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

发表时间:2018-03-26T14:12:59.27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6期作者:乔鲜丽

[导读]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具有一致性,通过外周血CTC的检测可作为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重要依据。(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肿瘤科山西长治 046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方法: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CTC以及肿瘤组织EGFR,回顾分析相关资料。结果: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一致率为77.5%。结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具有一致性,通过外周血CTC的检测可作为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肿瘤组织EGFR表达;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R7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6-0056-02

肺癌作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临床统计资料显示,在男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以及死亡率居于首位,在女性恶性肿瘤中,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居于第二位,因而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大多数人员没有定期健康体检习惯,因而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后基本已经处于中晚期,常规放化疗的治疗效果有效,生物靶向治疗为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其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络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在肺癌治疗中已经逐渐得到了应用,这一新技术改善了肺癌的治疗现状,在采用EGFR-TKI治疗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于疗效预测的重要指标,EGFR发生突变的金标准为肿瘤组织,但是肿瘤组织的获取难度较大,因而对于EGFR-TKI敏感患者的筛查成为肺癌治疗中的一个关键[1]。为明确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进而依靠外周血CTC检测作为反映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参考。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1.临床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通过细胞学或者病理组织学确诊,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3~75岁、平均年龄为(60.6±3.6)岁;在病理类型方面,18例鳞癌、62例腺癌;在TNM分期方面,9例为

ⅢB期,71例Ⅳ期。所有患者临床诊断、治疗、护理等相关资料完整,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在治疗中采用EGFR-TKI,对于化疗耐受性较差的患者,经患者同意后,采用EGFR-TKI实施治疗,综合患者个体差异从盐酸埃可替尼片、吉非替尼片以及厄洛替尼片中选择一种进行治疗。

在治疗前后测定患者外周血CTC以及肿瘤组织EGFR表达。其中外周血CTC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实施检测。肿瘤组织EGFR表达检测则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具体操作由我院专业医师完成。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外周血CTC中EGFR表达;(2)肿瘤组织中的EGFR表达;(3)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整理的相关数据实施分析处理,计数率(%)表示,计量资料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分别用卡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使用Kappa检验不同指标的一致性,其中Kappa>0.75表明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在0.40~0.75之间表示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40表示一致性较差。

2.结果

2.1 外周血CTC中EGFR表达情况

80例NSCLC患者中EGFR表达在5.5~50.0之间,平均值为24.6,低于24.6的属于低表达,高于24.6的属于高表达,按照这一标准评价后,43例属于高表达(53.75%)、37例属于低表达(46.25%)。

2.2 肿瘤组织中的EGFR表达

80例NSCLC患者中,52例属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表达(65.0%),28例属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高表达(35.0%)。

2.3 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的相关性

在EGFR高表达方面,外周血CTC为43例,肿瘤组织为52例,外周血CTC和肿瘤组织同时高表达的有39例,将肿瘤组织中的EGFR表达作为标准,则采用CTC实施检测的敏感度为75.0%(39/52),特异性为82.1%(23/28),阳性预测率为90.7%(39/43),阴性预测率为63.8%(23/36),EGFR表达的一致率为77.5%(62/80),经过Kappa检测分析后显示,外周血CTC与肿瘤组织EGFR表达一致性较好,数据见表。

