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81.00 KB
- 文档页数:6
无机化学第四版思考题答案【篇一: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5】>5-1 从手册中查出常用试剂浓硫酸、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的密度和质量分数计算它们的(体积)物质的量浓度和质量摩尔浓度。
解:经查阅:p(hcl)=1.19g/ml w(hcl)=37.23%p(h2so4)=1.83g/mlw(h2so4)=98%p(hno3)=1.42g/mlw(hno3)=69.80%p(nh3.h2o)=0.9g/ml w(nh3.h2o)=26%设1㎏水中含溶质n mol,则由w=m/(m+1000)(m为溶质质量)可得: m (hcl)=16.2 mol/㎏m(h2so4)=500 mol/㎏m (nh3.h2o)= 20.67 mol/㎏5-3化学实验中经常用蒸馏水冲洗已用自来水洗净的烧杯。
设洗净烧杯内残留“水”为1ml,试计算,用30ml蒸馏水洗1次和2次,烧杯中残留的“自来水的浓度”分别多大?解:再用自来水洗之后,烧杯中自来水为1ml之后,加入30ml蒸馏水,一共为31ml水,自来水占1/31,倒掉后又倒1ml,故自来水浓度为1/31。
若第一次加入的蒸馏水倒掉之后,1ml中含1/31ml的自来水;再加入30ml蒸馏水,一共为31ml水,自来水占1/312=1/963所以倒掉后自来水占1/312=1/9635-4 计算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该气体的摩尔质量为:52.8 g/mol。
5-6测得2.96g氯化在407℃的1l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到的压力为60kpa,求氯化汞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2)设氯化汞的化学式为hgcln ,则200.6+35.5n=278.9解得 n=2答:氯化汞的摩尔质量是278.9g/mol,化学式是hgcl2(2)设硫蒸气的化学式为sn,则32n=65 解得n=2所以硫蒸气的摩尔质量是 65g/mol化学式是s2.5-8 在25℃时将相同压力的5.0l氮气和15l氧气压缩到一个10.0l 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50kpa,(1)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2)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3)将温度上升到210℃,容器的总压。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第一章思考题1. (1)物质的量不等而浓度相等(2)T 和P 会不变,N2、CO2物质的量不变而浓度会改变2. 标准状况指气体在273.15K和101325Pa下的理想气体,标准态是在标准压力下(100kPa)的纯气体、纯液体或纯固体3. 对某一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说,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和化学计量数的绝对值相同,但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系数为正值,而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为负值,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为正值4. 热力学能是体系内部所含的能量,热量是因温差而传递的能量,温度是体系的状态函数。
5. 试用实例说明热和功都不是状态函数。
6. 判断(1)×(2)×(3)×(4)√(5)(a)×(b)√7. 判断下列各过程中,那个ΔU最大:(2)根据ΔU=Q+W, (1) ΔU=-60+(-40)=-100KJ (2) ΔU=+60+40=+100KJ ,(3) ΔU=+40+(-60)=-20KJ (4) ΔU=-40+60=+20KJ因此通过计算可以看出,(2)过程的ΔU最大.8.下列各说法是否正确:(1)×(2)×(3)√(4)×(5)×(6)√(7)×(8)×9. 下列纯态单质中,哪些单质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不等于零:(1)金刚石√(3)O3(臭氧)√(5)Br(l)(2)Fe(s) (4)Hg(g) √(6)石墨10. 在一标准态下CO2(g)的为下列那个反应的值?(3) C(石墨) + O2(g) ─→CO2(g) √习题1. 提示:n(NH3):n(HNO3)=1:2/3. 答案:2.47吨硝酸2. 答案:2.86×103g3. 答案9.6天<提示>:分别计算允许使用的氧气物质的量为:每天需用氧气的物质的量为:一瓶氧气可用的天数4. 答案:45℃5.(1) 1/2N2(g) + 3/2H2(g) ─→NH3(g)(答案:ξ=5.0mol)(2) N2(g) + 3H2(g) ─→2NH3(g) (答案:ξ=2.5mol)6. 提示:ΔU=Qp-pΔV=0.771kJ7. (1)起始体积38.3L(2)终态温度320K(3)体系做功501.6J (4)热力学能变化-758.4J (5)焓变-1260J 提示:(问题主要出现在正负号上)8. 答案:NH3(g)+5/4O2(g) 298.15K/标准态NO(g)+3/2H2O(g), △rHmθ= -226.2 kJmol-19. ΔrHm(-89.5kJmol-1)和ΔU(-96.9kJmol-1)10. (1)-393.51kJ•mol-1,86.23kJ•mol-1,-8.25kJ•mol-1,-315.5kJ•mol-1,(2)ΔrHm=-315.5kJ•mol-1,计算结果与(1)基本相等。
