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统计分析下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基于统计分析下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基于统计分析下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基于统计分析下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基于统计分析下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

摘要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生态环境环境问题一步一步的展现在社会大众面前,生态与经济的联系也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显得愈加紧密。论文通过建立模型,筛选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中对经济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并针对各项因素要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增加环保投入力度,完善立法行政,发展环保高新科技,为河南省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与物质上的保障。

关键词:河南;回归分析;生态环境;经济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SYSTEM IN HENAN PROVINCE BASED ON

STATISTICAL ANALYSIS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problem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s gradually unfolding in front of the public,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logy and economy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under this background.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odel, the paper screened out several factors that have a great impact on the econom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put forward targeted solutions for each factor,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mprove the legislation and administration, develop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igh-tech, and provide policy and material guarantee for the gr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anan province.

KEY WORDS Henan; regression analysis;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conomy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1.绪论 (4)

1.1研究背景 (4)

1.2研究意义 (5)

2.基于统计分析下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5)

2.1文献综述 (5)

2.2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 (6)

2.3统计分析的概念与机制 (7)

3河南省的基本现状 (8)

3.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8)

3.2 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8)

4 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9)

4.1 指数选取 (9)

4.2 数据模型建立与检验 (11)

4.2.1模型建立 (11)

4.2.2模型检验 (12)

4.3依据模型进行环境与经济的关联性分析 (13)

4.4河南省生态系统建设评价及其影响 (14)

4.4.1生态系统建设评价 (14)

4.4.2生态系统建设影响 (15)

5. 对河南省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15)

5.1 生态环境建设所面对的问题与困难 (16)

5.2 针对问题与困难提出的建议 (16)

6. 结论 (17)

致谢 (19)

参考文献 (20)

1.绪论

1.1研究背景

河南省当前经济发展平稳增长,第三产业经济占比逐年增长,经济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但在第三产业逐步发展的现在,第二产业占比依旧达到了45.85%,相比于其他发达省份,这一占比依旧很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治理力度与治理成本等矛盾依旧没有得到根本上的解决。

在环境与经济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的同时,城市化建设也没有停下脚步,这是经济发展的必要过程,人口迁移,生活垃圾,工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出行需求,城市化的每一项活动都不可避免的对环境造成影响,这正河南省所面对的不可拖延,无法回避的问题。[1]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我们已然度过了那段最艰难的时光,经济增长的“量”已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我国也逐渐把环保提上日程,“GDP”不再是地方考核的唯一标准,地方环境质量也成了占比相当大的一部分,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才是日后真正的主流。在这一时代大潮中,河南也应该随之而行,对环保与生态的研究不应再拖后,环保成为了一个颇具紧迫的现实问题。

1.2研究意义

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研究不止从污染方面研究环境对社会各方面的负面影响,更是增加了环境保护投入对经济影响的研究,让环保褪去“赔钱赚吆喝”的外衣,让环保经济这一概念更加直观的展现在大众面前,为河南省经济发展的可能性提供一个新的方向。希望可以为河南省各政府部门解决问题与实践执行提供思路与依据。

2.基于统计分析下生态环境系统建设的相关理论概述

2.1文献综述

生态环境与经济间联系经过数十年的研究,已有众多文献对其进行剖析解读,并且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其内容也逐步更新,并逐渐向着多方面发展。

辜胜阻认为,传统的经济测量方法无法反映环境变化对经济所造成的影响,需要提出一种新的经济测量方法来描述和测定经济程度,也就是他所提出的绿色GNP。传统经济核算方法把环境损失作为常态来看待,忽略环境对经济的影响,使得最终经济核算高于事实水准。若要合理的反映经济状况,需要在经济核算中纳入环境指标。

秦增举从经济结构和资源配置的方向对经济发展与环境协调进行了研究与讨论,通过查阅甘肃省历年统计数据,并运用动静态结合,定性定量分析的方法,指出了经济结构单一与落后对甘肃省后续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巨大不利影响。

黄州认为创新驱动与生态城市建设能有效缓解环境压力,他认为,粗旷的城市化发展是经济与环境不和谐的重大因素,其本质是新的生产生活方式与原有环境之间的矛盾,他从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详细列举了新生产方式对原生环境的影响,但进入第三次科技革命之后环境恶化并没有随预期恶化,他通过文献研究与实例研究两种方法得出现代科技创新与生态城市建设能缓解环境压力,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爆点。

谢晓彤,朱嘉伟,等把地区生态环境变化的重要指标定为生态环境承载力,通过计算地区EI值,来反应说明这个地区几年来的生态环境质量,而且还对原有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做出了优化与调整,把当前生态环境质量现状与环境生态承载力相结合,原有方法不能有效的反映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而两种方法加以结合才能客观呈现这一地区的真正生态质量。

陈杨则从生态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的方向来陈述生态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其中详细描述了监管与法制的不健全所造成的公地悲剧,并通过列举发达国家生态保护法律与措施来侧面印证生态与经济的联系,把法制建设,行政监督,企业自觉作为解决环境问题与排污问题的关键。

我认为研究环境与经济问题应综合多方面考量,环境问题本身就是社会问题与经济问题的综合,对其进行相对完整的剖析必须从社会人文,经济结构,政府行为等多方综合,基于数据进行研究分析,梳理出环境对经济影响的主次,再根据主次分阶段解决环境问题。

2.2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指标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人类的自然环境包含了自然资源与环境两部分,环境又进一步细分为大气、水、土壤和生态环境,环境学将地球环境划分为大气圈、水圈、岩土圈和存于此三圈之间的生物圈四大圈层,生物圈是人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关系极为密切的环境,这就是通常所称的生态环境。[2]

我国对区域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主要集中在这五个方面“大气环境、水环境、声环境、生态环境、辐射环境”,综合这五项指标对一个地区进行环境质量评级。

大气环境评价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测定是PM2.5浓度,其浓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地区的工业废气排放,机动车密集度,和地方政府的环保力度。同时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也都为大气环境评价的指标。

水环境评价则分为两部分,地表水和城市地下水,地表水质量代表一个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资源的季节性与空间性调配,城市地下水位的调控就是得益于地表水的数量与质量,调蓄地表径流。而城市地下水则代表了居民用水质量,工业可用水量。

声环境主要测定昼夜声环境质量和交通声环境质量,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城乡居民正常生活、工作与学习,保证一些噪声大的工业与运输业合理运作。

辐射产业在我省及其稀少,在环境评估中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我省辐射值常年趋于稳定。

2.3统计分析的概念与机制

本文对河南省生态环境分析的主要方法是多元统计分析下的回归分析,它能极有效率的表达环境背后的理性自然与社会规律。回归分析法能有效研究一个以上随机变量间关联关系的方法,它可以对各个随机变量进行有效性判断,还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对因变量进行预测与推断,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决策。

回归方程的有效性建立在有准确的数据且非小规模样本的基础上,一般情况下每一个独立变量都应该有十个数据对其进行支持,且每一个变量之间不存在关

联性,这保证了每一个变量对因变量都有显著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显著性检验,只有通过显著性检验才能证明各个因子对结论有显著性影响进而对多个因子进行筛选。[3]

环境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经济学与社会学等学科交叉的问题,想要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解构数学的方法是最合理也是最便捷的,回归分析法正契合这一问题,国内外也已有一众学者用回归分析法研究环境问题,这也正是我们研究所需要的方法。

3河南省的基本现状

3.1 生态环境现状分析

自然环境方面,相较于十年前,河南省各项环境指标均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人工造林,造草,河网密度,都有所改善,单人工造林一项便是2008年的三倍,达18万公顷。[4]但与此同时,各种自然灾害却没有显著性减少,洪涝,干旱,雪灾连年发生,近五年农作物年平均受灾面积达一万平方千米。

