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6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6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6
公共经济学复习题2016

第1章导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下述()研究课题反映了财政学的特点。

A、国民经济中货币与产品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B、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C、国民经济中各地区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D、国民经济中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对经济的影响

2、如果学校是政府办的,但办学的成本全部通过向学生收费来补偿,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在提供方式和生产方式上采取了下述哪种组合?( )

A、公共提供,公共生产

B、公共提供,私人生产

C、市场提供,公共生产

D、市场提供,私人生产

3、下述()问题不属于财政学实证分析范畴。

A、我国税收的累进度应该多大?

B、某项公共支出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群体?

C、降低关税之后我国进出口结构会出现怎样的变化?

D、发行一定规模的国债能在多大程度上拉动经济?

4、下述()研究不属于财政学中的规范分析。

A、我国公共部门或财政的规模是过大了还是过小了?

B、对电讯行业是否需要政府规定价格?

C、若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使社会的产出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

D、税收的累进程度多大为宜?

5、下列哪项不属于政府的隐性支出?

A、税式支出

B、公共定价

C、政府担保

D、转移支出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实证分析?

A、税负归宿理论

B、公共选择理论

C、最优税制理论

D、公共定价理论

2、下述财政学中的理论()属于规范分析?

A、公共产品有效配置理论

B、公共支出不断增长理论

C、税收对劳动、储蓄及投资行为影响的理论

D、最优税制理论

3、下述()单位属于公共部门?

A、政府机关

B、公立大学

C、国有企业

D、有银行

4、下述()单位属于政府部门?

A、卫生部

B、国有企业

C、军队

D、国有银行

5、下述哪些政府行为包含着隐性的收支?

A、间接税

B、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

C、税收优惠

D、通过罚款、没收取得收入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组织生产。()

2、私人生产的产品一定是私人产品。()

3、政府免费提供的产品是公共产品。( )

4、能够通过收费来补偿成本的产品一定不是纯公共产品。( )

5、私人产品有时也采用公共提供的方式进行消费。()

6、税收是政府调节收入分配的唯一手段。()

7、公共生产是政府改变收入分配的手段之一。()

8、政府规定价格必定会造成销售者的利益转移给购买者。()

9、对消费品的价格补贴可以理解为公共提供与市场提供的混合方式()

10、政府该采用什么方式征税是一个实证分析问题。()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 D

2、 C

3、 A

4、 C

5、 D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B

2、A、D

3、A、B、C、D

4、A、C

5、B、C

第三部分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错

7、对

8、错

9、对10、错

名词解释

公共部门经济学:财政学的另一个称呼,解释同财政学。

公共部门:是政府组织体系的总称。所有属于政府所有,使用公共财产和公共资金,在一定程度上贯彻和执行政府意图的实体(机关、事业和企业单位)都属于公共部门。

政府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不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主要依靠税收取得收入,免费或部分免费地为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那个子部门。

公共企业部门:是指公共部门中从事产品或服务的生产和销售,依靠销售取得收入来源,以盈利为主要目的的那个子部门。

税收:是政府依据其行政权力强制性地、无偿性地取得收入的方式。

公债:是政府通过信用进行融资的方式。

购买支出:是政府用于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它的基本特点是政府支出是有回报的,它以市场交换的方式换取了相应的产品或服务。

转移支出:是政府或公共部门无偿地将一部分资金的所有权转让给其他部门或经济实体所形成的支出。

收入再分配:是指政府通过其活动,对市场所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进行的调整和改变,它是政府在分配领域所从事的活动。

第2章混合经济中的公共经济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自由放任”时期的国家财政具有以下哪种特征?

A、财政支出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较小

B、税收以直接税为主

C、政府较大程度地介入收入再分配

D、政府支出以转移支付为主

2、古典财政学的创始人是:

A、威廉·配第

B、魁奈

C、亚当·斯密

D、大卫·李嘉图

3、完全竞争市场隐含的特征有:

A、消费者和生产者都具有完全信息

B、生产和消费中存在外部经济

C、进入或退出市场存在障碍

D、存在规模经济

4、以下哪项不属于斯密所认为的政府该干的事情?

