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

《水土保持学》复习资料

1、土壤侵蚀:土壤及其母质在水力、风力、冻融和重力作用下被破坏、剥蚀、搬运沉积过程。

2、加速侵蚀:在人类出现以后,随着人类活动逐渐破坏了地表的自然状态,加快扩大了某些自

然因素的破坏作用,使土壤的侵蚀速率大于形成速率,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被破坏。

3、面蚀:由于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侵蚀现象层状面蚀:

4、沟蚀:由汇聚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表以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

5、切沟侵蚀: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冲刷力量和下切力量增大,沟深切入母质中,有明显的沟头和跌水,这种沟蚀称

6、冲沟侵蚀:切沟侵蚀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加大,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字型并逐渐定型

7、溅蚀: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

8、重力侵蚀:以一种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

9、(生物)植物侵蚀:在人为作用下,某些植物对土壤产生的侵蚀作用,表现为理化性质变劣,肥力下降。

10、混合侵蚀:在水流冲力、重力的共同作用下的特殊的侵蚀形式。

11、山洪侵蚀:山区的河流、洪水对沟道、堤岸的冲淘,对河床的冲刷或淤积过程

12、风力侵蚀:在气流的冲击作用下,土粒、沙粒脱离地表,被搬运和堆积的过程。

13、水力侵蚀:由于大气降水,尤其是降雨所导致的侵蚀过程及一系列的土壤侵蚀形式。

14、冰川侵蚀:由于现代冰川的活动对地表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

15、冻融侵蚀:土体中的冻融交替作用对土壤造成的机械破坏作用。

16、山洪:山区溪流和小河流发生的洪水

17、泥石流:山区介于挟沙水流和滑坡之间的水、土、气的混合流。

18、谷坊:山区沟道内为防止沟床冲刷及泥沙灾害而修筑的横向挡拦建筑物

19、圳田:宽约1米的水平梯田,且有较大的容量。

20、坡式梯田:顺坡每隔一定间距沿等高线修筑,地埂依靠逐年耕翻、径流冲淤,并加高田埂,

使田面逐年变缓,终成水平梯田的一种过渡形式

21、隔坡梯田:在坡地上依次修平的两个水平台阶之间隔着一段为保持坡地原形的斜坡段。

22、排导沟:以沟道形式引导泥石流顺利的通过防护区段向下游泻入主河的工程。

23、热融滑塌:由于斜坡上的地下冰融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冻融界面移动就形成热融滑塌

24、水平梯田:把坡面修成若干台田面水平的地块,称为水平梯田

25、农田防护林:凡是具有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结构和具有网状或带状,配置在遭受不同自然灾害农田上的人工林。

26、农田林网化:农田防护林带主要配置成纵横交错,构成无数个网眼或林网。

27、林带结构:林带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综合体,具体指林带的层次,树种组成,栽植密度的总和。

28、林带疏透度:指林带透光程度

29、机械沙障:是采用柴草、树枝、粘土、卵石、板条等材料在沙面上设置各种形式的障物,以控制风沙流动的方向,速度和结构来达到固沙,阻沙,改变风的作用力和地貌状况的目的

30、林带紧密结构:由主要树种、辅佐树种及灌木树种组成的三层林冠。

31、土壤沙漠化:在干旱半干旱及干旱的半湿润地区,由于人为活动导致土壤退化的过程。

32、陷穴:地表径流沿黄土的垂直缝隙渗流到低下,由于可溶性矿物质和细粒土体被淋溶至深层,土体内形成空洞,上部的土体失去顶托而发生陷落,呈垂直洞穴,这种侵蚀现象称之为陷穴。

33、水流挟沙力:在一定的水流条件下,挟带泥沙的数量。

34、块体运动:坡面的砂屑、土体、岩体在重力作用下以单个岩砾、石块或整个土体岩体的形式向下滑落。

35、输砂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宽度断面的沙量。

36、水土保持学:研究水土流失规律和水土综合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和改良与合理利用山丘区和风沙区水土资源,维护和提高土地生产力以利于充分发挥水土资源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应用技术科学。

41、侵蚀模数:总输沙量除以流域的面积。

42、正常侵蚀:在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自然状态下,完全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寝室速度非常缓慢,又叫自然侵蚀。

43、古代侵蚀:指远在人类出现以前地史时期内,在构造运动和海陆变迁所形成的地形基础上所进行的一种侵蚀作用,相当于正常侵蚀。

44、现代侵蚀:人类出现以后受人类生产的活动的影响而产生的土壤侵蚀现象,相当于加速侵蚀,又叫现代加速侵蚀。

45、石洪:固液态两相溶体,流体组成砾石〉砂粒〉粉砂〉粘土,主要以大石块为主,砾石的总

含量要大于其他所有粒径的物质总和。

47、农田防护林体系:以农田林网为骨架,结合四旁植树,小片丰产林,果园,林农混作等形成一个完整的平原森林植物群体。

48、化学治沙:在流动的沙地上,喷洒化学胶体物质,使得沙地表面形成一层具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壳,达到固定流沙的目的。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3、(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4、面蚀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它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称为(溅蚀)。

6、切沟侵蚀的横断面呈(V)型,而冲沟侵蚀则呈(U)型。

7、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

8、陷穴沿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状出现时又叫(蜂窝状陷穴)。

9、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0、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11、地表径流的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

12、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13、荒溪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4、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5、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可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山洪荒溪)。

16、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17、农田防护林带的造林方法一般有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8、护田防护林带的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和(带状混交)。

19、我国风沙区主要分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击沙地)、(海岸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种类型。

20、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式的不同,机械沙障可分为(平铺)式和(直立)式。

21、山洪是指山区溪流及小河流发生的洪水,其特点是(流速大,冲刷力大,破坏力大,含砂量大,暴涨暴落,历时短暂)。

现代侵蚀;流通区;潜在沙漠化;风蚀;沉积;崩塌陷穴;泥流

1、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何?

答:(1)由单一措施分散治理转到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集中治理;(2)国家、省、县开办重点区,形成店面相结合治理新革局;(3)由统一治理集体经营管理转向农户专业队,群众个人多种治理责任制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机制;(4)由单纯的防护性治理转向开发性治理,致力于开发利用相结合;(5)加强水土保持法制建设,形成了依法防止水土流失的新局面;(6)在资金使用管理上进行改革,引入竞争机制,提高投资效应;(7)把水土保持纳入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中来

2、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及其搞好水土保持应遵循的原则?(6分)

水土流失的危害:

①破坏土地资源,蚕食农田,威胁群众生存;②削弱地力,加剧干旱发展;

③泥沙淤积河床,加剧洪涝灾害;④泥沙淤积水库湖泊,降低其综合利用功能;

⑤影响航运,破坏交通安全;⑥水土流失与贫困恶性循环同步发展。

原则:

①把防治与调节地表径流放在首位;②提高土壤的抗蚀能力;

③重视植被的环境保护作用,营造水土保持林,调节径流,防止侵蚀,改善小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在已遭受侵蚀的土地上防止水土流失,注意采用改良土壤特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措施,把保护土地和改良土地结合起来。

⑤采用综合措施防治水土流失;⑥因地制宜;⑦生态——经济效益兼有的原则;

⑧以“持续发展”的理论指导区域(或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经营。

3、西北黄土高原水力侵蚀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6分)

主要分布在青海日月山以东,山西太行山以西,陕北长城以南,陕甘秦岭以北的广大地区。

特点:①绝大部分处于黄河中游,是我国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地区。

②以黄土为特色,黄土质地均细,垂直解理发育,使之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的能力低。

③沟壑纵横,地形破碎,沟深坡陡,典型的地貌特征。④击溅和层状面蚀普遍发生,坡度2°以上的坡耕地容易发生细沟侵蚀,5°以上的细沟侵蚀较强,开始发生浅沟侵蚀,15°以上细沟和浅沟侵蚀强烈,25°以上细沟和浅沟侵蚀极强,并有切沟出现,35°以上,耕地土壤发生泻溜,

45°到75°陡坡发生滑坡,75°以上崩塌。⑤年平均侵蚀模数:5000~10000t/km2,高的可达20000t/km2.

4、简述治理侵蚀沟的原则和要点(9分)

原则:从上到下,从坡到沟,从沟头到沟口,从沟岸到沟底,全面部署,层层设防。

要点:在沟头以上的集流面积上,加强坡面治理,做到水不出田,控制水源头;在临近沟头的地方,修防治工程,防治从沟头径流水下泻;在沟坡上修鱼鳞坑和梯田,减缓下泻到沟底的表面径流;在沟底修谷坊、小水库等工程,拦截洪水泥沙。

5、泥石流、泥流和石洪在组成上有哪些区别?

(1)组成上的区别:泥石流是由粘土、粉砂、石块和巨大的漂砾组成的流体;石洪是固液两相组成的流体,组成上砾石>砂>粉砂>粘土;泥流是由粉砂和粘土组成的流体。

(2)沉积物的区别:泥石流沉积物的分选性差;石洪的沉积物粒径以粗粒为主;泥流的沉积物与物源粒径组成无大差别。

6、四川盆地及周围的山地丘陵水力侵蚀区主要分布在什么地方,它有什么特点?(8分)

分布:以北部广元、西部雅安、南部叙永、东部奉节四点为顶点的菱形的内部。

特点:侵蚀程度为低山大于深丘,大于浅丘;低山深丘以面蚀、沟蚀为主,浅丘区侵蚀弱;川西山地区泥石流很发育,川东地区主要是滑坡。

7、试述气候、地形因素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气候:①降雨强度大,雨滴质量大,降雨集中,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侵蚀越严重。

②降雪冻结后,产生冻融侵蚀、冰川侵蚀;积雪融化后,产生径流,产生水力侵蚀。

③温度:冻融过程,发生冻融侵蚀。④风力:风速大,持续时间长,风蚀越严重。

地形:①坡度:一般而言坡度越大,侵蚀量越大②坡长:坡长越长,侵蚀越严重。③坡形:直线型下部侵蚀,凸型下部侵蚀,凹型破中部侵蚀

8、护田林带的混交类型和混交方式有哪些?

