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摄影测量作业

摄影测量作业

摄影测量作业
摄影测量作业

练习二

1.摄影测量的坐标系

答:一.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像方坐标系

a.像平面坐标系(框标坐标系)

b.像空间坐标系

c.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二.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物方坐标系

a.地面测量坐标系

b.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辅助坐标系)

2.像片的方位元素

答:一.内方位元素即描述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主距f及像主点o在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x0,y0

二.外方位元素及在恢复内方位元素(即恢复了摄影光束)的基础上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外方位元素有六个参数,三个直线元素,三个角元素。

3.像点与地面点间的关系

答:航摄像片是地面的中心投影,像点是地面在像片上点位偏离点,根据像点的位置可以确定相应的地面点的位置

4.模型的相对定向与绝对定向

答:模型的定向是为了恢复像对外方位元素。

确定一个立体像对两像片的相对位置称为相对定向,它用来

建立立体模型。

1.连续相对的相对定向元素

bv,bw,Ψ2,w2,k2为连续相对定向的五个相对定向元素,确定了像片相对位置,就完成了像片的相对定向,可建立与地面相似的几何模型

2.单独相对相对定向元素

Ψ1,k1,Ψ2,w2,k2为单独像对的相对定向五个元素。

同样,一旦恢复这五个元素,就完成了相对的定向

绝对定向,立体像对经相对定向后,已经形成于实地相识的几何模型,但该模型是在选定的像片对的厢空间辅助坐标系s-uvw中,模型的大小与空间方位都是任意的,绝对定向就是已知地面控制点,而七个参数xs,ys,zs,λ,Ф,Ω,k为模型的绝对定向元素,即确定相对定向所建立的模型空间方位元素。绝对定向的任务就是借助地面控制点,恢复计算这七个元素。

练习三

1.像片控制测量有哪些布点方案?

答:a.全野外布点

b.非全野外布点

(1)航带网法的布点方案

(2)区域网布点方案

2.像片控制测量布设的原则和要求是什么?

A.一般原则

(1)像控制点一般按航线全区统一布点,可不受图幅单位的限制,例如所有组统一布点,使用同一个标准

(2)布在同一位子的平面点和高成点,应尽量联测成平高点

(3)相邻相对和相邻航线之间的像控制点尽量公用

(4)位于自由图边或非连续作业的待测图边的像控点,一律布在图廓线外,确保成图满副

(5)像控制点尽可能在摄影前布设地面标志

(6)点位必须选择在像片的明显目标点,例如我组就是选在一交叉路口和一空旷的草坪上

B.要求

(1)像控点应在航向三片重叠和旁向重叠中线附近

(2)像控制点距像片边缘的距离不得小于1cm

(3)点位必须离开像片上的压平线和各类标志,规定离开距离不得离开1mm

(4)两控制点之间裂开的垂直距离不得大于像片上2cm

(5)点位应尽量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离开方位线大于3cm,应分别布点

3.像片控制测量技术要求,工程实例

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一、概述

全数字摄影测量技术经过20 多年的发展,已进入实用化阶段,目前我国有相当一部分测绘单位陆续引进了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并逐步形成生产能力。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于2005 年引进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至今已完成了多项大型工程地形图测量。本文以青弋江分洪道工程地形图测量为实例,浅谈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在水利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二、工程要求及航测影像资料概况

青弋江分洪道工程位于安徽省芜湖市境内,工程呈带状分布,长约80km,宽约3km。要求测量1∶2000 带状地形图,在工程枢纽地方测量1∶1000 工点图。测区为平原圩区,房屋树木较多,河流水塘密集,宜于冬季拍摄。2008年12 月采用UltraCamX航摄相机在测区上空由南向北和由西北向东南两个方向分13 条航线拍摄了547 张1∶16000 彩色航片。像幅尺寸为193mm×295mm,地面分辨率为0.12m,航片影像清晰,地物地貌易分辨。航片航向重叠绝大部分大于60%,旁向重叠大于30%。

三、像片控制点内业布置和外业采集刺绘

在此次工程地形图测量中,测量单位事先在航片上共布设了189 个像控点。在像控点布设方案上采用沿飞机航向方向间隔3~4 条基线布设1个平高点,沿旁向间隔1 条基线布设1 个平高点。而像控点布设在航向3片重叠范围内;若上下相邻航线公用,则还布设在旁向6 片或5 片重叠范围内。布设的所有像控点距像片边缘都大于1.5cm,且像控点选在旁向重叠中线附近,当离开方位线距离小于4.5cm 时,则上下相邻航线都分别布点。当旁向重叠过小,上下相邻航线的像控点不能公用时,也分别布点。若遇到像主点、标准点位落水,但落水范围的大小和位置不影响模型连接时,可视为正常布点;否则应进行全野外布点。当所有像控点都在内业布置好后再进行外业采集和刺绘。

由于事先已在航区内做好了14个C 级GPS 控制点,并都接测了四等水准。根据已有控制资料,把WGS- 84坐标系与测区内的大地坐标系进行坐标转换,转换参数采用七参数内业点校正,经外业检查,其精度满足航测像控点精度要求。并采用S86 型RTK来采集像控点平面坐标和高程。根据内业布设的像控点与野外实地查看位置相比较,选择明确辨认的位置来刺点。刺点误差和刺孔直径都不大于0.1mm。像控点一般选在高程变化较小、近于直角且又水平的线状地物的交点或地物拐角上,如道路交叉点、围墙或平台的拐角点等,只有少数点位刺在平房顶拐角上。所有像控点在现场绘制了点位略图。为便于在内业处理时方便辨别所刺点位,还用数码相机现场拍照刺点位置。像控点点位刺孔都由第二人在实地进行全面检查。

