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10.2《分式运算》知识点与练习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10.2《分式运算》知识点与练习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10.2《分式运算》知识点与练习
沪教版(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10.2《分式运算》知识点与练习

基本运算:

分式的乘法:a c a c

b d b d

??=?

分式的除法:

a c a d a d

b d b

c b c

?÷=?=

? 乘方:()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

=?个

n 个

=(n 为正整数) 分式的加减法法则:

同分母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a b a b

c c c

±±=

异分母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再加减,a c ad bc ad bc

b d bd bd bd

±±=±=

分式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后算加减,如有括号,括号内先算。结果以最简形式存在。

【例1】计算:

(1)22

2934m m m m +-?-- (2)2342()()()b a b

a b a -?-÷-

(3)32231(4)()2mn m n ---÷- 【解析】(1)3

2

m m +- (2)58a b - ⑶49128m n -

【例2】(1)2222

56712

228

x x x x x x x x -+-+÷----

(2)22266

(3)443x x x x x x x -+-÷+?

-+-

(3)32322423()(1)2111x x x x

x x x x x --÷-÷+-++

分式运算

例题讲解

知识要点

【解析】(1)21x x ++ (2)2

2

x -- (3)23x -

【例3】(1)2222135333

x x x x x

x x x +--+-+

+++ (2) 222222222222()()()()()()a b c b c a c a b a c b a b c b c a ------+++-+-+- (3)22242444

4254

a a a a a a a -++

-+--+ 【解析】(1)2 (2)1 (3)1

【例4】(1)2221()111a a a a a a a ---÷?-++ (2)422423216424(2)416844

m m m m m m m m m m -+-+÷?÷+++--+

(3)()()2

2

2

2222222

2a b c

a b c ab ac a a ab ab a b a b -----+?÷

-++- (4)

ab

bc ac c b

a ac a

b b

c b a c bc ac ab a c b +---++----+---2

22 (5)

ab

bc ac c b

a c ac bc a

b b a

c b bc ac ab a c b a +----++----++----2

22222( a ,b ,c 都不相等) 【解析】(1)22

(1)(1)a a +-- (2)1 (3)a b c a b

--+ (4)2

c a - (5)0 【例5】计算: (1)11

22

x y x y ------

(2)

()()()()()

()()()()()

4

44444

444476415642364316439643641164196427643564++++++++++ 【解析】(1)

xy

y x

+(2)337 【例6】(1)求代数式221356

24816

x x x x x x x x ++++÷?

++++的值,其中3x = (2)先化简,再求值:2

24125(2)2[2()](34)(2)a a a a a a a a

+++÷--÷-+,其中4a =。

【解析】(1)4

7

; (2)

12

(3)已知:233mx y +=,且()22201nx y x y -=≠≠-,.试用x y ,表示

m n

. 【解析】∵0x ≠,∴由2

33mx y +=,得:()()231133y y y m x x

+--==. 由222nx y -=,得:()22

2122y y n x x ++==. ∵1y ≠-,∴0n ≠,

()()()

2 31

121

y y y

m

n x x

+-+

()()

()

2

311

21

y y x

x y

+-

=?

+

()

31

2

x y

-

=.

(4)已知分式

1

x y

xy

+

-

的值是m,如果用x,y的相反数代入这个分式,那么所得的值为n,则m、n是什么关系?

【解析】由题可知:()

()()

1

.

1

x y

m

xy

x y

n

x y

+

?

=

?-

?

?-+-

?=

?---

?

,①

由②得:

11

x y x y

n m

xy xy

--+

==-=-

--

∴m n

=-,∴0

m n+=.

所以m n

,的关系为互为相反数.

【例7】(1)若分式

2

2

322

212

x x

x x x

-+

?

-+-

的运算结果为整数,则整数x为()。

(2)已知:12

xy=-,4

x y

+=-,求

11

11

x y

y x

++

+

++

的值.

【解析】(1)1/0/2/3

x=-(2)

34

15

-

(3)已知210

x y xy

+=,求代数式

42

24

x xy y

x xy y

++

-+

的值.

【解析】

422(2)20217

242410462

x xy y x y xy xy xy

x xy y x y xy xy xy

+++++

====

-++--

.

(4)已知:12

xy=-,4

x y

+=-,求

11

11

x y

y x

++

+

++

的值.