混交类型:乔木混交型、乔灌混交型、综合混交型、主要树种与辅佐树种混交型。

混交方式: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带状混交。

9、简述土地沙漠化成因及其危害?(11分)

成因: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植被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不合理的土地耕作及粗放管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其它社会活动。

危害:导致土壤组成颗粒粗化,理化性质恶劣;风蚀加重,肥力下降;原始地形破碎,利用难度加大;植被退化,覆盖度减小,群落组成变化;土地生产力下降;生态平衡破坏,功能紊乱失调。

10、水土保持改善生态环境的意义?

①保护了土地资源,增加了耕地,为农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②改良了坡耕地,提高了抗旱能力,促进了农业的高产稳产③发展了山区经济,促进了山区脱贫致富,解决了温饱问题④改善了河流的水文状况,减轻了洪涝灾害,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⑤减少了河流泥沙,改善水质,提高了水利工程效率⑥保护了工矿交通,促进了航运事业。

11、我国土壤侵蚀类型区的划分?

㈠水力侵蚀为主类型区,分布: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青藏高原东缘一线以东,又包括了六个二级类型区⒈西北黄土高原区⒉东北低山丘陵和漫岗丘陵区⒊北方山地丘陵区⒋南方山区丘陵区⒌四川盆地及周围山地丘陵区⒍云贵高原区㈡风力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分布:西北、华北、东北西部的沙漠及沙漠周围地区㈢冻融侵蚀为主的类型区,分布:青藏高原,新疆天山等高山地区,黑龙江流域,大小兴安岭等高寒地区。

13、护田林带的抚育管理?

㈠郁闭前管理,锄草松土,防止干旱,冻害杂草等灾害。经验:①可以实行林稂间作②锄草松土时三不伤、二净、一培土③高大乔木出现干茎弯曲,采用齐地平茬④在风沙严重的地区,要注意防旱施肥。㈡郁闭后管理①初期阶段,对大于1/2的灌木进行平茬或修枝,解除树种的被压,保持主要树种的优势地位。修枝技术:宁低勿高,次多量少,先下后上,茬短口尖,修枝高度林木全高的1/2到1/3。②成林阶段,疏伐:伐区部分灌木,主要树木和辅佐树木。

四、论述

(一)、试述水土保持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1、工程措施:包括治坡工程、治沟工程、水利工程;作用:保护土地资源,防止减轻洪涝灾害。

2、耕作措施:深耕、免耕、横坡耕作、垄作等;作用: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3、栽培措施:草田轮作、间作、套种、混种等。作用:培肥土壤,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抗蚀能力。

4、林草措施:植树种草,封山育林育草。作用:涵养水源,降低风速,减轻雨滴溅蚀。(二)、论述我国泥石流分布、危害及荒溪治理的工程、生物措施及其主要作用?

分布:主要集中于三个地形阶梯间的两个过渡带,即青藏高原向次一级的高原或盆地(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的过渡带,包括昆仑山、祁连山、岷山、龙门山、横断山和喜马拉雅山;以及次一级高原盆地向我国东部低山丘陵或平原的过渡带,包括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燕山、太行山、秦岭、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南岭、云开大山和十

万大山等;此外其它地区泥石流零星分布,其中灾害性泥石流又集中于上述两个过渡带内的断裂带。

危害:1、对城镇的危害;2、对交通运输(铁路、公路、山区内河航道)的危害;3、对矿山的危害;4、对农田的危害;5、对工厂和工程的危害。

荒溪治理工程措施:

1、径流调节工程:蓄水工程、引排水工程。

2、挡拦工程:拦沙坝谷坊工程、挡土墙工程、护坡工程、变坡工程、潜坝工程。

3、排导工程:导流堤与顺水坝、排导沟、渡槽和急流槽、明硐、改沟工程。

4、停淤工程:停淤场工程、拦泥库。

5、农地工程:水改旱、水渠防渗、坡改梯、夯实滑坡裂缝。

生物措施:生物措施主要包括林业、农业和牧业等几个方面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均需依赖于土地,而土地的面积是有限的,同时可采用生物措施的土地面积不可能是流域的全部,加上生物措施防治泥石流作用的阶段性和有限性,所以必需和工程措施配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林业措施: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护床防冲林、护堤固滩林。

2、农业措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农田基本建设措施。

3、牧业措施:适度放牧、改良牧草、改放牧为圈养、分区轮牧、选择保水保土性强的牧草

作用:1、固定土层减轻片蚀2、稳定沟床,抑制沟蚀3、拦截泥沙,加固沟岸,固沟护坡4、截滞径流量,削减洪峰流量5、延长径流的汇流时间6、增加土层的入渗水量

(三试述土壤侵蚀的影响因素,并加以分析

1、气候因素:①降雨强度大,雨滴质量大,降雨集中,持续时间长,降雨量大,侵蚀越严重。

②降雪冻结后,产生冻融侵蚀、冰川侵蚀;积雪融化后,产生径流,产生水力侵蚀。③温度:

冻融过程,发生冻融侵蚀。④风力:风速大,持续时间长,风蚀越严重。

2、地形因素:①坡度:一般而言坡度越大,侵蚀量越大②坡长:坡长越长,径流速度越大,侵

蚀越严重。③坡形:直线型坡下部侵蚀严重;凸型坡下部侵蚀严重;凹型坡中部侵蚀严重;

3、地质因素:①容易风化的岩石遭受的侵蚀越严重②坚硬的岩石和透水性强的岩石抵抗冲刷能

力强③新构造运动是引起侵蚀基准变化的根本原因

4、土壤因素:①透水性强,冲刷力小②抗蚀性强,侵蚀力小③抗冲性强,侵蚀小

5、植被因素:①拦截雨滴,减轻溅蚀作用②调节地表径流,减缓冲刷③固定土体④改良土壤形

状⑤减低风速,减轻风蚀;负面作用:生物侵蚀

6、人为因素:优点:控制土壤侵蚀:①改变地形②改良土壤性状③改善植被状况;缺点:加剧

土壤侵蚀:①破坏森林②陡坡开荒③过度放牧④不合理耕作⑤交通和基本建设工程的实施;(四)试述我国沙区草原现状和土地沙化的特点及草原牧场沙化的防治措施(20分)

现状:草原面积广阔,沙化现象普遍且严重。

特点:植被退化,风蚀严重,甚至变为沙丘地貌;原来的植被变为沙生植被,覆盖度减小,土壤机械组成粗化,肥力下降。

防治措施:保护现有天然植被,制定适宜的载蓄量,营造护牧林,改革放牧制度,实行轮封轮牧制。

补充:

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速度、土壤流失量、流域产沙量、自然侵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浅沟侵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泥流、、层流、紊流、起沙风速、热融作用、热融滑塌、热融沉陷、侵蚀转折坡度、横坡耕作、区田、圳田、治坡工程、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谷坊、山洪、荒溪、拦沙坝、变坡工程、明硐、渡槽、急流槽、改沟工程、疏透结构、通风结构、林带透风系数、林带夹角、防护距离、有效防护距离、防护范围、有效防护范围、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植物阻沙作用、机械沙障。

1、什么是区田和圳田种植技术?

2、梯田建设中地块规划要注意哪几个问题?

3、简述泥石流荒溪分类的三种观点?

4、护田林带的更新方法和方式如何?

5、简述我国风沙化土地特点,分布与成因?

6、试述我国风沙化土地的综合治理措施?

一、名词解释:

1.有效防风距离:在林带防风距离内,能够有效地起到防护作用的距离即为有效防护距离。它

可分为相对和绝对有效防护距离。

2.水土保持林:是在水土流失地区营造的以减缓地表径流和土壤冲刷,减少江河库塘泥沙淤积,

保持和恢复土地肥力,增加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稳定高产,保障交通、水利、水保工程安全的一种防护林。

3.林带结构:指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亦即林带侧面透光孔隙的多少及分布

状况。

4.坡式梯田:在坡面上每隔一定距离,沿等高线开沟筑埂,将坡面分割成若干等高带状的坡段,

用来截短坡长拦蓄部分径流,减轻土壤侵蚀。除开沟筑埂部位改变了小地形,其余坡面仍保持原状,故称坡式梯田。

5.林带胁地:在林带使附近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而造成减产,这种现象即为林带胁地。产生胁

地的主要原因有:①林带树木根系向农田延伸,夺走了一部分水分和养分;②林带树冠遮荫,影响了林带附近农作物的光合作用。

6.自然侵蚀:在自然状态没有人类活动干预的情况下,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

加速侵蚀:随着人类的出现,人类活动破坏了自然状态,加快和扩大了某些自然因素作用所引起的地表土壤移动过程,直接或间接地加快了土壤侵蚀速度,使侵蚀作用大于土壤形成的速度,导致土壤肥力每况愈下,理化性质变劣,甚至使土壤遭到严重破坏。

7.层状侵蚀:又称“片状侵蚀”,当降水在坡面上发生溅蚀,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速率时,地面形

成泥沙浑浊的薄层水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均匀减薄。

细沟状侵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小股径流冲刷,形成许多细密的小沟,这些细沟基本上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

