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

九年级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

九年级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
九年级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

碳和碳的化合物练习题

1.如图是金刚石、石墨、C60的结构示意图,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其原因是( )

A .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B .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 .金刚石、石墨、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 .金刚石、石墨、C60里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2.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 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中C 、CO 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 .反应前后

C 、Cu 、O 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 .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 .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3.许多化学物质是一柄“双刃剑”。对CO2的利弊评价不妥的是( )

A .大气层中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B .“碳酸水”浇灌植物对植物光合作用、碱性土壤改良有利

C .利用干冰可进行人工降雨

D .大气层中CO2越多,抵御紫外线光作用越强 4.CO2与NaOH 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的现象,试设计一个实验,通过能明显观察到的现象,说明CO2确实与NaOH 溶液发生了反应。

备选试验用品:

回答:

(1)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在实验中从备选实验用品中选择B 、C 、D 、G 、I 外,还必须选择的用品是(填编号)___________。

(3)在上面的方框中补画所设计实验的装置图,并注明有关仪器里试剂的名称。

(4)简要说明实验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___________。

5.下列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6.为了检验某石材是否含有碳酸盐,进行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加入石材样品碎块,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试回答以下问题:

(1)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__。

(2)如果观察到锥形瓶中有____________、试管中有____________的现象出现时,证明该石材中含有碳酸盐。

(3)若该碳酸盐是碳酸钙,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具有和水相似、能阻燃、溶解能力强的溶剂,被誉为“绿色环保溶剂”。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

①超临界CO2不同

②CO2是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它参与自然界的碳元素循环

③超临界CO2流体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容易燃烧 ④超临界CO2流体可代替许多有害、有毒、易燃的溶剂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8.某校初三(1)班学生在学习

CO 化学性质时、做CO 还原CuO 的实验,王老师让同学们自己设计实验装置。四个组的同学设计了以下四套实验装置,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在装置B 中,下列仪器的名称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2)在装置A 中,加热CuO 处和Ca(OH)2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分别是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C 与装置B 相比,它的主要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4)装置D 的甲、乙两广口瓶中分别装入的试剂是甲:________、乙:________;它们的作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某课外活动小组利用一氧化碳气体测定CuO 的还原率。实验开始时,对参与实验的气体未作任何处理就直接使用,结果测得的CuO 的还原率超过了100%,后来经过分析讨论并改进实验装置,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及测得的实验数据见如下图表:

试回答:

(1)写出图中所标示的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2)改进实验装置前测得CuO 的还原率超过了100%,其可能的原因之一是通入的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_______气体;(3)A 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生成的气体在D 装置中被完全吸收,则测得的CuO 的还原率为_____________;(5)为了保护环境,应在D 装置的排气管口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某纯净气体通过下图装置时,可观察到:A 中紫色石蕊试液不变色,C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据此判断:气体和黑色粉末可能的组合是什么?

13.实验室里常用大理石跟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

碳,某同学认真研究了课本中的实验装置(如图甲),对其中的气体发生装置部分进行了改进(如图乙)。请回

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d___________。 ⑶说明该同学进行实验改进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写出两种检验b 中已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年级碳和碳的氧化物推断题实验题探究题

学案编号:15时间:2016年12月 九年级化学莞高班第十四讲 课题推断实验题课型达标学习目标掌握推断题常见突破口 重点难点推断题和实验题的解题思路 1、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5) _____________________ (6) 2、(1) (2) 0) 3、固体颜色:红色: 黑色: 4、同种元素组成: 5、二氧化碳的吸收: 6、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产生下列现象的原因。 (1)向盛有紫色石烷试液的试管中通入适疑的CO2,溶液变为红色: (2)通入CO2变红的石烷试液,加热后又变成紫色: (3)刚用石灰浆抹过的墙壁,过一两天墙壁会出汗的原因 (4)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竹浑不怕,要留淸白在人间 (5)用稀盐酸除去热水瓶胆内壁的水垢