四、自动空中三角测量、数字地形图测绘及其外业调绘

在空中三角测量中,选用的是VirtuoZo- AAT 空三平差软件来进行。自动空三量测(AATM)模块除半自动量测控制点及调点之外,其他所有作业(包括选取加密点、加密点转点、相对定向、模型连接等)都可自动完成。采用PAT- B 光束法平差程序进行区域网整体平差。因为航片是用UCX 数码相机拍摄的,不需要进行内定向操作。模型连接较差(选用解析测图仪联机空中三角测量加密模式)在航片的调点过程中由于进行人工干预比较多,人为因素程度比较大,该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结果。

而加密点相对于最近的像控点在图上的中误差,平面均小于0.40mm,高程均小于0.24 m。平差过程中选取均匀分布像控点,而对于控制点不符值都及时到外业进行复测检查。在数字地形图测绘中,VirtuoZo 全数字摄影测量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代替解析测图仪,用数字影像代替模拟像片,用数字光标代替光学光标,直接在计算机上按解析测图仪的作业方法进行数字测图。地形图高程采用全注记。地形图等高距为0.5m,测绘的等高线是用测标切准模型描绘。对地形、地物要素进行采集时,测标中心准确切准地形地表、地物外轮廓,地物平面位置图误差小于±0.6mm,高程注记点的高程误差小于±0.14m,图幅等高线高程误差小于±0.17m。

在数字地形图测绘完后及时进行了外业调绘。先从VirtuoZo 中生成DXF 格式的不带符号数字线划图

进行内业初步编辑,套合正射影像图打印输出白纸图,再进行野外调绘。外业调绘采用南方S86 型GPS- RTK1+2 作业模式。外业调绘、补测和检查同步进行。在野外调绘图时,以实地为准,配合正射影像图来现场修改线划图。补绘航内漏测无影像、无法定性及难以准确判读的地物,如高压线杆(电压数)、通讯线、各种地下管道、地下光缆等,以及线路、管道、水工建筑物参数、行政区划界线等。在外业调绘过程中,

现场采集了2000 多个明显地物的平面坐标和高程点与地形图上绘制点进行比较:

平面坐标的平均较差约为0.15m,最大较差为0.3m,而有70%的高程点较差小于0.1m,有5%的高程点较差大于0.3m,有的甚至达到0.6m。分析原因是:大部分是由于在内业制图过程中切取点位不合理造成的,少数点切取到地面植被上。当外业调绘图完后,从VirtuoZo 中生成DXF 格式的不带符号数字线划图,结合野外调绘图进行符号化编辑,分幅接边并进行图廓整饰。最后采用南方cass6.1 制图软件进行地形图编辑。

五、经验和体会

1.就航测地形图精度来看,平面位置成图精度比较高,可以满足大比例尺成图的要求,但是高程精度相对比较差,主要是切取高程点时选取位置不合理,分不清地面地物及其他一些原因造成的。但随着3S 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测的高程精度将可以满足各种大比例尺成图的要求。

2.当前的水利工程制图工作主要还是通过外业人员在野外直接采集坐标点进行绘制。而数字摄影测量只要内业测图,外业调绘,可减少大量野外工作,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强度。同时可以将大量的外业测量工作移到室内完成,成图速度快且成本低,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

3.对于小面积地区地形测量,当前还是常规测量占有优势。但对于大面积水利工程建设地形测量,如山区水库库区、河流及其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等,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就能发挥它的绝对优势。

(作者单位: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233000)

(完整版)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1. 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 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 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 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 标系中的坐标0 0,y x ,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 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 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 像平面坐标系的xy 轴平行,z 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 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 而定。 ⑵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S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的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 用的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左手系,这给由摄影测量坐标到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性的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的其一地面点上。 5. 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要把像空间坐标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常用的坐标变换公式是什么?答:由于将像平面坐标求像点的像空间坐标时,每张相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相对统一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7.什么叫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 答:共线方程是:共线方程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共线方程式包括十二个数据: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点坐标,相应地面点坐标,像片主距及外方位元素。 主要应用如下:(1 )单片后方交会和立体模型的空间前方交会;②求像底点的坐标;③ 光 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方程④ 解析测图仪中的数字投影器;⑤航空摄影模拟;⑥利用DEM进行单张像片测图。 9. 什么叫像点位移,简述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答: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摄 的像片与上述理想情况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为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斜像片上构成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无菌检测操作规程

无菌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适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查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检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硫酸、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实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6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查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合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及灵敏度检查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查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查同时进行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培养14天,用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钟存中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F)64 941] 白色念球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1.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 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 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0,yx,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而定。 (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S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的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左手系,这给由摄影测量坐标到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带来了困难。为此,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性的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的其一地面点上。 5.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要把像空间坐标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常用的坐标变换公式是什么答:由于将像平面坐标求像点的像空间坐标时,每张相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因此建立相对统一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2015 (1)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准确、可靠。 2.使用范围 本公司无菌产品的无菌检查 3.职责 质量部QC 4.依据 2015版《中国药典》通则1101 GB/T 19973.2-2005(ISO11737-2:1998) 《疗器械的灭菌微生物学方法第2部分:确认灭菌过程的无菌试验》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 5.内容 5.1.无菌检查环境保障 5.1.1.无菌检査的所有操作均需在严格控制微生物污染的环境下进行,即无菌检 査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洁净度100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 5.1.2.操作环境的无菌保障程度将直接影响无菌检查结果,为了保证无菌检查用 洁净室(区)环境的稳定性,确保检查结果的可靠性,对洁净室(区)的环境定期监测并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洁净环境符合要求。 5.1.3.无菌检查全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5.1.4.洁净区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必须符合相应洁净级别的要求。 5.1.5.无菌检查操作还需要对检查环境进行监控, 5.2.培养基、稀释液、缓冲液 5.2.1.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除另有规定,接种后应置 30~35℃培养。 5.2.2.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接种后应置20~35℃培养。 5.2.3.中和或灭活用培养基,按上述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或胰酪大豆胨液体培

