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习数学,享受乐趣

学习数学,享受乐趣

学习数学, 享受乐趣

新课标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数学学习应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数学奇境的探索与渴望,让学生在奇妙的数学情境中成为具有“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探索者、体验者,用自己的策略探索解决数学问题,体验数学的神奇与价值,徜徉于生活数学、活动数学、探索数学的快乐生活之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作为数学教学的核心部分——课堂教学,它的全面升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教学实践,我在改进课堂教学方面作了一系列的尝试,用心建构“教得称心,学得开心”的快乐教学模式,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从而快乐地学习数学;让老师尝试到课堂教学的欢乐从而充满新鲜和活力。

一、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只有在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气氛中才能最有效地接受知识。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善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让心情变得轻松

保持好心情,才有好气氛。在走进课堂之前,我都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让自己变得轻松快乐起来,在课堂上把微笑作为面部表情的基本形态。教师的微笑会给学生一种和蔼可亲、热情开朗的印象,也往往是对学生的一种鼓舞,它能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使课堂产生和谐的气氛。许多优秀教师都懂得微笑的重要意义,即使在十分疲惫或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走进教室时总是面带微笑,课堂教学内容丰富多

彩,教师的表情也随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带有感情色彩渲染的讲解使课堂生动、感人,充满吸引力。当然,教师表情的变化要自然,要适度,不要过分夸张;不能板着面孔,毫无生机,眉头紧锁,以一副痛苦的表情面对学生。有任何情绪也不能带到课堂,要以微笑见学生。

2、让幽默走进课堂

幽默是一种智慧,它常常给人带来欢乐,并给人以启迪,其主要表现为:教师讲课生动形象,机智诙谐,妙语连珠,动人心弦。一个生动形象的比喻,犹如画龙点睛,给学生以启迪和警醒。在这种课堂氛围中,学生心情舒畅,乐于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心领神会,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真正把课堂当成精神乐园。如《立体图形的认识》对一年级小朋友来说是很抽象也很难理解的,生活味不浓,趣味感不强,往往容易与平面图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相混淆。为此,我在教学时采用“幽默”的语言在重点难点处加以描述,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学时采用的一个片断:(学生每人准备好一个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自己家里在带来的实物:篮球、羽毛球筒、魔方、牙膏等)师:今天,老师准备带大家到数学王国中去做客。想邀请爱数学的小朋友参加,你们想去吗?(想!)拿出自己准备的图形,你能从这么多的图形朋友中找出已认识的老朋友吗?(生很快就找出来了。)师: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请你让老朋友到书中休息休息,让他们尽情地享受读书的乐趣吧!师:现在,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与新朋友打声招呼,好吗?生:新朋友,

你们好!朋友,认识你很高兴! 生:新朋友,你能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吗?……此时,学习新知识――《立体图形》,并逐一认识新朋友……师:老朋友也想认识这些新朋友,请你们帮忙引见引见。(让新朋友也到书中休息休息)生(情不自禁地叫起来):“不行,不行,放不下啦!”“书长高了,”“书变胖了……”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这么快就发现了它们的不同。数学家们把新朋友叫“立体图形”,它们的名字中有一个“体”字……幽默的语言,紧紧地吸引了学生,同时又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上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倍感亲切,所以学生学得轻轻松松,学得扎扎实实,听得意犹未尽。再如根据“0”的运算特点,配了一首儿歌:“零蛋零蛋是笨蛋,与谁相加都滚蛋;零蛋零蛋是炸弹,与谁乘除都完蛋。”教学《有趣的拼搭》时,对“球”作这样形象化描述:“它总是坐不住,喜欢滴溜溜地滚”。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为了让学生记住分数,想办法说:“分数线下面的数是妈妈,分数线上面的数是孩子。”形象的比喻既利于学生很快记住知识,而且活跃了气氛。显然这样的比喻幽默生动,使教学变得形象化,能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会。教学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幽默引趣、幽默点拨、幽默纠错、幽默启悟,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一脉新鲜血液,使课堂如同磁石般富有吸引力,成为学生留连忘返的殿堂。

3、让学生得到赏识

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个“四块糖果”的故事、周宏培养双耳几乎完

全失聪的小女儿周亭亭成才的故事无一不说明了这一点。每一个学生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作为老师,我们要放大他们的优点,缩小他们的缺点,寻找他们的闪光点。我们必须把握好每一次机会,不吝啬赞美,不吝啬肯定,不吝啬鼓励,去赏识每一个学生,课堂上要少一句责备,多几句表扬,让学生体验成功,快乐成长。但值得注意的是,对学生的赏识也要有分寸,绝不能过分,如果学生完成了一件很容易做的事就受到大力赞赏,会使学生不能最大限度地认识自己的全部能力。也就是说,假如我们对学生做的每一件事都说“了不起”、“好极了”、“太棒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前进的动力,也就失去了赏识的意义。

