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运营与融资串讲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5
资本的特征:是增值性、竞争性、运动性、独立性和主体性、开放性。
资本运营的社会的本质:通过资本交易或使用,不断变换形态,以价值为管理中心,求得资本增值的最大化。
资本运营的特征?增值性–关心价值变动、价值平衡、价值增值,流动性- 狭义:企业的资本金;广义:不仅包括形态、结构、地区乃至产权企业所有者权益,而且还包括借入资本、实物投资、证券交易、融资租赁、期货买卖,风险性- 赢利和风险总相伴而行,要注意风险的规避,开放性–突破地域、打破传统、跨越行业壁垒、实行多元化战略。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区别?经营对象不同。
资本运营的对象是企业的资本及其运动,资本是可以带来增值的价值。
资本运营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价值方面,追求资本增值。
而生产经营的对象则是产品及其生产销售过程,经营的基础是厂房、机器设备、产品设计、工艺、专利等。
生产经营侧重的是企业经营过程的是也能够价值方面,追求产品数量、品种的增多和质量的提高。
经营领域不同。
资本运营主要是在资本市场上运作,资本市场既包括证券市场,也包括非证券的长期信用资本的借贷,广义上还包括非证券的产权交易活动。
而生产经营涉及的领域主要是产品的生产技术、原材料的采购和产品销售,主要是在生产资料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商品市场上运作。
经营方式不同。
资本运营要运用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发行债券、银行借款和租赁等方式合理筹集资本,要运用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产权投资等方式有效地运用资本,合理地配置资本,盘活存量资本,加速资本周转,提高资本效益。
而生产经营主要通过调查社会需求,以销定产,以产定购,技术开发,研制新产品,革新工艺、设备,创名牌产品,开辟销售渠道,建立销售网络等方式,达到增加产品品种、数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增加产品销售利润的目的。
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的联系:由于资本运营与生产经营都属于企业经营的范畴,因而两者存在极为密切的联系。
目的一致。
企业进行资本运营的目的是追求资本的保值增值,而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根据市场需要生产和销售商品,目的在于赚取利润,以实现资本增值,因此生产经营实际上是以生产、经营商品为手段、以资本增值为目的的经营活动。
中小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培训讲座中小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培训讲座尊敬的各位中小企业经营者,大家好!欢迎来参加本次关于中小企业融资与资本运营的培训讲座。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掌握融资和资本运营的方法和技巧至关重要。
本次讲座将为大家提供宝贵的经验和知识,帮助您在运营过程中更好地利用资本和融资。
一、认识融资和资本运营的重要性融资和资本运营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融资,企业能够获得资本,扩大规模,开展新的业务和项目。
而资本运营则是指对已有资本进行有效的配置和利用,以实现最大化的收益。
融资和资本运营的成功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
二、融资的方式和选择融资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等。
不同的方式有不同的利弊和适用场景,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融资方式。
在选择融资方式时,需要考虑企业的资金需求、成本、风险和回报等因素。
三、融资需求和准备工作在进行融资前,企业需要准确评估自身的融资需求,并制定详细的融资计划。
同时,企业应准备好相关的文件和资料,包括财务报表、商业计划书、资质证明等。
这些准备工作将有助于提高融资的成功率。
四、如何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与投资者进行有效沟通是融资的关键环节。
企业应准备好清晰的商业计划,将企业的战略、运营模式和盈利能力等信息向投资者进行有效传达。
同时,企业需要学会回答投资者的问题和疑虑,展示出企业的潜力和可行性。
五、资本运营的原则和方法资本运营是指企业如何有效地利用已有资本进行经营活动。
在资本运营中,企业需要根据风险收益比例,合理配置资本,实现收益最大化。
同时,企业还需要注意资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以确保企业的稳定发展。
六、风险管理与资本运营在资本运营中,风险管理是至关重要的。
企业需要识别、评估并管理与资本运营相关的各类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通过采取有效的风险管理措施,企业可以降低损失,提高资本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七、案例分析与经验分享通过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我们可以学习到其他企业在融资和资本运营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教训。
《资本运营与融资》资料《资本运营与融资》资料1、资本运营资本运营是一种通过对资本使用价值的运用(包括直接对资本的消费和利用资本的各种形态变化),在对资本作最有效使用的基础上,为实现资本赢利的最大化而开展的活动。
2、资本运营的内容(一)按资本的运动状态划分:存量资本运营和增量资本运营(二)按资本运营的形式划分:实业资本运营、产权资本运营、金融资本运营和无形资本运营3、资本运营的特征(1)资本运营是以价值形态管理为原则的企业运营理念。
(2)资本运营注重资本的流动性。
(3)资本运营是一种开放式的运营。
(4)资本运营更是风险性运营。
4、资本运营的目标一、利润最大化企业千方百计地增加收入、降低成本费用,实现利润最大化。