表 CTC和肿瘤组织中EGFR表达相关性分析

3.讨论

肺癌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存质量的主要疾病,临床统计资料显示,肺癌的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肺癌中约有84.0%的患者属于非小细胞肺癌,因而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现阶段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得靶向治疗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得到了应用,在对患者治疗效果预测以及评价过程中需要了解EGFR的敏感突变。尽管肿瘤组织可用于EGFR敏感突变的检测,但是对于大多数晚期患者而言,在肿瘤组织获取过程中患者需要承受较大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自2016年起,中国肿瘤临床学会(CSCO)发布了一系列恶性肿瘤指南,有效地指导了我国肿瘤医生的临床实践,成为最具影响力的诊疗指南。而在2019年,肺癌治疗取得了革命性的进展,多项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临床研究已获得阳性结果,优质的循证医学证据推动了第五版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 2020年5月23日,《2020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发布会在线发布,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和吉林省肿瘤医院程颖教授为大会主席,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志杰教授和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任胜祥教授分别就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局部晚期和驱动基因阴性NSCLC的指南更新进行了解读,以下为更新的主要内容。 早期和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更新解读: 影像和分期诊断 1.影像分期中,I级推荐增加“颈部/锁骨上淋巴结B超或CT”; 2.文字注释部分中添加“不建议通过胸部X片进行筛查”。 分子分型 “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D-L1表达(1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可手术IIIA或IIIB(T3N2M0)期原发性NSCLC的治疗 1.度伐利尤单抗“作为同步放化疗后的巩固(1A类证据)”由II级推荐上升为I级推荐; 2.EGFR-TKI、免疫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在“文字注释部分”描述; 3.围手术期免疫治疗疗效具有前景,在“注释”部分加以描述。 IV期驱动基因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 1.根据进展部位和是否寡进展分为两种类型:寡进展/CNS进展型和广泛进展型。 2.EGFR突变 ·一线治疗推荐中,增加“达克替尼(1A类证据),奥希替尼(1A类证据)”; ·二线治疗,新增阿美替尼,II级推荐用于经一代或二代EGFR-TKI治疗失败且存在T790M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中国肺癌杂志2014年3月第17卷第3期 Chin J Lung Cancer, March 2014, Vol.17, No.3 ·综述·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进展 何圆 尤长宣 【摘要】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癌性死亡的首要因素,发病率、死亡率高,预后较差,急需开发一种新的高效低毒疗法。作为术后辅助或是姑息治疗手段,免疫治疗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治疗方向。免疫疗法作用机理各不相同,如免疫检测点受体抑制剂(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主动性免疫疫苗(L-BLP25脂质体疫苗、Belagenpumatucel-L 疫苗、MAGE-A3蛋白疫苗)、过继性免疫疫苗(CIK 细胞)等,研究表明免疫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肿瘤缓解率较前提高,前景值得期待,II 期/III 期临床试验亦在进一步探索其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当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疗法原理、临床试验、不良反应及待解决问题作一概述。 【关键词】 肺肿瘤;免疫治疗;进展 Advances in Immunotherapies fo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Yuan HE 1 , Changxuan YOU 2 1 Graduate Student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2Department of Oncology, Nanfang Hospital,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Changxuan YOU, 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5a18952609.html, 【Abstract 】 Globally, Lung cancer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cancer-related death of high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with poor prognosis, which needs some more effective and less toxic therapies. The immunotherapies offer a novel approach for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in both the adjuvant and palliative disease settings. A number of promising immunotherapies based on different mechanism have now been evaluated showing an increasing response rate. Moreover, further phase II/III clinical trials will be indicated to explore its value. These include checkpoint inhibitors (anti-CT-LA4 antibody, anti-PD-1 antibody, anti-PD-L1 antibody), active vaccination (L-BLP25 liposome vaccine, Belagenpumatucel-L vaccine, MAGE-A3 protein vaccine) and adoptive vaccination (CIK cells).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will draw a summary on the theory, clinical trials, toxicity and problems to be solved of the immunotherapies in NSCLC. 【Key words 】 Lung neoplasms; Immunotherapies; Progress This study was supported by the grants from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81071847), Guangdong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No.S2011010003881), Guangdong Provinc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No.2012B031800394), 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Funded Special Clinical Research Projects (No.320.6799.1118)(all to Changxuan YOU). DOI: 10.3779/j.issn.1009-3419.2014.03.17 本研究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 o.8107184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S 2011010003881)、广东省科技项目(No.2012B031800394)和吴阶平医学基金会临床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o.320.6799.1118)资助 作者单位: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3级研究生(何圆);510515 广州,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肿瘤科(尤长宣)(通讯作者:尤长宣,E-mail: ycx6026@https://www.doczj.com/doc/5a18952609.html, )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首个癌症相关性死亡因素,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约占肺癌总数80%-85%,吸烟、环境污染(厨房油烟、煤炭燃烧、汽车尾气)等构成肺癌发病的主要原因。