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小学2010年春季六年级品德与社会复习题 一、填空 1、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是胡锦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是温家宝。联合国秘书长是潘基文,国际奥委会主席是罗格。 2、2001年7月13日,在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表决中,北京获得29届奥运会主办权。北京奥运会于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开幕。北京2008年奥运会主题口号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三大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北京奥运会共有来自205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多名运动员、教练员和官员参加,举行了28个大项、38个分项的比赛,产生了302枚金牌,我国运动员共获得100枚奖牌,其中获金牌51枚。我国第一个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是刘长春,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是1984年射击选手许海峰在男子自选手枪慢射比赛中夺得的。 3、丝绸之路是中国走向世界之路,被称为“古文化交流的彩带”,一座辉煌的“人类文化桥梁”。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文化明珠。 4、1271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经丝绸之路来到大都(今北京),根据他口述而笔录成书的《马可·波罗行记》,介绍了他在中国等地的见闻。因此被称为“中西方文化的使者”。 5、早在2000年前,我国已有东海和南海两条航线,东海航线通往日本和朝鲜,南海航线驶往东南亚和印度洋。海上航线已能到达欧洲和非洲各地。郑和出海七次,到过印度洋沿海30多个国家,最远到达非洲东岸。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新大陆早87年。郑和下西洋被称为“和平之旅”。唐朝建立以后,日本遣唐使12次通过东海航线到达中国。公元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日本人称他为“过海大师”。我国与世界各国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往来,但是到了近代,我国积贫积弱,饱受西方列强的侵略与欺辱,被称为“昏睡的东方雄狮” 6、联合国正式成立于1945年10月24日,总部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官方语言是阿拉伯语、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立于1945年11月16日,总部设在法国巴黎。其宗旨是:通过教育、科学及文化来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对世界和平与安全做出贡献。博鳌亚洲论坛成立于2001年,是第一个总部设在中国的国际会议组织。国际绿色和平组织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民间组织。 7、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是当今世界是高级别的展览活动。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在中国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界博览会。上海世博会以“城市,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2

鄂教版六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1.《源远流长的中外交流》 设计思路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学习,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因此本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特别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多媒体教学,即以视频、图片等形式将历史在课堂中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历史事件及人物;阅读法,即让学生联系文字和图片资料以及已有的知识经验阅读教材,为探究性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法,即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围绕某一个问题开展学习,使问题得到拓展和延伸,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智能,以此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及积极的情感体验。 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 第一课时: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古今丝绸路,同为交流桥。 第二课时:相似文化背后的思考、郑和下西洋,海上交流的巅峰。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古代中外交流带来的共同发展,为古代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具有的独特魅力而骄傲。 知识与技能:知道中外交流的历史,知道经济贸易、文化交流对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合作学习过程中,主动收集整理资料,愿意倾听他人意见,乐于和同伴交流看法,努力达成共识的习惯。。 教学重点 了解古代中外交往悠久的历史,感受中外交流促进世界发展的历程,带来的共同发展。 教学难点 认识丝绸之路是中国文明与西方文明交汇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世界地图,标明丝绸之路线路;《丝绸之路》视频;《郑和下西洋航线图》以及 《郑和与哥伦布远洋航行对照表》 学生准备:收集古代中外物品、文化交流的资料;网上查找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资料, 共同准备:课前收集体现日本和韩国文化特征的图片、文字资料以及郑和下西洋的相关材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完成教材P2-P5页内容,话题为“丝路驼铃”。 