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康复工程学复习资料

康复工程学复习资料

康复工程学复习资料
康复工程学复习资料

一、截肢的体位摆放★

术毕后24~48h,抬高患肢,(消肿、舒适);

术毕48小时后,患肢下勿放枕,(防止关节挛缩、畸形);

每天至少俯卧1h(很重要)

二、临时假肢★

1.上肢截肢:残肢肿胀消失后即可安装正式假肢,不需等三个月,但对于恶性骨肿瘤截肢者,应在刀口愈合后半年到一年,肿瘤无转移时再装配假肢。也就是说在截肢的前三个月装配的

假肢一般为临时假肢。

2.下肢截肢:是用临时接受腔和其他基本假肢部件组装的简易式假肢。

①术后即装临时假肢:手术结束后在手术台上就可完成。

②充气式临时假肢:由一个固定的框架和一个可以充气的袋子组成,一般截肢24h后就可以使用。

③组件式临时假肢:由塑料板材或树脂做成的接受腔与假肢零部件组装而成,一般在截肢14天后,

即患者的残肢伤口拆线后进行。

早期装配临时假肢:1)减轻残肢肿胀2)减轻残肢痛和患肢痛3)减轻患者心理上的压力

4)减少截肢术后的并发症5)促进残肢定型6)促进截肢者早日康复和回归社会。

三、包扎方法★

1)弹性绷带包扎:用15~20cm宽的弹性绷带包扎残肢,包扎时先沿残肢长轴包绕2~3次,再从远端

开始斜行向近端包扎,缠饶时应以斜8字形方式缠绕。当然还有专用的弹力袜套,

其有极强的收缩能力,效果较好,但价格较贵。

2)石膏绷带包扎:用石膏绷带作为主要材料缠绕在已用敷料包扎好的残肢上,一般方法可用U形石

膏固定。

3)硅胶套或弹性袜套(残肢套):对没有感染、运动协调好的患者截肢手术后,开始的5~7天中先使

用弹性绷带,然后穿戴硅胶或弹性袜套,对残肢进行压缩。

4)其他。

四、截肢康复的主要步骤和功能障碍★

1.主要步骤:

1)皮肤处理2)神经的处理3)血管的处理4)骨的处理5)肌肉的处理6)关节离断的处理

2.功能障碍:

1)身体方面: 局部性影响:①残肢肿胀②残肢的疼痛③残肢关节畸形

全身性影响:①截肢后患者运动量突然减少,引起患者体重急剧增加。

②全身性的肌力下降,体力减弱

五、辅具★

(一)助听器

1.种类 1)按助听器外形分类:盒式,耳背式,耳内式,耳道式,深耳道式

2)按助听器扩音的传导方式分类:气导助听器,骨导助听器

3)按助听器技术线路的选择分类:模拟助听器,编程助听器,全数字助听器

2.选配助听器的适应症:

1) 年龄---3-95岁或以上的老年人

2) 耳聋程度---听力丧失30-45分贝(考虑使用)

45-60分贝效果最好

60-90较好;90-110效果可疑;110分贝无效

3) 听力无波动---3个月以上的感音神经性聋

4) 噪声性聋,外伤性聋和中毒性聋的稳定期,突聋的稳定期等。

5) 传导性聋或混合性聋听力损失在40-60dB之间佩戴效果最好。

6) 对有重振或言语识别率低的耳聋患者,应选配具有自动增益控制,大量出限或全动态压缩的

助听器,以提高患者的环境适应能力和言语听力,并保护患者的现有听力。

3.选配助听器的禁忌症:

1) 明显的先天性或外伤性畸形

2) 近3个月内有急性中耳溢液史或近3个月内耳聋突然或迅速加重的

3) 近3个月内突发性单侧耳聋,眩晕的

4) 耳内有异物或耵聍栓塞的

5) 耳痛或耳部不适的。

4.佩戴助听器后的注意事项:

1)培养患者戴助听器的兴趣

2)先在安静的环境下使用

3)初戴时间不宜过长

4)对双耳均有听力损失的,双耳佩戴是最科学的;无法双耳的选用听力比较好的耳朵。

5)对患者进行听力语言训练

6)儿童选配助听器,在设置助听器的增益值和最大声输出值时要比成人略小。

7)助听器的保养---在表面柔软的东西上佩戴或者摘下助听器

切勿让助听器接触到高温物品,避免受阳光直射,远离辐射,勿自行修理

在淋浴前去除助听器

助听器或电池不用时,应放小儿和宠物够不到的地方

切勿让助听器接触到喷胶等东西

保持耳道清洁卫生

(二)助视器:按照原理分类分为光学助视器,非光学助视器和电子助视器。

1)光学助视器:近用和远用,如放大镜,望远镜等。(凸凹透镜,棱镜片…)

近用眼镜式助视器;近用望远镜;各类放大镜;远用单筒望远镜;双筒眼镜式望远镜2)非光学助视器:通过改变周围环境来提高患者的视力,如改善照明的护眼灯

3)电子助视器:运用投射放大的原理达到高倍放大的效果,如闭路电视放大器。

Cctv助视器,鼠标式电子助视器,便携式电子助视器

适应症:帮助低视力患者清除看到本来看不到的或看不清的东西。

(三)助行器拐杖:手肘弯曲20-30°,手掌到第五趾骨15cm

功能:1)保持平衡 2)支持体重 3)增强肌力对上肢伸肌有增强肌力的作用。

4)辅助行走扩大患者行走时的支撑面,增加步行时的稳定性。

5)其他:如①肢体障碍患者其他脊柱侧弯或肢体变短时用来代偿畸形;

②骨性关节炎或下肢骨折后,用来缓解疼痛;

(四)步行器上下肢因素P263

下肢因素:患腿无法负重者,部分,可以负重者

上肢因素:双上肢肌力差,交叉,正常

六、矫形器★

下肢矫形器功能:稳定与支持;固定;预防、矫正畸形;免荷;抑制站立、步行中的肌肉反射性痉挛;

长度补偿;改进身体功能

上肢矫形器功能:固定性功能;助动性功能;矫正性功能;降低肌肉张力;补偿性功能;保护性功能

七、假肢处方

1.小腿假肢名称:PTB(髌韧带承重式小腿假肢);

PTES(包髌式小腿假肢)容易夹裤子;

KBM(楔子式小腿假肢)保管不便;

TSB(全面承重式小腿假肢);

PTK(髁上悬吊式小腿假肢)

2.①四边形全接触式接受腔大腿假肢(坐骨承重式大腿假肢),用处广泛;

②ISNY接受腔大腿假肢(框架式软接受腔)运动型;

③CAT-CAM接受腔大腿假肢(坐骨包容式接受腔);

④IRC接受腔大腿假肢(坐骨支包容式,②和③的结合);马洛解剖式接受腔(MAS)

3.下肢假肢处方:

1)一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职业,居住环境

2)医学方面资料:全身状况,截肢原因,残肢情况(残肢外形,关节活动度,皮肤情况,残肢长度,残肢畸形,肌力,残肢血运,皮肤感觉,残肢痛与幻肢痛)和装配要求,注意事项3)社会方面:职业、假肢费用的来源

4)假肢方面材料:假肢名称,接受腔要求,假肢部件选择(大腿假肢配踝关节要考虑稳定性,小腿假肢配踝关节要考虑灵活性。膝离断假肢所配的假肢要考虑突出面、因此我们会陪四连杆)4.下肢矫形器按部位分类:

足矫形器(FO);踝足矫形器(AFO);膝矫形器(KO);膝踝足矫形器(KAFO);髋矫形器(HO);

