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本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本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本质(含解析)
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本质(含解析)

2019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基因的

本质(含解析)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与生物体内DNA的合成无关的是()

A. 能源物质

B. 逆转录酶

C. 尿嘧啶

D. 解旋酶

2.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 该图中 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3.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的连接正确的是

()

A. B.

C. D.

4.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17%

B. 32%

C. 34%

D. 50%

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 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有肽键数目的变化

B. 酶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 DNA只能通过自我复制而产生

D.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7.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 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 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 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 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8..右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 该基因的碱基为3:2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

9.用15N标记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其结果可能是()

①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②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③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④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10.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 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 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

和终止密码子

11.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DNA是双螺旋结构

B. 碱基严格互补

配对

C.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12.把两条链都是由14N构成的DNA放到15N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含14N的DNA与不含的DNA的比为

A. 1:4

B. 1:6

C. 1:

3 D. 1:7

13.一条双链DNA分子,G和C占全部碱基的44%,其中一条链的碱基中A占26%,C占20%,那么其互补链中的A和C分别占该链全部碱基的百分比是()

A. 28%和22%

B. 30%和24%

C. 26%和20%

D. 24%和30%

14.在DNA复制过程中,保证复制准确无误进行的关键步骤是

()

A.破坏氢键并使DNA双链分开

B.游离核苷酸与母链碱基互补配对

C.配对的游离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子链与模板母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1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B. 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

C.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

D. 遗传物质初步水解后能得到四种核苷酸

16.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此实验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 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B. 说明了R型活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细菌

C. 说明了R型活细菌是无毒性的

D. 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的

二、实验探究题

17.H7N9是一种造成人、禽类等患流行性感冒的正黏液病毒科病毒,它会造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在世界各地常会有周期性的大流行.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该病毒的主要化学组成,做了如下实验.

将病毒搅碎,稀释成溶液.

实验步骤、现象如下表:

①用双缩脲试剂时C组实验观察到的颜色变化是紫色,这说明病毒的成分中含有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在A组实验中,出现蓝色说明________.

②D组实验现象是有红色出现,说明________.A组的处理条件是

________.

③该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

三、综合题

18.下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②的名称是________。

(2)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唯一标号是________。

(3)构成DNA分子基本骨架的组成成分在图中的标号是

________。

(4)图中的碱基对一共有对;在图示的这些碱基对中,所携带的遗传信息有________种。

(1)写出乙图中序号代表的结构的中文名称:2________ ,

6________ ,8________ ,9________

(2)乙图中DNA片段中碱基对有________ 对,该DNA分子应有________ 个游离的磷酸基。

(3)从甲图可看出DNA复制的方式是________,从乙图主链上看,两条单链方向________ 。

(4)DNA分子两条链上的碱基可以连接成碱基对,并且遵循

________原则。

(5)甲图中,A和B均是DNA分子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酶,其中A能将DNA的双链打开成单链,则A是________酶;B能将单个

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从而形成子链,B是________酶。

(1)DNA分子中________(填序号)与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四种碱基中,胸腺嘧啶(T)与________(A)的数量相等.(2)DNA分子空间上呈独特的________结构,复制时,在

________的作用下,________(填序号)断开.

(3)DNA分子中________(填序号)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构成DNA分子的多样性.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下列物质中与生物体内DNA的合成无关的是()

A. 能源物质

B. 逆转录酶

C. 尿嘧啶

D. 解旋酶

【答案】C

【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解:A、DNA的合成需要能量,因此与能源物质有关,A错误;B、以RNA为模板合成DNA时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B错误;

C、尿嘧啶是RNA特有的碱基,与DNA的合成无关,C正确;

D、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DNA和RNA的比较:

(2 )复制需要的基本条件:①模板:解旋后的两条DNA单链②原料:四种脱氧核苷酸③能量:ATP④酶:解旋酶、DNA聚合酶

2.如图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 ④代表的物质中储存着遗传信息

B. 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

C. 该图中 是脱氧核糖或核糖

D. DNA分子中A与T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基本单位,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分析题图:图示表示一个DNA分子的片段,其

中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①、②和③共同构成

的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而

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不能贮存遗传信息,A不符合题意;不同生

物的DNA分子都是由四种④脱氧核苷酸组成,即不同生物的DNA 分子中④的种类无特异性,B符合题意;图示两条链都含有碱基T,因此都是DNA链,其中的五碳糖都是脱氧核糖,C不符合题意;A 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

C与G碱基对含量越高,其结构越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①是含氮碱基、②是脱氧核糖、③是磷酸④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1、DNA的组成元素:C、H、O、N、P

2、DNA的基本单位:脱氧核糖核苷酸(4种)

3、DNA的结构:

①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②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

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

③碱基配对有一定规律: A =T;G = C。(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4.DNA的功能:携带遗传信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

3.在制作DNA双螺旋模型的过程中,如图所示的连接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解:A、磷酸二酯键的位置不对,应该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A错误;

B、该脱氧核苷酸链的磷酸二酯键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B正确;

C、该脱氧核苷酸链中的磷酸二酯键的位置不对,应该连接在磷酸和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3号碳原子上,C错误;

D、该脱氧核苷酸链中,下面的磷酸多出一个化学键,D错误.

故选:B.

