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中西方文化比较》题库答案

1.首先,文化可以看作具有多层次结构的有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它可以涵

盖人类有史以来所进行的全部社会性活动及成果,既包含人类所有的历史遗产,也包括还在不断演化和创造中的整个文化进程。从形态入手对文化加以划分,可以将它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技术文化等几大块。

倘若从意义层面对文化进行剖析,又可以将文化分为表层文化现象和深层文化要素。无论对文化作怎样的阐述和分类,我们仍然需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加以研究。其次,民族性和地域性是文化的重要特征。不同的人类群体由于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地缘因素带来的不同的文化共生关系的影响,常常会形成不同的价值系统、思维模式和行为倾向。第三,文化还具有规则性。它可以依靠明确外显的规范(如法律、制度、习俗及文化产品等)或隐含的形式(如思维模式、心理惯性、价值系统等)来引导或约束个人行为,促使某种既定的行为准则得到特定社会中大多数成员的自觉遵从。第四,文化是历史继承的,它能够通过代代相传的不断积累形成特定的文化传统。

第五,尽管我们已承认每一种特定的文化都具有维护其持续性和稳定性的内在力量,但我们还是要指出:一定民族的文化形态是可以变迁的。

2.一种文化背景下的哲学,往往强烈地体现着此种文化群体的思维方式。而思

维方式因人而异,文化背景不同的人之间,其差异更为明显。中西哲学不同的思维方式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重直觉与崇尚逻辑。“天人合一”精神是中国哲学精神的体现,它将世界视为独立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不重视对客体一般本质的抽象及对普遍真理的认识,而讲究结合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来对世界、对生活、对人生进行体验。此种体验中虽然包含认知的因素,但更多采用的是一种非逻辑思维,无需遵循概念、判断、推理的一般程序和思维规律,即一种直觉思维。西方哲学既遵循“主客二分”模式,相应地就需要主体运用概念、判断、推理、分析的逻辑思维,借助理性,从感性、现象、个别的材料中抽取本质、一般的东西,从而越过客体之现象,抵达现象背后的本质、本体,也即普遍真理。第二,重模糊与尚精确。与直觉思维方式相关,中国哲学在把握客观世界是表现出瞬息而现、灵活多样的特点,注重定性而非定量分析,也即运用的是模糊思维。相比之下,西方人崇尚科学和理性,注重思维活动的严格性、明晰性和确定性,注重思维方式的数学化、形式化、公式化、符号化和语言的逻辑性,思维方式也必然带有精确性。第三,重整体与尚个体。中国的“天人合一”既不把世界看作独立于人之外的纯粹客体,也不抛弃对象的感性及个别存在,同时也不停留或执著

于感性存在,它是理智、情感、意志等多种心理机制合为一体对人生、对世界进行的体验,一种整体性而非分解式的把握,与对象由外至内融为一体。

西方“主客二分”的框架决定了西方人眼中的主体和客体相对立,主体的任务在于解释客体的“是”和“何以是”,所以需要明确区分主体和客体。

3.中西方哲学侧重的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第一,重现实与尚抽象。中

国哲学本于“天人合一”,重精神之探求,其关注的重点在于主体,人自身。

重现实人生由是成为包括中国哲学在内的中国文化思想的主要特点。西方哲学既讲究“主客二分”,重在认识和研究区别,对立于人的自然,故此种认识及研究的终极目的即探求真理,以便用真理来指导自己改变、征服自然。第二,重宁静与尚动态。“天人合一”之根本在于追求一种永恒的整体和谐,而此整体和谐就意味着必须防止出现随着时间延续可能导致的天赋,所以,最稳妥的方式便是视时间为环形模式,这样,历史也便得以在循环往复之中实现和谐。“主客二分”执着于求索真理实则已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所表现出的动态做了规定。赫拉克利特曾说过“一切皆流,无物常新”。第三,重逍遥与尚拯救。中国的“天人合一”决定了中国人无论道家,还是儒家均说明了人必须顺承于天,把两者并列来看,能为我们勾勒出一条中国思想的基本线索,那就是如何自儒而道,从政治失意经摸索、辨认而重新确立精神方向,寻觅到“逍遥”这条充满逸情之道的线索。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模式,在认识论上对现象与本体截然的分割、对立,也为虚构的上帝、神、天国、来世等等超验的彼岸世界与经验的此岸世界、现世和来世的分割提供了依据,而这种对两个世界的分割概念,正是宗教及神学思想产生的重要根源。

4.中西宗教的主要差异可以从如下几方面阐述:第一,中西宗教的主导思想不

同。中国宗教是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宗教,以人或自然为中心;西方宗教是信仰超越的宗教,以神为中心。第二,中西宗教的出发点及目标不同。中国宗教以现世现生的生存与幸福为出发点和归宿,西方宗教以彼岸世界为现世人生价值的目标。第三,中西宗教的内外差别不同。中国宗教是“内在超越”的宗教,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中国宗教有天人同一之说,超越者是内在于人当中,为人的心、性。而西方宗教则是“外在超越”的宗教,超越者是外在于人及世界之外的人格神——上帝。前者天人圆融,后者神人对峙;前者的天亲切,后者的上帝高高在上;前者天人同一或不即不离,后者神人之间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泾渭分明。

5.~

6.中西宗教差异可以从以下几个范畴说明。1)罪与乐。西方宗教以“罪”为

观念基础,忽略尘世生活,注重追求超越此间的“精神天国”。中国宗教则执著于现实人生,更实用理性,并处处呈现一种乐观主义的情绪。2)仁与爱。仁是整个儒教体系的精神与价值所在,爱在基督教的主流传统中,也是其他概念得以发挥合适功能的基础;仁是人们得以建立自己道德品质的基础,因为仁既是善德源泉又是善德力量,爱为信仰、希望等其他基督教原则留下了空间,使这些概念与原则具有了重大的意义和价值。3)对于“创造”

的理解。西方宗教把上帝当作世界的创造者,在《圣经·旧约·创世纪》中,上帝首先被设想为在混乱中找出秩序的人,或在分崩离析的威胁下创造秩序的人。对创造性的理解中国传统中世界的起点被理解为一个阴阳交替的变化过程,中国宗教不像西方宗教那样强调创造者的超越性,而是强调创造过程的生生不息,永恒变化。

7.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以下三方面:首先,中国画的工具材

料主要是笔、墨、纸绢和颜料等,具有独具的特性,对形成中国画独特的艺术形式有很大影响。其次,中国画以线条、水墨为绘画之根本。中国画始终以线条为造型手段,用线条来界定物象的形态特征,用于表现物体的造型和质感机理。此外,中国画还强调线条和书法契合,使线条本身有了极强的艺术表现力,中国画的笔法和墨韵是浑然天成,相辅相成的。最后,中国画重写意,追求超然物外的自由心境,文人气息浓。中国画不拘泥于直观的真实,而是偏重于写意表现——以画家的主体精神与想象力来描写对象的意趣和神韵。西方绘画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追求体现在如下四方面:首先,西方绘画以油画为主,其工具材料主要有笔、画刀、颜料、画布等。其次,西方绘画以空间体积和光影色彩为造型手段。西方绘画强调视觉的真实性,要求真实地再现所处对象的空间环境和对象的体积感,并具体采用块面组合、光影、色彩等基本的造型手段,来获得逼真再现的效果。再次,西方绘画重写实,突出理性精神。西方绘画偏重于对客观物象的真实摹仿与再现。画家站在与所描绘对象相对的位置上,以求真的态度冷静理智地去观察和研究对象,寻求描摹再现的逼真肖似,形式的逼真程度成为衡量绘画作品优劣、得失的主要尺度。最后,西方现代绘画在突破中走向多元。理性精神和科学技术,促成了西方写实性绘画的极度发展,为创新和探索提供了更高的基础,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了西方绘画的变革,并向多元化发展。

