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②: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是否需主张对外股权转让合同无效?

【实务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时,是否需要主张转让股东对外

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无效或者撤销该合同?

【法官解答】

优先购买权是法律规定的当有限责任公司股权发生对外转让法律事实时,公司其他股东有第一顺位的购买权,该顺位的购买权是法律规定的股东享有的特殊权利,股东可以决定行使,也可以放弃行使。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存在及行使或者放弃权利的行使,不排除后一顺位购买权的存在及有效性。对优先顺位权利的保护,支持第一顺位的权利人实现权利,无需取消下一个顺位权利关系。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他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通过合同建立的是一种债权关系,债权具有相对性,对合同之外的人没有约束力,故该股权转让合同内容对公司其他股东没有约束力,该股权转让合同的存在及效力如何,不影响公司其他股东依据《公司法》享有的法定优先权。

【公司法解释(四)相关条文】

第二十一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未就其股权转让事项征求其他股东意见,或者以欺诈、恶意串通等手段,损害其他股东优先购买权,其他股东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该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但其他股东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同等条件之日起三十日内没有主张,或者自股权变更登记之日起超过一年的除外。

前款规定的其他股东仅提出确认股权转让合同及股权变动效力等请求,未同时主张按照同等条件购买转让股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其他股东非因自身原因导致无法行使优先购买权,请求损害赔偿的除外。

股东以外的股权受让人,因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而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可以依法请求转让股东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问题解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的法律事实发生后,公司其他股东主张购买,由此引发纠纷。在大多数案件中,转让股权的原股东、受让了股权的新股东、主张购买股权的公司其他股东,三方当事人表现为两方阵营,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主张购买股权的公司其他股东为一方,主张撤销交易并由其购买股权;而转让股权的原股东与受让了股权的新股东为相对一方阵营,主张维持已经发生的交易。

第二种,主张购买股权的公司其他股东和转让股权的原股东为一方阵营,其诉讼目的是一致的,主张撤销交易;而受让了股权的新股东为另一方,主张维持交易。发生此种情形,大部分是由于转让股权的原股东转让股权后又有反悔的倾向,故与公司其他股东联手,以《公司法》及《合同法》为依据,主张股权转让合同无效、撤销股权转让合同、股权转让合同未成立等,追求消除股权交易的结果。第三种,公司其他股东主张购买,诉讼的相对方主要是受让了股权的新股东一方,转让股权的原股东对股权转让给谁没有要求,对诉讼没有观点,对股权转让给谁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能达到转让股权的目的即可。

在这类纠纷中,公司其他股东主张撤销已经发生的股权转让交易并由其购买,经常使用的理由一般有以下几个:一个是主张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他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无效,另一个是主张撤销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他人签订的股权转让合同,还有一个是主张股权转让合同未履行通知程序而未成立、未生效等。

优先权在实现权利顺位上的效力,强于一般民事权利,故在遇到优先权的场合,应当首先保证享有优先权利的民事主体实现权利。《公司法》规定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也是一种优先权,在公司股东对公司以外的人转让股权时,公司其他股东享有先买权。先买权是在股权出卖时股东享有的一种购买顺位上的权利,该顺位是法律规定的,按照《公司法》第七十一条的规定,公司章程是可以取消该先买权的,如果公司章程没有关于取消优先权的特殊规定时,股东之间应当依法相互保障该权利的行使。

对优先顺位权利的保护,支持第一顺位的权利人实现权利,无需取消下一个顺位权利关系,放在其他场合就容易理解了,例如,承租人主张购买租赁房屋的,不需要主张房屋所有人与他人订立的房屋买卖合同无效,消灭他人之间的买卖合同关系。动产担保的留置权和质押权同时存在时,《物权法》规定留置权人优先受

偿。很明显,留置权人要实现权利,无需主张质权不成立或者无效,不需要取消质权法律关系或者取消质权。

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他人签订股权转让合同,通过合同建立的是一种债权关系,债权有相对性,对合同之外的人没有约束,故该股权转让合同内容对公司其他股东没有约束力,该股权转让合同的存在及效力如何,不影响公司其他股东依据《公司法》享有的法定优先权。

【案例评析】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是否可以与转让股东协商重新确定股权转

让条件?

原告:乙

被告:甲、丙、丁

诉讼请求:请求认定甲与丙、丁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

A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甲、乙分别持有该公司60%、40%股权,甲任法定

代表人。2008年后,甲与乙就A公司的经营经常发生意见冲突。2011年8月,乙以合同纠纷为由将甲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甲于判决生效之日起十日内向乙

支付欠款463623元、利息103357.96元。乙依据前述判决申请强制执行,申请

查封了甲拥有的房屋。

此后,甲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解散A公司。在协商的过程中,丙、丁(该二人曾

为A公司股东)欲受让A公司全部股权,提出以150万元的价格收购该公司无形

资产(指营业执照和资质),在办理印章等移交手续前产生的债权债务及相关法律

责任由甲、乙享有和承担,之后由丙、丁享有和承担;并表示先支付60万元受

让甲持有的40%股权,但因A公司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为手续便利工商信息

上暂按6%转股,甲在收到该款后用于归还对乙的欠款,乙撤回对甲房屋的查封

申请,等等。三方在2013年七、八月间经过多次协商,并且甲也撤回了解散A

公司的起诉,但是,各方当事人最终未能达成协议。

2013年9月,丙、丁与甲达成意向,按照A公司注册资本金的标准,由丙、丁

以每股1∶1的价格分别受让甲持有的A公司3%股权。当月27日,甲向乙寄送《关于股权转让的通知函》,询问乙是否同意甲向丙、丁转让股权,是否需要以

前述价格行使优先购买权。次月24日,乙向甲发出《关于股权转让通知函的回复》载明,2007年10月28日,甲、乙、丙、丁四位原A公司股东曾协商达成

以10万元(无形资产100万元、固定资产折价50万元)的价格将A公司的全部

股权转让给丙、丁二人的决议,现却以虚假不实的注册资本1000万元的1∶1

价格转让甲名下6%股权,存在严重的虚构事实之嫌。如果甲擅自处置甲的股权,

由此产生的一切法律责任由甲承担。

2013年11月7日,甲向乙发出《关于股权转让相关事宜的回复函》,表示乙的

意见没有事实依据,其与丙、丁达成的股权转让意向不违反法律规定,并再次询

问乙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如愿意以同等价格受让6%股权,则在收函后七日内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并履行相关义务,否则,视为同意甲转让股权并放弃优先购买权。后乙未再答复。2013年11月18日,甲分别与丙、丁签订《股权转让协议》,

约定丙、丁各以30万元的价格受让甲3%的A公司股权,转让款于该协议签订

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支付,甲应对A公司及丙、丁办理相关审批、变更登记等

法律手续提供必要的协作和配合,于收到股权转让款当日协助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当日,丙、丁分别将30万元支付至甲银行账户。随后,甲用该款偿还了对乙的

