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AS监控调优思路及工具汇总

WAS监控调优思路及工具汇总

WAS监控调优思路及工具汇总
WAS监控调优思路及工具汇总

WAS整理——侯泰浩

一、WAS是什么

IBM WAS的全称是IBM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和Weblogic一样,是当前主流的 App Server (应用服务器)之一

1.1术语

WAS: IBM Websphere Aplication Server, 中间件应用服务程序;

IHS: IBM HTTP SERVER

DM: Deployment Manager, WAS中的集群管理节点;

ND: NodeAgent, WAS中的节点监听程序;

JVM: Java Virtual Machine, Java虚拟机;

GC: Gabage Collection, 自动垃圾回收

1.2W AS ND集群基本概念及体系结构

WAS集群由一组应用服务器组成,每个服务器上部署了同样的应用程序。通过集群可以实现可扩展性(服务更多客户,提高吞吐量),负载均衡(平衡负载资源,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高可用性(提供故障恢复和补偿机制,在关键性业务中提供容错功能)。

下图是ND分布式环境的体系结构,包括单元、节点、服务器等基本概念。

WAS群集是为了实现集中管理和负载均衡同时可以实现故障转移,一个2节点的群集拓扑如下:

其中,DeploymentManager通过每个节点上的NodeAgent完成对AppServer的配置修改、应用发布以及启动和停止,实现集中管理。

如果安装多个IHS,并实现负载均衡和分发,可以使用防火墙的负载分发功能。

每个节点上的AppServer可以是多个的。

二、WAS基本参数配置

三、WAS的调优思路

3.1基本思路

部署在WAS上的应用程序,其性能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例如网络、数据库、内存分配、WAS服务器的配置以及应用程序的设计。对于一个标准的 J2EE应用,一个请求到来时,往往需要经过多次转发:网络 > Web服务器Web容器 > EJB容器 > 数据库。而每一次转发,都可能造成请求处理的瓶颈,使得应用程序整体性能下降。如果我们把每一次转发的待处理资源都看成一个队列,如下图:

待处理资源队列

对于WAS调优,要记住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使得在队列中等待的请求的数量最小化。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的配置方式就是使得队列成为一个“漏斗”。也就是说,越靠

近客户端的队列,其容量越大,而后面的队列,其容量要略小于或等于前面的队列。

3.2WAS主要的调优参数

3.2.1WAS服务器参数

Web Server的最大并发用户:

这个设置是在conf/httpd.conf这个文件里面配置的。在Unix系统中,对应的属性是MaxClient;在Windows系统中,对应的属性是ThreadsPerChild。

Web Container的最大、最小并发用户:

在管理控制台中点击应用程序服务器 > server1 > 线程池 >WebContainer,根据观察的性能情况和应用情况输入合适的最小、最大进程数。

对象请求代理(ORB)的线程池大小:

在管理控制台中点击应用程序服务器 > server1 > ORB 服务 > 线程池,根据观察的性能情况和应用情况输入合适的最小、最大进程数。

设置数据库的连接池属性:

JDBC 提供者 >数据库JDBC驱动名称 > 数据源 > 数据源名称> 连接池,根据观察的性能情况和应用情况输入合适的最小、最大连接数。

JVM堆参数设置的性能调优:

应用程序服务器 > server1 > 进程定义 > Java 虚拟机,根据硬件物理内存和应用情况输入合适的初始堆大小、最大堆大小。

ORB参数调用方式的性能调优:

应用程序服务器 > server1 > ORB 服务>选中按引用传递。

关闭动态加载开关:

企业应用程序 > 应用名称 > 关闭启动类重新装入开关。

关闭会话序列化,应用程序服务器 > server1 > 会话管理 > 分布式环境设置 > 分布式会话选择无即可。

3.2.2JVM的参数

WAS 在HP和 Solaris 上使用的是 Sun提供的JVM,在其他平台使用的是IBM自己的JVM,建议使用WAS自带的JVM,因为在产品支持等方面会获得更多地优势

Heapsize(-Xms 和-Xmx):

heapsize的大小依赖于系统平台和具体的应用等多种因素。最大 heapsize需要小于机器的物理内存,一般来说,设置最大 heapsize 为 512m 是一个常见的起点。同时,在生产环境中,最好将 Xms 设置为小于 Xmx的值。

GC(Garbage Collection,自动垃圾回收):

一般来说,良好的 GC状态需要保证相邻两次垃圾回收的平均间隔时间应当是单次垃圾回收所需时间的至少 5-6倍。GC的调优是通过在模拟压力的情况下不断调整最大最小 heapsize 来实现的。

Heap Fragmentation (heap碎片):

heap 碎片的问题在 JVM 中存在大对象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减少碎片的方法包括调整 pCluster (-Xp)和 kCluster(-Xk)参数。

3.2.3Web Container (Web容器)

对 Web Container 的调优是通过对 Web Container 传输链中各个通道(TCP、HTTP、WebContainer)的参数调整进行的。这些参数包括诸如 ThreadPool 的最大最小值,buffer大小, timeout 时间的大小, keep-alive 的值等等。

Web容器线程池要点就是:“通常,对于每个服务器 CPU,5 至 10 个线程将会提供最佳吞吐量”(现在的一个cpu可以用核来代替)。比如你的Pc Server有2块CPU,每块CPU都是4核,那么你一个Application Server可以设置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可以分别为40、80。但是一般考虑到能充分利用CPU和Memory,或者为不同的应用启用不同的 application server,一台Pc Server上并不仅有这么一个appserver,而且还有别的进程在占用着CPU,所以默认的10到50(Linux 系统上 25 个)是一个比较合适的值,当然更准确的值需要通过性能测试来确定。在进行性能测试的时候,如果吞吐率不是很满意,或者在TPV中看到线程池占用一直是最大值,不要立刻就调大线程池的设置——往往吞吐率会更一步下降。这时候要注意CPU占用率的情况、vmstat的r列值,特别是System状态占用率的情况,如果接近10%,甚至超过10%,那么可以肯定系统在进程切换上面消耗的资源太多了。下调线程池的大小反而会提升吞吐率,而且会由于吞吐率的提升降低页面平均响应时间。

3.2.4Data Source

对 Data Source的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JDBC Driver 的选取,尽可能应使用 Type 4 的JDBC driver,这种 driver 是纯java的,适用于 client/server 模式,并提供比 type2 和legacy/CLI 的

driver 更好的性能。另一方面是 Database 连接池的参数设置,主要包括最大和最小连接以及 timeout 的设置。具体的设置于应用程序的特性和并发用户量相关,一般来说,可设置最小连接为 1 且最大连接为 30,作为一个继续调优的起点。

Application Server 将在使用该数据源的每个应用程序服务器中创建连接池的单独实例。例如:如果运行包含三个服务器的集群,这三个服务器都使用 myDataSource ,并且 myDataSource 的“最大连接数”设置为 10,那么可生成多达 30 个连接(3 个服务器乘以 10 个连接)。

