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内容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重点内容

第一章绪论

环境

1、概念:(法律上的定义)我国《环境保护法》把“环境”定义为“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太阳及其光和热不属于)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2、要素: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足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二、人类环境的分类:

1、按环境要素的形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环境法采、最常见)

2、按环境功能的不同: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宪法)

三、人类同环境的关系:

1、关系: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环境对人类有反作用

2、环境的两种能力:为了维持人人类环境系统的动态的平衡,人类的经济活动和改造自然的活动必须不超过两个界限:(1)从自然界取出的各种资源不能超过自然界的再生增殖能力;(2)排放到环境里的废弃物不能超过环境的纳污量,即环境的自净能力。

四、(了解)某些自然物在它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成为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挥作用的时候,它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自然客体,但当它脱离自然界失去环境要素的功能时,就不再属于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保护的客体。例如:马戏团里的驯兽,人工饲养的各种动物,人工种植的庄稼、果树等等,它们不再被看作环境要素,而视为一种财产,成为民法所有权保护的客体。

五、区别:土地、森林、草原、渔业、水、矿产,野生动物,几种资源的可再生和不可再生。

六、生态系统和生物圈:

1、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无生命物质组成生态系统的有机统一体,并且沿着一定的途径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的功能:

(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A、1/10定律:低位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通过自身新陈代谢要消耗一部分,而剩余的能量又只有1/10被上一级所利用。B、生物放大:同一食物链上某些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在生物体内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2)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七、生态平衡:在一个正常的生态系统中,它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生物种类的组成和各种种群的比例以及不断进行着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八、环境问题

1、环境科学主要研究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问题、人为原因引起的)

2、第二环境问题又可分为:自然环境破坏(自然资源法)、环境污染(污染防治法)

第二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展开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特征:综合性(手段多样)、技术性、社会性(同全社会利益一致)、共同性(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目的:

1、直接目标:协调人与环境的关系,保护和改善环境;

2、最终目标:(1)保护人群健康(一元论)(2)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四、我国是目的二元论:《环境保护法》第1条规定:“为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制定本法。”

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指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主体之间,在利用、保护处改善资源的活动中形成的由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具有权利、义务内容的社会关系。

六、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了解)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又通过人与人的关系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

2、环境法律关系是一种思想社会关系,但决定这种思想关系的除了社会经济基础外,还有自然因素。

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具有广泛性。(比较环境法)

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要素:主体、内容、客体

八、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客体:物(表现为自然物的各种环境要素必须是人们可以影响和控制的、具有环境功能的自然物,如太阳、动物园和马戏团里的动物不是)和行为(作为和不作为)。

第三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产生和发展(了解)

1、现代环境法产生于工业发达国家,大体经历了产生、发展、完善三个阶段。

2、环境法的完备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至现在(见p43-44的1-6)

第四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

1、我国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以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规定为基础,并由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保护自然资源和环境、防止污染和破坏的一系列单行法规和具有规范性的环境标准等所组成的完整的体系。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

(1)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2)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3)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4)环境标准(5)其他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范。

3、《宪法》第26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4、《宪法》第9、10条的一些规定,把自然资源和某正经重要的环境要素宣布为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

第五章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重点)

一、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的指导原则(重点)

1、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原则

2、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原则

3、突出和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

二、尊重和体现生态规律原则的六个方面:(理解、应用选择)

1、“物物相关”律(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2、“相生相克”律(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以及动植物检疫)

3、“能流物复”律(防止环境污染、尤其是控制有毒有害物质的规定)

4、“负载定额”律(以产定供、控制污染物排放量,包括浓度控制和总量控制,限制冲击周期,如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

5、“协调稳定”律(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态系统免受干扰及确保创设和功能相对协调的人工生态系统的规定的产生)

6、“时空有宜”律(实行地方法规优先原则)

三、可持续发展:

1概念:《我们共同的未来》,“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内涵:(发展是前提,同时应限制某些行为,把经济发展与生态的可持续性情有机地结合起来。)包括需要和限制两个方面。需要是指对人类需求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限制是向自然的索取和投入加以限制,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四、出运用环境经济学方法的原则:1、目的:当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之间发生冲突时,运用环境效益的损益分析方法和对法律规范的成本-效益分析方法。

2、环境的外部不经济性:在实际经济活动中,生产者或消费者的活动对其他消费者和生产者的超越活动主体范围的利害影响。包括正、负两方面,负面影响称外部不经济性。

3、解决外部不经济性的方法:将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即由产生外部影响的一方来承担消除影响的所有费用。(直接管制、经济刺激)

4、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有效性的评估与分析

第六章国家对环境与资源的管理

1、环境与资源管理是国家采用行政、经济、法律、科学技术、教育等多种手段,对各种影响环境的活动进行规划、调整和监督,目的在于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2、环境与资源管理性质:是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重点章)

一、五个原则:

1、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

2、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

3、奖励综合利用原则

4、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的原则

5、环境保护民主原则

二、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1、内容: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作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三项建设三同步三统一)。

2、如何贯彻:把环境保护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制定环境保护规划、把环境保护纳入有关部门的经济管理与企业管理中去。

三、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体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划制度、三同时)

1、预防为主,是指在国家的环境与资源管理中,通过计划、规划及各种管理手段,采取防范性措施,也不是治理不重要。

2、如何贯彻:全面规划与合理布局,制定和实施具有预防性的环境与资源管理制度

四、奖励综合利用的原则(了解)把物质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排放的各种“废弃物”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做到物尽其用,以便使整个社会生产和消费的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取得最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五、开发者养护、污染者治理原则(是国际上“污染者付费”或“污染者负担”原则的体现)

1、概念:开发者养护:对环境和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组织和个人,有责任对其进行恢复、整治和养护。污染者治理,是指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组织或个人,有责任对其污染源和被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

2、贯彻:

(1)我国有关法律对自然资源的开发者规定了各种强制性的整治与养护责任。

(2)实行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

(3)采取污染限期治理的措施

3、法条:《环境保护法》第18条“在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生产设施;建设其他设施,其污染物缺口排放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已经建成的设施,其污染物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19条:“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必须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第16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采取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第八章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环境保护基本法律制度:土地利用规划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征收排污费制度、经济刺激制度。

1、土地利用规划制度:是指国家根据各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土地利用的全面规划,对城镇设置、工农业布局、交通设施等进行总体安排,以保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掌握)

2、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开发活动和各种规划,预先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提出环境影响及防治方案的报告,经主管当局批准才能进行建设。(掌握)

3、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了解)(1)对传统经济发展方式的改革,它可以把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2)是贯彻“预防为主”原则和合理布局的重要法律制度。(3)作为强制性的法律制度,是民事侵权法律原则在环境与资源为保护法里的运用。

4、环境影响评价的范围:根据影响程度,实行分类管理:(1)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2)轻度影响的,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3)对环境影响很小的,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填环境影响登记表。

5、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执行中的问题:(P120)

6、“三同时”制度:(掌)一切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能对环境造成损害的其他工程项目,其中防治其他公害的设施和其他环境保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是我国首创的。

7、许可证制度:(掌)凡是对环境有不良的各种规划、开发、建设项目,排污设施或经营活动,其建设者或经营者,需要事先提出申请,经主管产部门审查批准,颁发许可证后才能从事该项活动。(是一种直接行政管理手段)

8、许可证的种类(注意):规划许可证、开发许可证、建设许可证、生产销售许可证、排污许可证,其中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排污许可证。

9、水污染排放许可证制度的管理程序四个阶段(重要):

(1)排污申报登记。

(2)确定本地区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和分配污染物总量削减指标。这是发放许可证最核心工作。(3)排污许可证审批发放

(4)排污许可证的监督检查和管理

10、征收排污费制度:是对于向环境排放污染物或者超过国家排放污染标准排放污染物的排污者,按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根据规定征收一定的费用。

11、征收排污费的目的(外部性内部化)是为了促进企业加强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治理污染和改判环境。

12、收费办法按:废水、废气、废渣

13、排污收费办法(1)按污染物的种类和危害程序,分为一般污染物、有毒污染物和剧毒污染物,收费标准逐项提高(2)根据污染物排放标准,具体计算某一单位排放污染物的浓度和数量,按照超标倍数累进收费,超过标准越高,收费越多;(3)同一排污口含两种以上物质时,按收费高的一种计算。

14、我国目前排污收费特点:超过标准交超标排污费。向水体排污无论超是否超标都缴纳排污费,超标还要缴纳超标排污费。

15、经济刺激制度:财政援助、低息贷款、税收(包括征收排污费)

第九章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

1、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法律制度:自然资源权属制度、规划制度、自然资源调查和档案制度、自然资源许可制度、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2、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取得:国家、集体、个人