养基的处方及制法,在培养基灭菌或使用前加入适宜的中和剂、灭活剂或表面活性剂,其用量同方法适用性试验。 5.2.4.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5.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 6.沙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市售培养基干粉。 5.2.7.PH7.0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市售培养基干粉。 5.2.8.0.9%无菌氯化钠溶液。 5.2.9.培养基使用性检查 无菌检査用的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和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等应符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査及灵敏度检査的要求。本检查可在供试品的无菌检査或与供试品的无菌检査同时进行。 5.2.9.1.无菌性检查:每批培养基随机取5支(瓶),按各培养基规定的温度下 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5.2.9.2.灵敏度检查 5.2.9.2.1.菌种:培养基灵敏度检查所用的菌株传代数不得超过5代(从菌种存中 心获得的干菌种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藏技术进行保存,以 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 003] 铜绿假单胞菌[CMCC(B)10 104] 枯草芽孢杆菌[CMCC(B)63 501] 生孢梭菌[CMCC(B)64 941] 白色念珠菌[CMCC(F)98 001] 黑曲霉[CMCC(F)98 003] 5.2.9.2.2.菌液制备:接种金色葡萄球菌、铜绿假胞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物 至胰酪大豆胨液体培养基中或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上,接种生孢梭 菌的培养物至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中,30?35℃培养18?24小时; 接种白色念珠菌的培养物至沙氏葡萄糖液体培养基中或沙氏葡萄糖琼 脂培养基上,20?25℃培养24?48小时,上述培养后的新鲜培养物用 PH7.0无菌化钠-蛋白胨缓冲液或0.9%无菌化钠溶液制成每lml菌数小

摄影测量学期末

名称解释 1摄影测量学 利用光学摄影机摄影的像片,研究和确定被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性质和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技术。2数字摄影测量 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通过对所获取的数字(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自动(半自动)提取被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从而获得各种形式的数字产品和目视化产品 3中心投影投影射线汇聚同一点的投影 4像主点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投影中心S在投影面P上的垂足) 5摄影基线相邻两摄站的连线。 6同名像点同一地面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左右摄影中心在左右像片上构成的像点称为同名像点。 7核面通过摄影基线且与像平面相交的任一平面。 8核线核面与像平面的交线。 9空间前方交会由立体像对的两张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和像点坐标来确定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的方法 10影像匹配通过一定的匹配算法,在两幅或多幅影像之间识别同名像点的过程 二填空题问答题 1摄影测量的任务和特点 摄影测量目前的主要任务是: 1.测制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和专题图; 2.建立地形数据库; 3.为各种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提供基础数据; 摄影测量有什么优点和特点1.影像记录目标信息客观、逼真、丰富; 2.测绘作业无需接触目标本身,不受现场条件限制; 3.可测绘动态目标和复杂形态目标; 4.影像信息可永久保存、重复量测使用; 2摄影测量分类:按距离、按用途和按技术手段 按距离 1航空摄影测量 2航天摄影测量 3地面摄影测量 4近景摄影测量 5显微摄影测量 按用途1地形摄影测量 2 非地形摄影测量 按处理手段1模拟摄影测量 2解析摄影测量 3数字摄影测量 3摄影测量坐标系:物方坐标和像方坐标系。 一、物方坐标系: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的坐标系 1、地面测量坐标系(T-XtYtZt):大地坐标系,国家高程基准 2、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D-XYZ):在像空间辅助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的一种过渡的坐标系。

