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同药物剂型各有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各有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各有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各有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各有特点

各剂型有各自的特点,剂型之间不能随意相互替代。目前主要的药物剂型有以下15个。

片剂是一味或多味药物加工或提取后与辅料混合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主要供内服。这一剂型最早是从丸剂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到19世纪末,随着压片机械的出现和不断改进,片剂的生产和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目前片剂已成为品种多、产量大、用途广、使用和贮运方便、质量稳定的剂型之一。片剂在我国以及其他许多国家的药典所收载的制剂中,均占1/3以上,可见应用之广。

片剂有其优点,如通常片剂的溶出度及生物利用度较丸剂好;剂量准确,片剂内药物含量差异较小;质量稳定,片剂为干燥固体,且某些易氧化变质及易潮解的药物可借包衣加以保护,光线、空气、水分等对其影响较小;服用、携带、运输等较方便;机械化生产,产量大,成本低,卫生标准容易达到。

但片剂也有明显的缺点,如片剂中需加入若干赋形剂,并经过压缩成型,溶出速度较散剂及胶囊剂慢,有时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儿童及昏迷患者不易吞服;含挥发性成分的片剂贮存较久时含量下降。

片剂一般分为口服片剂、口腔用片剂和外用片。

口服片剂指供口服的片剂。多数此类片剂中的药物是经胃肠道吸收而发挥作用,也有的片剂中的药物是在胃肠道局部发挥作用。口服片剂又分为以下若干种:普通片,是将药物与辅料混合而压制成的片剂,一般应用水吞服;包衣片剂,是指在片心(压制片)外包衣膜的片剂,目的是增加片剂中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改善片剂的外观等,包衣片又可分为糖衣片剂、薄膜衣片剂、肠溶衣片剂等;多层片剂,是指由两层或数层(组分、配方或色泽不同)组成的片剂,其目的是改善外观或调节作用时间或减少两层中药物的接触,减少配伍变化等,此种片剂可以由上到下分为两层或多层,也可以是由片心向外分为多层;咀嚼片,指在口中嚼碎后咽下的片剂,此类片剂较适于幼儿,幼儿不会吞服片剂,幼儿用片剂中需加入糖类及适宜香料以改善口感,此类片剂还适于可压性好、压成之片崩解困难的药物,如铋酸铝、氢氧化铝等的片剂;溶液片,临用前加水溶解而成溶液,此种片剂既有口服者,又有供其他用途者,口服则可达速效目的;泡腾片剂,指含有泡腾崩解剂的片剂,泡腾片遇水可产生气体(一般为二氧化碳),使片剂快速崩解,多用于可溶性药物的片剂,例如泡腾维生素C片等;分散片剂,是指置于温水中可以迅速崩解,药物等分散于水中,形成混悬液的片剂;长效片剂,指药物缓慢释放而延长作用时间的片剂。

口腔用片剂,包括口含片、舌下片剂。

外用片,指阴道片和专供配制外用溶液用的压制片。

胶囊剂指将药物按剂量装入胶囊中而成的制剂。胶囊一般以明胶为主要原料,有时为改变其溶解性或达到肠溶等目的,也采用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钙、变性明胶、PVA及其他高分子材料。胶囊剂可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易于吞服;能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还能定时定位释放药物,并能弥补其他固体剂型的不足,应用广泛。

胶囊剂具有如下一些特点:能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因药物装在胶囊壳中与外界隔离,避开了水分、空气、光线的影响,对具有不良嗅味、不稳定的药物有一定程度的遮蔽、保护与稳定作用;药物在体内起效快:胶囊剂中的药物是以粉末或颗粒状态直接填装于囊壳中,不受压力等因素的影响,所以在胃肠道中能迅速分散、溶出和吸收,一般情况下其起效快于丸剂、片剂等剂型;液态药物的固体剂型化:含油量高的药物或液态药物难以制成丸剂、片剂等,但可制成软胶囊,将液态药物以个数计量,服药方便;可延缓药物的释放和定位释药:可将药物按需要制成缓释颗粒装入胶囊中,以达到缓释延效作用;制成肠溶胶囊剂即可将药物定位释放于小肠;亦可制成直肠给药或阴道给药的胶囊剂,使其定位在这些腔道释药;对在结肠段吸收较好的蛋白质、多肽类药物,可制成结肠靶向胶囊剂。

胶囊剂分硬胶囊剂、软胶囊剂(胶丸)、肠溶胶囊剂和速释、缓释与控释胶囊剂,供口服应用。

栓剂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具有一定形状的供人体腔道内给药的固体制剂。栓剂在常温下为固体,塞入腔道后,在体温下能迅速软化熔融或溶解于分泌液,逐渐释放药物而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早期人们认为栓剂只起润滑、收敛、抗菌、杀虫、局麻等局部作用,后来又发现栓剂尚可通过直肠吸收药物发挥全身作用,并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

按给药途径分类不同,栓剂可分为直肠用、阴道用、尿道用栓剂等,如肛门栓、阴道栓、尿道栓、牙用栓等,其中最常用的是肛门栓和阴道栓。为适应机体的应用部位,栓剂的性状和重量各不相同,一般均有明确规定。按制备工艺与释药特点则可分为双层栓、中空栓、控缓释栓等。

栓剂的作用特点是药物不受或少受胃肠道pH值或酶的破坏;避免药物对胃黏膜的刺激性;中下直肠静脉吸收可避免肝脏首过作用;适宜于不能或不愿口服给药的患者;可在腔道起润滑、抗菌、杀虫、收敛、止痛、止痒等局部作用。

贴剂指粘贴在皮肤上,药物可产生全身或局部作用的一种薄片状制剂。该制剂有背衬层、有(或无)控释膜的药物贮库、粘贴层及临用前需除去的保护层。

贴剂可用于完整皮肤表面,也可用于有疾患或不完整的皮肤表面。其中用于完整皮肤表面,能将药物输送透过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贴剂称为透皮贴剂。

透皮贴剂透过扩散而起作用,药物扩散直接进入皮肤和血液循环,若有控释膜层和粘贴层则通过上述两层进入皮肤和血液循环。透皮贴剂的作用时间由其药物含量及释药速率所定。

涂剂是涂于局部皮肤的外用澄清液体制剂,多为抗霉菌、腐蚀或软化角质药物的醇溶液,也有用其他有机溶剂作溶剂的。应注意的是,涂剂一般应仅用于局部患处,勿沾染正常皮肤或黏膜。

