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15六下海西家园 教案

14-15六下海西家园 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海西家园学科教学进度表

周别日期教学内容备注

一 3.2-3.6 世界公园丹霞美

二 3.9-3.13 人间仙境桃源洞

三 3.16-3.20 天下奇景白水洋

四 3.2-3.27 东南屋脊黄岗山

五 3.30-4.3 海峡风情惠安女

六 4.6-4.10 海滨皇城赵家堡清明节放假一天

七 4.13-4.17 崇武古城观海景”

八 4.20-4.24 海边奇观“兵马俑

九 4.27-5.1 八闽文化先驱者劳动节放假一天

十 5.4-5.8 开闽圣王王审知

十一 5.11-5.15 朱熹理学传四海

十二 5.18-5.22 童真思想家李贽

十三 5.25-5.29 近代天文奠基人

十四 6.1-6.5 毛估大师卢嘉锡

十五 6.8-6.12 期末考试

十六 6.15-6.19 毕业考试

第_一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一课世界公园丹霞美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自主收集有关丹霞美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泰宁县的初步认识,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

难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

准备

泰宁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第一湖山”,深入探究

出示丹霞美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丹霞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

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泰宁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

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

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丹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板书设计

世界公园丹霞美

泰宁色如渥丹,灿若明霞 (青年期丹霞地貌)

(2005.2 世界地质公园

教学反思

第_一单元课型:新课

课题第二课人间仙境桃源洞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自主收集有关桃源洞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教学

重点

具体了解何谓“一线天”,它的美具体体现在哪里?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

准备

有关桃源洞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1、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人间仙境桃源洞”,以及:“一线天”奇观,并深入探究。

出示桃源洞、一线天的邮票、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①、教师罗列几种一线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欢选择一种进行研究,可以引导学生

通过阅读课外书来理解。

②、让学生带着自己收集的材料进行简要的说明。

③、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借助幻灯片重点讲解。

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人间仙境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

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

二、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永安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

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

的共同责任。

三、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桃源洞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四、回顾巩固

“人间仙境桃源洞”的特殊之处。

上网查一查明代著名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在他的游记中盛赞的永安桃源洞“一线天”的奇观是怎么说的,并摘抄下来。

五、作业设计

除了桃源洞、天鹅洞,我国还有许多奇特的溶洞,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资料,写出这些景区的名称和所在地。

所在地景区名称

板书设计人间仙境桃源洞

永安市小武夷一线天独一无二(丹霞地貌)

教学

反思

第_一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三课天下奇景白水洋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自主收集有关白水洋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深入了解保护自然天然浅水广场的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

重点

具体掌握“天下绝景,宇宙之谜”的名称,激发珍惜、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

准备

有关白水洋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1、听歌曲

“好一座平展展的水上广场,哗啦啦的清泉从巨石板上流过,浅浅的水床轻轻诉

说……”

分组交流,共同探讨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以及从歌曲中知道了什么;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

老师将主要内容板书,并合并同类项,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天下奇景白水洋”,深入探究

出示白水洋的照片,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说明

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白水洋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学习阅读文本

总结:山和水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屏南不但可以欣赏到山水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地质科学知识。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

3、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让学生运用学习白水洋美的方法,介绍自己家乡有代表性的历史遗迹,并写成小作文。

二、回顾巩固

“天下奇景白水洋”的特殊之处。

1、说一说、评一评。

2、播放白水洋在日常生活中的动画,以及游客对白水洋的评价,让学生深切地感受白水洋的美。

3、让学生看完动画的感受,并提出自己该怎么做的实际行动。

4、成立保护白水洋的保护组以及破坏白水洋的残暴组,让双方进行激烈的辩论赛。

5、教师小结:保护大自然的浅水广场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

由作者登台演讲,并发表见解。

其他学生当评委,给演讲者打分。

结合老师的点评,评出三名优胜者。

三、作业设计

你的家乡有什么独特的地质现象?在老师和家长的知道下,实地考察一下,或者通过网络进行查询,并以书面形式写一写。

板书设计

天下奇景白水洋

白水洋 8万多平方米

上洋中洋下洋

(水上万人广场) (天然滑道)

教学反思

第_一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四课东南屋脊黄岗山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自主收集有关黄岗山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珍惜、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

准备

图片、网络收集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想同时脚踏两个省份,登上一座山巅,可是却看到两种相异的风景吗?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东南屋脊”?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教师小结:站在黄岗山上,大自然的雄姿风采尽收眼底,“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之感油然而生。

二、过渡:同学们,那么你们知道黄岗山神奇、美体现在哪里吗?现在请你自由朗读课

文,找出答案。

黄岗山又被称为什么?

(生物的避难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总结:人和动物的完美结合

升华:到黄岗山不但可以欣赏到美景,享受优良的生态换进,还可以获得生物科学知识。

当然,同学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全人类的共同责

任。

三、作业设计:

福建省目前拥有多少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可以通过询问家长或者教师,也可以通过网

络将查到的保护区填在下面表格。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梅花山自然保护区

板书设计东南屋脊黄岗山

武夷山脉东南屋脊

黄岗山 ( 海拔2158米)

生物避难所国家自然保护区

教学

反思

第_二单元课型:新课

课题第五课海峡风情惠安女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惠安的有关风土人情以及惠安女的服饰的特点。

2、自主收集有关惠安的图片,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并深入了解惠安女的精神本质。

3、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向惠安女学习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

教学

准备

有关惠安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

一、猜一猜。

1、出示“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宽黑大折裤、腰间圈着银裤链”。

请大家猜猜看,上面这句话说的是什么人的装扮呢?

2、谈话导入,并板书课题:海峡风情惠安女

二、学习课文

1、浏览课文P21-22页的内容,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

(1)惠安女主要居住在惠安县的哪几个乡镇?

(2)惠安女的服饰有哪些特点?

