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从阿富汗战争谈特种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从阿富汗战争谈特种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从阿富汗战争谈特种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从阿富汗战争谈特种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从阿富汗战争谈特种部队在未来联合作战中的作用

摘要:

9.11事件后,2001年10月7日,美国打击“9.11”事件的幕后策划者——本.拉登为由,

发动了对阿富汗的战争。这是21世纪一场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的具体体现。美国特种作

战部队在战争中实施战场侦察、袭击重要目标、进行搜剿作战等行动。在高新技术无法发挥其

最大作用的山区作战中,美国特种作战队员在现地准确定位与呼唤远程火力打击,弥补了侦察

监视在山区作战的局限性,赋予了特种作战新的内涵。

关键字:阿富汗战争,特种部队,联合作战

阿富汗战争经过

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打击“9.11”事件的幕后策划者——世界头号恐怖分子头目本.拉登为由,开始对阿富汗实施代号为“持久自由行动”的猛烈火力打击。这场战争以其独特的作战背景、作战对象被称为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9.11”事件后,经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美国及其盟国便做好了战争的准备。

战争一开始,美军便对阿富汗进行猛烈地火力打击。摧毁阿战略目标和防空设施,例如阿总统府、国家广播电视大楼、机场、塔利班武装指挥中心、防空系统、油库等重要军事目标。打击阿战役战术目标,例如塔利班军队的训练基地、武装指挥所等重要武器装备,杀伤其有生力量,支援地面作战。后来,以空中火力搜剿溃退、潜藏的塔利班武装,火力追歼拉登和奥马尔。随后进行城市攻坚战,美国人采取以阿制阿的战略,有效避免了美军的重大伤亡。最终将奥马尔、拉登及其残余部队逼进了山区,随后美军展开了大规模的地面搜剿行动。

美国特种作战部队在战争中的作用

阿富汗战争中,美国先后动用了来自海陆空三军以及中央情报局行动小组等特种作战部队共2000多人,盟国如英国也都先后派出特种作战人员参战。主要进行了以下活动:一是实施战场侦察。战争开始后,美军实施了代号为“巨浪”的侦察行动,派遣大量特工和情报专家前往巴基斯坦和其他前哨阵地,并向阿境内派出特种作战部队500余人和中情局“特别行动队”150余人,广泛收集战场情报。为了加强对阿境内重要目标的监视,美陆军“海豹突击队”和海军的“绿色贝雷帽”部队共250余人秘密进入阿境内,在主要交通要道和秘密地点上安装监视仪,用于监视塔利班武装和拉登“基地组织”兵力调动情况。

二是袭击重要目标。2003年10月20日凌晨,美军组织特种作战部队分别对位于坎大哈的塔利班指挥部实施了袭击战斗。担负袭击的特种作战部队乘坐直升飞机,从靠近巴基斯坦海岸的“小鹰”号航母起飞,在战机的掩护下,直扑位于坎大哈北部的目标。机降后,按照事先计划,迅速展开对主要目标的攻击,并很快夺占了指挥中心和加固的地下掩体,缴获了大批情报资料。另外一批特种部队人员乘坐运输机,从安曼军用机场起飞,以伞降的方式,迅速占领控制了机场,实施破袭行动,炸毁了机场内的部队武器弹药,随后又乘坐运输机返回基地。整个作战行动中,充分发挥了小股部队的快速机动、不易被发现的优势,取得了不菲的战果。

三是进行搜剿作战。在整个作战过程中,美、英、加等国的特种部队先后多次对拉登、奥马尔可能藏匿的地点实施空袭式的搜剿行动,虽未抓到主要头目,但迫使他们无法实施正常的组

织指挥。

四是组织火力引导。由于阿富汗地形复杂,战术目标多,且流动性强,为使各种远程火力打击能及时准确打击目标,美军先后向阿派出10余个特种作战小组,担任火力引导任务。他们潜伏于打击目标附近,使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无线电通信设备、便携式电脑等技术手段,召唤和引导远程火力对敌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并及时判断火力打击效果。

可以说,美军及其盟国以反恐怖主义为旗帜对阿富汗发动的这场战争是一场现代条件下的海、陆、空三军联合作战。在行动中,实施了陆、海、空、天、电等一体化全维作战样式。在太空,美军有多颗侦察卫星锁定阿富汗地区,监视阿富汗的一举一动;在空中,美军的各种轰炸机轮番对其选定的军事目标进行空袭;在海上,美军有三个航母战斗群部署在印度洋和波斯湾,美军潜艇也从水下向阿富汗境内的重要目标发射巡航导弹;在陆地,美军第10山地师在阿富汗周边国家部署,其特种部队深入阿富汗境内实施指示目标、特种破袭以及大规模搜捕活动。多种作战行动在美军先进的网络化系统的融合下,有机地融为一体。美军最大程度地发挥了信息化武器装备的优势,以空中精确打击为主要作战样式,依仗其强大的海空军力量。战争中,美军动用了多种新式武器,如“全球鹰”高空无人侦察机,E-8“联合星”侦察机,动用了包括B-2、B-1B、F-15、F-14、AV-8B、AH-1、AC-100在内的多种先进轰炸机、战斗机和武装直升机。然而,美军过分依赖高技术武器,未充分考虑塔利班武装在地形上的优势,导致拉登等主要目标逃脱,影响了作战效果,而特种部队擅长非常规作战的特点很好地弥补的现代高新技术的不足,达到了很好的战场效果。

