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1 页共5 页

职业危害、生产性毒物与有害化学物质

工业卫生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提出改善劳动条件、预防职业病等措施的一门学科。它的重点是研究各行业的职业卫生特点,从卫生学的观点出发,着重研究劳动条件及其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

不良劳动条件存在各种职业性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三类:

1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1)化学因素:有毒物质,如铅、汞、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生产性粉,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2)物理因素:异常气象条件,如高温、高湿、高气压、低气压等;噪声、振动;射频、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射线等。

3)生物因素:如附着在皮肤上的碳疽杆菌、布氏杆菌、森林脑炎病毒等。

2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不合理,如劳动时间过长、休息制度不合理、不健全等。

2)劳动中的精神过度紧张。

3)劳动强度过大或劳动安排不当,如安排的作业与劳动者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生产额过高、超负荷加班加点等

4)个别器官过度紧张,入光线不足引起的视力紧张等。

5)长时间处于某种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3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生产场所设计不符合卫生标准或要求,如厂房低矮、狭窄,布局不合理,有毒和无毒的工段安排在一起等。

第 2 页共 5 页

2)缺乏必要的卫生技术设施,如没有通气换风、照明、防尘、防毒、防噪声、防振动设备,或效果不好。

3)安全防护设备和个人防护用品装备不全。

在实际的生产场所中危害因素往往不是单一存在的,而是多种因素同时对劳动者的健康产生作用,此时危害更大。

职业危害因素所造成的职业性损伤还包括工伤,工伤可由轻微到严重,甚至导致伤残或死亡,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及时预防。发生工伤的原因有很多,工人缺乏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存在麻痹侥幸的心理,或饮酒、药物、疲劳和精神心理等因素都有影响。工伤与职业病预防不能截然分开,二者常有内在的联系。

生产性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多种形式出现,同一种化学物质在不同生产过程中呈现的形式也不同。毒物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产原料,如生产颜料、蓄电池使用的氧化铅、生产合成纤维、燃料使用的苯等;

(2)中间产品,如用苯和硝酸生产苯胺时,产生的硝基苯;

(3)成品,如农药厂生产的各种农药;

(4)辅助材料,如橡胶、印刷行业用作溶剂的苯和汽油;

(5)副产品及废弃物,如练焦时产生的煤焦油、沥青,冶炼金属时产生的二氧化硫;

(6)夹杂物,如硫酸中混杂的坤等。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常以气体、蒸汽、粉尘、烟和雾的形态存在并污染空气环境。如氯化氢、氰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在常温下呈

第 3 页共 5 页

气态的物质是以气体形态污染空气的。一些沸点低的物质是以蒸汽形态污染空气的,如喷漆作业中的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在喷洒农药时的药雾、喷漆时的漆雾、电镀时的铬酸雾、酸洗时的硫酸雾等,是以雾的形态污染空气的。弄清楚生产性毒物以什么形态存在,对了解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制定预防控制措施,以及采集空气样品,测定毒物浓度都有重要意义。

有害化学物质

有害化学物质以不同的形态存在于环境中。液体(如清洁剂)、粉尘、雾、烟、细菌和蒸汽(如苯蒸汽)以及气体(如二氧化碳、硫化氢)。

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损害程度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进入体内的方式如通过呼吸道吸入以及口腔和皮肤的吸收,也有可能是几种方式的联合作用。另外,接触一些化学物质甚至能致癌(如氯丁二稀可致肺癌,苯可以导致白血病)。剌激性气体(如盐酸,氨气等)和窒息性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阻断人体利用氧气。

许多化学物质不但具有危险性,而且有如上所述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其危害程度不仅取决于化学物本身的特性,而且取决于浓度和强度以及使用方法。

