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第1次平时作业(绪论、第1章)

得分批改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得分

批改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得分教师签名

1.审美性原则: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

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鸣,从而增加良好行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

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得分批改人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幼儿因素的调节

(1)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2)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3)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4)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2.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3.材料因素的调节

(1)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2)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4.程序

与方法因素的调节

(1)活动程序的调节;(2)活动方法的调节。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

(1)时间因素的调节;(2)空间因素的调节。4.如何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对幼儿进行评价

(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

(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四、论述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

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得分

批改人

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

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3)注意语言的运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第2次平时作业(第2--3章)

得分批改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得分教师签名

1.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D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2.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C )。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3.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 )三个领域,每一

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 感知、情感、想象

B. 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 感觉、知觉、想象

D. 感知、认知、动作技能4.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 A )。

A. 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 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得分

批改人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24分)

1.接近联想:

接近联想”(association by contiguity)又可以称作“时近联想”或“邻近联想”。指的是当一个人同时或者先后经历两件事情(某种刺激或者感觉),所经历的这两件事情会在人的思想里互相联系,互相结合。往后,当想起其中一件事情的时候,另一件事情自然会浮现在脑海中。

2.构思:

构思是一个呈现着系统性的、有中心及层次的、物化的整体性思维活动。构思是写作活动和应用写作活动中承前启后的一个环节,对写作成果水平的高低有着重要作用。 3.歌曲:

歌曲是由歌词和曲谱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词曲一一相应。歌曲的创作一般有两种方式:一是先有文辞后据以谱写乐章,一曲专为一词而作,

只为一词所用;二是先曲后词,依声填词

4.韵律动作组合:

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在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中采用的韵律动作组合一般可分为:身体节奏动作组合、律动模仿动作组合、表演舞、集体舞、自娱舞等。得分

批改人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应遵循哪些的原则(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

2.集体唱歌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自己参考书本】

3.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1)从动作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在儿童开始对教师提供的动作模仿时,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第二,

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在教师带领下,幼儿对创编好的成套动作进行模仿和练习,教师开始演唱或播放新歌为儿童伴唱。(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

第一,教师提供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用边唱歌边做动作表演的方式引起儿童的兴趣。第二,教师提供某种情境,引导幼儿园用语言来表述这种情景。(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 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 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是什么?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

儿通过 1 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答:(1)音量要素是幼儿最主要的音乐兴趣;(2)运动是幼儿对音乐感兴趣的第二重要因素;(3)让幼儿感兴趣的音乐作品类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2.论述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性的形式规限。 答:幼儿园音乐作品再现特性的挖掘是处理张力的结果,其中再现性是价值范畴,是我们追求的;而形式性是规限范畴,即所有的再现性内容的挖掘以符合形式性为基本条件,离开了形式规限的再现性往 2

(完整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答案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1答案 (第1至2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力度。 二、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2.知觉系统: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三、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什么? 答: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是: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2.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什么? 答:幼儿速度知觉的年龄特征是:3-4岁幼儿能用简单的身体动作合中速、稍快、中速偏慢的音乐;4-5岁的幼儿可以辨别渐快、渐慢,并能调节身体动作去合速度;5-6岁幼儿能辨别与理解快慢的所有变换关系。 3.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有哪些? 答: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4.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哪些? 答:学前儿童再现性音乐作品的类型有:(1)句式规整、童趣盎然的再现性器乐曲;(2)句式规整的再现性成人器乐曲;(3)句式不规整的再现性器乐曲。5.简述大脑神经系统发展领域对音乐学习关键期的二种解释。 5.简述“瑞典狂想曲”音乐内容的主题。 答:A段表现农民扛着劳动工具上田头,接着浇水、松土,然后回家的情境;B段表现禾苗茁壮成长,并与同伴嬉戏、玩耍的情境;A’段又表现农民扛着劳动工具上田头、浇水、松土,然后回家的情境。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20分) 1.论述学前儿童的三大音乐趣味。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音乐)参考答案,请核对,可能某些解答题还要充实。(2011.12.9) 一、填空题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学前教育(音乐) 二、名词解释 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2014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1.第1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民族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__________的竞争。 A.父母素质 B.教师素质 C.教育 D.素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主要是( )。 A.音乐、言语和胎儿体操 B.音乐、环境和教育 C.体操、环境和教育 D.音乐、言语和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母乳与牛乳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A.造成婴儿便秘 B.需要消毒 C.含天然抗体 D.经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为此,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的观点是( )。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分。作业总分30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A.艺术性、节奏性 B. 感知性、随意性 C. 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 A. 音乐感的发展 B. 学习能力的发展 C. 全面发展 D. 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 舒曼 B.圣桑 C. 丁善德 D.汤普森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A. 肢体 B.动作 C. 情景 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 )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A. 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 D.不可塑性 9.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A. 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 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 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 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 程中,教师可采用( )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1.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 木 D.奥尔 12.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 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 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14.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 ( ) A. 理解 B.表现 C.敏 感 D.创造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参考答案

