部分:①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②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③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教学安排两个学时完成,第一学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第二学时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和吸入和呼出气体成分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是这一节教学的重点。 第一课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实验及空气的成分 一、主要内容 ①空气的成分;②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③氮气和稀有气体的用途。 二、学习目标要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的体积分数(了解)。 2.知道空气某些成分的主要用途,初步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了解)。 3.能解释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的现象(了解)。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作用,学习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用化学语言等表述信息,用分析、归纳、概括等方法加工信息,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空气中氧气含量,增强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对科学家发现空气组成化学史的了解,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3.通过氮气、稀有气体用途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生产和社会 发展的密切关系。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同步测试(鲁教版九年级)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1.·北京)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 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2.(·温州)右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 (·泰州)金属陶瓷是一种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份A12O3, 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 A.氧气B.氮气或稀有气体 C.空气D.HCl和水蒸汽 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肇庆)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6. (·无锡)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7. 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导学案

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导学案(全)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身边最常见的物质──空气,并了解空气的组成; (2)能设计实验或根据生活经验证明空气的存在;能从生活经验出发,对空气的成分进行合理的推测。 (3)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 2.过程与方法: (1)能够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在探究过程中,能提出问题并设计简单实验解决问题; (2)初步学会用观察、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并从实验信息中得出科学的结论;(3)在探究过程中,能主动与人交流、讨论,清晰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保持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索欲,进一步发展对化学学习的兴趣;(2) 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3) 知道空气是一种重要的天然资源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认识空气的组成 一、复习提问: 1、空气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 2、大气污染物有和两大类,其中有害气体主要有、和 二、新课导入?空气是人类赖于生存的必要基本物质之一,一个人在五个星期内不吃饭或5天内不喝水,尚能维持生命,但超过5分钟不呼吸空气,便会死亡,人体每天需要吸入10-12立方米的空气。 三、授课过程: (探究一)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 小组讨论:你是通过什么现象感知空气的存在?(青藏高原上,我们呼吸困难) (探究二)空气的成分 教师引导: 1.你知道空气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混合物) 2.据你所知空气中有哪些物质? (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3.你是怎么知道空气中有这些成分的,能用事实来说明吗? ①动物进行呼吸作用需要,并放出; ②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要吸收水和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③煤等燃料燃烧需要消耗并放出; ④夏天,从冰箱里拿出冰矿泉水,片刻后,矿泉水瓶外 壁就会有水珠凝结;说明空气中看有; ⑤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长间放置会受潮变软,说明空气中含有。 4.思维延伸:除此之外空气中还有哪些成分呢? 5、原始大气的成分是以、、和等气体为主要成分的。阅读课本,回答问题:空气自古以来就是现在这样的吗?你知道它是如何演变而来的吗? (探究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自学后小组讨论设计并进行实验:方法一:想办法把氧气分离出来,直接测其体积方法二:想办法把氧气消耗掉,看气体体积减少量 阅读课本,实验后填写:在的条件下,铜能跟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的氧化铜,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该反应是反应(化合、分解) 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 1、上述实验中,如果两位同学的实验结果差别较大,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2、为什么上述实验可以证明空气是混合物? 3、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实验,除铜以为,还可以用什么药品?该药品满足什么条件? 4、该实验氧气不足五分之一的原因有哪些? 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氧气占氮气占二氧化碳稀有气体 水蒸气和杂质 (探究四)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自学阅读课本:思考回答问题: 1、空气中氧气的用途:和、 2、空气中其它气体有什么用途?氮气的用途;稀有气体包括 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是作用 四、课堂检测 选择题: 1、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 B.氧气 c.氦气 D.二氧化碳 2、下列对空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按质量分数计算,空气中氧气约占21%,氮气约占78% B空气的成分是固定不变的 C空气是纯净物D空气的成分是比较固定的,主要由氮气和氧气组成 3、小明吃过饼干后忘记密封,几天后他发现剩下的饼干变软了,这说明空气中含有()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水蒸气 4、汽车安全气囊内的物质能在碰撞后10秒内迅速反应,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体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氮气 D、稀有气体 5、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氧气、二氧化碳 B、稀有气体、空气 C、氮气、氧气、稀有气体 D、二氧化氮、一氧化碳 二、填空题:1.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置露在空气中,集气瓶壁上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_。 (4)“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5)“霓虹灯”内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 2、桌上放一只“空”玻璃杯,小芳说:“玻璃杯内没任何物质,是空的。”小明说:“玻璃杯内有物质。”你同意谁的观点?请用一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你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红对市场上销售的一种真空充气包装 ......的形如小枕头“蛋黄派”发生了兴趣,如下图所示。他们查阅资料获知:这种真空充气包装技术,即将食品装入包装袋,抽出包装袋内空气,再充入某种气体,然后封口。它能使食品保持原有的色、香、味及营养价值,防止食品受压而破碎变形。那么,这是什么气体呢?小红猜想是氮气,小明猜想是二氧化碳。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同步练习1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同步练习 1.右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时红磷一定过量 B.点燃红磷前先用弹簧夹紧乳胶管 C.红磷熄灭后立刻打开弹簧夹 D.最终进入瓶中水体积约为氧气的体积 2.右图是空气组成(体积分数)示意图,其中甲表示的气体是( ) A.氮气B.氧气 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金属陶瓷是一种应用于高科技的复合材料,合成方法是将陶瓷(主要成份A12O3,ZrO2等耐高温材料)和粘结金属(主要是Cr、Mo、W、Ti等高熔点金属)研磨混匀成型后,高温烧结使金属仍然以单质的形式存在于金属陶瓷之中。已知Cr、Ti的金属活动性比Fe强,和Zn接近。据此判断,在高温烧结时可以使用的保护气是( ) A.氧气B.氮气或稀有气体 C.空气D.HCl和水蒸汽 4.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 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5.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 A.氢气B.氧气 C.氦气D.二氧化碳 6.人类生存需要清新的空气。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汽车排放大量的尾气 C.大量燃烧化石燃料 D.更多地利用太阳能、风能 7.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在空气中,瓶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

