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采样方法以及仪器

采样方法以及仪器

采样方法以及仪器
采样方法以及仪器

GB3095-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15435-1995环境空气二氧化氮的测定

GB/T15262-94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的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

GB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3733-92 有毒作业场所空气采样规范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测定时,采样点的设定、采样频率、采样时机、采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有毒作业分级、防毒工程措施评价。

2 术语

2.1 采样点

采样时,采样收集器安放的位置。

2.2 采样频率

单位时间内,在同一采样点的采样次数。

2.3 采样时机

为采集到有代表性样品所规定的具有时间性的客观条件。

2.4 采样方法

系指对被测有毒物质采样时所用的采样仪器设备及采样操作步骤。

3 采样点的设定

3.1 采样点必须包括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浓度最高;操作者接触有毒物质时间最长及上述两种状况同时具备的工作地点。

3.2 在污染源下风向的岗位工种至少设一个采样点。

3.3 采样点的高度以操作者呼吸带高度为准。

3.4 采样点应尽可能靠近操作者,但不影响操作者正常操作,应避免生产过程中被测物质直接飞溅入收集器内。

3.5 有毒作业分级时,被测有毒物质逸散范围内的所有岗位工种应分别设置采样点。

3.6 评价防毒工程措施净化效率时,应在设备的进口和出口的断面布点(详见各类防毒工程措施净化效率的采样规定)。

3.7 评价防毒工程措施效果时,应在开启通风净化装置前后按第3.5条设定采样点。

4 采样点的数量

4.1 对岗位工种有毒作业分级时,至少应设1个采样点。

4.2 对工作地点有毒作业分级时,应按岗位工种数布点。至少应设3个采样点。

5 采样时机

5.1 应在生产设备正常运转及操作者正确操作状况下采样。

5.2 有通风净化装置的工作地点,应在通风净化装置正常运行的状况下采样。

5.3 如果在整个工作班内浓度变化不大的采样点,可在工作开始1h后的任何时间采样;如果在整个工作班内浓度变化大的采样点,每次采样应在浓度较高时进行,其中一次在浓度最大时进行。

6 采样频率

6.1 有毒作业分级采样频率

6.1.1 对被测有毒物质每年测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1.2 每次测定应连接2天,每天每个采样点上、下午各采集一组平行样。

6.2 防毒工程措施效果评价的采样频率

6.2.1 对被测有毒物质每年测定2次(冬、夏季各一次)。

6.2.2 每次测定应连续3天,每天每个采样点上、下午各采集一组平行样。

7 采样方法

7.1 采样装置

7.1.1 常用的收集器有吸收液及吸收管(大型气泡吸收管、小型气泡吸收管和多孔玻板吸收管、冲击式吸收管等)、波料及采样夹、固体吸附剂管、注射器、塑料袋等,所用收集器应符合相应的仪器规格要求;在采样前必须进行检查、校验。

7.1.2 必须使用经过计量认证的流量计,采样前应连着收集器进行校正。

7.1.3 采样动力应根据作业现场要求和采样方法的规定选用相应的抽气装置。

7.2 采样操作步骤

7.2.1 已颁布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被测有毒物质,应按标准规定进行采样操作。

7.2.2 未颁布国家标准分析方法的被测有毒物质,应按行业标准规定进行采样操作。

7.2.3 被测有毒物质样品必须在标准分析方法规定的时间内测定。

大气采样是采集大气中污染物样品或受污染空气样品的过程。采集方法有两类:一类是使大量空气通过液体吸收剂或固体吸附剂,将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如抽气法、滤膜法。另一类是用容器(玻璃瓶、塑料袋等)采集含有污染物的空气。前者测得的是采样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后者测得的是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采样的方式应根据采样的目的和现场情况而定。所采样品应有代表性。采样效率要高,操作务求简便,并便于进行随后的分析测定,以获得可靠的大气污染的基本数据。

编辑本段

详细介绍

采集大气中污染物的样品或受污染空气的样品,以期获得大气污染的基本数据。

大气采样是大气环境监测的重要步骤,对于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关系极大。采集大气样品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使大量空气通过液体吸收剂

或固体吸附剂,以吸收或阻留污染物,把原来大气中浓度较低的污染物富集起来,如抽气法、滤膜法。用这类方法测得的结果是采样时间内大气中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另一类是用容器(玻璃瓶、塑料袋、橡皮球胆、注射器等)采集含有污染物的空气。这类方法适用于下述情况: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或测定方法的灵敏度较高;不易被液体吸收剂吸收或固体吸附剂吸附的污染气体和蒸汽。用此法测得的结果为大气中污染物的瞬时浓度或短时间内的平均浓度。此外,还有低温冷冻法,可用于采集挥发性气体和蒸汽,如烷基铅。

采样器中的液体吸收剂主要用于吸收气态和蒸汽态物质。常用的吸收剂有:水、化合物水溶液、有机溶剂等。吸收剂必须能与污染物发生快速的化学反应或能把污染物迅速地溶解,并便于进行分析操作。例如空气中的氟化氢、氯化氢可用水作为吸收剂;二氧化硫可用四氯汞钠作为吸收剂;甲拌磷(3911)、内吸磷(1059)等有机磷农药可用 5%甲醇作为吸收剂等。固体吸附剂有颗粒状吸附剂和纤维状吸附剂两种。常用的颗粒状吸附剂有硅胶、素陶瓷等,用于气态、蒸汽态和颗粒物的采样。纤维状吸附剂有滤纸、滤膜、脱脂棉、玻璃棉等,吸附作用主要是物理性的阻留,用于采集颗粒物。有时吸附剂先用某种化学试剂浸渍处理,使污染物同它发生化学作用而被吸附,主要用于采集气态或蒸汽态污染物。

大气采样要根据采样的目的和现场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方式。如连续或瞬时采样,在地面定点采样或流动采样,用气球、飞机进行空中采样,以及环境采样、室内采样和污染源采样等。采样目的和采样方式不同,所用的采样方法和采样器也有所不同。如烟囱内颗粒物采样,可根据烟囱形状、高度,选定适当位置打孔,把采样器的收集器伸入孔内,用等动力速度抽气采集。这种方法称为等动力采样法。