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 ?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 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 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 式表现,带有强烈的( C )的特点。 A.动作性 B. 思维性 C.表现性 D. 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D )。 A. 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 “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 )。 审美性原则指在音乐教育活动设计中把握好儿童的审美特点, 以审美感知的培养、审美情感 的激发为出发点,遵循将审美的特殊性质贯彻于音乐的欣赏、表演和创造等活动形式之中。 2. 艺术审美活动: 艺术审美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的一种高级、 特殊的形态,就是感受、领悟客观事物或现象本 身所呈现的美:具体地说,它指的是人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或现象所历史地发生 和构建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性关系。 3. 有效迁移: 有效迁移作为一个词语时, 它的意思是离开原来的所在地而另换地点或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从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3分,共12分) (B )。 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D.奥尔 、名词解释(每小题 6分,共30 分) C.铃木

一地移向另一地。在心理学中,它指的是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指在一种情境中 获得的技能、知识或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成的积极影响。 4. 示范法: 示范法指儿童的许多行为并非通过直接实践或受到强化形成的, 鸣,从而增加良好行 为的获得或减少、削弱不良行为。 5.演示法: 演示法是指教师陈示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 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 使学生获取知 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 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 (1) 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2) 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 (3) 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 (4) 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 简述“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 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 3. 简述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 1. 幼儿因素的调节 (1) 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 (2) 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 (3) 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 (4) 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 教师因素的调节 (1)情绪表达;(2)行动方式。 3. 材料因素的调节 而是通过观察、学习产生共 10分,共40分) 、简答题(每小题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1.第1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阿尔伯特.麦拉宾发现,在面对面的交流中,_____的情感内容是由非语言的暗示表达的。( ) A.55% B.65% C.75% D.85%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以自身良好的思想行为品德以及典型人物的优良道德风范去感染、教育孩子,这是家长在对孩子的非期望行为进行管教时所用的( )。 A.正面说理法 B.榜样示范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评惩罚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某一氏族的男子与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交互群婚,这种婚姻形成的家庭为()。 A.血缘家庭 B.个体婚姻家庭 C.对偶家庭 D.普那路亚家庭 您的答案:D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7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8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9题 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通过让孩子亲自体验由于自身不良行为所造成的后果来纠正其行为的方法叫( ) A.榜样示范法 B.自然后果法 C.暗示提醒法 D.批评惩罚法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10题