早期接受治疗NSCLC 患者超过40%会出现肿瘤复发,因此晚期 NSCLC 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15%,预后较差[1]。以铂类为基础的标准化疗方案治疗NSCLC ,患者肿瘤缓解率仅为20%-35% ,中位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 mOS )为10个月-12个月,分子靶向治疗与化疗方案相比,可延长NSCLC 患者无疾病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但患者mOS 未获益[2]。因此标准治疗或因严重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骨髓毒性等)或因经济学毒性(分子靶向药物价格较昂贵)已使其处于治疗瓶颈水平,急需开发一种新的NSCLC 疗法。目前免疫治疗NSCLC 在I 期/II 期临床试验中结果良好:肿瘤缓解率提高、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这将为NSCLC 治疗开发新领域。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 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目前是全世界癌症死因的第一名,1995年全世界有60万人死于非小细胞肺癌,而且每年人数都在上升。而女性得到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率尤其有上升的趋势。本病多在40岁以上发病,发病年龄高峰在60-79岁之间。男女患病率为2.3:1。种族、家属史与吸烟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均有影响。 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率为8%—15%,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25%。一般来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能活多久主要看在第一次诊断的时候肺癌的类型以及它的扩散范围。处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阶段的肺癌患者大约有三分之一只须通过外科手术就能治愈,在大多数不能治愈的肺癌患者中,存活时间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这主要取决于肺癌的扩散范围、病人的全身状况、还有他(她)对治疗的反应以及治疗方案的有效性。 非小细胞肺癌早期一般很难发现,一旦发现都已经是晚期,晚期治疗方法是否得当是关系细胞肺癌能活多久最主要因素。所以就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治疗方法而言,进行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很低,目前临床上主要治疗方法有放疗、化疗、中医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采取中西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法,既倚重西医理论和治疗准则,又充分体现中医扶正培本的原则。 通过以上这种综合治疗的方法的患者能约有40%-70%的人可以活很多年(10年以上者),其他60-30%的人当中,有不少活过5年的。只有少部分人在2-5年内,因肿瘤转移及蔓延,或不积极治疗者,因此而死亡,专家强调,非小细胞肺癌能活多久除了好的治疗方法以外,还要保持愉快的心情是关键。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是个系统的过程,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涉及到很多因素,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主要取决于治疗方法是否得当以及病人的身体机能。病人身体机能的改善也决定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有多长的重要因素,身体机能好,免疫力强,才能抵抗癌肿的发展,耐受各种药物治疗。 随着治疗方法的不断改进,非小细胞肺癌晚期可以活多久,非小细胞肺癌晚期肺癌病人的生存期已明显高于以前,所以肺癌病人只要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就可以有效改善症状,延长生存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病人应该。非小细胞肺癌晚期的生存期对任何一个肺癌病人都不一定确切的答案,尽快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最重要的。 中医中药辅助治疗,能有效促进康复,并预防疾病的复发及转移。临床实践证实中药人参提取物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通过使癌细胞逆转成正常细胞的分化作用、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周期、免疫调节作用和修复肿瘤患者放化疗引起的损伤四大机制来达到抗肿瘤功效,并有效防止癌复发转移。同时中药人参皂苷Rh2联合放化疗可以起到增效减毒的作用。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组化指标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NSCLC)占所有肺癌的80%,可以分为不同的组织学类型,主要包括腺癌(≥ 40%)和鳞癌(30%),以及较为少见的大细胞癌(large cell carcinoma,LCC)(10%)。随着肺腺癌和鳞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日趋不同,临床强烈要求对不同组织学类型的NSCLC 明确诊断。 对于绝大多数手术切除病例而言,经充分取材均能够正确诊断,但病理医师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面临的是小活检标本(占70%)的诊断,此时有效的免疫标志物在辅助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尤显重要。免疫标志物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NSCLC 不同组织学类型之间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肺原发癌与诸多类型转移癌之间的鉴别诊断,还在于明确特征性的分子学改变(如EGFR、EML4-ALK),用于满足NSCLC 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的需要。 在越来越多的免疫标志物中,如何选择简单而有效的抗体(组合)达到对NSCLC,特别是小活检标本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目的,本文综合国内外权威文献形成以下共识。NSCLC 常用免疫标志物 1. 肺腺癌常用免疫标志物 (1)TTF-1 TTF-1 是肺腺癌最常用的免疫标志物之一,75%-85% 的肺腺癌表达TTF-1,且常呈弥漫一致性的强阳性,约20% 的肺腺癌不表达TTF-1。TTF-1 在肺腺癌中的表达与分化程度和组织学类型有关,总体而言,肿瘤分化程度越差,TTF-1 越可能表达缺失,具有Ⅱ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特征的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黏液腺癌、胶样腺癌等)呈不同程度表达(表1)。 TTF-1 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uroendocrinetumors,NETs)、部分典型类癌(typical carcinoid,TC)、非典型类癌(atypical carci-noid,AC)、约50% 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arge cell neuroendocrine carcinoma,LCNEC)及90% 的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rcinoma,SCLC)。通常认为肺鳞癌不表达TTF-1。因此,TTF-1 主要用于肺腺癌和鳞癌的鉴别,不能鉴别肺腺癌和肺NETs。 在非肺源性肿瘤中,除了甲状腺癌几乎全部表达TTF-1 以外,少量子宫内膜、子宫颈、卵巢、乳腺和结直肠的腺癌也表达TTF-1。与Napsin A 不同,所有类型的肾细胞癌(renal cell carcinoma,RCC)均不表达TTF-1。 表1. TTF-1 和Napsin A 在不同组织学类型肺腺癌中的表达

