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

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

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

发展专项规划

少数民族事业,是党和国家解决民族问题,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项综合事业。

《贵州省“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专项规划》(简称《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民委对编制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十二五”规划的有关要求编制。规划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施政方针和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未来五年我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各级政府部门和民族地区依法履行职责、编制实施年度计划和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是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纲领。

《规划》所称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是指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和252个民族乡,民族自治地方是指3个自治州和11个自治县;民族地区面积占全省的68.2%,民族自治地方面积占全省的55.5%;第六次人口普查,少数民族户籍人口占全省的38%。

第一章规划背景

第一节“十一五”期间发展成效

“十一五”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及国家民委的大力支持下,民族地区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奋斗,锐意进取,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这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贵州民族关系最为和谐、民族地区发展最快、少数民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经济增速明显加快,综合实力迅速增强。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完成1277.74亿元、149.8亿元和677.54亿元,分别为2005年的2.3倍、2.4倍和3.3

倍;人均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在“十一五”期间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2.4%、25.6%、20.6%和12.4%,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发展条件明显改善。2010年,民族地区公路总里程达75077公里,路网密度为79公里/百平方公里,分别比2005年增加53020公里、56公里/百平方公里(2005年未含通村公路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占全省的53.3%,铁路、航空、水运和公路运输站场等条件不断完善;水利建设顺利推进,解决了530万以上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农田排灌体系初步形成,石漠化治理取得一定成效;城乡建设步伐加快,民族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持续改善,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

民生保障力度加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856.6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258元,分别比2005年增长46.9%和47.2%,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步伐加快,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大幅提高,城镇住房保障和农村危房改造加快推进。

教育文化加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族地区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水平不断提高,“两免一补”政策全面落实,《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规划》项目顺利实施,评选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40所,“双语”教学得到加强,完成了1087名硕士生、257名博士生的国家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多彩贵州”系列活动成功举办,表现贵州苗族人文风情的电影《云上太阳》获美国“塞多纳国际电影节”大奖;侗族大歌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1位少数民族民间艺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81部古籍文献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等,向外界彰显了贵州民族文化软实力;科技、卫生、体育和广播电视等社会事业不断进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各类公共服务和设施加快改善,为“十二五”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二节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一五”的努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但由于自然、历史、经济和社会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事业发展仍面临诸多的困难和问题。

经济总量小,区域发展不平衡。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占全省的比重仅为27.8%;人均生产总值比重从2005年的67.2%下降到2010年的61.8%;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占全省的比重从2005年的17.4%下降到2010年的15.5%,与全省的差距仍在拉大。从民族地区内部看,经济总量最大的兴义市2010年生产总值达141.66亿元,已于2009年跃入西部百强县行列,经济总量最小的雷山县生产总值2010年仅9.01亿元,前者是后者的15.7倍,区域发展差距大。“十二五”时期,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统筹区域协调的任务更为紧迫。

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突出,民生保障问题严峻。民族地区公路等级低,部分乡镇仍然没有通油路或水泥路,部分行政村不通公路,通达率较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薄弱,工程性缺水问题

依然突出;电力、物流、信息及配套设施建设仍需加强。民族自治地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比重从2005年的90.7%下降到2010年的76.8%;全省50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36个在民族自治地方,100个一类扶贫开发工作重点乡镇中79个在民族自治地方或民族乡;少数民族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的75%,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2.4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改善少数民族民生保障、继续实施扶贫攻坚的任务更为艰巨。

工业化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合理。2010年,民族自治地方三次产业结构为23.7:33:43.3,一产比全省高10个百分点,二产比全省低6.2个百分点,三产比全省低3.8个百分点。一产比重过大,农业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工业化发展滞后,产业基础薄弱,高能耗、高排放和资源型产业的格局尚未扭转,产业集中度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产业链短;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商贸物流、金融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加快工业发展的任务更为繁重。