8.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首先是材料的不同:传统的西方建筑长期以石头为主

体;而传统的东方建筑则一直是以石头构架的。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的社

会功用,使得中国与西方的古典建筑有了不同的“艺术语言”。西方的石制建筑一般是纵向发展,直指上苍的。这样一来,能否将高密度的石制屋顶擎入云霄,便成为建筑艺术的关键所在,而执行这一任务的柱子也便成了关键中的关键。所以,西方建筑的“基本词汇”是柱子。与西方的石制建筑不同,中国古代的木制建筑以斗拱为“基本词汇”。所谓斗拱,是将屋檐托起的交叠的曲木,它可以将纵向的力量向横向拓展,从而构造出多种多样的飞檐。同西方建筑的屋顶一样,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要句式”,飞檐也有许多类型,或低垂,或平直,或上挑。其次,中国建筑在气质上更重精神,重意境;西方建筑则重物质,重外观。前者是群体的统一,内在而含蓄;后者是单体的突出,外在而暴露。最后,西方建筑充满着宗教神秘主义的情绪,而中国的建筑则是儒家文化的反映。如果说儒家哲学是统治中国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与此相对,基督教神学则是欧洲封建社会的总的理论,是它包罗万象的纲领。

9.道教的诞生把中国人对“生”的迷恋推向了一个高潮,道教信奉神仙,他们

认为神仙一般都生活在名山大川,为了能更好的和神仙进行接触,他们刻意地对建筑进行设计,以其能使建筑和周围的环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最为明显的代表就是历代皇帝修建的皇家园林,比如颐和园。在房屋的布局上,古代中国崇尚“中”字形,即建筑按中轴线对称,这样的建筑布局同样是受到道教建筑的影响,而把它发扬到极致的是皇家和宫殿,著名的北京故宫就是这类建筑的代表。就整体而言,重要建筑大都是左右对称的,然后整个建筑群再按中轴线对称。

10.中西方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不同的教育传统及思想。在中国,儒教教

育占据了中国传统道德的主导地位,因此长期以来儒家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思想的主流。传统的中国儒家教育注重人性道德。孔子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他将儒家思想融入他的教育方针中,希望通过正名、尊王、从周、复礼、德化的路径,恢复社会的正常秩序,实现庶、富、教的思想。儒家的目标是改良社会状况,以改善现实人生。中国的传统教育注重对人的教育,引导人们认识自身,认识社会,教导人如何成其为人,如何做有价值的人,是一种入世、世俗的教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是儒家对做人的基本要求,“达则兼具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是几千年来中国知识分子恪守的信条。人本主义与神学结合是西方教育的主要特点。相比中国传统教育,西方教育起步较晚,西方公认的第一位大教育家是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以他为首的希腊学者建立了思想活跃、独立自由、不迷信权威

的学术教育传统。这一传统也被他后来的学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继承,他们都敢于超越自己的老师,另辟蹊径,创立自己的理论。这种敢于超越前人、独立自由的学术思想促进了西方科学技术、文化的发展。

11.【

12.中国的六艺”与西方的“七艺”,两者根植的文化土壤不同,反映在具体的教育

思想和教育内容上存在明显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如下:第一,两者的产生都源于功用价值。中国“六艺”的产生是和早期人们生活需要和发展紧密相连的,对当时社会的发展有现实意义。“礼”是为了规范人们的道德,维护社会秩序;

“乐”满足人们抒情的需要;“射”“御”是为了从事狩猎活动,获取食物;“书、数” 是为了传授生产劳动技能。西方的“七艺”中,文法、修辞、逻辑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政治家、商人和外交家,满足希腊民主政治的需要。算术、几何、天文、音乐则是为了训练军事人员,满足实战的需要。第二,两者都以整体素质的培养为目的。“ 六艺” 与“ 七艺” 注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两者中都包含了德、智、体方面的教育内容。“ 六艺” 中“ 礼、乐” 是德育,“ 书、数” 是智育,“ 射、御” 是体育。“ 七艺” 中的“ 三艺”- 算术、几何、天文是智育教育,音乐陶冶心灵、启迪心智,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都偏重于人文学科的发展“ 六艺” 以“ 礼、乐” 为核心,贯彻伦理道德的教育,除了“ 数” 之外,其他五艺都是人文学科。西方的“ 七艺” 在形成早期,古希腊人也只注重“ 三艺”——文法、修辞学、逻辑学(辨证学)的发展,而忽视了包含自然科学的四艺。第四,都具有强烈的阶级性中国夏、商、周时期,学校由国家开设,教育是奴隶主贵族的权利,“六艺” 教育史为奴隶主政权培养官吏,为巩固政权服务。古希腊、罗马的“ 七艺” 教育也是为贵族开设,培养保卫城邦的良好公民,当时的教育被贵族所垄断。“六艺” 与“ 七艺” 教育从产生开始就带有浓厚的阶级色彩。

13.中西方学校教育有如下差异:传统的中国小学教育采取的是初级阶段打基

础、高级阶段做学问的相互脱节的分阶段的教育模式。强调大量背书,不停地练,死记硬背,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在国际上称得上是最棒的。中国的大学是严进宽出,学生经过中考、高考的层层选拔才能进入大学。可进入大学后,由于缺乏以前的竞争机制,有很多大学生不再像中学一样好好学习,混文凭的人不在少数、毕业生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真正本领,走上工作岗位后,一切都得从头学,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严重脱节。相比之下,西方的初等教育注重能力培养,从小鼓励孩子从小做研究,培养孩子研究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生

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但弊端在于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在西方,许多国家的大学是宽进严出,只要能够支付得起费用,谁都可以上大学,但在大学里充满了竞争,经过一次次的筛选、淘汰,最后留下的学生才能顺利毕业。这样以来中西方的毕业生所具有的能力会呈明显的不同。

14.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主要有如下几方面:西方家长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理和

选择,而中国家长往往要求孩子顺从家长的意思,拥有较强的支配欲。西方家长普遍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西方家长让孩子自己动手,而中国家长则层层保护和溺爱。西方家长让孩子自由发展,自己给自己设定目标,而中国家长通常只注重学习,往往为孩子设定目标。西方家长鼓励孩子创新、探索,而中国家长往往满足于“克隆”,前者鼓励孩子去超越前人,后者教导孩子在前人面前止步。

15.中西神话的不同的渊源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时间不同。中国属于

自发性强的独立起源的第一代文明,神话的自发性特别强。而希腊神话则是属于继承性强和派生型的第三代文明,所以它能吸收和承袭各个先于自己的先进文化圈的许多遗产。二是地理环境不同。中国属于以农业立国的古老内陆国家,整个民族相对比较封闭、内向一些,所以自发的农耕的内陆文明创造了中国的神话。而希腊处于地中海沿岸,是一种海洋文明,文化开放且多元化,具有海外贸易和海外殖民的传统,所以更容易广泛汲取其他民族文化要素,包括神话要素。三是保存和流传过程不同。中国古代的文化带有强烈的自发倾向,自发而复杂的象形文字系统发展缓慢,使用起来不像希腊等国家借助其民族文字形成的拼音文字系统那么方便。而文字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作为诸子百家表达他们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的工具。希腊神话却大部分是由民间唱诗的歌手所传承的,后来又经过诗人和戏剧家的加工创作,在此过程中他们往往加入个人的想象和润色,而且由于他们的生活和职责又要求他们必须以故事情节和内容丰富取胜。