(3)“乌潭水库”为何称为“惠女水库”?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教师板书:居住地:惠安县的崇武、小祚、净峰、山霞。

服饰特点: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宽黑大折裤、腰间圈着银裤链

出示图片欣赏,让学生结合已收集的图片,进行简要地阐述。

4、教师小结:

惠安女的勤劳简朴、吃苦耐劳的精神深深地感染我们,希望同学们能够从惠安女身上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

三、知识拓展。

1、阅读加油站:惠安女子。

全班学生齐读。

2、相关链接:惠安服饰

四、做一做。

根据惠安女的形象特点,制作一件旅游纪念品(如纸袋、书签、泥塑)

五、布置作业。教材P24页的“写一写”。

在福建历史上,为数众多的女性为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请把你所知道的优秀女性及其事迹写下来。

板书设计

海峡风情惠安女

居住地:惠安县的崇武、小祚、净峰、山霞。

服饰特点:黄斗笠、花头巾、蓝短衫、宽黑大折裤、腰间圈着银裤链乌潭水库:也被称为惠女水库

教学

反思

第_二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六课海滨皇城赵家堡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赵家堡的所处的位置、来历以及它的建筑的格局。

2、收集有关图片,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赵家堡的赞美和讴歌。

3、培养学生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

重点

通过对赵家堡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

难点

通过对赵家堡的了解,培养学生保护古迹的意识。

教学

有关图片

准备

1课时

教学

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

一、激趣导入。

1、出示赵家堡远景图欣赏

师:在福建东南沿海,有一座微缩的宋朝京城。它就是漳浦县的赵家堡(也叫赵家

城)。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海滨皇城赵家堡,并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25-27页的内容,初步了解赵家堡的位置、以及其建筑格局。

2、小组交流、讨论:

(1)赵家堡的所处的位置?

(2)赵家堡建筑的整体布局?

(3)赵家堡建筑的历史价值?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整理板书如下:

赵家堡: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下。

整体布局:设置了外城、内城和“完璧楼”。

历史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思考:为什么赵家堡被称为“宋城”?

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

4、出示相关的图片欣赏。

让学生自由发挥,说说看完之后的感受。

5、教师小结: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全国各地尚存许多的古建筑,大家一定

要注意从小树立保护文物的意识。

三、课外延伸。

1、教材P27-28页的“阅读加油站”。

2、学习“相关链接”中的“赵家堡”。

让学生说身边的特色建筑物,并说与课文所讲的不同之处。

四、说一说。

想一想,为什么福建会有这么多城堡式建筑?它们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建成的

呢?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适时补充。

五、布置作业。

在全国各地有着各式各样的城堡。请你查一查,填写下表。城堡名称所在地建筑年代建筑风格

板书设计

海滨皇城赵家堡

位于:福建省漳浦县湖西乡硕高山下。

赵家堡整体布局:设置了外城、内城和“完璧楼”。

历史价值: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教学

反思

第_二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七课崇武古城观海景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崇武古城不仅历史悠久,而且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2、搜集有关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让学生进入对崇武古城的赞美和讴歌。

教学

重点

利用有关图片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名城,保护古迹的思想意识。

教学

难点

利用有关图片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热爱历史名城,保护古迹的思想意识。

教学

准备

有关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

一、激趣导入。

1、出示崇武古城图片欣赏

师:你们到过崇武古城吗?看了这些美丽的画面,你想知道崇武古城的更多知识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崇武古城观海景,并板书课题:第七课崇武古城观海景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30-32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崇武古城的悠久历史、建筑风格、旅游景点。

2、小组交流、讨论:

(1)崇武的含义?

(2)崇武古城的历史地位?

(3)崇武古城的建筑特色?

(4)崇武古城的旅游景点?

学生自由交流、汇报,教师补充整理,并板书如下: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

建筑特色: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

旅游景点:月牙湾、石雕博览城、岞山八景……

3、交流搜集的有关图片,进行展示欣赏。

说说观赏崇武古城之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英雄之城——崇武

学生自由阅读,了解英雄之城——崇武的辉煌战争史。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明初福建海防”。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四、想一想。

崇武古城由一座备战的城堡变化为著名的旅游景点,这中间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学生先进行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五、说一说。

根据搜集的图片以及上网了解的崇武古城的材料,说一说你所知道的崇武古城的美景和故事。

六、做一做。教材P34页的“做一做”。

板书设计

崇武古城观海景

崇武古城:是我国仅存的一座比较完整的石头城,

也是我国海防史上一个比较完整的史迹。

建筑特色:城墙、窝铺、门楼、月城、墩台、捍寨和演武厅。旅游景点:月牙湾、石雕博览城、岞山八景……

教学反思

第_二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八课海边奇观“兵马俑”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牛头山古火山口的美丽景色——海边兵马俑以及玄武岩的地貌特征。

2、搜集有关图片进行交流、欣赏,让学生对“兵马俑”产生喜欢之情,进而激发他们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教学

重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教学

难点

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教学

准备

有关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一、谈话导入。

师:前面的课文介绍过几处古建筑物的奇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大自然遗留的奇

迹。那就是在神奇的牛头山古火山口的美丽景色——海边“兵马俑”。

板书课题:海边奇观“兵马俑”

二、学习新知。

1、自读课文P35-36页的内容,初步了解古火山带的地貌特征。

2、小组交流、讨论:

(1)海底“兵马俑”石柱的特色?

(2)古火山口玄武岩地貌的形成过程?

(3)旅游胜地牛头山古火山口为何被地质学家们誉为“中外罕见的古火山博物馆”。

3、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牛头山古火山口是集地质遗迹保护、科学研究和旅游度假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地。

同学们一定要学会保护珍贵的地质遗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是大家的共同责任。

4、出示搜集的有关图片,进行全班交流、展示。

全班交流,并指名说一说欣赏之后的感受。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北有五大连池,南有牛头山。

学生自主阅读,感受牛头山古火山口沧海桑田变化的历史,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的魅力。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古城镇海卫”。

让学生说一说古城镇海卫的海防历史。

四、查一查。

福建还有哪些与火山有关的独特的地质景观。

展示收集的材料,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解释。

五、布置作业。

教材P39页的“写一写”:不管是奇特的自然景观,还是深厚的文化积淀,每个人的家乡都有着神奇的一面。在生活中,要善于发现美。请用心感受家乡独特的美,写下你的发现。

板书设计

海边奇观“兵马俑”

牛头山古火山口的景色:

1、海底“兵马俑”

2、玄武岩地貌

3、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教学

反思

第_三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九课八闽文化先驱者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甲第巷”的由来以及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的生平事迹。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探究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的具体体现。

3、激发学生学习欧阳詹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学

重点

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形成文化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

难点

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形成文化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

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一、谈话导入。

师:海峡西岸从南方偏僻之地逐渐发展为中国经济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许多的

杰出人物为此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唐代开启八闽文化风气先河——欧阳詹

板书课题:第九课八闽文化先驱者

二、学习课文。

1、学生自读教材P41-42页的内容,了解八闽文化先驱者—欧阳詹的生平事迹。

分组交流,共同探讨:

(1)“甲第巷”的由来。

(2)欧阳詹的求学史。

(3)欧阳詹对福建文化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以四人为一组,共同交流已收集的材料;

组长总结,汇报本组情况,教师适时分类整理将各组的观点清晰化。

2、聚焦事迹,深入探究

出示欧阳詹的事迹,让学生进行简要地说明。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说为何欧阳詹“开八闽文化风气之先”?