城镇化进程缓慢,辐射带动能力弱。全省民族地区城镇规模普遍小,只有凯里、兴义、都匀三个中等城市,城市带动力弱。县城、中心镇和民族村镇建设滞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差,缺少大企业、大项目支撑,多以传统农业为主,投资空间狭窄,发展潜力不足,新增就业岗位少,城镇综合经济实力弱,承载能力和聚集效应低,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弱,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城镇化仍处于初级阶段,新时期,推进城镇化的任务更为迫切。

社会事业发展总体滞后,社会管理亟待加强。民族地区高中阶段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双语”教师短缺、教学能力急需提高,民族文化教育还未广泛开展,职业教育严重滞后。医疗机构基础设施不完善,卫生技术人才缺乏,基本医疗和卫生服务能力差。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应保尽保难度大;结构性就业矛盾突出,就业服务、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民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数量少,少数民族文化产品数量不多、质量不高,非物质文化遗产损毁、流失、失传严重。随着社会结构变化加快、经济发展和收入差距拉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增加等,民族地区法治建设难度加大,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管理的任务更为突出。

第三节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时期国家大政方针政策实施带来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加速推进,国家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需求,更加注重公共服务投入,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推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带来机遇。国家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生态补偿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为民族地区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破解经济增长与资源供给、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创造有利条件。新一轮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使东部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速度明显加快,国家出台的在西部建立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和东西部地区互动产业合作示范园区的有关政策,为我省民族地区发挥比较优势承接产业转移、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带来良好机遇。

西部大开发战略深入实施带来的机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优先支持西部地区交通、水利、电力、通讯与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生态脆弱地区生态重建,更加注重西部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自主创新,有利于优化区域发展布局,培育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不断加大对口支援、对口帮扶力度,推动老少边穷地区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

全面推进西部地区对内对外开放,有利于我省民族地区抢抓机遇,发挥资源禀赋优势,加快发展。

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高度重视的机遇。新时期党中央国务院更加重视民族地区发展,在推动贵州全面发展中,强调了推动黔中经济区和民族地区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对我省民族地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有利于我省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体系,改善少数民族民生,发展少数民族事业。

全省“十二五”加快发展创造的机遇。“十二五”时期,我省工业化快速推进,城镇化加快发展。依托快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建设,将加快我省民族地区融入全国经济大循环的进程;大中城市发展带动战略的深入实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加快建设,给民族地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城镇化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推进,为我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支撑;全省向绝对贫困发起总攻,将极大推动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为民族地区各民族群众迈向全面小康、促进民族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充分抓好机遇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十二五”期间,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依然存在,国内通货膨胀压力加大,区域之间竞争更加激烈。我省民族地区基础差、欠账多、经济实力弱、投资乏力、发展差距大、科技和教育水平低、人口素质有待提高、体制机制转换滞后等依然是我省少数民族事业进一步发展面临的瓶颈与挑战。

综合判断,“十二五”时期,我省少数民族事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发展环境良好。各级政府要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统一思想、科学谋划、集中心智、凝聚力量、奋发进取,推进我省少数民族事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

第二章总体思路、基本要求和发展目标

第一节总体思路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突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主基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推进民族地区农业现代化和扶贫开发。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民族地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发展少数民族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培养少数民族人才队伍,促进少数民族公共服务均等化,健全民族政策法规体系,扩大民族地区对外开放,营造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基本要求

突出重点地区。把支持少数民族地区事业发展作为重点,加大对民族地区,特别是对苗岭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等集中连片贫困民族地区、252个民族乡和民族地区500个贫困乡镇及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

突出重点任务。大力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民族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实施贵州省“十二五”民族事业发展十大推进计划。

突出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始终,不断提高城乡各族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扩大保障范围和提高保障标准,使发展的成果真正惠及各族人民。

突出协调发展。推进城乡、区域和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加强协作、紧密配合,形成支持民族地区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的强大合力。

突出生态建设。加强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第三节主要发展目标

综合分析全省发展趋势和民族地区条件,应努力实现以下主要发展目标:

——经济加速发展。到2015年,民族自治地方生产总值确保实现2000亿元,力争年均增长率达14%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1517元;第一产业年均增长7.8%以上,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7.5%以上,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3.6%以上;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25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

——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民族地区“县县通高速”目标基本实现。到2015年,70%以上的建制村通油路(水泥路);工程性缺水问题全面解决,农村人口人均有效灌溉面积达0.9亩以上,农村人口人均基本口粮田达到0.5亩以上。

——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进展。民族地区贫困人口减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13%以上,力争5个以上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实现“脱贫摘帽”,建设500个特色民族文化村寨。

——科技教育水平大幅度提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85%,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6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全省平均水平,新增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大幅提高,民族文化教育成效明显;全社会研究与发展(R&D)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2%。

——卫生和人口计生工作稳步推进。民族地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完善,建设一批民族特色专科医院,重大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得到有效控制,民族医药事业加快发展;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到201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80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以上,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以上;城乡三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以上;2014年全面完成统计在册的农村危房改造,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取得新进展。

——少数民族文化和体育事业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各自治县均建成一个少数民族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以及体育场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明显成效。

——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在国家下达的指标范围内;到2015年,新增荒山造林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50%以上。

第三章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一批对民族地区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的交通、水利、电力、通信、信息等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和支撑能力。

第一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优先安排民族地区公路交通建设项目,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境内高速公路、县域主干道路、旅游公路建设,构建完善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力争到2015年,实现民族自治地方县县通高速,完成民族地区乡镇100%通油路(水泥路)和建制村100%通公路的目标。加快沪昆客运快速铁路在我省境内的黔东南段、黔南段和黔西南段建设,建设和完善民族地区民用机场,新增航线航班,增强航空客货集散能力,争取开通民族地区与省内、国内和国际相联系的航线。推进水上交通运输航道建设,重点改造提升南北盘江、红水河、都柳江等主要河流的通航能力。加快构建民族地区综合交通网络,完善乡村客运站(点)、码头港口建设力度,提高民族地区的通达深度,改善通行条件。

第二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统筹考虑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石漠化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大中型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和民生水利建设,加快建设一大批中型以上骨干水利枢纽工程,把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向下延伸,优先解决民族地区群众最关心的水利问题。通过5年的努力,少数民族地区工程性缺水状况得到有效改善,基本建立起城乡居民生活用水安全保障体系,工业及城镇化发展的水资源保障体系,农村人均半亩口粮田灌溉保障体系,城乡中小河流防洪减灾体系,水资源节约与保护体系,水土保持与河湖生态修复体系,水利法制体系。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强化政府对水利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走水务一体化发展之路,用现代水利理念提升水利建设水平,为民族地区水利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节电力和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快电力网络建设。以提高电网供电可靠性为重点,加大电网建设力度,积极推进电源点建设,加快开发大中型水电,合理开发民族地区农村小水电。探索发展风能发电、生物能发电,增加清洁能源比重。对现有电网规划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在民族地区建成覆盖所有乡镇的完善、高效、安全的电力运输网络。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的机遇,投资24.6亿元改造民族地区城乡电网,加强民族地区农村消防设施更新换代和电网升级改造,建设安全可靠的城乡电网系统,使民族地区建制村电网完全改造率达90%以上。

推进民族地区信息“数字化”建设。围绕第四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和数字电视等未来网络建设重点,加强光纤宽带网络建设,促进民族地区电信网、互联网、广电网三网融合。不断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覆盖率,建立数据交换和共享机制,提升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地理信息、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服务能力,初步实现社会公共服务和综合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加快“金盾工程”、城市报警监控工程建设进度,提高政法工作信息化、现代化水平;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加强企业信息化建设,推进生产设备数字化、生产过程智能化和经营管理信息化;加速推进民族地区“三农”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到2015年,民族地区农村电力和通讯网络覆盖率、农村信息化覆盖率、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100%;电话普及率和互联网普及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