髋膝踝足矫形器(HKAFO)要细看各类下肢矫形器P109

5.上肢矫形器命名:(按部位分类)

手矫形器(HO),腕手矫形器(WHO),肘矫形器(EO),手肘腕矫形器(EWHO),肩矫形器(SO),肩肘腕手矫形器(SEWHO)

6.脊柱矫形器分类

1)按功能分类:a固定式:限制脊柱运动

b矫正式:矫正脊柱畸形,维持脊柱对线

c免荷氏:减轻脊柱载荷。

2)按部位分类:颈矫形器CO、颈胸矫形器CTO、骶髂矫形器SIO、腰骶矫形器LSO、

胸腰骶矫形器TLSO、颈胸腰骶矫形器CTLSO

3)按结构与材料分类:

a脊柱矫形带:即软式脊柱矫形器,由软性材料和弹性材料构成,其作用为支撑和部分固定腹部软弱的肌肉。

b围腰:即半硬式脊柱矫形器,它是在软性材料中增加塑料和金属等硬性材料构成,其作用是加强对脊柱的固定和矫正

c背架:即硬式脊柱矫形器,用塑料或金属框架等硬性材料制作而成,对脊柱起固定、支撑、免荷和牵引等作用。

4)按治疗病变得名称分类:腰椎前凸矫形器、驼背矫形器、椎体滑脱矫形器、斜颈矫形器、

脊柱侧弯矫形器。

7.脊柱侧弯矫形器种类:

1)密尔沃基(Milwaukee)式脊柱侧弯矫形器: 对胸部,尤其是高位的胸椎脊柱侧弯有较好的疗效2)大阪医大式脊柱侧弯矫形器:在波士顿式脊柱侧弯矫形器的基础上改良而成,适用于顶椎位于胸

椎中段胸8--胸6以下。

3)波士顿(Boston)式脊柱侧弯矫形器:在额状面上利用三点力系统进行矫正,一种腋下型脊柱侧

弯矫形器

4)色努(Cheneau)式脊柱侧弯矫形器:目前国内制作、装配较多的脊柱侧弯矫形器

5)查尔斯顿式脊柱侧弯矫形器:夜间用矫形器,通过人体模型模塑而成。借助患者每天8小时睡眠

时间对侧弯部分进行过狂矫正,适用于19岁以下。

8.矫形器区别

1)密尔沃基脊柱侧弯矫形器:适合于高胸段(T6以上)、胸颈段的特发性cobbs角20°~50°的脊

柱侧突患者。缺点:颈椎活动受限,穿戴时影响外观。

2)大阪医大脊柱侧弯矫形器(OMC):适用于顶椎位于胸椎中段(T8~T6)的脊柱侧突患者。

3)色努脊柱侧弯矫形器:适合于顶椎T6以下cobbs角小于50°的发育期的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

调整胸廓,脊柱形状的主动矫正---主动式抗旋转脊柱侧弯矫形器

4)波士( Boston)顿脊柱侧弯矫形器:适合于:腰椎和下胸段,cobbs角小于50°的特发性脊柱侧

突患者。常见部位胸腰结合的侧凸(顶点位于T12~L1)

和下胸椎的侧弯畸形(顶点在T10~T11)。

5)其他形式的脊柱侧弯矫形器:脊柱侧突矫正带;斯塔格纳拉矫形器;CBW矫形器;TriacⅡ矫形器

适合性检查方法:处方要求检查;矫正效果检查;压垫位置检查;呼吸检查;各种体位和日常生活动作检查;适合性检查;矫形器的外观检查;坚固性检查

9.史密斯骨折:是指发生在桡骨远端3cm范围内的桡骨远端骨折,其远折端向掌侧移位合并下尺桡关节脱位,用短臂前后石膏托固定腕于轻度背伸位

Colles骨折:系指发生于桡骨远端的松质骨骨折,且向背侧移位者而言。肘部伸展,前臂旋前,腕关节背伸,手掌着地致伤。前臂管型石膏固定。

10.脊柱矫形器的基本功能:固定和支撑功能;保护和矫正功能;牵引和免荷功能;消除或减轻疼痛

脊柱矫形器的生物力学原理:主要利用三点力原理进行固定或矫正

1)脊柱矫形器对躯干提供支撑力

2)脊柱矫形器对脊柱运动的控制

3)通过被动和主动的矫正力来改变脊柱的对线关系

11.脊柱矫形器的适应症:

1)疼痛:如急性腰痛症、坐骨神经根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引起疼痛、坐骨神经痛等。 2)脊柱或手术后固定:如颈椎肿瘤、胸腰骶椎压迫性骨折、脊椎骨疏松症

3)脊柱关节病:脊柱关节炎、类风湿性脊柱炎、脊柱软骨病、脊柱结核等。

4)脊神经麻痹:小儿麻痹后遗症、脊髓发育不良等。

5)脊髓损伤:脑瘫、截瘫、脊柱裂等。

6)脊柱外伤:脊椎滑脱、颈椎扭伤、颈椎病、骨折脱位

7)脊柱畸形:斜颈、青少年驼背、脊椎侧弯、胸椎前后凸症、侧凸症等。

12.颈矫形器种类:

1)软式颈托2)硬式颈托 3)杆式颈矫形器4)头环式颈胸矫形器(哈罗式颈托Halo CTO)

5)费城式颈托6)充气式颈托:7)胸枕颌矫形器(索米式矫形器SOMI) 8)金属架颈托

9)模塑式颈矫形器10)颈椎牵引带11)颈椎保健枕

●我们康复治疗师为什么要学习康复工程技术?怎么学习?治疗师关注点在哪个方面?

康复工程技术:工程技术人员在康复医学临床中,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各种工艺技术手段,对人体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估后,通过代偿、替代或辅助重建等方法来矫治畸形、弥补功能缺陷、预防和改善功能障碍,使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最大限度的实现生活自理和改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的技术。康复工程技术主要针对的人体功能障碍:肢体运动障碍;脑功能障碍;视听觉障碍;语言交流障碍等。康复工程(RE):应用现代工程学的原理和方法,恢复、代偿和重建患者的功能。

●康复器具的ISO分类(1992年版):将康复器具分为11个主类、135个次类、741个支类,有上万个品种。其中主类分为用于个人医疗的康复器具;技能康复训练器具;矫形器和假肢;个人生活自理和防护康复器具;个人移动康复器具;家务康复器具;家庭和其他场所使用的家具及其适配件;通讯、信息和讯号康复器具;产品和物品管理康复器具;用于环境改善、工具和机器的康复器具与设备;休闲娱乐康复器具。

●选配康复工程技术产品的程序(1~3建档):观察、询问、了解、评估、适配、训练、评价、跟踪●下肢假肢的基本要求有哪些?(P34)

(1)较好的功能:能支撑人体站稳、步行、坐、转身、上下楼梯等。

(2)舒适方便:有良好的承担体重的功能,佩戴无不适、无压痛、穿脱方便、卫生、易于清洗。(3)仿真的人工关节:人工关节及假肢承重力线正确,保证截肢患者步行稳定,步态正常。(4)合适的长度与健侧等长:若假肢踝关节无主动背屈活动,提腿时足尖易碰地,故大腿假肢可以比健肢短1cm左右。

(5)经久耐用

(6)重量适中:小腿假肢<2.5kg,大腿假肢<3.5kg 。

●下肢假肢主要的力学问题是什么?

下肢假肢的生物力学问题与思考:承重问题

●截肢后容易产生畸形,上、下肢截肢分别出现哪些畸形?