工业排放方面,近五年来,年一般固体废物产生量在一亿五千万吨左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一般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率达73%,倾倒量更是接近于零,这是一个好的趋势。而废气主要污染物排放中,工业氮氧化物占比最高,而工业氮氧化物的主要排放为火电、钢铁、水泥产业,以及柴油汽车,这一废气排放占比足以见得河南省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依旧很大。

空气质量方面,最近五年,河南省内的环保重点城市,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焦作、三门峡七个城市的空气质量均逐渐变好,每年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及以上的天数基本都超过130天,最低113天,最高228天,虽说二级空气质量日连年增加,但与全国其他环保重点城市对比仍有不小的差距。[5]

3.2 经济环境现状分析

产业比重与总产值,三个产业法人单位数由2014年的623772个增长为2018年的964944个,年平均增长率达11.6%,河南省地区生产总值更是由2014年的

3万5000亿增至2018年的4万8000亿,年平均增长率为8.1%,高于我国的年平均增长率,且与法人单位数一同增加。[5]经济增长的其内在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主力方向的变动与微调,第一、二产业占比连年减少,2018年则实现了第二产业占比与第三产业占比的持平,产业转型效果显著。

人口与城市化,截至2018年,河南省常住人口达到9605万,人口呈增长趋势,但增长率趋于放缓,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七年来首次跌破5%,这意味着往后河南省可能要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这就给省内的一众劳动力导向型企业出了一道新难题,如若不积极求变,在之后的时间里,企业经营只会更加艰难。[5]与此同时城市化的脚步逐渐加快,在2017年河南省终于实现了城镇人口对乡村人口的反超,城镇人口所占比例终于超过了50%,这是河南省城市化道路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化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为河南省的发展带来挑战,就业岗位、文化建设、基础设施、生活垃圾等一种问题也接踵而来,如何合理解决这些问题成了河南省城市化更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

公共财政与可支配收入,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止可以反映在GDP,同时也可以反映在地方财政的收支与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上。财政收入占GDP 的比重称为经济财政负担率,他能综合反应政府和微观经济主体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反应政府调控经济运行的能力和影响社会资源的程度。[6]政府有越高的占比,它就有越多的资源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与调控,但这一占比必须维持在合理范围内,占比过高和过低都会对微观经济主体造成不利影响,这一合理范围在4%-8%之间,河南省近五年财政负担率平均为7.8%,处于合理范围内,而近十年来的趋势为缓慢上涨,证明河南省政府在慢慢重视公共调配,经济日益发展,调控能力与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日益增强。与此同时,居民可支配收入也在不断增长,截至2018年,我省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963元,但仍然达不到全国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且与之有6269元的差距,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城镇化比率不够大和城乡收入差异。

4 河南省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4.1 指数选取

我省生态与统计部门发行的《河南省统计年鉴》和《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是本文的主要数据来源,涉及的主要数据有GDP、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地区生态环境评价各项指标,为便于建立数据模型,我暂时将数据分为“经济指标”、“环境指标”、“环保投入指标”三大类。

经济指标我们选取的是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私人汽车拥有量,它们代表的经济考量最为宽泛,适用性强,几乎所有模型都能容纳,数据收集精度高,获取便捷,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经济指标里最为合适的指数。

环境指标里我们选取地区二氧化硫排放量,废水排放量,在一个地区的环境评价里PM2.5一直是最为重要的指标,而PM2.5的浓度与二氧化硫排放息息相关,二氧化硫排放越多浓度越高,反之则越低,但PM2.5的浓度统计是以地级市为单位,与我们准备建立的模型不太融洽,所以我们采用二氧化硫排放作为环境指标,相较于PM2.5浓度它更易于获得与统计,具有普遍性。废水排放量则能反应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利用量与利用程度,相较于空气质量废水排放量的数据更直观更具体。

环保投入指标里我们选取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他是政府支出公开里的对环保支出的统计,是对我省环保投入最直观最权威的数据,投入越多也就证明政府对环保越重视。

时间跨度上,我们选取近十年的数据,信息化时代的数据离现在越接近越精准,让数据收集难度降低精度增加,同时又可以避免小规模样本造成的影响。

时间地区生产总值

(亿)

全省节能环保

支出决算(亿

元)

二氧化硫排

放量(万吨)

人均地区生产

总值(元)

全省一般公共预

算总收入(亿元)

2009 19480.46 92.98 135.50 20597.00 1126.06 2010 23092.36 96.38 133.87 24446.00 1381.32 2011 26931.03 95.60 137.05 28661.00 1721.76 2012 29599.31 109.45 127.59 31499.00 2040.33 2013 32191.30 111.92 125.40 34211.00 2415.45 2014 34938.24 119.95 119.82 37072.00 2739.26 2015 37002.16 177.77 114.43 39123.00 3016.05 2016 40471.79 195.72 41.36 42575.00 3153.47 2017 44552.83 241.65 28.63 46674.00 3407.22 2018 48055.86 358.70 19.85 50152.00 3766.02

时间私人汽车拥有

量(万辆)

人口(万)

生活垃圾清

运量(万吨)

废水排放总量

(万吨)

2009 220.18 9487 679.5 333980.16

2010 294.76 9405 694.6 358679.00

2011 383.63 9388 729.5 378784.85

2012 467.8 9406 795.8 403667.62

2013 580.64 9413 805.6 412581.82

2014 775.77 9436 832.8 422832.29

2015 836.73 9480 891.8 433486.68

2016 992.37 9532 915.4 402055.10

2017 1155.83 9559 985.6 409107.39

2018 1318.28 9605 1019.6 410513.49

4.2 数据模型建立与检验

4.2.1模型建立

有关于此类问题的研究里,研究结果的精准性和周密性十分重要,研究人员最常用的方法是大量堆砌数据与指标。但是,大量堆砌数据的方法不仅没有得出与预期相吻合的结论,反而增加了研究难度。因此,这一批科学工作者开始寻找方法,力求得出一种能兼顾全面性与准确性的研究方法,并且适当降低研究与计算难度。终于在1904年,查尔斯·斯皮尔曼在反复论证和研究的基础上,在保证信息全面性的前提下,提出了在一些因素中提取多个变量的因素分析法。因子分析的主要功能是确定基本因子和分类。因子分析法由于其简单,科学的特点,在经济学,心理学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6]

设X=(X1,X2,……. Xp) 是可观测的随机变量, F=(F1,F2,……. Fm) 为不可观测到的随机变量,则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X1=a11 F1 + a12F2 +….. + a1m Fm+a1

X2=a21 F1 + a22F2 +….. + a2mFm+a2

……………………………………

Xp=ap1 F1 + ap2F2 +….. + apmFm+ap

在上式中,m<p ,X=(X1,X2,……. Xp)为X 的公共因子,A=(aij)是待估的系数矩阵,称为因子载荷矩阵,a=(a1,a2……..ap)它被叫做X 的特殊因子,特殊因子与所有特殊因子之间与所有公共因子之间关联性都是不存在的,也就是说其之间不存在联系。

因子分析法的主要目的是,将复杂程度单纯化,经过运算,将许多原始变量维度下降,在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找出几个能够最大限度保持原始信息的随机变量F,并将其模型化。建立出模型X= AF+ a.然后用F表示原始变量X的信息。在选择共同因子F时,必须从慎重性的原则出发,网罗性地反映原变量的信息,防止重要的信息丢失。

本文采用的指标如下:1X (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亿元))、2X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3X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元))、4X (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亿元))、5X (私人汽车拥有量(万辆))、6X (人口(万))、7X (生活垃圾清运量(万吨))、8X (废水排放总量(万吨))。

