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ROC系统实现流程

PROC系统实现流程

PROC系统实现流程
PROC系统实现流程

ID:

系统实现流程

江苏爱信诺航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目录

1 概述

1.1 目的

本过程的目的是规范编码过程,提高编写代码的质量,便于代码编写者以外的人员对代码进行修改、维护。

1.2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历时在一个月以上,工作量在两个人月以上规模的项目。

1.3 名词、术语

1.4 参考文档

《CMMI MODEL 版本》,作者: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发布时间2006/8

2 角色与职责

3 流程图

4 规程

4.1 编码与单元测试

5 裁剪

6 度量

真空系统的抽气Word版

1.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 真空系统的任务就是抽除被抽容器中的各种气体。我们可以把被抽容器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流量称为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那么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究竟来自哪些方面呢?或者说真空室内究竟有哪些气源呢?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被抽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若容器的容积为Vm3,抽气初始压强为 P o Pa,则容器内原有的大气量为VP Pa·m3; (2)被抽容器内一旦被抽空,暴露于真空下的各种材料构件的表面就将 把原来在大气压下所吸收和吸附的气体解析出来,这部分气体来源我们称之为放 气,单位时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 f Pa·m3/s来示; 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放气率q可以用式(27)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面,可能有多种材料。所以总的表面放 气流量Q f 为式(49)。 (3)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渗透的气体流量,以Q s Pa·m3/s表示。渗透的气流量即是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扩散到容器中的气体流量。气体的这种渗透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氢只有分离为原子才能透过钯、铁、镍和铝;氢对钢的渗透将随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氦分子能透过玻璃。氢、氮、氧和氩、氖、氦能透过透明的石英。一切气体都能透过有机聚合物,如橡胶、塑料等。但 是所有的隋性气体都不能透过金属。除了有选择性之外,渗透气流量Q s 还与温度、气体的分压强有关。在材料种类、温度和气体分压强确定时,渗透气流量 Q s 是个微小的定值。 (4)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 Z Pa·m3/s。空气中水分或工艺中的液体在真空状态下蒸发出来,这是在低真空范围内常常发生的现象。在高真空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温装置中,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当温度一定时,材料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因而蒸发的气流量也是个常量。 (5)大气通过各种真空密封的连接处,通过各种漏隙通道泄漏进入真空 室的漏气流量Q L Pa·m3/s。对于确定的真空装置,漏气流量Q L 是个常数。漏气 流量通常可通过所说的压升率,即单位时间内容器中的压强增长率P x 来计算式 (28)。 当真空泵启动之后,真空系统即对被抽容器抽气。此时,真空系统对容 器的有效抽速若以S e 表示,容器中的压力以P表示,则单位时间内系统所排出 的气体流量即是S e P。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率为dP/dt,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即是V dP/dt。根据动态平衡,可列出如下方程(29)。 这个方程称为真空系统抽气方程。式中V是被抽容器的容积,由于随着抽气时间t的增长,容器内的压力P降低,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变化率dP/dt是个 负值。因而V dP/dt是个负值,这表示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放气流量Q f ,渗透 气流量Q s ,蒸发的气流量Q z 和漏气流量Q L 都是使容器内气体量增多的气流量。 S e P则是真空系统将容器内气体抽出的气流量,所以方程中记为一S e P。 对于一个设计、加工制造良好的真空系统,抽气方程(29)中的放气Q f 渗气Q s 、漏气Q L 和蒸气Q z 的气流量都是微小的。因此抽气初期(粗真空和低真空 阶段)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主要是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随着容器中压强的降低,原有的大气迅速减少,当抽空至1~10-1Pa时,容器中残存的气体主要是漏放气,而且主要的气体成分是水蒸汽。如果用油封式机械泵抽气,则试验表明,

制冷设备多种抽真空的方法

多种抽真空的方法 为了使最后装配获得成功,在制冷系统经过气密性试验和检漏后,必须进行彻底抽真空(简称抽空)。抽真空就是利用真空泵或压缩机对制冷剂循环系统进行抽真空,使系统中的空气和残留水分排出。 一、水份的危害 1堵塞管路:如制冷系统内水分含量超过一定的限度,当制冷剂的蒸发温度低于0℃时,水蒸气被捕集在毛细管(或膨胀阀)的出口处结成冰珠,就会在毛细管出(或膨胀阀)口处形成冰堵,使制冷剂不能正常循环。 2腐蚀:水分与制冷剂起化学反应,产生的盐酸、氟酸会破坏压缩机绝缘层。 3镀铜生锈:残留空气中的氧气与盐酸、铜反应产生镀铜,腐蚀系统管道中的铜、铁件,缩短系统零部件寿命。 4 5 一旦通 其实水分, 1、 2、 3、用真空泵抽湿时,由于水分的蒸发需要从周围吸热,造成剩余水分温度初步降低,如果没有合适的方法对系统管路进行加热来使剩余水分温度提高或保持在一定的温度范围,那么抽真空除湿的进行过程,也就是蒸发水分的吸热过程,剩余水分的温度就会越降越低。虽然根据热力学原理,在表压力越低的时候,其蒸发压力越低,也就是说在表压力越低的时候水分仍然能由于真空度的升高而继续蒸发。但是,当剩余水分由于被持续吸热而温度降低于零摄氏度时,将会凝固为冰。而冰升华的速度极为缓慢,不利于抽湿的进行。 四、抽真空的方法 常用抽真空的方法有单侧抽真空法、双侧抽真空法、加热抽真空法、氮气吹入抽真空法、二次抽真空法、压缩机自身抽真空法等多种。 1、压缩机自身抽真空