上肢:腕离断和前臂截肢:肘关节屈曲畸形

肘关节离断:肩关节屈曲和内收畸形

上臂截肢:肩关节屈曲和内收畸形

下肢:足部截肢:马蹄内翻畸形

踝关节离断:膝关节屈曲畸形

小腿截肢:膝关节屈曲和外展畸形

膝关节离断:髋关节屈曲和外展畸形

大腿截肢:髋关节屈曲、外展畸形

●良好的残肢条件?(考点)

①长度适应

②残肢“五无”无感染、无肿胀、无关节挛缩、无瘢痕、无痛(无骨刺、无神经瘤、无幻肢痛)

③残肢“五好”肌力好(3 级以上),软组织条件好(有良好的软组织覆盖),残肢手术处理好(骨、神经、肌肉),残端皮肤好,残端承重能力和全身状况良好。

●现代截肢康复的主要步骤?(康复评定贯穿整个截肢康复始末)

1、截肢术后的康复评定:全身状况评定;残肢的评定;其他肢体的评定;假肢的评定;假肢装配后的整体功能评定;最终康复评定

2、截肢者的康复治疗:心理康复;正确的姿势和良好体位;促进残肢定型;功能训练;临时假肢的应用;残肢的日常护理

(心理康复;截肢术安装临时假肢;临时假肢步行训练;残肢定型(3-6月);正式假肢处方与安装正式;假肢穿戴与训练假肢;佩戴后功能检查;回归社会)

●下肢截肢的功能检查?

●大腿、小腿假肢的使用及训练

下肢假肢使用训练:(1)站立平衡训练(平行杠内、杠外)

(2)迈步训练(平行杠内、杠外)

(3)站立抗阻训练

(4)步行抗阻训练

(5)上下台阶(坡道)

(6)跨越障碍物步行训练

(7)摔倒站立训练

(8)拾物动作训练

(9)滚球训练、侧向跳跃训练、敏捷性、正确性训练

●上肢矫形器的基本功能?

固定性功能

助动性功能

矫正性功能

降低肌张力

补偿性功能(上肢功能补偿,下肢长短补偿,下肢免荷)

保护性功能

●上肢各关节的功能位?

肩关节:外展45°-80°,前屈15°-30°,内旋15°

肘关节:一侧关节僵硬屈70°-90°;两侧关节僵硬,右侧屈70°,左侧屈110°(原因右利手)。腕关节:背伸20°-30°,尺侧偏10°

手指及拇指:掌指关节屈45°,远端指间关节25°,呈半握拳状。

●上肢矫形器的适应症?

神经损伤:

1)中枢神经损伤病变部位在T1以上脊髓损伤引起的截瘫、支持与预防性矫形器

2)周围神经损伤臂丛N损伤、尺N损伤、桡N损伤、正中N损伤、腋N损伤等。

炎症:软组织炎症损伤,矫形器起制动作用等待炎症水肿消除

关节损伤:上肢骨折

外伤等:预防畸形矫形器使关节活动不受影响

●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损伤的矫形器品种

《水质工程学Ⅰ》学习指南

《水质工程学》学习指南 目录 一、学习水质工程学Ⅰ所需预备知识 (2) 二、学习水质工程学II所需预备知识 (4) 三、学习水质工程学Ⅲ所需预备知识 (6) 四、水质工程学Ⅰ内容提要 (7) 五、水质工程学Ⅱ内容提要 (28) 六、水质工程学Ⅲ内容提要 (30) 七、与本课程学习相关的规范标准 (33) 八、学习本课程相关教材、辅导书 (35) 九、学习本课程相关手册图集 (37) 附件、大学专业课程学习指南手册 (39)

一、学习水质工程学Ⅰ所需预备知识 1、学习本课程所需的水力学知识 学习第二章2.3混凝动力学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布朗运动,菲克定律,层流流速分布,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二章2.6混合和絮凝设备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局部和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 学习第三章3.1悬浮颗粒在静水中的沉淀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浮力计算,沉速公式,相似原理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三章3.2 平流式沉淀池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雷诺数,弗劳得数判别,出口堰,淹没式孔口出流,变水头放空容积公式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三章3.3 斜管与斜板沉淀池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水力半径,雷诺数,弗劳得数,层流,紊流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三章3.4 澄清池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拥挤沉淀水力学规律,孔口出流公式,孔口面积计算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四章 4.2 过滤理论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惯性力,扩散理论,水动力学,水流剪力,粘附力,管渠水头损失,测压管水头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四章 4.4 滤池冲洗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沿途泄流穿孔管水力计算,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孔口出流,小阻力配水系统的计算,水泵扬程等基础知识。 学习第四章 4.6无阀滤池需要水力学方面关于虹吸管,虹吸管道的水力计算,谢才公式等基础知识。 2、学习本课程所需的水分析化学知识

人体工程学试题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 1、人体工程学是一门关于“ ____ ”的学科,又叫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 , 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简称_____ 。 2、人体工程学的宗旨是以达到 _____ , _______ , ______ 为目的。 3、人体尺寸存在种族差异,世代差异, 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地域差异,职业差 异,等等。 二、选择填空(在正确答案前打勾,每小题4分,共16分) 1、从室内设计的角度来说,人体工程学的主要功用在于通过对人体的—和—的正确认识,使室内环境因素适应人类生活活动的需要,进而达到提高室内环境质量的目标。 a、人体尺寸 b、生理心理 c、空间结构 2、地面材料分为三种。 a 、生物材料自然材料人造材料b、石材木材瓷砖 c 、现代材料仿古材料传统材料d、高档中档低档 3、常用百分位取和。 a 、50 % 100%b、1 %99 % c、 5 %95 % 4、确定居室内大衣柜深度的尺寸是依据人体的。 a、臀部宽度 b、两肘宽度 c、肩部宽度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 分): 1、人体工程学在室内设计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人体工程学定义中的三大要素是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哪一个要素? 3、人体尺寸分为哪两种?它们各自的定义是什么? 4、百分位的定义是什么? 四、设计题(48 分) 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布置一间6米X3米的饭店包厢的平面图,要求: 合理设置门、窗的位置及尺寸,设有就餐区域(八人或十人一桌)、休息(或卡拉0K)区域,合理布置并标注家具及过道的尺寸。 1、设计的合理性:10分 2、设计的创意性:20分 3、尺寸的合理性:20分 4、制图的规范性:10分 人体工程学试题

人机工程学考试重点笔记

一、 1、人机工程学: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 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2、学科命名: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 、人的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 ,西欧(常用)——人类工效学Ergonomics 。日本——人间 工学。国内——工程心理学Engineering Psychology 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以及特点: a 、 经验人机工程学:机械设计的是主要着眼点在于力学、电学、热力学等工 程技术方面的原理设计上,在人机关系上是以选择和培训操作者为主,使 人适应于机器。 b 、 科学人机工程学: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 于人。 c 、 现代人机工程学:研究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 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 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4、学科的研究方法: a 、观察分析法 ,b 、实测法,c 、实验法,d 、模拟和模型实验 法,e 、计算机数值仿真法。 5、人体测量学也是一门新兴的分支学科,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 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 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6、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 测量数据。人体构造上的尺寸是指静态尺寸;人体功能上的尺寸是指动态尺寸,包 括人在工作姿势下或在某种操作活动状态下测量的尺寸 7、人体测量的主要方法有:a 、普通测量法,b 、摄像法,c 、三维数字化人体测量法。 8、测量基准面:a 、正中矢状面(左右),b 、冠状面(前后),c 、横断面(上下 面),d 、眼耳平面(通过左右耳屏点及右眼眶下点得横断面) 9、均值:表示样本的测量数据集中地趋向某一个值,该值为平均值,简称均值。 ∑==n i i x n x 11