16.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的差异表现在如下几方面:一、神性观不同。如果以西

方文化作为标准,从现有的资料看,中国神话没有神系和主神。中国上古神话较零碎和混乱,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没有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也没有一个全宇宙性的主神。从中国文化的立场出发,中国古代神话实际上属于非西方神话的类型之一,其中神和人的关系呈现出和西方神话神人

对立关系的不同面目。希腊神话则神系清晰,不仅有丰富、完整的系统,而且有确定的主神和以他为核心的神际关系网络。二、道德伦理观不同。希腊神明因为其感性化的特征而成为希腊人和后来的西方人所向往的美之理想,中国神明则由于其历史化的变形而成为中国人世代敬仰的道德楷模。希腊神话喜欢表达客观与健美的个性,而中国神话则体现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三、政治观不同。中国神话的禅位让贤机制与希腊神话的内在自我否定机制区别很大。中国诸神是会死亡的,他们通过禅位与让贤的和平方式实现统治权的转换。而希腊神界统治权的易手通过禁忌——放逐——反叛——取代的途径完成,其中暴力的反叛和否定是神系延续、进化和发展的契机,传达一种进化的思想。四、所体现的民族精神不同。中国神话体现的是一种道德规范与伦理符号,致使其民族精神有明显的伦理倾向,集中体现在中国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社会政治等世俗生活方面的“德”的尊崇。在整个希腊神话中,天神是具有超人的神力,而伦理道德水准极低甚至不及凡人,所以希腊神话所体现其民族精神的基本要素是对“力”的崇拜和追求。此外,中国神话的气氛沉重、形象威严、气象壮阔,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执着,具有强烈责任感的民族精神与性格;而希腊神话的姿态质朴、风韵自然,极富艺术感染力,也反映了西方人那种崇尚自由的乐观性格。

17.[

18.服饰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它是指服装、饰物、穿着方式、装扮,包括发型、

化妆在内的多种因素的有机整体。服饰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素质的物化,是内在精神的外观,是社会风貌的显示。由于历史条件、生活方式、心理素质和文化观念的差别,中西方的服饰文化有着较大的差别。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观念的特色体现如下1)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2)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3)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4)注重服饰文化的民族性;5)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西方服饰文化观念有如下特色:1)崇尚人体美;2)服装是为了吸引异性对自己的注意;3)突出表现个性4)追求感官刺激。

19.各种语言都有特写的称谓系统和使用规则。同汉语比较,英美称谓形式与使

用规则有一些特点,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1)在亲朋好友、兄弟姐妹之间,通常要以直呼其名,这样并没有不尊敬对方的意思,反而使人觉得很友好、很亲切。在不少美国家庭,子女甚至可以直呼父亲或母亲的名字。2)如相互不太熟悉,或者对方有一定的身份,可在姓前加Mr., Mrs., Miss, Ms. 3) 有下列重要职称、头衔、军衔、爵位的,可作为称呼。如:Doctor, Professor, Captain,

Mayor, Chairman, Dean, Governor, Prime Minister, President。4)同样,除了小孩的亲长辈如伯父、叔父、舅舅、姑父和姨夫可以叫uncle 外,共他关系不能称uncle,而叫Mr.+姓;aunt 也是如此,一般只能向亲戚如伯母、婶母、舅母、姑姑、姨母叫aunt,其他关系很少叫aunt,而知道结婚的叫Mrs.+姓,不知道结婚的则叫Ms.+姓,或Miss+姓。

20.整体而言,中国传统婚俗比较讲究“礼节”。古代婚礼分为六个阶段,俗称

“六礼”。在西方,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具体来看,中西婚礼习俗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差异。一、颜色与氛围差异。中国婚礼仪式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把象征着吉祥和兴旺的红色贯穿始终。新娘一般都穿红色的礼服。家里到处都贴有红色的喜字,新人身上佩戴红花,新房里的物品也大都是红色,象征了新人幸福吉祥。现代婚礼虽有简化,但主要色彩依然传承。西方婚礼是属于浪漫型,整个婚礼从开始到结束充满了浪漫气息。新娘一般都会一直穿着白色的婚纱,代表圣洁和忠贞。新娘的捧花、周围环境的装饰都是以白色为基调的。从氛围上看,在我国,越是嘈杂的声音越被认为热闹,新人们才能得到越多人的祝福,因此在婚礼那天是鞭炮声不绝;而在西方,教堂里播放的婚礼进行曲是柔和安详的,在音乐播放期间,整个教堂没有任何其他声音,婚礼在一中非常严谨的气氛中完成。二、观念差异。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来自于其伦理道德。在中国传统的观念中,婚姻具有非常神圣的意义,男女婚姻乃承天地阴阳之性配合而成。“天作之合”

的婚姻观是出于中国传统世俗婚姻观归于天的思想。西方婚姻伦理观是源于希腊文化和希伯来基督文化的交融,由此而发展到现代自由恋爱的婚姻伦理关系,其核心内容是为爱而牺牲。西方的婚姻是十分重视个人自由意志的展现,是人性自然的发展,完全由人的自然倾向和自由选择所把握。

21.整体上看,中国与西方国家在节日上的差异主要表现有:第一是节日习俗的

起源与目的不同。从起源上看,中国的节日主要源于岁时节气,原始崇拜。

禁忌迷信、祭祀、宗教与神灵信仰等方面,主要目的则在于祈求自身的吉祥幸福;西方主要源于宗教及相关事件,也有为自己祈福的成分,但更主要的是缅怀上帝、求其保佑。第二是节日习俗的主题与内容不同,中国主要以吃喝为主题,许多节日有相应的节日食品;西方国家主要以玩乐为主题,许多节日都少有相应的节日食品。中国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西方节日: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复活节、情人节。

22.中西价值观念因其环境适应性、历史背景和哲学基础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

同的风格。这些差异在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总体来说,中国的价值观更注重群体意识,讲求“利他”的精神;西方人更注重个体意识,偏向“利己”的思想。思维模式上,西方价值观强调以个人为主体和中心,也就是有突出的“利己”思想。这种思维方式以实现个人利益、维护个人尊严等作为出发点,支配各种社会人际关系的调节,进行价值评价,并产生出相应的行为方式和态度。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已逐渐形成一种特有的民族价值观,尤以儒家文化为典型,倡导的是“利他”精神,强调民族内的统一性,并在很大程度上以此来判定人的行为的好与坏。思维模式的不同,使得中西方人的行为模式也有其相应的特色。首先,强调个人至上的西方国家表现出直接、果断和有野心。美国人从小就被教育要自信、独立、做事干净利落,缺乏自信心或进攻性的人是很难被社会接受的。中国人向来推崇的是做事“三思而后行” ,考虑问题一定要周全,要做到彬彬有礼、温文尔雅,尤其是将有野心视为不良的行为。家庭观念上,西方国家,由于个人利益至上家庭观念很淡薄。在英美家庭,“家”是高度私人的领地,更享有法律上的保护。各人的卧室必须经过敲门获准其他家人才可进入。另外,造访他人时必须提前约定,做客时不可在主人房内擅自走动,四处张望,或随意翻动屋内的摆设,否则便是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之间的冲突尤为明显。中国人特别珍视家庭的亲情,喜欢不分你我,对父母做到百依百顺,兄弟之间要同心协力、情同手足。家人之间没有任何隐私,“亲情”氛围尤为浓郁。中国人历来喜欢宾客满堂,对待客人像自己家人,做客时也可较随意。人际关系上,在交际中形成的人际关系也会因文化不同而有所区别。中国人在人际关系中较重感情,而西方人则偏向于实际。西方人也受历史背景和经济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外露、直率、独立、自由、有冒险精神、崇尚平等的民族性格。