二、创设精彩的数学活动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使他们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和谐生动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搭建一个活动的“舞台”,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个“舞台”中尽情地展示自己,体验主动参与的乐趣。

1、选题做:让学生自己选题目讲或板演,这个方法能够有效地帮助一些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在几道练习题里,他可以回答有把握的题,更有信心挑战稍有难度的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选,“敢说敢做”。

2、点将答题:由同学出题并自己点一位同学答题。这个互动“游戏”深受学生的欢迎。

3、数学小品:小学生都有爱表现的欲望。课堂中适当穿插一些数学小品,由此引出疑问或点明一个知识点,会令孩子们情绪高涨。还可以在课前请一些比较文静的同学来表演,充分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实现均衡整体发展。如智力题:王伯伯带了一只猫,一只小鸡和一颗青菜过河。王伯伯不在的时候,小鸡要吃青菜,猫要吃小鸡。每次他只能带其中的两样过河,如何顺利过河。这就可以请四位同学表演,其他同学答题。答错了小演员们做出被吃状态,极其生动幽默。数学小品还可以讲解说明一些比较复杂的应用题,如植树问题、行程问题等。能够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4、数学小擂台:出示三道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稍复杂的题目,分别为一星题,两星题和三星题,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5、数学医院:出示病例(即错题),请“医生”们查出病因,开出药方,对症下药。

6、联系生活:结合生活实际,安排数学活动,解释生活中的数学,并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为生活服务。

7、数学班会。新课伊始时,改变千篇一律的师生问好,而是全班学生共同讨论、设计鼓动人心、体现时代气息的“快乐口号”。如:教师说:“我们的口号……”,学生齐声回答:“数学精彩,精彩数学”;教师说:“我们的数学……”,学生齐声答道:“快乐数学,数学快乐”;教师说:“我们的目标……”,学生齐声回答:“积极参与,勇攀高峰”;

还有“数学数学真奇妙”等等不同的口号。内容有:数学故事,数学日记,学生沉浸于奥妙无穷的数学世界里,快乐地学习着。

此外,课堂上还可以组织“智力竞赛”、“抽签游戏”等活动形式。这些形式应用得好,能够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乐地学习数学,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数学课堂教学应该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

三、建立新颖的学习评价

新课程理念下的评价是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小学生对于老师的评价十分在意,评价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评价应及时,客观,恰当,多元。

1、星级评价方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星级评价方法。设智慧星、创新星、能人星、合作星、组织星、标兵星、进步星,奖给勤学善思、巧思巧解、争当小老师、善于倾听、敢于质疑、数学课堂上作业完成的非常好、进步较大的同学。这一举措使我能够及时地给予学生正确的评价,也从一方面激发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批改课堂作业巧用评语。如提示学生思考的路线的评语:“先找准数量关系式”、“利用逆推方法试试看”、“第二步该干什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的评语:“方法太好了,可要细心!”、“解得巧,真聪明”、“你肯定有高招”“你能行!”“你的进步很大,因

为你付出劳动。”“看到你在进步,我十分高兴,希望你更上一层楼”;帮助开发学生的潜能,激活创新意识的评语:“解得巧、方法妙”“还有更好的解法吗?”“爱动脑筋的你肯定还有高招!”;恰当指出不足之处的评语:“你很聪明,如果字再写得好一点,那就更好了!”、“结果正确,但格式正确吗?”、“聪明的你,一定能发现简便方法!”“搬开你前进的绊脚石-----粗心,奋勇前进!”、“和细心交朋友!”、“你的字写得可真漂亮,要是能提高正确率,那肯定是最棒的!”“再细心一些,准行!”。除了打优良等次外,还可以写上“你好棒!”“太妙了!”“very good!”等字样。对字写得好,作业正确率高,解题最有创意的学生,打上“best!”对于这些陌生而新鲜的评语,学生充满了兴趣,从而更加积极而主动地学习。

这些评价方案既从学生解题思路、能力、习惯、情感、品质多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又有利于沟通师生之间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无定法,只要我们教学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钻研,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努力去创造拓展,很多惊喜也就会在前方的路上等着他们。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