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悲剧诞生于音乐精神

-------尼采《悲剧的诞生》书评

公元一八六九年至一八七一年,弗烈特李希.尼采撰写了《悲剧的诞生》一书。这是他第一部出版的著作,兼有文化史论著和哲学论著的两重特点。当时他才二十五六岁,刚刚担任巴塞尔大学的古典文献教授;他的哲学思想体系尚未地定型,对古典文学却怀有浓厚的兴趣。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处女作,其内容是通过对古希腊悲剧艺术的起源、本质、发展、没落的研究,解释出他对艺术、文化、历史、社会、人行、道德等许多方面的基本观点。这部书第一次把尼采的唯心主义哲学——美学思想展现于世,是值得人们注意的。最大的成就在于它是一个总领的提纲。却几乎贯穿和概括了他本人所有的美学理论和哲学观点。其以后的诸多作品则都只是对《悲剧的诞生》的探讨和总结。文章自始至终都探讨着美学上的问题。由对希腊艺术中的悲剧艺术的评论和挖掘,引出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冲动,进而提出作者的美学观点。尼采在其晚年,承认“这部书写的不好,拙劣,令人困惑”。但这部书第一次把尼采的唯心主义的哲学--美学思想揭示于世,值得我们注意。

《悲剧的诞生》主体部分又可以分为两大板块,前十五章为尼采文艺理论的阐释部分,十六章到最后则是将前文提出的文学、美学思想在德意志文艺复兴中的方法-论应用,故而下面的内容概括以第一板块为主,后十章的内容与前文多有重复,可以用于对前面概念的佐证和解释。而由上文可见,尼采《悲剧的诞生》存在着两个层次,首先是对古希腊悲剧起源的探讨以及由此生发的对现代理性主义的批判,另一层则是潜藏在

这些讨论背后的、真正的内核——审美对于人的存在之意义的决定作用,即所谓“重估一切价值的尝试”的最初形式。后者是尼采美学的核心,是我们理解其日神-酒神理论的基点,是贯穿全书的一条线索。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幢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

尼采在写作《悲剧的诞生》时还出在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响之下。尼采在本书第五节中,应用叔本华音乐哲学的观点,说道:“我希望我是在他自己的意志下认识他的。”在第四节中显示提出一个概念——“永在痛苦和矛盾的‵原始太一'”,又称“存在的基幢这与叔本华的把宇宙看作是意志的表象观点十分相似了。果然在第十六章中,他就明确的提出“我们

可以称世界为具体的音乐,正如我们称它为具体表现的意志”,暴露出了他的唯意志论的观点。后来提出“权力意志”的命题已经在此显现出了端倪。而能够实现权利意志的所谓的“超人”,即“有艺术才能的专制君主,”他们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奴役群众。这种超人哲学也在本书中也有眉目。在第十八节中,尼采呼唤“一个具有大无畏眼光,具有指向那未经发掘的世界之勇敢冲力的新兴一代”,这是些非理性的“天才人物”是否认科学的普遍有效性和达到普遍目的的主张,并且开始打破所谓人类可借因果关系而探索宇宙的那种信心。这就是说超人在行动时无需理性的指导和制约,只需要抽象的意志和原始的本能。

尼采在《悲剧的诞生》中盛赞狄俄倪索斯的悲剧精神,盛赞酒神的狂欢,尼采看到狂欢队伍的对面站着一些木雕般的人,尼采这样说他们:“有些人,由于缺乏经验或全然无知,他们不理会这种现象,同时,由于他们强烈地感到他们自己的心智健全,因而他们或是嘲弄地或是怜悯地认为这种现象只是风土病。其实这些愚昧的人们哪里知道,当狄俄倪索斯狂欢者昂然地走过他们时,他们的…心智健全?表现得多么憔悴和可怕。”尼采这里的“憔悴”,放在有些地方怕只能是僵化。

在尼采的艺术世界里,音乐有着非同一般的地位。尼采在书中对音乐的推崇比任何一种艺术形式来得强烈。尼采认为,音乐是有别于一切具象的东西及一切概念,尽管概念是直观抽象得来的形式,但尼采依然认为那是“事物上剥下来的外壳”,是外在的、表面的。而音乐,是“最内在、先于一切形态的内核或万物的核心”。这可以解释尼采为何不喜欢后来的歌剧,因为歌剧中言说胜于音乐,从而没有了哀歌式的痛苦,而有苏格

拉底式的美好田园诗倾向,所以“歌剧是理论之人的产物,不是艺术家的产物”。在尼采的哲学中,音乐是生命的直接理念。

尼采关于希腊悲剧本质的分析,是否正确?

我们的回答的否定的。首先尼采为了宣扬狄俄倪索斯精神贬低其他艺术门类,单单把音乐凌驾于其他艺术门类之上,这也是不正确的。音乐固然具有突出的表现性,能够自由地抒发感情,但体现在音乐形象中的内容,绝不都是尼采所说的狂醉世界。其次尼采贬低乃至否定希腊神话,史诗对悲剧创作的决定性作用,这并不符合事实。再次,尼采在本书第十节中说;悲剧把神话转变为传达狄俄倪索斯之智慧的力量是什么呢?那就是音乐的伟大力量,这种音乐的伟大力量,在悲剧中达到了最高形式。”这段话有两层意思:一是认为希腊悲剧的最高境界是醉狂的狄俄倪索斯精神,第二认为狄俄倪索斯来源于音乐的力量。这两层意思,也都是事实不符。

综合上述,我们可以看到尼采已经在《悲剧的诞生》中构造出他在哲学、社会、历史方面的唯意志论。悲观主义。原始复归主义、超人哲学的雏形。他想世人宣扬的是一整套令人震惊的思想,如:自觉的歌颂恶而排斥善,认为追求善行是一种错误;真正的美德与传统的美德是相反的并只有少数人拥有;高等人向庶民开战,抵制时代的民-主倾向;意志的力量高于一切,为了具有加害人的能力和忍受痛苦,要执行斯巴达式的纪律,更充满痛苦;男人应当训练来战争,女人应当训练来供战士娱乐等等……这些思想是赤裸裸的战争狂人的思想,难怪日后的希特勒要把《尼采全集》奉为圣经。

