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需观测的项目包括B5地块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上述规范、标准、规程仅是本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定、标准和规程。在施工中对于上述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定执行。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根据沉

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须设计确认并以甲方书面通知为

准);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4 (每栋)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基坑沉降观测为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的需做沉降观测。观测点设置为延基坑30m设置一个测点。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a.观测精度: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b.观测时间、次数:

沉降观测工程至少4个周期,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至少观测2个周期(基础完成后28天测一次,主体施工每两层至少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期间,至少观测2个周期(内部装修完后观测一次,竣工验收前观测一次),直至工程竣工验收。在建筑物使用阶段,按国家规范应继续跟踪观测,直到沉降稳定为止。每观测一次,投标人及时向招标人提交观测报告。观测工作完成后,投标人应及时将观测点清除。基坑护壁完成后需观测一次,在遇暴雨特殊天气后需观测,其余每月观测一次,直至基坑回填。

四、沉降观测设备仪器、技术要求及控制要点

1.观测仪器:需配备测微器的水准仪及铟钢尺或同等精度水准仪。

2.观测相邻点高差中误差:≤

3.观测的视线长度:≤15m

4.前后视视距差:一级≤m,视距累积差≤

5.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mm):≤n(n为测站数)

6.首次观测时,应观测二次取其平均值,以提高初始值的可靠性。

7.使用的水准仪、铟钢尺在观测前要进行评定(一年一次,且需经国家认证

单位标定),保证仪器和铟钢尺均能满足观测要求。

8.在每次观测时,应采用同一仪器按相同的路线进行。还应固定观测人员、

选择最佳观测时段、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条件下观测。

9.观测人员要了解工程现场既有建筑物和设施现状,了解观测对象的结构特

点,参与基准点和观测点的埋设工作。这些有利于观测数据、沉降趋势及异常情况的分析和处理。

10.保证观测数据的精度准确性,每次观测后应及时进行数据处理,发现异

常,立即进行分析或核测,同时应及时向现场监理及业主代表汇报。

11.提供数据准确,分析合理的成果报告。

五、点位的埋设和施测要点

1.基准点应设在建筑物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且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作为

永久性基准点,并作醒目警示。避开交通干道、地下管线、施工材料堆场、施工材料运输线路、水坑以及施工机械等。

2.在每次观测前均应检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发现高程变异超过允许精度立即

采取处理措施。如观测期间测区发生土体移动、地面或建筑物明显沉降等外界强烈因素时,亦应及时进行检验,分析原因,采取处理措施。

3.按设计要求的沉降观测点位置,在建筑物底板及首层完成后进行埋设。

4.在观测期间对观测点要严加保护,发现变形、损坏或其它因素影响,要立

即采取处理措施。

5.观测时,仪器应避免安置在有空压机、搅拌机、卷扬机等震动影响的范围

内,塔式起重机等施工机械附近也不宜设站。

6.每次观测应记载施工进度、增加荷载量、建筑物变形、地面沉降及其它有

关异常情况。

7.观测过程中要经常检查水准仪和标尺,发现异常应及时校正。

8.每测段往测与返测站数均应为偶数,否则应加入标尺零点差改正。不得在

日出前后半小时、太阳中天前后、风力大于四级气候恶劣时进行观测。

六、观测成果报告

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完成后,向委托单位提交下列观测成果:

1.沉降观测成果表;

2.沉降观测点位布置图及基准点图;

3.p-t-s(荷载、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4.v-t-s(沉降速度、时间、沉降量)曲线图;

5.建筑物等降曲线图;

6.沉降观测分析报告。

(注:其中1、2项在每次观测完成后及时报送,以便甲方及有关部门及时掌握情况。)

地面沉降监测

地面沉降监测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Technical code for land subsidence monitor and control (征求意见稿) 2008 上海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for land subsidence monitor and control 主编单位: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 批准单位: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施行日期:2008年月日

2008 上海 35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沪建交[2008] 号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关于批准 《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为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等单位主编的《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技术规程》,经有关专家审查和我委审核,现批准为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该规范统一编号为,其中1.0.4为强制性条文。自2008年月日起实施。本规范由市建设交通委负责管理,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解释。 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 二○○八年月日