NCCN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 2020.V1

2020.V1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 1、肺癌预防和筛查(PRV-1) 2、临床表现和风险评估(DIAG-1) 3、初步评估与临床分级(NSCL-1) 4、评估和治疗: ?IA期(T1abc,N0)(NSCL-2) ?IB期(外周T2a,N0),I期(中央T1abc-T2a,N0),II期(T1abc-2AB,N1;T2b,N0),IIB期(T3,N0),IIIA阶段(T3,N1)(NSCL-3)。 ?ⅡB期(T3入侵,N0)和IIIA阶段(T4扩展,N0-1;T3,N1;T4,N0-1)(NSCL-5) ?ⅢA期(T1-2,N2);IIIB期(T3,N2);孤立性肺结节(ⅡB,IIIA,IV期)(NSCL-8) ?多原发灶肺癌(N0-1)(NSCL-11) ?IIIB期(T1-2,N3);IIIC(T3,N3)(NSCL-12) ?IIIB期(T4,N2);IIIC(T4,N3);第IVA,M1A:胸膜或心包积液(NSCL-13) ?IVA期,M1B(NSCL-14) 5、根治性治疗完成后的监测(NSCL-16) 6、复发和转移的治疗(NSCL-17) 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系统治疗(NSCL-18) 8、病理检查原则(NSCL-A) 9、手术治疗原则(NSCL-B) 10、放射治疗原则(NSCL-C) 11、新辅助治疗和辅助治疗的化疗方案(NSCL-D) 12、放疗联合化疗方案(NSCL-E) 13、癌症生存护理(NSCL-F) 14、分子学检测和生物标记物分析原理(NSCL-G) 15、识别转移性NSCLC患者的新治疗的新兴生物标志物(NSCL-H) 16、针对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靶向治疗(NSCL-I) 17、晚期或转移性疾病的全身治疗(NSCL-J) 18、分期(ST-1) “非小细胞肺癌指南”第2020.1版对比2019.7版更新内容: 总则:优先分层适用于整个指导方针。 DIAG-2: 脚注j: 旧版:PET/CT检查后怀疑肺癌的患者需要在任何非手术治疗前进行组织学确诊。当不能进行活检时,应该进行包括放射肿瘤科、手术和介入科的多学科评估。 新版:患者在接受任何非手术治疗前,需要先进行肺癌的组织学确诊。建议行多学科评估(至少包括介入放射科、胸外科和介入肺科),以选择最安全和最有效的方法,或就活检风险太大或难度较大的患者是否可以没有组织确诊的情况下进行治疗达成共识。 NSCL-1: 最后补充:有关帮助老年人进行最佳评估和管理的工具,请参阅“老年成人肿瘤学NCCN指南”。 NSCL-2:

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是除小细胞肺癌(SCLC)以外的所有肺上皮癌。最常见的非小细胞肺癌类型是鳞状细胞癌、大细胞癌和腺癌,和一些不太常见的类型。在异常的组织学变异作用下,任意一种非小细胞肺癌都有可能发生。尽管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病与吸烟有关,但是从未吸烟的人也可能发生腺癌。与小细胞肺癌相比,非小细胞肺癌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度相对较低。对于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患者在手术治疗或手术后辅以化疗后可治愈。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虽然大多数患者接受放疗后病情可以得到局部控制,但只有少数患者能够治愈。局部晚期且不可手术切除的癌症患者,用放化疗结合疗法,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晚期转移性疾病患者在化疗、靶向药物治疗和其他支持性治疗下可以延长生存期,并缓解症状。 发病率和死亡率 估计美国2016年肺癌(包括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的新病例和死亡病例: l 新病例:224,390例 l 死亡:158,080例

在美国,肺癌是造成癌症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肺癌患者在1995 到2001年间的5年相对生存率是15.7%。根据诊断时癌症分期的不同,患者5年相对生存率有很大的差别,局部癌变、局部转移和远处转移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9%、16%、2%。 解剖学 非小细胞肺癌起源于肺中央支气管到终端肺泡的上皮细胞。它的组织学分类与发病部位相关,这反映了支气管到肺泡之间呼吸道上皮细胞的不同。鳞状细胞癌通常起源于中央支气管附近,而腺癌和细支气管肺泡癌通常起源于外周肺组织。 发病机理 吸烟引起的癌变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鳞状细胞癌和腺癌有明显的癌前病变。在发展成浸润性癌之前,肺上皮细胞可能会经过以下形态学变化: 1. 增生 2. 化生

