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是最为实用的文学形式。由于文字的记录必须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纸、笔之类。所以散文的发展,虽社会生活非常需要,但非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不可,所以它最初的发展阶段是非常困难的,一开始不得不力求简短,后来手工业逐渐进步,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条件便利了,才可能出现长篇大论的散文。

《尚书》

我国自古就有注重修史的传统,大概最迟在商代,就设立了专门记事的史官。《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后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可能是继承殷商旧制而有所损益。《汉书·艺文志》曾云:“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春秋》我们下面再谈,先讲讲讲《尚书》。

《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由《虞书》2篇、《夏书》2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四部分组成。是古代官方文献资料的汇编。旧传上起《尧典》,下至《秦誓》,有一百多篇。经过秦代焚书以后,汉初由经师伏生口授传下来二十八篇,因为是用当时的流行文字隶书抄写而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又从孔子故宅的坏壁中发现一部《尚书》,因是用古文字大篆、籀(zhou四声)文写成的,故称之为《古文尚书》,相传比今文多出16篇,但亡佚了。晋朝的豫章内史梅赜声称发现了一部《古文尚书》,计58篇。经过清代学者阎若璩的严密考证,断定其中除同于《今文尚书》的部分外,其他都是晋人伪造的,不可信。现今流传在《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和伪古文《尚书》的夹杂品。所以,人们研讨《尚书》,只限于今文部分的28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是后人追记,多出于传闻,

有些是春秋、战国时的人所作。较可信的是《商书》和《周书》两部分。

《尚书》的核心思想是商周时代的神权观念。殷商时代强调的是天命神授,认为“天”、“上帝”是宇宙的最高主宰。国君、天子是上帝授予的。而到了周代,由于殷王朝末期统治者荒淫无道、滥杀无辜,以致激起民愤而被推翻,现实的斗争给周初的统治者以新的思考,使他们亲眼看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因此,传统的神权至上的观念受到冲击,所以《尚书》中便多次出现了“保民”的思想,强

调“敬德保民”,又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从“天命神授”到“敬天保民”体现出了人们神权观念的改变和认识上的发展。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记叙文和论说文的集子,有的文章偏重于记叙事件,而大多数的篇章偏重于议论。其体制“皆典、谟、训、诰、誓、命之文”(《史通·六家》)。体现了我国早期散文的形态,这些文章比较完整,比钟鼎、甲骨上的片段记载要有明显的进步,值得注意的是,在议论中已开始运用了比喻,以增强说服力和表达效果。例如《商书·盘庚》。《盘庚》是殷王盘庚迁都时对他的臣属、百姓们所作的讲演词、动员报告,是记言性质的散文。据历史记载,盘庚是商代第二十代王,他为了扩张领土,开发更多的耕地等需要,曾经率领臣民自商的故地奄(今山东曲阜东)迁都到殷(今河南安阳市附近)。但这次迁移却受到许多商代臣民的反对,于是,盘庚曾先后三次向众属讲话,企图说服以致威胁他们必须服从。这几篇讲话,虽然语言古奥,但当时盘庚讲话的气概、感情、口气,还是能够充分令人感受到的。如《盘庚上》里曾讲到:

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

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今译谓:不是我有什么失德,是你们群臣把我对百姓的好意秘而不宣,对我这个人毫无畏惧。对于你们的心思,我象观火一样的清楚,只是我一时还没有计谋好,结果你们就大为放纵起来。你们要知道,要像网结在纲绳上,方可有条不紊,把事情办好;要像农夫尽力耕作,方可期待有个好的秋收。

短短的一小段话,用了三个通俗的比喻,贴切而生动,非常形

象,具有很强的感染效果,增强了说服力。又如,文章中盘庚还责备群臣道:

矧予制乃短长之命,汝何弗告朕,而胥动以浮言,恐沈于众。若火之

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则惟尔众,自作弗靖,非予有咎。

意思是说,他掌握着群臣的生杀大权,如果大家互相煽动,反对迁都,恐怕更多的人会反对迁都,那样的话,就像燎原之火,虽然不可以接近,但还是最终可以扑灭的。到时,就只有你们这些人,自作自受,不安分而获罪,就不是我的过错了。

他还用“射之有志”,即射箭一定要直达目标,来说明他迁都的决心不可改变。用“乘舟”来比喻君臣要上下一致,同心协力,共济时艰。这些从现实生活中拈来的比喻,都显得非常贴切、自然,有些至今还在被人们所引用。

总的说来,《尚书》的文字还是十分艰涩难读的,所谓“周诰殷盘,佶屈聱牙”(唐韩愈《进学解》)。这一方面是由于时代久远,社会语言不断更新变化的缘故,同时,也是因为中国古代散文一开始就走向了言、文不一致的道路。鲁迅先生曾指出“中国的言文,一向就并不一致的,大原因便是字难写,只好节省些。”并又认为《尚书》的“难读”,是因为并不完全“照口语”,而只不过是“当时口语的摘要”(《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国古代散文,一开始就受到汉字难写和书写工具(刻在甲骨、竹简上)等条件的限制,与口语不能完全一致起来;另一方面,为了克服这些困难,古人也特别在精选语言词语上下功夫,从而形成了我国古代散文“洗练精审”、“言简意赅”的传统特点。

《春秋》

古代王室很早就有史官的设置,他们在君王左右,“左史记言,右史记事”,这样历史散文也就很自然地分为两类:一是记事体,一是记言体。《尚书》所记是商、周帝王的训、诰等,但商代是否另有编年记事的史书,因为文献不足,已不可知。但在春秋战国以前,周王朝和各诸侯国便都已有编年记事的史书,是无疑的。如墨子就说过,他曾见到过“百国春秋”(所谓“春秋”,是取“春与秋其代

序”为一年的意思,所以,以《春秋》为纪年史的名称)。最初的史书都是由史官执笔撰写的,即所谓官修,而私人修撰史书则是由孔子开始的。孔子根据鲁国的史料,编纂了一部编年体史书,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

关于《春秋》是否为孔子所撰,经学史上也是有不同看法的。孔子作《春秋》,最早见于《孟子》书中。《孟子·滕文公下》

云:“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又说“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中也说:“子曰:‘弗乎!弗乎!君子病没世而名不称焉。吾道不行矣!吾何以自见于后世哉?’乃因史记(此指鲁史)作《春秋》。”后世孔颖达、刘克庄,以及近人钱玄同、杨伯峻等,则皆因《论语》中未载此事、《春秋》书中体例不完全一致等理由,提出怀疑。我们认为,还是应当以最早的资料《孟子》、《史记》的记载为准。

所以,我们可以说,《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私人编撰的编年体鲁国史书。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到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前后242年的历史大事,其间按十二公的顺序分年记事。十二公是: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

《春秋》文字简洁严谨,而且在记叙当中寓有作者的褒贬之意。文笔曲折委婉,话中有话,弦外有音,仔细品味,就可以明晓其思想倾向。这就是人们所常说的“春秋笔法”。孔子作《春秋》是在“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的情况下进行的,其目的便是要维护周礼,明王道,“拨乱反之正”,也即儒家所称道的“大义”。这一“大义”的表现,并不是孔子站出来直接评点论说的,而是通过“微

言”透露出来的。如它记载战争时,往往根据战况和作者对某一战争的看法,分别选用伐、侵、袭、克、灭、取、歼、追等不同的词语表达。吴、楚之君自称为“王”,《春秋》仍贬之曰“子”;僖公28年(前632年),晋侯实召周襄王会于践土,是臣召君,而由于晋侯实为当时的盟主,势力强大,周襄王又不能不去。孔子对此不好直书,只好记为“天子狩于河阳”,这叫做“为尊者讳”。

《春秋》共计不到2万字,而所记时间跨度240余年,每年平均不到一百个字。因而,有些记载过于简略,以致于很多记载不连贯,不便于了解社会世态的全貌。再加上它的“为尊者讳”、“为贤者讳”、“为亲者讳”的特点,也给人们了解事实真相带来一定的困

