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要素分析_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

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要素分析_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

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要素分析_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
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要素分析_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

一、引言

西藏经济近年来有了很大的发展,GDP年平均增长率加快,但其总体发展水平仍处于相对落后状态。经过5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西藏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与全国其他省份相比,西藏还是明显落后。本文拟从经济的资源要素出发,通过人口、资金、资源的现状分析,试图诠释制约西藏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合理地分析和处理西藏地区2000-2010年间的数据,然后再对处理过的数据利用SPSS数据处理软件,对各个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影响西藏地区GDP的四个主要因素,再分别对这四个因素进行拟合,得出它

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四个因素和西藏地区GDP进行拟合,得出影响GDP的主要因素和GDP之间的关系,由此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二、经济权利禀赋的内涵及特征

1.内涵及特征

卡玛蒂亚·森的权利贫困理论将一个人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构成的集合看作是一个人的权利集合。如果一个人的权利集合中未被赋予取得一个包含有足够食物消费组合权利的话,这个人就会面临饥饿的威胁。他认为一个人可以通过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交换权利映射来实现自己的权利[2]。我国学者张屹山把“经济权力”看作是经济主体凭借自己掌控的资源而形成的对

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的相关要素分析

———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

林勇,蔡建军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重庆

400030)

收稿日期:2012-04-08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项目编号:10BJY007)。作者简介:林勇(

1971-),男,贵州遵义人,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摘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十年来,在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西藏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毋庸置疑的是,相对落后的西藏在未来的发展中仍然会面临很多棘手的难题。弄清影响西藏地区GDP 增长的相关因素,将会对西藏的发展有极好的促进作用。本研究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视角,运用SPSS 软件处理数据,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得出影响因素与GDP 之间的函数关系。

关键词:西藏地区;经济权利禀赋;区域经济;西部开发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92X

(2012)12-0121-04The Tibet Area Influence of GDP Growth Related Factor Analysis

———Based on Economic Rights Endowment

LIN Yong ,CAI Jian-jun

(Economics and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China )

Abstract :Carrying out the strategy for western development ten years in the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the party committee ,gove-rnment under the correct leadership of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ibet has obvious tremendous achievements.Without a doubt ,the Tibet is relatively backward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will still face many tough problems.Find out the Tibet area influence GDP growth of related factors ,will be to Tibet's development has excellent stimulative effect.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rights endowment ,SPSS software processing data ,a multi -non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model ,and concludes that the influence factor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DP.

Key words :The tibet area ;Economic rights endowment ;Regional economy ;The development of the western region

他人的控制力和影响力,这种权力不仅受其资源禀赋影响,还可在博弈过程中实现自我强化功能[3]。他们的一个共同点是:一个人或一个权利主体自身权利(权力)的实现,主要依赖的是其掌控的经济资源(包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等)来发出可置信信号,使其在合约形成之前已经占据谈判的优势或劣势。

区域经济权利禀赋的实现路径有两点:一是要明晰对自身掌控要素的所有权,二是加强剩余要素对其他地区的交换权利映射。具体内涵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拥有的各种经济权利的数量和质量构成。具体包括:①物质资本和劳动力的使用权;

②人力资本权利;③制度变迁权利。其主要核心体现在权利主体可支配的经济权利的最大数量和质量。它具有以下三方面的基本特征:第一,它是一个完整的权利体系,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权利是物质基础,人力资本权利提供智力支持,而制度变迁权利实现制度保障,缺失任何一种权利,经济权利禀赋都会丧失其基本权利的属性。第二,经济权利禀赋大小可以测度,可通过权利主体拥有经济权利的最大数量和质量来体现。第三,它是激励性与约束性的统一。激励性体现在权利主体为了履行经济权利,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是一种激励。但在实现自己一方利益的同时又不能损害另一方利益,这又是一种约束。

2.区域GDP增长影响要素分析

本研究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视角来研究某个地区GDP增长问题,而经济权利禀赋又具体包括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权利、人力资本权利和制度变迁权利,这四大影响因素,对地区GDP的增长究竟有什么样的影响,下面来做具体描述。

(1)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权利

物质资本权利主要是通过对一个地区物质资本投入的数量来体现,物质资本形成的多少及其快慢,是制约区域地区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在短期内,经济增长率同健康投资增长率存在正相关关系,健康投资增长率的提高总是能够促进经济增长[4]。

劳动力权利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可以控制或支配的劳动力数量或者质量。按照产业结构升级理论,劳动力作为一种派生性需求,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需要劳动力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最终导致就业结构的变迁。

(2)人力资本权利

人力资本投资方式主要有教育、职业培训、卫生医疗保健和劳动力迁移等四种[5]。人力资本权利主要体现了一个地区可支配的人力资本的数量和质量。它的投入能够带来劳动者素质和技能的提高,体现着劳动者从事生产与管理的效率水平(可以称之为软技术)的提高。近年来劳动力数量增长趋缓、平均教育程度上升、工资和社保成本上升,而产业部门对非熟练劳动力需求下降、对专业技术工人需求上升。这些改变意味着低素质劳动力在经济中的重要性下降,而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上升[6]。

区域人力资本权利的改善引起人力资本的净流入必然会带来“人力资本红利”。通过区域物质资本的投资再加上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的支撑就会取得更高的物质资本边际收益水平。这就会吸引来自全国和外资的大量“涌入”。物质资本投入增加又会引致更多的人力资本的流入来提升区域科技进步能力,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发展态势,使欠发达地区早日摆脱“贫困陷阱”的依赖。

(3)制度变迁权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增长的确受益于民营经济的发展、市场化和产权制度改革。制度变迁的权利是指一个地区在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制度环境,以及相应的制度变迁潜力和制度供给权利。制度的本质是一种利益分配机制,任何制度都直接或间接的与利益有关,制度变迁的目的就是要消除这种冲突。它的功能在于规范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要按照一定的规则行事。当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权利结构发生了变化,要求分配体系即制度必须做相应的调整时,就发生了制度变迁。

一个地区的经济制度决定其经济活动的激励水平及交易成本的大小,从而决定能否将生产推进到生产的可能性边界。一个好的制度系统可以对技术进步、劳动力发挥、资本数量及效率起到明显的激励作用,进而促进该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经济权利禀赋改善对区域GDP增长的作用机制

以往对于GD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投资、消费和进出口方面。本研究从经济权利禀赋的改善方面,来研究这四大影响因素对于区域GDP增长的作用机制。