综合艺术教育作业

《幼儿综合艺术教育》试题 一、什么是艺术能力,它与纯粹的艺术知识技能有什么区别? 二、举例谈谈如何在艺术课中设计教学游戏 三、依据下列资料分析综合艺术课程的背景以及对学前教育的意义。 资料: 本世纪以来,世界教育基本上经过了灌输式、园丁式和对话式三个阶段。 (1)“灌输式”教育是与对话式教育恰好相反的教育。这种教育与人类对科学的信仰和迷信同步。但在后工业时代,有“知识”的人不等于是有素质的人,更不等于有文化的人。人—但成为灌输的俘虏,从而违背了艺术本身的精神。我国现行的教育基本上是灌输教育,大大落后于世界潮流。其表现之一是严重的“教师中心主义”,教师与学生只有对立没有对话。其表现之二是教育中严重的“表演意识”,它的虚伪与教育的目的直接违背。其表现之三是它大力培养“尖子生”,把其余的学生当做“处理品”,而判别“尖子”的主要标准是对知识的掌握—“灌输”教育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感受力。 (2)园丁式教育—西方在本世纪中后期曾用园丁式教育替代输教充有—在这种教育中,智能被视为一种固定的和等待开发的财富—认为学生智能的发展有一个固定的式样,只在教师像园丁给树苗施肥浇水那样对待学生,其智力就会按照固定的式样健康发展—园丁式教育的主要手法:一是强调正在发育和正在接受教育的学生自然天真性,鼓9励学生自发的艺术表现能力,把“自我表现”放到第一位考虑;二是强调使用富有表现力的新奇媒介,作为引发、释放和发挥儿童潜在能力的物段和工具;三是高度重视儿童的自主性。所谓自主,就是自己去发现和理解,不是教师或家长等权威人士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让怎样就怎样干。不仅如此,还要用自己的发现和思考去印证权威人士的话,甚至敢于对之怀疑、推翻和重新思考,通过这一怀疑步骤,使之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东西。 (3)对话式教育认为园丁式教育仍有其局限性和弊病。对话式教育认为潜力不是一种固定的和等待开发的东西,而是通过对话和拼接活动不断激放出的创新力。潜力既不在先天领域,也不在后天领域,而是在先天与后天的边缘领域。如通过“扮演”或“进入”不同的角色体现的,角色的扮演不仅无形中发展了其戏剧对话才能,还使其语言能力和智力同步发展。在创造视觉艺术形象或造型活动中,这种活动促使他们与自然中有生命的东西进行沟通。在自由拼接活动中,学生常常把许多大人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接接”在一起由此形成—这种新的语竟。扮演,“拼接”等审美体验活动其实是“对话”的一种变体,具体说,是把对话从人与人之音扩展发展课堂民主和爱。开展艺术和美学教育通过这种带有审美体验和创造的对话方式,使学生熟悉艺术史和美学理论,学会艺术鉴赏以培养学生的“边缘意识” 与艺术教育发展相应的文化背景可从经济文化形态演化与艺术教育;人文学科的世界融合与艺术教育;对话、边缘意识与艺术教育三个几个角度谈。 概括而言为:人类的教育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多次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教学基础在线作业答案

华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基础》在线作业(100分) 单选题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40 道试题,共80 分。) 1.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涂鸦期开始于儿童( D )。 A. 4岁左右 B. 3岁左右 C. 2岁左右 D. 1岁半左右 满分:2 分 2. 皮亚杰发现,7岁以下的儿童(B)的观点相当严重,因此,受主观情绪支配的绘画方式是7岁以下儿童的主要特征。A. 主观印象 B. 自我中心 C. 写实主义 D. 客观印象 满分:2 分 3. 轮船看不见了。”这个事例说明(D) A. 孩子不会爱惜艺术作品 B. 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 C. 艺术对孩子来说没有什么价值 D. 艺术对于学前儿童来说价值在于作画过程,而非完美的作品本身 满分:2 分 4. 儿童画发展阶段中的写实期,大约发生在儿童(D)。A. 3岁—4岁左右 B. 4岁—5岁左右 C. 5岁—7岁左右 D. 8岁—14岁左右 满分:2 分 5. 7岁以下儿童所画的桌子,往往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上去总是加上四条腿;所画物体不论远近,都保持同样大小,甚至大小颠倒,说明:(C)。A. 儿童感觉的强调和夸张 B. 儿童画中表象符号的形成 C. 儿童画他所知,而非画他所见 D. 是涂鸦期的典型特征 满分:2 分 6. 关于学前儿童手工发展阶段的基本形状期的描述,正确的是(A)。A. 儿童由无目的的动作到呈现出有意图的尝试 B. 手工活动没有明确的目的 C. 只是一种纯粹的玩耍活动,不能正确使用手工工具和材料 D. 会借助辅助工具表现所制作物体的细节、特征 满分:2 分 7.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划分,美术主要是一种(B)。 A. 时间艺术 B. 空间艺术