3、(1)国家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法定取得、强制取得、天孳息和自然添附

(2)集体所有权的取得方式:法定取得、天然孳息、开发利用取得

(3)个人所有权的取得,我国基本没有完整的,主要:开发利用和继承

4、在我国,自然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客体是无限制的(绝对),国家可以取得任何自然资源所有权,自然资源的集体所有权是有限的客体(相对),矿产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和城市土地资源等

(这几类只能是国家所有)都不能成为集体所有权的客体。

5、自然资源所有权的变更原因:征用、主体分立或合并、依法转让、对换或调换

6、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消灭:因法律剥夺、因自然资源的消失。

7、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确认取得、授予取得、转让取得、开发利用取得(了解)

8、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变更:主体分立或合并、转让、破产或抵债、因合同内容变更而变更。

9、自然资源使用权的终止:

(1)自然原因(2)开发利用完毕(3)因期限届满(4)闲置或弃置抛荒(5)非法使用或转让而被强制终止(6)因主体消灭

10、自然资源许可证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开发许可证、二是资源利用许可证、三是进出口许可证。

11、自然资源有偿使用的形式是征收:自然资源税、自然资源费

12、我国自然资源税主要是:矿产税

13、纳税人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开采矿产品的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

14、征收范围:矿产品和生产盐

15、自然资源费可分为:(理解、区分P151)

1)开发使用费;2)补偿费;(育林费、森林基金、植被恢复费、耕地开垦费、复垦费)3)保护管理费;(公园门票)4)惩罚性收费

第十章环境标准

1、环境标准:国家为了维护环境质量、控制污染,从而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生态平衡,按法定程序制定的各种技术规范的总称。

2、环境标准的法律性质表现在规范性、有法律约束力、要经有关国家机关按法定程序制定和颁发。

3、环境标准在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中起着如下作用:是制定国家环境计划和规划的主要依据、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定与实施的重要基础与依据、是国家环境与资源管理的技术基础。

4、我国环境标准由三类两级组成:三类是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环保基础标准和方法标准;两级是国家级、地方级

5、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容量标准)以维护一定的环境质量,保护人群健康、社会财富和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规定环境中各类有害物质在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容许含量。

6、环境质量标准体现环境目标要求,是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订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依据。

7、污染物排放标准:为了实现国家的环境目标和环境质量标准,对污染源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的浓度或数量所作的限量规定。制定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达到环境质量的要求。

8、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只有国家级而无地方级,全国统一执行国家级标准。

9、以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为根据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常以浓度标准来表示,一般称为“浓度”标准;以环境特点即环境容量决定的排放标准则常以“总量限额”来表示或将总量限额转化为浓度来表示,一般称为“总量控制”。通常情况下,实行总量控制才能达到环境质量标准的要求。(理解)

10、环境标准的法律意义:(掌握)(1)环境质量标准是确认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2)污染物排放标准是确认某排污行为是合法的根据。(3)环保基础标准和环保方法标准是环境纠纷中确认各方所出示的证据是否全法的根据。

第十一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法律责任(重、论述、案例)

1、行政责任的构成要件:(重点掌握)

(1)行为的违法性:客观上(必要条件)

(2)行为人的过错:主观上具有故意或过失(必要条件)

(3)行为的危害后果:根据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危害后果不是承担行政责任的必要条件,某些情况下,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违法行为也要承担行政责任。

(4)违法行为与危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在法法律不要求危害结果作为承担行政责任的条件时,也就不存在因果关系的认定问题。

2、案例:某甲具有哪些违法行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35-39条)

1)拒绝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依法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现场检查或被检查时弄虚作假的。2)拒报或者谎报有关污染物申报事项的。3)不按国家规定缴纳排污费的。4)引进不符合我国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技术和设备的。5)将产生严重污染的生产设备转移给没有防治污染能力的单位使用的。6)建设项目防治污染设施没有建成或未达到国家规定的要求而投产使用的。7)未经主管部门同意,擅自拆除或者闲置防治污染设施又超标排污的。8)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规定,造成污染事故的。9)令其限期治理而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

3、行政处分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1)实施处罚的机关不同:行政处分是由违法失职行为人从属的机关、企业、组织或其上级主管机关科处;行政处罚是由环保行政主管机关或依法对环保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其他行政机关科处。

2)适用的违法行为不同:行政处分除了适用一般违法行为,还包括违反内部规章的违纪失职行为;行政处罚只适用于违反行政法规的行为。行政处分又是对违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情节较重”的有关责任人员科处的。

3)处罚的对象不同:行政处罚是对法人、组织或公民,其中有的处罚形式如责令停产停业、关闭等只适用于法人;行政处分只能适用于国家公职人员或企业职工。

4)处罚形式不同:行政处分包括警告、记过直至开除等,行政处罚包括罚款、停业、关闭等形式。

5)救济方式不同:

对行政处分不服者,只能寻求行政救济,即向原处分机关或上级机关提出审查或复议;对行政处

罚不服者既可寻求行政救济(提出行政复议)也要寻求司法救济(提出行政诉讼)。

3、环境行政诉讼时效:

1)《行政诉讼法》规定了两种时效A、对行政复议不服的诉讼时效为15天;B、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诉讼时效为3个月;

2)《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诉讼时效为15天。

3)《森林法》、《草原法》、《渔业法》规定30天。

4、环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

1)承担责任的普遍原则:是无过错责任原则

2)行为的违法性:不是必要条件,只要从事了“致人损害”的行为并发生了危害后果,即使行为是合法的,也要承担民事责任。

3)损害后果:(必要条件)

4)因果关系:致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5、环境民事责任中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

第一、不可抗力。自然灾害(地震、火山爆发、海啸、台风);社会现象(战争、军事行动)。注意:排污单位必须采取合理措施后,仍不能避免损害时,排污单位才能免除责任。

第二、是因受害人自身引起的

第三、是由第三者的故意或过失引起的

6、境民事诉讼的特点和相应法律规定(重点掌握):

(1)起诉资格的放宽。一般民事和行政诉讼,必须是与诉讼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才可以提行政和民事诉讼。而在环境民事诉讼中,任何公民对污染与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包括向法院提起诉讼。

(2)举证责任的转移。传统的诉讼举证规则一般是要受害人对自己的诉讼主张提出相应证据。在环境民事诉讼中采取了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原告承担举证责任。

(3)因果关系推定原则。在一般民事诉讼中,要求原告提出侵害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具有因果关系,并提出直接证据。但在环境损害因果关系的认定十分困难和复杂,因此,在不能确定因果关系时,采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人为“推定”因果关系。

(4)诉时时效。《环境保护法》第42第:“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为3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计算。”

7、新《刑法》关于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罪名:

(1)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2)非法处置或擅自进口固体废物罪

(3)破坏自然资源罪

第十二章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1、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具有如下特征:

( 1 )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伴随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产生的,并且这些活动的大多数通常是在生产、生活活动中进行的。

( 2 )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以环境质量的改变和自然生态的破坏为媒介影响和危害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的。

( 3 )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都是损害的结果。污染着重强调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造成的损害,而公害着重强调的是由于环境的污染造成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2、产生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主要物质和污染类型

防治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的方法有技术的、经济的、行政的和法律等多种多样。从预防角度看,环境保护行政是国家实施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防治以及进行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手段的实施主要包括几个方面:

( 1 )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行政之前,必须先由环境部门制定国家标准。

( 2 )为了实现国家环境标准的要求,国家必须制定环境保护的规划。

( 3 )通过确立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法律制度来促成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为了防治环境污染我们实行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排污收费制度等。

3、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体系

我国现行的防治环境污染立法体系由六部分组成,即《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海洋环境保护法》。除此之外还要控制和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六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

第十三章大气污染防治法

1、大气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恒定成分、可变成分和不定成分三部分。

2、大气污染:大气因某中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

改变,从而影响大气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大气质量恶化的现象。

3、大气污染可分为煤烟型大气污染(我国燃煤)、石油型大气污染以及特殊型大气污染。

4、2000年9月1日《大气污染防治法》施行。

5、大气污染的行政管理体制:人民政府领导,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分工负责按职权划分,

实施统一管理分工负责。

6、各级人民政府对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职责(统一管理)

( 1 )制定大气环境保护计划与防治大气污染规划

( 2 )制定有利于大气污染防治的经济、技术政策

( 3 )决定企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

( 4 )采取强制性应急措施

7、各行政主管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行政上的职权范围与分工(分工负责)

( 1 )各级环保部门的权限: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统一监督管理机关

( 2 )其他有关行政机关(公安、交通、铁道、渔业等部门)对大气污染根据职责监督管理

8、我国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9、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三类:

(1)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保护的地区;