难,也有悖于作为修史所应该遵循的“实录”精神。

第二节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

——《左传》、《国

语》、《战国策》

春秋至战国,社会制度的巨大变革,对史学也有深刻的影响。如何总结历史经验,为现实斗争服务,是摆在史学家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此前的历史著作如《尚书》、《春秋》等,均记事简略,很少文采,不过是书诰类编和大事纲目而已,在史学和文学上成就不是很高。到了战国时代,面貌就为之一新了。由于历史资料的长期积累,现实素材的日益增多,书写工具的进步和写作技术的提高,使作者有了更为优越的写作条件和基础。在《左传》、《战国策》等书中,往往围绕着历史事件、人物言谈的记叙,注意情节的安排和形象的刻划,不少篇章故事波澜起伏,场面宏伟壮阔,人物栩栩如生。对于重大政治事件和军事行动,以及行人辞令,策士言谈的叙述,无不曲尽笔墨,翔实而生动。战国散文不仅是先秦散文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左传》

一、《左传》的名称和作者。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体史书,也是一部优秀的历史散文。

《左传》,司马迁在《史记》中称它为《左氏春秋》。东汉人认为它是为了传(阐释)孔子所著的《春秋》一书而写的,故改称它为《春秋左氏传》,后世简称《左传》。按照儒家经学的传统,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为汉代官学之通例。与《左传》并存的还有公羊高所作的《公羊传》、榖梁赤所作的《榖梁传》,过去并称它们为“春秋三传”。1

三传中,《公羊传》、《榖梁传》以解释《春秋》的“微言大义”为主,所谓“微言大义”,就是孔子所编纂的《春秋》,文字简略,但包含了很多深奥的义理、思想倾向,因此需要进一步加以解释、申述。显然,他们把《春秋》看得过于神秘高深了。他们所谓的

申述“大义”,也多有穿凿附会之谈。但《左传》一书在性质上则完全不同,他并不是要解释或发挥什么《春秋》的所谓大义,实际上完全是一部由作者独立编撰的新史书。《左传》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年),下至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最后附记有鲁悼公四年(前464年)一事。(按《左传》最后署“悼之四年”,但所系事迹至韩、魏灭智伯,已属悼公十四年左右事,故一说《左传》附记至悼公十四年(前454年))。从取材来看,它博采了当时的其他史籍以及许多流传于口头上的史料,全书规模宏大,近二十万字,记述的内容,要比《春秋》广阔丰富得多。

关于《左传》的作者和写作年代,历史上说法不一。司马迁和班固都明确记载《左传》的作者是左丘明,并说他是鲁太史(《史记·十二诸侯年表》及《汉书·艺文志》),现代一般人都倾向于认为《左传》一书是战国初年时代的作品,作者已无法确考。

二、《左传》的思想内容

《左传》是一部历史著作,但作者在其记述历史人物和事件时,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思想观点和政治倾向。如(1)在天、人的关系上,它比较强调人的作用,重人事,轻天命。(2)在君、民关系上,比较重视民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民本思想。民本思想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旧奴隶主统治的动摇和人民力量的展示而出现的一种以重民为特征的思潮,而《左传》一书也反映了这样一种进步的思想。(3)另外《左传》还以“不隐恶”的态度,对统治阶级的一些残暴、荒淫丑行作了暴露。《左传》于宣公二年载:“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宰夫胹(er三声,煮)熊膰(fan 二声,古祭祀所用熟肉),不熟,杀之,置诸畚(ben三声),使妇人载以过朝。”又宣公十年载:“陈灵公与孔宁、仪行父饮酒于夏氏,公谓行父曰:‘征舒(夏姬子)似女(汝)。’对曰:‘亦似君。’”晋灵公的残暴、没有人性;陈灵公君臣皆与夏姬通奸,而又互相公开无耻地戏谑,作者在两段简短的记载中,都予以无情地揭露。(4)《左传》通过历史记载,还表彰了许多有识见、对国家有贡献的人物,如僖公三十三年,记载了郑商人弦高的爱国事迹:秦国派兵侵犯郑国,郑国还不知道消息。郑人弦高到洛阳去经商,路遇秦师,于是就假装自己乃是受郑君的派遣,前来迎接和犒赏秦师的。一边出资送秦师十二头牛等礼物,稳住秦军,一边急忙派人回国去报信,使郑国有所准备。秦师因“郑有备”,班师而还,从而解救了郑

国的一场兵难(,教材《秦晋殽之战》59页,此事在“烛之武退秦师”之后,57页)。(5)《左传》一书的内容和思想也是较为复杂的,不少地方也有宣扬封建道德思想和某些宿命论观点的,但从全书的基本倾向看,这些消极的东西还是属于次要的。

三、《左传》的艺术成就。《左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就是长于叙事。虽然其语言较简,但“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唐刘知几《史通·六家》),文约事丰,生动形象。《左传》叙事,善于通过一些具体情节的描写,使所记叙的内容富于故事性、戏剧性,有紧张动人的细节描写。它总是能抓住故事的重要环节或有典型意义的部分来着重叙述或刻划,而不是毫无选择的平铺直叙、简略地记载一下事情的经过,更不是通过作者之口发表什么议论,而是具体地描写人物的言谈、活动,并通过人物的某些富有特征的言谈活动和场面的描写,构成一系列生动的情节,使一次历史事件的曲折经过,有声有色地呈现在读者面前,令人如睹其事,身临其境。

第二,是善于写战争,特别是几次大规模的战争写得最出色。《左传》之写战争,不仅结构完整,情节精彩,而且运笔灵活,毫不呆板。它并不拘泥于战争场面的正面详细地叙述、描写,而重在描述战争的来龙去脉和胜败的内外因素,揭示其前因后果。这样显得条理清晰,而又曲折生动。《左传》中对战争的看法有一定的思想原则,表现出军事与政治、战争的性质(正义还是非正义)、战前双方的准备、军队的素质修养等方面的不可分割的关系。例如长勺之战(鲁庄公十年。《曹刿论战》,46页)当时,鲁若齐强,曹刿求见,开口就问凭什么去同齐国作战。直到听见庄公察狱以情的话,才说“可以一战”。《秦晋殽之战》,写秦穆公不听老将蹇叔的劝阻,令孟明、西乞、白乙等率军东征。“三十三年春,秦师过周北门。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王孙满尚幼,观之,言于王曰:‘秦师轻而无礼,必败。……’”这些问题,作者认为是胜败的关键。所以,书中几乎每一次大战,都暗示出双方胜败的结果。《烛之武退秦师》也是如此,这也是一次战争描写,而且是一次大的战争,一次没有硝烟、没有动枪动炮、没有血流成河的更高层次的战争(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郑是靠烛之武的唇枪舌剑战胜的,以其口舌之劳挽大厦于将倾,使郑眼看的一场灭顶之灾化为乌有,而且还化凶为吉,化敌为友。战争的前因后果,也写得清清楚楚。且文中也暗示出了晋的侵略行径,借佚之狐之言,暗示出了战争的结果。

第三,辞令之美。辞令之美就是语言之美,一要求语言要有文采。《左传》之所以能够深受历代人们的推崇,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言之有“文”。《左传·襄公25年》引孔子之言曰:“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而《左传》的语言确实做到了“其文典而美,其语博而奥”(《史通·申左》);二是要求语言要符合实际,合情合理,有说服力,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左传》所载外交辞令,确实达到了言简而意深,委婉而有力的高度。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可加以分析说明其人物辞令之美。全文总计四组人物对话。(1)因秦、晋围郑,佚之狐告诉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2)烛之武推辞的话,很有趣,品味起来很美,别有一般滋味。“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而郑公的话也很有意味:“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3)烛之武夜坠见秦伯。“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云云,摆事实,讲道理,进行合理有力地推断,起到了离间秦晋的目的。结果是“秦伯悦”,不但不攻打郑国了,反而和郑国结盟派兵替郑守卫北门。变敌为友,化凶为吉,烛之武口舌之功也。(4)至于晋文公主张不击秦师,所谓“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智;以乱易整,不武”的论断,则是自找台阶而下,在“攻守之势异也”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表现。“吾其还也”的语气,不正透露出了这一点吗?(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同时,也将晋文公的识时务、重大局,老谋深算、沉着冷静,及时撤退的特点勾勒了出来。