利用压缩机自身抽真空是在没有其它的真空泵和压缩机的条件下,利用制冷设备自身的压缩机进行抽真空。 (1)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自身抽真空 方法一:自抽自排二次加氟抽空法。在压缩机工艺管上接三通阀,开机后制冷剂进入高压部位,把空气赶到低压部位,再放气,等到气态平衡时就基本上把空气挤出了制冷系统。如果是电磁阀双通道电冰箱,系统管路内还残留空气,制冷效果差一点,最好进维修部修理。 方法二:全封闭压缩机制冷系统自身抽真空连接工艺图如下所示: 在压缩机的工艺管上连接干燥过滤器和单表三通低压阀A,简称表阀A。在冷凝器末端的干燥过滤器的工艺管上连接一个单表三通高压阀B。如果原制冷系统干燥过滤器为单孔无工艺管的,可在原干燥过滤器进气端加装焊一根针阀工艺管接头。当制冷维修工艺流程中的检漏、试压工序完毕后,进行抽真空。从表阀A 放出试压用的氮气,当表阀B的压力降至0.3 MPa时,应关闭放气阀停止放气,启动压缩机,待表阀B的压力上升至1~1.5 MPa,表阀A的压力在0~0.1MPa之间,与制冷正常工作时的压力接近,将多余的气体从表阀B放出。如果检修 B放出 B的压力大于0 高压表阀 高压表阀 空气。 为负压后,表阀B 5分钟 真空的功能。具体方法是:购买一个三孔(四孔)的小规格压缩机截止阀和带纳子接头的束接头(尺寸大小应与截止阀通往压缩机的出气孔内径相符),将截止阀通往压缩机的出气孔攻丝使其与束接头的一端相连接,但拧入束接头时应注意不要挡住截止阀阀杆的移动;如无合适的丝锥也可直接进行焊接。然后按照下图所示连接即可。 (2)开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系统抽真空 方法一:利用压缩机的检修阀抽空:开式和半封闭式压缩机制冷系统抽真空最理想的抽空装置是真空泵。因为利用压缩机本身进行抽空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真空度,如果不具备条件也可利用压缩机本身抽空。具体方法是:先打开系统中的全部阀门,使制冷系统畅通。将压缩机高、低压截止阀杆打开退到底,使高、低压截止阀内管路与旁通接口切断,再将高低压组合表阀的高、低压管分别接在压缩机高、低压截止阀的旁通接口上。然后将高压截止阀(也称高压排气阀)的阀杆沿顺时针方向旋到底,关闭高压排气阀使压缩机排气管与冷凝器进气管通路切断,同时使压缩机排气管与高压排气阀的旁通接口相通,并打开与高压排气阀连接的高低压组合表上

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

1、系统实施阶段的主要内容和步骤是:按总体设计方案购置和安装计算机网络 系统;建立数据库系统;进行程序设计;输入基础数据,进行系统测试;进行人员培训,系统转换和试运行。 2、系统设计的任务是依据系统分析报告和开发者的知识与经验在各种技术和实 施方法中权衡利弊,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将分析阶段所获得的系统逻辑模型,转换成一个具体的计算机实现方案的物理模型,最终勾画出新系统的详细设计方案,提交一个系统配置方案报告和一份系统设计报告。 3、系统分析阶段需要确定的主要内容 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了解;用户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 提出新系统的各种方案和设想;对所有方案和设想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判断和选择,获得一个最优的新系统的逻辑模型;编制系统分析报告。 4、总体规划的必要性及主要目的 总体规划是管理信息生命周期的第一个阶段,也是系统开发过程的第一步,它的主要任务是明确“系统是什么”的问题,也就是对目标系统提出完整、准确、清晰、具体的要求。由于MIS开发项目往往是投资巨大、时限较长,对企业现行管理体制冲击较大的工程,因此,在系统开发前必须要进行总体规划,并把它置于战略高度。 归纳起来,总体规划阶段的主要目标可概括为三点:(1)保证信息共享; (2)协调子系统间的工作(3)使系统开发工作有序进行。 5、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 总体规划主要是编制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1)系统总体需求分析;(2)制定一套系统开发的文档规范作为各分系统书写文档的标准; (3)设计系统总体结构;(4)设计系统总体网络结构;(5)初步进行系统所需编码分析;(6)初步完成系统的接口设计;(7)制定系统的安全标准;(8)设计统一规范的系统平台;(9)制定系统运行及维护标准; (10)统一协调系统的开发与实施。 6、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结构的种类 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计算模式大致可划分为四种,即集中式处理模式,文件服务器模式,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S),以及基于Web 的网络计算模式或称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这几种网络计算模式在进行数据处理方面大不相同。

玻璃钢制作工艺真空导入原理

玻璃钢制作工艺真空导 入原理 SANY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SANYUA16H-