A、保护社会不受外国侵略

B、保护每一个社会成员不受其他社会成员的不公正对待

C、提供某些公共机构和公共工程

D、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差距

5、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B、“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任何干预

C、任何一种符合帕累托效率的配置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D、机械论的伦理基础是个人主义

6、马克思的六项扣除不包含下述:

A、社会产品中用于补偿社会简单再生产的部分

B、社会产品中用于扩大社会再生产的部分

C、社会产品中用于补偿劳动力成本的部分

D、社会产品中用于社会后备基金的部分

7、下述()是斯密和马克思都明确提出的政府职责。

A、对弱势群体进行救助

B、在具有自然垄断性质行业中进行投资和经营

C、社会公共工程和机构

D、国防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以下()属于市场缺陷的表现。

A、信息失灵

B、交易成本

C、外部效应

D、行政垄断

2、下述()属于第一类市场缺陷。

A、公共产品

B、收入分配不公

C、自然垄断

D、优值品

3、政府缺陷通常包括以下哪几项?

A、信息失灵

B、公共决策中的经济人行为

C、消费者偏好不合理

D、公共决策程序的缺陷

4、以下选项中属于第二类市场缺陷表现的有:

A、公共产品

B、劣值品

C、外部效应

D、收入分配不公

5、以下()关于机械论的观点相一致。

A、集体利益不取决于个人利益。

B、消费者的偏好未必是合理的

C、个人要求和愿望是价值判断的唯一源泉。

D、只有个人是真实存在的,离开了个人就没有集体。

6、下述()与福利经济学定理相一致。

A、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B、在给定的要素分配状态中只存在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

C、在各种不同的要素分配状态条件下,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实现的符合帕累托效率的资源配置状态是相同的。

D、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7、第一类市场缺陷意味着:

A、如果存在这种市场缺陷,市场运行的结果就不会符合帕累托效率。

B、即使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运行的结果也是不令人满意的。

C、如果没有这种市场缺陷,市场所产生的资源配置结果就是无可挑剔的。

D、政府干预所产生的资源配置状态必定优于市场运行的结果。

第三部分判断题

1、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评价高于这种产品应有的评价,这种产品就被称为优值品(也称为有益品)。( )

2、消费者对某种产品的评价低于这种产品应有的评价,这种产品就被称为劣值品(也称为有害品)。( )

3、完全竞争市场能够实现效率但未必能够实现公平。()

4、“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认为政府不应当对经济活动进行任何干涉。()

5、以权谋私是市场缺陷的一种表现形式。()

6、福利经济学第一定理认为只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它所产生的结果就必定符合帕累托效率。()

7、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认为任何一种帕累托效率状态都能通过完全竞争市场来实现。()

8、斯密认为政府的职能之一是进行收入再分配。()

9、马克思认为用于所有的生产性活动都必须由政府来进行。()

10、市场缺陷是政府干预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A

2、 C

3、 A

4、 D

5、 B

6、 C

7、 C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 A、B、C

2、 A、C

3、A、B、D

4、 B、D

5、 A、B

6、 A、B、D

7、A、C

第三部分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对

8、错 9、对 10、对

名词解释

公共产品: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

外部效应:是指产品或服务对生产者或购买者以外的人以非价格的方式产生的影响。外部效应可分为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两种。

交易成本:是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优值品:是指消费者的评价低于合理评价的产品。

混合经济:是指由公、私两个部门构成的经济。在这个经济中,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的问题,部门由私人部门通过市场机制来解决,部门由政府通过计划机制来解决。

第3章税收概论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在下列税种中税负不易转嫁的税种是:

A、增值税

B、公司所得税

C、消费税

D、营业税

2、周转税的计税依据是:

A、v+m

B、m

C、c+v+m

D、c+v

3、下列税种中属于特定受益税的税种是:

A、消费税

B、利息税

C、燃油税

D、车船使用税

4、在边际效用曲线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认定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哪项原则意味着需对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征相同的税?