如果你的皮肤接触了某些化学物质或者溅到眼睛里--立即用大

量的水冲洗,然后去急诊室作进一步处理。氢氟酸不能用清水洗掉,必须立即送医院急救。

注意劳动保护用品的使用和知道使用劳动保护用品。

第 4 页共 5 页

仅供参考[整理] 安全管理文书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第5 页共5 页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害及治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1938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 害及治理(正式版)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害及治理(正 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主要于原料、辅助材 料、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 及废渣,有时也可能来自加热分解的产物,如聚氯乙 烯塑料加热至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毒物形态: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 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1)气体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无定形气 体,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2)蒸气 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和苯蒸气等。 (3)雾 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雾和硫酸雾等。 (4)烟 为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筛分、包装等可引起粉尘飞扬。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工业毒物的分类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在一般条件下工业毒物,常以一定的物理形态(固 体、液体或气体)存在。但在生产环境中,随着反应或加 工过程的不同,则有下列五种状态可造成环境污染。 (1)粉尘为飘浮于空气中的固体颗粒,直径大于0.1 μm者,大都在固体物质机械粉碎、研磨时形成。如制造铅 丹颜料的铅尘、制造氰氨化钙的电石尘等。 根据粉尘的性质可分为无机性粉尘、有机性粉尘和混 合性粉尘。 (2)烟尘又称烟雾或烟气,为悬浮在空气中的烟状 固体微粒。直径小于0.1μm的,多为某些金属熔化时产生 的蒸气在空气中氧化凝聚而成。如熔铜时放出的锌蒸气所 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铬时产生的氧化铬烟尘等。

(3)雾为悬浮于空气中的微小液滴。多系蒸气冷凝或液体喷散而成。如铬电镀时的铬酸雾、喷漆中的含苯漆雾等。烟尘和雾统称为气溶胶。 (4)蒸气为液体蒸发或固体物料升华而形成。前者如苯蒸气,后者如熔磷时的磷蒸气等。 (5)气体生产场所温度、气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气态物质。如常温常压下的氯、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 从预防生产中毒角度出发,按其性质的作用来区分工业毒物较为适宜。一般分为以下几种。 (1)刺激性毒物酸的蒸气、氯、氨、二氧化硫等均属此类毒物。刺激性气体和蒸气尽管其物理和化学性质有所不同,但它们直接作用到组织上时都能引起组织发炎。 (2)窒息性毒物窒息性毒物可分为窒息及化学窒息性毒物两种。前者如氮、氢、氦等,后者如一氧化碳、氰

(完整版)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THI).doc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汇总表(供参考) 序号中文名英文名化学文摘号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CASNO.l) 毒物危害指数 1 安妥Antu 86-88-4 THI=49 中度危害( III 级) 2 氨Ammonia 7664-41-7 THI=51 髙度危害( II 级) 3 2-氨基吡啶2-Amminopyridine 504-29-0 THI=4 4 中度危害( III 级) 4 氨基磺酸铵Ammonium sultfamate 7773-06-0 THI=17 轻度危害( IV 级) 5 氨基氰Cyanamide 420-04-2 THI=49 中度危害( III 级) 6 奥克托今Octogen 2691-41-0 THI=12 轻度危害( IV 级) 7 巴豆醛Crotonaldehyde 4170-30-3 THI=51 高度危害( II 级) 8 百草枯Paraquat 4685-14-7 THI=45 中度危害( III 级) 9 百菌淸Chlorthalonil 1897-45-6 THI=33 轻度危害( IV 级) 10 钡及其可溶性化合物 Barium and soluble THI=44 中度危害( III 级)(按 Ba 计) 7440-39-3(Ba) compunds , ,as Ba 11 倍硫磷Fenthion 55-38-9 THI=46 中度危害( III 级) 12 苯Benzene 71-43-2 THI=68 极度危害( I 级) 13 苯胺Aniline 62-53-3 THI=51 髙度危害( II 级) 14 苯基醚(二苯醚)Phenyl ether 101-84-8 THI=21 轻度危害( IV 级) 15 苯硫磷EPN 2104-64-5 THI=54 髙度危害( II 级) 16 苯乙烯Styrene 100-42-5 THI=43 中度危害( III 级) 17 吡啶Pyridine 110-86-1 THI=46 中度危害( III 级) 18 苄基氯Benzyl chloride l00-44-7 THI=63 髙度危害( II 级) 19 丙醇Propyl alcohol 71-23-8 THI=45 中度危害( III 级) 20 丙酸Propionic acid 79-09-4 THI=32 轻度危害( IV 级)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示范文本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操作规程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 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 “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 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 高逃离氯气危害。(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 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 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

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2)呼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3)将毛巾用醋浸湿捂住口鼻逃生。 C.急救:(1)接触氨气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处理。(2)中毒时应使用“清沧1号”对咽部进行喷雾,严重者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

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 一、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生产性毒物可作用于人体的多个系统,表现在: (一)神经系统 铅、锰中毒可损伤运动神经、感觉神经,引起周围神经炎。震颤常见于锰中毒或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遗症。重症中毒时可发生脑水肿。 (二)呼吸系统 一次性大量吸入高浓度的有毒气体可引起窒息;长期吸入刺激性气体能引起慢性呼吸道炎症,可出现鼻炎、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炎症;长期吸入大量刺激性气体可引起严重的呼吸道病变,如化学性肺水肿和肺炎。 (三)血液系统 铅可引起低血色素贫血,苯及三硝基甲苯等毒物可抑制骨髓的造血功