第二课时完成教材P6-P7页内容,话题为“海上交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考古发现带来的思考 1.(课件:出示教材P2《考古发现带来的惊喜》)师:同学们,老师带来两则关于考古发现的报道,大家读一读,看看从这两则报道中,你有什么惊喜的发现?又有怎样的思考? 2.教师从以下方面相机点评:(中外交往时间久远、传播距离远、中国古代文化灿烂,优秀的纺织工艺得到世人的珍爱) 3.师:是啊,精美的蚕丝纺织制品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让我们为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而骄傲。同时也不禁思考:中国的丝绸为什么会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外国?它们是怎样到国外去的呢? 4.学生猜测,教师把握学生认知起点,对了解张骞出使西域或丝绸之路的学生给予肯定。 5.小结:世界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便形成了路。2000多年前的古代中国,有一个人开辟了这样一条路,沟通了中国与欧亚的交往。这就是——中国古丝绸之路。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古代,探访丝绸之路,去看看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出示课题:源远流长的中外交往——丝路驼铃。) 活动二丝绸之路上的中外交流 1.(课件:出示古代“丝绸之路”示意图)师:看,这2000多年前的古代“丝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最新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第2课地球 1、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2、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3、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2、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3、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第4课地图 1、看地图的三要素是:(看比例尺),(判断方向),(了解图例);其中最重要的是(了解图例);图例一般在图的(左下)方。 第5课建立地球档案 1、整理有关地球的材料,为地球建一个“档案” 形状:球体,像一个皮球。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海洋面积:3.62亿平方千米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1 生命是宝贵的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宝贵的》是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中的第一个主题。课文以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为重点,并将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作为延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三、教学重点 在探寻生命孕育、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更关系着家人的欢乐与幸福,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讲授法 六、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对家人进行调查采访; 2、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及见证学生生命历程的物品;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传说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孕育开始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板书:孕育)(播放课件) 2、师:瞧,生命怀孕到出生经过差不多二百八十多天。最初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从只有这么小,来咱们比一比(师生用手比划)。像绿豆那么大,到九个月的时候有30多厘米(师生用手比划30多厘米的大小);从只有一个细胞发育成拥有1万亿个细胞、300多块骨骼、600多块肌肉、全身血管总长足足可以绕地球两圈的胎儿,这段过程怎么样? 3、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索,感悟体验 师:我们对生命由衷的赞叹与欣赏。对于生命的孕育,我们的家人也有终生难忘的体会,课前我们开展了采访家人的活动,你了解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2、妈妈的行 师:生活中,你还了解到妈妈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肚子里的宝宝的? 生1:我妈妈原来很喜欢热闹,可怀了我以后,她很少去人多的地方,即使去也是护着肚子,十分小心。 师:学学看,妈妈怎么护着肚子走路的?(生一只手抱着肚子,另一只手撑着腰,缓步行走) 师:瞧,妈妈走路多谨慎小心啊! 3、妈妈的肚子 师:你了解得很细致,的确是这样。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一)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期末复习题(一) 姓名:得分: 一、知识眺望台。(每小题0.5分,本大题共28分) 1.人之所以迷信,只是由于________,人之所以________,只是由于无知。 2.________是人类的公害,这已是全世界的共识。不仅使的身心受到伤害、也给________和________带来危害。 3.每年的5月班1日是日。 4.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人,在队里有权和权。 5.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拥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国家的。