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套精选试卷∥宁波市2017-2018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3套精选试卷∥宁波市2017-2018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 2,燃烧生成CO 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

B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有机物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答案】A

【解析】A. 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含碳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生成CO 2,燃烧生成CO 2的物质一定含碳元素,选项正确;

B. 单质中只含一种元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选项错误;

C. 有机物是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二氧化碳含有碳元素,但是无机物,选项错误;

D. 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不是中和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A 。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禁止食用油脂

B .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 .“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A .油脂会使人发胖,故适量食用油脂,防止病变的发生; B .农药化肥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应合理使用农药化肥C .“五月粽香飘万家”,说明分子不断的运动; D .高炉炼铁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是正确的叙述;故答案选择D

考点:人体的营养素、化肥与农药、分子的特征、炼铁的原理

3.葡萄糖(C 6H 12O 6)是人体所需重要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葡萄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葡萄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B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

C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2612166

126?++??×100% D .葡萄糖中C 、H 、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2:6

【答案】D

【解析】A. 由葡萄糖的化学式可知,葡萄糖是一种有机化合物,选项正确;

B. 葡萄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6+1×12+16×6=180,选项正确;

C. 葡萄糖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6

100%

12612166

?

?

?++?

,选项正确;

D. 葡萄糖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6)=18:3:24 ,选项错误,故选D。

4.下列说法或做法符合科学常识的是

A.用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的方法检验是否是铵态氮肥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管道是否泄漏

C.玩跷跷板时,重的人要坐得靠后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

D.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是利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答案】A

【解析】A、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混合后能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与熟石灰混合研磨来检验铵态氮肥,做法正确;

B、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气管道是否泄漏,易发生爆炸,做法不正确;

C、由杠杆平衡的条件可知,玩跷跷板时,重的人要坐得靠前些,这样才能保持平衡,做法不正确;

D、用吸管从瓶中吸饮料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而不是利用液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说法不正确。

故选:A。

5.进入中考冲刺阶段,为了保证营养,小欣同学的妈妈为她准备了每餐食谱,其中营养均衡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③

【答案】C

【解析】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详解】①煮鸡蛋中富含蛋白质,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②烤肉中富含蛋白质,青菜中富含维生素,拌饭中富含糖类、油脂和无机盐;

③红烧肉中含有油脂、蛋白质和无机盐,菠菜中富含维生素,米饭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

④牛奶中富含蛋白质,蛋糕中富含糖类、油脂。

②③所含营养素的种类比较全,故选C。

6.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A、软水可能含有少量钙、镁化合物,蒸干时可能固体残余少,也可能没有剩余物质,如果是前者,区别不明显,不能鉴别;取样品,加入肥皂水,振荡,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产生泡沫较少的是硬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A错误;

B、取样品,观察颜色,灰白色粉末的是磷矿粉,白色晶体的是碳铵,现象不同,可以鉴别;取样品,闻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是碳铵,没有明显气味的是磷矿粉,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故B正确;

C、呼出气体与空气,伸入带火星的木条观察都会熄灭;通入澄清石灰水观察,呼出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空气几乎不能,故C错误;

D、棉线与尼龙线,颜色相同,观察颜色不能鉴别,不能鉴别;点燃后观察,尼龙是合成纤维,含有碳元素,故灼烧后会收缩、碳化起球,纯棉布燃烧烧纸的气味不会起球,故D错误。

故选:B。

7.控制变量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列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的是()

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

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

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用两个相同型号的塑料瓶各收集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再分别注入等量的水,旋紧瓶盖,振荡,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通过观察塑料瓶变瘪的程度,可以比较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性的强弱,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B、用等体积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和不同质量的二氧化锰混合,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测定收集相同体积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可以探究催化剂用量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C、取等体积不同地区的两种天然水,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同种肥皂水,振荡;

由于加入的肥皂水的体积不同,通过观察产生泡沫的多少,无法比较两种天然水中Ca2+、Mg2+含量的高低,不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不合理。D、在相同规格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热水和冷水,分别在其中加一滴红墨水,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比较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率,可以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速率的影响,故选项实验方案设计合理。故选C。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8.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读取液体体积

B.蒸发

C.倾倒液体

D.制取二氧化碳

【答案】A

【解析】A、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应该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错误;

B、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选项正确;

C、倾倒液体时,试管和试剂瓶要倾斜,试剂瓶口要紧靠试管口,标签要向着手心,瓶盖倒放在桌面上,选项正确;

D、实验室用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选择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正确。