能,表现为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严重者发展为再生障碍性贫血。一氧化碳可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组织缺氧。 (四)消化系统 汞盐、砷等毒物大量经口进入时,可出现腹痛、恶心、呕吐与出血性肠胃炎。铅及铊中毒时,可出现剧烈的持续性的腹绞痛,并有口腔溃疡、牙龈肿胀、牙齿松动等症状。长期吸入酸雾,可使牙釉质破坏、脱落。四氯化碳、溴苯、三硝基甲苯等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肝病。 (五)泌尿系统 汞、铀、砷化氢、乙二醇等可引起中毒性肾病,如急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症和肾小管综合症等。 (六)其他 生产性毒物还可引起皮肤、眼睛、骨骼病变。许多化学物质可引起接触性皮炎、毛囊炎。接触铬、铍的工人皮肤易发生溃疡,如长期接触焦油、沥青、砷等可引起皮肤黑变病,甚至诱发皮肤癌。酸、碱等腐蚀性化学物质可引起刺激性眼结膜炎或角膜炎,严重者可引起化学性

灼伤。溴甲烷、有机汞、甲醇等中毒,可造成视神经萎缩,以致失明。有些工业毒物还可诱发白内障。 二、综合防毒措施 预防职业中毒必须采取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一)消除毒物 从生产工艺流程中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物或低毒物代替有毒物,改革能产生有害因素的工艺过程,改造技术设备,实现生产的密闭化、连续化、机械化和自动化,使作业人员脱离或减少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二)密闭、隔离有害物质污染源,控制有害物质逸散 对逸散到作业场所的有害物质要采取通风措施,控制有害物质的飞扬、扩散。 (三)加强对有害物质的监测,控制有害物质的浓度,使其低于国家有关标准规定的最高容许浓度。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一)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一)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 (1)铅 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 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 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氧化缓慢,耐腐蚀。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铬化合物中六价

铬毒性最大。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六价铬化合物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铬在体内可影响氧化、还原、水解过程,可使蛋白质变性,引起核酸、核蛋白沉淀,干扰酶系统。六价铬抑制尿素酶的活性,三价铬对抗凝血活素有抑制作用。 (4)锰 浅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熔点1260℃,沸点2097℃,易溶于稀酸。 锰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各不相同,化合物中的锰的原子价越低毒性越大。工业生产中以慢性中毒为主,多因吸入高浓度锰烟和锰尘所致。轻度中毒表现为失眠、头痛,记忆力减退,四肢麻木,举止缓慢。重度中毒者出现四肢僵直、动作缓慢笨拙,语言不清,智能下降等症状。2、有机溶剂 (1)苯 具有芳香气味的无色、易挥发、易燃液体。密度0.879,熔点5.5℃,沸点80.1℃。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苯的中毒机理目前尚不清楚。一般认为,苯中毒是由苯的代谢产物酚引起的。酚是原浆毒物,能直接抑制造血细胞的核分裂,对骨髓中核分裂最活跃的早期活性细胞的毒性作用更明显,使造血系统受到损害。另外苯有半抗原的特性,可通过共价键与蛋白质分子结合,使蛋白质变性而具有抗原性,发生变态反应。 (2)甲苯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试题答案