第一,经济权利禀赋改善有助于加速资本向欠发达地区聚集,提升区域要素的聚集能力。权利的基本内涵包括基本权利的保障、机会均等、选择自由和应当受益[2]。遵循经济权利禀赋的原则,可弥补欠发达地区更多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增强其要素聚集能力。当投入的资本增加,整个社会的生产力相应提高,从而促进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

第二,经济权利禀赋改善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率,增强区域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能力。通过对区域人力资本权利的改善,有利于促进区域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尤其有助于增强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人力资本的交换权利,从而加快欠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提升其经济发展效率[3]。同时,高技术人才的引进也有助于加快区域尤其是欠发达区域对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推动其科技进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对经济的增长有着巨大的影响。

第三,经济权利禀赋改善有助于降低制度运行成本,减少生产资源的非生产性用途,提高制度运行效率。首先,公平的规则能增强投资者对未来发展的稳定性预期和投资的安全感,从而减少投资的短期行为,有利于经济的稳定增长。其次,公平的环境有利于增强人们之间的相互信任感,达到合作、双赢的局面。最后,公平的规则可消除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障碍,加快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制度运行效率,提升区域制度创新能力。整个市场经济越公平,对于经济的健康发展越有好处。

第四,经济权利禀赋改善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矫正市场失灵。鉴于市场具有尊重权利而不尊重欲望的“自然”特性,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经济条件还是社会条件都无法和发达地区抗衡,在市场竞争中总处于劣势,正是市场机制的作用,依然让更多的经济要素流向发达地区,造成欠发达地区经济权利的缺失。而政府作为经济发展的决策者,通过改善其制度变迁权利,可以增强区域的公共服务能力、财政吸收能力、资源配置整合能

表2GDP 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因素

相关性排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996**1从业人员数量.994**2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979**3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比例.731*7高等学校在校生占学生总数比例

.947**4卫生机构数量.5208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35211每千人拥有卫生机构床位数

.842**5市场化程度.404

10市场化投资开放程度

.836**

6对外开放程度.470

**-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1level

(2-tailed).*-Correlationissignificantatthe0.05level

(2-tailed).表1西藏地区GDP 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

年份GDP(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万元)从业人员数量(万人)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100%)在校学生数

占总人口比

例(100%)

高等学校在

校生占学生

总数比例

(100%)卫生机构数量每千人拥有

卫生机构床位数

每千人卫生

技术人员数市场化程度

市场化投资开放程度

对外开放程度2000117.8665044124.1847.792814.66721.4412372.523.440.02870.04120.09622001139.16857725126.3348.043415.10991.7112842.513.350.11710.05020.05632002162.041089868130.248.786015.9215213462.382.970.03770.03730.06652003185.091386165132.8149.157916.77922.313052.43.070.03070.06170.07202004220.341684361137.3250.175417.7624313262.343.130.03620.1790.08392005248.81961916143.651.841218.32313.713782.443.220.03150.20140.06692006290.762323503148.252.740218.97484.413492.673.170.0280.29710.08812007341.432711811158.1555.657219.23364.913392.513.020.03010.35660.08422008394.853099304163.556.952819.04555.413263.053.290.02750.3180.13472009441.363794158169.0758.294018.56455.613292.953.470.02990.28110.06222010

507.46

4632585

173.39

57.7562

17.7492

5.8

1352

3.02

3.44

0.0290

0.2731

0.1115

力和社会管理能力,进而增强区域政府调控能力。吸引更多的资源流入区域,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四、经济权利禀赋对西藏地区GDP 影响作用的实证研究本节通过对西藏地区发展现状的调查研究分析,对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的梳理,并基于经济权利禀赋的视角,来探讨影响西藏地区GDP增长及调控的因素。

1.指标与数据选取

分析西部地区的经济权利禀赋现状,主要还是从经济权利禀赋的四个要素,即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权利、人力资本权利和制度变迁权利来分析,比较的指标是西藏地区与经济权利的各个二级指标的发展现状。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此战略对于西藏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影响较大,故本研究采用2000年之后的数据来研究GDP与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

(1

)西藏地区物质资本现状。物质资本权利一般是用可支配的物质资本存量来衡量,为了更好的了解西藏地区的物质资本权利现状,本研究将主要选择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来度量物质资本现状。

(2

)西藏地区劳动力权利现状。西藏地区的劳动力权利可以从当前吸纳的从业人员数量、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来表示,对本地区劳动力的所有权、使用权和支配权能很好的反映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权利现状。

(3

)人力资本权力现状。西藏地区人力资本权利可通过当前可支配的人力资本状况表示,东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的差异主要还是由于教育发展不平衡、医疗保健、人口流动等人力资本投资的差异形成的。下面通过西藏地区在校学生数占总人口比例、高等学校在校生占学生总数比例两指标来表示西藏地区教育现状。以卫生机构数量、每千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千人卫生机构床位数来表示西藏地区健康方面的现状,从教育和健康的现状可以看出西藏地区的人力资本权利现状(见表1)。

(4

)制度变迁权力现状。从市场化程度、市场化收入分配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三方面分析西藏地区当前的制度变迁权利现状,其中市场化程度以非国有、集体经济就业数/总就业人数表示,市场化投资开放程度以非国有、集体经济投资/总投资额表示,对外开放程度以进出口总额/GDP来表示。

2.计量分析

通过对西藏地区这11项指标的数据收集,利用这些数据,运用SPSS软件及拟合的方法又对这11个因素与GDP之间的关系以及这11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做了分析,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西部大开发之后,影响西藏地区GDP的重要因素中,固定资产投资额居于首要位置,其次是从业人员的数量及比例,然后是高等学校在校学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这与西藏地区的重视投资,劳动密集性产业情况相符。

3.符号说明

变量y 为GDP(亿元),x 1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x 2为从业人员数量(万人),x 3为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x 4为高等学校在校生占学生总数比例。

4.建立模型

回归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先对因变量和自变量以及自变量和自变量分别进行拟合,确定各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其次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分析模型,最后通过最小二乘估计确定系数,并通过显著性检验。

先利用SPSS软件,对各个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得到影响因变量的主要因素,再分别对主要因素之间进行拟合,得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然后再分别对这四个因素和因变量进行拟合,得出影响因变量的主要因素和因变量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模型。

ParameterEstimates

282.8101128.412-2200.8092766.429b.292.238-.232.817c-7.39017.268-45.39630.615d.073.088-.121.267e2.58417.067-34.98140.149f74.762140.061-233.510383.035g3.0934.280-6.32812.514h-.087.137-.389.216i

-.634

1.176

-3.2231.954

Parameter

EstimateStd.Error95%ConfidenceIntervalLowerBoundUpperBound图1主要影响因素散点图

GDP(亿元)600.0

500.0400.0300.0200.0100.0.0000100.0000200.0000300.0000400.0000500.0000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亿元)GDP(亿元)600.0

