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植物学》讲义8

大学《植物学》讲义8

大学《植物学》讲义8
大学《植物学》讲义8

植物学1

第一章绪论

一植物界的类群及多样性

(一)植物及植物学的概念

1 植物:是能依附于土壤或它物生长的、有生命的、细胞具有细胞壁、大都能自

养生活的有机体。

特征:(1)细胞具有细胞壁(2)自养生活(3)不断产生新的器官(4)对外界环境的变化不能做出迅速运动反应。

2 植物学: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分布、生理、生态、生殖、分化、进化规律及

怎样利用和保护植物的一门学科。

(二)植物界的类群

根据不同植物的特征及它们的进化关系,将植物界分为:

藻类植物

植菌类植物低等植物(无胚植物)

物地衣植物

界苔藓植物孢子植物

蕨类植物颈卵器植物高等植物(有胚植物)

种子植物裸子植物维管植物

被子植物

(三)植物界的多样性

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多,形态各异。据统计,地球上现有的生物已知的就有200多万种,在众多的生物中,植物仅是其中的一个类群,它构成了生物界中的植物界。植物界随着地球历史的发展,由原始的生物不断演化,其间经历了30多亿年的过程,形成了现在已知的50万种的植物界。

1 从数量上:现在已知的植物总数有50多万种。

2 从个体大小上:最小的只有几微米,至于高大的可达60~100米。

3 从细胞结构上:有单细胞的,群体的和多细胞的植物等。

4 从形态结构和进化关系上:有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等。

5 从分布上:水生,陆生和湿生等。

6 从生活习性上:自养型和异养型植物等。

二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一)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绿色植物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太阳的光能把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复杂的有机物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合成作用,也是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在碳水化合物中的过程。

(二)植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与生态平衡中的作用

自然界中的物质始终处于不断运动之中,这种运动包括合成和分解,这样才能保持地球上物质与能量的相对平衡。有机物的分解作用,有两个途径,一是动物和植物的呼吸作用;另一个是死的有机体经过非绿色植物的作用发生分解或非绿色植物的矿化作用。

碳素循环:有机物的分解首先使大气中的碳素获得平衡,大气中含有0.03%的二氧化碳,这些二氧化碳不断由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以利用。如果空气中的碳素德不到继续补充的话,那么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只能维持绿色植物35~50年的消耗。事实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相对的平衡。这主要是由于细菌及真菌等非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分解所释放的二氧化碳,再加上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以及火山爆发和物质的燃烧所形成的二氧化碳来补充。

氮素循环:大气中氮含量有78%,单这些有离状态的氮绿色植物不能直接利用,固氮细菌或蓝藻把空气中的有离氮变成植物能吸收和利用的氮化物,绿色植物在同化作用过程中把吸收的氮素与碳水化合物合成蛋白质,除了建造本身外,并把它贮存起来。动物摄取植物的蛋白质,加工成为本身的蛋白质。蛋白质通过呼吸,或者在动、植物死后,通过尸体分解,进行氨化作用又放出铵离子,一部分的铵离子成为铵盐被植物所吸收,另一部分经过硝化作用成为硝酸盐,再被植物所吸收。硝酸盐也可以由反硝化细菌的反硝化作用,恢复成有离氮或氧化亚氮释放到大气里去。

(三)植物界是植物种植保存的天然基因库

植物界保存了决定植物“种性”并将其丰富的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后代的遗传物质总体的本质。种质可以是大到一个遗传原种的综合体,小到控制各别遗传性状的某一个基因片段。植物界所包含的种质资源,为人类驯化野生,改良新品种提供了广阔的遗传基础。

(四)植物对环境的保护作用

植物具有净化大气、水体、土壤以及改善环境方面的作用。由于工业生产规模日益扩大,废气、废水和废渣使环境发生污染,危害人民健康,是当前工业化中一个重大的站障碍。

人们利用某些藻类细菌来净化污水,以及利用植物和微生物来净化土壤,而利用木霉对纤维素进行糖化作用。是维护城市卫生变废为利的一种途径。

三植物学的发展概况及分科

(一)植物学的发展简史

人类从事生产活动以后,就和植物界发生了联系。植物学就是生产时间活动中逐渐建立和成长起来的。我国是研究植物最早的国家之一。

早在两千多年前,周代的《诗经》就已记载了二百多种植物。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有草药365种,是我国目前可考查的第一部本草学总结。北魏贾思家的《齐民要术》概述了当时农、林、果树和野生植物的栽培利用,提出豆类植物可以肥田,并记述了嫁接的技术。明代李时珍从1552~1578年花费了27年的时间编著了《本草纲目》记载了药物1892种,其中1195种是植物。是植物学方面的一部经典性的著作。清代吴其溶的《植物名实图考》和《植物名实图考长编》是我国植物学的又一巨著,记载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共1714种,成为我国研究植物的重要文献。总之,我国古代植物学的萌芽很早,成就也很大,但解放前由于长期封建制度的束薄,只限于记载和描述,发展较慢。

解放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飞跃发展,植物学和其它学科一样,迅速发展起来,建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在高等学校开设了相应的专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人才。在开展了祖国丰富植物资源的普查和开发利用方面,组织了植物区系的系统调查,包括青藏高原的考查。仅在西藏就采集了25000多种植物标本,不但为弄清西藏及喜玛拉雅地区的植物区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大大丰富了我国的植物标本贮存。

在出版上,编写了不少有学术价值的专著,如:《中国植物志》《中国植被》《西藏植物志》以及各省植物志;《新生代植物化石》等。此外,还发行了各类学报及科普性期刊,为促进学术交流、普及植物学知识起了积极推动作用。在科研上,也取得了许多新的成就。有些方面,还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如:光合磷酸化,呼吸代谢途径的多方向性,植物激素等方面的研究,都做出了不少的贡献。受到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

在其它国家,植物学的研究,也从不同的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十七世纪,

英国人虎克,发现了细胞。十八世纪,瑞典博学家林耐创立了分类系统及双名法。十九世纪,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同时发表了细胞学说。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出版以后,不仅使植物的自然分类系统研究有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并在哲学和思想领域成为反对唯心主义的锐利武器。因此,恩格斯把细胞学说、物种起源和能量守恒定律并列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项重大发现。从此以后,植物学的研究逐渐从宏观世界进入到微观世界,对生命现象有了较为深入的研究。

纵观植物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归纳为三个时期:即描述植物学时期、实验植物学时期和创新植物学时期。

(二)植物学研究内容及分科

1 研究内容:

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生长发育的规律、植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植物分布的规律,植物的进化与分类和植物资源利用等。

2 分科

随着植物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以及与其它学科的互相渗透,植物学的研究范围也越来越广泛。因此,使植物学形成许多分支学科,主要有:

植物形态学:植物细胞学、植物解剖学、植物胚胎学。

植物分类学

植物生理学

植物生态学

植物遗传学

地植物学等

(三)植物学的研究方法

1 描述:是对植物或某个生命现象进行由表及里的观察、描述记载,以掌握研究

对象的特征,性质等。获得第一手的感性知识。

2 比较:通过对事物或现象的相互比较,找出本质性的或规律性的结论。

3 实验:将已获得的理性认识再经过实践的检验,证实其正确与否。从而获得新的感性经验。

(四)植物学与林业科学的关系

参考书

《植物学》北京林学院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植物学》吴万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车

《植物学》南京林学院主编农业出版社

《植物学》徐汉卿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第二章植物细胞

第一节关于植物细胞的认识

一植物细胞的发现及其意义

1 细胞的发现

植物细胞的发现与透镜的制造和光学技术的发展直接有关。十六世纪至十七世纪之间制造了最早的显微镜。

1665年英国光学仪器修理师虎克,用自己制造的一台复式显微镜下观察薄的木栓切片,发现许多象蜂巢一样的小室,称它为“细胞”。实际上,当时他所看到的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和空腔。以后经过许多人先后相继的工作,收集了大量的关于细胞的材料。

2 细胞学说的建立

细胞的发现打开了生物显微世界的大门。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切没有引出理论的概括。什么是细胞?在这个问题上,人们徘徊了一个多世纪。直到十九世纪开始,有人从理论上探讨这个问题。

1838年和1839年,德国植物学家施来登和动物学家施旺同时发表了细胞学说。它们指出,一切有机体,从简单到复杂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结构、功能和遗传变异的基本单位。即关于生物体构成的“细胞学说”。其主要内容是:(1)一切动植物有机体由细胞发育而来。(2)每个细胞是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又与其它细胞共同组成整体生命而起着应有的作用。(3)新细胞来源于老细胞的分裂。

细胞学说的建立说明了动、植物有机界的统一性。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1 细胞的形状:植物细胞由于所处的位置和所执行的生理功能的不同,因而在