未来的特种部队与联合作战

近几年爆发的局部战争表明,联合作战是未来战争的基本样式,必须尽快建立联合作战的指挥机制。现代战争中,高度的联合指挥体制和高效的联合指挥手段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海湾战争拉开了信息化战争的序幕,信息化程度空前。以美为首的多国部队,在陆海空天和电磁的“五维空间”中大量使用了信息化武器装备。而科索沃战争开了非接触战争的先河。近期,美国重返亚太,企图在亚太建立海、陆、空一体化作战体系,其企图很明显,就是要压制中国,阻碍中国的发展。因此,未来的战争将是多种军种联合作战体系的战争,高技术武器将在战争中发挥越来越重大的作用。然而,战争,不管技术多先进,武器多高效、多精确、威力多大,归根结底都是人的战争。人的作用在战争中的作用依旧不可小视。例如,在阿富汗战争中,美军的高技术装备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也不是无懈可击。塔利班武装和“基地组织”在战争中运用常规武器,利用地形的优势,进行了较为灵活的非正规作战,取得了一定战果,帮助少数恐怖分子头目逃脱。这给我们以深刻启示,人民战争思想在现代条件下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未来特种兵的装备和行动方式与诸多科幻作品中出现的未来士兵相似。而步兵的电脑化与系统化已经在急速的发展中了。比如带有监视镜的头盔就不仅仅是保护头部的工具,在其内部收纳有数字情报系统的终端,从网络上传达过来的详细作战情报都可以在监视镜内侧的显示屏上表示出来。而每一个士兵所看到的景象都可以通过内藏的数字式摄像机在瞬间即时地传送到部队的所有单位和己方司令部。从而为己方提供有用的资料,便于高层决策。这种信息化特种兵在未来将发挥巨大作用,和平时期帮助国家争取外交上的主动,战时甚至可以起到扭转战局的作用,譬如实施“斩首行动”等。而在指挥上,其将由最高军事主官直接指挥,避免了中间环节导致的战机的耽误或泄密。

新形势下,爆发世界性大规模冲突的可能性很小,但是由于国家之间利益冲突,爆发局部战争的几率加大。特种部队仍在战场侦察、情报搜集、小股袭扰、突然袭击、敌后游击战等领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些是特种部队过去、现在乃至将来的看家本领,无论科技如何发达,武器装备如何先进,高素质、勇猛顽强的特种部队在现代战争中仍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卫星侦察技术的发展大大增加了战场指挥官的情报来源,但利用传统部队侦察方式获取情报的可靠性、精确性和针对性都是侦察卫星无法比拟的。由于特种队员训练残酷,每一个人都是百里挑一,

他们能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任何条件下实施常规部队无法完成的任务。即使孤军深入,远离己方后勤系统,他们也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因此,特种部队在未来战争的作用仍是举足轻重。参考文献:谭晓寅徐忠平郑文祥,陆战-现代战争武器揭秘,百家出版社,2003.12 端木栋林,美国特种部队,军事谊文出版社,2005.10

荀建华,世纪之交的战争与反恐-典型战例透析,军事科学出版社,2007.01

李一新,特种部队内幕全公开,时事出版社,2006.07

指挥信息系统

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方向 陈铅3292011001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指挥信息系统按功能来分,主要有六大系统: 1、信息收集分系统 由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遥感器等组成。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反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2、信息传输分系统 主要由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交换设备和通信终端等组成。这几部分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可以说通信自动化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没有发达的通信网,就不可能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 3、信息处理分系统 由电子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将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按预定目标编制的各类软件进行信息的综合、分类、存储、检索、计算等,并能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情报检索、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 4、信息显示分系统 主要由各类显示设备,如大屏幕显示器、投影仪、显示板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作战情报、敌我态势、作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有文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在各个屏幕上,供指挥和参谋人员研究使用。 5、决策监控分系统 主要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员可随时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决策监控分系统输入指令。此外,决策监控分系统还可用来改变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监视其运行情况。 6、执行分系统 既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自动执行指令的装置,如导弹的制导装置、火炮的火控装置等。 在新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指导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较为明显的趋势。 一、加快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三军联合作战。美军认为,未来的作战是在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指挥控制下实施的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全面对抗,因此

美军特种部队作战行动手册

(一).特种部队作战行动--序言 特种作战原则 特种部队的任务 作战编成与指挥的组织 计划的制定 各种情况下的行动方法 美国陆海空三军和海军陆战队均建立有特种部队,它是美军重要的一支非常规战力量。本章着重叙述陆军特种部队的作战运用原则和方法。 特种部队是经过特殊编组、训练和装备的一支战斗兵种部队,用以在和平、冲突和战争的各种作战环境中筹划、实施与支援特种作战行动。特种部队通常用来在敌对的.禁止的或政治上敏感的地区,运用非常规手段达成政治、军事、经济或心理目标。 特种部队具有多种军事能力,是美国“总的防御态势”和国家政策战略手段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可以起到节约兵力和军事力量倍增作用,可为国家稳定国际形势提供多种军事选择方案,同时又使美国利益所冒的风险降至最小程度、在战争中,特种部队可在战略、战役和战术级执行任务,以影响纵深作战、近距离作战和后方作战(主

要是实施和支援纵深作战火在非战争冲突中,使用特种部队有助于保持美国外交上的灵活性;在和平时期,特种部队兼有预防和威慑两种作用。 特种部队的作战行动一般是联合军种,也可能是联军性质的,或者是部门间协同行动的一部分。特种部队可以用来支援常规部队作战,也可以在常规部队支援下作战;可独立行动,也可以与常规部队协同作战。 (二).特种作战原则 美陆军条令指出,九大军事原则适用于指导特种部队作战。同样,特种部队在进行战术作战行动时,亦应遵循空地一体战的四项基本原则,并在具体运用中结合特种作战的特点和要求。除此之外,美陆军条令又为特种部队作战规定了下述12条作战规则和要求: 1.了解作战环境。主要是: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了解己方及敌军的决策者是谁,其目标与战略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相互影响;他们必须影响已方决策者,使其懂得特种作战任务的需要和不提供充分支援而可能产生的后果;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保持灵活性,使自己的作战行动适应不断变化的现实情观,必须预见到作战环境的变化,以便利用稍纵即逝的战机,并帮助其支持的当地军事力量调整战

作战指挥系统概述及特点

概述 作战指挥系统主要用于解决部队战备管理日常工作联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时确保语音作战指令直观、快速下发;并融合电子传真和短信群发服务来保障作战指令及指示快速、大并发量发布;另外融合了视频监控等多媒体业务,让作战指挥更直观快捷。 作战指挥系统建成后: 1、首长坐在指挥大厅,面对麦克风,即可指挥到总队内部、支队甚 至中队内的各个人员,无论这些人员使用的是何种通讯终端,包 括集群手台、手机、办公电话、卫星电话、专用指挥电话、车载 台等。简化首长指挥时复杂的通讯方式。 2、系统可以全程记录整个作战指挥过程中的通信内容,以备事后工 作总结及情况追溯。 3、系统可以在语音作战指挥时智能调用各监控点位的视频图像,通 话时将对应监控点位图像突出显示在大屏上,提高指挥效率。 4、系统分别通过武警数据专网互联,公共电话网互联,保证在内部专网 异常的极端情况下,仍可通过公共电话网实现作战任务的部署,降低 对某单一网络依赖带来的风险(如下图所示)。 5、可在系统内建立作战指挥预案组,对应情况发生时,可快速启动 呼叫作战指挥预案组,提高指挥效率。

