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本。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城乡经济和社会的稳定与协调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随着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化肥、激素等化学合成物质使用量的不断增加,农产品数量有了较快增长,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不仅对人们的健康存在潜在威胁,而且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出口创汇。近两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见诸报端,从前段时间的黑心月饼、有毒大米、注水肉,到近期频繁曝光的“毒奶粉”、“毒泡菜”、“毒毛肚”、“强酸漂红荔枝”、“硫磺熏筷子”事件,看来食品安全问题令人防不胜防。当前,人们已把身体健康放在日常生活中的首位,食品安全问题受到消费者的高度关注,已成为各级政府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新近完成的一项有关食品安全的调查显示,82%的公众最担心食品安全问题。

1、国内外食品安全的基本现状

1.1 全球重大食品安全问题接二连三,影响巨大

继二噁英和大肠杆菌O157:H7(日本、欧洲、美国)后,又出现了牛海绵状脑病(BSE,俗称疯牛病;欧洲和日本)等影响食品安全的全球性恶性事件。其中有的引起众多消费者急性发病乃至死亡,如大肠杆菌O157:H7引起近万人食物中毒;有的引起的病例虽然不多,但病死率高、社会影响大,如疯牛病引起人克-雅氏病;也有的化学污染物造成广泛的食品污染,对人体健康具有长期和严重的潜在危害,如二噁英、农药和兽药残留的污染等。最近,我国出口蔬菜和茶叶中农药残留超标、酱油中氯丙醇、花生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和动物性食品含氯霉素残留等又引起了一场国际食品安全风波。这些事件虽然发生于某一国家或地区,但由于食品贸易的广泛性,迅速波及其他国家和地区。

1.2 食品安全问题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食品安全事件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如,美国每年约有7200万人发生食源性疾病,造成350亿美元的损失。英国自1986年公布发生疯牛病以后,1987年至1999年间证实的疯牛病病牛达17万头之多,英国的养牛业、饲料业、屠宰业、牛肉加工业、奶制品工业、肉类零售业无不受到严重打击。仅禁止进出口一项,英国每年就损失52亿美元。为彻底杜绝“疯牛病”而不得以采取的宰杀行动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据估计,英国为此次灾难要损失300亿美元。比利时发生的二噁英污染事件不仅造成了比利时的动物性食品被禁止上市并大量销毁,而且导致世界各国禁止其动物性产品的进口,据估计其经济损失达13亿欧元。曾在WTO对簿公堂长达4年之久的欧盟与美国、加拿大的牛肉激素案,双方仅仅在打官司上的费用就高达数十万美元。尽管美、加胜诉,但这两个国家由于若干年出口限制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分别达到1.16亿美元和1130万加元;而欧盟败诉后,美、加就欧盟向其出口增加了100%的惩罚性关税。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鲑鱼争端案也是旷日持久,两败俱伤。从国际上的教训来看,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不仅使其经济上受到严重损害,还可以影响到消费者对政府的信任,乃至威胁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如比利时的二噁英污染事件使执政长达40

年之久的社会党政府内阁垮台。2001年德国出现疯牛病后,卫生部长和农业部长被迫引咎辞职。欧洲消费者强烈反对转基因食品在很大程度上是反映了对政府的不信任。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尽管我国建立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和专业队伍,食品安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物链中新的危害不断涌现,目前仍存在着不少亟待解决的不安全因素以及潜在的食源性危害。在我国曾发生两起较大的食品安全事件,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一是1988年初在上海发生的因市民食用受到污染的毛蚶而爆发的甲肝大流行事件,当时患者高达31万例,造成不少人员死亡,上海市民出行(指到外地)受到限制,食品出口严重受挫,经济损失惨重。二是1997年发生在香港的禽流感和2004年发生在大陆内地的禽流感,这两起事件对我国畜产品的出口影响很大。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繁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呈日益上升的趋势。如2001年发生在浙江省的白砂糖中添加“吊白块”案件;重庆市“毛发水”酱油案件;广东省劣质大米案件;江西省河豚鱼中毒案件;内蒙古死因不明羊肉案件;天津市输液瓶灌装酱油案件;江西省病死猪肉加工食品案件;重庆市非法加工伪劣食品案件;广西省“吊白块”粉丝等性质较为恶劣的重大食品安全案件;另有广东省中山市78人因食用残留有甲胺磷农药的“蔬菜”而食物中毒案件;因食用含有“瘦肉精”(即盐酸克伦特罗)的猪肉,致使杭州市60多人食物中毒和广东省信谊县百余人食物中毒案件;青海西宁铁路一中学生集体食堂和北京某小学集体食堂因加工和贮藏过程中食品卫生控制措施不当,分别造成195名中学生和100多名小学生食物中毒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此外,涉及到因假酒、农药残留、食品或饲料中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导致人员死亡和大批人员集体住院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但这一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大约为20~40万人。

以微生物污染为例,卫生部统计:1998至2000年,卫生部共收到食物中毒报告302起,中毒人数为17108人,死亡341人。每年向卫生部上报的数千人食物中毒中,除意外事故外,大部分均是致病微生物引起的。如,19世纪80年代在上海因食用毛蚶引起食源性甲型肝炎的大爆发,波及30万人。2001年在江苏、安徽等地暴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食物中毒,造成177人死亡,中毒人数超过2万人;1999年在宁夏发生的沙门氏菌污染肉品引起的食物中毒,发病人数达上千人。据WHO估计,发展中国家食源性疾病的漏报率为95%以上。以此推论,我国目前掌握的食物中毒数据仅为我国实际发生的食源性疾病的“冰山一角”。而如此高的漏报率,除管理上的问题外,致病性微生物性的检测和溯源手段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这不是耸人听闻,也不是杞人忧天,从我们的饭桌上说起,农药残留过量的蔬菜,用化学药剂催熟的水果,反季节水果更是里外充斥着防腐剂和甲醇,硫酸泡过的荔枝,打了石腊的苹果,泡过福尔马林的梨,加了甲醛看起来光亮饱满的海鲜和水发食品......这些一日三餐常吃的食物,在不知不觉地伤害着我们的身体,这里不乏致癌物质。还有有毒的大米和加了”吊白块”的面粉,掺和了瘦肉精喂起来的猪肉,注了水的牛羊肉,用死畜病畜加工的火腿和香肠及卤酱食品,新近被媒体

