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创新的作用

教育创新的作用

教育创新的作用
教育创新的作用

教育创新的作用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中华民族曾经在世界历史上创造过灿烂的文明,有力地显示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智慧和卓越的创新才能。但是,到了近现代以后,中国的创新能力却明显地逊色于其他一些国家。

西方国家在我们明清时期就开始注重实验科学和基础理论的研究了,而我们中国那时正奉行符合封建统治者需要的科举制度,学生还在读老一套的“四书五经”,当时有很多学者轻视劳动,并且顽固地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当我们的学生们正在摇头晃脑地读“之乎者也”时,日本和西方国家就开始向学生传授物理学、数学等基础理论知识,并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些学生就是以后动手研制洋枪洋炮的专家。当时的西方工匠是因为想造出更精良的产品去研究物理学和数学等基础理论,他们是实践在先理论在后,然后再往返于实践和理论之间,这样才能举一反三地发挥学到的知识,我们中国发明的火药到了这些人的手里就变成了威力无比的热兵器——这就是创造力发挥的经典案例。我看过一本书,说的是西方海盗,有些海盗为了造出精良的火炮和掌握过人的航海技术,他们不但学习物理学、数学、天文学,而且热衷于实践学到的知识。从热兵器的发展史看,首先把火炮装在船上的是航海家和一些海盗;作为战争之神的火炮和带蒸汽机的铁甲舰就是想象力的产物,想象力是最伟大的能量,它甚至可以改变整个世界。实际上,根据清朝民间掌握的技术就可以制造出具有一定威力的火炮和火枪,当时国外的火炮炮筒和枪管也是用马匹转圈的土办法加工来的。非常遗憾的是,清政府轻视科学技术而没有把资金用在发展工业技术上,甚至还要挪用军费去建圆明园,从而失去了发展的大好时机。

创造性人才的培养方式有很强的特殊性,在学生掌握一部分基础知识后就要让其自由发挥,并且根据学生的特长重点培养,尤其要停止灌输对发展特长无关的知识,只有这样才可能让学生有更多精力和时间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同时还要加强实践,要把实践放在第一位,书本知识不等于理论知识,即使把大英百科全书背下来又能怎么样!遗憾的是,我们学校的传统教学方式几乎千篇一律,各教育单位基本上都是按分数原则教学的,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强行向学生灌输一脑袋可以提高考分的知识,很少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天才因素,也很少考虑这些知识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没有用,学生被克隆出来以后学校就不管了,以后的只能自己多保重了。因此,不论从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个人发展的角度来看,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显得非常迫切。

以当今世界科学界的最高奖项诺贝尔奖为例,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科学实力和创新实力。从诺贝尔奖设立至今,千余人的获奖名单中,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国籍公民却没有一人获奖。与此形成鲜明

对比的是,杨振宁、李远哲、李政道、朱棣文等6位美籍华人却在别国的国土上获此殊荣。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严峻而现实的问题,为什么聪明的中国人

只有在外国的环境中才显示出他们更高的创新才能?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探讨和深思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我国在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中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还缺乏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土壤,还没有形成系统有效的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我们知道,创新不是凭空臆造,它建立在知识的传播、转化和应用的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又深深扎根于教育的基础之上,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均离不开教育对它的支撑。因此,全面提高国民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首先应从教育创新人手,大力提倡和实施创新教育,突出当代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真正培养出与时代潮流相适应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水平。只有这样,才可能使我国顺利过渡到知识经济时代,缩短与发达国家在知识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

学校作为学生直接接受教育的场所,更应该创设良好的创新教育环境和氛围。传统学校教育一直以传授知识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在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价值观支配下,教师和学生很难形成创新的意识。应试教育强调以升学为惟一的教育追求目标,使得教师和学生处于高度紧张的机械的知识传授中,严重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是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所在。应试教育在教育理念、目的、方式以及内容等许多方面都与我们当今倡导的创新教育水火不容。应试教育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教育思想和观念下培养的学生,只注重对知识的记忆储存,而不注重培养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在教与学的关系上,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教师向学生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学习,其主体性和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抑制。没有主动性和积极性,创新性也就失去了基础。另外,在对学生的要求上,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整齐划一,忽视个体的差异性,不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实行统一大纲、统一教材、统一考试。在这种统一的规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思想也容易雷同,缺乏个性、缺少创见。总之,这种重知识记忆、重考试而轻创新探究的旧教育模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主动的、生动活泼的、自由的、有鲜明个性的全面发展,远不能适应未来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当前已在我国全面铺开的新的课程改革,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的人格、创新的思维和创新技能的为教育目标的中心,致力于把学生从“考试”和“升学”中彻底解放出来。我们相信,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和逐步完善,它必将对我国创新教育的发展起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于教育创新的心得体会