不同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临床研究· 2012年11月第9卷第32期 中国医药导报CHINA MEDICAL HERALD 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高[1],未治疗的患者1年生存率低于10%。由于患者就诊时多处于晚期,因此化疗是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主要方法[2]。GP 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方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是治疗非小细胞癌的一线治疗方案,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GP 方案与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长沙市中医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Kamofsky 评分>70分,预计生存期>3个月。86例患者中,男78例,女8例,年龄28~78岁,中位年龄58.3岁;TNM 分期Ⅲa 期36例,Ⅲb 期50例;鳞癌38例,腺癌48例。根据患者化疗方案的不同将86例患者分 为GP 组(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组(顺铂联合长春瑞滨),其中GP 组45例,NP 组41例。45例GP 组患者中男40例,女5例,年龄29~78岁,中位年龄59.3岁;TNM 分期Ⅲa 期20例,Ⅲb 期28例;鳞癌21例,腺癌26例。41例GP 组患者中男38例,女3例,年龄28~77岁,中位数年龄57.7岁;TNM 分期Ⅲa 期16例,Ⅲb 期22例;鳞癌17例,腺癌22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肿瘤分期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 GP 组方案为吉西他滨1000mg/m 2,静脉输注,30min ,d 1、8;NP 组方案为长春瑞滨30mg/m 2,静脉输注,10min ,d 1、8。两组均同时给予顺铂30mg/m 2,静脉输注,d 1~3。两组方案均以21d 为1周期,治疗2周期以上。1.3评估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毒副反应及治疗成本。临床疗效评估: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制订的实体瘤客观疗效标准进行评价,完全缓解(CR ):病灶完全消失,且持续4周 不同化疗方案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张树生1钟美佐2 1.湖南省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肿瘤内科,湖南长沙410100; 2.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肿瘤内科,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GP 方案(顺铂联合吉西他滨)与NP 方案(顺铂联合长春瑞滨)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GP 方案治疗45例,NP 方案治疗41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存期及毒副反应。结果GP 组与NP 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44.4%和36.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GP 组与NP 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9.7、8.8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毒副作用主要为血液学毒性,GP 组Ⅲ~Ⅳ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显著高于N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Ⅲ~Ⅳ级白细胞减少发生率显著低于NP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GP 方案与NP 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癌临床疗效均确切 可靠,二者毒性作用均可耐受,临床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顺铂;吉西他滨;长春瑞滨[中图分类号]R73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12)11(b )-0066-02 The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 chemotherapy regimens in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ZHANG Shusheng 1ZHONG Meizuo 2 1.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the Eighth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Hu ′nan Province,Changsha 410100,China; 2.Department of Medical Oncology,Xiangya Hospital Central South Univer -sity,Hu ′nan Province,Changsha 410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P regimen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Gemcitabine)and NP regimen (Cisplatin combined with Navelbine)in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Methods The data of 86cases with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with 45patients in GP group and 41patients in NP group.Clinical effect,sur -vival time and toxic side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s in GP group and NP group were 44.4%and 36.6%respectively,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The difference of median survival tim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9.7months vs 8.8months,P >0.05);Hematological toxi -city was the major toxic side effect in two groups.The occurrence rate of grade Ⅲ/Ⅳthrombocytopenia in GP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in N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but the incidence rate of grade Ⅲ/Ⅳleucopenia in GP group was much lower than that in NP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GP regimen and NP regimen for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re equally effective and well tolerat -ed.Patients can choose the rational regimen according to the conditions.[Key words]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Gemcitabine;Cisplatin;Navelbine [基金项目]湖南省卫生厅资助课题(课题名称:肺癌耐药细胞株(A549/DDP )micRNA 的分析及其靶基因的预测;课题编号:B2209-014)。 66