学习阅读文本,请同学在文章当中寻找答案。

教师总结:向往读书,勇往直前的精神大大鼓舞了周遭的人,儒学风气开始振兴。

3、结合搜集的材料理解《闽政通考》写道:“欧阳詹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三、拓展延伸,实践说话。

1、阅读加油站:欧阳詹其人其文

出示搜集的欧阳詹的作品,让学生结合作品,说说对作品的理解。

2、引导学生学习“福建第一进士薛令之”的事迹。

四、说一说。

学习了欧阳詹、薛令之的事迹,想一想他们的行为对福建文化发展有什么样的意义。

五、布置作业。

回家上网搜索,查找有关的资料,列一张历史文化名人名单。并了解他们的相关事迹。

板书设计

八闽文化先驱者

八闽文化先驱者

欧阳詹

文起闽荒,为闽学鼻祖

教学反思

第_三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十课开闽圣王王审知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开闽圣王王审知的生平以及他对福建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2、通过小组交流、讨论,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美好情感。

教学

重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

难点

培养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一、导入新课。

师:福建山水灵秀,人文荟萃,诞生了无数名垂青史的杰出英雄人物。其中有一位

被称为“宁为开门节度使,不作闭门天子”的英雄—王审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学习

的内容。

板书课题:第十课开闽圣王王审知

二、学习课文。

1、让学生自读课文P46-48页,初步概括闽王王审知的生平事迹。

学生自由读后,同桌互相说说读之后的感受。

2、小组交流,讨论,共同探究:

(1)王审知封为“闽王”的经过。

(2)闽王王审知的一生政绩。

(3)闽王王审知施政的主要主张是什么?对福建的发展作出怎样的贡献?

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整理并总结

3、复述闽王王审知的生平事迹。

三、课外延伸。

1、阅读加油站:王审知与福建文化。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开漳圣王陈元光”。

让学生说身边类似的名人效应的现象,并说说自己切身的感受。

四、布置作业。

1、教材P50页的“写一写”。

2、请教长辈,了解家族的起源,互相交流。

板书设计

开闽圣王王审知

时间:909年,王审知封为“闽王”。

政绩:治闽期间实行“保境安民,发展农业”的政策;保持了福建的稳定与繁荣,出现了“时和年丰,家给人足”的景象。

主要主张:提倡勤俭节约,注重施行德政;重视维护社会稳定,大力发展交通;积极扩大对外贸易,繁荣商业。

教学

反思

第_三单元课型:新课

课题第十一课朱熹理学传四海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朱熹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潜心研究的理学思想主张。

2、自主收集有关朱熹的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让学生加深对理学的认识。

教学

重点

了解朱熹的事迹,形成文化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

难点

了解朱熹的事迹,形成文化自信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

准备

有关朱熹的资料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

一、激趣导入

1、投影出示《朱子家训》。

指名让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解释《朱子家训》的含义。

师:你们知道这是谁的思想主张吗?(朱熹)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伟大的思想家朱熹的生平事迹。

2、板书课题:第十一课朱熹理学传四海

二、学习课文。

1、让学习自读课文P51-52页的内容,初步了解朱熹的生平以及他的理学思想主张。

同桌交流,并说一说读后的感受。

2、介绍朱熹的生平事迹。

(1)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创立了新儒学,史称理学。

(2)朱熹的幼年生活状况。

(3)朱熹创办了兴贤书院、紫阳书院等。

(4)朱熹的主要学术成果,《九曲棹歌》、《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

(5)朱熹的故里“五夫”被誉为“朱子故里”。

3、小组讨论、交流。

学生分组回答,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朱熹是理学家,儒学家,教育家;他是儒家文化的集大成者,对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拓展延伸。

1、阅读加油站:朱熹吟诗分水关。

学生自主阅读,读后与同学交流,进一步感受朱熹丰富的哲学思辨能力和他的宽宏度量。

2、引导学生学习“相关链接”中的“程门立雪”。

学生自主阅读,读后全班交流,了解文化名人的事迹,形成文化的自信心。

让学生说一说身边类似的文化现象。

四、做一做。

根据课前收集的材料,把自己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留下的古迹或与之有关的民间故事,记录整理下来。

五、布置作业。

教材P55页的“查一查”,收集孔子和朱熹的相关资料,填写在下面的表格中。

两个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两座历史名山代表的世界遗产

板书设计朱熹理学传四海

朱熹是南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并创立理学。

古迹:朱子巷、朱子社仓、朱子故里、兴贤书院、紫阳书院等

文献:《九曲棹歌》、《朱子语录》《四书集注》等

教学反思

第_三单元课型:新课

课题第十二课童真思想家李贽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自主收集有关李贽的图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通过对个别图片进行交流,进而激发学习的兴趣。

3、通过学生对家乡历史上文化名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重点

通过学生对家乡历史上文化名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难点

通过学生对家乡历史上文化名人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

准备

有关李贽的图片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一、激情导入课题。

“童子者,人之初;童心者,心之初也”、“天下之至问,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苟

童心长存,则道理不行,闻见不立,无时不文,无人不文,无一样创制体格文字而非

文者。”是谁说的?

a) 让学习自读两遍,说说读后的感受,以小组为单位先互相交流,之后在全班交流。

b) 学生分组回答,老师适时点拨并总结,使观点明晰化

二、介绍李贽生平。

1、学生自由学习全文,并想一想:

“不信学,不信道,不信的仙”的李贽有啥与众不同的地方?

李贽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写的《童心说》的内容是什么?他的思想是什么?

2、师生共同交流讨论结果。

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小结。

二、介绍“童真思想家李贽”的故事。

三、完成“说一说”、“做一做”与“唱一唱”部分。

四、总结:李贽的贡献是不可小视的。

五、作业设计:

李贽敢于向皇家确定的思想挑战,你认为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每个时代,都有一些杰出的思想家或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发出真诚的声音,指出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请你找出一些文章,并在小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童真思想家李贽

李贽《童心说》

不信学不信道不信仙

教学

反思

第_四单元课型:新课课题第十三课近代天文奠基人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1、了解高鲁的生平;

2、掌握高鲁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

重点

掌握高鲁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教学

难点

掌握高鲁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教学

准备

课件

教学

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含各课时作业设计)备注(增删)

一、介绍高鲁的生平

二、学习高鲁的事迹

1、让学生自学课文,并思考这么一个问题:为何称之为“近代天文奠基人”?