其实尼采的哲学及尼采的观点,我有赞成的部分也有很多不赞成的部分。但不能否认的是我在他的书中获得了思考。现实生活中,我可能被一些人认为不乐观,但我依然无法清晰界定什么叫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正如我认为自己倾向日神思维的同时,也向往酒神思维。对于《悲剧的诞生》中关于日神主义和酒神主义揉合的讨论,我是看不懂,也意会不了,所以也不在本文中阐述。但我想,彻底的乐观和彻底的悲观也并不存在,现实中虽然以日神思维作为主旋律,但两种思维其实也是互相影响的。我很欣赏尼采对生命的推崇,对解开束缚的那种狂野的冲动,甚至“自我”于尼采也是狭隘的表现,他宁愿众人都选择在毁灭中接近自然,接近本质。我觉得这些思想,对于我们这些在都市中过着营营役役生活的人尤其可贵,试问,在精致中漠视,倒不如在粗鄙中狂欢吧?当然,尼采忽略了人乃至生命其实都是复杂的,日神思维对协调人类群体活动至关重要,毕竟,向往太阳,没必要就要奔向太阳吧。

曾经有人痛恨地把尼采哲学斥为“金发碧眼的哲学”,不。尼采不是个彻头彻尾的魔鬼,他只是个走上错路的狄俄倪索斯。一八八九年,当他在托里诺陷入精神分裂时,历史证明他的一生是个凄惨的悲剧。有趣的是,他写出了这本《悲剧的诞生》时,标志他本人的悲剧也诞生了。

论古希腊的悲剧精神

纵观中国传统的文学作品,大团圆式的优美结构充满了读者的视野,无论是包公戏中的善恶、忠奸分明,还是戏剧中的窦蛾恨终得雪怨总得偿,都充斥着农耕文明下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式的因果循环和“善恶有报”的理想和期待,尽管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中已经出现了对人生进行思考的悲剧意识的萌芽,但总体上还是被包裹在“大团圆”的外壳之下。在西方悲剧理论真正渗入中国的创作之后,真正有意识的悲剧创作才成为可能,若干具有悲剧性宏大结构和巨大魅力的文学作品才开始走进人们的阅读视野。与此同时一些悲剧性的文学作品也开始呈现出了它们独特的由痛到快,先痛后快的巨大吸引力,使得人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再囿于特定文学视角,而更多的渗透了美学理论,从而达到对具体的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深层解读。 一、古希腊悲剧精神形成溯源 对于古希腊式悲剧精神的诞生根源和产生土壤,可以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渊源去探寻。古希腊人生活在海洋流域,浩淼无边的茫茫大海中“没有彼岸”和看不到彼岸,或者说无法回归的渔猎生活的现实造就了古希腊人的海洋文明。在无法掌控自己命运的历史条件下,古希腊人创造了悲剧历史发展中的三种悲剧类型:由于无法挽回和无法改变的神定的因素或者主体的“小过失造成大悲剧”的命运悲剧、由于人物自身性格原因导致的不可避免的“性格决定命运”的性格悲剧、以及由于人本身的降生是无来由的和人的生存环境是人所无法选择的所造成的生存悲剧。悲剧最早来自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的祭祀活动,而酒神崇拜涉及到生命周而复始的循环:出生,死亡。再生。这本身就是人类渴求生存,抗拒死亡的意志表现。是人类对于生存状态的抗争,是人类对于自身文化的价值肯定和终极关怀。这种悲剧精神渗透在古希腊人的文学创作中,由此出现了众多的悲剧作家。这些悲剧作家以他们的悲剧意识和人性关怀创作了一系列隽永深刻的悲剧作品,尤其以古希腊的三大悲剧家为代表。悲剧的本质是矛盾冲突,没有了矛盾冲突。悲剧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古希腊悲剧通常表现出一种抗争,如普罗米修斯对神旨的违逆、俄狄浦斯对命运的抗争、美狄亚对丈夫的报复等。如《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悲剧是令人同情和怜悯的,但由于他的斗争是朝向一种正义的目标,显示了一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知不可战胜还要义无反顾的英雄气概,这就成了悲剧人物最终必然走向悲壮命运的悲剧美的来源。这种精神上的胜利和战斗的过程远远超越了结果,是永恒的人类精神的映射。正是在与这种类似主宰着整个人类的力量的斗争中,人的主体性的力量才被发挥到了极致,人们才在悲剧人物的身上发现了自己所蕴藏的全部能量。因此在欣赏悲剧性文学作品的时候,人们在产生恐惧、悲伤等强烈的痛感的同时,更会感到怜悯和同情,如此强烈又复杂情绪强烈地刺激着欣赏者的感官,使读者悲伤之后得到更强的顿悟和重获新生的愉悦之感。 对古希腊悲剧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亚里士多德曾以《俄底浦斯王》来佐证他对悲剧性质的解释——“过失说”,俄底浦斯王无论如何的正直善良,关爱自己的国民,都无法逃脱先天的神定的命运,由于无心的过失而导致了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的巨大悲剧性。黑格尔也用《安提格涅》来辅助他对悲剧性质的解释——“冲突说”和“永恒正义说”,代表亲情的安提格涅和代表国法的克瑞翁之间产生了无法调和的冲突,具有合理性的双方在矛盾斗争的过程中暴露了自身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于是必然遭到毁灭或者两败俱伤的命运,进而造成了巨大的悲剧性冲突。黑格尔提出的“冲突说”成为了黑格尔对于悲剧理论的最大贡献,并促使悲剧理论进一步的系统化和完善化,进而逐渐形成了真正的近代悲剧的理论形态。而到了现代,恩格斯和马克思对悲剧理论有了新的发展和突破,恩格斯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批评了他对《封,济金根》的结论,认为济金根的悲剧是由于“历史的必然要求”和“实际上不能实现”的冲突而造成的。恩格斯的悲剧理论在现代悲剧理论中极具代表性,它广泛

音乐的起源假说

参考资料 音乐的起源假说 关于人类社会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非常古老的洪荒时代。在人类还没有产生语言时,就已经知道利用声音的高低、强弱等来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感情。随着人类劳动的发展,逐渐产生了统一劳动节奏的号子和相互间传递信息的呼喊,这便是最原始的音乐雏形;当人们庆贺收获和分享劳动成果时,往往敲打石器、木器以表达喜悦、欢乐之情,这便是原始乐器的雏形。 弦乐器起源的传说 墨丘利(Mercury )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有一天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无意中踩到一个东西,那东西发出了美妙的声音。他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于是墨丘利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弦乐器。后人考证弦乐器出现在墨丘利之前,但弦乐的发明有可能正是从此得到了启发。 管乐器起源的传说 在中国古代,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有一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传说中他曾进入西方昆仑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传说并不完全可信,但把它作为管乐器的起源也未尝不可。原始时代的人类,他们的劳动生活,可以说是和音乐为伴而开拓发展,两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音乐是直接从人类的劳动生活中产生出来的。 “异性求爱”的产物 关于音乐的起源,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异性求爱”的产物。这种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这一学说曾在当时轰动一时。达尔文认为史前动物常常是以鸣叫声来追求异性的。他们的声音越优美则越能吸引异性,于是动物们纷纷竟相发出婉约优美的声音来得到对方的青睐,这种鸣声。 为声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 一、音乐的起源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本科生毕业论文 题目: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姓名:马欢 分院、系:国际经贸系 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 年级:2013级 学号:IBT13086 指导教师:陈嵚崟职称:教师职称 2015年12月30日

