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浅谈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

作为社会科学的一部分,人文主义是历史科学丰富内涵的重要组成成分。在人文欠缺、社会呼唤、人文回归的当今,在历史教学中加强人文教育,是时代赋予历史教学的任务和使命。本文就中学历史教学与人文教育,发表浅见。

人文教育,实际上就是世界观、道德观的教育。人文的厚重与否,反映出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道德水准和民族素质,它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正日益凸现,而且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认为:大到民族凝聚力,小到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道德都可以产生超常规的效率。而中科院士杨叔子更进一步指出:“科学是立事之基,人文是为人之本。没有科技,就会落后,一打就垮,受人宰割,没有人文就会异化,不打自垮,甘为人奴。”但是,当前社会存在的诸如缺乏社会良知、理想信念、正确的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诚信原则丧失等,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缺乏人文,缺乏人文教育,而这已成为社会进一步发展的障碍。

应当说,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加强人文教育,既顺应了社会发展对历史教学的要求,也符合历史科学本身的客观规律。因为,作为人文学科,人文主义是其基本内涵之一。以中国历史为1例,中国文化,归根到底是人文文化而非宗教文化,历来主张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当我们回首中华民族烟波浩淼的历史长河,披开表面的迷雾而潜心寻觅时,便不难发现:中国的历史是无数志士先贤用生命和智慧书写的一部辉煌灿烂的宝典,也是中华民族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和文化宝典,且不说其中兴亡盛衰治乱得失的规律和经验值得思考和借鉴,仅就历代儒者先贤修身的哲恩、诗人志存高远的豪迈诗句中,我们就能吮吸到她背后蕴藏的丰富内涵,每每读起,总能令人回肠荡气,引人深思,促人前行。

历史过程的客观性,决定了它没有情感因素,但是当人们再认知历史时,人的情感因素就熔铸于客观历史,这个过程,也就是人文的形成过程,它包含着人类对自己的认识和思考,对人类理性的培养,认识人的价值和能力,以及完善人格的形成。而在再认知历史过程中,历史教学是它不可或缺的环节。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进行人文教育,不仅必要,而且可能。“人文”的字面含义,包括两个部分:人,即是理想的人,理想的人性,最好的存在方式;文,就是达到这种理想人性的方式,即文而化之的培养方案。毫无疑问,由于历史本身丰富的人文底蕴和人文属性,历史教学在对学生“文而化之”方面,具有其他学科所无法替代的地位。

历史教学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历史学家,它对学生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人生观、世界观、道德信仰、精神意志的建设上,体现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理想、人文精神、人文素质,从而造就学生完善的人格和全面发展。因此,必须把历史教学定位在国民素质和民族精神的培养上的高度。

但是长期以来,历史教学或被视为单一的学科教学,或被视为政治思想教育的附庸,这种认识上的偏颇,其实是功利化的具体表现,其负面影响正日益显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