2、分组讨论,交流答案。

3、每个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发言,评选最佳小组合作奖。

4、介绍高鲁的八个“第一”

A、中央观象台创始人,首任台长

B、中国天文学会发起人,首任会长。

C、提议建造中国紫金山天文台的第一人

D、中国第一代中文打字机发明人

E、编制以立春为岁首的《立春历书》第一人

F、测定北京经纬度第一人

G、将天象介绍到中国的第一人

H、把爱因斯坦相对论翻译成中文的第一人。

5、教师小结:高鲁不愧是第一位把天象仪介绍到中国的学者。

三、再介绍两位闽籍为中国天文事业的巨大贡献的人

余青松张钰哲

四、介绍紫金山天文台

五、作业

P64 查一查、试一试

板书设计近代天文奠基人

高鲁的生平

高鲁的事迹

紫金山天文台

教学反思

(完整版)家乡教案下册六年级

第1课、东北话 授课内容: 东北话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教学重点: 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 教学难点: 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师:先来说说“乡音”。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 [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 (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 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 (4)读一读: 话说东北话 三、总结 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班级习作集。 【重难点】 借鉴本组描写家乡的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课前准备】: 师:1. 搜集相关资料 2. 提出对本次习作的疑问或想法 生:1. 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各地自己感兴趣的家乡的风俗。 2. 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教学理念】: 本次的习作,只要是关于家乡的风俗的内容,都可以成为本次习作的内容。习作前应指导学生将调查了解到的家乡的风俗加以整理,想一想哪方面的民俗自己最感兴趣、积累的素材最丰富,哪些内容给自己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选好材料,确定自己要写的内容。老师可以帮助学生拓展思路,例如,各地不同的饮食、建筑、语言、节日、工艺品、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可以交流。如果学生有到外地旅游的经验;如果学生没有去过外地,也可以说一说本地的风土人情。在习作指导时,要引导学生明确要求:一要民俗特点突出,二要内容具体,三要语句通顺。 在指导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仔细回顾从本单元课文中学到的一些表达方法,结合自己的选材想一想:自己准备怎样写,才能把内容写得清楚、具体,才能凸现所写民俗的特点。想好后,组织学生交流,相互说说自己打算怎样写,听一听其他同学和老师的建议。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作业检查、上节习作点评、开心辞海。 一、温故而知新,加深印象 教学安排: 1、抽查积累作业,让生明白课下阅读的重要性以及老师的重视度。 2、评讲上次的作文,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优缺点,鼓励并改进二、前作文:未成曲调先有情 (一)话题交流,真情融汇:吹面不寒杨柳风 1.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节日,今天,我们来一起谈谈节日,好吗?你知道哪些节日呢?跟大家交流交流。(学生自由发言) 2.刚才,同学们介绍了许多自己知道的节日。如何将节日分类呢? 3.学生探讨后,教师归纳总结:

(部编版)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活动分 析 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学生随同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旨在加深学生对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习作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 对学生来说选择写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把重点内容介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对学生加强引导。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的课文中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家乡的风俗。 2.通过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学习描写活动现场和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方法。 3.通过写作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感受这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4.学习修改、完善习作的方法。 重点难点 1.抓住家乡风俗的特点,写出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地展现活动场面,细致地描写自己参加活动的真实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做到详略得当,要写得具体,语言形象生动。 教学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实地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课时安 排 2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谈话引入习作的主题,激发学生谈风俗习惯的兴趣。 导语:所谓风俗,就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教师分别出示图片:民族风俗——蒙古包,节日习俗——中秋月饼,传统礼仪——拱手礼。)在灿烂的人类文明中,风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故而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

统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习作:家乡的风俗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学生了解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体会到作者是怎样写出这些民俗特点的。安排这次习作训练,一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继续感受和吸收民俗文化中的智慧和营养;二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本次习作选择的内容可以是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兴趣爱好,运用“看一看、议一议、猜一猜、说一说”等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乐于参与的活动中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使学生不仅了解我国一些民风民俗的特点,而且对民风民俗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探究的欲望。 1.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访问长辈等途径了解自己家乡的风俗,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课堂上,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家乡的传统节日,知道家乡的独特风俗与地域性有关。通过对比、背古诗、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积极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风俗,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验故土乡情。 2.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表达技巧,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 3.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和调查研究、学会表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回忆丰富多彩的节日场景和各式各样的庆祝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传说、习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谈家乡风俗的气氛,感受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重点 了解家乡丰富多彩的风俗,知道不同地区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体验故土乡情。 难点 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俗的方法,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教师:准备有关的图片。 学生:收集各地自己感兴趣的民风民俗,或者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3.学习修改、完善习作,创编班级民俗作品集。 4.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2.能通过习作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自豪、赞美之情,感受家乡这些独具魅力的风俗中蕴含的民族文化和传统美德。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者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家乡风俗习惯。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家乡的风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2.能够恰当审题,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习作。 3.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写作方法,做到详略得当。 4.用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自己对家乡风俗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 板块一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1.边欣赏边思考,说说这些图片中隐藏着哪些传统节日。

2.学生说一说:这些节日各有什么习俗? 预设1:图一是春节,展示的是春节拜年。 预设2:图二是元宵节,展示的是元宵赏花灯。 预设3:图三是春节,展示的是一家人聚在一起包饺子。 3.引言导入:同学们,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到了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有的让我们感到新奇,有的让我们感到有趣,还有的让我们赞叹不已。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想要介绍的家乡的风俗。可以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也可以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可以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板书:家乡的风俗) 板块二确定思路,回顾写法 1.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 3.你知道哪些传统节日? (1)指名学生说。 (2)教师归纳总结: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每一个节日的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传说、风俗,或者有着独特的纪念意义。 (3)谁知道在我们的传统节日中,都有什么风俗?学生自由发言。 4.回忆本单元中学到的一些写作方法。 《北京的春节》一文以时间为顺序展开叙述,详略得当。作者老舍先生用通俗易懂、富有“京味儿”的语言,对北京人过春节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进行了介绍,展现了北京春节的热闹及传统节日的习俗。 《腊八粥》通过对人物的动作、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展现了八儿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 《藏戏》先连用三个反问句把藏戏的特点写了出来,接着详写藏戏的由来,分述藏戏的三个特点。 5.说说你在本次习作中能借鉴的一些写法。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联系生活实际和调查访问,感受和吸收习俗文化的智慧和营养。 2.过程与方法 (1)提高自己搜集材料的能力。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习俗,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表达流利。 (3)在互动交际中,培养学生能说会道的能力,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能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能认真地倾听。 3.情感与价值 (1)创设交际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交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 (2)感受祖国民族文化习俗的魅力,尊重并热爱家乡的民风民俗。 【教学重点】 把自己搜集到的民风民俗与同学交流,交流时做到内容真实,表达流利。 【教学难点】 学习抓住特点介绍民风民俗的方法,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表达清晰。 【教学准备】 1.通过上网、课外阅读等方式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地民风民俗。 2.向父母或长辈了解本地的风俗习惯。 3.教师准备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教师批注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 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地了解 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要吃 粽子、赛龙舟……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就是风 俗。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 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的风 俗”的写作指导课。 二、了解何为“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 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之差异,称之为 “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三、说家乡风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都有哪些节日风俗。老师给大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全册