前言 本规程是根据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沪建交[2007]184号文的要求,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依据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2003年第384号)以及上海市政府《上海市地面沉降防治管理办法》(上海市人民政府令2006年第62号),密切结合上海市地面沉降监测与控制的工程实践,在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和广泛征求本市有关单位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的。 本规程对地面沉降监测与防治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地面沉降的监测与防治工作。 本规程共分五章,内容包括:1.总则;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4.地面沉降监测;5.建设工程地面沉降监测;6.地面沉降防治;7.成果编制和归档及其条文说明。 本规程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程具体由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负责

建筑物沉降观测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 一、工程建设概况 1、建筑设计概况 2、结构设计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2、观测时间的要求 3、观测点的要求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5、施测要求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7、沉降观测成果整理及计算要求 四、具体施测程序及步骤 1、建立水准控制网 2、建立固定的观测路线 3、沉降观测 4、平差计算 5、统计表汇总 6、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五、沉降观测方案 1、基准点埋设 2、沉降观测点埋设 3、精密水准测量 4、资料整理与提交 六、控制点的布置及施测 七、各控制点的放样 八、施工时的各项限差和质量保证措施

1、限差要求 2、放样工作按下述要求进行 3、细部放样应遵循下列原则 九、沉降观测技术要点 十、位移观测技术要点 十一、测量复核措施及资料的整理 十二、施工测量工作的组织与管理 1、主要仪器的配备情况 2、施工测量管理人员组成 十三、仪器保养和使用制度 十四、测量管理制度 十五、建筑物沉降变形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应急处置 4、救援物资的储备 5、恢复 6、注意事项 7、建筑物沉降事故预防

一、工程建设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位于重庆市南岸区长生桥镇乐天村、桃花店村,茶涪路南侧地块。一组团建筑面积约18.5万㎡,投资额约3.33亿元。 1、建筑设计概况 (1)工程总体概况: 经开区江南水岸公租房一组团工程由8栋33层一类高层住宅、裙房以及地下车库组成。 地面主要有:砼防水地面、细石砼地面、防滑地砖地面、玻化砖地面、地砖地面。 楼地面主要有:细石砼楼面、防滑地砖楼面、架空保温楼面、保温楼面、防水楼面、毛坯楼面、耐磨地坪楼面。 内墙主要有:水泥砂浆抹灰墙面、涂料墙面、水泥砂浆防水墙面、腻子墙面、瓷砖墙面。 外墙主要有:砼防水外墙、涂料墙面、外墙漆墙面、面砖墙面、干挂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彭水渔塘新村A、B 栋综合楼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址:彭水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计划工期:工程总工期约450 日历天。 施工面积:商业7868.82 m2,A 栋22310.45m2、B 栋10729.96m2 。 总高度:A 栋:93.200m、B 栋:45.800m。 层数:A 栋27 层/吊2 层、B 栋13 层/吊 2 层。 标准层高:3m 1、地形地貌 该项目区域原始地貌为原车站旧房地基,地形平坦,东面为抗滑桩毛 石挡墙阶梯两台,西面为邻鱼塘街面,南面为居民住宅楼,北面为渔塘上 红砖厂道路,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址构造上位处郁山背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3 度∠41 度。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底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 在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处砂岩中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①组产状48 度∠8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5~2.5m,间距一般3~5m,局部充填泥质,结构面结合差;②组产状110 度∠65~70,呈微张~闭合状,延伸长5~10m,间距一般 1.5~2.5m,裂面平直,结构面结合差~一般。结构面为硬性结构面;③层面产状293度∠41 度间距0.3~0.6m,层面平直,结合差。 3、地层岩性 1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彭水渔塘新村 A 、B 栋综合楼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 残破积含块石粉 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页岩。 整个场地下伏层为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 T 1J )组灰岩,灰白色、 褐灰色,主要成份为碳酸盐类矿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表岩 溶多以溶沟、溶槽为主,多沿构造线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4、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 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 崩塌、泥石 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5、持力层及基础形式 拟建场地内已经存在的人工填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在场地内分部较 零星, 且厚度变化大, 不宜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 强风化基岩厚度较 小,不能选作基础持力层; 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高, 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 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基础持力层, 基础型式为机械旋挖孔 桩和人工挖孔桩。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 该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为机械旋挖孔桩和部分人工挖孔灌注桩, 甲级 基础设计。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 《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 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 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 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 ±0.5mm ,相邻点高差中误差 ≤ ±0.3mm 。 2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方案样本

