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_许善品

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_许善品

地区安全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许善品

[内容摘要]中国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令澳日两国感到不同程度的紧张和不适。为应对中国的快速崛起,澳大利亚与日本在加强双边经贸往来的同时,也扩大了在军事安全领域的合作。不过,澳大利亚和日本在对中国的威胁认识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澳大利亚不会追随日本制衡中国,不会过分夸大澳日关系的军事同盟色彩。澳日在处理对华关系上有两面下注的特点,澳日既想与中国深化经贸往来,从中国经济发展中谋得利益;又对中国在亚太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抱疑惧态度,不愿脱离美国在东亚的联盟体系。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地区影响力的增长,未来日本与澳大利亚双边关系的走向将越来越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

[关键词]日本澳大利亚澳日关系中国因素

[作者简介]许善品,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2011级博士研究生

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正式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与澳大利亚双边关系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与此同时,中国继续保持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日本则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国,但是中日关系却呈现“政冷经热”的特征,并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近年来澳大利亚与日本全面加强了在经贸往来、外交政治、军事防务等领域的合作,这对中国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关注。在澳日逐渐亲密的背后,中国因素究竟起了何种作用同样值得研究。

一、澳日安全关系的现状

苏联的解体宣告了冷战的结束,澳日关系自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以往日本与澳大利亚都被绑在美国的战车上,作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南北双锚”,抵御共产主义苏联的威胁。苏联解体后,亚太地区的实力对比和安全格局进入了调整期。日本与澳大利亚在努力拉住美国保留在亚太地区存在的同时,也开始调整自己的政策,

·

98

·

承担一定的安全防务责任,追求一定的外交独立性。在澳日等国的直接推动下,亚太经合组织第一次会议于1989年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对澳日两国来说,亚太经合组织的建立,不仅为两国领导人的定期会晤提供了一个机制,而且为两国经济的发展注人了一针强心剂,对扩大它们在本地区的影响和发挥在本地区事务中的建设

性作用都有重要意义。

①澳大利亚和日本在亚太经合组织、东亚峰会、东盟地区论坛等区域合作领域都进行了密切的配合和深入的磋商。

1995年,日本和澳大利亚共同发表了《建设性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对两国在经贸、

政治、防务领域广泛的共同利益进行了明确确认,澳日关系进入全方位发展时期。2007年3月,日本和澳大利亚在东京正式签署了《防务与安全声明》,为新时期澳日安全防务合作规划了蓝图。澳大利亚总理霍华德宣称“澳大利亚和日本在本地区具有共同命运。2012年5月17日,日本和澳大利亚两国政府在东京签署情报安全协

定,

该协定将为两国共享军事机密和反恐情报提供法律依据。澳大利亚外长卡尔表示,该协定是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法律框架作出的又一重要举措”。②随后,澳

日两国还召开了首次外交、国防(2+2)部长级会议。日本与澳大利亚都将对美关系视为本国外交第一选择,将彼此间关系视为第二重要的双边关系,可见澳日关系的重要性。

二、中国因素对澳日关系的影响

中国国家实力的上升、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强硬立场被广泛误读为中国奉行了

进攻性的外交政策,

这引起了澳大利亚和日本的担忧。同时,中国经济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巨大需求也对能源出口国澳大利亚和进口国日本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1.中国在海洋安全领域的行动引起澳日“关切”

在后冷战时代,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海洋利益,中国对周边国家的侵权行为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在加强对钓鱼岛和南海海域的巡航活动的同时,中国还加快了海军

的现代化建设,

提高了武器装备水平和战斗能力,这引起了澳大利亚和日本的“强烈关注”。日本声称钓鱼岛是其固有领土,对中国正常的巡航活动横加干涉。澳大利亚则主要关心东海和南海海域的自由通航权利。区域外大国(主要是美国)的干预

·

09·《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5期①

②汪诗明:“论日澳建设性伙伴关系的形成”,《日本学刊》2007年第2期,第12页。郭一娜:“日澳签署情报安全协定”,新华网,

2012年5月17日。http ://news.xinhuanet.com /2012-05/17/c_123148020.htm 。

使海洋争端日益复杂化。美国高调介入南中国海争端和中日钓鱼岛纠纷,宣称《日美安保条约》第5条适用于中日钓鱼岛争端,并主张南海航行自由。由于担心中国控制海上通道,澳大利亚和日本积极采取行动响应美国。美澳政府已达成军事合作协议,美国海军陆战队将轮驻澳大利亚达尔文港,至2017年,驻军规模将达到2500人。美国还计划未来在澳大利亚科科斯群岛部署无人机和海上侦察机。

近年来,中国的海洋维权活动受到格外的关注,中国采用军事手段捍卫海洋权益的坚定立场引起相关国家的担忧。有关国家积极筹建针对中国的海上安全机制。在

传统的亚太语境下,

中国呈现出一家独大的发展势头。为了平衡中国在南中国海和南太平洋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应对太平洋和印度洋地区复杂的安全环境,澳大利

亚首创“印太”概念,日本紧随其后表示支持。出于维护对美关系的考虑和对中国控

制海上交通线的担忧,

澳大利亚与日本积极响应美国的立场。2007年,澳日实际上构成了准军事同盟的关系,

被国际社会普遍认为“美日澳构筑战略铁三角,欲打造亚洲版北约”。①在2009年发布的《2030年的军力———亚太世纪的澳大利亚》报告里,

陆克文政府大肆渲染“中国威胁论”,并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把中国作为亚太地区的竞

争对手。

2.中国快速崛起给澳日带来冲击

2009年,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美国、欧洲、日本等老牌工业强国面临经济停滞不前、财政困难、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而以中国、印度

为代表的亚洲国家却表现抢眼、

逆势而上,中国更是于2010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对澳大利亚和日本造成了巨大的现实和心理冲击。

中国是亚太地区举足轻重的地区性大国。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势必会改变亚太地区旧的地缘政治格局,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东亚和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秩序。澳大利亚与日本越来越担心中国的快速崛起将改变亚太地区的势力均衡,不断削弱两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试图借助美国的力量平衡中国在东亚地区日益增强的影响力。同时,澳大利亚与日本也希望能够深化双边合作,避免东亚成为中国一家独大的势力范围。

3.中国的能源和资源需求搅动世界市场

中国国内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对能源和资源的巨大需求,也对世界能源和资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为了保持经济高速增长和提高民众的生活水平,中国未来需要

·

19·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①甘振军、李家山:“简析澳大利亚海洋安全战略”,《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1年第4期,第62页。

更多的能源与资源来满足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根据预测,中国将在2025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与天然气进口国,这极大地刺激了国际能源市场和原材料市场。中国工业化的影响超越了中国本身,全世界所有国家不得不做出调整以适应中国企

业的竞争与公司治理模式,以及中国对能源与原材料日益增长的需求。

①由于担心能源供给不足、价格过高以及准入门槛等因素,中国与日本之间存在激烈的价格竞争。由于世界能源市场需求远远大于供给,近年来国际能源与资源价格

持续走高。中国与日本在全球范围内,

如在澳大利亚、巴西、南非、俄罗斯等地区通过直接收购、

合作共营等方式,争夺能源和原材料。中国对能源和资源的需求对澳大利亚带来复杂的影响。一方面,澳大利亚从中国的能源需求中获益极大,中国每年从澳

大利亚进口大量优质铁矿石、

液化天燃气、煤矿石,中国目前已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

第一大进口来源地。可以说,澳大利亚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与中国的能源贸易有着重要关联。另一方面,澳大利亚国内也有人担心中国会逐步控制澳大利亚的能源贸易,从而对中国有政府背景的国有企业在澳大利亚投资持警惕态度。事实