【分析】DNA分子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苷酸,1分子脱氧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脱氧核糖、1分子含氮碱基组成;脱氧核苷酸中碱基连接在脱氧核糖的1号碳原子上,磷酸连接在脱氧核糖的5号碳原子上;脱氧核糖的3号碳原子的﹣OH与另一个脱氧核苷酸的磷酸反应,脱去1分子水形成1个磷酸二酯键,许多脱氧核

苷酸分子由磷酸连接形成脱氧核苷酸链;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双螺旋形成DNA分子.

4.分析某生物的双链DNA,发现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其中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则对应链中腺嘌呤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

A. 17%

B. 32%

C. 34%

D. 50%

【答案】A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已知双链DNA分子中,腺嘌呤与胸腺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64%,即A+T=64%,则A=T=32%,C=G=50%﹣32%=18%.又已知一条链上的腺嘌呤占该链全部碱基的30%,即A1=30%,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 ,所以A2=34%,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是17%.故答案为:A.

【分析】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T=C+G,即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2)双链DNA分子中,A= ,其他碱基同理.

5.下列关于生物遗传物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

B. 除部分病毒外,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C. 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

D. 生物细胞中DNA较多,所以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答案】D

【考点】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实验

【解析】【解答】A、某一生物体内的遗传物质只能是DNA或RNA,如果含有DNA,则遗传物质就是DNA,A正确;

B、除部分病毒外,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 正确;

C、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所以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C正确;

D、由于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少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D

【分析】核酸根据五碳糖不同分为DNA和RN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内既含有DNA也含有RNA,遗传物质是DNA,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DNA或者RNA,所以病毒的遗传物质为DNA或者RNA.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染色体复制过程中有肽键数目的变化

B. 酶水解后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

C. DNA只能通过自我复制而产生

D. RNA通常只有一条链,它的碱基组成与DNA完全不同

【答案】A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分析】染色体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染色体的复制过程中,有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涉及肽键数目的变化,故A正确;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故酶水解的最后产物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故B错;产生DNA的过程有DNA分子复制和RNA 的逆转录,故C错;RNA通常是单链,组成碱基有A、G、C、U,组成DNA的碱基有A、G、C、T,故二者不完全相同,因此D 错。

7.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如果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那么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的特点是()

A. 部分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B. 全部DNA分子含有放射性

C. 所有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

D. 所有分子的两条链都没有放射性

【答案】A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解:A、由于DNA是以半保留方式进行复制的,所以用放射性完全标记的1个双链DNA分子在无放射性标记的溶液中复制两次,所产生的4个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放射性,A正确;B、全部DNA分子中只有2个DNA分子含有

放射性,B错误;

C、只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C错误;

D、有2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D错误.

故选:A.

【分析】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

子的过程.时间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间期;条件是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连结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

制.

8..右图为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

B. 该基因的碱基为3:2

C.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①部位,DNA解旋酶作用于②部位

D. 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

链占

【答案】D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分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元素只含C、H、O、N、P。在双链DNA分子中,A等于T也占全部碱基的20%。

由于A+T+G+C=100%、C=G,得出C和G各占全部碱基30%,所以该基因的碱基为3:2。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磷酸二酯键,DNA解旋酶作用于氢键。复制3次共产生8个DNA,16条脱氧核苷酸链,有两条母链含15N,所以含15N的脱氧核苷酸链占。故

选D。

9.用15N标记含有1000个碱基对的DNA分子,其中有胞嘧啶600个,该DNA分子在14N的培养基中连续复制3次,其结果可能是()

①含有15N的DNA分子占

②含有14N的DNA分子占

③复制过程中需要腺嘌呤脱氧核苷酸2800个

④复制结果共产生8个DNA分子.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考点】DNA分子的复制

【解析】【解答】①1个DNA经过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 分子,含有15N的DNA分子有2个占,①符合题意;

②8个DNA分子都含14N,比例为100%,②不符合题意;

③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该DNA分子中有胞嘧啶600个,

A+C=1000个,则A=400个.复制3次需A的数量=(23﹣1)

×400=2800个,③符合题意;

④1个DNA经过3次复制,共产生23=8个DNA分子,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DNA复制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②第n次复制需要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

10.如图为某植物细胞一个DNA分子中a、b、c三个基因的分布状况,图中Ⅰ、Ⅱ为无遗传效应的序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每个植物细胞中,a、b、c基因都会表达出相应蛋白质

B. a、b互为非等位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时可自由组合

C. b中碱基对若发生了增添、缺失或替换,则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不一定改变

D.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基因的首、尾端存在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

【答案】C

【考点】基因与DNA的关系

【解析】【解答】A、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b、c基因不一定在每个细胞中都会表达,A错误;

B、s、b基因位于一个DNA分子上,在遗传时遵循连锁定律,B错

误;

C、b中碱基对发生变化,属于基因突变,但基因突变不一定引起

生物性状改变,C正确;

D、起始密码子和终止密码子位于mRNA上,基因的本质是DNA,D错误.

故选:C.

【分析】1、基因突变是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因此DNA分子上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不一定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会引起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翻译形

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序列改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

突变后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改变,因此生物性状不一

定发生变化.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

进行自由组合,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不进行自由组合,遵循连锁定律.

3、染色体结构变异包括染色体片段的重复、缺失、易位和倒位,

染色体结构变异可以通过显微镜进行观察,基因突变不能通过显微

镜观察.