膏剂是用水或植物油将药物煎熬浓缩而成的膏状制剂。又称膏方。

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3种,流浸膏是用适当溶媒浸

出药材中的有效成分后,将浸出液中一部分溶媒用低温蒸发除去,形成浓度较高的浸出液,具有有效成分含量高,服用量少,溶媒副作用小的特点;浸膏用溶媒将药材中有效成分浸出后,低温将溶媒全部蒸发掉,形成半固体或固体膏状,具有浓度高,体积小,剂量少的特点;煎膏,又称膏滋,将药物反复煎煮到一定程度后,去渣取汁,再浓缩,加入蜂蜜、冰糖或砂糖煎熬成膏,体积小,冲服方便。外用膏剂分为软膏剂和硬膏剂,软膏剂又称药膏,用适当的药物和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容易涂于皮肤、黏膜的半固体外用制剂,可使药物在局部被缓慢吸收而持久发挥疗效,或起保护、滑润皮肤的作用;硬膏剂又称膏药,用植物油与黄丹或铅粉等经高温炼制成的铅硬膏为基质,并含有药物或中药材提取物的外用制剂,在常温时为坚韧固体,用前预热软化,再粘贴在皮肤上,用法简单,携带贮存方便,但疗效缓慢,黏度失宜时易污染衣物。

丸剂是指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的黏合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片形制剂。种类包括蜜丸(中药或西药制剂的一种,把药物研成粉末跟水、蜂蜜或淀粉糊混合团成丸状)、水蜜丸(药物细粉以蜂蜜和水为黏合剂制成的丸剂)、水丸(药物细粉用冷开水、药汁或黄酒、醋、糖液为黏合剂制成的小球形干燥丸剂)、浓缩丸、糊丸、蜡丸、微丸等。

凝胶剂指药物与能形成凝胶的辅料制成溶液、混悬或乳状液型的稠厚液体或半固体制剂。除另有规定外,凝胶剂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乳状液型凝胶剂又称为乳胶剂。由高分子基质如西黄蓍胶制成的凝胶剂也可称为胶浆剂。小分子无机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剂是由分散的药物小粒子以网状结构存在于液体中,属两相分散系统,也称混悬型凝胶剂。混悬型凝胶剂可有变性,静止时形成半固体而搅拌或振摇时成为液体。

喷雾剂指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态释出的制剂。按使用方法分为单剂量和多剂量喷雾剂;按分散系统分类为溶液型、乳剂型和混悬型。如使用压缩空气作动力,其喷出的微粒大小约在20~60微米,当人体吸入后能达到末端支气管;惰性气体做动力喷出的微粒大小为10微米以下,吸入后可达到肺部深处。如利用超声雾化器,其雾粒为5微米以下,吸入后能达到细支气管和肺泡内。

洗剂一般指含水、醇等为溶剂的外用液体制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乳浊液型及混悬液型。专用于洗皮肤患处。

醑剂指挥发性药物的浓乙醇溶液。凡用于制备芳香水剂的药物,一般都可以制成醑剂,供外用或内服。由于挥发性药物在乙醇中的溶解度一般均比在水中大,所以醑剂的浓度比芳香水剂大得多,为5%~20%。醑剂中乙醇的浓度一般为60%~90%。当醑剂与水性制剂混合或制备过程中与水接触时,可因乙醇浓度降低而发生浑浊。

(本报记者陈铮在国家合理用药监测网办公室专家组组长彭名炜教授指导下整理)

药物剂型的分类(双语)

药物剂型的分类 The classification of drug dosage forms 一.按物态分类 According to the material classification 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固体剂型入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烟剂等。The dosage forms are divided into solid, semi solid, liquid and gas. Solid dosage forms into powder, granule (granule), pills, tablets, adhesive agent; semi solid dosage forms such as oral soft extract, ointment, paste; liquid dosage forms such as decoction, Decoction (including oral liquid agent), syrup, wine, tincture, lotions, injection; gas dosage forms such as aerosol, smoke agent etc.. 由于物态相同,其制备特点和医疗效果亦有相同之处。例如固体剂型多需经粉碎和混合;半固体剂型多需要熔化和研匀;液体剂

型多需经提取。疗效方面以液体、气体剂型为最快,固体剂型较慢。 Due to the same state, its preparation and medical effect is similar. For example, solid dosage forms more crushing and mixing; semi solid dosage forms need to melt and research smoothing; liquid dosage forms by extraction. Effect in liquid, gas dosage form for the fastest, solid dosage forms slowly. 这种分类法在制备、贮藏和运输上较有意义,但是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实用价值不大。 This classification method in the prepara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is significant, but is too simple, the lack of internal connection forms, of little practical value. 二、按制法分类 According to the classification system of law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例如浸出药剂是将用浸出方法制备的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归纳为一类。无菌制剂是将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

药物剂型的市场分析

药物剂型的市场分析 一、三种剂型的定义与吸收 1、概念及定义硬胶囊剂为将固体或半固体药物加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中的制剂。 软胶囊剂(soft gelatin capsules也称胶丸,为将油类药物或对软质空胶囊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其中形成的制剂。 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2、三种剂型的吸收 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常常由溶解的快慢而决定,固体制剂中的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然后转为溶液的过程。 可见三种剂型中,承装液体的软胶囊剂的吸收速度是最快的。 经试验证实采用1000 ml 水为崩解介质,若胶囊剂漂浮在液面, 可加一块挡板。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间快于滴丸剂。而颗粒的溶解明显优于固体。 由此可见,硬胶囊剂的吸收速度快于滴丸剂。 、三种剂型的市场普及度 胶囊剂的市场现状 1. 胶囊剂在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 最近几年,胶囊剂在保健和制药领域获得了长足而快速的发展,已成为口服

固体制剂最主要的剂型之一。20 多年来,全球批准的新药中,硬胶囊剂型呈上升趋势。随着药业的发展,胶囊剂具有的患者喜爱、研发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2012 年,欧美权威机构所作的调研显示,在入选的1000 名患者中,54% 的人首选胶囊剂,29% 的人选择了糖衣微丸,只有13% 的人选择了片剂,另有4% 的人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 2. 胶囊剂的特点 (1) 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胶囊剂的辅料中无粘合剂,空胶囊溶解后药物在胃肠道中分散、溶出,无崩解过程,故吸收速率仅低于散剂,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2)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药物,如维生素、抗生素等,装入空胶囊内后,药物免受光线、空气中水分和氧分子作用,药物稳定性提高。(3) 药物形态可调适性药物可以粉末、颗粒的状态,也可以小丸或小片装于胶囊中,还可以以两种状态的混合形式装于胶囊中,以适应临床不同的要求。液态药物或含油量高的药物难以制成片剂、丸剂时可制成胶囊剂。剂量小,难溶于水,在消化道中不易吸收的药物,也可将其溶于适当油中制成胶囊剂,有利于吸收。 (4) 延缓药物的释放将药物制成颗粒或小丸后,用不同性质的高分子材料包衣,使之有不同的释放度,再按不同比例混合装入空胶囊内,可起到缓释、控释,肠溶等作用。 (5) 临床使用的顺应性好药物装于空胶囊内,掩盖药物不适宜的臭味,并且外形整洁、美观,于胶囊壳上印字或使用不同颜色便于识别,携带、使用。 3. 胶囊剂的研发、生产优势