原创性声明 兹呈交的学位论文(设计),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的研究成果。除文中已经明确标明引用或参考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本人依法享有和承担由此论文而产生的权利和责任。 声明人(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与发展现状 【摘要】所谓流行音乐,即通俗音乐.是指那些内容朴实直白、真挚表达、朗朗上口,被广为传唱欣赏,流传很久的器乐曲和歌曲。中国的流行音乐出现在上个世纪的30年代左右,流行于少数的发展城市中,并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深入群众,那个时候就不仅仅是一种艺术了,可以称的上是百姓的精神寄托和真实的写照.在国内得到迅速的传播,被广大人民接受和认同,形式和内容也越来越趋于写实。所以流行音乐很容易和群众联系在一起,易于大众接受。 【关键词】中国流行音乐大众生活创作与发展邓丽君音乐

Thesis Title [Abstract]The so-called pop music: popular music. Is refers to the content of the simple and straightforward, sincere expression, catchy, was widely sung appreciate, spread long instrumental music and songs. Chinese pop music appears in the 30s of the last century, popular in a few urban development, and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times and the masses, that time is not only an art, can be called is people's spiritual sustenance and realistic portrayal. Spread quickly in the domestic, accepted and recognized by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the form and the content also tends to be more and more realistic. So pop music is easy to link with the masses, easy to accept the masses. [Keywords]Chinese pop music,Public life,Creation and development,Teresa Teng music

论希腊悲剧精神起源

论希腊悲剧精神起源——“酒神精神”体现尼采的悲剧论 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的思想和 作品在他溘然长逝之后的二十世纪西方文论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尼采的浪漫主义用热情奔 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一个又一个鲜明的“超人”形象,去表现他内心世界 的感情,抒发了对理想世界的追求,追求“个性解放”,向往“精神自由”。尼采早年受叔本华 哲学思想和瓦格纳的音乐精神熏陶,这双重影响使他早期的思想带有浓厚的非理性色彩。并 在这一时期提出了“生命意志”和“酒神精神”两个核心概念。但作为一位转折时期的思想家, 他主要以反叛传统西方文论的的姿态出现的。提出“重估一切价值”的前提概念下,对希腊的 悲剧起源精神进行重新估价与定位。 《悲剧的诞生》和“酒神精神” “酒神精神”作为生命意志的最高表现形态,其本质意义在于对生命价值的肯定。《悲剧的诞 生》这本书里明确了这是重估一切价值的开山之作。在这本书里,尼采明确提出“这本书的 副标题:…希腊文化与悲观主义?是一个不可含混的标题——这表示首要的就是说明希腊人如 何排除悲观主义,如何克服悲观主义。希腊人不是悲观主义者,悲剧就是个证明:这一点叔 本华是错误的。”这充分表明尼采的悲剧观绝不同于叔本华的悲剧人生观,在这里尼采借用 “酒神精神”来说明希腊人刚健有为、肯定人生、肯定生命追求的强力的悲剧观。 《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第一部系统讨论美学和文艺问题的着作,也是他全部美学和文艺学的 基点。尼采创造性的发挥了叔本华的哲学思想,以古希腊文学为研究对象,探讨并阐释了艺 术的起源、功能及对个体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提出了“酒神精神”、“日神精神”概念,并在 此基础上论述了悲剧的诞生与衰落。“酒神”是古希腊神话中狄奥尼索斯,他是葡萄酒狂饮之 神,是丰收享乐、尽情放纵的象征,是生命丰盈的化身。“酒神精神”是相对于“日神精神”所

1、音乐的起源和上古时期的音乐

第一章音乐的起源和上古时期的音乐 人类社会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音乐,已无法查考。但从古至今在音乐中却没有国界之分和种族之别,所谓乐器,就是奏出音乐的工具。如前所述,音乐的起源是以声带为乐器的“歌唱”,但人类伴随着智慧的发展,开始了使用工具。不仅利用声音唱歌,而且在管上凿孔或者张弦抚弄以奏出音乐作为游戏,这就产生了乐器。 一、弦乐器的起源传说 墨丘利(Mercury)是希腊神话中诸神的使神。据说他在尼罗河畔散步时,脚触一物发出美妙的声音,他拾起一看,发现原是一个空龟壳内侧附有一条干枯的筋所发出的声响。墨丘利从此得到启发,而发明了弦乐器。虽说后人考证在墨丘利以前就已经有了弦乐器,但也可能是由此得到了启发。 二、管乐器的起源传说 中国古代历史记述了距今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有一位名叫做伶伦的音乐家,他进入西方昆化山内采竹为笛。当时恰有五只凤凰在空中飞鸣,他便合其音而定律。虽然这一故事也不能完全相信,但是,可将其看做是有关管乐器起源的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 三、中国古代音乐 中国最初的帝王——黄帝,是五千年前创造了历法和文字的名君。当时,除了前述的伶伦之外,还有一位名叫“伏羲”的音乐家。据说伏羲是人首蛇身,曾在母胎中孕育了十二年。他弹奏了张有五十弦的琴,由于音调过于悲伤,黄帝将其琴断去一半,改为二十五弦。 此外,在黄帝时代的传说中,还有一位名为神农的音乐家,他教人耕作,并发现了医药,据说是牛首人身。他创造了五弦琴,如果设想当时的音乐是使用五声音阶,那么这是理所当然的。 论及古代中国音乐的书籍,据说为数不下三百种之多。孔子是距今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人,本人是音乐家,关于论述音乐的随笔很多。他曾正式习琴,在悲哀与欢乐的时候都抚琴以慰,并传授弟子。据说他有三千弟子,其中通六艺者达七十二人。孔子之所教,可称为“诗、书、礼、乐”。“礼”是谓理天地阴阳的秩序,“乐”是取得谐调。也就是说,在他的哲学中,道德与音乐居于同等地位,力图以音乐来提高品德。孔子非常爱好古琴,并能自行作曲,关于音乐的评论也可见于论语中。 另一方面,古代中国的宫廷音乐多为舞乐,即诗、舞和音乐融为一体,和今天的舞蹈是完全不同的。 四、埃及、阿拉伯的古代音乐

