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进展情况

(一)初步研究阶段,确定研究策略

根据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研究准备阶段到组织实施阶段的过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召开课题组会议,进一步对课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进展情况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定期每月集中学习一个小时。

2.原来研究对象研究教师课堂提问有所改变,变成了个案研究,即研究白莉老师的课堂有效提问。再具体一点就是其所教授的班九年级(1)、(2)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具体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具体,便于操作,针对性更强,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课题中关于“有效性”的思考。原来对“有效性”的定位有点模糊,不明确。现在,正在积极地研究如何让“有效性”这一尺度更有可操作性,更具有说服力。初步考虑的结论是对“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最好是定量的,具体,可观,易于被人认可的。

4.进一步明确了记录课堂提问的方法。主要采用课题组老师有侧重点地分工记录,最后点评,讨论。另外,请学校的摄影老师协助,讲课的细节记录积累下来,便于课后集体研讨。

5.开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记录,希望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反映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从一开始,我们就比较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收集,尽可能让材料保留原始性、真实性、有效性。

(二)深入研究阶段、细化研究内容

1. 撰写合于课题之需的教学设计

根据《研究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同课异构、有效教学、比较研究”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选择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

2.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维视角体认“同课异构”,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从千课一面的逼仄中走出来;对自我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节;以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去积极组织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课异构中实现自己的卓越。

①以人为本,精心组织。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老师精神饱满,以相信、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挑战和性趣,从而学会学习、勤于研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②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量”。即要有“容量”:从“实、广、深、活、和、真”六个维度上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目标。要有“动量”:要有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要有“能量”:主要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教与学的反馈中获取,从“真问题”“心智体验”“技能经验”的培训内容、方法以及结果等方面去综合考查。.要有

“再生量:主要是指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的启示与影响,达到“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的有机联系。

3.构建灵活有度的教学评价体系。我们要求评课老师,根据《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及得分参照表》对适于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

4.编辑教师论文集,推荐发表研究论文或教学设计。

5.汇总课题研究资料。

二、课题研究的成果

(一)总结出课题研究流程之法

五步法:调研—设计—实践—研讨—共享

调研: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学生需要解决的困惑,发现教研中的问题,生成教研的主题。

设计:提出达成教研目标,课题组成员共同确定教研活动内容,设计活动方案。教研目标要明确告知教师参加教研活动所达到的效果是什么。

实践:由操作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现状,选择一定的教学方法、手段,进行教学实践。所有教师带着问题听课、思考。

研讨:根据“同课异构”的教学情景,由执教教师说明教学设计的思路,做了怎样的调整及调整的原因,对实际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听课者进行对比分析。

共享:针对教学实践,找出此课例的个性、共性问题,提出对策,归纳可操作性的基本教学方法、理论依据,提供可共享的教学资源。活

动结束,教研设计者反思这种教研的有效性,参与教师反思影响教学实效的成因。

(二)总结出课题研究五种范式

1.异构研讨式:提供课堂实例——大家研讨——总结共享

①同一年级教师执教,其他成员各自明确听课重点关注的任务:导入、提问、重难点的突破、小组合作学习效果、课堂结构、媒体效益等等。

②“异构”研讨举例:教学目标的达成;重点、难点的化解突破;反馈回授的技巧;媒体的合理使用;教学方法的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等等。③针对课例,听课教师点评,授课教师答辩,学科带头人在关键点发挥专业引领。

2.回播改进式:“同课异构”放样——回班上课——再集中时间研讨这种形式的好处是教师有共同的执教经历和体验,对课例的探讨站在相同的对话平台,因而,教研效果比较好。

3.教学先进师范式:学科带头人上课--教师上课--研讨交流

学科带头人和教师分别上相同内容的课,二者进行异同比较。学科带头人上课,理念、设计、课堂建构、高超的课堂调控能力和娴熟的教学技巧,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比照、参读、感悟的机会,加快了成长的步伐。

竞赛式:教师上课——教师现场打分—课后研讨

此法根据同一课题,教师通过说课,阐述教学设计思考,现场教学,听课者根据评课标准打分,事后,通过研讨形式互动评价。

(三)教师专业素质逐步提高

1.语文教研工作整体提升。语文教研组改进教研管理方式,开展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教研工作受到语文及其他学科教师欢迎。同时,我们语文教研组所取得的成绩,得到领导的高度评价。

2.已发表文章

⑴白莉、刘亚飞等人在重要的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相关课题的论文并获奖。

⑵在教育网页科研平台上发表教学论文和教学设计。

3.论文、随笔、教案、听课记录颇多。

4.开通教师个人博客15人,组建牛家梁中学语文教师博客群,加强交流,共享集体智慧。

(四)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1.语文比赛活动异彩纷呈。组织学生参加爱国主义读书教育征文、演讲活动,获校级奖励58人次,获县级奖励4人次,获市级奖励2人次。