国内药品注册新药分类

一、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二、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三、治疗用生物制品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2、单克隆抗体。 3、基因治疗、体细胞治疗及其制品。 4、变态反应原制品。 5、由人的、动物的组织或者体液提取的,或者通过发酵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多组份制品。 6、由已上市销售生物制品组成新的复方制品。 7、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生物制品。 8、含未经批准菌种制备的微生态制品。 9、与已上市销售制品结构不完全相同且国内外均未上市销售的制品(包括氨基酸位点突变、缺失,因表达系统不同而产生、消除或者改变翻译后修饰,对产物进行化学修饰等)。 10、与已上市销售制品制备方法不同的制品(例如采用不同表达体系、宿主细胞等)。

国家基本药物分类目录.docx

附件 3: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 使用部分 )(2009 版) 第一部分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 序号品种名称英文名称剂型备注 一、抗微生物药 (一)青霉素类 1青霉素Benzylpenicillin注射剂 2苯唑西林Oxacillin注射剂 3氨苄西林Ampicillin注射剂 4哌拉西林Piperacillin注射剂 5阿莫西林Amoxicillin口服常释剂型 Amoxicillin and 6阿莫西林克 Clavulanate 拉维酸钾 口服常释剂型 Potassium (二)头孢菌素类 7头孢唑林Cefazolin注射剂 8Cefalexin 口服常释剂 头孢氨苄 型、颗粒剂 口服常释剂 9头孢呋辛Cefuroxime注释 1 型、注射剂

10头孢曲松Ceftriaxone (三)氨基糖苷类 11阿米卡星Amikacin 12庆大霉素Gentamycin (四)大环内酯类 13红霉素Erythromycin 14阿奇霉素Azithromycin (五)其他抗生素 15克林霉素Clindamycin 16磷霉素Fosfomycin (六)磺胺类注射剂 注射剂 注射剂 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口服常释剂型、颗粒剂 口服常释剂型、注射剂注射剂 17 复方磺胺甲Compound 恶唑Sulfamethoxazole 口服常释剂型(七)喹诺酮类 18诺氟沙星Norfloxacin口服常释剂型 19Ciprofloxacin 口服常释剂 环丙沙星 型、注射剂20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口服常释剂 型、注射剂(八)硝基呋喃类

21呋喃妥因Nitrofurantoin口服常释剂型(九)抗结核病药 22Isoniazid 口服常释剂 异烟肼 型、注射剂 23利福平Rifampicin口服常释剂型 24吡嗪酰胺Pyrazinamide口服常释剂型 25乙胺丁醇Ethambutol口服常释剂型 26链霉素Streptomycin注射剂 27 对氨基水杨Sodium口服常释剂 Aminosalicylate 酸钠型、注射剂 (十)抗麻风病药 28氨苯砜Dapsone口服常释剂型 (十一)抗真菌药 29氟康唑Fluconazole口服常释剂型 30制霉素Nysfungin口服常释剂型 (十二)抗病毒药 31阿昔洛韦Aciclovir口服常释剂型 口服常释剂 32利巴韦林Ribavirin型、颗粒剂、 注射剂 抗艾滋病用 33注释 2药 二、抗寄生虫病药

药物剂型的市场分析

药物剂型的市场分析 三种剂型的定义与吸收一、 、概念及定义1 硬胶囊剂为将固体或半固体药物加辅料填充于空心胶囊中的制剂。 软胶囊剂()也称胶丸,为将油类药物或对capsulesgelatin soft 软质空胶囊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其中形成的制剂。滴丸剂指固体或液体药物与适当物质(一般称为基质)加热熔 化混匀后,滴入不相混溶的冷凝液中、收缩冷凝而制成的小丸状制剂,主要供口服使用。

、三种剂型的吸收2 药物在体内吸收速度常常由溶解的快慢而决定,固体制剂中的 药物在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和溶解然后转为溶液的过程。 可见三种剂型中,承装液体的软胶囊剂的吸收速度是最快的。 经试验证实采用水为崩解介质,若胶囊剂漂浮在液ml1000 面,可加一块挡板。硬胶囊剂的崩解时间快于滴丸剂。而颗粒的溶解明显优于固体。 由此可见,硬胶囊剂的吸收速度快于滴丸剂。 1.

二、三种剂型的市场普及度 胶囊剂的市场现状 1.胶囊剂在市场的知名度、美誉度 最近几年,胶囊剂在保健和制药领域获得了长足而快速的发 展,已成为口服固体制剂最主要的剂型之一。20多年来,全球批准的新药中,硬胶囊剂型呈上升趋势。随着药业的发展,胶囊剂具有的患者喜爱、研发效率高和生产成本低的优势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 2012年,欧美权威机构所作的调研显示,在入选的1000名 患者中,54%的人首选胶囊剂,29%的人选择了糖衣微丸,只有

13%的人选择了片剂,另有4%的人没有做出明确的选择。 2.胶囊剂的特点 药物生物利用度较高胶囊剂的辅料中无粘合剂,空胶囊溶解后(1)药物在胃肠道中分散、溶出,无崩解过程,故吸收速率仅低于散剂,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 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对光敏感、遇湿热不稳定药物,如维生素、(2)抗生素等,装入空胶囊内后,药物免受光线、空气中水分和氧分子作用,药物稳定性提高。 2. 药物形态可调适性药物可以粉末、颗粒的状态,也可以小丸或(3)小片装于胶囊中,还可以以两种状态的混合形式装于胶囊中,以适