故选A。

9.某科学兴趣小组为测定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每种方案设计如下,其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Cu、Ag、FeSO4溶液

B.Fe、Ag、CuSO4溶液

C.Fe、Cu、稀盐酸、AgNO3溶液

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

【答案】A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详解】A、Cu、Ag与FeSO4溶液均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Fe>Cu,Fe>Ag,但无法确定Cu、Ag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B、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Fe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Fe>氢;铜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氢>铜;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D、Cu与AgNO3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Cu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A。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0.某实验室废水含有较多的盐酸,排放前应加入某种试剂将废水调至中性,下列试剂中最合适的是()A.AgNO3溶液B.NaOH溶液C.稀醋酸D.KNO3溶液

【答案】B

【解析】A、AgNO3溶液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反应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B、NaOH溶液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生成的氯化钠溶液显中性,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C、稀醋酸显酸性,加入稀醋酸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D、KNO3溶液显中性,加入KNO3溶液后废水仍显酸性,不能将废水调至中性.

综上所分析:只有B选项符合要求.

故选B.

11.小丽和同学一起参加研学活动,午餐时在饭店点了以下食物:红烧肉、土豆丝、红烧卿鱼、蒸鸡蛋、米饭。从营养均衡角度来看,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

A.蛋白质

B.糖类

C.油脂

D.维生素

【答案】D

【解析】红烧肉可提供油脂和蛋白质,土豆丝、米饭可提供糖类,红烧鲫鱼、蒸鸡蛋可提供蛋白质,故还缺少的营养物质是维生素。

故选D。

12.碳元素是构成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下列有关碳元素及组成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碳元素组成的单质:金刚石、石墨、C60,构成它们的微粒是相同的

C.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可以来冶炼金属,其他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也具有还原性

D.鉴别CO与CO2的方法有很多:如澄清石灰水、无色酚酞溶液、带火星的木条等

【答案】C

【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根据碳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碳原子的质子数为6,所以核外电子数也为6,A不正确;

B、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中金刚石、石墨是由原子构成的,而C60是由分子构成的,它们构成它们的微粒是不相同的,B不正确;

C、利用焦炭的还原性可以来冶炼金属,其他无定形碳如木炭、活性炭也具有还原性,因为它们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学性质相似,C正确;

D、鉴别CO与CO2的方法有很多:如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一氧化碳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O与水不反应,不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色,CO2能与水反应生成酸,酸遇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无法用无色酚酞溶液鉴别CO与CO2;带火星的木条遇到CO与CO2都不能使木条复燃,无法鉴别,D不正确。故选C。

二、填空题

13.厉害了,我的国。近年来,我国军事、科技出现井喷形势。

(1)我国的高铁网络已经基本形成。高铁运行靠电力驱动,输电线与高铁列车通过石墨电刷连接,这主要利用了石墨优良的_____________性。

FePO+Li= LiFePO,在LiFePO4中锂元素显(2)某种无人机的动力来源于锂电池,锂电池的工作原理是44

+1价,磷元素显+5价,则铁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

(3)为保障航天员的健康,后勤部门为他们提供的主食是易于消化的面包、米饭等食物,这些食物中主要富含的一种营养素为_____________。

【答案】导电+2 糖类

【解析】(1)高铁运行靠电力驱动,输电线与高铁列车通过石墨电刷连接,这主要是利用了石墨具有优良

的导电性能;

(2)在LiFePO4中锂元素显+1价,磷元素显+5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5)+(-2)×4=0,则x=+2。

(3)面包、米饭等食物中主要富含的一种营养素为糖类。

故答案为:(1)导电;(2)+2;(3)糖类。

14.有三种化肥,分别是硫酸钾、氯化铵、磷矿粉,其中为灰白色粉末的是________;在剩余的两种物质中取样,加熟石灰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的原物质是________;小明家种植的花草最近叶色发黄,你认为可施用其中的(写化学式)________。

【答案】磷矿粉氯化铵NH4Cl

【解析】磷矿粉是灰白色的粉末;铵盐和显碱性的物质混合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氨气;氮肥能使农作物枝叶繁茂、叶色浓绿、还能提高产量。

15.人类对能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这些燃料是___炼制的产品。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乙醇属于___(填“有机化合物”或“无机化合物”),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科学家正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___(任写一种)。合理利用资源,可制成多种合成材料。下列物品主要成分属于合成材料的是____。