A.氮气B.氧气 C.水蒸气D.二氧化碳 8.下表是2008年5月7日温州市部分监测点的空气质量日报。从表中可知,该日空气质量最好的是( ) A.南浦B.将军桥 C.状元D.黎明西路 9.下列现象说明空气中存在着某种气体物质,请将物质写在题后空格内。 (1)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 (2)澄清的石灰水长期置露在空气中,集气瓶壁上会出现白色固体,说明空气中含有。 (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覆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______。 (4)“妙脆角”等食品包装袋中充入的防腐气体是。 (5)“霓虹灯”内通电后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说明空气中含有。 10.用下图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 (2)小倩设计了如下图B所示的改进装置,其优点是(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处(填1、2、3、4),但实验测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只写一条)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17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

2019版九年级化学练习17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一.选择题(本题21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气体,它的一个分子由两个原子构成,一切生命活动离不开它,火苗遇到它窜的高……。它是() A.二氧化碳 B.氮气 C.氧气 D.水蒸气 2.下列关于化学史方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科学家汤姆森 B.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是印度 C.最早通过实验得出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是法国化学家拉瓦锡 D.最早发现元素之间存在联系并排列出现代元素周期表的,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气体主要有CO、CO2和SO2等 C.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D.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备氧气 4.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①二氧化碳②氧气 ③空气④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人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①或④ D.③或④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 B.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 C.氦气可用来填充探空气球 D.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7.人类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PM2.5)的多少不影响人体健康 B.空气是混合物 C.空气中不含二氧化碳 D.氮气可以供给呼吸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各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够燃烧 B.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稀有气体都不能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 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9.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该气体是()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稀有气体 10.下列现象的产生,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无关的是 ( )

第一节 空气的成分教案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课标要求: 教材教法分析: 本课题包括三个部分,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保护空气。这三部分内容密切联系,并逐步深入。 本节教学内容主要以科学探究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实验是学习化学的基础。通过实验探究有可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体验实验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在此过程中不仅得出了空气的成分,而且培养了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为第二章课题1空气的第一课时。要求学生通过对空气成分的探究,了解空气的组成。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 (2)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测定空气里氧气的含量“的实验操作,观察、分析、了解空气的组成。 (2)通过对空气,氧气等几种常见物质的比较,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养成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从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组成。 教学方法: 实本课题主要采用问题探究来设计教学,始终贯穿“设置主题――分析思考――实验探究――总结交流”的教学流程,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学和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探索精神。 。 实验准备:测定空气成分的实验装置(详见教材P23)、500mL量筒、100mL量筒、10mL量筒、500mL烧杯、红磷、水、火柴。…… 学习过程:

1775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第一次明确提出空气是由和 组成的。1892年,英国物理学家雷利与英国化学家拉姆赛合作,经过两年多精确的实验研究和推理分析,发现在空气中还存