曝光的温州卤制袋装食品,用敌敌畏泡制的京华火腿,四川加了石腊的火锅底料,动物毛发泡制的酱油,用冰醋酸勾兑的食醋,以及假酒假烟假饮料假奶粉假蜂蜜更是充斥市场......等等不胜枚举,几乎充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1.4 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近年来,为了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健康水平,保护农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围绕食品安全问题开展了一系列专项行动。如,国家农业部2001年启动了“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在北京、上海、天津和深圳进行试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国家科技部“国家十五重大科技专项行动”中将“食品安全与关键技术研究”列为重要内容,面向全国招标;2002年国家科技部投资1.5亿元启动了“食品安全重大科技专项行动”。所有这些都说明,食品安全问题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目前,我国农业和食品工业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的技术研究和成果的示范推广。

2、食品中有害物质的来源

2.1 农药残留

我国是农药使用大国,年使用量约80~100万吨(制剂),居世界首位。据统计,全世界农药市场的组成(以销售额计)为:杀虫剂占28%、杀菌剂占19%、除草剂占48%、其它占5%。而我国农药产品组成为:杀虫剂占72%、杀菌剂占11%、除草剂占15%、其它占2%;杀虫剂中有机磷农药占70%,有机磷农药中高毒农药占70%,剧毒有机磷农药占整个农药产量的35%,占杀虫剂产量的48%。剧毒、高毒杀虫剂产量过大是造成蔬菜残留量超标而引起中毒的客观原因。此外,在我国生产的所有农药制剂中,乳油、可湿性粉剂等剂型占到60%以上,成为影响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的潜在因素。

目前,农药已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但是农药是有毒的。年复一年的大量使用农药会带来什么问题?这是人们普遍关注的大问题。在我国,由于农药产品结构不合理、剂型不配套,菜农的素质不高以及农残监测工作滞后等原因,致使蔬菜中农药残留时有超标现象发生。据统计,蔬菜中农残超标率在30%左右。

80年代以来,温室、大棚等保护地蔬菜种植面积迅速增加,重茬、连作导致蔬菜病虫害加重,每年因此造成的损失达20%以上。各地在防治蔬菜病虫害时,大量使用化学农药,长江流域城市一般每亩年使用农药2~3kg,多的5kg以上;北方保护地蔬菜农药用量更大,据有关单位调查,北京郊区菜地农药年用量每亩在9kg以上。多年来由于大量、连续地使用化学农药,使得蔬菜病虫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普遍的抗药性,菜农只能加大农药的使用量。由此,对农药使用和依赖程度呈现出恶性循环现象。农药的大量使用,使得蔬菜中农药残留量超标问题日益突出。2000年5月份农业部农药检定所组织北京、上海、重庆、山东和浙江5省市的农药检定所,对50个蔬菜品种,1293个样品的农药残留进行抽样检测,农药残留量超标率达30%,残留浓度高者为允许残留量的几倍甚至几十倍。蔬菜中农药残留量的严重超标,导致中毒事故时有发生。1991年天津市韭菜中毒,仅南开医院就收治100多人;1991年山东省博兴县湖滨乡“1605”污染韭菜,造成120人中毒;1997年夏

季高温期,江苏省因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蔬菜而中毒的事件,见诸报端的达70多起;1998年山东省宁津县一菜农违反国家农药安全使用规定在韭菜上使用“1605”,造成10余人中毒,1人死亡。据卫生部统计数字,1999年我国由于农药残留引起的食菜性食物中毒事件共有37起。急性中毒的例子还能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慢性中毒和蓄积性中毒的情况我们就不得而知,其结果会更加可怕。

2.2 重金属

重金属污染是指Hg、As、Cr、Cd、Pb等重金属元素对蔬菜产品造成的污染。重金属污染主要是由工业“三废”造成的,由此造成的污染物还包括:氧化物、氟化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如农业部2000年底对我国14个经济较发达的省会城市2110个样品检测,蔬菜中重金属超标23.5%。

此外,肥料中有毒物质的污染:化肥中的磷肥、锌肥、硼肥都是以矿产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矿产原料磷矿、铅锌矿和硼矿等矿石中常含有某些污染元素,如磷矿石中除含丰富的P2O5外,还含有K、Ca、Mn、B、Zn等营养元素,亦含有As、Cd、Cr、F等有毒元素,其中主要是Cd、F。在加工磷肥的过程中,磷矿石中的Cd仍有一部分保留在磷肥中。如美国生产的重钙和澳大利亚生产的过磷酸钙中Cd含量分别高达50-250mg/kg和38-48mg/kg。

我国生产的过磷酸钙中Cd含量很少,但仍含Cd0.4-0.6mg/kg。不管其含量高低,都与肥料一起施入土壤,长期施用累积的效应对人畜的危害应引起注意。

Cd对人体的毒害性大,在50多种重金属中,其潜在毒性居第二位,仅次于Hg。植物吸收的Cd 一般占土壤有效Cd量的0.4-0.7%。

氟:磷矿石中含氟量较大,一般为1.12-4.20%,我国磷矿中含氟量为1.12-3.40%。在加工磷肥过程中,以氟化氢的形式绝大部分被回收利用,残留在磷肥中的氟却很少,不致造成对人体的危害。

垃圾及污水的污染:除施用化肥外,菜田大量使用未经处理的垃圾、污泥、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畜禽加工工厂排放的废水,亦会导致土壤的化学污染。据北京市环保所资料:北京部分垃圾中均含有多种重金属及有毒物质,如Pb 7.20-14.51mg/kg,Hg 0.0262-4mg/kg,Cr 52.47-1730.5mg/kg,Cd 0-4.42×103mg/kg。

特别是随着覆盖栽培的发展,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日趋严重。据调查,上海菜田农膜残留量平均为5.83g/m2,其中5年内新菜田平均3.92g/m2,10年以上老菜田平均8.81g/m2。一般农膜具有相对稳定性,不易降解,残留在土壤中占有很大的表面积,破坏了土壤的整体性和通透性,破坏了土壤的物理性状,阻碍了蔬菜根系的正常伸展与发育,影响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影响产量。试验表明,每hm2菜田残留地膜45kg,蔬菜产量降低10%。

