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机运行专业迎峰度夏安全措施及工作计划

汽机运行专业迎峰度夏安全措施及工作计划

汽机运行专业迎峰度夏安全措施及工作计划
汽机运行专业迎峰度夏安全措施及工作计划

发电部2009 年迎峰度夏预案汇编(初稿)

为确保机组设备顺利迎峰度夏,特作如下规定和要求。

一、一般规定

(一)加强设备巡检

1、各值人员在严格执行部门定期巡回检查规定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对机组润滑油、密封油、EH 油、变压器油、炉前油、各辅机油站的就地检查。

2、部门主任、副主任每天深入现场,对主设备巡视一次。并对人员设备巡检情况进行抽查。

3、专业专工每天深入现场,对本专业主机及重要辅机巡视一次,对保护连锁投入情况检查一次;每周对本专业所辖设备全面检查一次,对人员设备巡检情况进行抽查。并做好记录。

4、外出巡检时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防止出现巡检人员中暑现象。

(二)提高监盘质量

1、增加监视画面翻看频率。尤其加强对各转机轴承温度、线圈温度、振动的监视。

2、加强运行参数分析,做到“早诊断、早发现、早处理” 。

3、精心操作,精心调整,保证各部参数在规定范围内运行。

(三)加强事故预想

1、各专业专工针对本专业设备缺陷情况,制定防范措施。设备出现异常,及时下发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对人员就安全措施、技术措施掌握、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2、各值要加强事故预想的针对性,根据机组设备、负荷、燃料、天气等情况,由主值以上岗位人员负责每个中班进行一次预想。

(四)加强汇报联系出现设备异常,及时汇报部门领导及专业专工,夜间及时汇报值班领导。缺陷发生后,及时通知相关检修班组,并对设备消缺进行全程跟踪,确保实现“小缺陷不过天、大缺陷不过夜”的控制目标。

(五)严格执行监护制度正常操作调整履行班组内部监护程序,大型操作、设备定期工作、重要设备消缺,及时通知专业专工到场监护。

(六)加强两票管理杜绝无票作业,严格审查工作票安全措施,坚持就地办票;

动火作业严格执行动火工作票;严格执行电气操作票。

(七)做好防台防汛工作

1、保证8 台雨水泵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备用时要求均投入水位联锁。每半个月启动试验一次,并有记录。

2、保证两台机组凝汽器循门坑排污泵、循环水联络门坑排污泵、循泵房内出口蝶阀处排污泵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备用时要求均投入水位联锁。每半个月启动试验一次,并有记录。

3、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遇有台汛信息,值长要提前联系维护单位在凝汽器循门坑、循环水联络门坑、循泵房内出口蝶阀处加装潜水泵,并保证随时可用。

二、各专业重点要求、存在的隐患及控制预案

(一)汽机专业

重点要求:

1、严格按照规程控制各部参数在规定范围内运行。如控制汽轮机调节级压力不超过19.8Mpa。

2、严密监视闭式水压力和温度正常,各用户参数正常,必要时可启动一台开式水泵,以加强水--水交换器的冷却效果。

3、经常对各转动设备轴承温度和闭式水用户各参数进行就地测温,与远方DAS数据进行比对。

控制预案:

1、#2主机润滑油压低

措施预案:

(1)机组运行中保持主机润滑油滤网3组同时投入运行。滤网清扫作业切换时提前通知专业专工,严格执行监护制度。

(2)机组运行中主机2台冷油器同时投入运行。冷油器清扫作业切换时提前通知专业专工,严格执行监护制度。

(3)机组运行中应加强对主油泵进出口油压、主机润滑油压、隔膜阀上腔油压、主机润滑油滤网前后油压的监视,并认真做好记录。

(4)保证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高备泵、顶轴油泵的可靠备用。

(5)若发生主机润滑油压低跳机事故,经启动主机交直流润滑油泵仍无法维持主机润滑油压时,应果断采取启动顶轴油泵,破坏真空紧急停机处理。

2、#1机四抽至除氧器进汽逆止门门芯脱落

措施预案:

(1)双机运行时,辅汽由#1机四抽供给;

(2)#1机四抽至除氧器加热电动门全关;

(3)#1机辅汽至除氧器加热调整门及前后电动隔离门全开;