到了成年,就依法享有权和权,还享有权。到老了还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的权利。权利永远伴随着,每个公民在享受的时候,同时也担负着。 6. 年召开的第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儿童权利公约》规定儿童具有四大权利。我国法律规定,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诉讼时效期为年。 7.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__________。联合国规定的六种工作语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地球上的陆地和海洋被划分七大洲、四大洋。七大洲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大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亚马逊平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平原,__________是世界最高的山峰,__________是世界最大的沙漠。 10.我国的疆界很长,和14个国家陆地相邻,与我国陆地相邻的国家有: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缅甸、老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古埃及、、、。 12.克隆就是。1996年,科学家克隆的小羊出生了,它的外形同母羊一模一样。 二、火眼金睛。(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9分) 1.我们要认清“法轮功”害人本质,一起向邪教宣战。() 2.不要出于好奇去尝试毒品。() 3.遇到落在地上的电线,不用饶行。() 4.小学生都有选举和被选举权。() 5.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新中国的最高权利机关。() 6.《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 7.地球的表面可能是弧形的。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的首次环球航行证实了这一猜想。() 8.美国人认为当众打开礼物并致谢,是喜欢对方礼物的表现。() 9.太阳神庙是印加人修建的,金字塔是古代埃及国王的墓室。() 三、自选超市。(每小题1分,本大题共6分) 1.我国公民年满()岁就可以参加选举了。 A、14岁 B、16岁 C、18岁 D、20岁 2.金字塔现存()座。 A、110 B、111 C、112 D、100 3.主要分布在大洋洲和非洲的是()。 A、黄色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棕种人 4.据调查,中国平均每天因吸烟导致疾病而死亡的有() A、200人 B、1000人 C、2000人 D、4000人 5.()是日本民族最珍爱的传统服装。 A、西服 B、唐装 C、和服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2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1 生命是宝贵的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宝贵的》是第一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中的第一个主题。课文以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为重点,并将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作为延展。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2、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三、教学重点 在探寻生命孕育、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 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更关系着家人的欢乐与幸福,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讲授法 六、活动准备 1、课前组织学生对家人进行调查采访; 2、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及见证学生生命历程的物品; 七、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师:传说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孕育开始的呢?你们想知道吗?(板书:孕育)(播放课件) 2、师:瞧,生命怀孕到出生经过差不多二百八十多天。最初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从只有这么小,来咱们比一比(师生用手比划)。像绿豆那么大,到九个月的时候有30多厘米(师生用手比划30多厘米的大小);从只有一个细胞发育成拥有1万亿个细胞、300多块骨骼、600多块肌肉、全身血管总长足足可以绕地球两圈的胎儿,这段过程怎么样? 3、指名交流,相机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索,感悟体验 师:我们对生命由衷的赞叹与欣赏。对于生命的孕育,我们的家人也有终生难忘的体会,课前我们开展了采访家人的活动,你了解到了什么?(小组交流)。 2、妈妈的行为 师:生活中,你还了解到妈妈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肚子里的宝宝的? 生1:我妈妈原来很喜欢热闹,可怀了我以后,她很少去人多的地方,即使去也是护着肚子,十分小心。 师:学学看,妈妈怎么护着肚子走路的?(生一只手抱着肚子,另一只手撑着腰,缓步行走) 师:瞧,妈妈走路多谨慎小心啊! 3、妈妈的肚子 师:你了解得很细致,的确是这样。 4、家人的付出 师:不仅妈妈不容易,其他家人也很不容易啊,通过调查,你们了解到妈妈怀孕时家人是怎么做吗? …… 5、提升感悟: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全册教案(鄂教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案 生命是宝贵的 一、教材分析 《生命是宝贵的》是单元《珍爱宝贵的生命》中的个主题课文以珍爱我们自己的生命,学会保护自己为重点,并将为他人的生命献出自己的爱心作为延展。 二、教学目标通过探寻生命的历程,了解成长的不易,知道自己的生命承载着亲人的爱与期望,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懂得要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心怀感恩。 三、教学重点在探寻生命孕育、生命成长的过程中,了解生命成长的不易,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 四、教学难点认识到生命是美好也是脆弱的,自己的生命承载着家人的爱与期待,更关系着家人的欢乐与幸福,深刻领会“生命不仅仅属于自己” ,从而倍加珍惜自己的生命。 五、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讲授法 六、活动准备 课前组织学生对家人进行调查采访;收集有关的视频资料及见证学