4.2.2模型检验

在研究开始之前,应检验原始变量是不是适合做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前,需要利用Bartlet 球形度检验工具和KMO统计量来检验原始数据是否适合因子分析。KMO 统计量用于检验变量间的偏相关性是否足够小,是简单相关系数与偏相关系数的一个相对指数,其统计量取值在0-1 之间。KMO 统计量值越大,就说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越好。KMO大于5.0 时,适宜做因子分析。Bartlett 球形检验统计量服从卡方分布,如果卡方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Sig大于05.0. ,那么原始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经过计算,KMO 统计量的值为 5.0693.0且Bartlett 球形检验卡方统计量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小于0.05 达成了显著性检验。如下表所示。因此,本文认为原始数据适合因子分析。

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0.647

再来,使用主成分分析法构造因子变量。根据因子分析原理,从p 个原始指标中提取m 个相互独立的因子,每个因子是原始指标的线性组合。原始指标的解释力度由提取因子的特征值大小来进行反映:特征值越大的因子对原始指标的解释力度越大。一般情况下,以特征值 1 为界限,小于1的因子对原始指标的解释力度不如额外引入一个原始指标的解释力度。所以实践中大都取特征值大于 1 的公共因子。如果提取的m 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达到80%,那么这m 个因子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指标的信息由下表可知,前2个公共因子的特征值都大于1,且2 个公共因子的累积贡献率97.714%,说明前2个因子能够对样本数据进行很好的概括。

4.3依据模型进行环境与经济的关联性分析

对于上述模型与数据,把载荷矩阵旋转其因子的解释力也会随之增加。分析旋转过后的因子矩阵:第一个公共因子说明了,1X (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亿元))、2X (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6X (人口(万))的载荷系数很高,分别达到0.902、-0.929、0.971。地区生产总值受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的影响很大,而地方生产总值又节能环保支出,所以可以此因子解释为环境与环保投入对经济发展运行的主因;对于第二个公共因子而言,8X(废水排放总量(万吨))的载荷系数较高,达到了0.993

由此可以得出地区生产总值由(全省节能环保支出决算、二氧化硫排放量、人口以及废水排放总量构成,如下表所示。

4.4河南省生态系统建设评

价及其影响

4.4.1生态系统建设评价

河南省的环保与生态系统建设成果日渐显现,最直观的的表现就是环境与经

济的同步进步,GDP,人均GDP与环保投入连续10年持续上升,难得可贵的是废气排放则连续十年下降,并且人口的波动并没有对环境造成剧烈的影响,证明了河南省目前的环保策略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河南省每年发布的《河南省环境质量年报》都会标注我省17个地级市的生态环境质量,且环境质量确实逐步向好,表现在空气上的是各地级市工业废气排放减少与PM2.5浓度的降低。表现在水资源上的是河流污染减轻,污水处理能力提升以及污水处理厂数量增加。表现在土地与林业上的是退耕还林与封山育林措施的实施和每年不断的人工造林行动。这些成果也离不开政府的行政法令与舆论引导,生态文明建设的普及和宣传,环保法令的的执行,环保企业的保护与支持,以及全省范围内的机动车限行措施。这一切的汇总造就了现如今的河南省生态环保系统体系。

4.4.2生态系统建设影响

生态系统建设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为显著的是环境,经济以及人文方面。

生态系统建设最直接的受益方就是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概念在我国的地位不断提高,河南省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环境保护与生态系统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城市绿化面积超过10万公顷,近十年来自然灾害与地质灾害整体处于下降趋势,滑坡泥石流等与植被覆盖息息相关的地质灾害更是连年下降,全省年平均不超过6次。与之相对应的灾害防控工作也是同步到位,森林火灾预警建设让河南省森林火灾发生事件连续六年下降,农作物受灾保护让每年超过200万公顷农田得到保护,免于绝收。

生态系统建设为经济带来的更多是经营销售生产理念的转变,再由这些转变反馈给经济增长,让河南省经济发展变得多方向,不再只局限于重工业生产,原材料出售等高污染低收益的产业。采矿业企业数量数逐年下降,截至2018年采矿业企业数量不足2010年的60%,这一情况不是个例,制造业,电力热力行业,都有放缓乃至下降的趋势。与之相反的运输交通,计算机,科研,服务等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增速都保持在10%以上。截至2018年,第二产业就业人数达461万,已连续六年出现行业就业人数下降,2017和2018年更是出现断崖式下跌,

仅三年便有超过140万人退出这一产业层次,而在2018年,高新科技产业与服务业所代表的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达537万,就业人数超过十年连续在增加,同时第三产业对地区经济的贡献率也在逐年上升。无论从何种方面看,经济转型都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发展。

在环境与经济改善之后,人文理念也会随着进步,生活习惯、消费理念、出行选择等等方面都变得更加绿色环保。民众对环境要求日益苛刻,城市在人心中的印象日渐改变,城市不应再是钢筋混凝土的洞穴,而是自然与生命的乐园,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连年增加,终于在2018年将要突破40%,公园也到达438个。并不止于基础设施建设,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会反映在原材料生产上,以塑料为例,2018全年初级塑料产品166万吨,横向对比前10年,其处于最低位置,且整体呈下降趋势,证明民众对塑料制品需求减少,人们的消费习惯逐步转变。

5.对河南省生态系统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5.1生态环境建设所面对的问题与困难

根据本篇我们所得出的模型得知,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环保投入、废气污染排放、人口与地区经济发展联系最为紧密,同时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也出现在这三点里。

首先是环保投入问题,河南省地域广阔,环境多样,358亿的投入绝不能说足够,河南省公共总预算支出9217亿,环保决算投入占比3.88%,横向对比临近的河北省,预算总支出7726亿,环保投入决算433亿,占比5.6%,河南仍存在环保投入不足的问题,财政的制约会使诸多政策无法实现,造成环境改善效率不够高等问题。

废气排放代表了工业污染对经济的影响,污染排放越多证明第二产业越发达,而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经济贡献率大幅增加的现在,代表了经济结构转型不完整,第二产业占比依旧过高,但同时产业转型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导致了污染持续发生,且污染量偶有增加的情况。另一方面乱排污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监管不完善,处罚力度不够大,违规成本低都是企业违规排污的依仗点,如何合理监管与引导也是生态环保建设的一大难题。

持续了将近40年的计划生育给我国争取了发展喘息的同时,也为我们带来了劳动力不足和人口老龄化问题,现如今我们正处在这一转变时期,人口红利尚未消失,城市化进程还在发展,环保教育与环保意识还没有普及进每一个民众心里。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但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依旧不足社会总人口的10%,高级科研人才缺少,高科技环保作业人数依旧得不到保障,高科技人才缺失,高科技设备不够理想,每一项问题都极其迫切,但又都不是能快速解决的问题。

5.2针对问题与困难提出的建议

对于环保投入现阶段仍显不足的问题,盲目的扩大政府预算投入是十分不理智的,想要增加环保支出就必定要增加政府财政收入,近年来我省财政负担率一直维持在合理范畴,但同时也基本处于临界点,如若再增加财政负担率势必会打击私人企业积极性。外部资金来源行不通,那么不足资金就需要自己来创造,我的建议是整合环保投入资金,建立基金池,在保障环保政策正常的施行下增加其盈利能力,让支出变为投资,亦或是政府牵头创立环保公司,主要从事协助处理环保问题与环保设备研发,在解决创收问题的同时为环保科技人才提供一个平台,实现多赢局面。