500.0400.0300.0200.0100.0

48

505254565860

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100%)

obeserved

LinearQuadratic

GDP(亿元)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120.00130.00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从业人员数量(万人)GDP(亿元)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高等学校在校生占学生总数比例(100%)

obeserved

LinearQuadratic

obeserved

LinearQuadratic

obeservedLinearQuadratic

按关联性从大到小的顺序逐个增加变量,建立回归分析模型。当添加到第五个变量时,模型的显著性检验不能通过,因此取1,2,3,4这四个影响较大的因素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模(见图1)。

通过以上对GDP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因素分析可以看出,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之间都线性相关,与从业人员数量、成二次函数关系。在对四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时发现从业人员数量与从业人员占总人口比例、高等学校在校生占学生总数比例成正相关关系。

综合上述分析,建立如下二次函数模型:y=a+bx 1+cx 2+2

dx 2

+ex 3+fx 4+4

gx 2+hx 2x 3+ix 2x 4

利用SPSS软件对上述二次函数模型进行求解,得结果: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二次函数模型为:y =282.802+0.292x 1-7.39x 2+0.0732x 2

+2.583x 3+74.759x 4+3.0934x 2

-0.087x 2x 3-0.634x 2x 4

5.模型评价

回归分析模型的优点是能很好的反映几个变量同时作用时因变量的变化情况,结果比较可靠,模型易于理解,精确度比较高,适用范围比较广。因为西藏地区从西部大开发以后只有11年时间,在数据采集方面样本太少,对回归模型的影响较大。

四、结论

本文是基于经济权利禀赋视角,通过对西藏地区经济权利禀赋现状、禀赋改善对区域GDP增长的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等进行描述以及经济权利禀赋对西藏地区GDP影响作用的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①经济权利禀赋通过影响区域自我发展能力来影响区域的GDP增长。西藏地区目前存在着经济总量低、农牧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收入差距大

等问题。②通过构建多变量非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西藏地区的经济权利

禀赋与西藏地区GDP的增长均表现出正相关关系,其中全社会固定资本投资额与GDP的相关性最高,其次是劳动力权利、人力资本权利和制度变迁权利。③西藏地区经济要快速发展,重点是改善西藏地区经济权利禀赋结构,主要从改善西藏地区物质资本与劳动力权利、人力资本权利和制度变迁权利四个方面着手,单凭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只会造成西藏地区经济权利的进一步缺失,需要政府合理有效的制度安排来弥补西藏地区缺失的经济权利,以增强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博弈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锦辉.化资源优势为可持续发展优势———关于西藏经济发展的调查与思考[J].经济研究参考,2010(63):39-43.

[2]阿玛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3]张屹山,金成晓.真实的经济过程:利益竞争与权力博弈———经济学研究的权力范式[J].社会科学战线,2004(4).

[4]王弟海,龚六堂,李宏毅.健康人力资本、健康投资和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08(3).

[5]朱承亮,师萍,岳宏志,韩先锋.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效率[J].中国软科学,2011(2).

[6]王小鲁,樊纲,刘鹏.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换和增长可持续性[J].经济研究,2009(1).

[7]李富强,董直庆,王林辉.制度主导、要素贡献和我国经济增长动力的分类检验[J].经济研究,2008(4).

(责任编辑:WDY )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西藏经济发展现状探析 摘要:西藏自治区是祖国西部的重要门户,现如今,一切从西藏实际出发,研究和制定 西藏经济发展战略,开发资源,振兴经济,对实现“中国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论述了 西藏自治区的发展现状,继而分析了西藏自治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解 决西藏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以期望能够对西藏地区的经济发展,彻底改变贫穷落后面貌提供 一点可借鉴之处。 关键词:西藏自治区;经济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一、西藏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藏自治区在成立的近五十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等方面 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与发达地区和全国平均发展水平比起来,差距还相当大。在2013 年国内生产总值中,西藏自治区为807.67 亿元,为全国倒数第一。2014 年10 月,西藏地方财政测算收入仅为15.30 亿元,亦为最后一名。从以上数据中,可以看出,西藏经济虽有所发 展,但是仍存在很大问题。西藏地区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交通仍不十分便利,很多资源仍需 从外地运输补给。以农牧业为主的西藏,其实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现如今,西藏地区教育, 金融方面还远远落后,在这方面仍可大有作为。 二、西藏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西藏产业结构单一 西藏地区经济落后主要表现为经济结构层次的地下,即整体上尚处于传统农牧业阶段。西 藏平均海拔4000 米以上,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多以放牧为主。可藏区放牧仍处于传统放牧, 并未呈现出现代牧业的商品化、专业化、企业化、规模化的特征。 交通不发达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西藏地区公路密度小,路面通行能力 差。西藏地区共五个机场,分别分布在拉萨、昌都、林芝、阿里、日喀则,但航线较少,飞行 条件也比较差,民航方面也存在很多不便。所以藏区多为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经济贸易减 少,使藏区产业结构单一。 (二)西藏地区人力资源不足 数据调查显示2012 年西藏全境公共图书馆仅77 个,而在2000 年数目仅为 1 个。可见西藏公共教育事业依然存在巨大问题。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西藏地区教育事业,虽然有很大进 展,但培育的人才对于西藏经济发展还是远远不够的。同时西藏教育和职工素质状况,直接影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管理 题目:西藏旅游发展现状的论文 (张亚辉) 系别:工商管理系 专业:财务管理专业 姓名:贡桑顿旦 学号:091411217 2012年10月30

西藏旅游发展现状 旅游业支持着西藏经济的发展 神秘的西藏,一个对许多都充满诱惑力的地方。壮观而美丽的雪域风光,危耸的雪峰,恢私的自然造化,旷廖的高原牧场,迷人的名山明湖明水,众多的古刹古迹古风,独特的名族风景多彩的名族文化。我们知道面对这么多的旅游风景资源,作为一个藏族青年的我们应该尽情努力地将旅游业作为西藏发展的支柱产业,而且旅游业是西藏的特色产业,不仅可以外来的朋友欣赏仙境般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重要的是同时也可以旅游风景资源作为西藏经济的发展支柱, 西藏旅游业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步以来,在西藏各产业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西藏旅游发展的突飞猛进已经为足进西藏转变发展方式的动力产业,成为推进西藏那个经济结构审计的优势产业,成为西藏经济跨越性支柱。随着歌手韩红歌曲《天路》里唱的那条天路—青藏铁路的开通,西藏旅游业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火热期。西藏现在是中国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风光优美,人文风情特好,是一个旅游的好去处。就让我先向你作一个西藏旅游发展状况介绍吧! 拓展西藏旅游发展的战略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建设两条覆盖全自治区的旅游轴带。这两条旅游发展轴带涵盖了西藏众多世界级旅游景区景点,其中包括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雅鲁藏布江、阿里神山圣湖和盐井等。以“世界屋脊”和“神奇西藏”为旅游特色的西藏,拥有典型、系统和完整的高原自然资源和藏文化人文资源,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目前,西藏旅游界正在从旅游战略规划和产品规划等方面着手,力促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的转化,走出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旅游发展之路。 摘要: 西藏旅游全新发展:雪域高原的西藏旅游业充满独特魅力,近几年来无数中外旅游者