11.如图是一个DNA分子的片段,从图中不能得到的信息是()

A. DNA是双螺旋结构

B. 碱基严格互补

配对

C. 嘌呤数等于嘧啶数

D. 两条脱氧核苷酸链反向平行

【答案】D

【考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解析】【解答】解:A、由图可知DNA是由两条链构成的双螺旋结构,A正确;

B、由图可知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严格互补配对,B正确;

C、DNA两条链之间的碱基严格互补配对,且总是嘌呤与嘧啶配对,因此嘌呤数等于嘧啶数,C正确;

D、根据题图无法判断两条链是否是反向平行,D错误.

故选:D.

【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DNA分子的片段,DNA是由两条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

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

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

12.把两条链都是由14N构成的DNA放到15N的环境中复制,经过三次复制后,含14N的DNA与不含的DNA的比为

A. 1:4

B. 1:6

C. 1:

3 D. 1:7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3章基因的本质全章复习测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mRNA片段 B. 遗传信息是指组成DNA的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C.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DNA和基因是同一概念 2.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真核细胞内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DNA的唯一载体 B. 在DNA分子结构中,与脱氧核糖直接相连的一般是一个磷酸基和一个碱基 C. DNA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的比值为1或2 D.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4.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在细胞中,基因是指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B. CFTR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生物的性状 C.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D. 基因中4种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代表着遗传信息 5.决定自然界中生物多样性和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生物体内() A. 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B. 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氨基酸种类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D. 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6.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基因的主要载体是染色体 B. 每个DNA分子上都只有一个基因 C. 基因由一条脱氧核苷酸链组成 D.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苷酸 7.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脱氧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脱氧核苷酸是组成基因和DNA的基本单位 B.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 基因只存在于染色体上 D. 一条染色体上可能含有1个或2个DNA分子 8.如图所示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该图示能表明 A.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B.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C. 染色体上的绝大多数片段都是基因 D. 深红眼基因和朱红眼基因互为等位基因 9.下列关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 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C. 基因的基本组成单位和染色体的基本组成成分是一致的 D. 在生物体的细胞中,染色体的数量和基因的数量是不同的

笔记(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 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1条B.2条C.3条D.4条

高考生物专题 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15分钟满分:50分) 1.(2016·福建质检)为治理养殖场粪便污水的排放造成的环境污染,某地用芦苇、鱼、藻类植物、浮游动物、细菌、真菌等构建人工湿地,通过沉降、分解和做鱼的饵料等对污水进行处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1)人工湿地的建立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原因是____________。 (2)人工湿地中的藻类等植物生长旺盛,主要原因是细菌、真菌分解粪便污水中的有机物,为藻类植物提供了丰富的____________。 (3)调查发现,该湿地物种数逐年增加,这实际上是群落的________过程,随之其营养结构趋于复杂,________稳定性增强。 (4)人工湿地只能净化一定量的污水,原因是该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芦苇能分泌抑制藻类生长的物质,两类生物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芦苇能净化水体、涵养水源、为鸟类提供栖息,觅食,繁殖的场所,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价值。 答案(1)合理调整了能量流动关系,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2)含N、P的无机盐和二氧化碳(3)演替(次生演替)抵抗力(4)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5)竞争间接 2.回答下列与生态工程有关的问题: (1)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与传统的工程相比,生态工程具有少消耗、多效益、____________等特点。 (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协调与平衡、________、________和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人畜粪便用于农作物的生产主要符合________原理;连年种植单一品种造成病虫害增加主要违反了________原理。 (3)“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专题训练25 浅尝现代生物技术 一、选择题 1.诱导丛状苗时,培养基中应添加的植物激素及配比是() A.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B.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细胞分裂素浓度 C.生长素浓度相对小于赤霉素浓度 D.生长素浓度相对大于赤霉素浓度 2.将无根的非洲菊幼苗转入无植物激素的培养中,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应出现的现象是( ) 3.下图为某二倍体植株花药中未成熟花粉在适宜培养基上形成完整植株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花药中未成熟的花粉愈伤组织丛芽完整植株 B.过程①②需要避光,过程③需要照光 C.过程①说明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 D.过程③获得的完整植株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4.菊花茎的切段在发芽培养基培养的过程中,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茎的切段不能带有叶片 B.要始终保持在无菌环境中培养 C.培养基中苄基腺嘌呤与萘乙酸的比例要较高 D.茎的切段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可形成丛状苗 5.下列有关花药培养基配制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诱导生根的培养基配方比诱导生芽或胚状体的培养基配方中的IAA相对浓度高 B.花药培养的各个阶段,培养基配方不完全一样 C.花药培养可在同一培养基上培养至长出幼小植株再更换培养基继续培养 D.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是先分化出芽再分化出根 6.水稻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如下过程培育成试管苗。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中的植物细胞都具有全能性,且全能性的表达程度相同 B.植物愈伤组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有机物 C.水稻花药经a~d发育成试管苗的过程不涉及减数分裂 D.图中试管苗的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 7.将菊花外植体接种到MS培养基,可以培育出菊花试管苗。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 B.将菊花外植体培育成试管苗,其原理是细胞分裂、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 C.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同时使用,既有利于细胞分裂,又有利于分化 D.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 8.某组织培养实验室的愈伤组织被真菌严重污染,为查找污染原因设计了4个实验,实验条件除图示外其他均相同。如图表示实验结果,据图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 )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细胞呼吸

