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选择题易错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选择题易错题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选择题易错题

1、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曾为井冈山题词:“井冈山有两件宝,历史红、山林好。”其中,说井冈山“历史红”的主要依据是( )

A、开始创建人民军队

B、揭开了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序幕

C、点燃了“星星之火”

D、创建了中华苏维埃政府

2、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三军过后尽开颜”的时间是( )

A、1933.10

B、1935.1

C、1936.10

D、1934.10

3、东方会议之后,日本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密奏:“按明治大帝遗策,第一期征服台湾,第二期征服朝鲜等,皆已实现。唯第三期之满蒙,以便征服中国领土尚未实现。”为“灭亡满蒙”,日本制造了( )

A、甲午中日战争

B、华北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卢沟桥事变

4、在沈阳九一八博物馆嘴引人注意的“战历碑”,其右面刻着中国人民永远难忘的悲痛日子1931年9月18日,左面一页刻着“九一八”事变的史实。“九一八”事变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了( )

A、大反攻阶段

B、局部抗战阶段

C、全面抗战阶段

D、局部反攻阶段

5、2009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景涛与国民党主席吴伯雄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会谈。在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国民党发表《国共合作宣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6、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执行的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这一边。”文中的“军事政变”(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主义的兵变②、是民族矛盾激化的产物

③、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检验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抗日态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1937年七七事变后,我国著名画家张光宁创作漫画《七七与切切》,对此漫画理解比较准确的是( )

①表明了日本普遍反对战争

②坚信中国抗战必将取得胜利

③认为日本发动侵华战争是自取灭亡

④日本军人对发动的侵华战争感到悲观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③

8、1938年,田汉为庆祝某一战役的胜利写了一首歌词。词中写道:“将士的喊声,震动了南部山东,榴弹掷处血光红,敌人如鼠我如龙。”这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辽沈战役

C、百团大战

D、台儿庄战役

9、史学家张阴麟曾写道:“我们正处在中国有以来最大转变关头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以创造一个赫然在望的新时代。”其中的“第一次全民族一心一意的在血泊和瓦砾场中奋斗”指的是( )

A、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解放战争

D、抗日战争

10、近代史上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两次侵华战争,二者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刺激了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的野心②都对中国的平民进行血腥的屠杀③都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④都是日本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重要步骤

A、①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1、历史赋予各时代不同的主题,如五四运动时期的主题是民主、科学;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的主题是打倒列强除军阀。请问,抗日战争时期的主题是( )

A、和平、发展

B、自强、求富

C、和平、民主

D、

爱国、救亡

12、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关系由合作转为对抗,其原因是( )

①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②美国推行扶蒋反共的政策

③国民党坚持一党独裁统治④国民党对陕北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3、蒋介石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的真实目的是( )

①为了和共产党实现真正的和平②为了立即发动内战

③为了欺骗群众④为了进一步赢得准备内战的时间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民主人士盛赞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他此行的目的是( )

①为了军事上的较量②为了探讨停战问题

③为了争取国内和平④为了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5、下列各项中没有在《双十协定》中达成协议的是( )

A、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

B、中共让出八个解放区

C、解放区的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

D、召开政治协商会议

16、1945年,在努力争取全国和平民主的斗争中,毛泽东告诫全党:“我们当了人民的代表,要代表的好,不要当陈独秀。”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

A、要为人民利益努力争取和平

B、尽量避免内战

C、继续同国民党合作,维护统一战线

D、既要争取和平,也要准备斗争

17、“孟良冈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敌逃。,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这是陈毅描写的一战役场景的诗。请问,这场战役的有何影响?( )

A、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B、粉碎了国民党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C、使得人民解放军在数量上,与国民党军相比第一次取得了优势

D、粉碎了国民党对陕甘宁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18、上完“北伐战争”一课,老师让同学讨论“北伐战争取得了辉煌战果,但为什么说国民革命运动失败了?”同学们议论纷纷,最后大体形成四种说法。请问,你同意哪一种?( )

A、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B、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C、共产党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人运动转入低潮

19、2012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自从有了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请问,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条件是( )

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③、全国工人运动高潮的出现④、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0、下面是同盟会成立时北京城一茶馆里四兄弟聊天片段,甲说:“我看过谭嗣同赴法场”;乙说:“我参加过义和团”;丙说:“我在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丁说:“我发过电报”。其中说谎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1、清政府决定废除科举考试时,在保守派、洋务派、满清贵族、汉族读书人之间“竟没有太大的分歧”。这表明( )

A、学子已经不愿意再参加科举考试

B、科举考试已经不适应时代的发展

C、科举考试遭到列强强烈反对

D、清政府已经无力维持考试费用

22、有人说:“新文化运动时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对辛亥革命的补偿。”其含义主要是指新文化运动( )

A、挽救了民族存亡

B、主张民主科学

C、彻底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D、深入学习西方思想文化

23、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新青年》。”其中《新青年》所创造的“新时代”指的是( )

A、君主立宪时代

B、民主共和时代

C、民主科学时代

D、尊孔复古时代

24、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斗争中越挫越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努力。”这里说“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

A、没有建立起中华民国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5、从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的角度看,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最深远的是( )

A、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B、推动了民主

共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C、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

D、有助于西方政治学说与儒家思想的结合

26、“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一千三百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的兴办( )

A、能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C、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27、近代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下列度这一社会性质认识不正确的是( )

A、形式上独立自主,实质上帝国主义间接统治

B、经济上是半殖民地,政治上是半封建

C、“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国家独立自主权

D、“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

28、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开始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

A、割让台湾等地给日本

B、增开通商口岸

C、赔款白银两亿两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29、如果要给左宗棠写一篇传纪,以下事迹应该写入的是( )

① 进军新疆,打败阿古柏侵略军② 通过谈判收回伊犁

③ 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④ 签订中俄《伊犁条约》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0、某史学家说:“对于西方的挑战,中国的反应之所以迟钝,是由于中国社会在19世纪中叶面临很不平常的历史环境。内部事务万分火急,至于对西方则可以暂缓一步”这里所讲的“西方的挑战”最主要是指( )

A、走私鸦片,毒害国人

B、发动战争,瓜分中国

C、资本输出,垄断经济

D、提出“修约”,扩大侵略

31、“看千年的中国去西安,看百年的中国去上海。”近代上海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之后

更多初二历史试题,请点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