23.电影中体现的文化差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打招呼的方式存在差异。

影片,一开始便有体现。二、对待亲情方面的差异;我国的群体性文化,非常重视家庭亲友关系,把它视为组成社会的细胞;而在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自强自立。中国人重视传统的君臣,父子,论资排辈,等级森严,而在英美国家,长辈与晚辈间地位平等。影片中体现在主人公许大同对父亲的孝顺。大同重视和父亲的亲情关系,不忍心年迈的老人在法庭上接受质疑,于是果断坦然地把罪名背负在自己身上。二、道德价值观方面差异;电影中,在法庭上有一段关于孙悟空的辩论。中国古典名著《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代表正义的英雄,代表着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和美德,这个英雄却被美国律师

反诬为野蛮、暴力的象征。美国人认为孙悟空大闹天宫,砸烂人家东西,偷吃人家仙桃,是典型的野蛮侵犯别人的行为。另外,大同的儿子与其老板的儿子打架,他不分青红皂白,随手给儿子耳光,上司不解,问起原因,大同说是出于对上司的尊重,这让他的上司大为不解。三、思维方式上差异;“刮痧”是中国民间流传广泛的一种医疗手法,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从未想过这会引起一场轩然大波。电影正式从这个细小的切口进入,将矛盾纠结在东西方不同文化碰撞的主题上。四、法律冲突;根据影片中案件经历的整个过程来看,双方当事人的法律价值观念典型地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法律文化体系,当事人之间的内心冲突的根源和对抗方式的不同,反映了中西方法律在价值观层面的差异。西方人注重证据,擅长用理性的思维方式分析事情。影片中老板因为出庭作证说了实话,遭到许大同破口大骂,为了证明大同的父亲给孙子背上的刮痧而留下的伤痕不是故意的虐待,他放下工作,去体验刮痧,并明白了刮痧是一种治疗方法,并不会对人产生任何危害。也正是因为这个证据的提出,才是大同一家最后团聚。五、人权的方面的差异。西方人强调人权,影片中,简宁当年分娩时的医生在法庭上提出,在情况危急时医生询问大同时,他让医生保大人,不顾孩子,她认为东方人不顾孩子的行径非常野蛮。而许大同的解释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在西方人看来,这是不尊重一个新生儿的权利,虽然孩子未降生,但在他们看来已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题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作业題 第一套:单选题(分数:20分)得分:20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1.甲类1种、乙类23种、丙类11种 2.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3.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4.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5.甲类3种、乙类30种、丙类10种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2.在感染过程的5种不同表现中,最常见的是 1.病原体被清除 2.隐性感染 3.显性感染 4.病原携带状态 5.潜伏性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3.传染病的临床病程发生、发展规律是 1.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恢复期 2.发热、皮疹、毒血症、败血症 3.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后遗症期 4.病原体入侵、生长、繁殖、排出、消灭 5.有病原体并能产生感染后免疫 你所选的答案:1是正确的 4.从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的时期,称为1.前驱期

2.潜伏期 3.症状明显期 4.恢复期 5.复发期 你所选的答案:2是正确的 5.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1.最短潜伏期 2.平均潜伏期 3.最长潜伏期 4.传染期 5.前驱期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6.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最主要的环节是 1.隔离治疗病人 2.隔离治疗带菌者 3.切断传播途径 4.疫苗预防接种 5.接触者预防服药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7.关于传染病的区域划分错误的是 1.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2.病室、厕所、浴室是污染区 3.医护办公室是半污染区 4.更衣室是清洁区 5.医护值班室为污染区 你所选的答案:5是正确的

8.疾病已进入恢复期,初发病的症状再度出现,称 1.再感染 2.重复感染 3.复发 4.再燃 5.重叠感染 你所选的答案:3是正确的 9.关于消化道隔离,错误的描述是 1.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2.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3.病室应有防蝇、灭蝇设施 4.病人出院后不必进行终末消毒 5.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等应专用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0.甲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 1.输血传播 2.唾液传播 3.母婴传播 4.粪-口传播 5.飞沫传播 你所选的答案:4是正确的 11.乙肝病人血清中检出抗-HBs,说明 1.免疫耐受,病情迁延不愈 2.获得免疫,疾病已治愈 3.仍有传染性,需继续隔离

建筑力学与结构试题与答案

州大学建筑科学与工程学院 建筑力学与结构 课程试卷(B ) 2008 ╱ 2009 学年 第一学期 一、概念题(6×4分)。 1, 如果F 1=F 2+F 3且F 2>F 3,则 是正确的。 A ,F 1>F 2>F 3; B ,F 2>F 3>F 1; C ,F 2>F 1>F 3; D ,F 2>F 3,但F 1与F 2、F 3的关系不能确定。 2, 某段梁(一根杆)上受集中力偶作用,当该集中力偶在该段梁上移动时, 该段的____。 A ,弯矩图不变,剪力图改变; B ,弯矩图改变,剪力图不变; C ,弯矩图、剪力图全不变; D ,弯矩图、剪力图全改变。 3,梁弯曲时,横截面上 。 A ,m ax σ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m ax τ发生在中性轴上; B ,m ax σ发生在中性轴上,m ax τ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C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中性轴上; D ,m ax σ、m ax τ全发生在离中性轴最远处。 4,平面一般力系简化时,其主矢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若主矢非零,则主矩 与简化中心位置 关。 5,力大小、方向、作用点如图所示,该力对坐标原点的矩为 ,

转向为时针。 6,在原来承受的荷载基础上加上新的荷载,则该杆件一定变得更危险了。 此说法是(对/错)的。 二、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12分) 三、求图示结构支座的约束反力。(12分)

四、求图示平面图形的形心位置并求其形心主惯性矩。(12分) 五、画出图示梁的内力图。(12分)

六、图示结构CD为正方形截面木杆,其容许正应力为10Mpa,试选择 该杆的边长。(14分) 七、图示矩形截面梁,其容许正应力为170Mpa,容许剪应力为100Mpa,梁的 高宽比为2/1,试确定图示荷载下所需的横截面尺寸。(14分) 装订线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54994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 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 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 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 期、前驱期、症状明显 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B、病原体、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C、病原体的数量,致病力、特异性定位 D、病原体、人体和病原体所处的环境 E、屏障作用、吞噬作用、体液作用 7.下列疾病在传染过程中,表现为“显性感染多”的是:()B A、乙型脑炎 B、麻疹 C、流得性脑脊髓膜炎 D、白喉 E、脊髓灰质炎 8.传染病的防治原则()A A、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 C、管理食物、水源、粪便、消灭蚊蝇 D、管理水,管理饮食,卫生管理,灭蝇 E、环境卫生管理,水源食物管理、灭蝇 9.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A

2019年经济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精华版)