2.学生的写作水平整体提高。由语无伦次,到言简意赅,作文教学出现整体飞跃。

3.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研究中遇到的问题

虽然我们的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是还是有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简单罗列如下:

1.能查到的相关文献资料很有限。我们能查阅的只有图书馆的杂志与期刊,而如今信息飞跃发展,这一点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全面把握研

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电子图书馆,查阅最新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才能走得更远,站的更高。

2. 课题研究的宽度狭窄、广度逼仄,这给课题研究带来极大的片面性。

3.需要专家和领导的及时指导。我们都是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经验和实践,缺少的是专家的深厚的理论,领导看问题的高度和深度。因此,需要领导和专家能够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三、下一步的打算

或许,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研究工作任重道远,还需要周密细致的安排和部署。具体计划如下:

1.继续听课,记录教师课堂提问情况,不断完善课堂提问记录量表;2.召开课题组会议,针对教师课堂提问情况,制定课堂提问策略;

3 .再次听课,验证课堂提问策略。

3.举办形式多样的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发挥课题研究的示范辐射作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的整体提高。

4.引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项活动,力争获大奖。5.注意边研究边推广,让课题研究和实施新课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巩固现有成果,力争取得更大的成果。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1、素质教育的要求。时代呼唤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要变“为传授知识而教”为“为人的可持续发展而教。”我国当代教育长期以来对“教育是为了培养人”关注不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几乎没有进行创造、想象、重新生成的空间,更没有抒发内心的感情和阐明不同见解的自由。”因而在语文教学中,要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使学生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关注3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从而学会探究性地阅读与学习。 2、语文教学自身的需要。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背景已由单一的、封闭的文化转化为开放的、多元化的文化。加之语文教材的变化、教学对象的变化,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发展,更需要我们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改变纯“接受性“学习,倡导探究性的学习,启发学生多方向、多元化地去解读阅读文本,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形成健全的人格。 3、课堂教学现状的呼唤。在目前的语文教育中,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高耗低效、少慢差费现象。语文课堂的肢解性讲析使文章丧失整体美感,使语文丧失活力与魅力。许多学生不是因为不喜欢语文

而不爱上语文课,而是因为不喜欢上语文课而不爱语文。课堂教学不能调动学生对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使语文学科在各科评价中地位普遍偏低,人气不足。师生往往仍沉溺于应试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惯于在应试的圈子里打转,而事实上导致的结果是,语文既不能像其他学科那样,可以明显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考分——毕竟语文优劣之间在分数上差距并不太大,又不能张扬语文自身特有的人文精神,总是在两难之中无所适从,处境尴尬,迷失为学生并不重视也不愿意多耗费精力的“第三世界”,甚至被认为是学与不学、学多学少无关紧要的学科,语文在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中应有的作用失却了。 4.近年来,上海、南京等省市开展了“研究型课程”的实践和探索,其取得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性学习”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生长点。“探究性学习”的实施是适应当前课程改革趋势的。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整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构建一个具有较大价值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增强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促进写作,达到“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的语文教学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2.具体目标:

初中语文五课型研究报告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技术报告[2004-9-10] 时代的发展、教育的变革,为每一位教师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也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呼唤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彻底改革教师机械的僵化的课堂教学,建立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已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据此,南山双语学校中学部于2002年9月确立了《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并列入龙口市2002年科学技术发展计划。经过历时两年的实验,计划于2004年12月份结题。现将该课题实验的背景、意义、方法与效果报告如下,请各位领导和专家指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新课程为语文教学改革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也使我们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重新进行审视和认识。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在新课程改革的学习与研讨过程中,我们引导全体语文教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深入地研讨与剖析。大家认识到,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基本上是以继承前人知识和以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在知识的传授上存在惟教材、惟教参、惟教案的教条主义。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探究,缺乏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独特的体验。新课改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方式进行改革,建立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

