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14单元-配电装置概述和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第14单元-配电装置概述和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第14单元-配电装置概述和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第14单元-配电装置概述和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第14单元

第九章配电装置

第一节概述

配电装置是用来接受、分配和控制电能的装置。包括开关设备、保护装置和辅助设备。

一、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

配电装置是发电厂和变电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按主接线的要求,由母线、开关设备、保护电器、测量电器和必要的辅助设备组成的电工建筑物。对配电装置的基本要求是:符合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满足有关规程要求;保证运行可靠;设备选择合理,布置整齐、清晰,保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节约用地。运行安全和操作巡视、检修方便。便于安装和扩建;节约用材,降低造价。

二、配电装置的类型及其特点

配电装置按电压等级的不同,可分为高压配电装置和低压配电装置;按安装地点的不同,可分为屋内配电装置、屋外配电装置;按其结构形式,又可分为装配式配电装置和成套配电装置。

(一)屋内配电装置

屋内配电装置的特点是:由于允许安全净距小和可以分层布置,因此,占地面积小;维修、操作、巡视在室内进行,比较方便,且不受气候影响;外界污秽不会影响电气设备,减轻了维护工作量;房屋建筑投资较大。

(二)屋外配电装置

屋外配电装置的特点是:土建工程量较少,建设周期短;扩建比较方便;相邻设备之间的距离较大,便于带电作业;占地面积大;受外界污秽影响较大,设备运行条件较差;外界气象变化使对设备维护和操作不便。

(三)装配式配电装置

在现场将电气组装而成的称为装配式配电装置。

装配式配电装置的特点是:建造安装灵活;投资较少;金属消耗量少;安装工作量大,施工工期较长。

(四)成套配电装置

在制造厂预先将开关电器、互感器等组成各种电路成套供应的称为成套配电装置。

成套配电装置的特点是:电气设备布置在封闭或半封闭的金属外壳中,相间和对地距离可以缩小,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所有电器元件已在工厂组装成一个整体(开关柜),大大减少了现场安装工作量,有利于缩短建设工期,也便于扩建和搬迁;运行可靠性高,维护方便;耗用钢材较多,造价较高。

三、配电装置型式的选择

配电装置型式的选择,应考虑所在地区的地理情况及环境条件,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并结合运行及检修要求,通过经济技术比较确定。一般情况下,在大、中型发电厂和变电站中,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一般多采用屋外配电装置。35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配电装置多采用层内配电装置。

第二节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

配电装置的整个结构尺寸,是综合考虑设备外形尺寸、检修和运输的安全距离等因素而决定的。在各种间隔距离中,最基本的是带电部分对接地部分之间和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的空间最小安全净距,即所谓的A1和A2值。最小安全净距,是指在此距离下,无论是处于最高工作电压之下,或处于内外过电压下,空气间隙均不致被击穿。我国《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规定的屋内、屋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如表9-1和表9-2所示,其中,B、C、D、E等类电气距离是在A1值的基础上再考虑一些其它实际因素决定的,其含义如图9-1和9-2所示。

图9-1屋内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校验图

注:J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

图9-2 屋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校验图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教材通过观察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在编排上不仅设计了观察活动,而且还需要学生进行想象、猜测和推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2.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辨认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由4个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难点: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 学生已经初步学会了从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进行观察并用图形表示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体,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教材分两段编写:第一段从三个不同的方向观察4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第二段是给出3个由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安排这些教学内容,都是为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1.让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2.通过观察几何体、能正确辨认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 和形状。 1.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由于本单元有大量的观察和拼摆等活动,所以除教具外,最好每个学生都准备一套相应的学具。也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真正经历观察、想象、猜测、分析和推理等过程,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才能得以锻炼,空间观念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理清思路,互相启发。 3.摆一摆、看一看、想一想是本单元最主要的学习活动,教师要帮助学生准备必要的学具,切不能以观察教科书中的图画来代替观察实物。 观察物体(二) 1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小结