第一课时 我的成长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有关成长的知识。 2、提高学生组织能力与表达能力,并在集体性的活动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协作能力 一、情景导入新课 1、齐读导言部分。 2、让学生了解用不同的词语描述人的性格。 3、引导学生观察图画。 4、学生说说画面内容。 5、引导学生讲述自己的成长经历。 二、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如何关心他人。 三、学生倾听互动 1、同桌互动。 2、师生互动。 3、谈谈自己的感受。 4、提出自己对成长有哪些想法?同学交流。 第二课时活动制作成长档案袋 活动目标: 1、收集整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用图片和文字进行记录。 2、回顾过去,感悟亲情、师恩和友情。 活动步骤: 1 2、引导观察图画,了解内容 (1)自由读画面内容。 (2)说说图中的意思 3、进一步整理个人成长记录,以感恩的心态对自己成长中的关键事件进行反思。 4、选材制作个人成长档案袋。 5、整理资料卡。 结构如下:封面——目录——内容——成长宣言 6、全班展示,共同交流,或在同学作品上留言。

第三课时探究成长的烦恼(一) 活动目标: 1、了解同龄人成长的烦恼,提出化解的对策。 2、认识自己,调整心态,树立快乐人生的生活信念。 活动步骤: 1、采访准备。 2、阅读内容提示。 3、采访问题参考设计:你能适应目前的在校学习马? 你经常向你的父母讲述校园里的事? 你是怎样看待别人的长处的?你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吗? 你觉得老师关心你吗? 第四课时探究成长的烦恼(二) 活动目标: 1、了解同龄人成长的烦恼,提出化解的对策。 2、认识自己,调整心态,树立快乐人生的生活信念。 活动步骤: 1、整理上节课采访的资料。注意要明确一个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对资料进行重新组织。 2、撰写研究报告。可采用多种形式,如文字、图片、图表对活动的过程、结果进行记录。 3、学生活动对作品进行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形式可多样。教师和同学进行定性评价。 第五课时校园生物大搜索 一、教学新内容 1、在调查活动之前,引导学生根据前面学过的的方法做一份调查计划,指导学生根据调查内容的要求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并提示学生对调查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办法。 2、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校园。提出“你知道我们的学校是‘绿色校园’吗?评选‘绿色校园’有哪些要求?”(学生自渎课本关于绿色学校的知识) 3、请学生绘制校园平面图,并在图上注明哪些地方是绿色植物。 4、学生自己认识校园中的动植物。 植物: 动物: 二、同学讨论动植物分类方法。(学生自渎课本常见的动物分类方法内容)

六年下家乡教案

经吉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14年审定通过 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 家乡 JIA XIANG 六年级下册 《家乡》编写组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授课内容:第1课东北话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 教学难点: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师:先来说说“乡音”。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 [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 (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 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 (4)读一读: 话说东北话 三、总结 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环境和我们 7. 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 一、教材简析: 本课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制订考察计划,帮助学生理清考察的目的和注意事项。计划中有“注意事项”,强调了要注意安全,这是不能忽视的。第二部分实地考察,提示了考察的内容,观察水样的内容在考察报告中已列出。教材用插图提示取水样的方法。第三部分,回教室后的观察和讨论,考察报告详细列出了观察的内容,如要观察水中的微生物,要使用显微镜。经过考察后,教材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作出水是否被污染的判断,如果被污染了,要找出原因,要求学生提出治理的建议。 二、教学背景: 学生对生活用水问题有所了解,他们已经学习了观察水的方法,学习了过滤、沉淀,已经有了足够研究水的技能。自然水域可以是河流、池塘或湖泊等。当前,自然水域的水体变黑、变臭主要是人类污染造成的恶果,人类破坏环境的水污染行为有污水排放、垃圾倾倒、城建填河等等。 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科学概念: ●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引起的。 ●水污染严重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 科学词汇:自然水域污染考察沉淀杂质 (二)过程与方法: ●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科学方法:考察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增强保护家乡水环境的责任感。 核心价值观:自然水域和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调查家乡水环境污染和治理情况。难点:学习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法。 教学教具学具说明与提醒

准备放大镜,显微镜。采集水样的瓶子 (自带),1.教师课前实地踏勘家乡可供学生考察的河流、池塘或湖泊,选定地点。 2、有关家乡水域状况的录像或照片。 3.对学生考察后的信息需加强交流 教学流程 制订考察计划→实地考察采集水样→回教室后的观察和讨论 活动过程 基础设计个性设计 一、制订计划: 1.我们看了很多有关水域污染的资料,也研究了垃圾处理 问题,但是我们还没有系统地考察过我们身边的自然水域 的情况。以你们以往的经验看,从哪些现象可以判断水 域被污染了?推断一下,污染的原因是什么?我们今天 就一起来考察家乡水资源的污染情况。 家乡自然水域里的水有没有受到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 了污染……要真正了解家乡的环境状况,就要去实地考 察,考察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这一次,我们将一 起到去考察家乡的自然水域,地点就定在****。 2.讨论:考察前我们应做些什么呢?考察时要注意什么? (确立考察主题,设计考察自然水域的方案,注意安全 等。) 3.小组讨论制订考察计划。 计划包括这些内容:目的、地点、时间、器材、考察程序、 考察内容、人员分工、注意事项…… 可参考教材84面的样稿。 二、实地考察: 1.组织学生实地考察、取样。考察地点宜离学校较近(推 荐地点:如果临近河、湖可以选择河、湖的水样来考察。 也可以选择井水,或者小区周围的小溪。)。小组活动以4