第7章 药物制剂分析

第7章药物制剂分析 学习目标 1.掌握药物制剂分析的特点及片剂和注射剂的质量分析方法; 2.熟悉片剂与注射剂的检查项目及附加剂的干扰和排除; 3.了解药物及其制剂的稳定性试验。 第1节概述 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必须制成各种剂型,如片剂、注射剂、胶囊剂、栓剂等,目的是保证药物用法和用量的准确,使药物更好的发挥疗效,增加药物稳定性,便于服用、储存和运输。因此制剂分析是药物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片剂和注射剂是应用最广泛的两种剂型,其分析方法最具代表性,本章主要介绍这两种制剂的质量分析。 互动:我们日常服用的药物是原料药还是制剂?有哪些剂型? 原料药与制剂的组成有何区别? 一、制剂分析的特点 药物制剂除原料药外,含有各种附加剂(辅料):如淀粉、硬脂酸镁、蔗糖、乳糖等,往往影响制剂分析,所以制剂分析一般与原料药的分析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分析方法不同由于制剂的组成比较复杂,在选用分析方法时,应根据药物的性质、含量的多少以及辅料对测定是否有干扰来确定。测定方法除应满足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外,还应注意专属性和灵敏度,所以原料药的测定方法不能照搬到制剂中。如附加剂对主药的测定有干扰时,应对样品进行预处理,或选择专属性更高的方法。 2.分析项目和要求不同由于制剂是用符合要求的原料药和辅料制备而成,因此制剂的杂质检查一般不需要重复原料药的检查项目,制剂主要是检查在制备和储藏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杂质。除杂质检查外,《中国药典》中规定制剂还需做一些常规的检查项目,如重量差异、崩解时限、卫生学检查等;有些制剂还需做一些特殊的检查,如小剂量的片剂需做含量均匀度检查、水溶性较差的药物片剂需做溶出度检查、缓释剂或控释剂需做释放度检查等。 3.含量测定结果的表示方法及限度要求不同制剂的含量限度范围,是根据主药含

药品剂型的分类

兽药剂型的分类 1.液体剂型 (1)注射剂又称针剂,是指灌封于特别容器中的灭菌水溶液、混悬液、乳浊液或粉末(粉针剂),必须用注射法给药的一种剂型,如恩诺沙星注射液、油制普鲁卡因青霉素注射液、注射用青霉素钠等。粉针剂一般应在临用时加适当的注射用水,制成液体剂型后应用。 (2)溶液剂指非挥发性药物的澄明溶液,其溶媒多为水,亦有醇和油。可内服或外用,如恩诺沙星溶液、维生素A 油溶液等。 (3)酊剂及醑剂将生药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浸出的溶液称为酊剂,如橙皮酊、龙胆酊等。碘溶解于乙醇制成的溶液,习惯上也称为碘酊。以挥发性药物为原料制成的乙醇溶液称为醑剂,如樟脑醑。 (4)合剂一般指两种或两种以上可溶或不溶性药物制成的水溶液或混悬液,如复方甘草合剂、复方龙胆合剂等。 (5)乳剂、搽剂是将油脂或其他不溶性物质与药物,加乳化剂,与水混合后制成的乳状混悬液。供内服的称为乳剂,如鱼肝油乳。刺激性药物的油性或乙醇溶液称为搽剂,有溶液型、混悬型、乳化型等,如松节油搽剂,专门用于未破损皮肤。 (6)煎剂及浸剂为生药(中草药)的水浸出剂。煎剂是加水煎煮,浸剂则加水浸泡。煎煮及浸泡的时间有一定规定。中药汤剂属煎剂。 (7)流浸膏及浸膏将生药的乙醇或水浸出的液体用一定方法浓缩而成的称为流浸膏。通常每1 ml 流浸膏相当于原生药1g ,如甘草流浸膏等。 2.气体剂型 目前常用的是气雾剂,是将药物与抛射剂(液化气或压缩气)共同装封于具有阀门系统的耐压容器中,应用时揿按阀门系统,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将药物喷出的一种制剂。供呼吸道吸入给药、皮肤粘膜给药或空间消毒。 3.半固体剂型 (1)软膏剂是药物与适当的赋形剂(如凡士林、油脂等基质),均匀混合制成具有适当稠度的膏状外用剂型。在皮肤、黏膜或创面上容易涂布,如鱼石脂软膏等。供眼科用的灭菌软膏称为眼膏。 (2)糊剂是一种含粉末成分超过25 %的软膏剂。分为油脂性糊剂和水溶性凝胶糊剂,前者多用凡士林、羊毛脂、植物油等为基质,与大量水性固体粉末混合制成,如氧化锌糊剂;后者用明胶、淀粉、甘油、羧甲基纤维素等为基质,加一定量固体粉末制成,常用作防护剂。(3)舔剂将药物与适宜的辅料混合,制成的粥状或糊状的内服剂型。常用的辅料有淀粉、米粥、甘草粉、糖浆、蜂蜜等。 (4)浸膏剂将生药的浸出液经浓缩成半固体或固体状后,再加入适量固体稀释剂使每 1g 浸膏相当于原生药2 ~5g 。主要用于调配其他制剂,如散剂、片剂、胶囊剂等。 4.固体剂型