第二单元小结 单元内容概述 内容简介:本组教材的单元主题是“亲情和高尚的品德”,包括四篇精读课文《炊烟》《赏花》《新年礼物》《古井》和一篇略读课文。通过学习本组教材,让学生感受到,在我们生活中,有那么多美好的东西:父爱,信任、给予、感恩……让学生感受生活的美好,人间的真爱。本组共有五篇课文: 1.炊烟 《炊烟》讲述的是“我”与一对“山里人”的小小的邂逅。在我“又累又饿”的时候,他们盛情款待了我,并不求任何回报。女主人的热情爽朗、男主人的朴实憨厚以及他们美好的心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 赏花 一群双目失明的残疾人,在孤独与沉默中开始了他们的旅程,但行不多久,他们不光听到了小河哗哗的流水声,嗅到了淡淡的花香,而且,“看到”了盛开着的梅林,飞舞着的蝴蝶,他们用心体会到了春光的明媚……而这一切,来源于售票员秀子和司机的善良与热情,来源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助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 3、地震中的父与子 课文的内容很具震撼力。讲述了1994年美国洛杉机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在废墟中,经过三十八小时的挖掘,终于救出了儿子的传奇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在写法上,课文通过大量的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成功塑造了一位坚强而有责任感的父亲形象。 4、新年礼物 《新年礼物》讲的是新年前夜,迈克思来想去,决定送给父亲一件特殊的新年礼物:明天清早起来,偷偷帮助父亲完成挤乃奶的工作,给父亲一个惊喜。 5.古井 课文讲的是“我们村”的乡亲们怎样从古井里取水,又从中受到教育的事,赞美了古井无私奉献的精神,表达了对故乡的热爱和怀念之情。课文先写古井的位置和作用,接着写到古井挑水的人很多。文章的后半部分写乡亲们对一对挑不动水的老人的帮助以及“古井”带给我的启发。 二、设计理念:本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理念,本单元设计主要考虑以下三点: 1.培养学生整体学习单元内容的能力,使知识更加系统化,课文之间联系更紧密。 2.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用一篇课文学会的方法自主学习相关课文,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使学习更灵活,兴趣更强。 3.引导学生边读书边想象,从作者生动的描写中想象画面,提高理解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积累语言: 1.认识本组的24个生字,会写56个生字。 2.读写“无声无息、寄宿、回荡盲人、步履蹒跚、岔口、心旷神怡颤抖思忖、井井有条、呜咽 积攒特殊牲口棚蹲下套上楼梯马桶脱掉几秒呜咽搂住彼此阁楼挪动”等

四年级省情单元设计及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综合知识(环境教育) 本组概述: 主题设计主题:1《在公共场所》——公共场所是指满足人们进行学习、社交、娱乐、观赏、交易等需要的公用的地方。那里人群密集有流动性大。2《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问题》---人们要出行,要运载货物,都离不开交通工具。交通工具为人们带来了很多方便,利用它既快捷又舒适。3《防止噪音污染》——在自然中,我们能够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我们把超过50分贝,干扰人们正常生活的声音叫做噪声。4《不过度包装商品》---包装能够保护商品,使商品少受污损,便于运输、销售。过度包装不仅浪费了资源,有些包装品还污染了环境。 设计理念: 1、选取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综合知识,维护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适应社会、学会学习、增长智慧、懂得生活、体验幸福,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心理基础。 2、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分享活动的快乐和成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3、坚持方法创新,把创造和应用切实有效的现代教学方法作为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通过选择具有灵活性,针对性,科学性特点的课堂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愿望,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广泛吸引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式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内容: 综合知识(环境教育)共4课:1、在公共场所;2、交通工具带来的环境问题;3、防止噪音污染;4、不过度包装商品; 教学重点:

选取适合小学生特点的综合知识,使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等知识,了解灾害、能源、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着重发展学生适应现代化社会生活的能力、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促进学生在复杂的自然生活、社会生活中身心健康发展。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引导小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生活中学习,克服单一知识灌输式的接受学习的弊端,发展学生终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社会的适应能力,让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 教学设计流程

202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概述

第七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教材是以感受“艺术的魅力”为主题编排教学内容的。三篇课文分别是《文言文二则》《月光曲》《京剧趣谈》。其中《文言文二则》中,《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表现了伯牙、子期之间令人动容的真挚情谊。《书戴嵩画牛》用简洁的语言、平实的手法,围绕唐朝画家戴嵩画的《斗牛图》,刻画了杜处士和牧童两个特点鲜明的人物,告诉我们:要认真、仔细地观察事物,不能凭空想象。不能迷信权威,要从客观事实出发。《月光曲》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告诉我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京剧趣谈》主要介绍了传统戏曲京剧中“马鞭”“亮相”等表现形式,向我们展示了京剧的艺术特色和魅力。“口语交际”通过聊聊书法,引导学生感受书法的艺术魅力。“习作”部分要求我们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地向大家介绍自己的拿手好戏。“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板块。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4.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5.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重点 1.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琴弦、谱写、莱茵河”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难点 1.欣赏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艺术的情操。 2.感受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写作方法,学习写作时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想象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文言文二则》2课时 《月光曲》 2课时 《京剧趣谈》 1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习作 2课时 语文园地 2课时