《化学毒物危害与控制》试题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答:在一定条件下,能对活的机体产生损害作用或使机体出现异常反应的外源化学物称为毒物。 2、答:半数致死量半数致死量(LD50)是指给受试动物一次或者24h内多次染毒后引起半数动物出现死亡的剂量,也称致死中量。 3、答:急性毒作用带是指半数致死量(LD50)与急性阈剂量的比值。 4、答:在生产工艺过程、劳动过程和工作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力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 5、答:生产环境中常有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 二、填空题(每时空1分共40分) 1、LD50或LC50 2、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3、小 4、检气管、比色试纸、气体检测仪、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和红外线谱仪 5、小、大 6、造血、输氧 7、固态、液态、气态、气溶胶 8、一次或短时间(几分钟或数小时)内大量、脱离接触毒物一定时间后 9、升汞和四氯化碳 10、无、红棕 11、密闭化、自动化,无毒或低毒 12、慢,腹绞痛 13、有机物或易氧化的无机物 14、皮肤,骨骼,胶皮 15、无害化排放,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 16、有害气体,CO2和H20 17、尿和血 三、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D 2、B 3、C 4、A 5、A 四、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对的打“√”错的打“×”) 1、√ 2、× 3、√ 4、√ 5、× 6、× 7、√ 8、√ 9、×10、√ 五、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影响毒物对机体毒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答:(1)毒物本身的特性: 化学结构:毒物的化学结构决定毒物在体内可能参与和干扰的生理生化过程,因而对决定毒物的毒性大小和毒性作用特点有很大影响。如有机化合物中的氢原子,被卤族元素取代,其毒性增强,取代的越多,毒性也就越大。无机化合物随着分子量的增加,其毒性也增强。 物理特性毒物的溶解度、分散度、挥发度等物理特性与毒物的毒性有密切的关系。 (2)毒物的浓度、剂量与接触时间 毒物的毒性作用与其剂量密切相关,空气中毒物浓度高、接触时间长,则进入体内的剂量大,发生中毒的机率高。 (3)毒物的联合作用 生产环境中常有同时存在多种毒物,两种或两种以上毒物对机体的相互作用称为联合作用。应用国家标准对生产环境进行卫生学评价时,必须考虑毒物的相加及相乘作用。此外,还应注意到生产性毒物与生活性毒物的联合作用,如酒精可增加苯胺、硝基苯的毒性作用。 (4)生产环境和劳动强度 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中毒物的毒性作用比在常温条件下大,如高温环境可增强氯酚的毒害作用,亦可增加皮肤对硫磷的吸收。紫外线、噪声和振动可增加某些毒物的毒害作用。体力劳动强度大时,机体的呼吸、循环加快,可加速毒物的吸收;重体力劳动时,机体耗氧量增加,使机体对导致缺氧的毒物更为敏感。 (5)个体状态: 接触同一剂量的毒物,不同的个体可出现不同的反应。造成这种差别的因素很多,如健康状况、年龄、性别、生理变化、营养和免疫状况等。肝、肾病患者,由于其解毒、排泄功能受损,易发生中毒;未成年人,由于各器官,系统的发育及功能不够成熟,对某些毒物的敏感性可能增高;在怀孕期,铅、汞等毒物可由母体进入胎儿体内,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或导致流产、早产;免疫功能降低或营养不良,对某些毒物的抵抗能力减低等。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害及治理参考文本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害及治理参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生产性毒物的形态、危害及治理参考文 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 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性毒物主要于原料、辅助材料、 中间产品、夹杂物、半成品、成品、废气、废液及废渣, 有时也可能来自加热分解的产物,如聚氯乙烯塑料加热至 160~170℃时可分解产生氯化氢。 毒物形态:生产性毒物可以固体、液体、气体的形态 存在于生产环境中。 (1)气体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散发于空气中的无定形气体, 如氯、溴、氨、一氧化碳和甲烷等。 (2)蒸气

固体升华、液体蒸发时形成蒸气,如水银蒸气和苯蒸气等。 (3)雾 混悬于空气中的液体微粒,如喷洒农药和喷漆时所形成雾滴,镀铬和蓄电池充电时逸出的铬酸雾和硫酸雾等。 (4)烟 为直径小于0.1μm的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熔铜时产生的氧化锌烟尘,熔镉时产生的氧化镉烟尘,电焊时产生的电焊烟尘等。 (5)粉尘 能较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的固体微粒,直径大多数为0.1~10/μm。固体物质的机械加工、粉碎、筛分、包装等可引起粉尘飞扬。 悬浮于空气中的粉尘、烟和雾等微粒,统称为气溶胶。了解生产性毒物的存在形态,有助于研究毒物进入机