污染物排放问题最忌讳的就是一刀切政策,无监管无指导的强制执行会把企业从一个极端逼往另一个极端,污染物的产出是生产活动不可避免的副作用,但它是可以通过技术手段来减轻的,而如何引导企业就成为了解决这问题的重要一环。我的建议是完善立法,合规行政,合理界定,目前我国法律对企业违规排污只进行直接行为的处罚,但对于其排污连带造成的影响没有完善的法律来予以制裁,这就导致了企业违规成本太低,它只需要对他的排污负责造成的不良影响由大众买单。为避免这一现象,应出台相关法律条例,让违规企业付出他应有的代价,使其不敢进行违规操作;还有就是为防止公地悲剧,要明确各企业环保划分与职责,尽量做到环保方面全覆盖,不能由企业承担的政府再接手,在明确职责的前提下严格执法,做到赏罚分明,在政策上使企业逐渐靠向环保与清洁。

我省作为一个人口输出大省,如何平衡本省劳动力人数和外出劳动力人数一直是一个难题,其核心点在于为何我省劳动力更倾向于外出而非留在家乡,高端技术型人才渴望自我价值实现,他们需要的是能完美发挥自己能力的平台,而对

于低端劳动力市场,他们所要面对的是收入的压力,而这两者所需的条件河南与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相比都不占优势,所以我的建议是转换思路,破格从外部引进人才,策划以年为单位的环保发展布局计划,带动我省环保方面技术发展,以技术力和声誉来吸引人才,同时和高校合作给予优惠条件,培养专业型人才,签订用人协议,为留住高端人才提供一个可能。

6.结论

本篇文章先是陈述河南省十年来的经济结构发展变化,自然环境当前现状及其特征。其次,在当前经济与自然环境和各项数据搜集的基础之上,运用SPSS 软件对各项因子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最后经过检验和筛选得出,在生态环境系统建设中,环保投入、污染排放和人口是对地区生产总值影响最大。

明确了问题的主要核心,在面临不同问题的时候我们就能听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对于这三项主因我们分别给予了拓宽收入来源、加强立法监督、引进培养人才的意见。当然除了这些主因之外也有诸多因素影响着河南省的生态环境建设,城中村、城市化、人口大规模流动等河南特色性因素文中也有提及,这些问题也应该因地制宜的进行分析与解决,其目的都是为了河南省可以以一个良性的姿态进步和发展,为河南省未来发展提供一个新的思路与方向。

致谢

在论文研究与写作中,同学与老师给予了我十分大的帮助,在我研究方法出现瓶颈时,同学与我积极讨论,老师给耐心解答。整篇论文的完成离不开他们的帮助,在大学的最后一年能再次体会到同学的友善与老师的关怀,着实让我感动,将这份经历与记忆铭记于心,向他们表示真诚的感谢。

参考文献

[1] 黄州. 创新驱动河南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郑州大学,2015.

[2] 郭庆杰.河南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问题分析[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29(02):54-56.

[3] 许允之,范莹莹,姚羽霏,孙宏文,杨毅,李鹏程.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在空气质量指数AQI分析中的应用[J].煤矿机电,2019,40(05):57-62.

[4] 赵体顺,田金萍.河南林业生态环境建设刍议[J].华东森林经理,2001(03):1-3.

[5] 王慧倩,贾文毓.河南省城市经济—社会—环境耦合协调演化研究[J].对外经贸,2020(02):97-100.

[6] 王伟志.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评价及预警体系研究[D].燕山大学,2016.

[7] 李雷通.试论河南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J].河南农业,2016,No.401,58+64

[8] 陈杨.我国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研究[C].贵州民族大学,2019.

[9] [德]霍斯特·西伯特[著]《环境经济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10] 秦增举. 甘肃省经济与环境协调性统计分析[D].兰州财经大学,2017.

[11] 朱嘉伟,谢晓彤,李心慧.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河南省为例[J].生态学报,2017,37(21):7039-7047.

[12 ] 陈劭锋.承载力: 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3,13( 1) : 13-17.

[13] 韩俊丽,段文阁.城市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理论研究.中国水利,2004( 7) : 12-14.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HJ/T192-2015,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

[15] 林扬扬.绿色环保要求背景下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探索[J].科技风,2019(36):112.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代码082504)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具备扎实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基础,掌握环境污染生态修复、设计、规划与环境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获得工程技术人员所必备的基本训练,并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能在设计、施工、运营等企事业单位、科研教学和管理部门从事本专业工作。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是所培养的学生能够适应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系统、扎实地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对本专业方向密切相关的交叉学科、高新技术发展及应用前景有所了解;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具有从事环境保护应用研究、科技开发与管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三、培养标准 本专业为新开设的专业,暂定如下。 1. 课程体系 1.1 课程设置 (1)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 主要包括数学、物理和化学类课程,其中化学类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及实验。 (2)工程基础类课程 包括工程制图、工程力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电工与电子技术、工程管理、土建基础等领域的基本知识,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施工的共性知识和共性技术等。 (3)专业基础类课程 应包括生态学原理、环境生物学、环境生态工程学、遥感原理与应用等知识领域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4)专业类课程 应包括环境生态工程、生态监测与评价、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基础知识,以及生态修复技术及设备设施设计的基本原理及相关计算方法等。

1.2 实践环节 (1)实验 包括环境生态监测实验、生物实验与统计和环境生物学实验等。 (2)课程设计 包括地理信息系统、生态规划与设计、恢复生态工程学等课程设计。 (3)实习 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及毕业实习,有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 (4)科研创新 具有鼓励学生开展科研创新的机制,能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取得科技创新成果。 1.3 毕业设计(论文) (1)选题 选题应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一人一题,学校应制定与毕业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及保障机制。 (2)内容 毕业设计:主要包括文献综述、任务的提出、方案论证、设计与计算、技术经济分析、结束语等,并附有相应的设计图纸和计算书。 毕业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技术调查、实验方案设计、结果分析、绘图和写作、结题答辩和专业文献翻译等内容。 2. 师资队伍 2.1 专业背景 (1)从事本专业主干课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硕士和博士学历中,至少与环境生态工程类专业相关。 (2)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学历毕业于环境工程、环境科学或生态学相关专业的教师人数应≥50%。 (3)从事本专业教学工作35岁以下的教师必须具有硕士以上学位。 2.2 工程背景 从事专业教学(含实验教学)工作的80%的教师均应具有6个月以上的企业或工程实践(包括指导实习、与企业合作项目、企业工作等)经历。 3. 支持条件 3.1 专业资料 专业教学资料包括教学、参考及交流资料等内容。拥有一定数量完整的成套工程设计资料(包括图纸、手册、设计说明书、设计标准等)等。各类资料能满足教学要求,并能定期补充新出版的资料。资料查阅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阅读环境。 3.2 实验条件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xx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 管理细则 2011-04-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我省范围内建设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无线通讯,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应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条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一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50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 220kV至500kV跨地市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及以上、短波100kW及以上或者在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及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多台xx地球上行站。 5、多台xx系统。 6、一址多台或者多址发射的无线通信系统。 7、两个及两个以上合并审批的项目。 (二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500kV以下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以下、短波100kW以下,且位于非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以下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单台xx地球上行站。 5、单台xx系统。 6、一址单台的无线通信讯系统。 7、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设施。 第四条分级审批 (一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 500kV以上输变电工程;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 (二220kV至500kV输变电工程;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下的广播电台,差转台;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下的电视发射塔;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探测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 (三110kV输变电工程由省辖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 第五条项目审查条件 (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三有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四拆迁安置措施具体可行。 (五成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制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测计划。 第六条项目审查形式

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术语标准1

目录(征求意见稿)2020年 1总则 (1) 2通用术语 (2) 3水污染治理工程 (5) 4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15) 5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 (28) 6噪声振动与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 (37) 7生态环境修复工程 (52) 8生态环境监测 (62)

1总则 1.0.1为统一生态环境保护工程建设的基本术语及定义,实现专业术语的标准化,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的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水污染治理工程、大气污染治理工程、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工程、噪声振动与电磁辐射污染控制工程、生态环境修复工程、生态环境监测等生态环境工程规划、设计、施工等领域使用的名词术语。 1.0.3本标准不包括生活污水及其污泥处理处置、生活垃圾处理处置领域的术语。