第一课 音乐的起源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方案设计 2011 —2012 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中国音乐史 适用对象:10音乐教育 任课教师:方芳 所在系(部):艺术教育系 填表时间:2011 年9 月 3 日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艺术教育系 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案 一、课题名称:第一课概述、音乐的起源 二、教学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学习必备知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一体化) 1知识目标:简要介绍音乐的起源及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使学生对中国古代音乐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2能力目标:激发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兴趣。 3素质目标:使学生在以后的教学中能运用与这一学科相关的音响资料或历史资料来完善幼儿园教学工作。 三、设计意图或教材处理: 将古代器乐、古代舞蹈和古代戏曲作为独立的章节进行讲授。 四、教学重点:音乐的起源 五、教学难点:中国古代音乐的发展脉络 六、教学课型:理论课 七、教学课时:2 八、教学方式:讲授法 九、教学过程:(把知识点、技能点细化为项目,体现教学做合一) 一音乐的起源 1、中国古代的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彩的内容,是中华民族人民世世代代共同创作的辉煌成果。 音乐文化在整个文化结构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无论从生

活、艺术到审美,都有其独立的地位与价值。 2、向学生提出问题:音乐是如何产生的。 二中国古代音乐发展简介 1、古代乐器 乐器起源于生产工具,最早的乐器应该是击乐器。如罄、响板。弓的出现,促使了弹拨乐器的产生。鼓这种乐器自然是掌握了兽皮炮制技术之后的事。随着制陶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烧制一种叫“埙”的乐器。从这一时期开始了专门乐器的制造阶段。汉魏时期,由于西北各少数民族的频繁交往,由西域传入可各种类型的乐器。琵琶:是这一时期各种不同抱弹乐器的总称。宋代,胡琴从西域传入中原。明代,扬琴由波斯、伊拉克等地传入中国。 2、乐器的功能分类(1)用于祭祀磬、钟,这类乐器往往适于表现庄重典雅的古乐,常在皇家大典中使用。当今的国家庆典和仪式已由西洋管乐取代。(2)用于民间喜事、丧事。如唢呐、西北大鼓等,这类乐器在民间仍然广泛流传。(3)用于表演艺术的各种形式中,如戏曲、说唱。如胡琴、扬琴、笛、琵琶等。这些乐器大多以伴奏的形式出现。(4)文人家中使用的乐器。如古琴。古琴的音量非常的小,大都在居室供自娱自乐用。 3、古代舞蹈 舞蹈的产生与人类的生产和活动密切相关,岁着远古人类社会生活的日渐丰富,与之相应的舞蹈也处在形式和内容多样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读后感 观后感 人文经典课程论文 期末小论文 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剧——《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什么才是真正的悲剧——《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是一部探究希腊悲剧起源问题的著作。但在本书的后半部分,尼采却讨论了希腊悲剧最终没落的原因。所以其实书名《悲剧的诞生》具有双层含义,既是讲述希腊悲剧文学的起源,也在表达对希腊悲剧文学最终没落的惋惜。 《悲剧的诞生》是一部阐述尼采美学观点的关键著作。它从希腊文化中的日神(阿波罗)与酒神(狄俄尼索斯)两种基本倾向出发,揭示了希腊悲剧艺术产生的滥觞和基础。在尼采笔下,日神式倾向是一种构建梦境的自然冲动,它通过赋予世界以譬喻式的梦中图景,创造出可观看、感知的具体形象。在此基础上,它构成了雕塑、绘画、建筑等一切造型艺术的前提,同时也是素朴的史诗艺术的前提。而酒神式倾向则对应着的另一种生理现象——醉境,它从对存在的深层恐惧出发,使人受到强力的

支配而登上情绪的巅峰,主体淡出,进入痛苦和欢愉交织的完全忘我的境界。这一自然冲动催生了以酒神颂与抒情诗为代表的音乐性艺术。日神与酒神的双重倾向,通过其深刻的内在联系而最终结合,从而产生了希腊悲剧之一“既是酒神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 尼采指出,人在酒神状态下登上他象征力量的最高峰,从而抵达自我的彻底解放。这一状态在与庄严、适度的日神文化背道而驰的同时,亦向着人们暗示:人类的日神意识不过如一层幕布一样遮蔽着他面前的酒神世界。由此,尼采卸下了属于奥林匹斯诸神的壮丽庄严的大厦,展示出希腊文化的深层根基:在古老的酒神倾向中,包含着古希腊人对生存的恐怖与可怕的理解,而庄严的日神文化、壮丽的奥林匹斯诸神——这一系列梦中的灿烂景象,则是为了遮挡恐怖而创造而出的“艺术的中间世界”。也就是说,恰恰原始的酒神因素才是整个希腊文化的真正基础,它在文明时代被

音乐的起源

音乐的起源 学院:食品学院班级: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学号:20114061337 姓名:陈志超 一、音乐的概念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有时也伴以有组织的噪音),并通过节奏、速度、力度、音区、音色、旋律、和声、复调、调试、调性、织体等等的不断变换、对比和不同组合,体现在音乐的音响之中,形成艺术形象,来抒发及揭露人们内心的感情,或描写客观事物,反映社会现实生活。 古希腊人把音乐理解为一种语言,一种用来补充话语传情达意之不足的语言,是比平常的语言更动人、更有力量的语言。凡属人类,不管他的文化水平达到何种程度,遇到语言不能满足其表达内心要求的时候,他总会由内心发出一些声响来,或者欢笑,或者愁叹。这些由人们内心发出的自然声响,就是音乐的原素。按古希腊人对音乐的根本理解推想下去,便可以得出:音乐是一种灵魂的语言,给人们以教育、消遣和精神方面的享受。 二、音乐起源的种种说法 最初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就已有音乐了。但有关音乐的起源众说纷纭,许多西方古代学者曾把音乐的起源归结于人类善于模仿的天性。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说过:“艺术起源于人对自然的

模仿,在许多重要的事情上,我们是在模仿禽兽,做禽兽的小学生。从蜘蛛我们学会了织布合缝补;从燕子学会了造房子;从天鹅和黄莺等唱歌的鸟学会了唱歌;从西风在芦苇从空径中的哨声,学会了吹笛子。”我国古代学者认为:音乐是受外物影响而产生的,是人们在海浪不停地拍打着海岸时所发出的声音里听到了节奏。但一般来说,音乐起源于劳动,是劳动时,人们在吆喝中产生的。 三、最初的音乐形式 远古时期,人们一方面通过敲击用空心的木材或兽皮蒙在木框上制作的鼓,去享受听那些声音时的乐趣,并用鼓声的不同节奏去鼓舞人心;另一方面他们用芦苇做笛子,吹出简单的旋律,庆祝狩猎的胜利,并且也作为在遇到危险的时候,牧人召唤他的羊群,或是一位头人向他的部下及时发出警报的信号。 古代的人们没有歌唱家开音乐会来让他们欣赏和鼓掌。他们仅有的歌曲只是母亲哄婴儿入睡时唱的催眠曲或一位老人讲述 很久以前的英雄传奇时唱的单调的歌词。在那远古时代,人们没有文字来记载历史,他们只有两种方法来记录重大事件使它们不致被忘记。一种方法是在山洞的石壁上绘画;另一种方法是在炉火旁向孩子们唱述故事,一代一代的传下去。 古代所有的音乐都是单调的。在古人的音乐中只使用五个音——do,re,mi,sol,la。这是一个由五个音组成的五声音阶,他们一遍又一遍的吟唱的只是这几个音。