毒物与职业中毒

第四章毒物与职业中毒 A1型题 1.毒物在生产过程中的存在形式有 A. 气体、固体、液体和气溶胶 B. 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和成分 C. 粉尘、烟和雾 D.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 E. 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 2.毒物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形态有 A. 粉尘、烟、雾和气溶胶 B. 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和成品 C. 气体、固体、液体或气溶胶 D. 原料、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 E. 化学物和/或其代谢产物 3.气溶胶是指 A. 气体、粉尘、烟、雾 B. 原料。中间产物。辅助材料和成品气态物质 C. 分解产物或反应产物中的气态物质 D. 粉尘。烟。雾的统称 E. 化学物在生产过程中的气态和胶体状态的统称 4.在三硝基甲苯的生产过程中,最有实际意义的侵入人体途径是 A. 呼吸道 B. 皮肤 C. 消化道 D. 呼吸道和消化道 E. 消化道和皮肤 5.职业中毒是由于接触A. 生产中各种化学物引起的 B. 生产性化学物引起的 C. 生产性毒物引起的 D. 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 E. 化学物的原料引起的 6.广义职业病的原因是各种生产性的 A. 有毒化合物 B. 物理因素 C. 有害因素 D. 毒物和各种物理因 素 E. 毒物/粉尘和物理因素 7.下列哪个因素对毒物进入人体的机会和在体内过程有影响 A. 化学结构 B. 理化特性 C. 剂量、浓度和作用时间 D. 毒物的联合作用 E. 个体感受性 8.下列哪个因素与个体感受性有关 A. 剂量、浓度和时间作用 B. 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 C. 毒物的联合作用 D. 机体遗传特性 E. 与酶的特性 9.下列哪项不属于职业中毒诊断原则 A. 职业史 B. 职业卫生条件监测结果 C. 集体诊断 D. 临床资料 E. 实验室检查 10.抢救经呼吸道吸人的急性中毒,首要采取的措施是 A. 清除尚未吸收的毒物 B. 排出已吸收的毒物 C. 应用特殊的解毒剂 D. 立即脱离现场及急救 E. 对症治疗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安全管理编号:LX-FS-A88557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 (1)铅 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327℃,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成烟尘。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卟啉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血。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 要点(正式)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820-89 常见化学毒物危害及防护要点(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方法以及管理机构进行设置固定的规范,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1、氯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氯气作为一种基础化工原料,主要用于化工生产和自来水生产企业,应用十分广泛。 A.危害:氯属II级高度危害毒物,高浓度吸入可发生“电击样”死亡,吸入可引起呼吸道粘膜症、肺水肿、眼和皮肤灼伤。 B.逃生:(1)沿侧风向逃离泄漏源。 --氯气比空气重,氯气泄漏后沿地面扩散和逃生时可登高逃离氯气危害。(2)逃离时最好戴防毒面具或用湿毛巾、衣物等捂住口鼻。 C.急救:(1)氯气遇水呈酸性,眼睛、皮肤受到刺激后,应使用0.2%~0.1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不少于30分钟,紧急情况下可以使用自来水冲洗。(2)呼

吸道吸入引起急性中毒后,应及时使用“消泡净”防止肺水肿,必要时施行心肺复苏术、吸氧。(3)吸入氯气量较大者应卧床休息,给以“舒喘灵”气雾剂,或5%碳酸氢钠加地塞米松雾化吸入。 2、氨气危害及防护要点 氨气(液氨)可作为制冷剂使用。 A.危害:氨属IV级毒物,对皮肤、粘膜有刺激和腐蚀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窒息死亡,吸入、接触并可引起灼伤、冷灼伤。 B.逃生:(1)氨气发生泄漏应及时戴好防毒面具。(2)氨气较空气轻,逃生时先看准风向,沿侧风向逃生。(3)将毛巾用醋浸湿捂住口鼻逃生。 C.急救:(1)接触氨气应用大量流动清水处理。(2)中毒时应使用“清沧1号”对咽部进行喷雾,严重者应实施心肺复苏术并送医院抢救。 3、一氧化碳危害及防护要点 家庭使用的人工煤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A.危害:一氧化碳属II级中度危害毒物,它能与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标准版本

文件编号:RHD-QB-K6480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标准版本

生产性毒物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 施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定地有效运转而制定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础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生产性毒物在生产过程中以气体、蒸汽、雾、烟和粉尘五种形态污染车间空气,对人体的危害程度与毒物本身的理化特性及毒物的剂量、浓度、作用时间有关,还与机体的健康状况、中毒环境、劳动强度有关。 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有三条:呼吸系统、皮肤吸收、消化系统。大部分毒物是通过呼吸系统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的,呼吸系统是毒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生产性毒物经皮肤侵入人体也是发生中毒的重要途径,不同部位的皮肤对毒物的通透性虽然不同,但

任何部位均可通过,甚至指甲也可被有机磷通过,如果皮肤有伤口,毒物可直接侵入人体血液;生产性毒物经消化道侵入人体,其原因主要是误服或进食、吸烟时经沾染毒物的手不慎带入。 预防职业中毒同样必须遵循三级预防原则,采取综合性防护措施: 1.控制与消除有毒物质,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改革生产工艺、生产设备,尽量将手工操作变为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和遥控化操作。 2.降低生产性毒物的浓度,避免有毒物质与人体接触;对生产过程中无法避免的有毒物质,通过安装合理的通风、排毒设备,使毒物得到有效控制。 3.根据毒物的特性,选择有效的个人防护用品。

工业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标准版)

( 安全技术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工业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标准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 make mistakes