生生命历程的物品; 七、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师:传说中孙悟空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葫芦娃是从树上长出来的,那我们的生命又是怎样孕育开始的呢?你们想知道吗? 师:瞧,生命怀孕到出生经过差不多二百八十多天。最初小生命在妈妈肚子里从只有这么小,来咱们比一比。像绿豆那么大,到九个月的时候有30 多厘米;从只有一个细胞发育成拥有1万亿个细胞、 300 多块骨骼、600多块肌肉、全身血管总长足足可以绕地球两圈 的胎儿,这段过程怎么样?指名交流, 相机板书课题。 二、深入探索,感悟体验师:我们对生命由衷的赞叹与欣赏。对于生命的孕育,我们的家人也有终生难忘的体会,课前我们开展了采访家人的活动,你了解到了什么?。 妈妈的行师:生活中,你还了解到妈妈是怎样小心翼翼地保护肚子里的宝宝的? 生1 :我妈妈原来很喜欢热闹,可怀了我以后,她很少去人多的 地方,即使去也是护着肚子,十分小心。 师:学学看,妈妈怎么护着肚子走路的?师:瞧,妈妈走路多谨慎小心啊! 妈妈的肚子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A4打印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短文阅读(A4打印版) 一、阅读理解。 哨卡 ①在风雪弥漫的远方,一座山峰若隐若现地高耸在半空中,那里有我军的一个哨卡。十余名军人,正顶风冒雪,艰难地向山顶进发。不知是谁嘀咕了一句:“什么鬼地方!”路实在太险,有些地方仅能容一人侧身通过。路上是厚厚的雪,雪下是厚厚的冰,人走在上面,稍不留神,就有可能坠下悬崖。 ②上校走在将军前面,遇到危险路段,总先把脚踩实,反过手来拉着将军的手。将军是这防区刚刚到任的负责作战的副司令员。他利用一个多月的时间,考察了辖区内所有的一线连队。今天,他要去的是一个海拔最高的哨卡,那里仅有四名战士驻守。 ③早上,将军正在另一个哨卡的战士宿舍。屋外狂风怒号,发出阵阵怵人的尖啸。雪珠夹杂着小冰块击打着门扉,发出啪啪的声响。将军站起身,戴上厚厚的皮军帽,扶正,命令道:“走!”好几个人围上来,面有难色:“首长,路太险,天太坏,下次吧!”将军摆摆手,掀开厚厚的棉帘。他凝望着远处的山峰,全然不顾漫天的飞雪和彻骨的寒风。上校走到将军面前,贴近他的耳朵,几次请求地说:“太危险了——”上校是边防团的团长,是从军二十几年的老兵了,长年的高原生活使他的脸色变得紫黑。“战士们更危险,走!”将军拍拍上校的肩,打断了他的话。 ④经过近三小时的攀登,将军一行终于踏上了海拔五千余米的哨卡。由于处在最高峰,四周一无遮拦,狂风夹杂着雪片打在脸上,像刀割般疼痛。 ⑤三名士兵列队迎接将军一行,将军与他们一一握手。一位战士正在哨位上值勤,将军一行向哨位走去。 ⑥风雪中,伫立着一位浑身是雪、眉毛上结着白霜的战士。将军握住他的手,表示慰问。忽然,将军注视起他来:这位战士又黑又瘦,显得憔悴甚至苍老。他问:“当兵几年了?”“五年。”“一直在这儿?”“不,以前在三千米,前年来的。” ⑦将军的目光严厉起来。他转过身,盯着上校:“不是有高海拔地区执勤年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 1、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不相似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现象。 2、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3、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4、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5、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8、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黄冈)。 9、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0、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1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 1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13、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14、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长江、黄河的源头在哪里?(在青藏高原) 15、“太阳中心”学说是(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于1543年在(《天体运行论》)中提出来的。昼夜交替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引起的。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约为(365)天,地球绕轴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地球的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往东)自转。 16、我国大陆最早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绥芬河市),最晚见到太阳升起的地方是(新疆的喀什市)。17、一天之中,温度最高的时候是(14时)左右,温度最低的时候是早晨(6时)左右。 18、一天中气温变化的趋势是早晨6点-下午12点(由低到高),下午12点-早晨6点(由高到低)。 19、太阳照射地面的情况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是(太阳直射地面,气温高;太阳斜射地面,气温低)。 20、大多数植物是白天(生长)夜晚(休眠)。 21、地球绕太阳公转和绕地轴自转时,地轴的北极始终对着哪个方向?(北极星) 22、太阳是不是宇宙的中心?(不是,它只是太阳系的中心) 23、我国发射的神舟6号载人飞船一天绕地球168圈,那么,飞船上的人一天可以看到多少次太阳升起和落下?