突破一:推断题 (3)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一反三 小红对暗紫色消毒粉 A 进行实验,实验过程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B ________ : E ___________ : F ___________ ; G _________ (2)写出A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为气态单质,丙为固态单质;A 、B 、C 均为氧化物. 常温下B 为液态。丙为黑色固体 p ? "I 点① B | I 乙I~ L. r= 点堆③「 C I 仏35?器 A _______ 、X _____ : (2) 指岀反应④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将A 、C 两种氧化物区别开来,可使用的一种溶液为 __________________ 垂难点突破 (1) 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 (举一例说明): (填名称): 例1:有一无色液体4在通电条件下,可以产生B 和H 两种单质气体。其它关系如图所示,请完成下列问题。 (2)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G 是 无色气体B 无色气体n 傀使帯火免的 木条复燃

高中化学知识点题库 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GZHX138

1. 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 ) A.Si B.SiO2 C.SiC D.Na2SiO3 答案:B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2. 唐三彩、秦兵马俑制品的主要材料在成分上属于( ) A.氧化铝 B.二氧化硅 C.硅酸盐 D.合金 答案:C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3.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大会要求世界各国遵循“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有计划地控制并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某种气体,以扼制日趋恶化的世界气候环境,这种气体是指() A. CO B. CO2 C. SO2 D. NO2 答案:B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4.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CO(g)+NO2(g)CO2(g)+NO(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的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体积不变,降低温度,混合气体的颜色()A.变深B.变浅C.不变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5. 制玻璃和水泥都需要的原料是() A. 黏土 B. 纯碱 C. 石灰石 D. 石英 答案:C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均为4个,易形成共价化合物。 6. 将CO2气体通人CaCl2溶液,若要有白色沉淀产生,可加入的试剂是() A.氯化钾溶液B.碳酸氢钙溶液C.氯水D.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D 解析: 题干评注:有关碳及其化合物的推断题 问题评注:碳族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ⅣA族,包括C、S、Ge、Sn、Pb,最外层电子数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12 O~16 Ca~40 一、选择题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CO和CO2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3、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A.A=B B.2A=B C.A=2B D.A>B 14.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初三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实验专题

九—年级化学科辅导讲义(第—讲) 学生姓名: _______ 授课教师: _________ 授课时间: 专 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的实验专题 目 标 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两者的区别和鉴别 方法,能掌握不同的试剂对混合气体中的杂质进行除杂。以及发生反应时的相关实验现象 重难点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区分 常考点 对混合气体进行验证或者除杂 1. 达州盛产天然气,有“中国气都”之称的美誉?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CH 4),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 同学对甲烷燃烧的产物产生了兴趣,请你参与: 【提出问题】:甲烷燃烧后生成哪些物质? 【查阅资料】:含碳元素的物质完全燃烧生成 CQ,不完全燃烧生成 CQ 无水CuSQ 遇水变蓝. 【猜想与假设】:甲 CO H 2Q 乙 CO H 2Q 丙 NHCQ H 2Q 丁 CO CO HO. 你认为 丙一同学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 ? 【实验探究】:为了验证上述猜想与假设,将甲烷在一定量的 Q 中燃烧的产物依次通过如图所示装置: (1) A 、B 装置的顺序能否颠倒?(填“能“或“否”) 否. (2) 实验中用纯净 Q 而不用空气的原因是 因为空气中含有其他气体杂 质,会引起实验干扰 (3) 实验中观察到 A 中无水CuSO 变蓝,B 、D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 由此推断 乙 同 学猜想成立. (4) 请写出B 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中红色粉末变成黑色的化学方 程式: Ca(OH )2+CO 2===CaCO 3J +H 2O 、 高温CL 甲烷 燃烧―? 无水 大 球 D 澧唐石抚水 澄唐石坂水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2020-2021高考化学有机化合物推断题综合题汇编及详细答案 一、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详细答案解析) 1.聚戊二酸丙二醇酯(PPG)是一种可降解的聚酯类高分子材料,在材料的生物相容性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PPG的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化合物C的分子式为C5H8。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甲醛。 ④R1CHO+R2CH2CHO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E中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___。 (4)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填标号)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 c.元素分析仪 d.核磁共振仪 【答案】+NaOH+NaCl+H2O 加成反应醛基 c 【解析】 【分析】 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0,则分子式为C5H10;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 氢,则其为环戊烷,结构简式为;A与Cl2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为,B发生消去反应生成C为,C被酸性KMnO4氧化生成D为 HOOCCH2CH2CH2COOH,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甲醛,则E为CH3CHO,由信息④,可推出G为HOCH2CH2CHO,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H为HOCH2CH2CH2OH。【详解】 (1)由以上分析知,A的结构简式为。答案为:;