形态上表现出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球形、椭圆形、多面体、圆

柱形和纺锤形等。

2 细胞的大小:细胞的大小差异很大,细胞一般是很小的,要借助于显微镜才

能看到。它们的直径平均在10~100微米。较大的细胞直径也不过是150~200微米。但有些却非常大,如熟透了的番茄果肉细胞和西瓜果肉细胞直径可达1毫米。最长的棉花细胞可长达6.5厘米。有些更小,如球状细菌的细胞只有0.5微米。细胞大小的计量单位一般采用微米和埃。

1微米=1/1000毫米1埃=1/10000微米=1/10000000毫米

三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根据细胞的结构和进化程度的不同,细胞可分为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两种。原核细胞:大小为1~10微米无核膜、核仁、线粒体、内质网、高尔机体、溶酶体和细胞壁。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拟核等组成。处于细胞进化的低级阶段。

真核细胞:一般较大(10~100微米)。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及有膜结构的各种细胞器。

四非细胞结构的生命

病毒是无细胞结构的有生命的有机体。病毒直径在00~3000埃,它们是蛋白质外壳包围着核酸芯子组成的病毒粒子。

第二节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植物体内的各类细胞虽然在形状大小和功能方面,有各自的特点,但它们之间有着根本的共性,也就是说它们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组成。

细胞质和膜系统

原生质体细胞核

植线粒体

物质体

细核糖体

胞高尔基体

溶酶体

微体

微管

微丝

液泡

细胞内含物

胞间层

细胞壁初生壁

次生壁

一原生质及理化性质

组成原生质体的物质叫原生质体。或泛指细胞内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不是单一的物质,而是由复杂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

(一)无机物:

主要有水、无机盐和溶于水中的气体。

生活的原生质体中主要成分是水,约占细胞全重的60%~90%。水在细胞中的存在方式:结合水和自由水。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细胞中各种生化反应,物质运输,保持细胞的膨压,调节体温等都必须在有足够的水分情况下才能顺利进行。

原生质中还有溶于水中的气体和无机盐以及许多离子状态的元素,铁、铜、锌等。原生质中的无机盐含量虽然很少,单在生命活动中还是必要的。

(二)有机物

1蛋白质

蛋白质是体现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约占细胞总干重的60%以上。蛋白质不仅是原生质的结构物质,而且还以酶的形式起重要作用。蛋白质是主要有碳、氢、氧、氮和硫、磷、碘、铁、锌等元素组成的长链分子,它的组成单位是氨基酸。目前已知的氨基酸有20多种,一个蛋白质的数目有几十个到上万个。由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的不同,可形成极其多样的蛋白质。一个氨基酸的氨基与另一个氨基酸的羧基之间,脱去一分子水所形成的化合物叫二肽。由多个氨基酸相连所形成的长链称为多肽。

2核酸

核酸是原生质中另一类重要的基本组成物质,它的组成单位是核苷酸。

磷酸脱氧核糖

戊糖

核酸——核苷酸核糖

碱基嘌呤碱:腺嘌呤(A)鸟嘌呤(G)

嘧啶碱:胞嘧啶(C)胸腺嘧啶(T)尿嘧啶(U)脱氧核糖核酸(DNA):两条核苷酸链以相反的方向,按右手螺旋方式,

平行盘绕的双螺旋结构两条所含的碱基都朝向

双螺旋的内侧,通过氢键而形成碱基对,形似梯

级,使两条链稳固地并联起来。碱基的配对是有

规则的:A=T,G=C。

核酸

核糖核酸(RNA):是一条核苷酸链组成的,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它与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有关。

3脂类

植物细胞原生质内所含的脂类主要有脂肪和类脂。它们是由甘油和脂肪酸所形成的长链分子.一个脂肪酸分子是由一个甘油分子和三个脂肪酸脱水缩合而成。脂类有一个共同的物理特性是不溶于水,但溶于有机溶剂。

脂类是构成各种膜的主要成分,也是重要的贮藏物质。

4糖类

糖类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也是细胞中的重要贮藏物质。它是由C、H、O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它的分子式通常用C(HO)表示,故称为碳水化合物。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类。

除此之外,原生质中还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如:维生素、酶、激素、抗菌素等。组成原生质的化学元素有:

大量元素:碳、氢、氧、氮。

少量元素:钾、磷、钙、硫、钠、氯、镁、铁。

微量元素:钡、硅、矾、锰、钴、锌、钼。

(三)原生质的物理特性

原生质为一种无色,半透明,半流动状态的粘稠液体。它的比重比水大,约1.025~1.055,是一种亲水胶体,有极强的亲水性。

(四)原生质的生理特性

具有生命现象。即具有新陈代谢的能力。

二、原生质本:

(一)细胞质和膜系统:

细胞质胞基质

细胞器: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细微结构。

细胞质紧贴在壁的膜状结构叫质膜。里面有液泡膜核膜等,称细胞内膜。

质膜具有选择透性传递能量和信息进行生化反应的场所等功能。

生活细胞的质能不断地进行运动,它的运动有两种形式

转动式:细胞质在质膜和中央液泡间,按一个方向作定向流动。

循环式:有些植物细胞中有很多质线穿过中央液泡,将核悬在中央,细胞质沿着质膜和穿过中央液泡的细胞质线流动。

细胞质运动可以促进细胞中的物质的交换与运输,有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和细胞生长,与创伤的恢复也有密的关系,的生命活动的一种标志。

生物膜:质膜与细胞内膜统称为生物膜。生物膜构成了原生质体膜系统。生物膜常常占细胞原生质干重的70—80%关于生物膜的结构有很多不同的

学说,下面我们介绍其中两个学说。

1、单位膜模型:

这种模型认为,细胞膜中脂质双分子层内外两侧各覆盖一层蛋白质组成。在电镜下看到膜呈现暗一明一暗的三层结构,两边为蛋白质,中间是脂类。这种具有三层结构的膜称为单位膜。

2、流动镶嵌模型:

这种模型认为,细胞膜是由脂质双分子层中,镶嵌着球蛋白分子按二维排列的液状体组成。由于膜双分子层大部分为轻油般稠密的液状体,具有流动的性质。蛋白质分子膜内可以移动位置。

内质网:是充满在细胞质中的一个膜系统。它是由单位层膜层围成的管状、泡状、或片状并交织成网壮结构。内质网的一些分枝与核膜相连,另一些与原生质膜相连。

内质网有两种类型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

内质网的主要动能是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并运输和贮存蛋白质。增加细胞的表

面积。

(二)细胞核

1、细胞核的结构:

细胞核是细胞内最大的细胞器。在幼嫩的中常位于中央,呈球形相对体积较大,在成熟细胞中常位于紧贴细胞壁的细胞质中呈椭圆形,相对体积较小。细胞核主要由蛋白质、核酸、以脂、酶和其他无机物组成的。一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细胞核,但在膜些真菌和藻类的细胞里。有两个或数个核。

细胞核的构造可分核膜,核质和极仁三部分。

(1)核膜:是包在核外面是双层结构膜,核膜上有许多小孔,叫核孔。可以容许一定大小的物质分子通过,是细胞核与细胞质物质交换的通道。

(2)核质:是核膜以内的以核蛋白为主的胶太态物质。

在核质中含有一些被减性染料染色的物质,是由DNA和蛋白质所组成的丝状复合体。这种物质叫染色质。在核质中不易染色或染色很浅的以核蛋白为主的胶态物质叫核液。

(3)核仁:在核质内有一个或几个球壮的颗粒叫核仁。折光性很强是由RNA 和蛋白质组成。核仁跟合成核糖体RNA有关。是装配核糖的场所。

2、细胞核的功能

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遗传。

(四)线粒体

1线粒体的结构

是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直径约0.2—1毫米,长约1—2毫米的一种求形,线形或棒状的小粒。在电镜下是由两层膜组成。内膜在不同的部位向内折叠形成嵴、脊可成搁板壮或成管状突起,是由双层膜的薄片构成,在嵴之间充满基质,其中含有蛋白质,上百种的酶及少量的DNA,内腔和嵴表面是线粒体主要的功能区域。

2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它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也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中心。C6H12+6O2→+6CO2+6H2O+674千卡。

(四)质体:

质体是绿色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通常呈颗粒壮分布于细胞质里。主要蛋白质和类脂组成,还含有不同的色素。由于所含色素和生理功能的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

叶绿体:主要存在于植物体绿色部分的薄壁组织细胞中尤以叶肉细胞为最多。它含有四种色素,即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和萝卜素。由于在不同种类是植物体中叶绿所含色素比列不同,叶绿颜色可以有深色、浅色差异。

叶绿素a呈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叶黄素呈黄色,胡萝卜素呈橙色或红色。

在高倍光镜下,叶绿体外围由双层膜包围里面充满有无色的基质,在基质中含有圆盘,叫做类囊体锥积而成,类囊体也叫基粒片层。一个叶绿体内可有40—60个基粒,基粒中类囊体的层数是从10—100片不等。

在基质中还有一些片层把基粒错综地连接起来,这些片层叫基质片层。

叶绿体的主要功能是光合作用。此外它也能合成自己的DNA、RNA和蛋白质等。6CO2+12H2O674千卡光能C6H12O6+6H2O+6O2↑

叶绿

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分成两个阶段:

光反应:叶绿素在光下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反应在类囊体上进行

暗反应:利用化学能从CO2 合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反应是在基质中进行。白色体:是一种不含色素的质体,也叫无色体。常存在于幼嫩或不见光的组织的细胞中。特别在贮藏组织的细胞中较多。通常成颗粒壮或不规则的形状。数目较多,多聚集于细胞核的附近。白色体在光的作用下能转变成叶绿体,有些白色体能合成淀粉、脂肪或蛋白质。

有色素:是含绿色以外色素的质体,所含色素为胡萝卜和黄素,故呈现黄色、红色或橙色。通常存在于花和果实中,但有时营养器官中也有。

(五)核蛋白体

核蛋白体是无膜结构的细胞器,常呈长圆形直径约150—250A,主要分布于内质网的表面或游离于细胞中,主要成分40%的蛋白质和约占60%RNA所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哈成蛋白质的主要成所。

(六)高尔基体:

高尔基体是由一些排列整齐的扁吏组成,每一个扁吏是由双层平行膜构成,一个高尔基体有4-8个扁吏叠生而成,吏的边缘可以不断形成细胞壁的物质,如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等。所以它的功能是参与细胞壁和质膜形成。

(七)溶酶体:

溶酶体是由单层膜围成,无内部结构,里面含有很多种水解酶类的一种细胞器。大小约为0.5—几个um。呈球形或圆球形。它的主要功能为:

①正常分解细胞内贮存物质。②自体吞噬。消化分解自身的局部细胞质或细胞器。

③自溶作用,即溶解衰老与不需要的细胞,以利分化及个体发育。

(八)圆球体:

它是直径约为0.5—1um的由单层膜围成的小圆颗粒,内含多种水解酶,它具有溶酶体的性质外还含有脂肪酶,能积累脂肪,起储存细胞作用。

(九)微体:

微体是直径约为0.2—1.5um的单层膜包围的圆球形小体,一般都与内质网相

连。由于所含酶系统的不同可以分为:

过氧化酶体:主要存在于叶肉细胞中。它与叶绿体、线粒相连参与醇酸循环,把光合作用中的乙醇酸转化成已糖。

乙醛循环体:主要出现在有粒种子散发时,它与圆球体线粒体相配合,把储藏的脂肪转化为米广类。

(十)微管微丝和细胞骨架:

微管:是一个直径约20—30um的中空圆筒,长达几个um由球状蛋白质亚单位组成。主要分布于靠近质膜的细胞质中。它的主要功能有:①构成细胞的网状支架维持细胞的形状固定和支持细胞器的位置。②参与形成纺锤丝并牵引染色体分裂和位移,与细胞器的位移相关。③参与细胞收缩和运动是纤毛鞭毛等运动器官的基本结构成分。④参与细胞内物质的运输。

微丝是有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直径为5—6um的细长丝。在细胞中常成出现。在每吏中由几条至20多条微丝组成。在细胞内横交织存在,具有收缩和运动功能。

所谓细胞骨架,也叫微染系统,它是由微管微丝中间纤微和微染四种不同粗细的蛋白质性质的纤微状细丝交织形的网络系统,也称细胞骨架。

三、液泡及细胞内含植物

(一)液泡的形成

液泡是细胞内含有水溶解的小腔,所含液泡液。幼嫩细胞不具有液泡或仅具有很多小而不明显的液泡。当细胞生态时代谢产物增多细胞从外界吸收大量水分,于是形成液泡或小液泡增大,彼此合并,最后形成一个液泡,占细胞整个体积的90%称中央液泡。这样细胞质和细胞核,被大的中央液泡所推移而靠近细胞壁。在细胞质与液泡接触部分具有一层很薄的膜称为液泡膜。

液泡中所含细胞液的主要成分是水,水中溶有细胞生命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代谢产物:如糖、脂肪、蛋白质、有机酸、单宁、植物碱、色素和无机盐等因此,可以细胞具有甜、酸、涩、苦等味道。细胞液的作用有:

(1)调节细胞的渗透压控制水分养分出入细胞(2)维持一定的膨压(3)参与物质的代谢活动。

(二)细胞内含物

细胞在生长分化过程中,原生质体不断进行新陈代谢活动陈胜的各种代谢产物叫细胞含物。

细胞内含物有的存在于细胞液中,有的存在于细胞质中,或两处均有存在。在内含中有的是贮藏物质,有的是胜利活性物质,有的代谢的中间产物。

1、藏的营养物质:

淀粉:是淀粉粒的形成时,先从白色体上的一点开始形成淀粉粒的核心,以环绕核心继续积累最后整个白色体全被淀粉所充满,由于白天和黑夜形成淀粉的量和淀粉含水量不同,使核心周围出现轮纹。各种植物淀粉粒的形态、大小、结构是不同的,这些特征可作为鉴定植物种类的特征之一。淀粉不溶于水,遇碘呈蓝色,这是淀粉的特制反映,可以根据这个反应鉴定淀粉。

淀粉粒有三种类型单粒:马铃薯

复粒:小麦、燕麦

半复粒:蚕豆、小麦

蛋白质:贮藏的蛋白质是没有生命的,和构成原生质的蛋白质不同。常以无定形或结晶状态存在于细胞中,称糊淀粉粒,蛋白质遇碘—碘化钾溶液呈黄色反应,可以根据这个反应鉴定蛋白质。蛋白质在油类种子中贮藏最多。如:胡桃、花生、大豆、芝麻等。

脂肪:是一种高能量的贮藏物质通常以油滴状态存在于细胞质内,折光率很强。用苏丹Ⅲ滴染立即呈现橙黄色或桔红色。普遍存在于植物种子和果实的细胞中。如:花生、芝麻等

3、生理活性物质:

细胞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一些含量很少,但对于细胞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物质。这些物质统称为生理活性物质,如:酶、维生素、植物激素等。生理活性物质保证细胞内一切生化反应的顺利进行,调节和控制植物生长发育繁殖一致遗传,变异等一系列生命活动过程。

4、其它物质:

a糖类,b有机物如: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等c单宁:是一种缺氮的有机化合物,有涩味、遇铁呈蓝色至黑色。d精油:一种挥发性的芳香物质。E花青素:是植物体内比较普遍存在的一种色素,通常溶解在细胞中。花青素的颜色与细胞液的酸碱等有关,酸性呈红色,碱性呈蓝色,中性呈紫色。F植物碱:是一种含旦的有机化合物,如咖啡碱、烟碱等。除此之外还有无机盐和一些结晶体等物质。

四、细胞壁

细胞壁是植物细胞显著特征之一,它是具有一定硬度和弹性的固体结构,是包围在植物细胞质膜的一层透明外壳,对细胞起着保护和巩固作用。

(一)细胞壁的结构:

细胞壁的结构和组成成分,因细胞的年龄种类和功能不同而有差异。它是由原生质体分泌的物质形成的,主要物质是果胶质和纤微素。根据细胞壁形成的先后,化学成分和结构方面的不同,壁可分为三层。

1、胞间层: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时,两个子细胞之间形成的一层薄膜。是细胞的最外一层,它是由果胶质或果胶酸钙和果胶酸镁所组成。胞间层对相邻两个细胞起连接和缓冲作用。也不会阻碍细胞的生长。

2、初生壁:在细胞生长时形成的细胞壁。在细胞分裂末期胞间层形成后,原生质添加在胞间层上,就构成初生壁。它具有弹性和可塑性,能随着细胞生长,不断增厚面积。

3、次生壁:细胞停止生长后细胞壁继续增生,所增厚的部分在初生壁的内侧,叫次生壁。一般厚约5—10um,它是由纤微素和其它非纤微素的物质构成。

所有植物细胞都具有细胞间层和初生壁,但并不都具有次生壁。

纹孔:细胞壁增厚时并不是全面均匀增厚,形成了许多薄壁区域。这些薄壁的区域叫纹孔。相邻细胞纹孔常常成对而生。纹孔是细胞间水分和物质交换的通道。根据纹孔加厚的情况不同,可以以下几种类型:

具缘纹孔:主要发生在次生壁强烈加厚的细胞上。

单纹孔:主要发生在薄壁细胞上。

半具缘纹孔:主要发生在厚壁细胞与薄壁细胞相邻的细胞壁上。

穿孔:有些植物细胞,细胞达成熟阶段,细胞壁局部溶解形成真正相通的小孔,叫穿孔。

胞间连丝:

在相邻的生活细胞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叫胞间连丝。

它们常成束存在,在纹孔处发生有时也可任意分布在整个细胞壁上。

(二)细胞壁的超微结构:

在电镜下,组成细胞壁的主要物质纤微素成纤微状的细丝交织排列组成细胞的骨架,其它组成壁壁的的物质如果果胶质,半纤微素木质等等填充在骨架的空隙中。葡萄糖→纤微素→基本纤丝或微团→微纤丝→大纤丝(微纤丝束)

(三)细胞壁的生长和特化:

细胞壁的特化:是指细胞生长分化过程中,由原生质体合成一些特殊的物质渗入壁内,改变壁的性质以适应一定功能。

木化:细胞壁上增加木质的叫木化。木化的细胞壁硬度和韧性增加,增强细胞的支持力。

角化:细胞壁中增加角质的叫角化。角化的细胞壁透水性降低,可减少对水分的散失,增强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栓化:细胞壁中增加栓质的叫栓化。栓化的细胞壁不透水,不透气,增加了保护作用。

矿化:细胞壁中增加矿质的叫矿化。矿化的细胞壁硬度增加从而增加植物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第三节植物细胞的分裂

一、细胞周期:

所谓细胞周期:是指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所经历的全部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分裂间期是细胞有丝

分裂的准备阶段,它包括以下三个时期

G1期、即DNA合成前期:细胞内合成RNA蛋白质和磷脂等

S期、即DNA合成期:DNA进行复制,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继续进行

G2期、即DNA合成后期:RNA和蛋白质合成继续进行。ATP

二、染色质和染色体

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的细丝状结构。染色体是指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质丝高度螺旋化,折叠宿短变粗的结构。

染色体的形状、大小随植物种类不同,所处的细胞分裂时期不同而异。一般常成杆状、V形、L形。每条染色体上有相对不着色而直径较小的主溢痕区域,叫着丝点。

染色体的数目因植物的种类不同而异。但在同一种生物中,每个细胞里的染色体数目一般总是恒定的。

一种生物的体细胞具有一定数目和大小,形状的染色体这些特征的总和叫染色体组型。生殖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只有体细胞染色体数目的一半,即生殖细胞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为单体倍体。用n表示。而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用2n表示。

三、有丝分裂:

高等植物的体细胞增殖主要是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的,它共分四个时期;

前期:是有丝分裂开始时期,当细胞进入有丝分裂前期,细胞核内的染色质丝逐渐汇合并缩短变粗形成染色体,同时核膜、核仁消失,开始从两极出现纺锤丝。

中期:染色体有规律地排列在细胞中部的赤道面上,形成赤道板。同时由两极伸出的纺锤丝与染色体上的着丝点相连,形成纺锤体。

后期:排列在赤道板上的每个染色体,由于纺锤丝的牵引作用,从着丝点处分开始向两极移动,这时每对染色体成为独立的染色体。

末期:到达两极的染色体逐渐变细变长,失去浓缩状态而最后成为细丝。这时新的核膜、核仁出现,形成了两个完整的子细胞核。同时位于赤道板的纺锤丝逐渐缩短变粗,形成成膜体。最后成膜体在赤道面互相融合成为细胞板。细胞板不断向四周扩展,最后与原来的细胞连接,构成新的细胞壁,并将母细胞的细胞质分隔为二。最后形成两个子细胞。

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由一个母细胞产生两个母细胞在遗传上完全相同的子细胞,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仍保持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即2n。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持续时间是不同的。它们随物种种类不同和所处环境条件不同而变化。前期通道常较长,可持续1—2小时甚至更长。中期较短,一般在5—15分钟,后期最短,仅2—10分钟,末期可在10—30分钟内完成的。四、减数分裂:

也叫成熟分裂,是高等植物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形成性c前所进行的细胞分裂。在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与纺锤丝的出现。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染色体积只复制一次,分裂结果形成四个子细胞,每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因此,叫减数分裂。减数分裂全过程包括两次连续的分裂,即减数第一次和二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分裂Ⅰ):

前期Ⅰ:经历时间很长,染色体变化复杂,前期Ⅰ又可分五个时期:

细线期:染色体在核内出现,成极细的线状。

偶线期:染色体配对。即来自父方和母方的形状,大小相似的两个染色体配对,此染色体叫同源染色体对。两染色体配对的现象叫联会。

粗线期:每对同源染色体缩短变粗。此时每条染色体纵裂。但着丝点不分开。所以,每对有四条染色单体。

双线期:每对同源染色体的四条单体开始分离,但在一点或更多点上保持接触,互相交叉外观上成()等形状,通过接触点断裂和与相关的另一条染色单体再连接引起染单体各段的相互交换。也就是染色体上遗传因子——基因的交换。

终变期:染色体更为缩短,核仁、核膜消失,纺锤体开始出现。

中期Ⅰ:成对的染色体移列细胞中部,即赤道板上出现纺锤体。

后期Ⅰ:由于纺锤丝的牵引,成对的染色体分开,各向两极的染色体为母细胞染色体数的一半。

末期Ⅰ:染色体到达两极后,重新出现核膜、核仁,纺锤体消失形成两个核,在赤道板处形成细胞板,将母细胞分成两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减数分裂Ⅱ)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经过较短的间期便开始了第二次分裂。它实际上是一般的有丝分裂。也可分为四个时期

前期Ⅱ:核膜、核仁再度消失,开始出现纺锤丝。

中期:染色体排列在赤道面上形成纺锤体。

后期:染色体从着丝点分开,分别向两极移动。

末期:染色体消失,核膜、核仁形成细胞壁。形成四个结合在一起的子细胞,叫四分体。以后分离成四个单独的子细胞,每个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一半(n)。

减数分裂的特点总结如下:

(1)减数分裂只发生在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

(2)减数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母细胞的半数。

(3)减数分裂由两次连续的分裂来完成,故形成四个子细胞称四分体。

(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有配对,交换分离等现象。

五、无丝分裂:

无丝分裂是一种最简单的分裂方式。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这种分裂方式称无丝分裂。也叫直接分裂。

细胞开始分裂时,首先是核仁分裂为二,随细胞核的伸长,核仁向核的两端移动,中部核膜向中央收缩横缢形成两个子核,然后,细胞质随之分裂,在两个子核之间产生新壁形成两个细胞。无丝分裂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如横缢、出芽等,最常见的是横缢。无丝分裂在低等植物中普遍存在,在高等植物中也较常见。

第三章植物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的生长,分化和组织形成

一、植物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细胞生长是指细胞体和重量的增长过程。

细胞分化是同源细胞逐渐变为结构、功能、生化特征相异的细胞的过程。

脱分化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又丢失其结构功能的典型特征而逆转到幼态的过程。

二、植物组织的概念:

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而又相互联系在一起执行共同生理功能的细胞群叫组织。

组成植物组织的细胞,其形态构造是和它们的生理功能相适应的。

第三节植物组织的类型。

植物体的组织种类很多,根据植物组织发育程度和生理功能以及形态结构上的差异,一般可分为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两大类。

一、分生组织

(一)概念:植物体内具有显著的细胞分裂特性的组织叫分生组织。一般位于植物体生长部位。

(二)类型:

1分生组织根据组织来源与发展可分为

a、原分生组织:位于根尖和茎尖先端的一部分细胞,是直接胚细胞保留下

来的。特点是细胞形小、壁薄质浓、核大并含有细胞壁无液泡或具小液

泡,细胞排列紧密,无细胞间隙,一般具有特久而强烈的分裂能力。

b、初生分生组织:是由分生组织衍生出来的细胞组成的,位于原分生组织

之后。它的特点是,细胞一边分裂另一边分化的组织。是完全未分化的

分生组织到分化完成的成熟组织之间的过渡类型。

c、次生分生组织:是由初生分生组织产生的薄壁组织在一定条件下恢复分

裂机能转化而成的。例如位于根,茎中的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

3、分生组织根据植物体内的发生部位可分为:

顶端分生组织

侧生分生组织

居间分生组织

二、成熟组织

分生组织分裂所产生的细胞经过生成和分化逐渐转化变为成熟组织。在一般情况下,不再进行分裂,因此又对称为永久组织。成熟组织因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可分五种。

(一)薄壁组织:

该组织在植物体内分布很广,它遍布植物体的各处而与其它组织联系在一起。成为植物体的基本部分,因此又称基本组织。

它的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排列疏松,具有明显的胞间隙,细胞质中含有较大的液泡。它具有同化,贮藏,吸收和通气等功能。根据它的主要生理功能,又将其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同化组织:

贮藏组织:特化为贮水组织

吸收组织

通气组织

传递细胞:是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具内突生长的细胞壁和发达的胞间丝。(二)保护组织

分布于植物体器官的表面是一层或数层细胞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蒸腾,防止水分过度丧失,防止机械损伤和避免其它生物的侵害。根据来源和特征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种类型表皮

周皮

1、表皮:是一层连续的组织,包被在整个植物体的表面。通常由一层细胞组成。它的结构特点是活细胞,细胞形状扁平,排列紧密,无胞间隙,一般不含叶绿体。表皮细胞外壁常有角质层和蜡质层等,以增强保护机能。表皮细胞之间常分布有气孔和表皮毛。气孔器由两个保卫细胞和气孔所组成。气孔是植物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表皮毛的存在加强了表皮的保护作用。

2、周皮:是在表皮遭受破坏失去保护机能后代替表皮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它是由次生分组织—木栓形成层活动产生的。属于次生保护组织。木栓层、木栓形成