工业毒物、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 措施(标准版) 1.工业毒物检测及控制措施 (1)检测: 分为区域采样和个体采样两种方式。生物学检测,分直接测试、间接测试等。 (2)控制措施: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局部排气罩; 排出气体的净化; 个体防护:接毒作业工人执行个人卫生制度和操作规程,作业时佩戴保护用品如防腐服装、防尘口罩和防毒面具。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

无毒、低毒物质代替高毒、剧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2.物理性危害因素的检测及控制措施 (1)检测 用适当的检测仪器检测,如噪声作用强度可以用噪声剂量计连续测定,评价热辐射强度用单向辐射热计和黑球温度计测定其作用强度。 (2)控制措施: 对噪声、振动: 消除声源、振源或降低源强度,如铆接改为焊接,锤击成型改为液压成型,使用隔绝的物质如橡皮、软木、砂石等; 减少噪声、振动的传播,如吸声、隔声、隔振、阻尼; 加强个人防护。 对电离辐射: 控制辐射源的质和量; 防护:外照射防护的方法有时间防护、距离防护和屏蔽防护;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869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正 式版)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毒物的来源、形态、分类、毒性 (一)来源——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料 1、原料、辅助材料(投入物) 2、中间产物(过程物) 3、成品、副产品、废物(产出物) 4、夹杂物(杂质) (二)形态与接触机会 1、固态,块状、粉末状。 2、液态,常压下液态、加压液化、溶液。 3、气态,含易挥发液体的蒸气。 4、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5、尘,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呈现块状固体且不升华或液体且难挥发则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则接触机会小于气、雾、尘。 (三)分类 1、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 2、按作用性质分类 3、按受损害的器官、系统分类 (四)毒性——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1、毒性的指标 以引起实验动物某种反应的剂量来衡量毒性大小绝对致死剂量(LD100)或浓度(LC100) 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浓度(LC50) 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浓度(MLC) 最大耐受剂量(LD0)或浓度(LC0) 2、毒性的分级

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措 施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工业毒物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吕昊南 (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安全工程1002 摘要:工业毒物正在危害着我们社会群体以及生长生活环境,我们要辨识工业毒物,以及控制毒物,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工业毒物,毒物危害,工业毒物的防治措施,工业防毒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引言:目前我国有毒有害企业超过1600万家,受到职业病危害的人数超过2亿。化学品的广泛应用,人类生活已离不开化学品,同时人类受到化学品损害的危险也在增加。我们应该怎样区别毒物,以及控制毒物,避免毒物对人体,对环境造成危害是重中之重。 一.毒物与工业毒物的概念及分类: 1基本概念 1).毒物: (1)一般来说,凡作用于人体并产生有害作用的化学物质。 (2)通常是指在小剂量的情况下,通过一定条件作用于机体,引起机体功能或器质性改变,导致暂时性或持久性病理损害乃至危及生命的化学物质。 有毒与无毒意义上是相对的: (1)毒物只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人体才具与毒性 (2)任何物质只要具备一定条件就能出现毒害作用 “毒物本身不是毒物,而剂量使其成为毒物”(德国医生帕拉塞尔士) 2).生产性毒物(工业毒物): 在工业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作生产性毒物或工业毒物。 工业毒物常以气体、蒸汽、烟、尘、雾等形态存在于生产环境。中毒:有毒物质在体内起化学作用而引起机体组织破坏、生理机能障碍甚至死亡等现象称为中毒。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引起

的中毒,称为急性中毒。急性职业中毒:工人在生产作业过程中由工业毒物引起的急性中毒称为急性职业中毒。 2.毒物的分类: 1)按用途分类:原料、中间产物、最终产物、辅助原料。 2)按按化学结构分类:无机化合物一般按其理化特性来分类,有机化合物则按其结构式或官能团来分类。毒物的化学结构与毒性在某些方面有密切的关系。 3)按生物作用性质分类:刺激性气体、窒息性气体、麻醉性气体、溶血性气体、致敏性毒物。 4)按损害的器官或系统分类: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脏、肾脏 二.毒物的危害 1.毒性物质侵入人体途径毒性物质一般是经过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接触进入人体的。1)职业中毒中,毒性物质主要是通过呼吸道和皮肤侵入人体的;2)生活中,毒性物质则是以呼吸道侵入为主。注意:职业中毒时经消化道进入人体是很少的,往往是用被毒物沾染过的手取食物或吸烟,或发生意外事故毒物冲入口腔造成的。 2.中毒原因: 急性职业中毒发生的原因较为复杂,多数情况下不能用单一原因来解释。常见中毒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设备方面: 1)没有密闭通风排毒设备;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参考文本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参 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常见工业毒物及其危害参考文本 使用指引:此安全管理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金属与类金属毒物 (1)铅 银灰色软金属,展性强,相对密度11.35,熔点 327℃,沸点1620℃。加热至400~500℃即有大量铅蒸 气逸出,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和氧化铅,并凝结 成烟尘。不溶于稀盐酸和硫酸,能溶于硝酸、有机酸和碱 液。 铅是全身性毒物,主要是影响卟啉代谢。卟啉是合成 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因此影响血红素的合成,产生贫 血。铅可引起血管痉挛、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等。 铅还可作用于脑、肝等器官,发生中毒性病变。 (2)汞