真空导入工艺原理 真空导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固化后的胶衣层上铺放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织物、各种嵌件、脱模布、树脂渗透层、铺放树脂管路和覆盖尼龙(或橡胶、硅酮)挠性薄膜(即真空袋),薄膜与型腔四周边缘密封严实。型腔内抽真空,往型腔里注入树脂。在真空状态下树脂沿树脂管路、纤维外表流动而浸渍纤维束,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制品固化的成型工艺。 1机械性能高与手糊构件相比,真空导入工艺成型的构件强度,刚度及其它的物理特性可提高1.5倍。 2重复性好构件有相对恒定的树脂比,孔隙率低≤1%,手糊≥5%. 3质量轻纤维含量高达75-80%,无需额外的材料来连接芯材。 4环保真空导入工艺几乎是闭模成型过程,挥发性有机物和有毒空气污染物均被局限在真空袋中。 5成本低,效率高纤维含量高,树脂浪费率低于5%,比开模工艺可节约劳动力50%以上。在芯材加入的前后,无需等待树脂的固化。尤其在板中加筋时,材料和人工的节约相当可观。 真空导入工艺步骤 1模具表面涂脱模剂(蜡) 2铺放干织物和夹芯 3铺放隔离层 4铺放分散介质层 5用真空袋密封 6注入树脂同时抽真空 7室温固化或放入烘箱 真空导入材料的选择 。 增强材料的选择 手糊工艺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在真空导入中均可使用,其它形式的纤维织物,从短切原丝到厚的针织毡也都可以使用。新型的针织材料和平纹单向纤维是较理想的选择 芯材的选择 芯层材料一般为低密度泡沫和轻质木材,还可以是热塑性材料,混凝土材料,固化拉挤材料,金属嵌件等。在具体使用中需考虑的因素有热膨胀系数差异,表面处理情况,与树脂的相溶性等。 固化体系的选择 由于真空袋压树脂注入工艺一般采用的是已经加入促进剂的树脂,因此在使用之前只需加入引发剂即可。常用的引发剂是过氧化甲乙酮。引发剂的用量与所需的凝胶时间和充模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真空袋压树脂注入是闭模成型,因此湿度对引发剂的用量基本没有影响。 真空袋压树脂注入工艺所需材料 真空袋膜导流网 脱模布 中空螺旋管树脂进料管抽气管 真空袋密封胶吸胶毡 定位喷胶 1.真空袋膜 聚丙烯膜是最常用的真空袋膜,可以在形状复杂的模具上拉伸,无折叠和褶皱,真空效率高。 2.导流网 可采用孔隙率高的机织纤维,便于树脂的渗透。导流网的作用是将铺层和模具表面、真空软膜分开,同时保持了具有一定相互连接的垂直间隙和相互横向连接的网状结构。树脂从注射点、分配槽经由分配介质自由流向分配介质并完全覆盖整个产品一个表面,然后纵向均匀渗透铺层后通过上表面的分配介质,从而完成整个浸渍过程。 3脱模布:低孔隙率、低渗透率的纤维织物可改善制品的表观,防止真空袋粘在制品上。 4中空螺旋管:主要用作树脂流道和袋膜内抽气管。 5树脂进料管:用来连接树脂灌和注入口的塑料管,在承受一个大气压的情况下而不变形。 6抽气管:用来连接抽气口和树脂收集气及树脂收集器与真空泵的塑料管,能承受一个大气压而不变形,通常直径比树脂进料管要小。

系统开发流程

系统开发 为了保障软件系统按质按时完成,在系统设计和开发时严格遵守软件工程和CMM2级软件过程管理的规范,采用瀑布模型的形式进行项目开发,并制定了如下图表示的工作流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个评审。每个评审都是对该阶段工作的检查,只有通过了评审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通过严格的评审,可以有效的保证系统开发的进度和质量。系统开发的流程如图所示,它详细描述了开发过程中各阶段的顺序。 系统实现 图6-9 系统开发流程 (1)开发计划 根据用户对系统功能的要求和业务管理的需要,在充分分析当前省级界线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设计的技术与平台的基础上,确定本系统的技术方案和开发计划,为系统的建设和实施提供一个基本的概要方案,保证系统的功能满足应用的需求。 在系统实施初期,要对系统的功能进行基本的了解和分析,制定完善的系统设计方案,并对系统应用的各项软件和硬件平台进行分析和设计,提供合理的平台选型方案,以及系统实现的技术方案,做好系统开发和实施的技术攻关,确定系统开发的可行性。

(2)系统调研与需求分析 调研考察与用户需求分析是系统设计成功的关键,这个过程就是客户将系统要完成的工作描述给系统设计者;另外,客户的业务流程要描述给系统设计者。系统设计者要把客户的思想领悟过来,领悟的多少基本决定系统的成功与否,因为理解了客户的思想才能分析客户的思想;哪些在现实条件或技术上是合理的;哪些功能计算机不可能实现;哪些功能应变通实现。并从客户角度为客户建议应增加哪些功能;从技术角度为客户提高系统的档次。总之,客户与系统设计者要充分交流思想,最后要达成一致。 本系统建设由开发人员与民政部技术人员共同交流,协同进行系统的调研工作,并由系统开发人员对系统需求调研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确定数据结构、系统的功能及其实现方式。系统调研完成后,将由系统开发人员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并形成完善的《系统需求调研分析报告》,它是今后系统设计和实施的纲领,是系统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是相互在后期工作中的根本标准。 (3)功能设计 在系统需求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功能进行设计、组织和安排,确定系统中各项业务功能的具体实施情况,以及每项功能需要实现的具体内容。功能设计是系统设计的基础,是对系统需要完成的任务的深层次分析。 功能设计由项目开发方的系统分析人员、系统架构设计人员负责完成。系统功能设计完成后,需要将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形成对应的文档记录,并交由民政部技术人员组织专家组进行系统功能设计的评审和讨论,确定功能设计是否满足业务管理的需求,功能分配是否合理。 (4)系统设计 系统设计的主要任务包括系统组织结构设计、系统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和实现方式的设计、系统用户界面设计等,也包括系统应用中的软硬件结构组织设计。 系统设计由项目开发方的系统分析员、系统设计人员负责完成,系统设计必须符合相关的国家规范和软件设计标准的要求,保证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满足用户的应用需求。数据库设计必须包含系统中涉及的各项业务的数据信息,要建立完善的数据库字典和数据库组织结构。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形成《项目

真空卸污设备操作规范流程

铁路站场真空卸污设备操作使用手册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

北京中铁科节能环保新技术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目录 1操作规程 (1) 2设备介绍 (4) 2.1设备组成 (4) 2.2设备性能 (8) 2.3卸污系统工艺流程 (10) 3真空卸污设备操作说明 (12) 3.1操作说明 (12) 3.2真空机组操作 (14) 3.3卸污冲洗单元操作 (18) 3.4真空卸污在线监控系统操作 (20)