无菌检测规程

无菌检测规程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质检科对本厂生产的的无菌检测。 3.引用相关文件 制定本规范参考了下列文件中的一些信息,但没有直接引用里面的条文。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4233.2-2005 医用输液、输血、注射器具检验方法第2部分:生物学试验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二部》附录Ⅺ H 无菌检查法 4.设备、用具与试剂 4.1 设备要求 无菌操作室、超净工作台、培养箱、高压消毒锅、高温烘箱。 4.1.1 无菌室应每周用0.1%新洁尔灭或2%甲酚液擦拭操作台及可能污染的死角,每次操作前开动无菌空气过滤器及紫外光灯杀菌1小时。在每次操作完毕,用2%甲酚或0.1%新洁尔灭溶液擦拭工作台面,用紫外光灯杀菌0.5小时。每次使用无菌室都应详细填写无菌室使用记录。 4.1.2 无菌室、超净台在消毒处理完毕后,应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如下:取直径90mm 培养皿,无菌操作注入融化的营养琼脂培养基20ml,在30~35℃培养48h证明无菌后,取3只培养皿在无菌室超净工作台内平均位置打开培养皿上盖,暴露30min后盖好,置30-35℃培养48小时后取出检察, 3只培养皿上生长的菌落数平均不得超过1个。 4.1.3 无菌试验过程中检查空气中的菌落数,方法同上。在试验开始进行时,打开平皿盖在空气中暴露,至试验结束,盖好。照上法培养,应符合上述要求。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复习题及答案 1、试述摄影测量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模拟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物理投影的方式,采用模拟测图仪,作业员手工的操作方式来生成的模拟产品。 ②:解析摄影测量:用像片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解析测图仪,机助作业员操作方式,制成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 ③:数字摄影测量:是用像片(数字),数字化影像,数字影像做为原始资料,用数字投影的方式,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操作加作业员的干预,制成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2、什么叫数字摄影测量?(两种描述) 答:①认为数字摄影测量是基于数字影像与摄影测量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影像处理,影像匹配,模式识别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学的分支学科。②其是基于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应用计算机技术,从影像(包括硬拷贝与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提取所摄对象用数字方式表达的几何与物理信息的摄影测量分支学科。 3 数字摄影测量包括哪些部分?各部分的特点是什么? 答:包括:计算机辅助测图,影像数字化测图(混合数字摄影测量,全数字摄影测量) ①计算机辅助测图:是利用解析测图仪或模拟光电机型测图仪与计算机相联的机助系统,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形成DEM与数字地图,最后输入相应的数据库。其是摄影测量从解析化向数字化的过渡阶段。其所处理的依然是传统的像片,且对影像的处理仍然需要人眼的立体量测,计算机则起进行数据的记录与辅助处理的作用,是一种半自动化方式。 ②影像数字化测图:是利用计算机对数字影像或数字化影像进行处理,由计算机视觉(其核心是影像匹配和影像识别)代替人眼的立体量测与识别,完成影像几何与物理信息的自动提取。这时不需用传统光电仪器与传统人工操作方式,而是自动化的方式。若处理的原始资料是光学影像(像片),则需要利用影像数字化器对其数字化。 4、机助测图数据采集有哪些主要过程? 答:数据采集①像片的定向②输入基本参数③给不同的目标(地物)以不同的属性代码(特征码)④逐点量测地物的每一个应记录的点,或对地物或地貌(等高线等)进行跟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图应用探讨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图应用探讨 摘要:国家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图 技术的飞跃,研究其相关课题对于提升测图的整体效果具有极为关键的意义。本 文首先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分析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关键技术,并研究了数字 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望对相关工作的开展有所裨益。 关键词: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图;应用 1前言 随着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测图应用条件的不断变化,对其技术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 有必要对其相关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与探讨,以期用以指导相关工作的开展与实践。基于此, 本文从概述相关内容着手本课题的研究。 2数字图像处理 图像处理技术作为一项基础技术在各种领域都有着应用。图像是三维景物的二维投影, 三维景物的很多信息并不能在二维图像上体现出来。摄影测量双像测量是图像三维信息提取 的基础技术,通过影像匹配代替传统人工观测,将原始相片的灰度转变为电子、光学、数字 等不同形式信号。影像相关是通过不同信号之间的关联函数评价相似性。取出特定点中心小 区域影像信号,之后在另一个影像区域中区域对应区域影像信号,求得相关函数,以影像新 红分布相似区域作为同名区域。这是自动化立体测量的基本原理。 2.1数字相关 数字图像处理使用了数字相关技术,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字影像数值计算,进行影像的匹配。数字相关算法除了相关函数,还有协方差函数、差绝对值和、相关精度等方法,数字相 关通常都是二维搜索过程,通过核线相关原理的引入,能够进一步简化为一维搜索。 2.2二维相关 二维相关首先在影像上确定一个待定点作为目标点,之后以目标点选择一定像素数的灰 度阵列,作为目标区域,同时在另一个影像上搜索同名点,估算同名点可能存在的范围,建 立同样大小的灰度阵列进行搜索,计算和目标区域的相似度。 2.3一维相关 核线影响上进行一维搜索,理论来说,目标窗和搜索窗均可视作一维窗口,但是两个影 像窗口相似性通常都是统计量,为了提高结果可靠性,需要尽量丰富的样本,所以目标窗口 像素不能过少,而且目标区域过长会造成灰度信号中心和集合中心之间不重合,相关函数高 峰值和最高信号值一致,影像几何变形影响下会出现很大误差。因此目标区和二维相同时搜 索工作从一个方向进行即可。 3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关键技术研究分析 1)现代化数字图像的直接获取与处理。分析传统的图像获取,即电子管摄像机,根据功 能划分,主要包括量测像机、半量测像机、非量测像机,对于量测像机,其主要目的是精密 测量物体的位置、尺寸、运动轨迹,其具有机械结构稳定、镜头光学畸变小、长焦距和相片 尺寸大的特点,但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固体式数字摄像机已不断涌现在市场中,即数 字像机,数字像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广播电视,其主要有CCD图像传感器、摄影镜头及相关电子电路等附件构成,根据性能的不同,数字像机分为标准视频摄像机和数 码相机,其主要通过定向反光标志和标志中心的亚像素精确定位的亚像素边缘检测、子像素 精度中心定位来实现物体测量,对于定向反光标志中的RRT标志的“准二值摄影”,可以采用 梯度幅值法来提高图像测量的精度,亚像素精度边缘定位后,采用椭圆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 来获取反光标志中心,最后确定像素的精度。 2)数字像机的试验场法标定技术、自标定技术。试验场法标定是指对已控制点摄影的单 片相机空间后交会进行求解,其具有计算简单、摄影几何图形要求低、内外参数相关性影响 小的特点,例如某实验采用了28mm/2.8D、视场角为60°*46°的尼康D2H数码相机,在拍摄 过程中,由于相机焦距是固定的,并且设置的摄影距离为3.2m,分别在不同摄影位置对事物 进行顺时针拍摄和逆时针拍摄,为了验证不同参数对标定结果的影响,分别选择不同的畸变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和其他物体的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的工艺、科学与技术。 1.2摄影测量学的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 、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和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的基础数据 。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 2.摄影测量的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 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的摄影测量解算。(3)得到的是(或说主要是)模拟产品。(4)摄影测量科技的发展可以说基本上是围绕着十分昂贵的立体测图仪进行的。(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6)最直观,好理解。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的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的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的模拟解算。(3)得到的是模拟产品和数字产品。(4)引入了半自动化的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的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的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的资料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的是数字投影方式 。(3)得到的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4)它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的根本区别在于: 1.两者采用的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是是数字影像,后者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的投影方式不同,前者是数字投影,后者是物理投影。 3.两者的操作方式不同,前者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 3.摄影测量学的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的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 2.相邻两像片要有60%左右的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30%左右的重叠度。 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的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4.像片倾角,倾角不大于2°,最大不超过3°。 5.航线弯曲,一般要求航摄最大偏距△L 于全航线长L 之比不大于3%。 6.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间的夹角称为像片旋角,以K 表示。一般要求K 角不超过6°,最大不超过8°。 4.计算题对于18cm*18cm ,航向:18*60%= 旁向:18*30%= 对于23cm*23cm, 航向:23*60%= 旁向:23*30%= 8.如何对空中摄影的质量进行评定? 1.检查其航向、旁向重叠度是否达到要求。 2.检查其航向弯曲是否超过3%。 3.检查其像片旋角是否小于等于6°,个别不大于8°。 9.造成像片上影像产生误差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其影响进行改正? 因素:1.地面地形起伏 2.像片倾斜,产生像片位移。3.航线偏离各像片的主点连线。 改正: 13.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用?(各坐标系的坐标原点和坐标轴是如何选择的?) 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y x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以摄影中心S 为坐标原点,y x ,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y x ,轴平行,z 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xyz S -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XYZ S -表示。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 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而定。 (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 ,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 S -沿着Z 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 ,得到的坐标系p p p Z Y X P -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 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用t t t Z Y X T -表示。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