3.2.5 其他

除了 JVM ,Web Container 和 Data Source 之外,WAS 的性能调优还包括很多其他方面的内容,如 JMS 、EJB 、Session 、Dynamic Cache 等等。

四、 监控工具 4.1 WAS 自带的TPV

WAS 中免费提供的 Tivoli? Performance Viewer (TPV )允许客户对关键资源(如 JVM 、Web 容器和 EJB 容器以及远程连接池)进行监视。显示从本地或远程应用服务器收集的PMI (Performance Monitoring Infrastructure )数据

摘要报告

:

表格方式查看性能模块

:

图形方式查看性能模块

:

但是TPV 有一些明显缺点:

WAS自带TPV的缺点.

doc

4.2Java性能监测工具

Jprofiler/Jprobe:

JProfiler是一个全功能的Java剖析工具(profiler),专用于分析J2SE和J2EE应用程序。JProfiler直觉式的GUI让你可以找到效能瓶颈、抓出内存漏失(memory leaks)、并解决执行绪的问题。它让你得以对heap walker作资源回收器的root analysis,可以轻易找出内存漏失;heap快照(snapshot)模式让未被参照(reference)的对象、稍微被参照的对象、或在终结(finalization)队列的对象都会被移除;整合精灵以便剖析浏览器的Java外挂功能。

JProbe是一个完全为Java设计的解析器,为servlet、JSP和EJB应用代码提供了强大的Java性能分析、内存纠错、代码覆盖及线程分析功能。主要用于识别内存泄漏、智能化内存分析、垃圾回收分析等

用于JVM 生成的信息的工具还包括有:

用于VerboseGC 分析:

IBM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Tools for Java - Garbage Collection and Memory Visualizer (GCMV) :

一个详细的 GC 数据可视化器,用于分析并绘制所有 IBM 详细 GC 日志——Xtgc 输出(并且可扩展到分析和绘制其他形式的输入)。它提供了广泛的详细 GC 数据值的图形显示,并处理 optthruput、optavgpause 和gencon GC 模式。它具有原始日志、表格式数据和图表视图,并且可以将数据保存到 jpeg 或 .csv 文件(用于导出到电子表格)。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verbosegc 日志

输出:图形表示形式、html、jpeg 或 csv 文件

支持:此工具由 IBM 提供支持,目前是用于其所在领域的主要工具。

IBM Pattern Modeling and Analysis Tool (PMAT) for Java Garbage Collector :

分析 IBM 详细 GC 跟踪,分析 Java 堆使用情况,并基于 Java 堆使用情况的模式建模提供重要配置建议。此工具先于上面的 IBM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Tools for Java - Garbage Collection and Memory Visualizer (1),并提供了一个可能相当有用的不同透视图。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或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verbosegc 日志

输出:verbosegc 日志的图形或表格表示形式

其他功能:关于 JVM 参数的一般建议

支持:技术预览版,按原样提供。

Diagnostic Tool for Java Garbage Collector

通过读取详细垃圾回收的输出,并产生文本和图形可视化表示形式及相关统计信息,从而帮助检查运行在JVM 下的应用程序的垃圾回收特征。

请参阅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verbosegc

输出:文本和图形可视化表示形式

支持:按原样提供的工具。

用于Java 转储/javacore:

IBM Thread and Monitor Dump Analyzer (TMDA)

分析一个或多个 Java 线程转储或 javacore,并诊断监视器锁和线程活动,以便确定挂起、死锁和资源争用或监视器瓶颈的根源。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或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用于显示相关线程历史记录的单个或多个 javacore

输出:基于 GUI 的视图

其他信息:关于Analysis of hangs, deadlocks, and resource contention or monitor bottlenecks using IBM Thread and Monitor Dump Analyzer for Java Technology的网络广播

支持:技术预览版,按原样提供,但是是该领域的主要工具。

ThreadAnalyzer

提供 Java 线程转储或 javacore 的分析,例如来自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的转储或 javacore。可以在不同的级别分析线程使用情况,从高级图形视图开始,然后深入到各个线程的详细记录。如果线程转储中存在任何死锁,ThreadAnalyzer 将检测并报告它们。此工具先于上面的 IBM Thread and Monitor Dump Analyzer 工具 (4),但是其功能已集成到后者之中,后者正在成为该领域的主要工具。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Java 线程转储/javacore

输出:线程的图形视图、加载多个线程转储以显示线程历史记录的能力

支持:技术预览版,按原样提供,但是是该领域的主要工具。此工具可能会逐步淘汰;请尽可能使用IBM Thread and Monitor Dump Analyzer。

用于线程:

IBM Lock Analyzer for Java

旨在对动态应用程序执行锁分析,以便突出具有可能影响性能的锁争用的线程。此工具由两个包组成:

1.第一个包与平台相关,并提供到 JVM 的连接,以便收集有关正在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锁统计信息。这个包

在运行时随同要监视的应用程序一起进行加载。

2.第二个包与平台无关,并提供了图形用户界面。

该图形用户界面连接到平台包,并提供所需的控制和分析以确定性能糟糕的锁。

请参阅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从 JVM 收集的统计信息

输出:锁的图形视图

支持:按原样提供的工具。

用于堆转储:

Memory Dump Diagnostic for Java (MDD4J)

分析正在运行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或任何其他独立 Java 应用程序的 JVM 中常见格式的内存转储(堆转储)。内存转储分析旨在确定 Java 堆中可能是内存泄露根源的数据结构。该分析还确定应用程序的Java 堆占用空间的主要肇事者和它们的所属关系。此工具能够分析从遇到 OutOfMemoryError 问题的生产环境应用程序服务器中获得的非常大的内存转储(将需要 2 GB 或更多的 RAM)。MDD4J 扩展了下面较旧的 IBM HeapAnalyzer (8) 的功能,尽管两个工具的用户界面完全不同。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来自虚拟机 (JVM) 的内存转储(堆转储)

输出:交互式报告,其中显示主要的内存泄露可疑之处,以及有关这些泄露的详细信息。

其他功能:操作单个转储。有些版本提供了多个转储的比较分析。

支持:此工具由 IBM 提供支持,目前是用于其所在领域的主要工具。在本文编写之际,IBM Support Assistant 中的最新版本为 Beta 版。

HeapAnalyzer

HeapAnalyzer 读取单个 Java 内存转储(堆转储),并使您能够浏览转储以查看其内容。此工具是上面的Memory Dump Diagnostic for Java (MDD4J) 工具(7) 的前身,后者现在包含前者的大多数功能。当时,HeapAnalyzer 中的原始树浏览功能比在 MDD4J 中更加灵活。另一方面,HeapAnalyzer 缺乏 MDD4J 中的某些更