付款义务,人民法院解除了对甲房屋的查封措施。

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认定甲与丙、丁签订的股权转让协议无效。其主要

理由为,甲、乙、丙、丁曾经就转让A公司股权有过协商,整体转让价格才150万,而甲将其持有的A公司6%的股权分别转让给丙和丁各3%,转让价款就确定为60万元,甲和丙、丁恶意串通,故意将股权转让价格确定得虚高,以此达

到阻止乙购买权的目的。甲与丙、丁的股权转让侵害了乙的优先购买权,存在恶

意串通行为,属于无效合同。丙、丁原本就是A公司的股东,后来因各方意见

分歧过大,无法继续合作等原因退出公司。现以这种方式又重新进入公司,违背

了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侵犯了乙的股东权利。

甲及丙、丁的抗辩理由主要是,甲向丙、丁转让股权时已经向乙履行了告知义务,

安排等待乙是否购买股权的时间已经超过一个月,乙未提出购买的明确意见,股

权转让程序符合《公司法》的规定。甲为A公司持股60%股份的大股东,A公

司只有两个股东,甲对外转让股权时不需要征求乙的同意,甲已经询问过乙是否

行使优先购买权,未侵犯乙的优先购买权。甲、乙、丙、丁协商购买A公司全

部股权时,提出以150万元的价格收购的是A公司的无形资产(指营业执照和资质),对股权转让价格并未达成协议。甲对乙欠有债务,乙的真正目的是希望甲

以股抵债,其将A公司的股权全部占有,将A公司变更为其个人独资公司。

该案中,A公司为有限责任公司,案涉股权转让发生前A公司仅有两个股东,当甲拟将股权转让给丙、丁时向乙寄送了《关于股权转让的通知函》,乙在回复时

认为转让价格不实,但未提出明确购买的意向,当甲根据《公司法》第七十一条

的规定,再次询问乙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时,超过30日乙仍未主张购买,在此

情形下,甲向股东以外的他人丙、丁转让A公司股权的行为,符合法律规定。

丙和丁曾经与甲、乙协商过收购A公司全部股权的事宜,但是,各方当事人最

终并未达成协议,协商谈判阶段也没有明确的股权收购价格。乙提出的150万

元价格,是指公司无形资产(指营业执照和资质),并非A公司的全部股权价格。A公司注册资金1000万元,股权价值虽然与注册资本金不完全对应,但注册资

本金对判断股权价格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乙主张甲与丙、丁的股权转让价格虚高,甲与丙、丁之间的股权转让为恶意串通,应提出合理怀疑的证据支持其观点,

否则,其主张很难成立。

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法官详解公司法解释四疑难问题③:股权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可否放弃转让?

实务问题】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公司其他股东主张购买的,转让股东是否可以放弃转让?

【法官解答】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履行征询公司其他股东是否同意转让及是否行使优先购买权后,公司其他股东主张购买的,转让股东可以放弃转让行为。在法律未作出明确的限制性规定之前,股东财产所有权受到保护,股东依法享有对自己财产的自由处分权。

【公司法解释(四)相关条文】

第二十条有限责任公司的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又不同意转让股权的,对其他股东优先购买的主张,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其他股东主张转让股东赔偿其损失合理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问题解析】

《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股东对外转让股权的程序,使股权转让变为多方民事主体共同参与的事件,并非简单的仅涉及合同双方民事主体的局面。在股权转让合同签订过程中,转让股东需要征询公司其他股东是否同意对外转让、通知公司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在其完成通知后,如果公司多数股东不同意对外转让并主张购买,或者个别公司其他股东主张行使优先购买权的,其是否可以改变想法,放弃转让股权?

在这种场合,准备购买股权的股东可能会认为转让股东已经发出了要约,其承诺后合同即应成立;而转让股东可能会认为,我履行的是征询程序,未与转让股东正式签订合同,不应当承担任何责任。对此,《公司法》没有作出明细规定,实务中该类问题引起的纠纷也时有发生。在股东发出转让征询意见,但与公司其他股东未签订合同的情况下,转让股东是否可以放弃转让,学术界和实务界存有争议,大概有两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主张不可以放弃转让。

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股东的优先购买权为形成权。形成权为以自己的行为使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发生变动的权利。对于公司股东来说,基于《公司法》的规定,只要股东向其征求意见,其承诺购买的,其他股东即可以自己的意思形成以同等条件为内容的契约,无需转让方的承诺,无需再与转让方重新签订合同。为此,转让方也不得放弃转让,必须将股权按其与第三人约定的条件转让给主张购买的股东。

第二观点,主张可以放弃转让。这种观点主要认为:

首先,《公司法》第七十一条规定的征求同意程序和股东的优先购买权,是股东对外转让股权时的诚信义务,其目的是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出发,为保障公司内部人员的紧密关系,阻止留守在公司的其他股东不同意的新人加入公司,因此,安排转让股东询问公司其他股东是否同意转让给股东以外他人的程序。

其次,在大部分留守在公司的其他股东均同意新人进入公司的情况下,给个别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机会,一方面是照顾公司其他股东的个人利益,给公司其他股东更多的惠顾。另一方面仍然是针对封闭型公司的安排,在未能争取到多数人不同意对外转让的结果后,个别股东仍然可以行使优先购买权的方式阻止新人进入公司。如果转让股东放弃转让,阻却新人进入公司的目的已经实现了,没必要再附加给转让股东其他义务,强迫其继续转让。

再次,征求意见程序及公司其他股东行使优先购买权,是针对公司全体股东的,如果经通知后,公司有两位以上的多名股东均明确主张购买的,受让股权的当事人及各当事人受让股权份额等有可能需要重新安排,转让股东与股东以外的他人之间的股权转让合同不能简单的替代多人股东主张受让股权的合同,股东与股东以外他人之间的一对一的股权转让合同,不能当然在多个受让股东与转让股东之间成立并生效。《公司法》司法解释该规定显然采用了可以放弃转让的观点。对转让股东可以放弃转让的观点,持批评意见的观点认为,如果允许放弃转让,优先购买权可能会沦为形同虚设的局面,转让股东有可能在放弃转让后又提高价

格与股东以外的他人重新签订合同,使公司其他股东很难买到股权。这种情况可能是存在的,但与此相比,财产所有人的自由处分权更应当受到尊重。当然,如果公司章程对股东转让股权问题有特殊规定的,应当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执行,公司章程对公司全体股东有约束力。

【“法信”平台相关案例】

1.转让股东撤销对外转让股权时,不得损害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其他股东的合法

权益——楼国君诉方樟荣、毛协财、王忠明、陈溪强、王芳满、张铨兴、徐玉梅、吴广灯

股权转让纠纷案

本案要旨:股东对外转让股权,其他股东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购买权。转让股东虽然合法持有股权,但其不能滥用权利,转让股东撤销对外转让股权时,不得损害享有优先购买权的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案号:(2011)民提字第113号

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

来源:《最高人民法院商事审判指导案例7·公司与金融卷》,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编,中国法制出版社2013年出版