第三节古希腊悲剧

第三节 古希腊悲剧 一、古希腊文学的第二时期:抒情诗和寓言 1、赫西俄德叙事诗 赫西俄德(约公元前8世纪末-7世纪初) 《工作与时日》:作有现实生活题材的教谕诗 《神谱》:神话叙事长诗 2、抒情诗:笛歌、琴歌、讽刺诗,以诗人萨福、阿那克里翁与品达为代表。 萨福(前612?一?)是古希腊最著名的抒情诗人,被誉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3、寓言 《伊索寓言》收集三四百个小故事,是古希腊民间寓言的汇编,是欧洲寓言的奠基之作,对法国拉封丹、德国莱辛、俄国的克雷洛夫等寓言作家都产生明显影响。 集子中的寓言大多是拟人化的动物故事,表现平民的思想感情与生活经验,结构简单,风格质朴。

二、希腊“古典时期”的戏剧 1、西方戏剧发展史三座高峰: 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 二十世纪欧美荒诞派戏剧 2、古希腊戏剧的起源 (1)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 喜剧:祭神歌舞和滑稽戏Komoidia(“狂欢歌舞剧”,英文Comedy) 悲剧:酒神祭祀,Tragoidia(“山羊之歌”,英文Tragedy) (2)悲剧起源的文化蕴涵 悲剧是酒神狄俄尼索斯祭典,抒情歌舞?°酒神颂?±,在当代西方文论的神话?a原型批评视域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酒神的性质及对他的祭祀蕴涵着一种跨文化、跨时空的叙事模式。 3、古希腊戏剧产生的政治文化基础 (1)是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的产物 (2)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释之

酒神节的狂欢 三、古希腊悲剧概说 1、众家谈?°悲剧?± (1)亚里士多德?°过失说?±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 斯”(catharsis,净化、陶冶、宣泄)。 “过失说”,“好人”“犯了错误”。 (西方悲剧理论中亚里士多德悲剧观中的平衡感或“度”的概念。卢卡斯提出:过分的怜悯会不会将我们赶上舞台,过分的恐惧会不会将我们赶出剧院呢?) (2)黑格尔“伦理力量冲突和解说” (3)尼采“酒神、日神对立和谐之张力结构说” (4)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悲剧说” (5)弗莱:悲剧是神的苦难、死亡的隐喻 (6)鲁迅的“价值毁灭说” (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表达的是庄严、伟大等崇高的情感) 2、古希腊悲剧的形式特点 (1)有戏剧成分(演员朗诵对白)和合唱队歌唱抒情诗组成(2)一般分为开场、进场、三至五个戏剧场面、退场四部分组成 (3)最初是题材与思想相互关联而独立的“三连剧”

音乐的起源的重要观点

第一章远古及夏商的音乐 音乐的起源的重要观点:1、劳动起源说2、模仿说。3、异性求爱说4、巫术说5、游戏说6、信号说7、“太一”说8、潜意识说9、情感表达说。原始的音乐是由歌、舞、乐组成,以狩猎为内容,许多原始音乐反映与大自然斗争有关的内容,远古音乐传说还有有关部落战争的,在原始人类的生活中,各种原始宗教占有重要地位,因而产生许多与之有关的乐舞神话传说。 在整个夏代最为重要的代表性乐舞是《大夏》,它是歌颂禹治水功绩的。商代最有代表性的乐舞是《大濩》,甲骨文表明它常用于祭祀。 远古及夏商的乐器,分为吹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两大类。吹管乐器有骨笛(贾湖骨笛是至今为止中国考古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可吹奏乐器。)埙,角,籥,龢,言。打击乐器有鼓,磬,钟,铃,缶。 第二章周代的音乐 周代天子分封诸侯,并在总结殷商各种典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了一整套等级制度。周代统治者以礼、乐、刑、政四术作为统治手段。礼可以分贵贱,乐可以互和敬。周代的礼乐的规定,是为了加强人们的等级观念,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 周代的音乐形式都是乐舞或歌舞,有六代乐舞,颂乐,雅乐,房中乐,四夷之乐,小舞,宗教性乐舞。(宫廷音乐) 六代乐舞有,《云门》《箫韶》《咸池》《大夏》《大濩》《大武》。 颂乐,重大典礼使用的乐歌,主要用于天子祭祖、大射、视学及其他重要的典礼之中。 雅乐在周代指一种宫廷音乐,主要用于祭祀与各种典礼活动。雅乐分大雅与小雅。其音乐形式有的乐歌,其伴奏用琴或瑟;有的是器乐形式,乐器则多为笙或管。 房中乐是统治者用于后宫的一种燕乐,其娱乐性较高,歌时只用琴瑟之类乐器伴奏,歌词常采用民间采集而来的情歌之类的内容,要求合乎后妃之德、合乎礼教的审美情趣。 四夷之乐是保留在周代宫廷里的、非周地的一些其他地方的民族或部落如秦、楚、吴、越等地的音乐,这种乐舞主要是为了炫耀扬威,它由低级的乐官“鞮鞻”掌管。 小舞是规模的乐舞 大司乐是周初建立的我国最早的宫廷音乐机构,它的一个重要职能是音乐教育,它的目的是为了配合礼乐制度,维护周王朝的最高统治。除此之外的两个职能是严格的行政管理和音乐表演职能。 周代民间音乐的有郑卫之音(郑卫之音是周代郑卫宋齐魏秦王陈豳等十五国的民谣,周人就有“采风”制度,古人将民间音乐称为“风”)南音(周代长江中下游一带的民歌)九歌(是楚国南部民间祭祀的大型歌舞曲)成相(是一种劳动歌曲的名称) 周代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琴曲如《高山》《流水》,和许多著名的宫廷琴师如师旷、师涓、师曹、师襄、师乙等。 周代乐器的增多,促使乐器分类的出现,八音是古代按照乐器制作材料的不同而分成的“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八个类别。 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恢宏的一套编钟。 我国的乐律学在周代已有高度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管仲的著作中就有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的七声音阶我们称之为“古音阶”。用三分损益法还可以得到我国的十二律。 在周代(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名辩家等互相展开争辩,思想尤为解放。而关于音乐问题的争辩,是以儒家、墨家、道家为重要。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学院:国际软件学院学号:2011302580105 姓名:陈硕 生活在这个世界中,几乎每时每刻我们都能听闻到来自不同物体的声音.有杂乱的,有单调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有清晰的,有模糊的,有柔美的,有动听的... 从初中的物理课本上我们就学到了,声音的产生来源于物体的振动。那么,作为声音中一种特殊的成员,音乐又是怎样诞生的呢?物体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而由有组织的乐音来表达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就是音乐。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是听,都蕴含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感情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 关于音乐的起源,被科学家们称之为“异性求爱”的产物。这种说法是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达尔文提出的。这一学说曾在当时轰动一时。达尔文认为史前动物常常是以鸣叫声来追求异性的。他们的声音越优美则越能吸引异性,于是动物们竞相发出婉约优美的声音来得到对方的青睐,这种鸣声,特别是鸟类的鸣声已具有乐音或节奏的因素。因此,达尔文由此联想到音乐的起源,认为声音是在语言产生之前便具有的。原始部落中有些民族的歌就是模仿各种鸟类的鸣叫声,动人的啁啾,起伏的旋律感,从而形成动听的民歌传唱百世。无论音乐的起源是怎样的,总之,为了今天的我们能够享受到这天籁般的声音,实在是应当好好庆贺一下! 任何食物产生之后,都免不了要经历发展这一阶段。在中国这一有着上下五千年历史的神秘国度,音乐的发展又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 中华民族音乐的启蒙时期早于华夏族的始祖神轩辕黄帝两千余年。距今六千七百年至七千余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可能已经可以烧制陶埙,挖制骨哨。这些原始的乐器无可置疑地告诉人们,当时的人类已经具备对乐音的审美能力。据史料记载,在夏代已经有用鳄鱼皮蒙制的鼍鼓。商代已经发现有木腔蟒皮鼓和双鸟饕餮纹铜鼓,以及制作精良的脱胎于石桦犁的石磐。青铜时代影响所及,商代还出现了编钟、编铙乐器。周代时期民间音乐生活涉及社会生活的十几个侧面,十分活跃。世传伯牙弹琴、钟子期知音的故事即始于此时。这反映出演奏技术、作曲技术以及人们欣赏水平的提高。唐代宫廷宴享的音乐,称作“燕乐”。隋、唐时期的七部乐、九部乐就属于燕乐。承隋唐曲子词发展的遗绪,宋代词调音乐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种长短句的歌唱文学体裁可以分为引、慢、近、拍、令等词牌形式。在填词的手法上已经有了“摊破”、“减字”、“偷声”等。戏曲艺术在元代出现了以元杂剧为代表的高峰。元杂剧的兴盛最初在北方,渐次向南方发展,与南方戏曲发生交融。明清时期歌舞音乐在各族人民中有较大的发展,如汉族的各种秧歌、维吾尔族的木卡姆、藏族的囊玛、壮族的铜鼓舞、傣族的孔雀舞、彝族的跳月、苗族的芦笙舞等等。以声腔的流布为特点,明清戏曲音乐出现了新的发展高峰。