完善的泄露嫌疑检测算法,并且不支持多个转储的比较分析。

请参阅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单个 java 堆转储

输出:可疑对象的图形视图和堆浏览器

支持:按原样提供的工具。

HeapRoots

HeapRoots 读取 Java 堆转储文件并提供用于分析数据的命令。这些命令对数据运行算法,或查询有关该数据的信息。HeapRoots 提供了命令行交互式界面,您可以在其中输入命令并获取结果。

请参阅alphaWorks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堆转储文件

输出:可疑对象的图形视图和堆浏览器

支持:按原样提供的工具。

用于系统/核心转储:

IBM Monitoring and Diagnostic Tools for Java - Dump Analyzer

一个可扩展的工具框架,它读取 IBM JVM 产生的系统转储或核心文件,并针对该转储运行各种各样的分析模块以诊断常见问题,或提供有关该 JVM 和当前运行在该 JVM 中的任何中间件或应用程序的内部状态的深入信息。目前,提供了用于对诸如死锁、挂起、崩溃、内存情况等常见 JVM 问题执行基本分析功能的模块。作为对该基本工具的补充,WebSphere Applicationi Server Modules for Dump Analyzer 提供了附加的模块,可显示JVM 中的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运行时的一般状态,以及有关多个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子系统的详细信息。

请参阅IBM Support Assistant中的完整描述。

输入:由 JVM 附带的 jextract 工具进行预处理的格式化系统转储

输出:显示一个报告,其中包含由指定的分析模块提取的信息,还包含有关潜在问题的观察结果的简短摘要,以及一个提供深入信息的详细信息部分。

其他功能:提供交互式模式以手动检查转储的内容。使得用户能够编写自己的新的专门分析模块并将模块添加到该工具。

支持:此工具由 IBM 提供支持,目前是用于其所在领域的主要工具。

4.1内存监控

在WAS的TPV里面可以监控jvm内存的使用情况。此外,可以通过GC日志观察Websphere的内存使用情况。

4.2日志监测工具

IBM的heap分析器Heap Analyzer、GCCollector

4.3其他工具

1. Loadrunner

2. WASMON

3. SiteScope

4. WebSphere Application Server Programming

5. IBM Tivoli Composite Application Manager

6. IBM Tivoli Monitor

7. WebGate

8. Nmon

9. Problem Diagnostics Lab Toolkit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对安全防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网络监控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安防和自动化管理,已被各个行业安防监控系统所广泛采用。它一方面使单位管理部门能获取各个重要场所内的情况、安全防范,产生的大量实时信息,更有利于加强对单位的安全的管理;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现代化网络的管理水平。 安装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时高度监控可视区域,做到控制现场人员的实际运作现状,实时快速的反映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便于及时应付处理突发变故事件等;达到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的宏观动态监控、微观取证的目的。 根据“数字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和有关部门的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我公司从事保安监控系统工程设计经验,遵循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扩展性、整体设计的实效性和高性能价格比。在系统的设计中,强调设计的综合管理及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便、实用和直观性。 系统设计强调中心监控的综合管理和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便直观。一方面激活内部配置管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过程控制,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使有关部门在事后获取相关录像记录,提供有效现场证据和线索,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防范。 二.设计原则 2.1基本情况介绍 一共有36个监控点。组建这样大型的系统,根据我们对监控行业的了解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认为其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频监控覆盖到大楼各通道或重要区域的监控需求的地方,对其进行24小时实时 视频监控,特殊区域还可以进行实时音视频监控; 二、在监控中心可以远程控制球机监控点的云台,实现变焦、变光圈、聚焦的控制,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解 决 方 案 一、概述 背景分析 中国制造为世人所熟知,随着产业不断升级,生产技术越来越发达,中国作为真正的世界技术工厂也为时不远。现今,工厂的现代化管理手段越来越丰富,准确性也越来越高,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比如视频监控系统,可有效的加强对各种场合,特殊设备以及人员的直观管理,及时、有效的反映重要地点区域的现场情况,增强安全保障措施,同时进一步规范各岗位的生产管理。 目前监控系统手段已经从传统的模拟视频监控发展到了高清网络数字视频监控,利用现有的办公网络、企业专网,光纤专网敷设,甚至互联网和无线网络都能够构建工厂的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与此同时,百万像素网络摄像机的大规模普及也解决了传统模拟视频监控系统清晰度不足的尴尬局面;浩宇信息HYTEC公司开发的基于低码率、高

清画质、多功能等特性的720P、1080P高清网络摄像机与HYTEC网络视频监控管理平台为不同规模工厂提供了多结构,多用途,良好扩展性的新一代高清视频监控解决方案。 需求分析 系统主要满足两大部分的需求,一是工厂公共区域安全防范的需要;二是工厂生产区域监控管理的需求。 工厂安全防范 周界视频监控系统:在工厂周界区域部署感红外的固定高清网络枪式摄像机,满足全天候24小时监控。 出入口监控:在厂房出入口、园区出入口以及其他重要区域的出入口安装高清摄像机。 厂房内部:在厂房内部部署大范围监控的摄像机,以满足对整个厂房的全局监控。 库区监控:在库房内外部署摄像机,严密监视现场情况。 生产区域管理 重要设备监控:在车间、厂房一些重要的设备处安装高清摄像机,对设备运行状态、防盗、防破坏进行监视。 生产过程监视:对于一些生产线上、操作岗位进行重点监控,记录操作过程和生产线上的生产过程。 其他需求 整个系统应该采用模块化、数字化、网络化架构,满足结构简单化和系统可扩展的需求 利用平台管理软件来统一管理前后端物理设备和虚拟软件模块,做到模块化部署、集中化管理的新一代监控功能。 视频监控管理平台应能与红外报警系统、消防系统、门禁系统等实现联动,满足协同管理、统一调度。 设计原则 1. 先进性 本系统采用先进的、具有前瞻性的视频监控技术,包括130 万像素数字高清技术、高清视频编解码技术、视频海量存储和高效检索技术和视频智能分析技术等。同时采用先进的综合视频管理平台,借鉴海量多媒体资料管理系统的经验和技术,不仅实现对高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示范文本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示 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重大危险源的监控措施示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重大危险源宏观监控系统 (1)宏观监控的主要思路 建立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监督的重大危 险源监控体系: 明确存在重大危险源的企业对于危险源的管理责任、 管理要求,促使企业建立重大危险源控制机制;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据有关法规对存在重大危险 源的企业实施分级管理,针对不同级别的企业确定规范的 现场监督方法。建立健全新建、改建企业重大危险源申 报、分级制度,使重大危险源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同时与中介组织配合,根据企业的行业、规模等具体 情况提供监控的管理及技术指导;逐步建立全国范围内的

重大危险源信息系统。 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主要由区县一级安全部门进行。信息网络建成之后,市级安全部门可以通过网络针对一、二级危险源的情况和监察信息进行了解,有重点地进行现场监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可以通过网络对各城市的一级危险源的监察情况进行监督。 (2)宏观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 各城市应建立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有条件的城市可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信息管理系统,使重大危险源的分布情况更加直观。 各城市应建立各区县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与市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的信息网络系统,定期进行数据的更新。 设立国家重大危险源监控中心,建立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 待条件成熟之后,可以把重大危险源监控总系统、各