药物各剂型的区别

药物的剂型与药效关系密切,其对药效的影响主要是影响了吸收,导致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体内过程发生改变,使药物的起效时间、作用强度、作用维持时间、毒副作用等发生改变。药物的剂型与吸收的关系划分为两个阶段:首先药物从剂型中释放溶出,而后通过生物膜吸收。前者以剂型因素为主,后者以生理因素为主,两者又密切联系形成吸收过程。各项剂型不同,对吸收的影响各异,现总结如下: 1 口服各种剂型中药物的吸收情况口服剂型中药物的吸收情况一般用生物利用度来表示,各种剂型的大小顺序是:溶液剂>混悬剂>散剂>胶囊剂>片剂>包衣片剂等。 1.1 口服液体剂型 1.1.1 溶液型药剂:药物在该剂型中以分子或离子状态分散在液体中,影响吸收的因素有胃液PH、食物粘度、胃的排空、结合作用、溶媒的性质、药物的理化性质等。当服用这类溶液时,由于胃肠液的稀释或胃酸的影响,有的可能有药物沉淀析出,一般沉淀粒子较细时仍可较快吸收,如果沉淀颗粒较大,则可能延迟药物的吸收;油溶液中的药物口服后须先转入水相,然后经粘膜吸收,其从油相转向水相的分配常是吸收的限速过程,因子吸收的快慢受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及分解高度的影响;乙醇溶液中药物吸收较快,因适量的乙醇能增加血流量;制剂中甘油浓度过高时,会降低胃控速率,影响药物的吸收;低浓度的表面活性剂(临界胶团浓度以下)能溶解胃肠粘膜的脂质而改变上皮细胞的通透性,使被动扩散难以吸收的药物易于吸收,但表面活性剂用量达临界胶团浓度以上时由于形成胶团使脂溶性药物溶于胶团内部而减缓吸收;有些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衍生物、天然树胶、多元醇等有时与药物分子形成配位物,使溶解度降低而影响吸收。 1.1.2 混悬液:混悬剂在吸收前,药物颗粒必须溶解。溶出速率和药物的浓度及附加剂等因素均可影响吸收。一般认为药物溶解度小于1~0.1mg/ml时,其溶出速率是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微粉化(粒径一般在10μm以下)后可增加药物的溶出。如口服1~3μm粒径的磺胺嘧啶混悬液比口服一般粉粒的混悬液血药峰值高出40%,且达峰时间提前2h。多晶型药物的混悬液放置时间不宜过长,因稳定晶型与亚稳定晶型及无定型可以互相转化,当放置时间延长时,大多转化为溶解度小的稳定型而影响吸收。 1.1.3 乳剂:口服乳剂吸收较好,因乳化后药物易与体液接触,乳化剂也是一种吸收促进剂。如难溶于水的抗炎解热药吲哚的混悬剂或胶囊剂药物吸收不完全,若溶于油中再制成 o/w型乳剂,口服吸收的量三倍于混悬液,四倍于胶囊剂。 1.2 口服固定剂型1.2.1 散剂与胶囊剂:散剂服用后,药物颗粒必须先溶解,影响吸收的因素与混悬剂相似,但有些稀释剂能帮助分散,有些可能吸附药物,从而影响吸收。胶囊剂服用后,明胶胶囊壳须先溶解后才能使药物与体液接触,其对溶出的阻碍作用可有10~20min的滞后现象,另外胶囊中药物的粒径、晶型、分散状态以及应用的附加剂可影响药物的释放—吸收,如疏水性、不溶性稀释剂可防碍药物的释放和吸收。 1.2.2 片剂:片剂是生物利用度问题最多的剂型之一。影响药物释放—吸收的因素有:粘合剂、崩解剂、润滑剂、稀释剂吸收剂种类、性质和用量,压片时压力的大小,制粒的操作工艺、方法,长期贮存后理化性质改变等都会影响吸收。如吲哚美辛一般要求制成胶囊剂而不用片剂。 2 直肠给药剂型中药物的吸收情况药物直肠给药的剂型有栓剂和灌肠剂,起局部治疗或全身作用。健康人的直肠平均温度为36.9℃(36.2℃~37.6℃),直肠无蠕动作用,表面无绒毛,皱摺也少,其有效吸收面积以及局部体液容量与胃、小肠相比均要小的多,故直肠一般不是药物吸收的最合适部位,但由于直肠静脉血液系统分布的特殊性即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血液循环,而直肠中、下静脉则是经下腔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有的药物在直肠中可被较多的吸收,如利多卡因的人体

药品剂型的分类有哪些

药品剂型的分类有哪些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态分类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与气体等类。固体剂型入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囊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 、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烟剂等。由于物态相同,其制备特点与医疗效果亦有相同之处。例如固体剂型多需经粉碎与混合;半固体剂型多需要熔化与研匀;液体剂型多需经提取。疗效方面以液体、气体剂型为最快,固体剂型较慢。这种分类法在制备、贮藏与运输上较有意义,但就是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 实用价值不大。 二、按制法分类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 一类。例如浸出药剂就是将用浸出方法制备的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归纳为一类。无菌制剂就 是将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滴眼剂等列 为一类。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制备的共同规律, 但归纳不全,而且某些剂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会改变其制法,故有一定局限性。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此法按剂型分散特性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说明各类剂型的特点。分类如下。1、真溶液类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醑剂、甘油剂及部分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浊液类剂型: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液类剂型: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体剂型:如气雾剂等。 6、固体分散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等。这类分类法最大的缺点就是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方法对剂 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辅料与制法的不同而必须分到 几个分散系统中去,因而无法保持剂型的完整性,如注射剂 中有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及粉针型等,合剂、软膏剂也有类似情况。此外,中药汤剂可同时包含有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与混悬液。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与方法的 剂型列为一类。分类如下。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 、糖浆剂、煎膏剂、酒剂、流浸膏剂、散剂、颗粒剂(冲剂) 、丸剂、片剂、胶囊剂等。经直肠给药 的有灌肠剂、栓剂等。2、不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a、注射给药的,有注射剂(包括肌内注射、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穴位注射) 皮肤给药的,有软膏剂、膏药、橡胶膏剂、;b 糊剂、搽剂、洗剂、涂膜剂、离子透入剂等;c 粘膜给药的,有滴眼剂、滴鼻剂、含漱剂、舌下片、吹入剂、栓剂、膜剂及含化丸等;d 呼吸道给药的,有气雾剂、吸入剂、烟剂等。这类分类方法与临床用药结合得比较紧密,并能反映给药途径与方法对剂型制备的特殊要求。缺点就是一种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 片剂(P) 片剂、肠溶片、包衣片、薄膜衣片、糖衣片、浸膏片、分散片、吸吮片、咀嚼片、泡腾片、划痕片、缓释控释剂型缓释片、缓释包衣片、控释片口腔崩解片、含片、口腔贴片、舌下片合并 胶囊剂(J) 胶囊剂:硬胶囊、软胶囊(胶丸)、肠溶胶囊缓释胶囊、控释胶囊 口服液体剂(口服酊、水、油、 膏剂) (K) 口服溶液剂、糖浆剂、口服混悬剂、口服乳剂、胶浆剂、口服液、口服乳液、乳剂、胶体溶液、合剂、露剂、内服酊剂、滴剂、混悬滴剂 口服丸剂(C) 大蜜丸、水蜜丸、滴丸、微丸、水丸、蜡丸、浓缩丸、糊丸 口服颗 粒、粉、散剂(A) 口服颗粒剂 颗粒剂、肠溶颗粒剂、缓释颗粒剂、细粒剂、茶 剂、混悬颗粒剂、泡腾颗粒剂、 口服散剂散剂、药粉、粉剂、干混悬剂 外用酊、 水、油、膏、贴、外用溶液剂 外用溶液剂、洗剂、冲洗剂、漱口剂、含漱液、 搽剂、涂膜剂酊剂、油剂、外用混悬剂、外用酒 剂、外用酊剂、灌肠剂;泡沫剂;胶浆剂(外用)