西藏阿里噶尔县基本情况

噶尔县基本情况简介 噶尔县是阿里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物流中心,位于西藏自治区西北部,阿里地区西南部,喜玛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噶尔河谷地带,北邻日土县,南接普兰县,东连革吉县,西隔阿依拉山和扎达县相望,西北同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接壤,土地总面积1.8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00 米以上,狮泉河城区海拔4273米。 噶尔藏语意为“账篷、兵营”。1841-1842年西藏地方政府在抗击克什米尔的森巴(道格拉族)军队入侵时,蒙古人甘登次旺率兵打败森巴军队后曾在此扎营,由此得名。1960年1月成立噶尔县,1988年迁至狮泉河镇。 全县辖4乡1镇、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城区居民590户7683人,农牧民1550户6565人,加上当地驻军、流动人口,总人口4万余人。全县共有党组织40个(党委6个、机关工委1个、党组5个、县直机关党支部9个、乡镇机关党支部5个、农牧区村党支部12个、城镇居委会党支部2个),党员1008名(农牧民党员595名、机关党员413名),村(居)干部69名,12个村和2个居委会均实行村两委班子“一肩挑”。 噶尔县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铁、铜、金、水晶、锑、铅、锌、石灰石、硼砂、盐等矿产品,分布

面积广,矿质好,极具开发价值,是继革吉、改则之后的第三大矿藏资源县。 噶尔县境内共有大小湖泊12个,其中较大的有朗久湖、心噶湖。主要河流有3条(狮泉河、噶尔河、门士河),主要分布在噶尔县西南的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阿依拉山的高峻山体之间,均属印度洋水系。狮泉河又名森格藏布,发源于冈仁波齐峰北侧,源头海拔5164米,全长430公里,流域面积2.7万平方公里,年径流量约7亿立方米,途经革吉、狮泉河镇等地,在扎西岗与支流噶尔藏布汇合,出境进入克什米尔后称印度河。 噶尔县属高原亚寒带干旱气候区,干燥寒冷,太阳辐射强,日照时数长。年平均气温为0.2℃。最低气温 -34.6℃。每年除7、8两个月份外,其他月份都有不同程度的霜冻出现。年降水量53毫米,年平均风速3.2米/秒,最大风速23米/秒,太阳能,风能资源丰富,具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噶尔县边境线长98公里,通外山口2个,是西藏18个边境县之一。目前,有4寺(扎西岗寺、古入江寺、顿久寺、扎达布日寺)、1拉康(加木拉康)。近年来,噶尔县委、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区党委关于维护稳定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决策部署,旗帜鲜明反分裂,扎扎实实保稳定,确保了社会政治局势的持续稳定。