吉林省地方课程六年级家乡下册教学导案

吉林省地方课程六年级家乡下册教案

————————————————————————————————作者:————————————————————————————————日期: 2

六年级家乡下册教学通案 1、家乡的体育和卫生事业 体育事业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状况。 2、增强民族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读一读 读书上2页,我省辉煌的竞技体育。 2、说一说 说一说自己了解哪些优秀运动员和大家说一说。 3、看一看 4、说一说 我省的群众体育活动都有哪些形式?你喜欢哪种健身运动? 5、填一填 调查一下身边的人,看一看他们对我省的全民健身计划有哪些好的建议。 6、读一读 书上8-9页内容。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卫生事业 【教学目标】: 1、了解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 2、增强学生爱国之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1、读一读 读一读我省的各类卫生机构。 2、填一填 调查一下所在的乡(镇)、街道有哪些卫生机构。 3、读一读 读一读我省近年来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 4、说一说

我省在抗击“非典”斗争中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你知道哪些?和大家说一说。 5、议一议 如何防治流行性感冒? 6、说一说 你了解哪些疾病的预防知识,和大家说一说。 7、读一读 读书上卫生执法监督的有关知识。 三、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济源中小学教学资源店https://www.doczj.com/doc/5d13013578.html, 其他章节请登录网店购买使用。包括教学计划、进度、教案。 地址: https://www.doczj.com/doc/5d13013578.html,/item.htm?spm=a1z 10.5.w214277790.26.pC60gs&id=19332191 846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公开课教学设计1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家乡的风俗”,要求学生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本次习作话题不仅与单元的主题紧密结合,而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教材共展示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点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风俗,并配以三幅插图(春节拜年图、正月十五赏花灯图、除夕包饺子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这些插图表现的都是中华民族最典型的风俗活动,有利于唤起学生对风俗的真实体验,拓展他们的写作思路;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提示既可以介绍一种风俗,也可以写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并从怎么搜集资料、写什么、怎么写等方面进行相应的指导;第三部分,对习作的评改和展示提出了具体建议。 二、教学目标: 1.能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者是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 2.能根据表达的需要,抓住重点来写。 三、教学重难点: 1.借鉴本单元描写风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主要特点介绍风俗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 阅读理解融合写作:以《北京的春节》、《腊八粥》为例,带领学生品味经典,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帮助学生搜集生活中的素材,激发灵感,动笔写家乡的风俗,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同时让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从而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五、教学准备: 1、教学所需的多媒体PPT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1)师:“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课件展示各民族民风民俗图片)。在本单元里,我们也学习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寒食》、《十五夜望月》这几篇课文,了解了不同节日、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风俗(课件展示《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寒食》、《十五夜望月》的课文插图)。那同学们再来看看以下几幅图(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三幅插图),说说这三幅图介绍了什么习俗? (2)学生自由发言。 (3)指名说说,引导学生说出“春节拜年”、“正月十五赏花灯”、“除夕包饺子”。 2.师:同学们,如果要让你介绍一种家乡的风俗,你会选择介绍什么呢?这节课,让我们用文字来把家乡特别的风俗介绍出来吧!(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启发思路。 1、师:你最想介绍的是家乡的哪种风俗呢?在介绍之前,让大家先了解一下你的这些资料的来源吧。 (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在课前收集到的资料:是查阅资料时知道的,是询问长辈时了解的,还是在别的地方亲眼看到、亲身感受到的,以此来明确自己要写的内容。)2、师:说说你为什么选择这种风俗? (1)学生自由讨论。 (2)学生汇报讨论成果。 三、写作指导。 1、师:你选择的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你打算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介绍?(引导学生从“做什么”——做年糕、贴春联、吃团圆饭、做年例;“吃什么”——吃年糕、吃汤圆、吃粽子;“玩什么”——玩鞭炮烟花、接财神、看飘色等这些方面入手) 在下笔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名家老舍先生的《北京的春节》的谋篇布局,学习他是怎样介绍北京的春节的习俗的。(课件出示《北京的春节》的思路框架图)

六年下家乡教案

经吉林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审定通过 吉林省基础教育地方课程教科书 家乡 JIA XIANG 六年级下册 《家乡》编写组编著 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授课内容:第1课东北话 教学目标: 1、考察和了解家乡的文化生活 2、认识具有家乡特色的地域文化,感受家乡的可爱、激发热爱家乡之情。 教学重点:知道自己家乡的方言 教学难点:能真正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音频文件《说方言》《龙江剧》《二人传》。文字资料、图片以及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还记得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吗? 生背诵: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师:乡土的芬芳、故园的眷恋、根的追寻.这是人类特有的情怀。尤其是那些身在异乡的人,听到家乡话,看到家乡人,更会感到格外的亲切与温暖。因为我们就是在这浓浓的乡音、乡情中长长大的。引入课题 二、学习新知 师:先来说说“乡音”。我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可以说是“南腔北调”,我们的家乡话叫什么呢?谁知道? 师:谁会说?说一两个词语也可以。 (1)说一说东北话。 师:随着社会的进步,方言在我们的生活巾渐渐隐退了,看看你们能把这些东北话翻译成普通话吗? [课件出示一些典型的东北方言] (2)发现了吗,东北话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很多演员把它运用到小品、相声、评书等艺术表演之中? 师:东北活最接近普通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是最富亲和力的一种语言。白山黑水养育了我们豪放、热情的个性,东北话也带有这一特点。 (3)各地方言都带有当地人鲜明的性格特征,下面就请大家来听一听 [课件播放:侯宝林的相声] (4)读一读: 话说东北话 三、总结 踏一方土,饮一江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这黑土地上,有我们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我们的文化,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让我们共同珍视这笔珍贵的精神财富吧。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课题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 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 1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 ?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关于过大年前的除夕你们应该最了解,过年的前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