第四,《左传》在刻划人物上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往往于叙事的过程中,只用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人物的个性,描绘出人物的音容笑貌,以至其内心世界。如僖公三十三年,记载秦晋殽之战,写晋国俘虏了秦国的三帅,晋襄公听母后文嬴的话,又把他们都放走了。于是,对晋元帅先轸有这样一段描写:“先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先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妇人暂而免诸国,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不顾而唾。”几句话,便把先轸的极度不满,在国君面前怒而忘形的暴烈性格,极其生动地表现出来。《烛之武退秦师》对烛之武能以国事为重,不计前嫌,能言善辩等刻划得也活灵活现,晋文公的审时度势、老谋远虑、稳重世故也在简短的对话中,描摹出来。

4、 《左传》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

《左传》是一部叙事完整、文字优美的历史名著,对后代史学、文学尤其对散文的发展影响很大。

史学上,从它开始,形成了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忠于历史,褒贬是非,对历史上的一些人物、事件直述无隐,为后世历史学家所继承,成为历史撰著的重要原则。在写法上,《左传》为后世史学家作出了典范,使后世史学家认识到历史著作不是流水账,应该有强烈的倾向性,而这种倾向性只能在有文采、有情节的叙述当中,把这种褒贬爱憎的倾向性表现出来。

文学上:(1)首先影响了后世传记文学的写作。《左传》以人物的语言、行动写人,对后世传记文学作家影响很大;

(2) 其次,在叙事方面,对后世的叙事散文影响也很大;

(3)再次,对后世的小说创作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战争的描写手法,影响后世关于战争题材的小说创作。《左传》在叙事过程中,流露出作者的倾向性,也成为后世小说创作的原则。在场面、情节、人物言行的叙述中自然流露,而不是作者跳出来进行评价;

(4)《左传》还为后世小说、戏剧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国语》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的史书。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报任少卿书》中说:“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汉书·艺文志》:《春秋》家有《国语》二十一篇。原注:“左丘明著。”后人多持不同意见,估计作者可能是战国时期一个熟悉周王朝和诸侯各国历史掌故的人物。

《国语》作为一部国别体的历史著作,记载了从西周穆王十二年(前990年)至东周贞定王十六年(前453年)共五百余年间的有关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个国家的片段史实。

《国语》思想内容上有一些新的特点:(1)在民、神关系上,基本上是民神并重,而先民后神的;(2)在论及君民关系上,也是以民为主,显示出了“重民”的思想;(3)“尚礼”,崇尚遵循规定的社会行为准则、道德规范、等级制度等等;(4)“尚德”,推崇高尚的伦理道德,重视道德品质的修养。

《国语》重于记言,也长于记言,略于记事。

从史学和文学的角度看,《国语》远不如《左传》,但也不能否认,有个别篇章在史实上可补《左传》之不足。有些片段,刻划人物

也很成功,特别是写人物对话,有的十分风趣、传神。如书中对叔向这样一个人物有许多描写,他是一个颇为机智、富于幽默性格的人物。《晋语》中曾记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董叔将娶于范氏。叔向曰:“范氏富,盍已乎?”曰:“欲为系援焉。”

他日,董祁愬范献子,曰:“不吾敬也。”献子执而纺于庭之槐。叔向过之,

曰:“子盍为我请乎?”叔向曰:“求系既系矣,求援既援矣,欲而得之,又何请焉!”

这是一个极有意义的社会讽刺故事,在仅仅几十个字的短文中,作者把它写得真是妙趣横生,讽刺世态,入木三分。再如《叔向谏杀竖襄》(《晋语八》):

平公射鴳不死,使竖(内竖、即阉人)襄搏之,失。公怒,拘,将杀之。

叔向闻之,夕,君告之。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

殪(一射而致死),以为大甲(以兕牛皮做盔甲),以封于晋。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

君忸怩颜,乃趣赦之。

一般地讲,《国语》重点在记言,略于记事,但一些好的片段,往往能把记事和记言交叉进行而又融合为一体,言为事而发,事又为言的验证,因而比较完整,富于一定的故事性。

《战国策》

先秦历史散文,除《左传》、《国语》外,历来为人们所传诵的就是《战国策》了。

战国时期,纵横家周游列国,游说诸侯,留下了大量的相关材料,后来有人将这些游说活动和说辞等编辑起来,或《国策》,或《国别》、《国事》、《事语》、《长书》、《修书》、《短长》等。西汉后期,刘向整理国家图书,把上述史料汇集起来,除去重复,校勘舛误,依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刘向《战

国策书录》)。《汉书·艺文志》载《春秋》家有“《战国策》三十三篇”,原注:“记春秋后。”无编著人姓名,当即为西汉刘向编定本。

1973年底,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了一批帛书。其中,有战国时代纵横家著作27章,11000多字。无书名,无篇章名。有11章内容见于《战国策》和《史记》,文字也大体相同。另外16章,有14章记载苏秦的书信和言论,另外2章也是记载纵横家的事。这是一部失传了二千一百四、五十年的佚书。汉初,纵横短长之术仍很盛行,所以軑(dai四声)侯利仓的少子保存了这部书,死后又以它陪葬。整理小组将其命名为《战国纵横家书》。司马迁、刘向、班固都未必看到这部佚书,他们看到的可能只是部分篇章,或者是其他抄本。

刘向编订《战国策》是根据一些纵横家及其门徒的著述和各国史官的有关记载,综合整理编订的。其《战国策序》曾说:“战国时游士辅所用之国,为策谋,宜为《战国策》。”与上述汉墓出土的帛书比较来看,刘向掌握的原始材料并不全面,甚至有史料错误。如苏秦没有到过楚国,也未纠正。所以,将其作为正式的史书来看,尚有其不足之处。

《战国策》并非一人一手之作,也不是一家之言。内容纷繁复杂,文字也不统一。东汉末年的时候,有高诱为之作注,流传到北宋,已缺失11篇。曾巩曾“访求私家藏本”予以补充,其中有些显然是摘录《史记》的部分传记内容(如《刺客列传·荆轲传》等)。之后,南宋姚宏、鲍彪,元代吴师道等皆有校注,使其书得以流传至今。

通行本的《战国策》即曾巩补订本。12策33篇,所记主要为战国中后期各国将近二百年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等关系和有关人物的活动。内容以策士游说为主,苏秦的活动占了较多的篇幅。

战国时代,由于铁器已得到广泛的使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普遍发展,人口增长,城市繁荣,人民的力量日益壮大。一面是封建社会形成后生产力的提高,已出现了大一统的趋势;一面是奴隶主阶级的残余势力依然存在,不甘灭亡。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的奴隶主阶级的矛盾、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各国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地主阶级与广大农民的矛盾,日益深化。在这种种复杂的矛盾中,士的阶层日渐壮大,他们依附于一定的阶级或统治集团,以纵横家自命的策士们就

是其中典型的一例。他们继承了春秋时代行人朝聘诸侯的传统,凭口舌才辩,巧譬善喻地发展了游说辞令。多数策士擅长分析形势,纵横捭阖,排难解纷,消除弭患。有的不惜搞阴谋、施诡计,组织联盟,朝秦暮楚。刘向在《叙录》中也曾指出:“战国之时,君德浅薄,为之谋策者,不得不因势而为之资,据时而为之画。故其谋扶急持倾,为一切之权,虽不可以临教化,兵革救急之势也。皆高才秀士,度时君之所能行,出奇策异智,转危为安,易亡为存,亦可喜,皆可观。”章学诚《文史通义·诗教上》说:“纵横之学,本于古者行人之官,……至战国而扺掌揣摩,腾说以取富贵,其辞敷张而扬厉,变本而加恢奇焉。不可谓非行人辞令之极也。”他们既说明了其时代性的特征,同时也说明了《战国策》文章的特色。苏秦合纵,张仪连横,范雎相秦,鲁连解纷,邹忌的幽默,淳于髡(kun一声)的讽刺,真可谓尽鼓舌摇唇之能事,极纵横辩说之大观了。而其文字无不委曲达情,微婉尽意,而又明快流畅,富于波澜,说明了在纵横的战国时代,随着言语辞令的需要与进步,文章除其内容以外,更为注重语言的艺术。敷张扬厉、变本加奇,正是《战国策》散文的特色。