第四章大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经济

第一节发展壮大民族地区特色工业

按照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创新民族地区工业发展思路,坚持以市场机制引导资源配置和资本流动,突出产业和项目,围绕重点企业、重点产业、重点区域,不断提升工业的总体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把民族地区建设成为我省重要的能源基地、民族药业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和可再生能源基地,走出一条适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力争到2015年,民族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达1066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7.5%以上。

资源深加工产业。充分发挥资源组合优势,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以煤化工、磷化工和冶金工业为重点,推进煤电化、煤电磷、煤电冶一体化。积极开发科技含量高的产品,推进优势原材料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加快发展新型建材工业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环保产业。按照大型化、基地化、规模化、一体化、多联产的要求,高标准、高起点地加强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建设,引导各类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推动传统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环保全面达标、资源综合利用。

民族医药产业。立足于民族地区医药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全力支持以苗药为重点的民族医药和现代化中药发展,选择一批人工栽培技术成熟并有一定种植规模的药材品种,扩大GAP种植规模,重点建设一批民族药材和中药材、民族药品和中成药、生物制品、天然保健品和医药商业。大力推进民族药二次开发,加强民族民间疑难杂症秘方(苗药、侗药、瑶族医药)的挖掘和创新,积极发展食药同源技术和产品,培育一批强势产品,形成一批优势企业。鼓励和支持血液制品及生物检测试剂等的研发和产业化。利用动植物有效部位和成分提取物,开发滋补产品、食品添加剂、美容化妆品、减肥产品等。加快民族医药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多层次的医药销售网络,促进民族医药产品的流通和贸易。力争到2015年,民族医药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速达20%以上。

农产品加工业。以市场为导向,加大地方特色资源农产品开发和扶持力度,围绕黔中经济区及兴义组团、都匀组团、凯里组团中心发展区域,在处于快速铁路线上的重要民族市镇和高速公路网络重要节点上的少数民族乡镇,规划一批优质大米、马铃薯、茶叶、优质茶油、肉类加工、蔬菜、乳制品、山野菜、精品水果基地和加工业重点项目,鼓励特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通过技术引进、技术创新、技术改造,特别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及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20%以上,转化率达到40%左右。

新兴产业。充分利用民族地区丰富的土地资源、气候资源和生物资源,紧跟未来市场需求变化,依托民族地区各类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核心关键技术研发,加快推动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实施一批辐射面广、带动力强、技术含量高的项目,尽快形成一批优势企业和龙头产品。重点建设“凯里电子元器件(材料)特色产业化示范基地”,打造从设计、研发、测试、应用到生产的电子元器件产业集聚区。

民族特需商品和民族旅游商品产业。积极挖掘民族地区民间传统饮食文化、生活习俗、生产工

具等特色资源,设立民族特需商品定点生产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银器、蜡染蜡画、刺绣、民族服装服饰、民族乐器、雕刻、编织、特色仿制品、特色旅游食品为重点,鼓励民间和企业走“小商品、大产业”、“小企业、大集群”的路子,发展少数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需品生产。加大对民族特需品生产企业的扶持,推动旅游商品和民族特需品产业快速发展,使民族特需品和旅游商品产业成为民族地区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创业带动就业的重要途径。

第二节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在保证粮油稳产和安全的基础上,大力调整民族地区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种植业结构。按照资源条件和气候条件,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沿民族地区铁路和高速公路,建成一批上规模的种植基地和特色农业示范区、生态农业区、高新农业示范区。按照农业产业化发展要求,重点培育蔬菜、优质稻谷、马铃薯、茶叶、辣椒、木本粮油产业(油茶、核桃、板栗)、畜牧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基地,提高规模化、集约化和标准化水平。大力扶持和引导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农业发展水平,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到2015年,民族自治地方农业增加值完成414.3亿元,年均增长率达7.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80元。