(4)机组低负荷运行(350MW以下)或辅汽联箱压力低于0.6Mpa或其他

异常情况下,辅汽汽源由冷再供给时,应及时调整辅汽至除氧器加热调整门开度, 保证除

(5)机组运行中发生跳机事故后,应立即关闭1号机辅汽至除氧器加热调整门,辅汽汽源切至2号机四抽供给。然后根据机组恢复及除氧器压力温度情况投入辅汽至除氧器加热汽源;

(6)机组运行及变工况时应注意监视四抽压力、辅汽母管压力、除氧器压力的变化;防止辅汽联箱超温超压。

3、2A汽泵出力低、轴振大且前置泵运行电流高措施预案:

(1)严格控制2A前置泵电机电流不超过68A。

(2)严密监视2A 前置泵轴承温度、电机轴承温度、线圈温度变化,就地测温与主控DAS 显示进行经常性核对。

(3)机组运行中加强2A 汽泵组就地瓦振测量,和远方轴振监视,就地瓦振达5 丝或远方轴振达120微米时即时按泵组减负荷处理。

4、1B 汽泵再循环调门门盖漏

措施预案:

(1)加强就地巡视。

(2)人员巡视过程中做好漏泄突然增大汽水喷出伤人的预想。

(二)锅炉专业

1、原煤仓着火处理措施

加强对原煤仓、给煤机测温工作,发现原煤仓外壁温度较高,原煤仓有冒烟现象时,及时通知燃料,先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自燃较大时可向原煤仓内喷洒消防水,但要严格控制水量,用消防水向2 个下煤口均匀浇水,每个下煤口浇水在30 秒钟左右,浇水后注意冒烟情况,冒烟加剧时再按照上一次方式浇水,冒烟情况减少时,及时启动该煤仓磨煤机运行,将煤仓烧空。

如原煤仓内已着火或自燃较严重,及时停运对应的给煤机、磨煤机运行,关闭给煤机上插板门,防止烧毁给煤机皮带,如给煤机皮带上的煤自燃或着火,立即关闭给煤机上插板门,将给煤机皮带上的煤走空后停运给煤机、磨煤机,如给煤机皮带已着火,可以关闭给煤机密封风手动门,打开给煤机侧板向皮带喷洒消防水灭火。

2、磨煤机着火处理措施

磨煤机内部着火时,立即停止给煤机运行,关闭给煤机下插板门,关闭磨煤机热风隔绝门、热风调整门,关小冷风调节门,降低磨煤机入口风温。

此时磨煤机暂时不要停运,因内部温度高,停运会导致各部件受热不均匀变形,为防止风量低跳磨,可以将磨煤机联锁保护解除,待磨煤机入口风温、出口温度均降至正常温度时,停运磨煤机,做好检修措施,制粉进行内部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重新投运。

若冷热风均关闭后,磨煤机出口温度仍降不下来,将磨煤机内部通入消防蒸汽(控制进入磨煤机里的蒸汽量,密切关注磨煤机出口温度),此时为了防止磨出口粉管管壁温度过高,可以保持磨出口门在开启状态,磨煤机着火消除后,停止通入消防蒸汽,关闭出口门。停运磨煤机,做好检修措施,制粉进行内部检查,确认无异常后再重新投运。

禁止使用消防水对磨碗处进行灭火,防止磨辊炸裂。注:现消防蒸汽手动总门处于关闭状态,定期管路疏水。

4、给煤机自燃、着火处理措施

(1)加强燃料管理,避免外来火源。

(2)给煤机长时间停运(一般超过3 天),应加强对原煤仓和给煤机的测温工作,燃烧褐煤期间尤其要引起重视。若为磨煤机有计划的停运检修,应将给煤机内部存煤走空后停运。

(3)给煤机内部温度升高确认积煤自燃,应立即通知制粉班,在制粉班人员到来之前,关闭上插板门,保持给煤机运行,将皮带上的煤拉入磨煤机内,此过程中若发现给煤机皮带有着火迹象,关闭密封风门,打开给煤机侧板,用就近的灭火器或消防水降温。

如果停运时发生给煤机皮带上煤自燃,应立即关闭给煤机上插板门,就地手动启动给煤机将自燃煤拉入磨煤机内,再启动磨煤机,保证皮带不被烧损。

(4)火源消灭后要对给煤机内部进行彻底检查,确认设备没问题,给煤机箱体温度彻底冷却后再投入运行。对自燃后投入运行的给煤机加强检查测温工作。

4、防止原煤过湿,给煤机堵煤措施

(1)干煤棚平时要有一定储煤量,雨季时,选择部分原煤仓加入干煤。

(2)加强与燃料联系,及时了解哪个原煤仓加的是干煤,哪个原煤仓加的是湿煤,加湿煤的给煤机要加强检查,定期用大锤敲击给煤机入口落煤管。当班期间将大锤准备好,放到指定位置,保证随时可用。使用大锤时严格按规程使用,避免伤人。