专题训练5 细胞呼吸 一、选择题 【必考集训】 1.在需氧呼吸过程中,氧的作用是( ) A.与葡萄糖中的碳结合生成CO2 B.与[H]结合生成H2O C.参与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2.新鲜蔬菜放在冰箱的冷藏室中能适当延长保存时间的原因是( ) A.细胞呼吸减弱 B.细胞呼吸加强 C.光合作用减弱 D.促进了物质的分解 3.(2017浙江模拟)下列过程只属于柠檬酸循环的是( ) A.二氧化碳的生成 B.丙酮酸的生成 C.[H]的生成 D.形成大量ATP 4.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合成ATP的酶只存在于线粒体内膜上 B.柠檬酸循环只发生在线粒体基质中 C.在无氧条件下,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中被还原成乳酸 D.肌肉细胞厌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刺激神经末梢,使人产生酸痛的感觉 5.下图是需氧呼吸过程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反应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中的大部分能量在①阶段释放 B.②阶段所需的酶均分布于线粒体基质 C.③阶段的电子传递需要酶的参与 D.①②阶段为③阶段顺利进行直接供能 6.(2017浙江名校协作体联考)将表中4支试管置于适宜的温度下,经过一定时间后不能产生ATP的是( ) 试管编号添加物质 1 葡萄糖+线粒体+O2 2 丙酮酸+线粒体+O2 3 葡萄糖+细胞溶胶 4 丙酮酸+细胞溶胶 A.1号和3号 B.2号和3号 C.1号和4号 D.2号和4号 7.下列关于人体需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各阶段产生的还原氢都和氧反应生成水 B.释放的能量都以ATP的形式储存起来 C.柠檬酸循环产生的还原氢最多,释放的能量最多 D.产生的水中的氧原子不全部来自参加反应的氧气中的氧原子 8.某植物器官的呼吸强度(用CO2释放量表示)与O2吸收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分析正确的是( )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三章《基因的本质》复习教案

教材解读 第3章《基因的本质》是在前两章学习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认识基因的本质。第3章教材在初中生物课和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的基础上,从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详尽地阐述遗传的物质基础和作用原理。通过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证据,DNA分子的结构和复制功能,以及基因的基本概念等内容,使学生对DNA和基因的有关结构、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在遗传上的作用等方面的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其教学内容的结构 单元目标 一、知识方面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概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3.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4.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同与人合作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讨论技术的进步在探索遗传物质奥秘中的重要作用。

2.认同人类对遗传物质的认识是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3.初步形成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相统一、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 三、能力方面 1.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进行遗传信息多样性原因的探究。 3.就科学家探索基因的本质的过程和方法进行分析和讨论,领悟假说—演绎和模型方法在这些研究中的应用。 学法导航 第3章第1节《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主要讲述了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本节的“问题探讨”,首先呈现了一个曾经在科学界争议了很长时间的问题:“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是遗传物质?”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直接回答(因为节标题已经说明答案),而是让学生思考如何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了解科学家当年的研究过程和方法的兴趣。 在讲述DNA是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前,本文首先讲述了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与原教材比较,本段没有从遗传物质的间接证据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出发,而是以简洁的语言,指出20世纪中叶,为什么大多数科学家认为蛋白质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这样讲述可以简洁明确地引入对本节主题的讨论,避免了与前面所讲内容的重复。 在讲述对遗传物质的早期推测的基础上,本节又讲述了“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之所以选择这两个实验,是因为这两个实验是20世纪中叶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最具影响力,也是最经典的实验。通过两个实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这两个实验虽然实验对象不同,方法不同,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但都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从而认同科学结论的获得,最基本的方法是实证的方法。并认识到一个正确的结论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人类对科学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如在艾弗里实验的8年后,赫尔希和蔡斯才通过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最终使人们确信DNA 是遗传物质。 在讲述这两个实验时,为了让学生领悟科学的过程和方法,教材不仅按照科学家的探索历程,以问题的形式引领学生层层深入地进行思考,还较详细地讲述了这两个实验的具体方法。虽然艾弗里与赫尔希等人的实验方法不同,但是实验的设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通过对两个实验方法的讲述,使学生理解科学家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把DNA与蛋白质区分开,分别观察DNA或蛋白质的作用。 结构特点,而是在讲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之前,采取讲故事的形式,以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的研究历程为主线,逐步呈现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通过阅读这则故事,学生不仅能自然地了解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内容,还能得到多方面的启示:在众多有造诣的科学家中,两个年轻学者之所以脱颖而出并非偶然,对问题的兴趣是科学探索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24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专题训练24 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一、选择题 1.亚硝酸盐可与对氨基苯磺酸反应,再与N-1-萘基乙二胺偶联,其产物颜色是( ) A.红黄色 B.橙黄色 C.紫红色 D.蓝色 2.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3.家庭中制作泡菜的方法: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温度适宜的地方。下列与此过 程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消毒 B.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提供乳酸菌菌种 C.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和种类将减少 D.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大量的食盐抑制了乳酸菌的发酵过程 4.为了在市场上有竞争力,泡菜厂家需要不断地开发新产品。下面不是开发新产品所考虑的内容是( ) A.对泡菜材料进行创新拓展 B.对水与盐的比例进行调整 C.对香辛料的种类和比例进行调整 D.对通气发酵和密封发酵的时间比例进行调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挑选葡萄冲洗榨汁A醋酸发酵果醋 B.榨汁前,榨汁机和发酵瓶都需要用体积分数为70%的盐酸消毒 C.制作葡萄酒的装置采用长而弯曲的导管排气可以防止杂菌污染 D.在葡萄酒深层发酵时接种醋化醋杆菌可以发酵得到葡萄醋 6.下列关于制作果酒和果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变酸的果酒液面观察到的菌膜,一般是醋化醋杆菌大量繁殖形成的 B.酵母菌和醋化醋杆菌的发酵过程均需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 C.在果酒制作过程中无须接种酵母菌,只需控制适宜的温度即可 D.果酒的酒精度越高,接种醋化醋杆菌后得到的果醋酸度就越高 7.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二、非选择题 8.(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蓝莓富含花青素,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是世界粮农组 织推荐的五大健康水果之一,蓝莓的深加工产品也深受人们的喜爱,下图是某实验室利用蓝莓酒制 作蓝莓醋的实验装置,回答以下问题。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表达和基因的本质

