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长方体(一)》教案

第二单元长方体(一)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操作、讨论等活动,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

解长方体、正方体各部分名称。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初步感知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1页的情境图,辨认一下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同桌讨论,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

2、认一认。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11页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几何形体,认识一下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

学生自学后,指名回答。

二、探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

师:现在我们来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点。我们可以从点、面、棱三个角度进行研究。下面拿出你们带来的纸盒,以4人小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可以先分工研究,再共同讨论。

(学生开展研究,教师同时参与多个小组的研究和讨论。)

约8分钟后,教师组织学生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发现了哪些特点?是怎样发现的?

按面、棱、顶点进行交流。

师:刚才大家通过研究发现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很多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整理一

下,把刚才研究的结果填入11页的表格中。

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整理、比较、交流,共同完成表格。

指出:正方体是特殊的长方体。

三、练一练

教科书第12页第2、3题。

完成后指名学生口答,集体校对。师视情况作补充或提示。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题:长方体的认识(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了解长方体、正方体特征。

2、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

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经历观察、操作和归纳过程,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能运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

1、说一说。

师:请同学们长方体和正方体各部分的名称。

(1)指名学生回答,集体讲评。

(2)同桌互说

师:再说说,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的形状是长方体或正方体?或接近长方体或正方体。

2、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说说长方体和正方体的顶点、面和棱。以及各自的特点指名回答,集体讨论。

二、利用长方体、正方体的特点解决问题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长方体和正方体各自的特点。接下来我们要灵活的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问题,你能行吗?

(1)挑小棒

A、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小棒,从中挑出几根小棒,才可以搭成一个长方体框架。学生先思考,怎么挑,再自己动手挑一挑。

B、把跳出来的让同桌看看,是否正确,

C、动手验证,亲自搭一下。看看是否准确。

D、想一想:怎样挑选就一定能搭成一个长方体模型?

(2)截小棒

现在有一根铁丝,要把它截成若干小段,搭成一个长方体模型,要截几段?如何截?为什么?

如果要搭成一个正方体模型,要截几段?如何截?

(3)算长度

如果是一根60厘米的铁丝,要搭成长方体和正方体你认为搭成的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可能是多少厘米?要求是整厘米数?正方体的棱长是多少?其中一个面的面积是多少?

(4)找面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12页试一试。完成后指名口答,集体讨论,怎样选才能拼成一个长方体?

怎样思考?如何保证能搭成长方体。

三、练一练

1、教科书第13页第4题。选出12根可以搭成的小棒?说说为什么?

2、第5、6题独立完成后口答校对.

3、底8题按照要求试一试,看看能填出几种?

4、第7题课外一张白纸按照要求做一做。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题:展开与折叠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

的认识。

2、在想象、操作等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加深对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

教学准备:准备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各一个。

把附页1中的图形剪下来。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知道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1、通过剪盒子,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们带来的正方体纸盒,沿着棱剪开,看看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展开图。

学生在剪、拆盒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剪的方法进行适当的指导。

由于剪法不同,展开图的形状也是不同的。学生剪好后,教师在黑板上展示不同形状的展开图。

师:请同学们再将一个长方体盒子沿棱剪开,看看又能得到怎样的展开图。

2、体会展开图与长方体、正方体的联系。

说说为什么剪出来的形状会不同?能恢复到立体图形吗?

得出不同的剪法得到不同的图形,同样不同的图形可以拼出相同的长方体或正方体。

3、教科书第15页“做一做”第1题想一想,连一连

完成后集体校对。

4、才2,引导学生理解题目要求,利用附页1中的图形进行操作,独立地想一想哪些图形符合题目的要求,再组织学生交流。

二、练一练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3题。

先让学生看展开图进行思考,并把结果写下来,然后再利用附页中的图试一试。再让学生按展开图说说哪两个面是相对的面,再联系长方体说说展开图中的各个长方形对应的是长方体中的哪个面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

课题:长方体的表面积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

法,并能正确计算。

2、丰富对现实空间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在操作、观察活动中,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并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探索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1、长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16页的长方体纸盒和它的展开图,完成下面两项活动。(1)长方体的6个面分别对应于展开图的哪个部分?分别将它们涂上相应的颜色。

(2)展开图的各条边与长方体的长、宽、高有什么关系?在展开图的方框中填上适当的数。

(3)估一估,做这样的一个纸盒至少需要用多少纸板?再算一算。

学生交流,小结长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逐步得出计算方法:长x宽x2+高x宽x2+高x长x2或者(长x宽+高x宽+高x 长)x2;为什么这样也可以计算?