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沉降监测方案 工程名称: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XX矿区地面沉降监测工程地点: 吉安市新干县 委托单位: 中盐新干盐化有限公司 编写: 审核: 批准: 核工业华东二六三工程勘察院 二〇一七年二月二十三日

目录 1 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监测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监测技术方案编制依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观测点数量与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沉降观测点数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观测周期及观测频率........................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观测实施方案............................... 错误!未定义书签。 5.1沉降基准点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沉降观测点的埋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3沉降观测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6 观测成果及提交.............................. 错误!未定义书签。 7 组织结构与人员投入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 仪器投入................................... 错误!未定义书签。 9 质量保证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10 附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及观测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 2、建设单位提供的沉降观测基准点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5、建筑单位提供的二个沉降观测控制点:BM1、BM2。其高程分别为:2093.185米、2093.929米。 二、工程概况 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D-1#楼建筑面积23410.99m2,D-S1#楼建筑面积2319.21 m2,、D-3#楼建筑面积21884.73m2,车库总建筑面积51307m2。各工程项目概况如下表: 项目概况、名称D-1#楼D-S1#楼D-3#楼车库四标段 建筑层数地下3层,地上 27层地上3层地下3层,地上27 层 地下2层 建筑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框架结构 建筑工程等级一级二级一级一级 设计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 建筑分类一类二类一类特大型汽车库 耐火等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二级地上一级,地下一 级 地上二级,地下 一级 建筑性质高层商住楼多层商业高层住宅楼地下车库建筑物抗震设防烈度7度7度7度7度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丙级甲级乙级 基础形式现浇钢筋混凝土 桩筏基础现浇钢筋混凝 土条形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桩 筏基础 现浇钢筋混凝土 条形基础 地基持力层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3层砂砾端承摩擦桩,桩端 持力层4层砂砾 3层粘土层

三、人员及仪器的配备 1、测量人员配备 为了满足本工程测量全面、有序的开展,将投入以下测量人员,组成本工程施工 测量组。 序号姓名学历施工年限职务近期施工工程 1 大专11年组长 2 大专3年测量员 3 大专4年测量员 由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现场测量工作的监督实施。 2、测量仪器配备 根据本工程特点和沉降观测精度要求,平面控制盒建筑物的定位采用全站仪,轴线投设用经纬仪,高程测量用水准仪,本工程拟投入测量仪器如下表: 仪器名称型号数量是否检定用途 经纬仪TDJ6E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1103 角度测量水准仪AT0-32 1 已检定,证书编号:14122502 沉降观测 注明:仪器必须在检定证书规定的有效日期内使用。 四、观测点的设置 1、制作方法 沉降观测点大样见下图:

建筑物沉降观测标准及验收规范34888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文明的极大提高及建筑设计施工技术水平的日臻成熟完善,同时,也因土地资源日渐减少与人口增长之间日益突出的矛盾,高层及超高层建(构)筑物越来越多。为了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构)筑物的安全性,并为以后的勘察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资料及相应的沉降参数,建(构)筑物沉降观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愈加明显。现行规范也规定,高层建筑物、高耸构筑物、重要古建筑物及连续生产设施基础、动力设备基础、滑坡监测等均要进行沉降观测。 特别在高层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及时反馈信息为勘察设计施工部门提供详尽的一手资料,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

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否则沉降观测不是得不到原始数据,而是整个观测得不到完整的观测意义。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次/30天)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第壹章施工控制测量综述 (1) 1概述 (1) 2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 (2) 3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7) 第二章施工测量方案的选用 (8) 1测量依据 (8) 2测量仪器的选用 (9) 3建立平面控制网 (9) 4建立高程控制网 (11) 5控制网复核 (12) 6桩基阶段测量 (12) 7基坑开挖阶段测量 (13) 8测量准确度保证措施 (13) 第三章沉降观测 (14) 1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14) 2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 (15) 3沉降观测年限及成果分析 (16) 4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的成果 (17) 5沉降观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第壹章施工控制测量综述 1、概述 由于在勘探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是为测图而建立的,有时且未考虑施工的需要,所以控制点的分布、密度和精度,都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另外,在平整场地时,大多控制点被破坏。因此施工之前,在建筑场地应重新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 1.1施工控制网的分类和选用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俩种。