第三节做大做优以旅游业为重点的服务业

把推动以旅游为主导的服务业发展作为民族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进一步扩大旅

游业总体规模,加快发展民族地区商贸物流和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技术层次,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全面提高服务业的总量和质量。力争到2015年,民族地区接待旅游人数达1.2亿人次以上,旅游总收入达1300亿元以上。

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地区旅游餐饮、住宿、交通、景区、旅行社、导游、购物及应急管理等方面的标准化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强停车场、娱乐设施和休闲设施建设,加大城市主干道、车站等窗口及主要景区景点的中外文旅游标识建设。加强景区管理与精神文明建设,优化旅游环境,建设解说系统,保护景区内的生态环境。“十二五”期间,在各少数民族县市新增三星级以上酒店200家以上,进一步提高接待能力;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国际旅游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多语种管理及导游人才。

大力开发旅游产品。依托民族地区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科普基地,配合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引入高端的文化考察、科普教育旅游。依托各民族地区内的农业生态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大力发掘少数民族优秀的原生态文化内涵,开发观光体验农业、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民族文化体验游等。依托各类民族节日和节庆活动,充分挖掘独特的民族民间演艺、民族体育赛事和民族节庆文化,精心打造民族文化艺术节,形成以节庆为核心的民俗旅游系列产品。依托民族地区丰富的河流、湖泊和水库(饮用水源地除外),积极开发垂钓、水上训练、家庭野外休闲、老年康体养生等系列产品,发展水上旅游项目。

积极开拓旅游精品线路。按照打造大景区的思路,加强各周边县市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建设民族地区之间的旅游线路、民族地区与贵阳的旅游线路、民族地区与省内非民族地区之间的旅游线路,实现民族地区旅游与省内其他地区旅游的协同发展。加强民族地区与云南、湖南、四川、重庆等省的旅行社合作,打造省际间的旅游线路。依托贵广、贵昆快速铁路、厦蓉高速等通道,加强与广州、昆明的旅游合作,联手打造连接泛珠三角到云南和东盟地区的国际旅游线路。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加强民族地区旅游网络平台建设,向外界宣传和推介民族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

积极打造特色旅游品牌。进一步充实完善镇远-氵舞阳河山水风光旅游经济圈、雷公山苗族文化-生态旅游经济圈、黎平-三板溪湖苗侗原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圈、平塘大射电天文望远镜、三都水族文化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区、道真仡佬风情旅游地等著名景点的民族、民俗和文化内涵,提高知名度。将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梵净山、黄果树瀑布打造成民族文化和自然风光相结合的国际旅游目的地。完善和建设雷山西江、贵定金海雪山、都匀斗蓬山-剑江风光带、氵舞阳河、兴义马岭河和万峰林、关岭、平塘和兴仁地质公园、威宁草海、道真大沙河、紫云格凸河等重点景区。加快发展以兴义、都匀、凯里、荔波、三都、平塘、黎平、道真等为重点旅游城市,强化景区内民族特色建筑和村落、古树的保护力度,融入现代文化的内容,提升旅游景点的品味,建成集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增加投入,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将兴义、凯里、都匀建设成为区域性物流中心和资源配置基地。建立健全物流园区电子商务认证和网上支付系统,加强连锁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对民族地区中、小企业的配送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拓展物流市场,推进物流社会化服务,鼓励运输、仓储、配送、贷运代理、多式联运企业联合发展,建设水产品、肉食品、蔬菜、瓜果等农产品批发交易、冷链加工和物流配送系统。建成仓储管

理、配送中心、运输、跟踪处理和营销五大物流服务系统。引进专业保险中介机构,大力发展保险业务,形成多种保险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引导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经济贸易咨询、投资咨询、企业管理咨询、财务顾问、法律服务、广告业、市场管理与调查、会议及展览等高端业务。自治县市各建成一个化肥、农药、种子、农用塑料薄膜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农业生产资料专业批发市场。加快培育工业生产资料市场体系。