(2)由与NaOH的乙醇溶液反应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NaOH+NaCl+H2O。答案为:+NaOH+NaCl+H2O;(3)由E和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O+HCHO HOCH2CH2CHO,反应类型为 加成反应。E为CH3CHO,含有的官能团名称为醛基。答案为:加成反应;醛基; (4)a.质谱仪,所测同分异构体所含原子、分子或分子碎片的质量不一定完全相同,a不合题意; b.红外光谱仪,所测同分异构体的基团存在差异,b不合题意; c.元素分析仪,所测同分异构体的组成元素完全相同,c符合题意; d.核磁共振仪,所测同分异构体中的氢原子种类不一定相同,d不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利用红外光谱仪所测同分异构体的最大碎片质量相等,但所有碎片的质量不一定相同,若我们不注意审题,按平时从质谱仪中提取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判断,易错选a。 2.有机物种类繁多,结构复杂。 (1)下列各图均能表示甲烷的分子结构,其中甲烷的球棍模型是__(填序号,下同),表现甲烷的空间真实结构是__。 (2)下列有机物中所有原子可以在同一个平面上的是___(填序号) (3)如图是由4个碳原子结合成的6种有机物(氢原子没有画出) ①上述有机物中与(c)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__(填序号)。 ②写出有机物(a)的名称__。 ③有机物(a)有一种同分异构体,试写出其结构简式__。 ④写出与(c)互为同系物的最简单有机物和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生成物的名称是 ___。 (4)某单烯烃与氢气加成后生成异戊烷,该烯烃的结构简式有__种。 (5)“立方烷”是一种新合成的烃,其分子为正方体结构。如图表示立方烷,正方体的每个顶点是一个碳原子,氢原子均省略,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共用电子对。碳原子上的二个氢原子被氨基(-NH2)取代,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种。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利用数据传感技术可以形象地比较不同形状的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某同学倾斜锥形瓶,使试管内的稀盐酸流入瓶中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测得瓶内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表示块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速率更快 C.碳酸钙粉末产生的CO2质量多 D.曲线②中b点表明反应已经结束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对比分析a、b点可知,曲线①单位时间内气压大,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曲线①表示粉末状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分析c、d点可知,相同的气压时,①所需的时间短,说明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体多,反应速率快,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接触面积大,反应速率更快,故选项说法正确。C.最终曲线①、②的气压相等,说明最终产生的CO2质量相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曲线②中b点气压没达到最大值,反应没有结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含答案)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有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过程正确的是 A.原料B.发生装置 C.干燥D.验满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稀硫酸和大理石反应生成的微溶与水的硫酸钙会阻碍反应的进一步进行;故错误;B.实验室中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属于固液常温型,可选择该装置来制取,并能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故正确; C.生石灰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生石灰来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错误; D.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验满时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满,故错误。 故选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一定相同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一定是氧化物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答案】B 【解析】 A、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性质不同,故A错误; B、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故B正确; C、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例如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 D、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混合,属于混合物,故D错误。 点睛∶同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性质不一定相同。含氧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氧化物,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3.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 【答案】C 【解析】A、稀有气体用于霓虹灯是利用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错误;B、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干冰吸热升华,不属于化学性质,错误;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与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性质,正确;D、石墨用作电池电极是利用了石墨的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错误。故选C。 点睛: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电解水时,与正极、负极相连的电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答案】C 【解析】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A正确; B、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大量热,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B正确;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有黑色固体生成”,实验现象描述不与事实符合,应为“有无色气体生成”,故C错误;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出现白雾,说法正确,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符合,故D正确. 故选C. 5.下列关于CO和CO2说法正确的是 A.CO2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可以作燃料 C.用闻气味的方法能够区别CO2和CO D.CO能用于人工降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是CO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B.CO具有可燃性;C. CO2和CO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D.经过压缩的固体CO2能升华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可用于人工降雨。 考点: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6.诺贝尔物理学奖曾表彰了石墨烯材料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者。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的结构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完整word版)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后推断题专题训练.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课后推断题专题训练 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小刚同学对碳及其重要化合物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并建构了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写出括号内一种含有碳元素物质的化学式; ( 2)转化关系图中由C→CO2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3) CO2常用于灭火,但镁着火不能用 CO2灭火, 原因是它们能发生置换反应并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归纳整理是学习的重要方法,框图整理是一种简单明了的整理方法. 小明同学归纳了有关二氧化碳的转化知识关系图(如图 1 所示): (1)图 1 中①、②、③、④变化中属物理变化的是(填序号). (2)图 1 物质中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3)写出实现变化③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化合”或“分解”).( 4)按照如图 2 所示操作,可观察到(填“上”或“下”)层的烛火先熄灭,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且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可用于. ( 5)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现象是. 3.根据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填空. ( 1)干冰是. ( 2)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 ( 3)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吸收的是,释放的是. ( 4)能在空气中燃烧的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已知A、 B 为两种黑色粉末状固体, E 是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 D 为红色单质.A、B、 C、 D、E、 F 六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 ①请描述固体 D 的一个物理性质和对应的用途(颜色除外); ② B 和 E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③ C→F的化学方程式;