关于教育创新的心得体会 在校领导的安排下,全体教师参加了一个关于教育创新与学校发展的专题讲座。汪立丰副院长的讲授给了我很大的触动,也引发了我对今后工作的更多思考。下面,我就本次的专题讲座谈一谈本人的心得体会。 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因此就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知识达到爆炸性的发展,人们已不可能将在校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人生。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取获得新知识的知识基点,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时代潜能的拓展,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奇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 其次提供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育创新制度。这些年来,我国教育一直处在“传授——接受”这一传统的教与模式下,这种教育制度环境,严重束缚了教育活动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学校成为自治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首先,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改变对学校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招生、课程安排、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其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充分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再次,学校要开设各种类型的科目,尤其是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目。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发展创造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制度保证。 再次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活动要紧密结合。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有水平的创新性人才需要接受更丰富的知识。没有扎实的知识积累作基础,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就不会进入更广、更深的境地,也就是说,实施创新教育,其关键在于使学生获得各种知识及如何使各种知识向纵深方向发展。因此,课堂上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课外重视各种类型的实践活动,就能

关于教育创新的理解与思考

对教育创新的理解与思考 赵多山 (甘肃省兰州市第五十七中学邮编 730070) 关键词:教育创新、创新、素质教育、战略竞争、人才战略 一、教育创新的背景及意义 教育创新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在教育领域进行的创新活动,它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资源以及教育条件的创新等,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当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日新月异,迫切需要高素质的、具有创造能力并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此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教育创新。如1989年美国提出的“2061计划”指出,科学技术是今后人类生活变化的中心,没有任何事情比进行科学、数学和技术教育改革更为迫切。日本在1996年7月提出的咨询报告《21世纪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出,应把在“轻松教育”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作为根本出发点,“轻松愉快”既是发展个性、自主学习的条件,也是提高孩子眼前生活质量的目的。为实现“轻松教育”,精选教学内容、精简课程应成为教育改革的当务之急,以发展个性及科学素质,适应国际化趋势。自80年代末开始,中国教育界掀起了声势浩大的素质教育热潮,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标志着中国教育正在经历着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的第三次教育创新。它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目的是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并明确“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深化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有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就必须在教育领域展开全方位的创新活动。 教育创新是遵循人的创造规律和人的创造素质的培养规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的教育。创新教育是知识经济的灵魂,21世纪教育改革的潮流。江泽民同志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浅谈如何进行创新教育 江西省萍乡市八一小学文娟 当今社会提倡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学校教育的主导。它不仅能够提高人才的素质,同时能够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从而推进科学文化向前发展,推动人类历史的进步。那么,如何卓有成效地推进与实施创新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提倡创新教育。中国数千年来的封建文化统治及其长期深厚的影响,造成我国尚未形成创新性人才生成的良好的观念氛围,尤其是明朝闭关锁国以来,“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进取创新意识偃旗息鼓,很多消极的处世哲学、处世观念充斥社会。到了近代,人作为一个个体的观念被忽略,这就导致了人的主观意识被淡漠,更何谈自我发展、自我创新?这些观念严重束缚了个体的个性发展和独创性的发挥。因此,扭转整个社会陈腐的观念,形成推崇创新,追求创新的观念氛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直接场所。因此就更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观念。如今的社会是信息的时代,知识达到爆炸性的发展,人们已不可能将在校学习所获得的有限知识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人生。学校教给学生一定知识,已不再是教学的唯一目标,甚至不是主要的目标,而是要通过知识的传授,使学生获取获得新知识的知识基点,掌握获取新知识的方法,并形成独立判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相信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创新潜能,只要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形成利于创新的民主氛围,因材施教,每个学生的创新潜能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学生时代潜能的拓展,对一个人的一生具有极奇重要的作用,使其在整个生命历程中能充分发展自身,激发全部潜能,提升个人生命的价值。 2.提供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教育创新制度 这些年来,我国教育一直处在“传授——接受”这一传统的教与模式下,这种教育制度环境,严重束缚了教育活动主体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要有效地推进创新教育,就必须实现教育制度创新,使学校成为自治约束、自我发展的创新主体,为创新教育的实施提供制度保证。首先,可以向发达国家看齐,改变对学校管得过宽、过死的状况,在招生、课程安排、教育评价、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方面给学校以充分的自主权。其次,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继续深化校长负责制。充分调动学校各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学校自主创新活力。再次,学校要开设各种类型的科目,尤其是能够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科目。总之,要落实和扩大学校的办学与管理自主权,深化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校的主体作用,自我约束,自我发展,为发展创造教育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制度保证。 3.传授知识与学生自主活动要紧密结合。 创新教育只有以知识教育为依托,为底蕴,才能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真正有水平的创新

鹤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鹤壁市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县级教学成果奖励等级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序号 编号 鹤壁市教育局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普通高中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7—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8—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09—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0—中小学教学研究 □11—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2—特殊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13—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区域活动创设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7—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8—幼儿发展评价 □09—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评价 □10—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价 □11—园本教研与教师专业化发展 □12—学前教育区域教研机制与教研网络建设 □13—面向家庭与社区的学前家庭教育指导 □14—公益性0-6岁早期教育服务模式探索 □15—中小学德育课程与教学(含义务教育阶段道德与法治、高中思想政治等) □16—综合实践活动(含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等) □17—语文教育