要素禀赋论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要素禀赋论与中国对外贸易发展 相关概念: 要素禀赋是指一国所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是一个相对概念,与其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绝对数量无关。 要素丰裕度是指一国拥有的各种生产要素与数量,如果某种要素供给比例大于别国同种要素的供给比例,那么该种要素相对价格就应低于别国同种要素的相对价格。 根据要素禀赋论,一国的比较优势产品是应出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充裕而便宜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而进口的产品是它需在生产上密集使用该国相对稀缺而昂贵的生产要素生产的产品。简言之,劳动丰富的国家出口劳动密集型商品,而进口资本密集型商品;相反,资本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本密集型商品,进口劳动密集型商品。 我国要素禀赋: 我国资源禀赋的特点是人均资源缺乏而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劳动力就业压力形成了以消耗资源为基础的低层次、低盈利的产业竞争,形成粗放式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方式,从而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物质资源要素制约。 要素禀赋理论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一个国家或地区某种要素禀赋丰裕程度的差异性决定了该要素市场价格的高低,相对稀缺的要素其价格则相对高昂;相对丰裕的要素其价格则相对低廉。要素禀赋的丰裕程度会在其使用过程中发生质与量的变化,导致其市场价格的相应变化,从而影响着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的结构变动。如果一个经济体相对于其它经济体而言使用了自身禀赋相对丰裕的要素,无疑可以实现低成本的增长,反之则相反。 因此,要素禀赋理论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对我国贸易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依托廉价劳动力和原材料初级产品的巨大优势,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使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大大增加,同时也解决了大量就业问题,第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资本技术等要素比重的变化,要素禀赋理论在指导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调整上越来越显示出它所遇到的瓶颈。第三,打破理论瓶颈,采取相应战略措施,培育区域的竞争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从根本上促进我国外贸结构优化。 劳动力资源极为丰富是中国要素禀赋的最大特点,因此造就了中国极为庞大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以制造业为例: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中国利用国际产业转移所形成的发展机遇和增长空间,成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这在制造业中表现得最为突出。中国制造业不仅对本国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几乎成了全球生活消费品的供应者。“中国制造”已经超越了本土概念,成为全球制造业分工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毫无疑问,“中国制造”给我国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不言而喻的,特别是对解决就业压力有着巨大的正面效应。 但从整个制造业分工体系的价值链结构这个角度来看,目前我国制造业从整体上呈现出一种“哑铃型”结构。“哑铃型”结构:其前端与末端分别由发达国家的核心技术和跨国公司的品牌组成,两者均有着高比例的附加价值;中国承担的则是中间加工环节,这一环节由于劳动密集特点而处于分工价值体系的中低端,所获利益只是“哑铃型”价值结构中间最为薄弱的部分。因此,全球化进程中,中国制造业意欲在全球分工体系中获得持续性的比较优势,就必须全面促进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把握好中间环节要素禀赋优势的同时,通过提升技术创新能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b1242320.html,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作者:杨锦娜 来源:《智富时代》2018年第06期 【摘要】2018年初,中美贸易差额问题使两国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局势。两国政府及学者就此发表多种言论,虽众说纷纭,然则不过两派观点:一为呼吁自由贸易,共度难关;一为贸易保护,增加本国就业。本文就此问题回归要素禀赋理论,以赫克谢尔、俄林的H—O模型分析两国贸易发生的根源,并以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H-O-S)和技术差距说阐述中美贸易差额的解决途径为技术合作而非贸易保护。 【关键词】贸易差额;自由贸易;保护贸易;H—O模型;技术差距说 一、贸易摩擦问题现状 2016年的赤字降至3,770亿美元,但在2017年上升至3,750亿美元。过去几年来,美国与中国的商品贸易赤字远远大于其他任何美国贸易伙伴。一些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很大,这表明贸易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平衡的,不公平的,并且会对美国经济造成损害。其他人则认为,这种赤字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全球生产的变化以及广泛而复杂的供应链的出现,中国通常是出口导向型跨国公司的最终装配点。 二、用要素禀赋差异解释中美贸易根源 (一)要素禀赋理论的主要内容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间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以及生产各种商品时利用这些要素的强度的差异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强调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土地等,而不仅仅是劳动力;不同的商品生产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配置。认为一国应该出口由本国相对充裕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进口由本国相对稀缺的生产要素所生产的产品,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各国生产要素的价格将趋于均等。 (二)中美贸易实证分析 由于中美之间的贸易大多以制成品之间的贸易为主,下表为中国和美国的制造业资本~劳动比。 根据上表,我们可以得到两个国家从2009-2017年的资本~劳动比,很显然,美国的资本~劳动比大于中国的资本~劳动比,美国的资本要素更丰裕,因此其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中国的劳动要素丰裕,其要素生产的产品出口具有比较优势。 三、中美贸易发展的长期结果为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浅谈西藏旅游业的现状及其发展对策 一、西藏旅游业取得的成绩 西藏旅游业旅游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已发展为西藏五大支柱产业之一。近年来,随着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业更是焕发出勃勃生机。 1.1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呈上升趋势。20世纪80年代西藏旅游公司只有一家从事外事旅游,员工不足30人,年接待游客总数不超过1000余人,其后20多年来,西藏接待游客年均增长率达到31.7%而年均旅游收入增长率高达38.9%,2012年,西藏旅游又进入了大发展一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首度突破1000万人大关,全年旅游收入达到132亿元。 1.2旅游企业不断增多。目前,西藏全区各地,各行业投资兴办旅游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基本形成了“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协调发展的旅游接待服务格局,旅游生产力明显提高。 1.3旅游管理体系不断完善。1986年11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作文自治区人民政府管理旅游事业的职能机构,它的设立使西藏的旅游管理工作开始走上正轨,西藏各地相继成立旅游局,在景点比较集中的40多个县也都设立了旅游局或外事旅游局,全区旅游管理基本建立。旅游管理部门结合西藏实际,制定出台了十多个旅游业规章和规定,认真开展旅游质量监督检查和旅游市场专项治理整顿工作,旅游管理服务网初步形成。 1.4旅游业对全区经济的促进日益增强。随着西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创汇创作成效显著,成为西藏国民经济的增长点和重要支柱产业。西藏旅游业还充分发挥“以一业兴百业”的带动作用,带动区内一大批相关产业效。许多农牧民通过开展旅游服务增加了收入,开始摆脱贫困走上致富之路。如普兰县巴嘎乡的康沙村,位于“神山”、“圣湖”景区,过去单一经营牧业,群众生活困难。旅游发展起来后,村民通过为旅游者和香客当向导、背夫以及出租牦牛、马匹等,极大地增加了收入,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改善。 二、西藏旅游业存在的问题 2.1旅游基础设施及其配套设施条件仍然较差。西藏地处我国西南边疆,经济相对落后,且山高路险,运输线长,加之狠毒旅游景区公路由于利益分流问题无人管养,致使一些旅游一路颠簸、怨声载道,严重影响了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制约西藏旅游业等各行业发展的“瓶颈”。同时,西藏现有的旅游饭店主要集中在城镇等经济较发达地区。而目前西藏对外开放100多处景区因远离城镇,且无居住设施、使得旅游者只能忙于在城镇——景区——城镇之间奔波。 2.2旅游业引发的破坏生态坏境问题时有发生。随着西藏旅游业的发展,旅游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负面效应日益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无计划地砍伐森林和灌木,使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家具、山地自然灾害频繁;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对策,造成建设性破坏,使一些景区的生态系统失衡,湖泊面积萎缩、水质下降、野生动物的种类和数量下降;旅游活动所产生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得不到及时清理,污染环境等。

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附录一要素禀赋理论:图解 一、模型假设 (1)生产要素禀赋为两种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并且总量不变;(2)两种产品——棉布和粮食,生产需要土地和劳动力;这两种生产要素在生产中可以互相替代,并且其生产函数都是线性齐次的; (3)不存在要素密集度逆转的情况,即不存在“一种产品的要素密集度在某些要素价格下大于另一种产品,但在另一些要素价格下又小于另一种产品”的情况; (4)在一国市场范围内产品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 (5)生产要素充分就业,并且经济总量处于均衡状态; 产品:棉布(以码为单位)和粮食(以卡路里为单位); 要素:劳动(以小时计)和土地(以英亩计); 定义以下表达式: 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TC a:生产每码棉布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LC 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土地 TF a:生产每卡路里粮食所需要投入的劳动 LF L;一国的劳动总供给 T;一国的土地总供给 二、要素价格与投入选择 图2.1 粮食生产的投入组合

图2.2 最佳投入选择 生产1卡路里粮食的成本:C=w LF a +r TF a ,变形为等成本线:TF a =C/r-(w/r )LF a 。 图2.3 工资-租金比率(w/r )与要素投入比率(TF a /LF a )

FF CC (w/r)1 (w/r)2 图2.4 工资-租金比率(w/r)与两种产品的要素投入比率( TF a/ LF a) 补充:要素密集度逆转例子 土地投入 劳动投入 三、商品价格比率与要素价格比率 图2.5 工资-租金比率(w/r)的确定

等产量线CC和FF分别表示了生产1元价值的棉布和粮食所需要的要素投入组合,所以也称为单位价值等产量线。 P上升与要素价格比例 图2.6 棉布价格 C 注:两种商品价格的等比例变化不会影响要素价格比例 图2.7 商品价格比与要素价格比 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其密集使用要素相对价格的提高。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摘要:近年来,西藏的经济和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其中金融业的平稳健康发展对西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 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60余年来,西藏金融服务网络不断扩大,银行业信贷总量明显增长,证券业、保险业稳步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但与其他兄弟省区相比,西藏金融业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 关键词:西藏;金融业;现状;问题 一、西藏金融业发展现状 (一)银行业稳步发展,货币信贷总量明显增长 自中国人民银行西藏办事处于1952年正式成立以来,经过60余年的发展,西藏全区服务网络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3年,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00多家,其中西藏自治区中国民生银行拉萨分行被批准设立,林芝民生村镇银行也成功组建,西藏金融服务体系正日益完善(见表1)。此外,银行货币信贷总量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2499.08亿元,比2012年增加448.51亿元,增长率在20%以上。其中,单位存款以定期化态势较快增长,个人存款以储蓄存款为主,呈稳步上升趋势;从存款部门看,财政性存款大幅下降,企业