这些纵横捭阖的策士言论和活动,对当时的政治、社会发展起了不少的作用。历史社会、阶级斗争的复杂性,决定了《战国策》内容的多种多样。书中有不少具有进步性的人和事。1、具有民本思想。如《赵威后问齐使》,同时也揭露了当时社会政治的黑暗面;2、歌颂了当时的进步人物,如《邹忌讽齐王纳谏》、《鲁仲连义不帝秦》等,也反映了广大民众“反对分裂,争取统一;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共同愿望,有利于巩固新兴地主阶级政权。3、揭露了黑暗的现实,如《秦宣太后以魏丑夫殉葬》(以大臣庸芮相劝乃止)等。但也记载了一些阻挠历史发展的反动落后的人和事,如有些策士,趋炎附势,反复无常,朝秦暮楚,不择手段,追求个人的功名富贵,成了后世投击政客以及政治骗子的不祧之祖。

《战国策》在文笔上长于铺陈,善于论辩,较之《左传》的言简意赅、严谨持重不同,较之《国语》的偏重记言、铺陈蔓延也不同。《战国策》的又一文学特点是行文活泼恣肆,有声有色,文采斐然,变化莫测。且常用排偶句法,夸张其词。如写齐国首都临淄的繁

华:“临淄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这种形象生动、气势奔放的语言,也正是《战国策》语言艺术的成功之处。

《战国策》中著名的寓言很多,因而,也便有不少词句,由于长期传诵,已成了我国人民生活中的成语。如“安步当车”、“画蛇添足”、“狡兔三窟”(以上见《齐策》);“狐假虎威”、“亡羊补牢”,“与人无争”、“绝长续短(取长补短)”(以上见《楚策》);“排难解纷”(《赵策》);“不辱使命”(《魏

策》);“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图穷匕见”、“千金市

骨”(《燕策》)等。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在《左传》、《国语》之上。主要表现在1、塑造了一大批风姿各异的人物形象;2、雄辩恣肆的语言艺术;3、善用寓言故事,说明深刻的道理。

从《春秋》到《战国策》,标志着历史散文由纲目式的大事记,发展成为了具体生动的社会生活的叙述,由纯粹的记事,到着意于写人,说明着文学因素的不断增强。

《战国策》对后世史学、文学的影响很大。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不仅采用了《战国策》中的史料,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汲取了它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对班彪、班固和范晔也都有不少的影响。文学方面的影响更大,汉代的贾谊、晁错、桓宽等人的论著,刘向的《说苑》、《新序》以及魏晋小说、唐宋古文,包括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王安石等人的著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其影响。

描述

[←1]

褚斌杰《中国文学史纲要》指出:1.关于《公羊》、《榖梁》二传的撰著者,亦有分歧说法。这里采用的是一般意见,其根据是《汉书·艺文志》:“《公羊传》十一卷,公羊子,齐人。”又颜师古《汉书注》以为名“喜”,但桓谭《新论》、应劭《风俗通义》、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引旧注皆作“榖梁赤”。)2.西汉传《春秋》者有五家,即左氏、公羊、榖梁、邹氏、夹氏。据《汉书·艺文志》:“邹氏无师,夹氏有录无书。”故流传下来的仅有“三传”。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我国历史散文的产生比说理性的诸子散文要早得多,它的发展与文字、史官的产生、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文字和史官产生甚早,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夏代前夕已经产生。当时史官分左史、右史等。一般认为,左史记言,右史记事,各有所司。至春秋末战国之世,史官地位虽不如前,然各国诸侯看重修史,史官四散在诸侯,史籍大兴,出现了“百国春秋”,体例颇有融合。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详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使历史散文发展到新的高峰。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的总趋势是,由简到繁,由质而文,由片断的文辞到较详细生动的记言、记事、写人。从现存先秦的几部重要史籍看,主要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当时文史哲界限不清,人们的思维还带有文明史初期具象思维的诸多特点,因而其历史散文带有极强的文学特色,大都注意将神话、传说渗入史籍,使历史事件故事化;注重描写与人物特征刻划,使历史人物形象化;对事件进行褒贬评价。使记叙记言声情并茂。 先秦历史散文的体例与艺术,对后世史书、散文、诗歌、小说、戏曲等都有重大影响。 第一节《尚书》、《春秋》 《尚书》意即上古之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历史散文总集。先秦称《书》,汉始称《尚书》或《书经》。本是历史文献,后成为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约在春秋初期结成总集,历春秋、战国 而有所增删。据说原有一百篇,秦焚书后,西汉文帝时仅剩伏胜记诵的28篇,计有《虞书》两 篇,《夏书》两篇,《商书》五篇,《周书》十九篇,分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因其用汉代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曲阜孔壁中又发现《古文尚书》,此书到西晋末因战乱丢失。东晋初,豫章内史梅赜所献《古文尚书》,经唐宋明清以来学者考证,实为 伪书。今传“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58篇,是今文和伪古文的合编本,其中33篇为今古文所 共有,余皆梅赜伪造。 《尚书》多为古代官方文告,广泛反映了我国氏族社会末期到西周初期的社会面貌及历史概况,展示了当时政治、哲学、宗教、思想、法律、军事、历法等领域的具体实践与经验教训。尤其《周书》所蕴含的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思想,在后世各朝的意识形态领域,一直占有主导地位。 《尚书》风格简朴质直,往往以当时通行之语直抒命令或意见,但因时代久远,汉唐以来,人们颇感其文章艰深,古奥拙朴,晦涩难懂。不过,有些篇章颇有文学色彩。或整齐有韵,如《洪范》所记九条治国大法的第五条的十二句,音韵和协,颇近诗歌。或以比喻说理,生动形象,深刻透辟,如《盘庚》以死亡的“颠木”比喻旧都,以充满生机的新生“由蘖”比喻新都,形象鲜明又含暗喻与对比:因守旧都只能坐以待毙,迁徙新都则可获得新生。有的篇章记叙人的活动、描绘情节与场面,入理传神,如《金縢》写周成王对周公的误会与释误,曲折有味,颇富传奇性质;《顾命》描写周康王即位大典的场面,宏大肃穆,众多的人物,繁缛的礼节,琳琅满目的陈设,写来头绪清晰,井然有序。不少篇章都能围绕一个意思展开,结构完整,有的题目即反映主旨,

先秦诸子散文最新

先秦诸子散文 春秋末年开始,奴隶制逐步为封建制所代替,经济、政治、意识形态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士”阶层兴起壮大,活跃于整个社会。他们代表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针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评论,提出各自的主张,展开论辩,在思想文化界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汉人刘向、刘歆父子和班固等人对先秦文化学术进行总结整理,把诸子分为儒、道、阴阳、法、 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春秋战国之交《论语》《孙子兵法》的出现,显示了中国散文内容和风格的重大变化:由占卜语录变为师生谈话录,由王公号令变为私家著述。《论语》中所记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谈,活泼自由, 语言中还体现出一定的人物个性。《孙子兵法》已是一部兵家的专著。全书结构谨严,各篇中心 明确,论证周密,文句整饬而流畅,写得相当熟练。 到了战国中期,语录体仍旧通行,《孟子》与《墨子》《庄子》的一部分就是,但它们已不像《论语》那样只是后学的追录,而是一个学派师徒们的集体著作;所记的也不限于单人的语录,而普遍采用对话的形式。如《孟子》多记论辩之辞,每章围绕一定的中心展开,多带驳论的性质。 《庄子》中依然存在论辩对答的成分,但基本上已是一种专题论文的形式。作者不仅反驳论敌的谬误,还从正面深入地阐述自己的主张。这反映了对话语录体向专题论说文体的转化。 到了战国后期的《荀子》《韩非子》,则完全摆脱了对话体,成为专题论著。它们不是一个学派 的集体著述,而是学者的个人论文集;不是以驳论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说为主。这是百家争鸣不断深入的结果。《荀子》《韩非子》的大多数篇章,都写得中心明确,条理清楚,逻辑严密,论证充分,有很强的说服力,标志着先秦论说文体的成熟。 诸子散文,从孔子开始,就注重文采。诸子作品中,只有《墨子》比较朴实,其他都文情并茂。 特别是到了战国中后期,游说之风兴盛,口才成了入仕的重要条件,促进了士这一阶层对语言技巧的研究,比喻、排比、夸张、映衬等修辞手法被普遍地使用,寓言的运用也成了论说场合的新风气。寓言的风行,大大地增添了论说的形象性,使先秦文学园地更添光彩。 文风方面,《论语》言简意赅,富哲理,多警句;《墨子》讲究逻辑,善于运用日常生活中的具 体事例作论据,多用类推法,文章浅显易懂而又结构谨严;《孟子》雄辩,明白流畅,激情荡漾, 气势磅礴;《庄子》汪洋恣肆,想像奇特,精微玄妙,句式灵活多变;《荀子》论证缜密,条理清晰,托譬设喻,务求义尽,可谓典型的经师、学者之文;《韩非子》气盛言宜,剖析入微,犀利峻峭,锐不可当。他们从不同的方面,对后代散文家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在文体方面,诸子也有很大的创造性。其中有大量政治、伦理、哲学、军事、教育等方面的专题论文。有驳论性质的辩难问对,有谏议上书,有学术思想的评述,有解说,有杂文,有故事形式的说理文。这表明各种论说文体在先秦已大体齐备,作者们依据内容来选择适合的体裁,大体上做到了各得其宜。 注释: 本文摘录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