A、比例牺牲

B、最小牺牲

C、均等牺牲

D、均等边际牺牲

5、下述有关从价税表述正确的是:

A、从价税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计税依据

B、比例税是从价税

C、定额税是从价税

D、从价税与商品流转额无关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在形式上具有以下特征:

A、自愿性

B、强制性

C、无偿性

D、固定性

2、一国在选择主体税种时应考虑的因素有:

A、经济发展水平

B、国家税收职能的侧重面

C、税收成本

D、一国的经济管理水平

3、通过征收特定受益税为公共提供筹措资金需具备的条件是:

A、消费上具有非排斥性

B、受益对象可确认

C、受益量在一定程度上可确认

D、税收收入专款专用

4、在边际效用曲线相同的情况下,如果认定个人收入的边际效用递减,哪项原则意味着需对高收入者征收较多的税?

A、比例牺牲说

B、最小牺牲说

C、均牺牲说

D、均等边际牺牲说

5、下述关于税收原则的命题中,正确的是:

A、量能税比受益税引起的税率损失小

B、量能税能够实现公平目标,而受益税不能用以调节收入分配

C、节约与便利原则并不意味着征纳成本越小越好

D、“充分”即意味着税收应尽可能满足公共品的需要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在市场资源配置相对有效的情况下,政府在税制设计中应以校正性原则为主。

()

2、税收中性原则与校正性原则都是为了实现资源配置的效率目标。()

3、所得税和消费税都属于直接税。(

4、对必需品征收缴纳个人所得税。(

5、对必需品征收商品税在收入分配方面具有累退效应。()

6、直接税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以及不动产税等。()

7、在我国消费税属于一般商品税。(

8、税收的征收成本仅指税务机构的征管成本。()

9、维持平均税率,变动边际税率将使税率调整的效应侧重于替代效应。

()

10、累进税率的特点是课税对象的数额越大,税率越高。()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选题

1、B

2、C

3、C

4、C

5、B

第二部分多选题

1、B、C、D

2、A、B、D

3、B、C、D

4、A、B、C、D

5、B、C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对

2、对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错

9、对 10、对

名词解释

税收要素:构成税收制度的基本因素,也是税收理论分析、政策制定、制度设计的基本工具。它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等。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负税人:从经济角度而言,实际承担了税负的主体。

课税对象:课税的标的物,说明对什么课税。

税目:是税收对象的具体化,明确征税的具体范围,解决课税对象的归类。

税率:应纳税额和课税对象间的比例。

平均税率:全部税额与课税对象之间的比例。

名义税率:税法所规定的税率。

实际税率:纳税人实际交纳的税额占课税对象的比例,反映纳税人的实际负担

率。

减税与免税:减税是对应应纳税额减征一部分,免税是对应应纳税额全部免征。

起征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达到一定税额才开始征税的数量标准,超过这一

数量,将课税对象全额征税。

免征额: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中免于征税的数额,即只就其超过免征额的部分

征税。

直接税:纳税人自己负担,不发生转嫁关系的税。

间接税:纳税人有可能将税负转嫁于他人,发生转嫁关系的税。

增值税:以商品和非商品在每一流转环节的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

价内税:税金包含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中的税。

价外税:税金附加在商品或劳务价格之外的税。

横向公平:税收应使相同境遇的人承担相同的税负。

纵向公平:税收应使境遇不同的人承担不同的税负。

第4章财政政策的目标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交换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产品结构能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当某个消费者的效用给定时其他消费者效用达到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2、产品组合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3、生产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使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使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4、产品组合效率的含义是:

A、在给定资源和技术的条件下产出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B、在给定的产出水平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C、在给定的产品结构条件下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D、产出水平最大化且消费者满意程度最大化的资源配置状态

5、交换效率要求满足()条件。

A、每一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

D、资源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产品的边际转换率

6、生产效率要满足下述( )条件。

A、每一种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B、每一个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相等

C、生产者的边际转换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D、产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

7、下列哪种情况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A、要使A的处境改善必然会使B的处境恶化。

B、若使A的处境变好,B的处境可以至少不变坏。

C、当B的处境给定时,A目前的处境不是他可以得到的最好的状况。

D、A可以来改善自己的处境,而且对B的福利没有影响。

8、以下哪一命题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能接受。

A、只有在无知的面纱后面才能判断什么是公正的社会福利函数。

B、社会福利是个人效用的简单加总。

C、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好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D、社会福利是由社会上境况最糟的那个人的效用状况决定的。

9、下列哪项不属于财政政策的目标?