浅谈对创新教学的认识

浅谈对创新教学的认识 随着新世纪钟声的敲响,人类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毫无疑问,二十一世纪最需要的是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那么,作为人才的培养基地——学校,将怎样改革现有的教育,以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是迫在眉睫的大事。语文创新教育的施行,正是照应了这一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体现这一创新思想,无数的教育者早已在不断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就这一问题,下面谈谈我对创新教育的理解以及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的实际的运用。 创新教育思想在语文教学中,我认为理应表现为:以语文为载体,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我们对创新教育不能单看其结果是否有新意,而主要应看这个过程中是否是独立思考而所得,只要和本人前后的认识相比,对别人也许是旧的,对自己是新的,理所当然的应该肯定其创新。而非是某些人认为的那样,一定要提出一套全新的理论体系,方才算创新。例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不囿于老师和书本现成的结论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且持之有故,言之成理,这就是创新。学生是创新思维,老师是创新教育。“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是生活的真谛,又何尝不是语文教学中追求的境界。我们理应摒弃现有语文教学中枯燥僵化的教学模式,以及那些最具权威的所谓的标准化答案,应当张扬教学民主,这就需要我们善于营造创新教育的良好空间,作为教师,就是要努力营造良好的课堂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利和学习个性,挖掘学生的潜力,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给学生宽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寻找答案的机会和时间,给学生读自己想读的书,容许学生错误的存在。这样,才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我认为重点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致力于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是语文教改的明智之举。语文学科中听说读写的内容,存在着大量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因素,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的开始,是成功的起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下面三方面来展开。

关于教育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关于教育教学创新的几点思考 “创新”这个词在当下的各个文化领域中都是个热门的词,因为它,人们的生活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它改变着世界的发展方向。在我们教育的这条道路上,更是频频提到“创新”二字。祖国发展到今天,与我们日新月异的科技是离不开的,科技的发展来源于我们的科技人员的创新,而科技人员是高素质的人才,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绩,取决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而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大多数人都是与“不拘一格”的教育方式有关的。而身为祖国未来人才的“导师”——人民教师,在创新的这条教育道路上,任道重远。 在教师教育创新的道路上,创新这个词不再是局限于课本上的教研或是课堂上各种精美的课件制作教学与讲解,而是一场告别书本中心走进学生发展为本的革命。纵观中国几十年的教育历程,我们发现一些会读书的学生毕业了在社会上不一定发展得很好,而有些在学生时代调皮捣蛋的人出了社会反而成就更大。这说明了教育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教学,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发展学生的特长,释放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这个教育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我们在教学的这条道路上慢慢行走摸索出来! 还记得刚步入教师这个行列时,内心激动、惊喜还带些忐忑不安。刚接手就担任班主任职务,一下子措手不及。于是不管是教学还是班级日常管理,都跟随老教师学习模仿,可结果下来,发现那些措施根本不适应自己。自己几个晚上反复思考,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自己没有自己的教学管理理念,前辈们的做法都是他们自己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并带有自己的个人风格,我只能学习,不能全部照搬照用。确定好问题了,我开始制定自己管理风格。而首先,我所做