2通用术语 2.0.1 环境工程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修复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和城镇环境质量的建设项目及工程设施。 2.0.2 水污染water pollution 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2.0.3 水污染治理工程wate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治水环境的污染,改善和保持水环境质量,废水资源化的工程。 2.0.4 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 在一定条件下,经重铬酸钾氧化处理时,水样中溶解性物质或悬浮性物质消耗的重铬酸盐相对应的氧的质量浓度,以mg/L表示。 2.0.5 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 在特定条件下,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生物氧化时所消耗溶解氧的质量浓度。2.0.6 五日生化需氧量five-day 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BOD5 在规定的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水中的某些可氧化的物质,特别是分解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消耗的溶解氧。通常情况下是指水样充满完全密闭的溶解氧瓶中,在(20±1)℃的暗处培养5d±4 h 或(2+5)d±4 h[先在0~4℃的暗处培养2 d,接着在(20±1)℃的暗处培养5 d,即培养(2+5)d],分别测定培养前后水样中溶解氧的质量浓度,由培养前后溶解氧的质量浓度之差,计算每升样品消耗的溶解氧量,以BOD5 形式表示。 2.0.7 油类oils 指矿物油和动植物油脂,即在pH≤2 能够用规定的萃取剂萃取并测量的物质。 2.0.8 大气污染air pollution 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致损害或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类、生物、社会物质财富等造成危害的现象。 2.0.9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防治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大气污染的工程 2.0.10 大气污染物air pollutants 大气中含有的造成大气污染的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2.0.11 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a.根据物理特性定义:常温(20℃)下蒸汽压大于等于0.01 kPa的有机化合物,或者常压(101.3 kPa)下沸点小于等于250℃的有机化合物。 b.根据环境效应定义: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或者根据有关规定确定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架构

森林生态环境监测站系统架构 文/北京方大天云科技有限公司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针对森林生态系统典型区域内的风、温、光、湿、气压、降水等常规气象因子进行系统、全天候连续监测的自动气象站。用于测量林内梯度分布特征相关的气候因子,测量不同森林植被类型的小气候差异,研究各种类型小气候的形成过程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等相关研究工作。为森林生态研究相关部门对森林下垫面的小气候效应及其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数据支持。 系统内容 FAMEMS-ST森林生态监测站是依据森林气象学与《森林生态系统长期定位观测方法》规范设计的一款综合生态监测站。支持多种传感器组合搭配的形式,无线/P2P/卫星通讯等多种通讯方式传输,观测要素包括: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等要素。该站主要观测梯度分布包括:地上四层为冠层上3m、冠层中部、距地面 1.5m 和地被层,地下四层为地面以下5cm、10cm、20cm、40cm。该站可通过电缆连接数据采集器的通信口和PC 机,可查看数据采集器内存中的数据文件。数据可存储在SD 卡中,通过直接读取SD 卡,或通过Ethernet,采用FTP 或Http查看数据,也可通过GPRS远程传输数据到用户端。 系统指标

工作环境:-50~+50℃、0~100%RH 可靠性:平均无故障时间>5000小时 防护等级:IP65 采集通道:模拟通道和数字通道可扩展 通讯方式:有线传输、GPRS无线传输 操作系统:嵌入式、智能可编程 电源:220VAC或太阳能 功能特点 监测多种气象环境因子及空气和水环境因子 提供长期连续的准确生态气候变化数据 太阳能供电,可在野外各种环境下使用 可连接信息显示屏 数据存储量大,可无线或有线传输数据 典型应用 森林生态研究监测系统 森林小气候监测系统 森林生态保护及恢复研究 生态产业监测系统 科研基地生态研究系统 土壤土质研究系统 系统组成 传感器:梯度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土壤水势+光和有效+地表及地下水位+太阳辐射+气体浓度+林木生长状态+树茎+冠层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细则 2011-04-2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省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管理,规范审批行为,提高审批效率,保护环境和公众安全,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在我省范围内建设11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广播电台、差转台,电视塔台,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无线通讯,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应遵守本细则。 第二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三条根据《建设项目分类管理名录》的规定,对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 (一)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1、500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220kV至500kV跨地市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及以上、短波100kW及以上或者在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及以上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多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多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多台或者多址发射的无线通信系统。 7、两个及两个以上合并审批的项目。 (二)以下新、改、扩建设项目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 1、500kV以下的输变电工程。 2、中波50kW以下、短波100kW以下,且位于非敏感区建设的广播电台,差转台。 3、100kW以下的电视发射塔。 4、一站单台卫星地球上行站。 5、单台雷达探测系统。 6、一址单台的无线通信讯系统。 7、豁免水平以上的工业、科学、医疗等电磁辐射设施。 第四条分级审批 (一)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上的电视发射塔;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上的广播台、站;500kV以上输变电工程;跨省级行政区电磁辐射建设项目;国家规定的限额以上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环境保护部负责审批。 (二)220kV 至500kV输变电工程;总功率在1000千瓦以下的广播电台,差转台;总功率在200千瓦以下的电视发射塔;卫星地球上行站;雷达探测系统、无线通信系统等电磁辐射建设项目,由省环境保护厅负责审批。 (三)110kV输变电工程由省辖市环境保护局负责审批。 第五条项目审查条件 (一)符合城市规划要求。 (二)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三)有合理的生态保护和恢复措施。 (四)拆迁安置措施具体可行。 (五)成立环境管理机构,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和必要的监测仪器,制定环境管理规章制度和相应的监测计划。 第六条项目审查形式 (一)会审:报告书项目;在敏感区建设的项目。 (二)函审:一般报告表项目。 第七条项目审批需提交的材料(含电子版)

全国污染源监测数据管理系统企业用户使用手册-新

文档编号:JCXXGKPT-YHSC-002 全国重点污染源监测 数据管理与信息公开能力建设项目 软件开发与系统集成 企业用户手册 拟制:夏稳 审核:邓涛 批准:尚健 太极计算机股份有限公司

目录 1系统简介 (3) 2运行环境要求 (4) 3用户登录 (5) 3.1系统登入 (5) 3.2系统登出 (5) 3.3修改密码 (6) 4数据采集 (7) 4.1企业信息填报 (7) 4.1.1 基础信息录入 (7) 4.1.2 监测信息 (8) 4.1.3监测方案 (23) 4.1.4 手工监测结果录入 (25) 4.1.5 在线监测结果录入 (29) 4.1.6监测信息导入 (33) 4.1.7监测信息导出 (35) 4.1.8年度报告 (36) 4.1.9生产情况 (38) 4.2 企业用户信息管理 (39) 4.3 未监测情况查询 (41) 5个人工作台 (43) 5.1信息提醒 (43) 5.1.1站内信息提醒 (43) 5.1.2个人提醒设置 (44) 5.2通知公告管理 (44)