(168次) 24、引起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太阳的照射) 25、小学生为什么不能经常熬夜?(经常熬夜破坏了人的生活规律,对小学生生长发育不利) 26、养鸡场为什么要用电灯给蛋鸡照明?(用电灯给蛋鸡照明,使鸡以为是白天,它们就不停的生蛋,可以提高蛋鸡的产蛋率) 27、为什么要在黑暗处养蚯蚓?(因为蚯蚓是喜欢黑暗的动物) 28、经常睡懒觉的人为什么会发胖?(睡觉人就生长) 29、一天中气温变化与海洋或沙漠有没有关系。(有关系,海洋散热慢,一天气温变化不大,沙漠散热快,一天中气温变化很大) 30、有什么办法让肉鸡长得又肥又大。(圈养、暗处,让肉鸡多吃多睡) 31、我国冬天北方比南方冷的原因。(北方太阳大都是斜射的接受的光照少,所以就冷一些) 32、我们经常在(沙堆里)、(公路上)、(河床中)等地方见到卵石。 33、我发现卵石大都集中在河床的(下)游。 34、往石灰岩上滴几滴稀盐酸,我发现石头会(冒气泡)。 35、我曾经进过溶洞,观察后发现,钟乳石是(吊在洞顶上的)、石笋是(从地下往上“长”的) 36、黄河流到河南省郑州市以后,河床就逐渐高出两岸达(10)米以上。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 单元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关键语段。 3、在阅读中注意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二)过程与方法: 1. 充分预习,搜集资料,积累感受和体验。 2. 初读,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 精读,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4. 情味读,传达自己的感受和情感。 5. 总结,回归整体,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单元教学重点: 1、学会本组课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好词佳句。 2、读懂课文,抓重点段落和词句,品味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课文饱含的革命情怀。 单元课时安排 1、《花脸》 1课时 2、《我爱篮球》 2课时 3、《自行车》 2课时 古诗诵读《题临安邸》 1课时 语文乐园(一) 3课时 1、花脸 一、学习目标: 1、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揣摩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去描摹人或物。 2、感受少年仰慕英雄、渴望成为英雄的心态。 二、教学重点 抓关键语句理解人物的心理活动。 三、教学难点 感知作者内心对英雄的崇拜。 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词语积累 2、你知道关羽这个人吗?查阅有关的资料,了解关羽的英雄故事。 (二)课堂教学 1、导入 1)同学们,今天让我们来学习一 什么是花脸? 原指京剧表演的一个行当,称“净”。花脸是俗称。面部化妆运用脸谱,唱用宽音或假音,动作幅度大,以突出性格、气度和声势。

2)文中的花脸指的是什么? 依据戏曲中“花脸”的模样用纸浆轧制成的面具。 3)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 过年对于孩子们来说,除了压岁钱之外还有更吸引他们的原因。比如小闺女要打扮自己,男孩子喜欢鞭炮,而我在过年的时间里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过渡语:同学们,看来花脸的魅力真是不小,吸引着作者。不过在作者的记忆深处,有一个花脸是他最最喜欢的,是哪个花脸呢?让我们接着往下读吧! 2、课文重点理解——我为什么喜欢关公花脸?⑤ 师:同学们,哪个花脸让作者最喜欢呢?(关公花脸) 这个关公花脸什么样子啊?找一找,读给大家听。 (1)掌握文中“花脸”的特点。 ①圈划并朗读文中描写花脸的语句。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的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②讨论:你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花脸的特点吗? 好大: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雄俊地吊起,突出的绿包头,很长的胡须。 好特别:从哪些关键词语读出来?凛然不可侵犯的庄严之气,咄咄逼人 ③识脸谱,掌握关羽脸谱的特点(看PPT)陈寿《三国志》:面如重枣,丹凤眼,卧蚕眉 ④ 指导感情朗读。师:除了关公花脸的样子吸引我外,还有什么原因值得我喜欢它? 2)了解关公此人。 舅舅给我讲了关公的许多故事——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华雄……边讲边说:“你好英雄呀!”好象在说我的光荣史。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关公吗? ②补充关公的资料,激发学生对于关公的敬仰之情。 ③再读读这个句子,注意破折号的用法。 ④师:带着对关公的敬仰之情,再来读读描写关公花脸的句子。(生读) 3)研读课文,把握文章主旨。 (1)文中有多处表达了我对关羽花脸的喜欢,你能找到这些句子吗? “我”喜欢花脸的有关句子 我高兴得只是笑,话都说不出。 做三轮车回家时,我就戴着花脸,倚着舅舅的大棉袍执刀而立 我推开大人们,跑到穿衣镜前,横刀立马地一照,……我是大关公哪! 整个大年夜我一直戴着这花脸,谁说都不肯摘,睡觉时也戴着它……,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戴上……,转天醒来头件事便马上带上,恢复我“关老爷”的本来面貌。我手握大刀,摇晃着肩膀,威风地走进客厅,憋足嗓门叫到:“俺——姓关,名羽,字云长。”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单元阅读理解总复习答案