第一编第三章先秦散文

第三章先秦散文 应用:①先秦诸子散文繁荣的原因; 一、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制度的改革。 二、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 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四、一些读书人游说、著述、聚徒讲学,诸侯也愿意听取士人 的意见。 五、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成了诸子散文的繁荣。 ②先秦历史散文繁荣的原因。 一、经济方面,生产工具的进步,制度的改革。 二、政治方面,王权式微,诸侯争霸。 三、文化方面,文化下移,私学兴起。 四、一些士人,或撰儿史著,或编篡历史文献,提供政治借鉴。 五、我国向有著史的传统。至战国,社会空前繁荣又空前动荡,更加需要认真总结历史,从而形成了历史散文的繁荣局面。 (一)《左传》、《战国策》等历史散文 1.《尚书》、《春秋》等早期历史散文简介 识记:①《尚书》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集。今文《尚书》、古文 《尚书》、伪《古文尚书》; ②《逸周书》; 《逸周书》向来被视为《尚书》的余篇或逸篇。但文字表现与 春秋战国的史家之文接近。 ③铜器铭文; 古代青铜器上的文字。也称金文、钟鼎文。今存最早的铜器铭 文属于商代。西周时随着青铜器制作技术的改进和改良,铜器铭文 步入全盛时代。大约从战国中期开始,传统形式的铜器铭文已很少见。六朝以后,铜器铭文不再流行。商、周铜器铭文,尤其是内容

比较丰富的周代铭文,是研究当时语言文学的重要资料,有一定的 文学价值。 ④《春秋》。 《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经过了孔子的修订。以类似今天新闻 标题的形式,非常简括地记录了鲁国及周王朝、其他诸侯国的历史 事件。 理解:《春秋》的微言大义。 孔子修订《春秋》颇有深意,他以谨严的书法和微言大义,暗 寓褒贬,表达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维护统一等思想。语言准确而 简明,与《尚书》的佶屈聱牙不同。 2.《左传》的叙事、写人和辞令艺术(附:《国语》简介) 识记:《春秋》三传。 《左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榖梁传》合称“《春秋》 三传”。 理解:①《左传》及其作者; 《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是配合《春秋》的编年史,所记史事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多出13年。《左传》记事详赡,文采生动。和《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作者传为左丘明,后世颇有争议,但 其应是战国初年或稍后的人。(《左传》后人又称《春秋内传》) ②《国语》概况。 《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 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的史实。起于周穆王,止 于鲁悼公(约前1000—前440)。以记言为主,故称《国语》。它 不是完整系统地叙述历史,而是有选择地记录一些事件。后人称为《春秋外传》,然其不传《春秋》甚明。作者传为左丘明,不可确考。 应用:①《左传》的叙事艺术;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 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 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 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 我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人用龟甲、兽骨占卜,占卜后把占卜日期、占卜人,所占之事,有的还包括日后吉凶应验情况,刻在甲骨之卜兆旁,此即甲骨卜辞。甲骨文清末发现于河南安阳,是商王盘庚迁殷后至殷亡时的遗物,距今已三千多年。这些卜辞所记的内容

相当丰富,包括祭祀、农业生产、田猎、风雨、战争、疾病等许多方面,真实朴素地反映了殷商时期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状况。甲骨卜辞记事比较简单,不成系统,但未经后人加工,保持了商代记事文字的原貌。这些占卜之辞,短的只有几字,长的有百余字,比较完整的如: 癸已卜,壳殳贞,旬亡田(咎)?王■曰,■(有)■(祟),其■(有)来■(艰)。气(迄)至五日丁酉,允■(有)来■(艰)自西。沚■告曰:“土方正于我东鄙,■(灾)二邑。{工口}方亦牜帚我西鄙田。”(郭沫若《卜辞通纂》第五一二片)。 这条卜辞,时、地、人、事齐全,叙述较为详细,略具叙事要素。这些卜辞,可看作是先秦叙事散文的萌芽。 同样未经后人加工的商周铜器铭文,反映了我国早期记事记言文字由简至繁的发展。商周时君王、公侯、臣子都可作铜器铭文,君王所作铜器被视为国之重宝。铜器铭文有长有短,广泛记述了社会生活。商代铭文记事简单,形式

先秦历史散文作业与答案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先秦历史散文概念 篇一:先秦历史散文 1、先王之制,大都不过参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 一。 “中五之一”和“小(:先秦历史散文概念)九之一”,应该分别是“中,五之一”和“小,九之一”,“五之一”和“九之一”也是古汉语中的一种分数表示法,意思是五分之一和 九分之一 2、子姑待之 姑:古是暂且;今是父亲的姐妹 3、可矣,厚将得众 厚:古是土地广大;今与“薄”相对 词类活用 1、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惊”,使(姜氏)受惊,使动;“名”,名词作动词,命名,取名) 2、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将不堪。

度,本来是名词,活用作动词,合乎法度 3、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 之,本来是代词,这里可以理解成活用作动词,放在能愿动词“欲”之后,义为“这样做”。 4、夫人将启之。 启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启,为共叔段打开城门。动词 5、段不弟,故不言弟 不弟,不象一个当弟弟的。弟,做弟弟 6、既而悔之 悔之,特殊动宾关系,为之而悔。动词 7、闻之,有献于公。 献,本来是动词,指献上,这里是用为名词,指献上的东西。 8.若阙地及泉,隧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隧,隧道,洞子,从“隧而相见”的行文来看,应该是用为动词,指挖隧道。 9.公入而赋 赋,名词作动词,指朗诵诗 文言文句式 (一)省略句: 1.省略主语

(1)生庄公及共叔段。 (2)爱共叔段,欲立之。 (3)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 2.省略谓语 虢叔死焉,佗邑唯命。 “唯命”,是“惟命是从”的省略,这里是省略谓语, 3.省略宾语 (1)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亟,屡次。请,动词,后面省略了一个“之”,这个“之”指代的是立共叔段这件事。 (2)欲与大叔,臣请事之。 “与”字后面有省略,省略了一个“之”,指的是国君之位。 (二)被动句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 除,这里表示被动,是没有任何标志的被动 倒装句: 1、宾语前置 (1)姜氏何厌之有? 疑问代词“何”作宾语前置。“何厌之有”就是“有何厌”的意思,) (2)敢问何谓也?