5.3数据催报 (45) 5.3.1我的催报 (45) 5.4我的联系人 (46) 5.4.1联系人管理 (46) 5.5我的资料 (48) 5.5.1资料信息管理 (48) 5.6首页 (49) 5.6.1首页 (49) 5.7集合管理 (50) 5.7.1集合类别管理 (50) 5.7.2集合管理 (51) 6排放标准 (53) 6.1标准管理 (53) 6.1.1标准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2监测点所属标准 (53) 6.2指标查询 (54) 7自行监测知识库 (54) 7.1标准查询 (54) 7.1.1标准查询 (54) 7.1.2自行监测方法库 (55) 8业务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委托机构查询.......................................................... 错误!未定义书签。9决策支持 (57) 9.1报告管理 (57) 9.1.1报告模板管理 (57)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工程 (一)防护林工程施工方法 1、工序流程: 施工放样定点→挖树坑→施肥→植树→浇水→封坑→整理验收。 2、施工方法及操作要点 根据要求放样定点,人工挖树坑,施肥浇透水后进行植树,再浇水封坑,采取保水措施处理,确保树的成活率。 (二)技术措施 种植材料、苗土、挖掘、包装、栽培应符合设计要求及相关规定。 种植前土壤处理:种植前应该对该区的土壤进行化验分析,采取相映的消毒、施肥和客土等措施。 种植穴的挖掘:种植穴点放线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苗木运输和栽培按规程操作。 苗木种植前的修剪质量应符合规定。 种植的质量应按设计图纸要求核对苗木品种、规格及种植位置。 (1)场地平整 将土地进行清理、平整,将施工中保存的腐殖土、草皮土回填在取料坑及削坡后的坡面上作为培植土,然后进行植树、种草。 (2)植树 植树应在秋季适宜季节进行。 树种,按设计要求种植。 栽植的株距按设计要求为2m 。 在植树时,不得破坏堤前自然生长的树木。 (3)种草 种植的草种按设计要求进行。 草皮护坡按100平米用种5公斤,拌土洒播,洒播后上覆一层湿土。 种植草皮护坡前,应将堤防原有的杂草予以清除。 (4)养护 防护堤林及草皮护坡种植后应及时洒水养护。

后期要加强养护,以达到设计要求的成活率。 (二)生态防护林工程 1、依据规划设计和施工图纸确定生态防护林的方位,并且用白灰准确标注出每棵树的具体位置。 2、采用人工方法按照施工图纸要求的尺寸进行树坑开挖,保证树坑开挖质量。 3、树坑开挖完成后,精心放置树苗并回填土料,树苗放置应垂直并成行,土料回填后应踩实。 4、每行树植完后,用水罐车运水进行适时适量浇灌以提高树苗成活率。 5、植树完成后,对施工场地进行彻底清理,确保达到路平、沟直、树成行、耕地恢复的要求。

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测系统

《传感器与物联网技 术》 综合报告 题目:智能环境与物联网技术 专业: 学号: 姓名: 提交日期:二О一六年六月 摘要

环境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都息息相关,而物联网技术也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以及智能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开始被应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本文主要针对物联网技术应用到环境监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智能环境利用各种传感器技术,移动计算,信息融合等技术对空气环境,海洋环境,河,湖水质,生态环境,城市环境质量进行全面有效地监控,通过构建全国各地环境质量的检测实现对全国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实时在线监控和综合分析,建立全国性的污染源信息综合管理系统,为采取环境治理措施和污染预警提供更客观,有效的依据。 关键字:智能环境物联网技术传感器

目录 1引言 (4) 1.1 物联网简介 (4) 1.2智能环境研究的目的和背景 (4) 2需求分析 (4) 2.1智能环境功能需求分析 (5) 2.2各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1大气污染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2海洋污染监测子需求分析 (5) 2.2.3水质监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4生态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2.5城市环境检测子系统需求分析 (5) 2.3其他非功能需求分析 (6) 2.3.1可靠性需求 (6) 2.3.2开放性需求 (6) 2.3.3可扩展性需求 (6) 2.3.4安全性需求 (6) 2.3.5应用环境需求 (6) 3详细设计 (6) 3.1各环境监测子系统解决方案 (6) 3.2智能环境监测系统结构图 (5) 3.2.1各子系统环境监测拓扑结构图 (6) 4结论 (12) 参考文献 (13)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水利

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建设生态水利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摘要:水利工程在保障社会安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巨大作用的同时,也造成了河流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运用生态工程的理论和方法,设计和建设既满足人类社会开发利用水资源的需求,又兼顾水生态系统健康与可持续利用的水利工程,生态水利工程应运而生。 关键词:水利;生态;现状;建设 Abstract: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nsuring social security and promot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t also causes the degrad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river ecosystem. Using the theory and method of ecologic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meets human society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ater resources demand, and Gu aquatic ecosystem health and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he ecological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arises at the historic moment. Keywords:Water conservancy; ecology; current situation; construction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施工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水利工程项目施工对国家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起着积极作用。而水利项目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存在,在改善城市供水及农田灌溉等同时,其施工过程及后期实施中难免对周边环境及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对于此,在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做好施工控制与预防措施对保护环境及促进生态发展具有一定价值。文章结合辽宁省凌源市水利项目施工为例,就水利工程施工中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整改措施,为后期项目有效施工提供依据。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估 1.1正面效益分析 就长远利益来讲,水利工程对经济发展及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①兴修水利可对发电意义重大;如水利发电主要是利用水位差所产生动能推动叶轮机转动而发电,避免了传统火力发电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②航运问题,如水利工程的修建可使上游水位抬高,可形成较高的深水巷道,增加了通航船舶的吨位及载重率,使得原不能通航的河流实现了通航可能性。③有利于减少洪涝灾害,如水库具有消洪减灾作用,在减免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减轻了人们人力、财力损失,促进人民安居乐业。如凌源市某地区常年内涝严重,对社会经济及居民生产带来了极大损失,而水库的修建加大了洪涝期蓄水能力,减免及预防了洪涝期灾害损失的发生。④灌溉效益,如水利设施的修建,极大改善了灌溉区生态条件,提高了农业

产能,增加了居民生活水平。⑤水利工程的调水作用缓解了城市供水环境,减少了城市及工业用水短缺情况,拉动区域发展的同时,也减少了地下水开采量。⑥水利工程对恢复水质及减免水土流失也有积极促进作用,如水利工程运行有利于净化水质及促进水体富氧化,可推动经济发展。 1.2负面影响分析 对于水利工程施工及实施运行,其在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①一定程度上对河流起到了阻隔作用,某种程度上阻断了水生生物活动。②对水体生物群落具有一定影响,如水库蓄水后,区域水温逐渐下降,泥沙含量也逐渐降低,同时还伴随着河流径流量改变,江水中氧气含量发生变化,导致鱼类大量死亡及鱼类种群发生结构性改变,使得鱼群总体呈小型化及幼龄化变化。③兴修水利及调水工程使得入海径流量发生变化,导致入海径流减少,水体营养物质降低,对河口鱼类繁殖造成影响,而同时,河流中污水的大量带入使得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引发各类藻类大量繁殖,影响生物生存。④水利工程大量集中修建,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区域周边的地理环境及地壳情况,增加了地震发生的可能性,该理论已被大量实例所证实,影响不得忽视。⑤水库得以修建后,库区水位发生较大变化,对区域气候发生较大变化,如降水、气候等变化,对水利工程进行施工建设时应作为主要因素进行考虑。⑥水利工程项目修建在对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较多隐患,如水库蓄水后会增加部分传染