MPS2000作战指挥系统特点: 1.组网能力: ?具备丰富的接口和已有的各种有线(PSTN、通信专网、数据网)、无线通信(800M集群、350M模拟集群、卫星通信)网络进行互联;可智能选择数字中继(NO.1、NO.7、PRI、Q.SIG)、模拟中继、专线路由(E&M)、IP路由(H.323,SIP,MGCP)组网,形成专网电话调度、公网电话调度、IP电话调度、无线调度等多张并行调度网,保证调度指令的畅通下达和紧急情况的顺利报告。 ?具备传真、短信、邮件的接入能力,实现对语音通信的文字辅助; ?具备和会议室调音系统的互联,方便通过会议室麦克直接指挥; ?具备和监控系统的互联。方便实现调度与监控的无缝融合,完成多媒体调度功能; ?具备与GIS系统的互联。 2.资源配备: ?具备大容量的会议、IVR、录音等资源,会议资源不低于120方,IVR资源不低于64路,录音资源不低于64路,以便应对紧急状况下的大话务量、多部门协作的需要。资源支持1+1热备。 3.可靠性、容灾备份能力: ?调度应具备有线调度、无线调度; ?有线调度应具备电路交换网和IP交换网双网备份; ?核心控制设备应采用双机热备,并且支持异地放置,即异地容灾热备; ?两套核心控制设备之间应可以实现数据同步,在单机故障时要做到自动切换且不影响已经建立的通信。 4.通信手段: 支持以下通信手段: ?手机、固定电话、IP电话、集群电话、小灵通、卫星电话、会议终端、

中国侦察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

中国特种兵特种作战[战例]十二例 第7侦察大队由空军空降兵第15军侦察兵组成,1985年3月末至1986年5月末参战,是两山轮战期间第2批上战场的侦察大队,下辖3个侦察中队。同时期参战的有来自济南军区的第6侦察大队。 作战方向:1462高地——2段1号界碑,正面约63公里【猛硐】 爱头西南地区伏击捕俘战斗 1985年11月3日,原成都军区第七侦察大队131人,在爱头西南地区组织了一次伏击捕俘战斗。俘敌1名(押至我境后因失血过多死亡),毙敌19名,伤敌3名,摧毁敌营房3栋,我无一伤亡。 爱头位于我小坝子区江寨当面,距国境线1.5公里。爱头以北3公里为发隆,以南3.5公里为大丫口,分别驻有越军一个排(约20人)和公安屯(约120人)。997高地、发隆东南无名高地各驻有一个班的兵力,且工事完备。爱头有武装民兵30余人,其东侧无名高地为民兵哨所。大丫口

公安屯之敌常沿路去发隆联络事宜、购买物品,每次1至8人不等且比较麻痹。针对这一情况,我侦察队决心在爱头地区选择有利地形、设伏捕捉俘虏。 爱头地区山高坡陡,坡度50~70度,高差1200余米。中越两国以大梁子河为界,大梁子河河宽约20米,水深1~1.4米,河谷植被茂密,其余地区植被稀疏。 确实查明情况。侦察队于7月2日向小坝子、江寨派出了侦察组。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培养了数名群众情报员、并分别组织了16次国境线附近的观察,4次低近侦察。掌握了大丫口、发隆地区越军兵力部署、主要装备及爱头、空龙武装民兵情况,特别是对大丫口至发隆运动之敌途经的路线、人数、武器携带、警惕程度等主要情况做到了了如指掌。9月28日、侦察组化装成边民渗入爱头西南1117高地东北侧进行了潜伏观察和照相,查明了伏击地区地形。 拟定战斗方案。根据爱头地区的敌情、地形,侦察队制定了伏击捕俘方案:参谋赵文富带14人组成伏击组,其中王忠良带9人组织设伏,捕捉运动之敌,赵文富带4人向大丫口方向警戒,负责左翼安全。副分队长王会显带8人组成掩护组,配置在1188高地,保障伏击组右翼安全。分队

信息化战争体系

信息化战争体系 1

信息化战争的体系破击战制胜机理 体系破击战是我军确立的基本作战思想和战法。这一思想反映了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内在规律和本质要求。 以攻心夺志手段破击敌认知系统信息化战争,认知领域逐渐成为重要的战场,认知领域的斗争,在传统谋略对抗的基础上增加了新的高技术内涵,技术与谋略并举成为认知领域斗争的必然趋势。对认知领域重要性的认识,克劳塞维茨认为:”军事活动绝对不是仅涉及物质因素,它总是还同时涉及使物质具有生命力的精神力量。”并认为,精神因素是致胜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整个战争领域,”对军事力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在一场战争中,当交战双方物质力量损失大致相等时,”精神力量的损失是决定胜负的主要原因”。因此,经过攻心夺志的心战手段摧毁对方的精神力量显得尤为重要。 信息化时代,信息主导着物质和能量的发挥。随着信息平台的创立,作战双方的意志、智慧有了实时表示的中介系统,智力对抗在体系对抗中更趋突出,攻心夺志成为人们谋求心理制胜的基本指导。攻心夺志的手段很多,心理战、舆论战、法律战是典型的手段。经过攻心夺志,动摇和瓦解敌决策层的意志和信念,瓦解敌民心 2