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研究的内容 在努力转变教师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的基础上,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大面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积极探索和构建新课程理念下的以“五课型”单元整体教学模式为主体的“533”语文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实现初中语文整体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具体包括:(1)五种课型的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单元预习课、范文读议课、迁移训练课、阅读活动课和写作训练课)的构建与实施方法、策略的研究;(2)语文探究性学习的三种形式的研究与实施(课堂探究性学习、课文内容的拓展和课外语文学习);(3)三种语文学习评价方式的研究(学生成长记录袋评价法、测验法和学期学年报告评价法)。 2.研究的方法 (1)分工负责。总校教研室、学部领导和实验教师三个层面有机结合,分工负责。总校教研室吴国欣主任担任课题组组长,全面负责本课题的实验;中学部的成世存校长具体负责实验教师的确定、实验过程的监控、实验的督导评估及实验结果的总结;中学部分管语文教学的吴志敏主任亲自任课,带领实验小组成员开展实验工作。 (2)现场调研。课题组建立三项工作制度:包括跟踪听评课制度、间周研讨制度和开放教学制度。具体通过以下渠道对实验情况进行监控:一是问卷调查。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摘要】在新课改形势下,“课堂提问”已成为中学语文教学的主环节,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本文论述了提问应遵循的原则和提高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课堂提问;原则;策略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已成为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设计方法 (1)在关键处设点。所谓课文的关键处有两层意思:一是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关节点;二是指学生接受语文知识的难点。教师如果能抓住这些关节点设计出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就能提示中心,并且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所谓难点,其实是学生认知矛盾的焦点。就此提问往往能引起学生思维,产生认知的兴趣。 (2)要在具有思维价值的细微处设点。语文教材的选文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优秀作品中的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人物的一个细小动作,一句似乎无关紧要的话,往往都能体现出作者的匠心,蕴涵着深刻的含义。

(3)要在文中看似矛盾之处设点。课文中有许多从表面看存在矛盾的地方,在此处设点,通过提问直接引进矛盾的对立面,其激疑效果非常好,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 (4)在容易引起联想、想象处设点。教材中有大理想象性文体,课文中有许多省略和空白。让学生对这些文体、空白、省略进行想象,有利于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联想能力。学生对这样的提问往生育很感兴趣,并且会产生一些联想。学生在发言过程中,不仅拓展了思维的广度,而且学会了结合现实中人性的理性思维进行综合的分析,思维能力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二、课堂提问应把握的策略 (1)提问“三维”有底数。语文新课程目标由三个维度的目标组成,总目标必须通过分类目标来实现。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切忌盲目随意、信口开河,无意识地随意提问,结果是一节课上下来,提问了什么问题连自己也不知道。因此,提问要把握教学的分类目标,即课堂提问必须根据“三维目标”来设置。当然,三个目标的提问权重不能一样,要有侧重。 (2)提问对象观神态。提问要根据学生的神态(心理状态、行为状态),进行有选择性地提问。有经验的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环顾全班学生,为什么呢?因为一些非语言的形态可以告诉老师,此时此刻学生对问题的反映如何: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范例_1

个人课题研究报告范例 一、课题的界定 读写结合点:是指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 八年级学生作文写作能力:八年级,一般指初中二年级,它在整个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它既要为初中一年级写作具体生动的记叙文继续打牢夯实基础,同时又要为初中三年级写作简单的议论文作好铺垫,以适应初三中考的需要。 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 要想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说易也易,说难也难,难