市政工程重大危险点源控制措施方案

双流区福利院项目西侧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项目 重 大 危 险 点 源 控 制 措 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2018年月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目的 (1) 三、适用围 (1) 四、职责 (2) 五、工作程序 (2) 六、重点危险源控制措施 (9) 1、工程机械作业危险源控制措施 (9) 2、预制件吊装控制措施 (9) 3、施工用电控制措施 (10) 4、沿线地下管线控制措施 (10) 5、交通行驶控制措施 (10) 6、沟槽开挖危险源控措施 (11) 七、相关/支持性文件 (11) 八、记录 (12)

一、工程概况 拟建道路位于市双流区境,场地北侧为荷韵佳苑小区,南侧为已建成的双兴大道,东侧为拟建的福利院,西侧为预留用地,场地现状地貌以,农田、藕塘、鱼塘为主,地形比较平坦。 本次施工主要包括道路、交通、给水、排水、电力、通讯、照明及相关配套设施等工程施工容。本施工区域地貌单一,地形较平坦。无影响工程稳定性的不良工程地质作用,属稳定区。 A线道路全长562.96m,红线宽度20m,设计时速30km/h,为支路,呈南北走向,A线道路设计起点与现状荷香路相交,终点与现状双兴大道相交。 B线道路全长90.794m,红线宽度20m,设计时速30km/h,为支路,呈西南-东北走向,B线道路设计起点与现A线道路(本次设计)相交,终点与现状荷香路相交相交。 二、目的 通过建立并实施《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控制程序》,使项目部能够持续地识别,评价和控制风险,确保职业健康体系的建立并达到有效运行。 三、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部在建工程施工工程及其办公场所和其他管理活动。

视频监控系统调试方案计划

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3.1概述 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模拟传输线路、后端数字化处理相结合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总控室设在首层消防保安中心。 系统采用高清晰度全彩色系列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电缆采用SYV-75-5射频同轴电缆。电梯摄像机视频信号采用由电梯公司提供的电梯专用的综合电缆传输,并在电梯机房设楼层信号叠加器,将电梯运行楼层的信号叠加后通过监控系统的SYV-75-5同轴电缆传输。快球摄像机控制电缆采用RVVP-2X1.0屏蔽多芯铜电缆,采用星型结构与矩阵通信。 安防控制中心分别设置1台多媒体视频图形工作站、1台视频矩阵切换器、一个控制键盘、15台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监示器墙由16台21”100Hz监视器。 系统前端将所有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分别传送至控制中心,接入16路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输入信号经录像机环接输出后连同录像机的16路输出信号同时接入中心的视频矩阵,通过矩阵控制,将不同区域的视频信号归类输出到监示器上进行自动轮巡或定格切换监视。在监示器上同时显示对应画面图像的摄像机编号。 上述操作一次编程后自动运行,操作员得到授权后,可通过与矩阵连接的图形工作站或控制键盘修改程序及实时调看指定的摄像机或录像机图像。通过工作站上的图形操作界面或用控制键盘可对一体化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操控。 系统视频矩阵具备报警接口,可接收入侵报警系统的报警输出信号,实时联动摄像机及录像机动作,对报警信号进行图像复核。系统图形工作站、各台硬盘录像机通过安全管理系统的专用交换机联网,将相关数据、图像向上送至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如下图所示:

3.2 系统调试要求 1)系统的画面显示应可任意编程,具备画面自动轮巡、定格及报警显示等功 能,可自动或手动切换。对多路摄像信号具有实时传输、切换显示、后备 存储等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应具有多画面、单画面转换、定格等功能。 2)应具备日期、时间、字符显示功能,可设定摄像机识别和监视器字幕;电 梯轿厢的摄像机信号要求能将楼层字符叠加上去,通过视频线传至安防监 控室,并在监视器墙上显示。 3)系统前端所有视频信号均能在硬盘录像机上录制下来(包括日期、时间、 摄像机编号等)。 4)系统可对视频输入进行编组,用以对各组不同视频的显示及操作进行组别 限制。 5)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图形工作站及软件控制功能,实现对系统的管理、编程, 并采用软件方式对矩阵、硬盘录像机的控制和视频画面调用显示,在工作站 上能以电子地图的方式调看及控制摄像机图像(摄像机图像应能在工作站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重 大 危 险 源 监 控 措 施 编制: 审批: 批准: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我司重大危险源实施宏观监控与管理,建立和健全重大危险源的管理制度和监控手段。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落实到施工的每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消除事故隐患,对重大危险源实施有效地监控。 一、危险源与事故隐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安全投入的逐步重视,提高设备、装置本质安全度的条件正在优化。但杜绝一切事故不符合自然规律。面对事故隐患,实施有效监控并做好应急准备,才是降低事故发生频度和强度的最好途径。 隐患是事故的导火索,追本溯源,隐患的必要条件是危险源。危险能量理论强调:在一定条件下,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中,物质能量的转换失控,可以造成事故。这种破坏性能量的存在就是危险源。 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相比,增加了社会工程学的“人为干预”概念。综合两者关系:事故隐患特指出现明显防范缺陷(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具有一定引发频度或存在管理缺陷)的危险源。 各种危险源,处于各自的实际管理状态或监控状态。由于人为干预不同,即便是同一类的危险源,现实危险度也会截然不同。 二、危险源监控和监控体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体现了人们在经济活动中对危险源进行防范性技术干预的意识,以努力消除隐患和防范事故。通过技术干预使危险源在安全域值范围之内,是实现安全监控的过程。不同层面的监控都是为了消除不安全因素,最大限度降低事故发生频度和减弱事故一旦发生后的破坏性。 危险源监控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是过程安全监控(包括实时控制及预警)的微观管理层次。更高层次则是以行政监察、社会监督和减灾救援体系为主的宏观管理。 三、危险源、隐患和安全评价 我司的危险源监控体系的首要问题如何定位重大危险源和确定分级监控的目标分解。要根据国家统一的重大危险源监控标准明确监控范围;获取基础数据,并建立相关数据库。 生产活动从始至终都应该注重安全生产,把安全放在首位通过安全评价来摸清危险源,确保生产活动安全进行。安全评价涉及危险源的分级和监控目标的确定;从而制订出事故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预案等等。而现状评价重在隐患辨识,是危险源辨识的深化,是动态管理工作,涉及危险因素的综合分析,贯穿于企业运作的全过程。

视频监控施工方案78287

闭路电视监控工程 施 工 方 案

第一章、项目综述 工程概况 工程及质量目标 工程质量管理是我公司各项工地工作的综合反映,我公司将会在实际施工中作好以下几个质量环节,确实作好质量控制、质量检验和质量评定:管线、配管施工的质量要求和监督 配线、配管的质量要求和监督 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 系统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要求 系统的保养和维修的规范和要求