习作:家乡的风俗 活 动 分 析 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都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学生随同作者一起身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共同领略了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旨在加深学生对家乡独特的风俗习惯的了解,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次习作的话题来自学生的生活,对学生来说选择写什么并不困难,难的是如何抓住风俗的主要特点,把重点内容介绍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习作指导时对学生加强引导。 教 学 目 标 1.借鉴本单元的课文中描写民风民俗的写作方法,学习抓住特点介绍 家乡的风俗。 2.通过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经历,学习描写活动现场和表达自己的 感受的方法。 3.通过写作了解一些传统的民风民俗,吸收传统文化的智慧,感受这 些独具魅力的民俗风情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 4.学习修改、完善习作的方法。 重 点 难 点 1.抓住家乡风俗的特点,写出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 2.运用多种方法生动地展现活动场面,细致地描写自己参加活动的真 实感受。 3.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记叙,做到详略得当,要写得具体,语 言形象生动。 教 学 准 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各地的民风民俗,实地调查本地的风俗习惯。 课 时 安 排 2 课 时(参见《英才教程/同步作文期末考场满分作文》《英才作文课堂》) 一、激趣导入,明确任务 1.谈话引入习作的主题,激发学生谈风俗习惯的兴趣。 导语:所谓风俗,就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教师分别出示图片:民族风俗——蒙古包,节日习俗——中秋月饼,传统礼仪——拱手礼。)在灿烂的人类文明中,风俗文化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悠久、地域广阔、民族众多,故而民俗风情源远流长,民俗文化斑斓多姿。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课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写作《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课教案 《家乡的风俗》写作指导课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集中一点来细致抒写“家乡风俗”。 2.让学生了解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体验故土乡情。 重点 学会细致抒写,表达对故乡的感情。 一、导入--节日风俗 同学们,大家好。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有许多传统节日。中国人过节也是非常讲究的,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视频。 悦耳的童谣把我们带入到了浓浓的节日的氛围中。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粗略的了解到中国一些重要的传统节日以及节日风俗。过春节要贴春联、放鞭炮、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等等……这些经过长时间的积淀,逐渐形成的历代人们约定俗成的节日传统和习俗就是风俗。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文化的差异、地域的不同,各地的风俗习惯也有着天壤之别。今天,我们就从家乡的节日风俗着手,来上一节“家乡节日风俗”的写作指导课。(板书) 二、品他乡风俗 1.下面请同学们默读两篇关于家乡风俗的习作:《家乡的春节习俗》《春节·添位》,看看自己喜欢哪篇文章,说说你的理由。可以联系文章中的一些具体的语言和段落,来谈。 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从这两篇文章中,总结出一些写作的方法呢? 用自己的语言,写自己的感受,反映出民风民俗的情趣。写民风民俗,要能让别人从中体会到生活情趣。我们还要注意不能生搬硬套所查阅的资料,要将资料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把自己的感受体会写进去,这样文章才有感染力,别人才爱读。 小结:写什么?选取家乡有代表性独特的风俗。明确了写什么,最难的是把它写好。大家看,该怎样写?细腻描写(可以结合具体段落读)板书:选材:独特 描写:细腻 同学们,民风民俗是时间积淀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寄托了老百姓美好的愿望和朴素的情感。因此我们在写节日家乡风俗的时候,不能仅仅是介绍这种风俗、介绍它的起源、更要挖掘蕴含在节日起源和风俗中的美好愿望和情感。 三、说家乡风俗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品读、鉴赏了学长们所写的习作之后,我们来说一说自己家乡的有哪些节日风俗。老师给大家三分钟的时间,小组同学互相交流,一会选一位代表起来发言。 四、写家乡风俗 同学们说的很好,有的同学选取了独特的最具家乡代表性风俗,有的同学介绍了家乡风俗的来历,有的同学给我们描绘了参加节日活动时的具体情境,讲的都很生动细腻。但是,说的再好都是纸上谈兵,现在,请同学们自己动笔,来写一写我们家乡的风俗!老师给大家8分钟的时间,写一个片段。 同学们写的都很好,我发现很多同学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故乡的真挚感情。说风俗,谈家乡,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第一单元《习作:家乡的风俗》 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介绍自己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一写自己参加过的风俗活动的经历。 2.借鉴本单元课文的写作方法,学会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 3.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创编民俗作品集。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运用本单元的表达方法,抓住特点、有详有略地介绍家乡风俗。[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家乡又有哪些特别的风俗习惯呢?本单元所学的文章,都将极其平常的民间习俗和传统节日描绘得妙趣横生,魅力四射。但本单元的课文为我们呈现的只是民俗风情画卷的一角,这节课就让我们畅所欲言,分享你所知道的民风民俗吧。 二、畅谈风俗习惯 1.什么是风俗?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在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行为规范之不同,称之为“俗”。 2.请同学们说一说自己的家乡有哪些不同的风俗。(提示:可以是调查了解到的风俗习惯,也可以是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1)生产习俗。水稻是湖北的主要农作物,在选种和插播的过程中都有着当地盛行的一些习俗。过去,在播种前农户会选取少量谷物,放在神龛或灶台前,点上香烛,观察它发芽的情况,预测年成好坏。插秧时,有打“秧鼓”、唱“秧歌”、送“秧茶”的。 (2)建房习俗。正式动工时,亲朋好友都要带上猪肉、豆腐、糍粑、挂面、烟酒或贺联前往祝贺,主人置酒设宴款待,称之为“吃神福”。“架桁条”“起梁”等也都有一定的讲究。 (3)过节习俗。黄冈同中国大部分地区一样,春节是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节日。整个春节,从“小年”(腊月二十四)开始,历时二十多天,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才结束。传统习俗里,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洁锅灶、点灶灯、接祖宗。 三、写作思路点拨 刚才大家一起畅谈了自己所了解或实际体验过的家乡风俗。这么多的风俗都有着它存在的一定道理,我们如何把它们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让更多的人了解呢?请走进第一单元的习作阅读提示。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1.审读题目,明确内涵。本次习作要求大家介绍家乡的一种风俗或写写自己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家乡的

家乡的传统习俗 教学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多见的生产、生活、节庆习俗,知道冬至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2.通过搜集本地风俗习惯的资料,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 3.了解家乡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在体验传统风俗活动中,激发学生心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多见的生产、生活、节庆习俗,知道冬至节的由来和相关习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图片,图片上有哪些活动? 2、流传了几千年的活动就叫传统习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要走近家乡的传统习俗。 3、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是从哪三方面来介绍传统习俗的。(反馈)生活习俗、生产习俗、节庆习俗。 二、分类了解 1、课始看到的图片上的活动,属于这三类中的哪一类呢?(进行归类)。 2、了解家乡这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习俗 ★生产习俗 或许同学们对新米饭上供这一习俗不太了解,如需要解释一下。