8.重力侵蚀: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重力侵蚀的发生,是在其它外营力特别是水力

侵蚀的共同作用下,以重力为其直接原因所引起的地表物质移动形式。以重力为主要动力的侵蚀形态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等。

9.土壤侵蚀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

10.年土壤侵蚀模数:指年土壤侵蚀总量与总土地面积之比,

(其中年土壤侵蚀总量=年冲刷深度*土壤侵蚀面积*土壤天然容重)

11.河道生态修复:是对河道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物理过

程、化学过程、生物特征在充分的认识基础上,采用符合这些规律的措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恢复到与未被人类干扰破坏前的近似状态, 并且能够自我维持动态均衡的一种复杂过程。12.径流系数:指年平均径流深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

13.透风系数:又称透风度、通风系数等,是当风向垂直林带时,林带被风林缘在林带高度以下

的平均风速与空旷地区相同高度范围内的平均风速之比。它不仅是衡量林带结构优劣的重要参数,也是确定林带结构的依据之一。

14.土壤侵蚀:是指地球陆地表面的土壤及其母质受水力、风力、冻融、重力等外营力的作用,

发生的各种破坏、分离、搬运和沉积的现象。其本质是土壤肥力下降,理化性质变劣,土地利用率降低,生态环境恶化。

15.侵蚀基准点:侵蚀沟下切的最低水平面或点,此时不能再下切了。侵蚀基准面:穿过侵蚀基

准点的水平面。

16.溯源侵蚀:侵蚀沟形成以后,其进一步发展将以向长发展为主,以其与汇流方向相反,称之

为溯源侵蚀作用。

17.高含沙水流:含沙量很高,流体性质发生改变,需要把水和泥沙的混合物作为一个整体考虑,

其规律已不再符合牛顿流体定律的挟沙水流。

18.输移比:在一定时段内,通过沟道或沟道某一水文观测断面的输沙总量与该断面以上流域的

总侵蚀量之比。

19.小气候:由于下垫面性质以及人类和生物活动的影响而形成的近地层大气的小范围的气候。

20.疏透度:是以林带结构来鉴定其透风状况的指标,是林带林缘垂直面上透光空隙的投影面积

与该垂直面上总面积之比。

21.防护林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增产效益计算公式:

22.轮荒:是不选择适宜耕种的土地来开垦,不择手段地放火烧山,掠夺性扩大耕地,种地不施肥,

靠自然肥力来产粮食,种几年以后表土流失了,肥力流光了便丢荒,另择稍好的荒草地开垦。

23.撩荒:土地空着不种。

24.等高耕作:在坡耕地上,沿等高线进行耕作的水土保持措施。

25.顺坡耕作:是作物垄的方向和地块坡向方向平行的种植方式。

二、简答题:

1.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

⑴可蚀性土壤为剧烈侵蚀提供了潜在可能性:土壤质地匀细,组织疏松,柱状节理发育,具有大空隙构造,湿陷性和渗透性都较大,有机质含量低,具有迅速分解悬浮的能力,抗雨滴击溅和径流冲刷能力极弱;

⑵集中降雨为土壤剧烈侵蚀提供了营力;

⑶植被的破坏使土壤失去了缓冲降水的屏障:黄土高原也曾分布着茂密的植被,由于历史上乱砍

滥伐,现除极少部分山地森林外,其余均变为农耕地。有些地方虽没全部耕种,但有轮荒旧习,天然植被被撩荒地所代替,是黄土高原侵蚀泥沙的主要源地;

⑷起伏的地貌加剧了水土流失;

⑸高输移比和高含沙水流增加了黄河的输沙压力:由于土壤质地均匀、细致,在水中易分散,表现出极大的输移比:输移比=河流输沙量/侵蚀产沙总量。黄河中游土壤的输移比接近于1,基本上所有的侵蚀泥沙会被水流冲走。

经验与措施:1以梯田、坝地和水地为主要内容的基本农田2以小流域为单元,全面规划,综合治理3因地制宜,区别对待。根据不同的地区特点,采取不同防治措施和要求,进行土地的合理利用,保证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工程措施:1水平梯田建设:能使地表径流量和土壤冲刷量减少,作物产量提高,是丘陵区保

持水土改造低产田地主要措施2小型拦蓄工程:在不同类型地区,修建水窖、涝池、谷坊、淤地坝和沟头防护工程等措施,以拦蓄地表径流,解决人畜饮水,防止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

●造林种草:既是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同时又是解决饲料不足,促进林、牧、副业发展,是脱

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耕作措施:采取沟垅种植、抗旱丰产沟等改变微地形措施,以及间作、套种、草田轮作等增加

地面覆盖措施,能减轻水土流失,提高粮食产量。

2.简述人类导致的土壤侵蚀的活动有哪些?土地利用结构不合理②森林经营技术不合理③过

度放牧和铲草皮④修建铁路、公路、水利工程,开办矿山等影响⑤不合理的耕作方式

3.植被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植被不仅限制了雨滴对土壤的溅蚀作用,

而且能降低径流和风对地表的侵蚀作用,是自然因素中对防止水土流失起积极作用的因素。

1.植被可拦截降水,降低雨滴能量;

2.地表枯落物可以吸收、阻拦和过滤地表径流;

3.死亡

根系和枯落物可以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孔隙率,增强土壤渗透降水功能;4.植物可以通过蒸腾作用,降低土壤湿度,增强土壤的贮存降水能力;5.植物根系对土体有良好的穿插、网络和固持作用。

4.农田防护林树种选择和配置原则有哪些?写出长江中下游农田防护林区15种以上主要造林

树种。

①农田防护林的树种选择,应根据树木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针对一定的立地条件以及当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的主要和次要目的综合考虑,通常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适地适树,营造农田防护林所选的树种,其生态学特性应与当地的立地条件一致,并尽可能选用当地优良的乡土树种和经过引种试验证明适宜的树种。2.生长迅速,树形高大,枝繁叶茂,在短期内可以发挥较好

的防护作用,在以冬季起防护作用为主的林带应配以常绿树种。3.抗风性强,不易风倒、风折及风干枯梢;抗病虫害、耐旱、耐寒且寿命长。4.树冠以窄冠形为好,如水杉、池杉等。5.防止选用传播虫害的中间寄主的树种。6.树木本身的经济价值高,如乔木树种有核桃、银杏、板栗等,灌木树种有紫穗槐、杞柳等。7.在灌区可考虑选择蒸腾量大的树种,以利于降低地下水位。

②农田防护林带的配置原则:

配置类型:1乔木混交:可促进林带生长,提高防护效果,延长防护时间,同时可充分利用地力获得多种经济价值较高的木材,采用这种类型应选较好的立地条件2主要树种与辅佐树种混交:能形成良好结构的林带,防护效能较好,稳定性较强,要求较好的立地条件,树种搭配也必须得当3乔木树种与灌木混交:能形成疏密适中的结构,抗灾力强,稳定性良好,多用于立地条件较差的地方4综合混交:可对阻沙固沙起到良好作用,树种不能过多,需搭配得当,减少行数,加大株行距,防止过密。配置方式:1株间混交:即行内隔株种两个以上的树种,不同树种的种植点较近,种间发生相互作用和影响较早2行间混交:林带中一行树种与另一行其他树种依次配置,种间发生作用和影响较迟,种间矛盾易调节,施工较简便3带状混交:林带中一个树种连续种植三行以上,构成一条“带”,与另一树种构成的带一次配置,适用于矛盾较大和初期生长速度悬殊的林带主要树种混交,还可行带混交,保证主要树种的优势,削弱辅佐树种过强的竞争力。

③长江中下游农田防护林区造林树种:乔木树种:加杨、薄壳山核桃、枫杨、白榆、乌桕、黄连木、栾树、杉木、水杉、池杉、喜树、香椿、柿树、垂柳、旱柳、毛竹、银杏、杜仲、楸树灌木树种:杞柳、紫穗槐

5.水土保持林的作用。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增加降雨;降低风速,防风固沙,改良土壤;保护环境,防治污染;提供林副产品,发展农村经济。

6.表示土壤侵蚀程度的概念有哪些?分别给予解释。

①水土流失广度:指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百分数,即:水土流失广度(%)= 水土流失

面积/总土地面积*100%

②年土壤侵蚀模数:指年土壤侵蚀总量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即

年土壤侵蚀模数(t/km2)= 年土壤侵蚀总量/总土地面积

年土壤侵蚀总量(t)= 年冲刷深度(m)*土壤侵蚀面积(m2)*土壤天然容重(t/m3)

③土壤侵蚀强度:指单位水土流失面积上的土壤侵蚀量,即:土壤侵蚀强度(t/km2)= 年土壤

侵蚀量/水土流失面积

④径流系数:指年平均径流深(mm)与年平均降水量之比,即:径流系数(%)= 年平均径流深

/年平均降水量*100%

⑤沟壑密度:指沟壑总长度与总土地面积之比,即:沟壑密度(km/km2)= 沟壑总长度/总土地

面积

⑥输移比:指流域输沙量与流域内侵蚀量之比,即:指流域输沙量与流域内侵蚀量之比,即:

输移比(%)= 流域输沙量/流域的土壤侵蚀量*100%

⑦输沙率: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一过水断面的泥沙重量,即:悬移质输沙率(kg/s) = 流量

(m3/s)*含沙量(kg/m3)

⑧侵蚀速率:指有效土层厚度(mm)与侵蚀深度(mm/a)的比值,是反映土壤侵蚀潜在危险程度的指标,即:

侵蚀速率(a)=有效土层厚度/侵蚀深度

7.写出并解释土壤通用流通方程式(USLE)。

A=RKLSCP,式中:A—单位面积多年平均土壤流失量(t/hm2);R—降雨侵蚀力指数,以100J-cm/ m2-h计;K-土壤可蚀性因子,对于一定土壤,等于标准小区上单位降雨侵蚀力所产生的土壤流失量;L—坡长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长与标准小区坡长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S-坡度因子,当其它条件相同时,实际坡度与标准小区坡度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C-作物经营因子,为土壤流失量与标准处理地块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P-水土保持措施因子,有水土保持措施地块上的土壤流失与没有水土保持措施小区上土壤流失量的比值。

通用土壤流失量方程是以大量实验数据为基础的经验性方程。因此只有根据本地区具体条件和情况,通过长期观察的资料,推导出方程式中各因子值和其变动范围,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关系,才能应用到本地的实践中去。

8.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原则有哪些?1因地制宜,因害设防:要根据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灾害性质和防护对象,抓住主要农业自然灾害和当前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问题进行规划设计;2全面规划,综合治理:要田、水、林、路、电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和配置,力求少占耕地,旱、涝、风、沙、盐碱综合治理,农、林、牧全面考虑,作出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建成一个农、林、牧各业相互结合,较为完善的人工农业生态系统3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如何处理好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是关系到规划能否实施和实施后能否管护好的关键,只顾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会影响防护林效益的发挥,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只注重长远利益而忽视当前利益会挫伤群众营造防护林的积极性4建立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比单一的农田防护林有更大的生态效能和经济效益,规划设计时,应以农田林网为主体,结合“四

旁”绿化,把各林种结合起来,建立起综合防护林体系。

9.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同:面蚀和沟蚀的概念,各包括哪些过程。)

(一)面蚀:指由于雨滴的击溅和分散的地表径流冲走坡面表层土粒的一种侵蚀现象,是土壤侵蚀中最普遍、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面蚀方式及其表现形态,可分为击溅侵蚀、层状侵蚀、鳞状侵蚀及细沟侵蚀等。

●击溅侵蚀:指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现象,是一次降雨最先发生的土壤侵蚀。

●层状侵蚀:当降水在坡面上发生溅蚀,降雨强度超过渗透速率时,地面形成泥沙浑浊的薄层水流,把土壤可溶性物质及比较细小的土粒以悬移方式带走,使整个坡地土层均匀减薄。

●鳞片状侵蚀:在非农地的坡面上,由于过樵或过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覆盖度降低,有植被和没有植被处受溅蚀及径流冲刷情况不同,形成了鱼鳞状面蚀,即鳞片状侵蚀。

●细沟侵蚀:在较陡的坡耕地上,暴雨过后,坡面被小股径流冲刷,形成许多细密的小沟,基本上沿着流线的方向分布。

(二)沟蚀:指汇集在一起的地表径流冲刷破坏土壤及其母质,形成切入地下沟壑的土壤侵蚀形式。根据沟蚀程度及表现的形态,沟蚀分为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和冲沟侵蚀等类型。

●浅沟侵蚀:在细沟侵蚀的基础上,地表径流进一步集中,由小股径流汇集成较大的径流,既冲刷表土又下切底土,形成横断面为宽浅槽形的浅沟,这种侵蚀形式称为浅沟侵蚀。

●切沟侵蚀:浅沟侵蚀继续发展,径流冲刷和下切力量增大,有明显的沟头,初期阶段沟深至少超过1米,逐渐发展到10-20米深。

●冲沟侵蚀:切沟侵蚀进一步发展,水流更加集中,下切深度越来越大,沟壁向两侧扩展,横断面呈“U”型并逐渐定型化。沟底纵断面与原坡面有明显差异,上部较陡,下部已日渐接近平衡断面,这种侵蚀成为冲沟侵蚀。

10.水土保持耕作措施的防蚀机制有哪些? 1.截短坡长,减少径流速度和对土壤的冲刷力。水土保持耕作措施大都具有截长坡为短坡的特点,一般来说坡长越大,坡面径流速度越大,流水的冲刷力越强。2.增加地面覆盖,减小了雨水和径流对土壤的侵蚀力。许多措施如草田带状轮作、覆盖耕作、间作套种等都有增加地面覆盖,保护表土不受雨滴直接冲击、减缓径流的作用。3.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入渗力,减少地表径流。

11.根据原林业部关于《森林资源调查主要技术规定》,将哪三种情况下相应的森林划为水源涵

养林?南京城市周边没有大型水库与水源涵养林作为水源地,你认为该如何应对可能的水资源危机?

①流程在500km以上的江河发源地汇水区,主流、一级、二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

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②流程在500km以下的河流,但所处地域雨水集中,对下游工农业生产有重要影响,其河流发源地汇水区及主流、一级支流两岸山地,自然地形中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③大中型水库、湖泊周围山地自然地形的第一层山脊以内的森林,或其周围平地250m以内的森林和林木。

12.建设综合性防护林体系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1以防护林为主要优先考虑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的主体工程,即农田林网和基干林带的配置,使规划区内每一块田都处在有效防护范围内;在保证农田林网,基干林带最佳防护结构的基础上,在考虑兼顾用材、经济、薪炭等功能的发挥;村庄绿化在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保证其充分发挥防护作用的前提下,应将它建成多层次、多功能、高效益的绿色综合体。2在以防护为主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配置经济林、速生丰产林和薪炭林等,各林种的比例和树种选择,既要考虑土地总体规划,又要考虑经济效益;既要考虑优良品种的引进,又要考虑乡土树种的筛选。3平原农区防护林体系的每一个林种,既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主要功能,又应一林多用,集多种效益于一身。

三、论述题

1.长江流域水土流失的特点及其治理措施。

特点:1人口猛增使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本区已成为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其中农业人口就占全国农业人口的31.3%,而耕地面积仅占全国可耕地面积的18.8% ;2森林覆盖率的变化与水土流失:研究表明,森林覆盖率为90%的林地与覆盖率为30%的林地相比,土壤侵蚀量降低80%以上。农耕坡地是土壤侵蚀的主要源地,也是水土流失防治的主要对象;3毁林开荒、陡坡耕垦导致水土流失加剧;4林分质量下降与水土流失:用材林和经济林比重过大,防护林面积减少;树种组成不合理,森林质量降低;林龄结构不合理。

森林植被保护的措施:1调整林种结构,优化树种组成:通过封山育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调整林种结构和树种组成等措施,增大阔叶树的比重,营造针阔混交林,速森林植被的恢复工作2实施分类经营,建立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类森林的经营目标,规范其经营技术、方法,有利于现有森林的保护,有利于大大提高森林的生产力和综合效益。要以全新的观念来评价和认识森林,尽快建立健全森林生态补偿机制,按照林业生态效益的高低对经营者进行补偿。让全民都来关心林业、支持和投资林业3实施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战略,开创现代林业新局面:保护天然林是实现生态环境保护成本最低和效益最高的措施。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革命,是实现林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4建立科技推广体系,加速科技成果的转

化:要加速森林植被的建设进程,保证我国的林业科技贡献率在2010年达到60%,就必须:建立健全林业科技推广体系,利用高科技成果提高林业的科技含量;加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生产部门的合作,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2.运用森林在滑坡、泥石流控制中的作用、泥石流形成条件,谈谈舟曲泥石流防治如何综合布

局。

①对滑坡的控制作用:当某一土坡发生滑坡时,滑动土体是沿着滑动面整体下滑。这时,它同时存在着两个力的作用,即滑动力和抗滑力,滑动力就是滑动土体的重力沿滑动面方向的分力,抗滑力包括土壤的内聚力和内摩擦力产生的摩擦阻力。滑动力与抗滑力的比即稳定安全系数。林木的根系对于浅层滑坡可以穿透滑坡体,起到铆钉固定作用,增加摩擦阻力稳定安全系数,但是对于深层次的滑坡林木的根系难以穿透土体,作用有限;其次林木可以通过蒸腾作用减低土壤水分,增大摩擦系数,增加稳定安全系数。

②泥石流形成条件②对泥石流的控制作用:泥石流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1)有利于贮集、运动和停淤的地形地貌条件;(2)有丰富的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3)短时间内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适当的激发因素。森林能够控制水土流失,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松散土石碎屑固体物质来源的功能,其次森林能够减少地表径流,降低山洪暴发的机会,从而一定程度尚在水源上控制泥石流的发生。

③舟曲泥石流综合防治自己查资料

植树造林与拦砂坝系建设

3.林带结构类型有哪些?论述不同结构林带对气流结构的影响。

林带的结构划为3种类型:①紧密结构林带:这种结构的林带由主要树种、伴生树种和灌木树种组成3层林冠,林带枝叶从上到下都很稠密,纵断面几乎没有透光孔隙。害风遇到这种林带时,主要从林带上方越过,在背风林缘处形成一个静风区或弱风区。但风速恢复较快,有效防护距离较短,一般为10-15H。②通风结构林带:这种结构林带由宽度不大且不具灌木或灌木较低,且有明显枝下高的单一乔木树种组成,林带上部紧密不通风透光,下部1-2米高度范围内通风透光。害风遇到这种林带时,一部分气流从林冠上方越过,一部分从林带下方穿过,林带背风林缘风速降低较少,弱风区出现在较远的地方,随着远离林带,风速逐渐增大,林带的防护距离较大,有效防风距离为20-25H。③疏透结构林带:这种结构林带主要由主乔木和灌木树种组成,或由不具

灌木而由侧枝发达的乔木组成,林带的整个纵断面均匀透风避光。害风遇到这种林带时,一部分气流从林墙中均匀穿过,基本上不改变前进方向,另一部分从林带上绕过,在背风林缘形成一个弱风区,随着远离林带,风速逐渐增加,防护距离较大,有效防风距离为25-30H。

4.论述水土流失的危害。①土层变薄,裸地增多;②恶化土壤性状,土地生产力下降;③江河水库淤积,减低通航和抗灾能力;④恶化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加剧。

5.切沟侵蚀的概念和特点。

因水流的不断冲刷,使沟头前进和沟底下切,加之重力作用,沟岸不断坍塌。特点:1在浅沟基础上形成;下切力增大,形成“V”形横断面;加上旁蚀,发展到末期形成“U”形;2在初期阶段沟深至少超过1m,逐渐发展到10~20m深;3切沟在1/10000地形图上可以被绘出来;4横断面初期呈“V”形,并形成一定高度的沟头跌水,长、宽、深三方向的侵蚀同时进行。

6.林地为什么会发生鳞片状侵蚀?运用这一原理,如何说服游人爬山时不能随意开辟新的曲径

通幽登山道?