水质工程学

水质工程学
water quality engineering
水的物理化学处理理论与应用

第一篇、水质与水处理概论
第一章、水质与水质标准
第二章、水的处理方法概论

天然水中的杂质
杂质的来源
杂质的分类

水中杂质分类···
分类 无机物 溶解物 0.05~1nm 溶解气体和离 子 胶体 1nm~0.2μm 悬浮物 0.2μm~1mm 粘土、金溶胶、 细泥、细砂、中砂、 硅溶胶等 灰尘等
有机物
染料、谷氨酸、 腐殖质、 DNA 、 纸浆纤维、红血球、 蔗糖、·甲酸等 酶、蛋白质等 头发等 病毒 质子显微镜 透明 电子显微镜、超 显微镜 浑浊 细菌、藻类、病原 菌等 普通显微镜、肉眼 浑浊
微生物 观测方法 水体外观

水处理的目的在于去除水中不符合要求的杂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杂质,其去除方法也不尽相同:
1
大部分悬浮颗粒通过重力沉降去除; 2 胶体物质采用物理化学方法去除;
3
溶解物质一般通过离子交换与膜技术等方法去除; 4 针对不同水质,应采用不同水处理方法。

各种天然水源 的水质特点
地下水
浊度和色度很低, 微生物较少, 水质清澈。 水质不易受外界污染, 有利于卫生防护, 水质、水温较稳定, 水温较低。 含盐量较高 。 硬度较大 。
地表水
(1)江河水 含盐量少,硬度较低, 但水的浊度高, 易受人为污染, 水质、水温不稳定。 (2)湖泊水库水 水的浊度较低, 但藻类较多, 腐殖质含量高, 湖水含盐量比河水高

人体工程学复习题

人体工程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纪初,______设计了一套研究工人怎样去操作机器和工具才能更加安全、省力、高效操作的方法和制度,被称为人体工程学的始祖。【 C 】A.雅斯特莱鲍夫斯基B.海里格 C.泰罗D.韦伯 2.人体工程学正式确立的时间是【 D 】 A.十九世纪末期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D.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3.在通道设计中,应参照______的人体尺度进行设计【 D 】A.第5百分位B.第10百分位 C.第50百分位D.第95百分位 4.足球场最远的观众席到球场中心不宜超过【 B 】 A.50m B.70m C.80m D.90m 5.剧场的舞台到最远的观众席不宜超过【 B 】A.10m B.30m C.50m D.70m 6.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色彩三属性的为是【 C 】A.色相B.彩度 C.对比度D.明度 8.室内热环境的主要参照指标中,夏季室内温度的最佳值应为【 B 】A.20°C -22°C B.22°C -25°C C.10°C -12°C D.12°C -32°C 9.韦伯定律中的ΔI/I=K,其中K代表【 C 】A.差别阈限B.感觉强度 C.韦伯分数D.标准刺激强度 10.刺激物已停止作用于人的器官以后,人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这种现象称为【 D 】A.适宜刺激B.适应 C.错觉D.余觉 11.频率从200000Hz一直延伸到“无穷大”的范围的声波称为【 D 】A.可听声B.次声

C.噪声D.超声 12.眼睛会感觉到一定时间界限以内的光的周期变化称为【 A 】 A.闪烁B.明暗C.视阈D.视力 13. 可见光光谱的波长范围是【 B 】 A.150nm—380nm B.380nm—780nm C.780nm—1200nm D.1200nm—1500nm 14. 人在处于明亮环境中时,人眼中______起作用【 A 】 A.锥状细胞B.杆状细胞 C.晶状体D.虹膜 15.社交距离为【 C 】 A.0cm—45cm B.45cm—120cm C.1.2m—3.5m D.3.5m—7.5m 16. 一般座椅宽度不得小于【 B 】 A.350mm B.400mm C.430mm D.450mm 17. 单人床的宽度不得小于【 B 】 A.600mm B.700mm C.800mm D.900mm 18. 人的水平视野范围左右各约为【 C 】 A.75°B.82° C.94°D.100° 19.办公桌桌面适宜的照度范围【 A 】A.300lx—500lx B.500lx—600lx C.600lx—750lx D.750lx—1000lx 20. 一般建筑的入口应设置坡道,其坡度不应大于【 C 】 A.1/8B.1/10 C.1/12D.1/14 21.______以上的噪声对听力有损坏作用【 B 】A.80db B.90db C.100db D.110db 22. 人眼对介于黄和绿之间的波长为______nm的光最感。【 A 】 A.555 B.780 C.1000 D.1200

人机工程学考试试卷与答案[1]

人机工程学试题( A Answer paper) 一、基本概念(15分) 1.人机工程学 2.人体测量学 3.百分位数 4.人体功能尺寸 5.形状编码 6.安全装置 7.知觉 8.信息显示的目标 二、单项选择(10)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C)。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C)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A)。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B)。 A连续制动B启动制动C间断调节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D)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B)。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B)。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C)。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A)。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D)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三、多项选择(15)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ABD)。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水质工程学2教学大纲合工大

《水质工程学(Ⅱ)》教学大纲 学时:40 学分:2.5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水质工程学(Ⅱ)》是给水排水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给水排水专业的必修课程。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水处理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了解水在社会循环中的性质、城市污水的水质特征与水质标准、水体污染与自净等基本概念与理论,较扎实地掌握水处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其发展状况,基本掌握水处理的工程技术与方法、应用条件以及新工艺与新技术,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培养学生具有设计、计算水质工程中的各构筑物、工艺系统的初步能力。为将来从事本专业的水工程设计、科研及运行管理工作等奠定必要的理论和应用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水的污染指标、污水排放标准、污水处理的目标和我国现行法规对污水处理技术提出的要求; 2.了解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水体自净过程规律、水污染防治措施; 3.掌握城市污水处理方法和工艺技术原理、设计计算方法;了解新工艺与新技术的应用条件,培养学生具有水质工程设计、运行管理与科学研究的基本能力; 4.熟悉污泥处理与处置设施的设计的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 5. 基本掌握城市污水处理工程的设计、运行管理与科学研究的技能。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学习本课程前,学生应掌握高等数学、水力学、水文学、工程地质学、水泵与水泵站、水分析化学、水处理生物学等课程的相关内容。