利润绝对数指标因而会导致不同资本规模的企业之间难以进行横向比较,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所获利润也难以进行纵向比较;还会使企业片面地追求利润最大化,从而导致企业的短期行为等。
二、所有者(股东)权益最大化所有者权益在会计科目中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内容,它是投资者对企业净资产的所有权。
所有者权益或者股东权益最大化这一指标的优点是科学地考虑了风险因素,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的短期行为。
其缺陷在于:首先其仅仅局限于投资者或股东的利益,没有考虑其他相关者的利益;其次股东权益的大小受股票价格的影响,而股票价格的波动、变化可能与企业的实际经营业绩完全脱节。
三、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是指企业全部资产的市场价值,它反映了企业潜在或预期的获利能力。
通常采用收益现值法,即按照一定的贴现率计算未来经营期间内每年的预期收益之和来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
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与其它两个目标相比具有全面性,首先其考虑了风险价值因素,其次其有利于克服企业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5、资本运营的模式企业的资本运营基本上可以分为资本扩张与资本收缩两种模式。
资本扩张型运营模式:(1)横向型资本扩张横向型扩张是指企业为了提高现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采用资本运营的手段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并购同一产业的企业产权或企业资产,进而实现资本扩张。
资本运营理论与实务P24 资本运营中的微观性风险1、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企业的赢利水平发生变化。
2、违约风险:是指在企业财务状况不佳时出现违约或破产的可能性。
3、商业风险:是在企业赢利变动、订单减少以致销售收入减少,从而导致赢利下降的风险。
4、财务风险:是指企业融资方式导致股东的报酬发生变化的风险。
P36 资本筹集的原则1、规模适当原则;2、筹措及时原则;3、合法性原则;4、效益性原则P43 发行新股的利弊有利:①对所有股东公平;②大股东资金充足,便不会摊薄其控股;③通常需要全面承销以保证筹得资金;④可以包括一项配售以引入新股东。
弊端:①必须作现股折让;②基于监管原因通常不包括海外股东;③摊薄股价;④完成时间长于销售时间,因此风险较大,承销商要求更多费用;⑤现有股东可能有资金限制P68—69资本成本的作用1、确定公司价值;2、进行投资决策;3、进行融资决策;4、评价企业经营业绩;5、进行股利分配决策;6、作为评价企业经营成果的依据;7、提高资本使用效率增加积累;8、从宏观上讲,资本成本也是政府调节经济、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P70 降低企业筹资中资本成本的途径1、合理安排筹资期限;2、合理选择筹资渠道和方式,力求降低资本成本;3、合理安排资本结构,力求降低综合资本成本;4、提高企业信誉,积极参与信用等级评估P76 WACC的定义是指企业以各种资本在企业全部资本中所占的比重为权数,对各种长期资金的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计算出来的资本总成本。
P85 资本结构的定义:是指公司各种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
广义:是指全部资本的构成,即自有资本和负债资本的对比关系;狭义:是指自有资本与长期负债资本的对比关系,而将短期债务资本作为营业资本管理。
财务杠杆的定义:是指企业对债务的的依赖程度。
由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的现象,称作财务杠杆效应。
《资本运营理论与融资》复习资料朱佳骅老师编写第一、二章王伶俐老师编写第三、四章马毅老师编写第五、六章李诗田老师编写第七、八章潘光辉老师编写第九、十章林华老师编写第十一、十二章编者按:现代企业管理专业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最近开设的专业,目前在主考院校和图书市场没有任何系统性复习资料,为此我们请任科老师紧扣《资本运营理论与融资》的考试大纲编写了此资料,以便同学们更快更好地通过此课程的学习。
Ⅰ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的要求资本运营与融资是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现代企业管理(独立本科段)专业的必考专业课,是为了培养和检验自学应考者对资本运营与融资的基本原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理解而设置的一门基础专业课。
资本运营与融资课程设置的宗旨是为了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日益频繁和迅速发展的企业资本运营的需要,同时也是为了满足人才市场对公司资本运作管理人才的迫切需要。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及要求是:使自学应考者能够较全面、系统地学习资本运营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掌握现代企业资本运营中涉及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一般性方法;能将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相结合,分析企业资本运营中的现象、问题及策略。
本课程共分为十二章,其中重点章、次重点章和一般章如下表所示:Ⅱ考试内容一、考试基本要求要求应考者理解和掌握资本运营与融资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对资本运营中涉及的问题进行判断、计算和分析,具备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的能力。