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环境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关系的探讨和研究 发表时间:2017-09-21T11:26:42.793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15期作者:孟琳琳 [导读]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热点和难点,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也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停在谈论探究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也在大力推进环境工程建设,着重解决大气污染、污水处理再循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 深圳市铁汉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518000 摘要:随着环境问题成为全球热点和难点,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也成为科学研究的重点。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不停在谈论探究生态环境及生态环境保护,也在大力推进环境工程建设,着重解决大气污染、污水处理再循环、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虽侧重点有所区别,但都旨在保护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旨在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居住环境,实现人类、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建设;生态环境;关系 经济在快速进步,这种形势下更多人也意识到环保的必要价值,开始重视环保。环境工程的内涵为:针对环境污染,探析相应的防治手段及技术。这种基础上,致力于防控更广范围的环境污染,消除多层次的污染。然而受到多样的要素影响,环境工程现有的建设状况并不完善,有待长期的改进[1]。建设环境工程的做法应当有利于净化城乡环境,为人们提供洁净且优美的日常生活环境。探析环境工程与生态环境的深层联系,有助于明确详细的建设思路,在根本上推进综合的环保事业完善。 一、生态城市的意义 不只是中国,全球都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生态城市就是运用生态学相关原理和知识,来研究城市生态系统中人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并综合运用环境工程技术、系统工程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理论和方法来协调和解决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来有效保护并利用可以利用的能源与资源,尽量达到资源的有效利用,不断提高生态系统的修复、调节以及发展能力,实现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的建设涉及到了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既包括了生活中的污染处理,更包括了环境工程的建设,强调在实现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思考人类经济活动模式与生态恢复和建设的关系,从而建立人、社会、自然生态系统三位一体和谐、可持续发展的格局。生态城市建设的目标是要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经济系统的高效运转,人与自然系统的整体和谐以及社会系统的文明健康发展,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二、生态城市的环境工程建设 (一)城市中水回用 以污水分散与集中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为原则,形成点源、面源、区域三个不同层次内中水回用循环体系,保证城市污水资源化总体利用率达到20%以上,城市水面达到5%以上,实现城市水面对生态环境的调控作用。在学校、住宅区、宾馆饭店、政府机关、大型企业等进行中水回用,达到污水处理后用于绿化、景观、保洁、卫生冲厕、工业用水等。进行污水集中处理,补充城市水系环境用水。建设集中型及生态型污水处理厂,主要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综合处理,每天处理后的80多万吨中水,40多万吨适时适量地补充浑河、南北运河、细河、人工湖等城市水系。 (二)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 固体废弃物是城市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副产物,而且根据废弃物的性质,可以将固体废弃物分为可循环使用废弃物和不可循环使用废弃物。以淮北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为例,该市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大量的垃圾,该市每人每年的垃圾生产量可以达到440kg,并以8%~10%的增长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城市的健康。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是环境工程建设技术中的重要类型,该市结合城市的基本情况,科学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理厂,该市的固体废弃物处理厂每日可以实现2700m3的处理量,有效地实现对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回收。通过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可以将部分固体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金属废弃物为例,经过加工处理,使得废弃金属可以为冶金等提供基础材料,进而使得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应用,提高生态城市自净能力的提升,实现生态城市功能性发挥。 (三)节能减排技术的应用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资源的耗费程度是非常巨大的,在生态城市的构建中充当着难以替代的角色,企业的发展应当以节约低耗为前提,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柱,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企业应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进步,不断优化企业结构,控制能源的消耗程度,逐步完善产业结构的政策调整,积极的推行能源的结构调整,运用高科技产品,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为生态城市的建设做出贡献。 三、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 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有很多共同点及相似的特征,如两者的根本目的都在于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重点都在于协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三者的关系和效益。在运用原理方面也有诸多相似性,环境工程运用环境学科、工程学、生物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方法,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工程学等相关学科原理,两者之间是互通的。 环境工程建设以及生态环境二者具备共同点,同时也表现出差异性。这是因为,环境生态工程的着眼点在于长久性的生态改善,但环境工程建设相对更重视治理末端的生态污染,它的目标是更详细且更具体的,虽然见效更快但却缺乏长久的成效性。与此相比,环境生态工程更重视确保平衡的能量循环和物质循环,重点是消除累积性的生态污染。由此可知,环境生态工程虽然历时较长,见效也相对较慢,但是这类工程却能收到长久性的治理实效。此外,环境生态工程相比于环境工程也更能避免各区域的生态破坏。受到人为干扰,生态破坏都是很难彻底杜绝的。只有加强整治,才可以保护好生物多样性,并且慎防水土流失。 四、完善对策 (一)建立标准体系,完善法规法律 对于环境工程的管理工作,必须严格制订并实施标准体系和相关法律规范,从而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相关法律规范方面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通过标准的管理系统,可提升环境工程管理的有效性。比如,在环境工程实验中,应制订明确的实施规范及相关网站的管理规定等,从而有效强化环境工程实验管理。在环境项目实施前,必须严格考察项目,搜集大量的数据资料后,才可进入审批环节;审批通

环境生态工程

第一章导论 一.我国生态与环境的现状 答:生态恶化形势严峻、环境污染触目惊心、环境健康问题日渐突出、全球变暖加剧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温室气体气溶胶等排放居高不下。 二.我国生态与环境面临的挑战 答:(1)人口、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压力不断加大;(2)城镇化将增加城市生态、环境压力;(3)农村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三.生态工程的定义、内涵、应用和遵循原则。 答:(1)定义:生态工程是指应用自然生态系统原理,通过同自然环境合作,进行的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双方都有利的复合生态系统设计的科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经济和社会复合体系。 (2)生态工程的主要内涵:①生态工程是基于生态学等理论;②生态工程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以及与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潜在人类活动;③包括工程设计的概念与含义;④存在一个潜在的价值体系。 (3)应用:①生态环境工程;②恢复受损生态系统,缓解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生态恢复;③人工生态系统;4)生态产业。 (4)遵循原则:①协调与平衡;②减少地貌改变;③增加绿带面积;④增加蓝带面积;⑤多孔性结构物;⑥使用天然材料。 四.生态工程与传统工程的区别。 答: 五. 答: 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的最大区别在于:生态工程考虑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特点,是有利于人类和自然两者的设计。而环境工程则是利用一系列科学原理,去净化或防治环境污染。与传统工程相比,生态工程是一类低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工程体系。 六.生态工程的发展趋势 答:(1)研究对象的扩大、理论的进一步充实;(2)生态工程的方法论与技术手段尺度进一步扩展:①从物理过程的量化走向生态过程的序化;②从工程结构的优化走向生态格局的进化;③多学科、多技术结合调控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的全生态过程;④环境保护与生产和消费结合,废弃物处理与利用结合;(3)生态工程生产出的生态产品功能化、保健化和高效化。 第二章生态工程原理 一.生态工程的原理有哪些? 答:(1)自组织原理;(2)正负反馈调节原理;(3)共生原理;(4)正常立地理论;(5)局部控制与全局调节原理;(6)生态结构与生态功能相互作用的原理;(7)生产功能与保护功能耦合的原理;(8)物质循环,能量分级,多层利用的原理;(9)仿生原理。 二.自组织原理? 1.自组织的定义 在系统实现空间、时间或功能的结构过程中,依靠系统内部的相互作用来达到,内部由无序变为有序,这种系统称之为自组织。 2.自组织的结果 自然生态系统自组织的结果,是在具体的生境,在光、热、水、气等因素作用下,生物个体和种群抢占和适应各种生态位,组成了生物群落和食物链网络,是一个叠加在周围环境之上适应环境的生态系统,这也就是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 3.自然生态系统特点 它对太阳能的充分利用,对化学元素的循环利用,具有少消耗、高生产率又无废物的生产过程,是任何人工生态系统无法比拟的。三.正负反馈调节原理? 1.因果关系 系统内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之间,总是具有因果关系的。为了解系统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及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可将复杂的整体通过因果关系加以分解,借以简化。 2.反馈关系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河南省环境保护厅政府采购管理办法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省环保厅政府采购工作的管理和监督,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责,规范采购行为,完善运行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有效预防腐败,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厅机关各处室和直属各单位,以下统称采购单位。 第三条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集中采购目录以内或者集中采购目录之外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项目,均属于政府采购范围。 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按照河南省财政厅发布的政府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执行。 第四条政府采购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廉洁、诚实守信、厉行节约的原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 第五条规划财务处职责: (一)监督执行政府采购政策,建立政府采购内部管理制度。 (二)指导、协调采购单位政府采购活动。 — 1 —

