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一.填空题

1.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形态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根据作用不同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蕨类植物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的分化; 组织结构上有________的分化; 生活史中具有两种独立生活的植物体: ________和________。

3.薄囊蕨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目。

4.蕨的原叶体是它生活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代, 其染色体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生存的石松亚门植物分为两目, 即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产生同型孢子, ________产生异型孢子。

6.卷柏目与石松目的主要区别点是: 茎的节处生有________, 叶的基部有________, 孢子________。

7.蕨类植物通常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亚门。

8.人们利用红萍(满江红)作绿肥, 主要是由于它和_________门的__________ 属植物共生, 作用:_____________。

9.真蕨亚门根据(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分为3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蕨植物复叶的第一回分裂的叶片称________, 其上能长出孢子囊的称________。

11.真蕨亚门与其它四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________, 叶幼时________; 孢子囊常集聚成________。苹目、槐叶频目与真蕨目的最大区别点是生境为________生, 孢子囊群藏于特化了的________内, 孢子________。

12.真蕨植物孢子囊群通常生在________的________面, 水生蕨类孢子囊群通常生在特化的________内。

13.真蕨纲植物孢子囊群的着生位置和形状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如: 紫萁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蕨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鳞毛蕨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14.孢子体不经过孢子而产生配子体的现象称________, 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的结合而直接产生孢子体的现象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登上陆地的裸蕨植物, 沿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条路线演化出各类蕨类植物。

16.举出三种食用蕨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大植物(名称)的组合中蕨类植物属于哪一组:

A. 孢子植物

B. 羊齿植物

C. 孢子植物

D. 羊齿植物

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花植物

种子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孢子植物

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

2.蕨的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 下列结构中哪一个于孢子体世代:

A. 原叶体

B. 孢子囊

C. 颈卵器

D. 假根

A. 单子叶植物

B. 双子叶植物

C. 蕨类植物

D. 藻类植物

三.判断题

1.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茎中都有形成层, 蕨类植物茎中也有形成层。( )

2.蕨的孢子囊环带为顶生环带。( )

3.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产生原丝体。( )

4.蕨类植物的孢子体和配子体都是能独立生活的植物体。( )

5. 卷柏的孢子有大小之分, 此异孢现象是植物界演化中的一个重要趋势。( )

6.卷柏的配子体在孢子壁内发育。( )

7. 水韭是大型叶蕨类。( )

8. 铁线蕨的配子体能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 )

9. 高等植物演化形态学一般认为乔木习性是一种原始性状, 而草本是一种进化性状; 裸子植物绝大多数是高大的乔木, 蕨类绝大多数为草本、多年生草本, 因此, 蕨类植物较裸子植物要进化。( )

10.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进化, 主要表现在它的孢子体高度发达, 而配子体极其退化, 且不能独立生活。( )

11.植物界的演化规律, 从生活史来看, 是由无核相交替演化到有核相交替, 再演化到具世代交替。( )

四.名词解释

1.中柱

2.维管系统

3.厚囊性发育与薄囊性发育

4.原生中柱

5.编织中柱

6.多体中柱

7.网状中柱

8.具节中柱

9.孢子囊

10.原叶体

11.根托

12.叶舌

13.孢子叶穗

14.小孢子

15.孢子囊群(堆)

16.厚囊性发育

17.等二叉分枝

18.合轴分枝

19.两面形孢子

20.囊群盖

21.叶轴

23.羽片

24.同时发育

25.混杂发育

26.顶枝起源

27.个体发育

五.问答题

1. 维管植物中维管系统的出现有什么重要意义?

2. 在生活中配子体与孢子体, 均能独立生活, 是哪类植物?

3. 简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4. 为什么说蕨类植物是较苔藓植物进化的高等孢子植物?

5. 蕨类植物主要分类鉴定特征有哪几条?

6. 以水龙骨为例说明蕨类植物的世代交替。

7. 简述卷柏属(Selaginalla)的生活史。

8. 真蕨类植物门分哪几纲?各纲最主要特征是哪些?每纲举出2-3种代表植物。

9.什么叫真囊群盖和假囊群盖?

答案

一.填空题

1.小型叶; 大型叶; 营养叶; 孢子叶。

2.根; 茎; 叶; 维管组织; 孢子体; 配子体。

3.水龙骨目, 槐叶苹目; 苹目。

4.配子体; 单倍体。

5.石松目; 卷柏目; 石松目; 卷柏目。

6.根托; 叶舌; 异型。

7.石松亚门; 松叶蕨亚门; 水韭亚门; 楔叶蕨亚门; 真蕨亚门。

8.蓝藻; 鱼腥藻; 固氮。

9.⑴孢子囊的发育方式⑵孢子囊的结构⑶孢子囊的着生位置⑷厚囊蒴纲⑸厚始藻囊蕨纲⑹囊蕨纲。

10.羽片; 孢子叶。

11.大型叶; 拳卷; 孢子囊群; 水; 孢子果; 异型。

12.孢子叶; 背; 孢子果。

13.沿叶缘分布, 小段状; 沿叶缘分布, 条形; 沿中脉排成两行, 圆, 肾形。

14.无孢子生殖、无配子生殖。

15.⑴石松类⑵木贼类⑶真蕨类。

16.蕨、紫箕、莲座蕨。

二.选择题

1. C。

2. B。

3. C。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10.×。11.√。

1.维管植物根与茎由皮层包围着的一个中轴部分, 叫中柱。由维管组织和基本组织所组成。中柱有原生中柱、管状中柱和网状中柱等三大类型。种子植物茎的皮层与中柱之间往往没有明显的界限, 因此用维管柱代替中柱。