2.股权转让股东在其他股东主张优先购买后有权解除与第三人的股权转让协议,其他股东不能再行使优先购买权——周祝勇与张鹰、阎星华股权转让纠纷案

本案要旨:根据股东意思自治和股权转让自由的原则,股权持有人享有自由处分其股权的权利。股权持有人解除其与第三人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是转让股东自由意志的体现。其他股东因转让股东放弃转让股权的行为而丧失主张股东优先购买权的前提,不得行使优先购买权。

案号:(2013)宁商申字第7号

审理法院: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法信平台精选

最高法解读“公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②: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的法定情形

第五条(决议不成立)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当事人主张决议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

(一)公司未召开会议的,但依据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规定可以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

(二)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的;

(三)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

(四)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的;

(五)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

条文主旨

本条是对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事由的规定。

要点提示

《公司法》第22条第1款、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无效。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

就瑕疵决议的救济,《公司法》仅在第22条规定了决议无效和可撤销之诉。但决议无效和可撤销之诉均系针对已经成立的决议,未涵盖决议不成立的情形。如果决议根本未成立,比如根本未召开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或者虽然召开

了但并未就案涉事项进行表决,将这些根本未成立的情形归入到决议无效或可撤销的范围,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自相矛盾的现象。

为此,本条规定了决议不成立之诉,完善了对决议瑕疵的救济。本条列举的决议不成立的事由中,前两项为根本未开会、未表决,理论上称为决议不存在的情形;第三至第四项包括虽然开会,但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或者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法律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理论上称为未形成有效决议;第五项规定了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作为兜底条款。

条文理解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的法定情形

(一)未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虚构决议

在没有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情况下,伪造签名、伪造决议,不具备决议基本成立要件,侵害了其他股东或者董事的利益,是严重的程序违法,该类决议因欠缺成立的要件而不成立。

(二)会议未对决议事项进行表决

虽然召开了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没有形成决议,而行为人伪造他人签名形成决议的书面文件,该类所谓的公司决议因欠缺成立的形式要件而不成立。此种情况下,并没有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决议的存在,应认定为决议不成立。

(三)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

我国立法中并未对股东最低出席数作出规定,实践中主要通过公司章程加以规定。对于股东会未达最低出席数的情形,应当视为未召开股东会,既然没有股东会存在的事实,便无股东会决议成立的余地。

我国《公司法》第111条采取各国通例,规定董事会召开应有过半数董事出席,但同时应给予公司自治以空间,允许公司章程规定加重对董事出席定足数的要求。

因此,不满出席定足数将导致会议不能被认定为董事会,这属于严重程序瑕疵,应视为决议不存在。

(四)会议的表决结果未达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通过比例

通过决议必须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决议在表决时没有达到法定或者章定多数决,则表明决议的意思表示没有形成,未形成团体意思,相当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未作出任何意思表示,决议不成立。

(五)导致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

本条规定了导致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不成立的其他情形,作为兜底条款。首先,决议须为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作出。

其次,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须以发生一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作出。

最后,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决议需形成意思表示方能成立。其他足以认定未能形成意思表示或者不具备意思表示这一要件的情形,亦应认定为决议不成立。

审判实务

决议不成立与决议可撤销之间的界限

决议可撤销和决议不成立的根本区别在于制度价值不同。法律行为成立与否是事实判断问题,法律行为的效力是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如果一项决议缺乏基本的成立要件,自无所谓效力评价的问题。

二者的区别还有:其一,从瑕疵程度上看,总体来讲,可撤销决议的程序瑕疵严重程度相比较而言要弱于不成立的决议,后者的程序瑕疵非常严重,以至于决议不能成立;其二,从瑕疵原因看,决议可撤销的事由除了程序瑕疵外,还包括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后者的事由仅限于程序瑕疵。(李建伟:《公司决议效力瑕疵类型及其救济体系再构建》,载王保树主编:《商事法论集》(总第15卷),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

我们认为,并非所有在召集、主持、通知和股东大会决议形成中存在的瑕疵,均会导致决议不成立。只有达到足以认定决议不存在或者未能形成有效决议的标准,才构成决议不成立。比如,股东会召集程序的瑕疵,

足以影响会议被认为是股东会的,即应认为是股东大会决议不成立的情形;虽有瑕疵,但未达到足以认定决议不存在或者未形成有效决议等标准的,则属于可撤销的范畴。

典型案例

欧某与A公司、侯某等公司决议撤销纠纷案

【案例要旨】认定股东会决议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前提,是决议存在。原告提起诉讼的事实基础为股东会决议系伪造,是虚假的,应当提起股东会决议不成立之诉,但其诉讼请求是撤销公司决议。经法院释明后,原告坚持不变更诉讼请求的,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

【审判】

一审法院在审理中向欧某释明,其提起诉讼的事实基础为,2014年11月12日的股东会决议是虚假的,应当变更诉讼请求为确认该股东会决议不存在;但欧某坚持撤销之诉,并认为60日的期间应当自股东知道股东会决议内容之日起算。

二审另查明,在2016年6月23日一审法院的庭审笔录中记载,审判员:“在承办人接到案件和开庭之前,承办人不止一次和代理人进行了沟通,认为本案从股东会议不成立之诉进行诉讼更为有效,实际也是承办人对当事人进行了释明,欧某方坚持撤销或者是无效的诉讼,是否是这样?”欧某回答:“是的,我方坚持撤销之诉。”

一审法院认为:根据《公司法》第22条第2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60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现欧某提起撤销之诉,未提供符合该条法律规定的相应证据;且在向其释明后,不予变更诉讼请求,坚持其诉讼意见,故其要求撤销股东会决议的请求,应不予支持。欧某的其他诉讼请求,系建

立在其撤销之诉成立的基础上,故本案中欧某的其他诉请,亦不予支持。判决驳回欧某的诉讼请求。

二审法院认为:欧某一审诉讼请求所基于的基础事实和理由为案涉股东会决议系伪造,因该决议为民事法律行为,判断该决议效力的前提为该民事法律行为是否成立。基于此,判定其成立与否的效力状态,应为审理中的争议焦点。一审法院围绕该争议焦点进行释明并无不当。欧某坚持其诉讼主张不予变更,故应予驳回。综上,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析】

认定股东会决议无效或者可撤销的前提,是决议存在。本案中,原告其提起诉讼的事实基础为,2014年11月12日的股东会决议是虚假的,但诉讼请求是请求撤销公司决议。一审中,法院释明应当变更诉讼请求为确认该股东会决议不存在;但欧某坚持撤销之诉,一审法院驳回其诉讼请求,审判思路与司法解释本条规定的精神是一致的。

最高法解读“公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③:股东诉请分配公司利润,各方当事人诉讼地位如何确定?