层和栓内层合称为周皮。

皮孔是在周皮形成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在老的树上,无数次周皮的积累以及形成层以外的韧皮部分一起称为树皮。

(三)输导组织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运输水分和营养物质的组织,分布于木质部和韧皮部内。它的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两端相连接变成贯穿植物体各器官的连续通道。根据其结构和输送物质的不同,可分为两类:

1导管和管胞

(1)导管:是被子植物的输水组织,每个导管是由许多管状的死细胞以端壁相连接组成。导管形成时,细胞壁木化加厚的方式有各种不同的情况,因而呈现各种不同的花纹。根据导管壁增厚方式的不同,可以把导管分为五种类型:

环纹导管

螺纹导管

梯纹导管

网纹导管

孔纹导管

(2)管胞:是蕨类植物和裸子植物的唯一输水组织,每一个管胞是一个细胞,细胞狭长而两端斜尖,略呈纺锤形。细胞壁增厚并木化。根据细胞壁增厚的方式不同,可分为环纹、螺纹、梯纹、网纹和纹孔管胞。管胞的长度介于0.1毫米至数厘米之间,一般长约1-2毫米。各管胞成纵向排列,彼此以斜端互相帖合。2筛管和筛胞

1)筛管:筛管是被子植物输送有机养分的组织,是由多个活细胞上下连接而成的管状结构。它的主要特点是筛管分子为长形的薄壁细胞,细胞是生活的,但成熟后核消失。筛管分子间连接的横壁上有许多小孔,叫筛孔。具有筛孔的横壁叫筛板。

在筛管分子的侧面常有一个或几个薄壁细胞相伴生在一起,称为伴胞。伴胞是活细胞,有着浓厚的细胞质和明显的细胞核。伴胞和筛管分子是由一个母细胞分裂而来的。它们之间稠密的胞间连丝相通。因此,伴胞的功能与筛管的物质运输有关。光合产物在筛管中长途运输的速率每小时可达10-100厘米或更多。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 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B) E =0,r Q U 04επ= . (C)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D)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2 )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 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 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 B . . (B) 2 r 2B . (C) -r 2B sin . (D) -r 2 B cos .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O R r P Q n ?B ?α S D I S V B ?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 导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6.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A) R I π20μ. (B) R I 40μ. (C) 0. (D) )1 1(20π -R I μ. (E) )1 1(40π +R I μ. [ ] 7.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而成,每厘米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r 为(真空磁导率 =4 ×10-7 T ·m ·A -1 ) (A) ×102 (B) ×102 (C) ×102 (D) [ ] y z x I 1 I 2 O R I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上课讲义

植物学知识点总结

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一. 1.植物:一般有叶绿素,自养;无神经系统,无感觉,固着不动。 2.植物界被子植物 种子植物雌蕊植物维管束植物 裸子植物高等植物 蕨类植物 苔藓植物颈卵器植物 真菌 细菌菌类植物 卵菌 黏菌 孢子植物地衣地衣植物 褐藻 红藻非维管束植物 蓝藻低等植物 绿藻 黄藻藻类植物 金藻 甲藻 硅藻 裸藻 轮藻

3.生物界的分。 ○1二界系统:植物界(光合,固着)、动物界(运动,吞食); ○2三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变形虫,具鞭毛,能游动的单细胞群体); ○3四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原始核); ○4五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 ○5六界系统:植物界、动物界、原生生物界、原核生物界、菌物界、非细胞生物界(病毒、类病毒) 区别: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 4.植物作用 □1植物在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功能 ◇1合成作用(光合作用): 6CO2+6H2O→C6H12O6+6O2(三大宇宙作用)○1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 ○2将光能转化为可贮存的化学能; ○3补充大气中的氧。 ◇2分解作用(矿化作用) 复杂有机物→简单无机物 意义:a、补充光合作用消耗的原料 b、使自然界的物质得以循环 □2植物与环境 ○1净化作用:对大气、水域及土壤的污染具有净化作用,其途径是吸收,吸附,分解或富集。 ○2监测作用: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敏感的植物。

○3植物对水土保持、调节气候的作用。 ○4美化环境。 ○5其它:杀菌(散发杀菌素);减低噪音等等。 □3植物与人类 人类的衣、食、住、行、医药及工业原料等都直接或间接大部分与植物有关;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一.1.细胞概念 细胞(cell) 是构成植物和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2.细胞学说的内容 ○1植物与动物的组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的细胞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成 ○3卵细胞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可以分裂形成组织 病毒是目前已知最小的生命单位,仅由蛋白质外壳包围核酸芯所组成 二.原生质(化学和生命基础) 原生质是细胞活动的物质基础,可以新陈代谢。原生质有着相似的基本成分。1.水和无机物:原生质含有大量的水,一般占全重的60-90%。原生质中还含 有无机盐及许多呈离子状态的元素,如铁、锌、锰、镁、钾、钠、氯等。2.有机化合物 ○1蛋白质:蛋白质分子由20多种氨基酸组成;结构蛋白、活性蛋白、储藏蛋白; ○2核酸:含有核糖的核糖核酸(RNA),含有脱氧核糖的脱氧核糖(DNA);

目前最全大学物理电磁学题库包含答案(共43页,千道题)

大学物理电磁学试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 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有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高斯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E )高斯定理仅适用于具有高度对称性的电场。 [ ] 2. 在已知静电场分布的条件下,任意两点1P 和2P 之间的电势差决定于: (A)1P 和2P 两点的位置。 (B)1P 和2P 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C)试验电荷所带电荷的正负。 (D)试验电荷的电荷量。 [ ] 3. 图中实线为某电场中的电力线,虚线表示等势面,由图可看出: (A)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B)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C)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D)C B A E E E <<,C B A U U U >> [ ] 4. 如图,平行板电容器带电,左、右分别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1与ε2的介质, 则两种介质内: (A)场强不等,电位移相等。 (B)场强相等,电位移相等。 (C)场强相等,电位移不等。 (D)场强、电位移均不等。 [ ] 5. 图中,Ua-Ub 为: (A)IR -ε (B)ε+IR (C)IR +-ε (D)ε--IR [ ] 6. 边长为a 的正三角形线圈通电流为I ,放在均匀磁场B 中,其平面与磁场平行,它所受磁力矩L 等于: (A) BI a 221 (B)BI a 234 1 (C)BI a 2 (D)0 [ ]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势 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与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 (B) E =0,r Q U 04επ=. (C) 204r Q E επ=,r Q U 04επ= . (D) 204r Q E επ=,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 2)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α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 向外为正)为 (A) πr 2B . 、 (B) 2 πr 2B . (C) -πr 2B sin α. (D) -πr 2B cos α.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 霍尔系数等于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导线可以 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就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y z x I 1 I 2

大学物理电磁学复习题含答案

题8-12图 8-12 两个无限大的平行平面都均匀带电,电荷的面密度分别为1σ和2σ,试求空间各处场强. 解: 如题8-12图示,两带电平面均匀带电,电荷面密度分别为1σ与2σ, 两面间, n E ? ?)(21210σσε-= 1σ面外, n E ? ?)(21210 σσε+-= 2σ面外, n E ?? )(21210 σσε+= n ? :垂直于两平面由1σ面指为2σ面. 8-13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内的电荷体密度为ρ,若在球内挖去一块半径为r <R 的小球体,如题8-13图所示.试求:两球心O 与O '点的场强,并证明小球空腔内的电场是均匀的. 解: 将此带电体看作带正电ρ的均匀球与带电ρ-的均匀小球的组合,见题8-13图(a). (1) ρ+球在O 点产生电场010=E ? , ρ- 球在O 点产生电场'd π4π34 3 0320 OO r E ερ =? ∴ O 点电场'd 33 030OO r E ερ=?; (2) ρ+ 在O '产生电场'd π4d 34 30301OO E ερπ='? ρ-球在O '产生电场002='E ? ∴ O ' 点电场 0 03ερ= ' E ?'OO 题8-13图(a) 题8-13图(b) (3)设空腔任一点P 相对O '的位矢为r ? ',相对O 点位矢为r ? (如题8-13(b)图) 则 0 3ερr E PO ??= ,