存款增幅较快,机关团体存款新增额较大。西藏自治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076.69亿元,比2012年增加412.94亿元,增长62.21%。 表12013年西藏自治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情况 机构类别 营业网点 机构个数(人)从业人数(人)资产总额(亿元)法人机构(个) 大型商业银行59769632295.060 国家开发银行和政策性银行27760.270 股份制商业银行18814.690 城市商业银行1187164.621 城市信用社0000 主要农村金融机构0000 财务公司0000 信托公司0000 邮政储蓄75581220 外资银行0000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13001 其他0000 合计67778942656.72 数据来源:西藏银监局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分布及运行现状分析 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与现代产业研究中心谢敏张祥 我国的边境地区包括新疆、西藏、内蒙古、甘肃、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云南等九个省区。本文着重分析我国边境九个省、自治区的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情况,以及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发挥的吸引和利用外资作用的情况。 一、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开通及分布 边境经济合作区是中国沿边开放城市发展边境贸易和加工出口的区域。1992年,我国成立了首批14个边境经济合作区。2011年,中国国务院又批准设立了吉木乃边境经济合作区。2013年9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临沧边境经济合作区,实行现行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政策,这是我国第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目前,16个边境经济合作区总核准面积约96平方公里。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如表12所示。 (1)新疆和云南是设立边境经济合作区最多的边境省区。截至2013年底,除甘肃和西藏,我国九个边境省区均已设立了边境经济合作区。其中新疆和云南除了1992年国家批复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之外,分别于2011年和2013年获批了本省区的第4个国家级边境经济合作区。 (2)我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越南和缅甸边境经济合作较好。截至2013年底,我国沿边开放城市设立的边境经济合作区主要靠近与我国接壤的6个国家,其中哈萨克斯坦与我国边境经济合作呈上升态势。 表1 我国各边境省区设计边境经济合作区的情况

二、吸引和利用外资 辽宁是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最多的边境省区,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吸引和利用外资稳步上升。近三年,边境省区的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及其增长情况如图1、图2所示。辽宁2013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接近300亿美元,约为其他各边境省区实际利用外资金额总和的两倍。辽宁吸引和利用外资方面的优势主要得益于其沿海的地理优势以及环渤海湾开发的机遇。除东北三省外,新疆、云南和内蒙古实际利用外资金额保持了较好的增长,特别是新疆和云南近年来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增速都接近或超过20%以上。

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第四章要素禀赋论 一、名词解释 1、要素密集度 2、要素丰裕度 3、赫克歇尔—俄林定理 4、里昂惕夫悖论 5、要素密集度颠倒 6、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 二、单项选择题 ()1、在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中______ A、提供曲线与李嘉图理论相同,都是一条直线 B、劳动是唯一的生产要素 C、一国的比较优势取决于劳动和资本等特定要素相对于其贸易伙伴的拥有情况 D、拥有充裕劳动力的国家将在劳动密集型商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______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于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于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水平会相对于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水平会相对于后一国家下降 ()3、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导致不同国家间相对商品价格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要素禀赋 B、国民收入 C、技术 D、消费偏好 三、多项选择题 ()1、对里昂惕夫悖论的解释包括______ 。 A、美国对劳动密集型进口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B、美国实际比其贸易伙伴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C、美国的出口产品密集使用了熟练劳动力 D、美国倾向于出口需要大量科学和工程技术投入的高技术产品 ()2、假定每单位A 产品的生产需要20 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每单位B产品的生产需要1单位劳动与4 单位土地,如果本国有1200单位劳动与2000 单位土地, 外国有400 单位劳动与500 单位土地,根据H-O 理论可知______ 。 A. 本国出口A 产品、进口B产品 B. 本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C. 外国出口A 产品、进口B产品 D. 外国出口B产品、进口A产品 四、判断题 1、根据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若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 国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2、里昂惕夫悖论是指工业化国家间比工业化与发展中国家间更容易发生贸易 3、如果各国的生产技术不同,贸易便不会使要素价格均等化。 4、发达国家的非技术工人会比技术工人更加反对贸易自由化。 5、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论是建立在规模报酬递增基础上的。 五、计算题 1、假设仅有劳动力和土地良种生产要素,A国拥有800万英亩土地和200万个劳动力,B 国有200万英亩土地和40万个劳动力;如果劳动力占甲商品生产总成本的80%,占乙商品生产总成本的20%,那么: (1)哪个国家为资本充裕的国家?哪个国家为劳动充裕的国家?为什么? (2)哪个国家会出口甲商品?哪个国家出口乙商品?为什么? 六、论述题 1.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试比较要素禀赋论和比较优势理论。 3.里昂惕夫之谜是指什么?如何解释这一现象。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 西藏民族学院代敏华、卢俊、王成 摘要:本文分别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和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对影响西藏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本文借助《西藏统计年鉴》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5—2009年),通过时间序列的自相关性的去除,建立了西藏产出GDP关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劳动力投入和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得出的主要结论是西藏经济的增长总体上仍是资本和劳动力高投入、高消耗的外延式粗放型增长方式,增长质量不高,为此西藏要想大力促进经济的增长,需要从树立科学的发展观、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素质、以及进行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努力。 从国民经济核算的角度,本文通过《西藏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数据范围为1981—2009年),并借助主成分回归的方法去除数据的多重共线性,建立了西藏GDP关于消费、投资和出口的计量经济模型,得出的主要结论为:消费在影响西藏GDP的这三个因素中对GDP的刺激作用最强,投资其次,净出口最弱。为此,要想保持西藏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西藏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合理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结构,加大投资力度,并优化商品出口的结构,大力培养新的出口增长点,提高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关键词:经济增长;C-D生产函数;投入;产出;国民收入核算