(三)编制政府采购预算,审核并上报采购单位政府采购计划。 (四)负责政府采购项目统计汇总和信息发布工作。 (五)组织相关业务培训和质疑答复工作。 (六)协调配合省财政管理部门对政府采购工作的监督检查。 第六条采购单位职责: (一)承办本单位政府采购项目。 (二)负责研究制定政府采购项目的技术参数或服务需求等,科学合理确定采购需求。 (三)确认招标文件、谈判文件、磋商文件、询价通知书、中标成交结果等。 (四)选派采购单位代表参加政府采购项目的评审工作。 (五)组织项目合同签订和履约验收工作。 (六)负责将采购的货物纳入本单位资产管理。 (七)负责项目信息的统计上报及资料整理和移交归档工作。 (八)配合做好政府采购项目的质疑和投诉工作。 第七条驻厅纪检组监察室职责: (一)对政府采购有关法律法规、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监察。 (二)受理政府采购工作中的投诉举报。 (三)对政府采购工作中的违规违纪问题进行调查处理。— 2 —

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方案说明

生态环境综合监测系统 设 计 方 案

目录 1 概述 (1) 1.1 项目背景及意义 (1) 1.2 项目内容及目标 (1) 1.2.1 项目内容 (1) 1.2.2 项目目标 (2) 1.3 开发原则 (2) 1.4 开发依据 (3) 2总体设计 (5) 3 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7) 3.1 技术项目背景 (7) 3.2 系统总体架构 (9) 3.3 系统主要特点 (10) 3.3.1 无需土建的一体化雨量站 (10) 3.3.2 支持系统分步式建设 (11) 3.3.3 充分利用雨水情自动监测系统资源的自动灾情预警报系统 (11) 3.3.4 引入先进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产品拓宽通信网络,提出应急通信解决方案 (19) 4泥石流监测预警系统 (22) 4.1 技术项目背景 (22) 4.2 系统框架总体 (22) 4.3 无线传感网络法泥石流监测 (23)

5 滑坡监测预警子系统 (29) 5.1 技术背景 (29) 5.2 国内外地质灾害监测现状 (29) 5.3 无人值守的山体滑坡监测预警系统技术框架 (30) 5.4 地质灾害的安全监测 (32) 5.5 观测仪器选择 (33) 5.6 自动化采集系统 (36) 6 桥梁和隧道监测预警子系统 (40) 6.1 技术背景 (40) 6.2 监测方案 (41) 7 水质监测子系统 (44) 7.1 技术背景 (44) 7.2 系统框架 (45) 7.3 系统配置 (46) 8 土壤墒情监测系统 (47) 8.1 技术背景 (47) 8.2 系统框架 (47) 8.3 系统配置 (48) 9 气象监测系统 (49) 9.1 技术背景 (49) 9.2 系统框架 (49)

关于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探析

关于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探析 摘要:经济建设在新形势下一直在飞速进步,与此同时人们逐渐意识到生态环 境对于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环境工程就是针对环境污染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和 预防手段,来控制环境污染进一步的扩散和恶化。但是受到很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现状并不乐观,它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我们长期坚持改进。 建设环境工程一定要有利于美化城乡生态环境,为人们营造干净优美的人居环境,保障居民身心健康发展。对于环境工程建设和生态关系的深层次研究,不仅有利 于明确城乡建设新思路,还会助推环保事业新发展。 关键词:环境工程;生态环境;污染;对策 1生态环境问题的基本状况 当前,我国生态环境形式并不是十分的乐观,如果从整体上来看,全国的生 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其破坏的程度也有了非常显著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其 主要的表现有森林资源和草原上的植被受到了非常严重的损害,生态功能退化现 象十分的严重。尤其水水土流失和土地盐碱化特别严重,在这一过程中所出现的 人和生态之间的矛盾也越来越严重。地下水位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下降现象。同时,生态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弱,在这一过程中因为海域污染十分明显,沙尘暴出现的 频度也越来越高,这样一来也给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2影响环境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 2.1 经济发展原因 经济的发展是要以自然环境的开发和利用为主要的基础的,二者之间是存在 着非常大的联系的,同时二者之间也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在充分的保证 经济发展水平的同时,必须也要将环境保护当做一个重点的内容。但是在人们的 生产和生活当中过于重视经济发展,对环境保护却相对较为忽视,在这样的情况 下就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2.2 人为原因 人是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主角,人在对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系统 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认为因素会使得自然环境系统产生非常严重的破坏,同时 它也成为了环境工程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在实际中,人们比较重视经济 效益的实现,于是就对资源进行过度的开发,这样也就使得很多自然资源都面临 着非常危险的状况。此外,因为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在某些方面并不能形成一个 相对较为科学的认识,因此产生了一些环境破坏的现象,这对我国环境保护都是 极为不利的。 2.3 生态环境原因 自然生态环境管理和保护是非常关键的工作之一,这项工作的难度相对较大,生态环境本身具有非常强的不可控性,采取人为方式对其治理相对较难,比如自 然灾害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破坏等等。目前,全球变暖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全球的 气候都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这也给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甚至还在某些地区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生态破坏现象,这样也就使得生态环境 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恶化现象。 2.4 生产原因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相关的生产工程建设随之大力 的发展,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均衡性,自然、经济资源的不平衡,加之各地的 发展形式和发展内容的多样性,总体的发展水平和发展状态不高,如高耗能和高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材料

环境生态工程复习材料 一、填空 1.生态工程与环境工程最大区别在于,生态工程考虑利用生态系统自我设计特点,是有利于人类和自然两者的设计,生态工程的工具箱包括全世界能提供的所有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及物种。 2.生物工程的实施不可避免地对自然关系产生干扰,不可避免地改变了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结构,完全有可能对自然界乃至人类构成威胁。 3.生态工程中,加环是一种重要的方法,根据加环的性质和功能,可以将它们归纳为5类: 生产环、增益环、减耗环、复合环和加工环 4.我国环保工程粗略地可划分为5类: 无少废工艺系统、分层多级利用废物生态工程、复合生态系统内的废物循环、再生系统、污水自净与利用生态系统、城乡结合生态工程 二、名词解释(还有1题是老师上课讲过的) 1、生态工程 生态工程是应用生态系统中物种共生与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结构与功能协调原则,结合系统分析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促进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 2、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狭义的)指通过改变基因结构开发新物种或新变异体,以满足人类多种需要的先进技术。 3、xx或海岸带生态工程

利用海滩及海岸带的第一性生产力(自然的或人工的)为主要成分组建的海滩生态系统,具有保滩护堤、减轻污染、保护海滨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低投入高产出和可持续发展的功能,这就是海滩或海岸带生态工程。 4、黑箱原理 该原理认为: 描述和预测系统的行为,并非要完全知道系统以下层次的构成,了解该系统的生态结构和功能,只需要有第一层次的资料,第二层次的资料是不必要。在复杂的生态系统研究中,重要特征的定性解释和预言,比非重要特征的准确阐明更有价值。 5、物种耐性原理 (一种生态的生存、生长和繁衍需要适宜的环境因子,环境因子在量上的不足和过量都会使该生物不能生存或生长、繁殖受到限制,以致被排挤而消退。换句话说,)每种生物有一个生态需求上的最大量和最小量,两量之间的幅度,为该种生物的耐性限度。由于环境因子的互相补偿作用,一个种的耐性限度是变动的,当一个环境因子处于适宜范围时,物种对其它因子的耐性限度将会增大,反之,则会下降。 6、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 农林(牧)复合经营系统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之上,人为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如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他栽培植物(如农作物、药用植物、经济植物以及真菌等)和动物,在空间上按一定的时序安排在一起而进行管理的土地利用和经营系统的综合。 7、生态位 生态位也有译成“生态龛”或“小生境”,它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态因子都具有明显的变化梯度,这种变化梯度中能被某种生物占据利用或适应的部分称之为其生态位”。 8、自组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