3ερr E O P ' - ='??, ∴ 0 003'3)(3ερερερd OO r r E E E O P PO P ? ?????=='-=+=' ∴腔内场强是均匀的. 8-14 一电偶极子由q =1.0×10-6C 的两个异号点电荷组成,两电荷距离d=0.2cm ,把这电偶极子放 在1.0×105N ·C -1 的外电场中,求外电场作用于电偶极子上的最大力矩. 解: ∵ 电偶极子p ? 在外场E ?中受力矩 E p M ? ???= ∴ qlE pE M ==max 代入数字 4536max 100.2100.1102100.1---?=?????=M m N ? 8-15 两点电荷1q =1.5×10-8C ,2q =3.0×10-8C ,相距1r =42cm ,要把它们之间的距离变为2r =25cm ,需作多少功? 解: ? ? == ?=2 2 2 1 0212 021π4π4d d r r r r q q r r q q r F A εε??)11(2 1r r - 61055.6-?-=J 外力需作的功 61055.6-?-=-='A A J 题8-16图 8-16 如题8-16图所示,在A ,B 两点处放有电量分别为+q ,-q 的点电荷,AB 间距离为2R ,现将另一正试验点电荷0q 从O 点经过半圆弧移到C 点,求移动过程中电场力作的功. 解: 如题8-16图示 0π41 ε= O U 0)(=-R q R q 0π41ε= O U )3(R q R q -R q 0π6ε- = ∴ R q q U U q A o C O 00 π6)(ε= -= 8-17 如题8-17图所示的绝缘细线上均匀分布着线密度为λ的正电荷,两直导线的长度和半圆环的半径都等于R .试求环中心O 点处的场强和电势. 解: (1)由于电荷均匀分布与对称性,AB 和CD 段电荷在O 点产生的场强互相抵消,取θd d R l = 则θλd d R q =产生O 点E ? d 如图,由于对称性,O 点场强沿y 轴负方向

大学《植物学讲义

第七章被子植物的分类基础 教学目的:了解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掌握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掌握植物的鉴定方法,了解北方常见科、属、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分布及利用等。 重点难点: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术语;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及使用。 第一节被子植物的分类方法 一、分类学及其发展 分类学的任务不仅识别物种、鉴定名称,而且要阐明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自然分类系统。 分类学识随着各门学科的发展而发展的。被子植物的分类是以植物的形态特征为主要依据,即根据花、果实、茎、叶等器官的形态特征进行分类。随着解剖学、生态学、细胞学、生物化学、遗传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植物分类也吸收了这些学科的研究方法,因而分类学出现了许多新的研究方向。如化学分类学、染色体分类学、实验分类学、数值分类学等。 二、分类系统 (一)人为分类系统与自然分类系统 (二)恩格勒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三)哈钦松系统主要依据、主要观点 第二节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知识 一、茎的形态术语 (一)根据茎的性质、寿命划分 依茎中木质含量多少分为木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茎含木质多,坚硬,寿命长。其中主干明显且高大的为乔木;基部分枝,主干不明显且较矮的植物为灌木,仅基部木质,上部不甚木质的矮小植物为半灌

木。另外,茎细长而不能直立的为藤本。

草本植物含木质少,多汁,较柔软。又分为一年生、二年生、多年生草本。(二)根据茎的生长习性划分 1、直立茎多数植物的茎背地生长,直立地面,如小麦,玉米等。 2、平卧茎茎平卧地上,如蒺藜,地锦等。 3、匍匐茎茎平卧地面,节上生根,如甘薯等。 4、缠绕茎茎细而软,不能直立,只能缠绕在支持物上向上生长,如牵牛等。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 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大学物理电磁学知识点总结”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 大学物理电磁学总结 一、三大定律库仑定律:在真空中,两个静止的点电荷q1 和q2 之间的静电相互作用力与这两个点电荷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沿着两个点电荷的连线,同号电荷相斥,异号电荷相吸。 uuu r q q ur F21 = k 1 2 2 er r ur u r 高斯定理:a) 静电场:Φ e = E d S = ∫ s ∑q i i ε0

(真空中) b) 稳恒磁场:Φ m = u u r r Bd S = 0 ∫ s 环路定理:a) 静电场的环路定理:b) 安培环路定理:二、对比总结电与磁 ∫ L ur r L E dl = 0 ∫ ur r B dl = 0 ∑ I i (真空中) L 电磁学 静电场 稳恒磁场稳恒磁场

电场强度:E 磁感应强度:B 定义:B = ur ur F 定义:E = (N/C) q0 基本计算方法:1、点电荷电场强度:E = ur r u r dF (d F = Idl × B )(T) Idl sin θ 方向:沿该点处静止小磁针的N 极指向。基本计算方法:ur q ur er 4πε 0 r 2 1 r ur u Idl × e r 0 r 1、毕奥-萨伐尔定律:d B = 2 4π r 2、连续分布的电流元的磁场强度: 2、电场强度叠加原理: ur n ur 1 E = ∑ Ei = 4πε 0 i =1

r qi uu eri ∑ r2 i =1 i n r ur u r u r 0 Idl × er B = ∫dB = ∫ 4π r 2 3、安培环路定理(后面介绍) 4、通过磁通量解得(后面介绍) 3、连续分布电荷的电场强度: ur ρ dV ur E=∫ e v 4πε r 2 r 0 ur ? dS ur ur λ dl ur E=∫ er , E = ∫ e s 4πε r 2 l 4πε r 2 r 0 0 4、高斯定理(后面介绍) 5、通过电势解得(后面介绍) 几种常见的带电体的电场强度公式: 几种常见的磁感应强度公式:1、无限长直载流导线外:B = 2、圆电流圆心处:电流轴线上:B = ur 1、点电荷:E = q ur er 4πε 0 r 2 1

大学物理电磁学综合复习试题

电学 一、选择题: 1.图中所示曲线表示某种球对称性静电场的场强大小E 随径向距离r 变化的关系,请指出该电场是由下列哪一种带电体产生的: A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 .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 .点电荷; D .外半径为R ,内半径为R /2的均匀带电球壳体。 ( ) 2.如图所示,在坐标( a ,0 )处放置一点电荷+q ,在坐标(a ,0)处放置另一点电荷-q 。P 点是x 轴上的一点,坐标为(x ,0)。当a x >>时,该点场强的大小为: A . x q 04πε ; B . 3 0x qa πε ; C . 3 02x qa πε ; D .2 04x q πε 。 ( ) 3.在静电场中,下列说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 A .带正电的导体,其电势一定是正值; B .等势面上各点的场强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处,电势也一定为零; D .场强相等处,电势梯度矢量一定相等。 ( ) 4.如图所示为一沿轴放置的无限长分段均匀带电直线,电荷线密度分别为()0<+x λ和 ()0>-x λ,则o — xy 坐标平面上P 点(o ,a ) A .0; B .a i 02πελ?; C .a i 04πελ?; D .a j i 02) (πελ??+。 ( ) -a x -Q +q P

5.如图,两无限大平行平板,其电荷面密度均为+σ,则图中三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 0εσ,0,0εσ; B .0,0 εσ,0; C . 02εσ,0εσ,02εσ; D . 0,0 2εσ ,0。 ( ) 6.如图示,直线MN 长为l 2,弧OCD 是以N 点为中心,l 为半径的半圆弧,N 点有点电荷+q ,M 点有点电荷-q 。今将一实验电荷+q ,从O 点 出发沿路径OCDP 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 则电场力作功: A .A <0,且为有限常量; B .A >0,且为有限常量; C .A =∞; D .A =0。 ( ) 7.关于静电场中某点电势值的正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置于该点的实验电荷的正负; B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场力对实验电荷作功的正负; C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电势零点的选取; D .电势值的正负取决于产生电场的电荷的正负。 ( ) 8.一个未带电的空腔导体球壳,内半径为R ,在腔内离球心的距离为d 处(d

植物学讲义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植物细胞 一、细胞学说: 时间:1838-1839 提出人: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 中心含义:一切生物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意义:将整个生物界统一起来。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植物体上的每个细胞都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潜能,这种能力即细胞的全能性。 二、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影响植物细胞形状和大小的因素:遗传因素(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 三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原生质体 概念:由原生质构成的一切细胞结构的总称,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形态概念)。 原生质:构成生物细胞的一切生活物质,是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物质基础(物质概念)。 1 细胞膜(原生质膜) (1)亚显微结构 单位膜:在电镜下由3 层结构组成一个单位的膜。组成:蛋白质+磷脂双分子层+蛋白质 (2)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构成膜的蛋白质和磷脂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3)特点:具有选择透性 (4)细胞膜的功能: 控制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保持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接受和传递遗传信息; 参与细胞识别;抗病菌;胞饮等 2 细胞核 (1)数量、形状、位置与细胞种类、活动等有关。(2)细胞核的结构 核膜:双层膜,有核孔,作用-控制细胞核与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流和信息交换。 核仁:折光强的小球体,作用-合成与贮存RNA的场所。 核质:透明胶状物,由染色质和核液组成。染色质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是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染色质与染色体的区别: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2种形态。