(1)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平面控制网能够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 ①三角网对于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三角网。 ②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③建筑方格网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④建筑基线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基线。 (2)施工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 1.2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和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具有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及使用频繁等特点。 2、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 2.1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和主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放样。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壹般采用施工坐标系,而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往往不壹致,因此,施工测量前常常需要进行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如图11-1所示,设xoy为测量坐标系,x′o′y′为施工坐标系,x o、y o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α为施工坐标系的纵轴o′x′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设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为(x′P、y′P),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测量坐标(x P、y P): (11-1) 如已知P的测量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施工坐标: (11-2) 2.2建筑基线

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分层标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基岩标、分层标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 河南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为规范河南省范围内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分层标的建设工作,统一建设与验收的程序和技术标准,进一步提高地面沉降监测的工作效率和监测效果,编制本规范。 地面沉降是在自然原因或人类工程活动影响下,地下松散地层固结压缩,导致地壳表面标高降低的一种局部的下降运动。其主要危害有:(1)毁坏建(构)筑物和生产设施,尤其是对地铁、管廊等地下构筑物影响极大;(2)不利于建设事业和资源开发;(3)造成海水倒灌。目前,地面沉降已经成为影响城市建设、制约经济发展的地质灾害和环境地质问题。截至目前,全国有50多个城市出现了地面沉降现象,累计沉降量超过200mm的地区达到7.9万Km2,并且仍在继续扩大,长三角地区、华北平原和汾渭盆地已成为地面沉降的重灾区。 为有效减轻和消除地面沉降环境地质问题、防治地质灾害,保证经济建设持续、绿色、稳定地发展,中央及省市各级政府对地面沉降问题都十分重视。2012年2月,国务院批准了《全国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1-2020年)》,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河北、河南等地均在实施地面沉降监测工作。基岩标、分层

标是地面沉降监测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监测工作的必须手段。这方面的技术标准却相对滞后,全国范围内没有基岩标、分层标建设与验收的技术标准。 华北平原是地面沉降的重灾区,不同区域的沉降中心有连成一片的发展趋势。我省多地存在地面沉降现象,且情况日趋严重。为准确监测地面沉降程度及其发展趋势,以有效控制和消除其造成的危害,郑州航空港区、开封市区、郑州市区相继建设了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今后一些年,省内各市也将陆续建设地面沉降基岩标和基岩标。 根据省内地质条件和地面沉降的特征,编制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分层标建设与验收的技术规范,可以为我省基岩标、分层标的建设提供直接依据,统一建设和验收的技术标准。能够进一步提高全省地面沉降监测工程的施工质量,促进提高监测技术水平和监测精度,为有效控制和消除地面沉降问题发挥作用。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为规范河南省范围内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分层标的建设和验收工作,2019年7月,河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环境调查院提出编制《地面沉降监测基岩标、分层标建设与验收技术规范》(河南省地方标准)的立项申请。2019年12月23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河南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宁夏银川市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工程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宁夏经纬数码测绘有限公司 2014年5月

宁夏银川市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工程 沉降观测技术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阅海万家三期G3地块1#~19#住宅楼 2、工程地点:银川市金凤区,规划七号路南侧,正源北街东侧, 四号路西侧。 3、建设管理方:宁夏银基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4、工程规模:该项目拟建19幢住宅楼,层数为18层~28层, 住宅建筑面积约为246541.0平方米;建筑结构为剪力墙结构。 二、编制依据: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4、《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 三、目的和意义: 高层建筑物属于高耸建筑物, 轻微的地基不均匀沉降, 将使高层建筑物产生较大的水平偏差, 在重载作用下, 产生较大偏心弯矩, 从而使原先在水平方向未能保持平整度的高层建筑物更加倾斜, 给高层建筑物施工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实施高层建筑物基础沉降观测,可以及时评估高层建筑物基础是否稳定,分析基础不均匀沉降产