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 摘自GB 50149-201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3.1.14 母线安装,室内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应符合表3.1.14-1的规定,室外配电装置的安全净距离应符合表3.1.14-2的规定。当实际电压值超过表3.1.14-1、表3.1.14-2中本级额定电压时,室内、室外配电装置安全净距离应采用高一级额定电压对应的安全净距离值。 ②网状遮栏至带电部分之间当为板状遮栏时,其B 1值可取A 1+30mm ; ③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路面,当出线套管外侧为室外配电装置时,其至室外地面的距离不应小于表 3.1.14-2中所列室外部分之C 值; ④海拔超过1000m 时,A 值应按图3.1.14-6修正; ⑤本表所列各值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图3.1.14-1 图3.1.14-2 室内B 1、E 值校验 A 1、A 2、B 1、B 2、C 、D 值校验 图3.1.14-3 室外A 1、A 2、B 1、D 值校验

2 栅状遮栏至绝缘体和带电部分之间,对于220kV 及以上电压,可按绝缘体电位的实际分布,采用相应的B 值检验,此时可允许栅状遮栏与绝缘体的距离小于B 1值。当无给定的分布电位时,可按线性分布计算。500kV 及以上相间通道的安全净距,可按绝缘体电位的实际分布检验;当无给定的分布电位时,可按线性分布计算。 3 带电作业时的带电部分至接地部分之间(110J ~500J),带电作业时,不同相或交叉的不同回路带电部分之间,其B 1值可取A 2+750mm ; 4 500kV 的A 1值,双分裂软导线至接地部分之间可取3500mm ; 5 除额定电压750J 外,海拔超过1000m 时,A 值应按图3.1.14-6进行修正;750J 栏内“/”前为海拔1000m 的安全净距,“/”后为海拔2000m 的安全净距; 6 本表不适用于制造厂生产的成套配电装置。 图3.1.14-5 室外A 2、B 1、C 值校验 图3.1.14-4 室外A 1、B 1、B 2、C 、D 值校验 图3.1.14-6 海拔大于1000m 时,A 值的修正 (A 2值和室内A 1、A 2值可按本图之比例递增)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优质教案-第七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本单元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认识。包括数数、读数、写数、数的组成、数位的含义、数位的顺序和大小比较、近似数以及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教材的编排要让学生体会到,一方面,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另一方面,生活中许多实际问题的解决都与数有关,利用数可以进行简捷而丰富的信息交流。教学中除了重视学生的基础教学之外,根据课程标准还应重视培养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自信心和正确的学习态度等,要从学生的长期发展着眼。 数的概念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也知道10个一是十,10个十是一百。本单元的教学,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因此在教学时,可放手由学生自主认知,提高学生多样性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更要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数数的方法和规律。在这一阶段,学生将认识更大的数。它不仅是大数计算的基础,还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必须要掌握。 1.让学生经历数数的过程,体验数的产生和作用。能认、读、写万以内的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千、几个百、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能够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能说出各个数位的名称,识别各个数位上数字的意义。 2.结合现实素材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法。 3.让学生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并与他人交流,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逐步提高学生的数感 1.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认数的基础。 本单元的教学必须体现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强调从学生身边的事物认识数。事实上,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许多万以内数的知识,这是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资源和必备的基础。 2.组织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数学活动。 要组织多样的学习活动,如数一数、拨一拨、猜一猜、写一写、比一比、说一说等,使学生通过大量的感性认识形成数的表象,进一步体会数的意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和紧张有趣的活动中形成万以内数的概念,经历将具体问题数学化的过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 培养学生的数感,是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目标。学生数感的形成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逐步培养。教师要重视学生数感的形成与发展。

七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概述第二单元 运动和能的多种形式 运动的多种形式:机械运动、声运动、光运动、电运动、热运动、生命运动。 能的多种形式:机械能(动能、势能)、声能、光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命质能。运动着的物体具有的能叫做动能。 1.固体、液体、气体等一切物体都可具有动能。 2.运动着的物体都具有动能。 3.物体由于被举高或发生形变所积蓄的能,叫势能。 4.能量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参照物和机械运动 参照物: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被选作标准的物体。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相对运动: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发生变化。 相对静止:相对参照物而言位置不变。 机械运动:物体空间位置的变化。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形状,可以将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直线运动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速度:(1)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叫速度。 (2)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公式:v=S/t 速度=路程/时间 S=Vt t=V/S (4)单位:m/s km/h 1m/s=3.6km/h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⑴比较同一时间通过路程的长短。 通过路程长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