2.指植物整体或一个器官中全部维管组织。但与维管柱不同, 它不包括基本组织。

3.⑴孢子囊由一群细胞发育而形成, 孢子囊型体大, 无柄, 囊壁厚3-多层。⑵孢子囊由1个厚始细胞发育形成, 形体较小, 有2-3列细胞的长柄, 囊壁1层。

4.维管组织的柱心为木质部, 四周则完全被一层韧皮部所包围, 这种原始的中柱叫原生中柱。

5.柱心为分裂片状、互相平行或辐射排列的原生中柱。

6.柱心为多个单体中柱的原生中柱。

7.管状中柱因枝迹和叶迹产生有重叠的薄壁组织区域的缺隙时, 叫网状中柱。

8.具有节结构的管状中柱。在节处是实心的, 在节间则有一特征性的中央空腔和原生木质部空腔(脊腔), 如木贼的中柱。

9.略。

10.蕨类植物的配子体。一般为绿色的叶状体(如蕨), 生有假根, 贴地生长, 能独立生活; 亦有呈圆柱状等, 全部(松叶蕨)或局部(石松)无绿色, 长在土中, 与真菌共生取得营养。原叶体上产生精子器和颈卵器。

11.某些蕨类植物, 如卷柏属, 主茎上特殊的分枝, 一般无叶, 分枝顶端产生不定根, 向下长入土中, 具吸收和支持作用。

12.卷柏、水韭等拟蕨植物, 在叶或孢子叶的向轴面近基部的小膜状突起。

13.孢子叶较疏松地聚集于茎或枝的末端而形成的孢子叶序, 如石松的孢子叶穗。

14.又称雄孢子。在某些蕨类植物中, 减数分裂产生一种较小的减数孢子, 叫小孢子。种子植物单核细胞的花粉粒, 也称小孢子, 小孢子发育后形成雄配子体。

15.生长在蕨类植物叶背或叶缘的一群孢子囊, 因种类不同而呈圆形, 短圆形, 条形等各种形状。

16.孢子囊由一群细胞发育而来, 孢子囊形体较大, 无柄, 囊壁厚由多层细胞构成。

17.略。

18.主轴顶芽生长一个时期后, 生长缓慢或死亡, 而由其下方的腋芽长出一强壮的新枝, 以后这一枝条的顶芽停止生长, 又由它下面的腋芽代替生长。这样的主轴实际是由各级的腋芽长成的枝条组成。如被子植物的苹果、桃、番茄等。

19.具两个对称面, 左右对称, 形象柑桔瓣类似, 极面观为椭圆形; 赤道面观为肾形, 有时为椭圆形; 单裂缝。

20.略。

21.叶片的中轴, 即叶柄延伸到叶片的中轴部分, 叫叶轴。

22.小羽片的中轴, 即由羽轴分枝到小羽片的中轴部分, 叫小羽轴。

23.羽状复叶第一次分裂出来的小叶。

24.孢子囊群是同一时间发育, 没有先后的顺序。这是原始类型的孢子囊发育。

25.各种不同发育时期的孢子囊群是混杂的, 没有一定发育顺序的。这是进化类型的孢子囊发育。

26.叶由一顶枝或顶枝束连合并且扁化而形成。

27生物各分类群的个体发生、生长、发育、繁殖的全部过程。

1. (1) 支持、输导(2) 适应陆地生境创造条件。

2.蕨类植物。

3.蕨类植物孢子体占优势, 其有真正的根、茎、叶组织分化; 有发达的维管组织、维管系统、输导系统; 叶为各种类型的单叶、羽状复叶、大型羽状复叶, 并有复杂的脉序系统, 表皮细胞有真正的气孔。蕨类植物孢子体、配子体均能独立生活, 有性生殖保留有精子器、颈卵器, 有时简化, 无性生殖在叶背面形成各式种样的孢子囊、孢子囊群、叶子叶球、孢子果等。蕨类植物高级类型, 精子器、颈卵器发育简化或退化。

4.⑴根、茎、叶分化特点, 具维管组织组成的维管柱。⑵孢子体发达, 配子体退化, 且两者独立生活。⑶孢子囊形态、结构、着生位置多样化。⑷叶多样化, 有真正的气孔。⑸对陆地的适应性。

5.孢子体形态、根的类型、大型叶和小型叶、孢子叶和营养叶特征、中柱类型、孢子囊及孢子囊群特征、孢子囊形态发育及着生方式、环带的有无及开裂方式、孢子叶球的形态等。

6.世代交替是指在植物的生活史中, 具有性生殖, 其有性世代与无性世代有规律交替出现的现象。有性世代是指植物的孢子萌发开始, 经过形成配子体(同株、异株), 产生精子、卵, 其精子与卵在核配受精前的一段单倍体时期。无性世代是指精子与卵受精形成合子开始, 经过发育形成胚, 发育成孢子体, 至孢子母细胞产生, 在减数分裂产生孢子前的一段二倍体时期。如蕨、水龙骨等。

7略。发育顺序为: 孢子体, 大、小孢子, 雌、雄配子体, 卵、精子, 受精卵, 胚, 孢子体。

8. 3个纲: (1) 厚囊蕨纲, 孢子囊由一群细胞同时发育形成, 厚囊性发育, 孢子囊较大, 壁厚, 同型孢子, 配子体发育需菌根营养, 精子器埋藏配子体内。如瓶尔小草、福建观音座莲、狭叶瓶尔小草。(2) 原始薄囊蕨纲, 孢子囊起源于1个细胞, 但孢子囊柄由多数细胞发生, 囊壁单层细胞, 具盾形环带, 配子体长心形。如紫箕、华南紫箕等。(3) 薄囊蕨纲, 孢子囊来源于1个原始细胞, 囊壁单层细胞, 各式环带, 形成孢子囊群, 在叶背着生方式多样。如蕨、海金沙、江南星蕨、石韦等。