最新 【初中化学】 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 人教版经典

最新【初中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练习题人教版经典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充满CO2并附有干燥石蕊小花的试管倒扣在滴有紫色石蕊溶液的蒸馏水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试管内液面上升 B.试管内溶液变红色 C.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 D.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的,并且与水反应,试管内气体减少,压强变小,试管中水面上升,选项A正确;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试管内的液体变红,选项B 正确; C、试管中干燥石蕊小花不变色,说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试管内的液体变红,说明石蕊变色是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酸性物质,该实验可以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发生反应,选项C正确; D、该实验中实验现象与二氧化碳的密度无关,该实验不可以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选项D错误。故选D。 2.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相似,物理性质却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里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 B.构成它们的原子数目不同 C.金刚石、石墨和C60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D.构成它们的原子大小不同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的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考点: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下列有关“化学之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答案】B 【解析】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正确; B、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错 误;C、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正确;D、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正确。故选B。 4.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氧气,下列说法正的是 A.氧气占空气总质量的21% B.铁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紫色火焰 C.夏天鱼池里需要增氧,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 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可开始收集 【答案】C 【解析】A、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21%,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错误;C、夏天鱼池内需要增氧的原因是: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正确;D、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纯净的氧气时,观察到导管口有气泡放出即开始收集会使收集到的气体不纯,错误。故选C。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软化 B.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2 C.冬天取暖时,煤炉上一盆水可以防止煤气中毒 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常用作保护气 【答案】D 【解析】 【详解】 A、含有较多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硬水,不含或含有较少钙镁矿物质的水叫作软水,可以用肥皂水进行鉴别,产生泡沫较多浮渣较少的是软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错误;电解水的实验中,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为1:8,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1:2,错误;C、一氧化碳难溶于水,煤炉上一盆水不可以防止煤气中毒,错误;D、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常温下,不易与其他的物质发生反应,所以常用作保护气,正确。故选D。 6.如图所示分别是二氧化碳的制取,干燥收集和性质检验的装置图,其中正确的是( )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word版有答案)