【解析】

22222

11(1)(1)2()2()2()2()234

11(1)(1)()1()115 x y x y x y x y x y x y xy

y x x y xy x y xy x y

+++++++++++++-

+====-++++++++++

【例8】(1)已知

11

1

m n

-=,求

575

232

m mn n

n mn m

+-

--

的值.

【解析】(法1):由

11

1

m n

-=可得,1

n m

mn

-

=,即n m mn

-=,

5755()757

2

2322()323

m mn n m n mn mn mn

n mn m n m mn mn mn

+--+-+

===-

-----

(法2):根据题意可得0m ≠,0n ≠,所以(分式的分子分母同除以mn )

551175()7

5752221123232()3

m mn n n m m n n mn m m n m n

+---++-===-------

(1)若2222004,2003,2002+=+=+=a m b m c m ,且24=abc ,求111

++---a b c bc ca ab a b c

的值.

【解析】1,1,2-=-=-=-a b b c c a ,原式

()()()2221128

??-+-+-??==

a b b c c a abc .

【练习1】计算:

(1)22222212

()2444

a a a a a a a a a --+--÷

+-++ (2)()

x x x x x x x x ++÷--???? ?

?--232

3

2

1112 (3)

2

1111111262-+?

?? ??-+÷??? ??

+-+--x x x x x x 【解析】(1)4

(2)

a a a +--;

(2)

2

1

x x -- (3)

32x x +-

【练习2】计算:

(1)4()2

x

x x x -?-

(2)23223

11

[](21)(1)(1)

x x x x x x x +++-?-+-- (3)2324

32

618

(1)1132a a a a a a a a

+++-+÷--++ 【解析】(1)2x +

(2)2

1

x --

(3)

2

1a a -

【练习3】计算:

(1)211

(1)(1)11

x x +

÷+--

(2)22214

(

)244x x x x x x x x

+---÷

--+ 实战演练

(3)()111x y x x y x y x y x y ??????+-÷++-÷?? ? ??

?????

【解析】(1)

1x x +(2)2144

x x -+(3)x y x - 【练习4】(1)若2

69a a -+与1b -互为相反数,求2222

22224

22a b a ab b b a b

ab a b a b ab a ++-??+÷+ ?--+?? 的值。

(2)已知实数a 满足2

280a a +-=,求222

1321

1143

a a a a a a a +-+-?+-++的值。 【解析】(2)2

9

【练习5】(1)已知:3

4x y =,求2222222x y xy y x xy y x xy -+÷-+-的值

【解析】2222

222()()()3

2()()4

x y xy y x y x y y x y x x xy y x xy x y x x y y -++-+÷=÷==-+--- (2)如果235x y y x

+=-,求

2222410623x xy y x y +++的值. 【解析】22

22

410623x xy y x y +++461023x y

y x

x y y x

++=+23210

23x y y x x y y x

??

++ ???=

+()251005?-+==-.

【练习6】已知:()22221111

x x A B C

x x x x x +-=++

--,其中,,A B C 为常数,求A B C ++的值. 【解析】将右边通分,比较分子,建立,,A B C 的等式. 13A B C ++=.

上海地区语文初一上复习资料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以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通假字 1指通豫南。“指”通“直”,直到。 2始一反焉。“反”通“返”,往返。 3甚矣,汝之不惠。“惠”通“慧”,聪明。 4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没有。5一厝雍南。“厝”通“措”,放置。6无陇断焉。“陇”通“垄”,高地。 人 点评:这个故事从前也和别的普通寓言一般,鲜为人知。自从毛泽东主席在一次讲话中,提到了这个故事后,就变得家喻户晓。通过写智叟的胆小怯弱反衬了愚公的坚持不懈,把“愚”和“智”作对比告诉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的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地做下去,就有可能成功。 揭露了宫市的弊端以及给劳动人民的不幸,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也同时表现出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白居易(772--846),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号醉市先生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著名唐代大诗人和文学家,现实主义诗人,世人称“诗仙” 2、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用料体积小(2)所刻事物繁多(3)刻物情态毕备 3、第三段文字为什么先介绍苏东坡,后介绍黄庭坚、佛印? 答:(1)主题是大苏泛赤壁(2)窗上刻的是东坡的文句 (3)三人位置东坡居中 4、文中最后一段运用哪些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答: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核舟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突出雕刻者技艺的高超、构思的巧妙。 5、从文中找出船夫不在划船的依据。(用自己的话表述) 答:(1)文中有“舟尾横卧一楫”句;(2)两个舟子的四只手都无空划船。