(2)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3)特定工业区。

10、《大气污染防治法》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

A、执行环境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

( 1 )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

( 2 )执行排污申报制度

( 3 )实施征收排污费制度

( 4 )对造成严重大气污染者实行限期治理制度。限期治理: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 5 )实行大气污染事故报告处理和采取应急措施制度

( 6 )许可证制度(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

B、针对大气污染及其产生设施实行的控制:

(1)清洁生产、限期淘汰落后工艺和设备。

(2)国务院环保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划定酸雨控制区和二氧化硫污染控制区,实行特别区域性管理(总量控制和许可证制度)。

第十四章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

1 、法的适用范围

适用于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我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

特别规定了“域外适用”的情况: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排放有害物质,倾倒废物,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的,也适用本法。

2 、海洋保护区

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和海滨风景游览区。其中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风景游览区的确定必须经国务院的批准。

3 、防止倾倒废弃物污染海洋环境的规定

( 1 )倾废许可证。向海洋倾倒废弃物须向国家海洋局申请,经批准颁发许可证方可倾倒。( 2 )许可证的种类。紧急许可证、特别许可证和普通许可证。

第十五章水污染防治法

1、按照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所谓水污染是指陆地水污染。

2、凡向已有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水体排放污染物,应当执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

3、水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

(1)维护水体的自净能力

(2)水污染防治规划(规划的修订须经原批准机关的批准)

(3)水污染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1环境影响评价、2三同时、3禁止新建严重污染企业、4许可证制度)

(4)关于水污染源的管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治理和限期治理、现场检查、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措施、纠纷的解决)

(5)水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水污染防治法》率先规定)

(6)重要江河流域省界水体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确定和水环境质量状况的监测

(7)城市污水的处理

(8)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

1)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华定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取水口附近华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一极保护区,之外的可华定一定的水域和陆域为其他等级保护区。

2)禁止在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一极保护区内从事可能污染生活饮用水水体的活动。

(9)清洁生产和落后生产工艺、设备的淘汰制度

第十六章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1、环境噪声:是由工业生产、建筑施工、交通运输和社会生活活动中所发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具有无形性、多发性,影响范围上的局限性、分散性和暂时性,具有危害性及其危害的不易评估性。

2、环境噪声污染: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干扰他人的正常生活学习。

3、1996年《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因从事本职工作,受到的噪声危害的防治不适用本法。适用《劳动法》的有关调整。

4、我国制定声环境质量标准的依据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据此,将城市区域的类别划分为0~4五类,其中,0类标准(昼间50dB,夜间40dB)适用于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

馆区等特别需要安静的区域,并且规定位于城郊和乡村的这一类区域分别按严于0类标准5dB

执行。1类标准(昼间55dB夜间45dB)适用于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乡村居住环境可参照该类标准执行。2类标准(昼间60dB夜间55dB)适用于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3类标准(昼间65dB,夜间55dB)适用于工业区。4类标准(昼间70dB,夜间55dB)适用于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内河航道两侧区域。穿越城区的铁路主、次干道两侧区域的背景噪声(指不通过列车时的噪声水平)限值也执行该类标准。另外,夜间突发的噪声,其最大值不准超过标准15 dB。

5、噪声敏感建筑物:医院、学校、机关、科研单位、住宅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建筑物。

6、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是指医疗、文教科研区和以机关或居民住宅为主的区域。

7、对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公安机关提出申请,经批准、公告后方可进行。

第十七章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1、固体废物污染,是指因对固体废物的处置不当而使其进入环境,从而导致危害人体健康或财产安全,以及破坏自然生态系统、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的现象。

2、1995年《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颁布

3、关于固体废物管理的原则

(1).对固体废物实行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管理的原则简称“三化”原则。“三化”原则的各个环节是互为因果、相辅相成的。其中,减量化是基础,根本措施是实行“清洁生产”和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实现了减量化就相应地实现了可资源化和无害化。同时,实现减量化必须以资源化为依托,资源化可以促进减量化、无害化的实现,而无害化又可以实现和达到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目的。

(2).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是指对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直到最终处置的全部过程实行一体化的管理。通常他也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3)对固体废物实行分类管理。我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定:防治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险废物,三类固体废物造成的环境污染。对工业固体废物、城市生活垃圾的污染环境防治采取一般性的管理措施,而对危险废物则采取严格的管理措施。

4、防治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规定

所谓“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措施:

(1)首先界定工业固体废物对环境的污染,推行清洁生产,实行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设备;(2)制定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规划;

(3).建立、健全企业污染环境防治责任制度;

(4)建立专用贮存设施、场所。

5、可以将固体废物的转移分为境内转移、过境转移和越境转移三类

6、转移固体废物出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域贮存、处置的,应当向固体废物移出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经固体废物接受地的省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许可。

7、对于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并向危险废物移出地和接受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部门报告。

8、禁止中国境外的固体废物进境倾倒、堆放、处置;禁止经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境转移危险废物。任何企业不得进行废物的转口贸易。

9、关于防治危险废物污染环境的特别规定

(1)实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制。

(2)实行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

(3)实行危险废物经营许可制。

(4)关于危险废物的处置规定。

(5)有关危险废物发生污染事故时的强制应急措施和处理规定。

第十八章对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安全管理的规定

1、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包括:化学危险品和农药两大类。

2、化学危险品有七大类

3、我国将监控化学品分为四类:作为化学武器、化学武器前体、化学武器主要原料、除炸药和纯碳氢化合物外的特定有机化学品。

4、农药:用于预防、消灭、或控制危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他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植物、昆虫生长的化学合成或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5、农药的登记管理制度:

(1)间实验阶段:不得销售。

(2)临时登记阶段:规定的范围示范、试销。

(3)正式登记阶段:正式商品流通。

6、农药生产实行许可证制度。

7、放射性物质:能够产生放射性以及辐射的元素及其化合物。

8、放射性物质管理立法所要控制的对象,就是人工放射性辐射源及其物质以及从事放射性活动的认为活动。

9、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

10、民用核设施的监督管理方面,由国家核安全局统一监督管理。

11、核事故:核设施内的燃料、放射性产物、废料或运出核设施所发生的放射性、毒害性、爆炸性或其他危害性事故或一系列事故。

第十九章自然资源保护法

1、自然资源特定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多选)

(1)可使用性(2)相对性(3)整体性(4)地域性(5)有限性

2、自然资源保护:是国家和社会为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可持续利用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

3、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二者十分密切,又不完全相同。

首先,自然资源保护是环境保护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环境保护大于自然资源保护。

再次,自然资源保护和环境保护也各有侧重。

最后,自然资源保护与环境保护正趋向统一。

第二十章土地资源保护法

1、土地资源的概念和特征:

土地资源,是指在当前和可预见的未来对人类有用的土地。特征:(2003选)

(1)固定性(2)整体性(3)生产性(4)有限性(5)不可替代性

2、1998年《土地管理法》

3、土地分为: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对不同种类的用地实行分类管理。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原则

(1)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农用地;

(2)提高土地利用率;

(3)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

(4)保护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5)占用耕地与开发复垦耕地相平衡。

5、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的限制性要求

(1)建设用地总量控制要求

(2)耕地总量控制要求

(3)明确土地用途的要求

(4)下级规划依据上级规划要求

6、关于保护耕地的规定

(1)实行耕地占用补偿制度

(2)实行耕地总量不减少措施

(3)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根据一定时期人口和国民经济对农产品的需求以及对建设用地的预测而确定的长期不得占用的和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期内不得占用的耕地。)

(4)节约使用土地、禁止闲置、荒芜耕地(已经审批的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A.一年内不用而又可以耕种并收获的,恢复耕种。B.一年以上未动工建设的,缴纳闲置费。C.连续两年未使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无偿收回用地单位的地地使用权,恢复耕种。)

(5)鼓励合理开发未利用的土地(必须强调“合理”开发)

(6)鼓励土地整理,防止土地破坏和污染,提高耕地质量

7、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无偿使用会造成土地的大量浪费,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应当以出让等有偿方式取得。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等土地有偿使费和其他费后,方可使用土地。

第二十一章水资源保护和水土保持法

1、《水法》所称的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

2、我国水资源保护的基本原则:水资源国家所有原则;全面规划、综合利用原则;节约用水原则。

3、《水法》中节约用水的五个办法?(简答)

一、实行供水合同制;

二、实行循环用水、一水多用;

二、节水措施与主体工程“三同时”;

三、实行用水计量,按量收费;

四、实行节水有奖,学浪费有罚。

4、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遵循的原则:

(1)不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原则

(2)利益兼顾与兴利除害相结合的原则

(3)生活用水优先原则

(4)因地制宜原则

5、实行取水许可制度:《水法》规定:国家对直接从地下或者江河、湖泊取水的,实行取水许可制度。

6、《水土保持法》水土保持工作指导方针: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

7、预防水土流失措施:

(1)保护改善植被

(2)限制坡地垦荒(禁止在25度以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

(3)加强林业管理

(4)加强建设工程管理

第二十二章森林资源保护法

1、我国《森林法》对森林分类:防护林、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

2、森林资源:一个国家或地区林地面积、树种及木材蓄积量等的总称。

3、在我国森林资源包括林地以及林区内野生的植物和动物。

4、林权分为:国家林权、集体林权、个人林权、机关林权

5、林业建设方针:“营林为主,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

6、每年3月12日为植树节

7、全国森林覆盖率的奋斗目标是30%

8、森林保护措施的规定:

(1)建立林业基金制度

(2)建立封山育林制度

(3)群众护林制度

(4)森林防火制度,防治森林火灾

(5)建立森林病虫害防治制度

(6)设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用于:生态效益防护林、特种用途林)

(7)出口管制(8)征收森林植被恢复费

第二十三章草原资源保护法

1、草原包括:草山、草地

2、草地包括:天然草地、改良草地、人工草地

3、草原所有权:国家所有(全民)、集体所有

4、草原使用权:全民所有的草原可以固定给集体长期使用;全民所有、集体所有的草原、固定给集体长期使用的草原,可以由集体或个人承包

5、草原纠纷处理规定:(和水一样)

(1)草原所有权或使用权纠纷:权的归属纠纷,A单位、集体之间,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处理。B个人与单位集体之间,乡级或县级人民政府处理。

(2)草原侵权纠纷:和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请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业部门处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牧业部门有权责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赔偿损失。

第二十四章渔业资源保护法

1、渔业资源:水域中可以作为渔业生产经营的对象以及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水生生物的总称。

2、对渔业资源的保护:

一、要防治水污染和海洋环境污染

二、要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三、要减少围海、围湖造田

四、要合理规划、减少妨碍

五、对捕捞渔业资源行为的管理

3、我国《渔业法》对渔业生产的基本方针:国家对渔业生产实行养殖为主,养殖、捕捞、加工并举,因地制宜,各有侧重的方针。

4、渔业水域: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水域中鱼、虾、蟹、贝类的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和鱼、虾、蟹、贝、藻类及其它水生动植物的养殖场所。

4、《渔业法》渔业养殖和捕捞作业的管理措施:

(1)实行渔业养殖使用证制度

(2)鼓励和扶持外海和远洋捕捞

(3)实行捕捞许可证制度

(4)限定捕捞场所、时间、方法和工具

第二十五章矿产资源保护法

1、《矿产资源法》1986年制定,1996年修改

2、探矿权:在依法取得的勘查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勘查矿产资源的权利。

3、采矿权:在依法取得的采矿许可证规定的范围内,开采矿产资源和获得所开采的矿产品的权利。

4、对探矿权、采矿权的取得,实行许可证制度。

5、对探矿权、采矿权的转让实行有限的转让。

(1)探矿权人在完成规定的最低勘查投入后,经依法批准,可以将探矿权转让

(2)已取得采采矿权的矿山企业,因企业合并、分立,与他人合资、合作经营,或其他变更企业资产产权的情况,可将采矿权转让。

6、国家实行计划的开采的:国家规划矿区、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区、国家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

7、个人不得开采的:矿产储量规模适宜由矿山企业开采的矿产资源;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国家规定禁止个人开采的其他矿产资源。

第二十六章野生动植物保护法

1、我国法律所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按其保护程度,分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地方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非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2、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为:一级和二级

3、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野生动物和野生植物的合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则是指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用的一切野生动植物的总和。

4、动植物检疫: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监测、检验和监督活动。

5、野生动植物物种濒危或灭绝的原因

一是由于人类森林、草原、湿地、湖泊的开发,改变了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和生长环境;

二是对动物的乱捕滥猎、对植物的乱采滥伐,直接造成野生动植物的减少或灭绝;

三是农药等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和外来种的引入。

6、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立法主要规定包括三大方面:一是关于野生动物保护的规定,二是野生植物保护的规定,三是关于动植物检疫的规定。

7、确立野生动物资源的国家所有权

8、控制野生动物的猎捕:主要内容是:禁止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实行猎捕许可证制度;规定禁猎期、禁猎区和禁止使用的工具、方法。

9、关于野生植物保护的基本方针:国家对野生植物资源实行加强保护、积极发展、合理利用的方针。

10、关于建立野生植物保护监督管理制度的规定:

(1)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制度和分级保护制度。

(2)野生植物资源档案制度。

(3)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采集证制度。

(4)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进出口许可制度。

11、动植物检疫对象:通过动植物检疫所要发现的动物传染病、寄生虫病和植物危险性病、虫、杂草以及其他有害生物。

第二十七章特殊区域环境保护法

1、特殊区域环境:在区域环境中有一类对于科学、文化、教育、历史、美学、旅游、经济和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特殊价值的区域环境。分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遗迹地

2、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定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3、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的类型主要有:资源管理保护区、自然古迹保护区、科研保护区、国家公园、管理的保护区、文化景观保护区。

4、自然保护区建立条件的规定:

按照《自然保护区条例》的规定,只要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就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1)典型的自然地理区域、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以及已经遭受破坏但经保护能够恢复的同类自然生态系统区域;

(2)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域;

(3)具有特殊保护价值的海域、海岸、岛屿、湿地。内陆水域、森林、草原和荒漠;

(4)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

(5)经国务院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予以特殊保护的其他自然区域。

5、自然保护区可以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

(1)核心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

(2)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科学研究观测活动。

(3)经批准可以进入实验区从事科学实验、教学实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

6、风景名胜区保护的法律规定:

(1)制定规划,全面保护

(2)划分级别,重点保护:我国的风景名胜区分为三级,即市(县)级、省级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3)制定保护措施

7、文化遗迹地:是指具有一定科学、文化、历史、教育、观赏价值的自然或人文景物、现象及其保留或遗迹地。

8、按其形成原因,可分为自然遗迹和人文遗迹。

9、(1)自然遗迹:是指由于自然过程形成的具有一定科学、文化、艺术、观赏价值的自然客体及其保留或遗迹地。

(2)人文遗迹: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具有一定科学、历史、文化、教育或观赏价值的人工客体及其保留或遗迹地。

10、文化遗迹保护管理措施有:划分等级,有重点地保护分三级,即市(县)级、省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十八章国际环境法概述

1、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各种法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于环境保护的国际条约的国内适用原则是:

第一,国际条约在中国直接适用,不需国内立法机关将它转换成国内法;

第二,国际条约具有优先于中国国内法的效力。

3、国际环境法的渊源:

(一)国际条约:(全球多边条约:框架条约+议定书+附件)

(二)国际习惯

(三)一般法律原则

(四)辅助性渊源:即司法判例和公法家学说。

(五)“软法”

4、国际法主体:是指能够独立参加国际关系,直接在国际法上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并具有独立进行国际求偿能力者。国家是国际法最基本的主体,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是派生和有限的主体。

5、非政府行为者,目前不是国际环境法的主体。

6、环境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两个方面:物和行为

7、国际环境法的客体包括两个方面:环境要素和行为

8、环境要素:

第一,国家管辖内的环境与资源。国家管辖范围内的环境与资源是完全处于国家主权的管辖范围内,基本上属于国内环境法的调整范围。但是,那些被国家条约赋予了特殊地位的环境与资源,还要受到国际环境法规范与调整;如被确定为世界遗产的。

第二,国家管辖外的环境与资源。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分享的环境与资源,二是人类共有物,三是受特定国际条约规范的区域,如国际海底、南极和外层空间。

9、国际环境争端的解决:一是政治方法,二是法律方法

10、国际环境法的历史发展

(一)19世纪中叶到1945年联合国的建立是国际环境法的萌芽时期。

(二)1945年联合国成立到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1948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世界上第一个以环境保护为宗旨的国际组织。

(三)1972年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92年里约会议期间,是国际环境法的发展较为活跃的时期,一些基本的原则、规则已经形成,国际环境法的框架基本形成。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通称《斯德哥尔摩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和其他若干建议和决议。属于“软法”的范畴。

(四)1992年里约会议及其以后的发展,这一时期国际环境法的新发展,体现在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提出。《里约宣言》对《斯德哥尔摩宣言》的重大发展:第一,明确了发展权;第二,强调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和在环境方面最易受到损害的发展中国家的特殊情况和需要,应该受到优先考虑;第三,规定了一些具体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影响通知等;第四,特别强调妇女和青年在环境管理和保护方面的作用;第五,排除科学不确定性对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影响。