《无机及分析化学》部分思考题参考答案十230 2准确度是测定值(x)与真值(T)之间的一致程度,准确度可用误差表示;精密度是在规定条件下独立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密度可用偏差表示。
准确度是由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共同决定的;精密度是由随机误差决定的。
精密度高是准确度高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高,但精密度不高时结果不可信。
232补充十一2472(1)反应必须定量地完成。
这是定量计算的必要条件。
要求反应按一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反应完全程度要求达到99.9%以上;且无副反应。
(2)反应速率要快。
要求滴定反应要求在瞬间完成;对于速率较慢的反应,可加热或加催化剂使反应加速。
(3)要有较简便的方法确定滴定终点。
3基准物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组成要与化学式完全符合,若含结晶水,其含量也与化学式符合。
(2)纯度要高,含量不应低于99.9%。
(3)性质要稳定。
如烘干时不易分解,称量时不易潮解,不易吸收空气中的CO2和H2O,不易被空气氧化。
(4)参加反应时,按照反应方程式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5)最好具有较大的相对分子质量,以减少称量误差。
2551(1)滴定前,弱酸在溶液中部分电离,与强酸相比,曲线开始点提高;(2)滴定开始时,溶液pH升高较快,这是由于中和生成的Ac-产生同离子效应,使HAc更难离解,[H+]降低较快;(3)继续滴加NaOH,溶液形成缓冲体系,曲线变化平缓;(4)接近化学计量点时,溶液中剩余的HAc已很少,pH变化加快;(5)化学计量点前后,产生pH突跃,与强酸相比,突跃变小;(6)化学计量点前后,pH仅由滴定剂过量的量计算,曲线与强酸相同。
3(1)浓度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终点越高。
(2)酸的K aθ(或碱的K bθ)越大,突跃范围越大。
滴定突跃的起点越低。
补充。
第五章氧化-还原反应无机化学习题解答(5)思考题1.什么是氧化数如何计算分子或离子中元素的氧化数氧化数是某一原子真实或模拟的带电数。
若某一原子并非真实得到若失去电子而带电荷,可以认为得到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小于它的原子的电子或给予与之键合的电负性大于它的原子电子,然后计算出来的带电情况叫氧化数。
已知其他原子的氧化数,求某一原子的氧化数时可用代数和的方法,中性分子总带电数为零;离子总带电数为离子的电荷。
2.指出下列分子、化学式或离子中划线元素的氧化数:As2O3 KO2 NH4+ Cr2O72- Na2S2O3 Na2O2 CrO5 Na2PtCl6 N2H2 Na2S52.As2O3 +3,KO2 +1,NH4+ -3,Cr2O72-+3,Na2S2O3 +2,Na2O2 -1,CrO5 +10,Na2PtCl6 +4,N2H2 -1,Na2S5 -2/5,3.举例说明下列概念的区别和联系:⑴氧化和氧化产物⑵还原和还原产物⑶电极反应和原电池反应⑷电极电势和电动势3.⑴氧化是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所得氧化态较高产物即为氧化产物。
⑵还原是得到电子氧化数降低,所得氧化态较较产物即为还原产物。
⑶在某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电极反应,分为正极的还原反应和负极的氧化反应,总反应为原电池反应。
⑷固体电极材料与所接触的溶液间的电势差即为该原电池的电极电势。
两电极构成原电池时两电极间的电势差为该原电池的电动势。
4.指出下列反应中何者为氧化剂,它的还原产物是什么何者为还原剂,它的氧化产物是什么⑴2FeCl3+Cu→FeCl2+CuCl2⑵Cu+CuCl2+4HCl→2H2[CuCl3]⑶Cu2O+H2SO4→Cu+CuSO4+H2O4.⑴氧化剂:FeCl3,还原产物:FeCl2,还原剂:Cu,氧化产物:CuCl2。
⑵氧化剂:CuCl2,还原产物:2H2[CuCl3],还原剂:Cu,氧化产物:2H2[CuCl3]。
⑶氧化剂:Cu2O,还原产物:Cu,还原剂:Cu2O,氧化产物:CuSO4。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及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及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及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思考题
1.“原子”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定义为组成的基本粒子?