上海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上海市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文言文阅读(27分) (一)默写(10分) 1.来日绮窗前,。(《杂诗》) 2.春蚕到死丝方尽,。(《无题》) 3.,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4.夜久语声绝,。(《石壕吏》) 5.,凭轩涕泗流。(《登岳阳楼》) (二)古诗词理解与掌握(3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暂凭杯酒长精神”一句中“长”读音为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2分) 7. 下面选项不正确 ...的是()(1分) A.首联暗含着诗人在长期谪居中积蓄的痛苦和愤激心情。 B.颔联写出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后对人事全非的感慨。 C.颈联中“沉舟”“病树”喻指遭受贬谪已经亡故的友人。 D.尾联既有对友人关怀表达感谢,也有与友人共勉之意。 (三)课内文言文阅读(6分) 白洋潮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今年暗涨潮。”岁岁如之······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渐近,喷沫溅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颜始定······

8. 下列选项没有 ..运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 A.岁岁如之。 B.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惊飞。 C.蹴起如百万雪狮······ D.万首镞镞,无敢后先。 9. 文章的主体描写白洋潮的壮观景象,从“”、“”等短语看出作者采用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清晰具体的描述潮水的变化。(2分) 10.文中划线句描写了观潮人的心理,侧面烘托了白洋潮的气势。(2分)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8分) 高凤笃学 高凤①,字文通,南阳人也。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②。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其后遂为名儒,乃授业于西唐山中。 【注】①高凤:东汉名儒。②潦水:雨后的地上积水。 1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家以农亩为.业()(2)妻还.() 12.对文中画线句的意思理解正确 ..的一项是()(2分) A.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B.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发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C.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拿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D.当时天突然下大雨,高凤举着竹竿读书,没有知觉积水把麦子冲走了。 13.高凤“其后遂为名儒”,是因为他“”(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14.“高凤笃学”的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2分)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1分藕与莼菜(叶圣陶) ①同朋友喝酒,嚼着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使人起健康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着短的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健康的美的风致;他们各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藕。在产藕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藕一再洗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人品味的珍品,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

上海七年级英语第一学期学习笔记及错题

Unit 1 单词及词组: 1.invite v. 邀请 invite--invitation-- 短语及用法(知识要点) 1,收到某人的来信(三种形式): get a letter from receive a letter from hear from 2,invited sb. to do sth.邀请某人去做某事 3,send sth.. to sb. / send sb. sth.. 4,before出现在句尾时用现在完成时 ago 用一般过去时 5,nephew(侄子)niece(侄女) 6,more, a bit 含义及用法 7,perhaps = possibly = may be (在通常情况下) 8,Let’s = shall we Let us = will you (除Let’s外所有祈使句都用will you提问。 Let sb. do sth. eg: Let him go home. Let’s go home and do sth. 以Let us开头的祈使句之后用will you反问,而以Let's开头的祈使句之后却用shall we反问。不过意思有所不同,Let us表示“征求对

方的意见,让我们……,你同意吗?(不包括对方)”;而Let's则表示“让咱们(一块)……,好吗?(包括对方)”。如: ①Let us gather at the school gate,will you?我们在校门口集合,你同意吗?〈你本人不去〉 ②Let's gather at the school gate,shall we?咱们在校门口集合,好吗?〈你本人也要去〉 9,had better do sth. ····· 10,How long does it take to· It takes sb. st. to do sth. 11,cost 常用物做主语。多指花金钱、时间、劳力等。如:sth.+cost ·····) +sb. money (time, life · spend 句子的主语是人,可指花时间、金钱、精力。如: ①spend sth.. (money, time ) (in) doing sth. ② spend sth. (money, time ) on sth. take 句子的主语常用it 做形式主语,真正的主语是不定式或动句词,多指花时间。如:it takes sb. time to do (doing) sth.(一般 不用在花钱上) pay 句子的主语是人,常与for连用,指买东西付款。如:sb.pay money for sth.. 12,get to , reach , arrive at , arrive in ①*arrive*是不及物动词,表示“到达、抵达某地(尤指行程的终点), 后常接介词at 或in,一般in接大地方,at接小地方,若是地