第二十九章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1、国际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人类共同利益原则、国际环境合作原则、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原则、各国环境主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

2、可持续发展原则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当代人需要发展,以不断地改善生活条件,但不得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可持续发展作为协调环境与发展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要求在地球环境资源的利用方面,在当代人的需要和后代人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

(2)当代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关系

发展,尤其是确保发展中国家的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原则的优先要求。同时,发达国家必须改变其挥霍浪费地球环境资源的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并对全球环境的保护和促进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持续发展承担应有的责任和义务。

(3)发展与环境的关系

发展是必须的,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性的。地球自然环境资源是一切经济发展的基础条件,可持续发展即意味着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以使当代人和后代人都能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中满足其发展的需要。

3、1992年联全国环境与发展会议(理约会议),是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内正式确立的标志。大会通过的5个重要国际环境保护文件:《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21世纪议程》、《气候变化柜架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等,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原则的精神。

4、人类共同利益原则(最基本原则)是指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在实施任何可能影响环境的行动时,都应当采取适当措施,防止对地球整体环境造成损害,以保障人类整体在生存环境方面的共同利益。

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是指在解决国际环境问题方面,国际社会的所有成员应当以合作而非对抗的方式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以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国际环境合作的内容

(1)增强各国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能力;

(2)防止环境问题的越界转移;

(3)环境不利变化的预先通知、协商和相互援助;

(4)采取区域环境保护措施;

(5)采取全球环境保护措施;

(6)制定环境损害责任和赔偿的国际法规范;

(7)建立有利于全球环境保护的国际经济制度。

6、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是指在保护和改善全球环境方面,所有国家负有共同的责任,但责任的大小必须有差别,具体而言就是发达国家应当比发展中国家承担更大的或者是主要的责任。

7、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特殊情况和需要的原则:是指国际社会在环境与发展领域采取任何行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国家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特殊情况和需要,不得阻碍其保护环境和谋求发展的努力。

8、各国环境主权和不损害管辖范围以外环境的责任原则:国家环境主权即是国家主权原则在国际环境关系领域内的具体体现,指各国对其国内环境事务的最高权和对国际环境事务的平等参与权。

在承认各国对其自然资源拥有主权权利的同时,也要求所有国家在人类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承担保护和改善地球环境的责任。

一是权利,即各国拥有按照其本国的环境与发展政策开发本国自然资源的主权权利;

二是责任,即各国负有确保在其管辖范围内或在其控制下的活动不致损害其他国家或在各国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的责任

9、国家管辖范围以外地区的环境:不处于任何国家管辖的环境区域:公海及其海底、南极、大气空间和外层空间、月球等。

第三十章国际环境与资源的法律保护

1、臭氧层保护:1985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7年《关于削减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9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柜架公约》

2、 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3、 1989年《控制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及处置的巴塞尔公约》

4、《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

5、生物多样性:一是基因多样性,二是物种多样性,三是生态多样性。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环境资源法复习重点

环境资源法题型:名词5个、简答5个、案例1个、论述2个 一、环境法四分法 1.基本法 2.环境要素法 3.自然资源法 4.防治污染法 二、环境的概念 环境资源法律中的环境包括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两个方面。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湿地、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三、环境问题 (一)概念: 环境、资源和生态问题(简称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运动变化而给人类造成的一切有害影响和危害(课件:是指由于自然原因或人类活动使环境条件或因素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以致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给人类带来灾害的现象。)(二)发展(三阶段):

1.环境问题的萌芽阶段。即从人类诞生至18世纪工业革命以前。 基本特征:人对自然的依赖、盲从、迷信和崇拜。这个时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局部性、短期性和个别性的环境问题。 2.环境问题急剧发展、局部恶化的阶段,又称近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工业革命开始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基本特征: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是人对环境的占有、征服、统治和掠夺。 3.环境问题全面发展和局部被抑制的阶段,又称现代环境问题阶段,即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基本特征是:极端的人类中心主义环境观和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继续存在,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已经产生。 这个的环境问题又可以细分为两个阶段: (1)从20世纪40年代至70年代,以着名的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为代表,以1972年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为标志; (2)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以着名的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为代表,以1992年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为标志。 (三)主要表现: 1.全球变暖 2.臭氧层破坏 3.酸雨 4.淡水资源危机 5.资源、能源短缺 6.森林锐减 7.土地荒漠化 8.物种加速灭绝物种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论文

标题: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定义和特征,各项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它的贯彻实施。 编写本论文的目的是总结自己在学习人文素质选修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过程中所收获的体会与感受,整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思路,运用已学相关知识以及参考文献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而尽自己所能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论文作者还有意向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知甚少者进行宣传,提高社会群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大众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从而是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和谐,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关键词 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可持续发展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4、环境责任 5、环境民主

目录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 3、该原则的贯彻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3、该原则的贯彻 (三)环境责任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 3、该原则的贯彻 (四)环境民主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3、该原则的贯彻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 所谓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环境法规明确规定或者体现的、反映环境法基本特点和环境工作基本政策的、对环境活动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的准则。(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概括起来,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如下特征: 1)是由环境法规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确认性。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部门法(如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中的基本原则一般都是指由法律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 2)是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部门性的特征。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体现环境法特性、特点、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的特有原则。 3)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指导性或者原则性。其贯彻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或法院判决加以具体化。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从国外看,产业革命以来,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一批专家提出了为保护环

(环境管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2分×10=20分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 1、我国在()首次提出排污收费。 A、1978年《环境保护工作汇报要点》 B、1979年《环境保护法(试行)》 C、1982年《排污收费暂行办法》 D、2003年《排污收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2、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人工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地方环境标准的制定机关是()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B、省级人民政府 C、地方各级环保机构 D、省级环保机构 4、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规定,建设单位在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报送审批之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能少于() A、5日 B、10日 C、15日 D、20日 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形式是() A、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B、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登记表 C、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D、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说明 6、《国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将突发环境事件的预警分为四级,由低到高分别是() A、蓝色、黄色、橙色、黑色 B、黑色、红色、黄色、蓝色 C、红色、橙色、黄色、蓝色 D、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7、环境行政执法机关进行执法检查或采取制裁措施的依据是() A、环境行政处理 B、环境行政处罚 C、环境行政许可 D、环境行政强制执行 8、环境保护行政处罚案件自立案之日起,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处理决定()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9、在控制固体废物转移入境的有关法律规定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国家禁止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B、国家限制进口不能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C、国家禁止进口可以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 D、国家并不禁止进口未列入可以用作原料进口的固体废物的目录的固体废物 10、下列关于我国国内环境法与国际环境法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B、我国缔结或参加的与环境保护有关的国际条约与国内法律有不同规定的,如属于我国声明保留的条款,则仍适用我国国内法适用国际条约的规定; C、国内环境法的效力优于国际环境条约;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 (四)第七章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重点)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讲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依据,掌握各项原则的作用,了解其贯穿实施,尤其重点理解公众参与原则、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等内容。本章为重点章节,多以选择、简答、论述的形式出现。考生应重点掌握并领会和运用,如: 【03、10单选、论述】 、 【04、10单选、多选】 、 【05、1论述】 、 【06、1单选】 、 【07、10单选】 、 【08、1简答】

。串讲内容:第一节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原则的含义和确定的依据 一、含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是指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确认的、体现环境保护工作基本方针、政策,并为国家环境管理所遵循的基本准则。 二、确定依据第一,它应该是由法律确认的,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有所体现。第二,不能把环境保护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同一般立法、司法原则或其他法律原则混为一谈。第三,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整个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具有普遍意义和指导性。第二节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一、环境保护同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提出和发展1983年12月召开的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其具体内容是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性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人们简称之为三项建设三同步和三统一)。 二、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协调原则的含义和作用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应联合国大会的要求,提出了一份长达20万字的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人类社会的发展由人口激增、加速发展的工业生产、农业生产、资源消耗和环境恶化五种互相制约的因素构成。人类社会这五种增长趋势的起动因素是人口的增长。

环境和资源保护法学论文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论文 标题: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摘要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定义和特征,各项原则的形成和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和意义以及它的贯彻实施。 编写本论文的目的是总结自己在学习人文素质选修课一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过程中所收获的体会与感受,整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思路,运用已学相关知识以及参考文献分析现实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而尽自己所能提出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另外,论文作者还有意向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知甚少者进行宣传,提高社会群体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意识,增强大众对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支持力度,从而是我们的世界更加的和谐,是我们的生活更加的美好。 关键词 1、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2、可持续发展 3、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4、环境责任 5、环境民主