生原因,及时提出处理应对方法,确保高层建筑物安全施工。 根据规范要求采用精密水准仪进行观测,以便能够确切地反映建筑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在静荷载或动荷载及环境等因素影响下的沉降程度或沉降趋势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四、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1、人员组织 为保证监测工程的顺利进行,选派监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业务水平精湛测量人员,组成监测小组。 人员组织构成表 2、仪器设备的要求及配备 2.1、监测设备应具有高精度; 2.2、监测设备应具有稳定性; 2.3、设备应具有自动采集功能,已确定相应的测量精度和提高工作效率,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人为误差。 主要仪器设备配备表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沉降观测招标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彭州市龙门山镇,需观测的项目包括B5地块设计要求的单位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为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上述规范、标准、规程仅是本工程建设的最基本要求,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规定、标准和规程。在施工中对于上述未尽事宜,按国家和地方现行的规定执行。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建筑设计单位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 观测点(须设计确认并以甲方书面通知为准);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4 (每栋) 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基坑沉降观测为基坑深度超过5m或基坑周边环境复杂的需做沉降观测。观测点设置为延基坑30m设置一个测点。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 a.观测精度: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 b.观测时间、次数: 沉降观测工程至少4个周期,在主体结构封顶前,至少观测2个周期(基础完成后28天测一次,主体施工每两层至少观测一次);结构封顶后进行室内外装修期间,至少观测2个周期(内部装修完后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说明 (2) 1.编制依据 (2) 2.编制原则 (2) 3.编制范围 (2) 三、监控测量组织体系机构 (3) 1.组织机构 (3) 2.监控量测管理 (3) 四、高填方路基位移与沉降观测 (3) 1.位置桩埋设及观测 (3) 2.水准点埋设及精度要求 (4) 3.观测频率 (4) 4.施工中观测控制标准 (5) 5.观测成果及成果整理要求 (5) 五、路基软基换填沉降观测 (5) 1.作业准备 (5) 2.技术要求 (6) 3.施工顺序 (6) 4.观测频率 (6) 5.测量成果统计及分析 (7) 六、高边坡沉降观测 (7) 七、观测实施流程 (8) 八、报警方法 (9) 1.稳定控制标准 (9) 2.报警流程 (10) 九、监测技术要求 (10) 1.人工巡视 (10) 2.裂缝监测 (10) 3.监测频率 (11) 十、监测设施保护 (11) 十一、安全管理 (11)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1) 2.做好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2) 3.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12)

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揭博段T7标段,路线起于五华县梅林镇梅新水库下游,起点桩号为K132+020,路线向西在梅林镇琴口村附近跨琴江,设琴江大桥,其后在告岭村附近设梅林互通与县道X003连接,路线向西经锡古塘至曾洞,经鹅公塘至官洞,设官洞大桥跨龙华路,设华阳互通与省道S120和龙华路连接,路线终点位于华阳镇古塘角村,终点桩号为K142+000,路线全长9.980Km。 本合同段内路堑高边坡共计25段,其中主线有15段,梅林互通5段,华阳互通5段;设置沉降桩共有78个,其中主线40个,梅林互通23个,华阳互通15个。高填方路基共25段,其中主线内有15段,梅林互通5段,华阳互通5段,设置观测桩94个,其中主线51个,梅林互通20个,华阳互通23个,且大部分高填方处于软基换填位置。为掌握高边坡及高填方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详见附表)。 二、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第七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4中交一公局多年高速公路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结合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和本项目现场踏勘,充分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7标K132+020~K142+000段高填方路基、高边坡施工。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江津(渝黔界)经习水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 TJ9分部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习古高速TJ9项目 2015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观测依据 (1) 【3】观测流程 (2) 【4】观测目的、内容、仪器及方法 (2) 〖1〗观测项目、仪具、目的 (2) 〖2〗观测方法 (3) 【4】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 (3) 【5】现场施工观测作业计划流程 (4) 【6】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 (5) 〖1〗位移观测边桩 (5) 〖2〗沉降板 (5) 【7】观测项目的观测频率和报警值 (5) 【8】测点布置 (6) 【9】观测资料整理与成果分析 (6) 【10】质量保证和控制 (8) 〖1〗最大限度减小测量误差 (8) 〖2〗观测点的保护 (8) 〖3〗质量保证 (8) 【11】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 (9)

路基高填深挖变形与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习水县境内,沿线途径习水东皇镇图书村、伏龙村和关坪,路线全长7.011511km,起点里程桩号K69+200,止点K76+200。主要工作内容为:路基挖土方23万方、挖石方245万方、三背回填5.15万方,换填片(碎)石9.2万方、利用石填方165万方、碎石桩1.25万米、防护和排水工程共3万方;主线大桥1126.5米/3座、主线互通桥106m/2座、水泥厂赔桥161m/1座,通道493米/11座,涵洞330米/9座;隧道单洞长1775m。 施工区域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区内旱、雨季节分明,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分带明显。这种降雨集中、气候分带和本区固有的深谷地形、对地下水的交替循环有着明显影响。工程区内地下水按其赋存形式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所补给。 【2】观测依据 本工程观测内容主要参考规范如下: 1、江习古高速TJ9分部施工图设计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55:93);