上,澳大利亚人越来越担心所谓“资源诅咒”可能带来的后果。由于中国对在澳大利

亚投资兴趣不断增大,

引发了澳大利亚人对于资产所有权及外资控制的担忧。澳大利亚怀疑中国投资背后的政府干预和战略意图。

②三、澳大利亚发展对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

目前澳大利亚仅和美国、英国、日本举行外交国防部长(2+2)会谈,澳日关系亲密程度可见一斑。澳大利亚采取措施逐步升级澳日关系,合作领域由“低级政治”逐

步向

“高级政治”扩展,由经贸领域向安全防务领域逐次延伸。1.经济贸易领域:借助日本来减少对中国市场、资本的依赖

事实上,澳大利亚之所以能够比其他发达国家更容易度过全球金融危机,主要归功于中国经济的持续繁荣和中国对澳大利亚能源的巨大需求。但是,澳大利亚也担心,从长远意义上讲,澳大利亚的经济福利越来越与中国经济发展捆绑在了一起。为此,澳大利亚开始谋求减少对中国市场和中国资本的依赖,主要通过能源出口市场的多元化和中澳贸易结构的全面优化来实现。然而,澳大利亚和其他地区经济伙伴不

·

29·《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5期①②M.T.Klare ,Rising Powers ,Shrinking Planet ,The New Geopolitics of Energy ,New York :Metropolitan Books ,2008.转引自王勇、马克·比森、索科·米尔斯

:“新资源政治经济学———南非与澳大利亚对中国资源战略政策的比较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12年第3期,第6页。

马克·比森、

李福建:“中澳关系:地缘政治抑或地缘经济?”,《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第3期,第39页。

可能避开对华关系去看待与日本的关系。同样,日本与这些国家的关系也受对华关系的影响。比如,澳大利亚与日本的商业往来不会仅局限于日本,还涉及与中国、本

地区其他国家的三边或四边贸易。

①近年来,中国在澳大利亚进行了巨额投资,在2005 2006年度对澳大利亚的直接投资(FDI )激增到70亿美元,而到2008 2009年度,这个数字就翻了四番。这还是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发生的。但是,出于担心投资额的规模和投资收益的分

配,澳大利亚的政策仍然对中国工程项目的批准进行歧视。②中澳之间的贸易对澳大

利亚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占澳对外贸易的17%,

而10年前是6%),但对中国就没有那么重要(澳大利亚只占中国全球贸易的3%)。③澳大利亚要避免经济上过度依

赖中国,沦为中国的资源供给国,就需要实现出口市场的多元化。而日本就是澳大利亚实现可替代的最佳选择。澳大利亚也乐于看到中国和日本在争夺澳大利亚能源、资源、投资机会方面进行竞争,以便从这种有利地位中坐收渔利。

2.政治外交领域:拉拢日本平衡中国在亚太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很早就意识到本国的未来在亚洲,在基廷政府时期就正式提出“全面融入亚洲”的政策,而与中国发展友好关系是澳大利亚亚洲外交的重要一环。随着美国金融危机的蔓延和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欧美的实体经济和金融产业都陷入停滞,而东亚地区尤其是中国经济却保持稳定增长,中国巨大的能源需求为澳大利亚经济持续增长提供了动力。但是与繁忙的经贸往来相比,中澳之间的战略互信略显滞后。由于在意识形态、价值观方面的分歧,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未来走向产生了严重的忧虑和误解。在澳大利亚,无论是政界精英还是普通公众,对于中国的快速崛

起,

心情都是极为复杂的。④由于澳日夹在东西方文化之间,缺乏亚洲国家身份认同,都具有一定程度的“局

外者”色彩,故为了加入并主导东亚“开放性区域主义”,与中国争夺东亚区域合作的

领导权,澳大利亚自然与日本相互借重。同时,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代表,特别重

·

39·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①②

④Dr Shiro Armstrong ,"The China –Japan relationship and core Australian economic interests",East Asian Forum ,May27th ,2012http ://www.eastasiaforum.org /2012/05/27/the -china -japan -relationship -and -core -australian -economic -interests /.

Christopher Findlay ,"Australia –China economic relations",East Asian Forum ,December 6th ,2011ht-tp ://www.eastasiaforum.org /2011/12/06/australia -china -economic -relations /.Andew Low ,"Australia ’s future in the Asia -Pacific",East Asian Forum ,January 5th ,2011http ://www.eastasiaforum.org /2011/01/05/australias -future -in -the -asia -pacific /.

方晓志:“《澳大利亚国家安全战略》评析”,《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3年第3期,第34页。

视与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而日本和澳大利亚是本地区仅有的发达国家,处于一定的孤立地位。尤其澳大利亚是欧洲移民建立的西式国家,与东亚文化格格不入,期冀借助日本融入亚洲,参加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并试图以亚洲国家的身份参加欧亚峰会。面对中国在东盟地区论坛、东盟国家首脑峰会的重要作用,澳大利亚试图与日本进行战略合作,以平衡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与日俱增的影响力。

3.安全防务领域:借助日本的力量预防中国成为亚太地区威胁

自二战结束以来,澳大利亚自我定位为“中等强国”,力求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

己的声音。澳大利亚格外重视与日本的防务合作,

将日本视为仅次于美国的重要“天然盟友”,支持日本在人质绑架、半岛无核化等问题上的立场。澳日都对亚太地区的热点问题,如台湾问题、朝鲜半岛核危机、南海争端感兴趣。在这些问题上,澳大利亚和日本都想增加发言权,以维护本国的利益和安全。同时,由于中国、日本、韩国都是澳大利亚的重要经贸伙伴和出口市场,澳大利亚自然也希望东北亚区域能够保

持稳定,

朝核问题不至于走向冲突。在南海争端上,澳大利亚曾经多次公开表达重视南海作为海上航线的安全以及保障自由通行权。出于担心中国单独主导南海会危及到澳大利亚海上航运和对外贸

易的自由,

澳大利亚主张通过多边合作来解决争端,这使错综复杂的南海问题更加难以解决。但是,在公开场合,澳大利亚坚持对南海争端不持立场、不选边站,强调通过国际法途径和平解决争端。2012年,澳大利亚总理朱莉亚·吉拉德(Julia Gillard )在11月20日柬埔寨举行的东亚峰会,强调了南海作为海上航线对澳大利亚的重要性:“南中国海对于澳大利亚而言是一条十分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因此,这一海上通道

的安全对澳大利亚是非常重要的。”但同时她表态“澳大利亚政府不站在声称大部分

战略海域归属中国的这一方,

也不站在声称拥有部分海域归属权的其他各方,包括菲律宾、

越南、马来西亚和文莱。”①澳大利亚和日本都关注中国军事现代化的进展情况,希望中国能够提高军事能

力和军事目标的透明度。不过,由于担心过分激怒中国,引起中国的“被包围感”,澳

大利亚并没有与日本签署共同防务的同盟条约,

以免危害到中澳关系。澳大利亚想和日本共同促进多边主义地区安全机制的建设,以此来归化、约束中国,对中国实行“软平衡”战略。

·

49·《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5期①

澳大利亚时代报(The Age )网站,2012年11月21日。转引自庄国土、卢秋莉

:“近年来澳大利亚官方对南海争端的基本立场”,《南洋问题研究》2013年第3期,第97、98页。

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四、日本发展对澳关系中的中国因素

日本与澳大利亚关系的逐步深化有着深刻的国际和地区背景。在亚太地区,日本经济持续低迷,经历了第二个“失去的10年”。而中国经济继续保持快速稳定增长,东亚正在经历着迅速的权力转移过程。为了应对复杂的地区环境,日本和澳大利亚逐渐相互接近、协调立场。