目录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 (一)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 3、该原则的贯彻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 、该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3 、该原则的贯彻 (三)环境责任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该原则的内容 3、该原则的贯彻 (四)环境民主原则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2 、该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3 、该原则的贯彻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基本概念所谓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是指通过环境法规明确规定或者体现的、反映环境法基本特点和环境工作基本政策的、对环境活动具有普遍性指导作用的准则。(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特征 概括起来,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如下特征: 1)是由环境法规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法律确认性。环境法基本原则是环境法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各部门法(如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等)中的基本原则一般都是指由法律确认的普遍性指导准则。 2)是环境法这一新兴的独立的法律部门所特有的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部门性的特征。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体现环境法特性、特点、指导思想和基本政策的特有原则。 3)是贯穿整个环境法体系和环境法制建设的、具有普遍指导作用的基本准则。环境法基本原则具有普遍指导性或者原则性。其贯彻实施需要通过具体的法律条文、法律规范或法院判决加以具体化。 二、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的内容(一)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原则和可持续发展原则 1、该原则的形成与发展历程从 国外看,产业革命以来,面对严 重的环境问题,一批专家提出了 为保护环境必须停止经济的 “反增长”和“零增长”主张;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期末复习重点

人类环境分类: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自然环境:指所有能够对人类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和现象的总和,包括阳光、空气、水、土壤、岩石、动植物等自然因素。 人工环境:是指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人类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对自然物质加工和改造所形成的环境体系。 社会环境:是指人类社会制度等上层建筑条件,包括社会的经济基础、城乡结构以及同各种社会制度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的观念和机构等。 环境问题:指由于自然界的变化或人类活动的影响导致环境结构和状态发生了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变化,由此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的有害影响。【原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如地震、洪涝、干旱等;次生环境问题——由人类活动引起的,又可以分为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环境污染:指因为人为的因素,使某些物质或能量进入环境之中,引起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性质发生改变,导致环境质量恶化,扰乱并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条件的现象。 生态环境污染,又称“环境破坏”,指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过度地向环境索取物质和能量,引起某种或某几种环境要素发生数量减少、形态改变、质量降低,导致这些环境要素固有的环境功能弱化或丧失,从而使环境产生不利于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发展的影响的一种现象。 两者之间的联系:既有区别也有共同点。从差异的角度来看,环境污染主要发生在生产和生活的排放环节,而环境破坏则主要产生于人类对环境要素尤其是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环境污染更多地表现为对环境要素性质上的改变,而环境破坏则主要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形态的改变。共性:两者最终都表现为对环境要素固有结构或功能的损害,使环境发生不利于人类的变化。【现实中不可能对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进行截然的划分。】 环境问题的产生:农业文明时期(农耕火种)——产业革命之后到20世纪80年代(环境污染&环境破坏日趋严重)——20世纪80年代之后(环境问题开始逐渐表现为全球性的影响) 产生根源: 哲学根源:柏拉图、伽利略、培根和笛卡儿。其中,笛卡儿的“主客二分”对于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科技的发展的确发挥了进步的历史意义,但他忽视了大自然的整体性和价值尊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盲目的、肆无忌惮的征服和改造。 宗教根源:基督教:只要为了人的利益,征服和掠夺自然是天经地义的。 伦理学根源:自然界只有工具价值,没有自身的内在价值,价值仅是满足人类永无止尽的欲望。 技术根源:技术发展的不足&对技术的滥用 经济根源:1.经济行为的负外部性和共有资源的非排他性(负外部性即人们的行为对他人或社会不利的影响)/2.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3.经济的贫困化(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一些发展中国家无法解决因过度开采资源所导致的环境问题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加剧了经济的贫困化) 环境保护:指综合运用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科学技术以及宣传教育等多种措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止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以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的】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指调整因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理解【1.具有法的一般属性——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由国家强制力作为后盾保障实施的/ 2.调整的是因环境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关系/ 3.是有关环境与资源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样卷2

200 级法学专业《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卷(B卷) 1.对于我国环境法的立法目的,学理上采用的是()。 A.一元论 B.二元论 C.三元论 D.四元论 2.我国现行环境标准中最核心的是()。 A.环境质量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监测方法标准 C.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环境基础标准 D.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 3.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体现了()的原则。 A.综合治理 B.从严处罚 C.预防为主 D.污染者付费 4.对于()的环境噪声污染的限期防治,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授权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 A.小型企业、事业单位 B.大型企业集团 C.中等规模企业、事业单位 D.所有企业、事业单位5.排污收费制度是()原则的体现。 A.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相协调 B.污染者负担 C.依靠群众保护环境 D.清洁生产6.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根据事故危害的程度,可分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事故。 A.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 B.一般、较大、重大和特大 C.县级、市级、省级、国家级 D.个别、一般、特殊 7.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下列应适用于过错责任原则的是()。 A.土地资源保护 B.海洋污染防治 C.噪声污染防治 D.大气污染防治 8.因环境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使职权而使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应承担环境行政赔偿责任,受害的个人死亡的,()有权要求赔偿。 A.受害人所在单位 B.受害人所在居民委员会或村民委员会 C.受害人的直系亲属 D.受害人的继承人和其他有抚养关系到的亲属。 9.针对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我国现在只颁布了一部综合性的法律,即()。 A.海洋环境保护法 B.大气污染防治法 C.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环境保护法 10.在用机动车不符合制造当时在用机动车污染排放标准的,不得() A.生产 B.销售 C.上路行驶 D.使用 11.对船舶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的机关是()。 A.各级渔政监督管理部门 B.各级水利管理部门 C.各级公安机关 D.各级交通部门的航政机关 12.《海洋环境保护法》特别对船舶油污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制度作出规定,确定了船舶油污损害赔偿责任由()的原则。 A.船东与承运人共同承担风险 B.货主承担风险 C.船舶登记国承担风险 D.船东和货主共同承担风险 13.在城市范围内从事生产活动确需排放偶发性强烈噪声的,必须事先向当地()提出申请,经批准后方可进行。 A.居委会 B.公安机关 C.人民政府 D.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14.世界上体现循环经济的第一部立法是美国1976年制定的()。 A.《资源保护和回收法》 B.《有毒废物倾倒法》 C.《废物处臵法》 D.《废弃物处理和清扫法》15.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名录及其调整,由()制定。 A.国务院 B.国务院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 C.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D.环保组织16.在林木、林地权属争议解决以前,任何一方()。 A.均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B.不得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C.经县级以上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D.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批准,可砍伐有争议的林木。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除丧失劳动能力者外,每人每年应义务植树()。 A.1棵至2棵 B.2棵至4棵 C.3棵至5棵 D.1棵 18.我国法律()猎捕、杀害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A.允许 B.鼓励 C.禁止 D.限制 19.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属于()所有。 A.个人 B.集体 C.单位 D.国家 20.可以属于集体或私人所有的文物是()。 A.古建筑 B.古文化遗址 C.古墓葬 D.石窟寺 21.文化娱乐场所排放的噪声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核发()。 A.排污许可证 B.特种行业经营许可证 C.营业执照 D.文化经营许可证 22.我国将监控化学品分为四类,其中第一类是()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2010年1月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珂、王利明。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概念、理论、应用等知识。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第2版)》内容简介:法学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并居于先导性的战略地位。在我国社会转型的新世纪、新阶段,法学教育不仅要为建设高素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服务,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培养大批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发展经济的高层次法律人才。近年来,法学教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法科数量增长很快,教育质量稳步提高,培养层次日渐完善,目前已经形成了涵盖本科生、第二学士学位生、法学硕士研究生、法律硕士研究生、法学博士研究生的完整的法学人才培养体系,接受法科教育已经成为莘莘学子的优先选择之一。随着中国法治事业的迅速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法学教育的事业大有可为,中国法学教育的前途充满光明。 教育的基本功能在于育人,在于塑造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法学教育的宗旨并非培养只会机械适用法律的“工匠”,而承载着培养追求正义、知法懂法、忠于法律、廉洁自律的法律人的任务。要完成法学教育的使命,首先必须认真抓好教材建设。我始终认为,教材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工具和媒介,法学教材不仅仅是法学知识传承的载体,而且是规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对法学教育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是法学专业的一门专业课。作为一门新兴的法律,环保法是多部门法发展的结果。本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法制观念,熟悉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资源防治法、国际环境法规范,以及各类规范之间的相互联系,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规范进行诉讼和处理环境与资源纠纷的能力;加深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和相关部门实体法、程序法的联系与区别的理解,正确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目的的实现;提高运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能力,以维护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常见环境法论文题目 论我国可交易水权法律制度的构建水权法律制度研究 外来物种引进行政许可制度研究我国湿地保护立法研究 论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公众参与机制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环境安全法律制度探析我国固体废物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海域使用权若干问题研究环境侵权社会化救济制度研究 环境行政公益诉讼法律制度研究环境侵权中的惩罚性赔偿研究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及法律政策研究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制度研究 农业自然资源权利制度研究——基于现行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分析评价 基于循环经济的电子垃圾治理立法思路研究船舶污染强制责任保险问题研究共同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研究论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船舶油污国家损失索赔体系 我国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环境公益诉讼的法理学基础 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研究 论我国环境保护中的公众参与论环境侵权民事责任 我国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立法思考 论环境侵权及其救济环境侵权法律救济中的利益衡量研究 论排污权交易西部地区经济发展中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综合研究论生态侵权论环境侵权之民事责任体系环境污染侵害排除民事责任研究 中国国有林行政管理体制模式重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重塑 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论中国湿地资源保护法的建构 中国电业规制制度研究论环境管理中的分众参与 环境法的经济分析—一以我国环境保护法为视点 论环境法上的公众参与制度 论环境侵权损害填补责任的社会化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制度研究 环境法调整方法研究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税收若干问题研究购电制法律问题研究 浅论排污权交易制度水资源使用权及其制度构建 财产权的环境保护功能研究 论我国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实现论我国水权交易法律制度的构建 循环经济法制相关问题研究环境风险评价法律制度研究 完善我国现行《矿产资源法》的思考环境管理体制若干问题探讨 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研究 固体废物回收利用的法律控制研究 论环境法产生及发展的文明与文化背景 我国环境纠纷仲裁制度研究论我国上市公司的环境法律义务 机动车排放的法律控制研究 我国自然资源行政许可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 中国水库大坝安全法规框架研究论环境行政执法中的公众参与机制环境纠纷非诉讼解决制度研究 我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法律制度研究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试题及答案