较慢。 ⑵比较同一路程所用时间的长短。所 用时间短的运动较快,反之运动较 慢。 平均速度:对于变速直线运动来说,V=S/t表示一段时间或者一段路程上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1、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我们研究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时,总是要选 择一个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当一个物体相对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时,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在做机械运动。选择不同的参照物描述同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结论将是不同的。这就是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的路程s与所需的时间t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这个 常数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物体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即v=s/t。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主单位是米/秒,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时。1米/秒=3.6千米/时。 ?3、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不同的路程段或时间段中,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不同 的,这一比值只能粗略地描述运动物体在这一路程段或时间段的运动快慢,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在该路程段中或时间段的平均速度,即V=s/t。 力的存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使物体发生形变 力的作用 改变无力的运动状态(速度的大小和运动的方向)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物体是施力物体的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力的测量工具:测力计(弹簧测力计) 弹性:物体受到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弹性。物体的弹性是有限制 ..的。 弹力:物体形变时反抗形变的力。在一定围,物体受到的力越大.,物体的形变越大.。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

七认识钟表 新知识点 1.认识钟面和电子表。 2.认读整时。 教学要求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会看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辨析能力。 教学建议 1.关于教材第84页的情景图。 可引导观察:图中都有什么?小朋友在做什么?你会看钟表吗?之后分两步教学:第一步认识钟面,要引导学生说出钟面上有什么?[有1~12转圈排列的数字,有长针(分针)、短针(时针);要明确时针、分针都是按数字1~12的排序进行运转的,时针慢,分针快]第二步认识整时的时间。要明确: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并说明电子表整时的表示法。 此外,要让学生多操作,可进行拨针练习,画针练习,加强对整时的认识,并结合教材第85页图使学生明白时针一天转两圈。 2.关于练习十九。 第3题,老师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试一试,对有困难的学生老师可以启发学生联系20以内数的顺序来想。 第4题,老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周末,说一说,培养时间观念和观察能力。 第2题和第7题是游戏题,可在课上进行,也可在课余进行。

第6题,引导学生明白“快几时了”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地方;“几时过一点儿”分针和时针又 分别指向什么地方。 课时安排 认识钟表……………………………………………………………………………1课时 学习励志名言 ~~~~~~~~~~~~~~~~~~~~~~~~~~~~~~~~ 相信自己 人身如开车,不怕慢,就怕钻!不能原地踏步,不能天天折返跑!转机只在前进的路上,一个躺在沟里不想爬出来的人不配谈成功。不要抱怨,不要等待。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别错位,别越位,别失位。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一步步走完,反之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加油!顶着困难大踏步向自己的目标迈进吧!

室内外母线的安全净距

附录A(规范性附录)室内外母线的安全净距 附表A1 室内母线的安全净距 单位:mm 符号适用范围 额定电压(kV) 0.4 10 35 110J 110 220J A1 1.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 2.网状或板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 2.3m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 20 125 300 850 950 1800 A2 1.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断口两侧带电 部分之间 20 125 300 900 1000 2000 B1 1.栅状遮栏与带电部分之间 2.交叉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拦 带电部分之间 800 875 1050 1600 1700 2500 B2 网状遮栏与带电部分之间100 225 400 950 1050 1900 C 无遮栏裸导体与地面之间2300 2425 2600 3150 3250 4100 D 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 导体之间 1875 1925 2100 2650 2750 3600 E 通向室外的出线套管至室外通道的 路面 3650 4000 4000 5000 5000 5500 注:110J、220J系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室内母线安全净距