第二章施工准备情况 商务部与工程部进行商务正式移交后,由项目经理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并知会供应部和质监部,分项或同时进行如下工作安排。 现场勘察 如发现施工的条件与设计图纸条件不符或者有错误,又或者因为材料、设备规格质量、场地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可以大家探讨合理化的改进意见,并遵循技术核定和设计变更签证制度,进行图纸的施工现场变更签证。如对投资影响较大时,要报请项目的原批准单位批准。所有变更改动资料,都要有正式的文字记录,作为施工、竣工验收和工程估算的依据。 物资器械准备 材料、构(配)件、订制品、机具和设备是保证施工顺利进行的物资基础,这些物资的准备工作必须在工程开工之前完成。根据各种物资的需要量计划,分别落实货源,安排运输和储备,使其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物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线材、辅材准备;构(配)件的加工准备,机具的准备和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施工材料准备 主要是根据施工预算进行人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额和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要量计划,为施工备料、确定仓库、场地堆放所需的面积的组织运输等提供依据,必要时设立临时仓库。 构(配)件的加工准备 根据工程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的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和供应渠道以及进场后的存放地点,编制出其需要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场面积等提供依据。

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方案 一、监控系统架构及组网 网络高清方案由前端子系统和监控中心两大部分组成,其中前端子系统在各个点位部署高清网络摄像机及相应配套设备,监控中心主要部署存储设备、显示大屏、视频综合管理一体机、核心交换机、客户端PC等设备。此外,传输网络为前端子系统与监控中心的信息传输提供通道,主要包括光纤收发器、EPON设备和接入交换机等。 监控中心网络高清方案物理拓扑如下图所示: 二、监控系统的需求 1)系统需要有中心平台进行统一管理,涵盖全方位的系统管理功能; 2)实现高清视频解码、拼接控制、大屏显示、平台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监控中心设备组网结构清晰简单,便于维护; 3)系统需全IP网络化,从而实现灵活组网,便捷管理; 4)系统具备智能化属性,能对事件作出及时响应,事后检索效率高。 5)系统应满足高清视频的采集、传输、存储及显示,实现端到端的高清; 6)降低视频码率,提高视频预览的效果,降低存储成本。 三、设计原则 本系统以先进性、可靠性、实用性、经济性、扩展性为基本原则,具体如下:先进性:采用成熟、主流的设备构建系统,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当前最新的视音频、数据、网络等技术,充分兼顾需求和技术的不断变化,建设业内领先的高清视频监控系统。 可靠性:系统硬件采用电信级专业设备,对关键设备采取冗余备份措施,软件采用模块化、分层隔离的设计思想,确保整个系统长期稳定运行。 实用性:系统的设计突出应用,以现实需求为导向,以有效应用为核心,以技术建设与工作机制的同步协调为保障,确保系统能有效服务于用户的工作需要。 经济性:系统整体配置性能高,价格合理,建设成本和投入较低,同时方案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 1、危险源:高处坠落,物体打击 监控措施: ①、安装、拆卸龙门吊架、吊机等起重设备和整体提升脚手架、模板等自升式架设设施时,应当编制拆装方案、制定安全施工措施,报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并在施工时由专业技术人员现场监督。 ②、在高处作业人员,要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③、带好安全帽,系好安全带,拴好安全网。 ④、高出作业点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工作中严禁上下抛掷工具和材料。 ⑤、严禁用绳索、软线、链条等代替安全带。 ⑥、开挖深度超过2m时,其边缘上面作业同样应视为高处作业,要设置警告标志。 ⑦、大雨和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高处露天作业、缆索吊装及大型构件起重吊装等作业。 ⑧、高处作业人员和挖孔桩人员严禁穿硬底鞋。 2、危险源:坍塌 监控措施: ①、桥墩挖孔桩护壁砼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才允许继续挖孔。 ②、开挖沟槽深度超过2米时,必须围拦防护和密布安全网封挡。 ③、钻孔桩内泥浆必须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配置泥浆稠度。 ④、洞内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短进尺,弱爆破,强支护。 ⑤、响炮后30分钟,才橇危石,其他人员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⑥、详细控制措施见《施工安全生产规定实施细则》。 3、危险源:触电 监控措施: ①、施工所用电气设备绝缘必须良好,凡有裸露带电的电气设备和易发生电击的危险区,都要设围栏、护网、箱、闸等屏护设栏设施。 ②、施工用电的线路及设备,应按施工组织设计安装设置,并符合供电部门的规定。 ③、严禁将电线线路搭靠或固定在机械、栏杆、钢管、扒钉等金属件上。 ④、手持电动工具应由专人管理,手柄绝缘良好,凡不符合要求的机具严禁使用。 ⑤、变、配电室严禁使用易燃的材料建筑,建筑结构应符合防火、水、漏、盗、防小动物串入及通风良好的要求;在采用外来电源和自备发电机两个电源交替使用时,必须安设能防止两个电源的连锁装置。具体规定见《配电室防火安全责任制度》。 ⑥、施工现场工程和生活用电要统一规范,布局合理,并保持接地装置可靠,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 ⑦、电焊机必须接地,电焊机用毕必须切断电源。 ⑧、接地线应用不小于25mm。的多股软铜线,装接与撤除接地线必须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靴和设监护人。 ⑨、直接向洞内供电的馈线上,严禁设自动重合闸,手 动合闸时必须与洞内值班人员联系。 4、危险源:窒息 监控措施: ①、挖孔桩超过六米时必须安设通风设施(鼓风机)。 ②、孔内照明要清晰。

学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学校高清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最近有很多朋友问到关于学校监控方案如何设计,随着对教育的不断重视,学校高清监控的项目现在越来普遍,这里我们就一起来看下这校监控项目如何设计。 一、背景分析 校园安防已经在各大中小学逐渐普及开来。目前校园安防主要由教学办公区和学生学习生活区两部分组成。而大中小学由于学校面积、学员年龄的不同,所需安防系统又有很大差别。各地高校的开放度高,人员杂,流动大,因而增加了校园安防工作的难度;中小学校虽然实行封闭式管理,但中小学生自控力相对较差,自我保护能力也较弱,因而中小学校所需视频辐射区域更大。因此,安防在大中小学校里面,其侧重点有所不同。然而,无论其侧重点有多大的差异,其对这群受保护人群的安全防范的重要程度则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校园监控逐渐走向高清网络视频领域。 幼儿园:由于其监控对象是受保护的弱小儿童,更重要的是对外部入侵的安全防范工作。而其扩展应用主要体现在家长远程观看幼儿园的情况,包括活动期间和上课期间; 中小学:中小学其监控对象是受保护的发育期青少年,安全防范工作还是学校安防的主要目的之一,除了包括外部入侵之外,还包括内部校园暴力。而其扩展应用更多的体现在电子监考这一应用;