第十三条(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股东请求公司分配利润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其他股东基于同一分配方案请求分配利润并申请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条文主旨

本条是关于股东请求分配利润案件当事人诉讼地位的规定。

要点提示

实践中,由于大股东排挤、压榨小股东以及董事会等内部人员控制等原因,公司不分配利润的情形时有发生,侵害了小股东的利润分配请求权,引发了不少纠纷。审判实践中对于如何规制公司不分配利润行为、维护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存在争议。鉴于此,司法解释明确规定股东可以通过诉讼维护自己的利润分配请求权。本条明确,股东请求公司分配利润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其他股东在一审辩论终结前基于同一分配方案请求分配利润并申请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条文理解

一、请求分配利润的股东范围

股东起诉要求公司利润,是否有持股数量和持股时间上的要求?从国外相关立法例看,均未见对利润分配请求权的行使从股东持股时间或者持股比例上进行限制。我国《公司法》亦未从持股时间或持股比例对行使利润分配请求权的股东进行限制。因此,只要是公司股东,均可以股东身份起诉公司分配利润。

二、请求分配利润的股东的认定

公司利润分配请求权是股东对公司的权利,有权要求公司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证明其具有股东身份。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第32条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二)股东的出资额;(三)出资证明书编号。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根据该规定,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向公司行使股东权利。

三、公司分配利润案件的范围

因公司利润分配产生的纠纷存在多种类型,股东可能提起不同的诉讼,但并非所有与公司利润分配相关的诉讼均属于本条调整的范围。公司作出利润分配的决议,股东依据该决议请求公司分配利润,或者公司未作出利润分配决议,股东直接诉请公

司分配利润或者诉请公司召开股东会决议,审议并通过利润分配决议的,属于本条调整的范围,应适用本条规定。公司作出利润分配的决议,股东认为利润分配决议确定的分配方案存在问题,不应分配利润或者分配数额有误,要求撤销或者变更分配方案的,则可能涉及股东会决议效力瑕疵纠纷,不适用本条规定。

审判实务

一、不同意分配利润股东的诉讼地位

部分股东起诉公司要求分配利润的,不同意分配利润的股东亦可能基于不同意分配利润的诉求要求参加诉讼,如果该股东并未提出诉请,则此时不同意分配利润股东能否参加诉讼?如参加诉讼,其地位如何?公司向股东分配利润,显然会对其他股东利益有影响,故为保护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应允许其他股东参加诉讼。至于不同意分配利润股东的诉讼地位,理论上看将其作为第三人可能更为妥当。

二、股东可否起诉其他股东或者董事

公司是个组织,其是否分配利润是由控制公司的大股东、董事决定,公司长期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实质是控制公司的大股东、董事决定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股东利润分配纠纷背后通常存在小股东与控股股东、董事之间的冲突。股东是否可以在起诉公司之外,一并起诉控股股东或者公司董事?

我国《公司法》第20条第1款规定:“公司股东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公司章程,依法行使股东权利,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不得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第2款规定:“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21条规定:“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利用其关联关系损害公司利益。违反前款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

责任。”第152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在第83条、第84条中,对包括公司在内的营利法人也作出了类似规定。

根据以上规定,从理论上说,公司不向股东分配利润,其他股东或者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存在以上条文规定的情形,股东亦可向其他股东、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提起诉讼。

三、利润分配与股权转让

利润分配请求权属于股权的重要内容,股东转让股权,原则上应认为利润分配请求权一并转让,但这并不绝对,应当区分抽象利润分配请求权与具体利润分配请求权。公司未作出利润分配决议,股东享有的是抽象利润分配请求权,该权利是股东基于成员资格享有的股东权利的重要内容,属于股权组成部分。股东转让其成员资格的,包括利润分配请求权在内的所有权利一并转让。

公司作出利润分配决议,股东享有的是具体利润分配请求权,该权利已经独立于股东成员资格而单独存在。股东转让其成员资格,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利润分配决议形成前已经确定的利润属于原股东,原股东仍可基于公司利润分配决议向公司主张权利。

典型案例

A公司诉B公司公司盈余分配权案

【案例要旨】诉争利润分配方案已由股东会作出决议,当事人之间已形成债权债务关系。股东有权作为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求公司履行给付义务。

【案情】

原告(被上诉人):A公司。

被告(上诉人):B公司。

A公司诉称:被告系有限责任公司,我公司在被告处认缴出资额人民币1650万元,被告每年税后利润除留存法定公积金10%、法定公益金5%外,其余按股东实际出资比例分配。1997年经审核,确认原告1996年应分得利润719373.69元。但被告至今未给付原告利润款,现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给付1996年的利润人民币719373.69元及利息。

B公司辩称:原告与被告系争纠纷属公司内部纠纷,应通过股东大会或公司董事会加以解决。原告在被告处认缴出资额1650万元和1996年应得利润719373.69元是事实,但原告提出利润分配的要求已超过二年法定诉讼时效。被告在1997年、1998年经营期间,已亏损,故不能支付原告1996年应得的利润款。

一审法院查明:1995年,原告与案外人粮油公司、新良公司、轻工公司制定了B 公司章程,约定:由股东原告、粮油公司、新良公司、轻工公司共同投资设立被告B公司,上述股东认缴出资总额为6600万元人民币,其中600万元作为被告注册资本,6000万元作为被告的流动资本。原告认缴注册资本150万元、认缴流动资本1500万元,占出资总额25%,粮油公司认缴注册资本300万元、流动资本3000万元,新良公司认缴注册资本120万元、流动资本1200万元,轻工公司认缴注册资本30万元、流动资本300万元。被告税后利润依照国家的规定留存法定公积金10%、法定公益金5%,其余的按股东实际出资比例分配。

1995年8月9日,甲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被告B公司成立。1995年8月至1996年1月,原告共认缴出资额1650万元,被告先后向原告交付三张收据。1997年3月18日,被告向原告出具一张盖有公章,并有原告、粮油公司、新良公司、轻工公司四股东认可的B公司1996年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确认原告可分利润719373.69元。1997年7月4日,甲市地方税务局向甲市财政四分局出具一张境内企业利润分配通知单,该通知单载明:“你处A公司与B公司企业参加投资,该企业自1996年11月1日至1996年12月31日实现的利润中,已分配给你处A 公司利润719373.69元,免征所得税107906.05元……”1997年7月28日,被告向各股东单位出具了关于B公司1996年利润暂缓兑现的情况说明,写明:因各个啤酒厂拖欠资金,使被告无法及时回笼货款,对1996年各股东利润等无法及时兑现,一旦拖欠资金到位后,立即付清各股东单位的红利。但被告至今未给付原告利润款。

【审判】

一审法院认为:《公司法》规定,公司股东作为出资者按投入公司的资本额享有所有者的资产收益、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被告章程也规定了股东有按出资比例分得红利的权利。原告与其他股东共同出资成立了被告B公司,原告作为公司的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权,原告上述权利符合《公司法》的规定,也与被告章程相符。被告出具1996年利润分配方案,确认原告应分得的利润,由于被告拖延利润分配,致原告未能及时获得利润。被告于1997年7月28日向各股东出具了关于B公司1996年利润暂缓兑现的情况说明,向股东说明1996年利润暂缓兑现的原因。现被告辩称,原告之诉请已超过诉讼时效,与事实不符,不予采信。