高一生物必修二第三、四章试卷 姓名班级座位号 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说明了DNA是遗传物质,下列叙述中属于该实验不能证实的是() A.DNA能进行自我复制 B.DNA能控制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DNA能控制生物体的性状遗传 D.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以下不能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的是() A.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B.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C.能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能直接表现或反映出生物体的各种性状 3.下列关于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叙述,确切的是() A.染色体、DNA都是遗传物质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组成成分,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C.不同生物中,染色体上具有的DNA数量不同 D.DNA在细胞中全部存在于染色体上 4.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在形成子代噬菌体时,用来作模板物质的是 A.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 B.细菌内的蛋白质 C.噬菌体的DNA分子 D.细菌内的DNA分子

5.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 A.吸附→注入→组装→合成→释放 B.注入→吸附→组装→合成→释放 C.吸附→注入→合成→组装→释放 D.注入→吸附→合成→组装→释放 6.最能说明染色体是DNA的载体的事实是() A.DNA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 B.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之一 C.DNA和蛋白质组成染色体的一级结构 D.染色体的遗传动态引起DNA数量变化 7.用同位素35S和32P分别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然后用标记的噬菌体做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入细菌体内的成分中() A.含35S B.含32P C.含35S和32P D.不含35S和32P 8.DNA完全水解(彻底水解)后得到的化学物质是() A.四种脱氧核苷酸 B.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 C.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D.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磷酸 9.有一对氢键连接的脱氧核苷酸,已查明它的结构中有一个腺嘌呤,则它的其他组成应是() A.三个磷酸、三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B.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胞嘧啶 C.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胸腺嘧啶 D.两个磷酸、两个脱氧核糖,一个尿嘧啶

高考生物专题-下丘脑

分析高考试题,下丘脑专题复习 在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中,结合高考试题,进行题型分析,有助于把握高考命题的方向,对相关知识进行渗透,有助于知识的深刻理解与掌握。下面搜集了近两年与下丘脑有关的高考试题,对下丘脑进行以下归纳总结。 一、下丘脑与体温调节(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 【例1】(05全国理综卷Ⅱ,4).当人处于炎热环境时,会引起 A.冷觉感受器兴奋 B.温觉感受器抑制 C.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加 D.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 【例2】(04广东33)试填空完成下图所示的炎热环境、寒冷环境引起人体体温调节的生理机制。图中的数字分别表示相应的生理活动。 ①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皮肤温觉感受器兴奋②皮肤血管舒张③汗腺分泌增强④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⑤皮肤血管收缩⑥骨骼肌不自主收缩⑦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二、下丘脑——内分腺的枢纽 (一)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下丘脑 【例3】(05北京春季理综31)右图为雌性高等动物性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性激素分泌活动的调节枢纽是________。 (2)促性腺激素可以调节②_______的分泌活动。 (3)雌激素能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________及_________。 (4)孕激素能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发育,为_______着床准备条件。 (5)当血液中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影响__________和①________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 下丘脑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① 促性腺激素 ② 雌激素、孕激素

高考生物专题训练生态工程

专题训练29 生态工程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农业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现了对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B.建立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无废料生产体系 C.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使能量尽可能多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2.据下图判断,下列叙述不符合生态学原理的是( ) A.物质经过多级利用,实现了良性循环 B.每一级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经济效益 C.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各级产物都可以利用,减少了废物和污染 3.在“稻—鸭—鱼”生态工程中,水稻为鸭和鱼提供了荫蔽条件和适宜的生存环境,鸭的粪便可作为鱼的饵料,鸭和鱼可减少稻田中的杂草和害虫,其活动又可增加水中的氧含量。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可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B.促进了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 C.成本核算时应包括投入的人工费用 D.水中氧含量的增加有利于水稻生长 4.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 B.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率 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 D.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5.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的祖先通过自身的生产和生活实践,积累了对生态方面的感性认识和经验,并形成了一些生态学思想,如自然与人和谐统一的思想。根据这一思想和生态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 B.若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生产者固定的能量便可反复利用 C.“退耕还林、还草”是体现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实例 D.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自己的消耗标准 6.“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是江浙平原水网地区典型的高效农业系统,下图表示这一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测试题及答案