2019年经济学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一、单选题 1.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d ) A、怎样生产 B、生产什么,生产多少 C、为谁生产 D、以上都是 2.恩格尔曲线从( b)导出 A、价格——消费曲线 B、收入——消费曲线 C、需求曲线 D、无差异曲线 3.我国M1层次的货币口径是 D 。 A、MI=流通中现金 B、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 C、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个人储蓄存款 D、MI=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 4.格雷欣法则起作用于 B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 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 5.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c ) A、价格决定理论; B、工资决定理论; C、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D、汇率决定理论。 6.根据消费函数,引起消费增加的因素是(B) A、价格水平下降; B、收入增加; C、储蓄增加; D利率提高。 7.以下四种情况中,投资乘数最大的是(D)

A、边际消费倾向为0.6; B、边际消费倾向为0.4; C、边际储蓄倾向为 0.3; D、边际储蓄倾向为0.1。 8.IS曲线向右下方移动的经济含义是(A)。 A、利息率不变产出增加; B、产出不变利息率提高; C、利息率不变产出减少; D、产出不变利息率降低。 9.水平的LM曲线表示(A)。 A、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提高; B、产出增加使利息率微小下降; C、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增加; D、利息率提高使产出大幅减少。 10.各国在进行货物贸易统计时对于出口额的资料以(a ) A、 FOB计价 B 、CIF计价 C、 CFR计价 D、 EXW计价 11.真正能够反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实际规模的指标是( a) A、对外贸易量 B、对外贸易额 C 、对外贸易依存度 D、对外贸易值 12.以货物通过国境为标准统计进出口的是( c) A、无形商品贸易 B、过境贸易 C、总贸易体系 D、国境贸易 13.当一国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时,称为(d ) A、国际收支逆差 B、国际收支顺差 C、对外贸易逆差 D、对外贸易顺差 14.有效竞争理论是由( a)提出 A、克拉克 B、马克思 C、贝恩 D、霍夫曼 15.产业组织是指(a ) A、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组织或市场关系 B、产业中同类企业的总和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题库题库+答案

第一章静力学基础 一、填空题 1、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机械作用。 2、力是矢量,力的三要素分别为:大小、方向、作用点 3、刚体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4、所谓平衡,就是指物体相对于地球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5、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一般分为内(变形)效应和外(运动)效应. 6、二力平衡条件是刚体上仅受两力作用而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此两力必须等值、反向、共线。 7、加减平衡力系原理是指对于作用在刚体上的任何一个力系,可以增加或去掉任一个平衡力系,并不改变原力系对于刚体的作用效应。 8、力的可传性是刚体上的力可沿其作用线移动到该刚体上的任一点而不改变此力对刚体的影响。 9、作用于物体上同一点的两个力,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该合力的 大小和方向由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确定。 10、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矢量等于力系各分力的矢量和,合力在某轴 上的投影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在同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11、力矩的大小等于__力_____和__力臂_______的乘积。通常规定力 使物体绕矩心逆时针转时力矩为正,反之为负。 12、当平面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合力时,则其合力对于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13、力偶是指一对等值、反向、不共线的平行力组成的特殊力系。力 偶对刚体的作用效应只有转动。 14、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应取决于力偶矩的大小、__力偶的转向__、 ___力偶作用面的方位_三要素。 15、只要保持力偶的三要素不变,可将力偶移至刚体上的任意位置而 不改变其作用效应. 16、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结果为_一合力偶_,合力偶矩的值等于各分力 偶矩的代数和。 17、作用于刚体上的力,均可从原作用点等效地平行移动_到刚体上 任一点,但必须同时在该力与指定点所决定的平面内附加一个力偶。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的画“×”) 1、两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力总是同时存在,并且两力等值、反向共 线,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2、力的大小等于零或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等于零(√) 3、力偶无合力,且力偶只能用力偶来等效。(√) 4、力偶对其作用面内不同点之矩不同。(×) 5、分力一定小于合力(×)。 6、任意两个力都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7、平面一般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8、力是滑移矢量,沿其作用线滑移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三、计算题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知识讲解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2.潜伏期从病原体侵人人体起,至开始出现临床症状为止的时期。 3.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动物。 二、填空题 1.传染病的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人群易感性。 2.传染病的四个基本特征是有特异性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和有免疫性。 3.急性传染病发生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潜伏期、前驱期、症状明显期和恢复期。 三、选择题 1 传染病法规定,属甲类传染病的是()D

A肝炎 B.爱滋病 C.疟疾 D.鼠疫 E.伤寒 2.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两个重要因素是()E A.地理因素、气候因素 B.社会因素、经济因素 C .气温、雨量 D.生活习惯、文化传统 E. 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3. 在传染过程的下列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C A.隐性感染 B. 潜在性感染 C. 显性感染 D. 病原携带状态 E. 病原体被消除或排出体外 4.初次抗原刺激后,先产生的对传染病的早期诊断有帮助的是()A A. IgM B.IgG C. IgA D. IgE E. IgD 5.确定一个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B A.最短潜伏期B. 最长潜伏期C. 平均潜伏期D.传染期 E.前驱期 6.构成伟染过程必需具备的三个因素是;()A A、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传染病护理学复习题及答案.doc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传染病护理学》 一、填空题:请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按我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除了对甲类传染病患者的病原携带者外,还应对乙类传染病 中的 ___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__采取强制性隔离治疗措施。 2 .目前已确定的病毒性肝炎共有 5 型,包括 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 3.阿米巴病痢疾病变主要在____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最明显。 4.水痘皮疹分布特点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EHF 可通过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5 种途径进行传播。 6.甲型和戊型肝炎都以________________ 为主要传播途径。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 7.狂犬病的病理变化主要为___________,以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损害最为明显。 8.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为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钩体病黄疸出血型的主要死亡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狂犬病毒主要通过_____________传播,也可由____________,少数可在 ____________ 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的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有报告 _______________可传播狂犬病。 11.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处理原则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和预防 _______________ 。 1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有____________与 ____________。 13.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菌培养多采用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 标本。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管理学原理题库考试试题及答案
(*题库均为研究生院出,答案为历年学长提供,仅供学员参考*)
一、名词解释 A 类 MA1 差别化 在满足顾客全部需求过程中,确定在哪些环节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优势。 MA2 动机 是在需要基础上产生的,引起和维持着个人行为,并将其导向一定目标的心理机制。 MA3 多种经营战略 多种经营又叫多角化经营战略,就是指把新产品开发经营与市场开拓相结合的一种经营战略。 在经营战略中与市场渗透、市场开拓、产品开发同属产品----市场战略,即与企业从事经营 的产品领域的配合有关的经营战略。多种经营是新产品和新市场相配合,即增加新产品和增 加新市场两者同时并进的战略。多种经营的理论基础是范围经济和分散风险。 MA4 非正式组织 所谓非正式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人的无意识地体系化了的多种心理因素的系统。 MA5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对风险的识别,适应和处置。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避免风险或使损失减至最小。 MA6 风险识别 即在损失风险刚出现或出现之前,就予以识别,一准确把握各种风险信号及其产生原因。 MA7 负强化 负强化又称消极强化,即利用强化物抑制不良行为重复出现的可能性。包括批评、惩罚、降 职降薪等。 MA8 个人惯性 个人惯性是指个人在长期的组织生活中形成的固定观念、准则和思维方式、工作习惯等。 MA9 管理
管理是组织中维持集体协作行为延续发展的有意识的协调行为。管理行为是一种分解和综合、 协调其他行为的一般职能,是组织的一部分职能,是组织的特殊器官,离开组织或协作行为,
不存在管理。管理的实质是协调,围绕共同目标,解决矛盾、协调力量,形成一致。 MA10 管理制度 是对企业管理各基本方面规定活动框架,调节集体协作行为的制度。管理制度是比企业基本 制度层次略低的制度规范。它是用来约束集体性行为的成体系的活动和行为规范,主要针对 集体而非个人。 MA11 激励 所谓激励,是指人类活动的一种内心状态,它具有激发和加强动机,推动并引导行为使之朝 向预定目标的作用。一般认为,一切内心要争取的条件一欲求、需要、希望、动力等都构成 人的激励。激励与人的行为呈正相关关系。激励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多方面的重要功能:有助 于激发和调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有助于将职工的个人目标导向现实企业目的轨道;有助于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MA12 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应采取的行动所做的规范和安排。计划工作贯穿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 MA13 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是涉及某些技术标准、技术规程的规定。它反映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客观事物的内在 技术要求、科学性和规律性,是经济活动中心须予以尊重的。P163
第 1 页