被告辩称原告诉请应由被告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决定,而不是法院解决,况且被告在1997年度、1998年度亏损,被告的法定公积金不足弥补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一节。根据我国现有法律规定,并未限制公司股东对公司提起诉讼,而《公司法》也未规定公司亏损应以上年的应分配利润予以弥补,且被告实施该利润分配方案后,不至于减少公司注册资本,故被告辩称无法律依据,不予采信。原告诉请于法不悖,该院予以支持。判决:一、被告B公司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给付原告A 公司1996年应得的利润人民币719373.69元。二、被告应在本判决生效之日起10日内支付原告利息[自1997年7月5日起至本判决生效日止(计算公式:719373.69元×银行同期流动资金贷款利率×月数)]。

B公司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我国《公司法》规定股东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被上诉人作为公司股东已经足额缴纳公司章程中规定的出资额,依法有权按照出资比例分取红利;我国《公司法》另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会由全体股东组成,股东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有权审议批准公司的利润分配方案,被上诉人依法与其他股东共同审议批准的1996年度分配方案,上诉人应予执行。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债是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公司分配方案一旦成立,即在上诉人与被上诉人之间产生债权债务关系。被上诉人作为股东并未对股东会议形成的1996年度分配方案提出异议,仅作为债权人提起诉讼,要求上诉人履行给付义务,故本案应适用我国《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上诉人的上诉理由均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能成立。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评论】

本案所涉及的争议焦点有两点:

第一,本案原告是否有诉权。股东的诉讼是最重要,也是最有效地维护其合法权益的手段。股东根据《公司法》有权提起诉讼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直接诉讼;二是代表诉讼。当本案原告按公司章程足额完成其出资义务,认缴了注册资本,即已完成了对公司的所有义务,理所当然成为被告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享有股东的权利。当原告认为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以股东的身份向公司提起诉讼,符合《公司法》的规定。利润分配请求权是股东固有权利,股东会作出利润分配决议后,抽象利润分配请求权转化为具体利润分配请求权,性质等同于普通债权,股东可以债权人身份要求公司根据利润分配决议分配利润。

第二,法院能否直接裁决股利分配。股东能否每年得到股利或分配利润,取决于公司当年是否有可分配利润以及股东会(股东大会)是否作出将可分配利润在股东间予以分配的决议。在公司无利润可资分配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不分配股利时,公司不得分配股利。股东会作出决议分配利润后,股东享有分配利润的具体请求权,公司作为债务人向作为债权人的股东承担支付利润的债务。本案被告公司已由股东会作出具体的分配方案,成了公司对原告的一种债务,被告不能再作出撤销的决定。

一、二审法院作出的判决是正确的。

公司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编

公司法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汇编 目录 第一章法律及司法解释 (9)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9)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一) (82)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二) (84)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三) (95)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四) (107) 6、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 的规定(五) (115) 第二章公司证券与上市 (119) 1.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 (119) 2. 国务院关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内上市外资股的规定 (136) 3.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 (145) 4.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 (162) 5. 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 (182)

7. 区域性股权市场监督管理试行办法 (235) 8. 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 (256) 9.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 (271) 第三章公司登记管理 (291) 1. 公司注册资本登记管理规定 (291)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 (29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312) 4. 企业名称登记管理实施办法 (341) 5. 企业经营范围登记管理规定 (353) 第四章公司财会 (360) 1. 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 (360) 2. 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 (374) 3. 企业资产损失财务处理暂行办法 (386) 4. 企业财务通则 (391) 第五章公司治理 (410) 1. 上市公司与投资者关系工作指引 (410) 2.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 (418) 3. 上市公司现场检查办法 (483) 4. 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规则 (493) 5. 国有企业监事会暂行条例 (513) 6.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 (521)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 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 重视股东利益保护的新《公司法》赋予了公司股东一系列广泛的权利,并且规定当股东利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诉讼这种司法救济措施来维护权利。由此,公司诉讼开始迈向多元化时代,一批新类型的公司诉讼进入了司法领域,这些新类型包括:(1)股东对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依法请求确认无效或撤销之诉(第22条);(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要求公司提供查阅会计账簿”之诉(第34条);(3)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的退股权保护之诉(第75条);(4)因董事会或监事会怠于行使职权而产生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第152条);(5)针对董事和公司高管侵犯公司权益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第153条);(6)公司出现僵局时股东享有解散公司诉讼权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 一、关于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效力案件 第一条(确认之诉的原告) 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撤销之诉的原告) 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起诉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 第三条(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原告起诉请求确认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决议不存在、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未形成有效决议,以及确认决议无效、有效或者撤销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他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以与原告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诉讼,其诉讼主体资格符合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规定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第四条(决议不存在) 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原告有证据证明系争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请求确认决议不存在的,应予支持:

(一)公司未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是公司按照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 (二)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是未对决议进行表决。 第五条(未形成有效决议) 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并作出决议,但是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原告有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请求确认未形成有效决议的,应予支持: (一)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决议通过比例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 (三)决议上的部分签名系伪造,且被伪造签名的股东或者董事不予认可; 另一种观点:决议上的部分签名系伪造,且被伪造签名的股东或者董事不予认可,在去除伪造签名后通过比例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 (四)决议内容超越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职权。 第六条(决议无效事由)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无效: (一)股东滥用股东权利通过决议损害公司或者其他股东的利益;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 (法院系统征求意见稿) (内部材料,请勿外传)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有关股东权益的民商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公司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和撤销纠纷(共九条) 第一条(无效之诉的原告) 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股东、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职工,起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第二条(撤销之诉的原告股东身份) 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提起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撤销之诉的原告,应在会议决议形成并至起诉时持续具有公司股东身份。 第三条(无效和撤销之诉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原告起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撤销上述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相关利害关系人,可以列为共同被告或者第三人。