高校:高校里面基本为成年人群,对外部入侵、校园内部自身安全防范固然重要,但其扩展应用占用比例加重,重点体现在远程教学这一方面的应用。 二、项目分析 视频监控区域:为了保障学校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及校内安全,避免学校财产损失,保证校内师生的安全,避免非法的人员闯入等需要对整个学校的安全进行有效的防范。通过在图书馆、学校门口、操场、停车场、校道、广场、周界、饭堂、部分楼层走道等诸多重要的区域和点位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的、高清晰的视频监控。 点位分布要求:整个视频监控要求能够满足全天候本地24小时监控。前端必须采用目前最先进、最稳定的摄像机。在学校出入口等重要的地方需采用云台摄像机或高清固定摄像机,在校道、操场、饭堂等一些宽阔的公共场所安装高清球型摄像机或者是高清枪式摄像机,在学校周界等一些区域安装固定高清摄像机,楼层走道安装高清晰网络半球等。 报警联动:通过监控管理软件和报警接口软件,监控系统可以响应区域联网报警系统,区域联网报警系统的用户报警后,区域联网报警主机通过报警接口软件自动调用相关图像到大屏或主监视器显

项目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保障房项目 视 频 监 控 系 统 施 工 方 案 2016-6-15

一、项目概述 为满足业主安全和科学系统化管理的需要,以及对施工现场随时发生的情况进行全面、及时的了解和掌握,对意外情况能迅速做出正确判断,给出合理、有效、快速的指挥和处理。本设计从现场实际情况出发,在施工区域以及办公区设置若干监控点,进行数字化系统监控,提高现场安全防范水平。 二、设计依据 JGJ/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GB502540259-96《电器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69-92《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B500198-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国家现行的有关行业标准、规范、规程和规定。 三、工程的施工技术、施工方法、工艺流程 3.1施工程序 线缆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投入试运行→验收交付使用 3.2主要施工方法

3.2.1系统安装 按照施工图纸的要求,明确安防系统中各种设备与摄像机的安装位置,明确各位置的设备型号和安装尺寸,根据业主具体需求确定安装要求。 根据安防系统设备的技术参数,由业主方做好各设备安装所需的预埋和预留位置。 根据安防系统设备的技术参数和施工设计图纸的要求。配置供电线路和接地装置。 摄像机的镜头应从光源方向对准监视目标,镜头应避免受强光直射。 从摄像机引出的电缆留有1m的余量,以便不影响摄像机的转动。摄像机安装在监视目标附近不易受到外界损伤的地方,而且不影响附近人员的正常活动。安装高度室内不低于2.5m,室外不低于3.5m。摄像机应尽量避免逆光安装。 解码器安装在离摄像机不远的现场,安装不要明显;若安装在吊顶内,吊顶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并在附近有检修孔。 机架底座与地面固定,安装竖直平稳,垂直偏差不超过3‰;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小于 1.2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不小于0.8m。 监控室内电缆理直后从地槽或墙槽引入机架、控制台底部,再引到各设备处。所有电缆成捆绑扎,在电缆两端留适当余量。并标示明显的标记。

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书

智能建筑-领航二十一世纪高清数字网络视频监控系统 技 术 方 案 书 2017年7月

目录 一、项目概述 (3) 1.1.项目背景和建设目标 (3) 1.2.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概述 (3) 1.3.项目需求分析 (6) 二、系统设计 (10) 2.1设计原则 (10) 2.2系统设计依据 (11) 三、视频监控设计方案 (12) 3.1系统设计要求 (12) 3.2系统功能 (14) 3.3系统设计和结构图 (15) 3.4系统结构 (16) 3.5百万高清网络监控的优势百万高清 (17) 四、系统设备和平台软件 (21) 4.1百万高清摄像机 (21) 4.2集中监控管理服务器 (29) 4.3监控系统平台软件 (30) 五、技术培训 (30) 六、售后服务 (32)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和建设目标 本项目目标是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11、 2、3、4、5号楼宇网络互通,每个楼宇操作间实现无线网络。 1.12、四栋楼宇门口进门处实现指纹门禁一卡通联网系统,并对门口进出人群实现高清监控效果。 1、13、操作间实现轮廓型监控效果,主要对应操作台。 1、14、最终将所有信息及数据汇总到5号楼顶部机房,加装UPS持续供电系统,实现延迟供电1小时的目标。 1.2.网络视频监控技术概述 网络视频监控技术的演变 时至今日,业内普遍认为视频监控系统已经发展到第三代。 第一代视频监视系统指的是以VCR (Video Cassette Recorders)为代表的传统CCTV系统,系统主要由模拟摄像机、专用电缆、视频切换矩阵、模拟监视器、模拟录像设备和盒式录像带等构成。第一代系统存在很多明显的缺点,例如维护工作繁琐、无法进行远程访问、无法与其他安防系统(如门禁、周界防护等)有效集成、录像质量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下降等。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DVR (Digital Video Recorder)为代表的第二代视频监视系统出现在视频监视市场上。DVR使用户可以将模拟的视频信号进行数字化,并存储在电脑硬盘而不是盒式录像带上。数字化的存储大大提高了用户对录像信息的处理能力,用户可以通过DVR来控制摄像机的启闭,对于报警事件以及事前/事后报警信息的搜索也变得相对简单。然而,DVR本身的处理能力限制使得其数字化处理能力被限制在是8~32路以内,一个项目往往需要许多台DVR 设备,系统部署仍然很繁琐。 第三代系统指定就是目前正在蓬勃发展的网络化视频监视系统,又称为IP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方案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和方案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固原市棚户区改造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供热管网改 和集中供热系统改造项目二标段 工程地点:固原市泰合路 建设单位:固原市惠泽集中供热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容海川城乡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宁夏新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固原泰合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开工日期:2017年8月 10日 竣工日期:2017 年10 月10日 在施工现场内,存在的主要危险源所覆盖的工程面主要为:施工临时用电防护、施工机械的使用、土方开挖工程、消防防护、外围防护等。 (二)施工用电 1、施工现场的配电系统配备总配电箱和分配电箱,实行分级配电。动力配电箱与照明分别设置,如果置在同一配电箱内,应分别设置,照明线路接线应接在动力开头箱上侧。开关箱应设分配电箱,配电开

关箱内须一机一闸,每个用电设备应有自己的开关箱,严禁用一个开关直接控制两个以上的用电设备。停电的设备必须拉闸断电,锁好开关箱。 2、施工现场所用电箱、开关箱,必须每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人员必须穿戴好绝缘用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 3、配电箱开关箱内的工作零线,保护零线通过接线并排连接,并分开设置。配电箱、开关箱内的连接线采用绝缘铜线,导线接头不得松动,导线间接头绝缘,包扎不得有外露导电部分。各种箱体的金属构件,金属安装板及箱内电器的正常不带电的金属底座,外壳必须作保护接零。配电箱各面的接线须排列整齐,绑扎成束,并用卡固定在底盘上,由盘后引出,引线应有余量,以便检修。导线剥削处不应配线芯过长,导线压头应牢固可靠,胶导线不应盘圈压接,应加装压线端子。 4、电器设置的电源进线端必须作固定连接,进线口、出线口应设置在箱体下底面。导线严禁搭接,压其他物件。 5、施工现场的所有配电箱开关箱每月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检查维修人员必须是专业电工,工作时必须穿戴好绝缘品。必须使用电工绝缘工具。检查、维修的电箱,开电箱时,不许将其前一级相应的源分闸断电,并悬挂停电标志牌,严禁带电作业。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完整)