9. (1) 孢子囊群盖的发生来源于孢子囊原始细胞。(2) 假囊群盖, 由叶表皮细胞发生形成, 或由缘反卷形成。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 本文是关于作文大全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一) 今天傍晚,我和爸爸一起去田地观察植物。 我们先来到玉米地,爸爸撕下一片叶子给我看,然后指着叶子上的叶脉对我说:“儿子,你看它的叶脉,这种叶脉叫平行脉,它的根是须根系,这是单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边说边让我看地里裸露的玉米根。我不知道单子叶植物是什么东西?爸爸又告诉我,单子叶植物的种子只有一片子叶,如玉米、大米、麦子等,它们种子的子叶都只有一片。而花生、大豆、豌豆等植物,它们的种子子叶有二片,那叫双子叶植物。我们边走边说来到一块菜地,爸爸拔起一颗小菜递给我,让我和刚才比较。爸爸说“双子叶植物的叶脉叫网状脉,它的根是直根系,它有一条主根。这是双子叶植物的特点”。爸爸接着告诉我:植物分为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等五种,我们刚才看过的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也叫绿色开花植物,所有开花植物都属于被子植物。被子植物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着,比如花生,种子外面还有花生壳包着。如果植物种子的外面没有果皮,那这种植物叫裸子植物,比如松树,柏树等 看完了被子植物,爸爸又带我去找蕨类植物。我们找了好长时间,终于在一幢房子后面的墙角发现了几株不知名的植物,爸爸把它折了

下来,递给我看。爸爸说他也不知道它的名字,但知道它是蕨类植物,蕨类植物是没有种子的,它是靠孢子繁殖。爸爸还说等它有了孢子就带我来看,让我懂得什么是孢子。这时候天已经黑下来了,爸爸说“儿子,时候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我拔了一株蕨类植物的标本就和爸爸回家了。 到家后我拿着标本去问妈妈,妈妈说这是蕨类植物,我问妈妈怎么知道的,妈妈说她是生物系毕业的,连这个都不知道的话就不用当科学老师了。这时候,爸爸叫我了,原来爸爸把几颗黄豆和荞麦泡在水里,让我比较它们的子叶。通过观察和比较,我已经能理解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了。 观察植物日记大全(二) 8月1日 前几天,我将家里的黑芝麻种植在了花盆里,想看一看芝麻能长成什么样子来。今天,我种的芝麻长出了嫩嫩的绿叶来。 8月6日 芝麻又长高了 8月12日 我种的芝麻长的绿油油的,真好看! 8月26日 不知道我种的花盆芝麻会不会结出黑黑的芝麻果实呢?如果能结果的话那真是太好了,那样的话我可以请外婆多吃吃我种出来的芝麻,这样外婆为我操劳而白的发就可以变黑了。

江西省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江西省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目的报道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方法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及资料收集进行研究。结果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共有39科76属157种,少数为《中国药典》收载,大多未被有效开发;药用部位以全草和根茎类为主,功效以止血、清热解毒为主。结论寻乌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丰富,在保护这些药用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值得进一步开发利用。 标签: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寻乌县 寻乌县位于江西省东南端,居于赣、闽、粤三省交接,东经115°21′22〞~115°54′25〞,北纬24°30′40〞~25°12′10〞,总面积2311.38 Km2。境东南连武夷山余脉,西北接九连山支脉,地势呈东北、西北与东南高,向西南倾斜,似掇箕状,境内最低标高为南部斗晏村西河谷,海拔180 m;最高标高为东部项山甑,主峰海拔1529.8 m,中山、低山、丘陵、岗地呈阶梯状分布。全县山间谷地占总面积的2.38%,岗地占总面积的7.68%,丘陵占总面积的14.3%,山地占总面积的75.62%。寻乌属亚热带红壤区南部,土地肥力较好,土壤普遍呈酸性,根据海拔高度和地域分类,寻乌主要有水稻土、潮土、紫色土、红壤、山地黄壤和山地草甸土等6种土类,其中红壤面积最大,占土壤总面积的86%。由于地处低纬度地区,境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海洋对寻乌气候起了很大的调节作用,全境总体而言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冬少严寒,夏无酷暑,由此造就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特别是蕨类植物生长繁茂,已成为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资源 笔者在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江西省寻乌县试点工作中,共采集鉴定标本1 944份,拍摄照片超过10 000张,经整理,按照秦仁昌蕨类植物分类系统排列,寻乌县蕨类植物统计共有41科82属202种(含变种、亚种等,以下同)[1-2],确定其中药用蕨类植物有157种[3-7],隶属于39科76属(摘录部分药用蕨类植物见表1)。 2 药用蕨类植物基该组成 寻乌县药用蕨类植物39科76属157种,分别占该区蕨类植物总科数41科的95.12%、82属的92.68%、202种的77.72%,占全国药用蕨类植物[8-9]总科数49科的79.59%、116属的65.52%、433种的36.26%,药用蕨类植物极为丰富。其中种数在8种以上的科有卷柏科(10种)、凤尾蕨科(8种)、蹄盖蕨科(9种)、金星蕨科(13种)、铁角蕨科(9种)、鳞毛蕨科(17种)、水龙骨科(27种),共7科93种,占该区药用蕨类植物的59.24%,优势非常明显,也是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石松、卷柏、紫萁、海金沙、金毛狗、石韦、有柄石韦、庐山石韦、槲蕨等9种蕨类植物被2015版《中国药典》收载,也表明这些药用蕨类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深绿卷柏、狗脊、海金沙被1996版《江西省中药材标准》收载[10],在江西民间广为使用,深绿卷柏更是制剂“金复康口服液”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2020年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秦仁昌1978)