地面沉降问题及其监测方法小结

目录 一、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原因 (1) 1.1、我国地面沉降现状 (1) 1.2、地面沉降的类型 (2) 1.3、沉降灾害的成因 (2) 二、传统地面沉降检测手段 (3) 2.1、水准测量 (3) 2.2、三角高程测量 (4) 2.3、GPS测量 (4) 三、InSAR地面沉降监测 (4) 3.1、DInSAR变形监测基本原理 (6) 3.2、DInSAR数据处理流程 (8) 3.3、DInSAR测量缺陷 (9) 3.4、InSAR变形监测新技术 (10) 四、InSAR监测技术与传统方法的比较 (10)

一、我国地面沉降现状及形成原因 1.1、我国地面沉降现状 一直以来,地质灾害给人类的经济生活带来了巨大损失,究其原因,绝大部分都是由于地球表面的形变引起的。其中不仅有地震形变、地面沉降、火山运动、冰川漂移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还有由于工程开挖、地下水抽取、堆载、爆破、弃土等引发的人为地质灾害。这些不可逆的地表形变已经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在19个省份中超过50个城市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地面沉降,累计沉降量超过200毫米的总面积超过7.9万平方公里。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的《华北平原地面沉降调查与监测综合研究》及《中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调查》显示:华北平原不同区域的沉降中心有连成一片的趋势;长江区最近30多年累计沉降超过200毫米的面积近1万平方公里,占区域总面积的1/3。其中,上海市、江苏省的苏锡常三市开始出现地裂缝等地质灾害。其中中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黄河三角洲都受到严重的地面沉陷的影响。仅上海地区,自1921年发生地面沉降以来,沉降总面积已超过1000平方公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800亿元。我国最早发现地面沉降的是上海市,1922~1938年地面平均下沉26mm,至1965年沉降中心地面沉降最大值达2.63m,最大沉降速度每年达110mm;北京市区东部600km2,地面出现沉降,最大沉降累计达550 mm;天津市1959年开始出现地面沉降,1980年范围扩大到7300 km2,沉降量100mm以上的范围已达900 km2,沉降大于lm的范围达135 km2,最大累计沉降量为2.5米;西安市地面沉降发现于1959年,到1988年最大累计沉降量已达1.34米,年平均沉降量30-70mm的沉降中心有5处多,沉降量100mm的范围达200 km2;太原市沉降量大于200mm的面积有254 km2,大于1000毫米的沉降区面积达7.1 km2,最大累计沉降量达1380mm。此外,宁波、常州、苏州市、无锡市、嘉兴市、杭州市、台北、沧州、唐山等地区也发现地面沉降,新开发的城市海口市也已出现地面沉降。我国地面沉降的地域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主要位于厚层松散堆积物分布地区。 图2 上海市地面沉降变化图 1、大型河流三角洲及沿海平原区 主要是长江、黄河、海河及辽河下游平原和河口三角洲地区。这些地区的第四纪沉积层厚度大,固结程度差,颗粒细,层次多,压缩比强;地下含水层多,补给径流条件差,开采时间长、强度大;城镇密集、人口多,工农业生产发达。这些地区的地面沉降首先从城市地下水开采中心开始形成沉降漏斗,进而向外围扩展,形成以城镇为中心的大面积沉降区。 2、小型河流三角洲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第四纪沉积厚度不大以海陆交互相的粘土和砂层为主,压缩性