A、资源配置效率

B、收入分配公平

C、经济稳定发展

D、财政监督

10、吉尼系数以()作为公平的含义。

A、规则公平

B、起点公平

C、经济公平

D、结果公平

11、吉尼系数取值范围:

A、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1。

B、大于等于0,小于等于1。

C、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0。

D、在-1到1之间。

12、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增加一倍,吉尼系数:

A、扩大一倍。

B、会扩大,但不到一倍。

C、不会发生变化。

D、会缩小。

13、如果向一个社会中的高收入群体征税,并将取得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群体,吉尼系数会:

A、变大

B、变小

C、不会发生变化

D、上述都有可能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如果用消费型增值税取代生产型增值税会对产品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B、政府对高等教育的补贴使哪些社会群体受益?

C、政府规定农产品的价格会对农业的产出量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税收最终是如何为社会不同群体承担的?

2、下述()研究的是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影响。

A、降低进出口关税对我国产品结构的影响。

B、对某种产品的价格补贴对社会上哪些群体较为有利。

C、区域间的差别税收政策会使投资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分布产生怎样的变化?

D、消费税的税负归宿。

3、下述()问题研究的是财政对收入分配的影响?

A、农产品补贴的主要受益者是哪些社会群体?

B、政府对不同的产业采取不同的税收政策会使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结构

发生怎样的变化?

C、所得税的累进性会对劳动供给产生怎样的影响?

D、政府若征收物业税最终会由谁来承担税负?

4、下述哪些政策手段会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A、价格补贴

B、税收

C、政府购买

D、公共管制

5、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A、从结果公平来看,基尼系数越小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B、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取决于境况最糟糕的社会成员的效用水

平。

C、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水平等于社会所有成员的效用之和,一个社会应

追求社会总效用的最大化

D、如果每个人的收入都按同一个比例增长,吉尼系数也会同比例增长。

6、在一个两人社会中,如果甲的效用从原来的10单位增加到20单位,乙的效用从原来的5单位增加到7单位:

A、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B、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C、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增加了。

D、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减少了。

7、如果一个两人社会中甲乙各自的效用分配存在下述几种可供选择的状态:(1)甲有5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2)甲有7单位效用,乙有2单位效用;(3)甲有10单位效用,乙有3单位效用;(4)甲有3单位效用,乙有6单位效用。下述( )是不正确的。

A、从状态(1)调整到状态(2),功利主义和罗尔斯主义都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

B、从状态(2)调整到状态(3),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

C、从状态(3)调整到状态(4),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提高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D、从状态(4)调整到状态(1),功利主义认为社会福利下降了,罗尔斯主义认为社会福利没有变。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当一个社会的资源配置能够通过调整,使得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所有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时,这个社会的资源配置处在帕累托效率状态。()

2、甲每月的收入是2500元,乙每月的收入只有500元。有人认为这种收入分配状态是公平的,因为甲对生产所做的贡献是乙的5倍。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指起点公平。()

3、生产效率只取决于现有的资源和技术,而与消费者的偏好无关。()

4、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的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的效用。功利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5、甲的收入是乙的收入的5倍。有人认为二者收入的差距太大,因此在分配上是不公平的,持这一观点的人所说的公平是结果公平。()

6、假定甲有10个单位的效用,乙有3个单位的效用。如果通过调整可以使得甲减少为7个单位效用,乙增加到5个单位效用。罗尔斯主义认为这种改变是不值得的。( )

7、如果改变资源配置后,A的处境更好了,而其他人的处境都没有变化,那么改变后的状态就达到了帕累托最优。()

8、当生产实现帕累托效率时,生产化妆品的资本与劳动边际技术替代率必须与生产航天飞机的资本与劳动的边际技术替代率相等。()

9、边际转换率表示增加一单位A的产量必须放弃的B的产量。()

10、基尼系数越大,收入分配就越公平。()