士气,从心理上击溃敌人,从精神上瘫痪敌人的作战体系,能够直接达成制止危机、战胜敌人的目的。借助现代高科技成果,广泛开展舆论战、法律战,宣传我正义性与合法性,在舆论上先声夺人;法理上先敌取势,最大限度地争取盟友、孤立对方,陷敌于广泛的道义谴责之中,置敌于心理弱势和劣势;在本民族、本国家内部赢得民心民意,得到高度支持,形成同仇敌忾的强大气势,震慑敌人,使其失去挑衅、对抗的信心,放弃分裂恐怖的图谋与活动;加强经济、文化交流和民间往来,增进基本民众的了解认同和友好感情,使和平、统一、发展、稳定成为主流民意,认清分裂不得民心。必要时,配合军事打击,发动心理攻势,经过实施精神与心理压制来瓦解敌方的军心士气,使其遭受挫折和失败,从而夺取作战的主动权。 传统的攻心夺志手段与攻城略地相比,一直处于辅助地位,随着高度精确化、智能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武器装备的广泛运用,攻心夺志手段插上了信息化的”翅膀”,其渗透性、时效性、震撼性更加突出,已成为破击敌认知系统的重心。因此,在体系破击战中,要游离传统的歼灭战模式,融合”技―谋”夺心方略,采用攻心夺志的方法,更好地瓦解敌军斗志。 以信息作战手段破击敌网络化信息系统打击敌核心要害部位历来为军事家用兵之首选。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拿破仑打击的是同她作战的那些国家的心脏。”体系破击战的基本着眼点和着力点是破坏支撑敌作战体系的网络 3

指挥信息系统复习课程

简述指挥信息系统形成及发展趋势 一、基本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二、形成条件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在人类战争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联的整体。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它以军事科学为坚实的基础,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以指挥人员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把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事指挥活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原子能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迎来了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战争也开始进入了以高技术为基础

的“信息兵器时代”,即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在这种条件下,武装力量构成十分复杂,作战样式多种多样,战争的突然性增大,作战空间广阔,军队机动迅速,战场攻防转换频繁而剧烈,情报信息量成倍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战场情报的信息量激增,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多种战场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融合处理;作战力量的构成复杂,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组织密切协同和配合;作战单元的高技术成分增加,要求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精确使用和控制等。因此,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对部队的指挥控制难度明显加大。 为了使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态势作出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控制部队和武器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作战单元的战斗力,显然仅靠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指挥手段已难以胜任,必须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指挥员智力和体力的延伸,辅助指挥员完成诸如情报收集处理,制定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控制高技术信息兵器等手工作业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和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从繁琐的简单作业,事务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思维、决策和指挥控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便伴随着人类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而逐渐诞生了。

体系作战中的信息系统

体系作战中的信息系统 恩格斯曾说过:“现在未必能再找到另一个像军事这样革命的领域……技术每天都在无情地把一切东西、甚至是刚刚开始使用的东西当作已经无用的东西加以抛弃……而我们在作战的技术基础这样不断革命化的条件下将不得不愈来愈多地考虑这种无法估计的因素。”蒸汽机的发明,导致了最初的产业革命和城市化发展;而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系统,则成为当代科技发展的主导领域。在军事上,当现代信息系统进入作战体系,便颠覆了传统作战体系的面貌,信息系统这个包含着最高技术含量的新载体,使作战出现了明显的体系化特征。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的基础支撑 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体系主要包括侦察预警、指挥控制、火力打击、网电对抗、综合保障等子系统,这一体系涉及的可变因素数量巨大、关系极为复杂。只有靠信息系统才能将各类子系统集成在一起,它不仅是作战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而且是各系统有机连接的公共信息平台,对各作战系统有效运转起着基础支撑作用。 侦察预警系统。这是作战体系的“耳目”。随着不断升级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军事领域,各类侦察预警装备的性能随之提升,表现为探测灵敏度强、距离远、精确度高。当今,高效灵敏的信息系统将分布于陆、海、空、天的多维侦察平台,诸平台统一联接到情报信息处理中心,形成多维分布、功能强大、信息共享的侦察预警系统,实现了对战场态势的实时感知。 指挥控制系统。指挥与控制决定体系作战的成效。通信、计算机等信息网络是指挥控制系统的主要依托,它不仅提供文电处理、指令传输,而且也能进行战

场态势分析、作战进程控制与辅助作战决策等。新一代指挥控制系统借助现代仿真模拟技术,能够根据参战双方的作战企图、兵力编成与装备性能,模拟作战过程,自动生成作战态势图,逼真显示作战结果,协助指挥员推演作战行动、优选作战方案,为指挥控制提供有力支撑。 火力打击系统。作战体系的决定性力量最终表现为精确、强大的火力打击。现代坦克、火炮、战机、导弹、舰艇等火力打击平台,已经普遍采用了计算机火控、数据链通信、雷达制导等高新技术,从而实现了超视距精确打击,武器装备的作战效能成几何级数增长。此外,信息系统还能够根据预选打击目标的特点和毁伤需求,为不同的武器平台分配打击任务,实时监控打击过程,准确评估毁伤效果,并提出实施第二次毁伤的建议。火力打击行动借助现代信息系统登上了自动化、智能化和精确化的新台阶。 网电对抗系统。信息化条件下作战,自始至终贯穿着激烈的网电对抗。网电对抗是电磁空间和信息网络领域的斗争,不论通信对抗、雷达对抗还是网络攻击,都是以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过信息网络联接成作战系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电对抗系统开始向卫星对抗、数据链对抗、红外对抗等新的领域扩展,在体系作战日趋复杂的同时,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更加凸显。 综合保障系统。体系作战是一种综合性系统对抗,一刻也离不开包括测绘、气象、后勤、装备等保障要素在内的综合保障。在信息化条件下,各类保障要素凭借信息系统,开始向网络化、精确化、可视化方向发展。测绘、气象保障广泛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形成精确、高效的保障网络;而后勤、装备保障则通过信息化管理系统和视频辅助系统,使自动查询、远程维修、远程医疗等成为现实。 信息系统是作战体系联接融合的纽带

指挥信息系统

一、基本概念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二、形成条件 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在人类战争不断演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是按军队的指挥体系从上到下紧密相联的整体。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是一个有机的“人一机”系统,它以军事科学为坚实的基础,以军事指挥体系为其构建框架,以指挥人员为核心,以电子计算机等信息技术装备为存在的前提和物质保障,把各种指挥控制手段与指挥人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军事指挥活动的信息收集,传递、处理和使用等环节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指挥员决策的效率和水平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从而使部队的战斗力水平得到了极大的发挥。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随着原子能和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出现,迎来了近代科学史上的第三次技术革命,人类社会逐步走向信息化时代。战争也开始进入了以高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兵器时代”,即核威慑条件下的高技术信息化战争。在