的就是了解自己班级里的孩子。小学中年段的孩子属于年纪不大不小的阶段,对任何事物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喜欢亲近,并爱和老师说学习、生活中的事。针对他们的特点,我放下老师的身段,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了解他们的需要并制定他们所能承受的班规。班规班纪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一个成功的班级体,都有一个严格的班规。但我的班规不是建立在自己一人制定的强制基础之上的,而是让学生自己给出意见,全班收集整理,最后筛选出他们同意的制度作为我们班级的班规。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制度是学生们心服口服的条款,一旦有学生违背,便有其他学生踊跃地跳出来加以指正,而那个犯错误的人也会立刻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这样的一种以己之规管己之言行的方法在我的教学管理中成绩效果显著,学生们明显说话做事有礼貌,班级风气正,学生们的学习氛围浓。更重要的是,学生们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了正确的是非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教育教育,除了教学生正确的人生思想价值观,最为主要的还在与教学生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文化。我们现在的教学手段很多,课件、电子白板,里面不仅仅有图片,还有声音、视频片段,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课堂上都会集中精力去听每一课,他们会开小差。所以作为一名教师,不能只是课堂技术的机械执行者,而必须是课堂实践的自觉反思者。所以如何保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就需要我们结合实际,就地取材,灵活机动,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一点我深有体会。 有一次晚上放学,我带着一些走读生向大门走去,途中经过校园主大道,路两旁的桂花树芳香四溢。走着走着,突然有学生跑到我面前说:“咦?老师,为什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龙兰 在高等教育中,大学基础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数学教育既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文化价值,特别是具有育人价值。数学的育人,主要是通过知识教养,思想教育,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使人整体地、有条理地、合乎逻辑地和系统地得到全面、持续的发展。 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是教授一定的高等基础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深化对客观世界中事物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理解,通晓研究客观世界的任何一种物质形态和它的运动形式的规律。具体地和抽象地认识数与形的存在,研究数形规律,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最基本的元素。人们只有对数与形有了基础的了解,才有可能认识任何事物。 在高等教育之前的基础教育中(在中国,即通常的学前教育、小学、中学教育和作为高等教育的预科教育的高中教育),教育者们认为,受过基础教育的社会成员需要的数学的基础被称为初等数学结构。其任务是把概念化了的初等数学知识系列,系统地传输、内化给受教育者,以期受教育者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具有相应的数与形的思维能力,数与形的初等知识,有进行初等的数与形的运算的基础能力。 高等教育中的大学基础数学教育,承接初等数学教育,在初等数学教育的基础上,延伸拓展关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知识。一是升华和促进受教育者数理逻辑的观察、思维和判断等等智力因素的发展;二是延伸拓展受教育者的数学知识面,在新的层面上,为在各种专业知识体系中的数学运用,为各专业能力(哲学、数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三是进一步从各种数学模型的形式和应用中享受到数学美。 大学基础数学学科主要包含:解析几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线性代数,研究如何解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问题;微积分,研究变速运动及曲边形的求积问题,作为微积分的延伸,还包括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研究随机现象,依据数据进行推理。所有这些学科的教学过程构成了大学基础数学教育知识结构部分。 一、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人类的创造活动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人类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了崭新的水平。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创新能力将是21世纪人才的根本特征,而创新能力的源泉乃是拥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新时期高等教育肩负的重要使命。大学基础数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承担着创新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任务。创新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教育,其目的是全面协调地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创新能力一般包括创新的情感动力、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的行为能力。 创新的情感动力,是创新活动的发动机,是驱动创新活动的力量,它包括创新的动机,创新欲望,创新的认知能力,涉及注意、感知、记忆、想象和思维等。其中创造性思维是核心内容。创新的行为能力,是由创新活动的各种外显行为和技能组成的,其中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是关键因素。创造活动所需要的这些情感的、认知的和意志的诸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创新素质的整体。发展创新素质的教育,就是通过多种的方法和措施,发展学生的创新情感和欲望以及创新的认知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所需要的意志品质。 1.创新情感、欲望和动机的激发 创新的欲望是驱动创新的力量源泉,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创新情感、欲望、动机的激发表现为以下几点:

浅谈创新教育

浅谈创新教育 摘要:随着我国逐渐走向国际化,加入世贸组织、申奥成功、奥运成功举办等在我国发生的一系列国际盛事,再加上我国经济在全球性金融危机背景下良好的表现以及处理国际事务上处处表现出的大国风范,英语作为交流的最重要渠道在其中的作用不言而喻,因此近年来全国上下掀起一阵又一阵学英语的热潮。那么轰轰烈烈之后我们看到了什么呢?目前,一种新的教育实践,正在涌动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浪潮。这种新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和教育实践,就是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呼之而出的创新教育。有智者说:“只有创新,才能生存,只有创新,明天才会更美好。”显而易见,创新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常青树。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育;交际教学法;创新教育 从2010年9月起,笔者所在的学校对全校非英语专业的大一新生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英语口语封闭式强化训练,学校在英语教学方面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用“疯狂英语”来形容毫不为过。然而此项改革对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所产生 的的影响,大家见仁见智吧。 一、大学英语教育现存问题 本人担任了几年的大学非英语专业的教学工作,出于职业的敏感,我不得不说目前大学非英语专业教学正在陷入一种教学窘境:普遍存在高投入,低产出现象。如果说中学时代还有高考这一指挥棒“赶鸭子上架的话”,大学英语也同样还有更多的“考海”等待着学生往里跳。可是,大学阶段学生对英语的厌学情绪显然已成为老师的心病。诸多调查表明,并非大学英语教师课讲得不生动或课堂信息量不够大,实际上大学英语教师讲课的模式、内容和与学生互动诸环节均能获得好评。而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关键原因是,学生普遍认为,大学英语课程中,教与学的目的相互脱节了。可是我们的不少学生刚进大学校门就信誓旦旦地扬言,要在CET、BEC、TOEFL、GRE等考试中杀出一条血路,于是案头堆满了各种应试指南、考试技巧、“攻克难关”及各个等级的词汇表,要么就是形形色色的模拟练习册。各种考试培训中心也应运而生,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凡有此决心和恒心者,考试能得高分者甚众。可是其应用能力提高的程度却远远低于考分提高的程度。因此,我国英语教育的改革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各种呼声提出的问题 是:英语教育在多大程度上是值得的? 二、交际教学法的不足 再从外语教学法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大学英语教育。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