关于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一些认识

关于循环肿瘤细胞(CTC)的一些认识 摘要:通常把进入人体外周血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随着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伴随现代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CTC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可有效地应用于体外早期诊断,化疗药物的快速评估,个体化治疗包括临川筛药、耐药性的检测,肿瘤复发的监测以及肿瘤新药物的开发等。检测CTC 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随着这一研究领域的不断发展,必将产生新的诊疗手段,从而使肿瘤的治疗提高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方法;临床意义 早在1896年,Ashworth曾报道1例因癌症死亡的患者外周血中发现了类似肿瘤的细胞,并首次提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 CTC)的概念[1]。随着人们对循环肿瘤细胞研究的深入,尤其是伴随现代检测技术的广泛应用,CTC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1、概述 CTC指自发或因诊疗操作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随着肿瘤细胞的不断增殖,部分细胞可以通过分泌一种抑制黏附因子表达的物质,增加其运动能力并使之与肿瘤母体脱离。这些脱落的肿瘤细胞再分泌一种蛋白溶解酶,以破坏周边宿主结缔组织并进入脉管系统。诊疗操作也可使肿瘤细胞扩散进入外周血循环。 2、检测方法 2.1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 ICC) 这一检测方法基于抗原抗体结合反应的原理,利用单克隆抗体(McAb)与特异的肿瘤标记物结合,并通过酶与底物反应显色来判断肿瘤细胞的存在。检测的肿瘤标志物主要分三类:①上皮细胞角蛋白(CK),如CK19;②上皮细胞膜特异性抗原,如黏蛋白类,包括EMA、HMFG、HEA125等;③肿瘤相关糖蛋白(TAG),如TAG12。1980年,Sloane等首次 采用ICC的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骨髓中的肿瘤细胞。该方法可以进行形态学分析,但是检 测的细胞量少,敏感性只有10-4~10-5(即在1万~10万个单核细胞中发现一个肿瘤细胞),而且许多分化差的肿瘤不能表达目标抗原,而非上皮细胞中细胞角蛋白和上皮细胞抗原亦可能阳性,故特异性不高。Braun等[2]认为由于CTC不表达白细胞共同抗原CD45,采用CD45-/CK+双标技术可以提高ICC检测的特异性。 2.2多聚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该方法的原理是特异性扩增出肿瘤细胞中因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或染色体重排而产生 的DNA异常。这类基因的改变应满足以下条件:①该基因的突变在待检肿瘤中发生率较高,至少应达50%左右;②基因内发生碱基突变的部位应相对集中,如果过分分散,目前临床 应用有困难。这一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敏感性约1×10-6左右,比Southern印迹杂交法约提高10 000倍。应用PCR技术检测CTC受到缺乏肿瘤特异性和高表达标记的限制,该方法敏感度高,易出现假阳性,同时由于癌细胞的异质性亦可出现假阴性。目前多应用突变等位基因扩增(mutant allelie specific amplification, MASA)的PCR技术,检测大肠癌和胰 腺癌患者外周血中具有K-ras癌基因突变的肿瘤细胞。 2.3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的表达与意义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的表达与意义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肺耐药蛋白(LR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LRP的相对含量(灰度) 。结果:LRP 主要在NSCLC 的细胞浆表达,细胞膜有少量表达,总阳性表达率为63.7%,LRP 表达强度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在腺癌中的平均灰度值明显高于鳞癌(P<0.001),其表达强度与临床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及年龄无关。结论:检测NSCLC 组织中LRP的定量表达,可以准确反映NSCLC 组织的耐药性及化疗敏感性,对指导肿瘤化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tissues of lung resistance protein(LRP) and discuss itsrelationship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 non-small celllung cancer. Methods: Immunohistochemical SP method was used to detect LRP protein with 56 cases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Use automatic image analyzer to analyze the relative content of LRP. Results: LRP was mainly in the cytoplasm of NSCLC, a small amount in membrane, with a total positive rate of 63.7%, LRP intensity is related to histological type, the amount of LRP in Adenocarcinom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value of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P<0.001), the LRP intensity had nothing to do with clinical stage, lymph node metastasis and age. Conclusion:The detection of NSCLC tissues of the quantitative of LRP, it can accurately reflect the organization NSCLC chemotherapy drug resistance and sensitivity ,and does good to chemotherapy. [Key words]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LRP;Immune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肿瘤之一,多数发现时已到中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因此化疗就成为肺癌治疗以及控制术后复发和转移的主要手段,但效果多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由于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ce ,MDR) 。研究发现许多基因参与了肿瘤的多药耐药机制。肺耐药蛋白( lungresistancerelatedprotein ,LRP) 作为人类穹隆体主蛋白,表达于许多肿瘤组织中,介导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如多柔吡星、丝裂霉素、顺铂和烷化剂等产生耐药性[1] 。为阐述非小细胞肺癌中LRP 蛋白表达的临床意义,笔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7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LRP蛋白的表达,利用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分析LRP的相对含量(灰度) 。探讨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预测肿瘤对化疗的敏感性,从而指导肿瘤化疗。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4年12月~2006年6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一院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学确诊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47例, 全部患者术前均未接受放、化疗等其他任何

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

什么是非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型肺癌,包括鳞癌、腺癌、大细胞癌,与小细胞癌相比其癌细胞生长分裂较慢,扩散转移相对较晚。非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总敉的80-85%。 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要根据肺癌的临床分期来进行。对Ⅰ、Ⅱ、ⅢA期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淋巴转移显著者,于手术前可辅以化疗或放疗。放化疗期间可以辅助吃一些中药减少副作用,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可以减缓放化疗以及手术的一些副作用。据三九健康网推荐目前国内人参皂苷Rh2(护命素)制品中含量最高的今幸胶囊含量达到了16.2%。 【专家观点】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物研究所刘红岩韩锐: 人参是祖国医学的传统中药,具有扶正固本之功效,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珍品。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人参及其有效成分皂甙Rh2具有多方面的抗肿瘤活性,能有效抑制癌细胞运动及分泌Ⅳ型胶原酶。 ……与化疗和放疗配合应用,既可减轻毒副作用,又能增强疗效,还可防止肿瘤转移,为临床肿瘤治疗开辟新的前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肿瘤科主任陈信义教授: 通过癌细胞体外培养与癌症动物模型最新研究证明:红