教学大纲内容 第1章水体污染与自净 污水的分类、城市污水的特征与污染指标;排放标准。 水体污染及危害、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河流氧垂曲线方程的建立及应用,水环境容量。教学提示:掌握污水的分类、城市污水中污染物特征及污染指标、污水排放要求。 重点掌握水体自净的基本规律,河流氧垂曲线方程,控制水体污染方法,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组成。 第2章物理处理 物理处理单元及构筑物的工作原理,设计及计算方法。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格栅、沉砂池、初沉池、二沉池的功能、工作原理、基本构造、主要设计参数、设计要点等。学生能正确地选型,及掌握基本的设计方法。如何强化和改进沉淀池的沉淀效果。 第3章生物处理概论 微生物代谢与底物降解、生物处理工艺概述、生物处理的生化反应动力学基础。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微生物的生长规律、微生物增长与产率系数关系;生物处理工艺分类、生物处理的应用与发展;生物处理动力学基本方程。 第4章活性污泥法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原理、活性污泥法反应动力学公式、曝气的原理与曝气设备、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传统活性污泥法系统的工艺设计计算、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运行管理。 教学提示:本章重点让学生了解活性污泥处理污水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物降解与微生物反应动力学关系,介绍目前活性污泥法运行方式及优缺点,根据曝气理论及微生物需氧理论设计曝气系统,重点掌握传统活性污泥处理系统工艺设计原理及设计计算方法。介绍活性泥处理系统的发展动向。 第5章生物膜法 生物膜法基本原理与基本流程。介绍几种生物膜工艺如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接触氧化法、曝气生物滤池等设计原理、构造、及设计方法。 教学提示: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膜法处理污水的原理、与活性污泥法工艺的区别和特点。介绍生物膜法需氧量的计算、生物滤池和生物接触氧化的工艺设计计算方法。 第6章厌氧生物处理 介绍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净化机理、工艺流程、影响因素、应用条件、发展趋势。污水厌氧生物处理工艺设计参数及设计计算,两级厌氧与两相厌氧生物处理教学提示:重点掌握厌氧生物处理影响因素,厌氧接触法工艺系统设计方法;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基本构造与设计方法。 第7章自然生物处理系统 稳定塘、土地处理和湿地处理系统净化污水的原理、基本工艺流程、基本设计方法。稳定塘类型。土地处理系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提示:重点介绍稳定塘的类型及设计方法,湿地处理系统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第8章污水深度处理与利用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概论 1 人体工程学是4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 2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人体工程学名称为人类工效学。 3 人类工效学的始祖是泰罗制。 4 1950年英国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工效学学会。 5 早期的人体工程学主要研究人和工程机械的关系,即人-机关系。 6 研究人的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的学科为生理学。 7 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的为心理学。 8 国际工效学会简称IEA把工效学定义为:这门学科是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诸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环境系统中的相互作用着的各组成部分在工作条件下,在家庭中,在休假的环境里,如何达到最优化的问题。 9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的科学为环境心理学。 10 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知识被称为人体测量学。 第一章人体工程学基础 第一节人体生理学知识 1人类能认识世界,改造环境,首先是依靠人的感觉系统。 A 感觉系统 B 血液循环系统C神经系统 D 运动系统 2 人的感觉系统由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组成。 3建筑设计主要是空间形象思维。 4 主管听觉的结构是耳蜗 A 前庭 B 耳蜗C半规管 D 听小骨 5 感知空气品质刺激作用的主要靠人的嗅觉器官。 A视觉B听觉C嗅觉D肤觉 6 长期被视为冷感受器的是克劳斯末梢球。 A B罗佛尼小体C迈斯纳触觉小球D巴西尼环形小体 7 当家具尺度不合理,则会影响下肢的血液循环,造成腿脚麻木 8 人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9 由于人体活动的功能不同,弯姿也不定型,其空间功能尺寸不同。 A立姿B 坐姿C蹲姿D 弯姿 10 在支撑面设计时,应变集中荷载为均布荷载。 11测定疲劳的方法有哪些? 1 通过心电图测量心率恢复期,研究疲劳的程度 2 通过肌电图,测量肌力的消耗,确定疲劳程度 3 通过能耗的测量,确定疲劳程度。 12 全息论 全息论就是研究物质世界的全息律及其特点的科学。全息论指出,一切物质系统都是全息系统。 第二节心理学知识 1 人的心理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人机工程学考试资料题目和答案 2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上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人机工程学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 活中和休假时怎样同意考虑_______、_________、安全和舒适等问题。 2、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________”的学科,是二次大战后发展起 来的一门新学科。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简称_________ 。 3、人体尺寸存在种族差异,世代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地域差异、职业差异,等等。 4、人眼对不同色彩的视野不同,红、白、蓝、绿、黑五种色彩的视野大小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 5、人的感觉通道种类不同,感受刺激的反应速度也不相同,最快的感觉通道是____,最慢的是________。 6、工作座椅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支架等主要构件。 7、在设计工作椅座面深度尺寸时,应以人体的_____尺寸的______百分位为计算依据。在设计其扶手高度时,要以人体的____尺寸的____百分位为计算依据。 8、作业环境中的照明一般有三种形式,即天然采光、人工照明、____。 9、按时间特性分,将记忆可区别为____、_____、_______。 10、注意分________和_________。 12.现代人机工程学力求使_____、_________功能解剖学等学科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13.人机工程学的常用研究方法有_____、_ _、____和模拟与模型试验法。(观察法、实测法) 14.人体工程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以及环境控制和安全保护等。 15.通常来讲,从人体工程学的角度出发,设计应坚持以____为核心的思想。 16.最佳的设计功能尺寸是人体尺寸百分位数、_______与_____之和。 17.错觉是对外界事物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_____的颠倒 1、人体工程学的知识体系涉及科学、科学和科学 2、根据刺激物的作用时间,感觉对比可分为对比和对比 3、神经系统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和两部分,支配躯体运动的神经又称,传递感觉器官信息的神经又称。 二、选择题(单选题,共5小题,每空2分,共10分) 1、必须适应或允许身体某些部分通过的空间尺寸(象通道、出入口、防触及危险部位的安全距离等),应以第()百分位的值作为适用的人体尺寸; A、50 B、80 C、90 D、55 2、下列()不属于显示器的设计原则。 A、可见度高对观察距离、观察角度、显示符号的大小,给以最佳的处理。 B、明显度高使之醒目、消除背景干扰、提高区别能力。 C、忽略少部分视力缺陷者(如视弱、色弱者)。 D、阐明力强在所处环境中显示的意义明确,推断准确可靠,掌握容 易。 3、下列()不属于控制器的编码形式。 A、形状编码和大小编码 B、位置编码和色彩编码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在20世纪初,英国的泰罗设计一套研究工人操作的方法,人称泰罗制,这是人类工效学的始祖。 2、1950年英国成立世界上第一个人类工效学学会。 3、人体测量学与室内设计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工业产品设计、工业场所设计、室内空间设计中。 4、一般单层酒吧台的高度为 1150mm ,巴凳的高度为600-750mm,会议桌的高度为760mm 。扶手椅的座高400mm-440 mm ,扶手高度为200-250mm 。 5、向光性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弱化次要部分、突出重点,吸引人的注意和引导作用三个方面。 6、一般扶手椅的座高为 400-440mm ,座宽为≥460mm ,座深为 400- 440mm 。 7、按照目的性可以把人的行为模式分为再现模式、计划模式和预测模式三种。 8、百分位是指表示具有某一人体尺寸和小于该尺寸的人占统计对象总人数的百分比。、 9、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与工程系统及其环境相关的科学。 10、商业空间划分的方式有利用家具或隔断划分营业空间、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营业空间和利用地面、顶棚的处理划分营业厅空间。 11、一般西餐桌的高度是750mm,电脑桌的高度是760mm。 12、根据家具与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将家具划分成坐卧类家具、凭倚类家具和贮存类家具三类。 13、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意义性、完整性和恒常性。感觉的特性有感觉适应、感觉疲劳、感觉对比、感觉补偿。 14、创造适合人体需要的健康的室内热环境主要考虑供暖、送冷和通风三个方面。 15、舒适性的类型包括行为舒适和知觉舒适。 16、人体测量内容包括人体构造尺寸(静态尺寸)、人体功能尺寸(动态尺寸)、人体重量和人体推拉力。 17、室内噪声控制与隔声的方式主要有控制声源、隔声和控制声音的传递过程三种途径。 18、触觉特征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无障碍设计和家具及室内装修两个方面。 19、1961 年《国际人类工效学协会》成立,在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会议,有15 个学会参加。 20、1989 年国人类工效学学会成立,1991年成为《国际人类工效学学会》正式会员。 二、简答 1、什么是百分位?人体测量数据运用的原则是什么?