这种条件下,武装力量构成十分复杂,作战样式多种多样,战争的突然性增大,作战空间广阔,军队机动迅速,战场攻防转换频繁而剧烈,情报信息量成倍增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问题,对作战指挥控制的时效性、准确性,灵活性等诸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战场情报的信息量激增,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多种战场情报信息进行快速加工和融合处理;作战力量的构成复杂,要求作战指挥控制系统能对诸多兵种的联合作战组织密切协同和配合;作战单元的高技术成分增加,要求对高技术武器装备实施精确使用和控制等。因此,信息化战争中指挥员对部队的指挥控制难度明显加大。 为了使指挥员能根据战场态势作出快速反应、准确判断、果断决策,并能得心应手地指挥控制部队和武器装备,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作战单元的战斗力,显然仅靠传统的组织形式和指挥手段已难以胜任,必须发展以电子计算机为核心的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使其成为指挥员智力和体力的延伸,辅助指挥员完成诸如情报收集处理,制定作战方案、下达作战命令、控制高技术信息兵器等手工作业难以完成的信息处理和技术性要求高的工作,把指挥员和参谋人员从繁琐的简单作业,事务性作业和重复性作业中解脱出来,以便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创造性的思维、决策和指挥控制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便伴随着人类战争形态的不断演变而逐渐诞生了。 三、发展历程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发展历程 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从最初的C2到C3,从C3I到C4I,再到后来的C4SR、C4KISR,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尤其是在海湾战争以后,美军认识到了指挥信息系统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系统建设和发展的投入力度,在各军种大力加强本军种指挥信息系统的同时,加速对各军种、各业务独立信息系统的整合,以满足不断更新的联合作战构想的需要,从而实现全美军指挥信息系统的一体化。目前,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已逐渐成熟。 一、美军指挥信息系统的建设现状 美军指挥信息系统按层次可分为战略、战役、战术级。从组成来讲,可概括为指挥控制系统、侦察预警系统、网络通信系统和全球信息栅格等系统。本文主要是从组成类型来讲述美军的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现状。 (一)指挥控制系统 20世纪70年代,《美国国防部军事与有关词汇字典》对指挥控制系统的定义是:根据分配的任务,指挥员计划、指挥和控制所属部队的行动所必需的机构、设备、通信、程序和人员。美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由全球指挥控制系统和各军种指挥控制系统组成。

全球指挥控制系统。目前美军全球指挥控制系统(GCCS)是可互操作、资源共享、高生存能力、无缝连接的全球的指挥控制系统,是实施危机管理和协调多军兵种/多国联合作战的系统。其主要功能包括:动态情报、态势监视、应急计划、行动监控、通信、定位、数据表示与处理、数据库和办公自动化等。目前,美军在全球700多个地区都安装了该系统,以满足作战部队对无缝一体化指挥和控制的要求。 军种指挥控制系统。美海、陆、空三军都建有各自的指挥控制系统。美陆军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从战区地面部队到单个士兵或武器平台的陆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和21世纪旅及旅以下部队作战指挥系统等。海军作战指挥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全球信息交换系统、战术指挥中心、总指挥部数据处理系统、战术数据信息交换系统、战斗空间信息交换系统等。美国空军的指挥控制系统主要是指空军战术指挥控制系统,是美国家军事指挥控制系统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空军(部)指挥控制系统、战区指挥控制系统、分区指挥控制系统及空中指挥控制系统,构成以地面为主、空地结合的完整的指挥控制体系。 (二)侦察预警系统 侦察预警系统是指挥信息系统的“耳目”,是整个系统的神经末稍。美军侦察预警系统采取航天、航空、地面、海

信息化的作战指挥体系

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战争形态由机械化步入信息化,作战指挥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关于作战指挥方式的探讨正在引起世界各国广泛的关注。目前世界各军事强国正依托军事网格系统,积极稳妥地以信息流程为主设计完善新的指挥体系。文章结合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概念、特征、指挥方式进行简述。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特征;指挥方式; 引言:自1999年科索沃战争打爆发后,标志着信息化战争进入成熟期的开端。世界各国争先研究信息化作战体系,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是投入了巨大的人力资源,到如今也是取得瞩目的成绩。所以我军在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方面的研究花样繁多,数量不计其数。本文章也是参考其他论文对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进行一番简单论述,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后来者做铺垫。正文 1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概念 信息化战场的作战体系是分布的作战单元在统一作战使命 的支配下通过单元间的自同步行为形成的统一整体,通过整体的“涌现”行为实现其使命目标,其分布性表现在战场多维空间的拓展,包括电磁维、网络维、作战主体的心理与生理维等,其自

同步行为是作战单元间为达成共同的作战使命与目标而在作战 行动上的自主同与自主配合,从而达到快速有效的整体“涌现”。作战单元间的自同步行为区别于传统 层级指挥方式,它是在感知共享、认知共享与充分互信的基础上,通过分布网络环境中既定的规则与技术途径而达成的一致的行为。 2.信息化作战体系的四大特征 2.1体系结构趋于扁平 第一“扁平”是对指挥体系结构“跨度”增大,“递阶”减少的形象描述。扁平结构减少了冗余信息节点,缩短了信息传递环节,增加了指挥体系的集成度,因而能优化信息流程,提高指挥效能。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结构趋于扁平这一特点包括三个方面的涵义。第一,指挥体系不可随意扁平,以往作战指挥体系都不具备扁平化的条件。指挥主体的指挥能力、指挥对象的性质、指挥手段的先进程度等等。在这些限制条件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过于压缩指挥层次,过分增加指挥跨度,反会而适得其反,造成无法控制的状态。 第二,“扁平”是信息化作战指挥体系的特质。因为只有进入信息化作战阶段,指挥体系结构才具备了“扁平”的条件。但由于“兵权贵一”的特点,作战指挥必须坚持集中统一指挥的原