鄂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4单元阅读理解 第一单元 一、《花脸》阅读理解 (一) 每逢年至 , 小闺女们闹着戴绒花、穿红袄,嘴巴上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的兴趣都盯在鞭炮上。我则不然,最喜欢的是买个花脸戴。 1、给里打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联系上面的课文内容回答:“对孩子们来说,过年的魅力还有更深一层的缘故”,是什么缘故呢? 答:“缘故”是:小闺女可以戴绒花、穿红袄、嘴巴涂上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可以放鞭炮。对于“我”来说,最喜欢买个花脸戴。 3、这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他擅长描写中国传统民俗。《花脸》写的是(过年)的时候,“我”买了一个大红的(关公)花脸,还配上一把(青龙偃月刀),成了全家主角的故事。 (二) 这花脸好大,好特别!通面赤红,一双墨眉,眼角雄俊地吊起,头上边突起一块绿包头,长巾贴脸垂下,脸下边是用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这花脸与那些愣头愣脑、傻头傻脑、神头鬼脸的都不一样。虽然毫不凶恶,却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叫我看得直缩脖子。 1、用自己的话说说“我”买的花脸是什么样子? 满脸通红通红的,一双浓黑的眉毛,眼角的往上吊起,显得气宇轩昂。头上包着一块绿头巾,长巾贴着脸颊垂下来,脸下边是马尾做的很长的胡须。 2、这“花脸”的特别之处是有股子凛然不可侵犯的庄重之气,咄咄逼人。 3、作者是怎样写出“这花脸”的特别之处的? 答:运用对比手法,把关公花脸和其他花脸比较,突出它的特别之处。 二、《我爱篮球》阅读理解 (一) 我把我的爱,投进了了篮球筐,装进了篮球筐。爱是什么?是全心的投

入,是忘我的倾注,是纯真的洗礼,是勇敢的付出,是奋不顾身的追求,是无可阻挡的奔突。能够这样去爱的人,永远青春年少,追求美好,渴望创造,不管他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 1、从语段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索取——付出畅通——阻挡年老体衰——青春年少胆怯——勇敢虚伪——纯真临阵退缩——奋不顾身2、画“”的句子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这样表达的好处是(语言更有感染力,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篮球、对人生、对爱的理解和感受)。 3、请仿照画“”的句子写一段话。 4、这篇课文不仅表达“我”对篮球的(喜爱)之情,还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生活的热爱)。 5、作者的感受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或我们的成长中应该有怎样的追求?)答: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应该像作者一样全心的投入,忘我地追求美好的理想,才会有无穷的动力去实现理想。 第二单元 一、《延安,我把你追寻》阅读理解 (一) 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 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 1、这段诗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作者对延安精神追寻的 (迫切渴望)心情。 2、仿写:像,在追寻。 (二)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要点 第1课我们的生长发育 1、一个人一生经历的阶段:婴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 2、我们发现自己与爸爸或者妈妈在形态特征等方面有相似的地方,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遗传现象。父母与子女、兄弟姐妹之间存在着一定差异的现象,是一种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的特性之一 3、比较五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数据与以往每年的变化数据,又有什么发现? 答:同学们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每年的身高、体重等方面都在发生变化,而且发生的变化数据每年都不相同,女同学在9岁到12岁之间每年的身高、体重变化加快。而且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一年里比以前每年的变化大。 第2课地球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519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有人认为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通过分析,说说你的看法。 答:地球总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部分主要分为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洲,陆地面积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海洋部分分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海洋总面积大约有3.6亿平方千米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所以将“地球”称为“水球”更科学。 第3课地球仪 1、人们根据地球的形状,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制成了地球的模型,这就是(地球仪)。 2、地球仪都是由(底座)、(固定支架)、(球体)、(地轴)四部分构成的。 3、地球仪大致有四种类型:经纬网格地球仪、政区地球仪、地貌地球仪、地形地球仪,也还有一些特制的地球仪,如航海用的地球仪、装饰用的地球仪等。 4、地球在宇宙空间绕一根假想的轴自转,这根轴叫(地轴)。(地轴)与(地面)相交的两点,是(南极)和(北极)。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做(赤道),与赤道平行的圆周线叫(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半圆弧线,叫(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

