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5G项目策划方案

郑州5G项目策划方案

郑州5G项目策划方案
郑州5G项目策划方案

郑州5G项目

策划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说明—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得用户对无线通信服务的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无线技术的变革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需求,更高频率微波波段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拥挤的带宽波段,并且能够大幅提升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使得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等典型技术场景得以实现。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明确5G时间表,在2017年开通首个5G基站,2018年进行系统组网验证,2019年形成端到端商用产品和预商用网络,2020年实现万站规模化商用。5G基站的规模化铺设将催生对射频微波器件的大量需求,尤其是适用于高频率工作区间的高精度元器件。

该5G通信终端设备项目计划总投资11622.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517.13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3.28%;流动资金310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72%。

达产年营业收入2167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26.02万元,税金及附加213.40万元,利润总额5348.98万元,利税总额6300.17万元,税后净利润4011.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88.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02%,投资利税率54.21%,投资回报率34.52%,全部投资回收期4.40年,提供就业职位361个。

5G商用至今,随着城市试点逐步深化,未来将带来巨大GDP贡献。与此同时,5G产业下游应用端需求开始释放,多场景投资机遇不断涌现。

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承办单位概况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第四章市场调研预测

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第六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第七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第八章项目工艺及设备分析第九章环保和清洁生产说明第十章职业安全

第十一章项目风险

第十二章节能情况分析

第十三章计划安排

第十四章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第十五章经济效益分析

第十六章项目评价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提出的理由

5G时代要素资源互斥,存量争夺开始。在近30年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同国际发达国家就基础设施、元器件、终端等各环节在技术、制造、市场等资源要素分配方面,由最初的完全互补,逐渐发展成资源互斥

状态。早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各环节对技术、制造拥有把控优势,长期

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拥有市场,双方互补;1990之后,中国立足市场优势,抓住全球低价值制造转移的机遇,不断积蓄经验和技术,提升技术标准及

利益价值分配的话语权,双方逐渐出现资源互斥,最终导致贸易争端白热化。

全球5G手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从全球4G发展历史来看,4G网络

的部署对4G智能手机市场带来巨大增长机遇。美日韩在2011年启动4G网

络建设,欧洲中国在2013年启动4G建设,全球4G网络的建设带来智能手

机市场从2010年起连续6年两位数增长,4G智能手机市场规模达万亿元。

5G网络投资有助于全球5G手机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机遇。到2025年,全

球5G手机出货量将突破15亿。2019-2024年,5G手机出货量分别将达到200万部、1100万部、7700万部、1.83亿部、4.16亿部和8.55亿部。预

计到2020年,5G智能手机出货量将占总出货量的8.9%,达到1.235亿部;到2023年,这一比例预计将增长至28.1%。

二、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

郑州5G项目

(二)项目选址

xx新兴产业示范区

郑州,简称郑,古称商都,是河南省省会、特大城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城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6个区、1个县、代管5个县级市,总面积744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35.2万人,城镇人口772.1万人,城镇化率74.6%,地区生产总值11589.7亿元。郑州地处中国华中地区、黄河下游、中原腹地、河南中部偏北,位于黄河中下游和伏牛山脉东北翼向黄淮平原过渡的交接地带,西部高,东部低,中部高,东北低或东南低;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郑州是联勤保障部队郑州联勤保障中心驻地,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拥有亚洲作业量最大的货车编组站。郑州航空港区是中国唯一一个国家级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郑州商品交易所是中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也是中国(河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核心组成部分。郑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重点支持的六个大遗址片区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郑州历史上曾五次为都,拥有不可移动文物近万处,其中世界

文化遗产2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4处80项。2017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复函支持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场址选择应提供足够的场地用以满足项目产品生产工艺流程及辅助生产设施的建设需要;场址应具备良好的生产基础条件而且生产要素供应充裕,确保能源供应有可靠的保障。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利用空闲地、非耕地或荒地,尽可能不占良田或少占耕地;应充分利用天然地形,选择土地综合利用率高、征地费用少的场址。