1.经济贸易领域:视中国为在澳投资、进口能源的竞争对手

在贸易和投资领域,日本与澳大利亚的经济具备较强的互补性,1969年,日本超越英国成为澳大利亚第一大贸易伙伴国。日本主要从澳大利亚进口铁矿石、天然气、粮食等资源,澳大利亚则从日本进口工业制成品。日澳之间经济的相互依赖拉近了两国的距离,改善了两国关系。然而,随着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开始全面、深入的参与到国际分工协作中,中国对能源、资源的需求达到空前的规模,这为中澳之间的经贸往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2007年,中国超越日本成为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国。中国在东亚地区的崛起给日本的对外贸易和经济安全带来了挑战,日本从澳大利亚进口本国生产生活所必需的资源面临来自中国强有力的竞争。中国对澳大利亚能源和资源的巨大需求引起了世界能源价格的持续走高。

自从被中国夺去澳大利亚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后,日本利用澳大利亚对中国的防范心理,加大力度抢占澳大利亚能源,与中国展开对原材料、能源、市场的竞争。日本和中国都从澳大利亚大量进口铁矿石、煤、天然气、石油、铝、羊毛、农产品,两国都向澳大利亚出口电子通信设备、工业制成品等,在贸易结构上存在的重叠导致了激烈的竞争。在2010年的中国和日本围绕中国东海的领土争端后,中国暂停了对日本的稀土出口,这对日本的高科技制造业打击很大。随后日本就与澳大利亚签订稀土采购协议以代替中国的稀土。以往由于受国内强大的农业保护主义组织制约,日澳自贸区谈判一直停滞不前。自2005年中国与澳大利亚开始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后,日本也加紧步伐,调整国内政治结构,争取在中国之前与澳大利亚达成自贸协定,这已经与中国形成竞争之势。中国的迅速崛起是日本急于和澳大利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原因。日本经济十分依赖原材料和能源的进口,而澳大利亚一直是其重要的能源供应国,日本的煤和铁矿进口以及其他重要商品(如液化天然气、石油和铝)的进口有60%是由澳大利亚提供的。随着中国成为这些商品的重要消费国,日本日益担心供给的安全性,并把与澳大利亚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视为确保其将来能源矿产需

·

·

59

求得到满足的重要手段。①同时,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

——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粮食需求,

超过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供给能力,而日本的粮食自给率也只有40%。有鉴于此,澳大利亚的粮食出口大国地位对日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政治外交领域:视澳大利亚为抗衡中国的价值观盟友

在国际舞台上,

日本走向“正常国家”和争取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地位都面临着来自中国的反对和质疑,日本遂拉拢澳大利亚为其提供外交支持。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强调自己的西方国家身份,都信奉自由、民主、人权等西方价值观,都具有强烈的西方国家意识。澳大利亚与日本还具有相似的议会民主制度和法治体系,同为崇尚多元文化的国家,在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方面比较接近。日本视澳大利亚为抗衡中国的价值观盟友,将澳大利亚视为迂回遏制中国的南方伙伴国。为了抗衡中国,日本自然更

加强调自身的文明属性,

强调尊重言论自由、人权、民主与法治,塑造自身形象,捞取外交资源。

2002年1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在新加坡发表亚洲政策讲话,提出了“东亚共同体”的理念,并声明东亚共同体是建立在自由、民主、尊重人权等基本价值观基础

上的。日本邀请澳大利亚参与拟议中的东亚共同体,

部分出于想要抑制中国在本地区日益上升的政治影响力,同时也是为了同澳大利亚长期的地区合作。②日本在强化

美日联盟的同时,

通过实施联盟的“多元化”战略,与澳大利亚、印度、东南亚国家建立伙伴关系,谋求按照日本的国家利益塑造亚太格局,以应对亚太地区政治格局的转变。目前和将来的一段时期内,谋求亚太安全格局的主导权仍是日本政府一以贯之的战略诉求和身份特征。

3.安全防务领域:将澳大利亚作为迂回遏制中国的南方伙伴国

在2007年的《国防白皮书里》,日本认为中国军事发展已经超过了捍卫国家主

权、武力解决台湾问题需要的范围,暗示中国还有更大的军事野心,并已经威胁到日本的安全。由于中日之间存在复杂的历史问题和民族情感,日本将不断壮大的中国视为战略竞争对手。日本是亚洲国家中对中国崛起最为警惕、最不适应的国家,围堵

·

69·《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5期①

②Ann Capling ,“澳大利亚-日本自由贸易协定:前景及隐患”,郭雅欣译

,《经济资料译丛》2007年第1期,第95页。Takashi Terade ,"The Japan –Australia Partnership in the Era of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Can they Ad-vance Together ?"Pacific Economic Papers ,NO.352,2005,p.16.

中国的意图也最为明显。①中日矛盾激化以来,出于地缘政治方面的考虑,日本政府

在中国周边地区四处活动,希望组建遏制中国的战略包围圈,而澳大利亚则是其中重

要一环。对日本来说,

澳大利亚是其外交优先次序中仅次于美国的重要盟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澳大利亚已经逐渐由大洋洲的中等强国转变为亚太地区的重要力

量。从日本的立场看,

澳大利亚在国际舞台的活跃提高了澳自身的战略重要性。这也为澳日的安全合作提供了新领域,包括应对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主义、

失败国家、传播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问题。②在全球层面,日本想要获得“正常国家”

地位,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澳大利亚都可以提供重要而又现实的支持。在地区层面,日本希望澳大利亚介入亚洲安全事务,为其在朝核危机、南海争端、中日领

土争端等方面提供支援,

以增强与中国抗衡的力量。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主权、东海油气开发等问题上存在尖锐对立。自2012年日

本政府对钓鱼岛实行所谓

“国有化”以来,中日两国在钓鱼岛争端中针锋相对,两国国内都爆发了不同程度的民族主义游行示威活动,反对对方的“侵略”行径。南海连

接着有“世界海运咽喉要道”之称的马六甲海峡和台湾海峡,是日本经济和贸易的“海上生命线”,中国对南海的主权要求引起了日本的高度紧张。日本一改之前的谨

慎姿态,开始积极推进“南进战略”,高调介入南中国海问题。因此,在钓鱼岛争端和

南海问题上,日本希望澳大利亚能够积极参与其中,给予日本必要的外交支持。在2013年APEC 峰会上,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文莱分别会晤澳大利亚总理阿博特和新西兰总理约翰·基,在各自会谈中确认了海洋安全合作方针。会谈就南海问题展开

讨论,

就根据国际法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达成一致,并确认为亚太地区的稳定展开合作。③日本之所以插手南海,有其深远的战略意图,即在地缘战略上从东海、南海以及印度洋等多个方向包抄中国,对中国形成多边制约的机制网络。日本的国家战略将目标转向亚洲、把重心锁定中国,目的就在于确保日本在亚太地区新格局和新秩序的