大气采样所采集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采样的效率要高,操作务求简便,并便于进行随后的化学分析测定。影响样品的代表性的因素有采样器和吸收剂的效率,采样点的位置和采样器对气流的干扰等。

近年来,大气采样技术正逐渐与分析测试技术结合起来,构成一种能够连续自动地进行采样、分析测定、记录所测结果的装置。这种装置可直接进行现场监测,称为监测分析仪。

编辑本段

主要问题

大气采样技术中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有:如何避免污染物在采集过程中发生变化以获得真实的样品,如何根据较少的测点和测次获得有代表性的数据。

采集大气污染物或受到污染的大气的仪器或装置。大气采样仪种类很多。按采集对象可分为气体(包括蒸气)采样仪和颗粒物采样仪两种;按使用场所可分为环境采样仪、室内采样仪(如工厂车间内使用的采样仪)和污染源采样仪(如烟囱采样仪)。此外还有特殊用途的大气采样仪,如同时采集气体和颗粒物的采样仪,可采集大气中二氧化硫和颗粒物,或氟化氢和颗粒物等,便于研究气态和固态物质中硫或氟的相互关系。还有采集空气中细菌的采样仪。

此外,还有特殊用途的大气采样仪,如同时采集气体和颗粒物质的采样仪。气体采样仪一般由收集器、流量计和抽气动力系统三部分组成。

大气采样仪对于空气以及环境中有害气体的检测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大气采样仪也是不断推出新品,如:智能型大气采样仪、防爆大气采样仪、双气路大气采样仪等等产品,大大丰富了大气采样仪的分类。

随着国家都环境问题的越来越重视,以大气采样仪等环保仪器为生产产品的企业也越来越多。正由于这些企业家领导的科研团队不断开发研究,使得今天的大气采样仪更加精确,功能更加齐全。

大气采样仪只是采样仪器的一个部分,还有个体采样仪、粉尘采样仪、尘毒采样仪、防爆采样仪等。

编辑本段

采样方法

常用过滤法采样,大体可分为两类:

通用的颗粒物采样仪:采集一定粒度范围内的颗粒物。这种采样仪按抽气量的大小分为大流量采样仪(一般抽气量为每分钟 1.1~1.7米)和小流量采样仪(抽气量每分钟在20升以下)。大流量采样仪采集的颗粒物粒度可大到40~60微米,采样时受风速风向的影响较大。

粒度分级采样仪: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多层孔板结构的冲击式分级采样仪。颗粒物随气流进入采样仪,通过不同孔径的孔板,各种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被分离开来,留在各层滤膜上。现今设计的冲击式分级采样仪,一般收集粒度小于15微米的颗粒物,有10级以下各种级数的分级型式。如安德森多级冲击式采样仪,有6~10级的各种类型。也可在上述大流量采样仪的收集器上,安装粒度分离器(狭缝式的或圆孔式的金属板),即成为大流量冲击式分级采样仪。另一种是双分道采样仪,是利用颗粒物在气流中的惯性,把粒度小于15微米的颗粒物用喷嘴分成大于和小于3.5微米两部分,分别进入两个通道,收集在滤膜上。颗粒物采样仪还有条带式过滤采样仪、定时连续过滤采样仪等各种型式。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现场监测人员领取采样容器、滤膜,准备现场监测和采样所用的仪器设备、器具、样品标签、现场固定剂等,并完成设备的运行检查。 1.2.1采样前准备的仪器设备和辅助材料 包括:采样器、风速风向仪、气温气压计、GPS;吸收瓶(内装配制好的吸收液,装箱,含空白、平行)、滤膜(含空白和备用膜)、镊子、凡士林、剪刀、手套、封口膜、电池、原始记录单、交接单、样品标签和笔等相关仪器物品。 1.2.2仪器设备的运行检查 在领用时,要检查并填写仪器的使用记录,尤其检查采样流量是否需要校准,并对采样器进行气密性检查。 1.3现场采样前准备 1.3.1复核现场工况,是否适宜进行采样。 1.3.2观测现场风速风向,局地流场、大气稳定度等气候条件,确定监测点位。 1.3.3按要求连接采样系统 1.4.气态污染物 1.4.1.将气样捕集装置串联到采样系统中,核对样品编号,并将采样流量调至所需的采样流量,开始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气样温度、压力等参数。气样温度和压力可分别用温度计和气压表进行同步现场测量。 1.5颗粒物采样 1.5.1打开采样头顶盖,取出滤膜夹,用清洁干布擦掉采样头内滤膜夹及滤膜支持网表面上的灰尘,将采样滤膜毛面向上,平放在滤膜支持网上。同时核查滤膜编号,放上滤膜夹,安好采样头顶盖。启动采样器进行采样。记录采样流量、开始采样时间、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1.5.2采样结束后,取下滤膜夹,用镊子轻轻夹住滤膜边缘,取下样品滤膜,并检查在采样过程中滤膜是否由破损现象,或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不清晰的现象。若有,则该样品膜作废,需重新采样。确认无破裂后,将滤膜的采样面向里对折两次放入与样品膜编号相同的滤膜袋(盒)中。记录采样结束时间、采样流量、温度和压力参数。 1.6采样记录相关事项 环境空气采样记录包括:监测项目、样品批号、采样点位、采样日期、采样时间(开始、结束)、样品编号、气温、大气压、采样流量、采样体积、天气状况、风速、风向、采样人、审核人。 填写采样记录注意事项:样品批号和样品种类一定要填写;标况体积一定要计算正确;发生异常情况,备注栏和副架说明处一定要填写清楚;记录单上不能有涂改的痕迹,修改要

环境空气和废气 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

环境空气和废气布点与烟尘烟气采样监测技术规范作业指导书(依据标准: GB/T5468-1991、GB/T16157-1996) 一、点检烟气分析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道气分析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水收集器及采样探针中是否有冷凝水; 2.5粉尘过滤器是否清洁; 2.6仪器充电电池的电量是否充足; 2.7整个抽气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二、点检烟尘采样仪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前烟尘采样仪的点检工作。 2、点检项目与基准: 2.1电源能否接通; 2.2面板按键接触是否良好; 2.3抽气泵是否正常; 2.4皮托管及采样嘴是否完好; 2.5干燥器中硅胶是否失效;