发展生活性服务业。在三个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和有条件的民族自治县城建设民族食品城,引导各类民族食品集中经营。支持少数民族民居旅馆、乡村客栈、农家乐和生态木屋建设,建成完善的民族宾馆酒店体系,发展民族特色酒店和餐饮服务业。进一步完善民族地区旅游商品专业市场、民族特需商品市场和大型民族文化音像批发销售市场等特色专业市场。完善乡镇村的农贸市场基础设施,鼓励供销社发展连锁经营,加强农资市场监管,大力扶持民族地区商品配送、运输和批发零售等生活服务业发展,构建县有配送中心、乡镇有超市(卖场)、村有农村综合服务社(农家店、便民店)的民族地区批发零售业体系。鼓励、扶持有志创业的城乡居民或返乡农民工发展农业农村服务业,确保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健全社区服务活动场所,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发展社区教育、体育、卫生、文化、信息、家政、中介等服务事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发展营养健康服务业。着力发展民族地区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积极引进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发展包括视力、口腔、女性健康、男性健康、营养、妇幼保健、中医养生,乃至足道、养发等各种专门的或者综合性的健康服务连锁机构,发展老年养生保健事业,积极应对民族地区老龄化。

第五章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

大力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把推进城镇化作为优化民族地区生产要素资源空间布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围绕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旅游型城镇,着力在规划、建筑以及公共服务设施上突出民族文化元素,以民族地区中心城市、特色小城镇建设为重点,建立健全加快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的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政策体系,推进民族地区城乡一体化步伐。力争到2015年,民族地区城镇化率达40%左右。

第一节加快构建民族地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

推进重点城市发展。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中心城市为依托、县城为重点、特色重点小城镇为支撑,促进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民族地区城镇体系。依托黔中城镇群建设,加快发展贵阳-都匀-凯里城市带。围绕快速铁路沿线和高速公路网络节点,扩大都匀、凯里城市规模,推进凯里-都匀城市组团发展。以兴义市为中心,支持推动兴义-兴仁-安龙-贞丰组团发展,推进形成兴(义)兴(仁)安(龙)贞(丰)城市经济圈。加快发展龙里县城、贵定昌明镇、贵定县城和福泉市,积极培育发展瓮安、惠水、长顺等重要节点城市,使之有效融入黔中城市群。努力把玉屏、松桃县城培育发展成铜仁市的卫星城市。

发展一批中小城市。依托铁路和高速公路主轴,把榕江等有条件的县城发展为区域性重要的中等城市。沿快速铁路和在高速公路网的重要节点,加快把福泉、贵定、瓮安、威宁、兴仁、从江、独山、天柱及一批有条件的重点城镇培育发展为中等城市或小城市。依托区位优势,把麻江、丹寨等县城建设成为交通枢纽型、商贸集散型城镇。对具有旅游发展潜力的荔波、赤水、镇远、施秉、仁怀、江口等县(市)以及兴义、都匀、凯里3个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作为重点旅游县(市)进行打造,编制城市风貌规划和周边村镇风貌规划,并对景区周边村庄进行综合治理,积极开展旅游活动。根据资源禀赋,把沿河、道真、务川、威宁、镇宁、关岭、紫云、册亨、望谟、罗甸、晴隆、普安等县城建设为绿色产业型城镇、工矿园区型、商贸集散型城镇。

第二节有序发展各具特色的小城镇

围绕我省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依托国家级、省级风景名胜区,注重突出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乡村特色,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小城镇、古村落和古民宅,建设一批综合服务功能配套的旅游城镇。围绕民族地区特殊农业资源,着力发展民族地区特色农业型城镇,吸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在镇区集中布局,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基地和一定辐射范围的农产品集散地及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中心。围绕交通枢纽型小城镇,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和运输业、餐饮业,形成物流中心。对产业基础好、矿产丰富的城镇,着力丰富绿色产业型、工矿资源型等特色。