架构中的优势地位和主导作用。

④与冷战及冷战结束初期相比,日本所声称的威胁方向由东北向西南转化,即更加关注朝鲜半岛、钓鱼岛海域、台湾海峡、马六甲海峡甚至海湾地区。与此同时,澳大利

·

79·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④赵青海:“‘印太’概念及其对中国的含义”,《现代国际关系》2013年第7期,第21页。Shinichi Hosono ,"Towards a comprehensive strategic partnership between Australia and Japan :Japan ’s per-spective",Australia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60,NO.4,December 2006,p.592.中国新闻网,“安倍会晤澳大利亚总理确认海洋安全合作”,2013年10月10日,http ://www.chi-nanews.com /gj /2013/10-10/5358000.shtml .林晓光:“日本积极介入南海问题的战略意图和政策走向”,《东北亚研究》2012年第2期,第19页。

亚所声称的威胁方向由与之紧密相连的东南亚、大洋洲北部岛屿向东北亚、西亚拓

展。①澳日对安全威胁关注的趋同也拉近了两国的距离,促使两国在安全防务领域不断接近。

五、对澳日关系中中国因素的评析

通过经济贸易、政治外交、安全防务三个领域对澳大利亚发展对日关系和日本发展对澳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可以看出在如何看待中国崛起和如何处理对华关系

方面,

澳大利亚与日本既有共识也有分歧。未来一段时间内,在中国因素的影响下,澳日将会继续深化在海洋安全、多边机制、军事交流等多个领域的合作。

1.澳日两国对于中国的威胁在认知上存在明显差异

日本将中国视为现实威胁和战略对手,澳大利亚则视中国为经济伙伴和潜在防

范对象。目前,

日本政府把中国看作是其最大的安全威胁,澳大利亚政府也许不这么认为,但它愿意与日本签署安全协定以在双边或者多边安全协议中平衡中国的力

量。②由于威胁程度与距离成反比,在地理位置上,中国与日本一海之隔,两国在东北亚地区争夺影响力和主导权,安全困境特征十分明显。澳大利亚则位居南半球,距离

中国十分遥远,

且有东南亚国家作为缓冲地带,没有紧迫的安全威胁。由于历史因素、民族情感、领土争端、现实利益的原因,中日之间的政治关系逐渐走入困局,并且开始波及到中日经贸关系。而澳大利亚与中国之间并不存在领土争端或历史纠纷,对中国的疑惧心理主要来源于澳中两国之间的意识形态差异和实力差异。澳大利亚对中国的态度不是冷战式的敌对、遏制,而更多的是平衡、防范。澳大利亚不会为了

日本的战略利益去“火中取栗”,不会为了推广西方价值观而与中国走向敌对。况

且,历史上澳大利亚也曾经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受害者,对日本在认罪态度和对待历史问题上颇有微词。在处理中日关系时,中国一方面应采取措施增加双边的交流与互信,继续促进双边贸易。另一方面也应对日本寻求制衡中国地区影响力的动向

保持清醒认识。在处理中澳关系时,

应持谨慎态度,努力寻求与澳大利亚改善关系,提升双边战略互信,避免澳大利亚倒向日本。

2.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处理对华关系上呈现两面下注、摇摆不定的特征

·

89·《国际关系研究》

2013年第5期①

②张景全:“从同盟角度看日澳结盟趋向的原因及影响”,《东北亚论坛》2008年第3期,第49页。Richard Tanter ,"The New American -led Security Architecture in the Asia Pacific :Binding Japan and Aus-tralia ,Containing China ".Japan Focus ,March 17,2007.http ://www.japanfocus.org /-Richard -Tanter /2385.

随着中国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的增长,未来日本与澳大利亚双边关系的走向将

越来越受到中国因素的影响。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对中国崛起感到不安和焦虑,

但都不愿承担独自遏制中国的成本,因而,采取在中国与美国之间两面下注的策略,避免“选边站”情况的发生。一方面,基于实用主义考虑,澳日与中国保持经济合作和政治接触,在涉及国家利益时表示愿意进行对话。另一方面,基于地缘政治因素和现实主义考虑,澳日又不断提升双边防务合作,拉拢美国共同遏制中国势力的扩大。过度强调澳日对华关系的合作性和敌对性都是不符合事实的,都将导致外交决策失败和

外交环境的恶化。澳日关系具有政治、

经济、安全等多项职能,不应过分夸大其遏制中国的色彩,

避免造成“自我实现的预言”。3.澳日在处理对华关系时都将政治外交领域与经济贸易领域区别对待

地缘政治和经贸联系是影响日本和澳大利亚制定对华政策的两个重要考量。面对这样的两难困境,日本和澳大利亚采取将经贸领域和政治外交领域区别对待的对

策。一方面,

澳日都意识到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希望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得到实惠。另一方面,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对中国军事力量的急速增长表示疑惧,担心中

国会成为本地区的“不稳定因素”或者麻烦制造者,始终与美国保持密切军事合作。

但是,一个复杂的事实是: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意味着日本和澳大利亚为了本国经济,都有强烈的兴趣与中国塑造良好的经济关系。中国2004年成为世界铁矿石和羊毛的最大进口国,这解释了澳大利亚为何热衷于同中国签署自贸协定。中国是日本

最大贸易伙伴国的事实说明了由于与中国经济的高度相互依赖,

促使众多日本商业领袖要求日本首相小泉不要去参拜靖国神社,以免中日紧张关系的主要诱因妨碍到双边经济往来的顺利进行。所以,在尝试处理中国崛起的问题时,如何将政治战略议

题与经济商业利益区别对待,

是成功塑造东亚共同体的关键因素。比如,2005年在华盛顿的会晤中,

据报道霍华德拒绝了布什关于美国和澳大利亚应联手“加紧敦促中国接受一定普世价值”的要求,坚持对华外交的方式“在我们共同之处上行事,而

不去执迷于我们的分歧之处”

。这暗示澳大利亚不愿为了美国的利益在东亚对中国进行战略遏制,

尤其是在东亚峰会上。①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澳日将继续实行将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区别对待的策略。

4.澳日在继续发展经贸往来的前提下将继续深化军事政治职能

·

99·后冷战时代澳日关系中的中国因素分析

Takashi Terade ,"The Japan –Australia Partnership in the Era of the East Asian Community :Can they Ad-vance Together ?"Pacific Economic Papers ,N0352,2005,p18.

《国际关系研究》2013年第5期

目前来看,日本和澳大利亚的安全防务合作主要为了深化双边关系、推动双边合作、增进双边互信。澳日在安全防务领域的合作是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带来的自然结果,是双边战略互信的一种反映。澳日安全合作的目标主要指向恐怖主义、人道主义援助、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裁军等非传统安全领域,而不是聚焦于传统安全。澳日也一再声称《澳日安全协定》并不针对中国。如果中国可以与日本、澳大利亚建立良性的外交关系,增加互动与沟通,提高双边互信,将有助于遏制澳日安保协议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澳日关系会朝着有利于保持亚太地区稳定的方向发展,中澳日三边关系也会呈现良性互动的局面。如果中国在处理周边外交时过于莽撞、或者日本国内右翼分子执意于敌视中国,中日澳三边关系将呈现恶性循环,澳日安保协议将急速向军事同盟转变,澳日将联手美国遏制中国。面对澳日关系的逐渐深化,中国应保持大国所具备的自信、克制,理性冷静分析国际形势,避免发出敌视他国、恶化外交环境的信号,减少误判。