牛津上海版英语七年级下Unit1教案

Unit 1 Writing a tourist guide 一、单元分析(Unit Analysis) (一)单元地位(Unit Position) 1 本课中出现了“If you go…, you will…”的条件状语从句。这个句式在7A Module 3 The natural elements Unit 3 Sea water and rain water中已经出现过。如:If there is no rain, there will be no water to drink.等。作为功能语言,教师有必要在课堂教学中加以一定的机械性训练。 2 I’d suggest they go …的用法也有较多出现,并且为首次出现,课文中主要结合上海的 各个景点。教师可以根据所在区域设计多个场景,让学生进行操练。 (二)单元目标(Unit Target) 1 运用情态动词would来表达“建议”。如: I’d suggest they go to NanjingRoad. 2 运用if 句式表达条件。如: If you go to Pudong New District in the east of Shanghai, you will see the NanpuBridge. 3用专有名词来表示地点。如:Yu Garden 4运用there is/ are…,It is…句式来表示事实。 (三)单元重点(Unit Points) 1 关键词: 1)地方名称:Sheshan State Resort, Nanjing Road, Yu Garden, Shanghai Museum, People’s Square, Nanpu Bridge, Oriental Pearl TV Tower, Pudong New District, Water World, Shanghai Grand Theatre, the Municipal Hall。 2)固定短语:be famous for, be known as, in the world, in the east of, do some shopping。 3)其他:tourist, association, paradise, pigeon, suspension, observatory。 2 功能: 1)Expressing conditions (表达条件) ●If you go there, you will see a huge open area of green grass. 2)Making suggestions(提出建议) ●-What would you suggest the tourists do ? -I’d suggest they go to Nanjing Road. 3 语法点: 本课出现了不少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的句式,应作为本课的知识点重点教学。本课还多次出现了one of +the +形(最高级)+名词(复数),也是知识的重点。 二、教学设计(Teaching Designs)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选择题 (共1题;共2分) 1. (2分)(2019·邵阳模拟)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 《背影》、《济南的冬天》、《白杨礼赞》都是散文,他们的作者分别是朱自清、老舍、茅盾。 B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为我们虚构了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家家自给自足、人人安居乐业的理想社会。 C .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称山之北和水之南为阳,山之南和水之北为阴。 D . 对联这种传统的文学样式由上联和下联组合而成。按照传统的习惯,贴挂时上联在右,下联在左。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 2. (1分) (2019九下·温岭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依然让人血脉偾张。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dàng________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zhèn________动古今的气势和力量。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mèi________力。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和大家一起展开一场诗词之旅,去重温那些历久mí________新的经典诗句,拂去我们记忆上的灰尘,点亮我们今天的生活。人生自有诗意,来吧,一起加入我们的诗词狂欢!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6分) 3. (6分)按要求填空。 (1)《十五从军征》中,和贺之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十五从军征》中,暗示老人孤苦伶仃、无依无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侧面反映天气异常寒冷、战争非常残酷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4)《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5)辛弃疾在《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情不自禁地赞扬孙权:“________,________。”是啊,连曹操也不得不感叹“________”。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全册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上册古词文整理 小儿垂钓 【唐】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 【唐】杜荀[xún]鹤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又呈吴郎 【唐】杜甫 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七年级英语 期末试卷 上海牛津版.pdf