近景摄影测量复习提纲及答案

近景定义:通过摄影手段以确定(地形以外)目标的外形和运动准柜台的科学手段。 优点:1.它是一种瞬间获取被测物体大量物理信息和几何信息的测量手段。2.它是一种非接触性量测手段,不伤及测量目标,不干扰被测物自然状态,可在恶劣条件下作业。3.它是一种适合于动态物体外形和运动状态测定的手段,是一种适用于微观世界和较远目标的测量手段。4.它是一种基于严谨的理论和现代的硬软件,可提供相当高的精度与可靠性的测量手段。 5.它是一种基于数字信息和数字影像技术以及自控技术手段。 6.可提供基于三维空间坐标的各种产品。 缺点:1.技术含量高,需要昂贵的硬件设备投入和较高素质的技术人员,设备的不足以及技术含量的欠缺均会导致不良的测量结果。2.对所有测量对象不一个定是最佳选择。 主要用途:1.古建筑与古文物摄影测量。2.生物医学摄影测量。3.工业摄影测量。 发展状况:在国际上已有五六十年历史,在进京摄影测量与机器视觉委员令的组织下,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性的学术讨论会。近景摄影测量,在国内近十余年有较大发展。中国测绘学会摄影测量与遥感委员会负责协调学术交流工作。 内外方位元素的选择:1.内方位元素:恢复(摄影时)光束形状的要素。若有四个框标像在像片P上它们构成一个框标坐标系,像主点在此框标坐标系内的坐标(X0,Y0)以及主距f,即为像片P的内方位元素。 外外方位元素的选择:确定光束在给定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与朝向要素。三个直线元素,即坐标值XYZ,用以形容各光束定点(摄影中心)S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位置。三个角元素,用以形容光束在物方空间坐标系中的朝向。 摄影机的分类:量测摄影机、格网量测摄影机、半量测摄影机、非量测摄影机。 各类摄影机的性能与技术指标:量测摄影机:机械结构稳定,光学性能好; 格网量测摄影机:配有标准网格以改正底片变形,并具备量测摄影机功能; 半量测摄影机:不具备量测摄影机众多功能但配有改正底片变形的格网; 非量测摄影机:内方为元素不能记录,光学畸变颇大,未采取减少或改正底片变形的措施并且不具备记载外部定向参数的功能。 何谓一步像机:一步相机又称一次成像照相机。利用此类相机,在启动快门一分钟后,即可获得照片。感光材料自身,集感光片、电源以及显影定影药浆于一体构成。 非量测用像机有哪些优点和特性:1、社会拥有量大,包括它的通用性与普及性;2、使用方法灵活,包括调焦范围大,可手持摄影,可对任意方向摄影;3、价格相对低廉;4、适合某种专业的特殊要求,如连续摄影、高速摄影、同步摄影、跟踪摄影、显微摄影、有线或无线遥控摄影、全景摄影和水下摄影。 立体摄影机:在已知长度的摄影基线两端,配有两台主光轴平行且与基线垂直的量测摄影机的设备,称之为立体量测摄影机。 CCD的概念、原理和形式:电荷耦合器件CCD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器件。原理:CCD是在N型或P型硅衬底上,生长一层很薄的(约10nm)二氧化硅绝缘层,再在此氧化层上,按一定序列,淀积多个相隔很近的金属电极而生成的。通过光注入方式或电注入方式,将代表输入信号的电荷,引入金属电极下的表面势阱后,通过附加在金属电极上的控制信号,使电荷做存储及转移动作,最后在输出端收集输出信号。 形式:线阵CCD图像传感器、面阵CCD图像传感器、CCD摄影机、固态摄像机 彩色电视机的制式有哪几种:NTSC制式、PAL制式、SECAM制式、EIA制式 夜视器的作用和适应范围:作用:对照度很低的对象进行观察、监视以至测量。 适用范围:应用于黑暗条件下的隐蔽性监视,如野生动物观察、工厂、仓库、海关、边防的巡视、公安与法院的取证以及银行、公司的保安等方面。