在非农地的坡面上,由于过樵或过牧,自然植被遭到破坏,地被物不能及时恢复,覆盖度降低,呈鳞片状秃斑,植被呈鳞片状分布,有植被和没有植被处受溅蚀及径流冲刷情况不同,形成了鱼鳞状面蚀,即鳞片状侵蚀。有植被生长的地方面蚀轻微,没有植被生长的部分面蚀严重,结果在坡面上面蚀严重的小块呈鱼鳞状分布。

介绍韩国首尔清溪川河道生态修复的过程和经验

1、生态整治,截污补水并重。实践证明河流水污染治理必须是综合治理,多种手段和措施一起开展。清溪川复原工程又一次印证了着一真理。首先通过截污控制入河污染,消除了外部污染负荷,实现了减负。再对河道进行生态整治,减少河道硬质护砌,恢复两岸植被,形成植物群落,恢复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连通,提高了水体的自净能力。实施沿河截污时,同时也截走了部分基流。对于流域面积较小的山区性河流,雨源特性明显,截污减少了旱季基流,也减少了水体原有的环境容量,使水生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进行生态补水,提高环境容量是河流水生态修复,恢复河流健康的必要手段。补水是有效的增容措施之一。

2、注重公众参与。

清溪川复原可谓工程浩大。它不仅仅是进行了河道的生态治理,它同时还拆除了一个高架路,扩充了周边的连接道路;拆迁了众多小商铺,新建了东南圈流通区、东大门风物市场等让商户搬入。可以想见工程开展的前期阻力是巨大的。首尔市政府深刻体会到工程要想成

功,公众参与、支持比什么都重要。从2002年8月13日开始,到2003年6月24日期间,共组织了90次清溪川地下现场参观,6662名市民代表参加了活动。市民真切感受到了清溪川的实际情况,深刻体验到复原工程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工程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也充分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清溪川复原市民委员会为中心,充分搜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反应到复原方案中,使得工作有效开展。工程实施过程中,充分发挥民众的力量,任何人士都可以直接参与清溪川的复原,工程接受社会各界的各类捐助,共有3200人参与了清溪川文化桥的捐助,20000人参与了希望墙的设置。这些活动一方面减少政府的财政投入,另一方面提高了民众对此工程的主人翁意识,以办自己家事的态度促进工程顺利、高效建设。

工程完工后,共召集了一万余名自愿服务人员“爱清”(热爱清溪川的人们)去守护管理清溪川。

3、长效管理机制确保工程持续效果。

河道治理完成后,工作重点转向维护与管理,以保证治理效果长久。清溪川复原工程指挥部负责日常事务管理。开展连续水质监测,保证治理效果,防止突发事件。定期进行大气监测、动植物种群调查,进行生态修复评价,监测治理效果,系统评价工程有效性。每日还有“爱清”守护管理清溪川,清理河道漂浮物,巡查河道,义务讲解等。

清溪川的水文特性与深圳河流的水文特性十分相似,其采取的工程措施对深圳河流治理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清溪川复原工程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其成功是生态整治、截污补水、公众参与、长效管理等多方面工作有机结合,共同努力的结果。深圳河流生态治理要取得最终的胜利,要充分借鉴其成功经验,在继续坚持综合治理的基础上,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进后评价工作的开展,根据河流所处的不同阶段,不断修正治理方案,使河流向着健康、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深圳河道生态修复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措施有哪些?有什么经验和不足之处?

水系水污染问题:主要河段水指标劣于国家地表水V类标准;水体发黑发臭,鱼虾灭绝,已经无环境容量可言. 污染的河水流入海湾,使海湾水质变差;黑臭的河水穿过城市繁华地段, 沿岸高楼大厦林立, 使得置业者无法安居, 影响城市形象, 阻碍周边地区经济的高层次发展。水质改善面临的问题:大量的污染负荷进入城市水系, 市政排水设施建设滞后于城市发展, 雨污水管道误接和乱接, 污水处理厂与排水管网不配套等原因, 大量未经过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水系;水系本身的环境容量小.水系内河流的下游河段为感潮河段,由于涨潮时潮流的顶托作用, 污染物在进入深圳河弯水系后长时间滞留.

解决两大难题措施:减负和增容。减负:纠正雨污水管道误接管线, 减少污染源;对直接排入河流水体的污染水实施截流;将排入深圳河弯水系的污染水集中后排入珠江口排入海中;底泥清除;面源控制。增容:环境补充水分;河流生态修复措施,增加水体净化能力;爆气复氧。

美国1934年西部沙尘暴的起因与危害

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试题及答案

查对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查药品,对、剂型、、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静脉给药要注意,瓶口有无松动、;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 输血前,需经()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 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部位 D、检查目的 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A、科室 B、用途 C、清洁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 1.开 医嘱、处方 或进行治疗 时,应查对 病员姓名、 性别、床号、

住院号(门 诊号)。 ()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3.术后患者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4. 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5.各种治疗时,耷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6.功能检查科(特殊检查室)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查对制度试题答案 科室: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和使用药品前,要检查质量、标签、失效期和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经过反复核对;静脉给药要注意有无变质,瓶口有无松动、裂缝;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配伍禁忌。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 输血前,需经(B)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 C )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和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 C ),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 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 A)、项目、化验单与标本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速度、土壤流失量、流域产沙量、侵蚀模数、正常侵蚀、自然侵蚀、加速侵蚀、现代侵蚀、水力侵蚀、溅蚀、面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 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沟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山洪侵蚀、重力侵 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泥石流、泥流、石洪、风 力侵蚀、植物侵蚀、层流、紊流、水流挟沙力、块体运动、起沙风速、输沙率、热融作用、 热融滑塌、热融沉陷、侵蚀转折坡度、横坡耕作、区田、圳田、治坡工程、水平梯田、坡式 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谷坊、山洪、荒溪、拦沙坝、变坡工程、排导沟、明硐、渡槽、 急流槽、改沟工程、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化、林带结构、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林带疏透度、林带透风系数、林带夹角、防护距离、有效防护距离、防护范围、有效防护范 围、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植物阻沙作用、机械沙障。 二、填空题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3、(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4、面蚀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它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表现 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称为(溅蚀)。 6、切沟侵蚀的横断面呈(V)型,而冲沟侵蚀则呈(U)型。 7、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 8、陷穴沿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状出现时又叫(蜂窝状陷穴)。 9、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0、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11、地表径流的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 12、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13、荒溪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4、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5、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可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山洪荒溪)。 16、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17、农田林带的造林方法一般有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8、护田林带的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和(带状混交)。 19、我国风沙区主要分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击沙地)、(海岸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 种类型。 20、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式的不同,机械沙障可分为(平铺)式和(直立)式。 三、简答题 1、简述水土流失的危害? 2、水土保持对发展国民经济和改善生态环境上具有什么重要意义? 3、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主要发展趋势如何? 4、简述水土保持的基本原则?

(2020年编辑)教育学试题大全(带答案)

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的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戌学制 D、壬子学制 2、汉语中最早将“教”和“学”连用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哪本著作() A、《说文解字》 B、《礼记·学记》 C、《孟子·尽心上》 D、《论语》 3、我国古代,也是世界教育思想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 ) A、《学记》 B、《论语》 C、《理想国》 D、《孟子》 4、推崇的理想是:“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反映了哪个阶段的教育思想()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现代教育制度 5、“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了哪个时代的等级制度() A、隋唐时期 B、魏晋南北朝时期 C、秦汉时期 D、明清时期 6、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处于最高级的是(D ) A、首陀罗种姓 B、刹帝利 C、吠舍种姓 D、僧侣祭司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更重要的改变是(A ) A、教育理念 B、教育形式 C、教育内容 D、教育方法 8、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教育家是( B) A、老子 B、孔子 C、孟子 D、荀子 9、以下著作中主要体现了绅士教育的是( C ) A、《爱弥儿》 B、《巨人传》 C、《教育漫画》 D、《理想国》 10、在西方,最早的教育工作者被称为(A ) A、智者派 B、历史学派 C、犬儒派 D、毕达哥拉斯学派 11、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B ) A、儒家 B、墨家 C、道家 D、法家 12、《学记》中“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主要体现了( A ) A、启发式教学 B、因材施教 C、循序渐进 D、教学相长 13、古希腊提出“助产术”的著名思想家是( C ) A、柏拉图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昆体良 14、古希腊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的思想家是( D )