指挥信息系统

的发展方向 xx01 指挥信息系统是综合运用以计算机为核心的技术装备,实现对作战信息的获取、传输、处理的自动化,保障各级指挥机构对所属部队和武器实施科学高效指挥控制与管理,具有指挥控制、情报侦察、预警探测、通信、信息对抗、安全保密以及有关信息保障功能的各类信息系统的总称。 指挥信息系统按功能来分,主要有六大系统: 1、信息收集分系统 由配置在地面、海上、空中、外层空间的各种侦察设备,如侦察卫星、侦察飞机、雷达、声纳、遥感器等组成。它能及时地收集敌我双反的兵力部署、作战行动及战场地形、气象等情况,为指挥员定下决心提供实时、准确的情报。 2、信息传输分系统 主要由传递信息的各种信道、交换设备和通信终端等组成。这几部分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通信网,迅速、准确、保密、不间断地传输各种信息。可以说通信自动化是作战指挥自动化的基础,没有发达的通信网,就不可能实现作战指挥自动化。 3、信息处理分系统 由电子计算机及其输入输出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信息处理的过程,就是将输入计算机的信息,通过按预定目标编制的各类软件进行信息的综合、分类、存储、检索、计算等,并能协助指挥人员拟制作战方案,对各种方案进行模拟、情报检索、图形处理、图像处理等。 4、信息显示分系统

主要由各类显示设备,如大屏幕显示器、投影仪、显示板等组成。其主要功能就是把信息处理分系统输出的各种信息,包括作战情报、敌我态势、作战方案、命令和命令执行情况等,有文字、符号、表格、图形、图像等多种形式,形象、直观、清晰地显示在各个屏幕上,供指挥和参谋人员研究使用。 5、决策监控分系统 主要用于辅助指挥人员作出决策、下达命令、实施指挥。在作战过程中,指挥员可随时针对不同的情况,通过决策监控分系统输入指令。此外,决策监控分系统还可用来改变指挥信息系统的工作状态并监视其运行情况。 6、执行分系统 既可以是执行命令的部队的指挥信息系统,也可以是自动执行指令的装置,如导弹的制导装置、火炮的火控装置等。 在新军事思想和作战理论指导下,军事指挥信息系统的发展呈现出如下较为明显的趋势。 一、加快系统一体化建设,实现三军联合作战。美军认为,未来的作战是在自动化系统的统一指挥控制下实施的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全面对抗,因此只有军事指挥信息系统本身构成了一个完备而严密的整体,才能快速,灵活、高效地组织协调各种作战力量,以形成整体作战优势。为此,美军进一步调整了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建设的组织领导体制,加强了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和统一管理,通过系统硬件和软件的标准化,逐步解决各系统之间的兼容性问题,使各级各类在地理上分散的指挥机构和业务部门,甚至相关的民用系统,能够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从而大大提高作战指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最终实现各军兵种指挥信息系统之间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和用户互操作,以及陆、海、空、天、电一体化的联合作战行动。 二、采用多种先进技术,提高系统综合对抗能力。由于军事指挥信息系统在现代作战中发挥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已不可避免地成为各种软杀伤和硬摧毁的首选目标。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美军对指挥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更大,他们强烈地意识到,一旦某些关键的节点被干扰或破坏,整个系统受到的影响会更大,后果可能会不堪设想。因此,美军在大力开发电子战装备、反辐射导弹等

世界10大特种部队战力排行

第十位: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 美国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U.S. Marine Corps Force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成立于2006年4月,它位于北卡罗莱纳州的里朱尼,它隶属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专门负责指挥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部队。为了直接支援美国海外应急作战任务,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在部队建设与训练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进步。 目前,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下属部队的满员率为80%,而且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仍然不断地对部队进行编制体制调整,以适应目前的作战任务,同时为未来作战做好充分准备。 成立4年来,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参与的军事行动越来越多。随着能力的提高与扩展,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越来越多地被运用于应对全球威胁。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海军陆战队特种作战司令部为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提供以下能力:连与组分散作战能力、沿海作战能力、反叛乱作战能力、特种侦察能力、作战指挥控制能力(指挥特种作战特遣队或联合特种作战特遣队)、与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USSOCOM)合作

的能力、与海军陆战队合作的能力(例如,具有特种作战能力的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执行美国特种作战司令部的战区安全合作计划)。 第九位:中国龙焱特种部队 中国最神秘的特种部队,在外界无人知晓,各国情报机关也搞不到关于这支部队的具体资料,只能猜测,具专家估计,这支部队的作战能力堪比曾经最神秘的蓝蜘蛛特种部队和红蝎特种部队,甚至更强……一位曾经参围剿这支部队的越南特工说过“这是一群真正的魔鬼,在丛林里我们损失了百分之八十的战斗人员,连他们的影子都没看到,我们只有带着恐惧逃跑,不知道哪一刻会死在他们手里……” 龙焱特种部队共有二千六百名官兵,编为一个特种大队,下设3个特种作战中队(每个含3连),分别是山鹰,蓝剑,猎犬。1个心理战中队,1个技术情报连,1个通信连和1个支援中队,在中国拥有大小十余个秘密基地。 龙焱士兵的常规训练强度是普通特种部队的1.5倍到2倍,每年龙焱要从全国个兵种中选拔近3000名各类精英进行试训,以特种部队大练兵为名进行三个月的高强度训练,这段时间被龙焱上层称为“选铁”期,选拔出约500人的精英中的精英在秘密送到全国各地的深山老林,建立十余个临时的野外基地进行为期一年的魔鬼式训练。 最后能留下的不超过200人,残酷的训练意外死亡率高达百分之八,这段时间被称为“炼钢”期;别以为熬过了一年多的选拔就可以进入龙焱,这只是刚刚开始而已,通过各种考核后剩下的百余名佼佼者,会在龙焱进行约两年的全面训练。