传染病护理试题一及答案

传染病护理试题一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传染病: 2.散发: 3.隐性感染: 4.传染源: 5.病原携带状态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20空,每空1分,共20分) 1.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2.传染病流行的3个基本条件:、和。 3.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1.甲型肝炎多在发病,戊型肝炎的流行多发生于或后。 2. 临床上把急性肝炎分为型和型,以多见,约占。 3.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判定:HBsAg(+)表示存在, HBsAb(+) 提示可能。 1.是麻疹的唯一传染源。主要通过直接传播。 三、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 1.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甲类1种、乙类24种、丙类12种 B.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10种 C.甲类3种、乙类28种、丙类9种 D.甲类3种、乙类24种、丙类9种 E.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11种 2.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患者同住一室 B.工作人员密切接触患者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患者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患者可交换使用物品 3.增强特异性免疫力的首要措施为: A.体育锻炼 B.调节饮食 C.预防接种 D.改善居住条件 E.良好卫生习惯 4.要求城镇在12小时内,农村不超过24小时上报疫情的传染病是:A.炭疽 B.鼠疫 C.流行性感冒 D.丝虫病 E.包虫病 5.下列属强制管理的传染病为: A.黑热病 B.肺结核 C.霍乱 D.肾综合征出血热 E.艾滋病 6.传染病最主要的特征是: A.由病原体引起 B.具有一定的区域性 C.具有传染性 D.具有流行性 E.具有季节性 7.《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A.1981年9月1日 B.1998年9月1日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知识竞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应由()进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一般由()讨论通过并正式施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3、以下不属于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总体思路的是() A.强化依法保安 B.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强化政府监管 D.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法》确立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C.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 D. 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6、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监管 B.生产经营单位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E.员工参与 7、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态度是(): A.提倡 B.强制 C. 鼓励 D.原则性要求 8、除()外,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B.国家、行业或地方安全标准 C.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方面指令 D.行业安全生产自律公约 9、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验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并监督发放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组织员工罢工 C.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落实情况 D.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 10、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包括(): A. 法人代表 B. 分管负责人 C. 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D. 外设机构负责人 11、《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12、《安全生产法》之所以称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就其在各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它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具有(),主要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 A. 适用范围的基本性、法律制度的广泛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B.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概括性、法律规范的基本性 C. 适用范围的概括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广泛性 D.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除须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的是():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精选)bz

2020年度传染病预防知识试题 传染病试题库 一、选择题 1.伤寒第1次菌血症在临床表现为 A、发热 B、全身酸痛 C、食欲下降 D、咳嗽 E、无任何症状 答案:141、E 2.确诊伤寒的依据是 A、发热中毒症状,周围白细胞减低 B、大便培养阳性 C、血培养阳性 D、肥达反应“H”“O”滴度增高 E、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答案:132、C 3.伤寒暴发性流行的主要原因是 A、蚊子密度过高 B、日常生活密切接触 C、水源污染 D、苍蝇密度过高 E、蟑螂密度过高 答案:144、C 4.伤寒慢性带菌者哪个器官隐藏的细菌最多 A、肝 B、胆 C、脾 D、肾 E、肠道淋巴结 答案:145、B 5.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少尿5天,近日无尿,晨起活动后,右腹及腰部剧痛,医师高度怀疑可能肾破裂。以下哪项检查不合适

A、肾盂造影 B、肾B超 C、肾CT D、局部穿刺 E、测血浆 答案:2、A 6.辐射消毒法不包括 A、紫外线 B、红外线 C、高能电子束 D、β射线 E、γ射线 答案:120、D 7.男,22岁。发热20天,伴乏力、腹胀、食欲减退,1天前开始解少量血便。肝脏右肋下1cm,脾脏左肋下1cm;血常规:WBC3、6×10↑9/L,Hb92g/L,肥达反应“O”1∶160,“H”1∶160,ALT86U/L,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阿米巴痢疾 D、钩端螺旋体病 E、流行性出血热 答案:29、B 8.对HIV可起激活作用的是 答案:4、A 5~6题 A、戊烷脒 B、更昔洛韦 C、氟康唑 D、青霉素 E、AZT联合干扰素 9.HIV不能通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 A、性接触 B、输血 C、母婴 D、握手

10护本传染病复习题及答案

传染病复习题及答案 1.艾滋病的发生主要是艾滋病毒侵犯和损伤了人体的 A.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 C.单核一巨噬细胞 D.自然杀伤细胞 E.中性粒细胞 2.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 B.人工授精 C.输血传播 D.血制品传播 E.母婴垂直传播 3.艾滋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是 B.外阴部疱疹病毒感染 C.卡氏肺孢子虫肺炎 D.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 E.疱疹性直肠炎 4.艾滋病最主要的预防措施是 A.治疗和隔离病人 B.治疗和隔离无症状病毒携带者 D.对高危人群进行人工主动免疫 E.对接触者采用人工被动免疫 5.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A.接触隔离 B.呼吸道隔离 C. E.虫媒隔离 6.肠出血是下列哪种传染病的常见并发症: A.细菌性痢疾 B.流行性出血热 D.日本血吸虫病 E.艾滋病 7.严重流行性出血热病人可出现高血容量综合征,主要发生在 A.发热期 B.低血压休克期 D.多尿期 E.恢复期 8.流行性出血热高热病人采用物理降温时,不宜用 A.冰帽 B.冰枕 C.大血管处置冰袋 E.温水擦浴 9.关于流行性出血热病人的护理,错误的一项是 B.低血压休克期应遵医嘱快速适量输入液体及血管活性药纠正休克 C.少尿期应按“量出为入,宁少勿多”原则严格控制液体摄入量 D.多尿期应按医嘱及时补充液体的电解质,补液以口服为主 E.恢复期应告知病人症状消失后还应休息1~3月

10.艾滋病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隐性感染者 B.潜伏性感染者 D.急性感染期病人 E.艾滋病期病人 11.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主要传染源是 A.病人 B.病原携带者 C.受感染的动物 E.羊 12.乙脑的传播方式是 A.食物和饮水 B.空气 D.苍蝇、蟑螂 E.猪 13.我国大部分地区乙脑的流行季节是 A.1~3月 B.4~6月 C.6~8月~9月 E.8~10月 14.乙脑传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 C.潜伏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显性感染 15.有助于乙脑早期诊断的实验室检查是 A.血白细胞增高 B.IgM D.病毒分离 E.脑脊液呈非化脓性改变 16.乙脑病人的抢救重点是 A.高热、惊厥、循环衰竭 C.高热、惊厥、意识障碍 D.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E.呼吸衰竭、循环衰竭 17.乙脑病人高热伴惊厥的护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及时测体温,积极采取物理降温措施,将体温控制在38℃左右 B.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及时吸痰,给氧 C.密切观察惊厥发作先兆,备好脱水剂、镇静剂等 E.惊厥发作时注意防止窒息和外伤 18.乙脑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是 A.高热 B.惊厥 D.循环衰竭 E.昏迷 19.在我国流行的流行性出血热病毒主要是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 Ⅳ型和Ⅴ型 E.Ⅴ型和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个人赛)