(对于学生出现的不同的方法,教师都给予肯定,关键是让学生说清解题的基本思路,然后引导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之间的联系。)

提示:在计算实物的表面积时,要根据实际选用不同的方法灵活计算。(要弄清物体的表面积是指哪些面的面积之和。)

2、正方体的表面积及其计算方法。

学生大胆猜测:为什么这样计算?

得出正方体表面积计算的一般方法。棱长x棱长x6

提问如果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这样算的:6x6x6=216,3个6分别表示什么?学生交流,小结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二、课堂练习

1、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2题。

至少需要多少面积?是什么意思?。

3、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4题。

无盖是什么意思?这样需要算几个面?那个面不用算?怎样算比较方便?

5、教科书第17页“练一练”第6题。

学生先讨论,再发表各自看法,说说原因。

三、课堂总结

四、布置作业:第17页“练一练”第3、5题。

课题:露在外面的面积

教学目标:

1、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

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教学重点: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有关知识,解决有关求物体表面积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教师让学生顾回上一节课学习的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并对学生进行提问。

学生回答: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高×宽)×2;

正方体的表面积=边长×边长×6)

二、学习新知

1、(1)教师出示课本插图1,让学生观察一个棱长是50厘米箱子放在墙

角处时,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学生观察图片并计算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有没有不同的摆法,露在外面的面会不一样呢?为什么?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露在外面的面有3个;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3=750(平方厘米)。

(2)教师出示插图2,让学生观察4个棱长为50厘米的正方体纸箱堆放在墙角处,有几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学生从正面、侧面、上面分别观察数一数露在外面的有几个面?并计算一下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多少?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个问题,(有9个面露在外面,露在外面的面积是50×50×9)

(3)教师让学生用自己的4个正方体学具换一种堆放方式来试一试,露在外面的面积是否有变化,同桌之间相互讨论交流。

交流后,展示,集体讨论,为什么会不同呢?因为不同的摆法,露在外面的面的数量会有所不同。主要是遮起来的面增加了。

如果是5个小方块,露在外面的面会有几个?会有不同的吗?

那么6个呢?7个?怎样保证露在外面的面最少呢?

2、学生独立完成18页想一想,填一填

1个是5个,2个是8个?为什么少了?遮住的多了一个。学生根据数据发现从第2个开始每增加一个小方块,面就增加3个,因为一个在下面,另外2个前后被遮住了。

学生根据数据发现竖着放回不一样?为什么?遮住的少了,露在外面的也就多了?

三、课堂练习

1、学生独立完成19页1、22题,完成后指名口答,教师看情况作补充或

提示。

2、讨论3,为什么?学生用实验来证明。

3、第4题要求学生用计算来说明变化,并从中寻找原因。

四、课堂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题:练习二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熟

练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较熟练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师:长方体有什么特征?

(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长方体相对的两个面完全相同,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正方体呢?

(正方体也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正方体的6个面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正方体的12条棱长度相等。)

师最后根据学生的口答小结。

二、复习展开

独立完成1、2、3

说说要注意什么?

三、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1.复习长方体每个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

提问:长方体上、下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前、后面的面积怎样计算?左、右面的面积呢?

学生口答,课件及时反馈。

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底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课件依次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逐个提问。课件及时反馈。

3.求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第一个是长方体,6个面都是长方形;

第二个是长方体,有2个面是正方形,其余4个面是长方形;

第三个是正方体。

先分析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再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怎样列式。

四、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1.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实际应用的基础练习。

(1)出示5。

想好以后,与同座位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2)计算无盖的长方体玻璃鱼缸的玻璃面积。

先审题:要求玻璃面积,实际是求长方体哪几个面的面积?

(3)选择题

(1)1.一个通风管的横截面是边长0.2米的正方形,长2.5米,如果用铁皮做这样的通风管50只,需要多少平方米的铁皮?()

A、0.2×2.5×50

B、0.2×0.2×2.5×50

C、0.2×2.5×4×50

还可以怎样计算?

展示长方体通风管展开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帮助学生思考。

还可以列式为:0.2×4×2.5×50

(2)一个长方体游泳池,长20米,宽10米,深2米。在这个游泳池四壁及底面贴上瓷砖,要贴多少平方米?()

A、20×10+(20×2+10×2) ×2

B、20×10+20×2+10×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