六、结论

日本与澳大利亚如何看待中国力量的增长,以及如何判断中国将怎样使用这些增长的力量,将影响未来日澳关系的大致走向。如果日澳都认为中国将成为亚太地区的破坏性力量,中国的增长将打破亚太地区的战略平衡、威胁到日澳两国的安全利益的话,日澳会升级双边的安全合作,由准同盟走向正式同盟,并与美国建立稳定的三边军事合作以围堵中国。如果日澳中有一国认为中国的崛起是和平崛起,是战略机遇,而另一国认为中国的崛起势必威胁到亚太力量的平衡,那么日澳关系将走向破裂。其中一国会与中国升级友好关系,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益,对涉及中国国家利益的外交争端保持善意中立或站在中国一边。而另一国将与美国结成正式军事同盟,加入遏制中国的行列。如果日澳两国都对中国的崛起抱乐观态度,希望能从中国的经济发展中获得经济利益,判断中国将在运用增长的军事力量时保持克制,在处理与他国纠纷时进行自我约束,而中国也能够通过谨慎处理外交纠纷,冷静应对地区趋势来证明中国和平的外交理念,中国、澳大利亚、日本三边关系能够形成良性互动,亚太地区将呈现和睦景象。

·

·

001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Word版

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 谈及正确认识中国国情的重要意义这个话题,很自然地产生这样的疑问:什么是中国的国情,怎么样才算是正确认识以及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到底有什么意义。本文将基于理论知识和现实的观察感悟对以上问题进行探究。 1中国的国情 所谓国情就是国家的情况,狭义上的国情主要指的是一国目前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状况。说起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五千年曲折历史的发展中大国,有的人想到了历史悠久、地域辽阔;有的人想到了社会主义国家、贫富分化;也有的人想到了腐败严重、区域发展不平衡;……这些无一例外都是中国国情的标签。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层出不穷的各种信息更是将国情具体化、复杂化,如“中国的小广告出现在了巴黎的地铁”、“复旦大学医学院的准博士中毒身亡”、“习总打的新闻造假”,由此可见,一篇报道、一种行为乃至一句话、一个词一定程度上都可以作为这个国家国情的写照。 2如何正确认识国情 国情内容的广阔、现实的复杂都增加了理解中国国情的难度。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首先要抓住核心,即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于今天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马克思描述的社会主义情景,甚至在很多方面还落后于资本主义,都是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其次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不仅要横向比较,更要纵向比较。对于国情的认识,一味地悲观或者乐观都是不可取的,很多人在看到欧美的发达之后,就对中国的现状小则抱怨,大则报复。我们在认识国情时应该在横向的比较中看到我们的不足、差距,同时也应该从纵向的比较中看到我们已然取得的不少成就,国家是在发展的,现状是在不断变好的。再次正确认识中国的国情要客观,要深入本质。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我们研究过的、分析过的都不一定是正确的,何况那些看到的、听到的。不盲从、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对于正确认识国情也是非常重要的。 3正确认识国情的重要意义 3.1正确认识国情,有利于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中小学时,每每提到“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不以为然,私下怀疑这句话的正确性,本性的改变真的难于江山的改变吗?而今随着阅历的增长以及自身的亲身经历,再无当初的无知和多疑。人之为人,不在于脑袋、四肢构成的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冷战时期美苏关系的启示 摘要:冷战时期,美苏尽管急剧和激烈对抗,但在多次对抗如第一次柏林危机、朝鲜战争、古巴导弹危机中,双方均未发生人们所担心的直接的、正面的热战。古巴导弹危机之后,美苏将争夺焦点转向第三世界,不再触及对方的势力范围,采取的方式也未曾再达到如上述三次危机中那样的激烈和正面直接交锋。从而,使世界在40多年中艰难地维持了持久和平。笔者以为,这正是由于双方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存在有一个最低的界限,即不发生热战。而这条底线,正是由于双方在交往过程中始终在最后时刻坚持了审慎原则。审慎原则是美苏尽管两极对抗,却始终未发生热战的一个重要原因。作为启示,美苏交往中的审慎原则也应该成为任何大国之间尤其是未来中美相处的重要原则。 关键词:冷战危机美苏审慎原则 在社会学中,理性原则是指行为体通常倾向于在诸多方案中选择最优的目标或手段的行为选择方式。在经济学中,则强调理性是“经济人”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方式,即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家所假定的,市场选择始终遵循着以偏好最大化为目标的明智计算。在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尤其是现实主义理论中,国家通常被假定为是理性的,在无政府状态下,

作为理性行为体的国家,为了自保,通常总是致力于攫取一定的权力。经典现实主义和进攻性现实主义者认为,理性的国家总是要无限制地追求以权力为界定的利益;新现实主义者则认为,国家通常以安全为最终目标,因而并不总是无限制地追求权力,而只是追求达到保障其安全的权力为满足。总之,理性的国家在决策时,通常总是以预期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即最大化实现国家利益为目标。冷战时期,美苏两国的行为模式基本体现了此种特征,他们在各个时期总是趋向于最大化地攫取权力,削弱对方,在全球各个层面展开争夺和对抗,并使人类长期面临着沦入第三次世界大战灾难的危险。双方几乎利用了除直接热战之外的一切手段进行对抗和争夺。然而,值得思考的是,虽然美苏在诸多时刻走向“战争边缘”,但世界总体上还是保持了40多年的“持久和平”(long peace)。这当作何解释呢?笔者以为,这是由于美苏在冷战时期追求收益最大化的理性原则的同时,奉行了另外一种原则即适度、规避风险的理性和克制的原则即审慎原则的结果。 在国际关系理论界,现实主义通常遭人诟病,它被指责只强调权力政治,而缺乏道德关注。但国内有学者在考察了诸多现实主义者的著述后,发现,从古至今的现实主义者大多都有对“审慎”这一政治价值和道德原则的关注,只是长久以来它被人们忽略了。通过对西方自古希腊罗马时代至今的诸多思想家和理论家审慎原则的发掘和解析、总结,作者概括出了审

冷战后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新特点2

四、既坚持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又积极探寻与各大国发展合作关系的新形式,广泛建立各类“伙伴关系” 奉行真正的不结盟政策,这是邓小平对外战略思想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的鲜明体现。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我们完全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要求,同所有国家一道在寻求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国与国之间进行这样那样的战略结盟,是冷战的产物和反映,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是不利于国际关系的正常开展的。所以,邓小平曾明确指出:“中国的对外政策是独立自主的,是真正的不结盟,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1 ] (P57) 只有真正不结盟,在观察和判断国际问题的是非曲直时,才不会戴“有色眼镜”,不会受外力的掣肘,才能正确地认识问题的本来面目和实质,从而摆正我们的立场和观点,提出符合实际的处理方针和方法。只有真正不结盟,才有利于我国与各大国保持正常关系。既同它们进行各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又同来自任何一方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作坚决斗争。这样,也有利于我国利用各大国间的矛盾,使我国在国际活动中发挥主动性和灵活性,更好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因此说,真正不结盟不是某一时期的权宜之计,而是应长期奉行的基本外交政策。冷战结束后,我国也一再庄严声明:中国不同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中国不与任何国家建立同盟关系,绝不是再封闭起来,不与任何国家发展必要的交往了。恰恰相反,不结盟,是为了更好地扩大交往,开展正常有益的交流与协作。为了适应冷战后国际形势和大国关系调整的变化,我国积极探索与各大国关系发展的新形式,建立了各类“伙伴关系”。建立广泛的“伙伴关系”是世纪之交中国独立自主外交战略的新体现。 五、既坚持“不当头”的方针,又强调始终站在第三世界一边,代表第三世界的利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属于第三世界,中国同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有着相同的命运,过去都遭受过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今天又都面临着发展本国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的任务,也都受着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侵害,都迫切要求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这就决定了中国必然要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站在一起,把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邓小平曾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8.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重点难点归纳】 考点一:软权力论(见表8-1)★★★ 表8-1软权力论