16育人工作创新成果

16育人工作创新成果

育人工作创新成果 利民联区:高海燕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本着教书育人的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抱着让每一个学生都各尽所能,成为有用之才的目标,坚持工作,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也总结出了自己的一些有创新性的育人工作成果,现做一下总结: 首先,打铁必须自身硬,我时刻让自己的思想、理念紧跟教学潮流,我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学科教育知识、教学策略知识等方面不断学习,熟悉所教教材每个版本的基本内容,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还加强业务进修和广泛的学习,在学习交流上积极发言和沟通,课余时间阅读一些与教学相关的书籍,跟踪学科学术动态,了解新观点,掌握新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站在学科的前沿,保证能够更好的教书育人。 在做好自身的学习和提高的同时,我也在教育学生的实践方面也总结了一些创新成果。 1.要做好学生教育,首先得转变学生的思想。培养学生有感恩之心,感恩父母,感恩老师,让孩子怀着感恩之心,明白父母的不易,在外的辛苦打拼就是为了让孩子能有一个好的学习条件,让他们能够成才,明白老师的良苦用心;还要转变自己的学习态度,由我得学习转到我要学习,让孩子明白自己能够坐到学校学习的不易,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全心投入到学习中去,坚定“我要学习”的信念。只有转变了学生的思想,才能让他们放下思想的包袱,全身心的投入

到学习中去,让学生的学习能够在思想上产生质的变化。 2.在平时的教学生活中,必须让孩子养成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老师需要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过程的把控。首先让孩子知道课前预习的重要性,这样可以提前对要学习的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和认知,不至于老师授课的时候措手不及,难以对知识进行接受和消化,而我在平时授课的时候,也会在课堂上放手,把课堂三分之二的时间交给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同伴互助”这三分之二的自主求知时间,学生可以在预习之后充分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只在关键知识点进行必要的点拨,解惑答疑。这样,教师就培养了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而满堂灌。在课后,还要让学生巩固学习成果,这时候就要课后练习了,但是课后练习不需要题海战术,老师要选取一些有代表性、易错的题目让学生练习,保证他们的知识能够学以致用。这样,课前、课中、课后就会形成一个闭环,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成才。 3.注意孩子的心理活动,加强心理辅导。首先是自我意识的教育,如让学生自我介绍“我最喜欢....”、“我害怕....”、“我学的最好的是....”、“我学不好是因为....”让学生打开心扉,不断地认识自己,在认识和反省自己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其次是情绪辅导,引导他们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教给他们控制和调节情绪的手段,如沮丧、忧郁时可以通过交谈、读书、游戏等方法转移。因为初中的孩子正处于青春期,这样的做法可以让他们平稳地度过过这段时期,安心学习;最后还要给学生灌输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

浅谈当今教育创新能力不足及解决 曹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当今时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不再是衡量人才的唯一标准,更重要的是是否具有迅速学习掌握知识的本领和进行创新的能力。创新人才的培养要通过实施创新教育来实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目前,我国已开始重视创新教育,但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还未进入规范化阶段,教育观念、教师的创新素质、创新教育投资、创新教育教学基本环节的管理制度保障、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创新教育成效等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影响了创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一、当前创新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应试教育下形成的学生创新意识的障碍 1.思维定势。应试教育下,为了追求高分数,大量的习题练习,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以前的经验越有效,思维定势也越强烈。这种习惯性精神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是一个很大的障碍。它常常使人表现出精神的惰性、呆板性,这对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则往往会成一种障碍,从而限制人的创造性思考。 2.从众心理。应试教育下,追求统一标准答案,扼杀了学

生的奇思妙想,加重了学生的从众心理。 3.信息饱和。信息饱和的最突出表现是提不出问题,发现不了问题。原因就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应试教育”是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考什么学什么,即便是考试科目也只是围绕“考试说明”转,一切为了争取高分。 4.学生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从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好奇心强,但创新意识贫乏;思维敏捷,但缺少创新思维方法;具有一定的创新想法,但缺乏创新技能;有创新的热情,但创新精神不佳。因此尚需要进一步激发其自主创新教育的意识。 (二)由于深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相当一部分教师创新意识不强,创新素质偏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束缚着学生的创新潜能开发。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手段还比较落后、僵化,学生以接受性学习为主,学校教育严重忽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苍白无力。 (三)保障教学的基本环节的创新教育的制度体系缺乏 教学的基本环节包括教学内容的确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选择,课堂教学的组织等。从目前高校的教学基本环节的实际情况看,教学内容陈旧,缺乏激起学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新意;教学方法落后现象严重,大多数的课堂教学仍存在教师一言堂的现象,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方式的培养与训练。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的钝化,思想活跃度的窒息,致使学生缺少

关于教学创新的名言

关于教学创新的名言 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下面是关于教学创新的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1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江 2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陶行之 3 人才进行工作,而天才进行创造。-舒曼《论音乐与音乐家》 4 致富的秘诀,在于大胆创新、眼光独到八个大字。陈玉书 5 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陶行知 6 同是不满于现状,但打破现状的手段却不同:一是革新,一是复古。鲁迅 7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如果能够打破常规,完全自由进行创作,其成绩往往会是惊人的。卓别林 8 非经自己努力所得的创新,就不是真正的创新。松下幸之助