(完整版)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新环境保护类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1、地方环境质量标准由()制订。 A、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B、省级环境保护专门机构 C、国家环保局 D、省级人民政府 8、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经历的第二个阶段,是()时期。 A、综合防治 B、早期限制 C、保护大自然,全面调整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D、治理 9、1974年5月,国务院建立了由20多个有关部、委组成的(),下设办公室。 A、环保局 B、国家环保局 C、环境保护领导小组 D、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 10、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A、第一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环境问题

11、人类环境的中心事物是()。 A、人类 B、人类和其他生物 C、人类、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物质 D、其他生物、无生命物质和外部空间 12、在各种环境破坏和污染中,故意的收理状态在()中较为常见。 A、自然资源的破坏 B、环境污染行为 C、噪声污染行为 D、水污染行为。 13、在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中,()判断行为者行为是否违法的界限,是承担行政责任的第一个必要条件。 A、危害结果 B、行为人的过错 C、行为的违法性 D、违法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19、在我国负责主管防止船舶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环境保护工作的机关是()。 A、军队环境保护部门 B、国家渔政渔港监督管理机构 C、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务监督 D、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20、城市污水的最佳处理办法是() A、排放出城区 B、各排污单位建造处设施 C、集中处理 D、回灌地下水 21、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必须以()为基础。

A、区域环境功能 B、环境基准 C、国家经济技术条件 D、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2、自然资源所有权中,依法对自然资源进行处置,从而决定自然资源命运的权能是()。 A、占有权 B、使用权 C、收益权 D、处分权 23、我国国家自然资源所有权取得的最主要方式是()。 A、法定取得 B、强制取得 C、天然孳息 D、自然添附 24、长江入海口逐年淤积出大片土地,从而使得国家所有的土地面积增加,这些土地是()。 A、资金不足 B、科技水平不高 C、认识不足 D、管理体制上 33、最早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的国家是() A、中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 34、世界各国都将环境污染损害作为一种()行为来对待,中国的立法也不例外。 A、普通侵权行为 B、特殊侵权行为 C、刑事犯罪行为 D、特殊违约行为 35、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医院核心制度查对制度试题及答案

查对制度试题 科室: 姓名: 得分 一、填空题(4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住院号(门诊号)。 2、执行医嘱时要进行“四查十对”:查处方,对科别、、;查药品,对、剂型、、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 3、清点药品时与使用药品前,要检查、标签、与批号,如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 4、给药前,注意询问有无过敏史;使用剧、毒、麻、限药时要;静脉给药要注意,瓶口有无松动、;给多种药物时,要注意。 5、输血时要严格三查八对制度(见护理核心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输血前,需经( )查对:。 A、1人 B、2人 C、3人 D、5人 2、凡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缝合前由()严格核对大纱垫、纱布、线卷、器械数目就是否与术前数目相符,核对无误后,方可通知手术医师关闭手术切口,严防将异物遗留体腔内。 A、器械护士 B、巡诊护士 C、器械护士与巡诊护士 D、手术医生 3、发血后,受血者血液标本保留(),以备必要时查对。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3天 4、检验时,查对()、项目、化验单与标本就是否相符。 A、试剂 B、姓名 C、科室 D、检验目的 5、影像科治疗时,查对科别、病房、姓名、()条件、时间、角度、剂量。 A、住院号 B、性别 C、部位 D、检查目的 6、供应室准备器械包时,查对品名、数量、质量、()。 A、科室 B、用途 C、清洁度 D、消毒方式 三、判断题、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病员姓名、性别、床号、住院号(门诊号)。() 2、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科别、病房、床号、姓名、血型、交叉配合试验结果、血瓶(袋)号、采血日期、血液质量。() 3、术后患者送回复苏室、病室或者监护室时,交接双方应再次对患者的基本信息、生命体征、用药情况进行查对交接。() 4、病理科收集标本时,查对单位、姓名、性别、联号、标本、固定液。() 5、各种治疗时,耷对科别、病房、姓名、部位、种类、剂量、时间、皮肤。() 6、功能检查科(特殊检查室)检查时,查对科别、床号、姓名、性别、检查目的。()

水土保持学水土保持学考试卷模拟考试题.docx

《水土保持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 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水力侵蚀的主要形式是()、()和()。( ) 2、溅蚀的后果:();();()。( ) 3、根据沟蚀发生的形态和演变过程,分为:(),()、()、()。 ( ) 4、坡面治理工程设计一般包括()、()和沟头防护工程。( ) 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封 ----------------------------------------------线-------------------------

5、沟头防护工程根据防护工程的作用,将其分为:()和()沟头防护工程。() 6、总径流量的计量方法()和()。() 7、制定轮作制度时应遵守的原则:根据当地的自然经济条件,充分考虑后作对前作的要求,以及()对()的影响,合理安排()制度。() 8、蓄水保土效益计算包括:单项措施的蓄水()效益和小流域或某区域的蓄水保土()效益。() 9、改善土壤物理性状的耕作措施包括了()、()和()。() 10、水土保持信息系统的设计包括、()和()等方面的设计。() 11、影响风力侵蚀的因素有()、()和()。()

12、复合侵蚀() 13、山洪导排工程() 14、干流量() 15、对比流域法() 16、造林区划() 17、造林地的整地() 18、水土保持效益()

教育学简答题题及答案

1.当代教育学的发展趋势 a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领域从微观到宏观,从教育内部到外部关系,从基础到高等教育,从正规到非正规教育,从学校到社会教育,从正常儿童到特殊需要儿童教育,从儿童青少年到成人教育、老年教育); b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赫时代教育学基础是哲学和心理学,当代包括更加广阔的学科领域,就研究角度有科学主义,人文主义的角度研究,还有介于两者,就教育学研究的层次出现基础、应用、咨询、开发研究); c教育学发生细密的分化,形成初步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随着b,教育学发生快速学科分化,组成部分发展独立学科,同时出现子学科、边缘学科);d教育学研究与教育实践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研究者关心教育实践中到底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与此同时,实践的发展日益呼唤教育理论指导,为教育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社会动力); e教育学加强对自身反思,形成教育学的元理论(即关于教育学学科自身的知识体系)。 2.什么是教育功能教育功能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决定了教育既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开放的系统。教育功能在系统内部表现为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在整个社会系统中表现为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所以,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教育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 教育功能类型: (1)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即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由教育活动内容结构决定)和社会功能(是教育的本体功能在社会结构中的衍生,是教育的衍生功能) (2)从作用的方向看,可分为正向功能(指有助于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积极影响和作用)和负向功能(阻碍…的消极…) (3)(3)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显性功能(主观目标与客观结果相符的情况)和隐性功能(非预期且具较大隐藏性功能) (4)(4)多维度的复合分类(柴野昌山:a把性质和形式结合起来划分:显、隐性正向,显、隐性负向功能;b把对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划分:对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对…的负向功能) 3.教育有哪些个体功能每个功能的内涵和特点是什么 教育个体功能有:a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b教育的个体谋生和享用功能c教育对个体发展的负向功能。 个体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其身心诸方面所发生的一切变化,它是个体的潜在素质转变为现实特征的过程。教育就是通过对其独特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促进个体身心和谐全面地发展。教育对个体发展的正向功能表现为促进个体社会化的功能和粗寂寞个体个性化的功能。 4.什么是教育目的其基本特点是什么 教育目的是根据社会发展和阶级利益的需要提出的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的总设想或规定,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影响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教育目的即教育意

查对制度试题精选

姓名:成绩:时间: 一、填空题(60分) 1、开医嘱、处方或进行治疗时,应查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执行医嘱时要__________:操作前、_______、________;对床号、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输血时要严格_________制度,确保输血安全。 4、手术前必须查对患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及麻醉用药。 5、凡进行体腔或深部组织手术,要在______与_________清点所有敷料和器械数。 6、手术接患者时,要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___。 7、发血时,要与取血人共同查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4题,每题10分): 1、关于手术查对哪几项是错误的() A.手术室接病人时要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B.接病人时还要查对病人的诊断、手术名称、术前用药、手术部位 C.手术前手术医师、护士、麻醉师只需核对患者姓名 D.标本标签上写清楚患者姓名即可 E.病人术后回到病房时,血压低于正常,护送人员认为应有病房处理,即离开2、关于临床查对不完全正确的是()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教学提纲

《水土保持学》试题 库

《水土保持学》试题库 一、名词解释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土壤侵蚀量、土壤侵蚀速度、土壤流失量、流域产沙量、侵蚀模数、正常侵蚀、自然侵蚀、加速侵蚀、现代侵蚀、水力侵蚀、溅蚀、面蚀、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细沟状面蚀、沟蚀、浅沟侵蚀、切沟侵蚀、冲沟侵蚀、山洪侵蚀、重力侵蚀、陷穴、泻溜、崩塌、滑坡、冻融侵蚀、冰川侵蚀、混合侵蚀、泥石流、泥流、石洪、风力侵蚀、植物侵蚀、层流、紊流、水流挟沙力、块体运动、起沙风速、输沙率、热融作用、热融滑塌、热融沉陷、侵蚀转折坡度、横坡耕作、区田、圳田、治坡工程、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反坡梯田、谷坊、山洪、荒溪、拦沙坝、变坡工程、排导沟、明硐、渡槽、急流槽、改沟工程、农田防护林、农田林网化、林带结构、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林带疏透度、林带透风系数、林带夹角、防护距离、有效防护距离、防护范围、有效防护范围、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植物阻沙作用、机械沙障。 二、填空题 1、水土保持是(山丘)区和(风沙)区水与土地两种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和合理利用。 2、我国水土流失的特点是(强度高、成因复杂、危害严重)。 3、(加速侵蚀)是我们防治土壤侵蚀的主要对象。 4、面蚀是土壤侵蚀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根据它发生的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现状及其表现的形态差异,又可分为层状面蚀、(鳞片状面蚀)、砂砾化面蚀和(细沟状面蚀)。