2.6洗气瓶中双氧水是否混浊; 2.7打印机是否正常; 2.8整个采样系统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3、点检记录: 点检的时间、内容与结果应有完整详细的记录。 4、问题与纠正: 点检人员对点检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应立即向采样负责人报告。 三、样品交接(滤筒、样品瓶) 1、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现场监测结束后采样人员与实验室内分析人员的样品交接。 2、操作步骤: 2.1 采样人员在现场监测结束回到实验室后应立即与样品分析人员进行样品交接。 2.2 在样品交接后,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应共同、完整、正确地填写样品交接单上各栏内容。 2.3 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必须在样品交接单上签字。 3、注意事项: 样品交接单应随测试报告归档。 四、样品分析(滤筒、重量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前后滤筒的称重。 2、一般事项: 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的有关规定。 3、器具与材料: 3.1器具 (1)分析天平精度0.1mg (2)烘箱0-300℃

虚拟仪器软件LabVIEW与数据采集

文章编号:100021220(2001)0420501203 收稿日期:2000203230 作者简介:陈敏,硕士,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工智能与系统仿真. 虚拟仪器软件LabV IE W 与数据采集 陈 敏 汤晓安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湖南长沙410073) 摘 要:本文在介绍最新技术—虚拟仪器及其开发环境L abV IE W 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L abV IE W 中的数据采集技术,并给出了数据采集应用实例.应用表明,L abV IE W 用于常规的数据采集、测试、测量等任务,可以减少系统的开发时间,同时也提高了编程效率. 关键词:虚拟仪器;L abV IE W ;数据采集分类号:T P 274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现代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应用,使得自动化测试与电子测量仪器这个技术领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美国国家仪器公司的创新产品—图形化编程环境L abV IE W 的出现,使得"虚拟仪器"的思想为工业界所接收."软件就是仪器"最本质地刻画了虚拟仪器的特征,它更多地强调了软件在仪器设计中的作用. 所谓虚拟仪器,就是在通用计算机平台上,用户根据自己的需求定义和设计仪器的测试功能,其实质是将传统仪器硬件和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充分结合起来,以实现并扩展传统仪器的功能. 与传统仪器相比,虚拟仪器在智能化程度、处理能力、性能价格比、可操作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 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的虚拟仪器开发环境首推美国N I 公司(N ati onal Instrum ents Co rp .—国家仪器公司)的L ab 2V IE W 和H P 公司(惠普公司)的V EE 这两种软件.其中, V EE 主要面向仪器控制;而L abV IE W 功能相对更强、 更全面. 2 虚拟仪器开发环境—LabV IE W L abV IE W (L abo rato ry V irtual Instrum ent Engineering W o rkbench )主要用于仪器控制、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等领域.作为V X I p lug&p lay 联盟的发起人之一,N I 公司一直致力于 虚拟仪器的研究开发工作,到目前已经推出了几种版本的虚拟仪器集成开发环境和多种独立的虚拟仪器产品.近几年还开发了基于PC (ISA )总线和V X I 总线的数据采集模板系列,作为虚拟仪器平台的硬件支持. L abV IE W 是一种基于图形编程语言(G 语言)的开发环境.它与C 、Pascal 、Basic 等传统编程语言有着诸多相似之处,如,相似的数据类型、数据流控制结构、程序调试工具,以及层次化、模块化的编程特点等.但二者最大的区别在于:传统编程语言用文本语言编程;而L abV IE W 使用图形语言(即,各 种图标、图形符号、连线等)以框图的形式编写程序.用L ab 2V IE W 编程无需具备太多编程经验,因为L abV IE W 使用的都是测试工程师们熟悉的术语和图标,如各种旋钮、开关、波形图等,界面非常直观形象,因此L abV IE W 对于没有丰富编程经验的测试工程师们来说无疑是个极好的选择. L abV IE W 包含丰富的函数库和子程序库,适用于W in 2dow s 3.1、W indow s 95、W indow s N T 、M acinto sh 、U nix 等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L abV IE W 也拥有大量由N I 公司或第三方公司提供的、非常实用的支持软件:如,A pp licati on Builder (用于产生可执行文件)、SQL Too lk it (用于将L ab 2V IE W 程序与本地或远程数据库相连)等.这些特性为L ab 2V IE W 环境下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了方便. L abV IE W 是一个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环境,它完整地集成了与GP I B 、V X I 、R S 2232、R S 2485和内插式数据采集卡等硬件的通讯.L abV IE W 还具有内置程序库,提供了大量的连接机制,通过DLL s 、共享库、OL E 等途径实现与外部程序代码或软件系统的连接. 使用L abV IE W 开发环境,用户可以创建32位的编译程序,从而为常规的数据采集、测试等任务提供了更快的执行速度.L abV IE W 是真正的编译器,用户可以创建独立的可执行程序,能够脱离开发环境而单独运行. 一个L abV IE W 程序包括三个主要部分:前面板、框图程序、图标 接线端口.前面板是L abV IE W 程序的交互式图形化用户界面,用于设置用户输入和显示程序输出(其中,用于让用户输入数据到程序中的控件称为"控制量";用于显示程序输出的控件称为"指示量"),目的是仿真真实仪器的前面板.框图程序则是利用图形语言对前面板上的控制量和指示量进行控制.图标 接线端口用于把L abV IE W 程序定义成一个子程序,以便在其它程序中加以调用,这使L abV IE W 得以实现层次化、模块化编程. 3 LabV IE W 中的数据采集  第22卷第4期 2001年4月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M I N I -M I CRO SYST E M V o l 122N o 14   A p r .2001