(3)细胞核的功能: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调节和控制细胞的各种生理活动。 3 细胞质-包括细胞器和细胞质基质2 部分 细胞器:细胞质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特定生理功能的微结构(微器官)。 叶绿体 质体(植物体特有的)有色体 白色体 叶绿体: 色素-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 结构(幻灯片18)-双层膜、基粒(由类囊体组成的柱状单位)、基质片层和基质 作用: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在基粒上进行,暗反应在基质中进行。 有色体:色素-叶黄素、胡萝卜素结构:双层膜,无内部结构作用:积累淀粉、脂类、传粉等 白色体:不含色素,主要作用合成和储存淀粉、脂类 3 种质体之间的转化 线粒体结构:双层膜+基质,内膜内突形成嵴(上有嵴粒)作用:呼吸代谢的场所。 内质网结构:单层膜形成的网状管道系统。类型-粗糙型,光滑型 作用:粗糙型主要合成运输蛋白质;光滑型主要合成运输类脂和多糖 细胞质膜—内质网—核外膜相邻细胞 高尔基体:结构-单层膜形成的囊状结构,边缘形成小泡。作用:合成、加工运输分泌物(多糖及糖蛋白)。液泡(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单层膜内部为细胞液,含多种成分 作用-贮藏(糖、酸、丹宁、晶体、花色素(又称为花青素或花青苷)(酸性显红、碱性显蓝、中性显紫);参与各种代谢;维持细胞形状,利于物质交换。 微梁系统:微管和微丝 微管:由微管蛋白组成的空心管状结构微丝:由类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组成的实心丝状结构 作用:二者构成细胞内的骨架系统,起支撑作用,维持细胞的形状; 控制细胞器的运动并与细胞分裂等有关 核糖体:又称核糖核蛋白体组成:大亚基+小亚基成分:RNA和蛋白质 作用: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分布:粗糙型内质网、核外膜、叶绿体、线粒体等 2)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内无特殊结构的胶体系统 特点:处在不断的运动状态,运动方向与微管和微丝的排列方式有关。 功能:保持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器之间物质运输的介质;是各种生化反应的场所,为细胞器提供原料。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试卷及答案word版本

学习资料 大学物理试卷 (考试时间 120分钟 考试形式闭卷) 年级专业层次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共30分 每小题3分) 1.如图所示,两个“无限长”的共轴圆柱面,半径分别为R 1和R 2,其上均匀带电,沿轴线方向单位长度上的带电量分别为1λ和2λ,则在两圆柱面之间,距离轴线为r 的P 点处的场强大小E 为: (A )r 012πελ. (B )r 0212πελλ+. (C ))(2202r R -πελ. (D )) (2101R r -πελ. 2.如图所示,直线MN 长为l 2,弧OCD 是以N 点为中心,l 为半径的半圆弧,N 点有正电荷+q ,M 点有负电荷-q .今将一试验电荷+q 0从O 点出发沿路径OCDP 移到无穷远处,设无穷远处电势为零,则电场力作功 (A ) A < 0且为有限常量.(B ) A > 0且为有限常量. (C ) A =∞.(D ) A = 0. 3.一带电体可作为点电荷处理的条件是 (A )电荷必须呈球形分布. (B )带电体的线度很小. (C )带电体的线度与其它有关长度相比可忽略不计. (D )电量很小. 4.下列几个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 (A )电场中某点场强的方向,就是将点电荷放在该点所受电场力的方向. (B )在以点电荷为中心的球面上,由该点电荷所产生的场强处处相同.

学习资料 (C )场强方向可由q F E /ρρ=定出,其中q 为试探电荷的电量,q 可正、可负,F ρ 为试探 电荷所受的电场力. (D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在图(a )和(b )中各有一半径相同的圆形回路1L 、2L ,圆周内有电流1I 、2I ,其分布相同,且均在真空中,但在(b )图中2L 回路外有电流3I ,P 1、P 2为两圆形回路上的对应点,则: (A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ρρρ (B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 ρρρ (C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ρρρ (D )212 1 ,d d P P L L B B l B l B ≠?≠???ρ ρρρ 6.电场强度为E ρ的均匀电场,E ρ 的方向与X 轴正向平行,如图所示.则通过图中一半径 为R 的半球面的电场强度通量为 (A )E R 2π.(B )E R 22 1 π. (C )E R 22π. (D )0 7.在静电场中,有关静电场的电场强度与电势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场强大的地方电势一定高. (B )场强相等的各点电势一定相等. (C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不一定为零. (D )场强为零的点电势必定是零. 8.正方形的两对角上,各置点电荷Q ,在其余两对角上各置电荷q ,若Q 所受合力为零,则Q 与q 的大小关系为 (A )q Q 22-=. (B )q Q 2-=. (C )q Q 4-=. (D )q Q 2-=. 9.在阴极射线管外,如图所示放置一个蹄形磁铁,则阴极射线将 (A )向下偏. (B )向上偏. (C )向纸外偏. (D )向纸内偏.

植物学答案上课讲义

植物学答案

植物学答案 一、名解词释 线粒体:在真核生活细胞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细胞器,与呼吸作用有关,双层膜,内膜向基质内褶叠形成嵴,分布着基粒,是细胞的能量代谢中心。核糖体:一种无膜结构的细胞器,由两个半圆形的亚单位组成,其唯一功能是将氨基酸组装成肽链,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等真核自养生物细胞内的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一种质体,由基质片层和基粒片层组成,双层膜,是细胞的能量转换中心。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陈代谢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 期、G2和M期。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初生分生组织:由原分生组织衍生而来,一方面继续进行着细胞分裂,一方面已经开始初步分化,是原分生组织到成熟组织之间的过渡类型。 次生分生组织:由某些成熟组织经过脱分化、恢复分裂功能转化而来的产生次生结构的分生组织。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皮孔:周皮上的通气结构,产于原先茎的表皮的气孔之下,是补充细胞增生形成的突破口。 传递细胞:一些特化的薄壁细胞,具有胞壁向内生长的特性,行驶物质短途运输的生理功能。

大学物理电磁学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均匀磁场的磁感强度B 垂直于半径为r 的圆面.今以该圆周为边线,作一半球面S ,则通过S 面的磁通量的大小为 (A) 2 r 2B . (B) r 2B . (C) 0. (D) 无法确定的量. [ B ] 2、在磁感强度为B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B . (B) 2 r 2B . (C) - r 2B sin . (D) - r 2B cos . [ D ] 3、有一个圆形回路1及一个正方形回路2,圆直径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二者中通有大小相等的电流,它们在各自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之比B 1 / B 2为 (A) 0.90. (B) 1.00. (C) 1.11. (D) 1.22. [ C ] 4、如图所示,电流从a 点分两路通过对称的圆环形分路,汇合于b 点.若ca 、bd 都沿环的径向,则在环形分路的环心处的磁感强度 (A)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内. (B) 方向垂直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纸外. (C)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且指向b . (D) 方向在环形分路所在平面内,且指向a . (E) 为零. [ E ] 5、通有电流I 的无限长直导线有如图三种形状, 则P ,Q ,O 各点磁感强度的大小B P ,B Q ,B O 间的关系为: (A) B P > B Q > B O . (B) B Q > B P > B O . (C) B Q > B O > B P . (D) B O > B Q > B P . [ D ] 6、边长为l 的正方形线圈,分别用图示两种方式通以电流I (其中ab 、cd 与正方 形共面),在这两种情况下,线圈在其中心产生的磁感强度的大小分别为 (A) 01 B ,02 B . (B) 01 B ,l I B 0222 . (C) l I B 0122 ,02 B . a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吉林农业大学 2015级植物学复习范围适用于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 lq 如本资料有什么失误,请见谅,欢迎您进行斧正。

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 1.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区别P6 2.原生质与原生质体的区别P9 原生质:构成细胞的生活物质称为原生质,它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由原生质组成的各种细胞结构,统称为原生质体 3.细胞壁的分层P10 中层,初生壁,次生壁 4.质体的三种类型P19 叶绿体,有色体,白色体(造粉体,造蛋白体,造油体) 5.溶酶体的三种功能P23 异体吞噬,自体吞噬,细胞自溶反应

6.后含物的名词解释P25 植物细胞生活过程中,由于新陈代谢活动产生一些储藏物质,代谢中间产物以及废物等,这些物质统称为后含物。 7.细胞周期的解释P28 细胞周期是指从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细胞分裂结束之间细胞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8淀粉的三种类型 单粒淀粉,复粒淀粉,半复粒淀粉 9.双层膜的细胞器 质体,线粒体 10.细胞学说提出人物 施莱登,施旺 11.细胞学说的内容与意义 内容:(1)所有动植物均由细胞构成 (2)所有细胞均由其他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 (3)卵和精子都是细胞 (4)单个细胞分裂可形成组织 意义:细胞学说的创立,使动植物在细胞水平上得到了统一,为进化论辩证唯物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1.简单组织与复合组织的比较P33 由同一种类型的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简单组织,由多种类型细胞构成的组织,称为复合组织。

2.分生组织的分类P33,34 部位分类: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居间分生组织 性质来源分类: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次生分生组织 3.保护组织P35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4.传递细胞P39 这是一类特化的薄壁细胞,它们显著的特征是具有细胞壁内突生长特性和具发达的胞间连丝。 5.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P40 6.导管的5种类型P44 环纹导管,螺纹导管,梯纹导管,网纹导管,孔纹导管 7.侵填体的名词解释P44 在较老导管周围,薄壁或射线细胞体积增大,从导管侧壁纹孔向导管内生长,形成大小不等的囊状突出物,最终将导管堵塞。 8.分泌结构的分类P46 外分泌结构,内分泌结构 9.有限维管束与无限维管束的比较P50 无限:木质部和韧皮部之间存在分生组织,可以继续增粗。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卷试题与标准标准答案.doc