(三)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31215.60平方米(折合约46.80亩)。

(四)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50.96%,建筑容积率1.04,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07%,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81.99万元/亩。

(五)土建工程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31215.60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5907.47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464.22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4747.62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294.48平方米。

(六)设备选型方案

项目计划购置设备共计106台(套),设备购置费2884.51万元。

(七)节能分析

1、项目年用电量605444.41千瓦时,折合74.41吨标准煤。

2、项目年总用水量15288.89立方米,折合1.31吨标准煤。

3、“郑州5G项目投资建设项目”,年用电量605444.41千瓦时,年

总用水量15288.89立方米,项目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75.72吨标准

煤/年。达产年综合节能量32.45吨标准煤/年,项目总节能率21.97%,能

源利用效果良好。

(八)环境保护

项目符合xx新兴产业示范区发展规划,符合xx新兴产业示范区产业

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生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

可行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目建设不会对区

域生态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九)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11622.0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8517.13万元,

占项目总投资的73.28%;流动资金3104.8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6.72%。

(十)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十一)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21675.00万元,总成本费用16326.02万元,税

金及附加213.40万元,利润总额5348.98万元,利税总额6300.17万元,

税后净利润4011.73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88.43万元;达产年投资利

润率46.02%,投资利税率54.21%,投资回报率34.52%,全部投资回收期

4.40年,提供就业职位361个。

(十二)进度规划

本期工程项目建设期限规划12个月。

实行动态计划管理,加强施工进度的统计和分析工作,根据实际施工

进度,及时调整施工进度计划,随时掌握关键线路的变化状况。在技术交

流谈判同时,提前进行设计工作。对于制造周期长的设备,提前设计,提

前定货。融资计划应比资金投入计划超前,时间及资金数量需有余地。

三、项目评价

1、本期工程项目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规划要求,符合xx新兴产

业示范区及xx新兴产业示范区5G通信终端设备行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政策;项目的建设对促进xx新兴产业示范区5G通信终端设备产业结构、技术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优化有着积极的推动意义。

2、xxx实业发展公司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拟建“郑州5G项目”,本期工程项目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xx新兴产业示范区经济发展,为社会提

供就业职位361个,达产年纳税总额2288.43万元,可以促进xx新兴产业

示范区区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地方财政收入做出积极的贡献。

3、项目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6.02%,投资利税率54.21%,全部投资回

报率34.52%,全部投资回收期4.40年,固定资产投资回收期4.40年(含

建设期),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制造业领域民营企业数量占比已达90%以上,民间投资的比重超过85%,成为推动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5年首次低于10%,2016年继续下滑至3.6%。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民间投资工作,近年来

部署出台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并开展了专项督查,民间投资增速

企稳回升,今年1-10月,制造业民间投资增长4.1%,高于去年同期1.5个百分点。

优化创新发展环境,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升以行业和企

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平台水平,促进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

四、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承办单位概况

一、项目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名称

xxx科技公司

(二)公司简介

顺应经济新常态,需要公司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内涵式增长。为此,公司要求各级单位通过创新驱动、结构优化、产业升级、提升产品和

服务质量、提高效率和效益等路径,努力实现“做实、做强、做大、做好、做长”的发展理念。公司将“以运营服务业带动制造业,以制造业支持运

营服务业”经营模式,树立起双向融合的新格局,全面系统化扩展经营领域。公司为以适应本土化需求为导向,高度整合全球供应链。

公司致力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拥有有效专利和软件著作权50多项,

全国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全国用户满意企业、国家标准化良好行为AAAA企业,全国工业知识产权运用标杆企业。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实业发展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38.33万元,同比增长33.90%(4110.9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5G通信终端设备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4308.20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8.11%。