2.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3.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有何关系?与电子云有何关系?
4.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
解:用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
副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
角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张方向
自旋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
5.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n l m
(1) 2 1 0
(2) 2 2 -1
(3) 3 0 +1
解:(2),(3)不合理。
当n=2时,l只能是0,1,而(2)中的l =2,当l =0时,m只能是0,而(3)中的m却为+1
6.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只能有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有18个电子?
7. 为什么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并不一定等于原子中相应电子层的电子最大容量数(2n2)?
因为存在能级交错现象
8. 量子数n=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有几种空间取向?共有几个轨道?可容纳多少个电子?
9. 在下列各组电子分布中哪种属于原子的基态?哪种属于原子的激发态?哪种纯属错误?
(1) 1s22s1 (2)1s22s22d1(3)1s22s22p43s1 (4)1s22s42p2(1)属于原子的基态;(3)属于原子的激发态;(2),(4)纯属错误。
10.(1) 试写出s区,p区,d区及d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
(2) 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属?
ns2 ns2np5 (n-1)d2ns2 (n-1)d10ns2
解:(1)所在区价层电子构型
s ns1-2
p ns2np1-6
d (n-1)d1-10ns1-2
ds (n-1)d10ns1-2
(2) 价层电子构型ns2 ns2np5 (n-1)d2ns2 (n-1)d10ns2
所在区s p d ds
金属或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金属
11. 已知某副元素的A 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最高氧化数为+4,元素B 的原子,电子最后填入4p, 最高氧化数为+5.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B 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 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解:(1)A :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
B: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 (2) A: 四周期,d 区,IVB 族元素 B :四周期,p 区,V A 族元素
12. 不参看周期表,试推测下列每一对原子中哪一个原子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值?
(1) 19和29号元素原子 (2) 37和55号元素原子
(3) 37和38号元素原子 解:(1)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19 [Ar]4s 1 四 IA
29 [Ar]3d 104s 1 四 IB
故29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2)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37 [Kr]5s 1 五 IA 55 [Xe]6s 1 六 IA
故37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3)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37 [Kr]5s1 五 IA 38 [Kr]5s2 五 IIA
故38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第五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习 题解
1.在下列各组量子数中,恰当填入尚缺的量子数。
(1) n =? l=2 m =0 m s = +1/2 (2) n =2 l=? m =-1 m s =-1/2 (3) n =4 l=2 m =0 m s = ? (4) n =2 l=0 m =? m s = +1/2 解:
11
(1)3 (2)1 (3) (4)0
22
s n l m m ≥==+-=正整;;或;
2.在26Fe原子核外的3d,4s轨道内,下列电子分布哪个正确? 哪个错误? 为什么?
(1) ↑↓↑↓↑↓↑↑___
(2) ↑↓↑↓↑↓↑↓______
(3) ↑↓↑↓↑↓______↑↓
(4) ↑↑↑↑↑↓↑↓
(5) ↑↓↑↓↑↓______↑↓
答:(1) 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2) 不符合能量最低原理和洪特规则;(3) 不符合洪特规则;
(4) 不符合泡利不相容原理;(5) 正确。
3.