武平县“农行杯”新《预算法》知识竞赛试题 一、不定项选择题80题,每题1分共80分。(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多选、少选不得分) 1、我国实行几级政府预算() A、3 B、4 C、5 D、6 2、全国预算由()组成 A、中央预算 B、地方预算 C、一般公共预算 D、政府性基金预算 3、预算包括() A、一般公共预算 B、政府性基金预算 C、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D、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4、一般公共预算包括() A、中央各部门的预算 B、地方对中央的上解收入 C、中央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预算 D、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预算 5、政府性基金预算应当根据基金项目收入情况和实际支出需要,按基金项目编制,做到() A、全收全支 B、以收定支 C、实收实支 D、定收定支 6、政府性基金预算可以用于() A、老城区道路改造 B、城市饮用水源污染整治 C、城镇绿化 D、环境污染整治 7、各级预算应遵循的原则() A、统筹兼顾 B、量力而行 C、勤俭节约 D、讲求绩效、收支平衡 8、新《预算法》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议通过 A、七 B 、八C、九D、十 9、我国的预算年度自() A、2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1月31日止 B、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C、4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3月31日止 D、5月1日起至下一年度4月30日止 10、下列属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土地出让金收入 D、转移性收入 11、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包括() A、工资福利支出 B、商品和服务支出 C、资本性支出 D、其他支出 12、中央预算与地方预算有关收入和支出项目的划分、地方向中央上解收入、中央对地方税收返还或者转移支付的具体办法,由()规定,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A、财政部 B、国家税务总局 C、国务院 D、海关总署 13、编制预算草案的具体事项由()部署。 A、国务院 B、财政部门 C、国家税务总局 D、审计部门 14、预算支出按其功能分类分为() A、类 B、款 C、项 D、目 15、()负责对中央政府债券的统一管理 A、中国人民银行 B、国务院 C、国务院财政部门 D、审计署 16、地方各级预算按照()的原则编制,除本法另有规定外,不列赤字。

建筑力学与结构期末考试题B卷答案

20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10级《建筑力学与结构》试卷B卷答案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每空2分,总26分) 1.平面物体的受力平衡方程有 3 个。 2.力的三要素是大小、方向、作用点 3.现浇楼梯的类型主要有板式和梁式。 4.在预应力混凝土中,按照张拉钢筋与浇注混凝土的先后关系,施加预应力的方法可分为先张法和后张法。 5.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设计要求达到适筋破坏破坏。 6.肋形楼盖还可以根据被肋划分形成的长短边的比例关系,分为单向板和双向板。 7.装配式楼盖中按承重方案主要有横墙承重方案和纵墙承重方案。 8.斜截面的强度主要靠配置弯起钢筋和箍筋来实现。9.钢筋混凝土结构中,混凝土主要承受压力。 10.结构的极限状态包括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两类。 二.判断(每小题2分,总10分) 1.弯矩以使所取的隔离体下端受拉为正(√) 2.现代建筑结构中,为了利用大空间的同时提高结构的刚度和整体稳定性,多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 (√) 3.建筑结构设计中,只要满足安全性就是合理的,而不必考虑其他(×) 4.若一个平面汇交力系自行闭合,则该力系一定平衡(√) 5.力的三角形法则跟四边形法则实质是一样的。(√)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1、按建筑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划分,建筑结构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答:可以分为钢结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写出四点即可得满分) 2、简述什么是适筋破坏、超筋破坏和少筋破坏的概念?工程设计中一般要达到何种破坏? 答:当受压区的混凝土在刚好被压坏的瞬间,受拉区的钢筋刚好被拉断,这时发生延性破坏,称为适筋破坏;当配置的受拉钢筋过多,受压区的混凝土被压破坏的时候,受拉区的钢筋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脆性破坏,称为超筋破坏;当受拉区配置的钢筋很少,钢筋被拉断的时候,受压区混凝土依然没有破坏,这时发生的也是脆性破坏,称为少筋破坏。 工程设计中一般要求达到适筋破坏。 3、简述箍筋的作用。(要求说出两点) 答:第一,保证受力钢筋能够按照设计要求布置在合理的位置; 第二,与钢筋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有效的提高的核心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提高了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 4、试说明混凝土等级中的C30的含义。 答:指按标准方法制作、养护的边长为150 mm的立方体标准试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传染病试题及答案 导语: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传染病试题及答案,欢迎参考!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医院感染: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医院感染暴发: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3、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空气传播:病原微生物的飞沫核(≥5um)在空气中短距离(1米内)移动使易感人群的口、鼻粘膜或眼结膜等导致的传播。 5、接触传播:病原体通过手、媒介物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传播。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1、医院感染的形式有五种:即交叉感染、环境感染、(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和(垂直感染)。2、大量实践证明,(手卫生)是控制院感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3、5例以上疑似医院感染暴发;3例以上医院感染暴发。应当于(12小时)内向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并同时向所在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 4、医院感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是:(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5、凡手术进入呼吸道、消化道及泌尿生殖道但是无明显或异常污染,也无技术上失误的切口,称为(清洁-污染)切口。 6、手术前预防使用抗菌素的时机极为关键,应在切开皮肤(黏膜)前(30min )(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MIC 90)。不应在病房给药,而应在(手术室)给药。 7、新生儿禁用可影响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四环素类、(喹诺酮类)药物。 8、国家卫生部规定,医院感染发病率,一级医院(<7% ),二级医院<8%,三级医院<10%,各级医院感染漏报率≤20%。 9、病原微生物的微粒子(≤5um)通过空气流动导致疾病的传播,称为(空气传播)。10、常用的头孢菌素血清半衰期为1~2h,如手术延长到(3小时)以上,或失血量超过1500m1,应补充一个剂量,必要时还可用第三次。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也属于医院感染。(√)2、:污染-感染(IV类)切口指新鲜开放性创伤手术;手术进入急性炎症但未化脓区域者;被胃肠道内

传染病护理试题与答案

传染病病人护理(答案在最后) A型题 (1) .传染病的下列特征中最主要的是 A.有病原体B.有传染性C.有地方性 D ?有季节性巳有 感染免疫 (2) .我国规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 A. 甲类1种、乙类23 种、丙类11种 B. 甲类2种、乙类24 种、丙类9种 C. 甲类3种、乙类28 种、丙类9种 D. 甲类3种、乙类24 种、丙类9种 E. 甲类 2种、乙类22 种、丙类11种 (3) .关于消化道隔离,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最好同一病种病人收住同一病室 B. 工作人员密 切接触病人时应穿隔离衣、戴帽子及口罩、穿隔离鞋 C. 病人的用品、食具、便器、排泄物、呕吐物均须消毒 D. 病室应有防蝇及灭蝇设施 E.病人可交换使用物品 (4) ?预防肠道传染病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一环节为主 A.隔离治疗病人 B.隔离治疗带菌者 C.疫苗 预防接种 D.切断传播途径 E.接触者预防服药 (5) .熟悉各种传染病的潜伏期,最重要的意义是 A. 有助于诊断 B.预测疫情 C.确定检疫期 D. 估计病情严重程度 E.推测预后 (6) .传染病在发病前岀现一般轻微症状的阶段称为 A. 潜伏期 B.前驱期 C. 症状明显期 D ?恢复期 E.以上都不是 (7)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检疫期是根据该病的 A. 最短潜伏期 B.平均潜伏期 C.最长潜伏期 D.传染期 E.前驱期 (8)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是根据 A. 该病传染性的大小 B.病程的长短 C.病情严重程度 D.潜伏期的长短 E.以上都不是 (9) .关于消毒的概念,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消毒的种类包括疫源地消毒和预防性消毒 B. 疫源地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C. 终末消毒指预防性消毒 D.预防性消毒是指对可能受病原体污染的场所、物品所做的消毒措 施 E. 病室的日常:卫生处理、餐具消毒等属预防性消毒 (10) .传染病在较小范围、短时间内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A.流行 B. 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流行 E.以上都不是 (11)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 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 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 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 (12) .国务院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的时限是 A.甲类传染病在城市 6h内,农村12h内 B.甲类传染 病在城市、农村均应在 12h以内 C.甲类传染病在城市12h内,农村24h内 D.乙类传染病在城市