A 羊毛围巾

B 塑料水盆

C 不锈钢锅

D 橡胶足球

【答案】石油有机化合物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太阳能(合理即可) BD

【解析】(1)多数汽车使用的燃料是汽油或柴油,这些燃料是石油炼制的产品。

(2)乙醇属于有机化合物,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C2H5OH+3O2点燃

2CO2+3H2O。

科学家正努力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潮汐能、核能等。

(3)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故填:BD。

16.化学在材料、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中起到重要的作用。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是CH4?8H2O,在温度升高时会释放出甲烷。

①甲烷属于_____(填序号)。

A 混合物

B 纯净物

C 化合物

D 氧化物

②甲烷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有_____。石墨烯(化学式为C)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①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 在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

B 硬度比金刚石小

C 能够导电和导热

②将甲烷(CH4)在铜基体上高温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石墨烯(可观察到碳原子会沉积吸附在铜的表面上生长成石墨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

【答案】C 二氧化碳、水 C 42CH 2H +C 高温

【解析】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纯净物由同种物质组成,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的化合物。 【详解】(1)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化学式是 CH 4?8H 2O ,在温度升高时会释放出甲烷。 ①甲烷属于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故C 正确。

②甲烷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的生成物有二氧化碳和水。

(2)石墨烯(化学式为 C )是从石墨中分离出的单层石墨片,它是世界上已知的最薄、最 坚硬的新型材料,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

①A 、石墨烯(化学式为 C )是碳单质,化学性质稳定,故A 不正确;

B 、石墨烯(化学式为

C )是世界上最薄、最硬的新型材料,硬度比金刚石大,故B 不正确;

C 、石墨烯(化学式为 C )能够导电和导热,故C 正确。故选C 。

②将甲烷(CH 4)在铜基体上高温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石墨烯(可观察到碳原子会沉积吸 附在铜的表面上生长成石墨烯),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

2CH 2H +C 高温。

【点睛】

甲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甲烷(CH 4)在铜基体上高温发生分解生成氢气和石墨烯。

三、实验题

17.下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 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用上图表示的序号表示

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___________。称量NaCl 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下图,则称取的NaCl 质量为______。

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______(水的密度为1g/mL )。量取读数

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_____。(选填字母标号)

称量NaCl 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

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10%。

【答案】②⑤①④③药匙18.2g90 mL D小于

【解析】(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要注意在称量前先取出药品才能称量,故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⑤①④③。

(2)图②中,塑料仪器为取用粉末状药品的药匙。

(3)根据托盘天平数据的读法,NaCl质量为15g+3.2g=18.2g。

(4)所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0g×10%=10g,则需要水的质量=100g-10g=90g,则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90ml(水的密度为1g/mL);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视线角度正确的是:D。

(5)如果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其他操作步骤正确,那么NaCl质量小于小于它的实际质量,而水的质量正确,因此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

18.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序号甲乙丙

实验

a,c为干燥的紫色石蕊

试纸

b,d为湿润的紫色石蕊

试纸

(1)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乙实验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金属X是______,能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的实验现象是______,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

【答案】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情况铜A中无明显现象,B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Cu+2AgNO3=Cu(NO3)2+2Ag a、c不变色,d比b先变红

【解析】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排在越后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从它们的化合物中被置换出来;排在越前的金属越容易,也越先把其他化合物中的金属置换出来。

【详解】(1)在两支试管中只有溶剂不同,其他相同,说明实验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溶解情况。

(2)在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通常采取“三取中”的方法,即取中间金属单质与两端的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两端金属的单质反应,故为了达到实验目的,金属X是铜;能得出金属活动性Fe>Cu>Ag的实验现象是A中无明显现象,B中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

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弱,比银强,化学方程式为332Cu+2AgNO Cu =(O )N +2Ag 。

(3)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变色;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能使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红色;a 、c 不变色,d 比b 先变红,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

四、计算题

19.某课外活动小组为测定某不纯锌粒中含锌的质量分数,取来20g 锌粒样品,并取稀硫酸200g ,平均分成4次加入锌粒样品中进行实验(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结果如表:

(1)样品中锌粒的质量分数是_____。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0% 9.8%

【解析】解:前三次每次减少3.25g 而第四次只减少了0.25g ,说明剩余的10g 固体为杂质,即锌的质量为20g ﹣10g =10g 。则样品中锌粒的质量分数为10g 20g

×100%=50%。 每50g 稀硫酸与3.25g 锌恰好完全反应。设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x

Zn+H 2SO 4=ZnSO 4+H 2↑

65 98

3.25g 50gx

65 3.25g =9850gx

x =9.8%

答:(1)样品中锌粒的质量分数是 50%。

(2)所用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9.8%。

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面是某同学进行实验时记录的实验现象,其中与事实不相符的是( )