初一英语期末试卷上海牛津版 【本讲教育信息】 一. 教学内容: 期末试卷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100分钟) I. Choose the best answer.(20%) 1. Mr Whiter thought ____ would be comfortable to work in an air-conditioned room. A. that B. this C. what D. it 2. Here ______ some milk for your mother. A. is B. has C. have D. are 3. The Earth is close ____ Mars. A. for B. to C. like D. the 4. _________ beautiful Park it is! A. What B. How C. What a D. How a 5. Would you like _______ with me to watch the show in the theatre? A. to going B. going C. to go D. go 6. We’re _________ going to watch some cartoons from America. A. too B. both C. also D. or 7. I don’t have too _______ Coke any longer. A. very B. much C. most D. many 8. —Your mother isn’t a doctor, is she? —__________. A. Yes, she is B. No, she is. C. Yes, she isn’t D. She is. 9. Our English teacher is kind______. She often smiles. A. for us B. by us C. from us D. to us 10. The sudden loud noise made me ________. A. comfortable B. uncomfortable C. comfortably D. uncomfortably 11. Plastic bags have raised seriou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_______? A. haven’t they B. have they C. don’t they D. do they 12. I ___________ the movie Transformers twice. A. have seen B. see C. will see D. had seen 13. The Lantern Festival usually _________ in January or February. A. come B. comes C. is coming D. will come 14. _______ off this dirty shirt and I will give you a clean one. A. Pick B. Put C. Carry D. Take 15. ―Where is your sister? ―She _____ to the supermarket. A. has been to B. has gone to C. is gone to D. is been in 16. Which picture do you like ____, the big one _____ the small one? A. better, or B. more, or C. better, and D. more, and 17. We enjoyed ________ very much yesterday.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下列各组书写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爱慕缈小沉默自吹自擂 B . 添头烟囱欣赏羊羊自得 C . 舞蹈雕像遵重随风飘扬 D . 扩散虚荣腾空不可一世 2. (2分) (2017八下·高台期末)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 . 大家都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谁也不会袖手旁观。 B . 经过不断试验,反复推敲,关键难题一旦攻克,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C . 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把郁积在心中的“愁”抒发得淋漓尽致。 D . 班会上,大家一致推选德高望重的小华担任班长。 3. (2分) (2017八上·肇源期末)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内容及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童年的朋友》节选自苏联作家高尔基的《童年》,课文主要刻画了外祖母这一形象,表现了她对“我”的成长有着良好的影响。 B . 唐朝文学家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驴》,叙写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告诉人们不要被貌似强大的东西所吓倒,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定能获得胜利。 C . 在鲁迅的笔下,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百草园有优美的景色,童年的趣事;三味书屋则有严厉的老师,繁重的学习。两种环境的对比,突出了作者对百草园的喜爱,对三味书屋的厌弃。 D . 《沁园春雪》,“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纵观全词,记叙与议论相结合,想象与夸张并用,情感与景物相生,心胸宽广,气势宏大。 4. (2分)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西游记》中有很多精彩曲折的情节,如“三借芭蕉扇”:第一次孙悟空变成小虫进入铁扇公主的肚子里,却借来假扇;第二次孙悟空借到真扇又被牛魔王半路骗回;第三次孙悟空请来仙人降服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B . 《骆驼祥子》除了讲述祥子的辛酸故事外,还写了残忍霸道的车主刘四、大胆泼辣又有点儿变态的虎妞、一步步走向毁灭的小福子、诈骗祥子的曹先生等人,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具有浓郁有老北京风情的世态图。 C . 《傅雷家书》中,傅雷在生活上对儿子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如何正确理财,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上,傅雷多次谈及并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 D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苏俄广阐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

牛津英语(上海版)七年级下知识点

牛津英语(上海版)七 年级下知识点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Module 1 Garden City and its neighbours Unit 1 Writing a travel guide Unit 2 Going to see a film Unit 3 A visit to Garden City Unit 4 Let’s go shopping 1. 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your travel guide get on with “进展”; “与……相处 (融洽)” I’m getting on well with the preparation. 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your new classmates? 2. be famous for… (以 /由于……出名) be (well) known as…(以 / 作为….被人知晓) Shanghai is famous for its night views. Shanghai is also k nown as a “Shopping Paradise” becausethere are a lot of department stores and huge shopping centres.上海被誉为“购物天堂”,因为上海有 很多百货商店和大型购物中心。 Qingpu is famous for its fish and rice. 3. It is + adj. + that (主语从句), 表示“……太……了” It is wonderful that we can have dinner on the 91st floor in Shanghai World Financial Centre.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many tourists come to visit Shanghai every year to shop. It is + adj. + to do sth. It is convenient to travel between Pudong and Puxi. =To travel between Pudong and Puxi is convenient. It is terrible to have dinner in this restaurant. The food tastes awful. =To have dinner in this restaurant is terrible. 4. If you go there, you will see a huge open area with green grass, trees, fountains and pigeons. 主句用一般将来(或can, may, must),从句用一般现在时。 2

上海市七年级(上)期末语文卷(含答案)

期末语文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1)_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兄子胡儿曰:“______”(《咏雪》) (3)《次北固山下》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4)《天净沙?秋思》中,表现孤寂愁苦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二、其他(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2.大自然是美丽、慷慨的,它给予人们取之不尽的食物、清泉、空气等。学习第一单 元后,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感受大自然”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填写季节】请根据下面诗句所写景物的特点,猜猜诗文描写的季节,填写在横线上。A.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______ B.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______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_ D.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______ 【知识问答】 节气是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中华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 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9年的九月 份有哪两个节气:______ 、______ 。 三、诗歌鉴赏(本大题共1小题,共4.0分) 3.诗歌赏析。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诗中“澹澹”的意思是______ 。