中国蕨类植物分类系统(秦仁昌1978) 蕨类植物门 Pteridophyta Subdivision Lycophytina石松亚门 Order Lycopodiales石松目 Family 1. Huperziaceae石杉科 Genus 1. Huperzia石杉属 2. Phlegmariurus马尾杉属 Family 2. Lycopodiaceae石松科 Genus 1. Lycopodium石松属 2. Diphasiastrum扁枝石松属 3. Palhinhaea灯笼草属 4. Lycopodiella小石松属 5. Lycopodiastrum藤石松属 Order Selaginellales卷柏目 Family 3. Selaginellaceae卷柏科 Genus Selaginella卷柏属 Subdivision Isoephytina 水韭亚门 Order Isoetales 水韭目 Family 4. Isoetaceae水韭科 Genus Isoetes水韭属 Subdivision Sphenophytina 楔叶蕨亚门 Order Equisetales 木贼目 Family 5. Equisetaceae木贼科 Genus 1. Equisetum问荆属 2. Hippochaete木贼属 Subdivision Psilophytina 松叶蕨亚门 Order Psilotales 松叶蕨目 Family 6. Psilotaceae松叶蕨科 Genus Psilotum松叶蕨属 Subdivision Filicophytina 真蕨亚门 Class Eusporangiopsida 厚囊蕨纲 Order Ophioglossales瓶尔小草目 Family 7. Helminthostachyaceae七指蕨科 Genus Helminthostachys七指蕨属 Family 8. Botrychiaceae阴地蕨科 Genus 1. Botrychium小阴地蕨属 2. Botrypus假阴地蕨属 3. Sceptridium阴地蕨属 Family 9. Ophioglossaceae瓶尔小草科 Genus 1. Ophioderma带状瓶尔小草属 2. Ophioglossum瓶尔小草属 Order Marattiales 观音座莲目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_江秀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1年第24卷第2期 Vo l .24,N o .2,Jan 2011J Med Theor &Prac 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研究和保护现状 江秀娟1,2 综 述 邓常清1 审 校 1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省长沙市; 2 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404000 关键词 蕨类植物 药用 中图分类号:Q 949.95,R9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85(2010)02-0153-03 蕨类植物分布很广,除沙漠外,从高山至海底、从寒带到热带都有生长,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种群 极为丰富。全世界蕨类植物有12000种,而我国约有2600多种,约占世界总数的20%,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我国的华南、西南地区的蕨类植物蕴藏量较大,仅云南省就有1000余种,被誉为“蕨类植物王国”。蕨类植物中的不少种类已被不同国家的居民广泛利用,特别是在医药、食品、观赏、绿化等方面,其经济利用价值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已知我国2600种蕨类植物中可供药用的约有396种。本文就珍稀药用蕨类植物的研究和保护现状作一综述,以期进一步促进对其的保护、开发和利用。 1 珍稀蕨类植物的药用价值 药用蕨类植物常以全草、根状茎或孢子入药。根据药用蕨类植物的主要功效,可将其分为以下几大类:(1)清热解毒类:如阴地蕨(moo nw or t )、半边旗(semi -pinnated brake he rb )、井口边草(rough brake herb )、中华蹄盖蕨(athy rium sinense rupr .)等;(2)利水渗湿类:如江南卷柏(selaginella moel -lendo rfii hiero n )、石韦(fo lium py rrosiae )、蛇足石松(serrate clubmo ss herb )等;(3)祛风除湿类:如槲蕨(dry naria fo rtunei )、灯笼草(peruvian g roundcherry herb )等;(4)理血类:如银粉背蕨(aleuritopteris ar -g entea )、卷柏(selaginellae )、刺齿凤尾蕨等;(5)止咳化痰类:如团羽铁线蕨(adiantum capillus -junonis rupr )、银粉背蕨(aleuritopte ris argentea )等;(6)驱虫杀虫类:如贯众(cy rtom ii rhizoma )、紫萁(o s -m unda )等。一些药用蕨类植物还有镇惊、平肝、降压、安神、健脾等作用。除一些常用的蕨类植物具有药用价值外,近年来也发现了蕨类植物一些新的药理效应。如抗肿瘤作用[1],卷柏科和里白科中发现了防治癌症的药物资源,乌蕨(Stenolo ma chusanum (L .)Ching )、井栏凤尾蕨(Pteris multifid a Poir .)和瓶尔小草属(ophiog lossum )等也具有抗癌作用。还在萁蕨属 (o smunda clay toniana )中发现属甾体化合物的昆虫变态激素,它对人体有促进蛋白质合成、排除体内胆 固醇、降低血脂、抑制血糖上升等生物活性。这些新报道引起了一定的关注。 2 蕨类植物的有效化学成分及功效 蕨类植物富含的天然活性成分,具有很好的抗菌、抗微生物、抗肿瘤等作用[2] 。药用蕨类植物含有多糖、黄酮类、甾体类、生物碱、酚类、三萜类化合物等多种活性物质,其中对多糖、黄酮、酚类的研究报道较多,其他成分的研究报道则相对较少。2.1 黄酮 黄酮是蕨类植物所含化学成分中较多的一种,它在植物中多以糖甙形式存在,但也有部分以游离状态的甙元存在。黄酮在蕨类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有分布,乌蕨[Stenolom a chusnam (L )Ching ]总黄酮含量高达34.42%,是迄今为止总黄酮含量最高的植物;大多数的种地上部分含量高于地下部分[3]。黄酮类化合物由于有很强的生物活性,在医药上具有广泛用途,如:具有利尿和调节血管渗透性的作用,可预防血液类疾病,治疗冠状动脉硬化、心绞痛、高血压、哮喘、脑供血不足等多种疾病,能抗菌消炎,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和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防护紫外线损伤等。还对治疗外伤出血、子宫出血、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神经性皮炎等也有一定效果[4]。槲蕨(drynaria fo rtunei )根茎的柚皮甙是骨碎补活血祛瘀、接骨疗伤和增强心肌细胞机能的主要活性成分[5]。近来日本学者从鳞毛蕨属(dry opteris )粗茎鳞毛蕨植物(dry opteris cras -sirhizom a )中分出了具有抗H IV 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使该属植物具有更大的研究和开发价值[6] 。2.2 多糖 蕨类植物多糖复合物具有多种生理活性和药理活性,如抗肿瘤、免疫促进、抗凝血、抗溃疡、降血糖、降血脂、抗炎、抗疲劳等作用[7]。研究证明蕨类植物中紫萁多糖的抑菌作用是广谱性的,可以抑制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菌藤黄八叠球菌生长,而且在抗菌消炎的同时,具有止痛、生肌和护肌等多重功能 [8] 。芒萁多糖、海金沙 153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门