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目录 一、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二、重大危险源清单 三、重大危险源监控措施方案

危险源辨识、评价及监控措施 可能导致死亡、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上诉情况的组合所形成的根源或状态称为危险源。 为了坚决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现代安全管理的理论,应根据企业的施工特点,依据承包工程的类型,特征、规模及自身管理水平等情况,辨识出危险源,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进行逐项评价,将其中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较大,且生产安全事故发生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危险源定义为重大危险源,如可能出现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坍塌、触电、中毒以及其他群体伤害事故的状态。同时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其内容包括危险源的识别、评价结果和清单,对重大危险源可能出现伤害的范围,性质和实效性,制定消除和控制的措施,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和应给予安,且纳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员工安全教育培训、安全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中。 1、危险源辨识应全面、系统、多角度、不漏项,重点放在能量 主体,危险物及其控制和影响因素上。 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①位工程在其生产活动中,因自身活动,产品或服务而产生的危险源,包括: a)施工准备阶段的危险源; b)基础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c)结构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d)装修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e)设备安装阶段的危险源; f)工程验收交付阶段危险源; g)停止施工阶段的危险源 ②相关方(包括供货方、分承包合同方、劳务方等)的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危险源,包括: a)材料供应方提供源材料及产品的危险源; b)工程分包方在施工活动中的危险源; c)设备租凭方的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危险源;

高清网络视频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系统概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各行业在实际应用中对安全防范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网络监控技术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安防和自动化管理,已被各个行业安防监控系统所广泛采用。它一方面使单位管理部门能获取各个重要场所内的情况、安全防范,产生的大量实时信息,更有利于加强对单位的安全的管理;另一方面又可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现代化网络的管理水平。 安装数字网络监控系统,能大大减少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实时高度监控可视区域,做到控制现场人员的实际运作现状,实时快速的反映所发生的一切事物,便于及时应付处理突发变故事件等;达到安全防范和安全管理的宏观动态监控、微观取证的目的。 根据“数字式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项目和有关部门的设计规范要求,结合我公司从事保安监控系统工程设计经验,遵循技术的先进性、系统的扩展性、整体设计的实效性和高性能价格比。在系统的设计中,强调设计的综合管理及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便、实用和直观性。 系统设计强调中心监控的综合管理和操作性能,力求系统操作简便直观。一方面激活内部配置管理,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加强过程控制,以提高管理的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使有关部门在事后获取相关录像记录,提供有效现场证据和线索,在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防范。 二.设计原则 2.1基本情况介绍 一共有n个监控点。组建这样大型的系统,根据我们对监控行业的了解和丰富的工程经验,认为其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视频监控覆盖到各通道或重要区域的监控需求的地方,对其进行24小时实 时视频监控,特殊区域还可以进行实时音视频监控;

二、在监控中心可以远程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摄像机云台,实现变焦、变光圈、 聚焦的控制,达到更大范围、更佳效果的监控; 三、在监控中心能够实时接收前端传统报警装置传送的报警信息; 四、在网络计算机上可以远程控制各个监控点的摄像机云台,实现变焦、变光 圈、聚焦的控制,达到更大范围、更佳效果的监控; 五、在网络计算机上能够实时接收前端传统报警装置传送的报警信息,实时反 应出报警点即时的音视频情况; 六、能够对以上所有视频信号进行长时间的音视频录像,网络上的计算机能够 随时调看录像资料; 七、具备完善的安全级别控制,实现完善的安全策略管理; 八、支持在视频监控中心将所有视频图像输出到大屏监视器显示 2.2方案设计原则 根据项目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我们经过认真研究、分析设计本系统方案。该系统具有性能先进、质量可靠、经济实用等特点,而且该系统具有方便扩展、与其它信息系统实现无缝连接的能力。为实现安防系统的可视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依据、参考的相关规范包括: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Jll5—87 《远动设备终端通用技术条件》GB/T16435-1996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管理规范》 《软件工程国家标准》 《中国电气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GA/T75-94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及监控措施

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1、公司主要负责人应当保证重大危险源监控及安全运行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对重大危险源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2、安全科对全公司危险源的安全工作负监督管理责任:(1)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辨识,并对辨识出的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检测、评估、监控、登记、建立档案与备案;(2)负责组织公司级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的制定、修订,并组织演练;(3)审核各有关部门、项目部编制的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及应急措施,监督、协助各项目部进行项目级应急预案的演练;(4)督促、检查各项目部对员工进行重大危险源安全培训教育的情况。 3、工程部对重大危险源所在项目的生产操作负监督指导责任,遇到生产中的异常情况,有可能影响重大危险源的安全时及时安排处理。 4、综合部对全公司重大危险源的设备安全负监督管理责任:(1)负责组织对重大危险源设备的计划检修、抢修工作;(2)定期组织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及校验。 5、项目部对本项目重大危险源的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1)建立重大危险源台帐并根据本项目危险源特点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及相应职责;(2)制定本项目重大危险源应急预案或应急措施,并组织职工培训和演练;(3)做

好生产安全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应急救援的各项准备工作。 6、明确下列程序与要求:(1)对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登记、申报、建档与备案;(2)对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价;(3)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测、报告、监控;(4)对重大危险源定期检查、维护保养;(5)对重大危险源应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配备救援器材和定期演练;(6)做好对重大危险源管理、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安全防护技能及各级应急救援预案的培训。 7、报告与记录:(1)重大危险源安全评估报告;(2)重大危险源档案(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方案及演练记录、评估报告、检测报告、监控检查记录、重大危险源报表、重大危险源及其应急救援预案备案证明)等相关资料;(3)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与监控的实施方案;(4)重大危险源事故隐患整改方案;(5)定期检查及日常维护保养记录;(6)有关重大危险源培训教育记录。

视频监控系统调试方案设计(20210127192236)