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春《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平时作业

————————————————————————————————作者:————————————————————————————————日期:

1.第1题 1959年11月24日,第1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 A.《儿童权利宣言》 B.《儿童权利公约》 C.《儿童权利法案》 D.《儿童权利法》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2.第2题 民族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说到底是__________的竞争。 A.父母素质 B.教师素质 C.教育 D.素质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3.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要求家长送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该法颁布于__________年。 A.1978 B.1985 C.1986 D.1991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4.第4题 胎教的内容,概括地讲主要是( )。 A.音乐、言语和胎儿体操 B.音乐、环境和教育 C.体操、环境和教育 D.音乐、言语和教育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5.第5题

下面的家庭关系中属于不可选择的家庭角色的是( ) A.夫妻 B.婆媳 C.母女 D.翁婿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6.第6题 英国教育家洛克在论述家庭教育的任务和内容时,放在第一位的是( ) A.知识教育 B.健康教育 C.品行教育 D.审美教育 您的答案:B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7.第7题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母乳与牛乳相比,具有_________的特点。 A.造成婴儿便秘 B.需要消毒 C.含天然抗体 D.经济 您的答案:C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8.第8题 心理学家费鲁姆的激励公式是( )。 A.激励力量=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B.目标价值=激励目标×期望概率 C.期望概率=目标价值×激励目标 D.激励目标=目标价值/期望概率 您的答案:A 题目分数:2.0 此题得分:2.0 9.第9题 孩子处于年幼时期,知识经验少、能力弱,为此,学前儿童家长应树立的观点是( )。