附表A2 室外母线的安全净距 单位:mm 符号 适用范围 额定电压( kV ) 0.4 10 35 110J 110 220J A1 1.带电部分与接地部分之间 2.网状或板状遮栏向上延伸线距地2.3m 处与遮栏上方带电部分之间 75 200 400 900 1000 1800 A2 1.不同相的带电部分之间 2.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断口两侧带电部分之间 75 200 400 1000 1100 2000 B1 825 950 1150 1650 1750 2550 B2 网状遮栏与带电部分之间 175 300 500 1000 1100 1900 C 1.无遮栏裸导体至地面之间 2.无遮栏裸导体至建筑物、构筑物顶部之间 2500 2700 2900 3400 3500 4300 D 平行的不同时停电检修的无遮栏裸导体之间 带电部分与建筑物、构筑物的边沿部分之间 2000 2200 2400 2900 3000 3800 注:110J 、220J 系指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单元备课(22页)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课文是围绕“外国名篇名著”这一专题编排的,是在五年级上册“我爱读书”、下册“中国古典名著”学习基础上的一个提升。目的是引导学生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进一步扩展读书的视野,从中得到异域文化精华的滋养。 本单元选编的3篇文章中,《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课文,采用的是名著梗概加节选的片段的编排方式。《骑鹅旅行记(节选)》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课文主要记叙了小男孩尼尔斯变成拇指般大小后,遭到了院子里昔日被他欺负的禽畜们的嘲笑和起哄等情节,告诉我们做人不能以强欺弱的道理。《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主要写了汤姆·索亚和贝琪从山洞中脱险回家后的故事,表现了汤姆·索亚敢于探险、追求自由的性格特点。3篇课文都有鲜明的人物形象,人物不同的命运引人关注。 “口语交际”是让学生一起来开展班级读书会,围绕同一本书交流读书心得。“习作”部分要求学生选择最近读的一本书写梗概。“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等板块。其中“交流平台”讨论的是在阅读名著时怎样评价人物;“词句段运用”则列举文中一些运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让我们体会夸张手法的表达效果,并列举了不同译者对同一句子的不同翻译,让我们感受语言的魅力;“日积月累”部分则要求我们积累一些关于学习、做人、做事的方法和道理。“快乐读书吧”一方面意在通过《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们认识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并作出自己的评价;另一方面通过提供阅读名著的方法,引导我们阅读更多的名著。 1.能够正确读写本单元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阅读,了解世界各国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积淀自己的文学素养。 3.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片段欣赏)、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4.拓宽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重点 1.通过阅读,了解不同国家多样的文化,关注人物命运;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握主要内容(尤其是概括能力)、体会作品中人物思想感情的能力。 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拓展学生阅读的视野,引导学生阅读适合自己的外国名篇名著。 《鲁滨逊漂流记(节选)》2课时 《骑鹅旅行记(节选)》1课时 《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1课时 口语交际1课时 习作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快乐读书吧1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概述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诗人艾青用这句诗表达了自己对祖国深沉的爱。本单元就围绕“爱国”情怀,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圆明园的毁灭》、一篇略读课文——《小岛》、一次习作和一个语文园地。 教学本单元课文,要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那种洋溢在文字间的爱国情怀。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新词。 2.用多种形式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3.借助教材注释,结合课内外资料,体会重点诗句的情境,反复诵读,合理想象,感受诗歌的情绪和意境,感悟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受到心灵的熏陶。 4.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示儿》。 重点 结合相关注释,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 品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古诗三首》3课时 《少年中国说(节选)》2课时 《圆明园的毁灭》2课时 《小岛》1课时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12古诗三首 这篇课文的三首诗都体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和希望。《示儿》是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绝笔,诗中的作者以遗嘱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洗雪国耻、重新统一祖国的无比渴望。全诗字字发自肺腑,悲愤交集,真挚感人。《题临安邸》是作者林升看到中原国土全被金人侵占,然而南宋朝廷却一味苟且偏安,寻欢作乐,为吐心头的愤恨,表达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深切忧虑而题写在墙壁上的心里话。《己亥杂诗》体现了诗人渴望社会变革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领悟力。但这三首诗所表现的时代与学生相距太远,而且学生平时缺少此积累。教学时教师要先介绍诗歌的背景,加深学生对诗的社会环境的认识。再组织点拨学生在反复的诵读、默读中,抓住诗歌的意象,通过想象画面的方式探讨诗意,体会情感,初步感知诗人炽热的爱国之心。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案

2020-2021年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学期 这一单元是在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百分数的应用。这个单元主要是通过四个活动展开学习的,内容的引入与展开都力求来源于实际生活,体现时代性,“百分数的应用(一)”和“百分数的应用(二)”所涉及的情境,是“水结成冰体积增加”和“列车提速”的真实情境,在“百分数的应用(三)”中教材提出了比较家庭支出情况的有关数据,通过观察比较这些数据,使学生体会到百分数就在我们的生活中,数 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百分数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一单元还特别让学生了解“恩格尔系数”,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在此之前就已经学过“百分数的意义”“小数、百分数、分数之间的互化”“百分数的简单应用”“运用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等相关内容。教材根据例题提供的信息,提出了求家庭总支出的问题,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分数应用题的基础,所以能在此方面独立解决。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增加百分之几”或“减少百分之几”的意义,加深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2.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以及方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感 受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合作、探究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交流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能力。 1.注重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蕴含着许多与百分数相关的问题,特别是百分数在“储蓄”中的应用更是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联,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发现百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鼓励学生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以及百分数的意义解决问题。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学习中,注重使学生理解问题中蕴含的数量关系,强调对问题实际意义和数学意义的理解。解决问题首先需要学生以数学的眼光,能识别存在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与其他学科中的数量关系,并把它们提炼出来,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分析,然后综合应 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加以解决。 1百分数的应用(一)1课时 2百分数的应用(二)1课时 3百分数的应用(三)1课时 4百分数的应用(四)1课时 5练习六1课时