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背景下军事文化战斗力

收稿日期:2012-10-12 作者简介:符瑶冰(1976-),女,陕西西安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背景下军事文化战斗力研究 符瑶冰 (第二炮兵工程大学初级指挥学院,西安710025) 胡锦涛同志关于“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是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的基本形态,要把信息化建设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上”的重要论述是我军首创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是我军打赢信息化战争的战略举措和崭新思路。军事文化力作为最重要的军事软实力,在基于信息体系作战发展过程中发挥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要取得信息化战争的胜利,既需要硬杀伤力,更需要软实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利用军事文化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来提升官兵的世界眼光以及战略创新思维和科学人文精神,不断激发官兵的内在动力,培育不畏强敌、敢于胜利的战斗精神,提升部队的战斗力。因此,加强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背景下先进军事文化战斗力研究,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崭新课题,也是必须回答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一、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背景下军事文化战斗力的重要作用军事文化战斗力是改善战斗力诸要素质量及其组合方式的一种精神文化力量,全方位渗透于军队各领域之中,在战斗力生成中发挥着基础性和关键性的作用。在信息化战争迅猛发展的今天,军事文化战斗力在战斗力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它能够实现对军队内部各要素结构进行优化,而由此形成凝聚力、整合力、瓦解力、鼓舞力和创新力,最大限度地提高军队在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条件下的整体作战能力。凝聚力是战斗力生成的基础,是军事文化战斗力将军队内部诸要素凝聚在一起而形成的向心力。在信息化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心理干预、舆论宣传等方式手段极大的影响着参战官兵的政治信念和意志品质,同时变幻莫测的国际局势也极易传导到战场环境中,动摇着军队在执行政治任务的坚定性。凝聚力能够使官兵围绕着共同目标形成统一、集中的意志,因此可以对官兵的理想信念、意志品质、革命气节、战斗精神等方面进行强有力的教育,利用多种手段与途径满足官兵的精神追求,塑造官兵的革命气节,提升官兵的使命意识,从而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为不折不扣地执行领导层的命令、决策,忠实地履行职责,有效地完成作战任务,最终为军队产生强大的战斗力发挥最大效能。 整合力是战斗力生成的基本途径,是军事文化力将战斗力中的诸要素以最佳方式组合形成,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军事系统整体作战能力的组织性力量。在信息化战争中,要想使战斗力生成的整体性特征不断增强就必须将各种作战空间、作战平台、作战力量、作战要素等在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下进行整合,从而组成一个完整的作战体系。从 信息化战争提出的新要求为出发点,运用由编制体制、军事理论等要素形成的整合力,将各种作战要素、作战单元、 作战力量综合集成为一个运行相对协调、结构相对优化的作战体系,最大限度地发挥整个军事体系的作战效能,从而最终实现在信息化条件下人与自身、人与武器以及武器系统之间的最佳结合。 瓦解力是使其丧失抵抗意志所形成的“软杀伤”力量,是军事文化战斗力直接作用于敌方军人的思想和心理上的力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争不仅局限在陆、海、空、天、电、网络等物质性空间展开,而是不断向人们的 心理、精神空间延伸,最终导致信息化战争同时在物质性空间和精神空间展开搏杀。要赢得战争的胜利,不仅要牢牢占据物质性空间的控制权,更要夺取精神空间的控制权,在强大的军事优势作为后盾的情况下,通过“三战”等摘要: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实质上就是军事文化的较量,是军事文化力的比拼。因此,加强基于信息系统 体系作战背景下先进军事文化战斗力研究,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所必须要面对的崭新课题,也是必须回答的 一个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对基于信息系统体系作战背景下的先进军事文化战斗力的重要作用、构成要素以及 如何加强建设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信息系统体系;作战;军事文化战斗力 中图分类号:E0-05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085-02 S h e H u i Y a n J i u ☆社会研究☆ 85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理论研究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理论研究 2011-02-26 网络战研究会会议论文集(2010)李大光李万顺 联系人:李大光(教授、硕士生导师、大校军衔) 单位:国防大学军事后勤与军事科技装备教研部 李万顺(信息工程大学) 摘要: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是信息化战争的重要作用样式。本文在论述基于信息系统网络作战的基础上,研究了基于信息系统网络作战的基本作战指导思想是“网络积极防御”,基本作战原则是“全域部署、整体对抗,软硬一体、技战并重,攻防结合、以防为主,分散部署、协调使用,军民结合、平战一致”,同时还研究了不同于传统作战的网络进攻作战理论和网络防御作战理论。 关键词:信息系统网络作战网络空间作战能力 恩格斯曾经提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马克思恩格斯军事文集》第1卷,第17页,北京:战士出版社,1981。)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推动军事领域变革,使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转变。网络技术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内容,正在改变着信息化战争的作战样式。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已经成为信息化战争中重要的作战样式,对赢得信息化战争胜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基于信息系统网络作战概念阐释 正如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所预言:“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及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常名:“网络化战场与制网络权”《解放军报》1996年9月24日。)在信息时代,计算机信息网络已开始向全球的各个角落辐射,其触角伸向了社会的各个领域,正在成为当今和未来信息社会的联系纽带。重要的信息网络系统成为维系国家和军队的命脉和战略资源,一旦这些计算机网络系统被攻陷,整个国家的安全就面临着崩溃的危险。因此在信息化战争中,谁在网络空间的角逐中占据优势,谁就能占据21世纪战争的战略主动权。 所谓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是指高度依赖于信息、信息系统和信息化武器装备,在信息网络空间展开,对敌方的战争体系或作战体系进行网络摧毁和破坏的作战行动。它是一种以信息主导、体系对抗、网电一体为主要特征的全新作战形式。网络作战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对计算机网络信息处理层的破坏和保护,来降低敌方网络信息系统的使用效能,保护己方网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转,进而夺取和保持网络空间的控制权。网络空间的虚拟性、瞬时性和异地性等特征,赋予网络作战隐蔽无形、攻防兼备、全向渗透的优势;而网络作战简单易施、隐蔽性强等特点又使得它可以较低的成本获得非常高的军事效益。因此,网络作战所达成的作战效果是传统军事手段难以比拟的。

应急指挥信息系统介绍

不管是用来应对人为的突发事件还是说应对自然灾害类的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下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系统有哪些作用。 1.综合分析研判 实现对突发事件动态、舆情动态、应急响应、资源调度、监测预警、专业研判、救援进展等各类应急信息的可视化展示;实现辖区基础设施、自然灾害及生产安全等信息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分析管理,提供统一的辖区综合运行状态视图。 2.协同会商 建立数据传输、语音通话、视频接入的融合通信系统,以事件为中心,根据灾险情事件态势,实现前后方和相关部门的音视频会商,实现基于一张图的多部门、多专家全维动态远程会商、协同标绘、综合研判功能。 3.辅助决策 建立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的辅助决策知识模型,分析各类事故灾害发生特点、演化特征、救援难点等内容,提出风险防护、应急处置等决策建议,为高效化、