考点二:地缘经济学★★★ 1.经济/生态政治学(见表8-2) 表8-2经济/生态政治学

2.地缘经济学概论(见表8-3) 表8-3地缘经济学概论

3.由地缘经济学引起的思考 (1)冷战后的国际关系斗争将主要是经济方面的斗争,虽然这场斗争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企业和个人在国际经济上的斗争,但其实质是国家间、政府间、政策水平间的较量。 (2)冷战后国际经济斗争的目标再不是争夺领土,而是抢夺在世界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这种争夺国际经济主导地位成功的希望则是在高科技领域。这里最关键的因素是人的因素。 (3)在现在的国际关系中,企业和大公司承担了过去主权国家前台角色的相当部分。现在的国际关系,再不纯粹表现为国家和国家之间的关系,而经常表现为跨国公司和跨国公司、企业和企业、跨国公司和企业、跨国公司和国家,甚至个人和国家之间的关系。 (4)地缘经济学家指出,经济的发展,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并不意味着国际合作自然会加强,国际市场将越来越开放。 在今天的战争中,武装斗争再不是进行战争的唯一方式。在经济利益、政治斗争和战争三者的关系上,过去的公式是:经济利益——政治斗争——战争(武装斗争);今天的公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描绘为:经济利益——战争(非武装斗争)。 考点三:两枝世界政治论★★★ 1.“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见表8-4) 表8-4“后国际政治”观和“分合论”世界观

2.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见表8-5) 表8-5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分合论对照表 3.两枝世界政治概述(见表8-6) 表8-6两枝世界政治概述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笔记和典型题详解-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圣才出品】

第九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Ⅱ) 9.1复习笔记 一、国际安全新论 1.定义与演变 (1)国际安全的定义 ①戴维·鲍德温指出,生存和稳定是安全的两个重要目标,追求安全常常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些代价包括七方面的要素: a.行为者,其价值标准需要维护; b.有关的标准价值; c.安全的程度; d.威胁的情况; e.对付威胁的手段; f.这样做的具体代价; g.所需的相应的时间段。 ②约瑟夫·奈提出,国际安全是指处于“安全困境”中的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这里有三个条件 a.至少有两个以上行为者才会产生“安全困境”; b.国际政治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超越主权国家以上的权威机构;

c.安全依靠各国政策的互动。 ③奈和约翰·加尼特等学者认为,国际安全与国家安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处于国家和国际体系两个不同的分析层面,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国际安全是关于国际社会的安全。 (2)国际安全研究的演变 国际安全研究,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自1945年以来,国际安全研究随国际政治气候的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变阶段: ①形成期(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 国际安全研究所依托的背景是冷战时代的两极政治关系和安全关系,研究重点是军事战略和理论问题。这时期形成了国际安全研究的四个传统理论:威慑理论、裁军理论、军备控制理论和有限战争理论。 ②发展期(70年代至80年代)。 1973年的石油危机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推动: a.国际安全与经济相互依存趋于结合; b.围绕危机的控制与管理,博弈论、秩序论、理性选择论等渗入国际安全研究; c.由于美国对越战的反思,使国内问题对安全形势的影响成为国际安全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 d.国际安全研究的队伍在这一阶段得到扩大,不仅历史学家、战略理论家,而且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和其他社会科学学者也加入其中。 ③变化期(90年代以后)。 冷战的结束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理论上都给国际安全研究带来了历史性的变化。研究

我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看法

对现阶段中国国情的认识和看法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 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改革开放,科学发展有了成绩,是客观的事实,也是好的,但如果我们将这份鼓舞过分演化为自我陶醉或洋洋自得就不好了。正因为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所以我们不得不清醒认识到,我们是在崛起,但眼下我们还有诸多问题和困难有待解决。过早沾沾自喜,只会弱化我们进步的动力。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虽然世界第二,那么人均国民总收入呢?06年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是7476美元,位居世界第94位。按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还处于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 众所周知,国际贸易方面我国是以出口大国的姿态步入世界市场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总额增长约数十倍,工业制成品在出口中的比例也在不断上升,然而高技术产品的比重依然偏低。显然,在高技术产业的国际分工体系中,我国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政策

新中国外交的“三大决策”2010年05月29日09:07 来源:北京晚报作者:靳言字号打印纠错分享推荐 内容摘要: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周恩来总理说:“一边倒”方针宣布了我国旗帜鲜明地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一边,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幻想。三大决策”产生于“革命与战争”年代和“冷战时期”,而今国际形势已剧变至“和平与发展”年代和“后后冷战时期”,这导致中国的外交政策也不断相应的进行调整,今昔自然不能相比。然而,三大决策”毕竟是新中国一笔重要的外交遗产。 关键词:新中国外交;毛泽东;苏联;周恩来;三大决策 作者简介: 资料图片:1964年,周恩来从苏联回国后在机场受到毛泽东等国家和党的领导人的欢迎。 新中国外交上的重大事件不胜枚举,笔者以为,毛泽东主席制定的“三大决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值得大书一笔。 “三大决策”的酝酿其实由来颇久。早在1947年3月,毛主席即与外事工作人员谈及今后外交上应“另起炉灶”的设想。他说:中国人要掌握自己的命运,砌起自己的炉灶。等我们进城后,将不承认蒋介石反动统治和它的对外关系。嗣后,毛主席又在所写的文章中进一步強调,要“否认蒋介石独裁政府的一切卖国外交,废除一切卖国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毛主席还在西柏坡对来访的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说,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等屋内打扫干净后,再请客人进来。毛主席此言指的是清除帝国主义强迫中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残余势力。毛主席还明确地向米高扬表示,中共将“把对苏联及东欧国家的关系置于中心位置”。 “三大决策”,互为表里。先说“另起炉灶”。新中国成立后,中央决定不承认蒋介石反动政府的一切对外关系,遗留在中国的外国使领馆,除社会主义国家外,我们一概不承认其外交地位,建交需通过谈判来实现,对方须断绝同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我们才予承认。 对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只是通过来往照会,迅速实现了相互建交。苏联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国家。新中国宣告成立后的次日,苏方即致电中方,宣布苏政府决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并互派大使。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接踵而来,在短短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11个社会主义国家与我建了交并互派大使。 对一些新独立的民族主义国家,我们的做法有别,但也只是一般地要求通过谈判实现建交,程序比较简单。印度尼西亚因未曾同国民党政府建过交,没经过谈判也即同我建交。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欲与我建交,则必须“通过谈判”,概莫能外。谈判是为满足我两条件:断绝与台湾的一切“外交关系”;接受平等、互利和相互尊重主权的原则。在这方面,我们并不急于求成,甚至还有意选择“等一等再说”,以便“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 / 2

当代中国基本国情认识

浅谈我对当代基本国情的认识 韩雨杉 毛主席曾经说过一段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作为当代一名青年,我们再也不能效仿古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飘逸心境了。当代社会已经慢慢步入信息化时代,我们在学校汲取知识的时候,通过各种媒介也能时刻了解到身边事、国事、天下事。在此,我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谈个人对当代基本国情的认识。 一、社会人口结构 提到社会人口结构,一个现实存在的问题不免被提及:社会老龄化。我最近在各大门户网站看到相关机构发布的一些权威数据,据统计,到2013年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2亿,达到2.02亿。又一批为祖国大发展付出心血的人们,在经受时间的冲洗后步入了夕阳红。因此,养老机制改革也迫在眉睫。 关于社会人口结构,有这样一个值得所有在校生关注的群体:高学历知识分子。我们可以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的数据中清晰的了解到: 2013年就计划统招博士研究生69000,硕士研究生539000。中国慢慢的不再单纯的是一个人口大国,而逐渐变为了一个人才大国,进而成为一个人才强国!在这个人才济济的环境中,要想脱颖而出,必须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当然,其他类型的群体还有很多,在此