1操作规程 开机前准备 (1)操作人员 操作人员上班前应进行工作交接,说明真空卸污系统运行状况和单元设备运行状况,如无异常方可使用。 (2)电路检查 检查线路连接和接插部位应无松动、脱落;检查机组及抽吸单元电源接通情况。 机组保险丝和电缆连接必须在初次运行之前和每次维护时全部检查。 (3)机组闸阀检查 真空机组内4个闸阀必须按OPEN箭头方向转动至全部开启位置(常开); 2个注水球阀处于关闭状态(常闭); 2个进污管闸阀处于开启状态(常开); 1个连接两套机组的闸阀处于关闭状态(常闭),当一台机组出现故障时闸阀开启备用机组,机组互为备用。 (4)抽吸单元阀门检查 抽吸单元与真空支管连接球阀开启状态(常开); 抽吸单元快速接头处球阀关闭状态。 (5)定期查看室外排污检查井卸污口是否畅通,污水报警灯亮时说明必须清掏化粪池。 开启真空机组 (1)用内六角扳手开启机箱门; (2)将电源开关旋至ON(开)。 (3)将泵1及泵2模式开关旋至AUTO(自动位置),电机泵正常启动

运转,并进入自动控制程序。 (4)观察机组运转情况正常后,系统真空度达到设定值,记录。(5)关闭机箱门。 抽吸单元操作步骤 (1)打开抽吸单元盖板,此时感应式开关相应被打开,设备进入设定工作程序。 (2)将快速接头球阀及软管牵引至列车集污箱快速接头处,快速接口相互对接,并拉紧扣环(快速接头被锁紧密封)。 (3)顺序打开抽吸单元快速接头球阀、列车污物箱进气阀、列车污物箱卸污口球阀(进入卸污状态)。 (4)卸污约1~2分钟后,观察抽吸软管状态,有空气进入软管后延时10秒钟。然后依次关闭列车污物箱卸污口球阀;关闭列车污物箱进气阀;关闭抽吸单元快速接头球阀;松开扣环取下快速接头、接头向上倾斜并打开球阀3秒钟再关闭。 (5)卸污结束后,工人手持快速接头将接头放置在导向轮上,迅速关闭盖板,感应开关关闭,完成卸污过程。 (6)在感应开关故障时可手动按动绿色启动按钮进行软管回收。 关闭真空机组 (1)作业完毕将泵2模式开关旋至O(关)位置,再将泵1模式开关旋至O(关)位置。 (2)若经常使用,保持机组电源常开状态,每次运行操作只对两个泵进行“Auto-0”的操作,防止频繁开关电源时,冲击电流对电子元件造成损伤。若不经常使用,将电源开关旋至OFF。 (3)用内六角扳手将机箱门关闭。

核电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核电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是提供给企业员工用以帮助执行企业内部业务流转的工具。但是各个企业的内部流程相似度不高,而核电企业内部业务则更有特殊性,因此本文的目标是针对核电企业客户建立起符合其独有业务流程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来帮助其实现企业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本文介绍的业务流程管理系统是基于Dojo框架,通过FilenetPE(流程引擎)给出的API来实现流程管理服务,其中流程逻辑是专门针对核电企业业务进行设计的,该系统主要能完成对企业流程的新建任务、查看任务、处理任务、流程流转以及任务管理等功能,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减少员工工作量,增加其工作效率。本文从项目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出发,对现有的一些业务流程管理系统进行了简要的分析,给出了不适合当前项目的原因。 接下来讨论了项目中的关键技术以及核心产品,介绍了Dojo这项技术,并对本项目所用的流程引擎FilenetPE以及LotusForm进行了简单的介绍。通过对核电企业用户的业务需求进行横向分析,给出了系统所需要的基础功能的用例,然后针对流程对系统进行纵向的分析,对每个不同的业务流程进行单独的剖析,给出了本人负责的三个流程的用例以及状态图,从两个层面来完成了对项目的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项目的系统整体架构,对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划分,同时完成了对数据库的设计,并通过对比选型来确定一些相似的技术在本项目中的优劣性,以决定要使用的技术。在结合实际业务的情况下本文讨论了对系统的基础功能模块以及对各个流程进行的详细设计与实现,除了实现新建任务、查看任务、处理任务等操作业务流程任务的基础功能外,也针对不同流程进行了详细的设计,通过对流程的逻辑设计完成业务流程模型,然后在流程模型的基础上对每条流程进行实现。 在本文第六部分,通过展示系统实现后的功能测试与系统界面,给出了系统的直观展示。最后本文进行了概括性的总结,并指出了项目中的一些不足之处。本文探讨了核电企业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设计开发全过程,针对核电企业繁复、特殊的业务,设计出最大程度贴合的流程模型,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员工工作效率。通过对系统的需求分析与设计,本人完成了系统中几项基础功能以及档案移交、档案鉴定和借阅流程开发过程。

真空预压施工工艺及方法

真空预压施工工艺及方法 真空预压加固一般用于排水固结地段,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3。 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要点如下: ⑴铺设水平排水垫层:当地基表层能承受施工机械运行时,可以用机械分堆摊铺法铺砂,汽车运进的砂料先卸成若干砂堆,然后用推土机摊平;当地基表层承载力不足时,一般采用顺序推进摊铺法,即汽车倒进卸料,推土机向前推赶推