目录 1.引言:问题的提出 (1) 2.从投入产出的角度分析 (1) 2.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说明 (1) 2.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3) 2.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3) 2.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3) 2.3.2模型序列相关性的去除 (5) 2.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6) 3.从国民收入核算的角度分析 (6) 3.1指标的选择与数据的描述 (6) 3.2模型理论形式的构建 (8) 3.3模型的求解及检验 (9) 3.3.1模型的普通最小二乘估计与检验 (9) 3.3.2多重共线性的检验 (9) 3.3.3模型的主成分回归 (10) 3.3.4模型诊断 (11) 3.4对模型结果的分析 (12) 4.结论与启示 (12) 参考文献 (15) 附录:文中模型建立所用到R统计软件代码 (16)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陈贝贝陈聪陈智敏 程春林丛茜丁胜男高玲玲 高咪郭先慧姜彬蒋慧珏 实践主题: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 2014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收入大约在1500-5000元,只有近10%的被调查者的收入大于5000元。多数被调查者的出游频率在每年1-3次左右且旅游动机大多为休闲度假与观光;只有极少数被调查者的旅游动机为增长知识、探亲访友和公务出差。同时,火车仍然是人们出游西藏的首要选择。旅游者在选择旅游地过程中获取旅游信息的渠道也多种多样,近50%的被调查者是通过朋友推荐

要素禀赋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是古典国际贸易理论的另一种观点。在其提出者赫克歇尔和伯蒂尔? 奥林看来,现实生产中投入的生产要素不只是一种—劳动力,而是多种,而投入两种生产要素则是生产过程中的基本条件。根据生产要素禀赋理论,在各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同的情况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价格差来自于产品的成本差别,这种成本差别来自于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这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差别则决定于该国各种生产要素的相对丰裕程度。 A 由于各种产品生产所要求的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不同,一国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较低,而生产密集使用别国比较丰裕的生产要素的产品时,成本就比较高,从而形成各国生产和交换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此时本国专门生产自己有成本优势的产品,而换得外国有成本优势的产品。在国际贸易理论中,这种理论观点也被称为狭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广义的生产要素禀赋论指出,当国际贸易使参加贸易的国家在商品的市场价格、生产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相等的情况下,以及在生产要素价格均等的前提下,两国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水平相等(或生产同一产品的技术密集度相同)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决定于各国生产要素的禀赋,各国的生产结构表现为,每个国家专门生产密集使用本国比较丰裕生产要素的商品。生产要素禀赋论假定,生产要素在各部门转移时,增加生产的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保持不变。 美国则有可能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 另一个解释是,美国存在很高程度的贸易保护,这种贸易保护主要针对美国缺乏竞争力的劳动要素密集型产品(农产品),因此美国的进口产品中缺乏农产品也可以理解 一种较可信的解释是,美国与其他国家相比,不但具有较充裕的资本,还拥有较充裕的人力资本.因此,美国出口的商品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是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 1、国家间的商品相对价格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在没有运输费用的假设前提下,从价格较低的国家输出商品到价格较高的国家是有利的。 2、国家间的生产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商品相对价格的差异。在各国生产技术相同,因而生产函数相同的假设条件下,各国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决定了各国商品相对价格存在差异。 3、国家间的要素相对供给不同决定要素相对价格的差异。俄林认为,在要素的供求决定要素价格的关系中,要素供给是主要的。在各国要素需求一定的情况下,各国不同的要素禀赋对要素相对价格产生不同的影响:相对供给较充裕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低,而相对供给较稀缺的要素的相对价格较高。因此,国家间要素相对价格差异是由要素相对供给或供给比例不同决定的。

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作者:————————————————————————————————日期: ?

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社会实践参加者:陈贝贝陈聪陈智敏 程春林丛茜丁胜男高玲玲 高咪郭先慧姜彬蒋慧珏实践主题:关于西藏旅游状况调查报告 实践时间: 2014年11月28-29日 实践地点: 网络、学校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个民族自治区之一,成立于1965年9月1日,位于中国的西南边疆,青藏高原的西南部。自古以来,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创造了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隆起最晚、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因而被称为“世界屋脊”。西藏以其古老的历史气息、浓郁的传统文化、神秘的宗教色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是令人神往的旅游圣地,有无与伦比的旅游资源优势,既有独特的高原雪域风光,又有妩媚的南国风采,而与这种大自然相融合的人文景观,也使西藏在旅行者眼中具有了真正独特的魅力。至今,还有许多藏族人的生活习俗与高原之外的现代人有着很大的距离,也正由于距离的产生,才使西藏的一切具有了观赏价值。西藏名胜古迹众多,如: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拉萨河、八角街、大昭寺、哲蚌寺、甘丹寺等等。目前,全区有各级文物保护单位251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69处。这也是吸引我们小组做本主题调查分析的主要原因,我们分析了西藏旅游的现状,思考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我们对西藏旅游发展的一些建议和看法。 二、调查结果的基本概况 通过我们小组成员调查统计,具体分析如下: 调查问卷客观数据显示,利用寒暑假前往西藏旅游的人较多,因为此次调查对象以大学生居多;40%的被调查者的经济水平低于中等经济水平,一般人群的月

2019西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2019西藏自治区金融运行报告

[内容摘要] 2018年,全区各级各部门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以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和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精神,贯彻新发展理念, 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补齐短板的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力打好“三大攻坚战” ,着力推进“十大工程”1,聚力发展“七大产业”2,推动高质量发展迈出实质性步伐。金融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和中央赋予西藏的特殊优惠金融政策,践行普惠金融发展理念,持续优化信贷结构,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和信贷投放合理适度增长,稳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有力支持了西藏经济 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从经济运行情况看,2018 年,西藏经济发展保持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活力不断加强,人民生活持续改善。一是经济总量持续增长,多项指标增速领跑全国。2018 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477.63 亿元,同比增长 9.1%,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全区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均居全国 第一。二是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企业效益运行良好。2018 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3 个百分点。从企业效益看,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8.4 亿元,增长 21.9%,增速位居全国第二。三是旅游文化业蓬勃发展,带动能力不断增强。2018 年全区旅游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 239.5 亿元,同比增长 11.5%,增速比上年加快 0.9 个百分点。全区接 待国内外游客 3368.7 万人次,同比增长 31.5%。四是市场需求保持旺盛,边贸物流产业回暖。2018 年 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97.6 亿元,同比增长 1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5.2 个百分点。边贸物流产业逐步回暖,边民互市贸易额达 9995.2 万元。五是投资中高速增长,民间投资发展强劲。2018 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9.8%,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3.9 个百分点。民间投资同比增长 28.6%,增速位居全国第一。六是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良好。2018 年全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33797.0 元,同比增长 10.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4 个百分点。全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 收入 11450.0 元,同比增长 10.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 2.0 个百分点。新增城镇就业 5.4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 2.8%。 从金融运行情况看,2018 年,西藏金融运行保持基本平稳,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明显增强,区域性和系统性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控,对全区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一是信贷规模合理适度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截至 2018 年末,西藏本外币贷款余额 4555.7 亿元,同比增长 12.7%,增速与全国基本持平;信贷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显著 增强,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突出。小微企业贷款余额 1502.7 亿元,同比增长 21.9%;非公经济贷款余额 564.0 亿元,同比增长 64.0%;涉农贷款余额 1398.4 亿元,同比增长 18.8%;精准扶贫贷款余额1416.3 亿元,同比增长 12.5%;绿色贷款余额 653.0 亿元,同比增长 19.9%。二是银行业组织体系持续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 贸易问题 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国际经济学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工商104 姓名:郭守林