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历程 先秦散文,创作的时间跨度从文字产生的遥远古代到秦朝统一中国为止,历时达数千年。这段时间里,散文创作经历了从萌芽,到发展,到第一个高峰的若干个阶段。先秦散文笼统地说可以分为“记事”的历史散文以及“记言”的诸子散文。由于诸子散文属于属于先秦散文中比较后期的产物,纵然达到了文学成就的高峰,然而不足以完整阐述先秦散文的发展。故而,本文将从先秦历史散文行文中的文采这一角度论述先秦散文的发展。 造字到西周以前,是文史学家公认的散文萌芽到形成时期。 “仓颉造字,夜有鬼哭”,由此可见,人类能够造字并且用之以记事,其作用是巨大的,以至于鬼神都为之惊诧哭泣称之为夺鬼神之力。然而,文字需要记事,则需要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否则,文字就将仅仅是一堆堆砌起来毫无意义的奇怪符号。字、词、句、段、篇、章,西周以前,散文需然还是简略,然而已经可以反映当时的文章特点,叙述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是《尚书》以及《周易》。在文采方面来说,这一时期的散文仅能记录清晰,并没有掌握完整章节遣词造句的艺术能力。 西周到春秋末,是散文发展的第二阶段。 这一时期的散文主要表现为史官文化的产物。跟前代的作品相比,这一时期的散文以及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仅形成了完整的篇章,而且已经开始富有文采。散文家,更确切来说是史官,已经不满足于单纯的平铺直叙的“记录”,散文向一门艺术不断发展。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作为这一时期代表作《春秋》、《左传》、《国语》之一《春秋》的编撰人,孔子这番话表明,文采是这一时期的历史散文(同时也是史官文化)的重要特征。《左传》、《国语》辞采之风华,文章之华美,远迈前代并且鉴于后世,《春秋》则讲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们的成就表明散文在这个“重文”的时代已经获得非凡的发展。 战国到秦朝建立,是散文发展的第三阶段,散文在我国历史上第一次达到一个创作的高峰。一直在西周时期,文化都是贵族阶层垄断的。底层的“士”,甚或平民,不能够接触全面系统的教育,反映在散文上,就是散文的创作阶层一直被认为地限制在少数人身上。战国时代,动荡而纷杂的变革,彻底打破了原有的社会秩序。贵族沦落,而平民、奴隶独立,同时“学在官府”也逐渐被私人讲学所取代。旧秩序被打破的同时,各诸侯国之间为了争霸,纷纷招揽人才。在战国的环境下,士人思想的空间、创造的空间前所未有地拓展了。表现在散文上,则是: 1、时代特征鲜明,内容丰富,关注现实,理性思考,试图解决现实问题; 2、人格独立,作品风格各异。 行文上注入作者的精神与人格,作品感染力浓郁,深度挖掘思想,相对于前代,可谓质的飞跃。 先秦散文,从无到有,从简略到繁复,慢慢地形成了我国散文史上第一座高峰。先人的呕心沥血,值得我们后人永远心怀敬畏。

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知识整理

《选修·先秦诸子散文》--《论语》文言整理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孔子生活在天下大乱、礼崩乐坏的春秋晚期,具有志道据德、传承文明、振兴华夏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他曾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责任论的言谈,主要涉及家庭责任论、社会责任论和国家责任论三个方面。两千多年来,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激励、鼓舞、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优秀的中华儿女,为民族的繁衍和国家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所体现的积极向上的责任意识和精神原则带有普世性和永恒性,当今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仍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孔子的责任感与责任论及其当代意义》 【记音】 ①木铎.( ) ②桀.溺( ) ③长沮.( ) ④执舆.( ) ⑤荷.蓧( ) ⑥黍. ( ) ⑦怃.然( ) ⑧殆. ( ) ⑨八佾.( ) ⑩见.其二子( ) ?耦.而耕( ) ?耰.而不辍.( ) 【解释实词】 ①二三子何患于丧.乎:②使子路问津.焉: ③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④往者不可谏.: ⑤今之从政者殆.而:⑥不仕.无义: 【通假举要】 ①长沮、桀溺耦而耕:②是鲁孔丘与: ③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④植其杖而芸: 【一词多义】 (一)实词——见 悠然见南山项伯即入见沛公 吾未尝不得见也于是见公输盘 汝真女子之见也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见其二子焉才美不外见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二)虚词——而 ①蟹六跪而二螯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③植其杖而芸④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吾恂恂而起 ⑦表恶其能而不用也⑧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⑨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 ⑩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词类活用】 ①耰而不辍:②子路从而后: ③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④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古今异义】 ①遇丈人古义:今义: ②子见夫子乎古义:今义: 【文言句式判断及翻译】 ①隐者也②而谁以易之? ③二三子何患于丧乎? ④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名言名句】 ①,来者犹可追。②,,孰为夫子?

第三章 先秦叙事散文

第三章先秦叙事散文 第一节散文的萌芽 一、甲骨卜辞 在兽骨龟甲上简略地记录了殷商王朝的占卜言辞,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记言、记事文字,也是书面文学的萌芽。 占卜时间及主持者(叙辞)、占卜的内容(命辞)、占卜的结果(占辞)、事情在事后的发展(验辞)癸卯卜,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卜辞通纂》三七五) 戊戌卜贞,今日旦,王疾目,不丧明?其丧明?(《殷墟文字乙编》六四) 首先,表现出明确的时空观念。 其次,具有了推断性思维和对照性思维两种思维方式。 第三,一些比较完整的甲骨卜辞,已经能用简要的文字记载说明一件事情发生发展的完整过程,有的还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记叙文的基本要素已经具备,为后代叙事散文打下了最初的基础。 二、铜器铭文 金文、钟鼎文 《毛公鼎》 三、《尚书》 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也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散文集。 《尚书》原称《书》,又称《书经》。 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今文尚书》:伏生28篇 《古文尚书》:鲁恭王 东晋梅赜58篇 “记言文之祖” (一)已经具有结构较为完整、单独成篇的文字。 《无逸》 (二)记言生动传神,适当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 《商书·盘庚》:“非予自荒兹德,惟汝含德,不惕予一人,予若观火。予亦拙谋,作乃逸。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若农服田力穑,乃亦有秋。” 《尚书》的局限:语言古奥艰涩 “周诰殷盘,佶屈聱牙。”(韩愈《进学解》) 第二节《春秋》和《左传》 一、《春秋》 1、地位及内容: 六经:《易》、《书》、《诗》、《礼》、《乐》、《春秋》 五经:《易》、《书》、《诗》、《礼》、《春秋》 《春秋》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记事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内容上,考察政治的得失成败,总结兴亡治乱的教训。 2、艺术特色 (1)叙事简明严谨 《春秋》的记事一般是以何年、何月、何日、何地、何人、发生何事,结果如何为先后次序。

初中语文语文论文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用心感受先秦历史散文的人文魅力 新教材高中语文第一册在内容编排上,把文言文放在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上,精选了《烛之武退秦师〉》、《勾践灭吴》、《邹忌讽齐王纳谏》、《触龙说赵太后》四篇文章,体现了编者的良苦用心。虽然是文言文这种形式,但内容却是博大精深。在教学过程中,设法挖掘文中蕴涵着的丰富的人文思想,对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加文化积淀,培养健康的人格,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与文本对话,与古人交流。 历史是一面镜子。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了解先秦时期的风云变幻,我们可凭借历史散文这一形式,来窥其一斑,重温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感受诸侯之间那纵横捭阖的斗争。当你沉浸其中,透过枯燥的文字,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时代。我们仿佛看到了不计前嫌、申明大义的爱国英雄烛之武正在巧妙地劝说秦穆公,说的他连连点头,最终使得郑国避免了一场国家灾难;越王勾践忍辱含垢、卧薪尝胆,最终报了仇雪了耻,奏想了一曲催人奋进的人生奋斗之歌;大臣邹忌从国家利益出发,巧妙的说服了齐威王,使得他接受并采纳了自己的意见,,齐国从此逐步强大起来;名垂青史的赵太后被大臣触龙说服,送爱子去做人质,从而使得国家转危为安。通过这四篇文章,我们能够初步了解到,诸侯国之间矛盾错综复杂,是时势造就了英雄,在动乱的年代既出现了不少明君,又出现了不少可歌可泣的人物,他们位卑未敢忘忧国,他们的事迹让人感动不已,一组又一组绝妙的搭档,使得历史如此精彩生动,这恐怕就是先秦历史散文璀璨夺目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二、穿插补充一些历史故事,了解人物的完整个性。 课本所选的四篇文章,故事性强,人物形象相对比较丰满,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自我,总还是流传有不少佳话或逸事的,而教材恰在这一方面有很大的空缺。因此,语文教师要多搜集并补充一些与课文人物有关的经典内容,与课本相互补充,相映成趣。比如烛之武说服秦穆公的另一则故事,郑国商人弦高智退秦军的故事,关于范蠡、伍子胥的典故等等。从课本上我们能够了解到勾践奋发图强的一面,教师可补充一些他的与人共患难但不能同享乐的狭隘一面,还给读者一个真实的勾践。另外,可补充越国为复仇而设的一些计策,如借粮还粮、派美女西施去迷惑吴王、西施巧送姑苏城防图等故事。邹忌曾先后两次讽谏齐王。可补充邹忌第一次劝说时,借鼓瑟“抱而不弹”的道理,启发齐威王虚心纳谏。女中豪杰赵太后见齐王使者时,先问百姓收成,最后问齐王的千古美谈,充分的表现出了她的民本思想。可以说这些故事比较感人,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教师拓宽知识面的话,学生也不会觉得文言文枯燥,相反会觉得趣味盎然,学生会从老师的传授中,受到熏陶,心灵得到净化,精神上必将得到洗礼,感情上一定会产生共鸣的。 三、研究游说之辞,感受汉语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历来重视口才的作用。我国古代著名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所选的这四篇文章,都是巧言辞令的典范。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先从亡郑无益于秦说起,然后谈到存郑有益于秦,最后抓住历史上晋国的不守信用、贪得无厌的方面,极尽挑拨之能事,说的秦穆公乱了方寸,最后完全站在了郑国的立场上。文种巧妙设喻,启发越王未雨绸缪,及早