平;当地基较软不能承受机械碾压时,可用轻型传送带由外向铺设。

⑵埋设排水滤管:先清除滤水管埋设影响范围内的石块等有可能扎破密封膜的尖利杂物;滤水管采用塑料管,外包尼龙纱或土工织物等滤水材料,滤水管与三通管接头部位绑牢;排水滤管埋设应形成回路,主管通过出膜管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 ⑶挖封闭沟:密封膜周边的密封可采用挖沟埋膜,以保证周边密封膜上有足够的覆土厚度和压力。 ⑷铺设密封膜:密封膜的热合和黏接采用双热合缝的平搭接;密封膜检查合格后,按先后顺序同时铺设,每铺完一层都要进行细致的检查补漏,保证密封膜的密封性能;密封膜铺设完成后,回填黏土。 ⑸施工监测:在预压过程中,应对加固范围内的地基稳定安全、固结度、垂直变形、侧向变形控制和加固效果实时监督和控制,监测被加固体内不同部位的负压实时状况;监测项目包括孔隙水压力、膜内真空度、排水板内真空度、土体真空度、地面沉降量、深层沉降量和土体水平位移;安置感应环于预定深度并用特定装置保持与土的变形响应性。 ⑹关闭真空泵,关闭阀门。 ⑺继续进行施工监测。 ⑻结束:卸掉膜上覆水,拆掉真空系统及出膜口;去除密封膜及真空分布管。 ⑼检验:进行现场钻探、试验等效果试验。 ⑽注意事项: ①施工前应按要求设置观测点、观测断面,每一断面上的观测点布置数量、观测频率和观测精度应符合规范要求,观测基桩必须置于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地基内,并定期复核校正。 ②在排水垫层的施工中,无论采用何种施工方法,都应避免对软土表层的无穷大扰动和隆起,以免造成砂垫层与软土混合,影响垫层的排水效果。 ③挖封闭沟时,如果表层存在良好的透气层或在处理范围内有充足水源补给的透水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隔断透气层或透水层。 ④铺设密封膜时,要注意膜与软土接触要有足够的长度,保证有足够长的渗径;膜周边密封处应有一定的压力,保证膜与软土紧密接触,使膜周边有良好的气密性。

电子邮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第一章前言 1.1课题来源 当前流行的各大邮件客户端软件除了最主要的收发信件之外,功能越来越复杂,但是人们平常真正用到的功能很少,很多功能尤其对于那些计算机知识相对缺乏的人来说,更加显得太过于华丽而不太实用。有鉴于此,在了解底层协议的基础上,本人开发了这个各种功能相对简单实用的邮件客户端程序,简化了很多不必要的功能。 1.2电子邮件介绍 电子邮件(简称)又称电子信箱、电子邮政,它是一种用电子手段提供信息交换的通信方式。它是全球多种网络上使用最普遍的一项服务。这种非交互式的通信,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及数据传送,它是一个简易、快速的方法。通过连接全世界的,实现各类信号的传送、接收、存储等处理,将邮件送到世界的各个角落。到目前为止,可以说电子邮件是资源使用最多的一种服务,不只局限于信件的传递,还可用来传递文件、声音及图形、图像等不同类型的信息。 电子邮件不是一种“终端到终端”的服务,是被称为“存储转发式”服务。这正是电子信箱系统的核心,利用存储转发可进行非实用时通信,属异步通信方式。即信件发送者可随时随地发送邮件,不要求接收者同时在场,即使对方现在不在,仍可将邮件读取信件,不受时空限制。在这里,“发送”邮件意味着将邮件放到收件人的信箱中,而“接收”邮件则意味着从自己的信箱中读取信件,信箱实际上是由文件管理系统支持是一个实体。因为电子邮件是通过邮件服务器()来传递的。通常是执行多任务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它提供24小时的电子邮件服务,用户只要向管理人员申请一个信箱账号,就可使用这项快递的邮件服务。 1.3电子邮件的工作原理: 电子邮件的发送是通过电子邮件简单传速协议(,简称)来完成的,电子邮件的接受是通过3协议来实现。它是下的一种电子邮件通信协议。 电子邮件的基本原理,是在通信网上设立“电子信箱系统”,它实际上是一个计算机系统。系统的硬件是一个高性能、大容量的计算机。硬盘作为信箱的存储介质,在硬盘上为用户分一定的存储空间作为用户的“信箱”,每位用户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电子信箱。并确定一个用户和用户可以随意修改的口令。存储空间包含存放所收信件、编辑信件以及信件存盘三部分空间,用户使用口令开启自己的信箱,并进行发信、读信、编辑、转发、存档等各种操作。系统功能主要由软件实现。 1.4开发环境及运行环境 1.4.1开发环境 (), 512 内存,80G 硬盘 (R) 2003 (C ) 2003 1.4.2运行环境 2及以上处理器,32M以上内存,4G以上硬盘 9操作系统 800*600或以上的屏幕分辨率 确保机器上安装有 1.0或者以上版本 第二章系统需求分析

油品鹤管装卸系统流程图

油品鹤管装卸系统流程图 油气储运与油品装卸专用鹤管生产厂家分享油品装卸系统及其 装卸,卸油工艺流程有2种方法,即上部缷油流程和下部缷油流程;其中上部缷油流程又分为:泵卸油流程、自流卸油流程。 1.上部卸油工艺流程 上部卸油--是通过鹤管从油罐车上部用泵或虹吸自流的方法将 油卸车。------这是我国铁路卸油广泛采用的方法。 ①泵卸油流程: 1)设备及流程介绍 泵卸油流程图 1-鹤管;2-集油管;3-输油管;4-输油泵;5-真空泵;6-放空罐;7-真空罐;8-零位油罐;9-真空管;10-扫舱总管;11-扫舱短管 2)泵卸油流程的三大系统: a)输油系统的作用:输转油罐车与储油罐内的油品。 设备:鹤管集油管、输油管和输油泵等。 b)真空系统的作用:填充鹤管的虹吸和收净油罐车底油。