2019年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完整版)

2019年质量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共255题 一、填空题(140题) 1、在质量改进过程中,如果分析现状用的是排列图,确认效果时必须用。(排列图) 2、在明确一系列项目与相关技术之间的关系时可以选用的工具是。(矩阵图) 3、排列图是用来确定。(关键的少数) 4、数据的平均值与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中间值相同或接近,平均值附近的数据频数最多,频数在中间值向两边缓慢下降,以平均值左右对称,这是。(标准型直方图) 5、画因果图、树图、亲和图时,可以运用的方法是。(头脑风暴法) 6、树图中上一级成为下一级手段的行动目的。(手段) 7、利用,可从全局、从整体掌握系统状态以作出全局性判断,可按时间顺序掌握系统的进展情况。(PDPC法) 8、只能给出比较粗略的计划和简单的作业指示,表现不出作业间的从属关系。(甘特图) 9、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不合格品仍按预期的要求交付和使用) 10、发现不合格品后,采取的正确处理措施是。(评审和处置) 11、内部审核发现了不合格项,公司应采取措施,消除造成不合格的原因,防止再发生,这些措施是。(纠正措施) 12、一般情况下,在规定的产品的测量和监视安排都圆满完成后,产品可放行和交付使用。特殊情况下,同时具备、等条件,产品方可放行和交付使用。(有关授权人批准、适用时顾客批准) 13、数据分析提供的信息可包括顾客满意、与产品要求的符合性、。(过程和产品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14、防止不合格并消除其产生原因的措施有。(纠正措施、预防措施) 15、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实施的根本是。(全员参与) 16、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目的在于增加顾客和其他相关方满意的机会。(持续改进) 17、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重点是评价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有效性、充分性) 18、质量检验是指要获取证实的客观证据。(产品质量合格与否) 19、通过环境试验的基本条件是。(产品功能正常、无任何故障) 20、顾客满意指数是指通过特定的因果关系模型对的测评结果。(顾客满意程度心理感受) 21、现场质量管理的目标,是生产符合设计要求的产品或提供符合的服务,即保证和提高质量。(质量标准、符合性) 22、过程能力指数是表示满足要求程度的量值。(过程能力、公差范围) 23、QC小组活动要提倡和坚持“、、、”的发展方向。(小、实、活、新) 24、QC小组解决课题所涉及的管理技术主要有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三个方面。(遵循PDCA循环、应用统计方法) 25、产品质量波动可分为和。(正常波动、异常波动) 26、散布图是研究成对出现的之间关系的简单示图。(两组相关数据) 27、国家对家用电器等使用面广、耗能量大的用能产品,实行管理。(能源效率标识) 28、例外放行是指不合格成品在紧急情况下,经过技术评估并预测市场风险,由有关授权人批准后,产品不经过返修而直接出货。事业部授权批准人是(品质管理部总监) 29、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有效期为年。(5) 30、关键质量特性是指若不满足规定要求,或造成产品的质量特性。(整体功能丧失或安全性丧失) 31、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制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过程

建筑力学与结构题库

建筑力学与结构题库 【注明】按百分制计算:一选择题(15题X 2分=30分),二填空题(15题X 1分=15分), 三简答题(3题X 5分=15分),四计算题(共40分)。 一选择题 1 ?固定端约束通常有( C )个约束反力。 A. — B .二C .三 D .四 2. 若刚体在二个力作用下处于平衡,则此二个力必( A )。 A.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B. 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 C. 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 D. 大小相等 3. 力偶可以在它的作用平面内( A. 任意移动 B . C.任意转动 D . 4. 一个点和一个刚片用( C )A. 两根 共线的链杆B C.三根不共线的链杆D D ),而不改变它对物体的作 用。既不能移动也不能转动任意移 动和转动的链杆相连,组成几何不 变体系。 .两根不共线的链杆 .三根共线的链杆 5. 图示各梁 中| 6. 简支梁受力如图示,则下述正确的是 A. F QC左)=F QC右),M(左)=M(右) B. F QC左)=F QC右)-F, M(左)=M (右) C. F Q((左)=F QO(右)+ F, M (左)=M(右) D. F Q4左)=F QC(右)-F, M(左)丰 M l(右) 7.图示构件为矩形截面,截面对 D )。 M I max为最小者是图(D )。

Z1轴的惯性矩为( bh3 c bh3 A B. 126 bh3bh3 C. D . 43 8.如图所示的矩形截面柱,受

(C )的组合变形。 A. 弯曲和扭转 B. 斜弯曲 C. 压缩和弯曲 D. 压缩和扭转 9. 既限制物体任何方向运动,又限制物体转动的支座称( C )支座。 A .固定铰 B .可动铰C.固定端D.光滑面 10. 由F1、F2、F3、F4构成的力多边形如图所示,其中代表合力的是 ( C A. Fl B. F2 C. F4 D. F3 11. 如图所示,轴向拉压杆件 AB 段的轴力为( C ) A. 4P B . P C . -3P D. 3P 4 4P — —? Pd A R 12. 直杆的两端受到一对等值、反向、作用线沿杆轴线的力。杆件将产生 A .拉压 B .剪切 C .弯曲 D .扭转 13. 以下哪种级别的钢筋的表面是光圆的( C ) A HRB335 B RRB400 C HPB235 D HRB400 14. 我国结构所采用的设计基准期为( B )年 A 40 B 50 C 60 D 100 15. 当结构或结构构件出现下列( C )状态时,可认为超过了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整个结构或结构的一部分作为刚体失去平衡(如倾覆等) 结构构件或连接部位因材料强度不够而破坏; 影响正常使用或外观的变形; 结构转变为机动体系。 20. 最普遍的工程用钢是( A ) A 碳素钢 B 低合金钢C 中合金钢D 高合金钢 21、 混凝土强度等级是根据 (C )确定的。 A 、轴心抗压强度fc ; B 、轴心抗拉强度ft ; 16. 目前钢结构最主要的连接方法是( A 焊缝连接 B 螺栓连接 C 17.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主要与 A.长细比 B. 配筋率 18.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作用( A 机械咬合力 B 19?以下哪种级别的混凝土强度最大( A C60 B C70 C C80 D C90 A ) 铆钉连接 D A )有关。 C.混凝土强度 紧固件连接 D. 荷载 )占主要的粘结力 化学胶结力 C 摩擦力D 物理胶结力 C ) )变形。 A 、 B 、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