此外,农膜中Pb、Cd等重金属化合物从农膜中析出,进入土壤,使土壤受到重金属的污染。在农膜生产过程中,一般需添加40%酞酸酯类化合物作为增塑剂。在农膜使用过程中,酞酸酯类化合物从膜中释放入土壤。酞酸酯类化合物是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物质。

2.3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

我国是世界上化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氮肥(纯氮)年使用量2500多万吨,其单位面积用量

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从而导致我国蔬菜硝酸盐污染,江河、湖泊的富营养化以及地下水的氮污染。

蔬菜产品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污染主要是由过量施用化学氮肥造成的。

硝酸盐+次级胺→亚硝胺(致癌物质)

蔬菜硝酸盐积累除受自身遗传特性决定外,还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种类蔬菜积累硝酸盐的多少依次为:叶菜类>根菜>葱蒜类>瓜果类>豆类>茄果类。

2.4 有害病原物

有害病原物的污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其它致病菌以及寄生虫卵等。如果在菜田施用了未腐熟的有机肥、人畜粪、垃圾、污泥以及污水等,就会造成土壤甚至产品有害病原物的污染。据北京环卫所的调查,在花椰菜、黄瓜、扁豆以及茄果类蔬菜产品中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而在马铃薯、韭菜、芹菜、萝卜、白菜等蔬菜上寄生虫污染严重。

2.5 兽药和动物饲料添加剂

目前我国兽药的年产量已达到100万吨。兽药种类较多,有激素类,如睾丸酮、己烯雌酚、雌二醇、雌三醇、炔诺酮等;药物类主要有磺胺类、四环素类、氯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肉质改良剂“瘦肉精”(盐酸克伦特罗)等;生长调节剂喹乙醇等;这些物质主要通过动物的疾病防治或饲料添加剂而被人为地使用,导致了在畜禽体内的残留,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人食用了含“瘦肉精”过高的猪肉或内脏后,就会发生恶心、呕吐、肌肉震颤,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等不良反应。

2.6化学致癌物质

食品中的化学致癌物质主要有黄曲霉毒素、苯并(α)蓖、亚硝胺类化合物、二恶英以及多氯联苯等。高温、高湿地区的粮食易被黄曲霉毒素污染,动物性食品中黄曲霉毒素一般来自被污染的饲料,并可通过代谢和转化后转移到蛋和奶中。

2.7 有毒有害的掺假物

近年来,一些不法商贩利欲熏心,为了增加一些食品对消费者的感官刺激,或为了延长食品的货架期,或以次充好,在食品的加工、储运、保鲜和销售等过程中,违规使用一些在食品中禁用的

化学制品,如炸油条使用氨水、洗衣粉,肉制品中过量使用亚硝酸钠,强酸泡荔枝(让荔枝红润保鲜)(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检验报告显示,本报送检的标示为奥博林荔枝保鲜剂产品的氯离子含量为82380mg/L,硫酸根含量为7480mg/L,酸度(以H计)含量为2827mg/L。黄志和成都大学生物系教授王大杰从报告数据推断,该产品中含有盐酸、硫酸以及其他硫酸物质。PH值为1,是强酸性物质,对人体具有强烈的腐蚀性。),硫磺熏筷子(让筷子雪白保亮),“毒大米”、“毒奶粉”、“毒海参”等。据统计,目前在食品中能检测到的掺假物包括化肥、洗衣粉、滑石粉、抗生素、漂白粉、甲醛等上百种。

2.8环境激素

环境激素是继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之后,又一大世界环境问题。环境激素是指影响和扰乱生物内分泌系统的有害化学物质的总称。主要是以DDT为代表的剧毒农药及化学合成洗涤剂、防腐剂;以聚氯乙烯、聚苯乙烯为代表的塑料制品及其分解物;以重油、润滑油为代表的石油制品及其分解物。环境激素对生物生殖系统产生严重影响,引起生殖系统病变。农用物资占环境激素的80%左右。严格控制环境激素的使用对保证人类社会食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9 植物生长调节剂

目前植物生长调节大致可以分为六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和生长延缓剂等。

赤霉素经过22个月经口染毒试验,可使18%的雄性、36%的雌性小鼠诱发肿瘤,主要发生在腋下皮肤、乳房和肺部。

乙烯利急性毒性试验:大鼠LD50经口1.6g/Kg,经皮毒性LD50>5g/Kg,发现胆碱酯酶受到抑制。对鱼有轻毒,对蜜蜂无毒。

乙烯利人体试验:男女各半共10人,每人摄入乙烯利1.8mg/Kg,出现腹泻和腹痛,胃部痉挛,排尿频率和尿量增加,食欲或者增加或者减少。血浆胆碱酯酶和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增高。在乙烯利急性中毒3例报告中,中毒者服用200~300 ml出现恶心、呕吐,继而出现意识障碍、昏迷、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呼吸减弱。经洗胃和血液透析,使用阿托品和解磷定治疗后恢复健康。1997年5月,47例食用西瓜发生食物中毒报告中发现,潜伏期20~40 min,即出现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口唇舌根发木、胸闷、心悸、多汗、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对症治疗后全部恢复健康。

矮壮素事件:从34例矮壮素中毒事件的尸检报告可见,男性6例,女性28例;年龄14~49岁,均为农民,均为口服自杀。服毒后10~30 min死亡26例,服药量50~300 ml。中毒症状34例死前均有头晕、乏力、口吐白沫、恶心呕吐等症状。有人认为矮壮素在消化道内遇肠性碱液分解为甲胺和二氯乙烷而致中毒;有人认为可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引起中毒。矮壮素中毒症状和有机磷农药中毒相似,但某些症状又酷似有机氯农药中毒,如头晕、乏力、四肢抽搐、昏迷等。

目前我国在粮食、水果、蔬菜生产中广泛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鉴于涉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许多安全问题仍未解决,特别是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中毒机理不清楚,急性中毒救治无相应解毒药,对人畜潜在毒性尚无定论,因此在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时应慎重。

3 我国农产品出口遇到的技术壁垒

技术壁垒是指一个国家的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安全、防止欺诈行为、保护人类健康或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或健康及保护坏境等理由,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技术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形成限制其他国家产品进入该国市场的事实上的障碍。应对越来越严重的技术壁垒是我国农产品出口要面对的现实课题。