空气的成分

[标签:标题] 篇一:空气的成分小学科学教案 1 2 篇二:空气的成分测试题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测试题(时间40分钟) 一、选择题、(每空2分,50分) 1、二百多年前,第一个用实验方法证明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科学家是()A.舍勒B.拉瓦锡C.门捷列夫D.普利斯特里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 B.空气中各种成分的含量是固定不变的 C.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气体是空气的污染物之一D.净化后的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 D.空气中的稀有气体一般不跟其他物质反应,曾被称为“惰性气体”4、下列环境问题与二氧化硫的排放有关的是()A.酸雨B.沙尘暴C.白色污染D.温室效应5、自然界中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消耗空气中的()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6、空气中氮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A.1:4B.5:4C.4:1D.5:1 7、为了使灯泡经久耐用,灯泡应填充() 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和氩气的混合气体 D.二氧化硫气体8.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 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9、按体积算在空气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稀有气体 C、氮气 D、二氧化碳10、节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灯是由于充入了什么物质() 1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11、空气的各种成分中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是()A.氮气B.稀有气体C.水蒸汽D.氧气12、下列哪组气体都属于空气污染物() A.CH4、CO2、H2 B.CO2、HCl、N2 C.SO2、CO、NO2 D.HCl、N2、O2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若用大型遥控飞艇作广告。为了安全,艇内充入的气体最好是()A.氢气B.氧气C.氦气D.二氧化碳14、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纯净物的是() A.粗盐、牛奶、汽水 B.生铁、黄铜、铁锈 C.干冰、纯碱、液氧 D.医用酒精、生理盐水、纯净水 15.空气是一种宝贵资源。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氧元素 B.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的质量约占空气质量的1/5 C.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食品保鲜的保护气D.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的空气质量级别数目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16、据报道:某地一名5岁的女孩子把涂改液当饮料吸食,食道被严重烧伤。经医院检测后发现,涂改液中含有苯、甲基环已烷等多种有毒物质。由此可知,涂改液是()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人造空气”帮助人类实现了“太空漫步”的梦想,这种“人造空气”中含有体积分数为70%的氮气、20%以上的氧气、还有二氧化碳。下列关于“人造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造空气”比空气中的氮气含量低 B.“人造空气”中供给航天员呼吸的是氧气 C.“人造空气”中的氧气和空气中的氧气化学性质相同 D.氮气对航天员呼吸没有任何作用,因此“人造空气”可以不需要氮气 2 . 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碘盐B.果汁C.冰水混合物D.食醋 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 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 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 4 . 冬天门窗紧闭的教室,同学们常有脸色发红、头昏的情况。此时教室里氧气含量最有可能是()A.0.94%B.20%C.78%D.0.03% 5 . 以下是初中化学的一些基本实验,其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B.稀释浓硫酸

C.铁丝在空气中的变化D.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6 . 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B.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C.具有可燃性 D.具有氧化性 7 .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B.可口可乐C.白醋D.水 8 .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和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生石灰能吸收水分,可作食品干燥剂 C.金刚石硬度大,可作钻探机钻头 D.武德合金熔点高,可用作保险丝 9 . 无锡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空气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65 二氧化硫6 Ⅱ良 二氧化氮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B.露天焚烧垃圾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节课 课型: 课题:第四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 1、认识空气的组成,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2、引导学生关注空气质量,增强其关心环境、呵护自然的责任意识。 3、能正确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了解其意义;熟知常见元素化合价并能根据化合价写 出化学式,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简单计算。 4、学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认识氧气的主要性质。 内容和学情分析: 本单元学习我们周围的空气,将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空气作为学习的切入点,不但能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组成的欲望,而且能结合生活实际去关注空气质量,提高关爱自然的责任意识。本单元还在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的基础上了解化学式及其相关计算,最后探究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和性质。 本单元出现了很多化学用语和化学量知识点,是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应该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自己得出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化合价、化学式以及符号周围的数字等表达意义的不同。关于氧气的制法和性质,,应该按照“制取→性质→用途”的模式将知识系统和深化。 学习目标: 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让学生知道水分解的产物,认识分解反应,鉴别氢气和氧气; 2.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 3.知道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知识点(重点、难点): 重点: 1、认识空气的成分,进一步形成物质的分类观。 2、能设计实验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并从中学会测量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含量的方法。 难点:在测定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探究实验中,会进行误差分析。 实验准备:多媒体、铜粉、硬质玻璃管、橡皮塞、量筒、酒精灯、铁架台、气球、注射器、广口瓶、双孔塞、燃烧匙、烧杯、酒精灯等。 板书设计: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一、空气的成分 1、空气是一种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2、空气中氮气占78﹪,氧气占﹪,稀有气体 占21﹪,二氧化碳占0.94﹪,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二、探究实验 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结论 注意事项

空气的成分(第一课时)