2019年河南省中考化学模拟试题专题汇编《物质的转化与推断题》 1、(2019河南省四模)A、B、C、D、E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物质间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A、B、E均为氧化物,且B、E组成元素相同,C、D为不同类别的化合物,D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等。则C的化学式是 ;B的一种用途是;B→E反应过程中会(填“吸收”或“放出”)热量;由B转化为A化学方程式。 2、(2019南阳市模拟)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一步转化生成)。 (1)若A和C均为单质,A可以供给呼吸,C为常见的黑色固体单质,B和D是组成元素相同的气态氧化物,已知B转化为D的反应为吸热反应,请写出该吸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A、B、D表示不同的盐,它们由钙、钠、碳、氯、氧五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B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C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C的化学式为,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为。 3、(2019濮阳市模拟)A、B、C、D是不同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已知A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C是一种可除油污的强碱。 (l)写出B的化学式。 (2)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C一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2019郑州市二模) 如图中,甲、乙、丙、丁都含有铁元素,甲是氧化物,其中铁元素质量分数为70%;乙是黑色粉末丙和丁是含两种元素的盐,反应③为化合反应。请写出:

(1)X的名称。 (2)①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3)③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5、(2019平顶山市二模)如图中A、B、C、D、E为初中五种常见的不同类别的物质,A为红色氧化物,C中含有两种元素,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图中“-”表示两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两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请回答: (1)D物质的化学式。 (2)A与C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在生活中的用途是。(3)D转变成E的化学方程式:。 6、(2019安阳市一模)A~D是四种不同种类的物质,其中A可用于金属除锈,B难溶于水。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部分物质已略去)。则A的化学式为;A 与D反应的实质为;A→B的化学方程式为;C与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合理即可)。 7、(2019许昌市二模)A~E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物之间的转换关系。其中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B和C组成元素相同,D是铁锈的主要成分。E物质的名称是,A和D的化学方程式为,C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8、(2019驻马店市一模)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已知A是一种单质,B为红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点燃 点燃 A B C F E D 九年级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 列 过 程 中 发 生 了 化 学 变 化 的 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 .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 .都是碳元素组成 D .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 《石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 3 CaO 十CO 2↑,该反应的类型是 ( ) A .化合反应 B .置换反应 C 分解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 用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二、填空题 13. (6分)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 2和CO ,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是否存在 CO ?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 为 。 14. (8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 其反应类型: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7.已知A 、B 、C 、D 、E 、F 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 其中A 、B 、C 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 为化合物,D 是一种无色的液体 氧化物,F 是一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 (1)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高温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例题(word)

【化学】碳和碳的氧化物经典例题(word) 一、碳和碳的氧化物选择题 1.如图是某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的局部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循环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反应 B.该转化系统中水可以循环使用 C.光电转换器中电能转化为光能 D.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是吸热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空间站能量转化系统局部示意图,利用水的分解反应和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来分析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并判断各选项的正误。 【详解】 A、该反应中存在水的电解以及氢气的燃烧,所以在循环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由转化图可知,该系统中水既可分解也可生成,是可以回收并循环使用的,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光电转换器中是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情况下,反应生成水是放热反应,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 本题利用信息来考查化学与能源问题,注重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利用所学课本知识并学以致用的特点。 2.下列装置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其中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A