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密度13.6,熔点-38.87℃,沸点356.9℃。黏度小,易流动和流散,有很强的附着力,地板、墙壁等都能吸附汞。常温下即能蒸发,温度升高,蒸发加快。不溶于水,能溶于类脂质,易溶于硝酸、热浓硫酸。能溶解多种金属,生成汞齐。 汞离子与体内的巯基、二巯基有很强的亲和力。汞与体内某些酶的活性中心巯基结合后,使酶失去活性,造成细胞损害,导致中毒。 (3)铬 钢灰色、硬而脆的金属,相对密度7.20,熔点1900℃,沸点2480℃。氧化缓慢,耐腐蚀。不溶于水,溶于盐酸、热硫酸。铬化合物中六价铬毒性最大。化肥工业催化剂主要原料三氧化铬,是强氧化剂,易溶于水,常以气溶胶状态存在于厂房空气中。 六价铬化合物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铬在体内可影响

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调查

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 现状调查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某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现状调查【摘要】目的探讨某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工作场所化学毒物检测、个体TWA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企业存在的化学毒物进行分析。结果该石化企业工作场所存在多种化学毒物,主要包括乙烯、丁二烯、1-丁烯、己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乙二醇、苯乙烯、乙苯、硫化氢、苯、甲苯、二甲苯、汞、砷、铅、铝、汽油、乙腈、过氧化氢、液化石油气、正己烷、三氧化二铬、硫酸、磷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酚、氯气、氨、甲醇、丙酮、甲醛、吡啶等38种化学毒物,除了CPI(隔油池)的苯、码头的丁二烯存在超标现象外,其余化学毒物未超过职业卫生标准。结论该企业部分防毒措施需进一步整改,化学毒物关键控制点为码头装卸的接驳口、以及污水处理的CPI(隔油池)。 【关键词】石化企业化学毒物危害 石化企业规模大,装置多,流程长,工作场所存在的化学毒物种类繁多,化学毒物是一个比较突出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关石化企业化学毒物调查的报道较少。我们通过对某石化企业的化学毒物调查和分析,寻找该企业化学毒物危害关键控制点,为企业的化学毒物防护提供依据。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该企业7个生产装置和公用设施的工作场所及巡检人员。生产装置和公用设施主要包括:乙烯装置、环氧乙烷和乙二醇装置、苯乙烯和环氧丙烷装置、多元醇装置、低密度聚乙烯装置、高密度聚乙烯装置、聚丙烯装置、公用工程和物流设施。 1.2方法 1.2.1现场职业卫生调查采用现场职业卫生调查表对该石化企业存在的主要化学毒物、防毒措施、个体防护、职业卫生管理、应急救援措施等进行调查。 1.2.2工作场所化学毒物和个体TWA检测根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GBZ159-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GBZ/T160-2004)对工作场所的化学毒物和个体TWA进行检测,其中工作场所的检测点包括所有作业人员为观察或管理生产过程而经常工作、活动的地点和范围。 2结果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实用版

YF-ED-J7056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实用 版 Management Of Personal, Equipment And Product Safety In Daily Work, So The Labor Process Can Be Carried Out Under Material Conditions And Work Order That Meet Safety Requiremen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化学毒物危害及预防实用版 提示:该安全管理文档适合使用于日常工作中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方面的管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毒物的来源、形态、分类、毒性 (一)来源——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料 1、原料、辅助材料(投入物) 2、中间产物(过程物) 3、成品、副产品、废物(产出物) 4、夹杂物(杂质) (二)形态与接触机会 1、固态,块状、粉末状。 2、液态,常压下液态、加压液化、溶液。 3、气态,含易挥发液体的蒸气。 4、雾,液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5、尘,固体微粒悬浮在空气中。 呈现块状固体且不升华或液体且难挥发则不易扩散到空气中,则接触机会小于气、雾、尘。 (三)分类 1、按化学性质及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 2、按作用性质分类 3、按受损害的器官、系统分类 (四)毒性——引起生物体损害的能力 1、毒性的指标 以引起实验动物某种反应的剂量来衡量毒性大小 绝对致死剂量(LD100)或浓度(LC100) 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浓度(LC50) 最小致死剂量(MLD)或浓度(MLC)