参Rh2对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肝癌、肺癌、骨癌、胰腺癌、结肠癌、血癌等癌细胞从以下几方面发挥抑制作用:1.抑制癌细胞生长;2.诱发癌细胞凋亡;3.诱导癌细胞分化;4.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现在研究证明,红参Rh2单独使用能有效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在手术后或放、化疗期间配合使用,可有效的保护免疫器官,增强免疫功能,有利于免疫监视与清除功能的正常发挥,可预防癌症复发和转移。 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室徐洪君、孟艳、孙宇新:……人参皂苷Rh2与DDP联合应用,会对肿瘤的治疗起到协同作用,从而减少DDP 的用量,以达到减少化疗的毒副作用之目的。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昆明医学院云南天然药物药理重点实验室杨玉琪,李玛琳:人参皂苷可直接作用于癌细胞,通过诱导其调亡抑制肿瘤的生长或诱导其分化使其逆转;可通过作用于肿瘤侵袭的多个环节抑制肿瘤的转移;可逆转肿瘤的耐药性,提高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活性;也可通过影响代谢和调节免疫功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还可影响细胞连接通讯或抑制酶的活性及抗致癌剂的作用起化学防癌的作用。 南京工业大学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李欣、万红贵、卢定强、韦萍: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及临床应用

循环肿瘤细胞C T C检测及 临床应用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及临床应用 中文摘要:循环肿瘤细胞是从原发肿瘤扩散,进入到血液或淋巴系统的肿瘤细胞。循环肿瘤细胞在血液中含量稀少,一般先将循环肿瘤细胞富集,然后再进行检测,现在已经开发了多种细胞富集和检测技术。本文主要对CTCs的富集和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以及CTCs在临床分析和研究上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循环肿瘤细胞富集检测临床 Abstract:Circulatingtumorcellscomefromtheprimarytumorproliferation,andprolife ration,癌症转移的过程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s)从原发肿瘤分离,通过循环系统扩散,进入血液或者淋巴系统,在远处形成新的肿瘤,最终导致大多数的癌症病人死亡。1869年,Ashworth在一例癌症死亡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了类似肿瘤的细胞,并首次提出了CTCs的概念。从此,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CTCs的出现与癌症密切相关。通过上皮-间质转化(EMT),实体瘤的上皮细胞进行细胞的变化,使他们通过增加流动性和侵袭性脱离组织,进入到血液中,附着,、发展成远端转移。由于CTCs能够代表原发肿瘤的表型和遗传组成,并能够作为任何转移性肿瘤的”液体活检”,CTCs的富集分离和特征研究,十分具有吸引力。CTCs的富集和计数技术已经建立,其中CTCs的计数可以成为预测指标,当其大于已知的阈值时,就预示着病人就患有转移性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等。 基于临床试验,美国FDA批准了一种临床检测CTCs的CellSearch技术,用于上述癌症的CTCs的富集和计数。CellSearch技术成功的证明了CTCs确实表征了疾病的活跃,CTCs数量的增加预示着病情的恶化,可以通过CTCs了解原发性和转移性肿瘤,以CTCs为基础的分析,可以帮助人们实时诊断和预测,对病情做出决定,并取样检测耐药性。大多数常规的癌症治疗方法在治疗转移性癌症方面难以成功,CTCs的可能促进肿瘤的临床研究。 CTCs在血液中极其稀少,数十亿的外周血细胞也阻碍了对CTCs的分离和分子鉴定。现在已经开发了大量的技术用于富集和检测CTCs,其中有些已经成功的用于测试或者临床评估。本文主要综述CTCs的富集和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对CTCs的在临床分析和研究上应用。 1CTCs富集技术 为了从大量血液细胞中捕获数量稀少的CTCs,富集分离技术必须足够敏感性,可重复性,可靠,、快速,、便宜,并且所需获取血液量要尽量少,方便实现过程自动化,方便下游分析。此外,富集分离的CTCs要能够保持他们的活性,在富集分离的过程受到的干扰要尽量小,因为这可能改变CTCs的状态和表型。 CTCs富集的技术有很多种,这些技术使用多个性能参数评估(即捕获效率,纯度,细胞活力,富集速度,血液样本容量等),然后通过检测临床样本进行验证。最佳的富集分离方法可能需要之间的性能参数的折衷,而且可能依赖于下游的应用。CTCs的富集技术主要根据免疫亲和性,物理性质和直接分析分为三类。 1.1免疫亲和性(Immunoaffinity)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 一、什么是循环肿瘤细胞(CTC)? 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CTC)是存在于外周血中的各类肿瘤细胞的统称,因自发或诊疗操作从实体瘤病灶(原发灶、转移灶)脱落,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 CTC非常稀少,每毫升血液中109血细胞只有几个CTC。大部分CTC在进入外周血后会发生凋亡或被吞噬,少数能够逃逸并发展成为转移灶,增加恶性肿瘤患者的死亡风险。 二、肿瘤的发生及检测诊断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发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2011年我国新增癌症病例约337万例,比2010年增加28万例——这相当于每分钟有6人被诊断为癌症。然而,令人担忧的是这样的情势似乎仍未到达峰顶,未来可能还会不断增加。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Kinmel 癌症中心的Bert-Vogelstein 等专家在2013年3月份的一篇综述文章中写道:在今年将死于癌症的一百万人里,绝大部分是因为他们的癌症没有在发生、发展的前90%的时间内被发现。因此,我们需要明确一点:癌症是一种慢性病,它只是被突然发现,并非是突然发生的。我们需要尽可能早的发现它,从而提高治愈率。 伴随肿瘤的发生过程,肿瘤细胞的大小也随之增大。传统方法诊断出癌症的时候,大部分已经是晚期。晚期癌症的治愈率极低,其五年生存率也很低。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早期到中期之间是最佳治疗期,因此,如果在早期就可以发现肿瘤的存在,必然可以提高治愈率。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的荟萃分析(Meta-analysis)证实CTC