二、考核知识点及考核要求本大纲的考核要求分为“识记”(占20%)、“领会”(占30%)、“简单应用”(占30%)和“综合应用”(占20%)四个层次,具体含义为:✧识记:能解释有关概念、知识点的含义,并能正确认识和表达;✧领会:在识记的基础上,能全面把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能掌握有关概念、原理、方法的区别与联系;✧简单应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解决有关的理论和实践中的简单问题。
简答题:5道 论述题:2道单选题: 20道 20分多选题:10道20分 名词解释:5道 15分25分20分3考试相关关于课程安排精讲1第一、二章精讲2第三、四章精讲3第五章精讲4第六章精讲5第七、八章精讲6第九、十、十一章上课时间:晚上7:30—9:30目录第一章资本运营概论第二章资本运营的未来发展第三章资本筹集第四章资本成本第五章资本结构与筹资决策第六章资本预算方法第七章证劵投资第八章企业兼并与收购第九章跨国并购第十章组建企业集团第十一章企业的剥离、分立与出售第一章资本运营概论考核知识点:1、资本的涵义、相关解释2、资本的各种不同功能与基本特征3、资本运营的本质和内容以及特征4、资本运营的最终目标—利润最大化、权益最大化与价值最大化5、资本运营的基本模式6、资本运营管理遵循的原则第一节、资本的分类及特征一、对资本范畴的理解——P2简答(一)马克思对资本的解释按照马克思的阐述,资本就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资本包含三层意思:①资本本身必须具有价值,虽然其表现形态各异,但没有价值的东西不是资本;②必须能带来剩余价值,虽有价值但不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不能成为资本;③只有在现实的物质生产过程中能够产生剩余价值的价值才是资本。
——P3单选、多选(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资本的定义在西方经济学理论中,资本是三大生产要素之一,另外两大要素是土地和劳动,这三大要素通常被称为基本生产要素。
资本是一种被生产出来的要素,一种本身就是有经济过程产出的耐用投入品。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资本是一家公司的总财富或总资产,因而不仅包括货币资本(有形的资本),同时也包括商标、商誉和专利权等无形的资本。
——P3多选、简答(三)企业资本的构成形式企业所拥有的资本构成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七种形式。
1.货币资本,包括企业的库存资金、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2.实物资本,包括存货和房屋、设备等固定资产;3.无形资本,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版权、土地使用权、商誉等;4.金融资本,包括股票、债券、期权等投资;5.管理资本,企业的组织机构、职能规划、激励机制等管理资源;6.人力资本,企业各类雇佣劳动力;7.产权资本,其他企业产权。
考试重点复习范围
1.资本的特点P5
2.资本的社会的自然的属于性P5
3. 资本的的理解P11
4.资本形态P14
5.资本运营的解释P17
6.资本运营和生产经营的区别(多选或简答)P21 7.资本运营目标 P22
8.资本运营的基本内容P26
9.资本运营内容分类P29
10.企业的特征(简答) P32
1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的优缺点P34 12.资本市场包括P45
13.公司制企业的优缺点(多选或简答)P36
14.资本筹集的意义(简答)P59
15.我国的筹资渠道方式(多选或简答)P66
16.长期借款的优缺点(多选或简答)P70
17.经营性租赁(简答)P80
18.股票筹资特点P85
19.BOT的好处 P87
20.商业信用P87
21.贴现的优缺点P88
22.资本成本的概念P91
23.资本成本的作用(简答)P91 24.优先股P94
25.资本结构的概念和含义P102 26.影响经济风险的因素P108
27.经营杠杆P109
28.资本投放的意义P119
29.资本分类(多选)P120
30.投资金额的构成P126
31.影响现金流量变动因素P137 32.资本成本的变动P137
33.证券投资的目的P141
34.单一证券投资的决策P142
35.可转换证券投资(名词解释)P143
36. 期权投资P145
37. 资本周转P177
38. 资本周转意义P179
39. 资本周转概念和含义P180
40.总资产周转率P185
41.加速资本周转的途径P186
42.存货存量和加速资本P191
43.信用标准的5C (单选)P196
44.固定资本的存量和资本周转P199
45.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的途径有?P200
46.资本积累的意义P203
47.资本积累的原则(简答)P206
48.经济收益观念P208
49.增加资本积累的途径和措施P213
50.增加广义资本积累P233
51.资本重组的概念P239
52.资本重组P240
53.国有资本管理体制的不适应性(论述)P245
54.资本重组的方式P250
55.组建股份制企业的原则与方式(简答)P261
56.股份制企业的股权设置(多选)P262
57.有限责任公司的组建P266
58.国有企业股份制改组中资产重组的要求(简答)P270 59.股票的特点P279
60.影响股票定价的因素P283
61我国企业在境外发行股票和上市的优点的缺点P297 62.股票发行和上市的方式P306
63.ADR的发行程序P311
64.我国企业境外上市的经验(简答)P313
65.兼并和收购的概念P325
66.并购的类型P328
67.以外国投资者身份跨境并购中国上市公司P340
68.并购的战略,原则与程序P361
69.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战略制定方法P371
70.企业并购的原则P374
71.贴现模式P384
72.并购对股票市价的影响P400
73.企业集团的概念P418
74.现代大企业集团的特征P420
75.企业向集团化发展具有的重要意义P426
76.财务公司的基本业务对企业集团发展的推动作用(简答)P422
77.企业分立(名词解释)P445
78.企业分立的特点(简答)P446
79.企业的概念P450
80.企业的类型P454
81.资本结构的含义(名词解释)P464
82.调整资本结构的意义P465
83.长期负债的结构P467
84.调整资本来源结构的方法P469(简答)
85.无形资产的结构调整P481
86.资产结指标分析P4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