易的转化点全掌握在我们教师的手中,那就是要求我们的教师在教材现行编排和学生基本写作现状的基础上,能够首先尊重教材,同时又能紧扣教材本身,动点脑筋、想出办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理心理的发展,开启思维、拓宽途径、挖掘适合学生作文训练的读写结合点来创造性的应对教材,切实保持、保证学生阅读能力、语文素养的提高、提升的同时,写作能力也得到相应提高。当然,最需解决的问题是在了解八年级作文写作能力具体是指《语文课程标准》所要求的“能写内容具体的记叙文,明白清楚的简单说明文,和根据生活需要而定的日常应用文”的基础上,对读写结合点“在八年级语文学习阶段能利于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的一切材料。包括课文仿写(片断或整体)、单元主题、课后‘研讨与练习’、学校、家庭、社会生活等素材”的准确有效确立、及有效组织学生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摸索出一条可供操作的具体模式,切实可行的提高八年级学生的作文能力了。 三、课题研究的政策或理论依据1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初中语文自主学习课题研究计划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 " 反对填鸭式、注入式教学,解放学生的思维,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 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面向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 " 学会 " 到 " 会学 " 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语文课题组将在上级相关部门和学校教科室的领导下, 以推进课程改革为核心, 加强我校的教学常规建设, 完善我校的语文师资队伍建设, 大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 认真进行课题研究, 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媒体, 为学生创设和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 提高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让每个孩子都接受良好的语文熏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注重教师培训,加强理论学习。 实施 " 学法指导 " 的实验研究, 对教师的教育思想和业务素质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组内首先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 更新教育观念, 弄清 " 学法指导 " 的实质和任务,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2、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使研究者明确研究的任务和目标; 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 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 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 再次是开设学法指导课, 选择课题承担者根据各自研究的内容上好实践课, 供大家观摩学习;第四是督促全体组员不断总结,积极撰写论文、心得体会、个案分析等。 3、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 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题地位上。 四、研究的总目标: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2、拓宽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能读通文言文。 4、通过无命题自由习作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自由写作的能力。 五、预期目标 1、使学生 " 会学 " 、 " 善学 "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 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六、研究措施: 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初中语文课堂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一、课题进展情况 (一)初步研究阶段,确定研究策略 根据我们的课题研究计划,我们现在正处于从研究准备阶段到组织实施阶段的过渡。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我们召开课题组会议,进一步对课题进行了研究。具体的进展情况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确保课题研究的成功实施。定期每月集中学习一个小时。 2.原来研究对象研究教师课堂提问有所改变,变成了个案研究,即研究白莉老师的课堂有效提问。再具体一点就是其所教授的班九年级(1)、(2)班的语文课堂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具体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具体,便于操作,针对性更强,可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课题中关于“有效性”的思考。原来对“有效性”的定位有点模糊,不明确。现在,正在积极地研究如何让“有效性”这一尺度更有可操作性,更具有说服力。初步考虑的结论是对“有效性”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描述,最好是定量的,具体,可观,易于被人认可的。 4.进一步明确了记录课堂提问的方法。主要采用课题组老师有侧重点地分工记录,最后点评,讨论。另外,请学校的摄影老师协助,讲课的细节记录积累下来,便于课后集体研讨。 5.开展问卷调查,撰写调查报告。主要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记录,希望能够全面地、多角度地反映课堂教师提问的现状,掌握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6.及时收集研究信息、资料,不断完善操作过程。从一开始,我们就比较重视课题研究的过程材料收集,尽可能让材料保留原始性、真实性、有效性。 (二)深入研究阶段、细化研究内容 1. 撰写合于课题之需的教学设计 根据《研究阶段实施方案》的要求,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教师以“同课异构、有效教学、比较研究”理论和新课标为指导,选择同一教学内容由不同教师建构不同的教学设计。 2.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比较 课题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多维视角体认“同课异构”,做一个会思考的老师,从千课一面的逼仄中走出来;对自我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节;以不同的态度和情感去积极组织自己的教学行为,并在同课异构中实现自己的卓越。 ①以人为本,精心组织。根据教学内容、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教学方法。老师精神饱满,以相信、期待的语言激发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挑战和性趣,从而学会学习、勤于研究,并形成学语文、用语文的好习惯。 ②落实课堂教学的“四个量”。即要有“容量”:从“实、广、深、活、和、真”六个维度上实现大容量、高密度的目标。要有“动量”:要有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要有“能量”:主要指课堂教学效果。可以从教与学的反馈中获取,从“真问题”“心智体验”“技能经验”的培训内容、方法以及结果等方面去综合考查。.要有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84

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摘要: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作用。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 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技巧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要能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 究的习惯,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 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 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 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一、关注差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这种提问根据教材的逻辑顺序,依次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语文一般是按事件的发生、人 物出现的顺序、论点论据提出的先后来设计的。对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可以将它转化 为一系列小问题。特别是在中学低年级,学生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高,如果问 题提得过于宽泛,学生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对问题产生畏惧心理,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在课堂中,教师能围绕教学重点或难点,尤其针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应当注意化大 为小、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难及易。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逐步深入到中心问题,这样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时,因为文章内容庞杂,学生对 有些问题还不易理解,直接让学生分析“百草园”与“三味书屋”给“我”有什么不同的感受,恐 怕难以做到,我们可以就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分别提出一些小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第一,百 草园中有哪些迷人的景物?第二,你听了美女蛇的故事后有什么感受?第三,作者是怎样具 体描写冬天雪后捕鸟情境的?第四,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你读后对他有什么印象?第五, 我问“怪哉”,先生为什么生气?第六,写三味书屋后面的小园有什么作用?第七,先生与“我们”读书的内容苦涩难懂,引出来有什么作用呢?第八,写我画画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提问 把统领全文的大问题给予分解,便于学生逐步认识学习,自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当然,问题设置也不能事无具细,问题提问小、太简单,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不利于培养 学生的思维深度。在课堂提问时,还要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要根据学生的能力差异,设计不同层次提问,要让优等生吃得饱、中等生吃得好、差等生吃得了,要让全体学生 享有锻炼的机会,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能到最大程度的提高。 二、教师提问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1.抓住关键词发问。为了避免问题的空泛和学生思考问题的笼统、粗略,把学生的思维 触觉引到家里行问,对文章的言语作深入细致的品味、分析,以形成严谨、实在的思维品质,教师应注意抓住关键词语发问。 2.寻找比较因素提问。语文教学中的比较因素是很多的,仅阅读教学中就会涉及作者的 比较、文体的比较、内容的比较、主题立意的比较、写作技巧的比较等等。同是送别诗,岑 参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与高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以及 王勃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所抒发的离别情绪就大不相同。通过比较足以建立起信息 之间的横向联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养成思辨的习惯。 3.逆向设问。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误解或混淆的问题,不是从正面引导,而是要从反而假设,刺激学生的逆向思维,使其通过比较,启发联想,分析矛盾来解决问题。在说明文的教