(3)加强巡检,并重点检查给煤机电机及清扫链电机的运行情况,发现给煤机内部异音及挂卡现象、皮带跑偏等时及安排停运处理。

(4)给煤机内部照明有缺陷时及时联系检修更换,并保持观察窗清洁;经常联系热工人员对热工断煤、堵煤信号进行检查,保证动作正常。

(5)加强对磨风量,出口风速、电流、磨碗差压的监视,给煤机发出“断煤和堵煤”信号后,应通过给煤机电流、给煤量、磨煤机电流等参数尽快判断,尽量提高磨入口干燥介质温度和出口温度,并根据当时负荷做好事故预想,提前操作,避免参数波动较大。

(6)给煤机断煤时要控制好磨出口温度。堵煤时注意给煤机过载,及时停运清理积煤。

(7)原煤仓发生自燃现象时,若采用消防水降温应注意喷水量控制,避免煤泥进入给煤机内。

(8)给煤机发生断煤时,首先保证增加其他给煤机的出力,保证运行磨煤机电流不超限。否则适当降负荷。派人就地敲打落煤管,同时控制好磨煤机出口温度,将给煤机输入转速降低,防止突然下煤。若经过敲打无效应停运给煤机,磨煤机,通知检修处理,根据所带负荷启动备用制粉系统运行。

(9)尽量采取相邻四台磨或五台磨运行方式,没有特殊情况,尽量不要采取隔层运行方式。

6、锅炉侧其他设备温度异常升高处理措施

(1)磨煤机油站及减速机温度上升趋势时,及时开大冷却水进行降温,同时联系检修加外置风机冷却。

(2)磨煤机电机轴承温度升高时,汇报单元长联系检修加外置风机冷却,如油质颜色变化更换油质。

(3)引风机、送风机、一次风机轴承温度若有上升趋势时,联系检修加装外置冲洗水冷却油站以及加外置风机冷却,如油质颜色变化更换油质。

(4)空预器导向轴承、支撑轴承及减速机温度有上升趋势时,及时开大冷却水门进行降温,同时联系检修加外置风机冷却,如油质颜色变化更换油质。

(5)炉前燃油系统温度不正常升高

巡检检查时发现燃油温度超过50 C时,及时汇报值长,通知燃料油区投入油罐喷淋,时间不低于30分钟,油温降低后停止。

(6)压缩空气系统不正常升高空压机油冷却器温度有上升趋势时,开大冷却水门进行降温,同时联系检修加外置风机冷却。

干燥机压缩机的冷媒高压(0.4Mpa)、低压(0.15 Mpa)在规定范围之内,冷媒压力升高时,开大冷却水门进行降温,保证冷媒压力稳定。

(7)锅炉本体温度超过规定值

当空预器入口烟温高于370C时,联系吹灰班对水冷壁进行吹灰一次。

巡检检查时,用测温仪监测各风门挡板处、管道保温不严处、以及本体保温不严处,如温度超过80 r时,汇报值长联系检修更换保温。

严格按照规定控制主再热汽温、壁温,加强检查锅炉积灰、结焦情况,及时调整,严格执行部门下发的《锅炉本体吹灰注意事项》和相关吹化规定,控制汽温壁温在规定范围内,避免吹灰器卡在炉内造成受热面吹损或是吹灰器烧损。

(三)电气专业

重点要求:

1、对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备变、220kV 、厂用系统连接的避雷器,按照规定定期抄录避雷器动作情况,便于掌握电气设备受雷击情况,做好防范措施。并同时记录运行电压和环境状态。

2、每班全面检查电气设备室所有门窗、热控柜、电源柜、端子箱等做到防雨、防潮,加强室外变压器的瓦斯继电器、压力释放和本体接线盒的防雨检查,室外动力设备事故按钮防护罩应齐全、严密、不进水,确保设备安全度夏。雷雨大风天气注意将门窗关闭,检查变压器冷却器控制箱、升压站各开关箱、电源箱、端子箱应保持密封良好,各箱门处于良好关闭状态。全面检查电气设备无漏雨、淋水情况,检查电缆沟无积水情况。

