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一师一优课孔子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孔子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孔子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孔子教学设计

“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设计五年级语文上册(语文S版)

21 孔子

沈阳市和平区南京街第十小学张萍

教学内容:21课《孔子》第二课时

教学年级: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孔子》是小学语文S版五年级上册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有八个自然段,按“总起——分述”的思路行文,分为孔子生平概况和表现孔子的思想主张、形象风貌的几个小故事两部分。通过对孔子语言行为、神态心理的描写,充分体现了孔子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勇于自省、勤奋好学等方面的品德。突出了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他的一些思想主张。学习这篇课文,学生不但可以了解这位名人,更可以从孔子身上学到一些做人的道理。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本班学生思维较活跃,能够根据问题快速在文中找到答案,能够通过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内涵及情感。但学生在找到答题点时不知如何组织语言将自己的感情和想法表达出来,阻碍了师生之间的对话沟通,从而影响对课文情感的理解。另外,五年级的学生历史文化和为人处世方面的认识相对浅薄,要学生全面地理解这篇课文并不容易。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指导学生掌握多音字“省”的用法和“韦编三绝”成语的写法,通过对比写话练习,揣摩作者是如何把孔子安守节操的品德具体地表达出来的。

2、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探究理解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加深对文章情感的理解,体会孔子的君子之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及他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引导学生感悟孔子推己及人、厌恶偷盗、安守节操、勇于自省、勤奋好学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点:

学生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入情入境的朗读课文,进而感受孔子勤奋好学、勇于自省的品德。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写话的练习和学习文章描写人物的方法来体会孔子安守节操和勇于自省的品质,进而深刻的了解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感悟君子之道。

课前准备:

学生:可从网上、书籍、向家长了解等不同方式了解孔子。

教师:阅读《论语》、课件及背景音乐、收集孔子生平故事和相关图片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21孔子

推己及人

厌恶偷盗君

安守节操子

勇于自省之

勤奋好学道

……

点评:

《孔子》一课,是典型的写人的文章,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优秀品质。但这一人物又很特殊,他不仅是名人,还是古人,离学生实际很远。而文章的事例又都是以孔子的言行体现的,这给学生理解带来了挑战。根据单元训练重点,该课的教学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子,了解孔子在中华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思想主张。如何让学生贴近这位古代人的生活呢?该课以下的几个关键点把握的非常好:

1、整体回顾入手,总结延伸结束。该课从伊始到结束,始终给学生们一个整体的框架,让文章中完整的孔子贯穿始终,使得学生在把握孔子的思想品质上不会遗漏,记忆犹新,最后对课文的梳理和写法总结,使得文章脉络清晰。

2、充分朗读课文,深入品析词句。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教者安排不同的朗读方式,如体会孔子“勤奋好学”时设计了情境朗读,体会孔子“勇于自省”时学生运用角色朗读、评读、比读等方式,让学生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情态,把文中人物的言行举止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第三个故事,学生在明确了学习目标的情况下,学生自言、合作、探究地学习,教者在交流中适当引导。学生汇报时,注重生生补充、生生评价、师生评价,教者与学生做同学者,一起探究释疑。

4、对比写话练习,由浅入深呈现。第一句写话由教者对比课文设计出受到赞扬时的情境,学生写出行为即可,第二句写话的情境和行为都由学生写出,循序渐进。通过此写话练习,不仅练习了对比的写作手法,还延伸出孔子的君子之道,让写话不只是为了落笔,而是与情感升华相辅相成。

5、依托学校文化,借助名人评价。在最后的情感升华上,教者能够依托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