他人以与原告相同理由请求参加诉讼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第四条(决议无效及表见决议、决议不存在的处理) 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原告起诉请求确定相关决议无效或者部分内容无效的,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一)股份有限公司未召集股东大会即形成股东大会决议,有限责任公司未召集股东会且全体股东未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即形成股东会决议; (二)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未进行表决或者虽然进行了表决,但表决比例未达到公司法、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 (三)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与其会议记录内容不符,且公司不能证明会议记录内容存在错误; (四)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股东签名或者董事会决议的董事签名系伪造的,且被伪造签名的股东或者董事所代表的表决权被扣除后,表决比例达不到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多数; (五)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内容损害中小股东利益或者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六)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其他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形; 第五条(未通知召开股东会议的处理) 股东以未被通知召开会议为由起诉请求确认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无效或者请求撤销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下列情况分别作出处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 一、关于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效力案件 第一条(确认之诉的原告) 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第二条(撤销之诉的原告) 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起诉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 第三条(当事人的诉讼地位) 原告起诉请求确认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决议不存在、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未形成有效决议,以及确认决议无效、有效或者撤销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他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以与原告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诉讼,其诉讼主体资格符合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规定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第四条(决议不存在) 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原告有证据证明系争决议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请求确认决议不存在的,应予支持: (一)公司未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是公司按照公司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不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而直接作出决定,并由全体股东在决定文件上签名、盖章的除外; (二)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但是未对决议进行表决。 第五条(未形成有效决议) 公司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并作出决议,但是本规定第一条规定的原告有证据证明存在下列情形之一,请求确认未形成有效决议的,应予支持: (一)出席会议的人数或者股东所持表决权不符合公司章程的规定; (二)决议通过比例不符合公司法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 作者:法逐年华 日期:2017-08-29 一、公司决议的效力 1.(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条款规定了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形成决议的成立问题和效力问题。该条款丰富了《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决议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增加了“决议不成立”,逻辑上更为周延。笔者认为该条款弥补了公司法上关于处理“决议不成立”的缺失,为以后关于决议的成立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该条款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在请求确认决议无效和不成立的主体上发生了变化,该条款将主体固定为“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删除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从这个层面而言,该条款的解释取向在于请求确认决议的效力在于公司部人员,将职工、债权人等“非属于公司治理人员”排除在外。 2.(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

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起诉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 解读:本规定是关于公司决议的撤销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和征求意见高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删除了“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本条规定的删除,考虑到司法实践中的股权转让等情形,同时结合《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之规定,适用本条规定的身份前提是“公司股东”。 3.(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三条原告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不成立、无效或者撤销决议的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对决议涉及的其他利害关系人,可以依法列为第三人。 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前款规定诉讼的,可以列为共同原告。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三条原告起诉请求确认本规定第四条规定的决议不存在、本规定第五条规定的未形成有效决议,以及确认决议无效、有效或者撤销决议案件,应当列公司为被告。 他人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前以与原告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诉讼,其诉讼主体资格符合民事诉讼法、公司法规定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 解读:本条款规定了请求确认协议无效、未成立、被撤销情形下由“公司”作为被告的情形。发生的变化在于其他有原告资格的人以相同的诉讼请求申请参加前款规定诉讼的,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将征求意见稿件的“应当列为共同原告”修改为“可以列为共同原告”。笔者认为,发生这一变化,从原来的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变成了普通共同诉讼人,按照这种逻辑,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①:股东知情权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①:股东知情权 本文作者:程青松 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律师 合伙人 股东知情权,是股东知晓公司治理、经营情况,保障股东行使其他股东权利的一项基础性权利,受法律保护。但是股东知情权又可能被滥用,不参与公司经营的股东知晓了公司经营情况,存在对外泄漏公司商业秘密,侵害公司利益的可能,所以公司法对股东知情权的行使进行了限制,包括限定股东知情的范围、规定行使的程序、赋予公司在特定情形下可以拒绝股东行使知情权的要求等。 公司法对于股东行使知情权是这样规定的: 第三十三条(有限责任公司): “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和财务会计报告。 股东可以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股东要求查阅公司会计账簿的,应当向公司提出书面请求,说明目的。公司有合理根据认为股东查阅会计账簿有不正当目的,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可以拒绝提供查阅,并应当自股东提出书面请求之日起十五日内书面答复股东并说明理由。公司拒绝提供查阅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要求公司提供查阅。”第九十七条(股份公司): “股东有权查阅公司章程、股东名册、公司债券存根、股东大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事会会议决议、财务会计报告,对公司的经营提出建议或者质询。” 对于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查阅公司的会计账簿,但是对于股东是否可以查阅会计凭证,则没有明确规定,于是出现了司法实践中一些不同的裁判方法,一些地方法院支持股东查阅会计凭证,一些法院不支持,甚至存在同一高院司法辖区不同法院的司法口径也不相同的情况。 比如,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2015)沪二中民四(商)终字第761号民事判决书是这样处理的:

公司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公司法司法解释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已于2010年12月6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2月16日施行。 二○一一年一月二十七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法释〔2011〕3号)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

立时的股东。 第二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第四条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部分发起人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请求其他发起人分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他发起人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 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主张其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过错情况,确定过错一方的责任范围。 第五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

最新公司法司法解释大全(一、二、三、四)

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四)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法释〔2006〕3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2006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第三条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08〕6号,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已于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解读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解释四》”)于2017年8月28日发布,将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解释四》就1、公司决议效力,2、股东知情权,3、利润分配权,4、优先购买权,5、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规定。相比于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条文的内容还是有了许多的变化。 一、公司决议效力 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解读:《公司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了决议无效,第2款规定了决议可撤销。公司决议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就如同合同分为不成立、无效、可撤销一样,公司决议自然也存在不成立的情形。公司法没有规定决议不成立,本次司法解释对其作出了补充,规定了决议不成立的情形。 本条主要是对可以主张决议无效或决议不成立的主体进行规定。本条规定的主体有公司股东、公司董事、公司监事。相比于《征求意见稿》,减少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因为公司决议是公司的内部问题,并非公司对外的法律行为,考虑到内外有别,职工和债权人是不适宜作为主张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的主体的。因为公司根据决议作出的对外的法律行为,如果损害职工或债权人的利益,他们完全可以直接起诉公司获得救济,不需要把手伸进公司内部,去干涉公司的决议。因此《解释四》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的职工和债权人是适当的。 至于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根据《公司法》第六章的相关规定,对公司要负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尤其是注意义务,对高级管理人员是很大的压力。因此,在面对无效或不成立的决议时,似乎应赋予其主张该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的权利。 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 解读:本条规定了股东依据公司法第22条第2款主张撤销决议时,起诉时要具有公司股东资格。这一点应该没有什么争议。相比于《征求意见稿》,删去了“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的规定,应当是考虑到,诉讼过程中如果发生股权转让,受让权利的新股东,应当有权利变更主体,继续诉讼。 需要注意只有股东可以主张撤销决议,这是公司法明确规定的,没有董事、监事什么事。