全国2005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及答案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2010-09-03 10:19:07 阅读27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订阅 . 课程代码:00228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的关于保护与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是指国家采取强制手段使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单位或个人支付一定费用的一整套管理措施. 3.环境污染: 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4.动植物检疫: 是指为防止动植物病、虫、害的传播蔓延和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对特定区域或者进出特定区域的动植物和其他物品实施的调查、检测、检验和监督活动. 5.国际环境合作原则: 在国际法上,国际环境合作具有两方面意义:一是国际社会所有的成员都应该并且有权参与保护和改善国际环境的行动;二是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国际社会成员普遍的参加和合作。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下列可纳入环境法律保护范围的环境要素包括( D )。 A.太阳 B.人工培育的良种 C.马戏团里的驯兽 D.自然遗迹 2.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是( C )年颁布的。 A.1979 B.1982 C.1989 D.1990 3.关于污染者负担费用的范围,国际上大多认为不包括( C )。 A.治理污染源费用 B.恢复被污染的环境的费用 C.排污费 D.环境污染受害者的人身和财产损失赔偿费用 4.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最先产生于( B )。 A.中国三同时制度 B.美国 C.法国 D.日本 5.在环境与资源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哪类许可证?( D ) A.规划许可证 B.开发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排污许可证 6.关于自然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不正确的是( B )。 A.确认取得 B.强制取得 C.授予取得 D.转让取得

2016年秋季西南大学网络《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作业简答题

40、简述我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我国2003年实施的《环境影响评价法》第2条指出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6分) 我国环评对象主要包括两大类: (1)法定应当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规划。又包括两种,一种是综合性指导规划,其内容就是国家或地方有关宏观、长远发展提出的具有指导性、预测性、参考性的指标;另一种属于专项规划,其内容主要是有关的指标、要求作出的具体执行安排。(7分) (2)建设项目,具体可以分为基本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开发(包括开发区建设、新区建设、老区改造)和其他共四个部分的工程和设施建设。(7分) 41、什么是开发者养护和污染者治理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环保法中有何具体适用? 42、简述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区别。 答: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4分) 和末端治理相比,清洁生产有下列不同: 1) 清洁生产侧重“防”,末端治理侧重“治”;(4分) 2) 清洁生产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而传统的末端治理只有环境效益,没有经济效益;(4分) 3) 清洁生产对于企业来讲有动力,能主动;末端治理对于企业没有太大动力,比较被动;(4分) 4) 清洁生产可以持续,而末端治理不易持续。(4分) 概括而言,清洁生产比起末端治理,更加全面和广泛的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引向工业。 43、简述清洁生产和末端治理的区别。

环境法律法规课论文

同学们: 《环境法规》课程的学习即将结束,根据我们的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学业考核要求以论文形式递交,现将论文题目以及格式等要求说明如下: 一、论文题目 论文内容没有太多限制,只要是论述与环境资源法相关内容有关的均可作为论文上交,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以及学习体会较深的内容自拟题目,也可选择以下为大家提供的几个题目: 1 论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 论文字数要求在2500字左右。 二、论文格式 论文格式要规范且能达到较好的视觉效果,格式要求包括字体、字号、行距等,具体要求参见下页。 三、论文递交 论文统一用A4纸打印装订,由班长或学习委员收齐后于12月31日前交到我办公室(工学三号馆521或525)。

论中国环境资源法的发展 班级:10环境工程1班姓名:苏敏菁学号:3210007665 摘要:中国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国,有关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尽管中国环境法有着久远的历史,但是,中国古代的环境法,并没有发展成为现代环境法。现代环境法主要是现代环境保护工作的产物,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而真正现代意义的中国环境法是第三阶段的环境法。目前,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环境的重要指导思想,中国环境法已呈现出理论化、道德化、综合化、民主化、经济化、科技化等可持续发展时期环境法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关键词:中国环境法历史时期现代阶段 一、前言 中国环境法的发展史可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环境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环境法。前者虽然包括几千年的历史,但有关环境法的资料相当贫乏;后者虽然只有60多年的时间,但有关环境法的资料却远远超过前者。因此,中国环境法的发展概况,主要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环境法的发展概况。 二、各历史时期的环境资源法规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也是一个环境资源大国,有关保护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法律规定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可以找到。 在防治污染方面,早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朝,已出现一些防止污染的零散的法律规定。据一些历史书籍记载,商朝法律在街上丢弃垃圾的要斩手。仲尼、韩非子、孔子等古代思想家对垃圾污染街道对人体和社会安定的危害进行分析,阐明用刑法惩罚污染犯罪和处理环境污染纠纷的道理。 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保护方面,我国古代人民做的工作更多。大禹治水、李冰父子修都江堰以及灵渠和运河的修建等早已闻名中外。在历代王朝,都有一些代表人物倡导或实行开荒垦地、植树造林、治山治水、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的事迹。根据历史记载,保护自然资源的最早法规可以追溯到四千年前。远在公元前21世纪的夏朝,就有合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法规。西周时期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简答题问题详解

《环境法学》简答题 1、简述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容。 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是指由开发利用资源、保护改善环境的各种法律规所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补充、部协调一致的统一整体。我国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由下列各部分构成:宪法关于环境与资源保护的规定;环境与资源保护基本法;环境与资源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标准;其它部门法中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规。 2、与我国《环境保护法》确立的排污收费制度相比,《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排污收费制度的规定有什么特点? 答:《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达标排放,超标违法”的制度,具体表现在: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排放浓度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按照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征收排污费;超标排放属于违法行为,要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 3、简述我国《矿产资源法》确立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 答:矿产资源补偿费制度是关于矿产资源补偿费的征收对象、围、费率、程序和使用与管理的一整套措施和方法。矿产资源补偿费是采矿权人为补偿国家矿产资源的消耗而向国家缴纳的一定费用,目的是为了保障和促进矿产资源的勘察、保护与合理开发,维护国家对矿产资源的产权益。在中华人民国领域和其他管辖海域开采矿产资源的采矿权人,都应当依法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征收的矿产资源保障费主要用于矿产资源的勘查。 4、简述国际环境法的概念与特点。 答:国际环境法是指调整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与资源中所形成的各种国际关系的法律规的总称。它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国际环境法主要调整国际法主体之间的关系,在规国际法主体的行为过程中可能涉及到国法上的自然人和法人的关系。其次,国际环境法所调整的主要是国际法主体在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资源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国际关系。再次,国际环境法作为一个规国际法主体的行为的规则体系具有拘束力。最后,国际环境法是一门交叉学科,同他关系最密切的是国际法和国环境法,因此它既有国际法又有国环境法的特点。5、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关系的特征。