在乳腺癌预测中的价值,结果表明早期和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检测是一个稳定的预测和预后工具。 如果将肿瘤易感性基因检测和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完美结合,那么能够将肿瘤的早期发现率提高数倍。肿瘤易感性检测是对未来可能患有癌症的一种风险预测。如果风险等级高,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还可以定期做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即CTC检测,而且检查频率可以适当增加,每2-3个月检查一次,从而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 三、CTC 检测临床意义有哪些? CTC 检查的临床意义主要表现在体外早期诊断,血液中肿瘤在1mm时,即可检出CTC,抓住最佳治疗期;另外还可以进行预后判断,根据治疗前后CTC个数判断预后与存活时间,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此外,还有肿瘤复发检测、耐药性检测、化疗药物的疗效评价以及新药的研发等。 四、哪些人需要做CTC检测? 1. 普通健康人:通过检查血液中是否存在循环肿瘤细胞来早期检测肿瘤的发生,建议每年检测一次,以期在肿瘤萌芽阶段就能检测到,从而保证早期治愈率。 2. 肿瘤易感人群:有癌症家族史人群,患有HPV阳性、慢性肝炎、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等人群,长期吸烟者,经常接触有毒有害物质者,生活压力大、精神高度紧张的亚健康人群,以及基因检测肿瘤易感性风险等级高者,建议每3个月或者半年检测一次。 3. 癌症患者: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通过CTC计数,用于预后判断、疗效评价、复发检测等;通过CTC单细胞基因组分析,选择精准治疗方案,实现真正的液体活检。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非小细胞肺癌试题 单选: 1、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一般要求: B A.2个周期 B.4个周期 C.6个周期 D.8个周期 2、关于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原则,错误的表述是:C A.I A期以手术为主 B.IB和II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可行放疗和(或)化疗 C.IIIA期患者先行手术,术后行放疗和化疗 D.一般情况好、无胸腔积液的IIIA期患者行同步放化疗 E.IV期患者应行以全身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 3.评价非小细胞肺癌放化疗疗效,下列方法那种敏感性和特异性最高? D A.X线照片 B.CT血管增强 C.MRI血管增强 D.18F-FDG PET E.B超 4.下列哪种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发生率最高:A A.EGFR突变型腺癌 B.EGFR野生型腺癌 C.大细胞未分化癌 D.鳞癌 5.男,58岁,胸片示左肺大型肿块影并左侧胸膜腔积液,支纤镜检查为鳞癌,胸部CT扫描判断肿块尚有可能切除。治疗方案宜选择:E A.放射疗法B抗肿瘤药物治疗 C.中医药及气功疗法 D.胸膜肺切除术 E.如胸水内未发现癌细胞,作剖胸探查术,争取切除病肺 简答: 1、什么是NSCLC寡转移? 寡转移状态是肿瘤生物侵袭性较温和的一段时期,存在于局限性原发灶与广泛性转移之间的过渡阶段,转移瘤数目有限且具有特异性的转移器官。“寡转移”来源于“微转移”,肿瘤细胞已具有器官特异性,但尚不具备全身播散的遗传倾向。“寡转移”强调局限性肿瘤负荷,近似于孤立性远处转移但又有所不同:转移灶或远处转移脏器数目可为多个,并非仅局限于单一脏器的孤立性远处转移。寡转移状态特性决定了局部治疗的临床意义,相反多器官受累且稳定的NSCLC 罕见,再次突显出治疗时机的重要性。预防远处转移、治疗隐匿性转移灶、治疗寡转移灶和全身治疗结束后清除残留癌是治疗寡转移的关键。 2、简述肺癌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以及禁忌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