免费版LabVIEW数据采集编程指南【上篇】

数据采集编程指南上篇

DAQ基础知识简介简介 本节主要介绍数据采集技术的基本知识点,包括以下三个斱面的内容: 1.一个完整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 2.NI提供了基于哪些平台的数据采集硬件产品,它们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应用领域 3.数据采集设备硬件选型过程中应该关注哪些重要参数 数据采集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1-1 数据采集系统基本组成部分 如图1-1所示,一个完整的数据采集系统通常由原始信号、信号调理设备、数据采集设备和计算机四个部分组成。但有的时候,自然界中的原始物理信号并非直接可测的电信号,所以,我们会通过传感器将这些物理信号转换为数据采集设备可以识别的电压或电流信号。加入信号调理设备是因为某些输入的电信号并不便于直接迚行测量,因此需要信号调理设备对它迚行诸如放大、滤波、隔离等处理,使得数据采集设备更便于对该信号迚行精确的测量。数据采集设备的作用是将模拟的电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迚行处理,或将计算机编辑好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计算机上安装了驱动和应用软件,斱便我们与硬件交互,完成采集任务,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迚行后续分析和处理。 对于数据采集应用来说,我们使用的软件主要分为三类,如图1-2所示。首先是驱动。NI 的数据采集硬件设备对应的驱动软件是DAQmx,它提供了一系列API函数供我们编写数据采集程序时调用。并且,DAQmx不光提供支持NI的应用软件LabVIEW,LabWindows/CVI

的API函数,它对于VC、VB、.NET也同样支持,斱便将您的数据采集程序与其它应用程序整合在一起。 图1-2 数据采集软件架极 同时,NI也提供了一款配置管理软件 Measurement and Automation Explorer,斱便我们与硬件迚行交互,并且无需编程就能实现数据采集功能;还能将配置出的数据采集任务导入LabVIEW,并自动生成LabVIEW代码。关于这款软件的使用斱法,在后面的章节中会详细介绍。 位于最上层的是应用软件。我们推荐使用的是NI的LabVIEW。LabVIEW是图形化的开収环境,它无需我们有较多的软件编程基础,可以简单、斱便地通过图标的放置和连线的斱式开収数据采集程序。同时,LabVIEW中提供了大量的函数,可以帮助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迚行后续的分析和处理;LabVIEW也提供大量控件,可以让我们轻松地设计出专业、美观的用户界面。 当然,LabVIEW的强大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数据采集应用。如果您希望获得更多关于LabVIEW编程斱面的知识,请登陆如下网页,收看LabVIEW网络讲坛,NI的专业工程师会就LabVIEW编程中的重要知识点为大家做详细的讲解和演示。 https://www.doczj.com/doc/5a3867509.html,/china/labviewtips NI数据采集硬件产品及其应用领域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部分)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 续上表 4.11沥青全自动抽提仪校准方法(JTJZ 04-11)

1适用范围 144 第二部分校准/检查方法/4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类仪器设备校准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沥青全自动抽提仪的校准。 2 技术要求 2.1 仪器应带有铭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灌吏用说明书。 2.2 仪器外表不应有明显的损伤、缺陷和锈蚀,仪器应安装水平,溶剂供给、回收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应连接密封、完好。 2.3 筛分、过滤系统:筛网应完好不得有孔洞、裂口等并通过校准各筛能够密封套合, 喷淋盖能够密闭,喷淋孔应畅通,电磁振动系统应有效运行。 2.4 回收系统:由溶剂室、溶剂回收室、冷凝箱等组成,溶剂室设有冷却管、直读液位计、溶剂排放阀。 2.5 抽提精度:油石比差值≤2,矿粉筛余百分率差值≤0.2。 3 校准项目 3.1 外观检查。 3.2 抽提精度。 4 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 校准环境:校准工作应在室内进行,环境温度为(25士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 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校准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 校准器具: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为0.01g。 5 校准方法 5.1 外观检查:按照本方法2.1一2.5条要求进行目测检查。

5.2 抽提精度:采用经校准的没备自制已知配比的沥青混合料,进行抽提试验,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计算油石比及矿料筛余百分率。 6 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下赶过12个月。 7 结果处理 填写校准记录表(表B04-11),提交审核确认。 全自动抽提仪校准记录表(表B04-11) 145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 续上表

LabView数据采集

第一节概述 LabVIEW的数据采集(Data Acquisition)程序库包括了许多NI公司数据采集(DAQ)卡的驱动控制程序。通常,一块卡可以完成多种功能 - 模/数转换,数/模转换,数字量输入/输出,以及计数器/定时器操作等。用户在使用之前必须DAQ卡的硬件进行配置。这些控制程序用到了许多低层的DAQ驱动程序。本课程需要一块安装好的DAQ卡以及LabVIEW开发系统。 数据采集系统的组成: DAQ系统的基本任务是物理信号的产生或测量。但是要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测量物理信号,必须要使用传感器把物理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电压或者电流信号)。有时不能把被测信号直接连接到DAQ卡,而必须使用信号调理辅助电路,先将信号进行一定的处理。总之,数据采集是借助软件来控制整个DAQ系统–包括采集原始数据、分析数据、给出结果等。

上图中描述了插入式DAQ卡。另一种方式是外接式DAQ系统。这样,就不需要在计算机内部插槽中插入板卡,这时,计算机与DAQ系统之间的通讯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总线,如USB,并行口或者PCMCIA等完成。这种结构适用于远程数据采集和控制系统。 模拟输入: 当采用DAQ卡测量模拟信号时,必须考虑下列因素:输入模式(单端输入或者差分输入)、分辨率、输入范围、采样速率,精度和噪声等。单端输入以一个共同接地点为参考点。这种方式适用于输入信号为高电平(大于一伏),信号源与采集端之间的距离较短(小于15英尺),并且所有输入信号有一个公共接地端。如果不能满足上述条件,则需要

使用差分输入。差分输入方式下,每个输入可以有不同的接地参考点。并且,由于消除了共模噪声的误差,所以差分输入的精度较高。 输入范围是指ADC能够量化处理的最大、最小输入电压值。DAQ卡提供了可选择的输入范围,它与分辨率、增益等配合,以获得最佳的测量精度。 分辨率是模/数转换所使用的数字位数。分辩率越高,输入信号的细分程度就越高,能够识别的信号变化量就越小。下图表示的是一个正弦波信号,以及用三位模/数转换所获得的数字结果。三位模/数转换把输入范围细分为23或者就8份。二进制数从000到111分别代表每一份。显然,此时数字信号不能很好地表示原始信号,因为分辩率不够高,许多变化在模/数转换过程中丢失了。然而,如果把分辩率增加为16位,模/数转换的细分数值就可以从8增加到216即65536,它就可以相当准确地表示原始信号。