《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解读

《最高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的解读 就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以(下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三)),该院民二庭负责人接受了记者采访。 制定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的背景和目的是什么? 答:2005年修订后的公司法可诉性大大增强,公司参与者间的很多纠纷都可以由法院进行裁判。但是,公司法对一些制度仅进行了概括性、原则性甚至宣示性的规定,法院在审理公司诉讼案件时常常无据可依。近年来,我们尤其发现有关公司资本的形成与维持、股权投资者之间利益的平衡、公司债权人利益的保护、公司设立过程中债务的承担等方面涉及的问题较多,对各方主体利益影响也较大。但公司法对上述问题的规定却相对简略,导致法律适用上的分歧较多,处理上的难度较大。一些地方法院为克服公司法存在的上述问题,以指导意见、会议纪要等形式制定了一些规范性文件,用以指导当地公司诉讼案件的裁判。这些规范中,有的意见和措施合法合理,我们可以总结吸收后在更大范围内指导司法实践。有的做法则值得商榷,需要更权威的规范进行明确。 为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贯彻公司法的精神和原则,明确并统一法律的适用,我们着眼审判实践的需要、根据既有的立法规定、结合成熟的学说观点,制定了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以对上述问题进行规范。解释(三)具体从如下六个方面进行设计:一是落实公司成立前债务的责任主体;二是确立典型非货币出资到位与否的判断标准及救济方式;三是界定非自有财产出资行为的效力;四是明确未尽出资义务(包括未履行出资义务或未全面履行出资义务)和抽逃出资的认定、诉讼救济的方式以及民事责任;五是规范限制股东权利的条件和方式;六是妥善平衡名义股东、股权权属的实际享有者以及公司债权人间的利益。这些问题在实践中普遍存在,而在理论上较为疑难,所以我们在制定过程中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召集了公司法专家和经验丰富的法官进行了充分的论证,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征求了全国人大法工委、国务院法制办等国家机关的意见,通过吸收各方意见,形成了目前解释(三)的规定。通过这些规定,我们认为可以实现以下效果:一是具体落实公司不同参与者的义务和责任,制约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精修订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 条文解读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重点条文解读 作者:法逐年华 日期:2017-08-29 一、公司决议的效力 1.(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及与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内容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等,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一款起诉请求确认决议无效或者有效的,应当依法受理。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的条款规定了股东会、股东大会、董事会形成决议的成立问题和效力问题。该条款丰富了《公司法》第二十二条决议无效和可撤销的情形,增加了“决议不成立”,逻辑上更为周延。笔者认为该条款弥补了公司法上关于处理“决议不成立”的缺失,为以后关于决议的成立性问题提供了依据。 该条款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相比,主要在请求确认决议无效和不成立的主体上发生了变化,该条款将主体固定为“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删除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从这个层面而言,该条款的解释取向在于请求确认决议的效力在于公司内部人员,将职工、债权人等“非属于公司治理人员”排除在外。 2.(公司法司法解释四)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征求意见稿)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起诉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身份。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回起诉。 解读:本规定是关于公司决议的撤销问题。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和征求意见高相比,主要变化在于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删除了“案件受理后不再具有公司股东身份的,应当驳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解读(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条文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四)》(以下简称“《解释四》”)于2017年8月28日发布,将于2017年9月1日起实施。《解释四》就1、公司决议效力,2、股东知情权,3、利润分配权,4、优先购买权,5、股东代表诉讼等五个方面的问题作出了规定。相比于之前公布的《征求意见稿》,正式条文的内容还是有了许多的变化。 一、公司决议效力 第一条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等请求确认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者不成立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解读:《公司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了决议无效,第2款规定了决议可撤销。公司决议作为法律行为的一种,就如同合同分为不成立、无效、可撤销一样,公司决议自然也存在不成立的情形。公司法没有规定决议不成立,本次司法解释对其作出了补充,规定了决议不成立的情形。 本条主要是对可以主张决议无效或决议不成立的主体进行规定。本条规定的主体有公司股东、公司董事、公司监事。相比于《征求意见稿》,减少了公司高级管理人员、职工、债权人。因为公司决议是公司的内部问题,并非公司对外的法律行为,考虑到内外有别,职工和债权人是不适宜作为主张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的主体的。因为公司根据决议作出的对外的法律行为,如果损害职工或债权人的利益,他们完全可以直接起诉公司获得救济,不需要把手伸进公司内部,去干涉公司的决议。因此《解释四》删除了《征求意见稿》中的职工和债权人是适当的。 至于高级管理人员,因为根据《公司法》第六章的相关规定,对公司要负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尤其是注意义务,对高级管理人员是很大的压力。因此,在面对无效或不成立的决议时,似乎应赋予其主张该决议无效或不成立的权利。 第二条依据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请求撤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决议的原告,应当在起诉时具有公司股东资格。

公司法司法解释4

作为法律网络之“纽结”,法律概念目睹了法律自身成长的整个过程。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法律发展史实际上就是法律概念的演变史。而如果说法律发展保持着历史的连续性,那么法律概念自身也就存在着一个意义流变的历史过程。虽然我了门无法确切地知道人类历史上出现的第一个实质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之名称,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即使我们当下的法典仍在名称上沿用着这一概念,但它的意义也许早己面目全非了。不过,依照前面对法律概念生成的探讨,立法者主要是在形式上为我们设定了法律概念的躯壳,而法律概念的实质内容却是在法律实践中不断显现与丰盈起来的。因而,虽然我们承认上述法律概念意义之的流变乃是一个“自然”的社会发展过程,但同样需要说明的是,这仅仅是在将法律概念意义之流变置入宏观的法律发展史之角度时才可成立。作出这一判断的理由,来自对法律概念在不同理论体系中所担任角色之考察。而这一考察也将表明,在不同的理论脉络中,法律概念之意义显现既遵循着不同的路径,同时又因其立场上的不同,导致对法律概念实质内容理解上的差异。 隐名股东之股东查阅权的法理基础——基于一则案例的分析 赵莹雪 【摘要】隐名股东,是指对公司实际出资,但未在股东名册、公司章程、或是工商登记中被记载的出资人。在实际案例中, 由于股东的概念不明确,导致同案件不同判决的情况时有出现。本文以一则某有限责任公司的隐名出资人诉请行使账 簿查阅权案为背景,通过法理学的方法对案件进行分析,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做出评价。 二、分析方法 笔者对此案例的分析方法源于梁慧星教授的《民法解释学》一书,即:事实关系A,经利益衡量,应得出法律效果Y,但找不到法律规则与之相应,直接使得法律概念X-法律效果Y正当化与合法化;此时,先分析事实关系A (构成要素为a,b,c,d,e,f);其次,找到某一法律规则,其对事实关系B (构成要素为a,b,p,q,r,s)赋予Y 法律效果;如果,存在法律概念X(构成要素仅为a,b),且该法规对于事实关系B 赋予Y 法律效果(实际上是法律概念X 的效果)。那么,法律概念X 的事实关系A,应当依据法律规则而发生法律效果Y。这样,就使得法律概念X-法律效果Y 合法化与正当化。用数学的逻辑方法表示,即为:已知A= {a, b, c, d, e, f},与A 相关的B= {a, b, p, q, r, s};若X= {a, b}∈A∩B, X→Y;则B→Y。 三、案例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方法,对本案例进行分析。 (一)事实关系 A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解读股东代表诉讼制度 一、前言 股东代表诉讼作为一种替代救济措施,既是落实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违信责任的法律机制,也有利于保护公司和少数股东的利益,本质是法院为“堕落的董事或者股东”所控制的公司主持公道的一种程序设置。股东代表诉讼势必造成法院对公司自治的介入和对公司决策的干涉,而起诉股东是否公平和充分的代表公司利益、是否会损害其他股东的权益亦不无疑问,所以,股东代表诉讼有其不同于公司直接诉讼的程序和实体规则。 参考其他国家的立法,股东代表诉讼法律制度至少需要在提起诉讼的权利主体、诉讼前置程序、诉讼的附加条件、撤诉及和解、诉讼终止、诉讼费用补偿等方面作出规定。我国在2005年修订公司法时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但相关规定过于简单,缺乏可操作性,而实践中的通说认为,现行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三款规定的“他人”是指任何侵犯公司利益的第三人,所以我国股东代表诉讼的被告范围非常广泛,股东可以代表公司起诉任何与公司发生违约、侵权纠纷的第三