摄影测量课后作业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摄影测量? 2、摄影测量是如何分类的? 3、简述摄影测量的发展阶段? 第二章影像获取及其基本知识 1、正片与负片、主光轴、物方主点与像方主点、视场与像场、视场角与像场角、像幅、像片倾斜角、摄影航高、摄影比例尺、像片重叠度、摄影基线、航高差、航带弯曲度、像片旋转角 2、简述量测性相机的特征。 3、简述航摄仪(机)的具体分类? 4、简述空中摄影质量的评定指标? 第三章单张航摄像片解析 1、正射投影与中心投影的区别是什么? 2、内、外方位元素的含义是什么? 3、摄影测量中有那些常用的坐标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一张像片是如何完成从空中位置向地面位置转换? 4、共线方程的含义是什么? 5、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有哪些? 6、引起航摄像片比例尺的因素有哪些?生产实践中怎样获得局部的比例尺? 第四章立体观察与立体量测 1、简述单眼观测与双眼观测的区别? 2、简述立体观测的方法 4、正立体、反立体、零立体 第五章双像摄影测量基础 1、简述立体像对中的点、线、面。 2、简述立体像对的相对定位与相对定位元素的概念。 3、简述立体像对的绝对定位与绝对定位元素的概念。 4、简述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的概念。 5、简述双像空间后方—前方交会的概念。

第六章模拟法立体测图 1、简述模拟法立体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2、简述模拟法立体测图的原理与方法 第七章像片纠正与正射影像图 1、简述像片纠正的概念 2、简述像片纠正的分类。 第八章数字摄影基础 1、数字影像匹配 2、简述影像匹配的基本原理。 3、数字影像内定向 4、“4D” 第九章解析空中三角摄影测量基础 1、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进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需要利用哪些信息? 2、独立模型法平差与航带法平差有什么区别?试比较其优缺点。 3、试说明光束法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基本思想。为什么说它是最严密的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第十章摄影测量外业工作 1、影像判读的标志有哪些? 2、像片判读的方法有哪些? 3、像片调绘综合取舍的原则有哪些? 4、像片调绘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无菌检测标准操作规程(培养法)

起草人:起草日期: 审核人:审核日期: 批准人:批准日期: 武汉仝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Wuhan Togo Biotechnology Co.,Ltd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测的基本操作,为无菌检测人员提供正确的操作规程。通过无菌检验后,确保产品能够达到无菌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我公司进行细胞质量检验的技术人员。 3、内容 3.1 简述:无菌检测系用于检查细胞是否无菌的一种方法。检查项目包括需氧菌、厌氧菌及真菌检查。若供试品符合该项检查方法的有关规定,仅表明在该检验条件下未发现微生物污染。 3.2 环境要求:该项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万级背景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区域内或隔离系统中进行。其过程必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日常检验需对试验环境进行监控。 3.3人员要求:无菌检测人员应具备微生物及检验专业知识,并经过无菌检验培训。 4、无菌检验前的准备 4.1器具灭菌、消毒 试验过程中与供试品接触的所有器具必须采用可靠方法灭菌,可置高压灭菌锅内121℃蒸汽灭菌30分钟后使用(根据灭菌效果验证决定灭菌参数)。所有的灭菌物品不应超过2周即用毕,否则应重新灭菌。凡检验中使用的器材无法灭菌处理的,使用前必须经消毒处理,如无菌检验室的电子天平,工作台面等,可采用消毒剂浸泡或擦拭。 器具的灭菌、消毒后必须做好标识,标明灭菌、消毒时间和使用有效期。 4.2人员、物料进入无菌检验室

开启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进行空间灭菌处理,消毒时间不得少于30分钟。人员进入无菌检验室需在一更区脱去一般区工作鞋,换无菌检验室工作鞋,并在二更区穿戴无菌服、口罩和手套,口罩掩住口鼻,帽子包裹所有头发。 进入无菌检验室的所有培养基、供试品等需将外包装在传递窗拆除后,查看所有进入无菌检验室的器具上的灭菌、消毒标识,是否在有效期内,符合要求的于传递窗进行表面紫外消毒,传入无菌检验室。 5、无菌检验室操作要求 1)人员进入后,首先进一步消毒擦拭工作台面。 2)全过程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污染。 3)使用玻璃器皿应轻取轻放,避免破损,以防培养物扩散。 4)所有操作均应在近火焰区进行,且不得有大幅度或快速动作,以免搅动空气中的尘埃微粒。 5)使用金属接种器具时,用前、用后均需灼烧灭菌。 6)在接种培养物时,动作应轻、准,防止培养物溅出,产生汽溶胶,造成污染。 7)操作过程中所有的带菌物品,用后均应作消毒、灭菌处理。可在检验过程中随用随时放入消毒液缸内浸泡或消毒桶内,或在检验完成后经传递窗传至一般区,立即用压力蒸汽灭菌锅121℃灭菌30分钟。 6、培养基制备 6.1需氧菌、厌氧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的制备 所用试剂: 酪胨(胰酶水解) 15.0g 葡萄糖 5.0g L-胱氨酸 0.5g 硫乙醇酸钠 0.5g (或硫乙醇酸)(0.3ml) 酵母浸出粉 5.0g 氯化钠 2.5g 新配制的0.1%刃天青溶液 1.0ml 琼脂 0.75g 水 1000ml