第3章基因的本质 一、选择题 1.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A.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A.碱基B.磷酸C.脱氧核酸D.任一部位3.一个DNA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子链() A.是DNA母链的片段B.和DNA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和DNA母链相同,但T被U所代替D.和DNA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A.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a代表磷酸,b为五碳糖,c为含氮碱基 B.DNA的b有一种 C.DNA的c有一种 D.DNA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A.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DNA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A.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A.0.25 B.0.4 C.1 D.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一条链中A和T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和T的数量也相等 B.一条链中G为C的2倍,则互补链中G为C的0.5倍 C.一条链中A︰T︰G︰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一条链的G︰T = 1︰2,则互补链的C︰A = 2︰1 11.一个双链DNA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的脱氧核苷酸有() A.6 000个B.4 500个C.6 400个D.7 200个 12.用32P和35S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A.含32P和35S B.不含32P和35S C.含32P,不含35S D.含35S,不含32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A.1条B.2条C.3条D.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P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则其后代中含有32P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A.1 % B.2 % C.0.5 % D.50 % 15.在双链DNA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生物必修一高考真题分专题整理(含详细答案)

专题01 细胞的组成与结构 1.(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Ⅱ)·1)新冠病毒(SARS-CoV-2)和肺炎双球菌均可引发肺炎,但二者的结构不同,新冠病毒是一种含有单链RNA的病毒。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进入宿主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B.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均可利用自身的核糖体进行蛋白质合成 C.新冠病毒与肺炎双球菌二者遗传物质所含有的核苷酸是相同的 D.新冠病毒或肺炎双球菌的某些蛋白质可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反应 2.(2020年山东省高考生物试卷(新高考)·1)经内质网加工的蛋白质进入高尔基体后,S酶会在其中的某些蛋白质上形成M6P标志。具有该标志的蛋白质能被高尔基体膜上的M6P受体识别,经高尔基体膜包裹形成囊泡,在囊泡逐渐转化为溶酶体的过程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转化为溶酶体酶;不能发生此识别过程的蛋白质经囊泡运往细胞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M6P标志的形成过程体现了S酶的专一性 B.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参与溶酶体酶的合成 C.S酶功能丧失的细胞中,衰老和损伤的细胞器会在细胞内积累 D.M6P受体基因缺陷的细胞中,带有M6P标志的蛋白质会聚集在高尔基体内 3.(2020年天津高考生物试卷·2)组成下列多聚体的单体的种类最多的是() A.血红蛋白B.DNA C.淀粉D.纤维素 4.(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1)下列关于细胞中无机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由水是生化反应的介质,不直接参与生化反应 B.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主要存在于液泡中 C.无机盐参与维持细胞的酸碱平衡,不参与有机物的合成 D.无机盐多以离子形式存在,对维持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5.(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2)下列关于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叙述,错误 ..的是()A.碳链是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基础 B.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都是生物大分子 C.细胞利用种类较少的小分子脱水合成种类繁多的生物大分子 D.细胞中生物大分子的合成需要酶来催化 6.(2020年江苏省高考生物试卷·3)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细胞代谢需要,线粒体可在细胞质基质中移动和增殖 B.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所含核酸的种类相同 C.人体未分化的细胞中内质网非常发达,而胰腺外分泌细胞中则较少 D.高尔基体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包装和膜泡运输紧密相关 7.(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2)下列关于生物体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淀粉的结构单元是蔗糖B.胆固醇是人体所需的物质 C.蛋白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能物质D.人细胞中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是RNA 8.(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3)某DNA片段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表示胞嘧啶 B.②表示腺嘌呤 C.③表示葡萄糖 D.④表示氢键 9.(2020年浙江省高考生物试卷(7月选考)·4)溶酶体是内含多种酸性水解酶的细胞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高尔基体断裂后的囊泡结构可形成溶酶体 B.中性粒细胞吞入的细菌可被溶酶体中的多种酶降解 C.溶酶体是由脂双层构成的内、外两层膜包被的小泡 D.大量碱性物质进入溶酶体可使溶酶体中酶的活性发生改变 10.(2020年全国统一高考生物试卷(新课标Ⅰ)·29)真核细胞的膜结构具有重要功能。请参照表中内容完成下表。 结构名称突触高尔基体(1)_________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功能 (2) _________ (3)_________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作为能量转换的场 所 膜的主要成 分 (4)_________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附答案)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 习(附答案) 伴性遗传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以下是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伴性遗传专题练习,请考生检测。 一、选择题 1.与常染色体遗传相比,伴性遗传的特点是() ①正交与反交结果不同②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③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或女性患者多于男性④可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A.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②③ 解析: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往往与性别相关联,再加上有些基因在一对性染色体上的分布情况不一样,所以伴性遗传表现出和常染色体上的遗传不一样的特点,如正、反交结果不同,与性别有关等。常染色体遗传中男女患者比例大致相同。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中都会出现代代遗传或隔代遗传。 答案:C 2.果蝇的红眼为伴X显性遗传,其隐性性状为白眼。在下列杂交组合中,通过眼色即可直接判断子代果蝇性别的一组是() A.杂合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B.白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 C.杂合红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D.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 答案:B