2015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三、论述题 1、答: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本课程作业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客观题部分”,由15 个选择题组成,每题1分,共15分。第二部分为“主观题部分”,由简答题和论述题组成,共15 分。作业总分30 分,将作为平时成绩记入课程总成绩。 客观题部分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5 题) 1.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的特点。() A. 艺术性、节奏性 B.感知性、随意性 C.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2.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 A. 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3.《梦幻曲》的曲作者是() A.xxB圣桑C.xxD.xx 4.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A.肢体B动作C情景D.音域 5.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 A. 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 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 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 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6.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C方法和谐D.评价和谐7.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 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 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的特点() A.动作性B思维性C表现性D抽象性 8.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 性D.不可塑性 9 .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 ) 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0. 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C分句欣赏的方法D.反复练习法 11. 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 A.达尔克尔兹 B.xx C.xx 木 D.xx 12. 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 A.xx教育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13. 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 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部分)作业(8-15章 全部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一)节奏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用不移动与移动动作合拍的五种音乐材料类型是常规游戏、童谣动作模仿歌曲、不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歌曲、移动动作与歌词对应的游戏。 3.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且活泼风格的歌曲。 二、简答题 1.简述节拍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拍子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拍子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对拍子的理解。 2.在语言节奏中让感知节拍教师需要具备的二个条件是什么? 答:1、教师的示范准确并一以贯之2、教师的评价准确并一以贯之 3.简述节奏型音乐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模仿教师的身体动作制作方式来感知节奏型2、用同样的身体制作方式在不同的音乐作品中表达对节奏的理解3、对同一音乐作品通过打击乐制作方式来表达节奏的理解。 4.“雨落在草地上,雨落在树上,雨落在房顶上,就不落在我身上。”写出这首童谣的节奏型与节拍。 答:节奏型:A xAxcA xAxcA A’A xAxcA A A’A xAxcA A’ xAxcA A xAxcA/ 节拍:A A A A’A A A A’A A A A’A A A A/ 三、论述题 1.论述幼儿提炼乐曲节奏型可能使用的四种方法。 答:1、提炼出节拍,用打击乐演奏出来2、提炼出音符简化后的节奏型,即出掉附点、切分等难的音符,只留下四分、八分、二分等简单音符,并组织成节奏型。3、基本上也是提炼节拍,但在延续音上又保留了节奏。4、完全根据重拍提炼节奏型。 第九章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二)旋律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声音的高与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级进与跳进。 2.进行声音的高低感知的三类音乐材料类型是能让幼儿分辨并模仿的带有声音高低的生活音响材料;内容含有视觉高低形象的歌曲、儿歌;能用高低身体动作表达音的高低的乐曲。 二、简答题 1.简述声音高低经验获得机制。 答:1、幼儿通过对空间高低的探究来知觉声音的高低2、幼儿通过教师手势的提示来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测习题二及答案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测习 题二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二 一、简答题 1、简述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主要特点。 2、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及要求。 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适度性原则的内涵及其执行时的注意事项。 4、社区学前教育机构的运行机制主要有以哪几种? 5、家庭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6、学前儿童家庭认知教育的任务及要求。 7、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原则的内涵及其实施时的注意事项。 8、列举家庭、幼儿园和社区合作的模式。 9、简述陈鹤琴家庭教育方法论坚持的四个原则。 10、学前儿童家庭情感教育的重要意义? 11、家庭教育的特点。 12、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则有哪些? 二、论述题 1试论述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的价值? 2结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谈谈实施学前儿童家庭健康教育措施。 三、案例分析题 1运用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原理知识,对下列事件进行简单分析、评价,并提出教育建议。 小宝的妈妈正在厨房里准备晚饭,当她听到5岁的儿子在楼下哭时,急忙喊小宝的爸爸:“儿子在楼下哭了,他肯定吃邻居小哥哥的亏了,你快去把儿子找回来。”小宝的爸爸朝窗外望去,当他看到儿子骑在邻居小哥哥的身上时,便得意地喊到:“小宝妈妈,你快来看呀,我们的儿子真能干,他已转败为胜了,我不用再下楼去了。” 2. 广西女孩王亚妮在参观动物园时对猴子特别好奇,这一细微情况被父亲发现了,就给她拍了几张猴子的照片。她喜爱这些照片,开始照着照片画猴。但细心的父亲发现,亚妮画猴只画出外形,而抓不住猴子的神态特征,于是又几乎每星期都带她到动物园看猴子,依情作画。这样的反复练习,使她画的猴越来越神气活现。为了使女儿把猴子画得更传神,亚妮的父亲买来一只活猴,让她整天跟猴子在一起,仔细观察猴子的动作,还给她讲许多关于猴子的故事。小亚妮画猴的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童话真情”的独特艺术风格。她的几千幅面,颇有童题,技法润熟,在上海、常州、扬州展出过,她成了小画家。 这一事例体现了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的哪些原则和方法? 《学前儿童家庭教育》练习题二答案 一、简答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作业答案(Y)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作业答案 第一次作业 一、填空题: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空间___。 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_线条___、形体、结构和色彩。 3、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__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4、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二、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 1、美术也称__C____、___D___或___F___。 A、形体艺术 B、影像艺术 C、造型艺术 D、视觉艺术 E、民间艺术 F、空间艺术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__C____、__D____和___F___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 素描、 B 设计、 C 绘画、 D 手工、 E 色彩、 F 欣赏 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A___: A.弗兰兹?西泽克B.福禄倍尔C.皮亚杰D.冈仓觉 4、1923年幼儿教育家___C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D.蔡元培 三、简答题: 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答:(1)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教育取向为主) (2)美术取向为主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幼儿阶段是实施这种价值的最初阶段。 2、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答:(1)运用多媒体教学功能。常用的有图片,实物和师生具体操作的物质