设备:真空泵、真空罐、真空管线和扫舱短管等。 c)放空系统的作用:装卸完毕后,将管线中的油品放空,以免下 次输送其它油品时造成混油现象或易凝油品冻结于管线中。 设备:放空罐和放空管线。 3)存在的问题: 从油罐车内卸出的油品可直接泵送至储油罐,不经过零位罐,减少了油品损耗。必须设置高大的鹤管、栈桥和真空系统等,设备多、操作复杂,并往往形成气阻,影响正常卸油。 适用场合:平原大型油库 ②自流卸油流程: 1-鹤管;2-真空管;3-集油管;4-真空罐; 5-抽底油管;6-零位油罐;7-离心泵;8-储油区 当油罐车高于零位油罐并具有足够的位差时,即可采用虹吸自流卸油。鹤管必须具有抽真空或填充油料的设备。虹吸自流卸油的优点:不受泵和动力的影响。缺点:卸油后,多一次输转,增加了油品的蒸发损耗。

玻璃钢制作工艺真空导入原理

真空导入工艺原理真空导入工艺的基本原理是指在固化后的胶衣层上铺放玻璃纤维、玻璃纤维织物、各种嵌件、脱模布、树脂渗透层、铺放树脂管路和覆盖尼龙(或橡胶、硅酮)挠性薄膜(即真空袋),薄膜与型腔四周边缘密封严实。型腔内抽真空,往型腔里注入树脂。在真空状态下树脂沿树脂管路、纤维外表流动而浸渍纤维束,在室温或加热条件下制品固化的成型工艺。 1机械性能高与手糊构件相比,真空导入工艺成型的构件强度,刚度及其它的物理特性可提高1.5倍。 2重复性好构件有相对恒定的树脂比,孔隙率低≤1%,手糊≥5%. 3质量轻纤维含量高达75-80%,无需额外的材料来连接芯材。 4环保真空导入工艺几乎是闭模成型过程,挥发性有机物和有毒空气污染物均被局限在真空袋中。 5成本低,效率高纤维含量高,树脂浪费率低于5%,比开模工艺可节约劳动力50%以上。在芯材加入的前后,无需等待树脂的固化。尤其在板中加筋时,材料和人工的节约相当可观。 真空导入工艺步骤 1模具表面涂脱模剂(蜡) 2铺放干织物和夹芯 3铺放隔离层 4铺放分散介质层 5用真空袋密封 6注入树脂同时抽真空 7室温固化或放入烘箱 真空导入材料的选择

。 增强材料的选择 手糊工艺常用的纤维增强材料在真空导入中均可使用,其它形式的纤维织物,从短切原丝到厚的针织毡也都可以使用。新型的针织材料和平纹单向纤维是较理想的选择芯材的选择 芯层材料一般为低密度泡沫和轻质木材,还可以是热塑性材料,混凝土材料,固化拉挤材料,金属嵌件等。在具体使用中需考虑的因素有热膨胀系数差异,表面处理情况,与树脂的相溶性等。 固化体系的选择 由于真空袋压树脂注入工艺一般采用的是已经加入促进剂的树脂,因此在使用之前只需加入引发剂即可。常用的引发剂是过氧化甲乙酮。引发剂的用量与所需的凝胶时间和充模时的温度有很大的关系,因为真空袋压树脂注入是闭模成型,因此湿度对引发剂的用量基本没有影响。 真空袋压树脂注入工艺所需材料真空袋膜 导流网 脱模布 中空螺旋管树脂进料管抽气管 真空袋密封胶吸胶毡 定位喷胶 1.真空袋膜 聚丙烯膜是最常用的真空袋膜,可以在形状复杂的模具上拉伸,无折叠和褶皱,真空效率高。 2.导流网 可采用孔隙率高的机织纤维,便于树脂的渗透。导流网的作用是将铺层和模具表面、真空软膜分开,同时保持了具有一定相互连接的垂直间隙和相互横向连接的网状结构。树脂从注射点、分配槽经由分配介质自由流向分配介质并完全覆盖整个产品一个表面,然后纵向均匀渗透铺层后通过上表面的分配介质,从而完成整个浸渍过程。

真空预压施工工艺总结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法 1.设计方法 真空预压法包括排水系统、抽真空系统和密封系统三方面的施工工艺。在需要加固的软弱地基表面铺好砂垫层,打设塑料排水板、埋设滤水管,再在砂垫层上铺设不透气的塑料薄膜,利用钢丝橡胶软管将滤水管与真空泵连接,利用真空泵将密封膜下的空气抽出。连续抽真空造成膜内外压力差,土体中孔隙水产生渗流,在真空的吸力作用下,通过塑料排水板、砂垫层、滤水管将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膜外,从而使土体固结密实。 同时,真空预压法是排水固结法的一种,主要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成。在实施真空预压法的同时在地基上部进行堆载(包括堆土、充水等),真空预压与上部堆载联合作用就形成了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加大了超载压力,堆载预压中的超载部分为真空压力,增大了地基土体内的附加应力,同时发挥真空预压和堆载预压各自的优势,可提高加荷速率、缩短工期、增大加固深度,使地基沉降在施工期内得以基本完成,从而有效减少地基工后沉降。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对地基实施超载预压加固,超载部分由真空荷载来代替,其最大荷载可达80~90kPa,相当于4~ 5m的填土荷载,大大超过地面设计荷载;真空荷载施加方便、迅速,几天之内就可达到80kPa以上,不存在分级施加的问题;由于有真空预压,只要塑料排水板有足够大的通水量,真空度就可以传递到土层深部而损失较小,使地基深层软土得到较好加固,从而在加固期间能消除较多的地基沉降 2.施工工艺 2.1 施工准备工作 (1)、真空预压设备进场后,及时进行检查验收,进行现场工艺试验并会同监理进行验收审批。 (2)、查验进场材料每批产品出厂合格证、性能报告单,抽样检验无纺土工布、密封膜的厚度、透气性能、拉伸强度和排水滤管的管径、壁厚、