3.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选项遗传方式遗传特点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常表现交叉遗传B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女性多于男性,代代相传C 伴Y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D 常染色体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当,有明显的显隐性解析: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 答案:C 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Ⅱ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解析:分析图示可知,Ⅲ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Ⅰ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应高于女性;由于Ⅲ片段为X、Y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所以Ⅲ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男性;尽管Ⅱ片段为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但Ⅱ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与常染色体遗传并不相同,而是与性别有关,有时男性患病率并不等于女性,如①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女性,所有隐性个性均为男性;②XaXaXaYA后代中所有显性个体均为男性,所有隐性个体均为女性。

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的本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生物_必修二_基因的本质 1 .肺炎双球菌最初的转化实验结果说明( ) A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DNA B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转化的因子 C .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的转化因子是蛋白质 D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在DNA 分子中,两条链之间的两个脱氧核苷酸相互连接的部位是( ) A .碱基 B .磷酸 C .脱氧核酸 D .任一部位 3.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 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4.下列制作的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中,连接正确的是() 5.DNA 分子在细胞什么时期能够自我复制( ) A .有丝分裂前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期 B .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 C .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 D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6.下图表示核苷酸的结构组成,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图中a 代表磷酸,b 为五碳糖,c 为含氮碱基 B .DNA 的b 有一种 C .DNA 的c 有一种 D .DNA 是由脱氧核糖核苷酸构成的双链结构 7.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的依据是( ) A .染色体能被碱性染料着色 B .染色体能变细变长 C .它能复制,并在前后代间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D .DNA 主要分布于染色体上 8.噬菌体侵染细菌繁殖形成的子代噬菌体( ) A .含有细菌的氨基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 B .含有细菌的核苷酸,都不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 C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核苷酸,不含有细菌的氨基酸 D .含有亲代噬菌体的氨基酸,不含有细菌的核苷酸 9.若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 + G)︰(T + C)= 2.5,则 DNA 双链中(A + G)︰(T + C)的比值是( ) A .0.25 B .0.4 C .1 D .2.5 10.下述关于双链DNA 分子的一些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 A .一条链中A 和T 的数量相等,则互补链中A 和T 的数量也相等B .一条链中G 为C 的2倍,则互补链中G 为C 的0.5倍 C .一条链中A ︰T ︰G ︰C = 1︰2︰3︰4,则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比为2︰1︰4︰3 D .一条链的G ︰T = 1︰2,则互补链的C ︰A = 2︰1 11.一个双链DNA 分子中含有胸腺嘧啶的数量是胞嘧啶的1.5倍,现测得腺嘌呤数量为1 800个,则组成该DNA 的脱氧核苷酸有 ( ) A .6 000个 B .4 500个 C .6 400个 D .7 200个 12.用32P 和35 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DNA 和蛋白质外壳,然后用这种噬菌体去侵染大肠杆菌,则新形成的第一代噬菌体中( ) A .含32P 和35S B .不含32P 和35 S C .含32P ,不含35S D .含35S ,不含32 P 13.有两条互补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的DNA 分子为第一代,经过两次复制得到的第三代DNA 分子的脱氧核苷酸链中与原来第一代DNA 分子一条链的碱基序列相同的有 A .1条 B .2条 C .3条 D .4条 14.如果用同位素32 P 标记某一噬菌体内的双链DNA 分子,然后让其侵入大肠杆菌内繁殖,最后释放出400个后代, 则其后代中含有32 P 的噬菌体应占总数的( ) A .1 % B .2 % C .0.5 % D .50 % 15.在双链DNA 分子中,有关四种碱基的关系,下列等式中错误的是 ( ) A .C/T=G/S B .A/T=G/ C C .A+T = G+C D .A+G = T+C 4.下列对肺炎双球菌和T2噬菌体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 A.T2噬菌体可寄生在乳酸菌体内 B.T2噬菌体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由蛋白质构成 C.R 型细菌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 D.S 型细菌可使人和小鼠患肺炎死亡 6.下列有关遗传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 是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 B.真核细胞的DNA 都以染色体为载体 C.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或RNA D.遗传物质在亲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7.一个DNA 分子复制完毕后,新形成的DNA 子链() A .是DNA 母链的片段 B .和DNA 母链之一完全相同 C .和DNA 母链相同,但T 被U 所代替D .和DNA 母链稍有不同 8.噬菌体侵染细菌过程中,具决定意义的步骤是 ( ) A .子代噬菌体的组装、释放 B .细菌提供条件,合成噬菌体DNA 、蛋白质C .亲代噬菌体DNA 在细菌内多次复制 D .亲代噬菌体将DNA 注入细菌细胞内 9.原核细胞基因的非编码区的组成情况是 A .能转录形成信使RNA 的DNA 序列 B .编码区上游和编码区下游的DNA 序列 C .基因的全部碱基序列 D .信使RNA 上的密码子组成 12.一段多核苷酸链中的碱基组成为:35%的A 、20%的C 、35%的G 、10%的T 。它是一段[ ] A .双链DNA B .单链DNA C .双链RNA D .单链RNA 13.下列不是DNA 复制条件的是( ) A .解旋酶、聚合酶 B .脱氧核苷酸 C .DNA 模板和能量 D .逆转录酶 14.如果将含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的两个DNA 分 子都用15N 标记,并只供给精原细胞含14 N 的原料,则该细 胞进行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15N 、14 N 标记的DNA 分子的精子所占比例依次为( ) A .100%、0 B .50%、50% C .50%、100% D .100%、100% 15.假如某大肠杆菌含14 N 的DN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 ,若将 其长期培养在含15N 的培养基中,便得到含15 N 的DNA ,相对 分子质量为b 。现将含15N 的大肠杆菌再培养在含14 N 的培养基中,那么,子二代DNA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 A .(a +b )/2 B .(3a +b )/4 C .(2a +3b )/2 D .(a +3b )/4 16.注射后能使小白鼠因患败血病而死亡的是( ) A .R 型肺炎双球菌 B .加热杀死后的R 型肺炎双球菌 C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 D .加热杀死后的S 型肺炎双球菌与R 型细菌混合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B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RNA C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 D .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蛋白质 18.某双链DNA 分子的碱基中,腺嘌呤的分子数占30%,那么鸟嘌呤的分子数占 A .10% B .20% C .60% D .70% 19.某种DNA 分子中,胸腺嘧啶数占全部碱基的23.8%,则腺嘌呤数与胞嘧啶数之和占全部碱基数的 A .23.8% B .26.2% C .50% D .76.2%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22微生物的利用