仪器设备校验记录.doc

水泥抗压夹具校验记录TGX008-2001 送检单位__________仪器编号____________校验号________ 金属线材反复弯曲试验机校验记录

TGX055-2001 送检单位____________仪器编号___________校验号__________ 钢筋冷弯弯心校验记录TGX056-2001

送检单位__________ 仪器编号__________ 校验号_________ 校(检) 验证书 _______字第_______号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型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造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厂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校(检)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检)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检)验日期年月日校(检)验周期 有效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 校(检)验员核验员 技术负责人校(检)验单位(章) 石料冲击韧度试验机校验记录 TGX030-2001 送检单位__________仪器编号_________校验号_________

圆盘耐磨试验机记录TGX031-2001 送检单位__________仪器编号_________校验号__________

环境空气采样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0 μm的颗粒物。可吸 入颗粒物(PM10)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 10 μm的颗粒物。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两倍以上。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注射器采样、采气袋采样和固定容器法采样。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溶液吸收法、填充柱采样法和低温冷凝浓缩法。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温度、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滤料法和自然沉降法。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流量、时间、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破裂,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气样中污染物穿透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 3 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 m。 12.在地球表面上约 80 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 的地球表面上空 12 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 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24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m1吸收液,以~ 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h。

生产场所卫生环境(菌落总数抽样检测)标准

加强化妆品生产过程的卫生监管,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保证产品的卫生质量。 2范围 2.1本标准规定了生产环境标准及采样与测试方法。 2.2本标准适用于对生产环境(空气、工作台/设备及工人手表面)的采样与测试工作3参考或引用文件 GB 15979-2002 —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 GB/T 18883-2002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T 18204.1-2000公共场所空气微生物检验方法细菌总数测定 4 注:“)、(2)均不得检出致病菌。 5采样与测试方法 5.1空气 5.1.1样品采集 (1)在动态下进行,设置采样点时,应根据现场的大小,选择有代表性的位置作为空气细菌检测的采样点,应避开空调、门窗等空气流通处。 (2)室内面积不超过30卅,在室内墙角对角线上设里、中、外三个采样点,里、外点位置距墙1m以上;室内面积超过30卅,在室内墙角对角线上设东、西、南、北、中五个采样点,周围4点距墙1m以上。 (3)采样时,将含营养琼脂培养基的平板(直径9cm置采样点1.2?1.5m高度(约桌面高度),打开平皿盖,使平板在空气中暴露5mi n。 5.1.2细菌培养 (1)在采样前将准备好的营养琼脂培养基置于36± 1C培养24h,取出检查有无污染,将污染的培养基剔除。 (2)将已采集的培养基在6h内送实验室,于36± 1C培养48h观察结果,计数平板上的细菌菌落总数。

y 1 = A X 50000 / (S i X t) ................................. ⑴ 式中:y i —空气中细菌菌落总数,CFU/m; A—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数; S—平板面积,cm2; t —暴露时间,min。 5.2工作台/设备表面与工人手表面 5.2.1样品采集 (1)工作台:将经灭菌的内径为5cm X 5cm的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验物体表面,用一浸有灭菌 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其内涂抹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2)工人手:被检人五指并拢,用一浸湿生理盐水的棉签在右手指曲面,从指尖到指端来回涂 擦10次,然后剪去手接触部分棉棒,将棉签放入含10ml灭菌生理盐水的采样管内送检。 5.2.2细菌菌落总数检测 (1)将已采集的样品在6h内送实验室,每支采样管充分混匀后取1ml样液,放入灭菌平皿内,倾注营养琼脂培养基,每个样品平行接种两块平皿,置36± 1°C培养48h,计数平板上细菌菌落 数。 y 2=A/S2X 10 ................. ... ............ ... . (2) y 3= A/ S 3X 10 .......................... . ................. .(3) 式中:y2—工作台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 A—平板上平均细菌菌落总数; S—采样面积,cm i; y3—工人手表面细菌菌落总数,CFU/cm或CFU只手; s—工人手表面面积,cm。 5.2.3致病菌检测 按GB 15979-2002附录B进行。 核准审核编制

各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

各仪器设备校验记录表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校验记录表 送检单位: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校验项目单 位 技术要求 校验数据 结 果 测值 平均 值 外观目 测 外观完好,固定在 坚固的基座上,圆 盘台面水平,跳动 灵活,桌面平稳, 不抖动。 圆盘桌面 的水平度 —水平 跳动部分 总质量 kg 4.35±0.15 落距检测mm 10.0±0.2 跳动一个周期25次的时间s 25±1 s 桌面直径mm 300±1

mm 截锥圆模几何尺寸高度 mm 60±0.5 mm 上口内径mm 70±0.5 mm 下口内径mm 100±0.5 mm 下口外径mm 120±0.5 mm 金属捣棒工作部 分 直径 mm 20±0.5 mm 工作部分 长度 mm ≥200 校 验 结 论 核验:校验: 校验日期:年月

日 水泥胶砂试模校验记录表 送检单位:仪器编号:校验编号: 校验项目单 位 技术要求 校验数据 结 果 测值 平均 值 试模外观—试模加工面应光滑、无气孔、整洁、无粗糙不平现象。 试模尺寸长m m 160±0.8 m m

宽m m 40m±0.2 m m m m 深m m 40.1±0.1 m m m m 试模质量kg 6.25±0.25 试模内表面平面 公差m m ≤0.03 试模垂直公差底座与 端板 m m ≤0.2底座与 隔板 m m 隔板与 端板 m m

试模隔板与底板 的间隙m m <0.05 校验结论 核验:校验:校验日期:年月日 水泥胶砂试体成型振实台校验记录表 送检单位:仪器编号: 校验编号: 校验项目单 位 技术要求 校验 数据 结 果 外观及工作状态目 测 1 应有铭牌,其中包括仪 器名称、型号、生产厂、 出厂编号与日期。