【解析】 【分析】 启普发生器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详解】 装置A是靠外力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所以与启普发生器原理不相符的是A;B、C、D均是利用压强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从而都能够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利用了启普发生器原理。 故选A。 3.关于CO2与 CO 的比较,正确的是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CO2比 CO 多一个氧元素 B.性质:都能溶于水;CO2 不能燃烧,CO 有可燃性 C.用途: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O 用于冶炼金属 D.危害:都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 A、组成:都是由碳和氧元素组成,但 CO2比 CO 多一个氧原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故A错误; B、性质:CO2能溶于水,CO不溶于水,CO2不能燃烧,CO 有可燃性,故B错误; C、用途: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CO具有还原性,用于冶炼金属,故C正确; D、危害:CO有毒性,CO2还会造成温室效应,故D错误。 点睛∶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原子和分子讲种类,讲个数。CO有毒,具有可燃性,CO2不能燃烧,可以用来灭火,是造成温室效应主要气体。 4.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 ...是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 B.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需的物质 C.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红色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一,正确; B、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CO2)和水(H2O)合成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的物质,正确; C、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呈酸性,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会变为红色,正确;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但溶解的量不大,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又不稳定,收集较多的二氧化碳能用排水法收集,错误。故选D。 5.如图所示的“数字化”实验,可将传感器采集的实验相关信息显示成曲线图。若物质X表示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的某液体,纵坐标Y表示烧杯中的某个量,则在持续通入二氧化碳过程中,下列对物质X和纵坐标Y的分析正确的是()

碳及碳的氧化物推断题

2013年中考化学推断题专题复习(1) ——碳及碳的氧化物、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物质的特殊性质: 黑色固体:;红色固体:; 可作冶炼金属的还原剂有:;常作建筑材料的盐是:; 可制作发酵粉的盐是:;最常见的固体干燥剂是:; 可作光合作用的气体原料是:;具有相同组成的气体是:; 具有相同组成的液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二、常见物质的转化关系 ①写出有特殊反应条件(高温、通电、催化剂)的分解反应 ②课本出现过的置换反应 例1.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右图是关于铁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表示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其中B是密度最小的气体,C为红色固体单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物质的化学式为。金属 C CO2 CO

(2)B 物质的一种用途是 。 (3)反应②还需要的一种反应物是 (填化学式)。 (4)写出反应③的方程式: 。 练习1. 已知,A 、B 、C 、D 四种物质之间存在以下转化关系。其中C 是单质,D 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 化物。试回答 (1)写出A 、C 、D 三种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浅绿色溶液B 中溶质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 (2)写出C →D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下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其中甲、乙、丙为单质;A 、B 、C 、D 、E 为化合物,且A 与B 的组成元素相同,D 与E 的组成元素也相同。已知C 、丙均为黑色粉末,C 和E 在高温条件下可生成丙和D ,D 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其余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均已略去。试推断: (1) D 物质的化学式______;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 A→甲+B :___________ _______; 甲→E :_______________ _____; 甲→C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练习2.A 是常见金属单质,B 、C 是非金属单质,且C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甲是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乙是无色液体,它们之间有如下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和反应条件未标明)。 (1)推断C 、甲、乙的化学式...为:C ,甲 ,乙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除了具有放出热量多,原料不受限制的优点外,还有 的优点。 解题步骤: A B 甲 C 甲E 乙 丙D 高温

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试卷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试卷 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 班级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低二氧化碳的排 放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教科书循环使用 B、多用电子邮箱、QQ等即时通讯工具 C、夏天为了更凉快,把室内空调温度设置到很低 D、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出行方式 2、下列有关碳及其氧化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CO与CO2可用澄清石灰水区分 B、CO具有还原性,可用于铁的冶炼 C、CO2的过多排放可导致酸雨的产生 D、金刚石和石墨结构中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3、每年5月31日为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烟气中的一种有毒气体是 () A、O2 B、N2 C、CO D、CO2 4、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为蓝色 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 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是二氧化碳 5、在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明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下图是他的主 要实验步骤,其中操作有误的是 () } A、加入药品 B、收集气体 C、检查装置气密性 D、验满 6、碳家族中,C60的分子结构形似足球,关于C60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它是一种单质 B、每个C60分子由60个碳原子构成 C、它与金刚石是同一种物质 D、它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以防止CO中毒 B、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所以都很坚硬