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生产性毒物危害治理措施 生产过程的密闭化、自动化是解决毒物危害的根本途径。采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是从根本上解决毒物危害的首选办法。 常用的生产性毒物控制措施如下: 1 密闭-通风排毒系统 该系统由密闭罩、通风管、净化装置和通风机构成。采用该系统必须注意以下2点: (1)整个系统必须注意安全、防火、防爆问题; (2)正确地选择气体的净化和回收利用方法,防止二次污染,防止环境污染。 2 局部排气罩 就地密闭,就地排出,就地净化,是通风防毒工程的一个重要的技术准则。排气罩就是实施毒源控制,防止毒物扩散的具体技术装置。局部排气罩按其构造分为3种类型。 (1)密闭罩 在工艺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将毒源密闭起来,然后通过通风管将含毒空气吸出,送往净化装置,净化后排放大气。 (2)开口罩 在生产工艺操作不可能采取密闭罩排气时,可按生产设备和操作的特点,设计开口式罩排气。按结构形式,开口罩分为上口吸罩、侧吸罩和下吸罩。 (3)通风橱 通风橱是密闭罩与侧吸罩相结合的一种特殊排气罩。可以将产生有害物的操作和设备完全放在通风橱内,通风橱上有开启的操作小门,以便于操作。为防止通风橱内机械设备的扰动、化学反应或热源的热压、室内横向气流的干扰等原因而引起的有害物逸出,必须对通风橱实行排气,使橱内形成负压状态,以防止有害物逸出。 3 排出气体的净化 工业的无害化排放,是通风防毒工程必须遵守的重要准则。根据输送介质特性和生产工艺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有害气体净化方法。有害气体净化方法大致可分为洗涤法、吸附法、袋滤法、静电法、燃烧法和高空排放法。确定净化方案的原则是:

①设计前必须确定有害物质的成分、含量和毒性等理化指标。 ②确定有害物质的净化目标和综合利用方向,应符合卫生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的规定。 ③净化设备的工艺特性,必须与有害介质的特性相一致。 ④落实防火、防爆的特殊要求。 (1)洗涤法 洗涤法也称吸收法,是通过适当比例的液体吸收剂处理气体混合物,完成沉降、降温、聚凝、洗净、中和、吸收和脱水等物理化学反应,以实现气体的净化。洗涤法是一种常用的净化方法,在工业上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它适用于净化CO、SO2、NOX、HF、SiF4、HCl、Cl2、NH3、Hg蒸气、酸雾、沥青烟及有机蒸气。如治金行业的焦炉煤气、高炉煤气、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净化、化工行业的工业气体净化,机电行业的苯及其衍生物等有机蒸气净化,电力行业的烟气脱硫净化等等。 (2)吸附法 吸附法是使有害气体与多孔性固体(吸附剂)接触,使有害物(吸附质)黏在固体表面上(物理吸附)。当吸附质在气相中的浓度低于吸附齐上的吸附质平衡浓度时,或者有更容易被吸附的物质达到吸附表面时,原来的吸附质会从吸附剂表面上脱离而进入气相,实现有害气体的吸附分离。吸附剂达到饱和吸附状态时,可以解吸、再生、重新使用。吸附法多用于低浓度有害气体的净化,并实现其回收与利用。如机械、仪表、轻工和化工等行业,对苯类、醇类、酯类和酮类等有机蒸气的气体净化与回收工程,已广泛应用,吸附效率在90%~95%。 (3)袋滤法 袋滤法是粉尘通过滤介质受阻,而将固体颗粒物分离出来的方法。在袋滤器内,粉尘将经过沉降、聚凝、过滤和清灰等物理过程,实现无害化排放。 袋滤法是一种高效净化方法,主要适用工业气体的除尘净化,如以金属氧化物(Fe2O3等)为代表的烟气净化。该方法还可以用做气体净化的前处理及物料回收装置。 (4)静电法 静电法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带荷电后,粒子向沉淀极移动,带电粒子碰到集尘极即释放电子而呈中性状态附着集尘板上,从而被捕捉下来,完成气体净化。静电法分为干式净化工艺和湿式净化工艺,按其构造形式又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以静电除尘器为代表的静电法气体净化设备清灰方法,在供电设备清灰和粉尘回收等方面应用较多。 (5)燃烧法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