上海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1)

上海市部编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精选及答案(1)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周国平 ①我们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担各种责任,小至对家庭、亲戚、朋友,对自己的职务,大至对国家和社会。这些责任多半是应该承担的。不过我们不要忘记,除此之外,我们还有一项根本的责任,便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②每个人在世上都只有活一次的机会,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重新活一次。如果这惟一的一次人生虚度了,也没有任何人能够真正安慰他。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怎么能不产生强烈的责任心呢?在某种意义上,人世间各种其他的责任都是可以分担或转让的,惟有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只能完全由自己来承担,一丝一毫依靠不了别人。 ③不止于此。我还要说,对自己的人生的责任心是其余一切责任心的根源。一个人惟有对自己的人生负责,建立了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发,自觉地选择和承担起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正如歌德所说:“责任就是对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种爱。”因为这种爱,所以尽责本身就成了生命意义的一种实现,就能从中获得心灵的满足。相反,我不能想象,一个不爱人生的人怎么会爱他人和爱事业,一个在人生中随波逐流的人怎么会坚定地负起生活中的责任。实际情况往往是,这样的人把尽责不是看做从外面加给他的负担而勉强承受,便是看作纯粹的付出而索求回报。 ④一个不知对自己的人生负有什么责任的人,他甚至无法弄清他在世界上的责任是什么。有一位小姐向托尔斯泰请教,为了尽到对人类的责任,她应该做些什么。托尔斯泰听了非常反感,因此想到:人们为之受苦的巨大灾难就在于没有自己的信念,却偏要做出按照某种信念生活的样子。当然,这样的信念只能是空洞的。这是一种情况。更常见的情况是,许多人对责任的关系确实是完全被动的,他们之所以把一些做法视为自己的责任,不是出于自觉的选择,而是由于习惯、时尚、舆论等原因。譬如说,有的人把偶然却又长期从事的某一职业当作了自己的责任。从不尝试去拥有真正适合自己本性的事业。有的人看见别人发财和挥霍,便觉得自己也有责任拼命挣钱花钱。有的人十分看重别人尤其上司对自己的评价,谨小慎微地为这种评价而活着。由于他们不曾认真地想过自己的人生使命究竟是什么,在责任问题上也就必然是盲目的了。 ⑤所以.我们活在世上,必须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一个人认清了他在这世界上要做的事情,并且在认真地做着这些事情,他就会获得一种内在的平静和充实。他知道自己的责任之所在。因而关于责任的种种虚假观念都不能使他动摇了。我还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那么,在包括婚姻和家庭在内的一切社会关系上,他对自己的行为都会有一种负责的态度。如果一个社会是由这样对自己的人生负责的成员组成的,这个社会就必定是高质量的有效率的社会。 (1)文章②③④段分别从不同角度论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这一中心论点,试概括②④段的分论点。 第②段:________。