A.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显著升高

B.化肥硫酸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C.5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

D.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

【答案】A

【解析】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将硝酸铵加入水中搅拌,所得溶液温度显著降低,故A不正确;

B、铵态氮肥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肥硫酸铵固体与熟石灰固体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故B正确;

C、5mL酒精与5mL水充分混合后,体积小于1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C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打开盛有浓盐酸的试剂瓶,看到有大量白雾,故D正确。故选A。

2.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

B.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镁

C.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两种溶质

D.产生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MgCl2+2NaOH=2NaCl+Mg(OH)2↓

【答案】B

【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一定量的NaOH溶液,氢氧化钠先与盐酸反应,不产生沉淀;再与氯化镁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详解】A、由分析可知,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不会立即产生沉淀,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氧化铜,无明显现象,说明溶液中不存在盐酸,中性或碱性,反应后溶液中不一定有氯化镁;因此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向反应后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有蓝色沉淀,可知氢氧化钠过量,则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氯化钠和氢氧化钠两种溶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白色沉淀,因此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是:

MgCl2+2NaOH=2NaCl+Mg(OH)2↓,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蜡烛中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一定含碳酸根离子

【答案】C

【解析】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中只含有一种元素,但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A不正确;

B、由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不正确;

C、点燃氢气前需要检验氢气的纯度,为防止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所有的可燃性气体之前都需要验纯,故C正确;

D、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该物质不一定含碳酸根离子,也可能是活泼金属等,故D不正确。故选C。

4.有大小形状相同的X、Y、Z三种金属,分别放到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Z表面迅速冒出气泡,X表面缓慢的冒出气泡,Y表面无气泡冒出,则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泼性顺序

A.XYZ B.YXZ C.ZXY D.ZYX

【答案】C

【解析】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与酸反应的速率越快;有XYZ三种金属,把它们分别放到相同浓度的稀硫酸中,Z表面迅速冒出气泡,X表面缓慢的冒出气泡,Y表面无气泡冒出,则Z、X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Z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Y不能与盐酸反应,说明Y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即XYZ三种金属由强到弱的活泼性顺序为Z、X、Y。

故选:C。

5.如图所示实验内容为探究铁、铜和银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顺序为铁银铜

B.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有气泡产生

C.三种物质间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

D.观察到的现象为铁丝和银丝表面均附着一层紫红色固体,溶液颜色变浅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金属活动顺序表: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前边的金属能和酸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盐和氢气。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越强。位置靠前

的金属能将位于其后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实验中,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铁的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银与硫酸铜不反应,没有明显现象;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6.下列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A.氯化钠B.金刚石C.水D.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A、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氢氧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

7.下列实验操作中(括号内为待检验物质或杂质)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B

【解析】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与除杂相关的知识。

8.向稀盐酸中逐渐加入试剂X后,溶液的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试剂X是下列物质中的

A.Mg B.H2O C.NaOH D.CaCO3

【答案】C

【解析】:A、镁与盐酸反应能生成氯化镁和氢气,氯化镁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B、水能稀释盐酸使其酸性不断减弱,但溶液不可能变为中性,更不可能变为碱性,故错误;C、氢氧化钠能中和盐酸使其酸性减弱,直至盐酸全部消耗溶液呈中性,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因氢氧化钠的存在而显碱性,故C正确;D、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二氧化碳,得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酸性不断减弱,直至盐酸完全反应溶液呈中性,反应后溶液的性质不可能呈碱性(pH>7),故错误。故选C。

9.过氧乙酸(C2H4O3)是常见的消毒剂。下列有关过氧乙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过氧乙酸中含O3分子

B.过氧乙酸分子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

C.过氧乙酸属于氧化物

D.过氧乙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

【答案】B

【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而不是O3分子,故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过氧乙酸(C2H4O3)中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为4:3,故正确;

C、分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而过氧乙酸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故错误;

D、过氧乙酸(C2H4O3)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22

12214163

?

?+?+?

