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作业汇总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作业



简答题: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考核的知识点:掌握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色。

答案提示:

①小说注重情绪的表达,而不是故事情节,“散中有凝,追求内在的神韵”。

②汪曾祺看重人在自然背景中的活动,写景就是写人。

③民间风俗、民间游戏成为小说中的独立因素。

④小说语言表现为少浮辞、不渲染、



简答题:简析《十年一梦》反省历史的方式及反省历史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

答案提示:

①作品反省历史的方式。从解剖自己开始,正视个人在历史的非常时期的复杂体验。这其中的一个关键性的悖论是:作为人类理性和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文革中怎么会成为“奴在心者”的“精神奴隶”。文章在面对这一悖论时,呈现自己的心灵痛苦和逐渐“觉醒”的精神历程。

②作品在反省历史时所采取的基本态度和立足点。即不是简单地把自己看作历史的“受害者”,而是对社会负有责任的“文化英雄”。这一点决定了文章的写作动机、关注的主要内容以及行文风格。

③文章中提到的“用?造反派?的训话思考,却得出了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结论”这样一种知识分子独立思考的要求和“受难”意识之间的困境。对这一层次的思考,将揭示出了“梦”之所以成立的内在逻辑,以及作者在反省历史时无法解脱的矛盾。



分析论述题:阅读《我与地坛》(全文见教材)

1、分析《我与地坛》的叙述风格。

2、分析《我与地坛》中第五、六、七节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

答案提示:

1、《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地坛”既是具体的活动空间,在很大程度上,又等同于“世界”或“人生”。注意这一空间的象征性。

2、文章的叙述风格。其一是倾诉的语气。文章的大部分都是向老朋友讲述自己生命体验的那种娓娓而谈的风格,但到第七节,倾诉的对象忽然转为地坛。这种因为情感强度的加重而导致的叙述方式的变化。其二是冥想的氛围。叙述内容追随着叙述主体的观察和沉思,对感性的一己体验做了思辩性的抽象思考,同时采取了舒缓的句式和富于诗意的意象作为基本表达方式,这使文章整体上呈现出一种沉思默想的氛围。

3、这篇文章最为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对人类普遍生存困境的追问和思考。文中涉及的健全/残疾、幸运/不幸、生/死、苦难/救赎等一系列生存悖论,尤其是第五、六、七节中表现出的一种广漠而悲悯的类宗教情怀,这是

作者超越困境的方式,也是作者借以俯瞰(回顾)人生和人世的立足点。也可以说,这是这篇文章得以产生的原因。



《中国现当代文学名著导读(2)》课程作业3

简答题:简析昌耀《凶年逸稿》的时代特色,并与同一时期的诗歌如“政治抒情诗”等进行比较,以领会昌耀诗歌创作的独特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