近景摄影测量应用于建筑测绘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介绍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回顾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应用于建筑物测绘的研究,并重点分析了在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的应用,表明利用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观测建筑物变形的方法具有效率高、质量好等显著优点。并展望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技术的未来发展。 1.数字近景摄影测量 1.1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基本概念 近景摄影测量也称非地形摄影测量,是指在0-300m 近距离范围对所研究的各类目标进行摄影,通过对拍摄的图像加工处理,从而确定静态目标的点坐标、表面形状以及动态目标的活动轨迹。近景摄影测量一般包括近景摄影和图像处理两个过程。 随着数码相机的广泛应用,价格愈来愈低廉,使用数码相机的数字近景摄影测量发展越来越快。数字近景摄影测量是指以数字相机为图像采集传感器、并对所摄图像进行数字处理的近景摄影测量。数码相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发展[1]。 近景摄影测量的摄影机一般分为两种,即量测用的和非量测用的。量测用的摄影机是指专为摄影测量设计的,在像框上设有框标,内方位元素已知或可记录,物镜畸变差很小,主距为固定的或可以调焦的。非量测用的摄影机就是一般使用的相机,特点是内外方位元素一般不知,物镜畸变差比较大,且常常不够稳定。进行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多为以半导体技术CCD 电荷耦合器为基础的数码相机,属于非量测相机。CCD 的状态及灵敏度可长期稳定,因此是可以检校的。在进行精确摄影测量工作前,必须对普通数码相机进行严格的检校。摄影机的检校是指检查和矫正摄影机内方位元素和光学畸变系数的过程。 1.2 数字近景摄影测量的解算模型 数码相机所拍摄的影像内方位元素值未知,因此可以采用直接线性变换模型(Direct Linear Transformation 简称DLT )。DLT 解法是建立像点坐标仪坐标和相应物点物方空间坐标之间直接的线性关系的解法[2,3]。其基本公式为: 01 111094321=+++++++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x (1) 01 111098765=+++++++Z L Y L X L L Z L Y L X L y (2) 式(1)和(2)中,L1至L11是11个系数,分别为相片的6个外方位元素(X s ,Y s ,Z s ,φ,ω,К),3个内方位元素(主点的坐标仪坐标x 0、y 0以及拍摄相片的x 方向主距f x ),y 方向相对x 方向的比例变化率d s (即比例尺不一性)以及x 、y 轴间的不正交性d β这11个参数的函数;X 、Y 、Z 是点的空间坐标;x 、y 是相应点的影像坐标。 由于摄影物镜光学畸变差的影响,使得像点、摄站和相应地面点之间的共线关系受到破坏,因此,必须考虑畸变的影响,而光学畸变差主要以辐射方向为主。可考虑加入改正项: 210r κ)x (x Δx ?-= (3) 210r κ)y (y Δy ?-= (4)

摄影测量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外方位元素绝对定向元素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自由航线网绝对定向元素相对航高空中三角测量航向重叠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核面主核面摄影基线同名核线外方位元素 DEM 双像空间前方交会影像匹配核线匹配双像空间前方交会数字正射影像数字线划图像片比例尺内方位元素相对定向内定向像片旋角航空摄影仪 二、填空题: 1、摄影测量中,为了恢复立体像对两张像片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可以根据左右像片上的点位于的几何条件,采用方法来实现,最少需要量测对同名像点。 2、地形图是所覆盖地物的投影,航空影像是所覆盖地物的投影 3、摄影测量加密按数学模型可分为、和 三种方法。 4、像对的相对定向是以为几何条件,该条件表示的方程反映了、和三条线位于同一个平面,从而满足一个立体像对中同名光线对对相交。 5、中心投影的共线条件方程表达了、和三点位于的几何关系,利用其解求单张像片6个外方位元素的方法称为,最少需要个点。 6、VIRTUOZO摄影测量系统的定向模块包括了、和 三个功能。

三、简答题: 1.请说出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并用图示说明各坐标系之间的关系(用公 式加文字进行说明) 2.像点坐标系统误差改正有哪些项? 3.解析法相对定向后,为何要进行比例尺归化?如何进行? 4.建立DEM时所用的原始数据点的来源有哪几种? 5.简述立体坐标量测仪进行像点坐标量测的过程。 6.连续法解析相对定向的作业流程是什么? 7.解析空中三角测量的目的与意义是什么? 8.为什么航带模型进行概略绝对定向后,还必须进行非线性改正? 9.区域网平差中,改化法方程的目的是什么,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的特点是什 么? 10.如何处理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后控制点上的残差? 11.分别解释内、外方位元素在摄影测量定位中所起的作用,并图示说明以Y轴 为主轴的 转角系统中外方位元素是如何定义的? 12.图示说明共线条件方程的表达式及其意义?它在解析摄影测量中有哪些应 用? 13.画出“相对定向+绝对定向”方法确定地面点坐标的流程图? 14.简述光束法区域网平差中改化法方程目的以及改化法方程系数阵的特点(5 分) 15.单航带法空中三角测量的作业步骤 16.什么是移动曲面法数字高程模型内插?