3、阴雨天气,为防止运行中各6kV 工作分支、备用分支共箱母线、支持瓷瓶因制造质量、受潮等方面原因间歇性接地而造成泄漏电流逐步增大,最终导致支持瓷瓶绝缘击穿,形成接地弧光接地过电压情况,规定每班测量两次高备变、高厂变中性点接地电阻箱外壳温度,每班还应检查各工作分支、备用分支共箱母线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汇报,并联系电气检修人员检查。

4、室外高压开关操作机构箱、电源端子箱、控制柜加热器,有自动恒温装

置的应将其调整到25C,无恒温装置的应在湿度大时将加热器投入运行,以防电气设备绝缘受潮。电动机停运后应立即将其加热器投入,处于备用状态的电动机加热器也应投入运行。电动机投运后应将其加热器退出。加热器运行期间应加强检查,注意防火。

5、检查保证各电气设备配电室降温装置齐全、完好,投入运行正常,始终保持正常室温,设备过热。

6、检查电气设备保护装置投入、运行正常,确保继电保护自动装置正确动作。

7、对电动机应准备防雨、防淋水的材料,以防电动机被雨淋而导致烧电机或受潮绝缘降低等。

8、运行中应严格按规程中的规定控制电动机运行时的各部温度,冷却系统应保持良好,其各部温度应控制在规程规定范围内,否则检修人员应及时进行处理。夏季天气潮湿或周围环境恶劣时,电动机停运超过8小时再次启动前应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当发现电动机绝缘明显降低时,应及时联系检修处理。

9、定期进行运行中电气设备的测温工作,及时发现电气设备接头是否过热。

10、根据天气情况,及时开启各配电室空调装置,每班应检查各开关室室温正常、空调运行正常。加强对电气设备外壳、变压器引出线、各400V PDC母线、刀闸一次触头及电缆接头的检查,发现超温情况立即联系检修人员检查处理。

11、严密关闭室外高压开关操作机构箱、电源端子箱、控制柜柜门,防止电

气设备绝缘受潮。

控制预案:

1、6KV2A 段工作进线62A1 开关异音问题

现象:该开关在电流1600A 以下时,基本无声音;1600A 至1700A 之间时有轻微异音;1700A 以上时,异音较大。

分析:该开关额定电流为3150A。该段负载电流在机组满负荷时,辅机最大运行方式下约为1850A,一般约为1750A。

应对措施:(1)调整辅机运行方式:在不影响设备定期轮换的前提下,尽量选择2B 段所带辅机运行,2A段所带辅机备用,控制该开关电流在1700A以下(如凝泵选择2B 凝泵运行,2A凝泵备用,可降低约100A电流;五台磨煤机时,选择B 段带3 台,A 段带2 台,可降低约50A 电流)

(2)选择合适时机(机组低负荷时段),将脱硫电源(约640A)切换至2B 段,观察2B 段工作进线62B1 开关的带负荷能力。

2、凝泵变频器安全度夏问题凝泵变频器自投运以来没有经历高温考验,在高温负

荷时的稳定运行能力有

待验证,加上之前已多次发生由于冷却装置联起不正常导致变频整流柜前后柜门开启的异常现象。变频器本身是发热量较大设备,其运行环境汽机厂房在夏季高温季节时环境温

度可达40°C以上,若变频器冷却装置运行不稳定,极可能影响到变频器的稳定运行。

应对措施:每次巡检时,重点检查变频器各柜的温度情况。

3、220KV 设备接头发热问题

我厂220KV 设备各接头之前发生过过热的问题,经过去年5 月份系统改接线时统一处理,运行情况有所好转,但不能排除新增运行热点。

应对措施:现在运行每月2 次定期工作测量各接头温度,7、8、9、1 0 四个月每天一次测量各接头温度。

4、氢气冷却器温度偏差问题我厂#1、2机均出现过氢气冷却器工作不正常造成发电

机两侧冷氢温度偏差

大的情况。根据发电机规程,两侧冷氢温度偏差应当在1C之内。

应对措施:当出现发电机两侧冷氢偏差时,对氢冷器闭冷水进行排气,消除氢冷器的不正常运行状态。

5、大型电机轴承温度问题去年多次发生大型电机轴承温度运行在高位接近报警值的

情况,重点如引风

机电机、磨煤机电机。

应对措施:

(1 )监盘人员按规定翻查画面、抄表人员准时认真记录,争取及时发现电机轴承温度的突然上升的情况。

(2)检修在各重点部位设有风扇。发现温度上升后及时转起风扇并联系检修检查轴承油质。

6、励磁小间温度

励磁小间内整流柜是大量发热设备。现在检修已经在#1、2励磁小间内分别增设四台柜式空调。运行人员应在每次巡检时检查励磁小间室内温度,检查励磁小间室内空调运行情况。

7、#2 发电机自动励磁通道一COB 板故障问题

(1)现场运行人员加强翻查DCS 报警画面,加强励磁调节柜的就地检查,

避免因励磁系统有报警存在而不能及时发现新的报警。同时加强对励磁小间环境温度的检查、调整。

(2)做好励磁系统故障保护动作和失磁保护动作的事故预想。

(3)在当前运行方式下,若通道二发生故障,励磁系统有转为独立手动通道运行的可能。独立手动通道仍有一定的自动调节功能。当进入独立手动通道运行状态时,盘前应设专人监视发电机机端电压、无功功率,功率因素、励磁电压、励磁电流等各项参数,当出现偏离时,及时手动调整,必要时降低有功功率变化速度。同时应及时汇报领导,告知电气专业。

8、NSC 控制系统隐患

(1)报警隐患:我厂NSC电网控制系统重点监视沙兴2K39、2K40两条线路,正、付母线及母联。但该系统报警系统设置不完善,发生报警时仅有较低的一声报警,没有连续的音响报警。极易发生在报警后,运行人员没有觉察而延误处理。

应对措施:接班检查时应安排专人负责交接该系统;每次抄表时对该监视画面进行一次认真检查;注意监视该系统的报警情况。

(2)操作隐患:NSC 系统两台工程师站、两台操作员站现已迁移至继电器楼。运行人员对这四台电脑的监督能力变弱,这四台电脑均有对电气设备的操作功能。

建议:在电脑屏幕上放置警示标志;结合电气操作权限认定后,修改操作人员密码。

9、发电机出口PT 更换高压熔断器的操作指导

发电机各PT 的功能:

1PT:

( 1 )为保护提供电压量:发变祖保护I 柜G60-1 、T35-1

( 2)测量、计量、功率调节:DCS、DEH、AGC、PMU

(3)为自动励磁通道一提供电压量

(4)为AVC、稳控提供电压量

2PT:

(1)为保护提供电压量:发变祖保护II柜G60-2、T35-2、录波器

(2)为同期提供电压量

(3)为自动励磁通道二提供电压量

(4)为AVC、稳控提供电压量

3PT:

(1)为保护提供电压量:G60-1、G60-2、录波器

PT 熔断器更换操作

1、在PT二次侧检查确认熔断相

2、退出该机组AVC 功能、退出我厂稳控装置。

3、调整好励磁通道,如需切换励磁通道应联系检修。

4、退出相关的保护装置( 3PT 高压侧熔断,运行不需退保护,或联系检修退I 、II 柜匝间短路保护) 。

5、若更换1PT的高压熔断器,需要退出机组协调控制功能,改为手动调节,同时保持煤量、水量、调门开度不变,因更换过程中无功率、出口电压显示。同时通知热工解除负荷相关的联锁。记录好更换PT 期间没有记录的电量,包括厂用电量。

6、更换前准备好35KV 绝缘手套,并检查手套无破损无漏气。

7、拉开需更换熔断器的PT 的二次电压小保险。

8、打开PT室门,拉出PT小车,拉出过程中注意人体与带电部分保持安全距离。操作高处PT 的操作平台在6KV 配电间。

9、对PT 进行外观检查,若有焦味和明显的过热、破损等现象,应转检修处理。

10、更换高压保险。注意更换时戴好绝缘手套。

11、将PT小车推入工作位置,关闭PT室门。

12、检查二次各相电压正常。

13、合上PT二次小开关,复位PT二次开关断线信号。

14、检查各处电压、功率等显示正常。

15、复位保护装置及励磁系统PT 断线信号。

16、重新投入各保护装置、自动装置。

17、测算1PT失常期间漏计的电量。

10、发电机温度异常正常运行时,发电机定子线圈层间任一点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之

差或任一槽

出水最高温度与各槽最低出水温度之差均应在5C以内。若线圈层间任一点最高温度与层间平均温度之差达12C,或任一槽出水最高温度与各槽最低出水温度之差达8C时,应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