(完整word版)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重庆江科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1 房屋沉降观测技术方案 一、工程概况 地址:彭水县汉葭街道渔塘社区 结构类型: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 计划工期:工程总工期约450日历天。 施工面积:商业7868.82 m2,A栋22310.45m2、B栋10729.96m2。 总高度:A栋:93.200m、B栋:45.800m。 层数:A栋27层/吊2层、B栋13层/吊2层。 标准层高:3m 1、地形地貌 该项目区域原始地貌为原车站旧房地基,地形平坦,东面为抗滑桩毛石挡墙阶梯两台,西面为邻鱼塘街面,南面为居民住宅楼,北面为渔塘上红砖厂道路, 2、地质构造 拟建场地地址构造上位处郁山背斜西北翼,岩层呈单斜产出,岩层产状293度∠41度。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有断层,底层连续,岩层产状稳定。在场地及邻近基岩露头处砂岩中测得两组构造裂隙,其特征分述如下:①组产状48度∠80~85,微张~闭合状,延伸长1.5~2.5m,间距一般3~5m,局部充填泥质,结构面结合差;②组产状110度∠65~70,呈微张~闭合状,延伸长5~10m,间距一般1.5~2.5m,裂面平直,结构面结合差~一般。结构面为硬性结构面;③层面产状293度∠41度间距0.3~0.6m,层面平直,结合差。 3、地层岩性

据钻探揭露场地内底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素填土、残破积含块石粉质粘土,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下统大湾组页岩。 整个场地下伏层为下伏三叠系下统嘉陵江(T1J)组灰岩,灰白色、褐灰色,主要成份为碳酸盐类矿物,隐晶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地表岩溶多以溶沟、溶槽为主,多沿构造线发育,规模大小不等,形态各异。 4、不良地质现象 根据现场地质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内及邻近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 5、持力层及基础形式 拟建场地内已经存在的人工填土和含块石粉质粘土在场地内分部较零星,且厚度变化大,不宜选作建筑物的基础持力层;强风化基岩厚度较小,不能选作基础持力层;中等风化基岩承载力高,是理想的基础持力层。各拟建物的基础持力层选择在中风化基础持力层,基础型式为机械旋挖孔桩和人工挖孔桩。 二、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三、沉降观测的等级确定 该工程建筑物的基础均为机械旋挖孔桩和部分人工挖孔灌注桩,甲级基础设计。按规范要求需要进行沉降观测,结合《建筑变形测量规程》和《工程测量规范》有关规定,并参考同类工程经验,确定该项工程属二等变形监测等级,即:变形点的高程中误差≤±0.5mm,相邻点高差中误差≤±0.3mm。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德州地面沉降监测与成果分析 摘要:本文介绍了德州地面沉降监测的作业情况及原点组的建立。在济南市的鹊山上,设立了3块岩层水准标石的原点组;使用美国Trimble DiNi 12 电子水准仪和条码式铟钢水准标尺施测二等精密水准238km,联测各类水准点73个。对观测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在德州城区西部形成一个较明显的沉降区域,沉降中心年均沉降量为62.5 mm。建议在其周边增埋地面观测标石,进行加密观测,以掌握其变化规律。 关键词:地面沉降;监测;水准测量;沉降量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operation situation of ground subsidence monitoring of Dezhou city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fundamental point group. On Queshan mountain of Jinan city, setting up fundamental point groups with three rock levels, and using the US Trimble DiNi 12 electronic level and bar code typed indium level steel rod, we tested level second precision 238 km, and jiont tested 73 standard points of all kinds. Through analying the observation and statistics, we found that there formed a obvious subsidence area in the west of Dezhou city with an average annual settlement of 62.5 mm in the center. Thus, we suggests that the groun observation markstonesshould be buried more around the surrounding to closely observe and master the change rule. Keywords: the ground settlement; testing;leveling;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X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概述 德州市地处山东省的北部,西与河北省的故城、景县相邻;北与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一、前言 1、工程概况 ****工程位于位于******北侧,东接建*****,北与*****相望,西侧是 *****用地。本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建筑面积*****平方米;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平方米,建筑地 下** 层,地上**层,建筑总高:****** 米。需观测的项目包括 *****。其中*****建筑面积为****平方米,为******结构,现已施工完成 主体结构工程。 2、沉降观测目的 了解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沉降情况,给设计、施工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同时,也为该建筑物的最终验收提供可靠的资料。 二、编制依据 1、*********《结构设计总说明》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50007-2002)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2007) 4、《地基与基础工程及验收规范》(GBJ50202-2002) 5、《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三、沉降观测的任务及其内容 1、观测点的设置:按照****规划设计院提供的《结构设计总说明》第7.5条,并根据沉降观测的有关规定,布置沉降观测点;另外,需在建筑物附近较隐蔽且土层较稳定的地方设置不少于两个永久性的基准点,每次观测前先校核基准点的稳定性,判断选择稳定点作为沉降观测的起算点,基准点的布设是根据现场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布设的。 2、沉降观测精度、时间、次数:①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要求为二级。②观测要求:观测点稳固后即开始,以后每层一次直至完工.完工当年每3个月测一次共四次,第二年6个月一次,第三年起每年一次直到稳定(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m,则观测为止)。③施工中途停顿,应在停工