环境资源法论文

可持续发展角度的环境资源法 2014级环境工程姓名:学号:2014 一、环境资源法概述 环境资源法所调整的是人们在开发利用、保护和改善环境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以人类——环境关系为其产生的基础,称之为环境资源社会关系。它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其所产生的对象因人类——环境关系而产生的环境资源社会关系,它所保护的是人类赖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环境,目的在于协调人类远环境的关系,使人类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开发利用环境资源 二是环境资源法要实现协调人类——环境关系的目标,只有通过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通过调整环境资源社会关系才能完成,人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从事活动才能与环境资源发生联系。 三是环境资源法是建立和维护环境资源法律秩序的主要依据,环境资源法作为国家关系环境的重要工具,与其他法律部门一样,必须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并以明确、肯定、普遍的形式规定了人们在环境资源保护方面的权利和义务。 二、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是指环境资源法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法律的价值目标是法律价值观的直接体现,是社会价值系统中的子系统,一般包括公平、自由、平等、安全、效益和秩序等内容,环境资源法追求的价值目标是一个多层次价值构成的有机体系,体现着目的和工具的统一:目的性价值和工具性价值的整合体,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性价值也可称为“环境资源法的目的”,环境资源法的工具性价值则可称之为“环境资源法的基本原则”,撇开其工具性价值不谈,环境资源法的目的性价值最重要最直接的边县形式就是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目标,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观: 第一,可持续发展价值观的核心——生态价值观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

西安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 一、单选(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1分,共28分) 1.环境科学中最有名的绪论性著作是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C)。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C.《只有一个地球》 D.《人类环境宣言》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必须把大量的技术规范、操作规程、环境标准、控制污染的各种工艺技术要求等包括在法律体系之中,这就使环境与保护法成为一个(C)极强的法律部门。 A.综合性 B.共同性 C.技术性 D.社会性 3.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B)。 A.环境优越论 B.零增长理论 C.经济优越论 D.负增长理论 4.在国际环境法律中(D)是法律关系的主体。 A.国家机关 B.联合国 C.不同社会 D.国家 5.环境问题中最突出、最尖锐的部分是(B)。 A.自然环境的破坏 B.环境污染 C.大气污染 D.水土流失 6.我国首次明确规定“开展现行政政策和法律的全面评价,制定可持续发展的法律、政策体系,突出经济、社会和环境之间的联系与协调”的规范性文件是(C)。 A.1986年的《对外经济开放地区环境管理暂行规定》 B.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

C.1994年的《中国21世界议程》 D.2000年的《立法法》 7.国家为加强环境保护管理而采取的最主要的手段是(A)。 A.建立和强化环境行政管理机构 B.应用环境经济调节措施 C.强化环境刑事制裁 D.与企业订立环境协议 8.体现环境目标的要求、据以评价环境是否受到污染和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的环境标准是(A)。 A.环境质量标准 B.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C.环境保护方法标准 D.环境基础标准 9.依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其污染排放浓度(B)。 A.不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的,免于缴纳排污费 B.不得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并交纳排污费 C.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超标排污费 D.可以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但需缴纳排污费和超标排污费 10.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立法的主要任务是(C)。 A.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污染 B.防治机动车船污染 C.防治煤烟型污染 D.防治臭氧层破坏 11.环境科学中最有名的绪论性著作是为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而出版的(C) A.《我们共同的未来》 B.《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 C.《只有一个地球》 D.《人类环境宣言》 12.1968年,国际性学术组织《罗马俱乐部》在其研究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B) A.环境优越论 B.零增长理论 C.经济优越论 D.负增长理论 13.外国环境法向完备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是(C) A.环境法体系的建立 B.国家对环境管理的加强

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

试论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制建设 摘要: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还处于“综合防治”阶段,没能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符合生态规律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全面的调整社会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现有的法律法规亟待修改和完善。环境管理上则偏重于微观管理工作,体制上“块块”管理,没有站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变的角度,开展环境保护的管理工作和引导行业发展。解决资源环境问题,也不能仅仅单独对资源环境加以保护的问题去考虑,应当综合衡量环境与发展、科技进步与居民消费之间的生态系统,制订一系列具有指导性的、原则性的环境战略、法律政策。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从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出发,探讨如何进一步完善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建设。全文着重论述我国环境立法的修订与机构设置,以使环境与资源保护的法制体系畅通。 关键词: 环境;资源;保护;法制 引言: 回顾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的环境保护工作,我们不可以否认的事实是:尽管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确立了我国的环境保护法体系和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但是,环境问题产生的速度仍然远远大于环境问题解决的速度。中国社会几十年间经历了西方国家几百年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在这数十年急剧恶化,中国大众深刻体会到“千山鸟已绝,深溪不见蓑笠翁”的环境现实。为什么会这样?现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究竟有那些不足之处?“保护环境防治污染与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种目的二元论在实践中是否可以做到协调和平衡?如何实现《“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对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相较2005年环境统计结果减少10%和“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左右的约束性指标。虽然2007年这两项指标首次实现年度双下降,但任重道远,环境与资源保护形势仍然不容乐观。突发性的破坏大事件时有发生,这和我国的环境状况相关联,有一定的必然性。如何理解并坚持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的论断?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不以损害环境与资源为代价。本文试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逐一具体分析。 一、我国环境与资源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在追求GDP增长的同时,环境一直在默默承受着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沉重负担。工业污染、洋垃圾的流入和处理、水污染、空气污染充斥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沱江特大污染事故”、“福建屏南环境污染索赔大案”、“松花江水流域污染”、“太湖蓝澡”、“塔斯曼海轮污染案”等一系列危害环境的典型事件。 (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大气污染状况。伴随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猛发展,空气污染日趋严重。由于我国以煤为主要能源,大气污染物中烟尘排放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大部分来源于燃煤,使得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严重的大气污染。2006年,二氧化硫排放量为2588.8万吨,烟尘排放量为1078.4万吨,工业粉尘排放量为807.5万吨。全国酸雨发生频率在5%以上的区域占国土面积的32.6%,酸雨发生频率在

自考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试题及答案.doc

全国2007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试题 课程代码:0022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20世纪60年代日本发生的大气污染造成的四日市哮喘事件和多氯联苯污染造成的“米糠油”事件发生在现代环境法的( B ) A.产生阶段 B.发展阶段 C.萌芽阶段 D.完备阶段 2.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中的物种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动植物检疫法律所体现的生态规律是( B )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能流物复”律 D.“负载定额”律 3.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直接目的是( A ) A.实现环境质量标准 B.保护人群健康 C.使生态良性循环 D.达到环境基准 4.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控制和防治泥状废弃物质污染的法律是( B ) A.《水污染防治法》 B.《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C.《海洋环境保护法》 D.《矿产资源法》 5.20世纪70年代环境问题成为严重的社会公害的时候,上升为国家的一项基本职能。( D ) A.环境与资源管理 B.污染防治 C.总量控制 D.资源保护 6.作为各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法规和规章立法依据的是( D ) A.行政法 B.经济法 C.民法 D.宪法 7.根据法律规定,禁止春天砍树、除草,夏时捕鱼捉鳖的行为,体现了( C ) A.“物物相关”律 B.“相生相克”律 C.“负载定额”律 D.“协调稳定”律 8.为了贯彻“防治结合”的原则,我国确立了( B ) A.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B.“三同时”制度 C.土地利用规划制度 D.排污许可制度 9.在环境管理中使用最广泛的是( B ) A.开发许可证 B.排污许可证 C.建设许可证 D.生产销售许可证 10.目前我国针对矿产品和生产盐的开采采用的收费方式是( C ) A.生态税 B.开发税 C.自然资源税 D.排污费 11.确定某地区环境是否已被污染的根据是( A ) A.环境质量标准 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方法标准 D.环保基础标准 12.《环境保护法》规定,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诉讼时效为( B ) A.10天 B.15天 C.30天 D.45天 13.下列物质中,导致地球臭氧层破坏的物质有( B ) A.用于制冷的氟氯烃类物质 B.二氧化碳气体 C.二氧化硫 D.甲烷 14.《海洋倾废管理条例》规定,境外的废弃物( A ) A.不得运至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 B.不得经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运输 C.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特别许可证 D.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倾倒的应当事先获得紧急许可证 15.国务院发布的,我国就主要水系的水污染防治所制定的第一个专门行政法规是( B ) A.《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B.《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C.《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暂行条例》 D.《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 16.下列不适用《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噪声危害的是( A ) A.社会生活噪声危害 B.从事本职生产、经营工作受到的噪声危害 C.航空噪声危害 D.建筑施工噪声危害 17.《水土保持法》规定,禁止开垦种植农作物的陡坡地是( D ) A.45度以上 B.小于25度 C.25度以上 D.5度以上 18.《森林法》规定,对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树木的株数是( D ) A.盗伐株数1倍以上 B.盗伐株数3倍以下 C.盗伐株数5倍 D.盗伐株数10倍 19.我国对野生植物的保护管理体制,实行( C ) A.分部门和分级管理体制 B.分级管理体制 C.分部门管理的体制 D.统一管理体制 20.可持续发展原则在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内正式确立的标志是( C )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