初学LabVIEW数据采集中常见的问题

初学数据采集中常见的问题 经常在论坛上会碰到一些会员朋友发贴提问数据采集的问题,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初学者刚接触数据采集,对其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还没有太多的了解,这里将这些问题集中一下,做个总结。由于个人接触的板卡以NI的为主,这里的内容只针对NI的数据采集卡,不保证适用于其它公司的数据采集卡。 1,数据采集的时候数据会不会丢失? ——这是最常见的一个问题,刚开始学数据采集的时候都会在考虑,如果软件上读取数据的循环运行得不够快时,比如100K采样率的时候,软件上循环肯定没这么快,数据是不是就丢失了? 首先我们要清楚的是,数据采集功能是由数据采集卡来完成的,软件只是将采集到的数据接收到电脑上面过来,数据采集卡有自身的办法来解决硬件采集速度快过于软件读取速度的问题。 这需要对数据采集过程中数据的传输作一个介绍:外部的信号进入数据采集卡后,经过各种处理转换,先进入数据采集卡自身的缓冲区里面,缓冲区是先进先出(FIFO,First In First Out)的,NI的数据采集卡应该是都有板载的缓冲区,区别在于缓冲区的大小而已。然后当板载缓冲区中的数据量到了一定的条件时,数据采集卡将缓冲区的数据上传到计算机内存中,一般是以DMA(直接内存访问)方式传入的,但也可以设置为其它方式,比如中断等。上传数据的方式和时机可以通过DAQmx的属性节点进行设置或查看,DAQmx中默认是使用DMA传输方式,传输条件是板载内存非空。 以下蓝色部分摘自NI网站: 数据传输方式包括直接内存访问(DMA),中断请求(IRQ)和可编程I/O。DMA是一种DAQ板卡和PC内存间直接通讯的传输方式,不再需要处理器的干预。NI "MITE"芯片可以处理与PCI总线间的所有总线协议。IRQ传输方式会置高信号并中断处理器,然后由处理器处理数据传输。 IRQ 传输通常很低,只有150 kb/s,而DMA可以高达20 Mb/s。IRQ 传输速率与使用的系统设备相关,如处理器速度等。 图 1 设置模拟输入数据传递方式与时机 数据到了内存后,再由程序中的DAQmx Read.vi从内存中读入到计算机中去。这里计算机的内存要和板载缓冲区区分开来,板载缓冲区是厂商固定死的,改变不了,不会出现溢出的情况,它的空间可以很小,比如1Kbit以下,但计算机中为数据采集开辟的内存建议是采

环境空气采样规范

欢迎阅读 环境空气采样作业指导书 1.采样工作流程 1.1监测项目调查 现场监测人员认真了解监测对象的生产设备、工艺流程,清楚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及其排放规律,查看环保措施落实和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监控生产负荷,调查现场环境(气象、水温、污染源)有关参数和周边环境敏感点,检查监测点位符合性及安全性,搜集与编制监测报告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 1.2实验室采样前准备 1.3 1.4. 1.5 1.5.1 1.5.2 1.6 结束)、 1.7样品转移、交接。 工作结束,现场监测人员应妥善保管原始记录,安全、规范运输样品,及时与样品管理员进行交接并填写交接记录。 2.采样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2.1采样前检查气密性时要接干燥瓶,吸收瓶不能接以防倒吸。 2.2采样结束后,取下样品,将气体吸收装置进、出口密封,按相应项目的标准监测分析方法要求运送和保存待测样品。 2.3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时,应对光线检查滤膜是否有损坏,如有损坏,停止使用。 2.4采集气体样品时,注意吸收瓶溶液的颜色,如果未采样已变色,则该样品作废。