18秋华师《幼儿园综合艺术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在线作业

(单选题) 1: 幼儿园综合艺术活动设计的关键在于确定各种艺术形式或学习内容的()。 A: 区别 B: 特性 C: 相似同构点 D: 差异 正确答案: (单选题) 2: ()一直是幼儿园艺术教育实践过程中基本的且被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被运用于幼儿园艺术教学的不同活动领域中。 A: 多感官参与的方法 B: 整体感知的方法 C: 预知学习的方法 D: 模仿学习的方法 正确答案: (单选题) 3: 幼儿园综合艺术活动的内容选择以()为根基。 A: 幼儿性格 B: 幼儿思想 C: 幼儿文化 D: 幼儿特点 正确答案: (单选题) 4: ()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A: 性格 B: 人格 C: 习惯 D: 风俗 正确答案: (单选题) 5: 在奥尔夫体系的教学中,动作节奏包括律动、舞蹈和声势活动。其中,()是奥尔夫教育体系的独创。 A: 声势活动 B: 律动 C: 舞蹈 D: 朗诵 正确答案: (单选题) 6: 总体来看,()正处于戏剧意识的萌芽期,幼儿娱己的成分大于娱人的成分。 A: 小班 B: 中班 C: 大班 D: 全体 正确答案: (单选题) 7: 奥尔夫音乐教学特点是以()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 A: 节奏 B: 游戏 C: 教学 D: 乐器 正确答案: (单选题) 8: ()是教师艺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引导幼儿主动学习知识的一个窗口。 A: 语言 B: 音乐 C: 绘画 D: 创造力 正确答案:

B: 知识 C: 品德 D: 能力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0: 游戏化综合艺术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应以()为基本活动形式,活动具有趣味性。 A: 教学 B: 小组活动 C: 集体活动 D: 游戏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1: 幼儿园综合艺术活动()是综合艺术活动组织的前提,是决定活动成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A: 设计 B: 执行 C: 实施 D: 评价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2: 幼儿艺术教育,是指以幼儿艺术为媒介和主要手段、以()为核心的艺术启蒙教育。 A: 领悟 B: 体验 C: 审美 D: 成长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3: 具有教育性的游戏教学,应该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保证幼儿在游戏中的()地位。A: 主体 B: 从属 C: 被动 D: 领导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4: 艺术教育()的趋势也成为当今国际幼儿艺术教育的一种潮流。 A: 专业化 B: 精细化 C: 市场化 D: 综合化 正确答案: (单选题) 15: 幼儿园戏剧性综合艺术活动的构建应从本园实际出发,全面深入地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精神,体现“()”的价值。 A: 创新教育 B: 全面教育 C: 有效教育 D: 人格教育 正确答案: (多选题) 1: 撰写艺术教育活动目标的原则包括()。 A: 系统化原则 B: 系列化原则 C: 行为化原则 D: 渐进化原则 正确答案: (多选题) 2: 在进行幼儿园综合艺术活动评价时,一般应遵循的原则有()。 A: 创造性原则 B: 诊断性原则 C: 全面性原则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作业

第五章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编制原理(一)目标、内容与评价 第一节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确定 综合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两类体系的名称是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4.课程目标表述角度的转换,一方面体现着教育理论界对“教学”重心从“教”转向“学”的意志;另一方面也确实能促进这一重心在实践层面的转移。。 5.课程目标表述性质就是指课程目标取向的确定。。 二、名词解释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 三、简答题 1.以音乐教育内容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四部分内容结构与三个目标纬度各是什么? 答:四部分内容结构:歌唱、韵律活动、打击乐器演奏、欣赏;三个目标纬度: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 2.以学前儿童音乐经验为结构框架的目标体系中组成体系的二类音乐经验分别是什么? 音乐形式关键经验与音乐制作经验。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表述需要关注哪三个问题? 答:(1)表述的角度;(2)表述的性质;(3)表述的准确。 四、论述题 1.阐述幼儿年龄阶段音乐关键经验目标中第一、二个层次的音乐形式经验目标。 答:(1)节奏: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2)旋律:声音的高低;旋律的上行与下行;旋律的跳进与级进。(3)音色:日常音色、打击乐音色、人声、乐器音色。(4)速度:快与慢;渐快与渐慢。(5)织体:打击乐、舞蹈中声音的多层次;有伴奏无伴奏比较;声音厚薄比较;多声部歌唱。(6)力度:轻与重;渐强与渐弱。(7)结构:模仿句;重复句;喊答句;主副歌;三段体、回旋曲;引子。(8)风格: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2.阐述行为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 答:行为目标的制定准则是行为与内容的双维度制定,“行为”是指要求儿童表现出来的行为,“内容”是指这种行为所适用的领域。在制定行为目标时在行为纬度又有以下二个准则:第一,指出儿童外显的表现行为;第二,指出这种表现行为的条件或公认的准则。 举例(略) 3.阐述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并举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