5、裸露的坡地受到雨滴的击溅而引起的土壤侵蚀称为(溅蚀)。 6、切沟侵蚀的横断面呈(V)型,而冲沟侵蚀则呈(U)型。 7、重力侵蚀是一种以重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土壤侵蚀形式,它主要有陷穴、(泻溜)、崩塌、和(滑坡)。 8、陷穴沿流水线连串出现时叫(串珠状陷穴),成群状出现时又叫(蜂窝状陷穴)。 9、冰川侵蚀对底部土体产生(刨蚀),而对两侧土体产生(刮蚀)。 10、一般情况下雨滴直径大,终点速度高,降雨强度大,(溅蚀)越严重。 11、地表径流的水流可以分为(层流)和(紊流)两种基本流态。 12、以梯田断面形式分类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隔坡梯田)和反坡梯田。 13、荒溪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包括集水区、(流通区)和沉积区。 14、泥石流的三个基本性质包括结构性、(流动性)和发生在山区的性质。 15、华北土石山区荒溪可分为冲击力强的泥石流荒溪、(泥石流荒溪)、高含沙山洪荒溪和(一般山洪荒溪)。 16、农田防护林按其外部形态和内部特征,可分为三种基本结构类型即紧密结构、(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 17、农田林带的造林方法一般有植苗造林、(埋干造林)和(扦插造林)。 18、护田林带的混交方式有株间混交、(行间混交)和(带状混交)。 19、我国风沙区主要分为沙漠、戈壁、(现代河流冲击沙地)、(海岸沙地)和沙漠化土地五种类型。 20、根据防沙原理和设置方式的不同,机械沙障可分为(平铺)式和(直立)式。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闭卷部分 一、填空题(10选7,每题1分) 1.教育者应当使受教育者的(身心)获得健康发展。 2.高等教育与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质是(专业)教育。 3.社会(政治制度)决定高等教育的领导权。 4.教育方针以(培养目标)为主要的核心的内容。 5.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 6.强调教学内容综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高等学校中(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文件。 8.(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9.高等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 10.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途径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体验。 二、选择题(10选4,每题2分) 1.高等学校既培养学术型专业人才,又培养( C )。 A.红又专人才 B.理论人才 C.职业型人才 D.技术型人才 2.高等教育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是( D )。 A.人类文化制约高等教育 B.文化深刻影响高等教育 C.高等教育决定文化 D.互相包容的内在联系 3.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测性是指( B )。 A.高等教育培养目标 B.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高等教育社会活动目的 D.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目的 4.高等教育强调传授知识与( B )相统一。 A.政治思想教育 B.培养能力 C.素质提高 D.确立共产主义世界观 5.学分制的主要缺点之一是( B )。 A.不利于学生发挥特长 B.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灵活性差 D.不利于教师发挥特长 6.中国高等学校实( C )。 A.通才教育 B.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融合

C.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结合 D.专才教育 7.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 A )阶段。 A.大众化发展 B.英才教育发展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8.( C )在高等学校的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搞好宣传 B.发展校园文化 C.培养专门人才 D.发展科学 9.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 A )。 A.教学 B.发展素质 C.科研训练 D.生产劳动 10.高等学校教师只有( 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社会活动频繁 B.人际关系好 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教学成绩突出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15选3。) 1.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是培养 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P5 2.我国的教育方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 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P31 3.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根据社会政治经 济发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国情,通过一定的立法程序,为教育事业确立的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基本内容包括三个方面: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的途径。P29 4.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规定了所要培养的人的基本规格和质量要求。P31 5.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比较)——相对于专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种通 识教育,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学问,有高级思维,能自我激励,自我发展的人才。它实行的是一种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养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个特征:(1)知识的基础性和经典性;(2)内容的综合性和广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4)过分通博,学科的深入发展受影响。P64 6.大众高等教育(与英才教育比较)——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或两种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对象、规模上存在明显区别。最主要的区别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宽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数人的,规模较小,目的是培养少数治国精英;而大众高等教育则是面向社会大众的,受教育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带答案)

水利基础知识试题集 水利知识试题之一 一、单项选择(共40 道) 1、我国将每年的( A )定为中国水周。 A、 3 月 22~28 日 B、 4 月 22~28 日 C、 5 月 22~28 日 D、 7 月 22~28 日 2、水的主要用途包括生活用水、生产用水、(B)。 A、灌溉用水 B、生态用水 C、采矿用水 D、航运用水 3、人类可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指某地区逐年可恢复和( A )的淡水资源。 A、更新 B、开采 C、储存 D、消耗 4、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 B )。 A、多年平均降水量 B、多年平均径流总量 C、年降水量和蒸发量之比 D、多年平均蒸发量 5、我国《水法》中所称水资源,包括( A )。 A、地表水和地下水 B、淡水和海水 C、地表水和土壤水 D、河水和地下水 6、我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匀,全国水资源的( A )%分布在长江及其以南地区。 A、81 B、51 C、91 D、71 13、跨流域调水,应当进行全面规划和科学论证,统筹兼顾调出和调入流域的用水需要,防止对( A )造成破坏。 A、生态和环境 B、交通 C、通信设施 D、农业 14、我国《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管理办法》由( A )负责解释。 A、水利部 B、流域管理机构 C、建设部门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 15、下列不需要申请取水许可的情形是:( D )。 A、直接从地下取水 B、直接从河取水 C、直接从湖泊取水 D、为畜禽饮用取水 16、地下水的开采量超过( B ),造成地下水水位待续下降,或因开发利用地下水引发环境地质灾害或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是判定地下水超采和划定地下水超采区的依据。 A、补给量 B、可开采量 C、天然资源量 D、降水入渗补给量 17、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 B ),改善生态环境。 A、环境污染 B、水体污染 C、大气污染 D、土壤污染 18、国家建立饮用水( C )保护区制度。 A、水质 B、水量 C、水源 D、水域 19、水污染会导致( C )。 A、资源型缺水 B、工程型缺水 C、水质型缺水 D、浪费性缺水 30、国家对水工程建设移民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按照( C )的原则,妥善安排移民的生产和生活,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 A、前期补偿、补助 B、后期扶持 C、前期补偿、补助与后期扶持相结合 D、生产扶持与生活扶持相结合 1 3 31、水利部重大科技项目成果包括发明专利、( B )、工程设计。 A、技术创造 B、技术设计 C、开发规划 D、工程运行

查对制度试题题库

查对制度试题题库 一. 选择 1?输血前,需经(B )查对。 A 1人B、2人C、3人D、5人 2、输血时查对,做法错误的是(D ) A.输血完毕,在标签上签名,保留空血袋24小时 B?取血、发血双方必须共同核对患者姓名、性别、血型等准确无误,双方签字后方可发出 C. 输血前由两名医护人员核对配血报告、血袋标签、血袋有无破损渗漏、血液颜色是否正常 D. 因相关血型的血源紧张,为了抢救病人,决定输注逾效期1天的全血3、关于注射输液时哪种说法不对(A ) A.多种药物配伍时只要注意医嘱与药物是否相符 B?凡需做过敏试验的药物,首次注射前要了解过敏试验情况 C. 输液后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控制滴速并记录,按时巡视,注意用药后反应 D. 配药后,要核对空安瓿与输液标签的药名、剂量,还要查药品质量,有无混浊和杂质 4. 用于核对医嘱的核对单、执行单和《检验标本确认报表》保管妥当,待核对医嘱无误、全部医嘱执行后留存(B )方可丢弃。 A.5日 B.3 日C 一年D. 三年 5. 下列关于特殊饮食的患者进食前进行再次确认,说法错误的是(C) A.饮食种类 B.数量及餐次与饮食牌及病情是否相符 C. 进食后反应 D.患者身份核对 6. 饮食查对以每日电脑打出的(B )为依据,与患者核对,并及时更换 A.医嘱单 B.护理单 C.辅助治疗单 D.执行单 二. 填空 1. 抢救患者时,医生下达口头医嘱,执行者须复诵一遍待医师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二人与补开医嘱核对无误后弃去。 2. 服药、注射、输液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三查:操作前;操作中;操作后。七对:对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时间、用法。操作前查除七对内容外, 需查药物内容是否符合患者病情及药物有效期;操作后查除七对内容外,需查滴速。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输血时要严格—查对9度,确保输血安全。 4. 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有无配伍禁忌「_________ 。

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法国社会学家利托尔诺(C.letourneau)和美国教育学家沛西·能(T.P.Nunn)是下列哪个教育起源说的代表人物:(B ) A.神话起源说 B.生物起源说 C.心理起源说 D.劳动起源说2.从学校教育的产生看,学校这种专门的教育组织和活动形式首先出现在( B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3.教育的文化功能,最根本的就是实现文化的:( C ) A.保存 B.延续 C.创新 D.选择 4.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是:( B ) A.同学关系 B.师生关系 C.学校与家庭 D.同事关系 5.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中,( A )是个体发展的生物前提和物质基础。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个人主观能动性6.被誉为西方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籍是:( B ) A.《理想国》 B.《论演说家的教育》 C.《大教学论》 D.《普通教育学》 7.卢梭的《爱弥尔》体现出的人性论是(C ) A、白板说 B、性恶论 C、性善论 D、性三品说 8.一般来讲,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 C ) A.教育心理学 B.教学论 C.教育学 D.课程论9.在教育史上主张“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家是:( A ) A.孔子 B.荀子 C.老子 D.孟子 10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所提倡的教学法是:( A ) A .产婆术 B.讲授法 C.陶冶法 D.实践法 11.1806年,德国赫尔巴特(J.F.Herbart)出版的( B )一书被誉为教育学独立的标志。 A.《教育学》 B.《普通教育学》 C.《论演说家的教育》 D.《新教育大纲》12.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A)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13.“教学相长”思想出自我国古代哪部典籍:(D ) 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学记》 14.儿童中心论的典型代表人物包括( A )。 A.杜威 B.卢梭 C.赫尔巴特 D.凯洛夫 15.( A )教育本质观认为,教育属于政治经济,通过培养人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 A.政治经济说 B.生产力说 C.社会实践说 D.特殊范畴说 16.教育最深远的功能是:( B ) A.影响个体功能 B.影响文化功能 C.影响经济功能 D.影响政治功能 欢迎下载