人体工程学期末考试卷A卷

人体工程学A卷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0分) 1、人体工程学从系统的总体高度来研究三个要素,将他们看成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整体。 2、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表现为。 3、视觉环境的问题主要分为两个,一个视觉陈示问题,二是问题。 4、通过垂直轴和纵轴的平面及其平行的所有平面都称为。 5、行动空间是人在作业过程中,为保持通畅、便捷而需要的运动空间。 6、作业空间指人从事各种作业需要的足够的活动空间。 7、根据家庭生活各自功能要求和空间的性质,室内活动空间分为个人活动空间、公共活动空间、家务活动空间以及。 8、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9、购物行为是指顾客为满足个人的需要而进行的的全过程的活动表现。 10、展厅由三部分构成。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人体工程学形成阶段的特点是() A、人适应机器 B、机器适用于人 C、人与机器环境和谐发展 D、人适应环境 2、人的行为模式按行为内容分类可分为秩序模式、流动模式、分布模式和() A、状态模式 B、动机模式 C、形态模式 D、状况模式 3、人体测量时应用人体尺寸数据的基本原则有() A、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等原则 B、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均原则 C、极端原则、可控原则和平等原则 D、极端原则、可调原则和平均原则 4、人际距离可具体分为三种,分别是() A、视觉、听觉、知觉 B、视觉、听觉、直觉 C、视觉、听觉、嗅觉 D、视觉、听觉、触觉 5、室内设计墙面尺寸中踢脚板的高度是() A、80-150mm B、80-200mm C、80-180mm D、100-200mm 6、围护结构质量是指围护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性能以及门窗质量。 A、隔声 B、隔热保温 C、保温 D、隔声保温 7、商业空间的构成要素人、物、空间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相辅相成 B、相互联系 C、交互作用 D、相互作用 8、展示环境的三个特征要求分别是() A、安全性、舒适性和艺术性 B、安全性、舒适性和功能性 C、安全性、舒适性和美观性 D、安全性、舒适性和可视性 9、展厅的光环境设计包括()和人工照明。 A、自然光线 B、自然采光 C、人工采光 D、天然光线

完整版水质工程学重点

1、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各种用户都对水质有特定的要求,就产生了各种用水的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水处理的重要依据。此外,水质标准同其他标准一样,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2、胶体双电层:胶体表面带电后, 由于静电力的作用, 会吸引水溶液中的反号离子, 使固-液相界面两侧形成电荷符号相反的双层结构, 称为胶体双电层. 3、气浮工艺: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 气- 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4、微絮凝过滤:直接过滤的过滤池,不设沉淀设备,原水经过混凝过程后直接进入过滤池,即将沉淀澄清和过滤由两步合成一步,称为直接过滤、徽絮凝过滤、接触过滤等。 5、混合床:为了完全除掉水中所含的离子,可以先经过阳离子交换剂渗滤,再经过阴离子交换剂渗滤,也可以用一个由强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等当量密切混合而组成的床层进行渗滤。这种床层叫做混合床。 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哪几大类指标?针对每一大类,试分别列举1?2项指标加以说明。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 2、为何低温低浊水难于处理?应对措施有哪些? 随着水温的降低,水的粘滞度增加,絮凝速度降低,颗粒沉速减速减慢.原水浊度的减少,使絮凝过程中颗粒碰撞的机率降低,影响絮凝过程的进行. 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处理较常规水的处理困难.即使加大混凝剂的投加量, 仍难以达到要求的水质目标. 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助凝剂以强化絮凝过程,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澄清及过滤形式. 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一般可采用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实践表明, 聚合氯化铝对各种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助凝剂则多采用活化硅酸(水玻璃). 3、为什么斜管沉淀池,澄清池均能获得大于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试从机理角度加以分析。对一座沉淀池来说,当进水量一定时,它所能去除的颗粒的大小也是一定的。在所能去除的颗粒中,最小的颗粒沉速正好等于该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因此,水力表面负荷越小,所能去除的颗粒越多, 4、图示说明为何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滤层含污能力优于石英砂单层滤料。沉淀效率越高;反之水力表面负荷越大,沉淀效率越低。 在单层、双层及多层层滤料滤池设计中,滤池的优化设计是以滤池运行处于最佳工作条件为原则。为此可调整各种工艺参数,使滤池的压力周期等于它的水质周期。以调整滤层厚度为例,增加滤层厚度会提高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延长水质周期。但滤层水头损大也相应增大,从而缩短了压力周期。无烟煤滤料一双层滤料滤池因其显而易见的优点, 含污能力强,而广泛地应用于给水处理工艺。现今,甚至研制三层滤料滤池,以期更大程度地利用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这是单层滤料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双层滤料、三层滤料滤池也有其不足之处:1 、滤层构造复杂2、对各层滤料筛分要求精确,操作麻烦,如级配不当,投产后常有煤砂混杂现象发生。3、施工中,对垫层、各层滤 料装填要求严格,操作也麻烦。使用中,滤层一旦翻混或定期更换滤料更是令人头疼。4、运行中要 求更高的管理水平。如管理不当,反冲洗强度控制不好,会产生清新牌无烟煤滤料严重流失现象。要经常补充新的滤料。 5、为何臭氧、紫外线等消毒工艺后还需要加氯进行消毒?自来水加氯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成本较低.自来水加氯消毒后会产生各种氯化物,典型的如三氯甲烷,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严重的致癌物.在用自来水烧开水,要煮沸3 分钟,让有害氯化物挥发一些,但不能煮沸过久,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优点:有消毒杀菌作用,成本低;缺点:5、什么叫自由沉淀、拥挤沉淀和絮凝沉淀?自由沉淀是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的沉淀;而拥挤沉淀是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的沉淀;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较粗大的絮凝体,再通过自由沉淀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6若原水铁锰较高,采用超滤工艺能否达到处理效果?为什么?(1)直接超滤工艺对水中浊度、 藻类、细菌等污染物质有着较好的去除能力,去除率达到了97%以上。通过超滤膜的截留作用, 其出水浊度也仅为0.1 NTU左右,超滤工艺并不能有效的改善水中有机污染的状况。因此直接超滤出水完全可以保证对水中浊度、藻类、细菌、大肠菌群的去除。但对有机物消毒副产物去除效果有限,膜污染严重。6、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概论(教材第一章) 1 人体工程学概念 2 人体工程学简史 3 人体工程学研究内容 4 人体工程学的应用领域 5 人体工程学与人性化设计 6 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 1.人体工程学定义: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 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体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的学科。 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是人类功效学,日本称人间工程学,美国称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一词在1857年由波兰教授雅斯莱鲍夫提出的,它源于希腊文,其中“Ergos”是工作,“nomes”是规律,整个词是工作法则、工作规律的意思。我国应用的名称有人类功效学、人类工程学、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和工程心理学等,我们称之为人体工程学。