9 人类的进化,科技的进步无不需要创新,社会要进步,必须要有创新,下面一些关于创新的名言,让我们一起欣赏! 10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江 11 距离已经消失,要么创新,要么死亡。托马斯彼得斯 12 不断变革创新,就会充满青春活力;否则,就可能会变得僵化。歌德 13 对新的对象必须创出全新的概念。柏格森 14 在创造家的事业中,每一步都要三思而后行,而不是盲目地瞎碰。米丘林 15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因为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 16 能正确地提出问题就是迈出了创新的第一步。李政道 17 企业的成败在于能否创新,尤其是当前新旧体制转换阶段,在企业特殊困难时期,更需要有这种精神。黄汉清 18 保守是舒服的产物。高尔基 19 人类的创新之举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便把已有的形式视为神圣的遗产。蒙森 20 创新是科学房屋的生命力。阿西莫夫 21 我们的科学史,只写某人某人取得成功,在成功者

教育创新论文

初中思品教育创新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摆在政治教学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知识经济爆发的时代,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学技术的竞争依靠人才的力量,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模式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题。下面是我对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和完善教学模式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 一、创新教育的关键是课堂教学改革 1.传统教学方法是重传授,轻培养;重灌输,轻启发。让学生感到政治课枯燥无味,从而不愿学习。改变这一状况的有效办法,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处于主动的学习状态。兴趣是创造的动力、成功的先导。兴趣是创新的启动器,也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会产生注意力、思考力、想象力,会吸引你身心愉快地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主动积极地去追求、探索、想象和创造。教师在课堂中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这对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2.教师要进行启迪和引导,这只靠讲理论是无法做到的,要敢于突破课堂的束缚,努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并经常开展社会活动,让学生从社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发挥他们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活跃,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对知识的掌握。教师把教的内容从基础知识转变为学习方法,这大大减少了学生的学习依赖性,让学生形成多提问多思考,勇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3.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兴趣和启发思维,强调的是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思维是能力的核心,启发思维是政治教学中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而提高学生素质关键的一步。因此在政治课中创设问题情境,能使学生认知的动力系统和智力系统处于兴奋状态,使学生的认识活

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成果评价的五个主要发现

深入分析优秀教育创新成果,整体把握中国基础教育创新成果的发展水平,引导教育创新成果质量提升的方向。 【主要发现1】成果总体上教育理念先进,解决方案与理念的一致性良好,能够反映我国教育改革的成绩和发展方向。在“价值理念的前瞻性”方面,企业界与教育界相比具有一定优势;在“解决方案与价值理念具有一致性”方面教育界表现更好。总体上讲,企业届在教育创新方面表现出新活力,与教育界形成优势互补。公益界的成果数量少,质量普遍较高。 【主要发现2】大多数成果专业品质高、操作性强,具有可复制、可推广的特征,为解决教育实践问题提供了众多的解决方案。成果专业品质的提升需要进一步规范研发程序,加强科学论证和实践检验;进一步增强成果更新迭代意识,形成成果自我优化、不断提升的机制。 【主要发现3】总体看,成果对实证研究不够重视:缺少实践案例或者对实践案例的描述不清晰,缺乏通过证据说明成果有效性的意识,未能充分利用实践反馈进行成果改进与优化。教育界成果在“提供完整的实践案例”和“借助证据说明成果使用效果”方面明显优于企业界,在“基于实践案例进行成果优化”方面教育界和企业界均表现欠佳。 对全面提升教育创新成果水平的重要启示:要充分认识到教育过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对人的成长过程要有敬畏之心,因此任何一项教育“产品”的研发都应该增强证据意识;充分发挥实践案例对于成果研发、

优化、推广、应用的作用,增强采集案例的丰富性和案例实施记录的准确性,并依据成果应用过程的反馈进行及时改进。 【主要发现4】成果普遍缺乏“明确的标准规则”,教育界与企业界在这一方面均表现不佳,尤其是缺乏评估“产品”效果的“质量标准”。教育创新成果的研发与提炼应进一步强化对“标准规则”重要性的认识,细化、深化“标准规则”,推动教育创新成果的标准化建设,大力提升教育创新成果的专业品质,促进教育创新成果更好的复制、推广。 【主要发现5】地方政府和学校已经具有购买教育“产品”的意识,多数用户认为教育“产品”收费标准适中,但购买行为尚不普遍,成果的推广应用存在困难。主要原因有:由于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尚未建立,购买第三方服务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且程序复杂、专项经费投入缺乏、教育产品质量评估标准和准入机制很不成熟等,这些是制约教育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障碍。

成果创新点

附件2 陕西省第十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 选 申报表 成果名称 成果完成者 所在单位 推荐单位名称及盖章 推荐时间年月日