土地规划试题1

土地利用规划学试卷 一、填空题(1×16=16分) 1.土地利用具有和两重性特性。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任务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 3.土地质量评价按其目标可分为,,。4.经过土地供需分析,依据土地供给量和土地需求量之间的数量比较,最后可得出以下几种结果:,,。 5.土地利用分区,一般可分为。 6.水利骨干工程用地规划大致包括:,, 。 二、名词解释(4×6=24分) 1.土地利用规划: 2.城镇体系规划: 3.公路选线: 4.林带透风系数: 5.土地复垦规划: 6.土地整治规划: 三、判断题(1×11=11分,错用×表示,对用ˇ表示) 1.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在于维持人类生存,优化组织土地利用,保护整个人类利益。()2.韦伯理论的核心部分,从经济上看就是农业生产者所处位置的级差地租。() 3.因地制宜原则具体体现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协调上。()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是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 5.同一块土地对不同的用途具有相同的适宜性。() 6.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是在追加土地面积投入的条件下获得土地供需平衡的结构效应的有力措施。() 7.耕作田块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单位,正确配置耕作田块是耕地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 8.水土保持林的配置应根据不同的地貌部位进行布局,一般有分水岭防护林、水流调节林、沟谷防护林等类别。() 9.编制地、县及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通常应进行土地利用地域分区。() 10.土地开发是指对未利用的后备土地资源采取工程和生物等措施,使其投入经营和利用的

活动。() 11.城镇体系是指一定空间区域内具有内在联系的城镇集合。() 四、单项选择题(1×5=5分) 1.用水保证率是指一定年限内保证用水的() ①月次②日数③水量④年次 2.水库库址选择是供水工程规划的首要问题,对土地利用其他项目的规划起着控制作用,因此库址地形的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库址一定应选择“肚大口小底平”的地形②库址水源应充足,集水面积大 ③库址应选在地质条件好,基础稳固不沉陷、不漏水 ④库址距离灌溉区要近,地形应高于灌区地面。 3.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后备土地开发资源的是() ①宜农荒地资源②沿海滩涂资源③闲散土地资源 ④因自然灾害和人为污染造成的废弃地资源 4.土地复垦资金应坚持() ①自力更生为辅,国家支持为主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②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③地方政府为辅,国家支持为主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④地方政府为主,国家支持为辅和“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 5.水利工程用地可分为水利骨干工程用地和() ①供水工程用地②耕作田块用地 ③田间工程用地。④灌排工程地 五、多项选择题(2×5=10分) 1.居民点用地是土地利用分类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有别于自然土地、农林牧业用地和矿业用地,具有()。 ①功能多样性②很大的使用价值③很大的级差收益 ④各种用地功能相互关系复杂性 2.目前国外比较适用的城镇布局理论有() ①磁力吸引体系理论②反磁力吸引体系理论 ③门槛理论④带形城市理论。 3.城镇化主要包含的几层含义是() ①是反映一个地区、一个国家或全世界居住在大小城市中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 ②是集聚程度达到称为“城市”的居民点的数目日益增加③是单个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日益增大④居民点用地规模与布局的合理化 4.风沙地的整治主要应采用下列措施() ①生物措施及其配置②工程措施及其配置 ③通过改变局部地形,蓄水保土④建设基本农田,提高地力 5.土地利用计划管理的任务有() ①通过动态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②通过编制中期和年度土地利用计划,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③确定各类用地的计划指标和调整土地利用结构的规模与速度,促进国民经济均衡协调地发展 ④研究制定实施土地利用计划的政策措施,保证计划顺利实现。

新版查对制度等试题带答案

新版查对制度等试题带答案护士理论知识测验 姓名时间得分 一、填空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小时,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小时则不能再用,启封的溶媒限用小时。 2、交接班的形式有:、、、 ,集体早交班应限定在分钟完成。 3、因故未能按时执行医嘱时,应。因故不能执行医嘱时,应。 4、医嘱应做到 , 。包括医嘱单、、各种标识:饮食、、、隔离等,设有并签名。 5、抢救病人时,在医生来到之前,护理人员可根据病情采取, ,测量血压, , , , 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6、十不交接: 。 7、对病人实行逐个床头交接班,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和需立即查问。 8、麻醉药品使用后要,同时在上登记并签全名。 二、问答 1、简述查对制度的内容. 2、Q12h晚八点执行的静脉输液医嘱,一位护士配好了液体准备到床旁给病人输液时,发现该病人外出检查,请问接下来你会怎样处理?在完成这项医嘱中,该护士有哪些不足之处? 填空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24小时,抽出的摇曳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 2 小时则不能再用,启封得溶媒限用24 小时。 2、交接班的形式有:集体早交班、床头交班、口头交班、书面交班,集体早交班应限定在15-30分钟完成。 3、因故未能按时执行医嘱时,应设法补上.因故不能执行

医嘱时,应及时报告医师处理并记录。 4、医嘱应做到班班查对,每班总对,包括医嘱单、执行卡、各种标识:饮食、护理级别、过敏、隔离等,设有总查对登记本并签名。 5、抢救病人时,在医生来到之前,护理人员可根据病情采取及时给氧,吸痰,测量血压,输液,配血,止血,徒手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并及时提出诊断依据。 6、十不交接:衣着穿戴不整不交接;危重病人抢救时不交接;病人出入院或转科、死亡未处理好不交接;皮试结果未观察未记录不交接;医嘱未处理完不交接;床边处置未做好不交接;物品、麻醉药品数目不清时不交接;清洁卫生未处理好不交接;未为下一班工作做好准备不交接;护理记录未写完不交接。......感谢聆听 7、对病人实行逐个床头交接班,如发现病情、处置交代不清和病人不再病房时需立即查问。 8、麻醉药品使用后要保留安瓶备查,同时在毒、麻醉药品管理记录本上登记并签全名. 一、问答 1、一位护士配好了抗生素准备到床旁给病人输液时,发现该病人外出检查,请问接下来你会怎样处理? 1、置于无菌容器中的无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限于小时,抽出的药液及开启的无菌溶液超过小时则不能再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教育学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中国历史上最早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文献是() A.《论语》 B.《大学》 C.《学记》 D.《中庸》 2.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经济学 B.教育学 C.心理学 D.学校管理学 3.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政治经济制度 C.上层建筑 D.科学技术 4.“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环境 B.遗传 C.教育 D.社会活动 5.课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即() A.讲授课和练习课 B.讲授课和复习课 C.讲授课和实验课 D.单一课和综合课 6.《学记》上说:“不陵节而施”,这句话体现了()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B.启发性教学原则 C.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D.巩固性教学原则 7.教师的表率作用主要体现在() A.言行一致 B.衣着整洁 C.举止端庄 D.谈吐文雅 8.德育是指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 A.政治立场和观点的教育 B.政治思想品质的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的教育 9.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A.指导自我教育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陶冶教育法 10.课外校外教育与课内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都是() A.受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规范的 B.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进行的 C.师生共同参与的 D.学生自愿选择的 1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是() A.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 B.城市与农村相结合 C.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2分) 1.水窖;3.渡槽;4.蓄水池; 二、填空(每空2.分,共48分) 1.梯田的断面要素、、、 2.淤地坝工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3.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4. 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5. 特征水位包括、、、。 6. 特征库容包括、、、。 三.简述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0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9分) 1.谷坊 2.整治线 二、填空(每空1.5分,共39分) 1.拱坝的应力计算主要有、、。 2、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水库的特征曲线包括、。 3.坡面集水工程的种类有、、、 4、谷坊的种类、、、、 三. 列举山坡防护工程措施。(15分) 四. 试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 试论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作用。(22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C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52分) 1.梯田按断面形式可分成、、、、等五种类型。 3.水库的特征水位有、、、四个。 4.山坡固定工程种类 5.护岸工程一般可分为、两种工程。 二、简答题:(每个15分,共30分) 1.简述淤地坝调洪演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5分) 2.简述谷坊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D 一、填空(每空2分,共40分) 1、水土保持工程措施根据兴修目的及其应用条件,可以分为、、四种类型。 2、为防止斜坡岩石土体的运动,保证斜坡稳定而布置的工程称之为。 3、淤地坝的库容由两部分组成:、。相应于该两部分库容的坝高为、。另外,为了保证淤地坝工程和坝地生产的安全,还需增加一部分坝高,称为。 4、水库一般有三个部分组成,它们分别是、、 5、沟壑治理工程的基本类型有:、、、。 二、简述水土保持坡面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三、简述作用在拦砂坝上的作用力有哪些?(15分) 四、简述谷坊的种类与作用。(15分) 五、简述护岸工程的种类与作用。(15分) 水土保持工程学试卷E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