第三节加强城市和重点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城市综合交通引领城市发展,统筹推进民族地区大中小城市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优先发展城镇公共交通,促进城市公交向郊区和邻近乡村延伸。加强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绿化、污水处理及垃圾填埋等市政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加快城镇防洪工程、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建立健全应急安保体系,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保证城市正常有序运转。到2015年,确保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率达80%以上。

加强教育、卫生、环保、文化、体育、福利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城镇公共服务功能,推动社会服务资源向基层和社区转移。加快建设民族文化园、民族风情园、民族文化博物馆、图书馆、青少年宫、民族体育中心、休闲健身广场以及乡镇文化站等公共设施;加强民族建筑、祠堂等的修缮维护,民族特色显著的乡镇建设非物质文化传习所,新城镇建设应着力体现民族文化、保留民族风格,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城镇体系。配合工业园区建设,鼓励和扶持民族地区大中专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城镇下岗人员进驻园区创业,培育民族地区城镇特色产业体系,提高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

第六章加快民族地区社会事业发展

第一节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教育

加强学前教育。加大民族地区学前教育的投入力度,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体系,加快民族地区学前教育发展。到2015年,民族地区学前一年、三年适龄儿童入园(班)率分别达到83%和58%。

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成果。完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办学条件,在民族地区实施教育工程,新建、扩建一批民族中小学,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合理、设备设施配备基本达标。探索小学阶段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机制,保留较大自然村寨教学点,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就近入学问题。继续实施“两免一补”和少数民族特困生救助政策,扩大寄宿生资助比例,逐步解决乡镇走读学生的中餐问题。开展民族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特殊教育。力争到2015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分别达到98%、85%。

加强高中阶段教育。加大对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教育投入倾斜力度,扩大教育规模,推进民族地区示范性高中建设,提高办学水平。在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举办专门招收边远民族地区优秀农村学生的民族班。力争到2015年,民族地区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63%左右。

加快发展高等教育。努力办好民族地区8所高等院校,将其纳入重点扶持范围,加大经费投入,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人才。大力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族旅游、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民族医药、民族特需品等民族地区发展需要的专业,强化重点研究和实验基地建设,办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特色科研项目;继续实施教育对口支援“校长提高计划”项目,推动省内民族高等院校与国际著名

大学、研究机构开展学术交流与合作。加强省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贵州民族学院,支持贵州民族学院建设为贵州民族大学,积极引进更高层次的人才,增设更多的硕士学位授予点,联合有关单位培养博士人才,扩大招生规模。

强化职业院校教育。加大民族地区职业院校经费的投入,完善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加强实用学科及专业建设,不断提高民族地区中高等职业院校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扩大职业教育规模,推动国家研究制定支持民族地区未能考上大学的高中毕业生免费进入中高等职业院校学习政策。办好各级职业院校,开设适应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实用技术培训。积极培养“双师型”教师。力争到2015年,职校学生基本掌握1-2门实用技术(技能),毕业后就业率达到90%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提高到60%左右。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和交流。到2015年,小学专任教师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85%,初中专任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不低于65%;城镇、农村薄弱学校教师多渠道交流率每年达10%,其中,校长所占比例不低于20%,骨干教师和高级职称教师所占比例不低于50%,交流年限不少于1年。

推进民族地区双语教学。开展小学“双语”教育规律研究和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编译出版少数民族“双语”教材,建立全省“双语”教育数据库,推动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保护传承。

发展特色民族文化教育。把民族民间文化教育纳入地方课程计划,组织力量编译专门教材。开展少数民族民俗、民歌、民谣、民族舞蹈、民族体育和民族手工艺进校园活动,建立具有特色的民族文化教育体系。支持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建设工作,在中小学普遍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力争到2015年末,民族民间文化教育项目学校达到70所左右。