2.1空气的成分 学习目标: 1、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及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主要性质和用途(重点) 2、初步认识纯净物、混合物的概念,能区分一些常见的纯净物和混合物(难点) 3、知道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了解保护空气的方法。 ? 【自主学习】 1、拉瓦锡研究空气的成分的方法是什么? 2、阅读P31教材填空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 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叫混合物。 叫纯净物。 3、生活中能接触过混合物、纯净物吗?请各举3例。 【合作学习】 如何区分混合物、纯净物:空气、液氧、冰、食盐水、铁、汽水属于混合物的有 ,属于纯净物的有。 【探究学习】 认真观察“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演示实验后,回答: 1、实验产生的现象是。 2、实验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表达式。 3、红磷燃烧生成五氧二磷,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4、水为什么会进入集气瓶? 5、为什么红磷燃烧时只消耗了集气瓶内气体的1/5,而不是全部? 6、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二、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1、你如何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 2、什么叫稀有气体,为什么又叫惰性气体? 3、阅读P32 。33教材和插图回答,氧气通常有哪些用途?氮气通常有哪些用途?稀有气体有哪些用途? 【合作学习】 1、用途是由性质决定的,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的各用途分别各有什么性质决定的? 2、完成P35探究活动。

三、保护空气 【自主学习】 1、大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2、大气污染会造成哪些危害? 3、保护空气的措施有哪些? 当堂检测 1、根据空气的组成回答下列问题 在物质的分类中空气属于(混合物、纯净物) 制造化肥并可以做保护气的是能供给呼吸的是温室效应气体的是 稀有气体可以做焊接金属的保护气,是利用了稀有气体的。 2、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大气的是(填序号) A使用清洁能源 B 工业废气处理达标再排放 C积极植树造林 3、某班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用弹簧夹夹住乳胶管。点燃 红磷,伸入瓶中并塞上瓶塞,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广口瓶内水面变化情况。实验完毕,甲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乙同学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大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下列对这两种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①甲同学可能使用红磷的量不足,瓶内氧气没有消耗完 ②甲同学可能未塞紧瓶塞,红磷熄灭冷却时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③乙同学可能没有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瓶内部分空气受热从导管逸出 ④乙同学可能插入燃烧匙太慢,瓶内部分空气受热逸出 A只有①③ B只有②④ C只有①②③ D①②③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

第三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 第一节空气的成分(第1课时) 学习目标: 1. 通过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学会测定混合气体中某种气体的实验方法。 2. 知道空气的组成。 3. 了解空气成分的发现史 情感目标:通过科学发现史,让学生学习科学家严谨的科学精神。 过程与方法: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重点: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难点:区分纯净物与混合物 学习过程: 学习要点: 学习点1:空气的组成 学习点2:空气含量的测定 学习点3:空气的发现史 新课进入 桌上一个烧杯,看起来空无一物,真的什么都没有吗?你如何来证明呢? 结论:空气是客观存在的。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引言1:桌上一个烧杯,看起来空无一物,真的什么都没有吗? 你如何来证明烧杯中的空气确实存在的? 演示:烧杯倒扣到水槽同的水中,观察有什么现象?稍侧一下烧杯,你会看到什么? 为什么气泡冒出后,水会进入到烧杯内? 过渡语:本实验说明,空气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就在我们身边。 板书: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过渡语:看着水中烧杯继续思考,你已知道烧杯中的空气有哪些成分吗? 学生:氧气、氮气、二氧化碳…… 思考:如果我们要探究烧杯中空气的各成分的含量,你认为哪一种成分最容易探究出来,为什么? 学生:氧气,物质燃烧会消耗氧气。 过渡语:下面我们就来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板书:1、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提出问题】空气中的氧气体积含量约为多少? 【建立假设】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思考讨论:你们打算采用怎样的实验方法? (1)你们收集空气时采用敞口还是密闭的实验装置? (2)你们打算怎样消耗掉密闭装置中的氧气? (3)如何测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 【实验设计1】 红磷(着火点为260℃,应加入过量)在一定量空气中燃烧,实验结束时观察倒流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1,连接仪器,检查气密性。 2,点燃红磷,迅速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3,待集气瓶冷却到常温时,打开止水夹,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打开弹簧夹冷却后,水进入集气瓶约占瓶体积的1/5。白烟漫漫消失。 文字表达式 【实验结论】(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实验探究】剩下的气体具有什么性质? 教学反思: 1、如果打开止水夹后,集气瓶中进入的水不足空气体积的1/5,可能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 1.装置漏气 ? 2.红磷不足 ? 3.装置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 2、止水夹在加热时关闭不严会产生什么后果? 3、不改变装置,能否将红磷改为铁、碳、蜡烛等物质来完成实验。 4、这个实验证明了空气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为什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