蕨类植物,孢子体占优势,孢子体和配子体都能独立生活。孢子体多年生,有根、茎、叶的分化;配子体结构简单。蕨类植物门分为五个纲,石松纲,水韭纲,松叶蕨纲,木贼纲,真蕨纲。 1、石松纲 孢子体多为二叉式分枝,小型叶,常螺旋状排列,有时对生或轮生,有或无叶舌,孢子囊有厚壁,单生于孢子叶腋的基部,或聚生于枝端成孢子叶球。 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根: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 茎: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

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 叶: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中叶椭圆形,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大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主要价值 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培养成小盆栽,放置于电脑旁,由于卷柏的特性跟铁树差不多,能起到防辐射作用。有利于保护使用电脑者的健康与视力。 2、水韭纲 孢子体为草本,茎粗短似块茎状,叶具叶舌。 中华水韭

蕨类植物复习题

第五节“蕨类植物”复习题 第五节“蕨类植物”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无孢子生殖,无配子生殖 2.小型叶,大型叶,孢子叶,营养叶,同型叶,异型叶 3.厚囊性发育,薄囊性发育 二、判断与改错(对者打“+”,错者打“-”) 1.卷柏的孢子叶不具叶舌。( ) 2.石松的叶为小型叶,茎上具毛和鳞片。( ) 3.卷柏的孢子无大小之分,为同型孢子。( ) 4.水韭是大型叶蕨。( ) 5.蕨类植物的茎都为根状茎。( ) 6.蕨类植物的孢子萌发形成配子体,即原叶体。( ) 7.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为卵式生殖。( ) 8.在蕨类植物生活史中一般是孢子体占优势,但也有少数种类是配子体占优势。( ) 9.顶枝学说认为石杉类的小型叶起源于茎轴表面的突出体,叶脉是后来发生的。( ) 10.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真根。( ) 11.蕨类植物的有性生殖器官仅为颈卵器。( ) 12.蕨类植物的孢子同型或异型。( ) 13.蕨类植物既是高等的孢子植物,又是原始的维管植物。( ) 14.蕨类植物的同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两性,异型孢子发育的配子体为单性。( ) 15.松叶蕨亚门的植物具假根,而蕨类其它亚门植物的真根多为不定根。( ) 16.蕨类植物的茎除极少数种类(如桫椤科)为木质茎外,其余皆为草质茎。( ) 17.蕨类植物的无性生殖器官为孢子。( ) 18.蕨类植物的叶有大型叶与小型叶、同型叶与异型叶、营养叶与不育叶之分。( ) 19.蕨类植物的叶有单叶、也有复叶。( ) 20.卷柏的大孢子囊萌发形成雌配子体,小孢子囊萌发形成雄配子体。( ) 21.植物界从蕨类植物开始才有了维管系统的分化。( ) 22.蕨类植物的配子体皆呈心脏形。( ) 23.在真蕨亚门植物的叶片(能育叶)背面,一般用肉眼都可看到呈圆形、线形、肾形或其它形状的结构是孢子囊。( ) 24.蕨类植物的主要分类依据是孢子体的形态结构特征,配子体很微小,分类中一般不予采用。( ) 25.蕨类植物的精子皆为多鞭毛,受精过程离不开水。( ) 26.在真蕨亚门中,叶为单叶植物的幼叶拳卷,为复叶植物的幼叶不拳卷。( ) 27.蕨类植物的孢子叶与营养叶形状不相同的为异型叶,形状相同的为同型叶。( ) 28.卷柏的根托为外起源,可视为无叶的枝。( ) 29.真蕨亚门植物的单叶是小型叶,复叶是大型叶。( ) 30.紫萁(Osmunda japonica)的叶为同型叶。( )

塞罕坝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塞罕坝野生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蕨类植物是植物中主要的一类,是高等植物中比较低级的一门,是最原始的维管植物,大都为草本,少数为木本。孢子体发达,有根、茎、叶之分,不具花,以孢子繁殖,世代交替明显,无性世代占优势,在我国大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各省区。蕨类植物在医药、食品、农业、能源、绿化、观赏等很多方面都有重要的作用。塞罕坝属于比较干旱寒冷的地区,到现在为止,塞罕坝对蕨类植物的分布研究还处于空白状态, 因此调查本地?A的蕨类植 物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1研究地概况 塞罕坝自然保护区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缘,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冀北山地的交接处,地理坐标为:北纬42° 22’?42° 31, 东经116° 53’?117° 31‘。区域海拔高度1500?1939.6m,面积20029.8hm2。该地区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漫长,低温寒冷,积雪长达7个月;降水量偏少,且多集中在6—8月;年均气温-1.5 °C,极端最高气温33.4 °C,极端最低气温-43.3 °C;年平均降水量530mm > 10C 的年积温为1663.5 C [1]。塞罕坝属于典型的森林-草原交错带和高原-丘陵-曼甸-沙地移行区[2] 。 2塞罕坝蕨类植物调查方法 在塞罕坝地区内随机设计的3064个样方进行调查记录,同 时参考《塞罕坝植物志》和《塞罕坝森林植物图谱》,进行调查统计。