简单来说,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 (1)“人”是指作业者或使用者 (2)“机”是指机器,但意义要广得多,包括人操作和使用的一切产品和工程系统。 (3)“环境”是指人们工作和生活的环境,噪声、照明、气温等环境因素对人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是研究的主要对象。 2 人体工程学简史 ●原始时期——原始的人机关系 ● 19世纪末至一战——萌芽时期(对劳动功效的苛刻追求—人体工程学的孕育) ●两次世界大战时期——初兴时期(二战中尖锐的军械问题—科学人体工程学的诞生) ●二战至20世纪60年代——迅猛发展(向民用品等广阔领域延伸—人体工程学的发展和成熟) ● 20世纪70年代以后——两大特点(对工业文明的反思与可持续发展—现代人体工程学) ●人体工程学在我国 (1)19世纪初的西方国家工业化(人适应机器) 在19世纪西方国家工业化影响之下,工具设计是由生产厂商制定,其生产设计目的是为了尽量提高生产效率,用少投入多产出来显示劳动力的互换性。于是出现了高效率的生产机械,因片面强调人去适应机器,导致大量人身伤害。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人们开始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的能力与其所使用的工具之间的关系,从而进入了有意识地研究人体关系的新阶段. (2)两次世界大战时期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战争的需要,军事工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武器装备变得空前庞大和复杂。此时,完全依靠选拔和训练人员,已无法使人适应不断发展的新武器的性能要求,事故率大为增多。人们在屡屡失败中逐渐认识到,只有当武器装备符合使用者的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限度时,才能发挥其高效能,避免事故的发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国家大力发展高效能和威力大的武器装备,却忽视对操作人员的效能和维修能力的训练,以及设计时没有考虑人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致出现操作失误。如美国空战飞机应战争需要源源而出,当时飞机驾驶舱里的操纵器、仪表、显示器就有一百多种,飞机训练无法与之相适应,因为人的反应速度距离操纵飞机要求的速度差得很大,造成许多事故发生。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20世纪60年代的发展情况 1949年,在默雷尔(Murrell)的倡导下,英国成立了第一个人体工程学科研究组,翌年2月16日在英国海军军部召开的会议上通过了人体工程学(Ergonomics)这一名称,正式宣告人体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诞生。1949

人体工程学考试重点以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范围?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机(物)——环境的科学,与许多领域有关,人体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力学、室内设计、机械工程、管理科学、环境工程学等都是人体工程学的相关领域。 2)人体工程学? 答:人体工程学是研究人及人相关的物体、系统及其环境,使其符合于人体的生理、心理及解剖学特性,从而改善工作与休闲环境,提高舒适性和效率的边缘科学。 3)人体工程学发展历程? 答: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主要可分为5个时期:1)人体工程学的萌芽期………19世纪末至第一次世界大战;2)人体工程学的初兴期………第一次世界大战至第二次世界大战;3)人体工程学的成熟期……第二次世界大战至20世纪60年代;4)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人体工程学;)人体工程学在中国的发展。 4)人体工程学的作用与任务?P4 答:要充分研究人的特性,根据人的特性设计最佳的机械参数和人机匹配关系,这样才是进一步减少事故的有效途径,这就是人体工程学在科学技术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 人体工程学的任务是要进一步减少事故,必须和研究人的特性和人机系统匹配理论,因此随着人员的选拔理论、训练理论和方法的研究和应用,事故率也获得了迅速的减少 5)人体工程学的特点?P3 答:有两点:一是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渗入了人类工作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人体工程学在高科技领域中得到了应用,自动化系统中人的监控作用,人机信息交互,人工智能等都与人体工程学有密切的关系。 6)人机界面?P5

答:包括视觉、触觉、听觉、等一切人机信息传递输入界面及人的手、脚和嘴等输出界面。第二章、人体生理系统 1人体的信息传递系统包括?P 答:感觉系统、神经系统。 2人的错觉现象?P9 答:错视觉、错听觉、错嗅觉。 3)错觉图形的类型?P11 答:一类是数量上的错觉;另一类是关于方向上的错觉。 4)人类视觉的明适应与暗适应?P12 答:是人对外界刺激的两种适应形式。且明适应比暗适应的速度快。 5)人类视觉的向光性特性?P12 答:对于光亮的不同的出入口,陌生人总是趋于选择光亮的出入口。 6)影响反应时间的因素?P22 答:①感觉器官的影响;②刺激信号的性质及强度的影响;③刺激的清晰度和可辨性的影响; ④动作方向。 第三章、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 1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法?P30 答:从研究手段分,有实验法、模拟法、现场观测法和调查法等。从研究内容分,有生理学测量评价法、心理学测量评价法和包含人体测量在内的解剖学研究法等。 2人测量的基本术语?P31 答: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立姿、坐姿);2)测量基准面(矢状面、正中

水质工程学重点知识讲解

水质工程学重点

1、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用水对象所要求的各项水质参数应达到的限值。各种用户都对水质有特定的要求,就产生了各种用水的水质标准。水质标准是水处理的重要依据。此外,水质标准同其他标准一样,可分为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不同等级。 2、胶体双电层:胶体表面带电后,由于静电力的作用,会吸引水溶液中的反号离子,使固-液相界面两侧形成电荷符号相反的双层结构,称为胶体双电层. 3、气浮工艺:在水中形成高度分散的微小气泡,粘附废水中疏水基的固体或液体颗粒,形成水-气-颗粒三相混合体系,颗粒粘附气泡后,形成表观密度小于水的絮体而上浮到水面,形成浮渣层被刮除,从而实现固液或者液液分离的过程。 4、微絮凝过滤:直接过滤的过滤池,不设沉淀设备,原水经过混凝过程后直接进入过滤池,即将沉淀澄清和过滤由两步合成一步,称为直接过滤、徽絮凝过滤、接触过滤等。 5、混合床:为了完全除掉水中所含的离子,可以先经过阳离子交换剂渗滤,再经过阴离子交换剂渗滤,也可以用一个由强的阳离子交换树脂与强的阴离子交换树脂按等当量密切混合而组成的床层进行渗滤。这种床层叫做混合床。 1、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包括哪几大类指标?针对每一大类,试分别列举1~2项指标加以说明。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和细菌学指标. 2、为何低温低浊水难于处理?应对措施有哪些? 随着水温的降低,水的粘滞度增加,絮凝速度降低,颗粒沉速减速减慢.原水浊度的减少,使絮凝过程中颗粒碰撞的机率降低,影响絮凝过程的进行.因此,低温低浊水的处理较常规水的处理困难.即使加大混凝剂的投加量,仍难以达到要求的水质目标.低温低浊水处理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混凝剂和助凝剂,以强化絮凝过程,其次是选择合适的澄清及过滤形式.低温低浊水处理的混凝剂一般可采用聚合氯化铝或硫酸铝.实践表明,聚合氯化铝对各种水质的适应性较强.助凝剂则多采用活化硅酸(水玻璃). 3、为什么斜管沉淀池,澄清池均能获得大于平流沉淀池的表面负荷?试从机理角度加以分析。 对一座沉淀池来说,当进水量一定时,它所能去除的颗粒的大小也是一定的。在所能去除的颗粒中,最小的颗粒沉速正好等于该沉淀池的水力表面负荷。因此,水力表面负荷越小,所能去除的颗粒越多,4、图示说明为何无烟煤,石英砂双层滤料滤层含污能力优于石英砂单层滤料。沉淀效率 越高;反之水力表面负荷越大,沉淀效率越低。 在单层、双层及多层层滤料滤池设计中,滤池的优化设计是以滤池运行处于最佳工作条件为原则。为此可调整各种工艺参数,使滤池的压力周期等于它的水质周期。以调整滤层厚度为例,增加滤层厚度会提高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延长水质周期。但滤层水头损大也相应增大,从而缩短了压力周期。 无烟煤滤料一双层滤料滤池因其显而易见的优点,含污能力强,而广泛地应用于给水处理工艺。现今,甚至研制三层滤料滤池,以期更大程度地利用整个滤层的含污能力。这是单层滤料所无法比拟的。但是,有一利必有一弊,双层滤料、三层滤料滤池也有其不足之处:1、滤层构造复杂2、对各层滤料筛分要求精确,操作麻烦,如级配不当,投产后常有煤砂混杂现象发生。3、施工中,对垫层、各层滤料装填要求严格,操作也麻烦。使用中,滤层一旦翻混或定期更换滤料更是令人头疼。4、运行中要求更高的管理水平。如管理不当,反冲洗强度控制不好,会产生清新牌无烟煤滤料严重流失现象。要经常补充新的滤料。 5、为何臭氧、紫外线等消毒工艺后还需要加氯进行消毒?自来水加氯后,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成本较低.自来水加氯消毒后会产生各种氯化物,典型的如三氯甲烷,它被世界卫生组织确定为严重的致癌物.在用自来水烧开水,要煮沸3分钟,让有害氯化物挥发一些,但不能煮沸过久,易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优点:有消毒杀菌作用,成本低;缺点:5、什么叫自由沉淀、拥挤沉淀和絮凝沉淀?自由沉淀是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没有干扰,只受到颗粒本身在水中的重力和水流阻力的作用的沉淀;而拥挤沉淀是指颗粒在沉淀过程中,彼此相互干扰,或者受到容器壁的干扰的沉淀;利用絮凝剂使水中悬浮杂质形成较粗大的絮凝体,再通过自由沉淀的沉淀称为絮凝沉淀。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人机工程学》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人体模板设计时要设计的关节数为()。 A 8个, B 16个, C 24个, D 32个 2.如果照射两眼的光波波长在600nm左右,人就知觉到()色。 A 紫, B 蓝, C 黄, D 红 3.视力是眼睛分辨物体细微结构能力的一个生理尺度,如果能够分辨物体的视角越小,则视力()。 A越好,B越差,C不能确定,D与视角相等 4.按钮一般用于()。 A连续制动 B启动制动 C间断调节 D连续调节 5.根据人体尺寸所设计产品尺寸的类型不包括()型产品尺寸设计。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6.影响知觉整体性的因素不包括接近、相似、封闭()。 A 接近, B分离, C 相似, D 封闭 7.水平双目视野为60°左右,辨别字的视线角度为()。 A 5°~10°, B 10°~20°, C 20°~30°, D 30°~40° 8.人体皮肤上分布着三种感受器,不包括()。 A 触觉感受器, B 温度感受器, C 本体感觉感受器, D 痛觉感受器 9.影响反应时间长短的因素包括()。 A 刺激信号的强度, B 刺激信号的位置, C刺激信号的高低, D 刺激信号的选择 10.移动式操纵器都有执握柄和杠杆,除()外。 A 手柄、 B 操纵杆、 C 刀闸、 D 滑移式操纵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运动输出的质量指标为()。 A 反应时间 B 运动速度 D 准确性 C 运动距离 E 力量大小 2.工作座椅必须具有的主要构件为坐面、腰靠和支架。一般工作座椅的主要参数为座高、座宽、腰靠长、腰靠宽、腰靠厚、腰靠高、坐面倾角及()。 A座深 B坐长 C腰靠圆弧半径 D倾覆半径 E腰靠倾角 3.在手-键盘界面上,上臂与前臂得最适宜角度为()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E.90°~100°