(1) 下列轨道中哪些是等价轨道?
2s 3s 3px 4px 2px 2py 2pz
(2) 量子数n = 4的电子层有几个亚层?各亚层有几个轨道? 第四电子层最多能容纳多少个电子?
答:(1) 2px 2py 2pz 为等价轨道;
(2) 第四电子层共有四个亚层,最多能容纳32个电子,
即: 4s2 4p6 4d10 4f14
4. 以(1)为例,完成下列(2)至(6)题。
(1) Na(z=11) 1s22s22p63s1
(2) ______________ 1s22s22p63s23p3.
(3) Ca(z=20) 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z=24) [?]3d54s1
(5) ________ [Ar]3d104s1
(6) Kr(z=36) [?]3d? 4s? 4p?
答: (2) P(z=15) ; (3) 1s22s22p63s23p64s2 ; (4) Cr, [Ar]3d54s1 ; (5) Cu; (6) [Ar] 3d104s2 4p6.
5. 试预测:
(1) 114号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并指出它将属于哪个周期、哪个族?可能与哪个已知元素的最为相似?
(2) 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答(1)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4d104f145s25p65d105f14
6s26p66d107s27p2或[Rn] 5f146d107s27p2;属于第七周期、ⅣA族元素,与Pb的性质最为相似。
(2)第七周期最后一个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
[Rn] 5f146d107s27p6;其原子序数为118。
6. 写出下列离子的电子分布式。
S2-K+Pb2+Ag+ Mn2+ Co2+
答:S2- :1s22s22p63s23p6K+ : 1s22s22p63s23p6
Pb2+: [Xe] 4f145d106s2 Ag+ : [Kr] 4d10Mn2+ :1s22s22p63s23p63d5 Co2+:1s22s22p63s23p63d7
9. 有第四周期的A,B,C三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7,其原子序数按A,D,C顺序增大。
巳知A,B次外层电子数为8,而C的次外层电子数为18,根据结构判断:
(1) 哪些是金属元素?
(2) C与A的简单离子是什么?
(3) 哪一元素的氢氧化物碱性最强?
(4) B与C两元素键间能形成何种化合物? 试写出化学式。
答:(1) :A、B;(2) :C-、A+ ;(3) : A; (4) : 离子型化合物BC2 。
10.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仅有一个电子,该电子的量子数是,n = 4,l=0, m =o,ms = +1/2,问:
(1) 符合上述条件的元素可以有几种? 原子序数各为多少‘
(2) 写出相应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并指出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答:(1) :有三种,原子序数分别为19、24、29;
19:1s22s22p63s23p64s1 ;第四周期、ⅠA族、s区;
24:1s22s22p63s23p63d54s1 ;第四周期、ⅥB族、d区;
29:1s22s22p63s23p63d104s1 ;第四周期、ⅠB族、ds区;
11. 设有元素A、B,C,D,E、G、M,试按下列所给的条件,推断它们的元素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并写出它们的价层电子构型。
(1) A、B,C为同一周期的金属元素,巳知C有三个电子层,它们的原子半径在所属周期中为最大,并且A > B > C;
(2) D,E为非金属元素,与氢化合生成HD和HE,在室温时D的单质为液体,E 的单质为固体;
(3) G是所有元素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
(4) M为金属元素,它有四个电子层,它的最高氧化数与氯的最高氧化数相同。
答:
12. 有A、B、C、D 四种元素,其价电子数依次为1,2,6,7,其电子层数依次减少。
已知D的电子层结构与Ar原子相同,A和B次外层各只有8个电子,C次外层有18个电子。
试判断这四种元素。
(1) 原子半径由小到大的顺序;(2) 第一电离能由小到大的顺序;
(3) 电负性由小到大的顺序;(4) 金属性由弱到强的顺序;(5) 分别写出各元素原子最外层的l=0的电子的量子数。
答:
A B C D
(1) 原子半径:大小
(2) 第一电离能:小大
(3) 电负性:小大
(4) 金属性: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