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范文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经常组织教师进行一些知识和科研阅读知识竞赛。以便让教师的课外阅读储量不断注入活水源头。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 课堂提问是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门教学艺术,对于巩固学生知识,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素质都有重要的作用。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读书要存疑,发问。在西方还有著名的苏格拉底“产婆术”,即在与学生谈话的过程中,不直接把学生所应知道的知识告诉他,而是通过讨论问答来揭露对方认识中的矛盾,逐步引导学生自己最后得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然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大量的无效提问现象,少数教师把提问视为简单形式上的一问一答,形式及内容简单化、固定化、陈旧化。不少教师在课堂上喜欢提出“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之类的问题让学生回答。表面看来,学生兴致勃勃,情绪高昂,课堂气氛热烈。实际上,这样的提问非常简单,没有多少思考的余地,对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是无甚益处的。那么,如何避免冗余提问,增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教学感悟。 循序渐进——有层次性 提问的顺序要浅入深,循序渐进,呈阶梯状行进。这种提问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能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对话,激发和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如在教学《孔子游春》第八然段时,可以这样提问:这段话中那些词或句子你还不理解?利用工具书解决或者与同桌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为什么说水是真君子?孔子以流水为喻,有何用意?“善施教化”后有个省略号,省略了什么?你能合理地补充水的哪些特点呢?这个教学片断从理解词语到理解句子再到理解段落,层层深入。由于提问有层次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锻炼学生的思维方法,久而久之,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就会变强,而且乐学,善学,爱学。 二、把握时机——有启发性 问题要选择最佳时机,力求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提问的时机迎合了教学的需要并与教学视角相吻合,我们就可以称之为“最佳时机”。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进入“愤悱” 状态,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就会产生求知欲望,就非要弄个水落石出不可。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置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求状态。如在教《海伦.凯勒》时,当学生明白海伦.凯勒的不幸遭遇后,就应该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海伦.凯勒是怎样面对这一切?你觉得她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句子知道的?这一问,无疑放飞了学生的思维翅膀,学生就得认真地看书,寻求答案。通过学生的学习、思考、讨论,学生很快就明白了:海伦.凯勒是个刻苦学习,不向命运屈服的人。这种课中置疑提问,是针对学生急于知道主人公命运的“愤悱”状态下提出的,学生的情感处于“高原地带”,不一睹为快都难。教学实践证明:提问时机过早,学生因对教材认识缺乏准备,只会使教师启而不发;时机过迟,问题已解决,提问成了马后炮。 三、难易适度——有连接性 问题要难易适度,要让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本质性的联系。问题还要能启发学生思考,既不能过于浅白,又不能太艰深。太浅白,没有思考的空间,索然无味,提不起学生兴致,学生无从学到新知识,只能在“原地踏步”;太艰深,新旧知识无法找到衔接点,学生无从下手。难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初中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论语文教学中的独立人格建构 语文教育中德育问题再思考 阅读障碍学生的创造力、学习适应性特征研究 基于问题学习理论及其在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学古典诗歌教学的现状及其对策 个体社会化心理积淀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影响 试论学生写作主体性的培养 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论文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精神指向 中学语文教师素质构建的前瞻性思考 浅论协商对话式的阅读教学 农村中学生口语现状及对策分析 中学口语教学现状与改革 中学生语文听力素质的培养及测量研究 重建中学生写作动机系统 中学语文合作学习初探 关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若干思考 农村初中语文教师素质现状调查与反思

试论研究性阅读 审美与人格——中学文言教学的双重指向 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结构 职业中专语文教师素质研究 不同阅读能力中学生语篇阅读中的推理加工(博士) 学生作为研究者的语文研究性学习模式初探 论导引中学生叙述性作文构思与语言表达 语文教学与思维培养 语文探究性阅读教学初探 应当重视中学阶段鲁迅小说人道主义思想的教学 散文审美性阅读教学探讨 谈古诗词与歌曲音乐的相融教学 中学作文教学规律初探——论中学生作文由模仿到创新的渐变中国古典诗文的情志因素与青少年人格教育 论语文教学价值的生成与创新 职业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模式·个性·文学性 论散文与中学语文教育 论语言美与语文教育 语文课堂对话教学初探 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与出路