人。因而,在我国更有必要完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明确司法介入和公司自治的边界,避免对公司固有决策权的过分或不当“侵夺”,防止股东代表诉讼滥用的负面作用。 实践总是先行于立法,在近年法院审理股东代表诉讼过程中,主动适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则的裁判文书已不鲜见。比如最高人民法院(2013)民申字第645号裁定的“当时股份拥有原则”(即所称的错误行为发生于公司之时直至诉讼终结期间,原告股东在公司必须持有股份)、(2008)民二终字第123号公报案例的诉讼调解需未参与诉讼的其他股东同意的规则,以及在个案裁判中对股东代表诉讼前置程序、与直接诉讼的关系、当事人主体地位、胜诉利益归属等制度的主动审查和适用。地方法院中,深圳中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股东代表诉讼案件的裁判指引》从诉讼程序、实体权利、裁判执行的不同方面对股东代表诉讼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二、公司法司法解释(四)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综述 2008年和2011年,最高人民法院分别出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和(三),主要解决了股东出资纠纷和公司解散清算纠纷案件审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均属于投融资及其退出的法律制度范畴。公司法司法解释(四)则着眼于股东权利保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解读《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 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解读:行为发生时的法律适用。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来处理。 第二条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解读:例外规定:原公司法没有规定,可参照新公司法相关规定。

第三条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解读:1、本条是讲述规定事由提出股东诉讼的时间限制。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超过上述期限,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解读:1、本条是补充讲述股份有限公司股东代表诉讼的股东的诉讼资格的细化。 2、180日连续持股的倒推起算点是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时。此规定其实存在问题,因为根据公司法152条的规定,股东应先向公司的监事会(监事)或董事会(执行董事)提出书面请求,请求他们向法院提起诉讼,此时,相关股东并未取得直接诉权(指一般情形),但他们向监事会(监事)或董事会(执行董事)提出书面请求的条件就是180日连续持股,而现在司法解释规定是股东向法院提起诉讼时,可以说,最高法文书起草者没有厘清此关系。 3、合计是指两个以上股东合并持有,也就是说,可以存在共同原告的诉讼。 4、附: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可以书面请求监事会或者不设监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监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监事有本法第一百五十条规定的情形的,前述股东可以书面请求董事会或者不设董事会的有限责任公司的执行董事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2010年12月6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04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修正)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设立、出资、股权确认等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为设立公司而签署公司章程、向公司认购出资或者股份并履行公司设立职责的人,应当认定为公司的发起人,包括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的股东。 第二条发起人为设立公司以自己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合同相对人请求该发起人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对前款规定的合同予以确认,或者已经实际享有合同权利或者履行合同义务,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第三条发起人以设立中公司名义对外签订合同,公司成立后合同相对人请求公司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成立后有证据证明发起人利用设立中公司的名义为自己的 利益与相对人签订合同,公司以此为由主张不承担合同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相对人为善意的除外。 第四条公司因故未成立,债权人请求全体或者部分发起人对设立公司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部分发起人依照前款规定承担责任后,请求其他发起人分担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他发起人按照约定的责任承担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责任承担比例的,按照约定的出资比例分担责任;没有约定出资比例的,按照均等份额分担责任。 因部分发起人的过错导致公司未成立,其他发起人主张其承担设立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和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过错情况,确定过错一方的责任范围。 第五条发起人因履行公司设立职责造成他人损害,公司成立后受害人请求公司承担侵权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公司未成立,受害人请求全体发起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公司或者无过错的发起人承担赔偿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发起人追偿。

最新公司法条文释义相关规定

最新公司法条文释义相关规定 (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通过) 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六次会议的决定和修改后重新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决定: 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法释〔2006〕3号,以下简称《规定(一)》)第三 条中的“第七十五条”修改为“第七十四条”。 二、《规定(一)》第四条中的“第一百五十二条”修改为“第一百五十一条”。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法释〔2008〕6号,以下简称《规定(二)》)第一 条第一款中的“第一百八十三条”修改为“第一百八十二条”。 四、《规定(二)》第二条、第七条第一款中的“第一百八十四条”修改为“第一百八十三条”。 五、《规定(二)》第十一条中的“第一百八十六条”修改为“第一百八十五条”。 六、《规定(二)》第二十二条第一款中的“第八十一条”修改为“第八十条”。 七、《规定(二)》第二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中的“第一百五十二条”修改为“第一百五十一条”。 九、《规定(三)》第十三条第四款中的“第一百四十八条”修改为“第一百四十七条”。 十、删去《规定(三)》第十五条。

十一、《规定(三)》第二十四条改为第二十三条。该条中的“第三十二条、第三十三条”修改为“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 十二、对《规定(三)》条文顺序作相应调整。 十三、本决定施行后尚未终审的股东出资相关纠纷案件,适用本决定;本决定施行前已经终审的,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 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决定。 《规定(一)》《规定(二)》《规定(三)》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重新公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 (2006年3月2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根据2014年2月17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07次会议关于 修改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决定》 修正)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会第十八次会议修 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 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 第一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 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 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四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 不予受理。

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司法解释

如对您有帮助,请购买打赏,谢谢您! 【公司法司法解释全文】新公司法司法解释一、二、三司法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一)》已于2006年3月2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38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6年5月9日起施行。二○○六年四月二十八日 为正确适用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对人民法院在审理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中,具体适用公司法的有关问题规定如下:第一条公司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尚未审结的和新受理的民事案件,其民事行为或事件发生在公司法实施以前的,适用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 第二条因公司法实施前有关民事行为或者事件发生纠纷起诉到人民法院的,如当时的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没有明确规定时,可参照适用公司法的有关规定。 第三条原告以公司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第七十五条第二款规定事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超过公司法规定期限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四条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的180日以上连续持股期间,应为股东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已期满的持股时间;规定的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是指两个以上股东持股份额的合计。 第五条人民法院对公司法实施前已经终审的案件依法进行再审时,不适用公司法的规定。 第六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 (2008年5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 法释〔2008〕6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告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二)》已于2008年5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7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5月19日起施行。 二○○八年五月十二日 为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结合审判实践,就人民法院审理公司解散和清算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规定。 第一条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以下列事由之一提起解散公司诉讼,并符合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三条规定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一)公司持续两年以上无法召开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二)股东表决时无法达到法定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比例,持续两年以上不能做出有效的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的; (三)公司董事长期冲突,且无法通过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解决,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