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项目

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项目 绩效自评报告 按照《唐山市财政局关于开展市本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唐财预[]号)的要求,我单位对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项目支出进行绩效自评。 一、项目基本情况 唐山市国土资源局是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项目的主管部门。 (一)项目绩效目标 围绕南湖采空区及规划开采区地表沉降变形安全监测需求,基于,,静力水准仪、测缝计、测斜仪和三等水准测量等多种技术手段对南湖采空区地面沉降趋势开展工程化监测和综合研究,通过地面沉降特征信息的提取,为南湖地区地表移动变形的科学分析和及时防治提供可靠数据和计算模型支持,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的顺利举行提供有力的基础保障,为南湖生态城区域建设及发展提供科学决策依据和技术支持。 建设期,完成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野外调查2;建成地面沉降监控中心一座,有效的对南湖地区地面沉降数据进行获取、处理以及分析,准确无误的获取地面沉降信息;完成一期数据的解译,获得地面沉降数据;建设完成基准站座及监测站座;建设完成静力水准仪监测点个、测缝计监测点个、测斜仪监测点个;建设完成基准点处及三等普通标石水准监测点处;编写完成唐山市南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报告。

监测期,完成一期数据的解译,获得地面沉降数据;实时获取监测数据,通过解译得到坐标数据;通过静力水准仪、测缝计和测斜仪等监测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并得到平差后的监测数据;水准观测完成期,对观测数据进行平差处理;对地面沉降监控中心、各种监测设施进行维护,以保证数据获得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将,,静力水准仪、测缝计、测斜仪和三等水准监测解译后的数据分别录入到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系统中,通过对各种监测数据的整合及对比分析,准确的得到南湖地区地面沉降信息;绘制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的各种图件;编制唐山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监测成果报告。 (二)项目资金来源 财政专项资金元,目前已拨付支出元。 (三)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第一部分建设期 ()完成南湖生态城区域地面沉降野外调查2; ()完成建设地面沉降监控中心一座,有效的对南湖地区地面沉降数据进行获取、处理以及分析,准确无误的获取地面沉降信息; ()完成一期数据的解译,获得地面沉降数据; ()建设完成基准站座及监测站座; ()建设完成静力水准仪监测点个、测缝计监测点个、测斜仪监测点个; ()建设完成基准点处及三等普通标石水准监测点处; ()编写完成唐山市南湖地区地面沉降监测网建设报告。

建筑沉降观测方案

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市106中学高中部新校区,位于市东新区,东风东路与正光路交叉 口东北角。该项目总建筑面积44677.83 〃,包括教学楼三栋18669.41 〃,框架结构地上五层;综合楼7684.51川,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兼人防工程,地上五层;宿舍楼9445.1 〃,框架结构,地上五层;餐饮文体中心8709.5 〃,框架结构,地下一层,地上四层;配套用房113.2川,剪力墙结构,地下一层,地上一层。 为保证建构筑物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建筑物的安全性,在该建筑物施工过程中应用沉降观测加强过程监控,指导合理的施工工序,预防 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不均匀沉降,避免因沉降原因造成建筑物主体结构的破坏或产生影响结构使用功能的裂缝,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需对建筑物进行沉降变形观测。 二、编制依据 1、《工程测量规》(GB50026 —93) 2、《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97) 3、《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 三、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 、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作用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 1/10 —1/20 ,为此要求沉降观应使用精密水准仪(DSZ2), 水准尺采用铟合金钢尺

人员素质的要求,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够会分析原因并正确的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做到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不测。该工程每施工完一层观测一次,直到竣工为止。对于突然发生严重裂缝或大量沉降的特殊情况,应增加观测次数。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在纵横方向要对称布置,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为7~25 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因墙体或柱子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观测点,造成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从设计图纸了解到沉降观测点的埋设满足相应规要求,做法 见沉降观测详图。 4、沉降观测的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所谓“五定”,即通常所说的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上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