3塞罕坝蕨类植物主要识别特征及药用价值根据初步调查统计, 塞罕坝分布蕨类植物5 种,隶属于3 科 3 属,主要分布于接坝山地阴暗潮湿的林下(表1)。 将塞罕坝蕨类植物科、属、种的组成总数与河北省和中国比较(表3),结果表明:从塞罕坝蕨类植物科、属所占比例来看,其数量相对较少,其科、属、种的数量分别占河北省植物区系的15.00%、8.33%和5.05%,由此可见,塞罕坝是河北省蕨类植物区系多样性相对较低的区域之一。由于蕨类植物的特性决定了其多数种类适宜生活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保护区大部分区域的环境以寒冷干旱为主。 3.1 木贼科Equisetaceae 塞罕坝木贼科只有木贼属(Equisetum )一个属,木贼属包括草问荆、木贼和问荆3 个种。 3.1.1 草问荆草问荆Equisetum pratense Ehrhart 地上茎一年生、二型。根状茎黑褐色,匍匐地下。孢子茎春季由根状茎发出,淡褐色,质稍嫩,不分枝,有明显的棱脊。有一个孢子囊穗生长于茎顶端,有柄,成长椭圆形,钝头。伴随着成熟的孢子囊,茎的先端开始枯萎,出现分枝,慢慢变成绿色,为营养茎。主茎分布棱脊8?14条,脊背上具密的硅质小刺状突起,略有粗 糙感;叶鞘圆筒状,鞘齿长三角形,长尖,较鞘筒为短,分离,薄膜质,淡棕色或白色,中央具一棕色狭纵条;分枝轮生,每节 10 枚以上,主茎下部有的有少量分枝,有的没有分枝,有分枝的与主茎基本成直角伸展,长度基本相等,叶鞘齿近似,分枝近似三棱形。有时主茎顶端(4?8节)不延长,也不分枝,长7?13mm生长在林内、灌木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石松亚门 Lycophytina 垂穗石松 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 卷柏 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 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 Isoephytina 中华水韭 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

(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松叶蕨亚门 Psilophytina 松叶蕨 Psilotum nudum 松叶蕨科 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至东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楔叶蕨亚门 Sphenophytina 木贼 Equisetum hyemale 木贼科 别名:笔竿草、笔筒草、笔头草擦草、锉草、接骨草、节节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木贼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长江流域各省,原植物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易生河岸湿地、溪边,或杂草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均有分布。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 问荆 Equisetum arvense 木贼科 别名:笔管草、笔筒草、笔头菜、笔头草、寸姑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生活在北半球的寒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及西南各省都有分布。常见于河道沟渠旁、疏林、荒野和路边,生于潮湿的草地、沟渠旁、沙土地、耕地、山坡及草甸等处。 真蕨亚门 Filicophytina 蜈蚣凤尾蕨Pteris vittata Linn. 凤尾蕨科 别名:蜈蚣草、长叶甘草蕨。为凤尾蕨科凤尾蕨属多年生草本。生于钙质土或石

庐山植物资源研究

庐山植物资源初探 摘要:庐山共有蕨类植物39科87属247种(含变种),其中药用蕨类植物36科62属121种,观赏蕨类大约102种,土壤指示蕨类植物11科15属25种。庐山蕨类植物种的地理分布以东亚分布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复杂,显示出较明显的亚热带向北温带过渡的特征,将它们分为11个分布区类型和4种生态类型,同时该区的优势科、优势属较为明显,并探讨了该区蕨类植物在观赏、药用和食用等方面的价值,提出了一些合理开发利用蕨类植物的建议。关键字:蕨类植物;资源;庐山 全球有蕨类植物约112万余种,我国有2600余种,大多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1]。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东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蕨类植物开始被人们接受并应用[2]。虽然有不少学者对庐山的植物资源和地理作过研究(黄义雄,1989;周兴文等,1999;常红秀等,1989),但是针对庐山蕨类植物开展系统的研究,至今还未见有详细报导)。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中国植物志编委会;江西植物志编委会,1993),对该区野生蕨类植物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用途进行了描述,以期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区的蕨类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1 研究区自然环境概况 庐山位于江西省的北部九江的南面,西临长江,东南滨临鄱阳湖,地理位置为东经115b50c~116b10c,北纬29b28c~29b45c。海拔一般在1000m以上,最高的大汉阳峰海拔高度为1474m,相对高度1450m。 其地势起伏剧烈,地貌类型多样,雨量充沛,山麓海拔在800 m以下的植被为常绿阔叶林带,土壤为红壤、黄壤、山地黄壤;海拔在800~1100 m的植被为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为山地黄棕壤;海拔1100 m以上的植被为落叶阔叶林带,土壤为山地棕壤。土壤偏酸性。气候上表现出具有明显的亚热带山地湿润季风气候特征:年均温度11.5e,极端最高温32e,极端最低温-16.8e,年降水量1834 mm,年平均蒸发量1008 mm,相对湿度80%。该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和优越的气候等条件,为各种蕨类植物的分布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与繁衍场所。

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及价值

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种类及价值 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地处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具体位置103°36′-104°45′E,26°19′-27°27.28′N,总面积13130km2,最高峰小韭菜坪海拔2900.6m,素有“贵州屋脊”之称。当地气候类型为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起伏较大,地形复杂,导致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多样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理条件造就了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蕨类植物的多样性。作者在野外调查和查阅相关标本及资料的基础上,对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资源和药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以期对保护、开发、利用当地生物资源以及开展石漠化生态区植被恢复治理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也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研究方法 1.1野外标本的采集 在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的不同地貌、土壤类型的林下、坡地、草坪及水体按常规调查方法调查采集蕨类植物标本,仔细观察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利用采集工具完整地采取标本,同时对标本进行编号,并记录标本的采集地点、采集时间、生境、海拔及相关信息。