论语文教育与生命意识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育与环境教育 语境与非预设性语文阅读教学 我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美国(麻萨诸塞州)《英语语言艺术课程标准纲要》的比较 对话理论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话题作文的主体性研究 生成秩序—当今阅读教学新范式 基于网络的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 优化阅读,给学生一双腾飞的翅膀 初中语文教材体系研究 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探索 论作文教学中写作主体意识的开发 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 培养学生语感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运用解读学原理优化语文阅读教学 架起“意会”与“言传”的桥梁——论语文阅读教学的科学性 语文教学与思维训练 中学作文教学的困境与对策研究 当今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及教师职业化诉求的现实意义探析中学语文教学矫正问题研究 运用情境教学进行现代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名称: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特点及方法研究 课题编号:GHKTXX06 主持人:徐 XX 主持人单位:XX区XXX初中 国内现状:我国当代教育界十分重视对课堂导入这一环节的研究,在理论建设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刘如正:《中学语文教学论》、于漪:《语文教育艺术研究》、郑桂华的《语文有效教学》等等,这些著作从不同层面对语文课堂导入的科学性进行了诠释,有很强的理论指导价值。此外,教育类期刊上有广大一线教师的实践总结,他们在课堂中提炼出有效的心得体会,也很好地促进了语文课堂导入的良性发展。 存在弊端: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材编排的内容比较多,容量大和教学课时紧张,很多老师对导入环节都是简单化处理,甚至认为导语是可有可无的,老师一走上讲台就是“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课”。有的老师连这句简单的话语也省略了,走进课堂,就让学生翻开书开始上课。本应精彩的导入像白开水一样,淡而无味,失去了光彩。 研究意义:研究语文课堂导入的现状,探究其中存在的优缺点,将会有效地推动语文课堂向更科学、更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中学语文课堂上,导入是一门艺术。精彩的开场,生动的开课,都能迅速消除学生心理杂念,既能使学生情趣

盎然地投入学习,又可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构建师生情感交流的桥梁,使师生共同进入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达到“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成功的导入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 1.如何让语文教学导语很好的融入课堂当中 2.怎样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导入语,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能够引人入胜 本课题预定研究:分为方案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总结阶段和结题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方案准备阶段(XX年09月-XX年11月): 1. 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实施计划,做好开题论证。 2. 选定调查对象(学生),制作调查问卷,了解七年级一班和二班学生对目前语文课堂导入的满意程度及想法建议。 3.确立研究目标: ①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原则。 ②语文课堂导入应注意的问题。 ③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特点。 ④语文课堂导入设计的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12月) 第一、认真研读课例,整理得出相关课例中关于课堂导入的内容及有关评价。

小课题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

小课题研究初中语文课外 阅读的研究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小课题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研究》 问题的背景: 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是成就理想的翅膀。人类从有文字以来,人们便通过阅读,承载传递信息,不断创造新的世界文明。作为学生,课内阅读不可或缺,然而,真正阅读的源泉来自于课外。语文课外阅读是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生长的需要,诚如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般;健康有益的书籍,是对生命语文素养的孕育、生长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快乐的阅读方式,是符合阅读主体——学生——的接受的活动因此,我们应该营造一个符合生命语文素养孕育的人文环境。 一、课题的目标及要求: (一)总的目标就是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 (二)相关要求: (1)阅读着名童话、寓言、故事; (2)阅读浅显科技文章,儿童报刊,人物传记,历史名着; (3)诵读优秀诗文,背诵优秀诗文50篇; (4)会做摘录笔记,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兴趣,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加大学生阅读量,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学会理解、鉴赏文