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

真空系统的抽气方程 真空系统的任务就是抽除被抽容器中的各种气体。我们可以把被抽容器中所产生的各种气体的流量称为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那么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究竟来自哪些方面呢?或者说真空室内究竟有哪些气源呢?总起来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个方面: (1)被抽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若容器的容积为Vm3,抽气初始压强为PoPa,则容器内原有的大气量为VP0Pa·m3; (2)被抽容器内一旦被抽空,暴露于真空下的各种材料构件的表面就将把原来在大气压下所吸收和吸附的气体解析出来,这部分气体来源我们称之为放气,单位时间内的放气流量可以用QfPa·m3/s来示; 实验表明,材料表面单位时间内单位表面积的放气率q可以用式(27)的经验公式来计算。 真空室内暴露于真空下的构件表面,可能有多种材料。所以总的表面放气流量Qf为式(49)。 (3)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向真空室内渗透的气体流量,以QsPa·m3/s表示。渗透的气流量即是大气通过容器壁结构材料扩散到容器中的气体流量。气体的这种渗透是有选择性的,例如:氢只有分离为原子才能透过钯、铁、镍和铝;氢对钢的渗透将随钢中含碳量的增加而增加。氦分子能透过玻璃。氢、氮、氧和氩、氖、氦能透过透明的石英。一切气体都能透过有机聚合物,如橡胶、塑料等。但是所有的隋性气体都不能透过金属。除了有选择性之外,渗透气流量Qs还与温度、气体的分压强有关。在材料种类、温度和气体分压强确定时,渗透气流量Qs是个微小的定值。 (4)液体或固体蒸发的气体流量QZPa·m3/s。空气中水分或工艺中的液体在真空状态下蒸发出来,这是在低真空范围内常常发生的现象。在高真空条件下,特别是在高温装置中,固体和液体都有一定的饱和蒸气压。当温度一定时,材料的饱和蒸气压是一定的,因而蒸发的气流量也是个常量。 (5)大气通过各种真空密封的连接处,通过各种漏隙通道泄漏进入真空室的漏气流量QLPa·m3/s。对于确定的真空装置,漏气流量QL是个常数。漏气流量通常可通过所说的压升率,即单位时间内容器中的压强增长率Px来计算式(28)。 当真空泵启动之后,真空系统即对被抽容器抽气。此时,真空系统对容器的有效抽速若以Se表示,容器中的压力以P表示,则单位时间内系统所排出的气体流量即是SeP。容器中的压强变化率为dP/dt,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即是V dP/dt。根据动态平衡,可列出如下方程(29)。 这个方程称为真空系统抽气方程。式中V是被抽容器的容积,由于随着抽气时间t的增长,容器内的压力P降低,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变化率dP/dt是个负值。因而V dP/dt是个负值,这表示容器内的气体减少量。放气流量Qf,渗透气流量Qs,蒸发的气流量Qz和漏气流量QL都是使容器内气体量增多的气流量。SeP则是真空系统将容器内气体抽出的气流量,所以方程中记为一SeP。 对于一个设计、加工制造良好的真空系统,抽气方程(29)中的放气Qf渗气Qs、漏气QL和蒸气Qz的气流量都是微小的。因此抽气初期(粗真空和低真空阶段)真空系统的气体负荷主要是容器内原有的空间大气。随着容器中压强的降低,原有的大气迅速减少,当抽空至1~10-1Pa时,容器中残存的气体主要是漏放气,而且主要的气体成分是水蒸汽。如果用油封式机械泵抽气,则试验表明,在几十~几Pa时,还将出现泵油大量返流的现象。 2.低真空抽气时间的计算 从大气压开始到0.5Pa范围的抽气,我们统称为低真空抽气阶段。这一阶段的抽气通常用油封式机械真空泵或分子筛吸附泵来完成。一般来说,油封机械泵的特性是在大气压到102Pa 时抽速近似为常数,在102~O.5Pa时抽速变化较大,而对于吸附泵,5A分子筛在室温下由大气压到O.5Pa时对氮气的吸附速率近于常数;在液氮温度下,由大气压到1Pa时,对氮气

空调器抽真空工艺规范

空调器抽真空工艺规范 真空度指系统中的绝对压力值,即系统中剩余空气的多少,系统的绝对压力越小(系统中剩余空气越少),即系统的真空度越高。 一:抽真空目的及作用 1、真空的目的 排除系统中的空气(不凝性气体),以提高制冷系统的换热效果,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检验系统的密封程度,为充雪种工序做准备,提高系统充注冷媒(雪种)的精确度,对系统中是否含有水分进行检验。 2、真空度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1)系统中存在空气对制冷系统的影响:空气往往聚集在冷器,高压管路等零部件中,因空气在制冷系统中不能冷凝,使冷凝压力增高,减少换热面积,降低换热设备的换热效果(降低制冷量),使压缩机排气压力升高,同时冷冻机油氧化加剧,引起制冷剂的分解,增大运转电流、增大消耗功率、降低能效比,使系统运行经济性降低

2)系统中含有过多水分的空气对制冷系统的影响:制冷系统对冷媒的纯度要求很高,特别是系统中不能含有水分和空气,若系统中水分超标,冷媒在水分存在的情况下会发生水解,生成酸性物质,酸性环境加剧铜在冷媒和润滑油混合物中溶解(氧化),铜离子与压缩机中的钢和铸铁(泵体)发生置换生成铜单质,出现所谓的“镀铜”现象,严重的镀铜现象会直接导致配合部件的磨损甚至发生堵转,同时水分导致的酸性环境还会加剧油的劣化最终导致点击烧毁;另外系统中水分过多容易引起毛细管的冰堵二:抽真空基本原理: 抽真空是使用旋片式真空泵(旋片泵)抽出密封容器中的干燥气体,旋片泵式一种油封式机械真空泵,工作压强范围101325-1.33*10-2Pa,属于低真空泵,若附有气镇装置,还可以排除一定量的可凝性气体。 旋片泵主要由泵体、转子、旋片、端盖、弹簧等组成。在旋片泵的腔内偏心地安装一个转子,转子外圆与泵腔内表面相切(二者由很小的间隙),转子槽内装有带弹簧的二个旋