×100%=31.6%,故错误。

故选B。

10.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玻璃破碎

B.食物腐烂

C.车胎爆炸

D.冰雪融化

【答案】B

【解析】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化学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为物理变化。

【详解】A、玻璃破碎是形状的改变,该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符合题意;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 【专题】物质的分类. 【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 【解答】解:A、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只有氧分子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故A 正确; B、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气体,属于混合物,故B错; C、汽水中含有水、碳酸、添加剂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错。 D、水泥砂浆中含有水泥、黄砂、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 故选:A。 【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 【分析】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D、根据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 【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A错;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B错; C、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构成,故C错;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201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7年河北省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8分) 1.(2分)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2分)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煮鸡蛋B.小米粥C.凉拌黄瓜D.白面馒头 3.(2分)如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滴加液体B. 闻气体气味 C. 熄灭酒精灯 D. 稀释浓硫酸 4.(2分)下列对化肥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KNO3是一种复合肥 B.施用氮肥,能促进植物茎叶生长 C.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D.化肥能提高粮食产量,施用越多越好 5.(2分)如图所示的是氧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 B.硫、氧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06g D.硫、氧两种元素形成的SO3中硫元素为+4价 6.(2分)某同学根据铜绿的成分Cu2(OH)2CO3作出猜想:金属铜锈蚀的条件除有氧气和水外,还必须有二氧化碳.为证明“必须有二氧化碳”,需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中的() A.甲和乙B.甲和丁C.乙和丁D.丙和丁 7.(2分)一定条件下,密闭容器内发生的某化学反应,测得t1和t2时各物质的质量见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的值小于3 B.Q可能是单质 C.该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D.M与N的质量变化比为14:3 8.(2分)下列做法不符合“节能减排”的是() A.加大对核能的利用 B.在田野里焚烧秸秆

C.用水后,随手关闭水龙头 D.推广使用以电池提供动力的客车 9.(2分)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铁用于制作暖气片B.镁粉用于制作照明弹 C.稀盐酸用于除铁锈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10.(2分)下列科学家与他的贡献对应不正确的是()A.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B.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C.阿基米德﹣﹣﹣杠杆原理:F1l1=F2l2 D.欧姆﹣﹣﹣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Q=I2Rt 11.(2分)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其中合理的是()A.水结成冰,是因为水分子停止了运动 B.变瘪了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鼓起,是由于分子的体积变大C.加入糖的水变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D.1L大豆与1L水混合后总体积小于2L,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12.(2分)下列四种物质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 A.石墨B.干冰C.沥青D.陶瓷 13.(2分)下列实验操作能够达到目的是()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牲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胆矾研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自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点燃(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术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 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

2017年湖北武汉中考化学试卷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在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在煤气燃烧过程中也发生燃烧,其反应如下:2C2H5SH+9O24CO2+6H2O+2X,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X由碳、硫、氧三种元素组成 B.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湖北省武汉市2020年中考化学真题试题

2020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S---32 CI---35.5 Mn---55 Cu----63.5 7 Zn ---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I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水结成冰 B.铁生锈 C.玻璃破碎 D.湿衣服晾干 2.化学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的是 A.吸烟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因为香烟的烟气中不含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B.葡萄糖是一种有机物,是人体内重要的提供能量的物质 C.青少年缺钙会引起询楼病和发育不良 D.食用甲醛浸泡的食物对人体有害 3.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4.下列选项中,其意义与对应的化学用语不相符的是 A.五氧化二磷—5O2P B. 4个氮原子—4N C.约占空气总体积78%的物质—N2 D. 2个二氧化硫分子—2 SO2 5.通常情况下,几种物质的着火点如下表。 根据上表所给信息和所学相关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A.白磷、红磷、木炭、无烟煤都是可燃物 B.降温至着火点以下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C.实验时,用于吸干白磷的滤纸片不能丢在废纸篓里 D.红磷燃烧属于置换反应 6.三氧化铬(CrO3)常用于金属镀铬。在工业上,用重铬酸钠(Na, CrZ 0l)制造三氧化铬,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2Cr2O+X =2CrO3+Na2SO4+H2O 其中X的化学式为 A. H2S B H2SO3 C.H2SO4 D. SO2 7.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利用混有少量CO2的CO气体还原氧化铁,并验证反应后的气体产物。实验室现有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可重复使用)。按气体从左到右的方向,装置连节顺序正确的是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副标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8小题,共24.0分) 1.下列物质中属于单质的是() A. 五氧化二磷 B. 铜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 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液体 B. 俯视读数 C. 倾倒液体 D. 检查气密性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2个氮原子表示为2N B. 氯化钠的化学式为ClNa C. 氧气中O为?2价 D. S2?的结构示意图为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热膨胀是因为分子体积变大 B. pH<7的溶液能使酚酞变红 C. 焚烧含氯塑料会造成空气污染 D. 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会影响环境 5.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并列、交叉和包含关系,可用如图表示这三种关系。以下关 系界定错误的是()