水质工程学(下)考试复习资料

1. 解释生化需氧量BOD 在水温为20度的条件下,由于微生物的生活活动,将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量。 2. 解释化学需氧量COD 用强氧化剂,在酸性条件下,将有机物氧化为CO2与H2O所消耗的氧量。 √3. 解释污泥龄曝气池内活性污泥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即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 4. 绘图说明有机物耗氧曲线 5.绘图说明河流的复氧曲线 6. 解释自由沉降当悬浮物质浓度不高时,在沉淀的过程中,颗粒之间互不碰撞,呈单颗粒状态,各自独立地完成沉底过程。 7. 解释成层沉降又称区域沉淀,当悬浮物质浓度大于500mg/L时,在沉淀过程中,相邻颗粒之间相互妨碍、干扰,沉速大的颗粒也无法超越沉速小的颗粒,各自保持相对位置不变,并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一个整体向下沉淀,与澄清水之间形成清晰的液——固界面,沉淀显示为界面下沉。 √8. 解释沉淀池表面负荷的意义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沉淀池单位表面积的流量。 √9. 写出沉淀池表面负荷q0的计算公式 q=Q/A √10. 曝气沉砂池的优点平流沉砂池主要缺点是沉砂池中夹杂有15%的有机物,使沉砂的后续处理增加难度,故需配洗砂机,把排砂经清洗后,有机物含量低于10%,称为清洁砂,再外运,曝气沉砂池可克服这一缺点。 √11. 说明初次沉淀池有几种型式平流式沉淀池、普通辐流式沉淀池、向心辐流式沉淀池、竖流式沉淀池、斜板(管)沉淀池 √12. 说明沉淀有几种沉淀类型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成层沉淀)、压缩 13. 说明沉砂池的作用去除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 √14. 辐流沉淀池的进水和出水特点普通辐流式沉淀池中心进水,周边出水,中心传动排泥。进水管设穿孔挡板,变速水流,中心流速最大,沉下的颗粒也是中心最大,向四周逐渐减小,出水用锯齿堰,堰前设挡板,拦截浮渣。 15. 解释向心辐流沉淀池的特点向心辐流式沉淀池周边进水,中心出水。流入槽采用环形平底槽,等距设布水孔导流絮凝区的宽度与配水槽等宽,沉淀池的表面负荷可高于普通辐流式2倍,流水槽,可用锯齿堰出水。 16.绘图解释辐流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17. 解释竖流沉淀池的特点竖流沉淀池可用圆形或正方形,沉淀区呈圆柱形,污泥斗呈截头倒锥体。污水从中心管自上而下,经反射板折向上流,沉淀水用设在池周的锯齿溢流堰,溢入出水槽。水流速度向上。√18. 解释浅层沉降原理池长为L,池深为H,水平流速v,颗粒沉速为u,理想状态下L/H=v/u,可见L 与v不变时池深H越浅,可被除去的悬浮颗粒也越小。 √19. 说明二次沉淀池里存在几种沉淀类型、为什么自由沉淀、絮凝沉淀、区域沉淀(成层沉淀)、压缩√20. 活性污泥的定义及组成定义: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菌为主体的黄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活性微生物,这种污泥就是活性污泥。组成:(1)具有代谢功能活性的微生物群体(2)微生物内源代谢、自身氧化物的残留物(3)由原污水夹入的难为细菌降解的惰性有机物(4)由污水夹入的无机物质 √21. 绘图说明活性污泥增长曲线(1)适应期。微生物细胞内各种酶系统对新培养基环境的适应过程,初期微生物不裂殖,数量不增加;后期,细胞开始分裂、增殖。(2)对数增长期。营养物质非常充分,不是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增值速度与时间呈直线关系。(3)减速增殖期。微生物大量繁殖,营养物质被大量耗用,营养物质逐步成为微生物增殖的控制因素,微生物增殖速度慢,几乎与细胞衰亡速度相等,微生物活体数达到最高水平,趋于稳定。本期末端,由于微生物增殖数抵不上衰亡数时,曲线开始出现下降趋势。(4)内源呼吸期。营养物质继续下降,开始利用体内物质进行内源代谢。多数细菌进行自身代谢二逐步死亡,只有少数细胞继续裂殖,活菌体数大为下降,曲线呈下降趋势。综述,决定微生物活体数量和增殖曲线上升、下降走向的主要因素是周围环境中营养物质的多寡。 √22. 说明生物絮体形成机理当曝气池内有机营养物质降到一定程度,细菌增殖速度低下或停止,处于内源呼吸期或减速增殖期后段,运动性能微弱,动能很低,不能与范德华力相抗衡,并且在布朗运动的作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