上年度营收情况一览表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4501.91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75.75万元,增长率20.82%;实现净利润3376.43万元,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61.34万元,增长率11.98%。

上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第三章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一、5G通信终端设备项目背景分析

5G商用至今,随着城市试点逐步深化,未来将带来巨大GDP贡献。与此同时,5G产业下游应用端需求开始释放,多场景投资机遇不断涌现。

从上游基站射频、光模块、整机等通信设备制造业,到中游网络

建设网络规划设计与维护,再到下游终端及应用场景,整个生态系统

涉及基础网络设备商、无线网络提供商、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O)、网络规划/维护公司、应用服务提供商、终端用户等,带来

数十万亿规模的经济增长。

5G基础器件层面企业营收平稳,5G光纤光缆及射频器件占比超过

三分之二,我国5G通信基础器件类企业体量差距较大;从目前中国运

营商对于主设备采购的状况来看,全球五大设备商皆有贡献;在运维

服务层面,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一如既往成为主角,而广电作为5G新

入局者,未来将以何种方式进行5G网络的部署与应用则给广大用户留

下更大想象空间;在终端方面,5G终端层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增速逐步

放缓,企业净利润有所波动、5G传感器在终端层占绝大比例,手持设

备与可穿戴设备种类更多;场景应用方面,B端、G端企业数量众多,

未来前景巨大,C端企业首先享受红利,用户短时间内将享受5G网络,场景应用类企业数量繁多,企业类型各异,融合发展成为主旋律。

中国5G通信重点企业主要分布在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

大区域,京津冀地区以其科研能力、政策敏感度在5G通信产业发展过

程中率先发力;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则涌现出一批电子设备、电子元

器件和基站射频等5G通信产品制造企业,是整个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

组成部分。

北京、广东、上海、江苏、浙江拥有的5G通信企业数量排名前五,而武汉作为中国光通信领域的引领者,5G通信产业发展较为领先;成

都则作为西南地区通信产业基础最好的城市紧随其后。

中国5G通信产业政策性带动明显,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

部以及各省、自治区及直辖市多措并举的政策牵引下,2019年5G通信产业商用启动,产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以三大运营商及中国广电为

主体,带动了整个5G通信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发展,中国5G网络建设

及产业发展走在全球前列。

2020年-2025年,中国5G通信产业将迎来爆发式增长,标准的落地、终端产品更新换代以及更加成熟的场景应用将给全社会带来经济

增长,预计在2025年,中国5G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38000亿元,5年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30.8%。

二、5G通信终端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等业务的蓬勃发展,使得用户对无线通信服

务的体验速率、流量密度、时延、能效和连接数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无线技术的变革正是为了解决这一系列的需求,更高频率微波波段

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缓解目前拥挤的带宽波段,并且能够大幅提升传输速率和传输质量,使得连续广域覆盖、热点高容量、低时延高可靠和低功耗大连接等典型技术场景得以实现。三大运营商目前均已明确5G时间表,在2017年开通首个5G基站,2018年进行系统组网验证,2019年形成端到端商用产品和预商用网络,2020年实现万站规模化商用。5G基站的规模化铺设将催生对射频微波器件的大量需求,尤其是适用于高频率工作区间的高精度元器件。

射频前端芯片市场主要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以基站为代表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市场,预计将率先进入产业化。,三大运营商将于2019年启动5G基础建设,预计7年内总支出金额达18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万亿元),远高于2013~2020年的4G投资金额1170亿美元。

射频器件在基站中主要用于基站主设备(滤波器、双工器等),以及天馈系统(合路器、塔顶放大器、天线内置滤波器等)。其中滤波器和放大器技术含量高,占据主要份额,国内军工微波元器件厂商在该方面具有较多的研发和生产经验,若能实现有效的成本控制,有望快速实现军转民。