A. 合金和金属材料属于包含关系 B. 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属于并列关系 C. 盐和化合物属于包含关系 D.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属于交叉关系 6.如图涉及的物质及变化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纯净物及化学反应,其中乙、丙、丁在 通常状况下为三种不同状态的氧化物。图中“?”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两物质之间能发生一步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可以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B. 若甲经一步反应同时生成乙和丙,则甲不可能是单质或氧化物 C. 戊可以是碱,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 丁→戊的反应过程中会吸收大量的热 7.有一包固体粉末X可能含有锌、铁、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其成分,将 mg固体粉末加入到一定质量的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剩余ng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固体粉末X含有铁,则m可能小于n B.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四种阳离子,则剩余固体一定为纯净物 C. 若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含有三种阳离子,则固体粉末X一定由三种物质组成 D. 剩余ng固体可能由铁和氧化铜组成 8.小余取8.0g干燥的氢氧化钠固体于敞口的锥形瓶中, 观察到氢氧化钠固体发生潮解,一段时间后测得锥 形瓶内物质质量为10.0g。为进一步探究上述现象的 成因,小余立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将试剂X逐 滴滴入锥形瓶中,直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装 置前后质量减少了1.1g。(不考虑滴加液体体积、气 体密度变化和结晶水的生成)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湖北省武汉市2018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真题卷]

一、选择题(本愿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B.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 C.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4+30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 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景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7.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8.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 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饶杯内固体质 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波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2017~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18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B.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 ()4.下列做法错误 ..的是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 C.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4+302 ==== 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 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7.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 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 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 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 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 是

2019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武汉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试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0-16 Mg-24 P-31 Cl-35.5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液态氧 B .洁净的空气 C .汽水 D .水泥砂浆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 .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 .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 .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 .四个氢原子:H 4 B .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CO 2 C .硫酸根离子:SO 4-2 D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 .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 C .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D .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5.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下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图1 图2 图3 图4 A .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 .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 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 C .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 小于7 D .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 4H 2PO 4)。已知23.0g 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 解得到固体物质X 、5.4g 水蒸气和3.4g 氨气。固体物质X 既不能燃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 B .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 C .固体物质X 属于氧化物 D .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 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4

2017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7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牲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C.食物腐 烂D.胆矾研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自色污染”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 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工业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 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2017-2018学年武汉市元月调考九年级化学试卷(有答案)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元月调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2018.1.2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u-64 C-12 Al-2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灯泡发光B.冰融为水C.食物变质D.矿石粉碎 2.以下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3.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变化中分子的数目一定发生变化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一定是分子D.原子可构成分子,但不能构成物质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B.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 C.自然界中的水经沉淀、过滤、吸附后变为纯水 D.电解水得到的氢气和氧气质量比约为2∶1 5.从石墨中剥离出来的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晶体,只有一层碳原子厚度,是目前发现的最薄新型纳 米材料,强度大、导电性能好。科学家预言石墨烯将“彻底改变21世纪”关于石墨和石墨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烯是一种化合物 B.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 C.构成两种物质的碳原子的结构不同 D.两种物质都能与氧气反应 6.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图中“”表示硫原子,“”表示氧原子。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参加反应的分子个数比为1∶1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4∶1 7.有关下图中甲、乙、丙、丁所示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B.乙实验用于探究分子不断运动,可证明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还可达到节约药品,减少对空气污染的目的 C.丙实验用于探究蜡烛燃烧的产物,可证明只有二氧化碳生成,该实验有利于石蜡充分燃烧,防止生成黑烟,实验现象更明显 D.丁实验用于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既可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也可证明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等质量的O2和O3所含氧原子数目相同; ②含有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③实验室可以选择铁丝或红磷用燃烧法除去空气中的氧气得到较纯净的氨气; ④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化合物; ⑤可燃冰和冰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⑦一种元素在同一种化合物中可能显不同的化合价。 A.①②③B.②④⑥C.①④⑦D.③⑤⑦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26分) 28.(3分) 人们通过“丝绸之路”把中国的丝绸、茶叶等传入西方,又将西方的宝石等带入中国。新鲜的茶叶中富含维生素C(C6H8O6),维生素C由三种___________组成;某宝石的成分复杂,其所含的Al2O3中,Al 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价,Al、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 29.(5分) 氧气是人类生命活动中的重要物质。请回答以下与氧气有关的问题: (1) 氧气由氧元素组成。如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图2 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 图2 所示粒子符号为__________ (2) 水通电后可分解产生氧气。下图是水分解过程中微粒变化的示意图,它们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出现 的先后顺序为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5分) 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都含有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且在自然界中可以实现乙和丁的循环。它们之间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标准答案)