3.1不断颁布新的技术法规,扩大管制范围

如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1995年颁布的《加工和进口水产品安全卫生程序》规定,凡进口到美国的水产品,其生产加工企业都必须实施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点控制)管理,并经美国官方机构注册。2001年1月,美国食品与药物管理局又发布法规,规定向美国出口果汁、蔬菜汁或其制品的企业,也必须实施HACCP管理。这是美国继水产品、肉类和乳制品之后的又一批强制实施HACCP管理的产品。

3.2 不断对农产品增加检测项目,提高检测标准水平

2001年11月,欧盟对中国茶叶的农药残留检测项目,从原来的6项增加到62项。2002年上半年,欧洲茶叶委员会对进入欧盟地区的茶叶,实行新的更加严格的农药残留最高限量(MRL)标准。如氰戊菊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由10 mg/Kg降至0.05 mg/Kg,喹硫磷(MRL)值由2 mg/Kg 降至0.1 mg/Kg (仪器检测最底线)。又如日本对中国进口大米进行的残留物检验项目,由1994年的56项增加到1998年的104项,到了2001年又增加到114项。据报道,日本将在2004年9月1日开始执行的新食品卫生安全标准,新增11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修改了4种农药残留限量标准。至此,日本已制定了242种、针对128种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日本此次还对苯硫磷、毒死蜱、唑螨酯、抑芽丹4种农药相关的残留标准作了重新修改。毒死蜱是我国在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广泛推荐使用的杀虫剂。这一农药残留标准的修改,涉及到70多种农产品,我国输日农产品尤其是蔬菜类产品将受到重大影响。如卷心菜从1 mg/Kg调整为0.05 mg/Kg,新鲜豌豆从0.1 mg/Kg 调整为0.01 mg/Kg,哈密瓜从0.5 mg/Kg调整为0.01 mg/Kg,荞麦从0.1 mg/Kg调整为0.01 mg/Kg。

冷冻菠菜的毒死蜱残留量未作调整,仍为0.01 mg/Kg。菠菜算不上大宗农产品,但近年来命运多舛:2002年7月被日本禁止进口;2003年2月曾一度解禁,但同年5月又再次遭禁,直到今年6月17日才解除。围绕菠菜发生的风波,令人深思。在日本解除对菠菜进口的禁令后,今年7月21日,第一批山东省出口日本的菠菜抵达日本,正在日本港口等待逐批检验。菠菜在日本遭禁的原因,是“毒死蜱”残留超标。这个标准是日本制定的,它比最具世界公认权威性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还要严格5倍。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菠菜“毒死蜱”的规定限量是0.05 mg/Kg,而日本政府则规定,不准超过0.01 mg/Kg。冷冻菠菜是用新鲜菠菜经加热漂烫、冷冻加工而成,通常4公斤鲜菠菜才能加工1公斤冷冻菠菜,在这个过程中,农残的含量也会“浓缩”,要做到“毒死蜱”含量不超标,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根据我们对有机磷农药毒死蜱在冬季大棚、春季大棚和露地栽培条件下菠菜中的残留动态的研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讲课教案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问题及对策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维持健康的基本条件,人们每天必须摄取一定数量的食物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与健康,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事各项活动。食品具有三项功能:一是营养功能,即用来提供人体所需的各种营养素;二是感官功能,以满足人们不同的嗜好和要求;三是生理调节功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使用的食品也越来越丰富,可是,随之而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多。如“毒豆芽”事件,“牛肉膏”事件,雀巢“砷含量”超标,“染色馒头”,“瘦肉精”事件,三聚氰胺超标奶粉事件,毒豇豆: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地沟油等事件,让人们谈“食”色变,我们还能吃什么?由此可见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要,“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全的食品才能保证全民的身体健康,满足人们对营养的需求。2003年,吴仪副总理在全国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电视、电话会议讲话上指出:“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社会安定,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食品药品行业的健康发展,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关系到我国对外贸易和国际形象。”吴仪副总理提出的四个关系,足以看出食品安全的重要性。

一、食品及食品安全的定义 《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九条对“食品”的定义如下: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食品工业基本术语》对食品的定义:可供人类食用或饮用的物质,包括加工食品,半成品和未加工食品,不包括烟草或只作药品用的物质。从食品卫生立法和管理的角度,广义的食品概念还涉及到:所生产食品的原料,食品原料种植,养殖过程接触的物质和环境,食品的添加物质,所有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的包装材料,设施以及影响食品原有品质的环境。 食品安全(food 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食品安全是“食物中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影响的公共卫生问题”。食品安全也是一门专门探讨在食品加工、存储、销售等过程中确保食品卫生及食用安全,降低疾病隐患,防范食物中毒的一个跨学科领域。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近年来,我国全面推进食品安全治理,采取多项食品安全控制措施,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积极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doc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1063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马长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作者简介】马长路(1978- ),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分析;发展对策;HACCP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个地区,病人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禁止从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进口鸡、猪、牛肉和蛋、奶等制品[2]。。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仅以2005年为例,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光明“回奶”事件;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斯;薯条致癌等等,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一、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3]。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字食品安全现状对策解决 一.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 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 (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是在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大多是吃出问题不懂维护自身权利。 (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及安全意识不高。 消费者对食品安全意识不高,维护自身合法权利意识不足,间接造成了违法食品有市场需求、违法者有生存空间。作为食品生产者,尤其是生产蔬菜、瓜果的农民,他们对食品安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分析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的 分析及对策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原体(微生物)污染问题。早些年,食品容易在添加剂、农残和兽残等方面出现问题,但随着我国对食品中农残、兽残和食品添加剂等使用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食品中这类有害化学物质的污染率不断下降。相反,由于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食品生产模式及饮食方式的改变、食品流通的日益广泛、新的病原体的不断出现、细菌耐药性的生产等,使食品,尤其是动物性食品,被病原体体及其毒素污染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一方面传统的食品污染问题继续存在,如沙门菌污染、霉菌毒素污染、农药污染和寄生虫污染等;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出现的一系列新的食品污染问题在我国同样突出,如大肠埃希菌已在国内多个省发生了严重的