11、罗尔斯主义的选择结果必定是分配上的平均主义。()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C

2、 C

3、 A

4、 B

5、 B

6、 A

7、 A

8、 A 9、 D 10、 D 11、 B 12、 C 13、 B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 A、C

2、 A、C

3、 A、D 4 、A、B、C、D 5、 A、B、C

6、 A、C

7、 A、B、C

第三部分是非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对 10、错11、错

名词解释

福利经济学:是经济学中研究什么是社会最佳状态的理论,它为评价政府与市场的作用提供了分析方法。

帕累托最优:是指这样一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可行的调整都无法使得调整之后一些人的境况变好,而其他任何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这种状态就是帕累托最优,又被称为帕累托效率。

帕累托改进: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而其他人的境况至少不变坏,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被称为帕累托改进。

生产效率:在资源和技术给定的条件下,一种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任何其他产品的资源边际技术替代率,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就具有生产效率。它在现实中的含义就是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产出。

交换效率:在产品品种和数量给定的条件下,满足某一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他任何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的配置状态称为交换效率。交换效率要求产品在不同消费者之间的配置能使效用大到最大化。

产品组合效率:生产方面的产品边际转换率(即生产曲线在某一点的斜率)与消费方面的边际替代率相等,符合这一条件的资源配置状态被称为产品组合效率。产品组合效率要求在产出水平给定的情况下产品的品种结构能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与绝对平等线围成的面积与绝对平等线与绝对不平等线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的比例被称为基尼系数。它的取值范围在0和1之间,数值的大小反映了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性程度。

社会福利:是指社会整体的满意程度。

第5章公共选择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选题

1、能够达到最优的效率与公平目标的政治决策机制是:

A、集中决策机制

B、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

C、直接民主决策机制

D、间接民主决策机制

2、A、B、C、D四个人对甲、乙、丙三个方案投票表决,具有双峰形偏好的是:

A、A>B>C

B、C>B>A

C、B>C>A

D、C>A>B

3、与市场机制相比,政府机制下的个人决策行为的不同不包括:

A、偏好表达方式不同

B、人们倾向于隐瞒自己的真实偏好

C、具有非强制性

D、偏好体系不同

4、在间接民主决策机制中,对决策过程产生影响的角色不包括:

A、选民

B、政治家

C、管理者

D、公民

5、管理者在执行既定的方针政策时具有一定独立性,其中的原因不包括:

A、管理者的工作具有较强技术性

B、管理者在不同程度上拥有自行决策的权力

C、管理者与政治家信息不对称

D、管理者更了解选民的需要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公共选择理论与市场经济分析的共同点在于:

A、作出与一般经济学相同的行为规律假定

B、两种理论下人们的偏好表达方式相同

C、提出和传统的价格理论一样的问题

D、对个人偏好作出与市场机制下一样的描述

2、在公共决策过程中,直接影响个人赞成或反对的因素包括:

A、公共项目的种类

B、公共项目的成本分担方式

C、个人对公共项目的效用评价

D、公共项目的规模

3、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的基本假定有:

A、每个社会成员都参加到政治表决程序中来

B、每位社会成员的政治权力都是平等的

C、信息成本为零

D、民主资源不稀缺

4、直接民主决策机制可以实现均衡,只要符合如下条件:

A、投票者具有单峰形偏好

B、投票者具有多峰形偏好

C、付诸表决的方案是两两表决的

D、付诸表决的方案不是两两表决的。

5、当权者对于公共项目的边际效益评价往往高于普通公民,因为:

A、当权者更了解公共项目对普通公民的好处

B、当权者往往是公共项目的直接消费者

C、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权力相联系

D、公共项目与当权者的功名相联系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公共选择理论的中心要点在于将经济人作为最基本的假设贯穿到对政府机制活动的分析中。()

2、当权者追求自身利益意味着他会无限制地扩大政府收支为自己的物质享受服务。()

3、在多数票决策机制(集中决策机制)中,如果不能满足单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现循环投票、投票顺序影响投票结果等问题。()

4、阿罗不可能定理认为无法指望政府像一个富有理性的人那样,表现得行动一致。()