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形成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一定的基础。具体分述如下:(1)学生阅读目的的研究 (2)课外阅读中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3)课外阅读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 (4)学生课外阅读课教师指导方法的研究 (5)如何进行亲子共读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一)图书建设 1.建议学校图书室适量增加图书; 2.班级图书角有针对性地安排文学名着、科普读物及教辅读物等; 3.欢迎学生购买图书,建议学生订阅报刊一份或以上,经典图书10本或以上; 4.教师要带头阅读,教师每人应有图书20册,报刊2种。 (二)加强时间保障 1.每周安排一节阅读课; 2.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40分钟以上; 3.每节语文课,安排课前3-5分钟诗文诵读或演讲,并由学生点评; 4.公众假期期间,可安排学生自由阅读,读名着一部或5篇精美文章,或者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 (三)加强语文课外阅读活动指导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浅析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策略 发表时间:2019-06-24T15:55:13.77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6月总第179期作者:张金艳[导读] 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性提问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更符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旨在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服务。 黑龙江省大庆市肇州县第三中学166400 摘要:本文立足于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提问存在的问题,分析有效性提问应遵循的原则,提出更符合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建议,旨在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发展服务。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一、初中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1.缺乏目的性,毫无针对性。传统的语文教学主要以教师的提问作为互动环节,但是课标指引下的初中语文教学与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因此,语文教师设置的提问是以这些课堂模式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的优化和发展的策略,但是提问过程中其是目的性不强的模式化提问,并不符合学生的需求,反而却影响了探究教学和合作学习的效果。 2.缺乏逻辑性,毫无效果。课堂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跟随教师的思路进行分析和理解,进而思考相关问题,但是在课堂中设置的问题过多过于繁杂,接二连三的提问让学生无法投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进行思考,不仅扰乱了课堂的逻辑性,而且也冲淡了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的形成。过多的提问和引导,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不能形成自主能力。完全依靠教师,如果一旦教师不再通过提问进行指引,学生将无法进行接下来的学习。 3.缺乏有效评价,毫无实效性。教师的教学依靠教学提问进行引导,但是在引导之后却并不进行及时的评价,使评价缺乏实效性,也严重影响了提问教学的指引作用。初中学生虽然情感交流并不是课堂的依托,但学习技巧的掌握,需要教师与学生真诚的交流和真实的评价。就是一味地抛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并不配合相应的解答和有效的评价,让学生失去了回答的积极性,严重地影响了课堂提问的效果。 一、语文课堂提问应遵循的原则 1.针对性原则。看似简单的课堂提问是需要教师针对教学环节和课程结构安排,进行严格的教学设计的。一方面提问设计不能脱离学生教学培养方案,要针对课堂具体内容进行切合实际的安排。在重点内容与难点内容讲解过程中安排符合学生思维方式的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另一方面提问设计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提问。 2.趣味性原则。课堂提问是教师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探究当中的重要方法,因此,初中学生的提问要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充满趣味性的提问当中集中注意力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促进学生课堂的积极参与。 3.激励性原则。初中学生在性格特点、学习接受能力与水平等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语文课堂提问要照顾到各层次学生,既能让学生理解与掌握,又要对学生具有激励性作用。教师在设置问题的时候,要针对学生有兴趣、有争议的问题进行提问,也要设置有深度、综合性、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探究目标,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自信。 三、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策略 1.结合学生实际提问,给予充足思考时间。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初中语文促进学生知识增长、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重要目标。课堂教学提问也应该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进行拓展性的引导。特别是在提问过程中,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许多学生由于思维敏捷,能够直接领会教师提问的意图,在教室提出问题之后直接进行回答。这让许多学生还未来得及思考就接受了答案。因此,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给予一定的思考时间,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2.选择提问时机,激发学生兴趣。初中语文在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指引下,配合提问教学,需要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让提问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能发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的效果。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地方,设置障碍,引发学生思考,激发探究兴趣。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积极交流与探讨,从而深入到课文知识的理解之中,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提问,引导深入探究。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自主分析与解决问题。教师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同时,还要鼓励学生敢于提出疑问,说出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不断探究,提高语文素养。并且,让学生在提出问题后进行认真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在发现中解疑。例如,在小说阅读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并且把在阅读中产生的问题提出来与大家一起交流、探讨。学生为了回答问题,结合小说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语言等进行了分析,促进了学生对人物性格的全面了解,更好地理解了小说的意旨。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刘凤波当前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5,04,15。 [2]谢砚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浅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6,09,10。 [3]刘海军新形势下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分析[J].文学教育(中),2013,02,15。 [4]丁龙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原则及策略[J].甘肃教育,2018,08,01。 [5]贺广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10。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名著阅读点亮人生 课题编号:ayxjky15204 主持人:高书芬 主持人单位:吕村镇第一初级中学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在新课改背景下,充分开发和利用各种阅读课程资源,实现课内外阅读教育的衔接和整合,加强对农村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兴趣的激发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我们选择本课题研究的初衷。我们认为,开展对本课题研究至少具有以下两方面的意义和价值。 1、理论意义和价值 ①完善教育心理学中有关中学生名著阅读心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构建;②强化和完善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的理性思维和科学的方法体系;③逐步建立起适合农村中学生特点的阅读指导教育纲要。 2、实践意义和价值 ①提高农村中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水准和效果,提高他们对各种读物的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进而促进其个体素质的优化。 ②提高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阅读理念、阅读目的,培养阅读兴趣,养成习惯、掌握方法,实现阅读效果最优化。

③促进丰富多彩的农村中学生读书活动,贯彻教育方针,提高学生素质。 ④有利于促进全社会对农村中学教育和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注和支持。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找到学生在课外名著阅读中存在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存在无效、低效甚至负效的原因所在。 2、在课外名著阅读指导中,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施不同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追求学生的个性化阅读,为学生推荐真正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阅读文本,培养正确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名著阅读兴趣。优化学生课外名著阅读,注重课外名著阅读的有效性。使每一次,每一天的阅读都有真正的效果,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 1、通过家访、问卷调查、随机抽查、学生访谈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课外名著阅读的现状,研究分析当前农村初中生开展课外名著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包括:(1)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及存在问题。(2)研究新课改对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的要求,研究农村初中生课外名著阅读现状与新课改要求之间的差距及补救措施。 2、深入研究课外名著阅读和课堂教学互动模式,实现课堂教学