爆发流行等。全国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5年来所获监测数据也表明,食品中农残和兽残的污染及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食品中的病原体污染连年以较快速度上升。 2、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现象不容忽视。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3、食品流通环节经营秩序不规范。一是位数众多的食品经营企业小而乱,溯源管理难,分级包装水平低,甚至违法使用不合格包装物。二是有些企业在食品收购、储藏和运输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保鲜剂。三是部分经营者销售假冒伪劣食品、变质食品。还有的在农村市场、城乡结合部及校园周边兜售无厂名厂址、无出厂合格证、无保质期的“三无”食品、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危害城乡居民和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 4、新技术新资源的应用带来新的食品安全隐患。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食品新资源、添加剂新品种、新型包装材料、新工艺以及现代生物技术、酶制剂等新技术不断出现,造成直接应用于食品及间接与食品接触的化学物质日益增多,已经成为亟待重视和研究的问题。 5、食品安全研究发现的新问题。随着食品安全科技的发展,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中国食品安全问题调查分析报告 现状分析:中国近年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和国外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态度 中国人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和研究历史悠久。早在上古时代,便有神农氏遍百草,测试毒性。其中有毒的,纷纷被各大江湖门派所亲睐;无毒味美的,便成为百姓人家的盘中餐;无毒味不美的,可能就被制成中药了吧。 炎帝乃神农氏后裔(一说炎帝就是神农氏),中华民族又是炎黄子孙,因此可以认为,勇于品尝各种有毒食品,是我们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传统。而这种传统,在当下得到了极大的继承和发扬。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关系到国计民生,责任重于泰山。但是,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繁发生,“大头娃娃”、“毒大米”、“毒奶粉”、“雪碧汞毒门”、“染色馒头”、“瘦肉精”、“皮鞋制酸奶、胶囊”等事件的频发,让消费者陷入了极度的不安。为了更好的配合国家食品安全法的宣传推广,提高广大民众的食品安全知识,增强食品安全责任意识,预防食品安全事件的更多发生,保护自身身心健康安全,我们必须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 我国食品安全目前出现的一些问题现状: 1.一些蔬菜、水果中普遍残存化肥、农药等物质,使这些食品的安全状况令人十分担忧。在农业生产中,一些菜农、果农为了增收往往使用高毒甚至剧毒农药来喷洒蔬菜、水果,这直接导致蔬菜、水果的农药残留量超标,这样的蔬菜、水果被消费者食用后肯定会带来身体健康上的很大危害。例如,在2009年曾经有相关的组织对北京市4家大型超市销售的樱桃、甜瓜、桃子、油桃、苹果5种水果进行抽查,结果一共检测出了17种农药,甚至有的农药是法律已经禁止使用的农药,可见某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是多么不容忽视。 2.在食品加工中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和其他化学用品。一些黑心肠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受金钱的驱使,在加工食品的过程中往往违规使用、超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抗生素、激素,甚至不惜掺加有毒有害的化学用品,主要表现在:(1)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国家有关部门认定了可供加工食品使用的添加剂的品种及其用量,如果超量使用很可能会对人体带来危害。但是为了追逐利润,一些食品加工者却无视消费者的生命、健康权的保护,非法使用和添加超出食品法规允许适用范围的化学物质(其中绝大部分对人体身体有害)。例如,在面粉中添加超限量的增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腌菜中多倍超标量使用苯甲酸;在饮料中成倍超标使用化学合成甜味剂;为了使馒头、包子增白使用二氧化硫;为使大米、饼干增亮使用矿物油;用甲醛浸泡海产品使之增韧、增亮,延长保存期;为改善米粉、腐竹口感使用“吊白块”(一种化工原料,学名甲醛次硫酸氢钠);还有孔雀石绿、苏丹红、三聚氰胺……像这些老百姓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尝不出却能导致人们食物中毒甚至死亡的化学物质到处可见,令人防不胜防,触目惊心。(2)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家禽、家畜、水产品体内。在种植业、养殖业中滥用激素和其他药物以增加产量,使水果、蔬菜、家禽家畜、水产品在短期内获得丰收、成熟。例如,带尖的西红柿,坚硬的猕猴桃、肥大的豆芽等等,都有可能是使用激素促使其长熟的结果。这种做法不仅使培育出来的产品营养价值明显降低,而且也会给食用者的健康带来很大的危害。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 们赖以生存的物品,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 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而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我国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 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关键字解决对策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一. 如今,关于问题食品的报道在各种媒体上比比皆是。一些添加有有害物质的伪劣奶粉使得许多婴儿身心受到伤害。皮革奶、染色馒头、有毒大米、染白粉丝、注水肉、苏丹红等等,有的食品采用不法手段制假造假而成。剧毒农药、兽药的大量使用;添加剂的误用、滥用;各种工业、环境污染物的存在;有害元素、微生物和各种病原体的污染;有害生物和疫病多次发现;生物技术和食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带来的可能的负面效应;周边国家疫情的频繁发生;根据调查显示,居民在食品安全方面最担心的问题突出的前三位是:担心“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占88%居首位;担心“食品中违规使用添加剂问题(如防腐剂、色素)”及“病死牲畜问题”的各占48%,并列第二位;担心“非食用油(地沟油、泔水油、垃圾油)”的占40%,居第三位。此外,食物中毒问题、食品过期变质问题、散装食品卫生问题、猪肉质量问题、使用转基因原料标签中不予说明的问题也为一部分居民所担心。 二.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出现原因 (一)企业违法生产、加工食品。 一方面,少数不法分子违法使用食品添加剂和非食品原料生产加工食品,掺假制假,影响恶劣,另一方面,我国现有食品行业整体素质仍处于较低水平,卫生保证能力差的手工及家庭加工方式在食品加工中占相当大的比例,有的从业人员甚至未经健康体检,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无证无照生产加工食品行为屡禁不止,给食品安全造成重大隐患。 (二)经营者素质不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 部分食品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唯利是图思想严重,不注重食品质量;有的食品经营者在进货时很少去注意商品的商标、厂名、厂址,甚至生产日期及合格证等内容,因为他们只在乎价格,很少考虑其它因素;而有些消费者在消费时,受个人收入低等因素的制约,首先考虑的也是价格因素,忽视产品的内在品质,即便