(word完整版)上海沪教版七年级上第一学期科学复习

七年级科学第一学期期末复习 第八章:身边的溶液 1. 溶质可以在溶剂中溶解,形成溶液。溶液=溶质+溶剂(液体) 2. 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是溶质,水是溶剂。 3. 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可溶的物质,如食盐、硫酸铜。不能在水中溶解的物质称为不可溶物质,如沙粒、 粉笔屑。丙酮是可溶解的 碘可以溶解在酒精和丙酮中;碘不可以溶解在水和石蜡油中。 指甲油可以溶解在丙酮、乙酸乙酯中;指甲油不能溶解在水、煤油中。 4. 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有:温度高低、搅拌与否、溶质颗粒大小。温度越高,溶解越快,搅拌的溶液比不搅拌 的溶液溶解快,溶质颗粒越小,溶解越快。设计实验时注意:A要有对照组B控制变量 5. 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但它不能溶解所有的物质。。除水以外的溶剂有酒精、汽油。 6. 干洗是利用水以外的溶剂溶解污渍,但是这种溶剂不能溶解衣料。 能使油渍扩散的是酒精、汽油;汽油是清除油渍的最佳溶剂。 7. 紫色石蕊遇酸变红,遇碱变蓝,遇中性溶液不变色。(酸红碱蓝) 8. 无色酚酞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酸无碱红) 指示剂的发现和制取:■英国化学家波义耳。 9. pH试纸的范围在1--14之间。pH〈7,溶液呈酸性(向红色发展)。pH=7,溶液呈中性(黄绿色)。pH〉7, 溶液呈碱性(向蓝色发展)。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pH试纸可以测定溶液酸碱性的强弱。酸碱性次序(某些物质):稀盐酸T柠檬、胃液T醋、柚子T橙、柠檬汁、醋酸T汽水、啤酒T食盐水、马铃薯、鲜奶T自来水、唾液、蒸馏水、血T蛋T 肥皂水、苏打水T牙膏T氨水T清洁剂T去污液T稀的氢氧化钠溶液 10. 往碱性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酸性溶液,pH值变小,酸性变强,碱性变弱。 往酸性溶液中滴入碱性溶液,pH值变大,酸性变弱,碱性变强。 相等强度的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混合后呈中性溶液(中和反应)。 11. 碱性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12. 雨水pH〈5.6时称酸雨,成分以硫酸和硝酸为主。硫酸由人排放的二氧化硫(来源于煤炭、石油等燃料) 转化而成;硝酸由氮氧化物(来源于燃料燃烧和汽车尾气)转化而成。。酸雨是由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 化硫、氮氧化物引起的。 13. 在稀硫酸和稀硝酸中的幼苗枯萎,证明酸雨会幼苗的正常生长。 14. 酸雨的危害:植物死亡、刺激人的皮肤、有石料和金属有腐蚀作用。 15. 稀盐酸有腐蚀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反应放出氢气。酸与镁反应最剧烈,与锌反应较快,与铁反应缓慢,与铜 不反应。镁〉锌〉铁〉铜 16. 检测氢气的方法是:点燃气体会发出“噗”的爆炸声。 17. 稀盐酸与非金属碳酸钙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女口:碳酸钙粉末或大理石颗粒与稀盐酸反应。检测二氧化碳 的方法是用澄清石灰水检测会出现浑浊。 18. 把酸碱废液倒入废液缸中,不能直接倒入下水道。若不慎将酸碱溶液滴在皮肤上,要先用水冲洗。

2020年上海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4套汇编之课内文言文

2020年七上期中汇编之课内文言文 上海市普陀区2019-2020学年初一年级语文期中统考试卷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8分)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 解释文中加点字。 七十而从.心所欲()(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划线的句子。(2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0“吾日三省吾身”是从“”、“”、“”三个方面反省自己,从中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的修养。(4分) 8.顺从 9.温习旧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凭这可以做老师了。 10.忠信习品德 上海市文达学校2019年秋七年级语文期中复习综合模拟卷 三、课内文言文(12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每小题1分,共4分) ①不亦说.乎说:_________ ②吾日.三省吾身日:__________ ③人不堪.其忧堪:_________ 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___________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4分)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许多语句后来发展成为家喻户晓的成语,请从上面的选文中找出两个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请在《<论语>十二章》中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则,并结合你的学习或生活谈谈给你的启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内文言 (1)①通“悦”,愉快②每天③忍受④以…为乐 (2)①温习旧的的知识,从中有新的理解与体会,凭借这可以当老师了。 ②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地流逝 (3)温故知新不亦说乎 (4)略 2019-2020学年上海南汇第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 课内语段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9. 解释下列词语。 下车引之引:______________ 入门不顾顾:____________ 10. 翻译划线句

上海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老师版

七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填空题(2′×10=30′) 1.x 减去y 的平方的差__________. 2.若一个矩形的长为a 2厘米,宽为b 2厘米,则矩形的周长为_____厘米. 3.如图所示,阴影部分是由边长为a 的正方形挖去圆心角为90°,半径为a 的扇形,则阴影部分的面积_____________. 4.2 33.0y x 与33 2x y ____(填是或不是)同类项. 5. -=+-)(z y x (_______). 6.计算:=-2)2(b a ___ ____. 7.计算: =--42)()(y x y x __________. 8.多项式:4 22534 24232x y x x y x y x ++-+--是____次____项式. 9.利用平方差公式计算:2220032005-=____________. 10. 分解因式:=-xy x 1642____ __. 11.多项式:4x(x-y)-3(x-y)的公因式是__________. 12.计算:(x-3)(x+4)= __________. 13.如果4)3(22+-+x m x 是完全平方式,则m 的值是_________. 14.计算:20062005)2 3()32(?-=___________. 15.观察下列规律: 331=?, 1232-=; 1553=?, 14152-=; 3575=?, 16352-=; 6397=?, 18632-=; . ..... 1431311=?, 1121432-=; . ..... 请你用字母n (n 为正整数)来表示这一规律:________________.