论古希腊悲剧对后世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

论题:古希腊悲剧对后世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 关键词: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古典主义文艺复兴思想启蒙 摘要:古希腊悲剧,是欧洲悲剧的开端。本文对其的产生极其在题材,内容,思想等方面给后世西方悲剧带来的影响作了简要的论述。 正文:古希腊悲剧起源于酒神狄奥尼索斯崇拜和祭祀酒神的颂诗合唱队的民间歌舞。“崇拜”和“歌唱”,使得希腊悲剧传统在精神和形式两个方面初见端倪。通过希腊悲剧家的实验和革新,希腊悲剧渐渐趋于成熟。到了公元前五世纪,希腊悲剧在缓慢的发展成型之后进入了鼎盛时期,出现了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彼得斯。他们是众多希腊悲剧诗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流传至今的32个悲剧作品,代表了古希腊悲剧的伟大成就,也是希腊悲剧传统成熟的标志。他们在戏剧艺术上的巨大成就,代表着古希腊文学的辉煌及人类在戏剧上的探索与收获。分别由他们创造的《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底浦斯王》和《美狄亚》,被称为“三大悲剧”。其中《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对欧洲近代作家影响极大:伏尔泰、歌德、拜伦都有以普罗米修斯的故事为题材的作品。古希腊悲剧对后市西方悲剧发展的影响广泛而深刻。从某种意义上说,古希腊悲剧影响的历史本身已构成了一种传统,后世西方悲剧既连接又有别于古希腊悲剧。亚里士多德的悲剧学说可谓是西方悲剧史的源头,它是以古代希腊悲剧艺术成就为基础的。在《诗学》这部千古不朽的经典中,亚里士多德第一次给悲剧下了定义:“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动作的模仿;用的是由各种雕饰来提高的语言,不同的雕饰用在不同的部分;方式是通过动作而不是通过叙述;引起怜悯和恐惧,从而导致这些情感的净化。”这个定义从摹仿的对象、媒介、方式、和目的四个方面,规定了悲剧的性质、特征和功能。同时,亚里士多德还突出地论述了悲剧的情结、人物和功用,分别提出了“整一说”、“错误说”、“净化说”。这些都从不同的深度给后世带来影响。从希腊悲剧整体的特点和三大悲剧家各自的特点来看,希腊悲剧传统包含者这样一些关键概念:民主、正义、文明、仁慈、和谐、强盛和幸福。丰富生动完美深沉的希腊悲剧正是伴随这些关键概念,对西方后世的悲剧艺术产生了有形无形、持久深远的影响,对西方现代悲剧的生成和发展的影响也是不容置疑的。 首先是对罗马时期的影响,这一时期成就较高的文艺理论家当属贺拉斯。他继承了古希腊传统的模仿说,主张文艺模仿生活。同时,贺拉斯要求作家在模仿社会生活时,务必做到切近真实,合情合理。他主张借鉴希腊古典,他的《诗艺》是继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后古代欧洲出现的一部重要的文艺理论著作。贺拉斯论述的戏剧创作原则适用于悲剧创作。他主张模仿古希腊文学精品,“你们当日日夜夜把玩希腊的范例”,这对古典主义时期的戏剧创作影响很深。 从十四世纪到十六世纪,西欧开始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这时期的特里西诺是意大利著名的剧作家和理论家。他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新式悲剧作家。他对亚里士多德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他继承亚里士多德的“恐惧与怜悯”说,并且进一步阐释了悲剧能引起恐惧和怜悯的深层心理根源。在悲剧的要素中,特里西诺将“性格”提到了重要地位。他主张性格塑造中应坚持两个原则:美化原则和激情原则。这里的激情原则就是要充分注意表达悲剧主人公感染观众的激情。特里西诺的这些观点,对文艺复兴时代的悲剧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有影响的文学批评家当属卡斯特尔维特罗,他最系统、最全面地阐释了“三一律”,即剧本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三一律是