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存在的不足及应对措施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l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与对策 摘要:食品安全目前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目前食品安全的基本情况,并分析了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提出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善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社会信用体系、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改善检测设备,提高检测能力,确保我国食品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政府和国家的形象。食品安全已成为衡量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和国家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加强和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体系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l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1.1 食品安全的内涵 对于食品安全的概念,学术界至今尚末形成一个明确而统一的定义。美国学者Jones曾建议把食品的安全区分为绝对安全和相对安全。其中,绝对安全是指确保不可能因食用某种食品而危及健康或造成伤害的一种承诺。相对安全被定义为一种食物或成分在合理食用和正常食量的情况下不会导致对人体健康损害的实际确定性[1]。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食品安全界定为“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制作、食用时不会使消费者健康受到损害的一种担保”。从目前的研究情况来看,国际社会对“食品安全”已经基本形成如下共识:是指食品(食物)的种植、养殖、加工、包装、贮藏、运输、销售、消费等活动符合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以导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我国法律将食品安全的基本要求规定为:食品应当无毒、无害,符合人体必需的营养要求,具有相应的色、香、味、形等感官性状[2]。 1.2 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虽然我国不断加大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但“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产业链条依然危机四伏。卫生部的统计数据表明,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更趋严重,频频见诸媒体和走进公众视野的如广东“毒大米”案件、“瘦肉精”猪肉中毒事件、安徽“阜阳劣质奶粉事件”、“苏丹红一号事件”等。此外,涉及到因食品添加违禁物质造成的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主要体现在:一是在种植、养殖等生产环节污染问题严重。我国农产品生产多以农户为单位,由于农村技术水平整体较低,在单纯追求高产量、低成本的观念趋使下,违规使用农药和违禁药物现象较常见。二是加工领域安全状况不容乐观。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多、规模偏小,在目前100多万家食品企业中约70%是10人以下的家庭作坊式企业,大多缺乏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3]。而相对较具规模的食品企业,由于体制等多种原因,在质量管理、产品开发、市场经营等方面观念滞后,产品质量不容乐观。三是食品流通领域秩序混乱。全国食品经营企业大多为个体工商户,缺乏必要的食品储运设施,缺乏有效的安全检测手段和质量控制措施,使造假者有机可乘,甚至有些不法企业贪图私利,蓄意出售过期或变质食品[4]。 1.3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分析 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其原因是多方面,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律监管体系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目前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立法包括《产品质量法》、《农业法》、《商检法》等近20部法律、40余部行政法规、150余个部颁规章、几千个食品标准,已初步形成一个由国家、部门、行业和地方制定颁发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体系。但因我国实行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款相对分散,单个法律法规调整范围较窄,一些法律规定比较原则和宽泛,缺乏清晰准确的定义和限制,留下执法空隙;对同一食品安全问题根据不同的法律法规处理结果差别较大。 二是食品安全监管缺乏威慑力。目前我国对于违反食品卫生规定而导致食品安全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缺乏应有的威慑力。例如在《食品卫生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生产经营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造成食物中毒事故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责令停止生产经营,销毁导致食物中毒或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显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极其严厉的惩罚力度甚至倾家荡产的违法成本而言,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的威慑力多么

中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重,食品中毒、假冒伪劣、出口受阻等不良事件时有发生,社会危害和影响十分恶劣,严重损害了我国的声誉和经济利益。因此,探索、完善和建立我国食品安全法律体系和管理体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一定的理论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保障体系、管理体制 【正文】: 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品卫生与安全成为备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苏丹红事件“,”禽流感”还有“三鹿奶粉事件”,无一不牵动着广大民众的心。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要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更要加大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物质,是人们生活中最基本的必需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产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种新型食品层出不穷,食品产业已经在国家众多产业中占支柱地位。在食品的三要素中(安全、营养、食欲),安全是消费者选择食品的首要标准。近几年来,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出现了食品的安全事件,如英国“疯牛病”和“口蹄疫”事件、比利时“二恶英”事件,国内的苏丹红、吊白块、毒米、毒油、孔雀石绿、瘦肉精、三聚氰胺等事件,使得我国乃至全球的食品安全问题形势十分严峻。日益加剧的环境污染和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件对人们的健康和生命造成了巨大的威胁,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一、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根据我目前搜集的资料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目前存在的问题分为如下几类:(1)化学污染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生化学污染素主要包括农物毒素。(1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的威胁江河、湖泊、近海等污染

2019年市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市食品安全现状与对策调研报告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从能够吃饱,吃好,并开始要求吃得安全,吃得健康,食品卫生和饮食安全问题越来越成为人们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对全市食品安全状况作了一次调查,从目前掌握的食品安全情况来看,我市食品安全状况不令人满意,在分析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几点治理对策。 一、我市食品产业现状 (一)食品监管网点多。监管面涉及初级农产品、食品生产加工业和食品流通及消费领域,监管面广量大。 1、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我市近年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安全,以实施农产品“358绿色行动”为抓手,以规模化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农产品质量认证为突破口,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初级农产品质量有了明显提高。现有省级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8个,产地面积13.8万亩;放心菜示范基地4930亩,城市蔬菜基地12206亩;海水养殖3196公顷,淡水养殖面积3107公顷。 2、食品生产加工情况。全市现有食品生产加工企业190家,16 家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包括食品生产许可证)。经过近年的快速发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行为逐步得到规范,产品质量有了很大提高。已建立生猪定点屠宰场 10 个,其中(半)机械化屠宰场6个,全市定点屠宰率达到95 %,基本满足全市人民“放心肉”的需求。

3、食品流通及消费情况。全市共有食品经营企业187 家,个体工商户5560户,在全省“万村放心店”建设中,已有730家农村小商店被授予首批“示范放心店”;现有农贸市场52个、副食品市场2个;饮食业1336家,集体食堂123家,食品从业人员5856人。20**年餐饮业监督合格率90.35%,体检合格率达98.34%(该指标不包括无证摊贩从业人员数),餐具消毒合格率为50.35%。总体呈现出食品经营网点多,流动摊点多,质量意识差的现状。 二、当前食品安全所存在问题 (一)食品产业的规模化程度不高。我市食品生产、经营以及种植、养殖业大都没有建立良好的质量管理规范体系,质量标准难以控制。且我市食品生产企业、农畜产品的种植、养殖业规模偏小,管理和技术水平都较低下。这些因素造成食品生产标准化、集约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不高,客观上给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带来相当大的难度。 (二)食品安全检测及预警体系仍不健全。到目前为止,我市还未形成从农田到餐桌整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监督检测网络,市场上销售的大部分农、畜产品未经任何检验或是经“蜻蜓点水式”检测就进入百姓家直接食用,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我市现有工商部门设立的菜场检测点12个,每点每天平均检测七八个批次,仅占市场食品数量极低的比率,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市场真实情况,且该部门检测结果不具法律效力,可以出具法律依据的疾控中心又不参与到市场检测。虽然从事食品安全检测职能的机构有:卫生部门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部门的畜牧兽医站、质监部门的产品质量检验所,但实际上仅卫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 应对措施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2020新版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应对措施 近几年来,食物中毒事件在各地频频发生。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每年我国消费者因食物残留农药和化学添加剂中毒的人数超过10万人。大米、蔬菜、鸡鸭鱼、猪肉、豆奶、肉松、火腿、卤制品……凡是可以裹腹的东西几乎都被列入“有毒食品”的黑名单,消费者怀疑今后还有什么食品可以放心地吃,经营者抱怨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在我们打造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过程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有毒食品”跨入我们的菜篮子、走上我们的餐桌,进入我们的口腹之中,实在让人痛恨不已,由此可见,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根据所查询的资料,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及问题主要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1.食品数量安全现状。第三次工业革命之后是伴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食品的供给得到了空前的提高,大工厂的建立,批量流水线的生产。都使得食品