高低压相序标识、载流量、电气间隙、爬电距离、安全净距

母线加工和安装工艺守则母线搭接典型方式及使用螺栓规格表 图例类 别 序 号 连接尺寸孔要求 螺栓规格B1 B2 a φ(mm) 数量 直 线 连 接 1 125 21 4 M20 2 100 17 4 M16 3 80 13 4 M12 4 63 11 4 M10 5 50 9 4 M8 6 45 9 4 M8 7 40 80 13 2 M12 8 31.5 63 11 2 M10 9 25 50 9 2 M8 垂 直 连 接 10 125 125 21 4 M20 11 125 100-80 17 4 M16 12 125 63 13 4 M12 13 100 100-80 17 4 M16 14 80 80-63 13 4 M12 15 63 63-50 11 4 M10 16 50 50 9 4 M8 17 45 45 9 4 M8 18 125 31.5-25 11 2 M10 19 100 31.5-25 9 2 M8 20 80 31.5-25 9 2 M8 垂 直 连 接 21 125 63-40 17 2 M16 22 100 63-40 17 2 M16 23 80 63-40 15 2 M14 24 63 50-40 13 2 M12 25 50 45-40 11 2 M10 26 63 31.5-25 11 2 M10 27 50 31.5-25 9 2 M8 28 40 40-31.5 13 1 M12 29 40 25 11 1 M10 30 31.5 31.5-25 11 1 M10 31 25 25 9 1 M8

一,柜内箱内,人站柜前箱前向柜内箱内看去,上下排列时,从上到下ABCN;左右排列时,从左到右A BCN;前后排列时,从后到前ABCN; 二,变压器,从高压侧向低压侧看去,从左到右,高压ABC,低压NABC; 三,电动机,从出轴端向电机看去,顺时针方向ABC(没有N);接线盒,从左到右ABC;四,架空线路,面向负荷,水平排列时,从左到右ANBC;垂直排列时,从上到下CBAN。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 写作品梗概

范文一: 《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梗概 《妈妈不是我的佣人》是一本校园励志小说,讲述了一个小男孩战胜一系列挫折的心路成长历程。 上五年级的阿章原本是一个都市小男孩,他自私又蛮横无理,生活上对妈妈百般依赖,稍有不如意,便大发脾气。后来因为妈妈怀孕了,爸爸又在首尔工作,阿章便暂时去乡下舅舅家生活。 离开了父母的庇护,开始的时候阿章特别开心,可很快就出现了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学校,他不是把作业忘在家里,就是因为没带颜料被老师惩罚、被同学取笑。在舅舅家,表妹对阿章充满了敌意,表妹经常对他说:“我不知道你的妈妈是不是你的佣人,但我的妈妈不是。” 来到乡下后的阿章,生活简直一团糟。阿章心里特别失落,特别留恋以前在家的生活。他想到以前在家里的时候,他可是什么都不用管,妈妈会帮他备齐所有该带的东西,会帮他把房间整理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这个时候,他才醒悟:过去他成绩优异,成为全班同学喜爱的班长,这一切都是因为有妈妈在身后默默付出,只是他从来不曾注意到妈妈的辛劳,从来不曾感激妈妈。 从此,阿章努力学习独自面对生活,尽量自己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尽管一路磕磕绊绊,挫折不断,但他先后经受了读书、守约、诚信的考验,逐渐成长为一个独立、勇敢、节俭、关爱他人的小男子汉。 小说的结尾,阿章认识到作为学生,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独立的人格,长大后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这一天,阿章归来,他终于可以自豪地对妈妈说:“妈妈,我可以的!我阿章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很好!” 名师点评:作者在开头用一句话就介绍了这本小说的主要内容,语言非常简洁。在正文部分,小作者抓住主要故事情节,分层概述主要情节内容,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一目了然。这篇习作语言朴实,用词准确,描写生动,中心突出。 范文二: 《汤姆·索亚历险记》梗概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主要讲述了以汤姆·索亚为首的一群孩子丰富多彩的生活和他们冒险的故事。 汤姆·索亚幼年丧母,由姨妈收养,聪明顽皮的汤姆受不了姨妈和学校老师的管束,常常逃学闯祸。汤姆在镇上有几个好朋友:乔奇、班恩、吉姆以及哈克。一天深夜,他与好友哈克到墓地玩耍,无意中目睹了一场凶杀:乔埃杀死了一个医生,嫁祸给醉鬼彼得。两个孩子都害怕凶狠的乔埃,他们相互发誓决不开口说出真相。 后来,汤姆和乔奇、哈克来到荒无人烟的杰克逊岛,在这里他们当起了“小海盗”,过着无忧无虑、无拘无束的日子。而镇上的人们在着急地找他们,找了好几天,镇民们渐渐绝望了。在镇民们为他们三人开追悼会时,三个调皮鬼却若