浅谈文学起源于音乐的说法

浅谈文学起源于音乐的说法 湖北美术学院代思远 摘要:音乐与文学属于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但从他们各自的诞生之日起,这两种艺术便有不解之缘,正如中国的书法和国画艺术一样不可分割。随着各学科研究的不断细化,许多新的边缘性学科不断产生和发展,因此,本论文从音乐与文学的关系开始,对文学是否起源于音乐做初步探讨。 关键词:文学;音乐;艺术 一、各种关于文学起源的说法 在文学起源问题上,有人认为文学起源于巫术,有人认为文学源于宗教或是劳动,更有很多研究古代音乐文学史的人经常引用《尚书》、《劝学》、《礼记》、《文心雕龙》等许多书中对于诗和乐的关系的论述,认为文学可能起源于音乐。中国研究“音乐文学”的先驱朱谦之先生早在1935年就编写了《中国音乐文学史》,其中提到《劝学》中说“诗是乐章”,《尚书》中说“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八音克协,无相夺伦,神人以和。”以及《乐经原记》、《乐律管见》等书对其进行的解释,认为中国从古以来的诗,音乐的性质是很大的,差不多中国文学的定义就成了中国音乐的定义。因此,中国的文学的特征就是所谓“音乐文学”,中国的文学是以“音乐文学”为正宗。 但从唯物主义哲学上来分析,“文学起源于劳动”说似乎比较合理。就像鲁迅所说的“杭育杭育”,这就是文学的最初形式。然而,从这文学的最初形式我们不难看出,文学的最初形式是由人的声音最先表达出来的,并且众人在劳动过程中发出的这种声音是有节奏的。广义地讲,音乐就是任何一种艺术的、令人愉快的、神圣的或其他什么方式排列起来的声音。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在劳动中这种有规律有节奏的号子或者呐喊声就可以算作是一种音乐,这就是文学与音乐的结合,这就是最早的不完全意义上的音乐文学,或者说是音乐文学的雏形。已故音乐文学研究和实践的先驱庄捃华先生认为人类上古时期的语言极其简单,不足以表达内心的感情,因此就用有声调的“啊……啊……”嗟叹吟咏来传达感情,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民歌的起源与发展 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韵文。 民歌是人类历史上产生最早的语言艺术之一。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音乐,唱出了最早的民间歌曲- --劳动号子。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它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阶级的分化和社会制度的更新,民歌涉及的层面越来越广、其社会作用也显得愈来愈重要了。 有关古代的民歌,实际音响已不可能再现,只有它的歌词,从古代文学著作中可见到一些。至于曲谱是没有的,因为民歌一直是口头传唱,就是有了记谱法以后,劳动人民也不用它。直到19世纪末才有民俗学家用工尺谱记录几首民歌。全面、有计划的搜集、整理、记录、出版民歌只有在新中国才成为现实。从历史上看民歌历来有许多不同的称谓,如小曲、俚曲、小令、俗曲、时词以及明、清时代常以山歌泛指各种民歌。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民歌词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6世纪)五百年间流行于北方黄河流域的十五个诸侯国的民歌,它的鲜明特点是运用现实主义的艺术手法,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阶级矛盾以及劳动人民多方面的生活。在形式与语言的整齐划一上,不难看出这是经过选择、加工整理过的。到了公元前四世纪出现了另一部长江流域的民歌集《楚辞》,这是一部在长江中游古代巫歌的基础上经过伟大诗人屈原整理加工的歌词集。它的突出特点是充满了古代的神话、传说,富于想象,它开始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并且把《诗经》的四言体民歌发展成一种句式自由,韵脚多变的“骚”体歌,而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到了汉魏六朝时期(公元前206年一一公元420年)的民歌,大部分保存在乐府里,汉《乐府》民歌实际是淮河流域、长江下游、黄河中下游各地民歌的汇合,这时已经有了故事歌,如《孔雀东南飞》、《木兰从军》等故事歌,其内容大多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疾苦,以及封建礼教下的家庭悲剧。这样的故事从公元初流传至今,几乎家喻户晓。不但有民歌形式演唱,而且成为戏曲的著名剧目,可见其影响之深。乐府民歌的突出特点是不仅文字都分经过整理,而且在音乐方面得到当时汉代著名音乐家李延年的加工,配上丝竹乐器伴奏,称之为相和歌。 从《诗经》民歌到汉乐府民歌,可以说是中国民歌的古代早期,其内容之丰富,表现力之强烈,已相当完美。可以想象到在此之前,民歌还有一个相当长的原始时代。在原始时代音乐文化无专业可言,到奴隶社会,奴隶主有了专为他们享乐的乐奴,才开始有了分化。真正划分为专业音乐与民间音乐两个范畴还是到了封建社会,有了专为帝王、贵族的祭祀、仪礼、宴会、娱乐等演奏、演唱的人员,尤其是有了记谱法与专业作曲人员,才逐渐形成了明显的文野界限。在我国从汉代逐浙有了专业与民间音乐之分,汉代以后,也就很少再有由官方组织编纂的民歌集了。早期民歌的音调是否今天仍然存在很难确认,但是如今流传在湖北秭归县纪念屈原的划龙船歌(包括《起桨》、《游江》、《竞渡》)以及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古老船歌(包括《摇橹号》.《拉纤号》等)的音调恐怕都有千年以上的历史。