陕西省教育厅制 成果持有者承诺书 在申报成果奖过程中,本人自愿做出如下承诺: 对填写的各项内容负责,成果申报材料真实、可靠,不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未弄虚作假、未剽窃他人成果。 成果持有者签字: 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年月日

一、成果类别 (一)在下列所属基础教育阶段、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1—学前教育 □2—小学教育 □3—初中教育 □4—高中阶段教育 □5—特殊教育 □6—其他,如成果内容涉及上述两个及以上阶段或领域,或涉及基础教育与其他教育的衔接等 (二)在下列所属改革与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 □01—幼儿园保育教育 □02—幼儿园环境创设与资源利用 □03—幼儿园教育评价 □04—幼儿园教学研究与指导 □05—幼儿家庭教育指导 □06—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07—中小学课程开发与实施 □08—中小学教学方式、组织形式改革 □09—中小学教学评价改革 □10—中小学教育技术教学应用与资源建设 □11—中小学教学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12—中小学教育教学综合改革 □13—特殊教育改革研究 □14—其它 (三)在下列所属学科或具体的实践探索领域中打“√”(限选一项)□01—幼儿发展观察分析与指导 □02—幼儿学习与发展领域研究与实践 □03—幼儿园教育活动适宜性与有效性研究 □04—幼儿园一日生活组织与指导 □05—幼儿游戏研究与实践 □06—幼儿园保育教育综合改革 □07—活动区玩具教具材料与幼儿发展的适宜性 □08—幼儿园社区教育资源的研究与利用 □09—幼儿发展评价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

浅谈如何创新教育理念 太白县黄凤山小学小镌 【摘要】: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创新型的人才培养,关键在于教育,而促使教育创新的动力,一方面在于教育机制,另一方面在于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影响教育创新的因素是什么?又有那些教育理念创新的策略。主席同志强调:“发展的希望在创新,创新的希望在青年”那么教育的希望就在于学生。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素质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希望和未来,而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一个没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是很难培养出高素质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中国教育的创新,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反思现在我们的教育教学:教师在课堂的表现是过度的“有为”,学生被动的接受,始终充当配角,锻炼的机会无从谈起。特别是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就喜欢听老师讲,如果老师少讲或不讲,要求学生自己看,那么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大大降低;至于研究性学习,主动探究知识,验证教科书中的学科理论的学生那就更少了;学生愈到高年级,上课主动交流个人学习收获的学生就愈少,主动和老师探讨、研究问题的就学生更是少之又少;还有些老师,唯恐学生理解不到位,更怕学生交流两费时间,就将讲台当做自己施展才华的主阵地,一讲到底,使学生完全失去了课堂主人的重要角色,长此以往,迫使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良好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自主完善自我等优良品质。……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涉及到教育教学的

指导思想和教育教学理念的创新,也需要我们共同来探究教育创新的策略。 【关键词】:教育理念创新策略 一、路漫漫而修道远,荆棘裹足亦为艰。 1、教师承载负荷超重。 很多老师,每周上课二十多节课,每天都感觉疲惫不堪。这样教师自身的学习时间太少,如果本人主观能动性没有充分发挥,缺少钻研,缺少思考,没有对教育有真正的感悟,没有点燃教育创新的火花,没有潜心教育创新的实践,那么自身素质很难有真正的提高,谈何去创造、去创新?再加上授课时教师的“任务意识”太强,按照事先预定的教学设计和方案来组织教学,强调环环相扣,教学成了表演“教案剧”。教师心中只有教学任务这一中心,很少关注课堂情景,缺乏课程的共生意识,缺乏对课堂上学生行为中课程资源的关注。机械地灌输是政治课的传统教法,课堂教学过程一直都在遵循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讲授新容、练习巩固、布置作业等环节,而且这些课堂教学的“流程”成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的“刚性”指标。一成不变、固定的、僵化的模式,是不可能构建一个生动活泼的、富有创意的课堂的。 2、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作用。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弊端限制了人们的独立性和创造性。我国的传统文化倡导的敛、反对扬个性的消极影响是根源,并且影响着每一个孩子的家长和我们的老师,学生从小就有的那种求知欲望一点一点地被扼杀了,造成了人们缺少批判精神和批判意识。直至今日,教师仍