第二节加快少数民族卫生事业发展

加强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实施地市级医院规范化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综合医院的设施设备配置和医护人员配备,各县市建成1所二级甲等医院和力争建成1所二级甲等中医(民族医)医院。三个自治州结合当地实际,新建一所特色专科医院,满足治疗地方病的服务需求。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能力。完善县级急救中心设施设备及人员配置,提高医疗急救能力。

加强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规范卫生监督队伍管理,加强卫生监督执法稽查,加大卫生监督执法力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到2015年,学校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食品安全、传染病防治、职业病危害监测、医疗机构的卫生监督覆盖率达到100%;公共场所卫生监督全面实施量化分级管理制度。

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设。加强民族地区传染病预防接种和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等的防治,建立完善民族地区卫生应急体系,加强监测预警,提高对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和重大自然灾害等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医疗救援等应急能力。到2015年,民族地区免疫规划接种率以乡(镇)为单位达到95%;甲、乙类法定报告传染发病率控制在295/10万以下。

加强乡镇卫生院设施建设和人员配备。严格按照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医疗机构和卫生人员的标准,配齐民族地方乡镇医疗机构床位(1.14-1.22张/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执业医师和执业护士均为1.4人/千人口)。力争到2015年,医疗设备明显改善,村级卫生室综合服务能力较大提高。

加强妇幼卫生保健工作。加强民族地区妇幼保健工作和能力建设,新扩建妇幼保健机构业务用房。加强产期保健,提高民族地区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力争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范围内。加强儿童保健和免疫接种,加强出生缺陷干预,使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全国平均水平之内。

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继续完善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创建卫生乡(镇)、卫生村寨活动,加大农村改水、改厕工作力度。力争到2015年,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达到70%以上;民族地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

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医疗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和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实施现有卫生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省民族地区培训全科医师3000 人,医学继续教育覆盖率达100%;每个乡镇有1名从事全科医疗的大学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和1名以上执业医师,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经过正规培训达到中专水平的医生,90%的乡村医生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全省民族地区疾病防控机构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符合国家标准。

第三节积极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科技事业

针对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需求,加大民族地区科技投入力度,加强民族地区科研院所的创新能力建设,完善科技创新机制,提高科技产出能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多领域联动的科技创新体系。围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重点支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优势原材料、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食品和民族制药、民族特需品、民族传统工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生态建设等领域的创新与成果转化研究。

培育和提高各类农技推广组织的服务能力,引导和规范各类农村专业经济技术合作组织的发展。抓好特色优势产业科技服务体系和区域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试点,适应产业发展对科技创新和推广的需要。组织开展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培训,提高民族地区专业技术人才的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服务水平和转化示范能力。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和专家服务团队在科技工作中的推动作用,提高科技对区县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力争2015年,民族地区科技研发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例接近全省平均水平。

第四节大力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

加强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民族地区图书馆、民族文化馆、博物馆等基地设施建设,建立民族艺术培训中心和少数民族文物、文化遗产资料保护、展示与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县市城区街道文化站建设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级文化活动室推进工程以及非物质文化传习基地或传习所建设工程。在民族地区完成一批示范性县级图书馆、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及城市社区文化中心建设,根据需求采用“双语”发布相关的信息。繁荣发展民族自治地方文化市场,打造一批村级民族文化游乐中心。到“十二五”期末,民族自治地方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国家平均水平,人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达到0.5册;实现县有“两馆”(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中心的目标。

积极发展民族文化产业。在三个自治州和铜仁、毕节地区建设民族文化展演中心,重点培育、发展和保护少数民族特色表演艺术,创作、编排一批文化演出精品节目,打造10个民族文化品牌,推动民族演艺业发展。设立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作品译制专项资金,支持优秀广播影视作品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工作。扶持50个具有核心技术和自主文化品牌的创新型民族文化企业发展,推动具有民族特色的新闻出版、文化创意、影视制作、演艺娱乐、民族动漫、会展等文化产业发展。挖掘、制作反映民族文化特色和民族历史内容的电影、电视剧和广播剧,扩大民族文化的影响范围。扶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