s 2017-2018学年度武汉市九年级四月调考化学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8.4.18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一1 C 一12 0—16 C1—35.5 Ca 一40 Fe 一56 Cu 一64 Zn 一65 Au 一19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做法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铁铸成锅 B .把纸剪成窗花 C .用粮食酿酒 D .晾晒潮湿的衣服2.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 ) 3.科学家发现,在一定的条件下,物质会以特殊的形态存在:如水在超低温、正常压力或真空条件下变为高密度液态水。下列关于这种“高密度液态水”与常温液态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B .构成物质的粒子不同 C .氢氧原子的个数比不同 D .化学性质不同 4.科学家已经研发出一种用二氧化碳为原料制取甲烷的新技术。在加热条件下以纳来镍作 催化剂,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生成甲烷和一种化合物x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氢原子的数目发生了改变 B .反应前后镍的质量不变 C .x 的化学式为O 2 D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改变5.下列有关事实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 ) A .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 B .实验室不用铜和稀硫酸制取氢气 C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D .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 6.实验室现有稀盐酸、稀硫酸、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和石蕊溶液。甲、乙两组同学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案验证酸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实验结束后各组废液的颜色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组废液中含有硫酸和硫酸钠 B .乙组用的指示剂一定是石蕊溶液 C .将甲组的废液倒入下水道,可能腐蚀铸铁水管 D .两组的废液混合后一定呈中性,可以直接排放 7.为了探究稀硫酸的化学性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如图甲所示实验,观察到试管①中的液体呈蓝色,试管②中有气泡冒出。实验结束后,将试管①、②内的物质全部倒入同一烧杯中,充分反应后静置,结果如图乙所示。有关图乙烧杯内混合物中的固体和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体中最多有两种物质 B .若固体中有锌,则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有两种 C .若溶液呈酸性,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铜 D .若溶液呈蓝色,则固体中可能有两种物质 废液颜色甲组无色乙组红色

湖北省武汉市2017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湖北省武汉市2017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自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 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法正确的是 A.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术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 8.有一种纳米润滑添加剂,由铝粉、铜粉、氧化铝粉末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取 少量该添加剂,加入足量稀盐酸,有红色固体残留并产生大量气泡;另取少量该添加剂,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工业以上实验,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该添加剂中一定有铜,可能有铝和氧化铝 ②若向滤渣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滤渣部分溶解,则该添加剂中一定有氧化铝 ③滤液中最多含有三种溶质 ④滤渣中一定有银和铜,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铝和硝酸铜 ⑤通过以上实验可以证明铝、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上述说法正确的有 A.①②⑤B.②③⑤C.①③④ D.②④⑤ 28.(4分)下图1是氧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图2是该元素形成的一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 (2)图2所示粒子为_________(填“离子”或“原子”) 。 (3)由氧元素组成的一种气体单质可以支持燃烧,写出实验室制取该气体的一 个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29.(4分)R是硝酸钾或氯化铵中的一种。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 学进行了如图2所示实验。

2017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2017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 考试时间:试卷满分50分考试用时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填空题和解答题作答: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考生应根据自己选做的题目准确填涂题号,不得多选。答题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Mg-24 S-32 Ca-40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石蜡熔化B.酒精挥发C.食物腐烂D.胆矾研碎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在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B.食用水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白色污染”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2018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8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Ba-137S-32N-14 Mg-24Na-23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清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B.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 C.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4+30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 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景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7.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8.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 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饶杯内固体质 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波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17年省市中考化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牲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蜡熔化 B.酒精挥发 C.食物腐烂 D.胆矾研碎2.下列说确的是 A.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 C.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中子数不同 D.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3.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可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B.煤、石油、天然气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 C.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D.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 4.下列做法不正确 ...的是 A.为使农作物增产,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 B.食用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 C.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减少“自色污染”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5.为及时发现燃气泄漏,常在燃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 点燃(C2H5SH ),乙硫醇也可以充分燃烧,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 4CO2+2X+6H2O。下列关于X的说确的是 A. X由碳、硫、氧二种元素组成 B. X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硫、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 2 D.X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 6.木炭还原氧化铜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确的是 A.术炭、一氧化碳与氧化铜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 B.两个实验的相关反应中,只有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C.两个实验中都可观察到红色固体变黑 D. 两个实验的操作中都要防止液体倒吸 7.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己略去。“—”农示 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不正确 ...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 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 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 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