氮化镓器件有望实现军转民。基站中以前采用的射频功放主要基于LDMOS技术,但LDMOS技术的极限频率不超过3.5GHz,也不能满足视频应用所需的300MHz以上带宽。因此输出能量密度更高,工作环境温度也更高,更高的输出阻抗的氮化镓(GaN)器件将成为未来的替代选择。目前,由于成本问题,氮化镓只能运用于军用雷达和电子战系统。,国防和航天应用占了射频氮化镓总市场规模的40%,雷达和电子战系统是射频氮化镓的最大应用市场。不过通过改良制造工艺,扩大晶元尺寸,制造成本有望大大降低。2015年射频氮化镓市场规模达到3亿美元,而2020年射频氮化镓市场可达6.89亿美元。

滤波器方面,新旧产品替代空间大。原有的同轴腔体滤波器由于体积较大,无法满足5G小型化基站的超密集组网要求。目前业界正在研究新的替代方案,新型介质滤波器可能将会替代原有的同轴腔体滤波器。BAW滤波器也会有可用于小基站应用的10W级器件问世。Technavio在研究报告中指出,射频滤波器市场2016-2020的年复合增长率可达15%。随着5G频段的划分,基站的铺设,滤波器的整体市场空间还将持续快速增长。

此外,随着5G时代万物互联的场景落地,自动驾驶技术有望正式实装。汽车雷达从超声波传感器发展到电磁波雷达,逐渐实现了从泊

车预警到盲点探测、碰撞预警、自适应巡航等等便利的功能。毫米波雷达是汽车主动安全(ADAS)产品的关键核心部件,过去主要由大陆、博世、电装等国外厂商垄断,随着国产24G/77GHz毫米波雷达MMIC芯片取得突破,借势国产乘用车的崛起,我国有望实现弯道超车,打入中低端乘用车主动安防的市场。

自动驾驶功能的正式实装将导致对低时延、高可靠的汽车雷达的需求将快速增长。毫米波雷达相比超声波传感器具有更高精度、更低延迟的特点,相比激光雷达更低耗散、更强穿透性、更成熟技术(军用机载产品已经达到极高水平),有望成为自动驾驶技术的最核心部件。预计到2020年全球汽车毫米波雷达将近7000万个,2015-2020年的年均复合增速约为24%。

微波技术在军用领域起步较早,技术积累较为深厚,特别是在核心的微波器件、电路和系统的研发生产等经验丰富。虽然微波技术是一种通用性强、应用较广的技术,但是军用微波产品主要是定制化产品,应用在不同装备系统上的功能、性能、可靠性、接口等要求也不一致,因此不同企业在技术专业和应用领域有所侧重,行业内竞争相对有序。在军用微波产品领域中,已有多家实力雄厚的军工科研院所和民营高科技公司,在不同领域中占据优势地位。

第四章市场调研预测

一、5G通信终端设备行业分析

5G时代要素资源互斥,存量争夺开始。在近30年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同国际发达国家就基础设施、元器件、终端等各环节在技术、制造、市场等资源要素分配方面,由最初的完全互补,逐渐发展成资源互斥状态。早期,欧美等发达国家在各环节对技术、制造拥有把控优势,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拥有市场,双方互补;1990之后,中国立足市场优势,抓住全球低价值制造转移的机遇,不断积蓄经验和技术,提升技术标准及利益价值分配的话语权,双方逐渐出现资源互斥,最终导致贸易争端白热化。

全球共建5G设想被打破,以5G为核心的信息通信产业受贸易争端影响严重。在5G标准全球统一的背景下,5G发展最初设想全球运营商一起积极推动5G基础设施建设,共同开发创新应用,通过相互间竞争与合作,提升智能化水平。随着美国对华为等中国高科技企业进一步制裁,以5G为核心的信息通信产业受贸易争端白热化影响严重。从需求侧来看:目前全球多个国家将华为排除在其全球5G设备供应商名单之外,2018年8月,澳大利亚以国家安全担忧为由,禁用华为和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