初中语文课题研究

江西省中小学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申报书 活用课文中的作文资源进行写作指导 学科分类语文 课题负责人晏琴 负责人所在单位(盖章) 研究起讫时期(2013.9—2015.9) 联系电话(区号) 邮政编码334300 通讯地址横峰葛源中学 电子信箱 江西省教育厅教学教材研究室 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基地办 印制

填表说明 1、本表请用钢笔认真如实填写(以同样规格,可以打印填表), 书写要清晰、工整。 2、本表报送一式3份,其中1份原件,2份复印件。用A4复 印,于左侧装订成册。 。 3、每个课题限报负责人一名 ........... 4、填写中如栏目篇幅不够,要自行加页。 5、申报书须经课题负责人的上级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并 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 6、课题编号及第八、九、十项不用填写。

2.工作基础 课题申报立项后,我首先进行现状分析,通过听课、访谈、案例研究等方法,了解初中语文教师运用教材中的资源进行作文指导教学的情况,探究语文教学中活用课文中的作文因素进行写作指导的方法及其操作策略。 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了我有益的启示。 如杨根福老师教授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一文时,就注意了文本中的写作因素。他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本文的题目是“端午的鸭蛋”,可是写鸭蛋只用了两节文字,其余的篇幅写什么?”学生回答说“还写了有关端午的好多民俗”,老师又问“这是不是文不对题呢?作者为什么不把笔墨局限于家乡端午的鸭蛋呢?这对我们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呢?”原来,鸭蛋只是个引子,代表着家乡的风土人情,象征着童年的美好生活。我们写作时也应该选准着眼点,将自己丰富的情感巧妙地聚焦在可感的形象上。这些对学生写作中如何寻找写作点,如何构思文章有帮助。 许大英老师教《音乐巨人贝多芬》一文时,一文二用,花了两节课。一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阅读理解的材料,扣住“巨人”一词深入解读文本,从字里行间让学生感悟贝多芬巨人般的人格魅力。第二节课是把这篇课文当着写作指导的材料,老师提出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本文作者何为是我国当代作家,他与贝多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也不是一个国家的人,他们相隔深远,那本文是如何写出来的呢?原来,何为写作这篇文章是建立在他阅读了很多有关贝多芬的文章的基础上的。这节课毛老师从写作如何选材和组材的角度对学生上了一节非常有意义的习作指导课。写作的材料哪里来?除了来自生活,还可以来自广泛的阅读。这节课引发我的思考:是啊,以前只把课文当阅读的素材,怎么就不能当作指导学生写作的素材呢? 这些都引起了我的思考,如果教师能活用教材中丰富的写作资源进行写作指导,可以一箭双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决定对此进行实践和研究。 (二)实施研究,探究策略 在平时的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中,我尝试渗透作文教学,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标题,让他们学会拟个漂亮的标题;引导学生研究课文的开头,让学生把作文开头写得更好;引导学生揣摩文章的结尾,让学生习作的结尾更加亮丽……一路实践下来,发现效果比较显著,学生对写作的基本方法、技巧等都有了很大程度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同名4113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同名4113

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提问策略 摘要: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来说,重要的是调动起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鼓励自主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要处理课堂中老师“教”和学生“学”的问题,要把握好这种看似简单的问题是极其不易的。而课堂提问是联系老师和学生的重要纽带,因而老师要掌握提问技巧和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策略 中国教育模式存在诸多问题,这也是教育部门一直以来关注的焦点。如何改善现有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是教育体系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当前的学生学习主动性不高,没有主观意识,只是消极的接收课堂知识。当然教育机制的不合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要不断探索和完善才能实现教育机制的改良。下面我们就初中语文提问策略来分析当前教育机制存在那些不合理,以及如何运用语文提问策略改善当前语文教学质量。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策略的作用 1.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精神注意力。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不断更换思路进行思考,由于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要集中精神思考问题。这样就使学生积极进行主观思考,把精力集中到课堂学习中。同时,老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能够激发起学生好奇心,这种好奇心表现为对最终答案的渴望,这样及积极提高了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兴趣。有了这样的学习动力,学生才能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因此,老师要掌握成熟的课堂提问策略,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能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和难点。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该要对重点、难点进行深入解析,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上的障碍,掌握学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老师对重点难点的讲析要注重方法,口头的讲解是很难让学生有所收获的。只有让学生积极的对重点难点进行思考,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老师的分析才会正确理解学习中的重点难点,才会有效的提高学生对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掌握这些知识。 3.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能提高学生组织语言和语言表达能力。学生在回答老师问题的时候要在思维上组织语言,从而言语流畅的回答老师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有效的实现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在这种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