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1、培养孩子学习钻研的兴趣。父母需要悉心观察,要千方百计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发现中得到快乐、在研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索中提高自主参与的意识和能力。家长要鼓励孩子好奇、好问。求知,引导孩子多思好问,鼓励孩子从多角度分析问题,逐步培养求异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辅导孩子利用多种方式去探究,或者利用工具书、或者自己潜心思考、或者在网上搜索、或者去图书馆查询等,让孩子体会到攻克难题后的喜悦。

2、多用启发的方式来指导孩子,千万不要包办代替。不要全权为孩子操持,要鼓励孩子自己进行学习安排,分析自己的学习状况,积极思考,在生活中也可以和孩子经常进行讨论、探讨,让孩子去感悟、领会、理解、掌握。

3、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孩子享受到成功感。孩子年龄小,认知能力有限,不要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以避免孩子产生挫败感而产生对学习的厌倦和畏惧情绪。父母绝不要不责怪孩子笨拙,不呵斥孩子无能。父母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

4、要教育孩子和同学互帮互学、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只有虚心互学,在和同学互相探讨的过程中孩子的自学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增强,奠定较深厚的功底,而与同学分享学习

方法的过程,也有助于孩子人际交往和人格魅力的培养。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技巧1、家长要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

在关注孩子的学习表现这个问题上,父母要还应多配合老师,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因为一旦遇到问题,父母可以跟老师形成一股强大的教育合力,来引导孩子走出学习上的困境,达到进步提高的目的。当然,父母也应鼓励孩子多跟老师接触,形成融洽的师生关系,这样老师的教育效果才能更加显著。

2、设定合理的目标

很多父母都会替孩子设定一个目标,比如“这次期末考试必须考前十名”。这样的目标叫做成绩目标,即用取得的成绩来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另一种目标叫做掌握目标,即把自己是否获得新的技能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

大量的研究都发现,掌握目标的孩子比成绩目标的孩子更愿意选择有挑战性的任务,在休息的时候也更愿意选择一些课程去学习,在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下。所以父母应当引导自己的孩子选择掌握目标,应当多问孩子“今天学会了什么”而要少问“考试考了第几”。

3、在学习过程中,对孩子进行方法指导

通常,孩子的学习计划本由他本人亲自制定,交与父母参谋。当孩子能够坚持按照计划行事,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后,孩子就打开了自主学习的大门。

对此,父母应明确地告诉孩子:学习不是任务,而是通过解

决难题来锻炼思维的一种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父母不要一开始就帮助孩子解决难题。而是对孩子进行方法上的指导,让他学会审题、筛选题中的有用信息,旁敲侧击,并鼓励孩子大胆尝试用各种方法去解决问题。

4、适当评价孩子

在孩子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可以给予适当奖励,这可以将孩子的注意力转向能够给他带来成功的活动。但是,千万不要过度夸赞哦!过度夸奖会使孩子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如果你天天夸自己的孩子为天才,那么孩子多半也会这么认为,这样当别人告诉他不是天才的时候,他会坚持自己的观点,认为别人都是在诋毁他,从而对别人产生敌意。而且一个认为自己很完美的人无法接受别人提供的合理建议,这往往造成停滞不前。

适当地评价孩子,要求父母必须真实评价自己的孩子。孩子做得好就是好,就要夸奖;如果不是那么好,就应该告诉孩子还需要努力。

5、引导孩子对成败的归因

引导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成败非常重要。当孩子失败的时候,不要打击孩子,而是静下心来一起跟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并给予孩子鼓励,让他继续加油。当孩子成功的时候,也不要让孩子太过得意,分析一下这次成功的原因,让孩子正确认识成功。

6、加强孩子的责任感教育

要想让孩子知道自己的学习责任,父母不妨坦率地告诉他:在每一个家庭中,父母和孩子都有各自的责任。对于孩子来说,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也就是说,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不应要求

父母去承担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当孩子具有高度的学习责任感时,他便会主动地去学习,并尽自己所能去搞好学习。

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能力的建议一、学习内容的自主性

1、以一个成绩比自己好的同学作为目标,努力超过他。

2、有一个关于以后的人生设想。

3、每学期开学时,都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设立一个学期目标。

4、如果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会分析原因,再加把劲。

5、学习目标设定之后,会自己思考或让别人帮助分析是否符合自己的情况。

6、会针对自己的弱项设定学习目标。

7、常常看一些有意义的课外书或自己找(课外题)习题做。

8、自习课上,不必老师要求,自己知道该学什么。

9、总是能很快选择好对自己有用的学习资料。

10、自己不感兴趣的学科也好好学。

11、课堂上很在意老师提出的重点、难点问题。

12、会花很多时间专攻自己的学习弱项。

二、时间管理

1、常常为自己制定学习计划。

2、为准备考试,会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

3、会给假期作业制定一个完成计划,而不会临近开学才做。

4、常自己寻找没有干扰的地方学习。

5、课堂上会把精力集中到老师讲的重点内容上面。

6、做作业时,先选重要的和难一点的来完成。

7、作业总是在自己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8、作业少时,会多自学一些课本上的知识。

三、学习策略

1、预习时,先从头到尾大致浏览一遍抓住要点。

2、根据课后习题来预习,以求抓住重点。

3、预习时,发现前面知识没有掌握的,回过头去补上来。

4、常常归纳学习内容的要点并想办法记住。

5、阅读时,常做标注,并多问几个为什么。

6、读完一篇文章,会想一想它主要讲了哪几个问题。

7、常寻找同一道题的几种解法。

8、采用一些巧妙的记忆方法,帮助自己记住学习内容。

9、阅读时遇到不懂的问题,常常标记下来以便问老师。

10、常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比较。

11、常回忆当天学过的东西。

12、有时和同学一起“一问一答”式地复习。

13、原来的学习方法不管用时,马上改变方法。

14、注意学习别人的解题方法。

15、一门课的成绩下降了,考虑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合适。

16、留意别人好的学习方法,学来用用。

17、抓住一天学习的重点内容做题或思考。

18、不断试用学习方法,然后找出最适合自己的。

四、学习过程的自主性

1、解题遇到困难时,仍能保持心平气和。

2、在学习时很少烦躁不安。

3、做作业时,恰好有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仍会坚持做作业。

4、学习时有朋友约我外出,会想办法拒绝。

5、写作文或解题时,会时刻注意不跑题。

6、解决问题时,要检验每一步的合理性。

7、时时调整学习进度,以保证自己在既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五、学习结果的评价与强化

1、做完作业后,自己认真检查一遍。

2、常让同学提问自己学过的知识。

3、经常反省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进步与否。

4、常常对一天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

5、考试或作业出现错误时,仔细分析错误原因。

6、每当取得好成绩时,总要找一找进步的原因。

7、如果没有按时完成作业,心里就过意不去。

8、如果因贪玩而导致成绩下降,就心里责怪自己。

9、考试成绩不好的时候,鼓励自己加倍努力。

六、学习环境的控制

1、总给自己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2、常和别人一起讨论问题。

3、遇到问题自己先想一想,想不出来就问老师或同学。

4、自己到书店选择适合自己的参考书。

5、常到图书馆借阅与学习有关的书。

6、经常查阅书籍或上网查找有关课外学习的资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