商店开张、新米饭上供都是为了祈求——平安顺利 ★生活习俗 1)这么多的习俗,还有很多例外的讲究,请同学们拿出习俗资料,组内交流你最感兴趣的习俗。 2)运用我们掌握的习俗知识,去民风民俗村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 满月: ①满月的习俗是怎么来的呢? ②满月会做哪两件事呢? ③你满月时,爸爸妈妈为你做了些什么? ④小结:饱含着父母的祝福和希望。 婚嫁: ①看结婚的录像,了解婚嫁的习俗 ②你还看到过哪些结婚的习俗? ③小结。 搬新房: ①看到这个,你想到了那个习俗? ②上梁除了馒头,还会用到什么? 不管是上梁,还是满月、婚嫁,这些生活习俗的背后,看到的是一片——喜庆祥和 ★节庆习俗 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呀?(教师板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一单元习作: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设计

习作:“家乡的风俗”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的内容是介绍一种风俗,或写一写参加一次风俗活动的经历。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方面加以介绍。如果是介绍一种风俗,可以查阅资料或问问长辈,深入了解这种风俗,想一想这种风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可以分几个方面介绍。如果是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可以重点描写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身的感受,也可以表达自己对这种风俗的看法。教学时,要指导学生“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 教学目标 1.习作时能够抓住重点,写出特点。(重点) 2.引发学生了解民风民俗的欲望,激起探究传统文化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节日风俗图片;搜集资料,了解家乡风俗。 学生准备:了解家乡风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诵诗词,吟出悠悠中华情 1.出示诗句指名读一读,并且说一说分别描写了什么节日的习俗。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宋]王安石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宋]欧阳修 2.小结:春节、元宵节都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许多有趣的风俗习惯,刚才我们诵读的相关诗句,就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充分表现出节日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3.“十里一风,百里一俗”,各地都有各地的风俗。什么是风俗呢? 4.学生交流自己对风俗的看法: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它反映了人们的生活经验和趣味,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今天,我们就来介绍家乡的风俗,一起来了解家乡的风俗,感受家乡的风情。 设计意图:由诗句引出猜传统风俗,激发学生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谈话氛围,从而创设平等、快乐的交流环境。 二、看图片,品味浓浓家乡情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习作:家乡的风俗》优质教案

课题家乡的风俗 教学目标 1.借鉴本单元课文描写风俗的方法,抓住主要特点介绍一种风俗,适当写写自己对这种风俗的实际体验。 2.写写自己参加风俗活动的亲身经历,适当穿插风俗的特点或者来历,重点描写出活动现场的情况和自己感受。 3.自主合理地表达出对风俗习惯的看法。 4.和同学分享交流习作,互相改一改,编成一本风俗集。 教学重点 描写一种风俗习惯或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教学难点 在介绍风俗习惯时候,能够详略得当,进行描写。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通过网络、亲朋好友了解民俗文化,每人至少准备一种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民俗进行介绍,或者调查本地的民俗活动。 2.教师准备民俗相关的图片、文字介绍。 一、谈话导入,引入民俗主题。 1.“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中,了解到了哪些民风民俗? 2.民风民俗,是与民族文化有关的风俗习惯,它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家乡的

风俗。(板书:家乡的风俗) 二、初步去了解不同的民俗活动,知道不同的地方会有不同的民俗,感受民俗活动的多样性。(板书:多样性→) 1 离家三里远,别是一乡风”。教师出示图片,简要介绍不同地方的风俗。 师:中国的民俗,在世界也是最为多样,最为丰富的!中国不仅仅有五十六个民族,还有别致多样的民俗活动,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被人们代代相传。而且这些习俗背后还有很多传说,很多美好的传说,直到现在,仍深受大家的欢迎。 2、结合ppt图片简要介绍以下传统民俗: ?五月五,是端阳,屈原投水汨罗江。包粽子赛龙舟,纪念习俗不可丢。吃炸糕,绣香囊,挂艾蒿,饮雄黄,驱邪除秽有偏方,卫生习惯天天讲。(端阳节,也就是端午节,人们会包粽子、赛龙舟、秀香囊等,在历史上,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为了让屈原能够安息,不受鱼类的打扰,人们就想出这一系列的纪念活动。) ?七月七,去油泥,牛郎鹊桥会织女。想学织女巧巧手,葡萄架下听私语。(七夕,来源于我国历史上的美丽传说,传说凡间的牛郎和天上的仙女相爱了,可是由于天上和人间的界限,玉帝规定每年只能见一次面,于是,每年的这个时候就成了有情人相会的特别的日子。)?除夕夜,要过年,千家万户庆团圆。(关于过大年前的除夕你们应该最了解,过年的前一天叫做除夕,主要准备过年的衣服、食物,贴对联、收拾家里,有的家庭还会有守夜的活动,希望岁岁安康。)

小学六年级下家乡教案

本册教材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吉林旧貌换新颜。如今,我们可爱的家乡。一踏上平稳快速的时代列车。吉林大地焕发出勃勃生机。 本册教材分别从:家乡的体育卫生事业,家乡的工业。和家乡的会展业等方面。详尽的介绍了我们家乡的累累硕果。感受与时俱进的吉林。让学生心系家乡,热爱吉林。畅想吉林美好的明天,从中寻找到自豪之本,力量之源。

体育事业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以及与体育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受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家乡体育的发展状况。 教学准备: 收集相关的文字,图片,故事或音像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省最著名的运动员是谁吗?(王皓叶乔波) 二、新授; 1.辉煌的竞技体育 我省在短道速滑、射箭、射击、花样滑冰、自由式滑雪、举重、摔跤、自行车等项目居国内领先水平,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教练员和运动员。 介绍许绍发、辛庆山、何影、李亚娟、孙军、王皓等优秀运动员的事迹。 2 群众体育是广大群众为了达到健身、健美、娱乐、医疗目的进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身体锻炼活动。 (放风筝、社区健身、万人长跑、冬泳、扭秧歌、打太极拳、抖空竹等) 3.热心于“体育产业”

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体育支柱事业产业——体育彩票 体育主导产业——冰雪体育旅游 体育本体产业——运动项目产业开发 三、总结 学习了本课说说自己的收获吧!

卫生事业 教学目标: 了解我省卫生事业的发展现状及所取得的显著成绩。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了解家乡卫生事业的相撞及成绩。 教学准备: 收集整理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一、课时 同学们,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已生机构,说说哪里近年来的变化。 二、新授 1.各类卫生机构。 学生介绍相关的医疗机构的资料 (04年底全省共有8219所卫生机构。有已29年人员16.15万人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4.75万人)。 2.疾病预防控制 众志成城,抗击“非典” “甲流”防控 不还了解哪些疾病预防知识快乐大家说一说 3.卫生执法监督 卫生执法监督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能说一说吗? 4.爱国卫生运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