2017九年级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人教版

2016年九月初三化学上册碳和碳的氧化物单元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39分)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我们所使用的铅笔芯是由石墨和黏土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的,铅笔的型号通常用“H”和“B”来表示,“B”前的数字越大,铅笔芯中石墨含量越高,铅笔芯越“软”;“H”前的数字越大,铅笔芯中黏土含量越高,石墨越少,铅笔芯越“硬”,下列各型号铅笔芯中,石墨含量最高的是() A.6H B.HB C.2B D.6B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常用( ) A.木炭和氧气反应B.煅烧石灰石 C.大理石跟稀盐酸反应D.大理石跟稀硫酸反应 10、木炭、一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都能与CuO发生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应中C、CO都得到氧,发生氧化反应 B.反应前后C、Cu、O三种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C.反应都必须在高温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D.反应导出的气体都有毒,需进行处理以防止空气污染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CO和CO2 B.金刚石和C60 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3、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C~12 O~16 Ca~40 1、我国古代遗留下来的珍贵字画,虽年深日久仍不变色,因为写字绘画时使用的是() A.蓝墨水B.红墨水C.蓝黑墨水D.墨汁 2、近年来,科学家们发现,除金刚石、石墨外,还有一些新的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碳。其中,发现较早并在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的是C60分子。下列有关C60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它的一个分子中含有60个碳原子B.它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C.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D.它是一种单质 3.常温下能与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的物质是( )A.水 B.澄清石灰水 C.氧气 D.木炭 4、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二氧化碳在加压降温下转变成干冰B.山体滑坡 C.喷洒液体二氧化碳灭火D.二氧化碳溶于水 5、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对气体的下列性质不必考虑的是() A.颜色B.密度C.溶解性D.是否与水反应 6、碳的单质中,质地较软,常用做电极的是( ) A.金刚石B.活性炭C.炭黑D.石墨 7、如果要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少量一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B.将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的石灰水 C.将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D.把混合气体从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中 8、粉刷后的石灰墙壁已基本干燥,但住人后往往会又变潮湿,这是因为() A.熟石灰变成生石灰和水B.熟石灰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生成物中有水 C.空气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D.墙壁中的水凝结在墙壁上 9、纳米管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纳米管是一种新型有机化合物 B、纳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C、纳米管如完全燃烧,则生成物为二氧化碳 D、纳米管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10. 将N2、CO、CO2的混合气体依次通入足量石灰水和灼热CuO后,冷却至室温,剩余气体是( )A.N2、CO2 B.N2 C.CO2 D.N2、CO2、H2O 11、化学上把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称为同素异形体,例白磷和红磷。下列各组物质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CO和CO2B.金刚石和C60C.冰和干冰D.液氧和氧气 12、当氧化铜中混有少量的炭粉时,下列除去炭粉的方法中合理的是() A.隔绝空气,将混合物加强热B.在空气中灼烧混合物 C.在氢气流中加热混合物D.加入足量的氧化铁后加强热 13、将一定量的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中得沉淀Ag,若将等质量的CO2经过如下变化:CO2→CO→CO2,再将CO2通入足量Ca(OH)2溶液得沉淀Bg,则A和B的关系( ) A.A=B B.2A=B C.A=2B D.A>B 14.如果要除去一氧化碳气体中混有少量二氧化碳,应该采用的方法是( ) A.把混合气体点燃 B.把混合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 C.把混合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D.把混合气体由一个容器倾倒到另一个容器里 15、在CO和CO2的混合气体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4%,将混合气体10g通入足量的石灰水中,得到白色沉淀物( ) A、2.8g B、4.4g C、5g D、10g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