专题训练22 微生物的利用 一、选择题 1.下面对发酵工程中灭菌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防止杂菌污染 B.接种前菌种要进行灭菌 C.培养基和发酵设备都必须灭菌 D.灭菌必须在接种前 2.要筛选得到纯净的菌种,通常在固体培养基上划线分离,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每次划线时,接种环都需蘸菌液一次 B.划线分离时,需要把接种环深入到培养基中进行接种 C.在超净台中接种时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D.划线分离后将培养皿正放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 3.分离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细菌时,培养基中加入酚红的目的是( ) A.筛选出能分解尿素的细菌 B.对分离的菌落作进一步鉴定 C.培养基中的酚红可作为细菌的营养 D.若酚红变蓝就能认定该菌能分解尿素 4.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细菌和分离大肠杆菌都使用了LB培养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前者含琼脂,后者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B.两者都含有琼脂 C.前者含有琼脂糖,后者不含琼脂糖但含琼脂 D.两者都不含琼脂和琼脂糖 5.下列关于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倒平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倒好的培养基和培养皿要进行灭菌处理 B.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 C.为防止微生物污染,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操作 D.倒好培养基的培养皿,要立即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6.实验测定链霉素对3种细菌的抗生素效应,用3种细菌在事先准备好的琼脂块平板上画3条等长的平行线(3条线均与图中的链霉素带接触),将平板置于37 ℃条件下恒温培养3 d,结果如图所示。从实验结果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链霉素可以用作治疗伤寒 B.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霍乱菌更有效 C.链霉素对结核杆菌比对伤寒菌更有效 D.链霉素能阻止结核杆菌的生长 7.以下操作与获得单个的菌落无关的是( ) A.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 B.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总是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C.对菌液进行系列稀释操作 D.接种结束,对接种工具灭菌 8.如图是研究人员从红棕壤中筛选高效分解尿素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高中生物基因的本质课件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学习目标导引】 1、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2、搜集DNA 分子结构模型建立过程的资料,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3、概述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4、制作DNA 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5、概述DNA 分子的复制。 6、说明基因和遗传信息的关系。 第1节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知识要点提炼】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1)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①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小鼠活;②向小 鼠注射S 型活细菌,小鼠死;③向小鼠注射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活;④向小鼠注射R 型活细菌+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小鼠死,且从死鼠中分离得到了S 型活细菌。实验④表 明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混合后,R 型的活细菌转化为S 型活细 菌,而且这种转化是可以遗传的。 格里菲思的推论是:在已经被加热杀死的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进这一转化的 活性物质―“转化因子”,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 型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S 型活细菌。 (2)艾弗里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①R 型菌+S 型菌的DNA R 型 菌+S 型菌;②R 型菌+S 型菌的蛋白质或S 型菌的荚膜多糖 只有R R 型菌+S 型菌的DNA +DNA 酶 只有R 型菌。结论:DNA 才是使R 型活细菌产 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1)噬菌体的结构组成:由蛋白质外壳和DNA 组成。 (2)赫尔希和蔡斯以T 2噬菌体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 的实验(见下表)。 实验 T 2噬菌体 实验过程 检测结果(噬菌体上) 第一组 35S 标记蛋白质 与细菌混合培养;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 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无放射性物质存在 第二组 32P 标记DNA 放射性物质主要存在处 (3)结论: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典型例题解析】 例1 美国科学家艾弗里从S 型活细菌中提取出DNA 、蛋白质和多糖物质,然后把它 们分别加入培养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加入了DNA 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中的一 部分转化成了S 型细菌。而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R 型细菌不能发生这种变 化。这一现象说明( ) (A )S 型DNA 是使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B )S 型细菌的性状是由其DNA 决定的 (C )蛋白质和多糖在该转化实验中,正好起了对照作用 (D )在转化过程中,S 型细菌的DNA 可能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 解析 对该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只有加进了S 型细菌的DNA 培养基中,R 型细菌 才发生转化,表现出S 型细菌的性状,这说明S 型细菌的DNA 进入R 型细菌的细胞中,且 实现对其性状的控制,说明DNA 是遗传物质。加入蛋白质、多糖等物质的培养基中,不发 培养 培养 培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