三年级科学上册 第二单元《空气》单元概述素材 (新版)教科版

《空气》单元概述 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空气几乎无处不在,深刻地影响着各种生物的生存和人类的生活。 在一年级教材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 7课,学生已经对空气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但研究方法仅限于使用感官对空气进行简单的观察和描述,学生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一定的感性认识。进入 3年级,学生的探究方法和技能都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因此,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学生将采用感官和各种辅助工具,对空气这种物质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究。本单元教师将带领学生认真地观察空气,并且用多种方法研究空气的性质。让学生了解到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也是可以被压缩的; 空气虽然感觉很轻,但也是有质量的,很多很多的空气积聚起来,质量还不小; 空气也是可流动的,自然界的很多现象都与空气的流动有很大关系。学生还将联系生活实际,认识到空气是生命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的生活离不开空气,人们利用空气的性质做了许多事情。本单元的学习目标来课程标准中 3~4 年级的下列相关学习内容。 1.1 能够使用简单的仪器测量物体长度、质量、体积、温度等常见特征,并使 用恰当的计量单位进行记录。 1.3 知道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 液体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液体的 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气体有确定的质量,但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 3.1 知道空气具有质量并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3.2 知道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3.1 通过观察,描述热空气上升的现象。 3.3.2 知道空气的流动是风形成的原因。 3.3.3 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形成风的一些方法。 本单元共8课,这8课的编排逻辑是这样的:整体感知空气(第1课,感受空气)———具体研究空气的各种性质特征(第2课到第7课)———讨论、归纳、总结、提炼空气的特征和作用 (第8课)。 学生运用各种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研究作为物质的空气的基本性质,再聚焦到空气的资源属性,认识空气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在本单元的探究活动中,学生首先用感官观察空气,然后通过简单的实验,用竖直倒扣的杯子、注射器、简单天平、热气球、风的成因盒子来探究空气的各种性质,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思考,实现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协同发展。 第 1课,“感受空气”作为单元起始课,其目的主要是了解学生对于空气的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虽然已经对空气的基本特征有所了解,但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学生的认知水平已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有必要对学生有关空气特征和作用的前概念重新进行梳理。特别要注意引导学生将空气与一种典型固体 (石头) 和一种典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第四单元单元解读 一、单元概述 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第四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童心”,语文要素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 本单元安排了《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4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4篇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想象的角度各有不同,各具特色。 《语文园地四》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六个板块,引导学生自主识字、积累语言、丰富语汇,初步学习观察、表达和阅读方法。 3.单元课时安排 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11-12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彩色的梦》: 1.认识“盒、聊”等9 个生字;会写“彩、梦”等9 个字;会写“彩色、脚尖”等8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画出的梦。 3.能展开想象,仿照课文相关段落把自己想画的内容写下来。 《枫树上的喜鹊》: 1.认识“渡、荫”等9个生字,会写“伞、姨”等8个字,会写“好像、说话”等9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我”喜欢的是什么。 3.能根据情境展开想象,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 《沙滩上的童话》: 1.认识“堡、插”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量”,会写“周、围”等9个字,会写“周围、补充”等10个词语。 2.朗读课文,能读好人物对话,感受儿童生活的快乐。 3.展开想象,能根据故事开头的提示,用上提供的词语编故事。 《我是一只小虫子》: 1.认识“屁、股”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泡”,会写“屁、股”等8个字,会写“屁股、苍耳”等8个词语。 2.能发现“月”字作偏旁时的表义特点,不认识的字能查字典认读。 3.朗读课文,能就感兴趣的部分和同学交流。 《语文园地四》“识字加油站”: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单元概述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我与自然”为主题,编排了三篇精读课文,一个口语交际,一篇习作,一个语文园地。《大自然的声音》这篇课文以清新活泼的笔调介绍了大自然中风的声音、水的声音和动物的声音,表现了用心体验大自然的妙趣。《父亲、树林和鸟》这篇课文记叙了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的故事,表达了爱鸟、护鸟的思想感情。《带刺的朋友》记叙了一个秋天新月斜挂的夜晚,一只刺猬偷枣的故事。本次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观察身边对生活起着影响作用的“小事”,谈谈对这些“小事”的看法。习作以“我有一个想法”为主题,引导学生细心观察,发现现象,提出改进的方法。《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自然段。 3.借助图表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4.默读课文,品读句子,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5.能围绕一句话,复述课文内容。 6.能用简要的话表达自己的看法,能汇总小组每个同学的意见。 7.能发现生活中需要改进的问题,提出建议和解决办法。 8.养成良好的摘抄习惯、书写习惯。 9.能发现句子的特点,能照样子写句子。 10.积累古诗《采莲曲》。 重点 1.掌握本单元中的重点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部分自然段。 3.感受课文生动的语言,积累喜欢的语句。 难点 1.能围绕一句话,复述课文内容。 2.留心生活,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大自然的声音》2课时 《父亲、树林和鸟》2课时 《带刺的朋友》2课时 口语交际:身边的“小事”1课时 习作:我有一个想法2课时 语文园地2课时