学号:3 (期中)课程论文 题目: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104 姓名:郭守林 学号: 03 完成日期: 2012 年 5 月 12 日 二○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以要素禀赋理论浅析中美贸易问题 郭守林 (河西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甘肃张掖 734000) 摘要:中国加入WTO六年后,中美经贸关系中的一些老生常谈的问题如最惠国 待遇、知识产权、入世谈判、市场准入等已经得到了解决或者不再被过多地关注,然而,金融危机以后,中美贸易差额问题却使两国关系一度陷入紧张局势。此贸易摩擦问题却逐渐成为了的新焦点。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中美贸易摩擦表现,就此问题回归要素禀赋理论,分析中美经贸关系中出现的问题,同时,积极的提出对策和建议,寻求贸易差额的解决途径,以便更好地使我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更多的利益。 关键词:贸易摩擦; H-O模型;贸易对策 一、贸易摩擦问题现状 据,自奥巴马就职以来,奥巴马政府对中国产品开展了至少十余次“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其重要的贸易摩擦概览如下:2009年6月美国对中国实施“轮胎特保案”,2009年11月对从中国进口的铜版纸征收“双方”关税,2009年11月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至16%的关税,2010年1至2月往来反倾销案10多宗,2010年3 月美国对中国人民币升值施压,2010年3月谷歌退出中国事件。由此可见,中美贸易的摩擦正在逐步升级。同时,我们也可以关注一下近年来中美贸易状况,如下表:(单位:亿美元) 二、用要素禀赋理论解释中美贸易根源 本文在分析中美贸易摩擦问题时,在回归贸易事情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贸易理论中的H-O模型对此问题进行解释和剖析。 1.要素禀赋理论 要素禀赋理论的基本模型即H-O模型,又称为2×2×2模型(两个国家、两种产品和两种生产要素)。其在一系列的假设之下,提出了:一国应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丰裕要素的产品,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同时,该模型也显示了以下内容——发生贸易的基础为:相对要素丰裕度差异→相对要素价格差异→相对商品价格差异→比较优势;进行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文献综述 旅游管理 浅谈西藏文化旅游的开发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韦燕生在2006年1月《中国旅游文化》一书中提到:中国文化旅游可分为以下四个层面,即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以居民日常生活习俗、节日庆典、祭祀、婚丧、体育活动和衣着服饰等为代表的民俗文化层;以人际交流为表象的道德伦理文化层。在我国,发展旅游业,开展文化旅游是相当重要的,它不仅可以增强产品吸引力,提高经济效益,还可大力弘扬中国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同时也可改变目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状况。他也提出文化旅游的核心是创意,创意的本质在于寻求特色和差异,与旅游的本质一致。 创意产业也叫文化创意产业或文化产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命名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笼统地谈论二者的区别和联系。但文化旅游业可以划入文化产业范畴,原因一在于它们同以创意为核心;二在于它们的概念同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出发界定的。文化产业源自创意,并以创意、创新为动力,文化旅游业亦是如此。 查理兹的研究表明,遗产旅游和文化旅游反映出欧洲旅游需求的重大转变,虽然欧盟委员会并没有把遗产旅游以及文化旅游列为旅游发展战略的重点。 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环境给西藏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对于古格王国,人们对它的了解知之甚少,少量的历史传闻,残缺并且相互矛盾的记载,不仅没能揭开它神秘的面纱,反而增加了它的神秘感。加上它只存在了数百年,它是如何消失的,为什么突然消失了,至今仍是一个未解之谜,人们想要了解的欲望也就越加的浓厚了,从而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2009年,西藏接待国内外旅游者561.0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5.99亿元,占当年GDP的12.7%。但是盲目的旅游不仅是对西藏资源的浪费,也没有满足旅游者期望的要求。所以,如何开发西藏的文化旅游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定义与发展趋势 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出现并流行的一个名词,它的出现与游客需求的转变密切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2013年西藏自治区经济运行情况 西藏自治区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 (2014年2月) 2013年是我区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一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走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统筹推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区经济呈现了整体平稳、稳中加快、稳中提质的良好发展势头。 全区生产总值(GDP)不断实现新突破,从2009年开始,一年一个新台阶,相继跨越400亿、500亿、600亿、700亿和800亿的台阶,保持了年均12%以上的增长速度。2013 年全区生产总值实现807.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2.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4个百分点,增速在全国和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中均排第三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82亿元,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292.92亿元,增长20.0%;第三产业增加值427.93亿元,增长8.7%。 一、农牧业生产连获丰收 全区预计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28.06亿元,比上半年增长4.0%。农作物播种面积248.57千公顷,增长1.9%,其中青稞123.85千公顷,增长4.7%。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6.15万吨,增长1.3%,连续4年保持了万吨以上的增产,其中青稞产量达65.66万吨,增长3.1%;蔬菜66.99万吨,增长2.1%;猪牛羊肉29.21万吨,增长0.9%;奶类32.52万吨,增长2.6%。 二、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45.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2%。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3.38亿元,增长7.5%;重工业32.45亿元,增长14.2%。主要支柱行业中,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7.55亿元,增长26.7%;非金属矿物制品业9.58亿元,增长11.4%;医药制造业5.80亿元,增长10.1%;饮料制造业5.46亿元,增长2.9%;黑色金属矿采选业2.57亿元,下降22.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0.76亿元,增长8.5%。全区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92.53亿元,增长3.1%。主要工业产品中,发电量22.01亿千瓦时,增长10.8%;铬矿石产量13.29万吨,增长45.2%;水泥产量295.82万吨,增长3.2%;中成药(藏药)产量1685吨,增长25.2%;啤酒产量17.29万吨,减少1.3%。 三、投资规模连跨台阶、再创新高 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从2010年连续跨越了400亿元、500亿元、700亿元、900亿元的台阶,2013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918.48亿元,比上年增长29.4%,实现了近年来最快增速,并且增速首次在西部十二省(市、自治区)排第一位,在全国也排到第一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