散及喷雾 剂(W) 软膏剂软膏剂、乳膏剂、霜剂、糊剂、油膏剂、凝胶膏 硬膏剂黑膏药、橡胶硬膏、巴布膏 凝胶剂乳胶剂、凝胶剂 涂剂(膜剂)涂剂、涂膜剂、涂布剂 贴剂贴剂、贴膏剂、膜剂、透皮贴剂 外用散剂 散剂、粉剂、撒布剂、撒粉 滴眼剂滴眼剂、滴眼液 滴耳剂滴耳剂、滴耳液 滴鼻剂滴鼻剂、滴鼻液 气雾剂与吸入剂喷剂、气雾剂、鼻用喷雾剂、喷粉剂、喷雾剂、雾化吸入剂、雾化混悬液、雾化溶液剂、雾化吸入液、吸入性粉剂、干粉剂、干粉吸入剂、粉末吸入剂、干粉吸剂、吸入性溶液剂、吸入性混悬液 外用涂剂、栓剂 (W) 栓剂栓剂、肛门栓、阴道栓 涂剂(膜剂) 涂剂、涂膜剂、涂布剂、搽剂 阴道外用 药阴道用药(W) 外用阴道膜;阴道软膏剂;阴道片、阴道泡腾片、 阴道胶囊剂、阴道灌注液、阴道凝胶剂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药品分类摆放常识 一,药品基本知识 1,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 2,药品剂型: 片剂,胶囊剂,丸剂,颗粒剂,散剂,注射剂,糖浆剂,口服液,软膏剂,眼膏剂,滴眼剂,滴耳剂,滴鼻剂,酊剂,栓剂,喷雾剂,气雾剂,外用贴剂等. 3,药品包装 药品分大包装—药品外箱包装、中包装——药品中盒包装、小包装——药品最小包装4包装盒内容 (1)药品名称:商品名——药品经过依法注册的商标 通用名——国家规定的化学通用名称 (2)规格:药品的含量及小包装数量。 (3)产地:药品的生产厂家。 (4)生产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 (5)批准文号:国家批准的药品执行文号。 (6)适应症:药品的主要功能主治。 (7)用法,用量:药品的服用方法及用量。 (8)不良反应。 (9)禁忌,注意事项,药品最小单位上至少标有品名,规格,批号,有效期。二,药品分类 按照药品与非药品,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内用药与外用药及功能主治进行分类。 1,药品与非药品:以药品批准文号进行区分。 (1)药品:国药准字H(化学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 国药准字Z(中成药制剂)+区域代码(年份)+编码 (2)非药品:保健品——卫食准字消毒剂——消卫准字卫生材料,医疗器械——管械(准)字 2,内用药与外用药 (1)内用药:供口服,经口腔消化道吸收的药品。 (2)外用药:外用涂抹软膏,喷剂,栓剂,滴眼,耳,鼻液等。 药品包装上明显标有红底白字:外 3,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1)处方药:凭医师处方销售,购买和使用。 (2)非处方药:在医师指导下,患者可自行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药品包装右上角标有“OTC”字样:红色为甲类非处方药;绿色为乙类非处方药。 4,按功能主治划分: 抗菌消炎类,心脑血管类,降糖类,胃肠类,肝胆肾类,抗感冒类,清热解毒类,呼吸系统类,儿科类,妇科类,伤风湿类,维生素及矿物质类,养血安神类,中成药类,其它类,外用类,保健品,医疗器械,化妆品。 三,药品摆放 1,药品根据分类划分摆放于相应柜台,货架。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是为适应诊断、治疗或预防疾病的需要而制备的不同给药形式,是临床使用的最终形式。剂型是药物的传递体,将药物输送到体内发挥疗效。一般来说一种药物可以制备多种剂型,药理作用相同,但给药途径不同可能产生不同的疗效,应根据药物的性质、不同的治疗目的选择合理的剂型与给药方式。常用剂型有40余种,其分类方法有多种: (一)按给药途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1.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的 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2.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 (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 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 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二)按分散系统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便于应用物理化学的原理来阐明各类制剂特征,但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用药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可以分到几个分散体系中。 1.溶液型:药物以分子或离子状态(质点的直径小于1nm)分散于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 匀分散体系,也称为低分子溶液,如芳香水剂、溶液剂、糖浆剂、甘油剂、醑剂、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型:主要以高分子(质点的直径在1~100nm)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分散在分 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均匀分散体系,也称高分子溶液,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剂型:油类药物或药物油溶液以液滴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口服乳剂、静脉注射乳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型: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非均匀分散体系,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型:液体或固体药物以微粒状态分散在气体分散介质中所形成的分散体系,如气雾剂。

中国药品注册分类

化学药品注册分类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药品: (1)通过合成或者半合成的方法制得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2)天然物质中提取或者通过发酵提取的新的有效单体及其制剂; (3)用拆分或者合成等方法制得的已知药物中的光学异构体及其制剂; (4)由已上市销售的多组份药物制备为较少组份的药物; (5)新的复方制剂; (6)已在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国内外均未批准的新适应症。 2.改变给药途径且尚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3.已在国外上市销售但尚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1)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及其原料药,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2)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复方制剂,和/或改变该制剂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3)改变给药途径并已在国外上市销售的制剂; (4)国内上市销售的制剂增加已在国外批准的新适应症。 4.改变已上市销售盐类药物的酸根、碱基(或者金属元素),但不改变其药理作用的原料药及其制剂。 5.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药品的剂型,但不改变给药途径的制剂。 6.已有国家药品标准的原料药或者制剂。 中药、天然药物注册分类 本附件中的中药是指在我国传统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本附件中的天然药物是指在现代医药理论指导下使用的天然药用物质及其制剂。 一、注册分类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 2.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 3.新的中药材代用品。 4.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 5.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 6.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 7.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 8.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 9.仿制药。 二、说明 注册分类1~6的品种为新药,注册分类7、8按新药申请程序申报。 1.“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是指国家药品标准中未收载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天然的单一成份及其制剂,其单