二年级下册语文素材-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人教(部编版)

第二单元单元解读 一、单元概述 1.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 第二单元为本册教材中的第二个阅读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人文主题编排。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读句子,想象画面”。 2.单元内容构成及编排意图 本单元围绕“关爱”这个主题安排了《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千人糕》《一匹出色的马》三篇课文。 这三篇课文主题相同,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关爱”。可题材、体裁各不相同。有诗歌,有散文,有故事;有歌颂社会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爱的《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有对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的尊重、珍惜的《千人糕》,还有描述家人间温馨关爱的《一匹出色的马》。这些课文,从家庭到社会,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动人的充满爱意的画面。 本单元《语文园地二》安排了识字加油站、字词句运用、写话、展示台、日积月累、我爱阅读六个板块,旨在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字词句运用能力、写话能力、写字能力以及积累语言、阅读能力。 3.单元课时安排

这是本单元的课时安排,共计9- 12课时完成。 二、单元教学目标 《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教学目标: 1.认识“曾、蒙”等13个生字,会写“锋、昨”等9个字,会写“叔叔、足迹”等6个词语。 2.能用多种方法猜测“泥泞、年迈”等词语的意思,能说出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 3.朗读课文,能读出问答的语气。 4.读句子,想画面,能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锋的事迹。 《千人糕》教学目标: 1.认识“糕、特”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的”,会写“能、具”等9个字,会写“也许、一定”等14个词语,积累由“糕、粉”等生字拓展的词语。 2.试着默读课文,能借助图画说出米糕是经过哪些劳动才做成的。 3.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举例说说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 《一匹出色的马》教学目标: 1.认识“郊、泛”等15个生字,会写“匹、妹”等9个字,会写“出色、河水”等10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妹妹心情的变化,能说出变化的原因。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全套教案

本单元是在掌握了整数的概念和计数方法后,以及初步认识了分数与一位小数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是系统教学小数知识的开始,结合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比较小数的大小、小数与单位换算、求小数的近似数等内容。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4.小数与单位换算。 5.小数的近似数。 二、重难点设置: 1.正确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2.小数与单位换算。 3.小数的近似数。 1.小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教学提供了方便。因此,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逐步培养数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教学中,应注重发现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通过类比和推理加强理解。 3.认识事物的过程是呈螺旋上升的,教学中,应注重及时巩固练习,促进理解。 1.了解小数的产生,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2.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会正确比较小数的大小。 3.理解和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对一个数进行不同单位的改 写。 4.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会按要求正确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知识的教学。 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如小数的性质,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小数意义的理解,而且还是小数四则计算的基础。再如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既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基础,又是学习小数单位换算的基础。这些知识逻辑性比较强,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适宜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知识。 2.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 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认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概述和课时安排(教学计划)

2020年春季人教版数学下册教案 到目前为止,“图形的运动”这一内容的学习之前只经历过一次。这次是认识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主要是体会轴对称图形不仅仅是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两半。通过数一数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概括出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对应点连线垂直于对称轴,从而对轴对称的认识从经验上升到理论。另外还要会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并掌握画图的方法和步骤:先画出几个关键的对称点,再连线。平移主要是了解平移的两个参量:移动的方向、移动的距离,并会利用平移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本单元教学内容: 1.轴对称。 2.平移。 二、重、难点设置: 重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掌握图形的平移特征,会画出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使学生掌握图形的平移,并会画出在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上平移后的图形。 学生已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对称、平移现象,初步认识了轴对称图形;又在前面研究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上内容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和经验基础。本单元将学习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教学时,要重视实践操作和探究学习,积累更加丰富的活动经验。通过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加深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探索如何利用对称轴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学“平移”时,要在方格纸上画出按水平或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为此需要探索图形平移的画法,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抓住图形的关键点,把图形的平移转化为关键点的平移,积累平移图形的感性经验,体会图形平移的特点,加深对图形平移的认识。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 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着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并会利用平移 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探究。 2.把握好教学目标。 3.在探究、描述时,注意知识的科学性。 1 轴对称1课时 2 平移1课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