大学电磁学习题 1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 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 Q,设无穷远处的电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 r 的 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0,U Q 4 . R (B) E=0,U Q 4 .0 r (C) E Q , U Q 4 0r 2 4 . 0r (D) E Q , U Q 4 0r 2 4 0 R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 (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 倍.(B) 2 2 倍. (C) 4 倍.(D) 4 2 倍.[] Q O r R P (O+2)在同一电场中且 3.在磁感强度为B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 S,S 边线所在平面 S 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 n 与 B 的夹角为,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 (取弯面 向外为正 )为 (A) r2B.. (B) 2 r 2B. (C) - r 2Bsin .(D) - r2Bcos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 D,横截面积为 S,放置 在磁感强度为 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 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则此 D 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A) VDS .(B) IBV . IB DS (C) VS .(D) IVS . IBD BD (E) VD .[] IB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 y 轴的 正方向, I2沿 z 轴负方向.若载流 I 1 的导线不能动,载流 I2 的导 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 x 轴转动.(B) 沿 x 方向平动.z (C) 绕 y 轴转动.(D) 无法判断.[] B n B I V S y I1x I2

大学植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植物学 一、名词解释 1、呼吸作用:生活细胞内的有机物,在酶的参与下,逐步氧化分解并释放能量的过程。 2、细胞:生物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 3、生物入侵:指一个物种跨越其自然历史发生和分布范围而被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带到新的地 理区域。是指当非土著种进入一个过去不曾分布的地区,并能存活、繁殖,形成野化种群,其种群的进一步扩散已经或将要造成明显的环境和经济后果,这一过程称为生物入侵。 4、植物区系: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时期、某一分类群、某类植被等所有植物种类的总称。 5、生态因子:环境中对植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 6、植物群落:在特定空间或特定生境下,具有一定的植物种类组成和空间结构、各种植物之间 以及植物与环境之间彼此影响、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外貌及结构,包括形态结构与营养结构,并具有特定功能的植物集合体。 7、监测植物:对有毒气体特别敏感的植物,可利用它们来监测有毒气体的浓度,指示环境污染 程度,这种植物就称为监测植物。 8、植物组织:由形态结构相似、功能相同的一种或数种类型的细胞组成的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组成植物器官的基本结构单位。 9、生态类群:在相似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经过相似的自然选择和进化,对某一项生态因子形成 相似的可遗传的适应特征(包括形态、结构、生理、生长发育等),从而具有相似的需求性和耐性范围,这群植物组合即为一种生态类群。 10、季相:群落随着气候季节性交替,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 11、热带雨林:由喜湿耐荫种类组成的层外植物丰富、高大茂密,并终年常绿的森林植被。 二、填空 1、植物营养器官包括:根、茎、叶 2、植物的双名法:林奈创立。即给植物物种的命名用两个拉丁词或拉丁化形式的词构成的方法。 3、岛屿上的物种数目决定于面积大小、隔离程度、族群遗传、生理行为生态、族群动态、种间关系、物种多样性。 4、被子植物的两个纲:单子叶植物纲和双子叶植物纲。 5、根据性质、特征可将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分为哪些类型:非生物因子: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植物因子、动物因子、人为因子 6、从地理因素分析物种的形成和分布:异地(域)物种形成、同地(域)物种形成、平行物种形成 7、每个种对生态因子的适应范围大小指:生态幅 8、发生于零下低温,植物细胞结冰受伤害现象:冻害 9、起源于热带的植物遇到零度以上的低温造成的伤害:冷害 10、光合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强称:光饱和点 11、随着季节的变化,植物按一定的顺序通过它的发育期,即从幼苗、成苗、开花、结实到休眠这种有节律的变化(它与温度条件相联系,受纬度和海拔的影响)称为植物的物候现象。 12、水生植物的分类: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海生植物 13、(植物)密度:指单位面积上的植物株数。 14、热带雨林分布的三个主要地区:美洲热带雨林区、非洲雨林区、印度—马来亚雨林区。 15、沼泽发育过程由低级到高级阶段:因此有富养沼泽(低位沼泽)、中养沼泽(中位沼泽)和贫养沼泽(高位沼泽)之分。 16、植物对环境保护的作用包括: 1 净化环境

大学物理电磁学部分总结

电磁学部分总结 静电场部分 第一部分:静电场的基本性质和规律 电场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态,它同实物一样也具有能量、动量、质量等属性。静电场的物质特性的外在表现是: (1)电场对位于其中的任何带电体都有电场力的作用 (2)带电体在电场中运动,电场力要作功——电场具有能量 1、描述静电场性质的基本物理量是场强和电势,掌握定义及二者间的关系。 电场强度 电势 2、反映静电场基本性质的两条定理是高斯定理和环路定理 要掌握各个定理的内容,所揭示的静电场的性质,明确定理中各个物理量的含义及影响各个量的因素。重点是高斯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3、应用 (1)、电场强度的计算 a)、由点电荷场强公式 及场强叠加原理 计 算场强 q F E = ? ∞?==a a a r d E q W U 0∑??= ?=Φi S e q S d E 0 1 ε ?=?0 r d E L 020 41r r q E πε=i i E E ∑=

一、离散分布的点电荷系的场强 二、连续分布带电体的场强 其中,重点掌握电荷呈线分布的带电体问题 b)、由静电场中的高斯 定理计算场源分布具有高度对称性的带电体的场强分布 一般诸如球对称分布、轴对称分布和面对称分布,步骤及例 题详见课堂笔记。还有可能结合电势的计算一起进行。 c)、由场强和电势梯度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场强(适用于电势容易计算 或电势分布已知的情形),掌握作业及课堂练习的类型即可。 (2)、电通量的计算 a)、均匀电场中S 与电场强度方向垂直 b)、均匀电场,S 法线方向与电场强度方向成θ角 2041i i i i i i r r q E E πε∑=∑=??π==0 204d r r q E d E εU gradU E -?=-= ) (k z U j y U i x U ??+??+??-=

大学《植物学》讲义1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植物界的基本概况和研究植物的重要性,以及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了解植物学和分支学科的研究内容,明确学习目的,掌握植物学的学习方法。 难点重点:植物的分类及重要作用。 一、植物的类群及多样性 地球上生存的植物种类极其丰富,仅目前已知的植物种类已达50多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为25万余种。它们的大小、形态、结构、寿命、生活方式、营养方式及生态特性等方面表现为多年多样,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植物界。从以下几方面充分体现物种的多样性: 1.地理分布: 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是极为广泛的,可说是无处不有。 2.个体大小: 植物在形体大小上差异极大。最小的植物只有几个微米,也有高达100米的高大乔木。 3.形态结构: 植物界中最简单的植物只有1个细胞,随着植物的演化发展,植物由单细胞发展到多细胞的线状体,再由线状体发展到叶状体,最后达到具有根、茎、叶分化的高等植物,因而形成了在结构上简繁不等的植物界。根据植物的这种进化系统,植物界可以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及被子植物。4.营养方式: 植物界中,大多数植物为自养型植物(绿色植物),另一类为非绿色植物。又称异养型植物。 5.寿命长短: 各种植物的寿命长短不等。木本植物一般可以生活多年,草本植物有一年生、二

年生及多年生之分。有些生长在沙漠里的植物,其生活周期仅为几周,故称短命植物或类短命植物。 6.生境: 植物界中大多数植物生活在陆地上,统称为陆生植物(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性植物)。生活在水体中的植物称为水生植物(沉水植物、浮水植物)。也可根据陆生植物对土壤中含盐量的适应度,划分为中性植物和盐生植物。根据陆生植物对土壤水分的要求,分为旱生植物、中生植物、湿生植物。 7.繁殖方式: 以孢子繁衍后代,故统称孢子植物;种子繁衍后代,统称种子植物。 上述诸现象不仅说明了植物的多样性,而且揭示了植物界漫长的岁月里,从水生向陆生、从单细胞向多细胞、从简单向复杂、从低等向高等进化的规律。 二、植物的基本特征 尽管植物种类丰富多样,但仍表现出共同的基本特征: 1.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其初生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质,具有较为稳定的细胞形状; 2.绿色植物和少数非绿色植物细胞内均含叶绿体,都能借助于太阳能或化学能,把简单的无机物转化成复杂的有机物,营自养生活; 3.植物在其个体发育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产生出新的植物体部分或器官; 4.植物对于环境的变化一般不能迅速地做出行动反映,而往往只在形态上表现出长期适应的变化。 三、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1.植物是自然界的第一生产力 绿色植物是自然界中的第一生产力,光合产物中的糖类,以及在植物体内进一步同化形成的脂类、蛋白质等物质,除了少部分消耗于本身生命活动之中,或转化为组成身体的结构材料之外,大部分贮藏于细胞中。当人类、动物食用绿色植物时,或异养生物从绿色植物躯体死后的残骸上摄取养料时,贮积物质被分解利用,能量再度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