专业化救援提供支撑。如:利用专业模型动态模拟水旱灾害、火灾、爆炸、危化品泄漏等危害影响范围,有助于科学做好防御准备、划定事故警戒和疏散范围等。 4.指挥调度 建立资源需求分析模型,面向各类事故灾害类型智能化提供资源调度建议;利用有线、无线、卫星等多种通信手段,实现指挥调度信息的一键快速分发、应急资源跟踪定位、任务跟踪反馈等功能;面向不同作战环境使用需求,强化前后方指挥调度通信保障和任务全过程可视化管理,实现现场应急救援的业务应用移动化,提高应急办公和处置效率。 5、应急指挥体系管理、预案结构化与案例推演 通过对各级各类应急预案的数字化管理,智能关联相关应急处置人员,建立应急指挥人员专业通讯群组,实现快速查询、一键通讯、组会,可快速组织和调动各方力量、指令上传下达,实现扁平化指挥调度。 关于应急指挥系统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了,关于功能,相信文章中已经给大家介绍的比较清楚了,如果说大家还有其他的问题一定要找专业人士咨询。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教案

第五章信息化战争教案 【教学目标】了解信息化战争的基本概念、形成过程、构成要素和基本作战样式,熟悉信息化战争的基本特点,认清高素质人才对打赢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性,为打赢信息化战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重点】信息化战争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教学难点】信息化战争与国防建设。 【学时安排】共计6学时 【教学方法】课堂讲解、实例分析、讨论作业 【教学内容】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第二节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 第四节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形式 第一节信息化战争概述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内容:一、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二、信息化战争的形成与发展 三、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 四、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要素 教学重点: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信息化战争的基本作战要素 教学方法:讲授习题

【详案】 一、信息化战争的科学内涵。 信息化战争是指发生在信息时代,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战争工具和作战手段,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在全维空间内通过精确打击、实时控制、信息攻防等方式进行的瘫痪和震慑作战。简要地说,广泛使用信息技术及其物化的武器装备,通过夺取信息优势和制信息权取得胜利而进行的战争,就可称之为信息化战争。 二、信息化战争的产生与形成 大家知道,战争形态的产生与形成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自战争产生以来,我们已经经历了游牧社会的徒手战争;农业社会的 冷兵器战争,工业社会的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 游牧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化社会 徒手战争――冷兵器战争――热兵器或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三、信息化战争的构成要素 一是人,二是武器。(信息人武装力量是决定因素、信息化武器装备是重要因素、信息化指挥是关键因素) 1.信息化武装力量--人 一是信息化现役部队 二是信息化预备役部队 三是信息化武装警察部队 四是信息化民兵 2.信息化武器装备――武器

特种兵作战训练学术论文文章

特种兵作战训练学术论文文章 一、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的素质能力需求 (一)强烈的政治观念和崇高的使命意识 未来武警特种作战,通常需要深入敌方区域遂行作战,周围政治情况复杂。因此,作为武警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员,必须具备强烈的 特种侦察作战意识,把义务与责任紧密相连,增强工作的光荣感和 使命感。 (二)复合作战指挥能力和果断战场决策能力 在现代条件下的武警特种作战行动中,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必须既懂指挥又懂技术,既懂管理又懂保障;拥有广泛的专业技术知识、精湛的业务技能与组织指挥复合的素质能力结构。因此,在四面临 敌的敌后作战和城市作战中,指挥员必须具有敏锐的侦察情报意识 和快速的决断能力,善于敏锐观察,缜密思维,正确判断,果断决心,快速行动。武警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必须具备复合作战指挥 能力。 现代化条件下武警特种作战需要与信息武警特种作战相适应的战术创新思维能力。具体到武警特种作战行动的指挥中,需要武警特 种作战指挥人才适应现代化多样任务的新机理、新样式、新行动, 创造性地进行武警特种作战的谋略、战术思维。未来武警特种作战 行动中,需要指挥员重视信息网络的掌握和运;在指挥信息系统瘫痪 等突发事件中进行武警特种作战应急指挥的能力;追踪世界前沿信息 技术的发展,具有信息制胜的先进理念及信息运用能力。 二、完善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途径 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良好的信息素养是把握信息主动权、尽快生成战斗力的关键。对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来说,要按照 信息化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确立合理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拓宽专业领域,设计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军事技术和武 器装备的变革也要求院校培养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素质的创造性。因此,在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管理中构建有利于人才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培养,适应信息化条件下武警特种作战指挥需要的军 事教育新体系。 (二)科学构建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训管用机制 首先,要建立和健全适应现代化反恐需要的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机制。其次,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一方面要精简 管理机构,实现管理机制的制度化和法制化;另一方面要更新管理方 法与手段,树立依法管理干部的思想,并实施有效的激励机制。再次,要形成优化健全的用人机制。建立开放竞争的人才评价制度体系,公开、公平、竞争、择优的人才选拔制度。 (三)大力完善部队岗位锻炼与实践提高的培养途径 三、建设信息化条件下武警特种作战指挥人才的培养环境 首先,科学构建知识体系。突出应用性能力的培养,以锻炼能力为轴心,通过学习知识来培养素质。其次,优化课程内容设置。突 出战法研究,设法让武警特种作战专业学员熟悉部队已列装的或正 在研制的信息化装备,使他们到岗任职后能熟练驾驭装备,加速特 种部队信息化建设。最后,优化整合教学资源。倡导一种共同参与 的开放式全方位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宽教学渠道。形 成开放培养,优势聚合,合力育才的良好局面。 (二)构建适合武警特种作战人才培养的管理和保障体系 首先,科学施管。院校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区分管理层次、大胆放权、启发学员自我管理的主观能动性。在管理方式上,要注意 弹性和尺度。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改进和创新。其次,开放管理。开放式管理其精髓在于从一味死守传统法令法规向原则性与灵活性 相结合的管理模式转变,从以管理者为主体向以被管理者为主体转变,促使被管理者由被动服从变为主动配合。再次,完善设施。武 警特种作战执行任务的特殊性要求其装备武器无论是先进性还是功 能上都要优于一般部队。因此保障培养武警特种作战人才的各种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