1.2实验室标本的鉴定 对带回实验室的标本进行整理,用标本夹压制标本,各标本之间用2-4层吸水纸或报纸隔开,把标本夹放在通风的地方,每隔3-5天重新整理一次标本夹。观察标本的形态特征并结合工具书[1-3]进行检索鉴定。同时对毕节学院植物标本室原有的韭菜坪、威宁县、赫章县和六盘水市钟山区等地区的相关标本进行归纳、统计。 1.3药用蕨类植物名录整理 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4-26]的查阅,整理鉴定出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的蕨类植物名录,通过分析研究,找出其中有药用价值的种类,并分析其主要药用功效和生态类型。 2.结果与分析 2.1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及药用价值 (1)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及组成 通过对贵州省韭菜坪及其邻近地区蕨类植物标本的整理、分类,初步确定该地区有药用蕨类植物30科50属93种,占贵州药用蕨类

花卉种类大全

花卉种类大全| 花卉分类方法| 花卉如何分类 花卉的种类极多,范围广泛,不但包括有花的植物,还有苔藓和蕨类植物。其栽培应用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花卉分类由于依据不同,有多种分类方法。 ◆依据生态习性分类 这种分类方法是依据花卉植物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的分类,应用最为广泛。 ◆露地花卉 就是在自然条件下,完成全部生长过程,不需保护地栽培。露地花卉依其生活史可分为三类。 ⒈一年生花卉。 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植物。即从播种到开花、结实、枯死均在一个生长季内完成。一般春天播种、夏秋生长,开花结实,然后枯死,因此一年生花卉又称春播花卉。如风仙花、鸡冠花、百日草、半支莲、万寿菊等。 ⒉二年生花卉。 在两个生长季内完成生活史的花卉。当年只生长营养器官,越年后开花、结实、死亡。这类花卉,一般秋天播种,次年春季开花。因此,这类花卉常称为秋播花卉。如五彩石竹、紫罗兰、羽衣甘蓝、瓜叶菊等。 ⒊多年生花卉。 个体寿命超过两年的,能多次开花结实。根据地下部分形态变化,又可分两类: ⑴宿根花卉:地下部分形态正常,不发生变态的。如芍药、玉簪、萱草等。 ⑵球根花卉:地下部分变态肥大者。根据其变态形状又分为以下五大类 ①:鳞茎类,地下茎呈鱼鳞片状。外被纸质外皮的叫有皮鳞茎,如水仙、郁金香、朱顶红。鳞片的外面没有外皮包被的叫无皮鳞茎,如百合。 ②:球茎类。地下茎呈球形或扁球形,外面有革质外皮。如唐菖蒲、香雪兰等。 ③:根茎类。地下茎肥大呈根状,上面有明显的节,新芽着生在分枝的顶端,如美人蕉、荷花、睡莲、玉簪等。 ④:块茎类。地下茎呈不规则的块状或条状,如马蹄莲、仙客来、大岩桐、晚香玉等。 ⑤:块根类。地下主根肥大呈块状,根系从块根的末端生出,如大丽花。 ⒋水生花卉 在水中或沼泽地生长的花卉,如睡莲、荷花等。 ⒌岩生花卉 指耐旱性强,适合在岩石园栽培的花卉。常在园林中选用。一般为宿根性或基部木质化的亚灌木类植物,还有蕨类等好阴湿的花卉。 ◆温室花卉 指原产热带、亚热带及南方温暖地区的花卉。在北方寒冷地区栽培必须在温室内培养,或冬季需要在温室内保护越冬。可分为以下几类: ⒈一、二年生花卉。如瓜叶菊、蒲包花、香豌豆等。 ⒉宿根花卉。如非洲菊、君子兰等。 ⒊球根花卉。如仙客来、朱顶红、大岩桐、马蹄莲、花叶芋等。 ⒋兰科植物依其生态习性又分为: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图鉴

蕨类植物门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 形态特征 根:根多分叉,密被毛,和茎及分枝密集形成树状主干,有时高达数十厘米。 茎:主茎自中部开始羽状分枝或不等二叉分枝,不呈“之”字形,无关节,禾秆色或棕色,不分枝的主茎高10-20 (-35)厘米,茎卵圆柱状,不具沟槽,光滑,维管束1条;侧枝2-5对,2-3回羽

状分枝,小枝稀疏,规则,分枝无毛,背腹压扁。叶:叶全部交互排列,二形,叶质厚,表面光滑,边缘不为全缘,具白边,主茎上的叶较小枝上的略大,覆瓦状排列,绿色或棕色,边缘有细齿。分枝上的腋叶对称,卵形,卵状三角形或椭圆形,边缘有细齿,黑褐色。中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中叶椭圆形,覆瓦状排列,背部不呈龙骨状,先端具芒,外展或与轴平行,基部平截,边缘有细齿(基部有短睫毛) ,不外卷,不内卷。侧叶不对称,小枝上的侧叶卵形到三角形或距圆状卵形,略斜升,相互重叠,先端具芒,基部上侧扩大,加宽,覆盖小枝,基部上侧边缘不为全缘,呈撕裂状或具细齿,下侧边近全缘,基部有细齿或具睫毛,反卷。孢子叶穗紧密,四棱柱形,单生于小枝末端;孢子叶一形,卵状三角形,边缘有细齿,具白边(膜质透明) ,先端有尖头或具芒;大孢子叶在孢子叶穗上下两面不规则排列。大孢子浅黄色,小孢子橘黄色。 主要价值 既可观赏,又可药用,全草有止血、收敛的效能。民间将它全株烧成灰,内服可治疗各种出血症,和菜油拌起来外用,可治疗各种刀伤。培养成小