2.5现场空白样的放置:启动采样气路时,同时将空白样的吸收瓶封口膜打开,气路采样结束时,同时将空白样封口;准备空白滤膜装入切割头中放置在空气中,采样后结束后按照滤膜采样同样方法放入滤膜袋中,运回实验室检测,空白滤膜前后两次称量质量之差应远小于采样滤膜上的颗粒物负载量,否则次批次采样监测数据无效。 2.6向采样器中放置和取出滤膜时,应佩戴聚乙烯手套等实验室专用手套(和实验室人员称量滤膜所带的手套相同),使用无锯齿状镊子。 2.7采样进气口必须暴露在空气中(箱体盖子可以不盖,几乎不影响吸收液温度)。 2.8夏天仪器应尽量避免放置在太阳下暴晒,以防止吸收液蒸发,可将仪器放置于树荫处或适当遮盖。 2.9 2.10 2.11 2.12 3. 3.1 3.2 1 ? ?2 ? ?3 ? 3.2.2 除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排放速率(估计值)之外,还应重点调查被测无组织排放源的排出口形状、尺寸、高度及其处于建筑物的具体位置等,应有无组织排放口及其所在建筑物的照片。 3.2.3排放源所在区域的气象资料调查一般情况下,可向被测污染源所在地区的气象台(站)了解当地的“常年”气象资料,其内容应包括: 1)按月统计的主导风向和风向频率; 2)按月统计的平均风速和最大、最小风速; 3)按月统计的平均气温和气温变化情况等。? 如有可能,最好直接了解当地的逆温和大气稳定度等污染气象要素的变化规律。了解当地“常年”气象资料的目的,是为了对监测时段的选择作指导。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中国石油河北销售石油产品质量计量监测中心管理制度 Q/XBX-LZZJ-W-29-19-2008 仪器设备检定、校准管理制度 1.目的 制定本制度目的是对质监中心计量检测设备的校准、检定进行管理,确保所有计量检测设备正常、稳定的工作,确保所有检测数据准确、有效。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检定/校准的管理。 3.职责 3.1设备管理员负责计量设备的统计、编号、标志管理。 3.2设备管理员负责质监中心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的送检工作和有关计量设备档案的管理。 4.工作要求 4.1计量检测设备的统计 设备管理员及技术负责人编制检定及校准《检测仪器设备计量台帐》,该台帐包括仪器名称、出厂编号、位号、规格型号、国别厂家、精度等级、测量范围、检定周期、检定部门、检定日期、级别、备注,设备管理员编制质监中心《设备台帐》,该表包括仪器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出厂编号、出厂日期、设备位号、技术指标、制造厂、购置日期、保管人、备注,设备管理员每年一次对上表进行跟踪和修改。 4.2检测设备的编号 所有出具分析数据的设备都有唯一的标识编号,计量检测设备编号为仪器编号,分析检测设备编号为“YXX”,其中“Y”表示此编号为班组编号,“XX”表示设备的流水号; 4.3设备标识 每一台设备都应有明显的标志表明其状态,设备标志有四种:合格、准用、停用、设备完好标识。 4.3.1“合格”——经检定/校准确认合格的计量检测设备,正常使用期间,使用绿色的合格标识。 4.3.2“准用”——一经检定/校准部分计量技术指标合格,降级或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使用的计量检测设备,使用黄色的准用标志。 4.3.3“停用”——经检定/校准确认不合格、未经计量检定、封存、暂时不用或超出确认间隔的计量检测设备、设备性能无法确定者及设备损坏者使用红色的停用标志。 4.3.4“设备完好标识”——仅起到特定功能(如加热、制冷、旋转、搅拌)的设备,没有明确的计量特性,正常使用期间,使用黄色设备完好标识。[明确标识填写即查即用]。 4.3.5设备标志应当粘贴在设备主要部件的明显位置以表明该设备的状态,标志是唯一的,同一设备的某些附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DOC32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仪器设备校准指南 常用非强检设备校准方法 目录 1.4 电动击实仪校准方法(JTJZ 01-04) (2) 1.7 CBR试验装置校准方法(JTJZ 01-07) (4) 2.8容量筒校准方法(JTJZ 02-08) (6) 3.1透气比表面积仪校准方法(JTJZ 03-01) (8) 3.2水泥负压筛析仪校准方法(JTJZ 03-02) (10) 3.4量水器校准方法(JTJZ 03-04) (12) 3.6雷氏夹校准方法(JTJZ 03-06) (15) 3.13坍落度测定仪校准方法(JTJZ 03-13) (17) 3.16水泥混凝土抗渗仪校准方法(JTJZ 03-16) (19) 3.18水泥砂浆分层度仪校准方法(JTJZ 03-18) (22) 3.19水泥混凝土试模、砂浆试模校准方法(JTJZ 03-19) (24) 5.1 灌砂筒校准方法(JTJZ 05-01) (27) 5.6玻璃器皿校准方法(JTJZ 05-06) (29)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 mm,分度值0.02 mm。 钢直尺:量程不少于500 mm,分度值1 mm。 塞尺:0.02~2 mm。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2000g,感量为0.01g。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0g,感量为1g。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15kg,感量为1g。 分析天平:量程不小于100g,感量为0.0001g。 电子秤或磅秤:量程不小于50kg,感量为5g。

1.4 电动击实仪校准方法(JTJZ 01-04) 1 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电动击实仪的校准,参照《土工击实仪检定规程》[JJG(交通)058-2004]编制。 2 技术要求 2.1 仪器应带有名牌(包括仪器名称、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出厂日期、制造厂等)、合格证、使用说明书。 3 校准项目 3.1 外观检查。 3.2 击实锤质量。 3.3 击实锤落高。 3.4 击实锤锤头直径。 3.5 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 3.6 击实筒几何尺寸。 4 校准环境及校准器具 4.1 校准环境:环境温度为(25±10)℃,相对湿度不大于85%,校准现场应洁净,周围无影响结果的振动、污染、腐蚀性气体。 4.2 校准器具: 4.2.1 电子天平:量程不小于5000g,感量为1g。 4.2.2 钢直尺:量程不小于500mm,分度值为1mm。 4.2.3 游标卡尺:最大量程不小于200 mm,分度值0.02 mm。 4.2.4 塞尺:0.02~2 mm。 5 校准方法 5.1 外观检查:按本方法2.1条要求对仪器的外观进行检查。 5.2 击实锤质量校准:取下击实锤及导杆放置在记数电子天平上准确称量,调整其配重,使锤质量准确至要求范围。 5.3 击实锤落高校准:将击实锤提升至起始高度位置处,用钢直尺测量出击锤底部至落点处的垂直高度即击实锤落高,重复测量3次,取平均值。 5.4 击实锤锤头直径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锤锤头直径,每120度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5.5 击实锤体的测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校准:将击实仪的定位销调整到使用大型击实筒处,安装好大型击实筒,将击实锤手动调整到击实过程下端位置,然后手动转动击实筒,每转动120度用塞尺测量击实锤体的侧母线与击实筒内壁的间隙,共测量3次,其间隙均应在2~2.5mm范围内;小型击实筒校准采用相同的方法。 5.6 击实筒几何尺寸校准:用游标卡尺测量击实筒的内径及高度,每120度测量1次,共测量3次,取平均值。 6 校准周期 校准周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检验检测机构仪器设备管理方法 仪器设备管理 设备作为一项重要资源要素,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参与体系运行,以实现质量方针和目标。因此,应建立符合准则要求的设备管理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使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满足检测工作的需要。 建立设备质量管理体系 ⑴ 建立设备管理组织 设备管理组织有质量管理部门、技术部门和支持服务部门构成。根据设备管理工作的特点、范围和工作量,确定管理人员、核查人员、操作人员和服务人员的职责、权力与相互关系,使各项管理职能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相关岗位,尽量做到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⑵ 制定设备管理程序 设备管理程序是检测机构实行设备管理的途径。通过建立相应的程序文件,明确设备管理活动的过程、步骤、内容和所有环节,使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 ⑶ 编写设备作业指导书 设备作业指导书是指导检测人员操作设备的规范性文件。一般设备可按照说明书操作,大型、复杂的仪器或操作人员流动性大、性能不稳定的设备需编写作业指导书或操作规程。