最新上海版牛津英语七年级上

上海版牛津英语七年级上单词汇总表 Unit1 1.n.代理人,代理商 2. a.古代的;古老的 3. a.再一;另一;别的;不同的 4.在八月底 5.n.砖块,积木 6.n.手册,小册子 7. a.昂贵的 8.n.历史;历史学 9.n.假日;假期;节日 10.n.兴趣,爱好;利息 11.vt.邀请,招待 12.n.山,山脉 13. a.国家的;全国性的;民族的14.vt.举起,使升高;饲养 15. ad.不久,很快,一会儿 16. n.石头,石料

17.n.天鹅 18.责备;与…谈话 19. a.奇妙的;极好的;精彩的 Unit2 1.conj.因为;随着 2.n.篮子 3.n.毛毯,毯子 4. a.瞎的 5.n.小册子 6.n.照料,保护;小心 7.n.洞穴 8.vt.咀嚼 9.n.临床;诊所 10.n.残忍

11.n.守卫;警戒;护卫队;防护 12.v.狩猎,猎取;寻找 13. a.美好的,可爱的 14.adj.遗失的 15.n.官员 16.n.警察,警务人员;警察局; 17.vt.更喜欢;宁愿(选择) 18.n.预防,防止 19.n.小狗,小动物,自负的年轻 20.adv.安全地 21.n.社会 22.pron.有人,某人 23. a.特别的;专门的 24.照顾 25.n.窃贼,小偷 26. a.渴的 27.adj.不友好的 28.n.兽医 Unit3

1.n.澳洲;澳大利亚 2.n.澳大利亚人 3.n.英国;不列颠 4. a.英国的;大不列颠的;英国 5.n.加拿大 6. a.加拿大的;加拿大人的 7. a.拥挤的 8.n.例子;榜样 9.例如 10.n.外国人 11.n.印度 12. a.印度的;印地安人的 13. a.国际的 14.n.日本人;日语 15. a.初级的;年少的 16.n.杂志 17. a.男(性)的;雄的 18.n.国籍;民族

上海市松江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教师版)

2018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100分钟) 2018.11 考生注意:本卷共有27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不计分。 一、文言文 1.默写。 (1)试玉要烧三日满,__________。(《放言五首(其三)》) (2)__________,但余钟磬音。(《题破山寺后禅院》) (3)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宿建德江》) (4)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月夜忆舍弟》) (5)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无题》) 【答案】 (1). (1)辨材须待七年期 (2). (2)万籁此都寂 (3). (3)江清月近人 (4). (4)戍鼓断人行 (5). (5)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详解】默写古诗文。默写题不论分几种类型,都是以记忆、积累为根本的。解题时一定要在透彻理解诗歌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题目的要求作答。答题时不能写错别字。本诗默写要重点注意“辨、籁、戍、蜡炬”这些字词不要写错。 【点睛】古诗文的背诵、默写。能熟练的背诵并准确的默写,不出现错别字。对于一些理解性的背诵默写的诗句要理解原句,还要知道句子的象征意义,延伸意义,知道用于哪种意境之中。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列小题。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 ..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 ..流。 2. 解释诗中加点词语。 (1)乾坤:在诗中指______ (2)涕泗:在诗中指______

3. 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首联借“昔”“今”二字展开思路,为全诗浩大的气势奠定基础。 B. 颔联“日夜浮”既写出洞庭湖的浩瀚,也暗示作者的漂泊无依。 C. 颈联一“无”一“有”写出了作者孤独多病的凄惨生活状况。 D. 尾联“戎马”是指诗人曾骑过的马,写出诗人对战争的关注。 【答案】2. (1). (1)日月 (2). (2)眼泪 3. D 【解析】 【2题详解】 考查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要结合整个诗句的意思来理解。“乾坤日夜浮”是说诗人站在岳阳楼上,四面眺望,到处都是无边无际的洞庭水,仿佛整个天地万物都被湖水漂浮起来,仿佛天地万物都日日夜夜地在洞庭湖水上浮动漂游。“乾坤”日月。“凭轩涕泗流。”凭窗遥望胸怀家国涕泪交流。涕泗:眼泪。【3题详解】 D项错,戎马:军马,借指军事、战争,从事征战的生活经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4. 上文选自《______》,作者______“唐宋八大家”之一。 5.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 请结合选文内容,填写下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