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单元练习题 第一单元(1课) 一、填空题 1、要知道我与去年比较,身体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测量我的(身高)(括号内为参考答案,下同。)、(坐高)、(体重)、(头围)、(脚长)、(臂长)等数据。 2、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身体变化比较明显的是(身高)和(体重)。 3、从统计结果看,我班女生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比男生(高)和(重)。 4、观察课本第3页中间图,人在一生中一般要经历(婴儿期〈又叫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 5、自己与妈妈或爸爸在形态特征等方面相似的现象,是一种(遗传)现象。 二、问答题 1、你从三年级到六年级进行过几次体检,一般在哪里检查的?(据实回答) 2、说一说你与去年相比,身体还发生了哪些变化?(据实回答) 3、你的形态特征等方面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 4、你的哥哥、姐姐或弟弟、妹妹的形态特征与爸爸相似还是与妈妈相似?(据实回答)5、动物、植物有遗传现象吗?举例说明。(有)、(如小猫、小狗、小鸡都分别与它们的爸爸、妈妈形态相似;小麦、稻谷、油菜等植物小的与大的也相似) 第二单元(2——5课) 一、填空题 1、世界上最早提出“地球说”的是(古希腊人)。 2、我国东汉时期的天文学家认为“天地”就象一个(鸡蛋),地球是(蛋黄),蛋清、蛋壳就是(“天”)。 3、1915年9月,航海家(麦哲伦)率领船队历时三年完成了人类首次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 4、地球上的七大洲、四大洋分别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大洋州)和(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5、在地球仪上,有一条将“地球”平均分成南北两个半球的圆周线叫(赤道),在南北半球上各有一条纬线(虚线)叫(南回归线或北回归线)。 6、地球最北端的一点叫(北极)。 7、地图上的颜色表示地形的高低,颜色越深的表示地形、地势越(高)、颜色越浅的表示地形、地势越(低)。 8、“0-360千米”表示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地球上的实际距离为(360千米)。9、我国的首都是(北京),我省的首府是(武汉),我市的市府是(荆门)。 10、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半径平均约(6371千米),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11、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二、问答题 1、人类认识地球经历了哪些艰难历程?(站在地面观察、航海环球观察、到太空中观察等)2、地球表面是海洋面积大还是陆地面积大?(海洋面积大) 3、地球陆地上是山多还是平原面积大?(山多) 4、在月球上看地球,地球是什么样子的?(象一个蓝色为主的彩色“月亮”) 5、从地图上看,我国的地形有什么特点?(总的趋势是西高东地) 6、我国的地形象什么形状?(象一只雄鸡)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长江 作业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长江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 珍爱宝贵的生命答案 第一单元 珍爱宝贵的生命 1 生命是宝贵的 【课中拾贝】 一、1.父母,期盼。 2.平安,幸福,快乐。 3.爱,父母亲人,老师同学,朋友。 4.孤立,彼此相连。 5.不能复生。 6.美丽,有限。 二、1.B。2.A。3.D。4.A。 三、1.√。2.×。3.√。4.√。5.×。6.√。 7.×。8.√。 【课内探索】 一、1.(参考教材第3页完成此题) 2.医务人员到幼儿园为孩子喂食预防疾病的药丸;老爷爷每天义务护送我们上学放学。 3.示例:志愿者,在街上帮我们发宣传材料;交警叔叔,护送我们过马路;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校车司机,接送我们安全上学、放学。 4.示例:你们是人间温暖的风,吹拂在我们成长的路上。 二、示例:生命不等于呼吸,生命是活动。 【课外采风】 生命是宝贵的,生命是美好的,但生活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在我们成长的路上,如果我们遇到了病痛、困难、挫折,甚至是磨难,我们要坚强,不能被恐惧打败。 2 呵护我们的生命 【课中拾贝】

一、1.“危险”。 2.努力避免危险的袭击。 3.采取正确的防范行为。 4.尽量保持镇静。 5.119。 6.122。 二、1.C。2.C。3.A。4.D。5.D。 三、1.√。2.×。3.×。4.√。5.×。6.√。 【课内探索】 一、1.要立即到医院治疗。在没有到医院前,可以喝大量的温开水或淡盐水,然后把手指插入口腔,触摸咽喉壁,迫使自己呕吐,通过呕吐排出毒物。 2.不能,因为这样可能会加深对受伤部位的伤害,造成二次伤害。 3.有道理。因为金属做的雨伞正好属于导体,这样就相当于拿着“避雷针”,落雷很容易被吸引过来。 二、火警119,急救120,报警110 【课外采风】 1.汽车发生碰撞时,要抱住头部躺在座位上,或双手握拳,用手腕护住前额,同时屈身用膝护住腹部和胸部;另外碰撞一停止,要立即离开汽车,以防汽车起火。 2.遇到性侵,要尽快冷静下来,想办法逃跑,不要激怒侵害者,回家后把事情告诉父母。 3.走散了不要哭,以免引起不良分子的注意,惹上麻烦。不随便相信陌生人,向警察和公共场所统一着装的工作人员求救。 3 生命的宣言 【课中拾贝】 一、1.鸦片、海洛因、冰毒、摇头丸等能够使人形成瘾癖,意志薄弱。 2.人一旦吸食成瘾,很难摆脱。 3.收起你的好奇心。 4.邪教组织。 5.“法轮功”。 6.邪教,邪教,邪教。 二、1.B。2.A。3.A。4.D。 三、1.×。2.×。3.√。4.√。5.×。6.√。 7.√。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试卷及答案

鄂教版六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期中试题一、我会填(这些小知识肯定难不倒你,好好回忆一下,把答案写上去。每空1分,共20分) 1、中国的四大发明()、()、()、()等技术,沿着“丝绸之路”传到西亚和欧洲,促进了那里的文明。 2、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在我国()举办,大会吉祥物是()。 3、2008年,北京奥运会组委会提出:“绿色奥运、()奥运、()奥运”的举办理念,确定并传扬“()、()”主题。 4、唐朝僧人()曾应日本人邀请,东渡日本讲学,后来他被称为“日本文化的大恩人” 5、()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于1492年发现新大陆,比第一次下西洋晚了87年。 6、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7、1995年10月联合国成立50周年纪念活动时,中国政府将青铜礼器“()”赠给联合国。 8.我国防灾减灾日是每年的()。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发生了7.1级大地震,国家主席胡锦涛等中央领导赶赴灾区,看望慰问受灾民众。 