2021年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常见蕨类植物图鉴 欧阳光明(2021.03.07)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垂穗石松Palhinhaea cernua 石松科 别名:筋骨草、小伸筋、过山龙,石松科垂穗石松属。主要分布于浙江、福建、台湾及华南、西南地区山溪边或林下荫湿石上。全植物试管内能抑制某些细菌;在非洲,煎剂用以治疗腹泻、痢疾。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卷柏科 别名:还魂草、长生不死草、长生草、佛手柏等,卷柏科卷柏属。卷柏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九死还魂。往往生长在干燥的岩石缝隙中或荒石坡上。 翠云草Selaginella uncinata 卷柏科 别名:百叶草、翠云卷柏、地柏叶、分筋草等,卷柏科卷柏属。产中国中部、西南和南部各省,多生于海拔40-1000m处的林下阴湿岩石上,山坡或溪谷丛林中;多腐殖质土壤或溪边阴湿杂草中,以及岩洞内,湿石上或石缝中。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省区。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水韭科 别名:海枝草、华水韭,水韭科水韭属。分布:适于温和湿润,

春夏多雨,冬季晴朗较寒冷的亚热带气候区。主要生长在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的浅水池塘边和山沟淤泥土上,分布于长江下游局部地区。中华水韭为中国特有种,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它是经第四纪冰川后残存下来的孑遗植物,没有复杂的叶脉组织,在分类上被列为似蕨类(小型蕨类),因此它在系统演化上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此外,它还是一种沼泽指示植物。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松叶蕨Psilotum nudum 松叶蕨科 别称:松叶兰、铁石松、铁刷把、石寄生、石龙须,松叶蕨科松叶蕨属。它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至东南、华南及陕西、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台湾、湖南等地;广布于热带和亚热带。 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 木贼Equisetum hyemale 木贼科 别名:笔竿草、笔筒草、笔头草擦草、锉草、接骨草、节节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木贼主产于东北、华北、内蒙古和长江流域各省,原植物喜潮湿,耐阴,常生于山坡潮湿地或疏林下,易生河岸湿地、溪边,或杂草地。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安徽、湖北、四川、贵州、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青海等地均有分布。北半球温带其他地区也有。 问荆Equisetum arvense 木贼科 别名:笔管草、笔筒草、笔头菜、笔头草、寸姑草等,木贼科木贼属。分布:生活在北半球的寒带和温带地区,我国东北、西北、

蕨类植物

蕨类植物 一.填空题 1.蕨类植物的叶根据形态不同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根据作用不同又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 2.蕨类植物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器官的分化; 组织结构上有________的分化; 生活史中具有两种独立生活的植物体: ________和________。 3.薄囊蕨纲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目。 4.蕨的原叶体是它生活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代, 其染色体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现代生存的石松亚门植物分为两目, 即________和________。其中________产生同型孢子, ________产生异型孢子。 6.卷柏目与石松目的主要区别点是: 茎的节处生有________, 叶的基部有________, 孢子________。 7.蕨类植物通常分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亚门。 8.人们利用红萍(满江红)作绿肥, 主要是由于它和_________门的__________ 属植物共生, 作用:_____________。 9.真蕨亚门根据(1)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分为3个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蕨植物复叶的第一回分裂的叶片称________, 其上能长出孢子囊的称________。 11.真蕨亚门与其它四个亚门的显著区别是具有________, 叶幼时________; 孢子囊常集聚成________。苹目、槐叶频目与真蕨目的最大区别点是生境为________生, 孢子囊群藏于特化了的________内, 孢子________。 12.真蕨植物孢子囊群通常生在________的________面, 水生蕨类孢子囊群通常生在特化的________内。 13.真蕨纲植物孢子囊群的着生位置和形状是重要的分类学依据, 如: 紫萁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蕨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鳞毛蕨的孢子囊群为________。 14.孢子体不经过孢子而产生配子体的现象称________, 配子体不经过配子的结合而直接产生孢子体的现象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登上陆地的裸蕨植物, 沿着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条路线演化出各类蕨类植物。 16.举出三种食用蕨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下列各大植物(名称)的组合中蕨类植物属于哪一组: A. 孢子植物 B. 羊齿植物 C. 孢子植物 D. 羊齿植物 高等植物低等植物高等植物高等植物 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胚植物有花植物 种子植物隐花植物维管植物孢子植物 维管植物颈卵器植物隐花植物颈卵器植物 2.蕨的孢子体世代染色体为2n, 下列结构中哪一个于孢子体世代: A. 原叶体 B. 孢子囊 C. 颈卵器 D. 假根

植物分类科属拉丁文

蕨类植物门按秦仁昌系统排列各科。 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 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松叶蕨目Psilotales 01. 松叶蕨科Psilotaceae 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石松目Lycopodiales 02. 石杉科Huperziaceae 03. 石松科Lycopodiaceae 卷柏目Selaginellales 04. 卷柏科Selaginellaceae 水韭亚门Isoephytina 水韭目Isoetales 05. 水韭科Isoetaceae 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 木贼目Equisetales 06. 木贼科Equisetaceae 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 瓶尔小草目Ophioglossales 07. 七指蕨科Helminthostachyaceae 08. 阴地蕨科Botrychiaceae 09. 瓶尔小草科(箭蕨科)Ophioglossaceae 莲座蕨目Marattiales 10. 合囊蕨科Marattiaceae 11. 莲座蕨科Angiopteridaceae 12. 天星蕨科Christenseniaceae 原始薄囊蕨纲Protoleptosporangiopsida 紫萁目Osmundales 13. 紫萁科Osmundaceae 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 水龙骨目(真蕨目)Polypodiales(Filicales) 14. 瘤足蕨科Plagiogyriaceae 15. 里白科Gleicheniaceae 16. 莎草蕨科Schizaeaceae 17. 海金沙科Lygodiaceae 18. 膜蕨科Hymenophyllaceae 19. 蚌壳蕨科Dicksoniaceae 20. 桫椤科Cyatheaceae 21. 稀子蕨科Monachosoraceae 22. 碗蕨科Dennstaedtiaceae 23. 鳞始蕨科Lindsaeaceae 24. 竹叶蕨科Taenitidacea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