第一章视频监控系统 3.1概述本工程视频安防监控系统采用模拟传输线路、后端数字化处理相结合的模拟、数字混合系统,总控室设在首层消防保安中心。 系统采用高清晰度全彩色系列摄像机,视频信号传输电缆采用SYV-75-5 射频同轴电缆。电梯摄像机视频信号采用由电梯公司提供的电梯专用的综合电缆传输,并在电梯机房设楼层信号叠加器,将电梯运行楼层的信号叠加后通过监控系统的SYV-75-5同轴电缆传输。快球摄像机控制电缆采用RVVP-2X1.0屏蔽多芯铜电缆,采用星型结构与矩阵通信。 安防控制中心分别设置1 台多媒体视频图形工作站、1 台视频矩阵切换器、一个控制键盘、15台16路嵌入式硬盘录像机,监示器墙由16台21”100Hz监视器。 系统前端将所有视频信号及控制信号分别传送至控制中心,接入16 路嵌入式数字硬盘录像机进行录像,输入信号经录像机环接输出后连同录像机的16 路输出信号同时接入中心的视频矩阵,通过矩阵控制,将不同区域的视频信号归类输出到监示器上进行自动轮巡或定格切换监视。在监示器上同时显示对应画面图像的摄像机编号。 上述操作一次编程后自动运行,操作员得到授权后,可通过与矩阵连接的图形工作站或控制键盘修改程序及实时调看指定的摄像机或录像机图像。通过工作站上的图形操作界面或用控制键盘可对一体化摄像机的云台、镜头进行操控。 系统视频矩阵具备报警接口,可接收入侵报警系统的报警输出信号,实时联动摄像机及录像机动作,对报警信号进行图像复核。系统图形工作站、各台硬盘录像机通过安全管理系统的专用交换机联网,将相关数据、图像向上送至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集成。如下图所示:

3.2系统调试要求 1)系统的画面显示应可任意编程,具备画面自动轮巡、定格及报警显示等功 能,可自动或手动切换。对多路摄像信号具有实时传输、切换显示、后备 存储等功能。对多画面显示系统应具有多画面、单画面转换、定格等功 能。 2)应具备日期、时间、字符显示功能,可设定摄像机识别和监视器字幕;电 梯轿厢的摄像机信号要求能将楼层字符叠加上去,通过视频线传至安防监 控室,并在监视器墙上显示。 3)系统前端所有视频信号均能在硬盘录像机上录制下来(包括日期、时间、 摄像机编号等)。 4)系统可对视频输入进行编组,用以对各组不同视频的显示及操作进行组别 限制。 5)系统应具备独立的图形工作站及软件控制功能,实现对系统的管理、编 程,并采用软件方式对矩阵、硬盘录像机的控制和视频画面调用显示, 在工作站上能以电子地图的方式调看及控制摄像机图像(摄像机图像应能 在工作站的显示器及监视器墙上显示) 。

最新版高清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方案分解

盐湖集团高清网络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第一章系统概述 一、系统组成 整个系统主要由前端72个监控点及液晶大屏监控管理中心构成。各监控系统主要由前端图像数据采集硬件和管理及视频采集部分(各类高清网络摄像机完成)组成,完成对本地区域的监控管理和向上级中心的数据转发功能;监控管理中心主要由网络视频数字解码器及液晶电视墙等网络集中管理系统设备组成,完成对各监控点的视频解码上大屏、回放等。 二、系统概要介绍 系统的主要目的是实现将前端视频系统上传到管理中心。实现将各孤立监控系统,进行统一管理、数据转发和监控。特别是当有特殊的情况发生时做到统一的管理和应急措施的统一指挥,系统是一套“数字化、网络化、全方位”的智能网络监控管理系统,系统建设达到“系统集成一体化、信息存储网络化、维护管理智能化”的目标。 1、系统网络组成 系统利用以太网络,设备通过TCP/IP协议交换视频和数据信息,做到完全数字化和网络化。 2、监控管理中心平台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 通过网络TCP/IP协议进行联网,实现将各远程视频传输到监控系统中心。 对所有网点监控设备进行集中配置和远程维护管理。

统一视频压缩格式,实现监控视频流的实时传输,实现对远程录像进行网上视频浏览、资料检索等 中心通过数字矩阵系统主机将网络视频信号解码输出到电视墙上,能够在一个电视画面上同时显示或轮巡显示多路图像。 远程数字监控系统实现后,所有的控制由监控中心完成,实现前端监控系统和资料的统一规范化管理。 中心管理平台系统具备很好的开放性和扩展性,软件运行稳定可靠。三、系统设计的依据 《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GBJ42-81)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115-87) 《安全防范工程程序与要求》 (GA/T75-94) 《建筑电气设计规范》(GBJ16-83) 《民用闭路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水力发电厂二次接线设计规范》(DL/T5132-2001) 《防盗报警控制器设计规范》(GPT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12663-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及验收规范》 (GB 50204~50259-96)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303-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 (GB50194-93)

重大危险点源监控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样本

龙华伍村1巷9号东侧挡墙地质灾害治理工程 重大危险点源监控防止办法及 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章):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日期:

一、工程概况: 龙华伍村1 巷9号东侧挡墙场地位于深圳市龙华街道龙华伍村1 巷9号东侧,已建毛石挡土墙,长约300m,依照地形图分析坡高约7.00~9.00m,挡墙上部有2m高围墙,挡墙不规则分布有少量泄水孔。东侧挡土墙(坡顶)为光辉科技园和和恒兴科技园,坡下为伍村居民楼房及厂房。由于原挡土墙建设时间较长,加之坡顶建筑群密集,导致挡土墙局部墙体开裂及渗水现象,挡墙上部围墙多处浮现开裂,墙后土体产生固结沉降及裂缝(平行挡墙),需加固治理。本次治理范畴为AD段,总长约278m。 二、安全事故划分: 依照本案安全事故划分为重特大安全事故和普通安全事故。 重特大安全事故范畴:按建设部《工程建设重大事故报告和调查程序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3号发布): (一)、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十人以上; 2、直接经济损失三百万元以上。 (二)、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重大事故: 1、死亡十人以上,二十九人如下; 2、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以上,不满三百万元。 (三)、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三级重大事故: 1、死亡三人以上,九人如下; 2、重伤二十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三十万元以上,不满一百万元。 (四)、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四级重大事故: 1、死亡二人如下; 2、重伤三人以上,十九人如下;

3、直接经济损失十万元以上,不满三十万元。 三、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一)、重特大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1、公司内发生物体打击、触电、高坠、坍塌、机械伤害等方面重特大事故时,各项目负责人要以电话、传真等最快方式,在24小时内及时上报到公司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安全生产管理部等关于职能部门。主管生产副总经理同步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上级关于部门。 2、报告内容: (1)、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工程项目、事故类别; (2)、故发生简要通过、人员伤亡状况、初步预计直接经济损失; (3)、故因素初步分析; (4)、故发生后采用办法及事故控制状况; (5)、项目经理、负责人姓名; (6)、报告过哪些单位、事故发生地关于部门到现场状况; (7)、事态发展预测; (8)、报告人单位、姓名、职务、联系电话。 (二)、普通安全事故报告程序 1、公司内发生普通安全事故时,各项目负责人要以电话、传真等方式,及时上报到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等关于职能部门。安全生产管理部同步按规定及时报告有关领导和上级关于部门。 2、报告内容: (1)、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工程项目、事故类别; (2)、事故发生简要通过、人员伤害状况、初步预计直接经济损失;(3)、事故因素初步分析; (4)、事故发生后采用办法及事故控制状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