浅谈西方悲剧精神

浅谈西方悲剧精神 我们提到西方文化,最先想到的无疑是科学技术和民主政治,这完全是因为我们对西方文化的认识按照器物——文化的顺序,直到后来上升到西方的思想渊源,我们才开始探索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于是不难发现:在西方文化里,从古希腊时代起,悲剧精神就占据了重要的一席。所以我们可以说,自古以来,西方文化中就有一种悲剧精神。正是这种悲剧精神影响了西方的艺术,哲学,政治等几乎所有的文化领域,正如儒家精神作为华夏文明的滥觞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 悲剧艺术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这一时期古希腊的悲剧艺术的成就主要表现在戏剧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罗斯和欧里庇得斯。 最值得一提的是索福克罗斯的《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被预言杀父娶母,他不能忍受这种命运的安排,逃出城邦,结果,经过了一系列的命运起伏,他最终还是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杀了自己的父亲,娶了自己的母亲。知道实情的他,刺瞎了自己的双眼,把自己流放到荒野,直至死去。这样的悲剧极大的挑战了人类的道德承受能力和理性思维。因此古希腊悲剧被研究者称之为“命运悲剧”。 西方的悲剧来源于对人类永恒的思考以及对于生命的焦虑,从而导致了对于命运的无可奈何。从而使西方的悲剧具有一种神秘感,人的渺小,无法对抗命宿命,因此必须要有一种终极意义上的精神来救赎我们,这就是西方宗教诞生的精神需求。 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他的戏剧作品中仍然贯穿着这种悲剧精神,一种宿命的悲剧。在他著名的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中,通过人文主义的关怀,探寻了形成悲剧的人性缺陷:欲望。莎士比亚认为这是人难以摆脱,难以克服的悲剧。这恰恰契合了《圣经》中的“原罪说”,也为西方的性恶论做了注脚。 然而即使是宿命性的悲剧,也是具有西方精神特色的。在古希腊悲剧里,悲剧人物永远是一副打不到的“硬汉形象”,他的肉体可以死亡,但是精神不能妥协,就像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的桑迪亚哥。所以说西方的悲剧精神是在对人生悲剧的深刻体会的基础上对人生悲剧的超越,他们要寻求的是一种超越生命本身的超越性价值。而东方尤其是中国文化中,悲剧往往是因为实现不了人在社会中的价值,常常表现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所以说两中文化的侧重点不通,对于悲剧精神的理解也就大相径庭了。 除了作为悲剧精神典型的戏剧艺术,西方悲剧精神在其他美学艺术中的体现也可见一斑。比如雕塑,我们都知道《断臂的维纳斯》堪称西方美学典范。这在中国人是不能理解的。因为我们凡事计较尽善尽美,即使儒家讲过犹不及,那也是在天命范围内的,就个人的努力来说,则提倡追求卓越。可是在西方精神下,断臂的维纳斯就是美,符合他们的审美评价,因为这是最真实的,没有什么比真实更美。亚里士多德很重视悲剧的教化作用,,他认为悲剧是借由引起怜悯和恐惧的诸多情感来使人得以宣泄过强的情感,加强过弱的情感。中国文化恰恰相反,从《诗经》开始我们就强掉美的陶冶教化作用。所以就出现了这样的现状:我们的主流媒体在不断地颂扬真善美,而西方媒体却在不断抨击社会阴暗面。正是这种不同导致西方媒体对我国的指责,这很难说与两种文化的冲突不无关系。 宗教与悲剧精神

中国音乐的起源与发展

摘要: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在这片土地上也存在着悠久的音乐历史。有据可考的中国音乐可以追溯到八千年前,而在这漫长的八千年里,中国音乐也在不断发展。在经历了缓慢发展、逐渐繁荣、多元素融合、故步自封、重新发展的各个阶段之后,如今的中国音乐类型、内涵更加丰富。 关键词:中国传统音乐传统乐器革命歌曲 一、古代音乐 中国最悠久的音乐历史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2001年在我国河南省舞阳贾湖遗址出土的用鹤骨打孔制成的七孔骨笛可以说是现今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古老的乐器,可追溯到八千年前。现在大量出土的同时代的陶埙、骨哨预示着当时的人们就已具备基本的音乐需求。根据现存文献的记载,当时人们主要通过音乐表达对农业生产的描述,以及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其后出土的夏、商、西周等时代盛行的鼓、编钟、磬等都说明我国有极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资源。那个时期我国音乐以五声音阶为主,其后才逐渐出现了七音乐器和作品。到了汉代,国家开始建立专门搜集、编制音乐的政府部门“乐府”,后来“乐府”一词逐渐演变为带有音乐性的诗歌体裁。在之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出现,西域文化传入我国,我国传统音乐被注入了新的元素。但总体来说,汉代以前,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隋、唐时期可谓是我国古代音乐的巅峰时期,由于国泰民安、国家富足,人民开始重视起精神文化的发扬,音乐成了他们生活、娱乐的主要项目。同时,随着多元文化的渗入,唐代音乐非常繁荣,音乐教育也开始萌芽,甚至出现了许多音乐教育机构,如梨园、教坊、大乐署。我国传统音乐传至清代,民间普及程度已非常高。在这一时期,社会上既有高雅音乐又有民间小调,地域音乐特色异彩纷呈,民族音乐形式种类丰富多彩。既有北方的山东大鼓,又有南方的浙江道情;既有汉族秧歌,又有维吾尔族木卡姆。总体上,中国古代传统音乐几千年的历史经过唐朝、清朝两段高峰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不论是各种音乐的种类还是所表达的音乐内涵,都可称得上是我国传统音乐历史中的瑰宝。 二、近现代音乐 从十六世纪起,西洋音乐开始传入我国,以独立形式存在于我国宫廷。十九世纪末,随着中国沿海口岸被迫开放,洋人大量涌入,西洋音乐在我国大规模传播,民间开始吸纳西洋音乐元素,形成中西结合的特色音乐曲风。二十世纪初,许多留洋音乐家陆续回国,在国内演奏欧洲古典音乐作品,传授西方音乐基础知识,西方音乐在城市内大受追捧,其现象在上海最为显著。三十年代,上海许多歌舞厅开始演奏中西结合的新音乐,留声机里时时传出有中国传统音乐旋律的西洋爵士音乐。这个时代,传统音乐与西洋音乐大肆碰撞,相互结合再创作出脍炙人口的通俗音乐。当时国内已有电影产业,随着电影公映,人们的娱乐生活得到满足,电影音乐也在群众中流行起来。当时较为出名的流行音乐《天涯歌女》《渔光曲》均是出自电影主题曲。二十世纪上半叶,我国音乐另一大分支当属革命歌曲。当时正经历着抗日战争的祖国人民渴望着能够表达他们内心愤怒与斗志的音乐作品出现。处在特定的历史时代,二十世纪上半叶的国内音乐家们开始创作表现时代背景,唤起民族共鸣的革命歌曲,其中许多作品,如: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仍收录在现今青少年音乐课程教材中。其中苏联歌曲对这一时代中国音乐的影响巨大。革命歌曲中不仅有在西洋音乐基础上填词创作的作品,也有改自传统民歌的革命作品。这个时代的音乐风格强烈,特征明显,十分具有时代特色。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中国实行文化大革命,西洋音乐曲目被全面禁止,国内主要音乐形式只有以《智取威虎山》《沙家浜》《白毛女》等革命样板戏。由于缺乏艺术丰富的艺术形式,也缺少音乐创作的包容环境,这个时期我国音乐创作可以说是停滞不前的。尽管这一阶段我国与外国在音乐交流方面行动为零,国内许多音乐形式也被禁止,但“样板戏”在京剧与西洋乐器的结合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