科技教育方案科技辅导员创新成果

科技教育方案科技辅导 员创新成果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科技教育活动方案 剑阁县西庙小学校敬太兵 一、活动名称: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 二、活动的背景: 对于孩子来说,喜欢小动物之情是与生俱来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就以《动物》为专题展开了学习。三年级学生虽才接触科学这门学科,但他们对未知动物世界的奥秘充满了兴趣,为更好地利用孩子们的这种求知兴趣对小动物进行研究,特设计这一活动方案。 本活动方案立足于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目标确定,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以此让学生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三、活动目标 (一)科学目标 1、了解不同环境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 2、仔细观察这些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 3、做好调查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总结。 (二)科学探究 1、知道一些常见小动物的名称,能找出小动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对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3、正确认识人类和小动物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以寻找校园里的小动物的活动来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并让学生在活动中明白要爱护小动物,珍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2、会运用细节观察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活动规则的制定、小组合作探究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初步认识人与自然如何和谐相处的关系。 四、活动计划 1、活动时间:2015年9月21日——2015年9月28日 2、参加人员:三年级全体学生 3、活动内容 (1)志趣相投的小朋友(每四人)成立活动小组; (2)制定《在校园里寻找小动物》的活动计划,包含活动时间、活动地点的安排、小组人员的分工、观察记录表的制作以及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等; (3)整理已有的对小动物的经验和知识,提出寻找小动物中可能碰到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 (4)小组内就调查记录进行分析、整理,小组内总结并汇报成果; (5)明确在寻找小动物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4、活动方式 (1)小组成员在校园各处寻找小动物; (2)向老师、家长、同学咨询有关寻找小动物碰到的问题,能上网查询相关资料; (3)实地观察、记录;

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创新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党建工作绩效管理创新成果经验交流材料 集团公司党委王安民书记曾多次提出:“党委工作和行政工作一样,都有绩效,而且党委工作的绩效是双重的,不仅体现在党建工作本身,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上。”作为社区这一基层单位,如何成功导入绩效管理,把党委工作绩效管理评价体系落实到社区管理和服务的方方面面,以满足居民的最大需求,解除企业后顾之忧。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扎实开展了相关工作: 一、抓管理,建机制,严考核,重落实。 二、抓功能,强服务,提水平,促和谐。 在引深党建工作绩效管理的同时社区紧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着重在完善和提高社区水平上作文章、下功夫。一是五抓综合服务一段,总之通过抓功能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全面提升了社区综合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推动了和谐社区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 三、抓带头,作表率,树先锋,保稳定。 基层党组织和离退休老党员、老干部在社区是一支庞大的队伍,如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共产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广大党员都参与社区建设中来,发挥余热,并时处处走在前列,做好群众的表率。多年来,我们坚持引导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先后开展了系列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面面旗帜飘社区”主题活动,扩大党在社区工作覆盖面,提高了党的社会影响力,增强了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使党员的模

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通过开展“一定二建三亮四创一达标”党建活动,调动了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构建和谐社区奠定了基础;通过离退休党员义务巡逻队作用的发挥,确保了一方平安,诠释了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涵,展示了离退休共产党员的崇高风尚。通过党员奉献日活动的开展,有效制止了社区内的一些不良风气,社区环境得到很大改观;通过“党员示范楼道”、“党员联系岗”活动的开展,不仅为居民排忧解难,而且为矿上解除了后顾之忧,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党员的形象,得到了居民的认可。 通过这些活动和典型示范作用调动更多的居民和党员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促进了社区和谐稳定发展。 特别是进入2011年我们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实施“先锋工程”,在社区设立了“梁桂英民事调解会客室”,在创业小区设立了“牛反生义工服务站”,会客室和服务站已分别挂牌成立,会客室已成功调解了创新小区房屋产权纠纷一事,服务站开展了“”,为维护社区的和谐稳定发挥了他们的余热,受到居民的好评。 四、抓融合,创特色,讲文明,树新风。 社区作为企业文明形象的一个“窗口”直接影响到企业的荣誉,为了提升社区文明程度和社区居民文明素养,我们始终坚持从小抓起,从细处做起。首先,把文明行为建塑的重点放在青少年群体上,充分发挥社区内“五老”队伍的积极性,成立了社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对社区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青少年教育上实现了学

浅谈教育管理的创新

浅谈教育管理的创新 【摘要】在从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解决以往高校教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分析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引入ISO9000 质量体系,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标准化;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平台建设,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充分发挥工会在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作用,实现高校教育管理的民主化;建立末位淘汰制,促进高校教育管理的制度化。 【关键词】教育管理平台教育管理质量高校创新教育管理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教育较快、较好地发展。教育发展及其面临的形势有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教育管理也需要适时进行相应的创新,才能更好地为教育服务,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如此。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和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都对已有的高校教育管理带来了挑战,迫切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进行一些必要的创新,以使高校教育管理更加适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能促进高等教育的发展。本文试从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出发,对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力图提出一些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途径和措施。

一、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必要性 1.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校发展面临形势的需要。当前高校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从大的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程度越来越高,高等教育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都既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又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许多国家和地区高校展开了大学生录取竞争,要面对这种挑战,必须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同时,世界各国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为了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而实现好和完成好这些重大战略任务,需要高等教育提供人才支持,这就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挑战。 2.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使高校更好地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自身发展的需要。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往高校教育管理越来越难以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扩招使得高等教育大众化程度不断提高,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越来越多,这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但在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随着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教职工和学生数量的大量增加,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管理却没有跟上,使得高校教育管理滞后于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速度,这对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提出了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