5、公共项目会给当权者带来某些特殊利益,这就使得当权者对公共项目的效用评价会

远远高于一般公众的效用评价,因此,他为公共项目所支付的成本也等量地高于一般公众。()

6、集中决策机制具有产品组合效率而不具有生产效率。()

7、公共选择的结果仅仅取决于现存的公共选择机制(政府机制),而公共选择机制的具体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共选择结果的有效性。()

8、多数票决策机制如果不满足双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现投票决策困境。()

9、由于公共决策的特殊性质,选民的态度往往是自相矛盾的。()

10、在收入政策方面,政治家倾向于用税收代替公债。()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B

2、 D

3、C

4、 D

5、 D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C、D

2、A、B、D

3、A、B、C

4、A、C

5、B、C、D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错

9、对10、错

名词解释

阿罗不可能定理:在民主社会里,无法找到一种投票程序,使它所产生的结果不受投票顺序的影响,同时又尊重每一个的偏好,能将所有个人偏好合乎逻辑地转换为一种社会偏好,作出前后一致的决策。

投票决策困境:多数票决策机制如果不能满足单峰形偏好的条件,将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循环投票等,这些问题我们统称为投票决策困境。

维克塞尔—林达尔机制:在一人一票制和信息成本为零的假设下,按“一致同意”的原则进行投票表决。

第十九章流转税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进口货物的增值税由下列哪部门征收:

A、进口地税务机关

B、海关

C、交货地税务机关

D、进口方机构所在地税务机关

2、我国现行流转税的核心税种是: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3、消费税计税依据采取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两种计算方法,因此,下列项目中采用从量定额征税的是:

A、汽油

B、化妆品

C、小汽车

D、金银首饰

4、我国在进口货物或物品时,不征收:

A、增值税

B、消费税

C、营业税

D、关税

5、纳税人兼有不同税目应交营业税行为的,须分别核算不同税目的营业额、转让额、销售额;未分别核算的,应: A、从高适用税率B、从低适用税率 C、适用平均税率 D、适用增值税税率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下列税种属于流转税类的是:

A、增值税

B、营业税

C、消费税

D、房产税

2、下列物品中属于消费税征收范围的有:

A、家用电器

B、烟酒

C、汽车

D、鞭炮、焰火

E、汽油和柴油

3、纳税人销售货物时,应当并入销售额征收增值税的价外费用有:

A、向购买方收取的增值税

B、向购买方收取的包装物租金

C、向购买方收取的货物运输装卸费

D、向购买方收取的货物储存费

E、逾期不再退还的押金

4、下列关于营业税扣缴义务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委托金融机构发放贷款,以受托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为扣缴义务

B、建筑安装业务实行分包或转包形式的,分包人或转包人的应纳税款,以总承包

人为扣缴义务人

C、单位或者个人进行演出由他人售票的,其应纳税款以售票者为扣缴义务人

D、分保险业务,以初保人为扣缴义务人

5、增值税纳税人的下列行为中视同销售的是:

A、代销货物

B、将自产的货物用于职工福利

C、将自产的货物无偿赠送他人

D、购进货物分配给股东

第三部分判断题

1、流转税比所得税更容易转嫁。()

2、流转税是一种直接税。()

3、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

4、混合销售行为只征收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

5、增值税在多个环节征收,容易造成逃税行为。()

6、增值税一般只在单一环节征收。()

7、消费税顾名思义是对所有消费品征收的税收。()

8、加工和修理、修配劳务既属于营业税的应税劳务,又属于增值税征收范围。

()

9、关境与国境总是一致的。()

10、征收了消费税的产品不需要再交纳增值税。 (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B

2、A

3、A

4、 C

5、A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B、C

2、B、D、E

3、B、C、D、E

4、A、B、C、D

5、A、B、C、D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对

2、错

3、对

4、错

5、错

6、对

7、错

8、错

9、错 10、错

名词解释

流转税:流转税是指以商品或劳务流转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计税依据是商品销售额

或业务收入额,一般采用比例税率。目前我国有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税种。

增值税:增值税是对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其征税对象为生产、流通各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附加值。