覆盖全业务流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覆盖全业务流程财务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摘要 财务管理业务包括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总账管理和决策支持。随着西部管道公司的业务扩展和人员增加,出现了财务核算逐渐复杂,财务帐套逐渐增多,工作量成倍增长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通过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从而进一步规财务管理,减少人为干预,最大程度的完成集成自动化流程,提升系统数据的决策支持能力和数据共享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关键词】财务信息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覆盖全业务流程 1 系统目标 通过建立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管理解决方案达到如下目标: 提高办公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解决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办公业务处理问题,有效解决信息快速沟通、共享,提高信息流转、签报效率;通过系统实现各岗位、各部门的业务协同,达到协同办公、信息共享;为公司各层次工作人员提供财务相关的准确、全面的信息支撑,进而全面提升企

业财务管控水平。 信息系统中,由系统的运转来保证制度、流程的严格执行,保障企业管理规、高效,过程可控,过程可溯,提高企业的整体执行能力。 实现“泛化到精细化管理”的业务战略:通过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的部署和应用,辅助企业管理行业泛化管理向本公司甚至本部门精细化管理转型。将现有的重复工作系统化,财务人员脑力劳动转移到有价值,计算机无法完成的工作容中,只有通过解决人员工作量,才能真正实现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规化、程序化、标准化。 2 系统总体设计 2.1 总体设计思路 本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技术手段,从系统工程设计角度对财务管理全流程中的业务数据和相关信息进行整合并集成,形成一个数据共享,覆盖全业务流程的财务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西部管道公司通过该方案拟解决预算管理、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资产管理、总账管理和决策支持业务流程。该方案包括的子系统和模块分别为:预算管理子系统、报销系统子系统、合同结算子系统、薪酬管理模块、司库管理平台、账务监控及总账管理模块、控管理子系统、往来签认管理模块、三金管理、项目投资辅助管理系统、财务报表管理子系

机电设备生产工艺流程

机组生产工艺流程 一、主机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生产步骤: 1、原材料采购 公司原材料采购有严格执行的工作流程:专业采购人员首先收集原材料的消耗需求,将必备的原料质量标准和采购数量向《合格供应商名录》范围内的同类货品供应商广泛发出询价议价通知,然后将收集到的各供应商提交原材料样本送检,筛选出合格样本,再进行具体的询价议价后,提交采购决策人进行采购决策;组织安排与供应商的合同,并封存样本作为合同执行的辅助材料;货物到厂后,经过检测和化验合格后,组织入库,而对检验不合格的原材料一律不得使用,由采购人员安排退货。公司还在制度中严格规定,财务部门安排付款时,必须收到合格的检化验单,否则不得支付货款;生产部门必须取得合格的检化验单后,才能将相关货品投入生产使用。 2、进货检验

原材料到厂后,由厂内熟悉产品性能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严格检验,保证进厂的产品均为合格产品。 3、下料 根据生产要求合理安排人手,产线工人根据设计图纸要求,进行下料作业。4、焊接成型 由持有上岗证的技术工人对下料进行焊接。焊接要求:铜管之间的焊接使用铜焊丝,铜件与钢件、钢件与钢件的焊接使用高银焊丝,氧气与乙炔共同燃烧基础上,在150°高温下,使焊丝溶解成液态,在铜件与铜件及铜件与钢件或钢件与钢件的焊口处焊接,要求不出现焊眼,确保其气密性。 5、打压试漏 打压试漏:为确保空调主机的内循环系统的密闭性,需使用打压设备以氮气为媒介打压试漏。用压力表为测压工具,根据不同机型而达到不同的压力标准。在保压24小时后,应无降压情况。 6、抽真空 抽真空:在完全封闭,内部系统畅通的情况下,使用真空泵抽机组内空气,根据真空表指示,30分钟,30Pa以下, 确保主机内处于真空状态。 7、冷媒充注 冷媒充注:在作抽真空工序后,充注氟。在充注前确保主机各个阀门完全关闭。充注过程中,氟瓶高于主机机身,而且确保氟瓶、充注管、和主机的连接无漏气现象。 8、整机调试 8.1空负荷试车

XXX公司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毕业论文

XXX公司业务流程管理信息系统的设 计与实施毕业论文 目录 XXXX公司业务流程 .......................................... I 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I A Thesis Submitted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II for the Degree for the Master of Engineering............... II 摘要..................................................... I Abstract(你找人改改)...................................... II 目录................................................... III 1 绪论. (1)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 1.2国外研究现状 (2)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容 (5) 2 关键技术研究 (7) 2.1M OSS 2007简介 (7) 2.2K2 BLACKPEARL (7) 2.3UML建模技术 (12) 2.4本章小结 (13)

3 业务流程管理系统的业务与需求分析 (14) 3.1企业现状分析 (14) 3.2业务流程梳理 (16) 3.3系统功能需求 (20) 3.4系统非功能需求 (24) 3.5本章小结 (25) 4 系统设计与实现 (26) 4.1 (26) 系统逻辑结构设计 (26) 4.1.1总体设计 (26) 4.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28) 4.4数据库设计 (41) 4.5系统实现 (46) 4.5安全设计 (47) 4.6本章小结 (48) 5 系统设计与实现 (49) 5.1系统层次及功能划分 (49) 5.2代码实现 (53) 5.3实施效果评估 (59) 5.4本章小结 (63) 6 系统测试 (6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