2017年江西化学中考试卷

2011武汉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 B.冰雪融化 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2.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 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 B.2H——2个氢元素 C.2H2O——2个水分子 D.CuO——氧化铜 3. 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 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 4.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含有氢元素 B.可能含有氧元素 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 D.X是一种氧化物 5.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隔绝了氧气 B.可以燃烧

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清除了可燃物 6.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7.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变小 B.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 C.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 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 8. 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中考化学历年真题】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2019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1.(3分)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氧B.洁净的空气C.汽水D.水泥砂浆 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B.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电子数不同 C.原子核由电子和质子构成 D.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3.(3分)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四个氢原子:H4 B.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化合价:O2 C.硫酸根离子:SO4﹣2 D.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4.(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活性炭吸附可以降低水的硬度 B.焚烧废弃塑料可以减少污染 C.在钢铁表面刷油漆可以防止钢铁生锈 D.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有利于人体健康 5.(3分)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也是实验室常用的试剂。如图所示实验中都用到水。

图1 图2 图3 图4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上图所示实验过程中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B.图1实验相关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均发生了改变,b管内的气体可作燃料 C.图2实验盖上瓶盖振荡后软塑料瓶变瘪,所得液体的pH小于7 D.图3、图4实验加入适量水后都放热,所得液体均可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6.(3分)某干粉灭火器的填充剂中含有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 NH4H2PO4)。已知23.0g磷酸二氢铵加热完全分解得到固体物质X、5.4g水蒸气和3.4g氨气。固体物质X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磷酸二氢铵属于复合肥料 B.用磷酸二氢铵灭火既可降低温度,又可隔绝空气 C.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 D.该反应中固体物质X与氨气的分子个数比为2:1 7.(3分)实验室现有一瓶水垢样品,其成分为氢氧化镁和碳酸钙,已知:氢氧化镁受热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H)2MgO+H2O;碳酸钙高温下分解。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其中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取12.9g水垢样品加热,加热过程中剩余固体的质量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关于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的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a点剩余固体是由一种盐和一种碱组成 B.若剩余固体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0%,则剩余固体的成分为CaCO3和MgO C.图中ab间任一点(不包括a、b两点)的剩余固体成分为CaCO3、MgO和Mg(OH)2

2018湖北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8湖北武汉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愿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60分)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燃烧 B.水变成水蒸气 C.玻璃破碎 D.汽油挥发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不能再分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原子核由电子和中子构成 D.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天然气可以作燃料 B.过滤可以将硬水软化 C.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D.大量施用化肥、农药不会污染环境 4.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使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 B.在钢铁表面刷油漆防止生锈 C.不挑食,合理摄入人体必需元素 D.焚烧废弃塑料减少白色污染 5.通常状况下,乙烯(C2H4)是一种无色气体,具有可燃性,其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2H4+3O22X+2H2O,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B.水属于有机化合物 C.X中碳、氧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2 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6.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来制取干燥的氧气,并测定H2O2溶液中容质的质量分 数。装置气密性良好,图中的锥形瓶内盛有质量为m的H2O2溶液,燃烧匙内装有二氧化锰,燃烧匙可以上下移动,干燥管内装有足量碱石灰(CaO和NaOH的混合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装置I分别与装置II、III、IV、V连接,均能达到实验目的

B.称量装置I反应前及完全反应冷却后的质量,可计算出H2O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C.若用装置IV收集氧气,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置在b导管口处验满 D.若用装置V测量生成氧气的体积,集气瓶上方原有的空气会使测量结果偏大 7.氧化物、酸、碱、盐都属于化合物。甲、乙、丙、丁、M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化合物,其中 甲、乙、丙、丁分属上述四种不同类别的化合物,M与甲属于同种类别的化合物。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已略去。“—”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可以用水鉴别乙和丙 B.若乙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则甲可以是氧化铜 C.若丙是碳酸钠,则甲与丁溶液混合可以得到黄色溶液 D.若丁是氢氧化钠,则甲可以通过中和反应转化为M 8.医疗上常用硫酸钡作透视肠胃的内服剂,俗称“钡餐”。一旦误将碳酸钡代替硫酸钡作“钡 餐”,就会致人中毒,此时可服用硫酸镁溶液解毒。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下实验模拟了碳酸钡在胃液中的变化,并验证了硫酸镁解毒的原理: I.取一定量碳酸钡固体于烧杯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质 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甲所示; II.再向该烧杯中逐滴加入硫酸镁溶液,并不断搅拌,烧杯内溶液质量与加入硫酸镁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