无菌检查操作规程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 文件编号:BR3-SR0 版本:01 制定: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 广州保瑞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修订记录 序 修订内容摘要版本变更日期 号 《无菌检验操作规程》2016-02-22 1

生效时间2016.02.22 页次4-1 1.目的 建立无菌检查的标准操作规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2.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3.职责 负责对一次性使用体腔热灌注治疗管道组件的无菌检测 4.内容 4.1检验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1101 无菌检查法 4.2仪器、设备 超净工作台、电热干燥箱、恒温培养箱、压力蒸汽灭菌器、集菌仪、电子天平、PH计、冰箱、恒温水浴锅、酒精灯、三角烧瓶,接种环、镊子,试管架,大试管若干等。 4.3.培养基 4.3.1需气菌、厌气菌培养基(硫乙醇酸盐流体培养基) 4.3.2 霉菌培养基(胰酪大豆胨琼脂培养基) 4.3.3 培养基的无菌性检查 每批配制的培养基均应进行无菌性检查(可与产品无菌检验同步进行)。检查时,每批培养基随机取不少于5支(瓶)培养14天,应无菌生长。 4.4.无菌检验室的环境要求 4.4.1无菌检验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级下的局部百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4.4.2 缓冲区与外界环境、无菌检验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正压,阳性对照室与缓冲区之间空气应保持负压。无菌检验室与室外大气之间静压差应大于10Pa。无菌检验室的室温应保持18~26℃,相对湿度:45~65%。 4.4.3 无菌检验室的单向流空气区、工作台面及环境应定期按《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悬浮粒子》和《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沉降菌的测试方法》的现行国家标准进行悬浮粒子每月检测一次,沉降菌的监测每周检测一次。 6.4 无菌检验过程中应同时检查超净工作台单向流空气中的菌落数:每次操作时在层流空气所及台面的左中右置3个营养琼脂平板,暴露30min,于30~35℃培养48小时,菌落数平均应不超过1CFU/平板。

摄影测量实习作业

摄影测量实习作业 —. 后方交会解算程序。 (1)原程序: A=input('请输入地面点坐标:') B=input('请输入影像坐标点:')/1000 f=input('请输入主距:')/1000 C=input('请输入像主点坐标初始值:') E=input('请输入外方位角初始值:') i=size(B,1); B=[B;B(1,:)]; A=[A;A(1,:)]; Xs=0; Ys=0; for j=1:i m=sqrt(((A(j,1)-A(j+1,1)).^2+(A(j,2)-A(j+1,2)).^2)/((B(j,1)-B(j+1,1)).^2+(B(j,2)-B(,2)).^2))/(i-1); Xs=Xs+A(j,1)/i; Ys=Ys+A(j,2)/i; end Zs=m*f; for j=1:1000 R(1,1)=cos(E(1))*cos(E(3))-sin(E(1))*sin(E(2))*sin(E(3)); R(1,2)=-cos(E(1))*sin(E(3))-sin(E(1))*sin(E(2))*cos(E(3)); R(1,3)=-sin(E(1))*cos(E(2)); R(2,1)=cos(E(2))*sin(E(3)); R(2,2)=cos(E(2))*cos(E(3)); R(2,3)=-sin(E(2)); R(3,1)=sin(E(1))*cos(E(3))+cos(E(1))*sin(E(2))*sin(E(3));

R(3,2)=-sin(E(1))*sin(E(3))+cos(E(1))*sin(E(2))*cos(E(3)); R(3,3)=cos(E(1))*cos(E(2)); for n=1:i Xp(n)=R(1,1)*(A(n,1)-Xs)+R(2,1)*(A(n,2)-Ys)+R(3,1)*(A(n,3)-Zs); Yp(n)=R(1,2)*(A(n,1)-Xs)+R(2,2)*(A(n,2)-Ys)+R(3,2)*(A(n,3)-Zs); Zp(n)=R(1,3)*(A(n,1)-Xs)+R(2,3)*(A(n,2)-Ys)+R(3,3)*(A(n,3)-Zs); xc(n)=-f*Xp(n)/Zp(n); yc(n)=-f*Yp(n)/Zp(n); D(2*n-1,1)=(R(1,1)*f+R(1,3)*xc(n))/Zp(n); D(2*n-1,2)=(R(2,1)*f+R(2,3)*xc(n))/Zp(n); D(2*n-1,3)=(R(3,1)*f+R(3,3)*xc(n))/Zp(n); D(2*n,1)=(R(1,2)*f+R(1,3)*yc(n))/Zp(n); D(2*n,2)=(R(2,2)*f+R(2,3)*yc(n))/Zp(n); D(2*n,3)=(R(3,2)*f+R(3,3)*yc(n))/Zp(n); D(2*n-1,4)=yc(n)*sin(E(2))-(xc(n)/f*(xc(n)*cos(E(3))-yc(n)*sin(E(3)))+f*cos(E(3))) *cos(E(2)); D(2*n-1,5)=-f*sin(E(3))-xc(n)*(xc(n)*sin(E(3))+yc(n)*cos(E(3)))/f; D(2*n-1,6)=yc(n); D(2*n,4)=-xc(n)*sin(E(2))- (yc(n)/f*(xc(n)*cos(E(3))-yc(n)*sin(E(3)))-f*sin(E(3)))*cos(E(2)); D(2*n,5)= -f*cos(E(3))-yc(n)*(xc(n)*sin(E(3))+yc(n)*cos(E(3)))/f; D(2*n,6)=-xc(n); L(2*n-1,1)=Y(n,1)-xc(n); L(2*n,1)=Y(n,2)-yc(n); end X=inv(D'*D)*D'*L; Xs=Xs+X(1); Ys=Ys+X(2); Zs=Zs+X(3); E(1)=E(1)+X(4);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