健全设备质量管理制度 ⑴ 评审制度 评审是添置或处置设备的一项前期工作,主要从设备的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维护性等方面综合分析,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设备资源,发挥设备的最佳效益。对于大型、贵重、精密的仪器需进行可行性认证,达到技术上先进,性能上可靠,工作上需要,经济上合理;对于租借、维修、淘汰的设备,以及小型或辅助设备,应进行必要的评审。 ⑵ 验收制度 验收是保证添置或维修的设备正常运行的一个重要手段。仪器设备的开箱拆封应在设备管理员、操作人员、供应人员等有关人员都在场时进行,验收过程中,应对设备评审要求、订货合同和装箱清单,逐一清点,并做好记录。对于大型、精密的仪器设备,安装调试后,还应通过一定时期(合同期内)的试运行,根据实际运行效果和各项指标测试结论,确认无质量问题方可验收。仪器设备经验收后方可办理移交手续,交付使用。 ⑶ 使用制度 为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充分发挥其作用,必须建立设备使用制度,对人员、工作环境、设施条件、维修、保养等提出明确要求做作出规定。 ⑷ 记录制度

环境空气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_T 375-2007 )模板

TH-150系列智能中流量微粒采样器作业指导书 一、采样器操作的环境 1.环境温度:-35~45℃ 2.相对湿度:30~90% 3.大气压:86~108kPa 4.供电电源(220+22)V,频率:50Hz 一.采样前的准备 1.1采样头的安装 1.1.1 采样头的构件 TSP采样头由风罩、入口栏座、滤膜压盖、滤膜、网板、密封垫、滤膜托座七部件组成。 1.1.2 采样头的安装 1.将干净滤膜放入玻璃干燥塔内,在常温下干燥24小时后称初重,编号备用。 2.将密封垫放入滤膜托座的内环中,再将网板锥形面向上放在密封垫上,然后取一片准备好的干净滤膜以毛面向上放在网板上,最后盖上滤膜压盖 3.开箱时风罩和入口栏座已经安装好了。 4.通过螺纹可将步骤2,3所述部件组装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采样头。 1.1.3 采样头和仪器的连接 采样头通过切割器连杆和仪器连接 注意:采样头与采样器连接前,请取下采样器顶端采样孔上的防尘盖。采样完成后,请务必将防尘盖盖在采样孔上,以免灰尘进入抽气泵,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坏,影响其使用寿命。 1.2 气体采样连接方式 1.2.1 缓冲干燥瓶 打开干燥瓶的盖子装入已处理好的干燥硅胶。 1.2.2 采样吸收瓶 准备25ml棕色瓶,因为氮氧化物需要避光保存。采样瓶中装有氮氧化物的吸收液(如盐酸萘乙二胺溶液)。采样前用移液管将吸收液从采样瓶出气口装入采样瓶中。采集二氧化硫用透明采集瓶,吸收液可以选用盐酸副玫瑰苯胺。

注意:不同容量的采样瓶外观不一样。 1.2.3 气路连接 采样瓶的出气口和缓冲干燥瓶的进气口相连,缓冲干燥瓶的出气口和仪器上对应气路的进气嘴相连。连接均采用Ф6×9的透明硅胶管。 采样器两侧均有两个挂钩和采样瓶架侧面的两个孔是相对应的,采样瓶架可以挂在采样器侧面。 样气通过采样瓶的进气口被吸收液吸收。若气路接反了,将导致吸收液被倒吸入负压泵中,对泵造成损害。缓冲干燥瓶的作用是防止水分及腐蚀性气体进入泵体。二.操作说明 TH-150系列采样器整个采样工作过程可以由以下的采样器工作流程表示: 滤膜的前处理-安装采样头-采样-打印, 标定 本机兼有粉尘采样和气体采样两种功能,其中的粉尘采样有循环和不循环两种工作方式(气体采样则无循环功能)。 3.1提示: 1.对于粉尘采样,在一个循环周期内最多可设6个采样段,而对气体采样,不能采用循环方式,在采样期内最多可设3个采样段。 2.采样时间和间隔时间的设置范围为1~99:59(分),但无论采样时间还是间隔时间设的太短和太长都不太适宜,具体由用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 3.粉尘采样的循环次数可在1~99的范围内选择,当循环次数选为1时,表示不循环,只完成一个采样周期内的若干次采样。我们不建议用户采用多次循环,因为那样你无法了解各次采样的浓度分布;同时,长期循环,滤膜上沉积了大量的粉尘后,泵的阻力过大,不仅影响流量的稳定性,也影响到泵的寿命。 4.若一起按不循环方式工作,则完成一次采样,其总的采样时间=(采时1+间隔1)+(采时2+间隔2)+…+((采时n+间隔n);若只有一次采样和一次间隔,则总的采样时间=采时1+间隔1 对于粉尘采样,若设置为循环采样,那么最后一段的采样完成后,其后续的间隔T g-n设置为0,则无等待时间直接进入下一循环的第一段采样。 3.2 参数设置

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记录表

检验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记录表 设备型号:全自动血凝分析仪设备维护责任人:维护保养月度年月 日保养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使 用 维 护 内 容 清洗吸液针头 废弃用过的反 应管 废物的处理 拭干试剂支架 上的结露 记录人 1

检验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记录表 设备型号:血球分析仪设备维护责任人:维护保养月度年月 日保养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使 用 维 护 内 容 开机时间 开机自检 探头浸泡 清洗试子 耗材检测 关机时间 记录人 填表说明:在保养对应栏中,已保养打“√”,未保养打“×”,备注为仪器发生故障时填写“故障”,并签上保养人名字 2

检验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记录表 设备型号: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设备维护责任人:维护保养月度年月 日保养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使 用 维 护 内 容 开机时间 开机自检 质控 清洗液浸泡 耗材检测 关机时间 记录人 3

填表说明:在保养对应栏中,已保养打“√”,未保养打“×”,备注为仪器发生故障时填写“故障”,并签上保养人名字 检验科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使用记录表 设备型号:全自动尿液分析仪设备维护责任人:维护保养月度年月 日保养 日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使 用 维 护 内 容 开机时间 开机自检 负压防 逆室的水 位检查与 排水 耗材检测 关机时间 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