就不一一赘述。 二、改革与机遇 在中国依旧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大背景下,提到改革,让人不禁想到1978年开始实行的改革开放,让中国发展的齿轮快速旋转。前些日子我关注到这样一条新闻: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开始运行。它于2013年8月22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于9月29日上午10时正式挂牌开张。商业嗅觉灵敏的人们争相前往购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 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的建设,是以“开放红利”激发“改革红利”的绝佳契机。而且,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会带动金融、税收、贸易、政府管理等一系列政策的变革。如果能够顺利推进,定然能够为全国性的改革破局,会带来巨大的示范效应。 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方面改革刻不容缓,例如:医疗改革。当然,改革与机遇并存,作为一名在校研究生,更要抓紧时间提高自己的知识,跟上时代脚步为社会作贡献,在社会各方面改革产生的机遇中实现自己的发展。 三、东西部发展不平衡 不管从经济方面,还是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我们都能够很清楚地发现我国东西部发展不平衡,其实出现这样的问题有着一定的客观性、合理性和积极性。打开中国地图,就能很清晰地发现,东部沿海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随着与国际接轨,像广州、深圳这样的沿海城市能够率先接触到国外市场,有

国际关系史脉络18401991

资料共享] 国际关系史脉络(1618---1991) 国际关系史, 脉络国际关系史, 脉络 国际关系史脉络(1618---1991) 国际关系发展脉络 三十年战争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有一种两极格局“态势”在发展。一个重要原因是宗教改革运动所肇始。这个运动的一个重要结果是出现了两大教区:在北欧德国北部联省共和国英国形成新教教区,在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形成天主教教区。在法国则是新教与天主教分庭抗礼。而两大教区犬牙交错的地方容易发生冲突。而引起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就是发生在波希米亚的“掷出窗外事件”。在当时的欧洲国际关系中形成了天主教同盟与新教同盟。这样欧洲国际关系两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不久三十年战争爆发。 三十年战争后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而这一体系是多极均势体系,且在运行不久就受到外部力量影响,并使得欧洲的权力向两翼转移。一方面,在西欧国际关系舞台上由英国法国西班牙奥地利角逐中,英国作为在欧洲的西翼力量开始干预欧洲均势。在迫使西班牙缔结《比利牛斯条约》后,法国便插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在爆发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在英国的干预下,法国称霸欧洲大陆的态势遭到遏制,从此英国作为在欧洲西翼力量开始干预欧洲国际关系。另一方面,在东欧国际关系中有瑞典俄国波兰的角逐,俄国打败了瑞典成为滨海强国,在欧洲东翼开始影响洲国际关系。而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和七年战争则给俄国机会。当1740年奥地利皇帝逝世时。许多国家都敲诈奥地利。在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形成了英奥为一方,以法普为另一方的态势。结果英普实力上升,法奥实力下降。战后发生了外交革命,形成了联盟颠倒:形成以英普为一方,以法奥俄为另一方的态势。不久七年战争爆发。正当法军与奥军攻打普军时俄军在东线也打击普军。可正当普军即将战败时,俄国沙皇逝世,登基的新沙皇与普鲁士国王是亲属关系,因此俄军便退出战争。这样普军再次击败奥军。七年战争一个重要结果是俄国作为欧洲的东翼影响欧洲国际关系。 1789-1915年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期间,欧洲国际关系形成以法国为一方,以反法同盟为另一方的态势,欧洲权力向两翼转移的迹象更加明显。一方面,在海上,法国屡遭英国暗算即便是如此也没有阻遏英国打压法国以维系大陆均势的势头。另一方面,在欧洲大陆,俄国在东翼打压法国称霸欧洲的势头。拿破仑战争中法国的战败使得欧洲权力更加向两翼转移。 1815年—1870年维也纳体系形成了以英法俄普奥五强的多极均势格局。而德意志与意大利正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在奥国首相梅特涅领导下,欧洲协调机制运转起来。列强先后召开亚琛会议特洛波—莱巴赫会议与维罗那会议。但由于大国的矛盾无法调和导致欧洲协调机制的失败。1853--1856克里米亚战争使俄国暂时相对性的称霸欧洲大陆的计划失败,也是英国运用大陆均势政策的结果,俄国的地位暂时由法国取而代之。此后德意志与意大利的统一运动涌起。而前者具有划时代意义。处于欧洲中心的德国经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结合实际正确认识我国国情 国情是国家发展的依据和出发点,它包括:历史国情、自然国情、现实国情。基本国情是各类国情的概括和提炼,它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三个“没有变”,是对中国发展现阶段和历史方位的准确判断。它们分别是: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三个“没有变”是对我国现状的历史性定位,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发展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第一,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机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第三,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第四,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第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法制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第六,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第七,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第八,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这些阶段性特征,从根本上说,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在新世纪新阶段的具体表现”,集中反映了我国正在经历的“四个深刻”变化,即“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阶段性特征思想的提出,使我们对国内发展环境有了更加全面、清晰、深刻的认识,成为制定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我们必须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与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机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良心整理,打印版)

题目索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编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名词解释: 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尼德兰革命 简答题: 1、概述1500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名词解释: “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七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乌得勒支条约》《航海条例》 简答题: 1、简述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3、试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5、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 1、结合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4、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第二编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 名词解释: 《提尔西特条约》大陆封锁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第二次巴黎和约》《最后议定书》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东方问题路易·波拿巴克里米亚战争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铁血政策”安政五国条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宣言”阿拉斯加购买“门户开放”政策“大棒政策”“金元外交” 简答题: 1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2试析大陆封锁制度失败的原因。 3试析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4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5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思考题: 1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2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那些?

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的中国

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的中国 摘要:二战结束后,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日益显现,总是爱充当世界警察,一心想做老大的美国与苏联这个不甘示弱的二战同盟国便发生了新一轮的对抗。从1947年至1991年,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以苏联和华沙为东方集团两者之间开始了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进入最后阶段,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也在由艰难到快速的发展。中国的发展历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 关键词:政治(外交)、经济、发展 一、冷战开始到结束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 1、从1949到1991年中国的对外方针。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周恩来等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形势,为了使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能发展壮大,不被帝国主义所扼杀,提出了以“一边倒”为核心的外交三大政策。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很快,包括两大方面,第一,积极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首先是争取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10月3日,中国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的三个月里出现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建交高潮。第二,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毛泽东先后访问苏联、中苏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一系列重要文件。1954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新中国开展双边关系并参加一些多边外交,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中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即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反对帝修反的政策,包括第一、以发展亚非拉国家关系为重点,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针,如对阿拉伯国家,采取“善于等待、增进往来、多做工作、水到渠成、达成建交”的方针;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采取了“建立友好联系,发展经济文化往来,多做工作,广交朋友,逐步走向建交”的方针;第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展开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第三、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毛泽东于5月20日发表声明,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因此,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的特点被概括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又有了一次外交政策的调整,在外交关系上也有了一些发展。文革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外交关系方面,积极调整中美关系,两国实现建交,中美两国在1972年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敌对关系,进入了特殊的发展时期;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于1972年9月29日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78年8月12日缔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截止到1979年,中国已同121个国家建交。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仍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继续争霸,中国根据此背景,外交政策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形势;第二、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第四、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五、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一切政策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2、从1949到199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给共产党留下了一副烂摊子,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温饱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受苏联社会主义化的影响,1949年--1956年,在工业方面,制订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方面,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转向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1956年--1966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增强,期间为赶英超美,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一股浮夸风、共产风,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后在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十六字方针,1962年由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才得以慢慢恢复。1966年--1978年,由于十年文革的出现,使国民经济遭到重大破坏,但是“三五”、“四五”国民经济计划得到完成,大的建设部署安排没有中断,除1967、1968年两年外,总体上还是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如葛洲坝水利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刘家峡水电站等等。1977-1981,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划分四个经济特区,全面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在经济体制方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逐步由经济基础向上层建筑领域发展,城市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化,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自负盈亏,建立“三多一少”体制,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整理