的产量大幅度的提升,中国早已走过了计划经济物质短缺的时段,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主要食品销量也有了大幅度提高,居民食品消费结构进一步改善。但也存在问题:我国食品总体数量不足,且不均衡,粮食人均占有量一直不高;油料的人均占有量呈波动趋势,而且数量与发达国家人均相比,严重不足;肉类和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虽一直呈上升趋势,但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悬殊,尤其是水产品与发达国家人均产量相差1倍以上。在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发展均衡农业,从数量上提供安全的农产品,具有重大意义。 2.食品质量安全现状。目前,我国食品平均合格率稳中有升,但上升趋势缓慢,质量水平很难大幅提高,主要是大工厂的批量生产,因为是公司,所以他的主要目的是盈利。“三聚氰胺”,“大头娃娃”等就是企业家缺乏道德,以盈利为目的造成的惨剧。目前仍有一部分地区食品不合格,其原因细化来说有四点:①无标生产或不按标准生产现象严重;②生产设备简陋,生产场所环境卫生条件差; ③食品生产技术落后,生产人员素质不高;④食品添加剂滥用和添加不按标准执行或计量不准,造成添加剂超禁或超标现象屡见不鲜。

(调查报告)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 按照《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的要求,自6月起*县食药监局承担了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监管职能,面对新的监管领域和新的职能,如何保证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是我部门面对的一项新课题。我局在加强自身学习的基础上,把调查研究当作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的“问路石”,集中利用了一个月的时间,采取摸底调查、重点抽查、座谈走访、典型分析等方式方法,深入企业、深入基层对全县餐饮单位的食品安全状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研究,初步掌握了餐饮服务行业具体经营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汇总分析形成了调查报告。?一、基本情况概述 *县辖区面积约2540平方公里,总人口57万,辖28个乡镇(处),469个行政村,农村人口约47万,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全县尤其是农村、边远山区的餐饮服务业整体水平较低。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县有固定店面的餐饮总数为862家,其中有许可证的为560家,无许可证的为302家,即将转让的为13家,获证率约为64.9%。在所有餐饮单位中大型企业18家,中型企业15家,学校食堂40家,农家游199家,绝大部分为小型餐饮单位,占全县餐饮单位总数的96%。从数据统计来看,我县餐饮单位基本呈金字塔状,塔顶端的大、中型餐饮单位数量最少,中间部分为较为规范的小型餐饮单位,最底端则是数量庞大的流动性强、从业人员不稳定、设施设备缺乏、自我管理水平低下的“五小”(小餐馆、小吃店、小饮品店、小农家乐、小食堂)餐饮单位。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数量众多、布局分散,无证经营现象突出。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生产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对方便快捷的就餐需求越来越大,餐饮服务形式也呈现多样化发展,除较规范的酒店外,绝大多数是家常风味店、特色小吃店、休闲餐厅、烧烤店、大排档、农家乐等,而这些小型餐饮单位常常抱着“省钱经营”的心态去经营,投入少、成本低、分布广、条件差,加之多数业主法律意识不强,存在事先不申请,不管卫生条件符合与否,不经许可即行开办的现象,有的企业则是被查处时才被迫办证,不查不办,更有甚者是遇到检查,听到风声不对,干脆“收兵回营”,躲过检查后再继续经营,导致我辖区内存在着一大批未办证的餐饮单位。 (二)从业人员文化素质低,健康体检不到位。目前,我县餐饮业的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的从业人员,多数是低文化层次的群体,其中初中、高中文化的居多,部分从业人员甚至连最基本的法律法规和起码的卫生知识都一无所知,大多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操作;有的企业不为从业人员办理健康证明,或者为了应付办证,节省体检费用,从业人员体检几个就算了事,不符合全员体检的规定,加上从业人员流动性大,体检了的走了,新来的未经体检随即上岗,特别是无《餐饮服务许可证》的经营企业,从业人员全部未进行健康检查,若有患有传染性疾病(如甲肝、肺结核等)的人员上岗,给消费者构成严重的健康隐患,这些患病从业人员成为餐饮业的“隐形杀手”。 (三)设施设备简陋,经营条件不符合要求。众多的小餐饮单位受自身经营规模、方式和经济条件的限制,业主不愿意在硬件设施上投入,难以做到分间操作,有的甚至生熟案不分,也不能达到远离厕所、粪堆、污水沟等污染源的要