9、我国环境标志是()、()、()及()组成的。中心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十个环表示公众参与。其寓意为“全民联合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10、()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它经常突然爆发,携带巨大石块,快速前进,破坏性极大。 二、我会辨(你认为对的,就在后面的括号内打“√”,不对的就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热爱和平,维持和平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2、1939---1945年,爆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世界大战。() 3、联合国是世界最大的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的政治性组织。() 4、“诺贝尔奖”是根据法国科学家诺贝尔的遗嘱而设立的。() 5、“蓝盔”部队是联合国维持和平的特种部队。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鄂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22 少年闰土 第1课时 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分析: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而理解课文内容。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鲁迅介绍及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 谈话交流,导入新课 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你们知道他是谁吗? 学生回答后,出示课本75页图。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去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吧! 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少年闰土》。随机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组织分段朗读课文

2、教师巡视指导朗读。 3、启发质疑。(学生可能会提出不理解“其间、无端、素不知道、如许”等词语,教师可通过后面的练习帮学生理解;如果提出不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可放在深入理解课文时解决) 4、出示练习:把下面的词语与正确的解释连线: 5、引发思考,启发谈话 初识闰土,了解特点 、提出思考问题,并出示重点理解的句子 (1)他正在厨房里……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2)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 2、引发学生思考,教师适时板书:紫色的圆脸头戴小毡帽颈套银项圈 3、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疑问 结合“他见人很怕羞……我们便熟识了”体会闰土具有年少、健康、天真、活泼的特点。 随文练笔,进行仿写 、让学生结合对闰土外貌描写的学习,说一说描写人物外貌要注意什么。 2、指导学生进行小练笔 3、组织学生做游戏 、随着教师的导入进入本课的学习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旅行队》课文原文及教案

鄂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少年旅行队》课文原文及教案 课文 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出发 少年旅行队要出发了。明亮的阳光在喊他们。窗外的小鸟在喊他们,喊他们到田野里去,到山林里去,到生活里去…… 都准备好了吗?没有忘记带昆虫网吗?没有忘记带标本箱吗?没有忘记带笔记本吗?我们马上要出发了,马上开始向大自然出发了。 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 就这样,我们永远出发,长久地在知识的世界里远足……今天走到这里,把知识带走了,明天我们又出发了。我们不停地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的世界…… 老师 少年旅行队要到不知名的地方去。 你能在这个地方,说出这一小块石头属于哪一类?你能说出你身旁的树叶,它又属于哪一科? 你能在这一条小河边,钓起一条鱼,又能说出它的名字? 这多有趣啊!不知道的,我都要知道。 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告诉我们这个,又告诉我们那个。最重要的是先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让我们经历许多艰苦,而又让我们在劳动的时候,得到快乐! 小纸船 我们来到半山的小溪边,用五色彩纸折成各种各样的小船,让它随着微风、顺着流水,离开我们吧。

小纸船在水上移动着,前前后后地出发了。我们都拍着手,在欢呼我们自己折的纸船前进…… 小纸船带走了我们童年的幻想。我们在小溪边恋恋不舍地追着。 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我们都高兴地笑了。我们对自己的幻想说:“去吧!小纸船!你们各奔前程吧!前面有你们广阔的天地!……” 听广播 少年旅行队休息的时候,有人从口袋里取出了一台收音机,把它装上电池…… 树林里马上就响起了音乐。马上就有人在报告时事和各种消息,最后连气温、晴雨,都晓得了。 这是我们跟我们的父母在联系。 这是我们跟我们的祖国在联系。 无论走到什么地方,我们都有联系。即使没有这台收音机,我们也听见这些声音,晓得这些事情。因为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 捕捉 少年旅行队在山林里奔跑,昆虫小组的人都高举着一个一个的昆虫网。突然,有一个人捕捉住了,他就高兴得大喊大叫,其他的人也都围过来了,给你看,给我看,给他看,看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把自己的欢乐分给大家。把自己的知识也分给大家。我们要使大家都快乐。 标本 少年旅行队,采集着标本。小箱里装满了各种树叶,各种昆虫。我们的科学小组就一件一件地研究…… 各种各样的标本都好好保存起来,不要把它碰破、撞碎了。把它们夹在书本里,贴在簿子里,固定在标本盒里。这些都是知识,好好地把它放在我们的记忆里……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