药物剂型的分类和使用方法

药物剂型的分类 药物剂型:任何药物在供给临床使用前,均必须制成适合于医疗和预防应用的形式,这种形式称为药物的剂型,简称药剂。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根据用药途径不同,同一种药物还可加工成不同的剂型供临床使用。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后,患者使用方便,易于接受,不仅药物用量准确,同时增加了药物的稳定性,有时还可减少毒副作用,也便于药物的贮存、运输和携带。 按给药途径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将给药途径相同的剂型,作为一类,与临床使用密切相关。 一、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药物制剂经口服用后进入胃肠道,起局部或经吸收而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如常用的散剂、片剂、颗粒剂、胶囊剂、溶液剂、乳剂、混悬剂等。容易受胃肠道中的酸或酶破坏的药物一般不能采用这类简单剂型。口腔粘膜吸收的剂型不属于胃肠道给药剂型。 二、非经胃肠道给药剂型,是指除口服给药途径以外的所有其他剂型,这些剂型,可在给药部位起局部作用或被吸收后发挥全身作用: 1、注射给药剂型:如注射剂,包括静脉注射、肌内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及腔内注射等多种注射途径。 2、呼吸道给药剂型:如喷雾剂、气雾剂、粉雾剂等。 3、皮肤给药剂型:如外用溶液剂、洗剂、搽剂、软膏剂、硬膏剂、糊剂、贴剂等。 4、粘膜给药剂型:如滴眼剂、滴鼻剂、眼用软膏剂、含漱剂、舌下片剂、粘贴片及贴膜剂等。 5、腔道给药剂型:如栓剂、气雾剂、泡腾片、滴剂及滴丸剂等,用于直肠、阴道、尿道、鼻腔、耳道等。

常用药物剂型的使用方法 一、滴丸 服用滴丸时,应仔细看好药物的服法,剂量不能过大;宜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有些可直接舌下含服。滴丸在保存中不宜受热。 二、泡腾片 1、供口服的泡腾片一般宜用100-150ml凉开水或温开水浸泡,可迅速崩解和释放药物, 应待完全溶解或气泡消失后再饮用 2、不应让幼儿自行服用 3、严禁直接服用或含服 4、药液中有不溶物、沉淀、絮状物时不宜服用 三、舌下片 1、给药时宜迅速,含服时把药片放于舌下 2、含服时间一般控制在5分钟左右,以保证药物充分吸收 3、不能用舌头在嘴中移动舌下片宜加速溶解,不要咀嚼或吞咽药物,不要吸烟、进食、 嚼口香糖,保持安静,不宜多说话 4、含后30分钟不宜吃东西饮水 四、咀嚼片 1、在口腔内的咀嚼时间宜充分,如胃舒平、氢氧化铝片,嚼碎后进入胃中很快的在胃 壁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减轻胃内容物对胃壁溃疡的刺激;如酵母片,因其含有 粘性物质较多,如不嚼碎易在胃内形成粘性团块,影响药物作用 2、咀嚼后可用少量温开水送服 3、用于中和胃酸时,宜在餐后1-2小时服用 五、软膏剂、乳膏剂 1、涂敷前将皮肤清洗干净 2、对有破损、溃烂、渗出的部位一般不要涂敷。如急性湿疹,在渗出期采用湿敷方法 可收到显著的疗效,若用软膏反而使炎症加剧、渗出增加。对急性无渗出性糜烂则 宜用粉剂或软膏剂 3、涂布部位有烧灼或瘙痒、发红、肿胀、出疹等反应,应立即停药,并将局部药物洗 净 4、部分药物,如尿素,涂后采用封包(即用塑料膜、胶布包裹皮肤)可提高角质层的 含水量,封包条件下的角质层含水量可由15%增至50%,增加药物的吸收,提高疗 效 5、涂敷后轻轻按摩可提高疗效 6、不宜涂敷于口腔、眼结膜 六、含漱剂 1、含漱剂中的成分多为消毒防腐药,含漱时不宜咽下或吞下 2、对幼儿、恶心、呕吐者暂时不宜含漱 3、按说明书的要求稀释浓溶液 4、含漱后不宜马上饮水和进食,以保持口腔内药物浓度 七、滴眼剂 (1)使用步骤: 1、清洁双手,将头部后仰,眼向上望,用食指轻轻将下眼睑拉开成一钩袋状 2、将药液从眼角侧滴入眼袋内,一次滴1-2滴。滴药时应距眼脸2-3厘米,勿使滴管

药剂学历年版试题

南昌大学药学系04级~07级药剂学试题(新剂型部分) 04级A卷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控制扩散为原理的缓控释制剂的方法为() A、控制粒子大小 B、采用不溶性高分子材料为阻滞剂制备的骨架片 D、制成溶解度小的盐C、用蜡质类为基质制成溶蚀性骨架片 2、在速度曲线图最低点所对应的横坐标,即为() A、药物最稳定的 B、药物最不稳定的 C、反应速度的最高点 D、反应速度的最低点。 3、15g水溶性物质A与20g水溶性物质B(值分别为78%和60%),两者混合物的值为()。 A、26.2% B、46.8% C、66% D、52.5% 4、下列哪一辅料不能用作初级渗透泵控释片的半透膜材料?() A、醋酸纤维素 B、乙基纤维素 C、羟丙甲纤维素 D、丙烯酸树脂(100,100) 5、下列制剂技术(或剂型)静脉注射没有靶向性的是() A、纳米粒 B、乳剂 C、小分子溶液型注射剂 D、脂质体 6、下列叙述不属于结肠定位释药系统优点的是() A、避免首过效应 B、有利于多肽、蛋白质类大分子药物的吸收 C、固体制剂在结肠中的转运时间很长,可达20~30h,因此的研究对缓、控释制剂,特别是日服一次制剂的开发具有指导意义 D、治疗小肠局部病变 7、以明胶、阿拉伯胶为囊材,采用复凝聚法制备微囊时,其中一个步骤是将调到 3.7,其目的是() A、使阿拉伯胶荷正电 B、使明胶荷正电 C、使阿拉伯胶荷负电 D、使明胶荷负电 二、填空题