先秦诸子散文上

先秦诸子散文上 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的变革,政权文化下移,百家争鸣出现。《老子》的深邃,《论语》的雍容,《墨子》的质朴,《孟子》的雄辩,都对后世文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第一节老子与《老子》 老子的生平。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谥号聃,春秋时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曾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 《老子》是道家经典,亦称《道德经》,凡81章。相传为老聃所著,实出于战国时期,内容基本是老子的思想。世传《老子》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德经在前,道经在后。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老子》被认为是最早的版本。《老子》较早的重要注本是三国魏王弼的《老子道德经注》。自汉魏以来,注释《老子》之多,仅次于《论语》。今人陈鼓应有《老子今注今译》。 《老子》的思想。首次阐述“道”的学说,认为道是宇宙之本,万物之源,是人类社所必须遵循的准则。概括出最高实体的道,对前人是一个突破,标志着人类理性思维的进步。阐释虚玄模糊,没有区分精神和物质,导致后世学者向唯物和唯心两端发展。其朴素辩证法认为事物相互依存,对立统一,具有相对性。万物归结于矛盾的两极,相辅相成。事物向对立面转化,祸福相倚,正复为奇。柔弱胜刚强,以消极退避的表象掩盖积极进取的实质。无为而治的“小国寡民”理想社会,反映了战乱中人们对宁静生活的渴望,却是不切实际的空想。揭露和抨击当权者的残酷剥削,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 《老子》的文风。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一格,文章简洁精练,寓理于形,情思深邃。文体属于语录体,没有对话的痕迹,只述论点,略去论据,适应采用整齐的句式说理。韵散结合,某些章节全用韵语,大多随文成韵,并无一定程式,但音调和谐,富于节奏感,呈现为形式精美的哲理诗。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阐明抽象的哲理。语句凝练,精警深邃,善于对复杂事物作抽象的概括,三言两语就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格言的特性,警句广为流传。

1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1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 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 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 1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 2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 3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 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 (1) 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 《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 (2) 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中国古代历史意识的萌发要早于其他民族,上古时期即有所谓“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区分。先秦历史散文是先秦史官制度的产物,除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以外,历史散文的搜集成书大多是在口传历史的基础上经史官整理加工而成。 就其发展过程而言,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大致如下:早期的《尚书》完全是史官所著录的三代时期的王室的诰命、誓言和其它大事,就其文体而言,有誓、命、训、诰、歌、典等体,多为当时言辞的记录,是记言之史的开端。 之后的《春秋》则以编年体的形式纲目式地记录历史大事件,从文体上观察,具有书面语的简明与谨严特征,显然保持着史官笔录的体式,可以说是记事之史的开端。 战国初年成书的《左传》、《国语》也是在大量口传历史及史官记录的基础上经加工整理而成,但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官方著作。 至于《战国策》,则主要是战国策士的游说之辞或书信的汇编,属于私人著作的范畴。从历史散文发展的总体趋势来看,其文本的官方色彩逐渐减弱,私家著述的特征逐渐加强。先秦历史散文有以下几个特点: 1 、越往后,作品所表的官方意识形态特征越谈。 2 、古史“记言”、“记事”的区别,在《尚书》、《春秋》还十分明显,而后就逐渐不分了。 3 、越后的作品文学色彩越浓,史学的严格性相对减弱。

第一节《尚书》《逸周书》与《春秋》 一、《尚书》 (一)、释名 《尚书》意为“上古之书”,春秋战国时称《书》,到汉代改称为《尚书》。儒家尊之为经典,故又称为《书经》。 (二)、《尚书》的流传 《尚书》的是夏商周时期原始的历史文献的汇编,其编辑流传过程比较复杂,《周易》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墨子》一书多次征引《夏书》。《尚书·多士》云:“殷先人有典有册。”可知在殷商时期已经辑成了《尚书》的初本。起初其中各部分可能是单独流传的,今传本《尚书》的结集经历了较长的时期,其最终形成可能在西周后期。《左传》、《国语》所记春秋时期人物屡屡称引《尚书》以为说理之据,已经目之为经典。春秋末年,据说孔子曾重新整理编订过《尚书》,作为教育弟子的教材。战国时代,诸子引《书》亦十分普遍。 秦始皇一统天下,焚书灭学,《书》亦在被禁之列。济南伏胜于夹壁中藏《书》一部。汉兴,伏胜取所藏之书,散佚余二十八篇,授徒齐鲁间。汉文帝刘恒欲召见伏胜,年已九十余,无法应诏,文帝派太常掌故晁错就伏胜习《尚书》。伏胜二十八篇本,用汉代通行隶书写成,故称今文《尚书》。 又有古文《尚书》:汉武帝时,鲁恭王刘馀从孔子故宅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比今文《尚书》多十六篇,称为古文《尚书》。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第四章先秦诸子散文 周室东迁以后,奴隶制社会逐渐动摇。到了春秋战国之交,社会各个阶级都在转化。新兴地主阶级逐渐代替了奴隶主贵族阶级。在这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产生了新型的士。士的来源很复杂,有新兴地主,有没落贵族,也有脱离生产走向城市的自耕农(《韩非子?外储说左上》说:“中牟之民弃田圃而随文学者邑之半”,其中有地主,可能也有自耕农。)。他们是属于中间阶层,在统治阶级的最下层,同人民比较接近。地位虽低,却很多是有学问有才能的人。他们中间有的是通晓天文、历算、地理等方面知识的学者,有的是政治、军事的杰出人材。在学术流派上表现为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农家、纵横家等。春秋以来,特别是战国末年,诸侯卿相争相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异同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苏轼《志林?论养士》)。当时诸侯如魏文侯、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等,无不礼贤下士,延揽如恐不及。孟尝君、信陵君、平原君、春申君四公子和秦丞相吕不韦门下食客号称三千人。士这个阶层最为活跃。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孟轲、荀卿,墨家的墨翟、宋銒,法家的商鞅、申不害,农家的许行、陈相,纵横家苏秦、张仪等,都是在这一社会变革中先后以学者或政论家面貌出现于政治舞台的。他们出身不同,立场不同,为了解决现实问题,从代表各自的阶级或阶层的利益出发,对政治提出各种不同的要求和主张,并且著书立说,争辩不休,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就是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诸子散文蓬勃发展的基本原因。 先秦诸子包括各种不同的学术流派和政治观点。据《汉书?艺文志》,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十家。其中最重要的是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论语》、《孟子》、《荀子》、《墨子》、《老子》、《庄子》、《韩非子》分别代表儒、墨、道、法家的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 第一节论语孟子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人。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把奴隶主阶级垄断的古代文化普及于平民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对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巨大和深远影响。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以诗、书、礼、乐教弟子,有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他不语怪、力、乱、神,而教人则循循善诱,重在启发,举一反三。孔子通音律,曾说:“吾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他为了行“道”,企图挽救“日薄西山”的奴隶制,曾周游列国,席不暇暖,对现实采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 《论语》一书主要是孔子弟子所记,其中一部分可能是孔门后学七十子的门人所记,所以书中的称谓、体例和文章风格都不一致。据班固说:“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孔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汉书?艺文志》)从《论语》全书来看,决非出于一时一人之手,班固这一判断和解释大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柳宗元《认语辩》据书中记曾子将死,去孔子之后已数十年,认为是乐正子春、子思之徒所纂辑。那么,《论语》的成书至早亦当在春秋战国之际。 《论语》在汉代有三种不同的本子,即,《古论语》、《齐论语》、《鲁论语》。《古论