营业税:营业税是对有偿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和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收入额征收的一种税。

消费税:消费税是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出口退税:出口产品退(免)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产品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特别消费税,使出口货物成为不含税货物,即实现零税负。出口产品退税制度,是我国政府为鼓励货物出口,有利于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所采取的一项税收优惠政策,也是国际通行作法。关税:关税是主权国家对进出国境或关境的货物和物品统一征收的税种。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

关境:关境与国境不是同一概念。前者指海关权力所及的范围,后者是指领土的范围。关境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国境。在关税同盟的情况下,关境大于国境;在设有自由港、自由贸易区的国家,关境小于国境。

第7章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按照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标准,应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的公共产品是:

A、国防

B、消防

C、外交

D、航空

2、依据马斯格雷夫的税收划分原则,以下应由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

A、所得税

B、财产税

C、关税

D、增值税

3、以下应由中央政府负责公共生产的自然垄断企业是:

A、自来水

B、煤气

C、电力

D、航空

4、以下属于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有:

A、征收个人所得税

B、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C、消除外部性

D、控制货币供应量

5、中央政府须承担的支出责任是:

A、国际贸易

B、市政建设

C、公共绿地

D、地方性公共交通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依据税收划分原则,适宜由中央政府征收的税收是:

A、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税收

B、税基分布不均匀的税收

C、容易转嫁的税收

D、税基流动性小的税收

2、适合于地方政府征收的税种是:

A、营业税

B、房产税

C、个人所得税

D、关税

3、中央对地方财政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的理由是:

A、加强中央政府对地方财政的宏观调控

B、地方政府间财政净利益的差别存在

C、辖区间的外溢性

D、稳定宏观经济

4、政府间转移支付的类型有:

A、无条件转移支付

B、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

C、有条件配套性转移支付

D、无条件配套性转移支付

5、政府间收入划分应遵循的原则是:

A、效率原则

B、经济原则

C、技术原则

D、恰当原则

第三部分判断题

1、根据政府财政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规模取决于其收入的社会边际成本和支出的社会边际效益的等量关系。()

2、在现实生活中,政府间的财政关系仅表现为高度集权和过度分权的两种财政管理体制。()

3、个人之间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应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行使。

()

4、资源配置职能在各级政府间的分工,应按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划分。

()

5、对于自然垄断企业的公共生产都应由地方政府负责。()

6、在财政管理体制中,正确划分各级政府收支范围所应遵循的顺序是:划分事权—划分收入—划分支出。()

7、政府间收入划分的依据是:效率原则和适应原则。()

8、对具有收入再分配性质的税收应由中央政府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征收。

()

9、税基流动性小、不易转嫁的税收应由地方政府征收。()

10、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分税制”的重要配套措施。

()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单项选择题

1、B

2、B

3、D

4、C

5、A

第二部分多项选择题

1、A、B、C

2、A、B

3、A、B、C、D

4、A、B、C

5、A、B、C、D

第三部分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对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名词解释

分税制:分税制是一种以分税为主要特征,以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为实质,并同时配套实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财政管理体制。

地方性公共产品:指受益范围仅限于某一地区的公共产品,例如市政建设、地区性交通、城市公安、消防等,这些公共产品应该由地方政府提供。

政府间的财政转移支付:一个国家的各级政府之间在既定的事权、支出范围和对收入划分框架下财政资金的相互转移。包括上级财政对下级财政的拨款,下级财政对上级财政的上解,共享税的分配以及不同地区间的财政资金转移。

无条件转移支付:中央对地方政府实行无条件转移支付时,不限制该资金的用途,且又不要求地方政府配备相应的拨款。例如,中央在某一时期补助地方政府3亿元,由地方政府自行安排。该种拨款的主要作用是弥补地方财力的不足与均等地方财力。

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中央对地方政府实行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时,指定该笔资金用途,但不要求地方政府出配套资金。例如,中央政府在某时期对地方补助1.5亿元,规定该资金只能用于教育项目。有条件非配套性转移支付最适合于补助那些中央政府认为十分重要,而地方政府由于只考虑地方局部利益却不十分重视的经济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