1、滴丸本质上是一种采用熔融法制备的。 2、对口服缓控释制剂进行体外评价时,一般需要进行试验,测定不同取样时间点的药物释放百分数。 3、药物的靶向从到达的部位讲可以分为三级,第一级指到达特定的 ,第二级指到达特定的,第三级指到达细胞内的特定部位,如细胞器。 4、将一些难溶性药物研制为环糊精或环糊精衍生物的包合物的主要目的是。 5、纳米乳属于稳定系统,制备纳米乳时,只要处方合适,纳米乳可以自发形成或通过轻微搅拌形成,不需要高速搅拌,基于此性质,发展出了自乳化给药系统。 6、微粒分散体系由于高度分散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能,其中之一是:微粒分散体系是多相体系,分散相和分散介质之间存在着相界面,因而会出现大量的现象。 7、在微球(或微囊)制备的方法中,先制备、、或型乳液,然后除去分散相中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得到微球(或微囊)的方法称为法。 三、判断题 1、如果采用作为载体材料制备固体分散体,可以考虑采用熔融法。() 2、观察纳米粒、脂质体等微粒的形态的电子显微镜主要有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 3、为了避免网状内皮系统的巨噬细胞所吞噬,延长脂质体在体内的循环时间,采用聚乙二醇等对脂质体进行修饰,研制出了免疫脂质体。() 4、在脂质体的各种制备方法中,乙醇注入法目前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脂质体。() 四、名词解释 1、固体分散体 2、缓控释制剂 五、简答题 1、列举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各种方法 2、抗疟疾药物蒿甲醚系脂溶性药物,在水中几乎不溶。其现有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因其难溶于水可能存在生物利用度低的问题;其现有注射剂以油作为溶剂,药效发挥较慢,使其在临床快速抢救中的应用受到限制。请你根据所学的药物新剂型和制剂新技术知识,为蒿甲醚设计不少于2种新剂型,说明所设计的新剂型的优点,并简单介绍至少一种制备方法。(提示:1。可以考虑增加药物的水溶性,设计更为优越的口服、注射剂型;2。肝脏是疟原虫红内期的首先和主要寄生处)

药物剂型分类

药物剂型的分类 一.按物态分类 将剂型分为固体、半固体、液体和气体等类。固体剂型入散剂、颗粒剂(冲剂)、丸剂、片剂、胶剂等;半固体剂型如内服膏滋、外用膏剂、糊剂;液体剂型如汤剂、合剂(含口服液剂)、糖浆剂、酒剂、酊剂、露剂、注射液等;气体剂型如气雾剂、烟剂等。 由于物态相同,其制备特点和医疗效果亦有相同之处。例如固体剂型多需经粉碎和混合;半固体剂型多需要熔化和研匀;液体剂型多需经提取。疗效方面以液体、气体剂型为最快,固体剂型较慢。 这种分类法在制备、贮藏和运输上较有意义,但是过于简单,缺少剂型间的内在联系,实用价值不大。 二、按制法分类 将主要工序采用同样方法制备的剂型列为一类。例如浸出药剂是将用浸出方法制备的汤剂、合剂、酒剂、酊剂、流浸膏剂与浸膏剂等归纳为一类。无菌制剂是将用灭菌方法或无菌操作法制备的注射剂、滴眼剂等列为一类。这种分类法有利于研究制备的共同规律,但归纳不全,而且某些剂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会改变其制法,故有一定局限性。 三、按分散系统分类 此法按剂型分散特性分类,便于应用物理化学原理说明各类剂型的特点。分类如下。 1.真溶液类剂型:如芳香水剂、溶液剂、醑剂、甘油剂及部分注射剂等。 2.胶体溶液类剂型:如胶浆剂、火棉胶剂、涂膜剂等。 3.乳浊液类剂型:如乳剂、静脉乳剂、部分搽剂等。 4.混悬液类剂型:如合剂、洗剂、混悬剂等。 5.气体分散体剂型:如气雾剂等。 6.固体分散体剂型:如散剂、丸剂、片剂等。 这类分类法最大的缺点是不能反映用药部位与方法对剂型的要求,甚至一种剂型由于辅料和制法的不同而必须分到几个分散系统中去,因而无法保持剂型的完整性,如注射剂中有溶液型、混悬型、乳浊型及粉针型等,合剂、软膏剂也有类似情况。此外,中药汤剂可同时包含有真溶液、胶体溶液、乳浊液和混悬液。 四、按给药途径与方法分类 将采用同一给药途径和方法的剂型列为一类。分类如下。 1.经胃肠道给药的剂型:有汤剂、合剂(口服液)、糖浆剂、煎膏剂、酒剂、流浸膏

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特点

不同药物剂型给药途径及特点 文章来源:整理自《药物制剂学》 自我院开展门诊处方点评及病历医嘱合理用药点评工作以来,发现我院处方及病历医嘱在使用药物过程中有给药途径不合理的现象,比如:利巴韦林喷剂给药途径为外用或者口服,聚甲酚磺醛栓给药途径为口服,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亚硫酸氢钠甲萘醌注射液12mg+维生素B6注射液100mg 给药途径为静脉注射,活血止痛胶囊给药途径为热敷患处,盐酸氨溴索葡萄糖注射液给药途径为外用,以上给药途径不合理的例子不胜枚举。故以下介绍不同药物剂型的给药途径及特点,以期为我院医师用药提供参考,促进我院合理用药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常见药物剂型的服用要求: 1.普通片:吞服,必要时(儿童、吞咽困难者)可研碎服用; 2.包衣片、糖衣片、肠溶片:吞服; 3.胶囊:吞服; 4.缓释、控释片:必须整片(粒)吞服,不得研碎或掰开服用; 5.含片:口腔或舌下含服,不得吞服; 6.咀嚼片:口腔内咀嚼后服用,不得吞服; 7.泡腾片:含有泡腾崩解剂,遇水产生二氧化碳气体而使片剂快速崩解,可以溶液形式服用; 8.分散片:遇水能迅速崩解均匀分散,可吞服、咀嚼或含吮; 9.混悬液:振摇均匀后准确定量服用; 10.液体制剂:一般按要求定量服用即可。 部分不合理使用剂型分析: 1、注射剂----口服 ①剂量小,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②注射剂配方中的某些辅料刺激胃肠道; ③某些药物口服不吸收或吸收很少; ④注射剂一般比口服制剂成本高,不经济,浪费卫生资源。 2、缓释、控释制剂(片、胶囊、双层片)----咀嚼或研碎或掰开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缓释、控释制剂一般含量较大,药物突然大量释放,易造成毒副作用; ②破坏药物的长效目的。 3、口含片或颊含片----吞服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大多数口含片或颊含片在胃肠道吸收缓慢或不吸收; ②有些药物有首过效应,吞服后,造成血药浓度下降; ③病变部位药物浓度大大下降,疗效降低。 4、糖衣片、肠溶片等----研碎服,分割服或溶于水后服用 ①造成包衣破坏,达不到包衣目的; ②有些肠溶药物在胃中释放遭破坏,疗效降低; ③有些肠溶药物在胃中释放对胃有刺激性,如阿司匹林。 5、胶囊剂----小儿患者分剂量服用或将胶囊壳去掉服用 ①破坏制成胶囊的目的; ②小儿分剂量难以准确。 6、非口含片或口颊片----含服 ①起效慢; ②某些药物可被口腔和胃中的酶破坏; ③某些药物有特殊味道,使人不适。 7、普通片剂----阴道用,如阴道给予甲硝唑片、制霉片(非泡腾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