国际关系研究方法笔记 传统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历史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过程跟踪和比较研究。 过程跟踪,就是选取一个比较重要的历史事件,对其进行解剖麻雀式的分析,了解 事件的整个发展过程及影响其发展的所有要素。 比较研究,是选择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比较分析,找到它们的共同点或者不同之处。 科学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三类:即 以案例研究为主的非数量分析方法 以统计分析为主的数量分析方法 以数学建模为主的形式理论。 科学研究并非就是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方式。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一个环节——检验假设的方式。 定性分析一般使用案例来检验假设,定量分析则使用数据分析来检验假设。 国际关系的分析层次 确定分析层次,即确定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自变量)所处的位置:体系、国家、个人 目的:探究事物内在的逻辑联系,使人们对此事件的来龙去脉有“深刻”的认识。 意义:人类社会所发生的任何事件都是由多种因素的“合力”产生的结果,明确分析层次有助于确定研究的具体问题及需要考察的证据和材料, 使思维更缜密,研究更有逻辑,结论更可靠。 体系分析层次:宏观 “自上而下”的研究世界的方法

假设:所有行为体都处于全球社会-经济-政治-地理环境中; 体系的特征是影响行为体的行为、行为体之间的行为的重要因素;体系层次的分析要素:体系的结构特征: 体系中权威的组织形式、体系中行为体的性质、行为体互动的范围和层次 体系的实力关系: 单极、两极、多极 体系的经济模式: 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相互依赖的程度、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程度 体系的行为规范: 如,对战争的限制 体系层次分析为什么美国会发动伊拉克战争? 单极格局:霸权国所受的制约相对较少,容易对体系面临的挑战作出反应; 国际规范:人道主义干预的必要性,专制政权和独裁领导人不符合国际道德; 国际组织:联合国的权威必须得到维护,联合国谴责伊拉克的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国家分析层次:中观 聚焦于中层 与体系层次分析相同,认为国家是世界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 强调民族国家及其内部过程也是世界体系发展演变的重要因素。 国家层次的分析要素:政府的类型:民主与集权 形势的类型:危机与非危机 政策的类型:政治、经济、军事等 政治文化:一个社会普遍的、长期的和基本的价值观及其实践 国家层次分析美国为什么发动对伊拉克的战争? 美国必须保护它的安全,而伊拉克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美国必须阻止支持恐怖主义的国家获取毁灭性武器; 美国必须确保稳定的石油供应,而伊拉克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储量国; 伊拉克是专制独裁国家,将其改造为民主政权符合美国在该地区的利益 个体分析层次:微观 分析国际政治的微观方法 个体层次的分析要素:人性:决策过程中的认知、心理和生理因素 组织行为:被组织起来的人们的行为与他们单个时的行为大不一样,所以 “群体决策行为”如何影响决策? 特性行为:个体决策者的特性(个性、健康、经历、观念)如何影响决策? 政治学的研究范围: 政治学研究的是公共之事、众人之事,关注的是“天下之公器”。

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联系现实谈谈你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国情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是历史文化传统、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总和。 2010年第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跻身于中等发达国家行列;2011年,中国的人均GDP已超过4200美元。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 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 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 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 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 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著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 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 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同的国家通往社会主义应有不同的道路,不同国家的社会主义由于自 己的国情不同而具有自己的民族和国家特色。 2 为什么说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所为的重要战略机遇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综观国际国内大势,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这是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作出的重大判断,

论冷战与新中国外交

论冷战与新中国外交 论冷战与新中国外交,我们先从这里谈起:二战结束后,中国的国共两党与世界主要超级大国之间是怎样互相抉择的呢?我们的印象中,仿佛就是国民党和美国结盟,共产党和苏联结盟,但其中又有交织。 首先,我们来看反法西斯同盟下的美苏国共关系。人们普遍认为,从战后一开始就是国民党与美国结盟,共产党是与苏联结盟的。实际上抗战时期是很不同的,特别是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以后,当时形成了全世界的反法西斯大同盟,美国和苏联成为反法西斯盟友,它们并不是敌人,算是战友。中国国内则是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叫做所谓的"友党",军队叫做"友军"。按照毛主席在1942年夏天的看法,他的态度非常清楚,他说现在世界上是美苏两家占主导地位,两家是同盟,这样的局面就决定了中国内部国共两党必须要搞好关系。他的逻辑是美苏合作决定国内的国共合作,这是后来中共要争取维持国共合作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共产党和美国的关系在太平洋战争后期有一段时间还是很密切的,密切到什么程度呢?举例具体的内容很多,包括双方的军事合作,如情报等等。美国方面也有很多设想,如帮助中共军队,包括各种各样的军事援助,帮助中共军官培训军事业务。中共也做了很多回应,准备与美军联合作战。当时在延安的党校还提出要培训参谋,要学英语。 再说到美苏破裂冷战爆发国共在美苏之间的选择,二战时特殊的美苏国共关系持续到二战结束、冷战爆发。由于美苏关系破裂,走向敌对,国共两党就面临一个新的国际局面,即两个大国分裂了,国共各自选哪边站。毛泽东曾认为,决定中国战后走向的外部势力主要是美国了,他当时认为对中共来说,这成了一个大麻烦,这是他当时的看法。后来出现了反法西斯大同盟,国共都是同盟中的成员;但这个同盟一旦破裂,国共两党就面临着要站在哪一边的选择,而这个选择又同国内斗争非常复杂地纠结在一起,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们再来看看美苏对国共的选择,从后来的历史看,苏联是到1948年春开始调整对华政策,重新在国共之间做选择,这个选择过程还是很复杂的。对共产党,美国人也是在观望。他们从意识形态的角度看是不喜欢,但是又觉得这支力量有前途。当中共最终选择跟苏联结盟,美国也就不抱什么期望了。 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美国的对华政策。到1947、48年,美国在东亚做了一次重大的战略调整,其结果一直影响到现在中国在东亚地区地位。这个调整是在中国和日本之间选择了将日本作为东亚的战略重心。美国原来想象,国民政府在二战结束以后能够统一中国,成为地区强国。但是中国很快发生了内战,美国人内部对整个亚洲做了重新的评估,结果是认为中国可能会长期陷入混乱、贫穷。用美国人的话说,在最好的情况下,中国也就是个包袱,因为这个国家太贫穷、落后;最不好的情况也就是中国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敌人,总之不会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所以最终选择了将战略重点放在日本,最终导致了帮助战后的日本实现复兴。而国民政府的选择就是死捆住美国,觉得只要和美国站在一起才能获得援助,还会有希望。 我们再从苏联方面看,1948年开始,斯大林重新考虑对华政策,因为苏联在整个抗战时期一直是以国民政府作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打交道的,在抗战前期给国民政府的援助是大规模的。这是当时引起毛泽东对苏联不满、甚至怀疑、对苏联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实质是什么都有所疑问的一个重要原因。苏联在二战时期同美国达成的很多协议都是以国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一点作为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