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

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和建议国家工商总局门户网站:https://www.doczj.com/doc/5a11806607.html, 2005年09月21日来源: 一、当前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的食品安全方面的重大事件频频发生,其数量和危害程度都呈日益上升的趋势。据专家估计,我国每年食物中毒报告涉及的总人数为2—4万人,且这一数字尚不到实际发生数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食物中毒人数约为20—40万人。据全国消费者协会投诉热点分析,2003年全国消协系统共受理食品方面投诉60740件,其中涉及食品安全的有1621件,比2002年增长24.1%。 (一)食品原料污染问题突出。农产品、禽类产品的种植、养殖环节污染问题突出。1、在食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大量违规使用高残留、剧毒农药,化肥、农药等对人体有害物质残留于农产品中;2、抗生素、激素和其他有害物质残留于禽、畜、水产品体内;3、农、禽产品中含有超标超量的对人体健康有严重危害的重金属物质。 (二)食品生产加工领域问题比较严重。食品工业整体发展水平低,生产企业多数规模较小,表现为多、小、散、乱。集约化程度较低,经营管理方式落后,生产技术和装备落后、大多不具备生产合格食品的必备条件,缺乏必要的食品安全保证设施。 (三)不法企业为了利益,忽视食品质量安全,加工食品使用劣质原料,超量使用添加剂,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物。在食品制造的过程中:1、使用劣质原料加工食品,添加有毒物质的情况经常发生,给食品安全造成极大隐患; 2、超量使用和随意添加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添加剂; 3、滥用非食品加工用化学添加物,造成食品有效成份含量不达标准,食品含有致癌物质等; 4、生物技术产品的出现、转基因食品的潜在危险,同样带来了安全性问题。 (四)食品流通环节污染严重。食品流通企业卫生条件不符合要求,病原微生物控制不当,食品包装储运过程中会发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3]。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 (二)农药及其他化学物质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金属污染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困扰食品安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来自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由于广泛使用农药以及出现的滥用现象,造成在食品中的残留成为食品污染的新焦点。 1.农药污染 2.其他化学物质污染 三)兽药及饲料添加剂造成的动物性食品污染 随着集约化畜牧业的发展,兽药的作用范围也在扩大,有的药物如抗生素、磺胺药、激素等广泛用于促进肉用畜的生长,减少发病率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及促进母畜同期发情。兽药的广泛运用,带来的不仅是畜牧业的增产,同时兽药的残留和动物性食源中毒现象也屡见发生. (四)假冒伪劣食品盛行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2002年浙江省金华市发生的白糖掺加硫酸镁案,其中白糖只有30%的白糖中,硫酸镁就占30%。除此之外,用头发的水解液掺兑的酱油;粗制滥造的饮料、冷食品;水果表面用染料涂色;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为白酒等。这些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使人们的饮食缺少了安全保障。 五)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生物技术和重组DNA技术被认为是发展中国家解决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的关键性技术,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目前,全球已有十多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主要是大豆、玉米、棉花、油菜、马铃薯。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已成为国内外专家研究的焦点[6]。研究认为,基因可能通过食物链在不同物种之间转移,基因工程食品有时不可避免地给公众健康带来危害已成为事实。转基因生物在遗传及技术学上的不稳定性带来的潜在危害不可忽视,转基因食品给食品安全带来了新的挑战。(六)工业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工业污染、环境的恶化是影响食品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水源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海域污染直接影响海产品的卫生质量,土壤污染造成农作物成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发展对策 发布日期:2010-10-09 来源:食品伙伴网浏览次数:1063 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马长路 (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102442) 【作者简介】马长路(1978- ),男,黑龙江佳木斯市人,北京农业职业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食品质量安全控制 【摘要】对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提出了相应对策。提出的食品安全良性发展对策对食品安全生产管理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关键词】食品安全;现状;原因分析;发展对策;HACCP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1] 。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个地区,病人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禁止从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进口鸡、猪、牛肉和蛋、奶等制品[2]。。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仅以2005年为例,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光明“回奶”事件;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

斯;薯条致癌等等,都令国人“谈食色变”,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一、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 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3]。食品在生产、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滋生,造成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污染,一直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污染,目前大部分的食品安全问题都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真菌毒素污染。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的毒素致病性强,随时都有 可能污染食品,如常见的霉变花生、大豆、谷物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全球民意调查机构盖洛普日前发布了“2010年全球幸福度调查”数据。在此次民调涉及的124个国家当中,中国人的幸福度排名第92位;88%接收调查的中国人认为自己的生活远离“美满幸福”的标准,其中生活成本和房价上涨、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让人不安的食品安全是导致民众幸福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物价、房价和食品安全位列居民最关注的十大热门话题前三位。如果说物价、房价只是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反映在某个特定阶段的价格表现,那么食品安全问题却是由来已久却难以根治的痼疾。经历过三聚氰胺事件的重击、瘦肉精事件的炸雷、上海染色馒头的喧闹,到如今的塑化剂事件,中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态度早已变得麻木和无奈,食品安全问题已然成为国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梦魇。当面对这一幕幕丧失道德和法制基准的食品安全事故的时候,我们应该全面反省在食品安全方面的不足。相比在经济和科技领域建立起来的世界瞩目的成就和光辉文明,食品安全方面的落后和差距是巨大的。 关键词:食品安全添加剂绿色食品 一、食品安全现状 食品安全体现的是对食品按其原定用途进行生产或食用时不会对消费者造成损害的一种担保,这种担保是无须说明也不能附加条件的。所谓“民以食为天”,消费者对于食品质量的要求和关注应该高于其他商品。从过往的案例查处和实际了解来看,国内食品安全事件确实是进入一个多发期,这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水平密不可分。简而言之,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收入增长推动了食品生产和加工业

快速发展,这与相对滞后的食品安全监管和消费者保护制度之间产生了矛盾,在缺乏有效对冲和缓和机制的情况下,矛盾在媒体和社会大众的镁光灯下被放大,从而引起了民众对食品安全巨大的不满和失望情绪。 我们有必要把当前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现象放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期的大背景下进行观察。食品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表面上直接原因是不良生产者的违法行为,但更深层次原因是中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视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检测监督机制的失灵。面对形形色色的食品安全事件,很难简单地把问题归结于某一个环节。在食品生产、加工、储运、检测和消费的产业链上,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我们按照引致食品污染的不同诱因和解决方式的差异,可以把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归结为四类。 第一类是因为自然环境或客观条件的影响,大体上属于不可抗力的外部因素造成食品污染或变质。主要表现在种养殖源头污染、食品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落后、流通储运手段达不到保鲜要求等。比如,工业三废、城市废弃物的大量排放,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污染,使很多地方的粮食、饲料作物、经济作物、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农产品[11.60 -2.93% 股吧研报]的质量受到影响。另外,我国13亿多人口每天消耗200万吨粮食、蔬菜、肉类等食品,众多的食品供应商具备典型的小生产者特征,在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对于食品安全的诉求不高时,加工工艺和卫生条件难以符合安全标准。调查显示蔬菜在流通环节的损耗平均达到20%左右。 第二类是因为食品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出于私利或盈利目的,在知情的状态下人为影响食品质量。中国农业虽然以小农经济为主,但也患上了“大农业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