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高效课堂”导学案 在自信中收获在自信中成长 授课班级:任课教师:课题: 课型:总课时: 教学过程 先秦散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先秦散文出现的背景 2、了解识记重要篇目 使学生熟悉先秦文学的主要作家作品,并基本掌握阅读古典文学作品的能力,做到以大文学的眼光看待先秦文学,具有相当的文学感悟能力。 3、通过教学,使学生从先秦作品里感受中华民族精神,体会作品里表现的人格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的情操。 教学过程 一、先秦散文的分类 1、历史散文:《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 以叙事纪实为主,但常穿插说理内容,如游说论辩之辞、书信等。 2、诸子散文:《论语》《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荀子》 以说理议论为主,但亦有记叙成分,如故事寓言等。 总的来看,两类散文都具有综合化的特点。既非按文学形式划分,也难以绝对地从题材、内容上加以区别。文章中议论、记叙,包括论述的领域、方法,记人、记言、记事等均无截然的界限。体现出文、史、哲不分家的特点。 二、历史散文介绍 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先秦历史典籍《尚书》:“上古之书”,“六经”之一。记载从虞舜至秦穆公时代朝廷言论、诏令、文告等。语言风格古奥。其中一部分疑为后人伪托或追记。 《春秋》:原为各国史书通称,后专指鲁春秋,“六经”之一。编年体史书之祖,纲目式记载。它实际上是简略的大事记,简要地记载了周王朝、鲁国及其他各国的历史事件。其文字简洁严谨,善于在一字之中寓作者的褒贬之意,这就是所谓的“春秋笔法”、“微言大义”。有《春秋三传》。 “传”的本义是对经的解释,故三传皆为以《春秋》为纲,进一步阐释和记叙历史的著作。《左传》:是中国古代最早一部叙事详尽的编年史,也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亦名《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为鲁太史官左丘明所作。后列为“十三经”之一。是第一部大规模叙事作品,为后代叙事文典范。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 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和贡献? 答: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中国古代是散文大国,也是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 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

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 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就是这样。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

第三章:先秦历史散文

第三章 先秦历史散文 第一节 殷商至春秋时代的散文散文是在文字发明以后产生的,是最为实用的文学形式。由于文字的记录必须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纸、笔之类。所以散文的发展,虽社会生活非常需要,但非具备一定的物质条件不可,所以它最初的发展阶段是非常困难的,一开始不得不力求简短,后来手工业逐渐进步,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条件便利了,才可能出现长篇大论的散文。 《尚书》 我国自古就有注重修史的传统,大概最迟在商代,就设立了专门记事的史官。《尚书·多士》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后周制,王朝及诸侯各国均设有史官,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可能是继承殷商旧制而有所损益。《汉书·艺文志》曾云:“古者,君举必书,……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帝王靡不同之。”《春秋》我们下面再谈,先讲讲讲《尚书》。 《尚书》是上古之书的意思。它是我国第一部历史文献,由《虞书》2篇、《夏书》2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四部分组成。是古代官方文献资料的汇编。旧传上起《尧典》,下至《秦誓》,有一百多篇。经过秦代焚书以后,汉初由经师伏生口授传下来二十八篇,因为是用当时的流行文字隶书抄写而成的,故称为《今文尚书》。汉武帝末年,鲁恭王又从孔子故宅的坏壁中发现一部《尚书》,因是用古文字大篆、籀(zhou四声)文写成的,故称之为《古文尚书》,相传比今文多出16篇,但亡佚了。晋朝的豫章内史梅赜声称发现了一部《古文尚书》,计58篇。经过清代学者阎若璩的严密考证,断定其中除同于《今文尚书》的部分外,其他都是晋人伪造的,不可信。现今流传在《十三经注疏》中的《尚书》,就是今文和伪古文《尚书》的夹杂品。所以,人们研讨《尚书》,只限于今文部分的28篇。《尚书》中的《虞书》、《夏书》是后人追记,多出于传闻,

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

周王室东迁以后,学术重心由王宫逐渐移向民间。自老子、孔子以后,大思想家辈出,如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他们皆能著书立说,成一家之言,因此,后世称这些思想家为“先秦诸子”。“子”是后人对各学派思想家的尊称。 先秦诸子散文,是春秋战国时期各个流派阐述自己学说的著作,是百家争鸣的产物。其基本创作趋向,是从简约到繁复,从零散到严整。尤其是后期的诸子散文,篇幅愈宏大,结构愈严谨。先秦诸子散文的流派很多,主要有以孔子、孟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学派,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韩非子为代表的法家学派等。先秦诸子的学说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崇高地位,是后人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宝贵资料,后世思想学派莫不渊源于此。 虽然历年高考文言文阅读文本大都是人物传记,但综观近年来的高考试卷,每年的文言文阅读都会涉及先秦诸子散文,如2009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的文言文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高考语文天津卷的文言文选自《管子?小匡》。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考查内容依然是文言实词的理解,文言虚词的作用,提取文中信息,分析文本思想内容,以及翻译文言句子等。下面笔者结合文言考点来说一下先秦诸子散文的阅读方法。 一、实词、虚词 对文言实词、虚词的正确理解,学生除了要掌握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现象及词类活用等基本常识外,还应该有意识地通过识记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在具体解题时,要特别注意一词多义现象,某个词是此义而非彼义,最重要的方法是语境分析法,即通过对词语所处的语言片段的正确理解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如2009年高考语文天津卷“君有加惠于其臣”一句中的“加”确实有“增加”的意思,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多,但在这里的语境中没有原有的基础,所以理解为“增加”是不妥的,再联系语境思考,“加”是一个施事动词,可以解释为:施加。此外正确解答文言实词、虚词题,还要遵循以下步骤:通读全文,了解大意;题文对照,定向阅读;确定词义,认真验证。 二、信息筛选 攻克文言文信息筛选题的技巧是善于识别和突破命题者设置的干扰项。命题者把阅读材料划分为几个方面,然后以此为切入点来设置选项。由于选项里所说的人和事是文中确实有的,为了增加试题的隐蔽性和迷惑性,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往往在正确的文意概括或分析中,设置一两处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地方,将测试点放在时间的推移和地点、事件的变化上,采用夸大其词、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等来隐含错误,混淆学生的思维。所以做这类题时,首先要看清并理解题干要求,然后找出对应的阅读区间,再结合上下文理解意思,并对照比较,作出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的判断,最后运用排除法,由易到难逐步排除。 三、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翻译通常讲究“信达雅”,应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学生具体答题时除遵循对(按原文原有语序一个词一个词地翻译)、换(用现代汉语的词去替换文言词语)、调(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的语序翻译)、增(为了文句通顺,要添加必要的词语)、删(如果照直译出来,反会觉得重复?唆,要进行删减)、留(名词术语,或者古今意义未有明显变化的词语可不译)“六字法”外,还得多留意命题者所提供的文言语句有何特点。因为命题者对文句的设定是独具慧眼的,他们总是选择那些带有特殊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倒装等)和含有关键性词语的句子让学生翻译。学生只有先结合语境,审视好文言语句的特点,才能切中肯綮,准确翻译。 【阅读训练一】 天下有道 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